CN101723049A - 机动二轮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23049A CN101723049A CN200910208163A CN200910208163A CN101723049A CN 101723049 A CN101723049 A CN 101723049A CN 200910208163 A CN200910208163 A CN 200910208163A CN 200910208163 A CN200910208163 A CN 200910208163A CN 101723049 A CN101723049 A CN 1017230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car frame
- main car
- covers
- whee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机动二轮车。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维修气缸体的罩结构。在图中,车身罩用虚线表示,利用下部罩(33)覆盖气缸盖(62)及气缸体(61)。因此,只通过卸下下部罩(33)就能够维修气缸盖(62)及气缸体(61)。从三角形的开口部(38)能够观察喷射器(69)。通过开口部(38)能够对进气系统(67)进行操作,尤其能够对喷射器(69)进行操作。即,不用卸下罩类部件就能够维修进气系统(6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尤其涉及机动二轮车具备的车身罩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有一种使用车身罩覆盖大部分车身框架的形式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76512公报(图3、图5)
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从曲轴箱向斜上方(图中的左上)延伸的气缸(13b)(带括号的符号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符号。以下相同)配置在车身罩(27)及腿遮护罩(leg shield)(29)的里面。在图中虽然没有标注符号,但是气缸(13b)被划分为位于曲轴箱附近的部位的气缸体、位于较远部位且延伸有排气管(21)的气缸盖。
当卸下腿遮护罩(29)时,如专利文献1的图5所示,气缸(13b)的上半部分,即气缸盖形成为露出状态。另一方面,气缸(13b)的下半部分,即气缸体被车身罩(27)覆盖。
为了能够完全观察到包括气缸盖及气缸体在内的气缸(13b),需要卸下由腿遮护板(29)及车身罩(27)构成的多个罩类部件。
但是,在卸下罩类部件,进行保养·检查·更换部件后恢复原状时,若卸下的罩类部件数目多,则该操作繁杂,维修需要时间。
以下,将以气缸盖及气缸体作为主体的部分(包括气缸盖罩)称为气缸部。
现在及将来当考虑在气缸部周围设置的机器(电装部件等)不断增加时,要求一种不仅对气缸盖,而且对气缸体及其它机器也能够容易进行维修的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维修气缸体及其它机器的罩结构作为课题。
技术方案一的发明是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头管,其配置在车辆前部;主车架,其从该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发动机,其配置在该主车架的下方且具有从曲轴箱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气缸体及气缸盖;前罩,其从前方覆盖所述头管;主车架罩,其从后方覆盖所述头管,并且覆盖所述主管的上方;以及下部罩,其配置在所述前罩及所述主车架罩的下方且覆盖所述气缸盖的侧面,
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下部罩还覆盖所述气缸体的侧面。
在技术方案二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气缸体的后方且在曲轴箱的前侧上部配置有使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动机,下部罩的后部向车辆的后方延伸到该起动电动机的上方。
在技术方案三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主车架和气缸盖之间配置有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由下部罩的缘和主车架罩的缘形成开口部,使得能够从车辆的侧面面对该进气系统。
在技术方案四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进气系统包括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喷射器,该喷射器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配置在与开口部重合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五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主车架的后部上方配置有座位,在该座位的下方且在主车架罩及下部罩的后方配置有覆盖车辆后部的后罩,
该后罩包括:
后前罩,其配置在主车架罩的后方且覆盖所述主车架的后半部分的上方及座位下方的前侧部分;
第一后侧罩,其配置在该后前罩的下方且从下部罩的后部向车辆后方延伸,前半部分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曲轴箱的上方且覆盖主车架的侧面,后半部分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所述曲轴箱的后方且覆盖座位下方的车辆侧面部分;以及
第二后侧罩,其配置在该第一后侧罩的后方且覆盖所述座位下方的车辆侧面部分,
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在与第一后侧罩的前半部分重合的位置上配置有驱动所述发动机用的电装部件。
在技术方案六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的废气流路的中途部连接有引入外部空气且使废气中的未燃烧成份再燃烧的二次空气引入路,在该二次空气引入路上具备净化从外部引入的空气的二次空气清洁器及配置在该二次空气清洁器的下游侧且利用发动机的吸气负压进行开闭的二次空气控制阀,
该二次空气清洁器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配置在与第一后侧罩的前半部分重合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七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制动时用脚踏的脚制动器操作件,并具备检测该脚制动器操作件的动作的脚制动器开关,从该脚制动器开关延伸出线束,从所述后罩的下部向下方延伸出有辅助侧罩,所述辅助侧罩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与不使用时的脚登踏板重合,
在该辅助侧罩的内侧布置线束。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一的发明中,由于利用下部罩覆盖气缸盖及气缸体的侧面,因此在维修发动机的气缸部时,仅通过卸下下部罩就能够从车辆侧面对气缸部进行操作。即,由于使罩类部件的卸下与安装变得简单,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维修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二的发明,仅通过卸下下部罩,不仅能够对气缸部,而且也能够对起动电动机进行操作,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气缸部和起动电动机的维修操作。
在技术方案三的发明中,在进气系统的侧面形成有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能够对进气系统进行操作。即,不用卸下罩类部件就能够维修进气系统。
但是,总是在一个罩上设置维护用开口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充分地确保开口部的缘的宽度,由于需要保证刚性,因此不可避免地使开口部变小或使罩变大。
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两个罩的外缘来形成开口部,因此能够使开口部变大或使两个罩变小。
根据技术方案四的发明,不用卸下罩就能对喷射器进行操作,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喷射器的维修操作。
在技术方案五的发明中,由后前罩、第一后侧罩和第二后侧罩构成覆盖车辆后部的后罩。即,由于将后罩分割成多个,因此能够使各罩变小。
由于使变小的第一后侧罩的前半部分位于曲轴箱的上方,因此通过卸下第一后侧罩能够对用于驱动配置在曲轴箱周围的发动机的电装部件进行维修。
根据技术方案六的发明,由于使变小的第一后侧罩的前半部分位于曲轴箱的上方,因此通过卸下第一后侧罩能够对配置在曲轴箱周围的二次空气清洁器进行维修。
在技术方案七的发明中,通过使用辅助侧罩覆盖从脚制动器开关延伸的线束来对其进行保护,其中所述脚制动器开关与脚制动器操作件连结。结果是,不用卸下其它大型的罩类部件,仅通过卸下辅助侧罩就能对线束进行操作,能够很容易地进行线束及脚制动器开关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身罩的整体图。
图3是说明车身框架及发动机和车身罩的关系的左侧视图。
图4是发动机的右侧视图。
图5是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6是说明脚制动器开关和辅助侧罩的关系的图。
图7是图5的其它实施例图。
图8是图3的其它实施例图。
图9是前挡泥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前挡泥板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机动二轮车;
14-发动机;
15-曲轴箱;
21-座位;
30-车身罩;
31-前罩;
32-主车架罩;
33-下部罩;
34-后罩;
35-辅助侧罩;
36-下部罩的缘;
37-主车架罩的缘;
38-开口部;
43-后前罩;
44-第一后侧罩;
45-第二后侧罩;
51-头管;
52-主车架;
60-气缸部;
61-气缸体;
62-气缸盖;
65-起动电动机;
67-进气系统;
69-喷射器;
71-下部罩的后部;
78-脚制动器操作件;
79-脚制动器开关;
81-脚登踏板;
83-线束;
85-二次空气引入路;
86-二次空气控制阀;
88-二次空气清洁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以下说明。此外,附图应沿着符号的方向观看。在以下的附图中,前后、左右以坐在座位上的乘客(驾驶员)为基准。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0为如下结构的二轮车,在车辆前部具有旋转自如的前轮11,在该前轮11的上部具备前挡泥板12(详细结构后面叙述),在该前挡泥板12的上方具备使前轮11转向的把手13,在车辆的中央下部具备发动机14,在该发动机14的后方配置有摆臂(swing arm)16,在该摆臂16的后部具有旋转自如的后轮17,利用后部缓冲件18对摆臂16向下方施力,并且沿着摆臂16具备传动链室(chain case)19,在后轮17的上方具备称作串列座位(tandem seat)的座位21,在把手13上具备把手罩22,在车辆上具备车身罩30(详细结构后面叙述),在主车架(图3,符号52)上具备中部支架23。
图2是本发明的车身罩的整体图,车身罩30包括:被配置在图1所示的把手罩22的下方且在前挡泥板12的上方的前罩31、与该前罩31的后端连接且主要包围主车架的主车架罩32(详细结构后面叙述)、与所述前罩31及主车架罩32的下端连接且主要覆盖发动机的气缸体及气缸盖的侧面的下部罩33、与所述主车架罩32及下部罩33的后端连接且主要覆盖在座位下方的后罩34(详细结构后面叙述)以及与该后罩34的下端连接的辅助侧罩35。此外,由于后罩34左右形状相同,所以不区分符号使用,辅助侧罩35仅与右侧的后罩34连接。
由图可知,由下部罩33的上缘36和主车架罩32的下缘37形成三角形的开口部38。
假如总是在一个罩(例如仅下部罩33)上设置开口部38。在该情况下,通过充分地确保开口部38的缘的宽度,由于需要保证刚性,因此不可避免地使开口部38变小或使罩33变大。
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通过巧妙地利用两个罩(下部罩33和主车架罩32)的缘36、37来形成开口部38,因此能够使开口部38变大或使两个罩32、33变小。
主车架罩32即使是一体的也没关系,但是优选由主车架上罩41和主车架下罩42分割构成。
另外,后罩34优选从前向后由后前罩43、第一后侧罩44、第二后侧罩45和第三后侧罩46分割构成。如图1所示,在第三后侧罩46的后部设置有后组合灯单元47。
接下来详细说明以上叙述的车身罩30和发动机14及发动机周边部件的相对关系。
图3是说明车身框架及发动机和车身罩的关系的左侧视图,车身框架包括:配置在车辆前部的头管51、从该头管51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52、从该主车架52的后部向下延伸且支承摆臂16的前端及曲轴箱15的枢板(pivot plate)53、从主车架52的后部向后上方倾斜延伸且支承座位21的座位管54以及为了加强该座位管54而从主车架52的后端延伸的支架管55。
在支架管55上可设置同乘者踏脚板架56。如图1所示,该同乘者踏脚板架56是支承同乘者脚踏板57的托架,同乘者脚踏板57能够承载同乘者的脚。
由主车架52和枢板53支承的发动机14顺次具有从曲轴箱15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气缸体61、气缸盖62及气缸盖罩63。将气缸体61及气缸盖62称为从曲轴箱15延伸的气缸部60。
另外,在气缸体61的后方且在曲轴箱15前部的上部具备起动电动机65。
在气缸盖62上连接有从空气滤清器66延伸过来的进气系统67,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66在头管51的后方且在主车架52的前部下方配置。即,进气系统67配置在主车架52和气缸盖62之间。
在进气系统67上配置有节流阀68及喷射燃料的喷射器69。
在图中,车身罩用虚线表示,利用下部罩33覆盖气缸盖罩63、气缸盖62及气缸体61。因此,仅通过卸下下部罩33就能够对气缸盖罩(headcover)63、气缸盖(cylinder head)62及气缸体(cylinder block)61进行维修。
另外,下部罩33的后部71向车辆的后方延伸到起动电动机65的上方。即,仅通过卸下下部罩33,不仅对气缸部60,而且也能够对起动电动机65进行操作,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气缸部60和起动电动机65的维修操作。
并且,从三角形的开口部38能够观察喷射器69。能够通过开口部38对进气系统67,尤其能够对喷射器69进行操作。即,不用卸下罩类部件就能够维修进气系统67。
接下来,关注机动二轮车的右侧面。
图4是发动机的右侧视图,在气缸盖62上安装有点火火花塞72,为了该点火火花塞72将产生高压电流的点火线圈73及调节器74设置在主车架52上,高压电缆75从点火线圈73向点火火花塞72延伸。点火线圈73及调节器74是一种电气部件。
图5是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车身罩用虚线表示,作为电装部件的点火线圈73及调节器74配置在施加斜线来强调的第一后侧罩44的里面。因此,通过卸下第一后侧罩44就能够对作为电装部件的点火线圈73及调节器74进行操作,能够容易地对它们进行维修。
并且,第一后侧罩44为如下结构的罩,其配置在后前罩43的下方,并从下部罩33的后部向车辆后方(图中左侧)延伸,前半部分在从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在曲轴箱15的上方且覆盖主车架52的侧面,后半部分在从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在曲轴箱15的后方且覆盖座位21下方的车辆侧面部分。
即,如图2的说明,由后前罩43、第一后侧罩44、第二后侧罩45和第三后侧罩46构成覆盖车辆后部的后罩34。即,由于将后罩34分割成多个,因此各罩43~46能够变小。由于使变小的第一后侧罩44的前半部分位于曲轴箱15的上方,因此通过卸下第一后侧罩44就能够对用于驱动配置在曲轴箱15周围的发动机的电装部件73、74进行维修。
另外,第二后侧罩45是配置在第一后侧罩44的后方且覆盖在座位21下方的车辆侧面部分的罩。
从气缸盖62向下延伸出的排气管77通过曲轴箱15的下侧并向车辆后部延伸。并且,在枢板53的下部安装有脚踏板形状的脚制动器操作件78,脚制动器操作件78上下摆动自如,检测该脚制动器操作件78的动作状态的脚制动器开关79设置在脚登踏板81的附近。
图6是说明脚制动器开关和辅助侧罩的关系的图,在不使用时(位于待机位置时)的脚登踏板81的里面配置有脚制动器开关79,从该脚制动器开关79向下方延伸的带弹簧的钢丝82与脚制动器操作件78连结,线束83从脚制动器开关79向上方延伸并输送检测信号。该线束83布置在辅助侧罩35的里面。因此,不用卸下其它大型的罩类部件,仅通过卸下辅助侧罩35就能够对线束83进行操作,能够容易地进行线束83及脚制动器开关79的维修。
接下来,对具备二次空气引入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7是图5的其它实施例图,与图5共用的部分采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即,在气缸盖62(废气流路的中途部)上连接有引入外部空气且使废气中的未燃烧成份再燃烧的二次空气引入路85,在该二次空气引入路85上具备利用发动机的吸气负压进行开闭的二次空气控制阀86,另外,在主车架52上设置有作为电装部件的ECU87,在该实施例中,在与下部罩33重合的位置配置有二次空气控制阀86,且在与第一后侧罩44重合的位置设置有ECU87。
图8是图3的其它实施例图,二次空气引入路85从前端引入外部空气,利用二次空气清洁器88净化该空气后向二次空气控制阀86输送。如图所示,二次空气清洁器88配置在与第一后侧罩44的前半部分重合的位置。即,在配置在曲轴箱15上方的小的第一后侧罩44的前半部分的里面设置有二次空气清洁器88。
结果是,在曲轴箱15的周围配置的二次空气清洁器88可通过卸下第一后侧罩44来进行维修。二次空气清洁器88虽然根据污垢程度需要对元件进行清扫或更换,但由于维修容易,因此元件的清扫·更换操作变得容易。
另外,在进气系统67上设置有化油器(carburetor)70,在该化油器70上通过燃料栓89连接有燃料配管90,燃料栓89配置在与用虚线表示的三角形的开口部38重合的位置。能够从该开口部38很容易对燃料栓89进行操作。
接下来,对前挡泥板12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前挡泥板的分解立体图,前挡泥板12是能够分割的挡泥板,由通过在头管(图3,符号51)下方配置的底桥(bottom bridge)91来连接的、前挡泥板前半体92及前挡泥板后半体93构成。因为能够分割,所以可以使树脂成形模具小型化。另外,由于形状的自由度增加,因此能够容易提高挡泥板的外观性。这一点在后面叙述。
底桥91是具备左右一对的前叉插入孔94、94和转向管插入孔95的V字型块,在中央前部一体地具有螺栓孔96,在后部左右一体地具有螺纹孔97、97,在与前叉插入孔94、94正交的方向上具备螺纹孔98、98。
如附图下部所示,在前挡泥板后半体93上设置有前叉插入凹部101、101,并设置有纵长狭缝形状的两个爪插入孔102(看不见里面的孔102),通过螺钉或螺栓103、104、104,从下侧连接到底桥91上。
如附图上部所示,在前挡泥板前半体92上设置有从外侧覆盖前叉插入凹部101、101及前叉(图10,符号105)的覆盖部106、106,在这些覆盖部106、106的前端设置有爪部107、107。
前挡泥板前半体92的后部中央与前挡泥板后半体93一起通过螺栓103紧固在底桥91上,爪部107、107与两个爪插入孔102分别卡合,覆盖部106、106通过利用螺钉108、108被固定在螺纹孔98、98中,从而与底桥91和前挡泥板后半体93紧固。
图10是前挡泥板的侧视图,隔着头管51下面的底桥91,利用螺栓103、104和爪部107将前挡泥板前半体92连结在前挡泥板后半体93上。由于前叉105的上部及底桥91的大部分被前挡泥板12、尤其被前挡泥板前半体92包围,因此整体上外观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车身罩30的分割结构虽然如图2所示,但是分割数或分割位置在不损害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可以任意更改。
另外,能够面对喷射器的开口部38的形状除三角形以外,也可以是半圆、半椭圆、矩形中的任一种。
电装部件除点火线圈、调节器、ECU以外,只要是同等的部件则不限制种类。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身罩适用于机动二轮车。
Claims (7)
1.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
头管,其配置在车辆前部;
主车架,其从该头管向后下方延伸;
发动机,其配置在该主车架的下方且具有从曲轴箱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气缸体及气缸盖;
前罩,其从前方覆盖所述头管;
主车架罩,其从后方覆盖所述头管,并且覆盖主管的上方;以及
下部罩,其配置在所述前罩及所述主车架罩的下方且覆盖所述气缸盖的侧面,
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下部罩还覆盖所述气缸体的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缸体的后方且在所述曲轴箱的前侧上部配置有使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动机,
所述下部罩的后部向车辆的后方延伸到该起动电动机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车架和所述气缸盖之间配置有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由所述下部罩的缘和所述主车架罩的缘形成开口部,使得能够从车辆的侧面面对该进气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气系统包括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燃料的喷射器,
该喷射器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配置在与所述开口部重合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车架的后部上方配置有座位,
在该座位的下方且在所述主车架罩及所述下部罩的后方配置有覆盖车辆后部的后罩,
该后罩包括:
后前罩,其配置在所述主车架罩的后方且覆盖所述主车架的后半部分的上方及所述座位下方的前侧部分;
第一后侧罩,其配置在该后前罩的下方且从所述下部罩的后部向车辆后方延伸,前半部分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所述曲轴箱的上方且覆盖所述主车架的侧面,后半部分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所述曲轴箱的后方且覆盖所述座位下方的车辆侧面部分;以及
第二后侧罩,其配置在该第一后侧罩的后方且覆盖所述座位下方的车辆侧面部分,
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在与所述第一后侧罩的前半部分重合的位置上配置有驱动所述发动机用的电装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的废气流路的中途部连接有引入外部空气而使废气中的未燃烧成份再燃烧的二次空气引入路,
在该二次空气引入路上具备净化从外部引入的空气的二次空气清洁器及配置在该二次空气清洁器的下游侧且利用所述发动机的吸气负压进行开闭的二次空气控制阀,
该二次空气清洁器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后侧罩的前半部分重合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制动时用脚踩踏的脚制动器操作件,并具备检测该脚制动器操作件的动作的脚制动器开关,从该脚制动器开关延伸出线束,
从所述后罩的下部向下方延伸出有辅助侧罩,所述辅助侧罩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与不使用时的脚登踏板重合,
在该辅助侧罩的内侧布置所述线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82186A JP5171554B2 (ja) | 2008-10-31 | 2008-10-31 | 自動二輪車 |
JP2008-282186 | 2008-10-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23049A true CN101723049A (zh) | 2010-06-09 |
CN101723049B CN101723049B (zh) | 2012-10-10 |
Family
ID=42295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81638A Active CN101723049B (zh) | 2008-10-31 | 2009-10-28 | 机动二轮车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171554B2 (zh) |
CN (1) | CN101723049B (zh) |
MY (1) | MY15261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7964A (zh) * | 2012-10-01 | 2014-04-09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CN111886178A (zh) * | 2018-03-29 | 2020-11-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电动车辆 |
CN113212614A (zh) * | 2021-05-28 | 2021-08-06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结构及摩托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02506B2 (ja) * | 2010-06-11 | 2014-10-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WO2014132913A1 (ja) * | 2013-02-28 | 2014-09-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WO2023175744A1 (ja) * | 2022-03-15 | 2023-09-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28083A (en) * | 1987-07-22 | 1989-01-30 | Honda Motor Co Ltd | Helmet storage device in motorcycle |
JP3586284B2 (ja) * | 1992-05-13 | 2004-11-10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
JPH06156358A (ja) * | 1992-11-30 | 1994-06-03 | Suzuki Motor Corp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排気浄化装置 |
JP3451388B2 (ja) * | 1996-07-05 | 2003-09-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小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JP3267530B2 (ja) * | 1997-06-30 | 2002-03-18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JP3569678B2 (ja) * | 2000-12-28 | 2004-09-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ボーン型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 |
JP4092134B2 (ja) * | 2002-05-09 | 2008-05-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ウインカ取付け構造 |
JP4287683B2 (ja) * | 2003-03-25 | 2009-07-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JP4381903B2 (ja) * | 2003-08-06 | 2009-12-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4453303B2 (ja) * | 2003-08-28 | 2010-04-2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ー型自動二輪車 |
JP4325858B2 (ja) * | 2004-02-06 | 2009-09-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車両の電装品取付構造 |
JP4391405B2 (ja) * | 2004-12-15 | 2009-12-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4135717B2 (ja) * | 2005-01-26 | 2008-08-20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小型車両 |
JP4685527B2 (ja) * | 2005-07-05 | 2011-05-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
JP4958218B2 (ja) * | 2007-02-16 | 2012-06-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テップ装置 |
-
2008
- 2008-10-31 JP JP2008282186A patent/JP517155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10-27 MY MYPI20094516 patent/MY152610A/en unknown
- 2009-10-28 CN CN2009102081638A patent/CN101723049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7964A (zh) * | 2012-10-01 | 2014-04-09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CN111886178A (zh) * | 2018-03-29 | 2020-11-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电动车辆 |
CN111886178B (zh) * | 2018-03-29 | 2022-07-1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电动车辆 |
CN113212614A (zh) * | 2021-05-28 | 2021-08-06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结构及摩托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23049B (zh) | 2012-10-10 |
JP2010105627A (ja) | 2010-05-13 |
JP5171554B2 (ja) | 2013-03-27 |
MY152610A (en) | 2014-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23049B (zh) | 机动二轮车 | |
EP2829463B1 (en) | Saddled vehicle | |
CN1228208C (zh) | 摩托车的后组合灯安装结构 | |
EP2832985B1 (en) | Air cleaner device for vehicle | |
US9022157B2 (en) | Motorcycle | |
US9464604B2 (en) | Intake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TW201734302A (zh) | 跨騎型車輛之空氣濾清器構造 | |
CN101659303B (zh) | 机动二轮车 | |
EP1055808A2 (en) | Motorcycle exhaust gas sensor assembly | |
US6234531B1 (en) | Fuel tank for a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 |
JP5604960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ダクト構造 | |
JP4734179B2 (ja) | 燃料配管構造 | |
TWI293602B (en) | All terrain vehicle | |
JP5349430B2 (ja) | スロットル装置 | |
CN1200839C (zh) |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周边部件配置构造 | |
JP2014061840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6547064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4438399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取り付け構造 | |
JP6719524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ウインカランプ取付構造 | |
CN103129649B (zh) | 跨骑式车辆的车灯组件 | |
JP2005162103A (ja) | リヤフェンダ装置 | |
CN104234883A (zh) | 摩托车的空气净化器结构 | |
JP2007321648A (ja) | 燃料配管構造 | |
EP3521606A1 (en) | Intake componen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vehicula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WO2021191919A1 (en) | An ecu mounting structure in a saddle type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