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7285B - 座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部件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座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部件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7285B
CN101657285B CN200880011015.0A CN200880011015A CN101657285B CN 101657285 B CN101657285 B CN 101657285B CN 200880011015 A CN200880011015 A CN 200880011015A CN 101657285 B CN101657285 B CN 101657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ember
hole
recess
constraint
topp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10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7285A (zh
Inventor
石田琢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57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7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7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72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04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 B23C5/2226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fitted on an intermediate carrier, e.g. shank fixed in the cutter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06Face-milling cutters, i.e. having only or primarily a substantially flat cutt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20Top or side views of the cutting edge
    • B23C2200/205Discontinuous cutting e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7/00Cutters, for shaping
    • Y10T407/19Rotary cutting tool
    • Y10T407/1906Rotary cutting tool including holder [i.e., head] having seat for inserted tool
    • Y10T407/1908Face or end mill
    • Y10T407/192Face or end mill with separate means to fasten tool to hold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7/00Cutters, for shaping
    • Y10T407/19Rotary cutting tool
    • Y10T407/1906Rotary cutting tool including holder [i.e., head] having seat for inserted tool
    • Y10T407/1932Rotary cutting tool including holder [i.e., head] having seat for inserted tool with means to fasten tool seat to hold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9/00Gear cutting, milling, or planing
    • Y10T409/30Milling
    • Y10T409/303752Process
    • Y10T409/303808Process including infee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273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aper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部件。本发明的座部件具有:主体部,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上台阶部,其形成为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并且具有上台阶部上表面和上台阶部侧面。而且,所述上台阶部具有:约束支承面,其形成在所述上表面,并且与切削镶刀的下表面抵接;第一贯通孔,其从该约束支承面贯通到所述下表面或所述侧面;螺纹孔,其在所述约束支承面开口。另一方面,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约束侧面,其形成在与所述约束支承面交叉的所述上台阶部侧面,并且与所述切削镶刀的一个侧面抵接;第一凹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上方,并且在所述第一约束侧面上形成为从所述约束支承面朝向所述上台阶部上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经由该座部件将切削镶刀装拆自如地安装而成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

Description

座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部件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切削镶刀安装在设置于旋转工具主体的镶刀凹槽时使用的座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部件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加工金属等被切削材料的切削工具,已知有经由座部件将切削镶刀装拆自如地安装在设置于旋转工具主体的镶刀凹槽而成的旋转工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工具具有旋转工具主体、座部件、切削镶刀。在旋转工具主体的前端外周侧设有经由座部件用于安装镶刀的镶刀凹槽。
座部件由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多个侧面的主体部和从上表面的一端侧突出的上台阶部构成。由此,座部件构成为具有台阶的形状。
在上台阶部上表面的中央部以及上表面的另一端侧的中央部分别形成有贯通孔。在上台阶部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的贯通孔是用于插通将座部件固定于镶刀凹槽的固定螺钉的结构。在上表面的另一端侧的中央部形成的贯通孔是用于插通将座部件以及镶刀固定于镶刀凹槽的固定螺钉的结构。
在这样的现有的旋转工具中,固定部件具有经由座部件使镶刀固定于工具主体的固定螺钉和使座部件固定于工具主体的固定螺钉。由此,抑制镶刀的晃动。
然而,由于在座部件的固定中使用的固定螺钉形成为仅位于上台阶部,因此不得不使座部件大型化。因此,在工具主体中,存在以下问题:安装座部件的镶刀凹槽所占的范围变大,且工具主体的强度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73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座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部件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所述座部件能够使切削镶刀牢固且稳定地固定于镶刀凹槽。
本发明的座部件具有:主体部,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上台阶部,其形成为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并且具有上台阶部上表面和上台阶部侧面。而且,所述主体部具有:约束支承面,其形成在所述上表面,并且与切削镶刀的下表面抵接;第一贯通孔,其从该约束支承面贯通到听述下表面或所述侧面;螺纹孔,其在所述约束支承面开口。所述上台阶部具有:第一约束侧面,其形成在与所述约束支承面交叉的所述上台阶部侧面,并且与所述切削镶刀的一个侧面抵接;第一凹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上方,并且从所述约束支承面朝向所述上台阶部上表面形成在所述第一约束侧面上。
本发明的旋转工具经由所述座部件将镶刀装拆自如地安装在设于旋转工具主体的轴向前端外周侧的镶刀凹槽。
本发明的切削方法是使用所述旋转工具对被切削材料进行切削的切削方法,包括:使所述旋转工具或所述被切削材料中的至少一方旋转,并使所述旋转工具与所述被切削材料接近的工序;使所述切削镶刀的切削刃与所述被切削材料的表面接触,并对所述被切削材料进行切削的工序;使所述旋转工具从所述被切削材料退避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座部件,将用于插通固定于镶刀凹槽的固定螺钉的第一贯通孔设置在座部件的主体部,并且将该第一贯通孔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的下方。由此,第一贯通孔和第一凹部协同作用而构成所述固定螺钉的固定部。因此,能够小型化座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工具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将座部件安装在镶刀凹槽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放大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座部件的俯视图,(b)是表示从箭头I侧观察座部件的侧视图,(c)是表示从箭头II侧观察(a)所示的座部件的侧视图,(d)是表示从箭头III侧观察(a)所示的座部件的立体图。
图6(a)、(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座部件的俯视图。
图7(a)~(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方法的简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座部件以及旋转工具的一个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工具1具有旋转工具主体2(以下,称为工具主体2)、座部件10、切削镶刀30(以下,称为镶刀30)。
如图3所示,在工具主体2的轴向前端外周侧沿周向以规定间隔设有多个切屑凹槽3。在各切屑凹槽3,在旋转方向上游侧设有经由座部件10用于安装镶刀30的镶刀凹槽4。
座部件10抑制因镶刀30的缺陷等而导致镶刀凹槽4损伤的情况,配置在镶刀30和镶刀凹槽4之间。座部件10由例如超硬合金或淬火钢等硬质材料形成。而且,如图4、图5所示,座部件10具有:主体部14,其具有上表面11、下表面12、多个侧面13;上台阶部15,其形成为从主体部14的上表面突出。
主体部14具有约束支承面19、第一贯通孔16、螺纹孔17。约束支承面19形成在上表面11,具体而言形成在上表面11中除去上台阶部15的区域。该约束支承面19是与镶刀30的下表面抵接的面。
第一贯通孔16从约束支承面19贯通到下表面12。第一贯通孔16是用于贯通将座部件10固定于镶刀凹槽4的第一固定螺钉5的结构。另外,第一贯通孔16的轴线相对于约束支承面19大致垂直。在构成这样配置的第一贯通孔16中,孔位置精度高。
螺纹孔17在约束支承面19开口(即具有螺纹孔开口部)。该螺纹孔17是用于螺合将镶刀30固定于座部件10的镶刀固定螺钉6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固定螺钉6与该螺纹孔17螺合,来将镶刀30拧紧在座部件10。由此,作为镶刀固定螺钉6,可以采用具有镶刀30的厚度和螺纹切入部的长度的比较短的机构。因此,切削时固定镶刀30的固定螺钉6不易挠曲,且能够抑制镶刀30的浮起。另外,比较短的螺钉由于位置精度高,因此也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
螺纹孔17形成为从约束支承面19贯通到下表面12。由此,加工螺纹孔17时的切屑排放性良好。因此,螺纹孔17的加工变得容易,且座部件10的加工效率提高,从而实现座部件的加工成本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螺纹孔17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在约束支承面19开口即可,也可以是没有贯通到下表面12的盲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座部件10的强度的提高。
上台阶部15沿着位于工具主体2的轴向后端侧(图4中的箭头A方向侧)的主体部14的一个侧面13a而形成。该上台阶部15具有上台阶部上表面15a、多个上台阶部侧面、第一约束侧面15c和第一凹部18。
第一上阶梯侧面15b位于主体部14侧方,且沿主体部14的一个侧面13a延伸。第一约束侧面15c相对于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而形成在位于背面的上台阶部侧面。形成有该第一约束侧面15c的上台阶部侧面与约束支承面19交叉。而且,第一凹部18从约束支承面19朝向上台阶部上表面15a形成在第一约束侧面15c上。
第一约束侧面15c是与镶刀30的镶刀侧面33抵接的面(参照图2)。该第一约束侧面15c位于所述上台阶部侧面中上半部分的区域。第一凹部18从约束支承面19形成到上台阶部上表面15a,且向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侧凹陷而成。而且,该第一凹部18配置在第一贯通孔16的上方。
即,第一贯通孔16配置在第一凹部18的下方。由此,第一贯通孔16和第一凹部18协同作用而构成用于将座部件10固定于工具主体2的固定部。由此,在靠近切削力更大地施加的切削刃位置的部分,能够将座部件10固定于工具主体2。这样,能够使构成所述固定部的贯通孔不形成在上台阶部上表面15a而形成在约束支承面19。即,将至少一个所述固定部形成在约束支承面19。其结果是,能够小型化座部件。因此,能够缩小安装座部件10的镶刀凹槽4占工具主体2的范围。由此,实现工具主体2的强度的提高。
第一凹部18在镶刀30的侧面由于烧成时的变形而形成呈凸状鼓出的形状时,也能作为用于避免该凸状部与第一约束侧面15c接触的所谓的镶刀避让槽而发挥作用。即,若具有该第一凹部18,则即使镶刀30的侧面形状是由于烧成时的变形而呈凸状鼓出的形状,也能够通过第一凹部18抑制与该凸状部的接触。因此,能够使镶刀30无晃动稳定地与第一约束侧面15c抵接而约束。另外,由于第一凹部18的位置靠近切削时施力的切削刃位置,因此能够减少座部件10的浮起。
对第一凹部18总结如下,即,该第一凹部18共有作为第一固定螺钉5的固定部的一部分的功能和作为镶刀避让槽的功能。由此,座部件10能够起到上述效果,并且能够小型化还具有镶刀避让槽的功能的座部件。
另一方面,上台阶部15沿着一个侧面13a形成,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形成为沿着一个侧面13a延伸。即,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与一个侧面13a位于同一面上形成。由此,与工具主体2抵接的面增加。即,能够扩大座部件10和镶刀凹槽4的抵接面。因此,能够将座部件10稳定地固定于工具主体2。其结果是,经由座部件10能够将镶刀30牢固地固定于工具主体2。
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和一个侧面13a位于同一面上意味着第一上台阶部15b和一个侧面13a实际上形成在同一面上。此时,即使所述两个面中、至少一个面是具有因研磨等而导致的台阶程度的误差的平面,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第一凹部18与第一贯通孔16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连续。由此,座部件10的加工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提高第一凹部18和第一贯通孔16的连接部分的强度。
第一凹部18在仰视图中形成圆弧状,并且该第一凹部18的圆弧的半径与第一贯通孔16的半径相等。由此,能够通过例如一个球头立铣刀等来加工第一凹部18、第一贯通孔16。其结果是,座部件的加工变得更加容易,且进一步实现加工成本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圆弧状实际上只要是圆弧形状即可,第一凹部18的俯视图的形状也可以是曲线状。由此,例如在俯视图中,能够使第一凹部18的半径为第一约束侧面15c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一凹部18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的1/2。
第一凹部18位于第一约束侧面15c的大致中央部。由此,能够将切削时施加在第一约束侧面15c的力平衡良好地分配到侧面的两端。进而,在镶刀30的侧面大致中央部变为因烧成时的变形而呈凸状鼓出的形状时,能够抑制该凸状部与第一约束侧面15c接触而发生干涉的情况,且能够稳定地固定镶刀30。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第一约束侧面15c的大致中央部意味着图5的(a)所示的箭头I方向的第一约束侧面15c的尺寸的大致中央。即,第一凹部18位于箭头I方向的第一约束侧面15c的尺寸的大致中央。另外,由于第一凹部18与上台阶部上表面15a交叉形成,因此第一约束侧面15c由第一凹部18分割为两部分。而且,由第一凹部18分割成的两个约束侧面15c在箭头I方向上的尺寸相等。
另一方面,上台阶部15位于工具主体2的径向内侧(图4中的箭头B方向侧),也沿着与一个侧面13a交叉的另一个侧面13b形成。而且,具有沿着该另一个侧面13b延伸的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和相对于该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形成在位于背面的上台阶部侧面的第二约束侧面15e。由此,能够使镶刀30不仅与第一约束侧面15c抵接还与第二约束侧面15e抵接,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镶刀30。
第二约束侧面15e是与镶刀30的镶刀侧面34抵接的面(参照图2)。该第二约束侧面15e位于所述上台阶部侧面中上半部分的区域。
上台阶部15在第一约束侧面15c和第二约束侧面15e的交叉部,具有从约束支承面19形成到上台阶部上表面15a的拐角凹部22。由此,能够使镶刀30的拐角部向拐角凹部22退避。
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沿着另一个侧面13b形成。具体而言,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与另一个侧面13b位于同一面上而形成。由此,与所述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同样,能够将座部件10牢固地固定于工具主体2。
主体部14,除第一贯通孔16之外,还具有从约束支承面19贯通到另一个侧面13b的倾斜贯通孔20(第二贯通孔)。倾斜贯通孔20是用于插通将座部件10固定于镶刀凹槽4的第二固定螺钉7的结构。而且,倾斜贯通孔20形成为相对于第二约束侧面15e倾斜。具体而言,随着从约束支承面19朝向下表面12而向主体部14侧方倾斜。而且,倾斜贯通孔20在另一个侧面13b开口。由此,能够将第一贯通孔16和倾斜贯通孔20配置在相互远离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将座部件1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镶刀凹槽4。
螺纹孔17位于相对于第一贯通孔16和倾斜贯通孔20大致等距离的位置。由此,能够相对于切削时施加的力从保持平衡的方向固定镶刀30,从而能够稳定地固定镶刀30。由此,提高降低镶刀30的浮起的效果。另外,通过使倾斜贯通孔20如上所述地倾斜,由此即使在切屑凹槽3的壁面形成为覆盖在倾斜贯通孔20的上方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插入第二固定螺钉7。即,形成为将切屑凹槽3的壁面覆盖在倾斜贯通孔20的上方,从而能够提高工具主体2的强度。
在第二约束侧面15e上形成倾斜凹部21(第二凹部)。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固定螺钉7插入在倾斜贯通孔20。
倾斜凹部21在第二约束侧面15e上从约束支承面19朝向上台阶部上表面15a、且一直形成到第二约束侧面15e的上部。另外,倾斜凹部21相对于第二约束侧面15e倾斜形成。具体而言,随着从第二约束侧面15e的上部朝向约束支承面19而形成为向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侧倾斜并同时凹陷。
倾斜凹部21与第一凹部18不同,不与上台阶部上表面15a交叉,但也能够抑制镶刀30的侧面的下表面侧与第二约束侧面15e接触干涉的情况。即,倾斜凹部21也作为避让槽发挥作用。
倾斜凹部21配置在倾斜贯通孔20的上方。即,倾斜贯通孔20配置在倾斜凹部21的下方。由此,能够使倾斜贯通孔20配置在更远离第一贯通孔16的位置。其结果是,提高将座部件10固定于镶刀凹槽4的力。另外,即使当工具主体2的一部分形成为覆盖镶刀凹槽4时,也能够将第二固定螺钉7容易地插入到倾斜贯通孔20,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倾斜凹部20与倾斜贯通孔20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连续。由此,座部件10的加工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提高倾斜凹部21和倾斜贯通孔20的连接部分的强度。另外,倾斜凹部21形成为与倾斜贯通孔20的内壁面的一部分位于同一面上。由此,能够由一个立铣刀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座部件10的加工成本的降低。
倾斜凹部21位于第二约束侧面15e的大致中央部。由此,能够将切削时施加在第二约束侧面15e的力平衡良好地分配到侧面的两端。进而,由于镶刀30的镶刀侧面34的两端和第二约束侧面15e抵接,因此能够将镶刀30稳定地固定于座部件10。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第二约束侧面15e的大致中央部可以与上述的第一约束侧面15c的大致中央同样地进行定义。即,是指图5的(a)的箭头II方向的第二约束侧面15e的尺寸的大致中央。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镶刀30在上表面和侧面的交叉部具有切削刃31,且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32。该贯通孔32是用于插通上述的镶刀固定螺钉6的结构。
在镶刀30具有的各侧面,从该侧面到上表面截断切削刃31的槽部35(缺口)在镶刀30a上形成有两个,在镶刀30b上形成有三个。由此,若通过该镶刀30进行切削加工,则与槽部35对应的位置的被切削材料不被切削,从而降低了与该不被切削的量相应的切削阻力。由此,这样的镶刀30能够主要用于降低强力切削加工的切削阻力和改善向被切削材料的切入性。
在单独使用这样的镶刀30进行加工的情况下,由于与槽部35对应的位置的被切削材料不进行切削,因此在被切削材料的加工壁面产生带状的切削残留部。因此,在使用了这样的镶刀30的旋转工具中,在各镶刀凹槽4交替地安装槽部35的配置不同的镶刀30a、30b,从而构成以下结构,即,将一个镶刀的切削残留部通过另一个镶刀来进行切削(参照图1)。需要说明的是,镶刀3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例如不在侧面形成槽部35的结构。另外,对于形成的槽部的形状和个数,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形状以及个数。
具有所述的工具主体2、座部件10以及镶刀30的旋转工具1,通过座部件10分别将镶刀30装拆自如地安装在设置于工具主体2的多个镶刀凹槽4。即,首先,在座部件10的第一贯通孔16插通第一固定螺钉5、在倾斜贯通孔20插通第二固定螺钉7。接下来,将第一固定螺钉5、第二固定螺钉7的各前端侧与形成在镶刀凹槽4的支承面的螺纹孔(未图示)螺合,将座部件10装拆自如地安装在镶刀凹槽4中。
安装在镶刀凹槽4的座部件10与工具主体2在三个面抵接而被固定。即,下表面12、由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以及一个侧面13a构成的面、由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以及另一个侧面13b构成的面与工具主体2抵接而将座部件10固定。由此,能够在与切削力施加的方向对置的面将座部件10约束在工具主体2。由此,将座部件10牢固且稳定地固定于工具主体2。
另外,安装在镶刀凹槽4的座部件10如图2所示配置。第一约束侧面15c相对于工具主体2的轴线L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而且,第二约束侧面15e相对于工具主体2的轴线L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如上所述,倾斜凹部21、倾斜贯通孔20相对于第二约束侧面15e倾斜形成。由此,在由倾斜凹部21、倾斜贯通孔20以及第二固定螺钉7构成的固定部,固定力向斜径向方向(轴线L侧)作用。因此,能够将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以及另一个侧面13b构成的面牢固地固定于工具主体2。其结果是,第二约束侧面15e的固定状态稳定。
在将座部件10安装于镶刀凹槽4后,以镶刀30的贯通孔32和座部件10的螺钉孔17的位置分别对齐的方式将镶刀30载置在座部件10的上表面11。然后,将镶刀固定螺钉6插通在贯通孔32,且将该镶刀固定螺钉6的前端侧与螺纹孔17螺合,从而将镶刀30固定于座部件10。由此,经由座部件10将镶刀30装拆自如地安装于镶刀凹槽4。
如图2所示,在安装后的镶刀30中,工具主体2的轴向后端侧的镶刀侧面33与座部件10的第一约束侧面15c抵接而被固定。工具主体2的径向内侧的镶刀侧面34与座部件10的第二约束侧面15e抵接而被固定。
特别,与固定状态稳定的第二约束侧面15e抵接的镶刀侧面34更加牢固稳定地固定。因此,与该镶刀侧面34对置的外周侧切削刃31a的固定状态稳定。另外,各镶刀30之间的外周侧切削刃31a的位置精度也能够提高。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对与上述图1~图5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图6的(a)所示的座部件40具有从约束支承面19贯通到下表面12的第二贯通孔41。该第二贯通孔41是用于插通将座部件40固定于镶刀凹槽4的固定螺钉的结构,由此,能够将座部件40更将牢固地固定于镶刀凹槽4。
第二贯通孔41配置在上台阶部15的下述说明的第二凹部42的下方。由此,第二约束侧面15e也能够起到与所述第一约束侧面15c同样的效果。另外,由于能够共用第二贯通孔41和第二凹部42,因此能够小型化座部件。
在上台阶部15的第二约束侧面15e上,从约束支承面19朝向上台阶部上表面15a形成有第二凹部42。该第二凹部42从约束支承面19形成到上台阶部上表面15a,且向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凹陷。即,第二凹部42与上台阶部上表面15a交叉。第二凹部42与所述的第一凹部18同样,作为将座部件10固定于工具主体2的固定螺钉的固定部发挥作用,并且作为镶刀避让槽发挥作用。
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具有多个作为镶刀避让槽发挥作用的凹部的座部件40适合于安装具有多个切削刃的镶刀、所谓的使用两拐角、使用三拐角等镶刀的情况。
即,在座部件40中,第一、第二贯通孔的轴线任意一个都与约束支承面19大致垂直。由此,第一、第二贯通孔任意一个位置精度都高。因此,能够将座部件40精度良好地固定于工具主体2。其结果是,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由于其他结构与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6的(b)所示的座部件50具有从约束支承面19贯通到一个侧面13a的倾斜贯通孔51(第一贯通孔)。倾斜贯通孔51相对于第一约束侧面15c倾斜形成。具体而言,随着从约束支承面19朝向下表面12而向主体部14侧方倾斜。而且,倾斜贯通孔51在一个侧面13a开口。
在第一约束侧面15c上形成有倾斜凹部52(第一凹部)。倾斜凹部52在第一约束侧面15c上从约束支承面19朝向上台阶部上表面15a,且一直形成到第一约束侧面15c的上部。
倾斜凹部52相对于第一约束侧面15c倾斜形成。具体而言,随着从第一约束侧面15c的上部朝向约束支承面19而向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侧倾斜并同时凹陷而成。倾斜凹部52配置在倾斜贯通孔51的上方。
即,在座部件50中,第一、第二贯通孔任意一个都是倾斜贯通孔,且第一、第二凹部任意一个都是倾斜凹部。若将该座部件50安装于镶刀凹槽4、且第一约束侧面15c相对于工具主体2的轴线L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则在由倾斜凹部52、倾斜贯通孔51以及第一固定螺钉5构成的固定部,固定力向斜轴向后侧作用(参照图2)。因此,能够将由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以及一个侧面13a构成的面牢固地固定于工具主体2。其结果是,第一约束侧面15c的固定状态稳定。
与该固定状态稳定的第一约束侧面15c抵接的镶刀侧面33更加牢固且稳定地固定。因此,能够使与该镶刀侧面33对置的前端侧切削刃31b的固定状态稳定。另外,能够提高各镶刀30间的前端侧切削刃31b的位置精度。
如上所述,在由固定力向斜径向内侧作用的倾斜凹部21、倾斜贯通孔20以及第二固定螺钉7构成的固定部的作用下,外周侧切削刃31a的固定状态稳定,且各镶刀30间的外周侧切削刃31a的位置精度也提高。由此,利用座部件50,能够特别提高被切削材料的加工精度。其他的结构与所述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同。
接下来,参照图7对使用旋转工具1切削被切削材料的切削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该切削方法具有以下的(i)~(iii)工序。
(i)工序如图7的(a)所示,使旋转工具1以工具主体2的轴线L为中心沿箭头C方向旋转,且沿箭头D方向移动,从而将旋转工具1接近被切削材料130。
(ii)工序如图7的(b)所示,使镶刀30的切削刃31与被切削材料130的表面接触,且沿箭头E方向移动,从而切削被切削材料130。
(iii)工序如图7的(c)所示,使旋转工具1沿箭头F方向移动,使旋转工具1从被切削材料130退避。
如上所述,旋转工具1经由座部件10将镶刀30安装于镶刀凹槽4。由此,将座部件10在靠近镶刀30的切削刃31的位置按压固定在工具主体,因此在所述(ii)工序中,即使大的切削力施加在切削刃31,座部件10也不易移动。另外,由于镶刀30通过具有该镶刀30的厚度和螺纹切入部的长度的比较短的镶刀固定螺钉6来拧紧,因此切削时镶刀固定螺钉6不易挠曲,且能够防止镶刀30浮起的情况。其结果是,即使相对于更严格的切削条件或难度高的被切削材料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加工表面。
还有,在所述(i)工序中,使旋转工具1以及被切削材料130中的至少一个旋转即可。另外,只使旋转工具1和被切削材料130相对靠近即可,例如可以使被切削材料130靠近旋转工具1。同样,在所述(iii)工序中,只要使被切削材料130和旋转工具1相对远离即可,例如可以使被切削材料130远离旋转工具1。当继续切削加工时,只要保持使旋转工具1及/或被切削材料130旋转的状态、且反复进行使镶刀30的切削刃31与被切削材料130的不同部位接触的工序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进行了例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或改良后的实施方式当然也能够适用。
例如,在座部件10、40、50中,第一贯通孔以及第一凹部、还有第二贯通孔以及第二凹部的壁面都连续,但也可以是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与各自对应的贯通孔的壁面连续的结构。例如,在俯视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的截面形状不与对应的贯通孔的截面形状的一部分重合的结构。即,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形成为固定螺钉能够从上方插通在对应的贯通孔中。
另外,在座部件10、40、50中,将座部件固定于工具主体的固定部都设置两个,但只要形成至少一个该固定部即可。还有,当设置多个所述固定部时,如上所述,相互分开设置的结构能够发挥强的固定力,在这一点上优选。进而,多个所述固定部相对于将镶刀固定于工具主体的固定部对称配置,由此实现固定力的提高。
另外,在座部件10中,上台阶部15具有沿另一个侧面13b延伸的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第二约束侧面15e,但上台阶部15也可以形成不具有这些结构、仅倾斜贯通孔21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结构。
另外,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与一个侧面13a位于同一面上而形成,但也可以将上台阶部15向工具主体2的轴向前端侧(与图4中的箭头A方向相对的反方向侧)偏移,从而在位于在一个侧面13a和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之间的上表面11上方设有所谓的用于介入垫片的规定的空间。若介入垫片,则能够实现前端侧31b的位置精度的提高。另外,反之,也可以将上台阶部15向工具主体2的轴向后端侧(图4中的箭头A方向侧)偏移。这种情况下,上台阶部15位于座部件10的最外方。因此,工件主体2仅与上台阶部15抵接,由此实现位置精度的提高。
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与另一个侧面13b位于同一面上而形成,但也可以与上述的第一上台阶部侧面15b同样,将沿另一个侧面13b形成的上台阶部15向工具主体2的径向外周侧(与图4中的箭头B方向相对的反方向侧)偏移,而在位于另一个侧面13b和第二上台阶部侧面15d之间的上表面11上方设有用于介入垫片的规定的空间。由此,实现外周侧切削刃31a的位置精度的提高。

Claims (17)

1.一种座部件,其具有:
主体部,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侧面、从所述上表面贯通到所述下表面或所述侧面的第一贯通孔;
上台阶部,其形成为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
所述上台阶部具有:
上台阶部上表面,其具有与切削镶刀的下表面抵接的约束支承面;
上台阶部侧面,其与所述上台阶部上表面及所述上表面交叉,且具有与所述切削镶刀的一个侧面抵接的第一约束侧面;
第一凹部,其从所述上表面朝向所述上台阶部上表面形成在所述上台阶部侧面的所述第一约束侧面上,
所述第一凹部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以在俯视时呈圆弧状的方式从所述上台阶部上表面形成到所述上表面,并且该第一凹部的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半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位于所述第一约束侧面的大致中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约束支承面上配置有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台阶部侧面存在多个,
与具有所述第一约束侧面的上台阶部侧面不同的上台阶部侧面具有第二约束侧面,其与所述切削镶刀的一个侧面不同的另一个侧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台阶部在所述第一约束侧面和所述第二约束侧面之间的交叉部还具有拐角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还具有第二贯通孔,其从所述上表面贯通到所述下表面或与所述侧面不同的另一个侧面,
所述上台阶部还具有第二凹部,其配置在该第二贯通孔的上方,并且从所述上表面朝向所述上台阶部上表面形成在所述上台阶部侧面的所述第二约束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孔以在俯视时位于距离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中心和距离所述第二贯通孔的中心大致等距离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部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连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所述第二约束侧面的大致中央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贯通孔及所述第二凹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约束侧面倾斜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贯通孔贯通到所述另一个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部以在俯视时呈圆弧状的方式横贯形成在所述上台阶部上表面上,并且该第二凹部的圆弧的半径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贯通孔的半径相等。
15.一种旋转工具,其具有:
在轴向前端的外周侧具有镶刀凹槽的旋转工具主体;
安装于所述镶刀凹槽中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部件;
经由所述座部件装拆自如地安装的切屑镶刀。
16.一种被切削材料的切削方法,包括:
使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工具旋转的工序;
使所述旋转工具与所述被切削材料接触的工序;
使所述旋转工具从所述被切削材料离开的工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被切削材料的切削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旋转工具与所述被切削材料接触的工序通过使所述旋转工具旋转而进行。
CN200880011015.0A 2007-03-30 2008-03-28 座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部件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7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2138 2007-03-30
JP092138/2007 2007-03-30
PCT/JP2008/056118 WO2008123424A1 (ja) 2007-03-30 2008-03-28 シート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転工具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切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7285A CN101657285A (zh) 2010-02-24
CN101657285B true CN101657285B (zh) 2012-12-19

Family

ID=39830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101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7285B (zh) 2007-03-30 2008-03-28 座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部件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08400B2 (zh)
JP (1) JP4944192B2 (zh)
CN (1) CN101657285B (zh)
DE (1) DE112008000835B4 (zh)
WO (1) WO20081234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3822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
CN102922023B (zh) * 2012-11-12 2015-09-16 常州瑞诺切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可转位面铣刀及其刀垫
CN103894664B (zh) * 2012-12-28 2016-07-06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准确的旋转切削刀具
CN103231126B (zh) * 2013-04-19 2015-07-15 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削加工刀具
EP2805786B1 (en) * 2013-05-21 2019-07-10 Pramet Tools, S.R.O. Indexable cutting insert having side supporting valley, and a milling tool
JP6941163B2 (ja) * 2017-04-27 2021-09-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スロットミル用インサート及びスロットミル
JP6810807B2 (ja) * 2017-08-02 2021-01-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09434144B (zh) * 2018-12-13 2024-03-15 江西江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三维槽型m类不锈钢车削刀片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785A (zh) * 1995-06-21 1998-07-15 塞科机床公司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601Y2 (ja) * 1978-05-29 1983-05-09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バイト
DE8000947U1 (de) * 1980-01-16 1981-07-09 Komet Stahlhalter- Und Werkzeugfabrik Robert Breuning Gmbh, 7122 Besigheim In einem halter eines maschinenwerkzeuges, insbesondere drehwerkzeuges, einsetzbarer schneidplattentraeger
JPS62259701A (ja) * 1986-05-02 1987-11-12 ジ−テイ−イ−・ヴアレロン・コ−ポレ−シヨン ピンロツクインサ−トホルダ−
GB9003697D0 (en) * 1990-02-19 1990-04-18 Iscar Hartmetall A metal cutting tool
US5163788A (en) * 1991-01-10 1992-11-17 Gte Valenite Corporation Rotary slotting tool having staggered cutting elements
JPH0563705A (ja) 1991-09-02 1993-03-1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回線切替え自動化方法
JPH0563705U (ja) * 1992-02-13 1993-08-24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切削工具
JPH08243805A (ja) * 1995-03-08 1996-09-2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のクランプ機構
JP2005237382A (ja) * 2002-02-20 2005-09-08 Astellas Pharma Inc 新規ポリペプチド
JP2004114259A (ja) * 2002-09-27 2004-04-15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カッターボディ本体、カッターボディ、スローアウェイ式回転工具、及びそのクランプ方法
JP2004237382A (ja) 2003-02-05 2004-08-26 Dijet Ind Co Ltd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回転工具
JP4430956B2 (ja) * 2003-03-26 2010-03-10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カッターボディおよび回転工具、並びに回転工具の組立方法
US6942432B2 (en) * 2003-03-28 2005-09-13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Milling cutter and insert-carrying cartridge for use therein
JP2004345081A (ja) * 2004-07-12 2004-12-09 Kyocera Corp 回転式切削工具
SE528710C2 (sv) * 2005-06-01 2007-01-30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exerbart frässkär med kopplingsmedlet anordnat på en släppningsyta
SE531225C2 (sv) * 2007-03-30 2009-01-20 Seco Tools Ab Skär, skärverktyg och bearbetningsmeto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785A (zh) * 1995-06-21 1998-07-15 塞科机床公司 切削刀片、切削刀具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8000835B4 (de) 2011-02-24
DE112008000835T5 (de) 2010-02-04
CN101657285A (zh) 2010-02-24
US20100111620A1 (en) 2010-05-06
JPWO2008123424A1 (ja) 2010-07-15
US8308400B2 (en) 2012-11-13
JP4944192B2 (ja) 2012-05-30
WO2008123424A1 (ja) 200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7285B (zh) 座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座部件的旋转工具以及使用了该旋转工具的切削方法
CN101668604B (zh) 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了该切削工具的切削方法
RU2453403C2 (ru) Режущая пластина для фрезы
CN102958634B (zh) 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JP4499037B2 (ja) コアカッター
CN102481641B (zh) 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JP5173819B2 (ja) 切削工具
KR101330758B1 (ko) 미세 조정구를 구비하는 공구
CN101612677A (zh) 具有不规则刀片方向的旋转切割工具
JP4857958B2 (ja) 丸駒インサート着脱式切削工具および丸駒インサート
KR20030076261A (ko) 스로어웨이팁 및 스로어웨이식 절삭공구
CN101415512A (zh) 切削工具
KR20080000552A (ko) 기기, 특히 밀링 기기를 위한 커팅 인서트
CN101522350A (zh) 切削镶刀、使用该切削镶刀的切削工具以及切削方法
US6939092B2 (en) Sheet metal hole cutter
CN101043964B (zh) 切削刀片和切削工具
EP2567768A1 (en) Cutting insert, and blade tip replacement type cutting tool
CN110497006B (zh) 切削刀片以及切削工具
KR20090103794A (ko) 인서트 클램프용 쐐기 및 인서트 착탈식 커터
KR101238849B1 (ko) 사이드 커터
US20160311038A1 (en) Rotary cutting tool with anti-rotation feature
JP5287426B2 (ja) 切削工具
RU2443515C2 (ru) Режущая пластин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операций рассверливания и/или зенкования
JP2007260788A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切削工具
JP2007136563A (ja) インサート式ドリ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