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4101B - 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4101B
CN101544101B CN2009101277487A CN200910127748A CN101544101B CN 101544101 B CN101544101 B CN 101544101B CN 2009101277487 A CN2009101277487 A CN 2009101277487A CN 200910127748 A CN200910127748 A CN 200910127748A CN 101544101 B CN101544101 B CN 101544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film
treat liquid
medium
ink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77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4101A (zh
Inventor
千绵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44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4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4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41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11Pre-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ing printing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heating, irradiating
    • B41M5/0017Application of ink-fixing material, e.g. mordant, precipitating agent, on the substrate prior to printing, e.g. by ink-jet printing, coating or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 B41J11/00222Controlling the conv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41J11/00242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ndu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41J11/00244Means for heating the copy materials before or during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36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protective coatings or layers dried without c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12Preparation of material for subsequent imaging, e.g. corona treatment, simultaneous coating, pre-treatment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方法通过使用墨水和处理液体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墨水在溶剂中含有着色剂和热塑性树脂粒子,所述处理液体含有使所述着色剂聚集的组分。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处理液体沉积步骤,其中将处理液体沉积到介质上,以在介质上形成处理液体膜;墨滴沉积步骤,其中将墨水的小滴喷射并沉积到介质上,以在其上已经形成了处理液体膜的介质上形成墨水膜;和墨水膜干燥步骤,其中在T<MFT+20℃的条件下,加热并干燥墨水膜,直至α从超过2.0的状态下降到不高于2.0的状态,其中,T是墨水膜的表面温度,MFT是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并且α是墨滴沉积步骤中在介质上形成的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所述溶剂含有率被定义为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溶剂体积除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材料体积。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在溶剂中含有着色剂和树脂粒子的墨水以及使着色剂聚集的处理液体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系统通过从形成在喷墨头中的许多喷嘴将墨水的小滴喷射并沉积到记录介质上以进行记录,并且这种系统能够记录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图像,在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噪声小并且运行成本低。喷墨系统可以是:例如,使用压电元件的位移的压电系统;使用通过加热元件产生的热能的热系统;等。 
在喷墨记录系统中,当以使得记录介质上相互邻近的墨滴(墨点)彼此重叠的方式连续沉积墨滴时,这些墨滴由于它们的表面张力而合并在一起,并且造成其中不能形成所需的点的洇色(着陆干扰)问题。在相同颜色的点的情况下,点的形状被干扰,并且在不同颜色的点的情况下,出现色混的另外问题。特别是,当通过使用行记录头(line head)的单程系统记录时,相互邻近的墨滴之间的着陆时间差短,因此容易出现着陆干扰,并且难以形成锐利明晰的图像。 
有鉴于此,已知的技术是,通过将所谓的处理液体在墨水液体之前沉积到记录介质上,并且使此处理液体与墨水反应,以获得高的图像质量。在使用颜料粒子作为着色剂时,处理液体具有的作用在于,中和粒子的库仑斥力以使颜料粒子聚集,从而增大墨水液体的粘度。因而,抑制了沉积点之间的干扰,并且可以记录锐利明晰的图像,而不出现密度上的不均匀性。 
而且,还已知的技术是,向墨水中加入热塑性树脂粒子(聚合物粒子),以对形成的图像赋予合适的光泽,或获得与记录介质的良好粘合性。如果 加入热塑性树脂粒子,则通过选择适当的粒度和分散剂,就可以提高聚集速度,这对于记录锐利明晰的图像有利。 
此外,在此种高速印刷法中,必须干燥印刷的墨水,并且如果此干燥不充分,则在输出记录介质时,可能出现墨水移动或阻塞(记录介质的卡住)的问题。而且,特别是在使用水-基墨水时,存在由于不充分干燥而在记录介质中出现蜷曲的大问题。有鉴于此,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已知技术是,在将墨水沉积在记录介质上后,进行加热和干燥。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160839公开了在沉积墨水的小滴以后3秒内加热和干燥记录介质。通过此手段,可以防止蜷曲并且改善印刷密度。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3-048317公开了,沉积将墨水固定到记录介质上的固定剂,加热并干燥底涂液体,沉积墨水,将固定剂沉积到记录介质上,并且加热和干燥墨水层。 
PCT公开WO 94/01283公开了一种中间转印类型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将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墨水沉积到中间转印介质上,将所述墨水加热到所述树脂的软化点以上,并且将所述墨水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然而,已经变得清楚的是,在将聚集处理液体沉积到记录介质上,将含有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墨水的小滴沉积到记录介质上,并且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墨水膜加热和干燥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记录介质上的热塑性树脂粒子由于加热和干燥的作用而熔化,从而引起图像的收缩和变形。 
图14A显示了通过在室温下干燥墨水膜形成的令人满意的图像,图14B显示了其中由于墨水膜的加热而出现变形的图像。这些实例中的图像是在黑色背景上的白色字符的图像,其中,围绕字符的墨水膜的收缩产生了看来似乎是字符变厚的图像变形。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些情形而设计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通过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当通过使用含有着色剂和树脂粒子的墨水以及用于使所述着色剂聚集的处理液体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可以防止由通过加热的干燥造成的图像的收缩和变形,并且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墨水和处理液体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墨水在溶剂中含有着色剂和热塑性树脂粒子,所述处理液体含有使所述着色剂聚集的组分,所述方法包括:处理液体沉积步骤,其中将所述处理液体沉积到所述介质上,以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处理液体膜;墨滴沉积步骤,其中将墨水的小滴喷射并沉积到所述介质上,以在其上已经形成了所述处理液体膜的所述介质上形成墨水膜;和墨水膜干燥步骤,其中在T<MFT+20℃的条件下,加热并干燥所述墨水膜,直至α从超过2.0的状态下降到不高于2.0的状态,其中,T是墨水膜的表面温度,MFT是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并且α是墨滴沉积步骤中在介质上形成的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其被定义为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溶剂体积除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材料体积。 
在本说明书中,溶剂含有率α被定义为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溶剂体积与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材料体积之间的比例。在本文中,“单位表面积”是墨水膜和介质或基底材料之间的接触表面的单位表面积。换言之,溶剂含有率α是接触表面上的溶剂和固体材料之间的体积比。此溶剂含有率α还可以被确定为墨水膜的每单位表面积的溶剂的体积和墨水膜的每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材料的体积之间的比例,并且本发明也包括这种情况。此外,在溶剂含有率α中,所述溶剂包括留在介质上直至墨滴沉积步骤的处理液体的溶剂。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在T<MFT+20℃的条件下,加热并干燥介质上的墨水膜,直至介质上的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α从超过2.0的值落到2.0以下的值,因此通过抑制伴随热塑性树脂粒子的熔化的在平行于介质表面的方向上的墨水膜的收缩,防止图像的收缩和变形。因此,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优选地,该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处理液体沉积步骤之后并且在进行墨滴沉积步骤之前,将在处理液体沉积步骤中形成的在介质上的处理液体膜加热和干燥的处理液体膜干燥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防止由介质上的墨水膜中的着色剂的浮动或运动引起的图像变形,因此可以形成更高质量的图像。 
优选地,在墨水膜干燥步骤中,在溶剂含有率α已经变得不高于2.0 之后至墨水膜的加热和干燥完成时,通过将膜表面温度T设置成不低于MFT进行加热和干燥。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由于借助于形成膜的热塑性树脂使墨水膜的表面平滑,因而可以形成较高质量的图像。 
优选地,在墨水膜干燥步骤中,在溶剂含有率α已经变得不高于2.0之后,通过升高膜表面温度T进行加热和干燥。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在获得图像光泽的同时避免图像变形,以及能够缩短墨水膜的干燥持续时间,因此可以以高速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优选地,该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墨水膜干燥步骤之后,借助于加热构件将墨水膜压制并固定到介质上的固定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由于通过加热和压制使墨水膜的表面平滑,则可以形成更高质量的图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墨水和处理液体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墨水在溶剂中含有着色剂和热塑性树脂粒子,所述处理液体含有使所述着色剂聚集的组分,所述设备包括:处理液体沉积装置,其将所述处理液体沉积到所述介质上,以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处理液体膜;墨滴喷射装置,其将墨水的小滴喷射并沉积到所述介质上,以在其上已经形成了所述处理液体膜的所述介质上形成墨水膜;以及墨水膜干燥装置,其在T<MFT+20℃的条件下,加热并干燥所述墨水膜,直至α从超过2.0的状态下降到不高于2.0的状态,其中,T是墨水膜的表面温度,MFT是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并且α是由墨滴沉积装置在介质上形成的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其被定义为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溶剂体积除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材料体积。 
根据本发明,当通过使用含有着色剂和树脂粒子的墨水和使所述着色剂聚集的处理液体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防止了由于加热和干燥工艺的图像的收缩和变形,因此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的特性以及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在所有的附图中,相似的参考字符指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并且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像形成方法原理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2A至2C是显示在加热墨水膜时,含有大量溶剂的墨水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A至3C是显示在加热墨水膜时,含有少量溶剂的墨水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图4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6是评价实验结果的表; 
图7是显示实施例6中的溶剂含有率和膜表面温度的曲线的图; 
图8是显示比较例1中的溶剂含有率和膜表面温度的曲线的图; 
图9是评价实验结果的表; 
图10是评价实验结果的表; 
图11是显示实施例19中的溶剂含有率和膜表面温度的曲线的图; 
图12是评价实验结果的表; 
图13是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普通示意图;和 
图14A和14B是用于描述相关技术中的图像变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图1中,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输送装置,其输送记录介质P(以下,也称为“基底材料”);处理液体沉积装置12,其将处理液体沉积到基底材料P上;处理液体干燥装置13,其加热和干燥通过处理液体的沉积形成在基底材料P上的处理液体膜;墨滴喷射装置14,其将墨水的小滴喷射和沉积在基底材料P上;墨水干燥装置15,其加热和干燥通过墨滴的沉积形成在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以及热压固定装置17,其通过对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施加热量和压力将墨水膜固定到基底材料P上。 
墨水在溶剂中含有着色剂和热塑性树脂粒子。处理液体含有使墨水中 的着色剂聚集的组分。以下描述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墨水和处理液体的更具体实例。 
沿由箭头S表示的输送方向,基底材料P被输送装置11从图中的左手侧输送到右手侧。 
当基底材料P被输送装置11输送到与处理液体沉积装置12相对的位置时,通过处理液体沉积装置12将处理液体沉积于其上。首先是其中使用具有许多喷嘴的液体喷射头将处理液体的小滴喷射并沉积到基底材料P上的模式。例如,将处理液体以约5g/m2的供给量供给到基底材料P的整个表面上。为了缩短干燥持续时间并且减少加热能量,适宜的是,应当将处理液体的小滴沉积以跟踪(trace)基底材料P上的图像区域。其次是其中通过使用辊将处理液体涂敷到基底材料P上的模式。在用辊涂敷处理液体时,与如上所述喷射并沉积处理液体的小滴时相比,可以将处理液体沉积成更薄的层。同样地,在此情况下,可以缩短干燥持续时间,并且可以减少所需的加热能量。 
通过处理液体的沉积形成在基底材料P上的处理液体膜被处理液体干燥装置13加热和干燥。本实施方案中的处理液体干燥装置13由将加热空气(热空气)吹送到基底材料P上的热空气干燥机(鼓风机)21以及通过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而加热基底材料P的电加热器31构成。基底材料P上的处理液体膜的溶剂含有率被处理液体干燥装置13减小,从而在基底材料P上形成固体或半固体处理液体膜。通过移除处理液体的溶剂,使得在如下所述沉积墨水时,着色剂和基底材料P之间的粘合性更强,因此可以形成特别好的图像。 
然后,通过墨滴喷射装置14将墨滴喷射并沉积到其上已经形成了处理液体膜的基底材料P上。在本实施方案中,根据所需的图像信号,以青色(C)墨水、品红色(M)墨水、黄色(Y)墨水和黑色(K)墨水的顺序从墨滴喷射头14C、14M、14Y和14K分别喷射墨水的小滴。例如,在主扫描方向(基底材料P的横向方向)和次扫描方向(基底材料P的输送方向)上,墨水喷射体积为2pl并且记录密度为1200dpi。 
通过墨滴的沉积形成在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被墨水干燥装置15加热和干燥。本实施方案中的墨水干燥装置15由热空气干燥机(鼓风机)22 和电加热器32构成。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被墨水干燥装置15减小,从而在基底材料P上形成固体或半固体墨水膜。 
如果在墨滴的沉积以前,仍存在残留在基底材料P上的处理液体中的溶剂,则墨水干燥装置15当然将处理液体的溶剂与墨水的溶剂一起减小或移除。 
在加热和干燥墨水膜以后,通过由热压固定装置17对墨水膜施加热量和压力,进行通过施加热量和压力的固定(以下,称为“热压固定”),以将形成图像的墨水膜固定在基底材料P上。热压固定装置17包括其温度可以调节的加热辊。通过将加热辊的温度设置成比热塑性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点更高的温度,可以使墨水膜的表面平滑,从而得到良好的图像光泽。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处理液体干燥装置13和墨水干燥装置15的每一个都同时安置有热空气干燥机21或22和电加热器31或32;然而,还可以仅安置热空气干燥器和电加热器中的一种。 
此外,处理液体干燥装置13以及热压固定装置17是任选的并且可以省略。 
接着,描述墨水干燥装置15中的加热和干燥方法。 
考虑到缩短干燥持续时间,适宜的是,应当在最高的可能温度加热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但是考虑到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墨水膜的表面温度T设置在相应于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MFT)的温度范围内,加热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 
由墨水膜的加热引起的图像变形与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MFT密切相关,并且通过本发明人进行的详细实验,发现下列要点与出现图像变形所处的条件有关。 
(1)在墨水膜的表面温度(加热温度)T不高于MFT+20℃(在MFT以上20℃的温度)的条件下,不出现图像变形,但是如果将墨水膜加热到高于MFT+20℃的温度,则出现严重的变形。 
(2)如果在已经从墨水膜移除溶剂的状态(例如,通过在室温下干燥而获得的状态)下,将墨水膜加热到高于MFT+20℃的温度,则不出现图像的收缩,而如果在墨水膜含有大量溶剂的状态下,将墨水膜加热到高于 MFT+20℃的温度,则出现图像收缩。如果墨水膜中被定义为“溶剂的体积”/“固体材料的体积”的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α超过2.0,则出现图像收缩,而如果α不超过2.0,则观察不到明显的图像收缩。 
(3)如果聚集处理液体没有沉积,则不出现图像变形,但是如果聚集处理液体沉积,则出现图像变形。 
图2A至2C是显示在墨水膜54的溶剂含有率α超过2.0的状态(过量溶剂的状态)下加热墨水膜54,使其具有超过MFT+20℃的表面温度T的情形的示意图。如图2A中所示,通过墨滴的沉积,在介质P上形成其中着色剂粒子(颜料粒子)51和热塑性树脂粒子52分布在溶剂53中的墨水膜54。如图2B中所示,通过在过量溶剂的状态下加热墨水膜54,使得墨水膜54的表面温度T高于MFT+20℃,出现树脂粒子52的熔化。由于此原因,如图2C中所示,收缩力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形成图像的固体材料55。 
图3A和3C是显示在墨水膜54的溶剂含有率α不高于2.0的状态(已经将溶剂移除的状态)下加热墨水膜54,使其具有超过MFT+20℃的表面温度T的情形的示意图。即使在图3A中所示的状态下加热墨水膜54,使得墨水膜54的表面温度T高于MFT+20℃,如图3B中所示,也出现树脂粒子52的熔化。然而,在此情况下,由于溶剂53的量少,则如图3C中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实际上没有出现形成图像的固体材料55的收缩。 
从这些实验推论,归因于加热的图像变形是由树脂粒子52的熔化导致的收缩引起的。此外,推论在已经移除了溶剂53的情况下,树脂粒子52形成层,并且着色剂粒子51失去它们的运动自由,这意味着在水平方向上不出现收缩。而且,还推论,由于粒子之间的库仑斥力由于聚集处理液体的存在而失去,则产生容易出现收缩的情况。以下详细描述实验结果的细节。 
在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中,在T<MFT+20℃的条件下,加热并干燥墨水膜,直至溶剂含有率α从超过2.0的状态下降到不高于2.0的状态,其中,T是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的表面温度,MFT是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并且α是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即,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溶剂体积除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材料体积)。这里,T不低于室温。“单位表面积”是墨水膜和基底材料P之间的 接触界面的单位表面积。 
而且,在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α已经落到2.0以下后并且直至墨水膜的加热和干燥完成,通过将墨水膜的膜表面温度T设置成不低于热塑性树脂粒子的MFT的温度,进行墨水膜的加热和干燥。由于借助于形成膜的热塑性树脂使墨水膜的表面平滑,因此可以形成更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适宜地,在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α已经变为2.0以下后,应当进一步升高墨水膜的表面的温度T。这使得可以在获得图像光泽的同时避免图像变形,并且还使得可以缩短墨水膜的干燥持续时间,因此可以以高速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安置有输送装置11,所述输送装置11包括围绕输送辊41和42卷绕的输送带;然而,输送装置不特别限于输送带。以下描述其中通过可以调温的旋转体(压力鼓)进行输送的实施方案。 
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喷射和沉积C、M、Y和K墨水的小滴;然而,它还可以使用除这些以外的墨水,并且它还可以省略一种或多种墨水(例如,黑色(K)墨水),或采用喷射单一颜色的墨水(例如,黑色(K)墨水)的小滴的构成。 
如图4中所示,还可以安置两段墨水干燥装置15和16。在本实施方案中,墨水干燥装置15和16分别由热空气干燥机22和23以及加热器32和33构成。例如,在输送方向S上位于墨滴喷射装置14之后的第一段墨水干燥装置15中,加热墨水膜,使得墨水膜的表面温度T在T<MFT+20℃的范围内,而在第二段墨水干燥装置16中,通过将墨水的表面温度T升高到T≥MFT+20℃的范围,加热和干燥墨水膜。 
图5是显示图4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在图5中,控制单元200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设备10。控制单元200包括:根据预定程序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的CPU(中央处理器)201;存储程序等的ROM(只读存贮器)202;以及暂时存储数据等的P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3,其用于通过CPU 201进行的各种类型的处理。输入操作单元204由用于输入预定指令或数据的键盘组成。显示单元205由液晶显示监视器组成,其提供各种显示,例如图像形成设备10的输入和设置状态。 
用于检出介质P的位置的包括传感器等的检出单元206被连接到控制 单元200。进行与主机290通信的通信界面209被连接到控制单元200。通信界面209从主机290接收显示要形成在介质P上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且,通过各个驱动电路211、212、213、214、215、216、217和218,将控制单元200连接到输送装置11、处理液体沉积装置12、处理液体干燥装置13、墨滴喷射装置14、墨水干燥装置15和16、热压固定装置17以及液体供给装置18。液体供给装置18将处理液体从处理液体槽(未示出)供给到处理液体沉积装置12。此外,液体供给装置18将墨水从墨水槽(未示出)供给到墨滴喷射装置14。 
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控制单元200控制处理液体干燥装置13的鼓风机21和加热器31,从而将基底材料P上的处理液体膜的表面温度设置到适当的程度。此外,通过控制单元200控制墨水干燥装置15和16的鼓风机22和23以及加热器32和33,从而将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的表面温度设置到适当的程度。 
在将处理液体膜和墨水膜的表面温度设置到适当的程度的过程中,确定获得这些适当的表面温度程度所需的设计值(即,鼓风机21、22和23以及加热器31、32和33的相对位置,它们的驱动顺序、驱动值等),并且控制单元200从ROM 202等读出预先确定的驱动顺序和驱动值,从而控制处理液体膜和墨水膜的加热和干燥。还可以接收(输入)通过通信界面209来自主机290的指令,并且根据这些指令控制加热和干燥。 
此外,还可以在检出单元206中安置测定墨水膜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测量装置(温度计),并且进行反馈控制,以通过基于测量的膜表面温度而驱动墨水干燥装置15和16,从而将膜的表面温度设置到适当的程度。 
墨水
本实施方案中使用的墨水包括作为在溶剂中不溶解的溶剂-不溶性材料的颜料,所述颜料是着色剂(色料)和热塑性树脂粒子,在溶剂中处于分散状态。所述热塑性树脂粒子是包括在被加热到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变软并可模压的树脂(热塑性树脂)的聚合物粒子。以下,可以将该热塑性树脂粒子称为“聚合物粒子”。 
在本说明书中,可以将其中分散有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液体称为“树脂 乳液”。“树脂乳液”包括其中热塑性树脂粒子以固体粒子的形式存在的液体(悬浮液)。 
用于本实施方案的墨水可以通过制备含有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树脂乳液,然后将所述树脂乳液与溶剂和着色剂混合来制备。然而,当然可以通过将溶剂和着色剂与热塑性树脂粒子直接混合来制备墨水。 
考虑到适于喷射的墨水的粘度为20mPa·s以下的事实,适宜的是,墨水中的溶剂-不溶性材料的浓度不少于1重量%并且不多于20重量%。为了得到图像中的良好光学密度,更适宜的是,墨水中的颜料的浓度不少于4重量%。考虑到喷射稳定性,适宜的是,墨水的表面张力不小于20mN/m并且不大于40mN/m。 
墨水中的着色剂可以是颜料或颜料和染料的组合。考虑到在墨水与处理液体接触时的聚集特性,墨水中的分散颜料适宜于更加有效的聚集。适宜的颜料包括:用过分散剂分散的颜料、自分散颜料、其中颜料粒子包覆有树脂的颜料(以下,称为“微胶囊颜料”),以及聚合物接枝颜料。而且,考虑到着色剂的聚集特性,更适宜的是,用具有低离解度的羧基对着色剂进行改性。 
对用于微胶囊颜料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但是适宜地,它应当是在水中具有自分散能力或溶解性的高分子量化合物,并且含有阴离子基团(酸性的)。通常,适宜的是,树脂应当具有在1,000至100,000的近似范围内,并且特别适宜在3,000至50,000的近似范围内的数均分子量。而且,适宜地,此树脂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以形成溶液。通过将树脂的数均分子量限制到此范围内,可以使树脂显示作为用于颜料粒子的包覆膜,或作为墨水组合物中的涂膜的令人满意的功能。 
树脂本身可以具有自分散能力或溶解性,或可以增加或引入这些功能。例如,通过用有机胺或碱金属中和,可以使用具有引入的羧基、磺酸基,或膦酸基或其它阴离子基团的树脂。而且,还可以使用其中已经引入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阴离子基团的树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适宜使用已经被盐中和并且含有引入的羧基的树脂。 
对用于本实施方案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橙色和黄色颜料的具体实例是:C.I.颜料橙31、C.I.颜料橙43、C.I.颜料黄12、C.I.颜料黄13、 C.I.颜料黄14、C.I.颜料黄15、C.I.颜料黄17、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4、C.I.颜料黄128、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51、C.I.颜料黄155、C.I.颜料黄180和C.I.颜料黄185。 
红色和品红色颜料的具体实例是:C.I.颜料红2、C.I.颜料红3、C.I.颜料红5、C.I.颜料红6、C.I.颜料红7、C.I.颜料红15、C.I.颜料红16、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53:1、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23、C.I.颜料红139、C.I.颜料红144、C.I.颜料红149、C.I.颜料红166、C.I.颜料红177、C.I.颜料红178和C.I.颜料红222。 
绿色和青色颜料的实例是:C.I.颜料蓝15、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6、C.I.颜料蓝60和C.I.颜料绿7。 
黑色颜料的具体实例是:C.I.颜料黑1、C.I.颜料黑6和C.I.颜料黑7。 
用于本实施方案的墨水含有不含有任何色料的聚合物粒子,作为用于与处理液体反应的组分。这种聚合物粒子通过与处理液体反应从而增强墨水粘度升高作用以及聚集作用,可以改善图像质量。特别地,通过向墨水中加入阴离子聚合物粒子,可以得到高度稳定的墨水。 
使用含有通过与处理液体反应产生粘度升高作用和聚集作用的聚合物粒子的墨水,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并且同时,取决于聚合物粒子的种类,聚合物粒子可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膜,因此可以在改善图像的耐磨性和防水特性上得到有利的效果。 
将聚合物粒子分散在墨水中的方法不限于将聚合物粒子的乳液加入墨水中,并且还可以将树脂溶解在墨水中,或以胶状分散体的形式包含在墨水中。 
可以通过使用乳化剂分散聚合物粒子,或可以在不使用任何乳化剂的情况下分散聚合物粒子。对于乳化剂,通常使用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并且还可以使用高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还适宜使用具有由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组成的外壳的胶囊型聚合物粒子(其中芯部分和外壳部分之间组成不同的芯-壳型聚合物粒子)。 
在没有任何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分散的聚合物粒子被称为无皂胶乳,其包括不含高分子量的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的聚合物粒子。例如,无皂胶乳包括使用上述具有水溶性基团例如磺酸基或羧酸基的聚合 物(具有接枝水溶性基团的聚合物,或从具有水溶性基团的单体和具有不溶性部分的单体得到的嵌段聚合物)作为乳化剂的聚合物粒子。 
与使用乳化剂通过聚合得到的其它类型的树脂粒子相比,在本实施方案中尤其适宜使用无皂胶乳,原因在于不存在下列可能性:乳化剂抑制聚集反应以及聚合物粒子的成膜,或在聚合物粒子的成膜以后,游离的乳化剂移动到表面,从而降低记录介质和其中合并了着色剂和聚合物粒子的墨水聚集体之间的粘合性质。 
作为树脂粒子加入到墨水中的树脂组分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树脂、氯乙烯树脂、丙烯酰基-苯乙烯树脂、丁二烯树脂和苯乙烯树脂。 
为了使聚合物粒子具有高速聚集特性,聚合物粒子适宜含有具有低离解度的羧酸基。由于羧酸基容易受pH改变影响,因此含有羧酸基的聚合物粒子容易改变分散液的状态并且具有高的聚集特性。 
由pH的改变引起的聚合物粒子的分散状态的变化,可以借助于具有羧酸基例如酯丙烯酸酯等的聚合物粒子的组分比例来调节,并且它还可以借助于用作分散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来调节。 
适宜地,构成聚合物粒子的树脂是同时具有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的聚合物。通过结合疏水部分,疏水部分朝向聚合物粒子内侧取向,而亲水部分有效率地朝向外侧取向,从而具有进一步增加由液体的pH的改变所引起的分散状态的改变的效果。因此,可以更有效率地进行聚集。 
可商购的树脂乳液的实例包括:Joncryl 537和7640(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由庄臣聚合物(Johnson Polymer)生产)、Microgel E-1002和E-5002(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由立邦漆(Nippon Paint)生产)、Voncoat4001(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由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Dainippon Ink andChemicals)生产)、Voncoat 5454(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由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生产)、SAE-1014(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由日本曾荣(Zeon Japan)生产)、Jurymer ET-410(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由日本纯药(Nihon Junyaku)生产)、Aron HD-5和A-104(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由东亚合成(Toa Gosei)生产)、Saibinol SK-200(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由Saiden化学工业公司(Saiden Chemical Industry)生产)和Zaikthene L(丙 烯酸类树脂乳液,由住友精化(Sumitomo Seika Chemicals)生产)。然而,树脂乳液不限于这些实例。 
聚合物粒子与颜料的重量比适宜为2∶1至1∶10,并且更适宜为1∶1至1∶3。如果聚合物粒子与颜料的重量比小于2∶1,则在由聚合物粒子的内聚形成的聚集体的聚集力上没有显著改善。另一方面,如果聚合物粒子与颜料的重量比大于1∶10,则墨水的粘度变得过高,并且喷射特性等劣化。 
考虑到内聚以后的粘合力,适宜的是,加入到墨水中的聚合物粒子的分子量不小于5,000。如果它小于5,000,则在下列方面上的有利效果不足:改善墨水聚集体的内部聚集力,获得在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后的良好固定特性,以及改善图像质量。 
适宜地,聚合物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度在10nm至1μm的范围内,更适宜地,在10nm至500nm的范围内,再适宜地,在20nm至200nm的范围内,并且特别适宜地,在50nm至200nm的范围内。如果粒度等于或小于10nm,则即使出现聚集,也不能预期在改善图像质量或增强转印特性上的显著效果。如果粒度等于或大于1μm,则存在的可能性是,从墨水头的喷射特性或储藏稳定性将劣化。此外,对聚合物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度分布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它们可以具有宽的体积平均粒度分布,或它们可以具有单分散的体积平均粒度分布。 
而且,在墨水中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聚合物粒子。 
加入到本实施方案中的墨水中的pH调节剂的实例包括作为中和剂的有机碱或无机碱(alkali base)。为了改善喷墨记录用墨水的储藏稳定性,适宜以使得喷墨记录用墨水的pH为6至10的方式加入pH调节剂。 
考虑到防止由干燥引起的喷射头中的喷嘴堵塞,在本实施方案中适宜的是,墨水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润湿剂和渗透剂。 
墨水中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实例是:多元醇、多元醇衍生物、含氮溶剂、一元醇和含硫溶剂。多元醇的具体实例是: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丁二醇、三甘醇、1,5-戊二醇、1,2,6-己三醇和甘油。多元醇的衍生物的具体实例是: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单乙醚、二甘醇单丁醚、丙二醇单丁醚、双丙甘醇单丁醚以及双甘 油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含氮溶剂的具体实例是: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基吡咯烷酮和三乙醇胺。一元醇的具体实例是:乙醇、异丙醇、丁醇、苄醇等。含硫溶剂的具体实例是:硫代二乙醇、硫代双甘油、环丁砜和二甲亚砜。除这些以外,还可以使用碳酸丙二醇酯、碳酸乙二醇酯等。 
用于本实施方案的墨水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 
墨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在烃体系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脂肪酸的盐、烷基硫酸酯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烷基磷酸酯盐、萘磺酸盐/福尔马林缩合物,以及聚氧乙烯烷基磺酸酯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胺、甘油脂肪酸酯,以及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的适宜实例进一步包括:作为乙炔-基聚氧乙烯氧化物表面活性剂的Surfynols(由天空化工产品公司(Air Products&Chemicals)生产),以及氧化胺型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例如N,N-二甲基-N-烷基氧化胺。 
而且,还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9-157636的第37至38页以及研究公开(Research Disclosure)308119(1989)中引用的表面活性剂。此外,还可以使用氟化物型(烷基氟化物型)或硅氧烷型的表面活性剂,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3-322926、2004-325707和2004-309806中所述的那些。还可以使用如防沫剂这种类型的表面张力调节剂;并且还可以使用氟化物或硅氧烷化合物,或螯合剂,例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 
墨水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通过减小表面张力,在提高固体或半固体聚集处理剂层上的润湿性质方面具有有益的效果,因此,由于固体或半固体聚集处理剂层和墨水之间的接触表面积的增大,聚集作用有效地进行。 
在本实施方案中适宜的是,墨水的表面张力为10mN/m至50mN/m;并且考虑到获得渗透到可渗透记录介质中的良好渗透性、细微小滴的形成以及良好的喷射性质,墨水的表面张力更适宜为15mN/m至45mN/m。 
在本实施方案中适宜的是,墨水的粘度为1.0mPa·s至20.0mPa·s。 
除上述内容之外,根据需要,墨水还可以含有pH缓冲剂、抗氧化剂、抗菌剂、粘度调节剂、导电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处理液体
用于本实施方案中的处理液体(聚集处理液体)具有产生墨水中含有的颜料和聚合物粒子的聚集的效果。例如,通过在与墨水接触时引起墨水中的pH改变,聚集处理液体具有这种效果。 
处理液体的内含物的具体实例是:聚丙烯酸、乙酸、乙醇酸、丙二酸、苹果酸、马来酸、抗坏血酸、琥珀酸、戊二酸、富马酸、柠檬酸、酒石酸、乳酸、磺酸、正磷酸、吡咯烷酮羧酸、吡喃酮羧酸、吡咯羧酸、呋喃羧酸、吡啶羧酸、香豆酸、噻吩羧酸、烟酸、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盐。 
具有加入其中的多价金属盐或聚烯丙胺的处理液体是处理液体的优选实例。上述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它们的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考虑到与墨水的聚集能力,处理液体具有优选1至6的pH,更优选2至5的pH,并且再更优选3至5的pH。 
基于液体的总重量,处理液体中引起墨水的颜料和聚合物粒子聚集的组分的量优选不少于0.01重量%,并且不大于20重量%。在此组分的量小于0.01重量%的情况下,在处理液体和墨水彼此接触时不发生充分的浓差扩散,并且有时不出现由pH变化引起的充分的聚集作用。另外,在此组分的量大于20重量%的情况下,可能降低从喷墨头的喷射能力。 
考虑到防止喷墨头的喷嘴被干燥的处理液体堵塞,优选处理液体包含能够溶解水和其它添加剂的有机溶剂。能够溶解水和其它添加剂的有机溶剂中包含润湿剂和渗透剂。 
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多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与水和其它添加剂一起使用。 
基于处理液体的总重量,能够溶解水和其它添加剂的有机溶剂的含量比率优选不大于60重量%。在此量高于60重量%的情况下,处理液体的粘度增加并且可能降低从喷墨头的喷射能力。 
为了改善固定能力和耐磨性,处理液体可以进一步包含树脂组分。可以使用任何的树脂组分,条件是在通过喷墨系统喷射处理液体时不降低从喷墨头的喷射能力,并且进一步的条件是,处理液体将具有高的储藏稳定 性。因而,可以自由地使用水溶性树脂和树脂乳液。 
可以考虑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乙烯基树脂和苯乙烯树脂作为树脂组分。为了显示充分的改善固定能力的功能,必须以1重量%至20重量%的高浓度加入具有相对高的分子量的聚合物。然而,在将这种材料加入并溶解在液体中的情况下,其粘度增加并且降低了喷射能力。作为在抑制粘度增加的同时可以加入至高浓度的适当材料,可以有效地加入胶乳。胶乳材料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羧基改性的SBR(苯乙烯-丁二烯胶乳)、SIR(苯乙烯-异戊二烯)胶乳、MBR(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胶乳)和NBR(丙烯腈-丁二烯胶乳)。考虑到工艺,为了改善在常温下储藏期间的稳定性和加热后的可转移性,同时保证固定期间的强的效果,优选胶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不低于50℃并且不高于120℃。此外,考虑到工艺,为了得到在低温下的充分固定,同时保证固定期间的强的效果,优选最低成膜温度MFT不高于100℃,更优选不高于50℃。 
通过将具有与墨水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聚合物微粒引入到处理液体中,并且引起墨水中含有的颜料与聚合物微粒的聚集,可以进一步改善聚集能力。 
通过将与墨水中含有的聚合物微粒组分相应的固化剂引入到处理液体中,使两种液体接触,引起墨水组分中的树脂乳液的聚集以及交联或聚合,也可以改善聚集能力。 
用于本实施方案的处理液体可以包含表面活性剂。 
烃体系的适合的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脂肪酸盐、烷基硫酸酯和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烷基磷酸酯和盐、萘磺酸福尔马林缩合物,以及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酯和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烯丙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胺、甘油脂肪酸酯,以及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使用作为乙炔型聚氧乙烯氧化物表面活性剂的SURFYNOLS(由天空化工产品公司(Air Products&Chemicals)生产)。氧化胺型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例如N,N-二甲基-N-烷基氧化胺也是优选的表面活性剂。 
还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9-157636的第37至38页以及研究公开308119(1989)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使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3-322926、2004-325707和2004-309806中所述的含氟(氟化烷基体系)或硅氧烷型的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将这些表面张力调节剂用作防沫剂。还可以使用由含氟或硅氧烷型化合物和EDTA表示的螯合剂。 
这些试剂在减小表面张力以及增加图像形成体(记录介质、中间转印体等)上的润湿性方面是有效的。此外,甚至在首先沉积墨水时,由于增加的墨水的润湿性以及增大的两种液体的接触表面积,也发生有效的聚集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液体的表面张力优选为10mN/m至50mN/m。考虑到改善中间转印体上的润湿性以及小滴的尺寸减小能力和喷射能力,再更优选表面张力为15mN/m至45mN/m。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液体的粘度优选为1.0mPa·s至20.0mpa·s。 
必要时,还可以加入pH缓冲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粘度调节剂、导电剂、紫外线剂(ultraviolet agent)和(紫外线)吸收剂等。 
记录介质(基底材料)
对用于本实施方案的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制;然而,用墨水溶剂渗透率速率慢的涂布印刷纸可以得到特别适宜的结果。 
可以适当地用于涂料纸的载体介质的可能实例是:使用长网造纸机、圆网(cylindrical-wire)造纸机、双网造纸机等,由木浆或颜料的主要组分,所述浆料是化学浆例如LBKP或NBKP、机械浆例如GP、PGW、RMP、TMP、CTMP、CMP、CGP等,或回收纸浆例如DIP,并且将所述主要组分与施胶剂、固定剂、收率增加剂、阳离子化剂、纸强度增强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混合而制造的原纸;或提供有使用淀粉、聚乙烯醇等形成的施胶印刷层或增粘涂层的原纸;或通过在施胶印刷层或增粘涂层的顶部提供涂层形成的美术纸、涂料纸或铸涂纸等。 
在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法中,可以没有改变地直接使用这些原纸或涂料纸,并且还可以在使用机械压光机、TG压光机、软压光机等进行压光处理从而控制纸的表面平滑性以后,使用这些纸。 
对载体介质的重量没有特别限制,尽管通常该重量为约40g/m2至300g/m2。用于本实施方案的涂料纸具有形成在上述载体介质上的涂层。该涂层包括含颜料的主要组分和粘合剂的涂料组分,并且在载体介质上形成它的至少一层。 
对于颜料,适宜使用白色颜料。白色颜料的可能实例是:无机颜料,例如沉淀碳酸钙、重质碳酸钙、碳酸镁、高岭土、滑石、硫酸钙、硫酸钡、二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碳酸锌、缎光白、硅酸铝、硅藻土、硅酸钙、硅酸镁、合成非晶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胶体氧化铝、假勃姆石、氢氧化铝、锌钡白、沸石、水合埃洛石、氢氧化镁等;或有机颜料,例如苯乙烯-基塑性颜料、丙烯酸类塑性颜料、聚乙烯、微胶囊、尿素树脂、蜜胺树脂等。 
粘合剂的可能实例是:淀粉衍生物,例如氧化淀粉、醚化淀粉或磷酸酯化淀粉;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酪蛋白、明胶、大豆蛋白、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具有不同皂化度的聚乙烯醇或其硅烷醇-变性形式,或它们的其它衍生物的羧酸酯、阳离子化产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马来酐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或其它的共轭二烯共聚物胶乳;丙烯酸类聚合物胶乳,例如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乙烯基聚合物胶乳,例如乙二醇二乙酸酯乙烯基共聚物;或基于这些不同聚合物以及含有官能团例如羧基的单体的官能团-变形聚合物胶乳;热固性合成树脂例如蜜胺树脂、尿素树脂等的水性粘合剂;丙烯酸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或共聚物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酯;或合成树脂-基粘合剂,例如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醇酸树脂等。 
涂层中颜料和粘合剂的组合比例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颜料,粘合剂为3至70重量份,并且适宜为5至50重量份。如果粘合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颜料的组合比例小于3重量份,则采用该涂料组合物的墨水接收层的涂层将具有不足的强度。另一方面,如果组合比例大于70重量份,则对高沸点溶剂的吸收显著减慢。 
而且,还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将各种添加剂结合在涂层中,例如:染料 固定剂、颜料分散剂、粘度升高剂、流动性增强剂、防沫剂、消泡剂、分离剂、起泡剂、渗透剂、着色染料、着色颜料、荧光增白剂、紫外光吸收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抗菌剂、防水剂、湿纸强度增强剂、干纸强度增强剂等。 
墨水接收层的涂敷量取决于所需的光泽、墨水吸收性质以及载体介质的类型等而变化,并且尽管不能规定通用的数字,但是通常为1g/m2以上。此外,还可以通过将某个一致的涂敷量分成两个涂敷步骤来涂敷墨水接收层。如果以此方式将涂敷分为两个步骤,则与在一个步骤中应用相同的涂敷量的情况相比,光泽提高。 
可以以机上(on-machine)或离机(off-machine)模式,使用各种类型的设备例如刮刀涂布机、辊涂布机、气刀涂布机、刮棒涂布机、棒刀涂布机、帘涂布机、短榫涂布机(short dowel coater)、施胶机等中的一种进行涂层的涂敷。此外,在涂层的涂敷以后,还可以通过使用压光设备例如机械压光机、TG压光机、软压光机等在墨水接收层上进行平滑和精整处理。 
涂层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确定。 
涂布纸可以是美术纸、优质涂料纸、中质涂料纸、优质轻量涂料纸、中质轻量涂料纸或轻涂印刷纸;在美术纸的情况下,在两个表面上的涂层的涂敷量为约40g/m2,在优质涂料纸或中质涂料纸的情况下,在两个表面上的涂层的涂敷量为约20g/m2,在优质轻量涂料纸或中质轻量涂料纸的情况下,在两个表面上的涂层的涂敷量为约15g/m2,并且在轻涂印刷纸的情况下,在两个表面上的涂层的涂敷量为12g/m2以下。美术纸的实例是Tokubishi Art等;优质涂料纸的实例是“Urite”;美术纸的实例是TokubishiArt(由三菱造纸厂(Mitsubishi Paper Mills)生产)、Golden Cask Satin(由王子制纸(Oji Paper)生产)等;涂料纸的实例是OK Top Coat(由王子制纸(OjiPaper)生产)、Aurora Coat(由日本制纸集团(Nippon Paper Group)生产)、Recycle Coat T-6(由日本制纸集团(Nippon Paper Group)生产);轻量涂料纸的实例是Urite(由日本制纸集团(Nippon Paper Group)生产)、New V Matt(由三菱造纸厂(Mitsubishi Paper Mills)生产)、New Age(由王子制纸(OjiPaper)生产)、Recycle Mat T-6(由日本制纸集团(Nippon Paper Group)生产)和“Pism”(由日本制纸集团(Nippon Paper Group)生产)。轻涂印刷纸的实例 是Aurora L(由日本制纸集团(Nippon Paper Group)生产)和 Kinmari Hi-L(由北越造纸厂(Hokuetsu Paper Mills)生产)等。而且,铸涂纸的实例是:SAGold Cask plus(由王子制纸(Oji Paper)生产)、Hi-McKinley Art(Gojo PaperManufacturing)等。 
评价实验 
接着,将描述涉及本发明的评价实验。 
评价实验中使用的处理液体和墨水具有下述各个组成。 
<处理液体> 
丙二酸          10重量份 
氢氧化钠        1.8重量份 
二甘醇单乙醚    20重量份 
表面活性剂1     1重量份 
去离子水        余量 
上述表面活性剂1表示为: 
CF3CF2-(CF2CF2)m-CH2CH2-(OCH2CH2)n-OH。 
<墨水> 
颜料1            4重量份 
分散剂聚合物1    2重量份 
热塑性树脂粒子   8重量份 
甘油             15重量份 
表面活性剂2      1重量份 
去离子水         余量 
上述各个组分的细节如下。 
颜料1:Comophtal Jet Magenta DMQ(PR-122)(汽巴精化有限公司(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 
分散剂聚合物1: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60/30/10(重量比) 
热塑性树脂粒子:将下述树脂粒子1或树脂粒子2用作所述热塑性树脂粒子。 
树脂粒子1: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 
           60/35/5(重量比) 
           MFT=35℃ 
树脂粒子2: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 
           6/29/5(重量比) 
           MFT=50℃ 
表面活性剂2:Olefin E1010(由日信化工(Nisshin Chemical Industry)生产) 
热塑性树脂粒子的MFT不限于以上给出的实例,并且还可以选择除极值范围以外的各种MFT值,例如MFT<0℃(在此情况下,在室温不能保证墨水稳定性和喷射稳定性)或MFT>200℃(在此情况下,需要非常大量的能量来形成膜,并且装备成本变得非常高)。 
此外,以下说明评价实验的实验条件。 
基底材料(记录介质):Tokubishi Art,由三菱造纸厂(Mitsubishi PaperMills)生产 
处理液体的沉积:通过喷墨头(液体喷射头)喷射和沉积处理液体的小滴。每单位表面积的处理液体沉积量为5g/m2。 
处理液体的干燥:通过用在40℃的后表面加热器和在70℃的鼓风机加热2秒,干燥沉积的处理液体。 
墨水的沉积:通过喷墨头(液体喷射头)喷射和沉积墨水的小滴。每单位表面积的墨水沉积量为10.0g/m2(其中青色墨水为5.0g/m2,并且品红色墨水为5.0g/m2)。 
墨水干燥:通过后表面加热器和鼓风机加热和干燥沉积的墨水(参见对于温度和干燥持续时间的评价实验结果)。 
热压固定:将覆盖有厚度为1mm的硅橡胶的直径为40mm的金属辊用作前表面辊,并且将金属辊用作后表面辊。在前表面辊在80℃,后表面辊在60℃,夹持压力为1.2MPa以及夹持持续时间为20ms的情况下,进行加热和压制。 
膜表面温度T的测量:通过辐射温度计测量。 
溶剂含有率α的测量:通过激光位移计在干燥过程中测量墨水膜厚度d(μm)。将溶剂含有率α计算为: 
α=(d-dh)/dh, 
其中,d是小滴喷射以后的墨水膜的厚度,dh是由固体组分占据的膜的部分的厚度,并且将其计算为: 
dh=v×β/γ, 
其中,v是墨滴喷射量(g/m2),β是墨水中的固体材料的重量比例,并且γ是墨水中的固体材料的比重。 
在本实施方案中,v、β和γ如下。 
墨水沉积量:10.0g/m2(通过重量分析法确定) 
颜料:4重量%(比重:1.5) 
热塑性树脂粒子:8重量%(比重:1.1) 
分散剂聚合物:2重量%(比重:1.1) 
固体材料的重量比:0.16重量% 
固体材料的比重:1.21 
因此,dh经计算为1.32μm。 
以下说明本评价实验中使用的评估标准。 
<图像变形的评价> 
为了获得图像变形的指数,印刷由100个点×100个点组成的正方形图像,测量图像的表面积,并且测量相对于预期图像尺寸的收缩率。 
优异:图像收缩1%以下(非常适宜) 
良好:图像收缩3%以下(适宜) 
一般:图像收缩5%以下(可接受) 
差:图像收缩5%以上(不可接受) 
<干燥持续时间的评价> 
将干燥持续时间规定为在印刷后的层叠片中不出现粘连的最小干燥持续时间。粘连评价如下所述。 
用墨水以10.0g/m2印刷实心图像,在印刷后将普通纸直接放置在该图像上,将该纸放置在两片聚丙烯酸酯板之间并且用10kg的重量压制。在放置1小时以后,将聚丙烯酸酯板移除,用手将重叠的试样纸剥离,并且确定粘附的程度(A4纸,环境为23℃,在50RH)。如果在没有墨水的转印或纸的粘附的情况下可以将纸剥离,则认为没有出现粘连。如果墨水转印出现或不能将纸剥离,则认为已经出现粘连。 
<图像光泽的评价> 
使用光泽计(Horiba IG-320)测量在60度的光泽。 
差:20以下的光泽(图像光泽不可接受地低) 
一般:40以下的光泽(稍微低的图像光泽,但是可接受) 
良好:不低于40并且低于60的光泽(高图像光泽,适宜的图像质量) 
优异:60至80的光泽(非常高的图像光泽,非常适宜的图像质量) 
评价实验的结果
本评价实验的结果说明如下。 
图6显示在沉积处理液体以后干燥处理液体膜时进行的评价实验的结果的表。 
在图6中,“MFT”表示墨水中的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处理液体干燥”栏表示在沉积墨水小滴前的加热温度(加热器温度)和加热持续时间(单位:秒)。“墨水干燥”栏表示在沉积墨滴后的加热温度(加热器温度/空气流温度)。在本实施方案中,进行借助于加热器的加热以及借助于热空气流的加热,并且显示它们各自的温度(加热器温度和空气流温度)。“T(α=2.0)”栏表示当基底材料P上的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α是2.0时,墨水膜的表面温度T的测量值。“T(干燥)”栏表示当已经完成干燥时,墨水膜的表面温度T的测量值。“图像变形”、“干燥持续时间”和“图像光泽”栏表示基于以上说明的评估标准的评价。 
图7和8各自显示作为典型曲线的实施例6和比较例1中的膜表面温度和溶剂含有率的曲线图。在图7和8的每一个中,膜的表面温度在干燥的最后达到了最大值。此外,在溶剂含有率不小于2.0的时期,溶剂含有 率为2.0时的膜表面温度是最大值。这对于其它实施例也适用(实施例1至5和7至12,以及比较例2至4)。 
在图6中的实施例1至5和7至11中,得到了显示小的“图像变形”的适宜结果(“优异”或“良好”结论)。在这些实施例中,关系T(α=2.0)<MFT+20℃成立。在实施例6和12中,出现轻微但是可接受量的“图像变形”(“一般”结论)。在这些实施例中,关系T(α=2.0)=MFT+20℃成立。在比较例1和4中,在所有的情况中都存在被判断具有不可接受的水平(“差”结论)的显著的“图像变形”。在这些比较例中,关系T(α=2.0)>MFT+20℃成立。 
由于膜表面温度T、最低成膜温度MFT和“图像变形”之间的紧密关系,推论图像变形是由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成膜(熔化)引起的;然而,在膜表面温度T等于MFT时,并不必然出现图像变形,而是存在约20℃的余地。在本文中,墨水膜含有溶剂,因此推论,与干燥状态相比,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成膜延迟出现。 
因而,可以看出,在T<MFT+20℃同时溶剂含有率α≥2.0的条件下加热和干燥墨水膜时,得到具有小的图像变形的适宜结果。 
在实施例3至6和8至12中,得到了高“图像光泽”的适宜结果(“良好”结论)。在这些实施例中,推论由于膜的表面温度T在干燥的最后达到了MFT以上,然后形成热塑性树脂粒子的膜,从而产生平滑的墨水膜并且增加光泽。 
图9显示在沉积处理液体以后处理液体膜没有干燥时进行评价实验的结果的表。 
在图9中的实施例13至17中,得到与实施例2至6相比在“图像变形”方面稍微差的结果,但是在全部的情况下,结果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在沉积墨水小滴前不进行处理液体的干燥,则推论当沉积墨滴时,在基底材料表面的溶剂的插入是基底材料和着色剂之间的粘合性稍微下降的原因。此外,如果处理液体中的溶剂保留在墨水膜的表面上,则这导致稍微更长的墨水干燥持续时间。 
图10显示在将墨水干燥分为两个阶段时进行评价实验的结果的表。 
在图10中的实施例18至21中,与干燥的初期部分相比,干燥的后期 部分的加热温度显著提高。更具体地,以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和空气流温度如所述表中的“墨水干燥”栏中所述的一样的方式实现控制。 
实施例18至21中的评价结果在“图像变形”和“图像光泽”方面非常适宜。换言之,通过将干燥的初期部分期间的膜表面温度T设置到低温并且将干燥的后期部分期间的膜表面温度T设置到高温,就可以将避免图像变形与获得图像光泽相结合。 
图11显示作为典型曲线的实施例19中的膜表面温度和溶剂含有率的曲线图。 
考虑到缩短干燥持续时间,适宜使墨水膜的表面温度T尽可能高。从而,在溶剂含有率α≥2.0时,在MFT≤T<MFT+2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和干燥,并且在溶剂含有率α<2.0时,升高墨水膜的表面温度T,从而缩短干燥持续时间并且产生显示小的图像变形的适宜结果。 
图12显示将在墨水干燥以后不进行热压固定的情况(上述实施例4和10)与进行热压的情况(实施例22和23)比较的评价实验的结果的表。 
在实施例22和23中的热压固定中,将加热辊调节到80℃的温度,并且在1.2MPa的压力压制介质上的墨水膜。加热辊是由直径为40mm的金属材料(金属辊)制成的旋转体,包覆有厚度为1mm的硅橡胶,并且具有平滑的表面(平滑橡胶辊)。 
与实施例4和10相比,实施例22和23在“图像光泽”方面能够得到还更适宜的结果(“优异”结论)。其原因被认为是,作为通过平滑橡胶辊进行的热压固定的结果,光泽由于墨水表面的表面平滑而提高。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图像形成设备
图13是显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喷墨记录设备的一般示意图。图13中显示的喷墨记录设备100是采用使用墨水和处理液体的双液体系统在记录介质114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设备。 
喷墨记录设备100包括:供给记录介质114的供纸单元102;将渗透抑制剂沉积到记录介质114上的渗透抑制剂沉积单元104;将处理液体沉积到记录介质114上的处理液体沉积单元106;将有色墨水喷射和沉积到记录介质114上的墨滴喷射单元108;固定记录介质114上形成的图像的 固定单元110;将其上已经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114输送和输出的纸输出单元112。 
其上叠置有记录介质114的供纸平台120被安置在供纸单元102中。将给纸板122连接到供纸平台120的前面(图13中的左手侧),并且将叠置在供纸平台120上的记录介质114从最上的一张开始连续地、每次供给1张到给纸板122。通过转移鼓124a将已经被输送到给纸板122的记录介质114转移到渗透抑制剂沉积单元104的压力鼓(渗透抑制剂鼓)126a上。 
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在压力鼓126a的表面(圆周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固定记录介质114的前沿的固定钩(holding hooks)(夹持件),并且在前沿由固定钩固定并且介质紧密地附着到压力辊126a的表面上的情况下(换言之,在介质绕压力鼓126a卷绕的情况下),在压力鼓126a的旋转方向(图13中的逆时针方向)上输送已经从转移辊124a转移到压力辊126a上的记录介质114。对于以下所述的其它压力鼓126b、126c和126d,也使用类似的构造。 
渗透抑制剂沉积单元104从根据压力鼓126a的旋转方向(图13中的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在与压力鼓126a的表面相对的位置依次安置有纸预热单元128、渗透抑制剂喷射头130和渗透抑制剂干燥单元132。 
纸预热单元128和渗透抑制剂干燥单元132的每一个安置有热空气干燥装置,热空气干燥装置吹送其温度和流量可以被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的热空气。当固定在压力鼓126a上的记录介质114通过与纸预热单元128和渗透抑制剂干燥单元132相对的位置时,将由热空气干燥装置加热的热空气吹送到记录介质114的表面上。 
渗透抑制剂喷射头130将含有渗透抑制剂的溶液的小滴(以下,简称为“渗透抑制剂”)喷射和沉积到固定在压力鼓126a上的记录介质114上。在本实施方案中,使用小滴喷射法将渗透抑制剂沉积到记录介质114的表面上;然而,沉积方法不限于此方法,并且例如,还可以使用辊涂敷法、喷雾法等。 
渗透抑制剂抑制包含在以下所述的处理液体和墨水液体中的溶剂(以及相容的有机溶剂)渗透到记录介质114中。对于渗透抑制剂,使用分散(或溶解)在溶液中的树脂粒子。使用例如有机溶剂或水作为用于渗透抑制剂溶 液的溶剂。作为用于渗透抑制剂的有机溶剂,可以使用甲基乙基酮、石油材料等。 
纸预热单元128加热记录介质114,使其温度T1超过渗透抑制剂的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Tf1。Tf1和T1之差适宜为10至20℃。 
调节温度T1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使用热辐射体,例如配置在压力鼓126a内部的加热器,从下表面加热记录介质114的方法;通过将热空气流引导到记录介质114的上表面上加热记录介质114的方法;以及通过使用红外线加热器从记录介质114的上表面加热记录介质114的方法;等。此外,还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将这些方法组合。 
作为用于沉积渗透抑制剂的方法,适合使用小滴喷射、喷雾涂敷、辊涂敷等。在小滴喷射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地将渗透抑制剂仅沉积到墨滴沉积区域及其周边上。 
此外,在记录介质114不容易产生蜷曲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渗透抑制剂的沉积。 
处理液体沉积单元106布置在渗透抑制剂沉积单元104之后。将转移辊124b布置在渗透抑制剂沉积单元104的压力鼓(渗透抑制剂鼓)126a和处理液体沉积单元106的压力鼓(处理液体鼓)126b之间,使其与它们接触。从而,在将渗透抑制剂沉积在被固定在渗透抑制剂沉积单元104的压力鼓126a上的记录介质114上以后,通过转移鼓124b将记录介质114转移到处理液体沉积单元106的压力鼓126b上。 
处理液体沉积单元106从根据压力鼓126b的旋转方向(图13中的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在与压力鼓126b的表面相对的位置依次安置有纸预热单元134、处理液体喷射头136和处理液体干燥单元138。 
纸预热单元134使用与上述渗透抑制剂沉积单元104的纸预热单元128类似的构造,并且在本文中省略了详细描述。当然,还可以使用与纸预热单元128不同的构造。 
处理液体喷射头136将处理液体的小滴喷射到固定在压力鼓126b上的记录介质114上。处理液体喷射头136采用与以下所述的墨水沉积单元108的墨水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相同的构造。 
本实施方案中使用的处理液体具有使墨水中含有的着色剂聚集的作 用,所述墨水分别由配置在墨水沉积单元108中的墨水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喷射到记录介质114上,所述墨水沉积单元108被布置在下游阶段。 
处理液体干燥单元138安置有吹送其温度和流量可以被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的热空气的热空气干燥装置,从而获得在固定在压力鼓126b上的记录介质114通过与处理液体干燥单元138的热空气干燥装置相对的位置时,将由热空气干燥装置加热的热空气吹送到记录介质114上的处理液体上的构造。在本实施方案中,借助于80℃的热空气干燥处理液体。 
热空气干燥装置的温度和流量被设置在这样的值,采用所述值,使得由配置在根据压力鼓126b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处理液体喷射头136在记录介质114上沉积的处理液体被干燥,从而在记录介质114的表面上形成固体或半固体聚集处理剂层(干燥的处理液体的薄膜层)。 
适宜的是,如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将处理液体沉积在记录介质114上之前,通过纸预热单元134预加热记录介质114。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干燥处理液体所需的加热能量限制到低的水平,因此可以实现能量节约。 
墨水沉积单元108被布置在处理液体沉积单元106之后。将转移辊124c布置在处理液体沉积单元106的压力鼓(处理液体鼓)126b和墨水沉积单元(图像形成鼓)108的压力鼓(印刷鼓)126c之间,使其与它们接触。从而,在固定在处理液体沉积单元106的压力鼓126b上的记录介质114上沉积处理液体并形成固体或半固体聚集处理剂层后,通过转移鼓124c将记录介质114转移到墨水沉积单元108的压力鼓126c上。 
墨水沉积单元108从根据压力鼓126c的旋转方向(图13中的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在与压力鼓126c的表面相对的位置依次安置有分别相应于C、M、Y、K、R、G和B几种颜色的墨水的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以及溶剂干燥单元142a和142b。 
与上述处理液体喷射头136类似地,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使用液体喷射型记录头(液体喷射头)。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分别将相应的有色墨水的小滴喷射到固定在压力鼓126c上的记录介质114上。 
墨水存储和装填单元(未示出)配置有存储供给到墨水喷射头140C、 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的有色墨水的墨水罐构成。每一个墨水罐通过所需的通道与相应的墨水头相通,并且将相应的墨水供给到所述头。墨水存储和装填单元还包括在墨水的剩余量小时,通知用户此结果的通知装置(显示装置、警报音发生器)。另外,墨水存储和装填单元包括防止有色墨水的错误装填的机构。 
将有色墨水从墨水存储和装填单元的墨水罐供给到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并且根据图像信号,通过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将有色墨水的小滴喷射和沉积到记录介质114上。 
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的每一个都是全行(full-line)头,所述全行头具有相应于固定在压力鼓126c上的记录介质114的图像形成区域的最大宽度的长度,并且具有用于喷射墨水的许多个喷嘴(未示出),所述许多个喷嘴布置在穿越图像形成区域整个宽度的全行头的墨水喷射表面上。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被布置成在与压力鼓126c的旋转方向(记录介质114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这样的构造,其中对于墨水的各种颜色分别安置具有覆盖记录介质114的图像形成区域的整个宽度的喷嘴列(nozzle rows)的全行头,通过仅进行一次将记录介质114和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彼此相对移动的操作(换言之,通过一次副扫描动作),就可以在记录介质114的图像形成区域上记录初始图像。因此,与使用在主扫描方向(与副扫描方向或记录介质114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串行(穿梭)型头的情况相比,可以获得更高的印刷速度,并且因而可以提高印刷生产率。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喷墨记录设备100能够在最大尺寸高达720mm×520 mm的记录介质(记录纸)上记录,因而将相应于720mm的记录介质宽度的直径为810mm的鼓用于压力鼓(印刷鼓)126c。在沉积墨滴时的鼓旋转圆周速度为530mm/秒。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的墨水喷射量为2pl,并且在主扫描方向(记录介质114的横向方向)和副扫描方向(记录介质114的输送方向)上的记录密度均为1200 dpi。 
尽管在本实施方案中描述了具有C、M、Y、K、R、G和B七种颜色的配置,但是墨水颜色的组合和颜色的数量不限于这些。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浅和/或深的墨水,以及特殊颜色的墨水。例如,可以的构造是其中增加用于喷射例如浅青色和浅品红的浅色墨水的墨水头。此外,对各种颜色的头的布置顺序没有特别限制。 
与以上已经描述的纸预热单元128和134、渗透抑制剂干燥单元132以及处理液体干燥单元138相类似地,溶剂干燥单元142a和142b的每一个都具有安置有吹送其温度和流量可以被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的热空气的热空气干燥装置的构造。如以下所述,当将墨滴沉积到已经形成在记录介质114上的固体或半固体聚集处理剂层上时,在记录介质114上形成墨水聚集体(着色剂聚集体),而且从着色剂分离的墨水溶剂扩散,从而形成含有溶解的聚集处理剂的液体层。以此方式留在记录介质114上的溶剂组分(液体组分)是记录介质114蜷曲的原因,并且还导致图像劣化。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将有色墨水的小滴从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沉积到记录介质114上以后,溶剂干燥单元142a和142b的热空气干燥装置将70℃的热空气吹送到记录介质114上,从而将溶剂组分蒸发掉并且干燥记录介质114。 
固定单元110布置在墨水沉积单元108之后。将转移鼓124d布置在墨水沉积单元108的压力鼓(印刷鼓)126c和固定单元110的压力鼓(固定鼓)126d之间,使其与它们接触。从而,在将有色墨水沉积在被固定在墨水沉积单元108的压力鼓126c上的记录介质114上以后,通过转移鼓124d将记录介质114转移到固定单元110的压力鼓126d上。 
固定单元110从根据压力鼓126d的旋转方向(图13中的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在与压力鼓126d的表面相对的位置依次安置有印刷检出单元144以及加热辊148a和148b,所述印刷检出单元144读取墨水沉积单元108的印刷结果。 
印刷检出单元144包括图像传感器(线传感器等),所述图像传感器捕获墨水沉积单元108的印刷结果(墨水喷射头140C、140M、140Y、140K、140R、140G和140B的小滴喷射结果)的图像,并且起到基于通过该图像 传感器捕获的小滴喷射图像,检查喷嘴堵塞和其它喷射缺陷的装置的作用。 
加热辊148a和148b是其温度可以被控制在预定范围(例如,100℃至180℃)内的辊,并且在压力辊126c和加热辊148a和148b的每一个之间夹紧记录介质114以加热并压制记录介质114时,固定形成在记录介质114上的图像。在本实施方案中,加热辊148a和148b的加热温度为110℃并且压力鼓126d的表面温度被设置到60℃。此外,加热辊148a和148b的夹持压力为1 MPa。适宜地,根据处理液体或墨水中含有的聚合物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置加热辊148a和148b的加热温度。 
纸输出单元112布置在固定单元110之后。纸输出单元112安置有:接收其上已经固定了图像的记录介质114的纸输出辊150,其上叠置记录介质114的纸输出平台152,以及具有许多纸输出夹持件的纸输出链154,所述纸输出链154跨接在布置在纸输出鼓150上的链轮和布置在纸输出平台152上方的链轮之间。 
以下详细描述处理液体膜的干燥。 
在图13中所示的喷墨记录设备100中,将已经通过处理液体喷射头136的记录介质114首先通过处理液体干燥单元138的热空气流加热和干燥,然后通过转移辊124c加热和干燥。从而,在记录介质114上形成固体或半固体的处理液体膜(聚集处理剂层)。 
“固体或半固体聚集处理剂层”包括溶剂含有率为0%至70%的层,其中所述溶剂含有率被定义为: 
“溶剂含有率”=“包含在干燥后的处理液体中的溶剂的重量/单位表面积(g/m2)”/“干燥后的处理液体的重量/单位表面积(g/m2)”。 
应当注意的是,这与上述墨水膜中的溶剂含有率的定义不同。这里,“单位表面积”是处理液体膜和记录介质114之间的接触界面的单位表面积。此外,将“半固体”用作还包括液体状态的宽的概念,条件是它们满足上述定义。 
关于测量处理液体膜的溶剂含有率的方法,切割尺寸为100mm×100mm的纸片,测量处理液体沉积以后(干燥以前)的纸的总重量(即,干燥前的纸和沉积的处理液体的总重量)和处理液体干燥以后的纸的总重量(纸和 沉积并干燥的处理液体的总重量),并且计算总重量之间的差别,从而确定干燥以后的溶剂的重量。此外,由制备处理液体的方法计算干燥以前包含在处理液体中的溶剂的量。 
在沉积墨水小滴前沉积处理液体的情况下,如果墨滴着陆在处理液体的液体层(处理液体膜)上,则在墨水聚集时,墨滴(着色剂)在处理液体膜中浮动(动来动去),并且在寻求高的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发现图像质量变坏。为了防止墨水的着色剂在处理液体膜中的浮动(移动),发现有效的是,在处理液体的沉积后并且在墨滴的沉积前,通过将处理液体膜干燥并蒸发,使处理液体膜成为固体或半固体的状态。作为相当于处理液体膜中的溶剂含有率对此评价的结果,如以下表1中所示,发现的是,如果通过将溶剂蒸发到溶剂含有率为70%以下而将处理液体膜干燥到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则由墨水的着色剂的浮动引起的点移动变得难以察觉,并且此外,在干燥处理液体直至溶剂含有率为50%以下时,着色剂的移动达到通过视觉检查觉察不到的令人满意的水平。因而,得到了显示可以防止图像变形的实验结果。 
表1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干燥步骤     否   是   是     是     是
  总重量(g/m2)     10.0   6.0   4.0     3.0     1.3
  水的重量(g/m2)     8.7   4.7   2.7     1.5     0
  溶剂含有率(%)     87   78   67     50     0
  着色剂的移动     差     (有缺陷)   一般(轻   微移动)   良好(难   以察觉的   移动)      优异     优异
如表1中所示,当不干燥处理液体时(实施例1),由于着色剂的移动而出现图像劣化。 
另一方面,当进行处理液体的干燥时(实施例2至5),在干燥处理液体直至处理液体中的溶剂含有率为70%以下时,着色剂的移动难以察觉,并 且在干燥处理液体直至溶剂含有率为50%以下时,着色剂的移动达到通过视觉检查觉察不到的令人满意的水平。因而,确认处理液体的干燥在防止图像变形的方面有效。 
以此方式,通过加热和干燥记录介质12上的处理液体膜(聚集的处理液体层),直至其溶剂含有率为70%以下(并且适宜地,50%以下),从而在记录介质114上形成固体或半固体处理液体膜,可以防止由着色剂的移动引起的图像劣化,因此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以下描述制备用作渗透抑制剂的胶乳的方法。 
通过下列方法制备混合溶液:将10g具有下列结构: 
Figure G2009101277487D00341
Mw=4×104(重量组成比) 
的分散稳定剂树脂(Q-1)、100g乙酸乙烯酯和384g Isopar H(Exxon Inc.)混合,并且在氮气流中搅拌的同时,加热到70℃的温度。然后,加入0.8g2,2’-偶氮二(异戊腈)(A.I.V.N.)作为聚合引发剂,并且将混合物反应3小时。加入聚合引发剂20分钟以后,产生白色混浊并且反应温度升高到88℃。加入另外的0.5g聚合引发剂并且在反应2小时以后,将温度升高到100℃并且搅拌混合物2小时。然后,将没有反应的乙酸乙烯酯移除。将混合物冷却然后通过200目的尼龙布。由此得到的白色分散材料是具有90%的聚合率,0.23μm的平均粒度以及良好的单分散性质的胶乳。该粒度是用Horiba CAPA-500测量的。 
将白色分散材料的一部分放置在离心机中(例如,旋转速度:1×104r.p.m.;运行持续时间:60分钟),并且将沉淀树脂粒子补足和干燥。该树脂粒子的重均分子量(Mw)、玻璃化转变点(Tg)和最低成膜温度(MFT)测量如下:Mw为2×105(被转化成关于聚苯乙烯的值的GPC的值),Tg为38℃,并且MFT为28℃。 
将如上所述制备的白色分散材料作为渗透抑制剂沉积到记录介质上。在沉积过程中,通过例如鼓加热记录介质,并且在沉积以后,通过吹送热空气流将Isopar H蒸发。
然而,应当理解不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本发明覆盖所有落入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表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替换构造和等价物。 

Claims (6)

1.一种通过使用墨水和处理液体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墨水在溶剂中含有着色剂和热塑性树脂粒子,所述处理液体含有使所述着色剂聚集的组分,所述方法包括:
处理液体沉积步骤,其中将所述处理液体沉积到所述介质上,以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处理液体膜;
墨滴沉积步骤,其中将墨水的小滴喷射并沉积到所述介质上,以在其上已经形成了所述处理液体膜的所述介质上形成墨水膜;和
墨水膜干燥步骤,其中在T<MFT+20℃的条件下,加热并干燥所述墨水膜,直至α从超过2.0的状态下降到不高于2.0的状态,其中,T是所述墨水膜的表面温度,MFT是所述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并且α是所述墨滴沉积步骤中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所述溶剂含有率被定义为所述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所述溶剂的体积除以所述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材料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处理液体膜干燥步骤,其中,在进行所述处理液体沉积步骤之后并且在进行所述墨滴沉积步骤之前,将在所述处理液体沉积步骤中形成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处理液体膜加热和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所述墨水膜干燥步骤中,在所述溶剂含有率α已经变得不高于2.0之后至所述墨水膜的加热和干燥完成时,通过将所述膜表面温度T设置成不低于MFT,进行所述加热和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所述墨水膜干燥步骤中,在所述溶剂含有率α已经变得不高于2.0后,通过升高所述膜表面温度T进行所述加热和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所述墨水膜干燥步骤后,借助于加热构件将所述墨水膜压制并固定到所述介质上的固定步骤。
6.一种通过使用墨水和处理液体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墨水在溶剂中含有着色剂和热塑性树脂粒子,所述处理液体含有使所述着色剂聚集的组分,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液体沉积装置,所述处理液体沉积装置将所述处理液体沉积到所述介质上,以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处理液体膜;
墨滴喷射装置,所述墨滴喷射装置将墨水的小滴喷射并沉积到所述介质上,以在其上已经形成了所述处理液体膜的所述介质上形成墨水膜;和
墨水膜干燥装置,所述墨水膜干燥装置在T<MFT+20℃的条件下,加热并干燥所述墨水膜,直至α从超过2.0的状态下降到不高于2.0的状态,其中,T是所述墨水膜的表面温度,MFT是所述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并且α是由所述墨滴喷射装置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墨水膜的溶剂含有率,所述溶剂含有率被定义为所述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所述溶剂的体积除以所述墨水膜中每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材料的体积。
CN2009101277487A 2008-03-25 2009-03-25 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41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8335 2008-03-25
JP2008078335A JP5106199B2 (ja) 2008-03-25 2008-03-25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78335 2008-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4101A CN101544101A (zh) 2009-09-30
CN101544101B true CN101544101B (zh) 2013-05-08

Family

ID=4056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77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4101B (zh) 2008-03-25 2009-03-25 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86820B2 (zh)
EP (1) EP2105318B1 (zh)
JP (1) JP5106199B2 (zh)
CN (1) CN1015441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575373A (en) * 2006-09-13 2011-09-30 Michael J Stevenson Self-supporting indicia bearing laminate for in-mold indicia marking
US20100231673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Yuhei Chiwata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632740B2 (en) 2010-04-23 2020-04-28 Landa Corporation Ltd. Digital printing process
US9296243B2 (en) 2010-07-28 2016-03-29 Michael Stevenson & Kathleen Stevenson Printing ink, transfers, and methods of decorating polyolefin articles
US8349917B2 (en) 2010-07-28 2013-01-08 Michael J. Stevenson Printing ink, transfers, and methods of decorating polyolefin articles
JP5595823B2 (ja) 2010-07-30 2014-09-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45788A (ja) * 2010-08-25 2012-03-08 Fujifilm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5480114B2 (ja) * 2010-11-29 2014-04-23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989977B2 (ja) * 2011-07-29 2016-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方法
US9085173B2 (en) * 2012-01-13 2015-07-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3166271A (ja) * 2012-02-14 2013-08-2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US10642198B2 (en) 2012-03-05 2020-05-05 Landa Corporation Lt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for use with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s and protonatable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for use with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s
US9902147B2 (en) 2012-03-05 2018-02-27 Landa Corporation Ltd.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US9643403B2 (en) 2012-03-05 2017-05-09 Landa Corporation Ltd. Printing system
US10190012B2 (en) 2012-03-05 2019-01-29 Landa Corporation Ltd. Treatment of release layer and inkjet ink formulations
US9381736B2 (en) 2012-03-05 2016-07-05 Landa Corporation Ltd. Digital printing process
US9643400B2 (en) 2012-03-05 2017-05-09 Landa Corporation Ltd. Treatment of release layer
MX2014010680A (es) * 2012-03-05 2015-04-13 Landa Corp Ltd Formulaciones de tinta de inyección de tinta.
US10434761B2 (en) 2012-03-05 2019-10-08 Landa Corporation Ltd. Digital printing process
JP2015514821A (ja) * 2012-03-05 2015-05-21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インクフィルム構築物
CN104271687B (zh) 2012-03-05 2016-11-02 兰达公司 油墨膜构造
US9498946B2 (en) 2012-03-05 2016-11-22 Landa Corporation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r monitoring of a printing system
CA2866204C (en) * 2012-03-05 2020-04-14 Landa Corporation Ltd. Ink film constructions
JP5915272B2 (ja) * 2012-03-07 2016-05-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物の製造方法、記録物の製造装置
JP5880149B2 (ja) * 2012-03-07 2016-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記録物の製造装置
CN104284850B (zh) 2012-03-15 2018-09-11 兰达公司 打印系统的环形柔性皮带
JP6241043B2 (ja) 2013-02-27 2017-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物の製造方法
US9156283B2 (en) * 2013-06-18 2015-10-13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ispersal in radiant dryers for printing systems
JP6111886B2 (ja) * 2013-06-19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US9782993B2 (en) 2013-09-11 2017-10-10 Landa Corporation Ltd. Release layer treatment formulations
GB201401173D0 (en) 2013-09-11 2014-03-12 Landa Corp Ltd Ink formulations and film constructions thereof
JP6264860B2 (ja) * 2013-11-27 2018-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WO2015137973A1 (en) 2014-03-14 2015-09-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 P. Drying media
JP6366441B2 (ja) * 2014-09-18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DE102015100535A1 (de) * 2015-01-15 2016-07-21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Drucken mit Temperaturverlauf zur optimalen Lösemittelpenetration
GB2536489B (en) 2015-03-20 2018-08-29 Landa Corporation Ltd Indirect printing system
GB2537813A (en) 2015-04-14 2016-11-02 Landa Corp Ltd Apparatus for threading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of a printing system
JP2017149042A (ja) * 2016-02-25 2017-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US10384472B2 (en) * 2016-03-18 2019-08-20 Ricoh Company, Ltd. Dry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9827790B1 (en) 2016-05-27 2017-11-28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GB201609463D0 (en) 2016-05-30 2016-07-13 Landa Labs 2012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ulti-layer article
DE112017002714T5 (de) 2016-05-30 2019-02-28 Landa Corporation Ltd. Digitales Druckverfahren
EP3431293A1 (en) * 2017-07-18 2019-0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10406831B2 (en) 2017-09-21 2019-09-10 Xerox Corporation Thermoformable overcoat in roll-to-roll format printers for thermoforming applications
JP7206268B2 (ja) 2017-10-19 2023-01-17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印刷システム用の無端可撓性ベルト
JP7225230B2 (ja) 2017-11-19 2023-02-20 ランダ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デジタル印刷システム
WO2019102297A1 (en) 2017-11-27 2019-05-31 Landa Corporation Ltd.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US11707943B2 (en) 2017-12-06 2023-07-25 Landa Corporati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printing
WO2019111223A1 (en) 2017-12-07 2019-06-13 Landa Corporation Ltd. Digital printing process and method
CN112399918B (zh) 2018-06-26 2023-01-31 兰达公司 数字印刷系统的中间传输构件
US10994528B1 (en) 2018-08-02 2021-05-04 Landa Corporation Ltd. Digital printing system with flexible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WO2020075012A1 (en) 2018-10-08 2020-04-16 Landa Corporation Ltd. Friction reduction means for printing systems and method
CN113272144B (zh) 2018-12-24 2023-04-04 兰达公司 数字印刷系统和方法
CN113226774A (zh) * 2019-01-09 2021-08-0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确定用于固化图像的参数
EP4066064A4 (en) 2019-11-25 2024-01-10 Landa Corp Ltd INK DRYING IN DIGITAL PRINTING WITH INFRARED RADIATION ABSORBED BY PARTICLES EMBEDDED WITHIN AN ITM
US11321028B2 (en) 2019-12-11 2022-05-03 Landa Corporation Ltd. Correcting registration errors in digital printing
CN112918140A (zh) * 2021-02-25 2021-06-08 刘超 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的板材印花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5313A (en) * 1985-12-16 1988-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ation process using the same
JP2000263954A (ja) * 1999-03-18 2000-09-26 Teijin Ltd 昇華型感熱転写用インキ易接着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
CN1453317A (zh) * 2002-04-24 2003-11-0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油墨和记录设备
JP2003326829A (ja) * 2002-05-16 2003-11-1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929926A (zh) * 2004-02-25 2007-03-14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涂布片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7636A (ja) 1983-02-25 1984-09-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ラ−画像形成方法
US5623296A (en) * 1992-07-02 1997-04-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DE69517765T2 (de) * 1994-04-12 2000-11-09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erfahren und apparat dafür
US5764263A (en) * 1996-02-05 1998-06-09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process, apparatus, and materials for the reduction of paper curl
EP0876914B1 (en) 1996-08-01 2001-01-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wo liquids
US6443568B1 (en) * 2001-06-29 2002-09-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ing strategy for improved image quality and durability
JP4142336B2 (ja) 2002-05-02 2008-09-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US7029112B2 (en) * 2002-08-05 2006-04-18 Mars, Incorporated Ink-jet printing on surface modified edibles and products made
JP2004309806A (ja) 2003-04-08 2004-11-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JP2004325707A (ja) 2003-04-24 2004-11-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および水性塗布組成物
JP2004330569A (ja) * 2003-05-06 2004-11-2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機及びその前処理液塗布方法
JP2005271290A (ja) * 2004-03-23 2005-10-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5329605A (ja) * 2004-05-19 2005-12-0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1115809B (zh) * 2005-02-04 2012-06-27 株式会社理光 记录墨水、墨水组件、墨水盒、墨水记录物、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JP2006264226A (ja) * 2005-03-25 2006-10-05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7160839A (ja) 2005-12-16 2007-06-2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5313A (en) * 1985-12-16 1988-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ation process using the same
JP2000263954A (ja) * 1999-03-18 2000-09-26 Teijin Ltd 昇華型感熱転写用インキ易接着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
CN1453317A (zh) * 2002-04-24 2003-11-0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油墨和记录设备
JP2003326829A (ja) * 2002-05-16 2003-11-1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929926A (zh) * 2004-02-25 2007-03-14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涂布片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4101A (zh) 2009-09-30
EP2105318A8 (en) 2009-12-16
US20090244146A1 (en) 2009-10-01
JP5106199B2 (ja) 2012-12-26
EP2105318B1 (en) 2012-02-01
JP2009226886A (ja) 2009-10-08
US8186820B2 (en) 2012-05-29
EP2105318A1 (en)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4101B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CN101544103B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JP6977036B2 (ja) 非浸透媒体印刷用前処理液、印刷用基材、印刷用基材の製造方法、画像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CN101024745B (zh) 喷墨用墨水组、墨水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1396912B (zh) 液体涂敷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JP3574236B2 (ja) インク受容層を有する記録媒体
CN101396910B (zh) 喷墨记录方法
CN104210232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JP379999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1607490B (zh) 图像记录用组合物、图像记录用墨水组和记录装置
US6572228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544102A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8137977A (zh) 瓦楞纸板用喷墨油墨组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8255135A (ja) インク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CN101955075A (zh) 印刷物调节装置和方法、喷墨式记录装置
JP2006051816A (ja) 印刷像を印刷して後処理する方法
US20090322811A1 (e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JP2007044614A (ja) 意匠性建材の製造方法
US10252557B2 (en) Transfer material, image support with coloring material-receiving layer and recorded mat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200713673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及び記録装置
US20210009834A1 (en) Inkjet ink composition, maintenance metho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recorded material
CN102248778B (zh) 喷墨图像形成方法
JP2003094793A (ja) 画像形成に用いられる反応性材料
JP20141481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18862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