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2751A -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2751A
CN101472751A CNA2007800228853A CN200780022885A CN101472751A CN 101472751 A CN101472751 A CN 101472751A CN A2007800228853 A CNA2007800228853 A CN A2007800228853A CN 200780022885 A CN200780022885 A CN 200780022885A CN 101472751 A CN101472751 A CN 101472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pair
blowing mouth
air
conditioning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28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2751B (zh
Inventor
榊原贵美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72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2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2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27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不仅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还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并且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形成为薄型结构。在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中,被设置在壳体(12)内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的一对翼片(16)通过改变自身的姿势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因此,无需在吹风口(20)处设置多个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而能够将吹风口(20)制成薄型结构。此外,由于通过一对翼片(16)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16)的数目较少,所以不会妨碍壳体(12)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流动,并能够确保壳体(12)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由此,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而且,通过减少翼片(16)的数目而能够扩大每一枚翼片(16)的大小。由此,还能够获得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技术区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尤其涉及具有能改变从车厢内的吹风口吹出的空调风吹出方向的构造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作为这类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已知的有日本专利特开2005-306224号公报、特开平5-332607号公报和特开平4-9525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结构。例如,在特开2005-30622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空调用通风装置的示例,其设有下游端被开口成可向车厢内吹出空调风的吹风口的保持器。在该保持器的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上,设有多个翼片。并且,其结构为,通过改变多个翼片的角度而使空调风从车厢内的吹风口朝向根据该角度而定的方向吹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62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326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95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3]但是,如上所述,在保持器的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处设有多个翼片的吹风口结构中,由于多个翼片位于吹风口处,所以因该翼片使得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减小。并且,将翼片倾斜至最大程度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时,通过多个翼片中接近流道壁面设置的翼片,在流道内将形成滞留空调风的区域,致使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减小。因此,由于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减小,空调风的风量、风速将变得不足。
[0004]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空调风的风量、风速,需扩大保持器的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但是,在扩大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情况下,难以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形成为在车辆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薄型的结构。尤其近年来具有斜面(倾斜)的仪表板的采用有增加的倾向,因此需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形成为薄型结构从而获得在提高仪表板的设计自由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空调风指向性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
[0005]鉴于上述情况研发了本发明,其目的为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该结构不仅能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还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并且能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形成为薄型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6]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形态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具备:流道部件,其下游端在车厢内被开口为空调风的吹风口;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所述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并且其相对于所述流道部件的姿态可改变;吹风方向改变单元,其与操作部的操作连动而改变所述一对翼片中至少一个翼片的姿态。
[0007]上述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中,当从空调装置吹出空调风时,该空调风通过流道部件从开口于车厢内的吹风口被吹出。在此,在流道部件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上设有相对于所述流道部件的姿态可改变的一对翼片。并且,该一对翼片的姿态与操作部的操作连动并通过吹出方向改变单元而发生改变。因此,从空调装置吹出空调风时,当一对翼片的姿态与操作部的操作连动而发生改变,来自空调装置的空调风则使从车厢内的吹风口向由一对翼片的姿态所确定的方向吹出。
[0008]根据上述的形态,可通过改变被设置于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上的一对翼片的姿态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所以,无需在流道部件内的吹风口上设置多个用于改变吹出方向的翼片,因而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由此,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并且通过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从而可提高例如仪表板的设计自由度。
[0009]并且,由于利用一对翼片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的数目较少,因此,不会妨碍流道部件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的流动,并能够确保流道部件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如上所述,由于还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所以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翼片数目而扩大每一枚翼片的大小。由此,能够获得还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
[0010]在上述形态中,所述吹风方向改变单元还可以具备:第一驱动部,受到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使所述一对翼片向同一方向转动;第二驱动部,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部使所述一对翼片向同一方向转动时,根据所述一对翼片的转动角度而改变所述一对翼片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0011]根据上述形态,当从操作部输入操作力时,一对翼片将被第一驱动部向相同的方向转动。此外,当一对翼片向相同的方向被转动时,通过第二驱动部,一对翼片之间所形成的角度根据一对翼片的转动角度而改变。如此,通过改变翼片的姿态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以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一对翼片联动,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012]在上述形态中,所述吹风方向改变单元还可以具备:转动体,受到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而进行转动;第一驱动部,在所述转动体的第一转动范围内,利用所述转动体的转动力转动所述一对翼片中的一个翼片;第二驱动部,在所述转动体的不同于所述第一转动范围的第二转动范围内,利用所述转动体的转动力转动所述一对翼片中的另一个翼片。
[0013]根据上述形态,当从操作部输入操作力时,转动体将被转动。此时,在转动体的第一转动范围内,通过第一驱动部使一对翼片中的一个翼片进行转动。此外,在转动体的不同于第一转动范围的第二转动范围内,通过第二驱动部使一对翼片中的另一个翼片进行转动。如此,通过改变翼片的姿态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以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一对翼片联动,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014]在上述形态中,所述吹风方向改变单元还可以具备:第一驱动部,受到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转动所述一对翼片中的一个翼片;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动,转动所述一对翼片中的另一个翼片。
[0015]根据上述形态,当从操作部输入操作力时,一对翼片中的一个将由第一驱动部进行转动。并且,第二驱动部以与该第一驱动部连动的方式而工作,一对翼片中的另一个由该第二驱动部进行转动。如此,通过改变翼片的姿态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以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一对翼片联动,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016]本发明的第2形态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具备:流道部件,其下游端被开口为空调风的吹风口;转动体,受到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而进行转动;一对小齿轮,其分别被配置在离开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轴的位置上,并且被所述转动体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齿条,被配置在所述一对小齿轮之间并与所述一对小齿轮啮合,并且随着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在所述一对小齿轮之间前进或后退;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所述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并各自与所述一对小齿轮中所对应的小齿轮设置成一体。
[0017]根据上述形态,当从操作部输入操作力时,转动体将转动。此时,在转动体上,通过一对小齿轮,一体地设置有一对翼片。因此,一对翼片由于转动体的转动而向相同方向转动。并且,当一对翼片向相同方向转动时,齿条将在一对小齿轮之间前进或后退。因此,一对小齿轮将向相互不同的方向转动,并各自与该一对小齿轮中所对应的小齿轮被设置成一体的一对翼片之间所形成的角度,根据转动体的转动角度而改变。如此,通过改变翼片的姿态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以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一对翼片联动,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018]根据上述形态,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流道部件内的流动方向的中间部。一对翼片通过改变其姿态从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所以,无需在流道部件内的吹风口上设置多个用于改变吹出方向的翼片,因而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由此,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从而提高例如仪表板的设计自由度。
[0019]并且,由于通过一对翼片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数目较少,因此不会妨碍流道部件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的流动,并能够确保流道部件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如上所述,由于还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所以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翼片数目而扩大每一枚翼片的大小。由此,能够获得还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
[0020]本发明的第3形态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流道部件,其下游端在车厢内被开口为空调风的吹风口;转动体,受到操作部的操作力而进行转动;一对卡止部,一体设置在所述转动体;一对摇臂部件,其在所述转动体的互不相同的转动范围内,分别卡止于所述一对卡止部中的各卡止部并进行摆动;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所述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并各自与所述一对摇臂部件中所对应的摇臂部件设置成一体。
[0021]根据上述形态,当从操作部输入操作力时,转动体将转动。此时,在转动体的第一转动范围中,一对摇臂部件中的一个卡止于一对卡止部中的一个卡止部而进行摆动。此时,一对摇臂部件中的一个摇臂部件将与一对翼片中的一个翼片被设置成一体。因此,在转动体的第一转动范围中,随着一对摇臂部件之一摇臂部件的摆动,一对翼片中的一个翼片被转动。并且,在转动体的不同于第一转动范围的第二转动范围中,一对摇臂部件中的另一个摇臂部件卡止于一对卡止部中的另一个卡止部上而进行摆动。此时,一对摇臂部件中的另一个摇臂部件与一对翼片中的另一个翼片被设置成一体。因此,在转动体的第二转动范围中,随着一对摇臂部件中的另一个摇臂部件的摆动,一对翼片中的另一个翼片被转动。如此,通过改变一对翼片的姿态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以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一对翼片联动,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022]根据上述形态,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流道部件内的流动方向的中间部。一对翼片通过改变其姿态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所以,无需在流道部件内的吹风口上设置多个用于改变吹出方向的翼片,因而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由此,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从而使例如仪表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0023]并且,由于通过一对翼片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数目较少,因此不会妨碍流道部件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的流动,并能够确保流道部件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如上所述,由于还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所以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翼片数目而扩大每一枚翼片的大小。由此,能够获得还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
[0024]本发明的第4形态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流道部件,其下游端在车厢内被开口为空调风的吹风口;一对齿轮,其相互啮合,受到操作部的操作力而进行转动;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所述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并分别与所述一对齿轮中所对应的齿轮设置成一体。
[0025]根据上述形态,当从操作部输入操作力时,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将进行转动。此时,一对翼片分别与所述一对齿轮中所对应的齿轮被设置成一体。因此,一对翼片由一对齿轮的转动而向相互不同的方向转动。如此,通过改变一对翼片的姿态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以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一对翼片联动,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026]此外,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流道部件内的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处。一对翼片通过改变其姿态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所以,无需在流道部件内的吹风口上设置多个用于改变吹出方向的翼片,因而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由此,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从而使例如仪表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0027]并且,由于通过一对翼片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数目较少,因此不会妨碍流道部件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的流动,并能够确保流道部件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如上所述,由于还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所以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的风量、风速。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翼片数目而扩大每一枚翼片的大小。由此,能够获得还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
[0028]在上述形态中,还可以将所述流道部件的流动方向中间部的截面积设定为大于所述吹风口的截面积。
[0029]根据上述形态,流道部件的流动方向中间部的截面积被设置成大于所述吹风口的截面积。因此,能够确保流道部件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如果将流动方向中间部的截面积向与一对翼片的转动轴正交的方向扩大,则设置于该截面积大于吹风口的流道部件内的流动方向中间部上的一对翼片中的每一个翼片大小及翼片姿态变化量都可以增加。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风的指向性。
发明效果
[0030]如以上的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能够获得不仅可确保足够的风量、风速,还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并且还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制成薄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8,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的构造进行说明。
[0032]在图1至图8中,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表示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整体构造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14和一对翼片16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至图5为说明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的A-A线剖面图);图6为图1的B-B线剖面图;图7、图8为将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沿C-C线和D-D线剖开的剖面图。并且,在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0033]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与安装于车辆上的仪表板82设置为一体。吹风口结构10的主要构成包括,作为流道部件的壳体12、和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14、一对翼片16(参照图2)。
[0034]壳体12是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两端部具有开口部18、20的筒状体所构成。在壳体12中,开口部18作为上游侧而与空调装置的管道80连接,开口部20作为下游侧,并作为吹风口被开口在仪表板82上(以下,将该开口部20称为吹风口20)。并且,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上一体设置有格栅22。
[0035]此外,如图3至图5所示,壳体12的上壁24被形成为,与管道80的上壁连接,并且随着向下游侧的延伸,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倾斜。另一方面,壳体12的下壁26被形成为,其上游面26A随着向下游侧的延伸,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倾斜。与该上游面26A连接的中间面26B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水平地形成。从该中间面26B延续到吹风口20的下游面26C被形成为,随着向下游侧的延伸,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倾斜。并且,该壳体12中,通过以上述方式形成上壁24及下壁26,从而将其流动方向中间部13设定为,与吹风口20相比流道截面积(车辆上下方向的截面积)更大。
[0036]此外,如图2所示,在壳体12的侧壁28上设有:一对卡止突起30、32,其用于分别将后述的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14的操作旋钮42及第一齿轮44旋转自如地支承;支承部34,其用于旋转自如地支承第二齿轮46。支承部34具有,侧视呈圆形的环状壁部36,和与环状壁部36的上下部一体设置的一对卡止突起38。
[0037]此外,壳体12的侧壁28中,在其环状壁部36内侧形成有凸轮槽40。如图6所示,凸轮槽40以曲线状形成在从环状壁部36中心向径向偏离的位置。并且,该凸轮槽40被形成为,其长度方向中央部40A与环状壁部36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长于其长度方向两端部40B、40C与环状壁部36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0038]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14是用于改变后述的一对翼片16的角度的构件,如图2和图6所示,其具有:操作旋钮42、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6、齿条48和一对小齿轮50。
[0039]操作旋钮42在其中央部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卡止孔52。如图6、图7所示,通过卡止孔52被卡止于突设在上述壳体12的侧壁28上的卡止突起30处,从而使操作旋钮42被壳体12转动自如地支承。并且,操作旋钮42被构成为,当其处于如上述的固定在壳体12的侧壁28上的状态下,如图1和图6所示,其一部分从仪表板82的孔部84向车厢内露出。此外,该操作旋钮42是在其外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齿部的齿轮。
[0040]第一齿轮44,在其中央部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卡止孔54。如图6、图7所示,通过卡止孔54被卡止于突设在壳体12的侧壁28上的卡止突起32处,从而使第一齿轮44被壳体12转动自如地支承。并且,该第一齿轮44与上述操作旋钮42啮合。
[0041]如图2所示,第二齿轮46在从其中心向径向远离的二处位置上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一对卡止孔56。通过卡止孔56分别被卡止于突设在壳体12的侧壁28上的一对卡止突起38处,从而使第二齿轮46被壳体12转动自如地支承。并且,第二齿轮46上,在比一对卡止孔56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且在从第二齿轮46的转动轴远离的位置上设有一对支承突起58。而且,第二齿轮46与上述的第一齿轮44啮合。
[0042]如图2和图8所示,一对小齿轮50具有在第二齿轮46一侧的中央部处沿轴向延伸的支承孔60。通过将支承孔60转动自如地插入到形成在上述第二齿轮46上的支承突起58上,从而使小齿轮50各自转动自如地被第二齿轮46支承。并且,小齿轮50在被第二齿轮46所支承的状态下,被收容于壳体12的环状壁部36的内侧。并且,小齿轮50在支承孔60的相反一侧上具有多角孔62。
[0043]如图2所示,齿条48由剖面呈四角形的棒状体构成,且在其上下面上形成有齿部。齿条48被上述的一对小齿轮50所夹持的同时,分别与一对小齿轮50啮合。并且,如图2和图7所示,在齿条48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上设有向壳体12的侧壁28一侧延伸的销64。销64被移动自如地插入于上述的凸轮槽40中。
[0044]如图3至图5所示,一对翼片16被配置在壳体12内。并且,如图2所示,一对翼片16各自具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叶片66。而且,该一对翼片16上,在车辆宽度方向的端侧部分处设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剖面呈四角形的固定突起68。并且,如图8所示,一对翼片16的构成为,通过将固定突起68嵌合到上述的设置在小齿轮50上的多角孔62中,从而与一对小齿轮50一体转动。
[0045]并且,在以上述方式固定于小齿轮50的状态下,如图3至图5所示,一对翼片16被配置为,彼此的叶片66相互对峙,并且彼此的转动轴侧的端部16C相互靠近以使二者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70。此外,如图3所示,一对翼片16的转动轴侧端部16C的间隙70的尺寸被设定为,当一对翼片16被转动至上下中间位置时,空调风能够被充分地导入至一对翼片16之间。
[0046]接着,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的作用进行说明。
[0047]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中,当从未图示的空调装置吹风口吹出空调风时,该空调风通过壳体12从吹风口20被吹出。此时,如图6所示,当将操作旋钮42向上侧(R1侧)进行转动操作时,则经由第一齿轮44使第二齿轮46向与操作旋钮42相同的一侧(R3侧)转动,且一对翼片16与被一体设置在该第二齿轮46上的小齿轮50一起向如图4所示的上侧(R5侧)转动。
[0048]此外,齿条48通过如图6所示的方式被一对小齿轮50所夹持,从而与第二齿轮46同样地向R3侧转动,但是,此时如图6所示,由于销64向凸轮槽40的长度方向端部40B移动,从而使齿条48如图4所示地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X1侧)移动。并且,当齿条48以这种方式移动时,啮合于该齿条48上的小齿轮50将向R7侧转动,且一对翼片16向相互接近的方向(R9侧)进行相对转动。
[0049]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将操作旋钮42向上侧(R1侧)进行转动操作从而使其处于最上方位置时,如图4所示,一对翼片16处于转动至上侧(R5侧)的状态,其自由端侧的端部16D与壳体12的上壁24抵接。另外,此时一对翼片16向相互接近的方向(R9侧)进行相对的转动,从而使其自由端侧的端部16D成为闭合的状态。因此,该状态下,在壳体12下游侧,由一对翼片16中被配置在下侧的翼片16B和下壁26的下游面26C而形成了向上的流道72,从而从吹风口20吹出向上的指向性较高的空调风X。
[0050]此外,由于此时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从而能够从该吹风口20获得风量及风速充分的空调风X。
[0051]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当将操作旋钮42从上述的状态向下侧(R2侧)进行转动操作时,经由第一齿轮44使第二齿轮46向与操作旋钮42相同的一侧(R4侧)转动,且一对翼片16与被一体设置在该第二齿轮46上的小齿轮50一起向如图4所示的下侧(R6侧)转动。
[0052]此外,齿条48通过如图6所示的方式被一对小齿轮50所夹持,从而与第二齿轮46同样地向R4侧转动,但是,此时如图6所示,由于销64向凸轮槽4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40A移动,从而使齿条48如图3所示地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X2侧)移动。并且,当齿条48以这种方式移动时,啮合于该齿条48上的小齿轮50将向R8侧转动,一对翼片1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R10侧)进行相对转动。
[0053]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图6所示的操作旋钮42位于上下中间位置时,如图3所示,一对翼片16将成为位于上下中间位置的状态,并且,成为向相互远离的方向(R10侧)进行相对转动的状态,从而其自由端侧的端部16D呈打开的状态。因此,该状态中,在壳体12的下游侧处,由一对翼片16和壳体12的上壁24及下壁26形成了水平方向的流道74,从吹风口20吹出指向性较高的水平方向的空调风Y。
[0054]此外,此时在壳体12的下游侧中,由于空调风从一对翼片16之间穿过,因此,从吹风口20吹出指向性较高的水平方向的定向风Y′。并且,由于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并能够从该吹风口20获取风量及风速足够的空调风Y。另外,此时由于从以一对翼片16为界限的上下位置间通过的空调风,在吹风口20处合流,因此从吹风口20将吹出具有更大风量及风速的空调风。
[0055]并且,当如图6所示,将操作旋钮42从上述的状态进一步下侧(R2侧)进行转动操作时,经由第一齿轮44使第二齿轮46向与操作旋钮42相同的一侧(R4侧)转动,一对翼片16与被一体设置在该第二齿轮46上的小齿轮50一起向图5所示的下侧(R6侧)转动。
[0056]此外,齿条48通过如图6所示的方式被一对小齿轮50所夹持,从而与第二齿轮46同样地向R4侧转动,但是,此时如图6所示,由于销64向凸轮槽40的长度方向端部40C移动,从而使齿条48如图5所示地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X1侧)移动。并且,当齿条48以这种方式移动时,啮合于该齿条48上的小齿轮50将向R7侧转动,且一对翼片16向相互接近的方向(R9侧)进行相对转动。
[0057]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操作旋钮42向下侧(R2侧)进行转动操作从而使其处于最下方位置时,如图5所示,一对翼片16将成为向下侧(R6侧)转动的状态,其自由端侧的端部16D与壳体12的下壁26抵接。此外,此时一对翼片16向相互接近的方向(R9侧)进行相对转动,使其自由端侧的端部16D成为闭合的状态。因此,该状态下,在壳体12下游侧处,由一对翼片16和上壁24形成了向下的流道76,从吹风口20吹出向下的指向性较高的空调风Z。
[0058]此外,由于此时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并从该吹风口20吹出具有足够风量及风速的空调风Z。
[0059]在此,通过与比较例进行比较,从而更加明确化了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的作用。在图22中,图示了比较例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300的剖面图。在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300中,壳体312的吹风口320上设有多个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316。
[0060]如该比较例中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300,在壳体312的吹风口320上设置多个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316时,由于多个翼片316位于吹风口320上,所以该翼片316致使吹风口320的实际开口面积减少。另外,如果将翼片316倾斜至如虚线(二点划线)所示的最大程度,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时,则由于多个翼片316中靠近壳体312的壁面326配置的翼片316A在吹风口320形成了滞留空调风的区域A,从而减少了吹风口320的实际开口面积。因此,由于吹风口320的实际开口面积的减少,致使空调风的风量、风速变得不足。
[0061]另外,为了确保空调风的风量、风速,需要扩大吹风口320,不过,在扩大了吹风口320的情况下,难以在车辆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将吹风口320制成薄型的结构。
[0062]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如上所述,被设置在壳体12内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的一对翼片16通过改变其姿势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因此,无需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上设置多个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从而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由此,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从而使例如仪表板82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0063]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如上所述,由于通过一对翼片16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16的数目较少,所以不会妨碍壳体12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流动,能够确保壳体12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如上所述,由于还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所以由此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的风量、风速。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翼片16的数目而扩大每一枚翼片16的大小。由此,能够获得还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
[0064]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壳体12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被设置为与吹风口20相比其流道截面积较大。因此,能够确保流道部件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通过在其流道截面积大于吹风口20的壳体12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设置一对翼片,从而能够扩大每一个翼片16的尺寸及翼片16的姿态变化量。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风的指向性。
[006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中,如上所述,由于无需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上设置多个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还能够防止在吹风口20处产生因空调风撞击翼片而发出的噪音。
[006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了多个齿轮、齿条和小齿轮的简单机构,即可使一对翼片16联动从而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067]并且,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为通过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10使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但是也可以采用通过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10使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的构造。
[0068]第二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9至图1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10的构成进行说明。
[0069]图9至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图9为表示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110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图10为表示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114及一对翼片116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1至图13为用于说明一对翼片116的动作的剖面图(图9的E-E线剖面图),图14和图15为表示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114的构造的说明图(图10的F-F线剖面图)。在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0070]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10为,对于上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进行了如下改变的结构。因此,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仅针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71]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110中,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114是用于改变后述的一对翼片116的角度的构件,如图10所示,其构成为具有操作旋钮142、第一杆144和第二杆146。
[0072]操作旋钮142在其中央部处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卡止孔148。如图9所示,通过将卡止孔148卡止到突设于上述壳体12侧壁28上的卡止突起130处,从而使该操作旋钮142被壳体12转动自如地支承。并且,操作旋钮142的构造为,当其处于如上所述的被固定于壳体12的侧壁28上的状态下,旋钮主体部150的一部分从仪表板82的孔部84向车厢内露出。
[0073]而且,在该操作旋钮142上,与旋钮主体部150一体地形成有摇臂连接部152。在该摇臂连接部152上设有第一凸轮槽154及第二凸轮槽156。第一凸轮槽154由沿着旋钮主体部150的圆周方向延伸的退让槽154A和沿着旋钮主体部150的径向延伸的可动槽154B构成。同样,第二凸轮槽156由沿着旋钮主体部150的圆周方向延伸的退让槽156A和沿着旋钮主体部150的径向延伸的可动槽156B构成。
[0074]第一杆144的构成为,在其长度方向一端侧上具有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销158,在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多角孔160。如图14所示,第一杆144的销158移动自如地插入于形成在上述操作旋钮142上的第一凸轮槽154中。
[0075]第二杆146的构成为,在其长度方向一端侧上具有向正交于长度方向的方向突出的销162,在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上具有沿着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杆164。如图15所示,第二杆146的销162移动自如地插入于形成在操作旋钮142上的第二凸轮槽156中。
[0076]如图11至图13所示,一对翼片116被配置在壳体12内。此外,一对翼片116的构成为,各自具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叶片166。并且,一对翼片116中的上侧翼片116A上,如图10所示,在其车辆前后方向前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端侧的部分上设有连接部167。该连接部167上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延伸的剖面呈四角状的固定突起168、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承孔169。另一方面,一对翼片116中的下侧翼片116B上,在其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的部分上设有连接部170。该连接部170上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固定孔171。
[0077]并且,该一对翼片116中的上侧翼片116A的构成为,通过将固定突起168嵌合到上述被设置在第一杆144上的多角孔160中,从而与第一杆144一体地转动。另外,下侧的翼片116B的构成为,通过将设置在第二杆146上的连接杆164虚插到第一杆144的多角孔160和上侧翼片116A的支承孔169中之后再嵌入于固定孔171中,从而与第二杆146一体地转动。并且,一对翼片116被配置为,在其分别以上述方式被固定在第一杆144和第二杆146上的状态下,其彼此的叶片166相互对峙。
[0078]接着,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10的作用进行说明。
[0079]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10中,当从未图示的空调装置吹风口吹出空调风时,空调风将通过壳体12从吹风口20被吹出。此时,如图14所示,当将操作旋钮142向下侧(R11侧)进行转动操作时,则由于销158在形成于操作旋钮142上的第一凸轮槽154中的可动槽154B中移动,从而使第一杆144向R13侧转动,并使一体地固定在第一杆144上的上侧翼片116A向如图12所示的上侧(R15侧)移动。
[0080]并且,如上所述,即使将操作旋钮142向下侧(R11侧)进行转动操作,如图15所示,也仅通过销162在形成于操作旋钮142上的第二凸轮槽156中的滑槽156A中的移动,就能使第二杆146维持在大致水平的上下中间位置上。而且,被一体地固定在第二杆146上的下侧翼片116B也如图12所示地被维持在随着其向下游侧的延伸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倾斜的状态。
[008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14和图15所示的操作旋钮142向下侧(R11)一侧进行转动操作使其位于最下方位置时,如图12所示,一对翼片116中的上侧翼片116A将成为向上侧(R15侧)被转动的状态,且其自由端侧的端部116D呈与壳体12的上壁24抵接的状态。另外,下侧翼片116B不与第二杆146一起转动,仍维持随着向下游侧的延伸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倾斜的状态。因此,该状态下,在壳体12下游侧处,由一对翼片116中被配置在下侧的翼片116B和下壁26的下游面26C形成了向上的流道172,从吹风口20吹出向上的指向性较高的空调风X。
[0082]此外,由于此时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并能够从该吹风口20吹出具有足够的风量及风速的空调风X。
[0083]另一方面,当将图14所示的操作旋钮142从上述的状态向上侧(R12侧)进行转动操作时,通过销158在形成于操作旋钮142上的第一凸轮槽154中的可动槽154B的移动,从而使第一杆144向R14侧转动,并使一体固定在第一杆144上的上侧翼片116A向如图12所示的下侧(R16侧)转动。
[0084]并且,如上所述,即使将操作旋钮142向上侧(R12侧)进行转动操作,如图15所示,也仅通过销162在形成于操作旋钮142上的第二凸轮槽156中的退让槽156A中的移动,就能使第二杆146维持在大致水平的上下中间位置上。而且,被一体地固定在第二杆146上的下侧翼片116B也如图12所示地被维持在随着向下游侧的延伸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倾斜的状态。
[0085]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操作旋钮142置于上下中间位置时,如图11所示,一对翼片116将成为位于上下中间位置的状态,并且其彼此的自由端侧的端部116D成为闭合的状态。因此,该状态下,在壳体12下游侧处由一对翼片116和壳体12的上壁24及下壁26形成了水平方向的流道174,从吹风口20吹出向水平方向的指向性较高的空调风Y。
[0086]此外,由于此时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并能够从该吹风口20获得风量及风速足够的空调风Y。另外,由于此时从以一对翼片116为界限的上下位置之间通过的空调风,在吹风口20处合流,因此从吹风口20将吹出具有较大风量及风速的空调风。
[0087]并且,将如图15所示的操作旋钮142从上述的状态进一步向上侧(R12侧)进行转动操作时,由于销162在形成于操作旋钮142上的第二凸轮槽156中的可动槽156B中移动,从而使第二杆146向R18侧移动,从而使被一体固定在第二杆146上的下侧翼片116B向如图13所示的上侧(R16侧)移动。
[0088]并且,如上所述,即使将操作旋钮142向上侧(R12侧)进行转动操作,如图14所示,也仅通过将销158在形成于操作旋钮142上的第一凸轮槽154中的退让槽154A中的移动,就能使第一杆144被维持在大致水平的上下中间位置上。而且,被一体地固定在第一杆144上的上侧翼片116A也如图13所示地被维持在上下中间位置上。
[0089]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操作旋钮142向上侧(R12侧)进行转动操作使其位于最上方位置时,如图13所示,一对翼片116中的下侧翼片116B将成为向下侧(R16侧)被转动了的状态,且其自由端侧的端部116D呈与壳体12的下壁26抵接的状态。另外,上侧翼片116A不与第一杆144一起转动,仍维持在上下方向中间位置上。因此,该状态下,在壳体12下游侧处由被配置在上侧的翼片116A和上壁24形成了向下的流道176,从吹风口20吹出向下的指向性较高的空调风Z。
[0090]此外,由于此时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并能够从该吹风口20吹出风量及风速足够的空调风Z。
[0091]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10,则如上所述,被设置在壳体12内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的一对翼片116通过改变自身的姿势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因此,无需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上设置多个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而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由此,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并且,通过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从而可以提高例如仪表板82的设计自由度。
[0092]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10,如上所述,由于通过一对翼片116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116的数目较少,所以不会妨碍壳体12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流动,并且能够确保壳体12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如上所述,由于还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所以由此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的风量、风速。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翼片116的数目而扩大每一枚翼片116的大小。由此,能够获得还具有良好的指向性的空调风。
[0093]另外,壳体12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被设定为,与吹风口20相比其流道截面积更大。因此,能够确保流道部件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通过在相比于吹风口20其流道截面积更大的壳体12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设置一对翼片,从而能够扩大每一个翼片116的大小及翼片116的姿态变化量。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风的指向性。
[0094]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无需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处设置多个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所以,由此能够防止在吹风口20处产生因空调风撞击翼片而发出的噪音。
[009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10中,通过使用了一对杆、和用于转动该一对杆的销以及槽的简单的机构,即可使一对翼片116联动从而变更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096]并且,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为,通过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110从而使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但是,也可以采用通过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110从而使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的结构。
[0097]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6至图21,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的构造进行说明。
[0098]图16至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图16为表示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图17为表示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214及一对翼片216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8至图20为用于说明一对翼片216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6的G-G线剖面图),图21为图16的H-H线剖面图。并且,在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0099]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为,对于上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进行了如下改变的结构。因此,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仅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100]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中,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214是用于改变后述的一对翼片216的角度的构件,如图17所示,其构成为具有操作旋钮242、第一齿轮243、第二齿轮244和第三齿轮245。
[0101]操作旋钮242的构成为,在其中央部处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卡止孔246。如图16和图17所示,通过将卡止孔246卡止到突设于壳体12侧壁28上的卡止突起230中,从而使操作旋钮242被壳体12转动自如地支承。并且,操作旋钮242被构成为,当其处于以上述方式被固定在壳体12侧壁28上的状态下,其一部分将从仪表板82的孔部84向车厢内露出。另外,操作旋钮242的构成为,在其外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齿部的齿轮。
[0102]第一齿轮243的构成为,在其中央部处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卡止孔247。如图16、图17所示,通过使卡止孔247卡止在突设于壳体12侧壁28上的卡止突起232处,从而使第一齿轮243被壳体12转动自如地支承。并且,第一齿轮243啮合在上述操作旋钮242上。
[0103]如图17所示,第二齿轮244和第三齿轮245的构成为,各自在其中央部处具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嵌合孔248、250。另外,一对翼片216的构成为,在其转动轴侧的端部216C处各自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设有销268、270。并且,该销268、270在各自被虚插在形成于壳体12侧壁28上的支承孔234、236中之后,与第二齿轮244及第三齿轮245的嵌合孔248、250嵌合。
[0104]并且,由此使一对翼片216和第二齿轮244及第三齿轮245,在被一体地固定的同时,且相对于壳体12转动自如地支承。此外,一对翼片216被配置为,当各自被以上述方式固定在壳体12上的状态下,其彼此的叶片266与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并列。
[0105]并且,与一对翼片216中被配置在下游侧的翼片216A一体地固定的第二齿轮244,与第一齿轮243啮合;而与该一对翼片216中被配置在上游侧的翼片216B一体固定的第三齿轮245,与第二齿轮244啮合。
[0106]接着,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的作用进行说明。
[0107]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中,从未图示的空调装置吹风口吹出空调风时,该空调风将通过壳体12从吹风口20被吹出。此时,如图21所示,当将操作旋钮242上侧(R21侧)进行转动操作时,则经由第一齿轮243,使第二齿轮244向与操作旋钮242的相同一侧(R23侧)转动,且通过该第二齿轮244使第三齿轮245向与第二齿轮244相反的一侧(R25侧)进行转动。此外,由此使一体设置在该第二齿轮244及第三齿轮245的一对翼片216向如图18所示的上侧(R27侧)转动。
[0108]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操作旋钮242向上侧(R21)进行转动操作使其位于最上方位置时,如图19所示,一对翼片216将成为向上侧(R27侧)转动的状态,其自由端侧的端部216D呈与壳体12上壁24抵接的状态。因此,该状态下,在壳体12下游侧处由一对翼片216和下壁26形成了向上的流道272,从吹风口20吹出向上的指向性较高的空调风X。
[0109]此外,由于此时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有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从而能够从该吹风口20吹出风量及风速足够的空调风X。
[0110]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当将操作旋钮242从上述的状态向下侧(R22侧)进行转动操作时,经由第一齿轮243使第二齿轮244向与操作旋钮242的相同一侧(R24侧)转动,且通过该第二齿轮244使第三齿轮245向与第二齿轮244相反的一侧(R26侧)转动。此外,由此使一体设置在该第二齿轮244及第三齿轮245的一对翼片216向如图19所示的下侧(R28侧)转动。
[0111]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操作旋钮242置于上下中间位置时,如图18所示,一对翼片216成为位于上下中间位置的状态,其自由端侧的端部216D成为位于壳体12的上壁24及下壁26的中间的状态。因此,该状态中,在壳体12下游侧处由一对翼片216和壳体12的上壁24及下壁26形成了水平方向的流道274,从吹风口20吹出向水平方向的指向性较高的空调风Y。
[0112]此外,由于此时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有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从而能够从该吹风口20获得风量及风速足够的空调风Y。另外,由于此时从以一对翼片216为界限的上下位置之间通过的空调风在吹风口20处合流,因此从吹风口20将吹出具有较大风量及风速的空调风。
[0113]而且,如图21所示,当将操作旋钮242从上述的状态进一步向下侧(R22侧)进行转动操作时,第二齿轮244经由第一齿轮243向与操作旋钮242相同一侧(R24侧)转动,且通过该第二齿轮244使第三齿轮245向与第二齿轮244的相反一侧(R26侧)转动。此外,由此使一体设置在该第二齿轮244及第三齿轮245的一对翼片216向如图20所示的下侧(R28侧)转动。
[011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操作旋钮242向下侧(R22侧)进行转动操作使其位于最下方位置时,如图20所示,一对翼片216成为向下侧(R28侧)被转动的状态且呈大致水平状态,且其自由端侧的端部216D成为分别与壳体12的下壁26的上游侧端部26D和下游侧端部26E抵接的状态。因此,该状态下,在壳体12下游侧处由一对翼片216和上壁24形成了向下的流道276,从吹风口20吹出向下的指向性较高的空调风Z。
[0115]此外,由于此时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中未设置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能够确保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从而能够从该吹风口20吹出风量及风速足够的空调风Z。
[0116]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则如上所述,被设置在壳体12内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的一对翼片216通过改变自身的姿势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因此,无需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处设置多个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而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由此,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20制成比现有结构更薄的结构,从而提高例如仪表板82的设计自由度。
[0117]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如上所述,由于通过一对翼片216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216的数目较少,所以不会妨碍壳体12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流动,并能够确保壳体12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如上所述,由于还能够确保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的实际开口面积,所以由此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翼片216的数目而扩大每一枚翼片216的大小。由此能够获得还具有良好的指向性的空调风。
[0118]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则壳体12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被设置为,相比于吹风口20其截面积更大。因此,能够确保流道部件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而且,通过在该相比于吹风口20流道截面积更大的壳体12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设置一对翼片216,能够扩大每一个翼片216的大小及翼片216的姿态变化量。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风的指向性。
[0119]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如上所述,由于无需在壳体12的吹风口20上设置多个上下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此,由此能够防止在吹风口20处产生因空调风撞击翼片而发出的噪音。
[012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210中,如上所述,能够通过使用了多个齿轮的简单机构而使一对翼片216联动从而变更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0121]并且,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为,通过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210而使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但是,也可以采用通过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210而使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的结构。
附图说明
[0122]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及一对翼片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6为图1的B-B线剖面图。
图7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沿图6中的C-C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8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沿图6中的D-D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及一对翼片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9的E-E线剖面图)。
图1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9的E-E线剖面图)。
图1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9的E-E线剖面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的构造的说明图(图10的F-F线剖面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的构造的说明图(图10的F-F线剖面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及一对翼片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6的G-G线剖面图)。
图19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6的G-G线剖面图)。
图2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片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6的G-G线剖面图)。
图21为图16的H-H线剖面图。
图22为表示比较例的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0123]10、110、210: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12:壳体(流道部件)
13:流动方向中间部
14、114、214:上下吹风方向改变机构
16、116、216:翼片
20:吹风口
42、142、242:操作旋钮(操作部)
44:第一齿轮(吹出方向改变单元的一部分,第一驱动部)
46:第二齿轮(吹出方向改变单元的一部分,第一驱动部,转动体)
48:齿条(吹出方向改变单元的一部分,第二驱动部)
50:小齿轮(吹出方向改变单元的一部分,第二驱动部)
144:第一杆(第一驱动部,摇臂部件)
146:第二杆(第二驱动部,摇臂部件)
150:旋钮主体部(操作部)
152:摇臂连接部(转动体)
154:第一凸轮槽(卡止部)
156:第二凸轮槽(卡止部)
243:第一齿轮
244:第二齿轮(第一驱动部)
245:第三齿轮(第二驱动部)

Claims (8)

1、一种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具备:
流道部件,其下游端在车厢内被开口为空调风的吹风口;
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所述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并且其相对于所述流道部件的姿态可改变;
吹风方向改变单元,其与操作部的操作连动而改变所述一对翼片中至少一个翼片的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所述吹风方向改变单元具备:
第一驱动部,受到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使所述一对翼片向同一方向转动;
第二驱动部,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部使所述一对翼片向同一方向转动时,根据所述一对翼片的转动角度而改变所述一对翼片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所述吹风方向改变单元具备:
转动体,受到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而进行转动;
第一驱动部,在所述转动体的第一转动范围内,利用所述转动体的转动力转动所述一对翼片中的一个翼片;
第二驱动部,在所述转动体的不同于所述第一转动范围的第二转动范围内,利用所述转动体的转动力转动所述一对翼片中的另一个翼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所述吹风方向改变单元具备:
第一驱动部,受到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转动所述一对翼片中的一个翼片;
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动,转动所述一对翼片中的另一个翼片。
5、一种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具备:
流道部件,其下游端被开口为空调风的吹风口;
转动体,受到操作部的操作力而进行转动;
一对小齿轮,其分别被配置在离开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轴的位置上,并且被所述转动体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
齿条,被配置在所述一对小齿轮之间并与所述一对小齿轮啮合,并且随着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在所述一对小齿轮之间前进或后退;
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所述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并各自与所述一对小齿轮中所对应的小齿轮设置成一体。
6、一种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具备:
流道部件,其下游端在车厢内被开口为空调风的吹风口;
转动体,受到操作部的操作力而进行转动;
一对卡止部,与所述转动体一体设置;
一对摇臂部件,其在所述转动体的互不相同的转动范围内摇动,并分别卡止于所述一对卡止部中所对应的卡止部;
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所述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并分别与所述一对摇臂部件中所对应的摇臂部件一体设置。
7、一种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具备:
流道部件,其下游端在车厢内被开口为空调风的吹风口;
一对齿轮,其相互啮合,受到操作部的操作力而进行转动;
一对翼片,被设置于所述流道部件内的空调风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并分别与所述一对齿轮中所对应的齿轮一体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所述流道部件内的流动方向中间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吹风口的截面积。
CN2007800228853A 2006-06-20 2007-06-18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27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0559/2006 2006-06-20
JP2006170559A JP4670749B2 (ja) 2006-06-20 2006-06-20 空調装置の吹出口構造
PCT/JP2007/062252 WO2007148658A1 (ja) 2006-06-20 2007-06-18 空調装置の吹出口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2751A true CN101472751A (zh) 2009-07-01
CN101472751B CN101472751B (zh) 2011-06-01

Family

ID=38833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288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2751B (zh) 2006-06-20 2007-06-18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09813B2 (zh)
EP (1) EP2039544B1 (zh)
JP (1) JP4670749B2 (zh)
KR (1) KR101045506B1 (zh)
CN (1) CN101472751B (zh)
DE (1) DE602007012547D1 (zh)
WO (1) WO2007148658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1198A (zh) * 2011-07-27 2013-01-3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调调风器
CN103029552A (zh) * 2011-10-10 2013-04-1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的通风孔装置
CN103085634A (zh) * 2011-10-27 2013-05-0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用通风孔
CN104101068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扇叶组件和具有该扇叶组件的空调
CN105189245A (zh) * 2013-05-16 2015-12-23 奥地利西门子公司 空气排出装置
CN105189162A (zh) * 2013-04-05 2015-12-23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CN107921845A (zh) * 2016-03-21 2018-04-17 施耐德博士塑料工厂有限公司 出风口
CN109070698A (zh) * 2016-04-19 2018-12-21 施耐德博士塑料工厂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控制空气流的装置的空气排出器
CN114206641A (zh) * 2019-09-04 2022-03-18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空调用风管装置
CN114633606A (zh) * 2022-05-18 2022-06-17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3229B2 (en) * 2008-07-24 2012-02-14 Honda Motor Co., Ltd. Gear operated shut valve for a ventilation system
DE102010035406B8 (de) * 2010-08-25 2012-12-20 Truma Gerätetechnik GmbH & Co. KG Ausströmdüse und Luftverteilungsvorrichtung
JP6086669B2 (ja) 2012-08-01 2017-03-01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レジスタ
DE102013210053B3 (de) 2013-05-29 2014-09-11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Luftausströmer
DE202013012285U1 (de) 2013-05-29 2016-01-18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Luftausströmer
DE102013111175B3 (de) * 2013-10-09 2014-09-04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US10036566B2 (en) 2013-10-11 2018-07-31 P-Tec Products, Inc. Vent cover
US9279485B2 (en) * 2014-02-13 2016-03-0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mbination linear and rotary actuator
US10099536B2 (en) * 2014-12-02 2018-10-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 vent for a vehicle
US10189334B2 (en) * 2014-12-11 2019-01-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egister
DE102015109068A1 (de) * 2015-06-09 2016-12-1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Personenanströmer für ein Fahrzeug
JP6518627B2 (ja) * 2015-06-29 2019-05-22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風向調整装置
JP6700592B2 (ja) * 2016-05-17 2020-05-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調用レジスタ
US10752082B1 (en) * 2016-05-26 2020-08-25 Apple Inc. Climate control system with slit-vent fluid delivery
US11292318B2 (en) * 2016-07-19 2022-04-05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101910711B1 (ko) * 2016-10-31 2018-10-22 유동균 일부분이 개봉되는 포장지의 제조방법
CN106949615B (zh) * 2017-03-17 2019-06-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器的出风方法和空调器
JP6791066B2 (ja) * 2017-08-25 2020-11-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調用薄型レジスタ
EP3722126B1 (en) 2019-04-09 2023-06-07 Volvo Car Corporation Air vent
JP6976290B2 (ja) * 2019-06-25 2021-1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の吹出装置
DE102020201478A1 (de) * 2020-02-06 2021-08-12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Entlüftungsöffnung
JP7404959B2 (ja) * 2020-03-23 2023-12-2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調用薄型レジスタ
WO2022091743A1 (ja) * 2020-10-30 2022-05-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308A (en) * 1915-03-03 1916-02-01 Victor E Mertz Air-circulating system.
US2588547A (en) * 1948-01-27 1952-03-11 Niles Bement Pond Co Fuel control system
US2814448A (en) * 1952-06-02 1957-11-26 Gen Motors Corp Automotive heating system
US2894443A (en) * 1956-06-25 1959-07-14 Gen Motors Corp Multiple passage supply duct
DE2329244A1 (de) * 1973-06-08 1975-01-02 Volkswagenwerk Ag Luftausstroemer, insbesondere fuer die belueftung des fahrgastraumes eines fahrzeugs
JPS54154146A (en) * 1978-05-26 1979-12-05 Shimizu Construction Co Ltd Slot type air outlet structure for ceiling
DE3001163A1 (de) 1980-01-15 1981-07-23 Audi Nsu Auto Union Ag, 7107 Neckarsulm Luftausstroemer, insbesondere fuer den innenraum eines fahrzeugs
JPS56141938U (zh) * 1980-03-28 1981-10-27
JPS56141938A (en) 1980-04-07 1981-11-05 Haga Chiyuukoushiyo:Kk Production of organic casting mold
JPS5933851B2 (ja) 1982-08-28 1984-08-18 工業技術院長 曲げ試験機
JPS5938633U (ja) * 1982-09-03 1984-03-12 丸光産業株式会社 冷暖房用空気吹出口
JPH0640302B2 (ja) 1984-01-30 1994-05-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図式・ソ−スプログラム自動生成方法
JPS60159939U (ja) * 1984-04-02 1985-10-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気吹出しレジスタ
JPS61192245A (ja) 1985-02-21 1986-08-26 Snow Brand Milk Prod Co Ltd アルギニン配合粉乳
JPH0233079Y2 (zh) * 1985-05-22 1990-09-06
JPS63254344A (ja) * 1987-04-13 1988-10-21 Nippon Denso Co Ltd 流体吹出装置
US4796518A (en) * 1987-12-07 1989-01-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rticulated air vane arrangement
JPH01278822A (ja) * 1988-04-29 1989-11-09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H0495257A (ja) 1990-08-10 1992-03-27 Kenwood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H0495257U (zh) 1990-12-27 1992-08-18
JPH0566447A (ja) 1991-09-06 1993-03-19 Canon Inc 手振れ防止機能付きカメラ
JPH0731075Y2 (ja) * 1992-02-07 1995-07-19 株式会社不二工 二枚羽根対向型ディフューザ
JPH05240496A (ja) * 1992-02-25 1993-09-17 Nippon Plast Co Ltd 車両用空気吹出装置
JP3237201B2 (ja) 1992-05-29 2001-12-10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空気吹出口装置
JP3326543B2 (ja) * 1994-05-26 2002-09-24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ヴァレオクライメートコントロール 空調ドアの開閉制御用リンク機構
FR2758769B1 (fr) * 1997-01-29 1999-04-02 Valeo Climatisation Registre a volets multiples, notamment pour un systeme de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3862114B2 (ja) 1997-09-03 2006-12-27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ライン型吹出口
DE20100740U1 (de) * 2001-01-16 2001-05-31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KG, 67677 Enkenbach-Alsenborn Luft-Ausströmer, insbesondere zur Fahrzeugklimatisierung
JP2002321524A (ja) * 2001-04-25 2002-11-05 Nissan Shatai Co Ltd 空調装置の吹出口シャッタ装置
EP1454780A3 (en) * 2003-03-03 2006-02-15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Air vent for a ventilation system
JP4379188B2 (ja) 2004-04-22 2009-12-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調用レジスタ
JP4816381B2 (ja) * 2006-09-29 2011-11-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調用レジスタ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1198A (zh) * 2011-07-27 2013-01-3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调调风器
CN103029552A (zh) * 2011-10-10 2013-04-1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的通风孔装置
CN103085634A (zh) * 2011-10-27 2013-05-0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用通风孔
CN105189162A (zh) * 2013-04-05 2015-12-23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CN104101068B (zh) * 2013-04-11 2019-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扇叶组件和具有该扇叶组件的空调
CN104101068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扇叶组件和具有该扇叶组件的空调
CN105189245A (zh) * 2013-05-16 2015-12-23 奥地利西门子公司 空气排出装置
CN105189245B (zh) * 2013-05-16 2018-08-24 奥地利西门子公司 空气排出装置
CN107921845A (zh) * 2016-03-21 2018-04-17 施耐德博士塑料工厂有限公司 出风口
CN107921845B (zh) * 2016-03-21 2020-10-27 施耐德博士塑料工厂有限公司 出风口
CN109070698A (zh) * 2016-04-19 2018-12-21 施耐德博士塑料工厂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控制空气流的装置的空气排出器
CN114206641A (zh) * 2019-09-04 2022-03-18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空调用风管装置
CN114206641B (zh) * 2019-09-04 2024-05-28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空调用风管装置
CN114633606A (zh) * 2022-05-18 2022-06-17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CN114633606B (zh) * 2022-05-18 2022-09-20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9544A4 (en) 2010-03-17
JP2008001151A (ja) 2008-01-10
JP4670749B2 (ja) 2011-04-13
CN101472751B (zh) 2011-06-01
DE602007012547D1 (de) 2011-03-31
EP2039544A1 (en) 2009-03-25
US8109813B2 (en) 2012-02-07
KR101045506B1 (ko) 2011-07-01
WO2007148658A1 (ja) 2007-12-27
KR20090019013A (ko) 2009-02-24
EP2039544B1 (en) 2011-02-16
US20100011799A1 (en) 201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2751B (zh)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CN101448661B (zh)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CN100450806C (zh) 空调装置
EP2881272B1 (en) Register
US9724981B2 (en) Air conditioning register
CN101995078B (zh) 空调机的风向变更装置
JP6008733B2 (ja) レジスタ
CN104006516A (zh) 风门开闭装置
EP3647092A1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n air vent
JP2018171962A (ja) 空調用レジスタ
JPWO2013069316A1 (ja) レジスタ
CN101163601B (zh) 用于汽车的设置在通向该车的驾驶室的一个通风管的出口处的风道及相应的汽车
CN102162674A (zh) 滑动门装置
TW201741608A (zh) 風門裝置
JP2008001344A (ja) 空調装置の吹出口構造
CN213017522U (zh) 一种行星齿轮装置、抑制其产生噪声的设备和致动器
JP4971906B2 (ja) 車両用ベンチレータ
JP2020051364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4155135B2 (ja) 空調用レジスタ
JP2018171963A (ja) 空調用レジスタ
JP2009190720A (ja) 風向調整装置
JP4150541B2 (ja) 空気吹出調整用レジスタ
JP2011218993A (ja) レジスタ
CN218348842U (zh) 出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6424069A (zh) 车辆的出风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