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045A - 杆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杆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045A
CN101394045A CNA2008101489151A CN200810148915A CN101394045A CN 101394045 A CN101394045 A CN 101394045A CN A2008101489151 A CNA2008101489151 A CN A2008101489151A CN 200810148915 A CN200810148915 A CN 200810148915A CN 101394045 A CN101394045 A CN 101394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ll body
dwang
fastening parts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89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幸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abl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ab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able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abl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4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改变连接器尺寸及连接器嵌合时的操作性,并提高了耐振动性的杆式连接器。杆式连接器(20)具备分别设有雄、雌端子(4、6)的可嵌合的雄外壳体(1)和雌外壳体(2),通过转动操作可转动地支撑于上述雌外壳体(2)上的转动杆(3),从而进行上述雄、雌外壳体(1、2)的嵌合和解除,在转动杆(3)上具备卡定部件(11b),该卡定部件(11b)在嵌合操作时夹持插入到上述雌外壳体(2)内部的上述雄外壳体(1)的侧面部,从而抑制振动所引起的上述雄、雌外壳体(1、2)之间的晃动。

Description

杆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施了耐振动对策的连接器,尤其涉及通过杆的转动操作来进行一对连接器壳体的嵌合的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8表示在作为混合汽车用的混合系统的电池~变换器~马达之间的电连接上所使用的现有的连接器的构造。雄外壳体1围绕雄内壳体5,而且雄内壳体5围绕雄端子4。另外,在雄外壳体1的两侧面部设有配合突起1a。
雌外壳体2也同样围绕雌内壳体(未图示),而且雌内壳体(未图示)围绕雌端子(未图示)。另外,在雌外壳体2的两侧面,相对配置有大致コ字形的转动杆3的臂部3b,而且,两臂部3b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被支撑。在转动杆3的两臂部3b上,设有与配合突起1a配合的槽部3a和插入口3d。而且,插入口3d和槽部3a相互连接。
根据该结构,将配合突起1a插入到插入口3d,使两外壳体1、2临时嵌合。然后,通过转动操作转动杆3而使配合突起1a沿槽部3a移动,两外壳体1、2完全嵌合。同时,在两外壳体1、2的内部,雄端子4和雌端子(未图示)被连接。
在现有的连接器中,为了使其具有电磁波屏蔽功能,两外壳体1、2都用铝来成型。在该结构的场合,为了防止两外壳体1、2彼此干涉而不能嵌合,而且也考虑到外壳体1、2制造时的尺寸不均,需要在两外壳体1、2之间设置一定程度的间隙。
但是,在发生振动的汽车的发动机室等上使用了该连接器的场合,由于振动而在两外壳体1、2之间产生晃动。而且,设在两外壳体内部的雄端子4与雌端子(未图示)的接触部彼此(未图示)反复进行滑动。因此,在接触部锡和银的镀层磨损,露出底层的铜,从而使铜氧化,产生雄端子4与雌端子的接触部的电阻增加的问题。
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用了图9所示的连接器(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1996)。该连接器100嵌合雄连接器壳体110和雌连接器壳体141而成。雄连接器壳体110包括外壳体112、内壳体113、及可转动的锁定杆117。外壳体112与内壳体113另外形成,且安装有锁定杆117。内壳体113被设在内壳体113与外壳体112之间的螺旋弹簧116加力,与雌连接器壳体141抵接。根据该结构,可防止保持雄端子(未图示)的雌连接器壳体141和保持雌端子(未图示)的内壳体113的晃动。由此,能够防止两连接端子(未图示)的接触部彼此的磨损。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螺旋弹簧所产生的弹力向解除连接器嵌合的方向作用,因此产生连接器嵌合时的操作性的恶化等问题。而且,虽然具有抑制连接器嵌合方向的晃动的效果,但是,抑制与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晃动的效果并不充分。因此,由于与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晃动,容易产生雄、雌端子之间的晃动,存在不能完全消除两端子的滑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改变连接器尺寸及连接器嵌合时的操作性,并提高了耐振动性的杆式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构成为以下结构。
涉及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具备分别设有用于进行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的一对外壳体,通过在可转动地支撑于一个外壳体上的转动杆上配合了另一个外壳体的配合部的状态下转动操作转动杆,从而嵌合一对外壳体,在一个外壳体上设有可向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的卡定部件,该卡定部件与转动杆的转动操作连动而向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并与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
而且,涉及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具备分别设有用于进行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的一对外壳体,在一个外壳体上可转动地支撑具有槽部的转动杆,在另一个外壳体上设有可与槽部配合的配合突起部,通过在该配合突起部与槽部配合的状态下转动操作转动杆,从而嵌合两外壳体,在一个外壳体上设有可向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的卡定部件,该卡定部件与转动杆的转动操作连动而向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并与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
而且,在上述杆式连接器中,最好是如下结构:通过具有卡定部件的连接部件而在一个外壳体上可转动地支撑转动杆,在卡定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外螺纹部,与该外螺纹部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部形成在设置于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的连接孔上,卡定部件与转动杆的转动操作连动而拧入连接孔中,向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与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
另外,在上述杆式连接器中,一体形成于连接部件上的突起部件的形状及形成于转动杆上且与突起部件连接的杆孔的形状,最好是连接部件伴随转动杆的转动操作而旋转的形状。
而且,在上述杆式连接器中,卡定部件最好在与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的部分具备弹性部件。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仅用转动杆的转动操作就能得到相对于两外壳体的来自侧面部方向的卡定力。因而,无需增加连接器嵌合时的作业工序就能够防止与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晃动。
换言之,无需加大设在两外壳体的内部的雄、雌端子之间的接触力(插入力),就能够防止振动所引起的雄、雌端子之间的滑动。因此,无需加大作为增力构造的转动杆,就可以容易进行嵌合操作。
另外,卡定部件在与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的部分具备弹性部件。由此,能够提高连接器的耐振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剖视图。
图2(a)是在图1的杆式连接器中嵌合前的侧视图。图2(b)是在图1的杆式连接器中嵌合前的俯视图。
图3(a)是在图1的杆式连接器中嵌合后的侧视图。图3(b)是在图1的杆式连接器中嵌合后的俯视图。
图4是在图1的杆式连接器中嵌合前的连接部件的周围放大图。
图5是在图1的杆式连接器中嵌合后的连接部件的周围放大图。
图6(a)是涉及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的实施例2的嵌合前的侧视图。图6(b)是在实施例2的杆式连接器中嵌合前的卡定部件的周围放大图。
图7(a)是在图6的杆式连接器中嵌合后的卡定部件的周围的俯视图。图7(b)是图7(a)的虚线A-A处的剖视图。
图8现有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现有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
1-雄外壳体,1a-配合突起(配合部),2-雌外壳体,2a-连接孔,2b-内螺纹部,3-转动杆,3a-槽部,3b-臂部,3c-杆孔,3d-插入口,4-雄端子,5-雄内壳体,6-雌端子,7-雌内壳体,8-电缆,9-金属环,10-密封件,11-连接部件,11a-突起部件,11b-卡定部件,11c-外螺纹部,12-防水密封件,13-尾板,14-连接器防脱机构,15-弹性部件,16-滚筒部,17-连接部件,17a-突起部件,17b-转动部件,18-卡定部件,18a-倾斜部,18b-环,18c-弹簧,19-卡定孔,20-杆式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使用图1~图5详细说明涉及本发明的适当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20的嵌合时的剖面构造。杆式连接器20具备雄外壳体1和可与该雄外壳体1嵌合的雌外壳体2。具有雄外壳体1的设备侧连接器安装在设备(未图示)上,具有雌外壳体2的电缆侧连接器安装在电缆8上。
设备侧连接器的构造如下:在翼片端子(タブ端子)构造的雄端子4的外周上固定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的雄内壳体5,并且雄内壳体5固定在由铝构成的雄外壳体1上。
另一方面,电缆侧连接器的构造如下:在插座触头(リセコンタクト)构造的雌端子6的外周上固定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的雌内壳体7,并且雌内壳体7固定在由铝构成的雌外壳体2上。
另外,配置在雌外壳体2内的雌端子6其断面形成为V字型。由该V字构造产生弹性力,雌端子6与配置在雄外壳体1内的雄端子4能以一定的力保持接触。
电缆8构成为以导体为中心依次以同心圆状形成绝缘树脂、屏蔽部、外皮的构造。在雌端子6侧的电缆8的前端部,电缆8剥出导体,导体被设在雌端子6上的滚筒部16紧固,与雌端子6电连接。
而且,屏蔽部通过金属环9与雌外壳体2电连接。
在电缆侧连接器上设有防水用的密封件10,在嵌合连接器彼此时通过从两外壳体1、2按压密封件10,得到两外壳体1、2之间的防水性。
另外,在电缆8与雌外壳体2之间,设有防水密封件12和按压该防水密封件12的尾板13,由此得到电缆8与雌外壳体2之间的防水性。
图2(a)表示嵌合前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图2(b)表示嵌合前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大致コ字形的转动杆3通过由突起部件11a和卡定部件11b构成的连接部件11,可转动地支撑在雌外壳体2上。该转动杆3在臂部3b上具备椭圆形的杆孔3c,并且具备与后述的成为配合部的配合突起1a配合的槽部3a,该槽部3a具备插入口3d。另外,连接部件11具备椭圆形的突起部件11a。而且,通过杆孔3c与突起部件11a嵌合,与转动杆3的转动操作连动而使连接部件11旋转。在这里,杆孔3c及突起部件11a不局限于椭圆形,只要是伴随转动杆3的转动操作而使连接部件11也旋转的形状即可。即,如果是圆形以外则也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等。但是,臂部3b与连接部件11的连接并不限制连接部件11的轴向的运动。
图3(a)表示嵌合后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b)表示嵌合后的连接器的俯视图。连接器的嵌合操作如下进行:设在雄外壳体1上的配合突起1a插入到设在转动杆3上的插入口3d,使两外壳体1、2临时嵌合。接着,通过将转动杆3向电缆8侧(图3(a)中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操作,使配合突起1a沿槽部3a移动,两外壳体1、2完全嵌合。而且,如图2(a)所示,插入口3d与槽部3a连接。
然后,转动杆3在连接器嵌合后,固定在设置于雌外壳体2上的连接器防脱机构(CPA)14上,由此,保持连接器嵌合状态。
在这里,将图3(b)的臂部3b相对配置的轴向定义为连接器宽度方向,而且,将相对于连接器嵌合方向及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双方垂直的方向定义为连接器高度方向,以下,对图4及图5进行说明。
图4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连接部件11的周围放大图。而且,图5表示连接器嵌合后的连接部件11的周围放大图。连接部件11由突起部件11a和卡定部件11b构成,卡定部件11b在与雄外壳体1抵接的部分具备弹性部件15。
在卡定部件11b的曲面部形成有外螺纹部11c,与该外螺纹部11c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部2b形成于雌外壳体2的两侧面部所具备的连接孔2a的内侧面部。
通过该结构,与转动杆3的转动操作(图4中的箭头方向)连动,连接部件11所具备的卡定部件11b在连接孔2a中使外螺纹部11c与内螺纹部2b螺纹连接的同时进行旋转(图4中的箭头方向)并向雄外壳体1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前进。然后,如图5所示,在连接器嵌合时插入到雌外壳体2的内部的雄外壳体1的两侧面部上抵接弹性部件15,两外壳体1、2被卡定。而且,弹性部件15最好以向宽度方向压入雄外壳体1的方式抵接。
另一方面,在连接器解除时,从图5所示的状态,向与嵌合作业时相反的方向转动操作转动杆3。由此,连接部件11所具备的卡定部件11b在连接孔2a中使外螺纹部11c与内螺纹部2b螺纹连接的同时向反方向旋转(图5中的箭头方向)。然后,弹性部件15从插入到雌外壳体2内部的雄外壳体1的两侧面部分离,两外壳体1、2的卡定被解除。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20,伴随转动杆3的嵌合操作,连接部件11与雄外壳体1的两侧面部抵接。由此,与现有的杆式连接器的嵌合操作同样,仅转动操作转动杆3,就能可靠地防止从汽车发动机等产生的振动所引起的两外壳体1、2之间的与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晃动。
因此,与现有的杆式连接器的嵌合操作同样,仅转动操作转动杆3,就能防止汽车发动机等的振动所引起的两外壳体1、2之间的晃动。从而,能够减少由振动引起的雄、雌端子4、6的接点部的磨损。即,无需改变连接器嵌合的操作性,就能提高杆式连接器20的耐振动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20,作为设在连接部件11与雄连接器壳体1之间的弹性部件15,最好使用橡胶(杨氏模量约1.5~5.0MPa)等。由此,即使卡定部件11b以较强的力夹住雄连接器壳体1,也不会在卡定部件11b及雄连接器壳体1上产生伤和变形,因此能提高可靠性。
而且,由于在弹性部件15与雄连接器壳体1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所以能够防止汽车发动机等的振动所引起的两外壳体1、2之间的晃动。从而,能够防止设在两外壳体1、2内部的雄、雌端子4、6之间的滑动。即,能够提高杆式连接器20的耐振动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20,连接器嵌合操作后的转动杆3利用雌外壳体2所具备的连接器防脱机构(CPA)14固定在连接器嵌合时的位置上。因此,在汽车发动机等产生的振动下,转动杆3也不会从连接器嵌合时的位置偏移。由此,与转动杆3的转动操作连动的连接部件11,固定在与雄外壳体1抵接的连接器嵌合时的位置上。从而,两外壳体1、2的卡定被保持。因此,在由汽车发动机等产生的振动下的连接器中,也能防止两外壳体1、2之间的晃动。从而,能够防止设在两外壳体1、2内部的雄、雌端子4、6之间的滑动。即,能够提高杆式连接器20的耐振动性。
实施例2
以下,使用图6~图7详细说明涉及本发明的适当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图6(a)表示涉及本发明的连接器嵌合前的杆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实施例1是用于可转动地连接转动杆3与雌外壳体2的连接部件11、和用于卡定两外壳体1、2的卡定部件11b一体形成的结构。对此,在实施例2中,是用于可转动地连接转动杆3与雌外壳体2的连接部件17、和用于卡定两外壳体1、2的卡定部件18另外形成的结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下,对实施例2的结构中有特征的连接部件17及卡定部件18进行详细说明。图6(b)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卡定部件18的周围放大图。
在连接部件17的一端一体形成突起部件17a,在另一端一体形成转动部件17b。突起部件17a的断面呈椭圆形,与臂部3b所具备的椭圆形的杆孔3c嵌合,连接部件17和转动杆3被固定。
而且,转动部件17b可转动地支撑在雌外壳体2的侧面部所具备的连接孔2a上。由此,伴随转动杆3的转动操作,连接部件17可转动地支撑于雌外壳体2上。
在这里,突起部件17a及杆孔3c的形状不局限于椭圆形,只要能固定突起部件17a和杆孔3c即可,利用粘接剂或焊接等固定也可。
与连接部件17另外形成的卡定部件18呈大致四角柱的形状,并且沿雄外壳体1的侧面部方向可移动地插通雌外壳体2所具备的卡定孔19中。而且,在夹住雌外壳体2在雄外壳体1侧和转动杆3侧,直径比卡定孔19大的一对环18b形成于卡定部件18上。再有,在转动杆3侧的环18b与雌外壳体2之间形成有弹簧18c。由此,卡定部件18向雄外壳体1的侧面部方向可移动一对环18b之间的距离。而且,在卡定部件18的转动杆3侧的一端部形成倾斜部18a。
通过该结构,伴随转动杆3被转动操作(图6中的箭头方向),臂部3v与卡定部件18的倾斜部18a接触。然后,倾斜部18a被臂部3b按压,而使卡定部件18向雄外壳体1的侧面部方向移动。
伴随该操作,卡定部件18所具备的弹簧18c收缩在雌外壳体2与环18b之间。
在这里,与实施例1同样,卡定部件18在与雄外壳体1抵接的部分具备弹性部件15也可以。由此,即使卡定部件18以较强的力夹住雄连接器壳体1,也不会在卡定部件18及雄连接器壳体1上产生伤和变形,因此能够提高可靠性。而且,卡定部件18的形状不局限于四角柱,也可以是圆柱、三角柱等任意形状。
图7(a)表示嵌合后的杆式连接器的卡定部件18周围的俯视图,图7(b)表示在图7(a)中所示的A-A剖视图。利用臂部3b将卡定部件18向雄外壳体1的侧面部方向压入,使卡定部件18与雄外壳体1的侧面部抵接,从而卡定两外壳体1、2。而且,卡定部件18最好以向宽度方向压入雄外壳体1的方式抵接。
另外,在连接器解除时,向与嵌合操作时相反的方向转动操作转动杆3(图7(a)中的箭头方向),由此,臂部3b将卡定部件18向雄外壳体1的侧面部方向按压的力消失,所以两外壳体1、2的卡定被解除。伴随该操作,由嵌合时已收缩的弹簧18c加力,从而卡定部件18返回到连接器嵌合前的位置。
根据实施例2的杆式连接器,与现有的杆式连接器的嵌合操作同样,仅转动操作转动杆3,就能使卡定部件18与雄外壳体1的两侧面部抵接。由此,可防止汽车发动机等的振动所引起的两外壳体1、2之间的晃动。从而,能够减少由振动引起的雄、雌端子4、6的接点部的磨损。即,无需改变连接器嵌合的操作性,就能提高杆式连接器20的耐振动性。

Claims (5)

1.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分别设有用于进行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的一对外壳体,通过在可转动地支撑于一个上述外壳体上的转动杆上配合了另一个上述外壳体的配合部的状态下转动操作上述转动杆,从而嵌合上述一对外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个外壳体上设有可向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的卡定部件,该卡定部件与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操作连动而向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并与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
2.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分别设有用于进行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的一对外壳体,在一个上述外壳体上可转动地支撑具有槽部的转动杆,在另一个上述外壳体上设有可与上述槽部配合的配合突起部,通过在该配合突起部与上述槽部配合的状态下转动操作上述转动杆,从而嵌合上述一对外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个外壳体上设有可向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的卡定部件,该卡定部件与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操作连动而向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并与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具有上述卡定部件的连接部件在上述一个外壳体上可转动地支撑上述转动杆,在上述卡定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外螺纹部,与该外螺纹部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部形成在设置于上述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的连接孔上,上述卡定部件与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操作连动而拧入上述连接孔中,向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方向移动,并与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体形成于上述连接部件上的突起部件的形状及形成于上述转动杆上且与上述突起部件连接的杆孔的形状,是上述连接部件伴随上述转动杆的转动操作而旋转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定部件与上述另一个外壳体的侧面部抵接的部分具备弹性部件。
CNA2008101489151A 2007-09-18 2008-09-17 杆式连接器 Pending CN1013940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0376A JP4867875B2 (ja) 2007-09-18 2007-09-18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7240376 2007-09-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045A true CN101394045A (zh) 2009-03-25

Family

ID=4045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489151A Pending CN101394045A (zh) 2007-09-18 2008-09-17 杆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94247B2 (zh)
JP (1) JP4867875B2 (zh)
CN (1) CN101394045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609A (zh) * 2010-04-13 2011-11-09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手柄式连接器
CN102255188A (zh) * 2010-04-13 2011-11-23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手柄式连接器
CN102832506A (zh) * 2011-06-16 2012-12-19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连接装置
CN104916978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电池连接组件
CN108054558A (zh) * 2017-12-07 2018-05-18 中山市天隆燃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连接器
KR20180110136A (ko) * 2016-03-18 2018-10-08 스미토모 덴소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레버식 커넥터
CN110611224A (zh) * 2018-09-30 2019-12-2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及连接器
CN110690625A (zh) * 2018-07-02 2020-01-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11433983A (zh) * 2017-12-18 2020-07-17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杆式连接器
CN111525339A (zh) * 2019-02-01 2020-08-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7057B2 (ja) * 2009-08-24 2014-02-0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2035109B (zh) 2009-09-24 2014-11-0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连接结构
JP4947132B2 (ja) 2009-11-30 2012-06-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
JP5334817B2 (ja) 2009-11-30 2013-11-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車両用接続構造
JP5318736B2 (ja) 2009-11-30 2013-10-1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
JP4905542B2 (ja) 2009-11-30 2012-03-2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240176B2 (ja) 2009-11-30 2013-07-17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
JP5334818B2 (ja) 2009-11-30 2013-11-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
JP5318744B2 (ja) 2009-12-18 2013-10-1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299262B2 (ja) 2009-12-24 2013-09-25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
DE102010001435B4 (de) * 2010-02-01 2011-12-15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Buchsengehäuse
JP5293628B2 (ja) * 2010-02-01 2013-09-1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293627B2 (ja) 2010-02-01 2013-09-1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024398B2 (ja) 2010-02-03 2012-09-12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33328B2 (ja) 2010-04-12 2013-11-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287306B2 (en) * 2010-06-30 2012-10-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that absorbs multi-connector positional mating tolerance variation
JP5598758B2 (ja) 2010-08-26 2014-10-0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401671B2 (ja) 2010-08-26 2014-01-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2074208A (ja) 2010-09-28 2012-04-12 Hitachi Cable Ltd コネクタ
JP4905586B1 (ja) 2010-12-21 2012-03-2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60882B2 (ja) 2011-01-13 2015-08-1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89858B2 (ja) 2011-01-14 2014-09-1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31061B2 (ja) 2011-01-19 2015-12-0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673457B2 (ja) * 2011-01-19 2015-02-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05594B1 (ja) * 2011-01-19 2012-03-2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48495B2 (ja) * 2011-02-09 2015-07-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5609734B2 (ja) 2011-03-24 2014-10-2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229407B2 (ja) * 2012-02-24 2013-07-03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8784127B2 (en) * 2012-06-11 2014-07-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including mating assist lever that contains locking means and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that interacts therewith
JP2016126841A (ja) * 2014-12-26 2016-07-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460404B2 (ja) * 2015-05-20 2019-01-3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457982B2 (ja) * 2016-07-19 2019-01-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6618509B2 (ja) 2017-06-06 2019-12-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10218116B1 (en) 2017-10-03 2019-0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cking vehic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135183B1 (en) 2017-10-20 2018-11-20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ssist lever
JP6993393B2 (ja) * 2019-10-31 2022-0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977A (ja) * 1990-04-27 1992-01-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2571316B2 (ja) * 1991-03-15 1997-01-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付コネクタ
JP2500247Y2 (ja) * 1991-06-03 1996-06-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付コネクタ
US5230635A (en) * 1991-06-25 1993-07-27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lever
US5474462A (en) * 1992-05-01 1995-12-1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system with a lever requiring small force
US5551885A (en) * 1992-05-01 1996-09-03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system requiring small force by use of operation lever
US5476391A (en) * 1993-06-15 1995-12-1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Lever type connector assembly
US5484297A (en) * 1993-09-27 1996-01-16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fitting-type connector
JP3777083B2 (ja) * 2000-07-11 2006-05-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構造
US6439902B1 (en) * 2000-11-13 2002-08-27 Yazaki North America Pre-set locks for a connector lever
JP3601474B2 (ja) * 2001-05-29 2004-12-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3036927A (ja) * 2001-07-25 2003-02-07 Yazaki Corp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804827B2 (ja) * 2002-01-15 2006-08-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882111B2 (ja) * 2002-04-22 2007-02-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928479B2 (ja) * 2002-05-23 2007-06-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6324227A (ja) * 2005-04-18 2006-11-30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4822743B2 (ja) * 2005-05-30 2011-1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579083B2 (ja) * 2005-07-29 2010-1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転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593480B2 (ja) * 2006-01-11 2010-12-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JP4966622B2 (ja) * 2006-10-12 2012-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966625B2 (ja) * 2006-10-27 2012-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01618B2 (ja) * 2007-07-17 2012-03-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609A (zh) * 2010-04-13 2011-11-09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手柄式连接器
CN102255188A (zh) * 2010-04-13 2011-11-23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手柄式连接器
CN102237609B (zh) * 2010-04-13 2014-11-0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手柄式连接器
CN102255188B (zh) * 2010-04-13 2015-02-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手柄式连接器
CN102832506A (zh) * 2011-06-16 2012-12-19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连接装置
CN102832506B (zh) * 2011-06-16 2016-01-1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连接装置
CN104916978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电池连接组件
CN104916978B (zh) * 2014-03-13 2017-06-13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电池连接组件
CN108780969A (zh) * 2016-03-18 2018-11-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KR20180110136A (ko) * 2016-03-18 2018-10-08 스미토모 덴소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레버식 커넥터
KR102078758B1 (ko) 2016-03-18 2020-02-19 스미토모 덴소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레버식 커넥터
CN108780969B (zh) * 2016-03-18 2020-08-0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8054558A (zh) * 2017-12-07 2018-05-18 中山市天隆燃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连接器
CN108054558B (zh) * 2017-12-07 2019-10-11 深圳市联畅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连接器
CN111433983A (zh) * 2017-12-18 2020-07-17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杆式连接器
CN110690625A (zh) * 2018-07-02 2020-01-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10611224A (zh) * 2018-09-30 2019-12-2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及连接器
CN111525339A (zh) * 2019-02-01 2020-08-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11525339B (zh) * 2019-02-01 2022-01-0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11525339B9 (zh) * 2019-02-01 2022-01-2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94247B2 (en) 2010-09-14
US20090075506A1 (en) 2009-03-19
JP4867875B2 (ja) 2012-02-01
JP2009070754A (ja)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4045A (zh) 杆式连接器
KR101699576B1 (ko)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US8123535B1 (en) Charging connec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JP6475669B2 (ja) コネクタ
CN105470719B (zh) 插头连接器
JP5764023B2 (ja) コネクタ
JP6537483B2 (ja) 電源接続システム
CN109314374B (zh) 保护器以及线束
CN104285343A (zh) 防水连接器
WO2018012182A1 (ja) コネクタ
US10122109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KR20200070612A (ko) 커넥터
JP6023892B2 (ja) メス端子
JP5999440B2 (ja) コネクタ
EP289472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0833802B1 (ko) 쉴드쉘 커넥터 조립체
JP6224041B2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US20220263264A1 (en) Communication cable with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7073457A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7144923B2 (ja) 中継コネクタ
US76414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vibration-resisting structure
CN216698950U (zh) 屏蔽连接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2020155300A (ja) コネクタ
CN216794150U (zh) 连接器的壳体、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9843246U (zh) 带浮动结构的同轴连接器及摄像头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