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5965B - 治疗粘膜破坏性炎症的转铁蛋白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治疗粘膜破坏性炎症的转铁蛋白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5965B
CN101325965B CN2006800459548A CN200680045954A CN101325965B CN 101325965 B CN101325965 B CN 101325965B CN 2006800459548 A CN2006800459548 A CN 2006800459548A CN 200680045954 A CN200680045954 A CN 200680045954A CN 101325965 B CN101325965 B CN 101325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ferrin
mucosa
application
inflammation
d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59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5965A (zh
Inventor
P·瓦伦蒂
R·比萨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bo Oreste Italy
Ulia Ital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BO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95006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325965(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BO Srl filed Critical MICROBO Srl
Publication of CN101325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5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5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59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40Transferrins, e.g. lactoferrins, ovotransferr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至少一种转铁蛋白,较佳为乳铁蛋白,在制备能够有效预防和/或治疗影响粘膜的破坏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炎症任选地与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和/或急性和慢性感染的状态相关。破坏性炎症的原因是,例如,怀孕期间的病理性病变和由细胞内或粘附或生物膜保护的病原体引起的持续感染。本发明事实上在炎症从病理向生理状态和非破坏性水平的恢复中已显示较强抗炎活性,伴随着在铁从组织到循环的通路以及病原体的发展或传播中的并行调节活性,同时抑制过氧化物的形成,所述过氧化物也参与细胞损伤和破坏性炎症。本发明所述转铁蛋白的作用通过局部和/或口服给药实现。结合口服和局部两种给药类型有助于增强对贫血和血铁过少症状态的作用。本发明也描述了一种同时、相继或单独使用的联合制剂,其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种转铁蛋白用于局部给药的第一组合物,和至少一种转铁蛋白用于口服给药的第二组合物。

Description

治疗粘膜破坏性炎症的转铁蛋白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铁蛋白的新型药物应用,也涉及一种包括转铁蛋白的可同时、相继或单独使用的联合制剂。
背景技术
人类粘膜是最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病毒侵害的生长环境,一般为共栖细菌集群。在生理情况下,由具有天然免疫力的几种蛋白质和多肽所构成的粘膜分泌物确保其对抗微生物和病毒攻击的保护。炎症反应是宿主对感染的一种基本防御机制,但在某些条件下,炎症反应可变得非常激烈,以至于有害。在这种情况下,与共栖微生物相关的宿主免疫耐受成为一种对抗病原体的调节性免疫反应,导致被称为“破坏性”的炎症,因为这种炎症总是伴随着宿主细胞的严重损害。因此,生理炎症和破坏性炎症之间的平衡,再加上限制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以及必要时恢复炎症反应的动态平衡(生理炎症)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能够确保对破坏性现象的抑制,所述破坏性现象例如可能结合有进行性感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损害,并且粘膜本身受损和天然免疫能力缺乏非抗体因素而更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病理性和破坏性炎症的发生可由人体识别为外来物且不能成功消除的持续刺激引起。典型病例是,例如,或轻或重的病理妊娠后的破坏性炎症,特别是病毒感染、霉菌病或细菌(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引起的感染所导致的破坏性炎症,它们位于细胞内,或者一旦粘附于人体细胞即合成并包裹本身,与微生物一起组成被称为生物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多糖层,已知普通杀菌和抑菌剂无法渗透该生物膜。
破坏性炎症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的伴随症状在一定程度上由严重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状态构成。实际上在炎症发生期间游离铁从循环中逐步转移到组织中,在粘膜水平的游离铁生理浓度显著增加(大约10-18M)。此事实对人体有以下几个有害后果,包括(i)活性氧在组织水平过量生成,尤其是过氧化物(通过铁诱导的芬顿反应(Fenton reaction)),及(ii)促炎细胞因子生成增加。此外,已证明在粘膜水平的可利用铁或游离铁增加,加速微生物和病毒的扩散和传播,因为许多病原体显示出铁诱导性的生长和毒力。最后,进行中的口腔粘膜感染(例如牙周病)、肠道粘膜感染(肠炎)或阴道上皮细胞感染反过来导致出血,使得铁从循环中进一步流失;这些因素以一种正反馈的形式增加铁在组织中的超负荷(达到造成感染和由此引起的炎症所造成的慢性贫血状态的程度)。以上所述解释了粘膜水平破坏性炎症的发生为何往往与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和/或影响所述粘膜的感染的病理病症相关,以致各种疾病的原因和结果难以区分。
目前,可能与血铁过少症、贫血和急性或慢性感染相关的慢性炎症状态以具体针对每个症状的物质给药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炎药或铁基疗法,因此,如果两种或以上复杂因素同时出现,则要求药物鸡尾酒(cocktails)联合。然而,没有药物能够同时对一种以上症状具有满意的疗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物质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影响粘膜的破坏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炎症任选地与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和/或急性或慢性感染状态相关。
在这个目的范围内,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物,用于治疗和预防上述治疗性适应症,并可取得特别有效的效果。
发明公开
本发明的这个和其他目的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至少一种转铁蛋白,较佳为乳铁蛋白在制备用于局部和/或口服预防和/或治疗影响粘膜的破坏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炎症任选地与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和/或急性或慢性感染状态相关。
本发明的这个和其他目的也可通过同时、相继或单独使用的联合制剂来实现,特别适用于有效预防和/或治疗影响粘膜的破坏性炎症,所述炎症任选地与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和/或急性或慢性感染状态相关,其中所述制剂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用于局部应用的至少一种转铁蛋白,较佳为乳铁蛋白的第一药物组合物,和用于口服应用的至少一种转铁蛋白,较佳为乳铁蛋白的第二药物组合物。
应当理解为,关于本发明某个方面的所述任何特征也可作为其它方面的参考,即使后面这些方面没有明确重复,也必须认为有同样的效力。
发明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源自申请人令人惊奇的观察,根据这些观察发现转铁蛋白局部和/或口服给药能够同时实现一系列的效果,包括:
i)抑菌/抑真菌和杀菌/杀真菌作用,因为转铁蛋白,尤其是乳铁蛋白,螯合铁并防止微生物生长和传播,并有抗病毒作用,防止早期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ii)恢复炎症动态平衡,因为转铁蛋白,尤其是乳铁蛋白,
-一方面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合成,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TNF-α和NF-kB,这些因子的过量产生是破坏性性炎症的特点和鲜明迹象。因此,对细胞损伤有相应的保护并增强宿主自然防御。
-另一方面,螯合游离铁,阻止活性氧的过量产生,这些活性氧分子也涉及促炎细胞因子的激活;
iii)恢复铁平衡,因为转铁蛋白,特别是乳铁蛋白通过抑制IL-6和随后的肝脏抗菌多肽(hepcidin)表达和合成,使得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将聚集在组织中的铁运回循环中。对铁从组织释放的有效作用因此可使所述组织被微生物、真菌和病毒感染攻击的敏感性降低(预防因子)。
iv)对血铁(sideremia)含量和血红蛋白生理值恢复的有效作用,由于转铁蛋白让铁从组织转运进入循环的所起的所述效应,改善与微生物和病毒感染和感染或非感染后果的发炎现象相关的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状态。
乳铁蛋白,如同一般转铁蛋白,众所周知其抗菌活性和杀菌活性。最近,也强调了其抑制微生物粘附能力和被称为兼性细胞内细菌的病原菌的穿透能力。而且,乳铁蛋白抑制早期病毒感染的能力已被广泛证实。然而,转铁蛋白,尤其是乳铁蛋白从未被证实或建议能用于阻止破坏性炎症现象(抑制过氧化物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消除粘膜中的铁超负荷,即微生物扩散和传播以及贫血和血铁过少症状态往往与破坏性炎症本身相关的原因。尽管人们不希望受任何具体科学理论限制,还是认为,根据本发明,转铁蛋白使用时的协调作用可能是由于游离铁螯合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合成的双重作用,尤其是白细胞介素-6,不排除乳铁蛋白(一种强阳离子糖蛋白)结合微生物、病毒和宿主细胞表面的任何负电荷成分的特有能力。第一效应使得导致破坏性炎症反应发生的活性氧形成减少,而第二效应通过白细胞介素-6和其他促炎细胞因子的平行减少,使肝脏抗菌多肽合成平行减少。肝脏抗菌多肽有抑制膜铁转运蛋白活性的作用,膜铁转运蛋白是一种将铁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因此,当肝脏抗菌多肽因为白细胞介素-6恢复到正常表达及正常合成的水平而没有表达或很少表达时,膜铁转运蛋白从与肝脏抗菌多肽的结合中游离,并能将铁从组织输送到循环中。首先,通过恢复生理免疫反应和消除微生物生长和传播所需的铁,本发明能有效帮助预防和治疗目前很难根除的感染,如病原体(细菌、病毒或真菌)所造成的一些感染,这些病原体由生物膜保护,或定位于细胞内区域,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药物可以进入。
″破坏性(病理性)炎症(或发炎)″的表达用于指对病原体反应的炎症,所述病原体具有过量产生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TNF-α和NF-kB的特征,所述炎症导致宿主细胞损伤。验证这种病症的发生及其与非破坏性炎症的区别在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公知的范围内。
″与破坏性炎症相关的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的表达较佳地意指,影响粘膜的破坏性炎症引起的血铁过少症和贫血单独或作为整体的状态。″与破坏性炎症相关的急性和慢性感染性疾病或感染″的表达较佳地意指这些感染引起破坏性炎症。″引起破坏性炎症″的表达较佳地意指,由病原体或共栖细菌成为偶然病原体而引起的感染,这些病原体是增加破坏性炎症发生的风险的一个因素,也因为破坏性炎症发生,其结果是病情持续和复发或成为慢性。由于转铁蛋白,尤其是乳铁蛋白特有和优势特征,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防止和/或治疗破坏性炎症、血铁过少症、贫血及所有这些方面同时出现的情况下的急性或慢性感染。
″防止和/或治疗破坏性炎症″的表达意指减少这种疾病症状、其原因或其预后的严重程度或频率。具体来说,意指减少和维持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TNF-α和NF-kB和肝脏抗菌多肽生成的生理值。应当注意,本发明并没有意图描述或要求一种免疫抑制效果,而是一种关于破坏性炎症的炎性过程动态平衡的控制效果,并且不对抗正常生理性炎症,其中″正常生理性炎症″的表达表明不伴随上述促炎细胞因子过量生成的炎性过程。
″预防和/或治疗血铁过少症和贫血″的表达意指恢复循环中血铁含量(sideremia)的生理水平和血红蛋白量。
″急性或慢性感染″的表达表明影响粘膜和由粘附于或者受生物膜保护的细胞内病原体(细菌或病毒)、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不指明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或原生动物)类型。感染一般较佳为齿龈炎(gingivitides)、牙周病(parodontopathies)、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以及如果是病毒,则为已知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和已知有兼性或强制细胞内定位的微生物导致的复发性感染的中的一种或以上。
″铁平衡的恢复″或″铁新陈代谢的恢复″的表达意指恢复铁在组织和循环之间的量的生理分布,以及恢复维持这一分布的自然系统的生理活动。
″粘膜″较佳指肠道、阴道、肛门粘膜、口咽腔粘膜中的一种或以上。如果是局部应用,则指阴道粘膜、肛门粘膜和口咽腔粘膜中的一种或以上。
″局部给药″或″局部地″或″局部给药药物″的表达指转铁蛋白的局部用药,较佳在口咽腔、阴道腔和肛门腔中的一种或以上用药。尽管目前在技术上也可通过口服给药来达到局部给药(因此,这种情况下,转铁蛋白不吸收,而是在肠道粘膜局部起作用),本发明中的肠道药物剂型不应理解为″局部给药″。因此,肠道粘膜的预防和/或治疗总是且仅可通过结合局部效应和系统效应的口服给药来实现。
″口服给药″,″口服地″或″口服给药药物″指系统和局部口服给药,因此使得转铁蛋白可以系统性吸收并保持局部活性。口服给予的转铁蛋白因此表现为对肠道粘膜的局部效应以及胃肠道吸收后对人体内所有粘膜的系统效应。
如下文中详述,如果是与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相关的破坏性炎症,不论涉及的粘膜,转铁蛋白,尤其是乳铁蛋白的应用较佳地根据局部和口服双重方式给药。当然,肠道粘膜治疗并不需要双重给药模式。
术语″转铁蛋白″指一类自然存在的糖蛋白,其特征为有两个铁(III)的结合位点,且该类糖蛋白中各成员的序列同源性高。属于转铁蛋白并能在本发明中应用的分子为乳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serotransferrin)和卵铁传递蛋白(ovotransferrin),较佳为乳铁蛋白。可单独应用单个分子本身,或者混合应用。
已经令人惊奇地发现,任何程度的铁(III)结合位点饱和,完全游离(乳铁蛋白的″apo″型,铁位点的饱和度相当于0%),部分或完全饱和(乳铁蛋白的″holo″型,铁位点的饱和度相当于100%),均可达到转铁蛋白的炎症效果。无论如何应当注意,在所显示的活性和饱和度百分比之间有相互依赖关系(但不是活性和所含铁的全部数量之间),其中较低饱和度的转铁蛋白越多,可达到的活性越高。然而,完全饱和的转铁蛋白(100%饱和)对抑制过氧化物没有满意的治疗效果,过氧化物是前述的破坏性炎症的原因之一。100%铁饱和的转铁蛋白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合成能力降低是因为这种功能缺失。也应当理解为本发明可应用的转铁蛋白可有范围从0%到100%的任何程度的铁结合位点饱和,较佳从0%(包括此限)到100%(不包括此限),更佳为0%到20%(包括这些限度)的饱和。可应用有具体饱和度的转铁蛋白或不同饱和度的转铁蛋白混合物。较佳应用低饱和度的转铁蛋白。也可理解为,Fe(III)和/或任选地具有不同动力学和亲和力的一个或以上有类似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其他过渡金属可以任何程度的饱和占据铁结合位点。这些金属可为,例如,锌,铜,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术语″乳铁蛋白″指完整天然蛋白质和完整重组蛋白质,以及通过酶或化学消化得到的完整(天然或重组)蛋白质片段。乳铁蛋白在各物种中高度保守,在人类是一种692个氨基酸所构成的糖蛋白,其等电点约为9,分子量约80kDa,有三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每个分子可以高亲和力(KD-10-20M)可逆结合两个Fe(III)原子(这种铁结合能力也由上文所述的叶(lobe)和各种片段所维持)。乳铁蛋白存在于,如,牛奶和人的所有分泌物中,以及中性粒细胞颗粒中。相对于其他转铁蛋白,应用乳铁蛋白的优点在于乳铁蛋白结合铁的亲和力较高,甚至可以在感染发生处的酸性pH值下结合。乳铁蛋白可通过牛奶萃取进行大量生产。在本专利的测试中将描述牛乳铁蛋白,但目前在商业上可用的所有其他乳铁蛋白,例如,人乳铁蛋白、鼠类乳铁蛋白和水牛乳铁蛋白,具有相同活性。可理解为,乳铁蛋白可以是天然的(萃取得到),通过重组方法生产,或两者混合。所有转铁蛋白制剂,较佳为乳铁蛋白制剂,不管是否有不同程度的饱和,除了完全铁饱和的剂型,对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合成以及铁平衡的恢复都显示相同的效力;而且,100%饱和的制剂将铁从组织中移除的活性很低。
业已惊奇发现,也可通过使用整个蛋白质经过酶消化后得到的单个部分来实现完整转铁蛋白显示的相同特性。对于这个原因,可理解为以上所定义的转铁蛋白的应用可以被经酶消化或纯化得到的一个或多个片段替代。如果是乳铁蛋白,首选片段为叶N和叶C和所述叶的部分,例如分子量为20kDa的片段aa 86-258及分子量为47kDa的片段aa 285-692。″叶N″的表达意指,分子量(MW)约为33KDa的部分,相当于从1到280的片段,以及所述叶分子量约为20KDa的部分,相当于完整乳铁蛋白经酶消化后纯化的氨基酸86至258片段。″叶C″的表达意指分子量(MW)大约为38KDa的部分,相当于从345到692的片段,以及另一分子量约为47KDa的部分,相当于完整乳铁蛋白经酶消化后纯化的氨基酸285至692片段。
″包含转铁蛋白的组合物或药物″的表达意指有如上所定义的转铁蛋白,较佳为乳铁蛋白的组合物或药物,作为其唯一、主要的(以重量或体积百分比)或较少(以重量或体积百分比)的活性成分。转铁蛋白,特别是乳铁蛋白,可以用于局部和口服给药的任何已知液体、半固体或固体药物剂型,这些剂型任选地与赋形剂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也可理解为,如果需要的话,转铁蛋白,特别是乳铁蛋白,也可与具有抗炎、抗菌(抑菌和杀菌)、抗病毒、抗真菌、铁基活性的一种或以上常规药物联合使用。业已惊奇发现,转铁蛋白局部应用对破坏性炎症和急性或慢性感染部分活性较高,而在解决与破坏性炎症相关的血铁过少症和贫血的状态中活性较小。转铁蛋白口服给药却在铁平衡的恢复中(因而在解决血铁过少症和贫血的状态中)显示显著活性。因此,如果根据本发明的转铁蛋白局部应用有利地与口服给药结合,其对与破坏性炎症相关的血铁过少症和贫血状态可达到最大效应。局部给药的较佳药物剂型选自:直接使用的冻干无水粉末(如,用于喷洒的冻干粉末)、备用或即时使用的水基溶液(如,清洗或洗涤溶液)、凝胶、乳霜、在口中崩解的片剂、阴道片、牙膏、口香糖、待冷冻的冻干产品。直接在口腔或阴道粘膜分散的冻干产品的药物剂型是已被证实为最有效力的剂型。片剂、乳霜或凝胶和未准备溶液的优先次序逐步降低。至于口服给药的药物剂型,业已发现每一个可以进入人体的目前已知药物剂型均有效。然而,对解决肠道感染以及治疗和预防血铁过少症和贫血来说,含有乳铁蛋白的胶囊和片剂最好,在某种较少的程度上,乳铁蛋白在使用时溶解在水溶液中效果最好。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同时、相继和单独使用的联合制剂,其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用于局部给药的含有至少一种转铁蛋白,较佳为乳铁蛋白的第一药物组合物;和用于口服给药的含有至少一种转铁蛋白的第二药物组合物,较佳为乳铁蛋白。根据本发明的制剂所取得的优点中,优势之以是可同时改善与血铁过少症和贫血一起发生的破坏性炎症状态。目前已知的产品和组合物(包括没有制备成局部或口服给药的联合制剂的正常转铁蛋白组合物)无法同时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两种组合物可通过关于上下文中所述的用于局部和/或口服给药的转铁蛋白药物剂型所指出的相同所需和任选特性的方式来限定。
现在通过实施例,并仅参考乳铁蛋白来描述这两种组合物。所属领域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考他所知道的普通知识,无论如何都知道如何使这些信息适合其他转铁蛋白。
为了对所有急性或慢性感染、破坏性炎症、血铁过少症和贫血得到满意的效果,如下所述的剂量疗法非常有利。
如果第一(局部)组合物是单剂量固体剂型(如,阴道片、锭剂和片剂),较佳地乳铁蛋白给药总量为每天100至400mg,最好持续一周。如果是固体多剂量药物组合物(如,每种情况下收集的冻干粉末),优选相同的给药间隔。可以选择每天一次给予乳铁蛋白或每天多次给予。局部给药的第一组合物较佳实施例是锭剂、锭片和片剂,其中含有50至200mg的乳铁蛋白,每天给药二次,持续一周,阴道片含有待溶解的50至200mg的乳铁蛋白,每天给药二次,持续一周,冻干乳铁蛋白原位扩散,每天二次,每次使用量相当于50-200mg,持续一周,待冻干和在按摩牙龈中使用的冻干乳铁蛋白,每天数次,每次使用量相当于10-30mg。
如果第一组合物是液体或半固体多剂量剂型(如,清洗溶液、凝胶、乳霜),其中所含乳铁蛋白的范围最好为组合物的0.1-10重量/体积%。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每天的乳铁蛋白范围为100-400mg,最好使用一周,如上文固体组合物所述。
如果第二(口服)组合物是固体单剂量剂型(如片剂),乳铁蛋白总量的给药范围较佳为每天50mg至200mg,给药持续一月,更佳每天给药相当于200mg,给药持续一月。例如,可每天给药二次,每次含有100mg乳铁蛋白冻干无水粉末,给药一月。
如上所定义的第一和第二组合物最好在非进餐时间给予。
以上所述用药量和时间(定义为总“剂量疗法”),包括具体例子的局部和口服组合物,在有关转铁蛋白的药物应用以及上述相应药物中认为也是有效和较佳的方面。
举例说明,乳铁蛋白在预防和治疗齿龈炎,病毒齿龈口腔炎(gingivostomatitides),牙周病中的体外疗效将通过使用受齿龈上牙菌斑和与牙周病相关的1型疱疹病毒和革兰阴性厌氧菌龈斑细菌影响的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培养物来描述。加入乳铁蛋白降低感染上皮细胞生成的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和合成,抑制过氧化物产生,过氧化物具体地激活NF-kB,反过来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级联反应。NF-kB激活缺乏因而可防止细胞损伤和由此引起的微生物和病毒感染传播。在体内试验中,在预防和治疗齿龈炎、病毒齿龈口腔炎和牙周病中,乳铁蛋白局部和口服给药对血铁过少症和贫血的效力,不仅由局部客观检查评估,而且经临床参数,如促炎细胞因子和肝脏抗菌多肽的血浓度或后者的尿浓度评估,以及血液参数评估,特别要重视治疗之前和之后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的数值。在体内,乳铁蛋白导致的炎症消退使乳铁蛋白还可以透过蛋白质调节铁从细胞中的流入和流出中(膜铁转运蛋白),从组织移除铁,并转移到循环中,防止过氧化物在组织中形成,同时抑制微生物复制,恢复循环中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值。此外,再次举例说明,例如,乳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作为一种口腔真菌感染模型,并使用同样被白色念珠菌感染的HeLa细胞(源自子宫癌)体外培养作为阴道真菌感染模型,来说明铁蛋白在治疗白色念珠菌所致真菌感染中的效力。在这两种感染中,加入乳铁蛋白有力地抑制所培养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及合成。在体内,炎症消退,通过蛋白质调节铁从细胞中的流入和流出,使乳铁蛋白也能使铁从组织中移除,防止过氧化物形成,并同时抑制微生物的复制。在这些真菌感染中,如果有严重血铁过少症和贫血,局部给药结合口服给药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牙龈或阴道粘膜,不仅由局部客观检查评估,而且经临床参数,如促炎细胞因子和肝脏抗菌多肽的血浓度或后者的尿浓度,以及血液参数评估,特别要重视治疗之前和之后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的数值。
此外,再次举例说明,例如,可通过用兼性细胞内细菌感染,如沙门氏杆菌,作为微生物肠炎(enteritides)模型的肠细胞体外培养说明乳铁蛋白对治疗肠道感染的效力。在受感染的细胞培养中乳铁蛋白的存在有力地抑制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活性氧所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合成。炎症消退,通过蛋白质调节铁从细胞中的流入和流出,使乳铁蛋白也能将铁从组织中移除,防止过氧化物形成,过氧化物可激活NF-kB。NF-kB又可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级联反应,激活NF-kB的缺失对乳铁蛋白来说,事实上可防止细胞损伤和由此导致的微生物复制和感染传播。
在体内试验中,乳铁蛋白口服给药预防和治疗肠炎的效力评估,不仅通过客观检查,而且通过临床参数,如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肝脏抗菌多肽的血浓度或后者的尿浓度,以及血液参数评估,特别要重视治疗之前和之后的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值。
一般来说,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粘膜的传染病和炎症性疾病,包括肠道、阴道和口腔粘膜,特别是齿龈炎、真菌和病毒感染和牙周病中,以及增加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的能力,仅仅是乳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通过将铁从组织运输到循环,恢复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正常值,同时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合成、抑制过氧化物产生的活性的一些可能治疗应用,如本专利申请所述。事实上这些乳铁蛋白的特性允许其用于预防和治疗许多其他影响粘膜的急性和复发性炎症和感染。
在此所举的例子显示,乳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的与粘膜感染和炎性疾病有关的预防和治疗活性,一般可用来对抗影响人类粘膜的传染病和炎性疾病,包括肠道、阴道和口腔粘膜、特别是选自齿龈炎、真菌和病毒感染、牙周病、血铁过少症、贫血以及其他急性和复发性疾病中的疾病,可以认为对目前使用的治疗极为有利,例如,因为它没有毒性并且因为它是唯一一种有能力同时结合多种功能的物质,其中具体地包括铁稳态和破坏性炎症的稳态。具体来说,乳铁蛋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6合成,继而防止白细胞介素-6调节的肝脏抗菌多肽合成,恢复膜铁转运蛋白的活性,膜铁转运蛋白的活性受肝脏抗菌多肽抑制,该活性允许铁从组织运输到循环中,恢复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生理值,这两者都是宿主健康和预防及治疗粘膜疾病的基础。此外,在牙周病治疗中,乳铁蛋白取代昂贵和侵入性技术如手术切除龈下菌斑,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解决了治疗后短时间内出现反复感染和炎症复发,直至牙齿附着部分完全丧失和骨发生部分丧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势将在以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中更好更明显的体现,实施例通过非限定性例子理解。
实施例1
乳铁蛋白在齿龈炎中的活性。所用实验方案由以下组成:
微生物:从受牙龈炎影响的患者取菌斑,直接接种获得微生物,使用的各种微生物属的微生物浓度为107微生物/毫升。
细胞单层:牙龈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直到获得105细胞/毫升的半融合单层。
细胞单层感染:在加或不加铁饱和度为15-30%的60μg/ml的牛乳铁蛋白的条件下,牙龈成纤维细胞单细胞层以107的细菌/毫升菌斑的浓度接种,以获得100∶1的微生物感染倍数(infection multiplicity),在37℃下孵育2小时。
细胞因子表达量:收集和离心单细胞层上清液以除去细菌。经过反复离心后,无细菌的上清液在-20℃中冷冻,用于感染诱导的任何细胞因子的生成分析。用无Ca2+、Mg2+的PBS反复冲洗单细胞层以消除细菌及任何乳铁蛋白的痕迹,在加入乳铁蛋白的条件下,溶解成纤维细胞,从中提取RNA,并通过微阵列芯片测试其基因表达,与那些从非感染细胞或在没有乳铁蛋白的感染细胞中提取的RNA相比较。
表达的细胞因子生成剂量:保存的上清液用于检测生成的细胞因子剂量,通过专门检测每一个待测细胞因子的免疫酶试验(ELISA)检测。
过氧化物测定
将高铁细胞色素C加入至培养的上皮细胞中测量活性氧生成。该测定基于高铁细胞色素c的减少。
实验结果归纳如下:在进行分析的300种基因中,仅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TNF-α来说,单细胞层感染诱导基因表达比非感染细胞约高1或2倍。加入乳铁蛋白减少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使表达值正常。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TNF-α合成的定量分析证实所述促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在加或不加的乳铁蛋白(60μg/ml)的条件下,感染或未感染齿龈上菌斑的牙龈成纤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8)和TNF-α的表达和合成。
Figure S2006800459548D00111
表中所列的值1.0是指正常的基因表达,而所有>1.0的值表示基因的过量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TNF-α的表达和生成轻微上升,是生理炎症的一个指标,因为菌斑是通常位于牙表面的一组细菌,所以这个结果是合理的。加入乳铁蛋白使所述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及合成均降低,阻止炎症过程可能演变而破坏细胞。
至于活性氧的产生,已经注意到,与受感染的细胞不加糖蛋白相比,菌斑中感染了细菌的细胞在加入乳铁蛋白的条件下过氧化物的分泌减少。在这些实验中,将浓度范围从10至100μm的铁离子添加到培养液中,这个浓度与在病理情况下的粘膜中产生的浓度相等。
与体内试验的相关性
三种促炎细胞因子中,有必要强调IL-6的重要性。与健康人的唾液相比,在感染牙龈炎或其他炎症的患者唾液中,已测定IL-6增高。将100毫克冻干剂型的乳铁蛋白在彻底清洁牙齿后应用于牙弓区的粘膜,每天两次,经过一周的治疗,IL-6值降低,炎症和出血停止。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则不进行乳铁蛋白口服给药;否则,经100毫克15-30%饱和乳铁蛋白一天两次给药,治疗一月后这些数值恢复正常。
实施例2
乳铁蛋白在牙周病中的活性。所用实验方法组成如下:
微生物:从受牙周病影响的患者,按严格厌氧条件,以107细菌/毫升的浓度分离中间普氏菌或龈下菌斑。
细胞单层:牙龈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直到获得105细胞/毫升的半融合单层。
细胞单层感染:在加或不加铁饱和度为15-30%的60μg/ml的牛乳铁蛋白的条件下,牙龈成纤维细胞单细胞层以107的细菌/毫升龈下菌斑的中间普氏菌或厌氧革兰氏阴性细菌浓度接种,以获得100∶1的微生物感染倍数,在37℃下孵育4小时。
细胞因子表达量:收集和离心经受4小时感染的单细胞层上清液以除去细菌。经过反复离心后,无细菌的上清液在-20℃中冷冻,用于感染诱导的任何细胞因子的生成分析。用无Ca2+、Mg2+的PBS反复冲洗单细胞层以消除细菌及任何乳铁蛋白的痕迹,在加入乳铁蛋白的条件下,溶解成纤维细胞,从中提取RNA,并通过微阵列芯片测试其基因表达,与那些从非感染细胞或从不加乳铁蛋白的感染细胞中提取的RNA相比较。
表达的细胞因子的生成剂量:保存的上清液用于检测生成的细胞因子剂量,通过专门检测每一个待测细胞因子的免疫酶试验(ELISA)检测。
过氧化物测定
将高铁细胞色素C加入至培养的上皮细胞中测量活性氧生成。该测定基于高铁细胞色素c的减少。
实验结果归纳如下:在进行分析的300种基因中,对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GRO1、GRO2、GRO3、TNF-α、NF-kB、NF-kBIA来说,中间普氏菌和龈下菌斑的细胞单层感染诱导的基因表达比非感染细胞中的表达约高3至10倍。
加入乳铁蛋白减少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使表达值正常,白细胞介素8除外,尽管其表达有所降低,但仍保持过量表达。据报道,最重要的几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TNF-α合成的定量分析证实这些促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的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在加或不加乳铁蛋白(60μg/ml)的条件下,感染或未感染中间普氏菌的牙龈成纤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TNF-α的表达和合成。
Figure S2006800459548D00131
表中所列的值1.0是指正常的基因表达,而所有>1.0的值表示基因的过量表达。感染中间普氏菌的成纤维细胞中IL-1β、IL-6、IL-8和TNF-α的表达和生产比感染菌斑的牙龈成纤维细胞感染中观察到的高。这些数据表明,仅仅与牙周病相关的厌氧革兰氏阴性细菌在宿主细胞中有穿透能力,如中间普氏菌,而诱导齿龈炎的粘附性和非侵入性细菌却没有,导致可以被视为破坏性的激烈炎症反应,如体外细菌留在细胞内超过4小时以上所证实。加入乳铁蛋白不仅显著降低IL-6,IL-8和TNF-α表达和合成,而且降低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GRO1、GRO2、GRO3、NF-kB或NF-kBIA的表达或合成,表明其对促炎细胞因子值回到正常值非常重要,白细胞介素-8除外,其可能是细菌在宿主细胞内持久信号。用龈下菌斑的厌氧革兰氏阴性菌作为传染媒介已得到类似数据。
在不含乳铁蛋白的情况下,细菌进入细胞,上皮细胞中过氧化物生成相当多,但在乳铁蛋白存在时受到抑制。
与体内试验的相关性
与健康者相比,在牙周病患者的沟液中观察到IL-1β、IL-6和铁的浓度升高。将100毫克冻干剂型的乳铁蛋白在彻底牙齿清洁后应用于牙弓区粘膜,每天两次,治疗一月后,沟液中IL-1β、IL-6和铁值均减少,出血、龈下脓肿和炎症停止,并且牙齿的附着部分从治疗第三周开始恢复。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则不进行乳铁蛋白口服给药;否则,经100毫克15-30%饱和乳铁蛋白一天两次给药,治疗一月。口服治疗一月后这些值恢复正常,同时与治疗前相比,白细胞介素-6和肝脏抗菌多肽血浓度和肝脏抗菌多肽尿浓度降低。
实施例3
乳铁蛋白在与牙周炎和唇疱疹相关的1型疱疹病毒和与生殖器疱疹相关的2型疱疹病毒感染中的活性。所用的实验方法由以下组成:
病毒
本实验采用1型和2型疱疹病毒(HSV-1和HSV-2)。
单细胞层的病毒感染
在加或不加500μg/ml乳铁蛋白的条件下,将细胞单层(成纤维细胞或HeLa)与HSV-1或HSV-2在4℃下孵育1h。孵育结束后将单细胞层置于37℃下。
白细胞介素6生成量
通过特异性免疫酶联试验(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以测量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
实验结果归纳如下:
与非感染相比,感染HSV-1或HSV-2的单细胞层诱导白细胞介素6分泌较多。加入乳铁蛋白大大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合成,特别是白细胞介素6,如表3所示。
表3:感染或未感染1型和2型疱疹病毒的牙龈成纤维细胞或HeLa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和合成。
  不加乳铁蛋白   加入乳铁蛋白
  IL-6   IL-6
  在非感染细胞中的表达   1.0   1.0
  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   2.5   1.0
  在非感染细胞中的合成(pg/ml)   90   90
  在感染细胞中的合成(pg/ml)   320   110
表中所列的值1.0是指正常基因表达,而所有>1.0的值表示基因过量表达。
HSV-1或HSV-2所得到的数据相似。
与体内试验的相关性
将100毫克冻干剂型的乳铁蛋白在刷牙后应用于牙弓区粘膜,或在彻底清洁后应用于唇或生殖器官的病变,每天2次,治疗一月后,促炎细胞因子值,包括IL-6,以及铁的浓度均降低,如果是口腔病变,则可导致牙齿附着部分损失的出血、龈下脓肿、破坏性炎症消失;而在唇或生殖器疱疹的情况下,4或7天治疗后病变和相应的炎症消失。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则不进行乳铁蛋白口服给药;如果患者经常复发,则观察到血铁过少症、贫血和IL-6的值高。在这些情况下,进行100毫克15-30%饱和乳铁蛋白一天两次给药,治疗一月。所述治疗进行一个月后,所述数值恢复正常,同时与治疗前相比,白细胞介素-6和肝脏抗菌多肽血浓度和肝脏抗菌多肽尿浓度降低。
实施例4
乳铁蛋白在口腔真菌病中的活性。所用的实验方法由以下组成:
微生物:临床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株,使用浓度相当于107细胞/毫升。
细胞单层:牙龈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直到获得105细胞/毫升的半融合单层。
细胞单层感染:在加或不加铁饱和度为15-30%的60μg/ml的牛乳铁蛋白的条件下,牙龈成纤维细胞单层以107白色念珠菌/毫升接种,以获得相当于100∶1的微生物感染倍数,在37℃下孵育2小时。
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收集和离心单细胞层上清液以除去白色念珠菌。经过反复离心后,无白色念珠菌的上清液在-20℃中冷冻,用于感染诱导的任何细胞因子的生成分析。用无Ca2+、Mg2+的PBS反复冲洗单细胞层以消除白色念珠菌及任何乳铁蛋白的痕迹,在加入乳铁蛋白的条件下,溶解成纤维细胞,从中提取RNA,并通过微阵列芯片测试其基因表达,并与那些从非感染细胞或从不加乳铁蛋白的感染细胞中提取的RNA相比较。
表达的细胞因子的生成量:保存的上清液用于检测生成的细胞因子量,通过专门检测每一个待测细胞因子的免疫酶试验(ELISA)检测。
过氧化物测定
将高铁细胞色素C加入至培养的上皮细胞中测量活性氧生成。该测定基于高铁细胞色素c的减少。
实验结果归纳如下:在进行分析的300种基因中,仅就白细胞介素6而言,单细胞层感染诱导的基因表达比非感染细胞高约2倍。加入乳铁蛋白减少IL-6的表达,使表达值正常。白细胞介素6合成的定量分析证实了所述促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的相关数据,如表4所示。
表4:在加或不加乳铁蛋白(60μg/ml)的条件下,感染或未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牙龈成纤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和合成。
  不加乳铁蛋白   加入乳铁蛋白
  IL-6   IL-6
 在非感染细胞中的表达   1.0   1.0
 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   2.0   1.0
 在非感染细胞中的合成(pg/ml)   90   90
 在感染细胞中的合成(pg/ml)   240   130
表中所列的值1.0是指正常基因表达,而所有>1.0的值表示基因过量表达。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和生成值均高于菌斑中细菌感染的牙龈成纤维细胞中观察到的值。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细胞中,加入乳铁蛋白降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及合成。
至于活性氧的产生,已经观察到与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细胞不加糖蛋白相比,感染了白色念珠菌的细胞在加入乳铁蛋白的条件下过氧化物分泌减少。
与体内试验的相关性
与健康者唾液中观察到的相比,在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患者的唾液中IL-6浓度较高。将100毫克冻干剂型的乳铁蛋白在彻底牙齿清洁后应用于牙弓区的粘膜,每天两次,经过一周的治疗,IL-6值降低,炎症和感染消失。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则不进行乳铁蛋白口服给药;否则,经100毫克15-30%饱和乳铁蛋白口服给药,一天两次,治疗一月后,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恢复到生理值。
实施例5
乳铁蛋白在阴道真菌感染中的活性。所用的实验方法由以下组成:
微生物:从患有阴道炎的患者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株,所用浓度为107细胞/毫升。
细胞单层:源自子宫癌的HeLa进行培养,直到获得105细胞/毫升的半融合单层。
细胞单层感染:在加或不加铁饱和度为15-30%的60μg/ml的牛乳铁蛋白的条件下,牙龈成纤维细胞单层以107的白色念珠菌/毫升接种,以获得100∶1的微生物感染倍数,在37℃下孵育2小时。
细胞因子表达量:收集和离心单细胞层上清液以除去白色念珠菌。经过反复离心后,无白色念珠菌的上清液在-20℃中冷冻,用于感染诱导的任何细胞因子的生成分析。用无Ca2+、Mg2+的PBS反复冲洗单细胞层以消除白色念珠菌及任何乳铁蛋白的痕迹,在加入乳铁蛋白的条件下,溶解HeLa,从中提取RNA,并通过微阵列芯片测试其基因表达,并与那些从不加乳铁蛋白的感染细胞中提取的RNA相比较。
表达的细胞因子的生成量:保存的上清液用于检测生成的细胞因子剂量,通过专门检测每一个待测细胞因子的免疫酶试验(ELISA)检测。
过氧化物测定
将高铁细胞色素C加入至培养的上皮细胞中测量活性氧生成。该测定基于高铁细胞色素c的减少。
实验结果归纳如下:在进行分析的300种基因中,仅就白细胞介素6而言,单细胞层感染诱导的基因表达比非感染细胞高约2倍。加入乳铁蛋白减少IL-6的表达,使表达值正常。白细胞介素6合成的定量分析证实了所述促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的相关数据,如表5所示。
表5:在加或不加乳铁蛋白(500μg/ml)的条件下,感染或未感染白色念珠菌的HeLa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和合成。
  不加乳铁蛋白   加入乳铁蛋白
  IL-6   IL-6
  在非感染细胞中的表达   1.0   1.0
  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   2.0   1.0
  在非感染细胞中的合成(pg/ml)   90   90
  在感染细胞中的合成(pg/ml)   200   95
表中所列的值1.0是指正常基因表达,而所有>1.0的值表示基因过量表达。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细胞中,加入乳铁蛋白降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及合成。
至于活性氧的产生,已经观察到与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细胞不加糖蛋白相比,感染了白色念珠菌的细胞在加入乳铁蛋白的条件下过氧化物分泌减少。
与体内试验的相关性
与健康者阴道分泌物中观察到的相比,在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6浓度较高。将100毫克冻干剂型的乳铁蛋白用于阴道,在彻底清洁后每天应用两次,经过一周的治疗,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6值降低,炎症和感染消失。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则不进行乳铁蛋白口服给药;否则,经100毫克的15-30%饱和乳铁蛋白一天两次给药,治疗一月后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恢复生理值。
实施例6
乳铁蛋白在肠炎中的活性。所用的实验方法由以下组成:
微生物:临床上分离的伤寒沙门菌株,所用浓度为107细胞/毫升。
细胞单层:肠道细胞,CaCo-2进行培养,直到获得105细胞/毫升的半融合单层。
细胞单层感染:在加或不加铁饱和度为15-30%的60μg/ml的牛乳铁蛋白的条件下,肠道细胞单层以107的伤寒沙门菌/毫升进行接种,以获得100∶1的微生物感染倍数,在37℃下孵育2小时。
细胞因子表达量:收集和离心单细胞层上清液以除去伤寒沙门菌。经过反复离心后,无伤寒沙门菌的上清液在-20℃中冷冻,用于感染诱导的任何细胞因子生成分析。用无Ca2+、Mg2+的PBS反复冲洗单细胞层以消除伤寒沙门菌及任何乳铁蛋白的痕迹,在加入乳铁蛋白的条件下,溶解CaCo-2细胞,从中提取RNA,并通过微阵列芯片测试其基因表达,并与那些从不加乳铁蛋白的感染细胞中提取的RNA相比较。
表达的细胞因子的生成量:保存的上清液用于检测生成的细胞因子剂量,通过专门检测每一个待测细胞因子的免疫酶试验(ELISA)检测。
过氧化物测定
将高铁细胞色素C加入至培养的上皮细胞中测量活性氧生成。该测定基于高铁细胞色素c的减少。
实验结果归纳如下:在进行分析的300种基因中,仅就白细胞介素6而言,单细胞层感染诱导基因表达比非感染细胞高约2倍。加入乳铁蛋白减少IL-6的表达,使表达值正常。白细胞介素6合成的定量分析证实了所述促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的相关数据,如表6所示。
表6:在加或不加乳铁蛋白(60μg/ml)的条件下,感染或未感染伤寒沙门菌的肠道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TNF-α的表达和合成。
Figure S2006800459548D00191
实施例7
血铁过少症和贫血治疗用口服胶囊
无论血铁过少症和贫血的原因是什么,一天两次给予含有100毫克乳铁蛋白的胶囊,给药治疗一月,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值。表7总结所得到的定量数据并可归纳所有体内治疗,参考例子1、2、3、4、5和6。
表7:150例患者在每天2次给予100mg乳铁蛋白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和血铁含量的平均值。
而且,乳铁蛋白给药一月后,检测的肝脏抗菌多肽和白细胞介素-6值均低于治疗前。特别是血液中的肝脏抗菌多肽从160ng/ml下降至100ng/ml,尿中肌酐从每天1000ng/mg下降至每天10ng/mg。至于IL-6,经过乳铁蛋白治疗一月后,其血浓度从男性的7.5和女性的5.4pg/mL分别下降至大约2.4和1.2pg/mL。
实施例8
口服冻干产品。用法:彻底口腔卫生后,100mg的乳铁蛋白沉积在口腔粘膜,每天两次。
活性成分:100mg的冻干乳铁蛋白
赋形剂:碳酸氢钠25mg
柠檬酸钠25mg
实施例9
阴道用冻干产品。用法:彻底清洁后,100mg的乳铁蛋白沉积在阴道粘膜,每天两次。
活性成分:100mg的冻干乳铁蛋白
实施例10
口服溶液。用法:彻底口腔卫生后,约10-15ml清洗,每天两次。
100ml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通常用于口腔的含有1%乳铁蛋白的水溶液或溶剂溶液,待使用时溶解。
实施例11
阴道用溶液。用法:彻底清洁后,约20-25ml洗涤,每天两次。
100ml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通常用于阴道的含有1%乳铁蛋白的水溶液或溶剂溶液,待使用时溶解。
实施例12
口腔用凝胶或乳霜。用法:彻底口腔卫生后,每天两次。
100g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含有1%浓度的乳铁蛋白乳霜或凝胶,
赋形剂:粘膜用的所有凝胶或乳霜的一般赋形剂。
实施例13
阴道用凝胶或乳霜。用法:彻底清洁后,每天两次。
100g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含有1%浓度的乳铁蛋白乳霜或凝胶,
赋形剂:阴道粘膜用的所有凝胶或乳霜的一般赋形剂。
实施例14
局部用片剂。用法:溶解于口腔的片剂,彻底口腔清洁后,每天两次。
300mg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100mg乳铁蛋白
赋形剂:150mg苯甲酸钠
50mg薄荷油
实施例15
阴道片剂。用法:一片,用于阴道,彻底清洁后,每天两次。
300mg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100mg乳铁蛋白
赋形剂:150mg苯甲酸钠
50mg碳酸氢钠
实施例16
牙膏。用法:至少每天两次。
100mg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500mg乳铁蛋白
赋形剂:所有牙膏适用的普通赋形剂,加上50mg碳酸氢钠和50mg柠檬酸钠。
实施例17
口香糖。用法:餐后1块咀嚼的口香糖。
活性成分:500mg乳铁蛋白
赋形剂:400mg基本口香糖
10mg柠檬酸钠
10mg碳酸氢钠
20mg羟基苯甲酸盐
5mg香精
实施例18
待溶解在水里并冷冻的冻干产品。用法:每天两次以上按摩牙龈
10ml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20mg乳铁蛋白
赋形剂:5mg香精
实施例19
可吞咽的胶囊。用法:非就餐时间给予1颗胶囊,每天两次。
每颗胶囊中的组合物:
活性成分:100mg乳铁蛋白
赋形剂:25mg碳酸氢钠
根据所述的实验模型,以上所举的例子证实了乳铁蛋白抑制由包含在患者菌斑中感染细菌的牙龈成纤维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合成能力,以及其保护细胞对抗过氧化物所造成的损害的活性,其可重复并且重现性好。根据所述的实验模型,以上所举的例子也证实了乳铁蛋白抑制由包含在龈下菌斑中感染中间普氏菌或厌氧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牙龈成纤维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合成能力,以及其保护细胞对抗过氧化物所造成的损害的活性,其可重复并且重现性好。根据所述的实验模型,以上所举的例子还证实了乳铁蛋白抑制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牙龈成纤维细胞或HeLa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合成能力,以及其保护细胞对抗过氧化物所造成的损害的活性,其可重复并且重现性好。根据所述的实验模型,以上所举的例子再证实了乳铁蛋白抑制感染伤寒沙门菌的肠道细胞部分的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合成能力,以及其保护细胞对抗过氧化物所造成的损害的活性,其可重复并且重现性好。在体内实验中,发现在粘膜感染和炎症中的所有血铁过少症和贫血病例中,乳铁蛋白口服给药至少一个月之前和之后,进行血液或尿液中白细胞介素-6和肝脏抗菌多肽分析以及血液学分析,以证明本发明对循环中和组织中沉积的铁平衡恢复的效力。因此,已充分证明,至少一种转铁蛋白,较佳为乳铁蛋白在制备用于局部和/或口服给药的药物中的应用于已实现了如上所述的目的和目标。
虽然本文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属领域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将立即明白在任何情况下可能获得其他同等有利和优选实施例。
本申请要求意大利专利申请号MI2005A002351的优先权,并在此纳入作为参考。

Claims (26)

1.牛乳铁蛋白在制备用于局部和/或口服给药来预防和/或治疗影响粘膜的破坏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炎症与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和/或由粘附、聚集或生物膜形式存在的微生物和有兼性或强制性细胞内定位的微生物所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复发性感染的状态相关,其中,所述牛乳铁蛋白中铁(III)结合位点的饱和度范围为15%饱和到30%饱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防和/或治疗包括同时取得如下效果:
i)抑菌/抑真菌、杀菌/杀真菌作用和阻止病毒感染中早期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作用,
ii)恢复炎症动态平衡,
iii)恢复铁平衡,
iv)恢复血铁含量和血红蛋白生理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粘膜的破坏性炎症的预防和/或治疗导致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TNF-α、NF-kB和肝脏抗菌多肽的生成降低并维持在生理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和/或治疗涉及破坏性炎症、血铁过少症、贫血和急性或慢性感染同时出现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的预防和/或治疗导致组织和循环之间铁含量的生理分布恢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膜选自肠道粘膜、阴道粘膜、肛门粘膜和口咽腔粘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局部应用,所述粘膜选自阴道粘膜、肛门粘膜和口咽腔粘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口服应用,所述粘膜为肠道粘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性炎症与血铁过少症和贫血相关,并且局部应用与口服应用相结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饱和度源自Fe(III)、Zn、Cu和Mn中的一种或多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应用通过冻干无水粉末直接在粘膜上使用的方式来实现。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应用通过含有至少一种牛转铁蛋白的片剂或胶囊来实现。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铁蛋白局部应用为每天给予的乳铁蛋白总量为100-400mg,持续一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应用为每天两次应用,每次将50-200mg的量的冻干粉末分散在粘膜上,持续一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应用通过含有占组合物总体积0.1-10重量%的乳铁蛋白的多剂量液体或半固体剂型来实现。
16.如权利要求1、10、11、12、13、14、15或1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铁蛋白口服应用为每天给予的乳铁蛋白总量为50-200mg,持续一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铁蛋白口服应用为每天给予的乳铁蛋白总量为每天200mg,持续一月。
18.一种可同时、相继或单独使用的联合制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影响粘膜的破坏性炎症,所述炎症任选地与血铁过少症和/或贫血和/或由粘附、聚集或生物膜形式存在的微生物和有兼性或强制性细胞内定位的微生物所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复发性感染的状态相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用于局部应用的牛乳铁蛋白的第一药物组合物,和用于口服应用的牛乳铁蛋白的第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牛乳铁蛋白中铁(III)结合位点的饱和度范围为15%饱和到30%饱和。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饱和度源自Fe(III)、Zn、Cu和Mn中的一种或多种。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应用通过冻干无水粉末直接在粘膜上使用的方式来实现。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应用通过含有至少一种牛转铁蛋白的片剂或胶囊来实现。
22.如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铁蛋白局部应用为每天给予的乳铁蛋白总量为100-400mg,持续一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联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应用为每天两次应用,每次将50-200mg的量的冻干粉末分散在粘膜上,持续一周。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联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应用通过含有占组合物总体积0.1-10重量%的乳铁蛋白的多剂量液体或半固体剂型来实现。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铁蛋白口服应用为每天给予的乳铁蛋白总量为50-200mg,持续一月。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联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铁蛋白口服应用为每天给予的乳铁蛋白总量为每天200mg,持续一月。
CN2006800459548A 2005-12-09 2006-04-05 治疗粘膜破坏性炎症的转铁蛋白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5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2351A ITMI20052351A1 (it) 2005-12-09 2005-12-09 Nuovo uso farmaceutico delle transferrine e composizioni farmaceutiche derivate
ITMI2005A002351 2005-12-09
PCT/EP2006/003106 WO2007065482A1 (en) 2005-12-09 2006-04-05 Use of transferrins for treating destructive inflammation of mucous membra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5965A CN101325965A (zh) 2008-12-17
CN101325965B true CN101325965B (zh) 2012-09-12

Family

ID=3695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595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5965B (zh) 2005-12-09 2006-04-05 治疗粘膜破坏性炎症的转铁蛋白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050323B2 (zh)
EP (1) EP1959988B2 (zh)
CN (1) CN101325965B (zh)
DK (1) DK1959988T3 (zh)
ES (1) ES2394344T5 (zh)
IT (1) ITMI20052351A1 (zh)
PL (1) PL1959988T3 (zh)
WO (1) WO20070654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67587B1 (en) 2007-07-12 2011-02-09 Basf Se Interference pigments on the basis of perlite flakes
ES2431338T3 (es) * 2008-11-25 2013-11-26 Indena S.P.A. Extractos vegetales para su uso como fitoquímicos
DK2418945T3 (en) 2009-04-15 2019-02-25 Bmg Pharma S P A Mineral salt-sulfonic aci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AU2011242414A1 (en) * 2010-04-23 2012-11-29 Probiotec Limite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IT1406153B1 (it) 2010-12-23 2014-02-14 Microbo Srl Metodi di prevenzione e terapia per parti e nascite pretermine.
CN103160565A (zh) * 2011-12-09 2013-06-19 彩虹天健康科技研究(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Unc-51激酶影响细胞运铁蛋白的胞吞作用
CN102766206A (zh) * 2012-07-02 2012-11-07 北京济福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FR2994657A1 (fr) 2012-08-23 2014-02-28 Henri Allain Nouvelles applications et utilisations de la lactoferrine
CN103550760A (zh) * 2013-11-07 2014-02-05 无锡科捷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乳铁蛋白在制备炎症因子偏高肥胖人群贫血药物中的应用
US10172786B2 (en) * 2014-12-16 2019-01-08 Axim Biotechnologies, Inc. Oral car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annabinoids
CN106377768A (zh) * 2016-08-24 2017-02-08 方雅悯 一种慢性咽炎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0234A (zh) * 2016-08-24 2017-01-11 方雅悯 一种牛乳铁蛋白及水解或酶解物在治疗妇科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RU2625739C1 (ru) * 2016-09-28 2017-07-18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Эксорб" Фармаколог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на основе соединений железа
IT201700002411A1 (it) * 2017-01-11 2018-07-11 Bmg Pharma S R L Preparazione farmaceutica per il trattamento dell’ipoferremia e dell’anemia sideropenica
IT201900004599A1 (it) * 2019-03-27 2020-09-27 Microbo Srl Formulazioni topiche orali e/o orali sistemiche contenenti una miscela a base di lattoferrina, più efficace nella captazione del ferro, per la prevenzione e trattamento di varie patologie
CN111166872A (zh) * 2020-02-24 2020-05-19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转铁蛋白在制备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中的应用
IT202000022420A1 (it) * 2020-09-23 2022-03-23 Microbo Srl Formulazioni per somministrazioni topiche mucosali e/o orali sistemiche contenenti una miscela a base di lattoferrina, più efficace nella captazione del ferro, per la prevenzione e trattamento di varie patologi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9425A1 (en) * 1992-03-02 1993-09-08 Immuno Japan Inc. Formulated medicine for treatment and/or prevention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us diseases complicated by infection with lentivirus
EP0730868A1 (en) * 1995-02-17 1996-09-11 Tamotsu Satoh Formulated medicines for treatment of oral inflammation, and processed foods to treat and prevent stomatitis
US6455687B1 (en) * 1990-03-08 2002-09-24 Ferradynamics, Inc Human lactoferr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8419A (en) * 1989-12-08 1993-03-30 Immuno Japan Inc. Formulated medicines for enhancing the efficacy of beta-lactam antibiotics in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 due to pathogenic bacteria
JPH06145068A (ja) * 1992-04-02 1994-05-24 Imuno Japan:Kk 生体防御能賦活剤・感染症治療剤・生体防御能賦活性食品
US20020016289A1 (en) * 1995-06-01 2002-02-07 Orla M. Conneely Method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using lactoferrin
IT1278137B1 (it) * 1995-07-12 1997-11-17 Piera Valenti Utilizzo della lattoferrina per la terapia topica delle infezioni acute o recidivanti causate da "streptococcus pyogenes" o da altri
US5834424A (en) * 1995-07-12 1998-11-10 Gambit International Limited Use of lactoferrin for therapy of acute of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s by the intracellular gram-positive pathogens streptococcus pyogene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US5869446A (en) * 1996-07-09 1999-02-09 Gambit International Limited Preparation of lactoferrin (or serotransferrin or ovotransferrin) and desferrioxamine methanesulfonate (or other low molecular weight metal ion chelators) for the therapy of viral infections
EP1017407A2 (en) * 1997-02-03 2000-07-12 Pharm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BV Useful properties of human lactoferrin and variants thereof
EP0980261A4 (en) 1997-05-03 2003-04-23 Univ Texas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 METABOLIC INBALANCE Caused By Insulin I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US6188915B1 (en) 1998-05-19 2001-02-13 Harris Corporation Bootstrapped, piecewise-asymptotic directivity pattern control mechanism setting weighting coefficients of phased array antenna
EP1068871A1 (en) 1999-07-07 2001-01-17 Jean-Paul Perraudin Novel methods and medicament for treating infections diseases involving microbial biofilms
AU4486501A (en) * 2000-03-27 2001-10-08 Pharm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Bv High dosage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oferrin
JP4683740B2 (ja) * 2001-02-15 2011-05-18 明治乳業株式会社 炎症に伴う症状の軽減剤
DE10215315A1 (de) * 2002-04-05 2003-11-20 Aventis Behring Gmbh Intellect Human-Transferrin zur Behandlung der Anaemia of Chronic Disease (ACD) und des funktionellen Eisenmangels
AU2003233583A1 (en) * 2002-05-24 2003-12-12 Agennix Incorporated Oral lactoferri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orders
WO2004050037A2 (en) * 2002-12-04 2004-06-17 Agennix Incorporated Lactoferrin in the reduction of circulating cholesterol, vascular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P1581243A4 (en) * 2002-12-06 2008-01-02 Agennix Inc ORAL LACTOFERR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PSIES
WO2005018542A2 (en) 2003-07-10 2005-03-03 Agennix Incorporated Use of lactoferrin in prophylaxis against infection and/or inflammation in immunosuppressed subjec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5687B1 (en) * 1990-03-08 2002-09-24 Ferradynamics, Inc Human lactoferrin
EP0559425A1 (en) * 1992-03-02 1993-09-08 Immuno Japan Inc. Formulated medicine for treatment and/or prevention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us diseases complicated by infection with lentivirus
EP0730868A1 (en) * 1995-02-17 1996-09-11 Tamotsu Satoh Formulated medicines for treatment of oral inflammation, and processed foods to treat and prevent stomatiti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94344T3 (es) 2013-01-30
WO2007065482A1 (en) 2007-06-14
US20090156484A1 (en) 2009-06-18
US9050323B2 (en) 2015-06-09
CN101325965A (zh) 2008-12-17
EP1959988B1 (en) 2012-05-23
ITMI20052351A1 (it) 2007-06-10
DK1959988T3 (da) 2012-09-10
ES2394344T5 (es) 2016-05-05
PL1959988T3 (pl) 2012-11-30
EP1959988B2 (en) 2016-03-09
EP1959988A1 (en) 2008-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5965B (zh) 治疗粘膜破坏性炎症的转铁蛋白的应用
ES2713349T3 (es) Composiciones de sal mineral-ácido sulfónico y procedimientos de uso
Monajemi et al.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ucosal levels of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JP2001527541A (ja) ヒト免疫不全ウイルスおよびその他感染性疾患の抗菌予防と治療
JP6410355B2 (ja) 疾患を治療するための新規の方法及び組成物
SI1644009T1 (en) COMPOSITION TO INCREASE TELECOMMUNICATION ACTIVITY AND TREATMENT OF HIV INFECTION
KR20090087095A (ko) 조직의 세포외공간에서 증가된 데옥시리보핵산 함량과 관련된 인간 질병을 치료하는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약학 제제
ES2204804T3 (es) Composiciones proteinicas matriciales para enfermedades inflamatorias e infeccioas.
Tang et al. Engineered 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 A countermeasure for biofilm-induced periodontitis
CN113766925A (zh) 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纤维化的chp的用途
CN106177911A (zh) 一种预防治疗hpv感染的生物组合物敷料
JPH08217693A (ja) 新規医薬組成物
Choi et al. Temporal induction of 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 (SLPI) in odontoblasts by lipopolysaccharide and wound infection
Cui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mecobalamin+ vitamin E in recurrent oral ulcer
Eminagić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cal lysozym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oral mucositis after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CN102335191A (zh) 一种治疗腹泻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
EP3946430A1 (en) Topical oral and/or systemic oral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a mixture based on lactoferrin, more efficacious in iron uptak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everal pathologies
US6663850B2 (en) Inhibition of ceramid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ral mucositis induced by antineoplastic drugs or radiation
KR101802671B1 (ko) 테로스틸벤 4’-글루코시드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염증성 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조성물
RU2273484C2 (ru)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нфекцион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CN112805027B (zh) 一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与应用
RU2760674C1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препаратов растения polyscias filicifolia или его фрагментов для лечения элементозов и их последствий
JP7097023B2 (ja) ペプチド、唾液腺の萎縮又は機能低下の抑制又は回復用組成物及び肺の萎縮又は機能低下の抑制又は回復用組成物
WO2006095433A1 (ja) ウシの消化器疾患治療剤
TW202308677A (zh) 寡肽於治療牙齦發炎和牙齦萎縮及修復口腔黏膜之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MAIKEROUBO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MICROBO SRL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me Italy

Patentee after: McRouber Co.,Ltd.

Address before: Rome Italy

Patentee before: MICROBO S.R.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3

Address after: Florence Italy

Patentee after: Pro King pharmaceuticals Ltd.

Address before: Rome Italy

Patentee before: McRouber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ilan Italy

Patentee after: Ulia Italy Ltd.

Address before: Milan Italy

Patentee before: Leibo Oreste Ital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2

Address after: Milan Italy

Patentee after: Leibo Oreste Italy

Address before: Florence Italy

Patentee before: Pro King pharmaceutical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