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7496B - 电连接盒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7496B
CN101197496B CN2007101865121A CN200710186512A CN101197496B CN 101197496 B CN101197496 B CN 101197496B CN 2007101865121 A CN2007101865121 A CN 2007101865121A CN 200710186512 A CN200710186512 A CN 200710186512A CN 101197496 B CN101197496 B CN 1011974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circuit board
electric connection
gas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865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7496A (zh
Inventor
桥仓学
角田达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97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7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4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26Multiple connections subassembl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盒,包括具有电子元件的电子电路板,和具有电源电路的电源电路板,它们垂直地设置在壳体中。用于安装发热元件的垂直延伸的元件区域形成在电源电路板上,从而不面对电子电路板。用于将元件区域与电子电路板分开的分隔壁设置在壳体中,从而用于允许空气沿着所述元件区域垂直流动的第一空气通道形成在壳体中。连接到第一空气通道的第一进气口形成在壳体上,连接到第一空气通道并设置在第一进气口之上的第一出气口形成在壳体上。

Description

电连接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盒。
背景技术
在JP-A-H9-214158中示出了通常所提供的电连接盒。电连接盒安装在车辆上,并且用于车辆电元件的ON/OFF控制。在电连接盒中,母线板和电路板垂直地设置在壳体中,并且相互平行地布置。构成电源电路的多个母线布置在母线板上,同时电子元件安装在电路板上。
此外,用于连接继电器的继电器连接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壁上。连接到电连接盒的继电器的数量由于近来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元件的增加而增加。然而,车辆中能够提供给电连接盒的空间有限,因此继电器应该更高密度地安装在电连接盒中。
因此,已经提出了将继电器安装在母线板上。这样相对于继电器连接到壳体上的继电器安装部分的情况,继电器可以更高密度地安装。然而,在上述的继电器安装在母线板上的情况下,带来由于继电器产生的热量而导致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需要具有改进的放热性能的电连接盒。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盒包括:具有底壁的壳体;具有电子元件的电子电路板;和具有电源电路的电源电路板。电子电路板和电源电路板以基本垂直于底壁的方式设置在壳体中。
用于安装发热元件的元件区域形成在电源电路板上,从而垂直地延伸。元件区域相对于电子电路板形成在电源电路板的一部分之外。电连接盒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元件区域与电子电路板分开的分隔壁。分隔壁设置在壳体中使得用于允许空气沿着元件区域垂直流动的第一空气通道形成在壳体中。
连接到第一空气通道的第一进气口形成在壳体上,连接到第一空气通道的第一出气口形成在壳体上并形成在第一进气口之上。
根据本发明,分隔壁设置用于将发热元件与电子元件分开,从而可以防止来自发热元件的热量到达电子元件。
进一步地,外部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气口流入壳体中,并且设置在第一空气通道中的发热元件暴露到流动的空气中。因此,来自发热元件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导致第一空气通道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密度降低。由于烟囱效应在第一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向上对流,并通过第一出气口流出。因此,由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地排出到壳体外面。
因此,本发明的电连接盒具有改进的放热性能。在第一空气通道中由上升的空气导致的负压力使得外部空气便于流入壳体中,因此可以实现进一步有效地冷却发热元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盒的立体图;
图2是电连接盒的正视图;
图3是盖被移除时的电连接盒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2的线IV-IV的电连接盒的截面图;
图5是沿图2的线V-V的电连接盒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盒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实施例和变形例描述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至图5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盒可以安装在车辆上(未示出),并且用于诸如照明或电源窗口的车辆电子元件(未示出)的ON/OFF控制。具体地,电连接盒设置在电池(未示出)和车辆电子元件之间。
参考图1,电连接盒具有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矩形扁平壳体10,并且由其扁平表面在车辆的车厢中垂直地安装。也就是,图1的左下侧是电连接盒的底侧或下侧,而图1的右上侧是顶侧或上侧。
下面,图1的前侧被称为电连接盒的第一侧,而图1的后侧被称为第二侧。此外,图1的右下侧被称为电连接盒的第三侧,而图1的左上侧被称为第四侧。电连接盒或其元件的厚度表示第一侧到第二方向的长度,而宽度表示第三侧到第四侧方向的长度。
图2是电连接盒的第一侧的正视图。图3是盖被移除时的第一侧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2的线IV-IV的水平截面图。图5是沿图2的线V-V的垂直截面图;
如图4所示,电连接盒包括电源电路板11和电子电路板12,它们垂直地设置在壳体10中。也就是,电源电路板11设置有垂直于壳体10的底壁的扁平表面,电子电路板12也设置有垂直于壳体10的底壁的扁平表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电路板11和电子电路板12相互平行地布置。
(壳体)
参考图4,壳体10包括在其第一侧(即图的上侧)上的壳体主体13,和在其第二侧(即图的下侧)上的盖14。开口形成在壳体主体13上,电源电路板11和电子电路板12设置在其中。盖14设置为用于盖住壳体主体13的开口。
图3示出了当盖14被移除时的壳体主体13。螺栓加强件15形成在壳体主体13上从而向第一侧(即盖侧)突出,如图中所示。螺栓孔16形成在每个螺栓加强件15中。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对应于各螺栓加强件15的螺栓凹槽17形成在盖14上。用于插入螺栓(未示出)的通孔18形成在每个螺栓凹槽17的底部上。
盖14连接到壳体主体13从而盖住壳体主体13的开口,并且通过将插入盖14的每个通孔18中的螺栓与壳体主体13的相应螺栓孔16的螺纹接合而拧紧到壳体主体13。因此,盖14与壳体主体13形成一整体。
参考图3,壳体主体13形成类似浅容器的形状。用于安装继电器(未示出)的继电器连接部分19形成在壳体主体13的第二侧壁上。如图5所示,母线20(下面描述)的端部延伸入继电器连接部分19中。
参考图1,盖14也形成类似浅容器的形状。用于将电连接盒固定到车辆(未示出)上的安装部分23分别形成在盖14的顶壁和下部第四侧壁上。用于保持匹配件(例如连接到车辆电子元件或电池的导线束)连接器的连接器帽21形成在盖14的第一侧壁上。阳性突片22(在图3中示出并且在下面描述)的端部延伸入连接器帽21中,如图5所示。
(电源电路板)
电源电路板11(在图4或5中示出)基本上形成矩形形状,电源电路形成在该板上。电源电路构成从电池向车辆电子元件提供或分配电能。
电源电路板11包括厚膜衬底50(对应于本发明的电源电路子板)和母线板51(也对应于本发明的电源电路子板),它们相互平行地布置从而相互保持微小的距离,如图4或5所示。
母线板51包括绝缘衬底52,多个母线20布置在该衬底上。例如,由树脂制造的突起肋(未示出)设置在绝缘衬底52上用于固定母线20。母线20由热压力压在各肋上,从而使肋扁平。因此,母线20结合到绝缘衬底52。每个母线20通过将金属板压成为预定形状而形成。
参考图4,肋27形成在绝缘衬底52上以向第一侧(在图中是向上)突出。肋27的末端紧靠厚膜衬底50,从而在母线板51(绝缘衬底52)和厚膜衬底50之间保持预定的距离。
一些肋27偏移从而在厚膜衬底50和肋27的末端之间保持与母线20的厚度相对应的距离。因此,邻近该肋27的母线20弯曲的最接近的端部夹在厚膜衬底50的第二侧(图4中的下侧)表面和肋27的末端表面之间,并且穿透厚膜衬底50。
每个母线20的穿透的最近端电连接到形成在厚膜衬底50上的导电路径(未示出)。然而,设置用于连接在母线20之间或母线20和继电器(未示出)之间的一些母线20A不连接到厚膜衬底50,如图4所示。
参考图5,每个母线20的末端穿透壳体主体13的第二侧(在图4中的右侧)壁,以致于延伸入继电器连接部19。因此,每个母线20可以连接到继电器(未示出)。
例如,厚膜衬底50具有四层结构。如图4所示,接合连接器28设置在厚膜衬底50的第四侧(在图中的左侧)端部上。
多个端子脚29安装在接合连接器28上,以致于穿透厚膜衬底50。每个端子脚29的穿透的端部(或最近的端部)连接到形成在厚膜衬底50上的导电路径(未示出)。每个端子脚29的另一端部(或末端部)穿透电子电路板12,如图3或4所示。因此,在厚膜衬底50和电子电路板12之间形成电连接。
如图3或5所示,阳性突片支持件30设置在厚膜衬底50的第一侧表面的顶端部上。多个阳性突片(阳性端子)22安装在每个阳性突片支持件30上。当盖14连接到壳体主体13(如图5所示)时,阳性突片22插入盖14的连接器帽21,如上所述。
(电子电路板)
参考图3,在电子电路板12中,导电路径(未示出)印刷在基本上具有矩形形状的绝缘衬底24B上,并且诸如微处理器的电子元件31安装在导电路径上。
如图4所示,电子电路板12从厚膜衬底50穿过支撑件32地设置。支撑件32包括基板33和支撑腿34。支撑腿34从基板33的各第三和第四侧(图4中的右侧和左侧)端部向第一和第二侧(图4中的上侧和下侧)突出。
支撑腿34的第一侧(图4中的上侧)部分紧靠电子电路板12,同时支撑腿34的第二侧(图4中的下侧)部分紧靠厚膜衬底50。因此,电子电路板12与厚膜衬度50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地保持。
参考图3,多个通孔35形成在电子电路板12的第四侧端部上,安装在接合连接器29上的端子脚29的末端插入各通孔35以致于穿透电子电路板12(如上所述)。端子脚29的穿透端(或末端)电连接到形成在电子电路板12上的导电路径。
与壳体主体13的各螺栓加强件15对应的通孔36形成在电子电路板12的绝缘衬底24B上,如图3所示。每个螺栓加强件15的末端插入相应的通孔36中。
阳性突片支持件30设置在电子电路板12的上侧(图3中的右上侧)部分上,多个阳性突片22安装在每个阳性突片支持件30上。当盖14连接到壳体主体13,阳性突片22插入盖14的连接器帽21中,如上所述。
(电源电路板的继电器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电子电路板12的宽度(在图中的左上侧到右下侧的长度)比厚膜衬底50的宽度短。因此,在厚膜衬底50的第一侧(电子电路板12侧)表面上,面对盖14(即不面对电子电路板12的区域)的区域形成为继电器区域60。继电器区域60(对应于本发明的元件区域)在垂直方向(即图3中的右上侧到左下侧的方向)上延伸。
多个继电器37(每个与本发明的发热元件相对应)垂直地安装并设置在厚膜衬底50的继电器区域60上,如图3或5所示。具有较高热值的继电器37设置在继电器区域60的下侧上。例如,继电器37从继电器区域60的顶部基本上以其热值上升的顺序设置。
每个继电器37具有端子38,如图4或5所示。每个端子38的末端穿透厚膜衬底50,并且电连接到形成在厚膜衬底50上的导电路径(未示出)。
如图4或5所示,用于将继电器区域60从电子电路板12分开的分隔壁39形成在盖14上。分隔壁39从盖14的第二侧(图4中的下侧)表面突出,以致于将继电器37从电子电路板12上分开。此外,分隔壁39垂直地延伸,如图5所示。因此,用于允许空气沿着继电器区域60垂直流动的第一空气通道40由分隔壁39、盖14和厚膜衬底50形成。
如图1或5所示,第一进气口41穿过盖14的底壁形成。因此,外部空气可以从底部流入壳体10。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开口设置为第一进气口41。开口沿宽度方向布置(见图1),每个开口具有在厚度方向(与壳体10的扁平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类似于槽的形状。
此外,如图1或4所示,第一出气口42穿过盖14的第三侧(图4中的右侧)壁的上部(即穿过壳体10的侧壁)形成。因此,内部空气可以流出壳体10。在本实施例中,五个横向的开口设置为第一出气口42。横向开口垂直地布置(见图1),每个开口具有在厚度方向(与壳体10的扁平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类似于槽的形状。
参考图1,第一进气口41的每个开口具有与第一出气口42的每个开口相同的形状。第一进气口41和第一出气口42延续到第一空气通道40,从而外部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气口41流入第一空气通道40,并且通过第一出气口42排出。
如图3或5所示,通过对壳体主体13的底壁开槽,下窗口43形成在壳体主体13上。下窗口43延续到盖14的第一进气口41(见图5),使得外部空气能经过第一进气口41和下窗口43流入厚膜衬底50的第二侧(图5中的右侧)。
而且,如图3或4所示,通过对壳体主体13的第三侧(图4中的右侧)壁(壳体10的侧壁)开槽,上窗口44形成在壳体主体13上。上窗口44延续到盖14的第一出气口42(见图4),使得来自厚膜衬底50第二侧(图4中的下侧)的空气可以通过上窗口44和第一出气口42排出到外部。
如图5所示,用于允许空气从下窗口43垂直地流到上窗口44的第二空气通道45形成在厚膜衬底50和母线板51之间。每个继电器37的端子38如上所述穿透厚膜衬底50,并且通过第二空气通道45暴露到空气中。
如图5所示,下窗口43在第二空气通道45和第一进气口41的第二侧(图中的右侧)半部之间连通。下窗口43和第一进气口41的第二侧半部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进气口,通过它们外部空气流入第二空气通道45中。
如图4所示,上窗口44在第二空气通道45和第一出气口42的第二侧(图中的下侧)半部之间连通。上窗口44和第一出气口42的第二侧半部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出气口,通过它们第二空气通道45内的空气流出。
形成在厚膜衬底50和母线板51之间的第二空气通道45也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空气通道。第二进气口(即下窗口44和第一进气口41的第二侧半部)也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进气口,同时第二出气口(即上窗口44和第一出气口42的第二侧半部)也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出气口。
(本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
接下来,将解释本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当电流通过本发明电连接盒施加到车辆电元件时,电流通过电连接盒上的继电器37。然后,继电器37产生热量,并且温度升高。
根据本实施例,分隔壁39设置在电子电路板12和继电器37之间。因此,抑制了从继电器37到电子电路板12的热传递,从而防止由于在电子电路板12上的电子元件31中由继电器37产生的热量而导致的故障等。
此外,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壳体10的第一进气口41流入第一空气通道40,并且设置在第一空气通道40中的继电器37暴露到流动的空气中。因此,来自继电器37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导致空气的温度增加或第一空气通道40内的空气密度减小。第一空气通道40内的空气由于烟囱效应向上对流,因此由继电器37产生的热量有效地释放到外面。
因此,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盒具有改进的放热特性。由第一空气通道40中上升的空气导致的负压力使得外部空气便于流入壳体10中,因此可以进一步实现有效地冷却继电器37。
继电器37基本上以其热值的上升顺序从继电器区域60的顶部布置,从而下部空气的温度上升比上部空气的温度上升大。这可能导致在第一空气通道40中的下部空气和上部空气之间大的差异。也就是,由于烟囱效应,第一空气通道40内的气流会增加。因此,电连接盒的放热性能可以进一步地提高。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第一空气通道40的第一进气口41设置在盖41的底壁上,从而已经通过第一进气口41(即从底部)流入壳体10的外部空气从底部向上通过第一空气通道40。也就是,在第一空气通道40中的继电器37从底部获得空气。
根据此结构,相对于第一进气口形成在壳体10的第三侧壁上从而已经从第三侧流入壳体10的外部空气从底部向上通过第一空气通道40的情况,由继电器37通过的空气的流速或流量可以得到增加。也就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有效地冷却继电器37。
注意,由于来自继电器37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上升,可能导致空气的膨胀。也就是,相对于当空气已经通过第一进气口41时,到达第一出气口42的空气体积有所增加。因此,如果第一出气口42的总开口面积与第一进气口41的相等,可以防止内部空气通过第一出气口42平稳地流出。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与作为第一进气口41的四个开口对比,设置五个开口作为壳体10上的第一出气口42,每个开口都具有与第一进气口41的每个开口相同的形状。也就是,第一出气口42的总开口面积比第一进气口41的总开口面积大出相应于第一出气口42的一个开口的面积。因此,由于来自继电器37的热量而膨胀的空气可以平稳地通过第一出气口42流出。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每个继电器37的端子38暴露到通过第二空气通道45的空气中。因此,由继电器37产生的热量也可以通过端子38传递到第二空气通道45内的空气。也就是,继电器37也可以由通过第二空气通道45的空气冷却。因此,可以实现进一步有效地冷却继电器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41(部分地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进气口)设置在壳体10的底壁上,从而从底部流入第二空气通道45的外部空气可以从底部向上通过第二空气通道45。根据此结构,通过端子38的空气流速和流量可以得到增加。因此,可以实现进一步有效地冷却继电器37。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气口41的第二侧半部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进气口,而第一出气口42的第二侧半部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出气口。因此,第二出气口的总开口面积也大于第二进气口的面积。因此,由于来自继电器37的热量而膨胀的空气可以平稳地通过第二出气口流出。
优选地,有效地释放由电源电路板11的电源电路产生的热量,其中相对高的电流通过该电路。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第二空气通道45(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空气通道)形成在厚膜衬底50和母线板51之间,它们一起构成电源电路板11。
由电源电路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到通过第二空气通道45(对应于第三空气通道)的空气,从而被有效地释放。因此,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盒具有改进的放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在厚膜衬底50的继电器区域60上的多个继电器37布置成一行。因此,可以实现高密度地安装继电器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气口42形成在壳体10的第三侧壁上。在第一出气口形成在壳体10的顶壁上的情况下,从上面滴落的水可以侵入壳体10中。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出气口42形成在壳体10的侧壁上,从而可以防止从上面滴落的水侵入壳体10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41也起到第二和第三进气口的作用。第一出气口42也起到第二和第三出气口的作用。在这些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形成在壳体10上的情况下,壳体10的总开口面积将相对较大,从而会减小壳体10的强度。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41、42也设置作为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第三进气口和出气口。因此可以防止壳体强度的减小。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6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盒不包括第一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母线板51(或绝缘衬底52)。也就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电路板11由一个衬底(即厚膜衬底50)形成。多个母线20安装在厚膜衬底50上,从而每个母线20的最近端穿透厚膜衬底50。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此,类似的结构由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符号指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用于允许空气垂直流动的第二空气通道45沿着电源电路板11的第二侧(图6中的下侧)表面形成。具体地,第二空气通道45形成在电源电路板11(厚膜衬底50)和壳体主体13之间。
多个继电器37安装在形成在厚膜衬底50的第一侧(图6中的上侧)表面上的继电器区域60上,从而每个继电器37的端子38穿透厚膜衬底50。用于允许空气垂直流动的第一空气通道40沿着继电器区域60形成,继电器37暴露到通过第一空气通道40的空气中。每个端子38的末端部暴露到通过第二空气通道45的空气中。
根据本实施例,由继电器37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通过第一空气通道40的空气中,从而排出到外面。进一步地,由继电器37产生的热量也通过端子38传递到通过第二空气通道45的空气中,从而排出到外面。因此,可以实现有效地冷却继电器37。
(变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参考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继电器区域60和第一空气通道40形成在厚膜衬底50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三侧端部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结构。
例如,电子电路板12可以由两个衬底(即第三侧衬底和第四侧衬底)形成,从而之间的间隙可以垂直地形成在电子板12的中间。因此,继电器区域60和第一空气通道50可以垂直地形成在厚膜衬底50的第一侧表面的中间,以致于对应于电子电路板12的间隙。
可选择地,除了上述实施例的第三侧继电器区域60以外,另一继电器区域可以形成在厚膜衬底50的第一侧表面的第四侧端部上。
(2)在上述实施例中,继电器37作为发热元件安装在继电器区域(元件区域)60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结构。可替代地,任何根据需要的发热电子元件都可以安装在元件区域60中。例如,半导体开关元件可以安装在元件区域中。
(3)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41也起到第二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的作用。第一出气口42也起到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的作用。
然而,第二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可以与第一进气口41分开地设置。例如,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将(上述实施例的)第一进气口41的每个开口分成第一侧(图5中的左侧)半部和第二侧(图5中的右侧)半部而实现。第二侧开口可以设置为第二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
此外,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可以与第一出气口42分开地设置。例如,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将(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出气口42的每个开口分成第一侧(图4中的上侧)半部和第二侧(图4中的下侧)半部而实现。第二侧开口可以设置为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
(4)在由继电器37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空气通道40充分地排出到壳体10的外部的情况下,不需要用于通过端子38排出来自继电器37的热量的第二空气通道45。因此,如果由电源电路板11的其他部分(即与电子电路板12相对的部分)产生的热量也可以以普通的方式等充分地排出,则可以不需要第二空气通道45(和第三空气通道)。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进气口41的第一侧半部设置为第一进气口,而不需要其第二侧半部和下窗口43(作为第二进气口)。此外,第一出气口42的第一侧半部设置为第一出气口,而不需要其第二侧半部和上窗口44(作为第二出气口)。
(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出气口42形成在壳体10的第三侧壁(侧壁)上,从而可以避免从上面滴落的水侵入壳体10中。
然而,在电连接盒安装为使得不受上面滴落的水的影响的情况下,第一出气口可以形成在壳体10的顶壁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空气通道应该形成为延伸到壳体10的顶部,从而可以去除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空气通道40上面的连接器帽21。
如果水仍有可能从上面滴落,则可以在形成在壳体10顶壁上的第一进气口上面设置一个用于遮蔽水的顶篷等。
(6)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41形成在壳体10的底壁上。然而,可替代地,第一进气口可以形成在壳体10的侧壁上。
(7)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出气口42的总开口面积比第一进气口41的总开口面积更大。然而,第一出气口42的总开口面积也可以与第一进气口41的总开口面积相等或更小。
(8)上述实施例可以包括类似于帽舌的盖,用于防止灰尘或水通过第一出气口42侵入壳体10。例如,类似于帽舌的盖可以设置在第一出气口42上面,以致于从壳体10的第三侧(图4中的右侧)壁突出。因此,可以防止从上面滴落的水到达第一出气口42。
(9)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电路板11由两个电源电路子板(即厚膜衬底50和母线板51)形成。然而,电源电路板11可以由三个或更多的子板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排出来自电源电路板11的热量的第三空气通道可以形成在任何两个邻近的子板之间。
此外,作为电源电路子板的电路板不限于厚膜衬底50或母线板50。作为电源电路子板,可以包括用于形成电源电路板所需的任何电路板。例如,包括绝缘衬底和布置在其上的单芯电线的电路板可以用作电源电路子板。
(10)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电源电路板11由一个电路板形成,即厚膜衬底50。然而,单独构成电源电路板11的电路板不限于厚膜衬底50。根据需要,任何电路板可以用于形成电源电路板11。例如,替代厚膜衬底50,电源电路板11可以由母线板形成。
(11)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源电路板11和电子电路板12相互平行地布置在矩形扁平壳体10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替代矩形扁平壳体10,电源电路板11和电子电路板12垂直地设置在立方壳体中。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电源电路板11和电子电路板12可以相互垂直地布置。

Claims (19)

1.一种电连接盒,包括:
具有底壁的壳体;
电子电路板,该电子电路板以基本垂直于所述底壁而定位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具有电子元件;以及
电源电路板,该电源电路板以基本垂直于所述底壁而定位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具有电源电路;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用于安装发热元件的元件区域,所述元件区域垂直地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电子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源电路板的一部分之外,所述电连接盒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所述元件区域与所述电子电路板分开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使得用于允许空气沿着所述元件区域垂直流动的第一空气通道包含在所述壳体中;
其中连接到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上方的第一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
多个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元件区域上;以及
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垂直地设置,使得热值高于所述多个发热元件的热值平均值的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元件区域的下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横向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
所述发热元件具有端子;
包括用于允许空气沿着所述电源电路板垂直流动的第二空气通道,使得所述端子暴露于通过所述第二空气通道的空气;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二空气通道的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上方的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二出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横向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相互平行布置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电源电路子板;
用于允许空气垂直流动的第三空气通道包含在所述多个电源电路子板中的两个之间;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三空气通道的第三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三空气通道并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口上方的第三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相互平行布置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电源电路子板;
用于允许空气垂直流动的第三空气通道包含在所述多个电源电路子板中的两个之间;
连接到所述第三空气通道的第三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三空气通道并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口上方的第三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所述第三进气口起到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作用,且所述第三出气口起到所述第二出气口的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横向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
所述发热元件具有端子;
包括用于允许空气沿着所述电源电路板垂直流动的第二空气通道,使得所述端子暴露于通过所述第二空气通道的空气;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二空气通道的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上方的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上。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相互平行布置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电源电路子板;
用于允许空气垂直流动的第三空气通道包含在所述多个电源电路子板中的两个之间;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三空气通道的第三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三空气通道并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口上方的第三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盒,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相互平行布置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电源电路子板;
用于允许空气垂直流动的第三空气通道包含在所述多个电源电路子板中的两个之间;
连接到所述第三空气通道的第三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三空气通道并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口上方的第三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所述第三进气口起到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作用,且所述第三出气口起到所述第二出气口的作用。
CN2007101865121A 2006-12-05 2007-12-04 电连接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7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28350 2006-12-05
JP2006328350A JP4885693B2 (ja) 2006-12-05 2006-12-05 電気接続箱
JP2006328350 2006-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7496A CN101197496A (zh) 2008-06-11
CN101197496B true CN101197496B (zh) 2011-10-26

Family

ID=39475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651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7496B (zh) 2006-12-05 2007-12-04 电连接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488185B2 (zh)
JP (1) JP4885693B2 (zh)
CN (1) CN1011974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5693B2 (ja) * 2006-12-05 2012-02-2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JP5108402B2 (ja) * 2007-07-09 2012-12-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US9137739B2 (en) * 2009-01-28 2015-09-15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Network based service policy implementation with network neutrality and user privacy
JP5294402B2 (ja) * 2008-10-23 2013-09-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4934710B2 (ja) * 2009-10-20 2012-05-16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火災報知設備用中継器
JP5636865B2 (ja) * 2010-10-19 2014-12-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源ユニットおよび電源
JP5682228B2 (ja) * 2010-10-27 2015-03-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459195B2 (ja) * 2010-12-08 2014-04-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回路構成体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US9370126B2 (en) * 2011-09-26 2016-06-14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EP2779337B1 (en) * 2011-11-07 2017-06-28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5831408B2 (ja) * 2012-09-11 2015-12-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JP6073637B2 (ja) * 2012-10-18 2017-02-0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電子ユニット
JP6206788B2 (ja) 2012-12-21 2017-10-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点滅器
JP6272648B2 (ja) * 2013-01-30 2018-01-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熱干渉対策を考慮したヒートシンクレス電子ユニット
JP6330686B2 (ja) * 2015-02-18 2018-05-3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基板ユニット
CN105119023A (zh) * 2015-07-23 2015-12-02 柳州市蓝光电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保护板
US9750151B2 (en) * 2015-12-18 2017-08-2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mechanical assembly with floating terminal holding features
GB2549128B (en) * 2016-04-06 2019-06-12 Ge Aviat Systems Ltd Power control system with improved thermal performance
CN108063539A (zh) * 2017-12-18 2018-05-22 西安翌飞核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电源
WO2020121385A1 (ja) * 2018-12-11 2020-06-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通信中継方法
JP6871230B2 (ja) * 2018-12-28 2021-05-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US10923869B2 (en) * 2019-06-10 2021-02-1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harness connector interface assembli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25A (zh) * 1996-07-03 1998-03-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汽车的电连接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5733A (ja) * 1986-08-26 1988-03-1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記録回路
JPH0715160A (ja) * 1993-06-21 1995-01-1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子装置の冷却機構
JP3031230B2 (ja) 1996-02-07 2000-04-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放熱構造
JP2000036679A (ja) 1998-07-16 2000-02-02 Yazaki Corp 電気機器の冷却構造
JP4331353B2 (ja) * 1999-10-12 2009-09-16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Catvブースターの放熱構造
JP2001298290A (ja) 2000-04-13 2001-10-26 Yazaki Corp 電子ユニットボックスの放熱構造
JP2004119812A (ja) * 2002-09-27 2004-04-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小型端末装置
US7203070B2 (en) * 2003-12-03 2007-04-10 Tyco Electronics Canada, Ltd. Sealed electronic input/output module
JP4460061B2 (ja) 2004-06-03 2010-05-1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006034010A (ja) * 2004-07-16 2006-02-0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接続箱
JP2006174538A (ja) * 2004-12-13 2006-06-29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JP4588522B2 (ja) * 2005-04-25 2010-12-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4885693B2 (ja) * 2006-12-05 2012-02-2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25A (zh) * 1996-07-03 1998-03-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汽车的电连接箱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298290A 2001.10.26
JP特开2005-295724A 2005.10.20
JP特开2006-19711A 2006.01.1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88185B2 (en) 2009-02-10
CN101197496A (zh) 2008-06-11
US20080130224A1 (en) 2008-06-05
US7666006B2 (en) 2010-02-23
US20090098749A1 (en) 2009-04-16
JP2008141930A (ja) 2008-06-19
JP4885693B2 (ja) 2012-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7496B (zh) 电连接盒
US7619896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5005462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1183775B (zh) 电连接箱
JP5109812B2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6320147A (ja) 電気接続箱
US7841869B2 (en) Connector for board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4864468A (en) Enclosure forming housing rear wall for receiving electrical assemblies
JP2006060924A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8131680A (ja) 電気接続箱
CN102842875B (zh) 电接线盒
JP5776935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温度調整システム
CN106256063B (zh) 电路结构体及电连接箱
RU2474986C1 (ru) Модульна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плата для силовы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CN101188351B (zh) 电连接箱
JP4762784B2 (ja) 配線基板ユニット
CN216291904U (zh) 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
US20020006742A1 (en) Terminal box
JP4128702B2 (ja) 電気接続箱
KR20120018843A (ko) 자동차용 정션박스
CN102823069B (zh) 端子台及电子设备单元
JP5396892B2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2095136A (ja) 電気接続箱
CN113556921B (zh) Apf装置的散热结构
KR102499613B1 (ko) 유체 가열 히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