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0693A -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0693A
CN101180693A CNA2005800498340A CN200580049834A CN101180693A CN 101180693 A CN101180693 A CN 101180693A CN A2005800498340 A CNA2005800498340 A CN A2005800498340A CN 200580049834 A CN200580049834 A CN 200580049834A CN 101180693 A CN101180693 A CN 101180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mentione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98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0693B (zh
Inventor
松本贵行
作田铁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a Sanyo Industry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ga Sanyo Industry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a Sanyo Industry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ga Sanyo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0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0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0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0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14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r circuits for modif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48Conductive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54Electrolytes
    • H01G11/56Solid electrolytes, e.g. gels; Additive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 H01G13/0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08Terminals
    • H01G9/012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8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26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with each oth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6),该电容器元件(6)包括具有阳极部(7)的铝箔(1)和在该铝箔(1)的表面按顺序形成电介质氧化皮膜(2)和阴极层(3)的阴极部(8),上述电容器元件(6)在层叠状态下邻接的电容器元件(6)中的上述阳极部(7)彼此被焊接,并且阳极端子(12)被焊接固定在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阳极部(7)的至少一个焊接面中,形成第1应力缓和裂缝(16)和第2应力缓和裂缝(17)。从而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或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通过抑制漏电流的增大或短路所引起的不良能够使成品率飞跃提高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能够提高成品率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采用以下的制造方法制作。即如图14所示,在具有阀作用的金属即铝箔1的表面按顺序形成电介质氧化皮膜2和由固体电解质层3a、碳层3b及银涂层3c构成的阴极层3,从而制成电容器元件6。接下来,如图15所示,多个电容器元件6在层叠状态下,与阳极端子12通过电阻焊接而连接;与阴极端子13通过导电性粘接剂18而连接,最后采用外装树脂14覆盖而制作完成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另外,在上述电容器元件6层叠的情况下,首先在保持电容器元件6的阴极部8,并执行搬送和向引线框上的载置后,通过电阻焊接连接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和阳极端子12,之后在该连接的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焊接新层叠的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于是,通过反复上述作业进行层叠(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135367号公报
但是,如图14所示,在上述现有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中,由于阳极部7的厚度L11≈100μm,阴极部8的厚度L12≈200μm,从而阳极部7的厚度L1与阴极部8的厚度L12的差异增大,如图15所示,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弯折。因此,在电阻焊接时,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图15中的50)施加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从而应力集中在该部分。因此,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阳极部7产生龟裂,其结果具有电容器的漏电流增大或成为短路所引起的不良的原因的课题。尤其,在远离阳极端子12配置的电容器元件6
如果考虑上述情况,则认为也可采用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附近涂敷树脂、或粘贴带子的构造。但是,即使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也难以充分地缓和施加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的应力。此外,在涂敷树脂的情况下,新产生了下述课题,即由于电容器元件6的厚度增厚而使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具体地来说厚度增加)的课题,和由于需要树脂的材料费并且需要另外进行干燥工序,而制造成本增加的课题。另一方面,在粘贴带子的情况下,新产生了下述课题,即正确地粘贴带子较复杂,并且与涂敷树脂的情况相同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或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通过抑制漏电流的增大或短路所引起的不良而能够使成品率飞跃提高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发明1,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该电容器元件包括具有阳极部的阳极体和在该阳极体的表面按顺序形成电介质氧化皮膜和阴极层的阴极部,这些电容器元件在层叠状态下邻接的电容器元件中的上述阳极部彼此被焊接,并且位于最外侧的一个电容器元件的阳极部被焊接固定在阳极端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中的上述两极部的边界和焊接部之间,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应力缓和孔。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在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中的上述两极部的边界和焊接部之间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应力缓和孔,则其附近的物理强度降低,在电阻焊接时在应力缓和裂缝或应力缓和孔附近弯折。因此,抑制施加在阳极部和阴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弯曲应力,从而在该部分施加的应力变小。其结果,可抑制由在阳极部和阴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阳极部产生龟裂而引起的电容器的漏电流增大或由短路引起的不良。
此外,由于只形成应力缓和裂缝等,因此没有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的问题,并且也不会导致制造成本增大。
除此之外,在设置应力缓和孔的情况下,由于将应力缓和孔设置在两极部的边界和电阻部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在焊接时施加的热向阴极部方向逃逸。其结果,能够以较少的热量焊接,因此还发挥焊接性提高的效果。
发明2基于发明1而作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应力缓和孔形成为长圆形状。
如果如上那样应力缓和孔为长圆形状,则不会使设置应力缓和孔的部位的强度降低,而可靠地在规定位置弯折。原因在于,例如在应力缓和孔为长方形状的情况下,在四角容易产生龟裂,此外在应力缓和孔为圆形状的情况下,圆形部分的弯折位置并不固定,此外,由于两极部的边界和焊接部之间不太大,因此只能将直径减小,也有不能充分发挥应力缓和效果的情况。与此相对,如果应力缓和孔为长圆形状,则能够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
另外,上述长圆形状包括椭圆形状等。
发明3基于发明1或2作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中的长轴形成得与上述两极部的边界大致平行。
如果应力缓和裂缝或应力缓和孔的长轴与两极部的边界平行,则应力缓和裂缝等的一方侧端部中的应力变大,会有从该部分产生龟裂的情况,但如果应力缓和裂缝等与阴极部和上述阳极部之间的边界平行,则向应力缓和裂缝等的整体均匀地施加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在应力缓和裂缝产生龟裂。
发明4基于发明1或3作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应力缓和裂缝形成在上述阳极部的焊接面中阳极端子侧的面。
由于阳极部的焊接面中的阳极端子侧的面的曲率比另一面大了阳极部的厚度量,因此阳极端子侧的面的应力变得更大。因此,通过在阳极端子侧的面形成应力缓和裂缝,就进一步发挥应力缓和作用。
发明5基于发明1~4作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形成在自上述阳极端子起第2个以后的电容器元件。
如上那样规定的理由如下。即在阳极端子被焊接固定的电容器元件中,由于从阴极部延伸的阳极部的倾斜角为0°或非常小,因此阴极部和阳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弯曲应力小。与此相对,这是因为,在自阳极端子起第2个以后的电容器元件中,从阴极部延伸的阳极部的倾斜角增大自该电容器元件在阳极端子侧存在的电容器元件的阳极部的厚度和阴极部的厚度的差异被加法运算后的量,因此阴极部和阳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弯曲应力变大。
发明6基于发明1~5作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的焊接面上的面积形成得随着远离上述阳极端子而变大。
如上所述,随着远离阳极端子而从阴极部延伸的阳极部的倾斜角变大,因此阴极部和阳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弯曲应力变大。由此,如上述结构,如果应力缓和裂缝或应力缓和孔的焊接面上的面积按照随着远离上述阳极端子而变大的方式形成,则能够发挥与应力的大小对应的应力缓和效果。
发明7基于发明1~6作出,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一个形成有多个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的电容器元件。
由此,如果至少具备一个形成有多个应力缓和裂缝或应力缓和孔的电容器元件,则由于应力缓和裂缝等的附近的物理的强度进一步降低,因此进一步发挥应力缓和效果。
发明8基于发明7作出,其特征在于,在具备多个形成有多个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的电容器元件的情况下,形成得应力缓和裂缝或应力缓和孔的数目随着远离阳极端子而增大。
如上所述,随着远离阳极端子而从阴极部延伸的阳极部的倾斜角变大,因此阴极部和阳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弯曲应力变大。因此,如上述结构,如果应力缓和裂缝或应力缓和孔的数目形成得随着远离上述阳极端子而变多,则能够发挥与应力的大小对应的应力缓和效果。
发明9基于发明1~8作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应力缓和裂缝和上述应力缓和孔均被设置的情况下,应力缓和裂缝被连续设置在应力缓和孔。
只有应力缓和孔时,会有在应力缓和孔不存在的部分其弯折位置不固定的情况。在此,如上述结构,如果在应力缓和孔连续设置应力缓和裂缝,则在不存在应力缓和孔的部分,也能在规定位置弯折。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10,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步骤,制作由阳极部和在阳极体的表面按顺序形成电介质氧化皮膜和阴极层的阴极部构成的电容器元件;第2步骤,在上述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应力缓和孔;第3步骤,将阳极端子焊接固定到上述电容器元件中的一个电容器元件的阳极部;第4步骤,在上述阳极端子焊接固定后的电容器元件上将其他的电容器元件层叠的状态下,将邻接的电容器元件的阳极部彼此焊接固定。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容易地制作发明1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发明11基于发明10作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步骤中,通过激光照射法形成上述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上述应力缓和孔。
如上所述如果通过激光照射法形成应力缓和裂缝,则能够准确且迅速地形成应力缓和裂缝。此外,在通过激光法除去层叠焊接部的氧化被膜时,也没有增加制造工序的问题。
另外,是形成应力缓和孔还是应力缓和裂缝,可以通过调节激光直径、激光功率等来实现。
发明12基于发明10或11作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在上述阳极部的焊接面形成应力缓和孔,并且在上述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按照与上述应力缓和孔连续的方式形成应力缓和裂缝。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容易地制作发明9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下述优异效果,即不会导致制造成本的提高或大型化,通过抑制漏电流的增大和短路引起的不良,能够飞跃地提高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第1方式相关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纵剖面图。
图2为第1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线向视剖视图。
图4为第1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5为第1方式相关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6为表示第1方式相关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
图7为第2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俯视图。
图8为第1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9为表示第1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其他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0为表示第2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1为表示第2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其他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2为表示第2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另一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3为表示第2方式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另一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4为现有的电容器元件的剖面图。
图15为现有的层叠型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纵剖面图。
图中:1-铝箔;2-电介质氧化皮膜;3-阴极层;3a-固体电解质层;3b-碳层;3c-银涂层;6-电容器元件;7-阳极部;8-阴极部;10-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16-第1应力缓和裂缝;17-第2应力缓和裂缝;22-应力缓和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并不限于以下的优选方式所示的内容,在不变更其要旨的范围内也可适当变更实施。
{第1方式}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结构)
基于图1~图6对第1方式相关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1为第1方式相关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纵剖面图,图2为用于第1方式的电容器元件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线向视剖面图,图4为用于第1方式的电容器元件的要部放大剖面图,图5为第1方式相关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要部放大剖面图,图6为表示第1方式相关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10具备多个(本例中为4个)被层叠的电容器元件6,在位于层叠状态的最下位置的电容器元件6的下面安装有阳极端子12以及阴极端子13。之后,电容器元件6、阳极端子12以及阴极端子13具有除阳极端子12以及阴极端子13的下面外由合成树脂14覆盖的结构。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上述电容器元件6在具有作为阳极体的阀作用的金属即铝箔1的表面形成电介质氧化皮膜2和阴极层3。该阴极层3具有由聚噻吩系的导电性聚合物构成的固体电解质层3a、碳层3b和银涂层3c。在上述电介质氧化皮膜2上形成有阴极层3的部分为阴极层8,没有形成阴极层3的部分为阳极部7。将上述结构的电容器元件6在多个层叠状态下焊接固定邻接的电容器元件6中的阳极部7彼此,并且采用导电性粘接剂18粘接固定邻接的电容器元件6中的阴极部8彼此,从而形成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10。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构成为阴极部的长度L1为3.8mm,阳极部7的长度L2为2.2mm,电容器元件6的宽度L3为3.5mm,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高度L4为1.5mm。另外,在图2中,20为电阻焊接棒的对接位置。
在此,如图4所示,用于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10的电容器元件6,在上述阳极部7的阳极端子12侧的面(下面)中的阴极部8和阳极部7之间的边界15的附近(边界15和电阻焊接棒的对接位置20之间)设置有第1应力缓和裂缝16和第2应力缓和裂缝17。上述第1应力缓和裂缝16的宽度L5为200μm,深度L6为30μm,此外,构成为距上述边界15的距离L7为300μm,另外上述第2应力缓和裂缝17的宽度L8为200μm,深度L9为30μm,此外,构成为距上述边界15的距离L10为700μm。由此,如图5所示,通过存在两应力裂缝16、17,而在该两应力缓和裂缝16、17中阳极部7弯折。因此,由于可抑制对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15或其附近施加的弯曲应力,从而对该部分施加的应力变小。其结果,可抑制由于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15或其附近的阳极部7产生龟裂而引起的电容器的漏电流的增大或由短路引起的不良。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首先,表示电容器元件6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同。
具体地来说,在规定浓度的己二酸等的水溶液中以规定电压合成处理铝箔1,形成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电介质氧化皮膜2后,使上述铝箔浸渍到由3,4-亚乙基二氧噻吩、P-对甲苯磺酸铁及1-丁醇构成的混合液中直到规定位置为止,在电介质氧化皮膜2上通过化学氧化聚合形成由导电性高分子聚合物即3,4-亚乙基二氧噻吩构成的固体电解质层3,接下来,多次反复使固体电解质形成结束后的铝箔1浸渍到扩散有碳粉末的水溶液或有机溶剂的溶液中且以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的工序,来形成碳层4。最后,通过在该碳层4的表面形成银涂层5而制作电容器元件6。
接下来,在多个电容器元件6的层叠焊接之前,在电容器元件6形成第1应力缓和裂缝16和第2应力缓和裂缝17。具体地来说,在下述激光条件下,通过对上述阳极部7的阳极端子12侧的面中的阴极部8和阳极部7之间的边界15的附近照射激光来进行。
激光条件
激光功率:3W
激光直径:200μm
接下来,如图6所示,采用电阻焊接法将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与阳极端子12连接,并且采用导电性粘接剂17使电容器元件6的阴极部8与阴极端子13粘接,之后,层积多个电容器元件6,并且通过采用电阻焊接法和导电性粘接剂而层叠化,最后采用外装树脂14密封,从而完成了16V-10μF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10。
{第2方式}
基于图7对第2方式相关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进行详细描述。另外,图7为第2方式相关的电容器元件的俯视图。
与上述第1方式不同的方面在于,如图7所示,在阴极部8和阳极部7之间的边界15的附近(边界15和电阻焊接棒的对接位置20之间)设置有应力缓和孔22,代替第1应力缓和裂缝16和第2应力缓和裂缝17。该应力缓和孔22形成长圆形状,其长轴23形成为与阴极部8和阳极部7之间的边界15平行。构成为应力缓和孔22的长轴23方向的长度L13为1.3mm,距端部的距离L14和L15分别为1.1mm,此外,应力缓和孔22的短轴24方向的长度L17为500μm,距上述边界15的距离L16为300μm。
这里,在下述激光条件下,通过对上述阳极部7的阳极端子12侧的面中的阴极部8和阳极部7之间的边界15的附近进行激光照射,而形成应力缓和孔22。
激光条件
激光功率:8W
激光直径:200μm
如上那样,通过存在应力缓和孔22来代替两个应力缓和裂缝,在该应力缓和孔22也弯折阳极部7。因此,由于可抑制对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15或其附近施加的弯曲应力,从而对该部分施加的应力变小。其结果,可抑制由于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15或其附近的阳极部7产生龟裂而引起的电容器的漏电流的增大或由短路引起的不良。
除此之外,由于被设置在两电极部7、8的边界15和电阻焊接棒的对接位置20之间,因此能够抑制施加到电阻焊接棒的热向阴极部8方向逃逸。其结果,能够以较少的热量进行焊接,因此也能够发挥焊接性提高的效果。
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实施例1)
采用与在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优选方式中的第1方式所说明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相同地制作的电容器作为实施例1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以下将上述那样制作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称作本发明电容器A1。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在电容器元件6中,在与阳极部7的阳极端子12侧的面对置的面(上面)中的阴极部8和阳极部7之间的边界15的附近设置第1应力缓和裂缝16和第2应力缓和裂缝17,除此之外按照与本发明电容器A1相同的方式制作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以下,将上述那样制作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称作本发明电容器A2。
(比较例1)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除了没有设置第1应力缓和裂缝16和第2应力缓和裂缝17之外,按照与本发明电容器A1相同的方式制作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以下,将上述那样制作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称作比较电容器X1。
(比较例2)
不设置第1应力缓和裂缝16和第2应力缓和裂缝17,并且在阴极部8和阳极部7之间的边界15及其附近涂敷热硬化性环氧树脂,除此之外按照与本发明电容器A1相同的方式制作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以下,将上述那样制作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称作比较电容器X2。
(比较例3)
不设置第1应力缓和裂缝16和第2应力缓和裂缝17,并且在阴极部8和阳极部7之间的边界15及其附近粘着耐热性聚酰亚胺,除此之外按照与本发明电容器A1相同的方式制作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以下,将上述那样制作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称作比较电容器X3。
(试验)
将本发明的电容器A1、A2及比较电容器X1~X3分别制作100个,并调查上述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修复处理(老化)前的漏电流值,将其结果表示在表1。
[表1]
  漏电流值(μA)   本发明电容器A1   本发明电容器A2   比较电容器X1   比较电容器X2   比较电容器X3
  16V/40s
  ~300   32   12   -   -   -
  300~600   39   20   -   1   -
  600~900   24   32   -   15   5
  900~1200   4   20   -   23   10
  1200~1500   1   8   -   13   16
  1500~1800   -   6   18   24   13
  1800~2100   -   2   37   7   12
  2100~2400   -   -   13   1   5
  2400~2700   -   -   10   2   1
  2700~3000   -   -   2   -   3
  3000~   -   -   15   14   35
  短路不良数目   0   0   5   7   10
根据表1可知,比较电容器X1的漏电流值非常大,并且产生短路,此外比较电容器X2、X3的漏电流值稍微小一些,但改善效果不充分,并且也会产生短路。与此相对,可以看到在本发明的电容器A1、A2中漏电流值足够小并且不会产生短路,尤其在阳极部的阳极端子侧一面设置有应力缓和裂缝的本发明电容器A1的漏电流值非常小。
得到上述结果的理由如下。即比较电容器X1~X3中,在电阻焊接时,由于在阳极部和阴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施加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而使应力集中在该部分,因此在阳极部和阴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阳极部产生龟裂,其结果成为电容器的漏电流的增大或由短路引起的不良的原因。与此相对,本发明电容器A1、A2中,在电阻焊接时在应力缓和裂缝进行弯折,从而抑制施加在阳极部和阴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弯曲应力,而使施加在该部分的应力减小。因此,认为是可抑制由在阳极部和阴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阳极部产生龟裂而引起的电容器的漏电流的增大或由短路引起的不良这样的理由,带来的结果。
{第2实施例}
(实施例)
作为实施例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采用与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优选方式中的第2方式所说明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相同地制作的电容器。
以下将上述那样制作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称作本发明电容器B。
(比较例)
作为比较例,采用上述第1实施例的比较例1所示的比较电容器X1。
(试验)
分别制作20个本发明电容器B及比较电容器X1,调查上述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层叠后的龟裂发生数,将其结果表示在表2。另外,通过显微镜观察阴极部和阳极部之间的边界来检测龟裂的有无。
[表2]
电容器的种类 本发明电容器B 比较电容器X1
龟裂发生元件数 0 14
其中,样品为各20个。
根据表2可知,比较电容器X1产生多个龟裂,与此相对可以看到本发明电容器B完全不会产生龟裂。
得到上述结果的理由可认为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试验中表示的理由相同。
(其他事项)
(1)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在所有的电容器元件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但例如在焊接固定于阳极端子的电容器元件不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也可。
如图5所示,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的弯曲随着远离阳极端子12而变大。即在图5中,第1段(阳极部7与极端子12焊接固定)的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中的倾斜角θ1<第2段的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中的倾斜角θ2<第3段的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中的倾斜角θ3<第4段的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中的倾斜角θ4。如上所述,其原因在于由于第1段的电容器元件6在电阻焊接时阳极部7不弯曲或者即使弯曲也极小,因此即使不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也没有问题。
(2)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应力缓和裂缝,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如图9所示,也可只设置一个应力缓和裂缝16,此外当然也可设置三个以上。此时,优选采用随着远离阳极端子而增加应力缓和裂缝数目的结构。
(3)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只在一个面设置应力缓和裂缝,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当然也可设置在两面。
(4)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应力缓和裂缝的宽度完全相同,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当然也可为随着远离阳极端子而应力缓和裂缝的宽度变大的结构。此外,并不限于应力缓和裂缝从一端形成到另一端为止的结构,在其一部分形成也可。
(5)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只设置有一个应力缓和孔,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如图10所示,也可设置两个应力缓和孔22,当然也可设置三个一个。
(6)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只设置应力缓和孔,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如图11所示,当然也可为在应力缓和孔22的两端连续设置应力缓和裂缝的结构。
(7)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应力缓和孔的大小完全相同,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当然也可为随着远离阳极端子而应力缓和孔变大的结构(如图11所示,在位于远离阳极端子的部位的应力缓和孔中,长轴方向的长度增大的结构)。此外,也可为应力缓和孔的大小完全相同,随着远离阳极端子而增加应力缓和孔的数目的结构。
(8)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对所有的电容器元件形成应力缓和孔,但例如也可不对被焊接固定在阳极端子的电容器元件形成应力缓和孔。其理由与上述(1)所示的理由相同。
(9)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应力缓和孔为长圆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为圆形状、或图13所示的长方形状。但是,在为长方形状的情况下,存在在四角产生龟裂之虞,因此优选为长圆形状。
(10)上述两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激光功率以及激光直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值,也可考虑裂缝深度、孔的大小、阳极体的材料以及生产效率等而适当变更。此时,优选激光功率为5~80W左右。
(11)作为具有阀作用的金属并不限定于上述铝,也可为钽、铌等,此外作为固体电解质层并不限定于聚噻吩系的导电性聚合物,也可以是聚吡咯系、聚苯胺系、聚呋喃系等导电性聚合物或二氧化锰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例如携带电话、笔记本计算机、PDA等的电源电路。

Claims (12)

1.一种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该电容器元件包括具有阳极部的阳极体、和在该阳极体的表面按顺序形成有电介质氧化皮膜和阴极层的阴极部,这些电容器元件在层叠状态下邻接的电容器元件中的上述阳极部彼此被焊接,并且位于最外侧的一个电容器元件的阳极部被焊接固定在阳极端子,
在上述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中的上述两极部的边界与焊接部之间,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应力缓和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力缓和孔形成为长圆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中的长轴形成得与上述两极部的边界大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力缓和裂缝形成在上述阳极部的焊接面中的阳极端子侧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形成在自上述阳极端子起第2个以后的电容器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的焊接面上的面积,形成得随着远离上述阳极端子而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具备一个形成有多个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的电容器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具备多个形成有多个上述应力缓和裂缝或上述应力缓和孔的电容器元件的情况下,形成为应力缓和裂缝或应力缓和孔的数目随着远离阳极端子而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应力缓和裂缝和上述应力缓和孔均被设置的情况下,应力缓和裂缝被连续设置于应力缓和孔。
10.一种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1步骤,制作由阳极部和在阳极体的表面按顺序形成有电介质氧化皮膜和阴极层的阴极部构成的电容器元件;
第2步骤,在上述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应力缓和孔;
第3步骤,将阳极端子焊接固定到上述电容器元件中的一个电容器元件的阳极部;
第4步骤,在上述阳极端子焊接固定后的电容器元件上将其他的电容器元件层叠的状态下,将邻接的电容器元件的阳极部彼此焊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步骤中,通过激光照射法形成上述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上述应力缓和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步骤中,在上述阳极部的焊接面形成应力缓和孔,并且在上述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按照与上述应力缓和孔连续的方式形成应力缓和裂缝。
CN2005800498340A 2005-05-18 2005-12-26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1806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5692/2005 2005-05-18
JP2005145692 2005-05-18
JP339734/2005 2005-11-25
JP2005339734 2005-11-25
PCT/JP2005/023732 WO2006123451A1 (ja) 2005-05-18 2005-12-26 積層型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0693A true CN101180693A (zh) 2008-05-14
CN101180693B CN101180693B (zh) 2011-10-26

Family

ID=37431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98340A Active CN101180693B (zh) 2005-05-18 2005-12-26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61454B2 (zh)
JP (1) JP4651664B2 (zh)
KR (1) KR101127380B1 (zh)
CN (1) CN101180693B (zh)
TW (1) TWI283878B (zh)
WO (1) WO200612345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6503A (zh) * 2012-05-30 2013-12-18 Avx公司 用于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带凹口的引线
CN104471660A (zh) * 2012-06-11 2015-03-25 赛飞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结构
CN108780704A (zh) * 2016-03-25 2018-11-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
CN110323062A (zh) * 2018-03-30 2019-10-11 Tdk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
CN112106227A (zh) * 2018-03-28 2020-12-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固体电池用集电体极耳、集电体、及电极片
CN114530709A (zh) * 2020-11-23 2022-05-24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优化汇流条的接合过程的连接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35750A (ja) * 2008-10-31 2010-06-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19053B1 (ko) 2009-12-22 2012-03-16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고체 전해 콘덴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279584B2 (en) * 2010-08-12 2012-10-02 Avx Corporatio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ssembly
US8373972B2 (en) * 2010-10-20 2013-02-12 Apaq Technology Co., Lt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having a prote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885326B2 (en) * 2011-04-26 2014-11-11 Rohm Co., Lt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879491B2 (ja) * 2012-02-28 2016-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US9776281B2 (en) * 2012-05-30 2017-10-03 Avx Corporation Notched lead wire for a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TWI443698B (zh) 2012-09-13 2014-07-01 Ind Tech Res Inst 去耦合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6284271B2 (ja) * 2014-07-14 2018-02-28 アスモ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KR102255798B1 (ko) * 2014-08-04 2021-05-26 (주)포인트엔지니어링 적층 산화알루미늄층을 포함하는 커패시터
WO2017073032A1 (ja) 2015-10-28 2017-05-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KR20170101120A (ko) * 2016-02-26 2017-09-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축전 장치, 전지 제어 유닛 및 전자 기기
WO2017163571A1 (ja) * 2016-03-25 2017-09-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09891535B (zh) * 2016-11-04 2020-12-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固体电解电容器
WO2023037913A1 (ja) * 2021-09-13 2023-03-16 ルビコン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5543A (en) * 1872-04-09 Improvement in knitting-machines
JPS55115268A (en) * 1979-02-28 1980-09-05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Preparation of plate grid for lead-acid battery
JPS5956752A (ja) * 1983-08-31 1984-04-02 Hitachi Ltd 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S5976457A (ja) * 1983-09-28 1984-05-01 Hitachi Ltd デユアルインライン型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S61141165A (ja) * 1984-12-14 1986-06-28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用リ−ドフレ−ム
JPS62162323A (ja) * 1986-01-13 1987-07-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JPS63151032A (ja) 1986-12-16 1988-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リ−ド
JPS63166254A (ja) 1986-12-27 1988-07-09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
JPS6417458A (en) * 1987-07-13 1989-01-20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Semiconductor package
JPH01198082A (ja) * 1988-02-03 1989-08-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太陽電池
JPH04127605A (ja) * 1990-09-18 1992-04-28 Murata Mfg Co Ltd 自動挿入用電子部品
JPH0590094A (ja) * 1991-09-30 1993-04-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チツプ状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H07153889A (ja) * 1993-11-29 1995-06-16 Hitachi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3430825B2 (ja) * 1996-11-06 2003-07-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35367A (ja) 1997-10-29 1999-05-21 Nitsuko Corp 積層型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ATE441194T1 (de) * 1998-06-11 2009-09-15 Showa Denko Kk Filmkondensatorelement und schicht- festelektrolytkondensator
JP3755336B2 (ja) * 1998-08-26 2006-03-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340446A (ja) * 1999-05-26 2000-12-08 Tokin Ceramics Corp 端子付き電子部品
US6421227B2 (en) * 1999-12-10 2002-07-16 Showa Denko K.K. Solid electrolytic multilayer capacitor
JP4806874B2 (ja) 2001-09-05 2011-11-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3092144A (ja) 2001-09-19 2003-03-2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リチウムポリマー二次電池
JP4000956B2 (ja) 2002-08-28 2007-10-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4200264A (ja) * 2002-12-17 2004-07-15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49891B2 (ja) * 2002-12-27 2008-09-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とコンデンサ内蔵回路基板、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6108274A (ja) * 2004-10-04 2006-04-20 Rohm Co Ltd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82063B2 (ja) * 2005-01-24 2008-11-19 トヤマキカイ株式会社 リード構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6503A (zh) * 2012-05-30 2013-12-18 Avx公司 用于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带凹口的引线
CN103456503B (zh) * 2012-05-30 2018-01-12 Avx公司 用于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带凹口的引线
CN104471660A (zh) * 2012-06-11 2015-03-25 赛飞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结构
CN104471660B (zh) * 2012-06-11 2018-06-08 诺尔斯(英国)有限公司 电容结构
US10304625B2 (en) 2012-06-11 2019-05-28 Knowles (Uk) Limited Capacitive structure
CN108780704A (zh) * 2016-03-25 2018-11-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
CN112106227A (zh) * 2018-03-28 2020-12-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固体电池用集电体极耳、集电体、及电极片
CN110323062A (zh) * 2018-03-30 2019-10-11 Tdk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
CN110323062B (zh) * 2018-03-30 2021-09-03 Tdk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
CN114530709A (zh) * 2020-11-23 2022-05-24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优化汇流条的接合过程的连接系统和方法
CN114530709B (zh) * 2020-11-23 2024-03-19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优化汇流条的接合过程的连接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61454B2 (en) 2011-06-14
US20090080144A1 (en) 2009-03-26
TWI283878B (en) 2007-07-11
WO2006123451A1 (ja) 2006-11-23
JPWO2006123451A1 (ja) 2008-12-25
KR101127380B1 (ko) 2012-03-29
JP4651664B2 (ja) 2011-03-16
TW200641939A (en) 2006-12-01
KR20080010421A (ko) 2008-01-30
CN101180693B (zh) 201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0693B (zh)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4731389B2 (ja) 積層型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007743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US8416558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1176172B (zh) 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US7550360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capable of easily and properly connecting anode electrode portion
US7447000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lead frame thereof
JP2007081069A (ja) チップ型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端子ならびに端子の製造方法
JP2008262837A (ja) 色素増感型太陽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50030861A (ko) 고체 전해 콘덴서
JP4854945B2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9194263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04158577A (ja) 積層型大面積アルミ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るコンデンサ
JP5450001B2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KR100914587B1 (ko) 고체 전해 콘덴서
CN101887807A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及固体电解电容器
JP4466094B2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10056118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4071185B2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01329946A (zh) 一种迭层式芯片型固态电解电容器
JP2009260110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5333026A (ja) 固体電解キャパシ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