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8771A -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8771A
CN101088771A CNA2007101379072A CN200710137907A CN101088771A CN 101088771 A CN101088771 A CN 101088771A CN A2007101379072 A CNA2007101379072 A CN A2007101379072A CN 200710137907 A CN200710137907 A CN 200710137907A CN 101088771 A CN101088771 A CN 101088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pare
heap paper
medium
heap
sp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79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8771B (zh
Inventor
奥田泰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123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265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496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9307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509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27700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88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8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8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8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1Printing on disk-shaped media, e.g. C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3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feeding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0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Abstract

记录部,包括可操作地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记录信息的记录头。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地在第一方向移动放置在第一位置中的第一堆纸件,然后移动到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从而把第一堆纸件放置到第二位置。当第一堆纸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表面适合于接收从记录部传送来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介质。第二表面适合于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引导传送到记录部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并且当第一堆纸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接收从记录部传送来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是可操作的,可以使得第二表面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四方向相平行,其中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

Description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其可操作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排出堆纸件,其中第一位置适于接收从记录装置(喷液装置)中排出的第一介质,第二位置适于将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供给到记录装置(喷液装置)或从记录装置(喷液装置)接收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本发明也涉及包括这种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记录装置和喷液装置。
喷液装置不限于使用喷墨记录头并从记录头喷射墨水到记录介质上来实现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或者传真机。所使用的喷液装置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从与喷墨记录头相对应的喷液头,将代替墨水、适于某项应用的液体喷射到与记录介质相对应的目标介质上,从而使得液体附着到介质上。
除了记录头之外,喷液头还包括用于制造滤色器如液晶显示器等的着色材料喷射头;用于形成电极,如有机EL显示器或者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等的电极材料(导电膏)喷射头;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物质喷射头;作为精密吸量管的样品喷射头;等等。
该记录装置不限于使用墨水喷射记录头、并从记录头喷射墨水到记录介质来实现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或者传真机。  所使用的记录装置包括这样的装置,该装置以击针方式、热转印方式或者电子照相方式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第一介质″包括具有柔性的柔性成张介质,如纸和OHP(高架投影机(Over Head Projector))页张,″第二介质″包括几乎没有柔性的刚性介质,如适于安装盘片介质(CD-R、DVD-R等)的盘片托盘。
背景技术
向作为刚性介质的例子的盘片介质、如CD-R的标签表面记录,传统上通过向作为柔性介质例子的纸张执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来进行。  纸张堆叠在位于传送路径上游的贮纸斗(hopper)中,堆叠纸张中只有最上面的纸张通过从侧面看呈D形的供给辊与贮纸斗的枢转运动相协作而被拾取。
然后,纸张从供给辊供给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位于下游侧的传送辊对,并在被传送辊对夹住的同时被传送到记录部。进一步地,纸张被记录部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在纸张传送方向上位于下游侧的排出辊对,纸张被扫出到排出堆纸件上。
通常,为了把已记录的纸张放置到排出堆纸件上,排出堆纸件布置得比排出辊对低。
另一方面,当在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上进行记录时,为了使用好的姿态来传送盘片介质,盘片介质被附连在盘片托盘上并进行记录。此时,用于柔性纸张的传送路径中供给辊和传送辊之间的路径并没有被设置成线性的以便分离容易以双张供给的纸张。因此,不像纸张介质,刚性盘片介质和盘片托盘不能放置在贮纸斗中。
所以,线性地设置从传送辊对开始沿纸张传送方向在下游侧的传送路径,盘片托盘从设置于纸张介质的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的排出辊对插入,且排出辊对被反向地驱动,把盘片托盘移动到上游的记录头可向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进行记录的位置处。而且,当盘片托盘从记录开始位置被移动到下游侧时,对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进行记录。
此时,由于纸张介质的厚度与盘片托盘的厚度彼此不同,有必要改变和调节记录头和盘片托盘之间的间距,即压纸件间隙(platen gap)(也称为″纸张间隙″)。还有必要对排出辊对进行改变。通常,使用所谓的刺状辊(spur roller),作为在排出辊对的随动侧上的排出随动辊,以便与驱动侧辊相协作地夹住纸张介质,使得与纸张介质记录表面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小。
同时,当刺状辊用于盘片托盘的运动时,由于辊邻接在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上,有可能会损坏记录在盘片介质上的数据。所以,当在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上进行记录时,刺状辊被设置成从驱动侧辊缩回,即,从驱动侧辊上释放。
这样的构造在下列文献中已公开,如日本专利No.3633509(JP-B-3633509)和日本专利公报Nos.2004-90448A(JP-A-2004-90448)、2004-34637A(JP-A-2004-34637)和2003-211760A(JP-A-2003-211760)。
然而,作为释放刺状辊的方法,只有一种由用户的操作来作为触发的方式。而且,在排出堆纸件设置成活动的、以便既可作为排出堆纸件又可作为托盘引导件的情况下,排出堆纸件被手动地移动,与刺状辊的运动是不相关的。因此,当用户操作不当时,排出堆纸件、刺状辊等的操作有可能会变得不稳定。例如,当在刚性介质上进行记录时,不管排出堆纸件是否处于该占据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由错误操作引起的不一致状态,即,当在刚性介质上进行记录时,刺状辊没有位于该占据的位置。
例如,日本专利公报Nos.2005-14494A(JP-A-2005-14494)和2005-212906A(JP-A-2005-212906)公开:位于排出辊对下面的排出堆纸件向上移动,从而把盘片托盘引导到排出辊对。换句话说,当在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上进行记录时,排出堆纸件移动到线性传送路径的高度,故排出堆纸件既可以作为托盘引导件,又可以作为盘片托盘的排出堆纸件,它在记录完后接收要被排出的盘片托盘。
但是,由于排出堆纸件的运动方向仅仅是垂直方向,有这样一种可能,即如果排出堆纸件向后远远延伸到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则不容易设置盘片托盘。而且,当在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上进行记录时,有这样一种可能,即如果保持盘片介质的盘片托盘设置在排出堆纸件内,则在盘片介质的记录期间堆纸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在记录之前堆纸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部)可能下降以及在姿态上不稳定。
例如,日本专利公报Nos.2004-256232A(JP-A-2004-256232)和2005-154115A(JP-A-2005-154115)中公开:在作为柔性介质例子的纸张介质上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设置有前盖,该前盖也可以作为排出堆纸件,在其上可以放置已记录的纸张。在不能检测到前盖的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当前盖处于关闭状态时,已记录的纸张不能被排出并放置在作为排出堆纸件的前盖上。因此,可能会引起所谓的排出卡纸。
另一方面,在可以检测到前盖的关闭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停止纸张排出,可以避免排出卡纸。但是,不能继续记录,除非用户打开前盖,释放纸张排出已停止的状态。如果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可以检测前盖的关闭状态并可以自动地打开前盖,虽然可以继续记录而不会阻碍记录且不会引起排出卡纸,但也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要新提供仅用于自动打开前盖的构造。还可能使结构变得复杂,将成本提高新提供的构造那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其能够在第二介质记录期间将排出堆纸件移动到要占据的位置,从而使刺状辊从排出驱动辊确定地退回。
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其能够容易地将盘片托盘以良好的姿态设置在排出堆纸件上
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方法,其能够检测前盖的关闭状态,并能自动打开前盖,而不用另外提供只用于打开前盖的构造。
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方面在于提供结合了这种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记录装置和喷液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包括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可操作以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记录信息;
第一堆纸件,所述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然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放在所述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被运送至所述记录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以及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导致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四方向,其中,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使用这种构造,进行对于第二介质的记录时,由于第一堆纸件移向用户,用户可以容易地在第一堆纸件上设置第一介质或第二介质。  另外,第一堆纸件可以在其重心附近稳定地支撑设置的介质。
该记录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堆纸件,所述第二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堆纸件的下游侧,并具有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适于与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一起接收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令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下游端部较所述第二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端部攀升,从而令所述第一堆纸件处于倾斜状态。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保持所述倾斜状态的同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
在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被移动之后,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令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端部攀升,从而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放在所述第二位置。
在空间受限导致第一堆纸件的上游端部在其第一位置处不能上升时的情况下,本构造是有益的。
另外,第一堆纸件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在第二堆纸件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之间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设置。进一步地,由于仅仅第一堆纸件被移动,在第一堆纸件借助于设置在记录装置内部的动力源供应的动力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施加在动力源上的负载可以减小。所以,动力源可以缩小尺寸。
该记录装置可进一步包括: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适于与所述第一辊一起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以及
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支撑所述第二辊并连接至所述第一堆纸件。
根据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框架构件。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第一堆纸件向第二位置的运动,对于进行第二介质的记录而言不必要的第二辊,可以确定地从第一辊退回。
该记录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三辊,所述第三辊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在使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之后,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
该记录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位置调节器,所述位置调节器可操作以调节放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的位置和姿态。
该位置调节器可包括一对相对的构件,所述一对相对的构件适于在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三方向被移动时夹住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堆纸件的位置和姿态基于第一辊的旋转轴被调节,故可以确定地进行所设置介质的传送。
所述相对构件中的一个为活动构件;以及所述位置调节器可包括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将所述活动构件向着所述相对构件中的另一个偏置。
所述相对构件中更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那一个可适于先与所述旋转轴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避免第一堆纸件到第二位置的运动的所谓超调。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和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距离短。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维持这样一种位置关系,即第二位置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位置的下游侧。
所述第二介质可以为安装在托盘构件上的刚性介质。所述第三辊可适于在避开所述刚性介质的同时与所述托盘构件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辊不会与第二介质相接触,所以能够防止第二介质上的信息被损坏。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齿条和小齿轮,所述齿条和小齿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
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可以保证第一和第三方向上的介质传送精度,而且也可以保证第四方向上的介质传送精度。
该记录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可操作以驱动所述第一辊。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电机的驱动力的帮助下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
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另外的动力源。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电机,可以精确地确定第一堆纸件的位置。
当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将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机可操作以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的方向上驱动所述第一辊。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介质在第一方向上进行传送后,第一堆纸件移动到第一位置。所以,可以避免第二介质被第一堆纸件向第一位置的运动所损坏。
该记录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间隙调整器,所述间隙调整器可操作以调节从所述记录头到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的距离。当所述间隙调整器调节所述距离时,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堆纸件。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实现从电机切换到第一堆纸件的动力传递的附加动力源。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一对齿条和小齿轮,所述一对齿条和小齿轮沿所述第四方向布置在所述记录装置的两侧;以及动力传递件,所述动力传递件可操作以将所述小齿轮中的一个的驱动力传递至另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对齿条与小齿轮的操作可以彼此同步,第一堆纸件的姿态可被稳定。
所述第二堆纸件可在打开所述记录装置前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三位置和封闭所述前部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堆纸件可充当所述记录装置的前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液装置,包括:
喷液部,所述喷液部包括喷液头,所述喷液头可操作以向着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喷射液体;
第一堆纸件,所述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然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放在所述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被运送至所述记录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以及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使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四方向,其中,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包括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可操作以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记录信息;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布置在所述记录装置内部;
堆纸件,所述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适于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适于在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辊一起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
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支撑所述第二辊并连接至所述堆纸件;
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在所述第二辊接近所述第一辊的方向上偏置所述框架构件;以及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由所述动力源供应的动力的帮助下将所述堆纸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所述第二方向被运送至所述记录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以及
根据所述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分离的方向上抵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移动所述框架构件。
使用这种构造,当对于第二介质进行记录时必须执行的第二辊的退回运动,可以与堆纸件的运动相协作地进行。
另外,偏置构件可以引导第二辊以在堆纸件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接近第一辊。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包括槽;并且,所述堆纸件可设置有在接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的同时适于沿着所述槽移动的突起。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然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放在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使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四方向,其中,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偏置力突起可以保证与槽相接合,故可以准确地控制堆纸件的位置和姿态。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包括齿条和小齿轮,所述齿条和小齿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堆纸件。
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可以保证第一和第二方向上的介质传送精度,而且也可以保证第四方向上的介质传送精度。
该记录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位置调节器,所述位置调节器可操作以在接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的同时调节放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堆纸件的位置和姿态。
该记录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三辊,所述第三辊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在使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之后,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接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的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堆纸件。
偏置构件可包括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其中第一偏置构件提供相对于框架构件的第一偏置力,第二偏置构件提供相对于堆纸件的第二偏置力。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独立的功能指定给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中的每一个。
所述第一偏置构件和所述第二偏置构件可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偏置力和所述第二偏置力不同时被提供。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进行这样的设置,不必需的力不会作用在堆纸件上,所以作用在动力源上的负载可以减小。
所述堆纸件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抵抗所述第二偏置力滑动。所述第二偏置构件通过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堆纸件提供所述第二偏置力。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偏置力直接作用在堆纸件上,而第二偏置力通过滑动件的运动间接地作用在堆纸件上,很容易进行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偏置力和第二偏置力不同时提供。
在这样设置的情况下,即当堆纸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堆纸件首先开始移动,然后滑动件开始移动,则第二偏置力的反作用可被用作堆纸件的驱动力。所以,作用在动力源上的负载可被减小。
所述堆纸件的移动路径可包括较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部分和较靠近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部分。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部分时所述第二偏置力作用于所述堆纸件,并且,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部分时所述第一偏置力作用于所述堆纸件。
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二偏置力随着所述第一堆纸件接近所述第一位置而减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堆纸件移动到第一位置之后,在各部件上可以避免发生蠕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液装置,包括:
喷液部,所述喷液部包括喷液头,所述喷液头可操作以向着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喷射液体;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在所述喷液装置内部;
堆纸件,所述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适于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适于在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辊一起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
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支撑所述第二辊并连接至所述堆纸件;
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在所述第二辊接近所述第一辊的方向上偏置所述框架构件;以及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由所述动力源供应的动力的帮助下将所述堆纸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所述第二方向被运送至所述喷液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以及
根据所述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分离的方向上抵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移动所述框架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包括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可操作以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记录信息;
第一堆纸件,所述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堆纸件,所述第二堆纸件具有第三表面,并可在打开所述记录装置前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三位置和封闭所述前部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在所述记录装置内部;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由所述动力源供应的动力的帮助下将所述第一堆纸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介质执行记录时所述第二堆纸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使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将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被运送至所述记录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所述第三表面适于与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一起接收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以及
所述第一堆纸件适于根据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与放在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第二堆纸件接触,从而使所述第二堆纸件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使用这种构造,由于也作为记录装置前盖的第二堆纸件,可以通过第一堆纸件的运动而被自动打开。所以,可以避免第一介质的卡纸。另外,不必提供仅用于打开前盖的额外设备。
在所述动力源的负载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中断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
顺便提及,可以生成警告信息或者声音,来通知用户上述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堆纸件的运动期间,可以避免发生在各部件上的损坏。
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使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在所述第一堆纸件与所述第二堆纸件接触时以第一速度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以及在所述第一堆纸件与所述第二堆纸件接触之后以第二速度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其中,所述第二速度高于所述第一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堆纸件可以慢慢地向第三位置移动,从而避免损坏发生在各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液装置,包括:
喷液部,所述喷液部包括喷液头,所述喷液头可操作以向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喷射液体;
第一堆纸件,所述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堆纸件,所述第二堆纸件具有第三表面,并可在打开所述喷液装置前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三位置和封闭所述前部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在所述喷液装置内部;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由所述动力源供应的动力的帮助下将所述第一堆纸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介质执行液体喷射时所述第二堆纸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使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将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运送至所述喷液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所述第三表面适于与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一起接收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以及
所述第一堆纸件适于根据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与放在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第二堆纸件接触,从而使所述第二堆纸件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示意侧视图。
图4是喷墨打印机中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透视图,示出了实现纸张记录模式的状态。
图5是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透视图,示出了实现盘片记录模式的状态。
图6是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透视图,示出了设置盘片托盘的状态。
图7到9是用于解释把动力传递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0是示出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第一排出堆纸件放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到21是示出第一排出堆纸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的侧视图。
图22是示出第一排出堆纸件放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3至25是示出第二排出堆纸件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的侧视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排出堆纸件的第二位置的侧视图。
图27是示出在喷墨打印机中由控制器执行的第一盖打开程序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由控制器执行的第二盖打开程序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中第一排出堆纸件放置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0到38是示出图29中的第一排出堆纸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的侧视图。
图39是示出图29中的第一排出堆纸件放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中第一排出堆纸件的位置调节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41和42是示出图40中的位置调节器的操作的侧视图。
图43是示出图40中的位置调节器的位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将描述作为喷液装置和记录装置的喷墨打印机100。喷墨打印机100包括位于打印机主体3上面的扫描单元4,所以该打印机可被用作扫描仪和复印机。打印机主体3在其前面板6的中间具有液晶显示屏7,并在前面板的右方和左方具有手动操作按钮8。存储卡插槽9用于允许插入记录有图像数据的存储卡,它位于前面板6的下面中央部分,所以存储卡中的图像数据可被直接打印,而不用与个人电脑相连接(所谓的直接打印)。
供纸盒30以这样一种方式设置于打印机主体3的前下部,使得它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附连及分离。排出堆纸件50设置在供纸盒30的上部,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排出堆纸件50在非使用状态下还作为打印机主体3的前盖的一部分。如图1中点划线所示,排出堆纸件50在使用状态下向前打开,使得支持表面51被引导成朝上的。液晶显示屏7、手工操作按钮8中的一些和存储卡插槽9,是当进行直接打印时所使用的部件。也就是说,将存储卡(未示出)插入到存储卡插槽9中,并操作手工操作按钮8,同时观看液晶显示屏7,从而甚至可以在家里以高质量简单地打印任何数量的喜爱的图片。
可以连续、自动地供给记录介质P(后面也简称为″纸张P″)的自动供纸器2,设置在打印机主体3的后上部。如图2所示,自动供纸器2包括:其上可堆叠多张纸张P的供给托盘5;贮纸斗(hopper)16,其将位于供给托盘5上的纸张P向供给辊14推起,供给辊14可通过与贮纸斗16的夹紧作用操作,拾取位于供给托盘5上最上面的纸张P;阻止辊(retardroller)或者分离垫(未示出),其将双张供给的下一张纸P与最上面的纸张P分离,使得仅供给最上面的纸张P;和返回杆(未示出),返回杆把分离出的下一张纸P返回到供给托盘5。
接下来,参照附图3,沿着纸张P的传送路径来描述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结构的概要。供纸托盘5在传送方向上设置于最上游侧,以堆叠多张纸张P。供纸托盘5设置有边缘引导件15,其邻接纸张P的侧边,并在第二扫描方向Y即纸张传送方向上,引导纸张P的平稳的传送。随着贮纸斗16以预定的时序随着供给辊14的旋转轴17的旋转而升起,供纸托盘5上的纸张P向着供给辊14被推起。然后,根据供给辊14的旋转,纸张P中最上面的一张顺序被拾取,并被供给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检测杆设置在供给辊14的下游,检测杆可操作以检测纸张P的通过。由传送驱动辊19a和传送从动辊19b组成的传送辊对19,设置在检测杆的下游。这些辊中,传送从动辊19b用轴联结在辊保持件18的下游端。辊保持件18被扭力盘簧(未示出)以枢转方式施加偏置,使得传送从动辊19b总是与传送驱动辊19a压力接触。
由传送辊对19传送的纸张P,被引导到设置有滑架(carriage)10的记录位置26(液体喷射位置)。滑架10以这样一种方式联结在滑架引导轴12上,使得它可以在主扫描方向X上、即纸张P和盘片托盘Q的横向方向上往复运动,并可以通过环状带11进行往复运动。可操作以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从而进行记录(液体喷射)的记录头13(喷液头),安装在滑架10的底部表面上。墨盒C(液体容器)安装在滑架10上。
压纸件28设置在记录头13的下面,压纸件28面向记录头13并在记录头13的头表面和记录介质之间限定压纸件间隙PG。此外,通过在记录头13和压纸件28之间互相重复下面两个操作,即在与主扫描方向X相垂直的第二扫描方向Y上、以预定传送量传送记录介质的操作,以及在导致记录头13在主扫描方向X上往复运动一次的同时、从记录头13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的操作,则可以在记录介质的几乎整个记录表面上进行期望的记录。另外,当进行高精度记录时,压纸件间隙PG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可以根据记录介质厚度的变化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
由排出驱动辊20a和多个第一排出从动辊20b组成的排出辊对20,设置在记录头13的下游。多个辅助排出从动辊22设置在第一排出从动辊20b附近、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由排出辊对20传送的纸张P,被排出到排出堆纸件50上的支持表面51,该排出堆纸件5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位于更下游的位置。
第一排出从动辊20b和辅助排出从动辊22都是在其外周上具有多个齿的刺状辊,它们分别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从动辊的辊保持件所联结。传送从动辊19b被布置成其轴线的位置在纸张传送方向上位于传送驱动辊19a的略下游,第一排出从动辊20b被布置成其轴线的位置在纸张传送方向上位于排出驱动辊20a的略上游。通过采用这样的布置,则形成称为″反向挠曲(reverse deflection)″的弯曲状态,其中在传送辊对19和排出辊对20之间纸张P变得轻微向下凸起。结果,位于面向记录头13的位置的纸张P,被推靠在压纸件28上,从而可以避免纸张P的漂浮,故可以正常进行记录。
如图4到6所示,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设置在排出器120内,该排出器可操作以从喷墨打印机100中排出记录介质,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具有在纸张P上进行记录的纸张记录模式和在盘片介质的标签上进行记录的盘片记录模式。当用户操作手动操作按钮8时,进行记录模式之间的切换。当切换记录模式时,设置在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内的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通过由第一电机901(参照图7至9)作为排出驱动辊20a的动力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在后面会进行详细描述,首先描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另外,当记录数据被送到控制器900时(参照图7至9),可在控制器900的决定下,来进行记录模式之间的切换。而且在图4至6中,在X方向上的右侧是滑架10的起始位置(home position)侧,且在X方向上的左侧是滑架10的离开位置侧。
如图4所示,排出堆纸件50包括:在纸张传送方向、即第二扫描方向Y的上游侧的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和在纸张传送方向下游的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第二排出堆纸件600被构造成使得位于喷墨打印机100前面的开口260可以打开和关闭,图4中所示的状态是打开状态。
在纸张记录模式中,当由排出辊20排出已记录纸张P时,纸张P被放置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一支持表面510和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的第二支持表面610的上表面上,它们形成支持面51。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位于比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的上游端更高的位置处。因此,不可能发生所谓卡纸的故障,所谓的卡纸,即纸张P的前端被接收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和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之间的间隙中。
如图5所示,在盘片记录模式中,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在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上方的位置,其中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这个位置是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二位置。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沿纸张传送方向在第一支持表面510的下游侧具有托盘引导开口522,并具有托盘引导表面523,托盘引导表面523是托盘引导开口522内的底表面,并在纸张传送方向(Y)上引导盘片托盘Q(参看图6)。在第二位置,托盘引导表面523被设置成与纸张传送方向(Y)和主扫描方向X相平行,并且与排出驱动辊20a和压纸件28的顶部位置处于相同的高度。
如图6所示,当切换到盘片记录模式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到第二位置。然后,用户把盘片介质放到盘片托盘Q上,并把盘片托盘Q插入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开口522中。当托盘设置好后,盘片托盘Q被在下面进行描述的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参看图10到22)夹住。其后,通过排出驱动辊20a的反转,托盘被送到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  然后,放在盘片托盘Q上的、盘片介质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端停在面向记录头13的位置,即所谓的记录开始位置。此时,为了避免传送从动辊19a靠在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上而损坏存储在盘片介质中的数据,故将盘片托盘Q设置成使得它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部不会被传送辊对19夹住。
另外,设置了两组排出驱动辊20a和两个第二排出从动辊503,以便它们不会直接夹住盘片介质,而是夹住盘片托盘Q沿主扫描方向X的两侧附近的部分。因此,不可能损坏存储在盘片介质中的数据信息。另外,为了提高盘片托盘的传送精度,自然会采用这样的构造,即传送辊对19及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夹住并传送盘片托盘。
其后,通过令记录头13在主扫描方向X上进行扫描,同时排出驱动辊20a被正常驱动以把盘片托盘Q沿纸张传送方向移动到下游侧,可以在盘片介质的标签上进行记录。然后,当记录完成时,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彼此合作,把盘片托盘Q排出到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侧。此时,由于盘片托盘Q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端从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之间的夹持中离开,故盘片托盘Q停在这样一个位置,该位置从盘片托盘Q的一部分从托盘引导开口522中伸出的位置进一步伸出,如图6所示。
在盘片记录模式中,具有托盘引导开口522的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侧。所以,用户可以容易地设置盘片托盘Q。记录完成后,用户可以容易地取出盘片托盘Q。因为盘片托盘Q的一部分此时已经从托盘引导开口522中伸出,故可更容易地取出盘片托盘Q。而且,因为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侧,故能够支持盘片托盘Q的重心。因此,能够稳定盘片托盘Q的姿态。
如图7所示,喷墨打印机100包括: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00,其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调节设置于记录部110内部的记录头13和压纸件28之间的间距;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当在盘片介质的标签上进行记录时,为了引导和接收盘片托盘Q,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  和动力传递切换器(power transmission switcher)400,其可以把排出驱动辊20a的动力传递转换至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
在它们之中,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00包括:凸轮轴302,凸轮轴302由第二电机902旋转,以便调节压纸件间隙PG;滑架引导轴12,滑架引导轴12被设置成距凸轮轴302的旋转中心是偏心的;设置有凸轮轴302的间隙调节凸轮301;和杆构件304,杆构件304总是使用扭力盘簧(未示出)偏置间隙调节凸轮301。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包括:基座220;动力传递件210,动力传递件210把从动力传递切换器400处传递来的动力传递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和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此外,动力传递切换器400包括:中心齿轮426,中心齿轮426与排出驱动辊20a同轴设置,且与排出驱动辊20a一体地旋转,排出驱动辊20a由第一电机901旋转;外切在中心齿轮426上的第一行星齿轮423和第二行星齿轮424;行星齿轮保持件420,行星齿轮保持件420保持第一行星齿轮423和第二行星齿轮424,且可以绕中心齿轮426的旋转轴425旋转;第一齿轮211,第一齿轮211接收第一行星齿轮423和第二行星齿轮424的动力;和锁定杆410,锁定杆410调节行星齿轮保持件420的姿态。
这里,第一电机901构造成也可以使传送驱动辊19a和供给辊14旋转,第一电机901由控制器900来控制。
记录头13设置在滑架10内,该滑架10通过滑架引导轴12在主扫描方向X上进行移动。如果纸张P的厚度上有变化或者从纸张记录模式改变到盘片记录模式,则第二电机902旋转凸轮轴302。此时,滑架引导轴12距凸轮轴302是偏心的。因此,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00可以根据凸轮轴302的旋转来调节压纸件间隙PG。
设置了杆构件304的邻接部303,其中杆构件304已经以杆轴305作为支点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被扭力盘簧(未示出)偏置,使得邻接部303邻接和压住间隙调节凸轮301。此时,压纸件间隙调节是通过在间隙调节凸轮301的圆弧部301a靠在邻接部303上的范围内、旋转凸轮轴302来进行的。而且,当在纸张记录模式和盘片记录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时,通过旋转凸轮轴302、使得间隙调节凸轮301的弦部301b可以面向邻接部303来进行将要描述的动力传递切换器400的转换。
杆构件304的、与设置有邻接部303的一侧相对的部分与滑杆430的端部可旋转地连接,该滑杆通过设置在基座220内的杆引导件431进行水平地来回移动。另一方面,锁定杆410的一端与滑杆430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
如上所述,中心齿轮426被设置成可以通过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进行旋转。虽然保持第一行星齿轮423和第二行星齿轮424的行星齿轮保持件420在中心齿轮426旋转的带动下倾向于以与中心齿轮426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但是它的姿态由锁定杆410调节。而且,第一行星齿轮423和第二行星齿轮424两者都将处于与第一齿轮211分离的状态。因此,中心齿轮426的动力不会传递到第一齿轮211。
这里,行星齿轮保持件420可以构造成在行星齿轮保持件420和旋转轴425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的作用下,以与中心齿轮426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行星齿轮保持件420可以构造成在第一行星齿轮423和第二行星齿轮424与行星齿轮保持件420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作用下,以与中心齿轮426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
如图8所示,当凸轮轴302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弦部301也面向邻接部303时,杆构件304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然后,滑杆430移动至图中左侧。此外,因为锁定杆410随着滑杆430的运动向左侧移动,故行星齿轮保持件420从锁定杆410的调节中释放。因此,在中心齿轮426旋转方向上的力在行星齿轮保持件420中产生。此时,排出驱动辊20a以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即与纸张P可移向上游侧的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中心齿轮426设置成可以与排出驱动辊20a相同的方向旋转。因此,行星齿轮保持件420以逆时针方向绕着中心齿轮426的旋转轴425进行旋转,且第二行星齿轮424邻接在第一齿轮211上。也就是说,中心齿轮426的动力通过第二行星齿轮424传递到第一齿轮211上。由于第二行星齿轮424邻接在第一齿轮211上,同时它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故第一齿轮211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的动力传递件210包括: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12,其外切于第一齿轮211;第三齿轮213,其外切于第二齿轮212;第四齿轮214,其与第三齿轮213设置成一体;第五齿轮215,其外切于第四齿轮214;第六齿轮216,其外切于第五齿轮215;第七齿轮217,其与第六齿轮216设置成一体;第八齿轮218,其外切于第七齿轮217;小齿轮219,其与第八齿轮218设置成一体;和齿条227,其接收小齿轮219的动力。
一对第五齿轮215、一对第六齿轮216、一对第七齿轮217、一对第八齿轮218、一对小齿轮219和一对齿条227相对于纸张传送方向(Y)设置在沿宽度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的两侧。  一对左、右第五齿轮215设置为使得它们由动力传动轴270同步旋转。因此,分别成对设置的第六齿轮216、第七齿轮217、第八齿轮218s、小齿轮219和齿条227可以同步地进行旋转。因为前述的齿轮可以在左右两侧进行同步旋转,故下面只描述一侧的齿轮,省略对另一侧的齿轮的描述。
当第一齿轮211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动力传递到第二齿轮212,从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齿轮212。然后,第二齿轮212的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213,从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三齿轮213。因为第四齿轮214与第三齿轮213设置成一体,与第三齿轮213一体、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四齿轮214的动力被传递到第五齿轮215,从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五齿轮215。第五齿轮215的动力被传递到第六齿轮216,从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六齿轮216。因为第七齿轮217与第六齿轮216设置成一体,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216一体、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七齿轮217的动力被传递到第八齿轮218,从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八齿轮218。因为小齿轮219与第八齿轮218设置成一体,故小齿轮与第八齿轮218一体、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小齿轮219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通过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侧的齿条227,小齿轮219将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完成其到第二位置的运动时,在圆弧部301a和邻接部303彼此邻接的范围内,凸轮轴302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将杆构件304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7中所示的状态。此时,凸轮轴302被旋转,使得压纸件间隙可变为盘片记录模式中的PG。
另一方面,当从盘片记录模式向纸张记录模式切换时,凸轮轴302从图7中所示状态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将杆构件304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9中所示的位置。然后,如上所述,行星齿轮保持件420从锁定杆410的调节中释放。
此时,如图9所示,排出驱动辊20a以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即纸张P可被移动到下游侧的正常旋转方向进行旋转。所以,如上所述,中心齿轮426也以逆时针方向、即与排出驱动辊20a相同的方向旋转。然后,如上所述,中心齿轮426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行星齿轮保持件420。
行星齿轮保持件420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第一行星齿轮423外切于第一齿轮211。因此,中心齿轮426的动力通过第一行星齿轮423传递到第一齿轮211。此时,因为中心齿轮426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行星齿轮423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第一齿轮211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随着第一齿轮211的旋转,在动力传递方向上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第二齿轮212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三齿轮213和第四齿轮214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五齿轮215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第六齿轮216和第七齿轮217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及第八齿轮218和小齿轮219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当小齿轮219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通过设置于第一排出堆纸件侧的齿条227,小齿轮219将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将描述的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完成其向第一位置的运动时,在圆弧部301a和邻接部303彼此邻接的范围内,凸轮轴302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杆构件304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此时,凸轮轴302被旋转,使得压纸件间隙可变成纸张记录模式中的PG。
后面,将描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
这里,第一位置为纸张记录模式中纸张P可在排出驱动辊20a下面的位置处被接收的位置,其中该纸张P已进行了记录并已被排出驱动辊20a排出。
另一方面,第二位置是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在盘片记录模式中,保持记录前的盘片介质的盘片托盘Q被引导到由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组成的排出辊对,并且,保持已进行记录的盘片介质并被由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组成的排出辊对排出的盘片托盘Q可以被接收。而且,第二位置是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表面523与排出驱动辊20a的上端位于几乎相同的高度。
图10到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的第一排出堆纸件的运动的侧视图。在这些图中,图10示出了第一排出堆纸件的第一位置,图11到21示出了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图22示出了第二位置。
如图10所示,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包括: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下游;排出驱动辊20a,其设置在基座220的侧部;排出器框架800,其具有与排出驱动辊20a相协作、在排出方向上排出纸张P的第一排出从动辊20b;连接臂700,其将排出器框架800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连接起来;和动力传递件210,其将排出驱动辊20a的动力传递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
引导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的第一槽221设置在沿主扫描方向与滑架10的离开位置侧相对应的、基座220的一侧。引导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的第二槽222设置在沿主扫描方向与滑架10的起始位置侧相对应的、基座220的一侧。  而且,引导排出器框架800的运动的一对第四槽224和一对第五槽225沿主扫描方向设置在基座220的两侧。在运动期间调节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姿态的姿态调节器228设置在沿主扫描方向与滑架10的起始位置侧相对应的、基座220的一侧的上方。
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包括:第一支持表面510,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持表面510适于接收排出纸张P;位于第一支持表面内部的托盘引导开口522,托盘引导开口522适于把需进行记录的盘片托盘Q引导到由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组成的排出辊对,并当第一排出堆纸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接收已经记录完的盘片托盘Q;第一突起501,其与基座220的第一槽221相接合,并被该第一槽221引导;第二突起504,其与基座220的第二槽222相接合,并被该第二槽222引导;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设置于第一支持表面510的上游,绕枢轴502可枢转,同时被弹簧(未显示)偏置,并与排出驱动辊20a相协作在纸张传送方向(Y)上移动盘片托盘Q;及接触表面520和突起521,其适于邻接在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28上。
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具有一对第六槽226和一对第三槽223,该对第六槽设置在沿主扫描方向的两侧,该对第三槽设置沿主扫描方向的两侧,以与连接臂700相接合。而且,齿条227设置于第六槽对226中每一个的一个表面上,使得它们可以与前述那对小齿轮219相啮合。
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可绕枢轴601枢转,且包括第二支持表面610,第二支持表面610适于与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相协作接收排出的纸张P。在不进行记录的状态下,第二排出堆纸件600设置为可绕枢轴601枢转,从而关闭开口260。换句话说,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也可以作为前盖的一部分。第二排出堆纸件600这样进行设置,使得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可以在其被打开的状态下由设置在基座220侧边上的盖调节器250调节其姿态。
可以检测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处于打开状态的前盖检测器810设置在盖调节器250中。这里,前盖检测器810这样进行设置,即如果前盖检测器检测到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处于打开的状态,它可以向控制器900发送信号。控制器900这样进行设置,即它可以接收来自于将要描述的起始位置检测器230的信号。而且,控制器900这样进行设置,即它可以发送信号给第二电机902,以旋转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00的凸轮轴302,且它可以发送信号给第一电机901,以旋转排出驱动辊20a和中心齿轮426。
排出器框架800包括:一对第四突起801,这对第四突起801与基座220的第四槽对224相接合,并由其引导;一对第五突起802,这对第五突起802与基座220的第五槽对225相接合,并由其引导;及第一排出从动辊20b,第一排出从动辊20b外切于在基座侧部上的排出驱动辊20a,同时被弹簧(未示出)偏置。排出器框架800总是通过设置在基座220内、作为偏置构件805的扭力盘簧(未示出)的偏置力F,在纸张传送方向上向上游侧被偏置。也就是说,扭力盘簧(未示出)把排出器框架800偏置向当第一排出从动辊20b外切于排出驱动辊20a并与之相协作时排出器框架800占据的位置。
连接臂700的一端具有一对第三突起701,这对第三突起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三槽对223相接合并由其引导,而且,连接臂700的另一端与沿纸张传送方向在下游侧的、排出器框架800内的第四突起801可枢转地连接。
第一位置是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所谓的起始位置,而且当设置在基座220内的起始位置检测器230邻接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时第一位置可以被检测到。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电机901的驱动量受到控制,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可以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分离,然后可以预定的步数停止。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电机901的驱动量受到控制,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可以邻接在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然后可停止。
并且,因为成对设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第三突起701、第四突起801、第五突起802、第三槽223、第四槽224和第五槽225具有相同的形状,且在左右两侧进行同步旋转,故下面仅仅描述一侧的元件,而省略对另一侧的元件的描述。
如图11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0所示的状态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动力将传递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齿条227。此时,因为小齿轮219的位置固定在基座的侧边上,小齿轮219倾向于在与齿条227所设置的第六槽226中进一步向下运动,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倾向于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向上移动的力作用在堆纸件上。然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第一突起501枢转,以便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可以升起。  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二突起504在基座220的第二槽内轻微地向上移动。
并且,由于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下游端升起时,第一排出堆纸件会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分离,故开始对第一电机901的步数进行计数。
如图12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1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进一步向上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第一突起501枢转,使得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可进一步升起。然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端位于比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更高的位置。
如图13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2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着第六槽226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移向上游侧。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移向下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向下游侧移动,同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通过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而被引导,同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通过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以及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而被引导。此时,因为倾斜、即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姿态由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以及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来调节,故第一排出堆纸件保持其下游端升起的姿态。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能够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位置可以位于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上游端的上方。
如图14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3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进一步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进一步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向下游侧移动,同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通过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而被引导,同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通过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以及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而被引导。此时,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沿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三槽223在纸张传送方向上向上游侧移动,然后,邻接在第三槽223的上游端上。
如图15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4所示的状态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将进一步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此时,因为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邻接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三槽223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抵抗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通过连接臂700把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此时,排出器框架800被第四突起801和第四槽224之间的接合及第五突起802和第五槽225之间的接合引导,并向上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随着排出器框架800的运动,设置于排出器框架800内的第一排出从动辊20b从排出驱动辊20a上分离。
另外,随着排出器框架800的运动,辅助排出从动辊22(参看图3)也在与第一排出从动辊20b相同的方向上进行移动。
而且,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倾向于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三槽223的上游端拉向上游侧的力是由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所产生的。相应地,倾向于把第一排出堆纸件以逆时针方向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进行枢转的力是在作为枢转中心的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内产生的。关于枢转中心与第三突起701相对设置的第一突起501和第二突起504,分别通过倾向于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排出堆纸件的力,被压向第一槽221和第二槽222的底面。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姿态在其运动期间可以进一步被稳定。
如图16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5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将进一步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并且,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抵抗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通过连接臂700进一步把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如图17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6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地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第六槽226向下移动。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向上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此时,倾向于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以逆时针方向枢转的力通过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中产生。因此,当小齿轮219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第一突起501进行枢转,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下游端可进一步升起。然后,在纸张传送方向上位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下游部之上的接触表面520邻接在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28上。
在接触表面520邻接在姿态调节器228上的状态下,第三突起701和第三槽223彼此邻接的部分,即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所作用的部分,位于齿条227的、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和接触表面520的、邻接在姿态调节器228上的部分之间。因此,姿态调节器228可以邻接在接触表面520上,以阻止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的作用下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以逆时针方向枢转。
当小齿轮219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被姿态调节器228调节成向上运动。所以,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会移动,以便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部以其下游部作为支点而向上升起。此时,当接触表面520邻接在姿态调节器228上时,同时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逆时针方向上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进行的枢转运动受到调节。所以,第一突起501和第二突起504分别从它们压住第一槽221和第二槽222的底表面的状态中释放。因此,小齿轮219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第一突起501和第二突起504分别沿着第一槽221和第二槽222向上移动。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移动到下游侧。
如图18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7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进一步向上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绕着其下游部进行枢转,以便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升起。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表面523相对于纸张传送方向(Y)的倾斜移动,以便它可变小。此时,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设置成使得第二突起504可以总是关于小齿轮219位于与齿条227相对的位置,同时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作用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而通过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来阻止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分离。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如图19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 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其作为支点的、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升起。此时,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28邻接在设置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接触表面520上的突起521上。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表面523的姿态与纸张传送方向(Y)相平行时,突起521设置成使得姿态调节器228和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总是可以彼此接触。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如图20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9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升起。此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游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排出驱动辊20a下游侧附近的位置。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如图21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20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以便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进一步升起。此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游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移动到比排出驱动辊20a高的位置,以及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的底部与排出驱动辊20a的顶部几乎处于相同高度的位置。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倾斜、即姿态呈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表面523变得与纸张传送方向(Y)相平行的姿态。
这里,术语″平行″意味着托盘引导表面基本上平行于主扫描方向X和纸张传送方向(Y),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盘片托盘Q可以被引导到记录部110,且可以接收已记录完的盘片托盘Q。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接收到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然后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22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21所示的状态以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着第六槽226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与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相协作,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同时其受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引导,并且其受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引导。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姿态由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及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来进行调节。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以托盘引导表面523与纸张传送方向(Y)变得平行的姿态平行地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接收到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然后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这里,由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已经采取了期望的姿态,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突起521从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28上分离。也就是说,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平行移动时,姿态调节器228根本不会对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发生作用。因此,不可能由于第一排出堆纸件和姿态调节器228之间摩擦阻力的产生而导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姿态变得不稳定。
虽然通过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倾向于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以逆时针方向枢转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力是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中产生的,但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一突起501被压向基座220的第一槽221的底部。  所以,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可以高精度保持其姿态。
随着小齿轮219的停止,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也停止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的底部邻接在排出驱动辊20a的顶部的位置处。图22中所示的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停止位置是在盘片记录模式期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采用的第二位置。此时,第二排出从动辊503被偏置,以便它在弹簧(未示出)的偏置力的作用下,可以向着排出驱动辊20a进行枢转。因此,在盘片记录模式中,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可以与排出驱动辊20a相协作、夹住盘片托盘Q,并把盘片托盘Q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和下游。
另外,至于小齿轮219停止的时刻,如上所述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分离之后,小齿轮被停止,然后第一电机901在排出驱动辊20a反向旋转的方向上以规定的步数被驱动。  因此,可以高精度确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二位置。
如上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可以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而不会碰到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上,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下游部可以首先被向上拉,并被拉到下游侧,然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上游部可以被向上拉。也就是说,例如,当第一排出堆纸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即使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一支持表面510上方的和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的第二支持表面610上方的空间受到例如杆引导件431的限制,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也可以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
当进行从盘片记录模式到纸张记录模式的切换时,图7中所示的、被如上所述的动力传递切换器400切断动力传递的状态,被转换为图9所示的、动力传递起作用的状态。此时,排出驱动辊20a被正常地驱动,也就是说,中心齿轮426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中心齿轮426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件210被传送到小齿轮219。相应地,小齿轮219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当小齿轮219从图22所示的状态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着第六槽226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抵抗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同时其受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引导,并且同时受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以及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引导。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以托盘引导表面523变得与纸张传送方向(Y)相平行的姿态,平行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如图21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22所示的状态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将抵抗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从排出驱动辊20a上分离。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突起521邻接在已分离的、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28上。然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一突起501由于第一槽221的形状而从第一槽221的底表面上分离。因此,倾向于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以逆时针方向枢转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力,通过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内产生。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姿态由邻接在邻接部521上的姿态调节器228进行调节。
如图20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21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下降。此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设置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游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移动到基座侧在纸张传送方向上排出驱动辊20a的下游侧附近的位置。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19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20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地下降。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的位置变得低于排出驱动辊20a的位置。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18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9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下降。此时,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28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突起521上分离,并邻接在接触表面520上,从而调节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姿态。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17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下降。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16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7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地下降。此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一突起501邻接在基座220的第一槽221的底表面上。然后,随着小齿轮219的旋转,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邻接部,抵抗由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施加的、倾向于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力,以顺时针方向枢转,并进行移动,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下游部可以下降。
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接触表面520从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8上分离。此时,通过上述的倾向于以逆时针方向枢转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力,当第一突起501邻接在基座220的第一槽221的底表面上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姿态受到调节。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15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6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第六槽226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与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相协作,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同时其受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引导,并且同时受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以及由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引导。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姿态由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以及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进行调节。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以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部下降且其下游部上升的姿态,平行移动到上游侧。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由第四突起801和第四槽224之间的接合及第五突起802和第五槽225之间的接合来引导,并向下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14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5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以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部下降且它的下游部上升的姿态,平行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同时其受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引导,并且同时受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之间的接合以及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引导。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进行移动,且排出器框架800的第一排出从动辊20b的底部邻接在排出驱动辊20a的顶部上。此时,排出器框架800的第四突起801和第五突起802,分别邻接于基座220的第四槽224和第五槽225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上,从而排出器框架800停止。
并且,由于排出器框架800的第四突起32和第五突起802,分别邻接在基座220的第四槽224和第五槽225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上,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不会到达第一排出堆纸件500。
如图13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14所示的状态、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将平行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此时,排出器框架800由上述扭力盘簧的偏置力F保持在停止状态。因此,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三槽223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上分离,然后移动到下游侧。
这里,第一排出堆纸件500设置为平行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位置,可以位于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的上游端的上游。
如图12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3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第六槽226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向下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第一突起501以顺时针方向枢转,使得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可以下降,从而减少其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高度差。
如图11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第一突起501以顺时针方向枢转,以便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可以下降,从而减少其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高度差。
如图10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11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第一突起501以顺时针方向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可以下降,从而进一步减少其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高度差。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邻接在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然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检测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而停止第一电机901的驱动,以停止小齿轮219的旋转。  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可以精确定位在第一位置。
如上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可以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而不会碰到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上,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上游部首先被向下推,并被推至上游侧,然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下游部可被向下推。也就是说,例如,当第一排出堆纸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即使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一支持表面510上面和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的第二支持表面610上面的空间受到杆引导件431的限制,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也可以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
并且,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排出驱动辊20a被正常地驱动。术语″正常地驱动″意味着如图10至2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因此,即使在盘片托盘Q被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夹住的状态下,即,即便在记录完后盘片托盘Q没有正常排出的情况下,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也可以彼此协作、把盘片托盘Q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然后,盘片托盘Q就会处于它没有被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夹住的状态下。结果,由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盘片托盘Q被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夹住的状态下,移动到第一位置,故盘片托盘Q不可能被损坏。而且,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不可能发生盘片托盘Q偶然地被夹在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之间。当用户把盘片托盘Q留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开口522中时,这是很有好处的。
而且,由于仅仅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而不是移动整个的排出堆纸件50,与移动整个排出堆纸件50的情况相比,要移动的构件的重量是很轻的。所以,可以相应地减小动力源尺寸。
如图23所示,当动力源没有启动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处于第一位置,且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处于关闭开口260的状态。第二排出堆纸件600被构造得使关闭状态可以被伴随有弹簧力的锁定杆(未示出)维持。当动力源被启动并选择盘片记录模式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如上所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如图24所示,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它向上移动之后,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在比枢轴601更靠末梢侧的位置邻接并压着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的第二支持表面610。因此,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绕枢轴601以图中顺时针方向枢转。
如图25所示,当第二排出堆纸件600被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推压,并以顺时针方向枢转一定程度时,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在其自重和抵抗其自重的阻尼件(未示出)的作用下,继续慢慢地枢转。然后,第二排出堆纸件600邻接在基座220的盖调节器250上并被其停止。也就是说,当选择盘片记录模式时,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将处于其被自动打开的状态。
此时,第二排出堆纸件600邻接在前盖检测器810上,且前盖检测器810检测到第二排出堆纸件600打开的状态,从而向控制器900发送信号。
这里,前盖检测器810可以设置使得它可以邻接在远离枢轴601的部分上,且第二排出堆纸件600被构造成使得其可检测前盖检测器810的关闭状态,而不是其打开状态。
因此,当选择盘片记录模式时,用户不需要手动地打开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以便把盘片托盘Q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开口522中。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地打开及关闭第二排出堆纸件600。
如图26所示,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处于第二位置时,盘片托盘Q从托盘引导开口522沿着托盘引导表面523被插入。然后,当盘片托盘Q被设置在如图6所示的位置时,盘片托盘Q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将会处于其被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夹住的状态。
其后,盘片托盘Q通过排出驱动辊20a的反转,被送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然后,安装在盘片托盘Q上的、盘片介质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停在面向记录头13的位置,即记录开始位置。其后,通过使记录头13在主扫描方向X上进行扫描,同时排出驱动辊20a被正常地驱动把盘片托盘Q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可以盘片介质的标签上进行记录。然后,当记录已完成时,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彼此相配合,把盘片托盘Q排出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此时,由于盘片托盘Q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从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之间的夹持中离去,如图6所示,盘片托盘Q停在这样的位置,该位置从盘片托盘Q的一部分从托盘引导开口522中伸出的位置进一步地伸出。
当然,不使用盘片托盘,纸张介质也可以按照需要手动地插入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开口522中。
在这个实施例中,齿条227设置于第六槽226的一个表面(图10至22中的顶表面)内,且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通过第一电机901的正常驱动和反转来移动。然而,齿条也可以设置于第六槽226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内,且第一电机901可以总是被正常地驱动,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也就是说,可以采用这样一种设置,其中,小齿轮219与底表面侧上的一个齿条相啮合,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可以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并且,小齿轮219可以与顶表面侧上的另一个齿条相啮合,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可以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盘片托盘Q可以总是避免被偶然地卡在排出驱动辊20a和第二排出从动辊503之间。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一种关系,即第一位置是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和在垂直方向上的上边,而第二位置是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和在垂直方向上的上边。  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这种位置关系。
在这个实施例中,齿条和小齿轮以相同的形状形成,并彼此同步地进行操作。但是,齿条和小齿轮在左右位置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排出堆纸件的姿态总是可以被调节。
如图7至9所示,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进一步包括:可以把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第二排出堆纸件600打开的前盖打开器820;和中断打开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的操作的打开中断器830。前盖打开器820和打开中断器830包括:控制器900;第一电机901;动力传递件210;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前盖检测器810;及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且前盖打开器820配制成进行将要描述的第一盖打开程序和第二盖打开程序。
图27示出了由控制器900执行的第一盖打开程序。
在步骤S201中,控制器900接收数据。具体地,控制器900接收记录数据,如图像数据,这些数据从个人计算机等中发送过来。然后,该过程进行到下一步。在步骤S202中,控制器900判定接收的数据是否为盘片标签数据。具体而言,控制器900判定接收的数据是在纸张记录模式中将要记录在纸张上的数据,还是在盘片记录模式中将要记录在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上的数据。如果接收的数据是将要记录在盘片介质的标签表面上的盘片标签数据,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203。另一方面,如果接收的数据是将要记录在纸张介质上的数据,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207。
在步骤S203中,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位置,是在纸张记录模式中要占据的第一位置、即起始位置,还是在盘片记录模式中要占据的第二位置。具体而言,控制器900根据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是否邻接在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来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位置。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204。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则它判定也作为前盖的第二排出堆纸件600被打开,然后完成第一盖打开程序。
在步骤S204中,控制器900在液晶显示屏7上显示信息,提示按压前面板6上的按钮8中一个按钮,来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第二位置。然后,该过程进行到下一个步骤。
当然,可以不使用液晶显示屏7,上述信息也可以显示在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上,用户已从该个人计算机发送了记录数据到喷墨打印机100。此时,上述按钮可设置在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不需要移动到喷墨打印机100的前面,则具有很好的可用性。
在步骤S205中,用户根据在步骤S204中显示的信息按下按钮。然后,该过程进行到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206中,如上所述,控制器900使第一电机901被反向驱动,从而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如果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处于关闭状态,如上所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与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压力接触,来打开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同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另一方面,如果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已经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会移到第二位置,而不会邻接在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上。然后,第一盖打开程序结束。
另外,作为第二盖打开程序,稍后将描述步骤S206的更详细的运动控制。
在步骤S207中,控制器900使用前盖检测器810判定第二排出堆纸件600是关闭还是打开的。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二排出堆纸件600是打开的,第一盖打开程序完成。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二排出堆纸件600是关闭的,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208。
在步骤S208中,如上所述,控制器900使第一电机901被反向驱动,由此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由于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处于关闭的状态,如上所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与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压力接触,来打开它。
此时,没有必要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完全移动到第二位置。由控制器900接收的数据不是盘片标签数据,而是在纸张记录模式中将要记录在纸张上的数据。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需要在早期阶段返回到第一位置。所以,如图25所示,在第二排出堆纸件600被压之后,控制器900使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第一位置。也就是说,在步骤S208中,控制器900使第一电机901被反向驱动,从而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如图10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如图14所示的位置,并使第一电机901被正常地驱动,从而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图14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10所示的第一位置。此时,作用在排出器框架800上的上述扭力盘簧(未显示)的偏置力不作用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然后,第一盖打开程序结束。
下面,将参照图28来描述在步骤S206和步骤S208中执行的第二盖打开程序。在步骤S206和S208中,控制器从步骤S301开始执行第二盖打开程序。如上所述,在步骤S206中,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而在步骤S208中,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它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打开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后,返回到第一位置。
但是,可以令步骤S208中执行的操作与在步骤S206中执行的操作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当纸张介质被插入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托盘引导开口522中时,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首先,将描述在步骤S206中执行的操作。在步骤S301中,控制器900向第二电机902发送驱动第二电机902的信号,以便旋转上述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00的凸轮轴302,从而设置压纸件间隙PG,来实现盘片记录模式。然后,该过程进行到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02中,如上所述,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00被启动,因此动力传递切换器400的锁定杆410释放对行星齿轮保持件420姿态的调节。也就是说,当第一电机901驱动时,到第一齿轮211的动力传递会被连接。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03中,控制器900把计算第一电机901的步数的计数器的值重置为0。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04中,控制器900使第一电机901被反向地驱动,从而反向驱动传送驱动辊19a和排出驱动辊20a。此时,由于第一电机901的驱动速度是低速,传送驱动辊19a和排出驱动辊20a也以低速被驱动。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05中,控制器900开始计算随着开始驱动第一电机901,第一电机901已经被驱动的步数。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06中,控制器900判定第一电机901的负载是否超出规定值。  作为判定方法,例如,控制器可以判定第一电机901的当前值是否超过规定值。然后,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电机901的负载超过规定值,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20。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900判定该值没超过规定值,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07。
在步骤S307中,控制器900使用起始位置检测器23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是否位于第一位置。如果控制器900通过起始位置检测器23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位于第一位置,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30。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不位于第一位置,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08。
在步骤S308中,控制器900把计算第一电机901步数的计数器的值重置为0。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步。
在步骤S309中,控制器900使第一电机901以低速被反向地驱动,从而以低速反向地驱动传送驱动辊19a和排出驱动辊20a。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以低速从第一位置侧向第二位置移动。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10中,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停止检测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时起,控制器900开始计算随着开始驱动第一电机901、第一电机901已经驱动的步数。此时,控制器900可以通过该计数来正确地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现在位于什么地方。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11中,控制器900判定第一电机901的负载是否超出规定值。然后,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电机901的负载超过规定值,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20。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900判定该值不超过规定值,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12。
在步骤S302`中,控制器900判定被计算的第一电机901的步数是否超过″73200步″。这里,″73200步″为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移动距离变为107mm的步数,也是第一排出堆纸件可以移动到如图22所示的第二位置的步数。也就是说,如图24和25所示,在第二排出堆纸件600邻接及压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之后,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是否到达如图22所示的第二位置。然后,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已经到达如图22所示的第二位置,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13。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没有到达如图22所示的第二位置,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309。
在步骤S313中,控制器900停止第一电机901的驱动。相应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停在如图22所示的第二位置。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14中,控制器900使第一电机901以高速被正常地驱动″20步″,从而把第二行星齿轮424从第一齿轮211分离。然后,该过程进行到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15中,控制器900向第二电机902发送信号,以便旋转前述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00的凸轮轴302,来设置压纸件间隙PG,以在盘片介质上进行记录。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16中,如上所述,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16被启动,从而动力传递切换器400的锁定杆410调节行星齿轮保持件420的姿态。  也就是说,从被第一电机901的动力驱动的中心齿轮426到第一齿轮211上的动力传递被切断。其后,凸轮轴302被旋转以将压纸件间隙PG调节到规定尺寸。然后,第二盖打开程序结束。
在步骤S320中,控制器900停止第一电机901的驱动。相应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被打断。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不管位于哪里都会停止。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21中,控制器900使第一电机901被正常地驱动,从而不管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位于哪里,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都被强迫返回到第一位置。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22中,控制器900在液晶显示屏7上显示信息,该信息指导用户除去被认为存在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下游侧、或者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移动范围内的纸张P或障碍物。然后,在用户根据液晶显示屏7上显示的信息把纸或者障碍物除去之后,如果用户按下升高按钮8,控制器900使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向第二位置移动。此时,该过程从步骤S306或步骤S311返回到第二盖打开程序。
在步骤S330中,控制器900判定所计算的第一电机901的步数是否超过″6800步″。这里,″6800步″是指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移动距离变为10.1mm的步数,也是如果第一电机901的驱动力在其反转期间被正常地送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第一排出堆纸件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分离的步数。也就是说,有这样的一种可能存在,如果不管第一电机901是否反转″6800步″、起始位置检测器230已经检测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则第一电机901在其反转期间的驱动力可能没有正常地送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因此,如果控制器900判定所计算的第一电机901的步数超过″6800步″,控制器900则判定这是不正常的,而且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20。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900判定所计算的第一电机901 的步数没有超过″6800步″,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320。
在步骤S331中,控制器900停止驱动第一电机901。也就是说,由于控制器900已经判定第一电机901的驱动力没有被传送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故它停止对第一电机901的无用驱动。  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32中,控制器900在液晶显示屏7上显示信息,该信息指导用户除去被认为存在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下游侧、或者第二排出堆纸件600移动范围内的纸张P或障碍物。然后,在用户根据在液晶显示屏7上显示的信息除去纸或者障碍物之后,如果用户按下升高按钮8,控制器900使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向第二位置。此时,如果控制器900确定动力传递切换器400的动力传递没有处于连接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控制器900判定释放锁定杆410对行星齿轮保持件420姿态的调节的操作失败了,当用户按下升高按钮8时,该过程从步骤S301返回到第二盖打开程序。
下面,将描述在步骤S208中执行的操作。因为步骤S301到步骤S311与上述的步骤是相同的,故省略了对其的描述。在步骤S312中,控制器900判定所计算的第一电机901的步数是否超过″规定步数″,而不是在步骤S3 12中的″73200步″。这里,″规定步数″为如图25所示、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可以邻接及压在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上的步数。  也就是说,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是否到达图14和25中所示的位置。然后,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已经到达如图14和25所示的位置,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313。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90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没有到达如图14和25所示的位置,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309。
在步骤S313中,控制器900停止第一电机901的驱动。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被打断。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如图14和25所示的位置处停止,而不是停止在步骤S206中执行的操作中的第二位置。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14中,控制器900使第一电机901被正常地驱动,直到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第一位置,而不是在步骤S206中执行的操作中的″20步″,从而,传送驱动辊19a和排出驱动辊20a被正常地驱动。此时,由于第一电机901的驱动速度是高速,传送驱动辊19a和排出驱动辊20a也以高速被驱动。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以高速从第二位置侧向第一位置移动。然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邻接在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此时,控制器900使用起始位置检测器230判定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位置,把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移动到第一位置并把它停止。然后,该过程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15中,控制器900向第二电机902发送信号,以便旋转上述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00的凸轮轴302,以便获得用于纸张记录模式的压纸件间隙PG。然后,该过程进行到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316中,如上所述,压纸件间隙调整器316被启动,从而动力传递切换器400的锁定杆410调节行星齿轮保持件420的姿态。也就是说,从被第一电机901的动力驱动的中心齿轮426到第一齿轮211上的动力传递被切断。其后,凸轮轴302被旋转从而调节压纸件间隙PG,使之成为用于纸张记录模式的压纸件间隙。然后,第二盖打开程序结束。
由于在步骤S208执行的操作中从步骤S320到步骤S332与在步骤S206执行的操作中的步骤相同,省略重复的解释。
接下来,描述第二实施例。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1200,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不同之处在于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1200包括滑动件550。而且,它们在作用在第一排出堆纸件上的偏置构件的数量上也是不同的,在第一实施例的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00中为一个,而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1200中则设置有两个(两种类型的)偏置构件。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或基本上相同的构件,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省略了重复的解释。  而且,在第二实施例中,去掉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突起504和第二槽222。
图29至图39是示出了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1200的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运动的侧视图。在这些图中,图29示出了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一位置,图28至36示出了在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图39示出了第二位置。
如图29所示,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包括:一对滑动件引导槽540,其位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两侧;一对滑动件550,其被该对滑动件引导槽540引导,并在滑动件引导槽内部滑动;和一对第二弹簧922,其向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往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偏置滑动件550。第二弹簧922中每一个的一端,与设置于滑动件550中的滑动件侧弹簧接合部551中的每一个相接合,其另一端与设置于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中的堆纸件侧弹簧接合部541相接合。而且,与连接臂700相接合的该对第三槽223,分别设置在该对滑动件550中。
而且,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包括设置于主扫描方向上的两侧的该对第六槽226。齿条227设置于该对第六槽226中每一个的一个表面上,以便它们可以与上述的小齿轮对219相啮合。
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包括:设置在基座220内的位置检测器230;第一接触部543,当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处于第一位置(起始位置)时,第一接触部543与位置检测器230相接触;及第二接触部544,当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接触部544与位置检测器230相接触。位置检测器230这样被设置,使得它可以根据突起231的位置,切换到ON状态(顶部位置)、OFF状态(空档(neutral)位置)和ON状态(底部位置)。因此,在第一位置,第一接触部543邻接在位置检测器230上以压下突起231,来打开位置检测器230。
排出器框架800包括:第四突起对801,第四突起对801与基座220的第四槽对224相接合,并由其引导;第五突起对802,第五突起对802与基座220的第五槽对225相接合,并由其引导;以及第一排出从动辊20b,它外切于排出驱动辊20a上,同时被弹簧(未示出)偏置。排出器框架800被第一弹簧921偏置到当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处于第一位置时排出器框架800占据的位置。第一弹簧921的一端,与设置于排出器框架800中的框架侧弹簧接合部803相接合,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基座220中的基座侧弹簧接合部232相接合。
在第一位置处,第二弹簧922把滑动件550偏置到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内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此时,因为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邻接在滑动件550的第三槽223的下游部上,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作用在连接臂700上。也就是说,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通过连接臂700作用在排出器框架800上。因此,排出器框架800,通过第四槽224的上游部和第四突起801之间的邻接以及第五槽225的上游部和第五突起802之间的邻接,可以进行精确地定位。
另一方面,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几乎不作用在排出器框架800上。
当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电机901的驱动量由控制器900进行控制,以便当第一排出堆纸件到达第二位置时,由于邻接引起的电机负载的增大,第一排出堆纸件可以停止,且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中的第一接触部543可以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分离,然后以规定的步数停止。
另一方面,当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电机901的驱动量被控制,以便当第一排出堆纸件到达第一位置时,由于邻接引起的电机负载的增大,第一排出堆纸件可以停止,且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中的第一接触部544可以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分离,然后以规定的步数停止。
由于第二弹簧922、滑动件550、第三突起701、第四突起801、第五突起802、滑动件引导槽540、第三槽223、第四槽224和第五槽225,都成对地设置在主扫描方向上,它们在左右侧具有相同的形状,彼此之间可以同步操作,故下面仅描述一侧的元件,省略对另一侧元件的描述。
如图30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29所示的状态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动力则会传递到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齿条227上。
此时,滑动件550被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调节,抵抗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逐渐在滑动件引导槽内部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如图31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0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进一步地向上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绕第一突起501枢转,使得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进一步地升起。然后,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位于比第二排出堆纸件6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更高的位置。
此时,滑动件550被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调节,并且抵抗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进一步在滑动件引导槽内部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然后,滑动件550停止在其不邻接于滑动件引导槽540的下游端的位置。  此时,由于第二弹簧922将处于其被拉伸到最大程度的状态,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排出器框架800处于这样的状态,即它通过连接臂700最强地接收第二弹簧922的作用。
并且,当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下游端升起时,第一接触部543将从起始位置检测器230上分离,关掉位置检测器。结果,开始对第一电机901步数的计数。
如图32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1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着第六槽226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此时,滑动件550在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作用下,在滑动件引导槽内部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也就是说,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可以帮助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可以减小第一电机901的负载。
如图33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进一步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同时其被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所引导,同时还被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所引导。
此时,在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的作用下,滑动件550在滑动件引导槽内部进一步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然后,由于第二弹簧922逐渐收缩,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也逐渐地减小。也就是说,排出器框架800通过连接臂700接收的第二弹簧922的作用逐渐地减小。
如图34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3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进一步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同时其被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所引导,同时还被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所引导。
此时,在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的作用下,滑动件550在滑动件引导槽内部,进一步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并邻接在滑动件引导槽540的上游端540a上。其后,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向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移动,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从滑动件550的第三槽223的下游端分离,并逐渐地把第三槽223移动到上游侧。因此,排出器框架800将处于其完全不会被第二弹簧922影响的状态下。
如图35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4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进一步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进一步地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同时其被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所引导,同时还被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所引导。此时,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沿着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三槽223,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然后邻接在第三槽223的上游端。
如图36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35所示的状态以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进一步地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此时,因为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邻接在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的第三槽223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通过连接臂700,抵抗上述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把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而且,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倾向于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三槽223的上游端拉向上游侧的力,由第一弹簧921的上述偏置力F1产生。因此,倾向于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以逆时针方向绕着齿条227的、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进行枢转的力,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内产生。关于支点与第三突起701相对设置的第一突起501被倾向于以逆时针方向枢转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力压向第一槽221的底表面。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姿态在其运动期间可以进一步稳定。
如图37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6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着第六槽226向下运动。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向上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此时,倾向于以逆时针方向绕着齿条227的、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枢转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力,由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内产生。  因此,当小齿轮219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绕着第一突起501进行枢转,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下游端进一步升起。然后,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之上的接触表面520,邻接在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28上。
在接触表面520邻接在姿态调节器228上的状态中,第三突起701和第三槽223彼此邻接的部分,即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所作用的部分,位于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以及接触表面520邻接在姿态调节器228上的部分之间。因此,姿态调节器228可以邻接在接触表面520上,以调节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在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作用下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以逆时针方向枢转。
如图38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37所示的状态以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绕着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地升起。  此时,第二接触部544把位置检测器230的突起231从底部向上推起,打开位置检测器。
确定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位置的位置调节器560,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内。位置调节器560包括:固定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上的基座构件562;以及枢转设置的调节杆561,调节杆561可被偏置构件(未示出)向基座构件562偏置。如图38所示,当调节杆561邻接在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上时,调节杆561抵抗偏置力在与基座构件562相分离的方向上进行枢转。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倾斜、即姿态,即为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托盘引导表面523变得与纸张传送方向(Y)相平行的姿态。
这里,术语″平行″意味着托盘引导表面523基本上平行于主扫描方向X和纸张传送方向(Y)达到这样的程度,即盘片托盘Q可以被引导到记录部110,且可以接收已记录完的盘片托盘Q。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接收到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然后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39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着第六槽226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与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协作、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同时其被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引导。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姿态,是由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及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来进行调节的。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以托盘引导表面523变得与纸张传送方向(Y)平行的姿态,平行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然后,排出驱动辊20a的轴被位置调节器560的基座构件562和调节杆561夹住。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位置和姿态由基座构件562和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之间的邻接以高精度来确定。第二接触部544,以它已经邻接在位置检测器230的突起231的底部上的状态,接近突起231的枢转中心。因此,突起231可以确定地被向上推,打开位置检测器230。
而且,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接收到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然后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虽然,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所施加的、倾向于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以逆时针方向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进行枢转的力,是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内产生的,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一突起1 500被压向基座220的第一槽221的底部。所以,第一排出堆纸件1 500可以高精度保持其姿态。
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的底部邻接在排出驱动辊20a的顶部的位置邻接在基座220的一部分上,从而第一电机901停止小齿轮219的驱动。
当小齿轮219从图39中所示的状态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着第六槽226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也就是说,小齿轮2 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抵抗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同时其被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所引导,并且同时还被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所引导。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以托盘引导表面523变得与纸张传送方向(Y)平行的姿态,平行地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排出驱动辊20a的轴不再被位置调节器561的基座构件562和调节杆561夹住。也就是说,第一排出堆纸件500可从位置调节器560的姿态和位置调节中释放出来。
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如图38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39所示的状态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抵抗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从排出驱动辊20a上分离。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突起521邻接在分离的、基座220的姿态调节器228上。然后,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一突起501由于第一槽221的形状而从第一槽221的底表面分离。因此,倾向于以逆时针方向绕着齿条227与小齿轮219啮合的部分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进行枢转的力,通过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 500内产生。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姿态由邻接在邻接部521上的姿态调节器228进行调节。位置调节器560的调节杆561在闭合到基座构件562的方向上进行枢转,同时被排出驱动辊20a的轴所调节。
如图37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绕着它作为支点的、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部进行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可以进一步地下降。
此时,第二接触部544处于其从位置检测器230的突起231底部分离的状态。因此,突起231可返回到其空档状态,并且位置检测器230将被关掉。
如图36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7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第六槽226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与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合作、把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同时其被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所引导,并且同时还被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所引导。
如图35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6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以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部下降及其下游部上升的姿态平行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同时其被第一突起501和第一槽221之间的接合所引导,并且同时还被小齿轮219和齿条227之间的啮合所引导。并且,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运动,排出器框架800进行移动,且排出器框架800的第一排出从动辊20b的底部邻接在排出驱动辊20a的顶部上 此时,排出器框架800的第四突起801和第五突起802分别邻接基座220的第四槽224和第五槽225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上,从而排出器框架800停止。
并且,由于排出器框架800的位置即为当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处于第一位置时排出器框架800占据的位置,故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不会作用在排出器框架800上。因此,第一弹簧921的偏置力F1也不会作用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上。
如图34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35所示的状态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平行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此时,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从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三槽223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分离,然后移动到下游侧。
这里,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被设置成平行地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使得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位置,可以位于第二排出堆纸件600上游端的上游。
如图33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34所示的状态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将平行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此时,连接臂700的第三突起701沿着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的第三槽223,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然后邻接在第三槽223的下游端。其后,当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进一步平行移动到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时,滑动件550将被第三突起701调节。因此,相对于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滑动件550从滑动件引导槽54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540a分离,并沿着滑动件引导槽540逐渐地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此时,由于第二弹簧922的长度将逐渐地增长,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逐渐地增大。然后,第二弹簧922增大的偏置力F2通过连接臂700向上游侧作用在排出器框架800上,。
如图32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如图33所示的状态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进一步平行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此时,由于滑动件550由第三突起701调节,滑动件550相对于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在滑动件引导槽540的内部进一步移动到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作用在排出器框架800上的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进一步增大。
如图31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小齿轮219倾向于沿第六槽226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小齿轮219倾向于通过齿条227向下移动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
此时,滑动件550最紧密地接近滑动件引导槽540的下游端。也就是说,第二弹簧922的伸长达到了最长。因此,作用在排出器框架800上的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达到了最大值。结果,当第一排出堆纸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它可以确定地移动到排出器框架800应占用的位置。
如图30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1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500绕着第一突起501以顺时针方向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可以下降,从而进一步减小其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高度差。
此时,滑动件550逐渐地移动到滑动件引导槽54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因此,作用在排出器框架800上的第二弹簧922的偏置力F2逐渐减小。第一接触部543邻接在位置检测器230的突起231的顶部上,把突起231向下旋转。因此,位置检测器230将被打开。
如图29所示,当小齿轮219从图30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绕着第一突起501以顺时针方向枢转,使得它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可以下降,从而进一步减少其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高度差。此时,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邻接在基座220的一部分上,来停止第一电机901的驱动,从而停止小齿轮219的旋转。因此,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可以精确地定位在第一位置。
第一接触部543从底部向下推起位置检测器230的突起231,确定地打开位置检测器230。
如所述,因为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1200分开包括第一弹簧921和第二弹簧922,可以根据用途以需要的时序得到需要的偏置力F1和F2。结果,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一电机901的负载可以减小。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排出堆纸件1500包括滑动件550,第一弹簧921和第二弹簧922可以被设置成它们不是同时起作用。因此,第一电机901的负载可以进一步减小。
接下来,将参照图40至图4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200。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包括位置调节器570,其可以在第二位置调节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的位置和姿态。
位置调节器570包括:与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形成为一体的基座构件572;和绕枢轴573枢转的调节杆571。杆偏置弹簧576的一端与调节杆571的杆侧弹簧接合部574相接合,杆偏置弹簧576的另一端与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的堆纸件侧弹簧接合部580相接合。  因此,调节杆571总是向基座构件572偏置,且如果没有任何其它力起作用,则它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的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2200和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除了位置调节器570之外都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因为其他构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且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则省略了对这些构件的重复解释。
像第一实施例一样,如图21和22所示,当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运动完成时,如图41所示,设置在调节杆571末梢处的锥形部575首先邻接在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20c上。然后,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的运动,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20c抵抗杆偏置弹簧576的偏置力枢转调节杆571,使得调节杆571从基座构件572上分离。
如图42所示,当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完成时,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20c邻接在调节杆571和基座构件572上。也就是说,设置位置调节器570,从而以基座构件572和调节杆571夹住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20c,从而相对于基座构件572和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20c彼此邻接的部分的位置来调节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的位置和姿态,同时被杆偏置弹簧576的偏置力偏置。
因此,设置在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侧的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可以相对于排出驱动辊20a高精度地进行定位。特别地,第二排出从动辊可以在与主扫描方向X和纸张传送方向(Y)相垂直的方向上,以高精度进行定位。结果,盘片托盘Q可以被确定地夹住,并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移动。而且,当位置被调节时,调节杆571可以首先邻接在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20c上。因此,当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完成时,可以避免所谓的超调(overshoot),即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上游部过分地升高。
此外,在第二位置,托盘引导表面523相对于纸张P和盘片托盘Q的宽度方向和传送方向的平行程度,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其中,在纸张P和盘片托盘Q上进行记录。
而且,当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它会处于从如图42(图22)到如图41(图21)所示的状态。也就是说,随着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的运动,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20c从位置调节器570的夹持中释放。因此,调节杆571会处于这样的状态,即它被杆偏置弹簧576的偏置力向着基座构件572进行枢转,从而处于关闭状态。然后,位置调节器570在其保持关闭的同时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位置调节器570在其运动期间撞上其他构件是不可能的,位置调节器570阻碍设置于下部的供纸盒30(参照图1到9)的布置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通过移动处于其关闭状态中的位置调节器570,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如果还有额外的空间,位置调节器570可以通过形成U形的两个固定构件来组成。
如图43所示,位置调节器570,在第一排出堆纸件2500的主扫描方向X上,设置于在第二排出从动辊503附近盘片托盘Q的传送路径(托盘引导表面523)的外侧。因此,相对于排出驱动辊20a的旋转轴20c,第二排出从动辊503可以更高的精度定位。另外,优选位置调节器570设置在盘片托盘Q的传送路径(托盘引导表面523)的两侧,位于传送路径的外侧。
第三实施例所描述的构造也可以适当地应用到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构造上。
虽然上面仅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进行许多修改,而不会从本质上脱离本发明新颖的教导和优点。因此,所有这样的修改都应被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于2006年3月17日提交的No.2006-74094、于2006年4月14日提交的No.2006-112338、于2006年4月14日提交的No.2006-112398、于2006年9月14日提交的No.2006-249685及于2006年9月15日提交的No.2006-250935,这些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在这里全部并入作为参考。

Claims (31)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包括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可操作以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记录信息;
第一堆纸件,所述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然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放在所述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被运送至所述记录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以及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导致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四方向,其中,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堆纸件,所述第二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堆纸件的下游侧,并具有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适于与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一起接收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其中: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令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下游端部较所述第二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端部攀升,从而令所述第一堆纸件处于倾斜状态;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保持所述倾斜状态的同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以及
在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被移动之后,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令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端部攀升,从而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放在所述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适于与所述第一辊一起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以及
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支撑所述第二辊并连接至所述第一堆纸件,其中:
根据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框架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三辊,所述第三辊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其中:
在使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之后,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位置调节器,所述位置调节器可操作以调节放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的位置和姿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位置调节器包括一对相对的构件,所述一对相对的构件适于在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三方向被移动时夹住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相对构件中的一个为活动构件;以及
所述位置调节器包括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将所述活动构件向着所述相对构件中的另一个偏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相对构件中更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那一个适于先与所述旋转轴接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和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距离短。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介质为安装在托盘构件上的刚性介质;
所述第三辊适于在避开所述刚性介质的同时与所述托盘构件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齿条和小齿轮,所述齿条和小齿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可操作以驱动所述第一辊,其中: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电机的驱动力的帮助下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当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将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机可操作以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的方向上驱动所述第一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间隙调整器,所述间隙调整器可操作以调整从所述记录头到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的距离,其中:
当所述间隙调整器调整所述距离时,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所述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堆纸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
一对齿条和小齿轮,所述一对齿条和小齿轮沿所述第四方向布置在所述记录装置的两侧;以及
动力传递件,所述动力传递件可操作以将所述小齿轮中的一个的驱动力传递至另一个。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堆纸件可在打开所述记录装置前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三位置和封闭所述前部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17.一种喷液装置,包括:
喷液部,所述喷液部包括喷液头,所述喷液头可操作以向着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喷射液体;
第一堆纸件,所述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然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放在所述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被运送至所述记录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以及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使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四方向,其中,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8.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包括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可操作以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记录信息;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布置在所述记录装置内部;
堆纸件,所述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适于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适于在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辊一起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
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支撑所述第二辊并连接至所述堆纸件;
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在所述第二辊接近所述第一辊的方向上偏置所述框架构件;以及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由所述动力源供应的动力的帮助下将所述堆纸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所述第二方向被运送至所述记录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以及
根据所述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分离的方向上抵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移动所述框架构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槽;
所述堆纸件设置有在接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的同时适于沿着所述槽移动的突起;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将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然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堆纸件放在所述第二位置;以及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使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四方向,其中,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齿条和小齿轮,所述齿条和小齿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堆纸件。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位置调节器,所述位置调节器可操作以在接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的同时调节放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堆纸件的位置和姿态。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三辊,所述第三辊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其中:
在使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之后,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接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的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堆纸件。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偏置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框架构件提供第一偏置力的第一偏置构件;和相对于所述堆纸件提供第二偏置力的第二偏置构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偏置构件和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偏置力和所述第二偏置力不同时被提供。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堆纸件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抵抗所述第二偏置力滑动;以及
所述第二偏置构件通过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堆纸件提供所述第二偏置力。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堆纸件的移动路径包括较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部分和较靠近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部分;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部分时所述第二偏置力作用于所述堆纸件,并且,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部分时所述第一偏置力作用于所述堆纸件;以及
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二偏置力随着所述第一堆纸件接近所述第一位置而减小。
27.一种喷液装置,包括:
喷液部,所述喷液部包括喷液头,所述喷液头可操作以向着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喷射液体;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在所述喷液装置内部;
堆纸件,所述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适于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适于在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辊一起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第一介质;
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支撑所述第二辊并连接至所述堆纸件;
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在所述第二辊接近所述第一辊的方向上偏置所述框架构件;以及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由所述动力源供应的动力的帮助下将所述堆纸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所述第二方向被运送至所述喷液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以及
根据所述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分离的方向上抵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移动所述框架构件。
28.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包括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可操作以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记录信息;
第一堆纸件,所述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堆纸件,所述第二堆纸件具有第三表面,并可在打开所述记录装置前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三位置和封闭所述前部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在所述记录装置内部;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由所述动力源供应的动力的帮助下将所述第一堆纸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介质执行记录时所述第二堆纸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使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将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被运送至所述记录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所述第三表面适于与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一起接收从所述记录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以及
所述第一堆纸件适于根据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与放在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第二堆纸件接触,从而使所述第二堆纸件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在所述动力源的负载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中断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使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在所述第一堆纸件与所述第二堆纸件接触时以第一速度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以及在所述第一堆纸件与所述第二堆纸件接触之后以第二速度移动所述第一堆纸件,其中,所述第二速度高于所述第一速度。
31.一种喷液装置,包括:
喷液部,所述喷液部包括喷液头,所述喷液头可操作以向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上喷射液体;
第一堆纸件,所述第一堆纸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堆纸件,所述第二堆纸件具有第三表面,并可在打开所述喷液装置前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三位置和封闭所述前部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在所述喷液装置内部;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可操作以在由所述动力源供应的动力的帮助下将所述第一堆纸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介质执行液体喷射时所述第二堆纸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使所述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将所述第一堆纸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适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
当所述第一堆纸件被放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适于引导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运送至所述喷液部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并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
所述第三表面适于与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堆纸件一起接收从所述喷液部运送过来的所述第一介质;以及
所述第一堆纸件适于根据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与放在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第二堆纸件接触,从而使所述第二堆纸件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CN2007101379072A 2006-03-17 2007-03-19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Active CN1010887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74094 2006-03-17
JP2006-074094 2006-03-17
JP2006074094 2006-03-17
JP2006112398 2006-04-14
JP2006112338 2006-04-14
JP2006112338A JP4126567B2 (ja) 2006-04-14 2006-04-14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の制御方法、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112398 2006-04-14
JP2006-112398 2006-04-14
JP2006-112338 2006-04-14
JP2006249685 2006-09-14
JP2006-249685 2006-09-14
JP2006249685A JP4193071B2 (ja) 2006-04-14 2006-09-14 記録装置
JP2006250935 2006-09-15
JP2006250935A JP2007277002A (ja) 2006-03-17 2006-09-15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250935 2006-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8771A true CN101088771A (zh) 2007-12-19
CN101088771B CN101088771B (zh) 2011-03-30

Family

ID=3826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79072A Active CN101088771B (zh) 2006-03-17 2007-03-19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97317B2 (zh)
EP (1) EP1834797A1 (zh)
CN (1) CN1010887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348A (zh) * 2009-10-29 2011-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堆叠结构以及记录装置
CN102248811A (zh) * 2010-05-13 2011-1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被记录介质堆叠器以及记录装置
CN103827004A (zh) * 2012-09-19 2014-05-28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集积装置
CN110536799A (zh) * 2017-04-21 2019-12-0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输出仓基于介质堆高度的侧向平移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1416B (en) * 2005-07-19 2007-12-21 Benq Corp Business equipment
JP2008306295A (ja) * 2007-06-05 2008-12-18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85897A (ja) * 2008-05-27 2009-12-10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0265058A (ja) * 2009-05-13 2010-11-2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US8646903B2 (en) 2011-03-24 2014-02-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inter media output and input tray configuration
JP6160336B2 (ja) * 2013-07-30 2017-07-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5142990A (ja) * 2014-01-31 2015-08-0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6492946B2 (ja) * 2015-05-11 2019-04-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9236A (en) * 1973-12-13 1976-1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pying machine
EP0254317B1 (en) * 1986-07-24 1993-1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US4893152A (en) * 1987-09-16 1990-01-09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sha Copying apparatus having a sorter with a sheet binding function
US5152517A (en) * 1989-06-02 1992-10-06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trays of paper with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JP2997619B2 (ja) * 1994-03-03 2000-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67389A (ja) * 1994-03-30 1995-10-17 Tec Corp 給紙装置
JPH0881124A (ja) 1994-09-09 1996-03-26 Fujitsu Ltd スタッカ制御装置
US6422553B1 (en) * 1996-12-18 2002-07-23 Nisca Corporatio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US5810353A (en) * 1997-05-12 1998-09-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odular output stackers for printers
US6003855A (en) * 1997-10-16 1999-12-21 Hewlett-Pakcard Company Multiple media sheet stack selection mechanism
JP2935262B1 (ja) * 1998-03-20 1999-08-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3614669B2 (ja) * 1998-07-14 2005-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7104538B1 (en) * 1998-10-26 2006-09-12 Gradco (Japan) Ltd. Sheet post processing device
JP2001058754A (ja) * 1999-06-08 2001-03-06 Ricoh Co Ltd シート仕分け装置及びシート排紙装置
NL1012924C2 (nl) * 1999-08-27 2001-02-28 Ocu Technologies B 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selectief afleggen van bedrukte vellen op boven elkaar gelegen dragers.
JP3633509B2 (ja) 2001-05-31 2005-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材搬送用トレイ
JP4153184B2 (ja) * 2001-09-17 2008-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リンタ
JP3835535B2 (ja) 2002-01-23 2006-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3292224A (ja) * 2002-01-31 2003-10-1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排紙装置
JP4120802B2 (ja) * 2002-03-25 2008-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4009699A (ja) 2002-06-11 2004-01-1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媒体搬送用トレイ
JP2004058297A (ja) 2002-07-25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85721B2 (ja) 2002-07-08 2008-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189661B2 (ja) 2002-08-14 2008-12-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4090448A (ja) 2002-08-30 2004-03-2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04189385A (ja) * 2002-12-10 2004-07-08 Murata Mach Ltd 反転搬送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54588B2 (ja) 2003-02-26 2008-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自動開放可能な排出スタッカ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DE602004000503T2 (de) * 2003-05-08 2006-11-09 Seiko Epson Corp.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s Druckabstandes, Aufzeichnungsgerät und Flüssigkeitsausstossgerät
JP4154288B2 (ja) * 2003-06-20 2008-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120814B2 (ja) 2003-06-27 2008-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900288B2 (ja) * 2003-08-12 2007-04-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供給装置
JP4138607B2 (ja) * 2003-08-21 2008-08-2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3741220B2 (ja) 2003-09-10 2006-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4336962B2 (ja) 2003-11-18 2009-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5144932A (ja) 2003-11-18 2005-06-09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154115A (ja) 2003-11-27 2005-06-1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排出用スタッカの開閉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212906A (ja) * 2004-01-27 2005-08-11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5212432A (ja) 2004-02-02 2005-08-11 Canon Inc 記録装置
KR100683181B1 (ko) * 2005-03-21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 형성 장치
US7328894B2 (en) * 2005-03-22 2008-02-1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US7349647B2 (en) * 2005-08-31 2008-03-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61481A (ja) * 2005-11-21 2007-06-28 Seiko Epson Corp 媒体スタッカ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と記録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348A (zh) * 2009-10-29 2011-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堆叠结构以及记录装置
CN102248811A (zh) * 2010-05-13 2011-1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被记录介质堆叠器以及记录装置
CN102248811B (zh) * 2010-05-13 2013-12-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被记录介质堆叠器以及记录装置
CN103827004A (zh) * 2012-09-19 2014-05-28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集积装置
CN103827004B (zh) * 2012-09-19 2016-01-20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集积装置
CN110536799A (zh) * 2017-04-21 2019-12-0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输出仓基于介质堆高度的侧向平移
CN110536799B (zh) * 2017-04-21 2021-06-0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设备和用于使打印设备中的输出托盘侧向平移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97317B2 (en) 2009-10-06
CN101088771B (zh) 2011-03-30
US20070216089A1 (en) 2007-09-20
EP1834797A1 (en) 200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8771B (zh)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US761473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discharge tray
CN101456303B (zh) 记录设备
CN101804921A (zh) 传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US20060072000A1 (en) Returner incorporated in automatic feed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or liquid or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862517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EP0418740B1 (en) Automatic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9156637B2 (en) Tray unit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101758670B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176890A (zh) 图像印制装置
JP4126567B2 (ja)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の制御方法、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20050243124A1 (en) Carria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890109B (zh) 载架和记录设备
JP4962455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2009107179A (ja) 記録装置
JP7087865B2 (ja) 給送装置、読取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7423339B2 (ja) 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7283600A (ja)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2189821A (zh) 介质输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JP2007254066A (ja)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665807B2 (ja) 排出スタッカの制御方法、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840585B2 (ja)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異常検出方法
JP4193071B2 (ja) 記録装置
JP2006327762A (ja) 記録装置
JP2007277002A (ja) 排出スタッカ昇降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