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4921A - 传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4921A
CN101804921A CN201010121700.8A CN201010121700A CN101804921A CN 101804921 A CN101804921 A CN 101804921A CN 201010121700 A CN201010121700 A CN 201010121700A CN 101804921 A CN101804921 A CN 101804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guide member
attitude
rotatable parts
conve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17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4921B (zh
Inventor
佐本贤治
古闲雄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04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4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3Inverting
    • B65H2301/3331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 B65H2301/33312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forward reverse rollers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辊,进行正转或反转,在正转时向传送方向下游侧传送纸张;第一引导部件,位于传送辊的传送方向上游,引导朝向传送辊传送的纸张;第二引导部件,引导由传送辊进行反转而传送的纸张;以及转动部件,位于第一引导部件和传送辊之间,并且具有支轴和按压部,转动部件在从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的第一姿态和比处于第一姿态时接近第二引导部件的第二姿态之间以支轴为中心转动,在转动部件处于第一姿态时,能够将纸张从第一引导部件传送至传送辊,转动部件通过从第一姿态变化为第二姿态,使纸张的后端朝向第二引导部件移动。

Description

传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具备使在单面上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返回至记录部的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切换纸张的行进方向而能够将该纸张传送至其他传送路径的传送装置。在该传送装置中,在第一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纸张的后端脱离转动部件之后,转动部件转动,纸张的行进方向被切换,因此,被翻转成为新的前端的纸张的后端与转动的转动部件抵接并被引导至第二传送路径。
在这样的传送装置的情况下,被翻转成为新的前端的纸张的后端与转动部件抵接并被引导至第二传送路径,因此,在抵接到转动部件上时,纸张的后端有受损的风险。此外,在纸张的后端脱离转动部件之前转动部件不转动,因此,转动部件距离切换纸张的行进方向的翻转辊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产生了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装置以及具备该传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能够切换纸张的行进方向,能够减少被翻转成为新的前端的纸张的后端损伤,并且从转动部件至翻转辊的距离缩短,能够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辊,进行正转或反转,在正转时向传送方向下游侧传送纸张;第一引导部件,位于所述传送辊的传送方向上游,引导朝向所述传送辊传送的所述纸张;第二引导部件,引导由所述传送辊进行反转而传送的所述纸张;以及转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传送辊之间,并且具有支轴和按压部,所述转动部件在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的第一姿态和比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接近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第二姿态之间以所述支轴为中心转动,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能够将所述纸张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传送至所述传送辊,所述转动部件通过从所述第一姿态变化为所述第二姿态,使所述纸张的后端朝向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能够减少被翻转成为新的前端的纸张的后端损伤。此外,由于从转动部件至翻转辊的距离缩短,因此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的外观透视图。
图2是表示打印部11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排纸路径65B附近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控制部90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双面图像记录时由控制部90进行的转向处理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按时序表示双面图像记录时的记录纸张S的传送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7是按时序表示双面图像记录时的记录纸张S的传送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按时序表示双面图像记录时的记录纸张S的传送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按时序表示双面图像记录时的记录纸张S的传送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适当地变更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复合机10的概要]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的外观透视图。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以复合机10被设置成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将设有操作面板40的一侧作为近前侧(正面)而定义前后方向8,将从近前侧(正面)观察复合机10时的左右定义为左右方向9。
复合机10大致形成为横向宽度(左右方向9的宽度)及纵向尺寸(前后方向8的长度)相对于高度(上下方向7)较大的薄型的长方体。复合机10是多功能装置,主要一体地具有:设置于下部的喷墨记录方式的打印部11、设置于上部的扫描部12、设置于正面上部的操作面板40。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及复印功能等各种功能。打印功能是指在记录纸张的表面(第一面)及背面(第二面)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另外,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并无限定,例如,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也可以是不具有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而仅具有打印功能的打印机。
打印部11在正面形成有开口13,从该开口13向打印部11的内部安装有供纸盒78。该供纸盒78构成为能够在前后方向8上从开口13向打印部11内插入或从打印部11拉出。供纸盒78能够容纳各种尺寸的记录纸张(本发明的纸张的一例),下段配置有主纸盘20,上段配置有副纸盘21。也就是说,主纸盘20及副纸盘21设置成上下两段。在副纸盘21的前方侧的上侧设置有保持被排出的已记录图像的记录纸张的排纸保持部79。
[打印部11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说明打印部11的结构。图2是表示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供纸盒78的前方侧(纸面右侧)的图示。
除了上述的供纸盒78,打印部11还具有:传送部15,从供纸盒78中拾取记录纸张并进行供纸(传送);喷墨记录方式的记录部24(本发明的记录部的一例),在由传送部15送来的记录纸张上喷出墨滴而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及路径切换部41,切换在表面(第一面)上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张的传送路径,以在背面(第二面)上记录图像。另外,记录部24不限于喷墨方式,可以使用电子照相方式或热感记录方式等各种记录方式。
[传送路径65]
打印部11的内部形成有从主纸盘20的前端(后方侧的端部)经由记录部24至排纸保持部79的传送路径65。传送路径65划分为在主纸盘20的前端至记录部24之间形成的弯曲路径65A和在记录部24至排纸保持部79之间形成的排纸路径65B。
如图2所示,弯曲路径65A是从设置于主纸盘20的分离倾斜板22的上端附近至记录部24延伸设置的通路,形成为弯曲状。弯曲路径65A大致形成以打印部11的内部侧为中心的圆弧形状。弯曲路径65A通过隔着预定间隔彼此相对的外侧引导部件18和内侧引导部件19划分而成。另外,外侧引导部件18及内侧引导部件19,以及后述的上侧引导部件83、下侧引导部件82、上侧倾斜引导部件32、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均向图2的纸面垂直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9)延伸。
排纸路径65B通过比记录部24设置在传送方向下游侧(以下仅简称为“下游侧”)的下侧引导部件82(本发明的第一引导部件的一例)和上侧引导部件83划分而成。在此,传送方向是指记录纸张在传送路径65及后述的翻转传送路径67上传送的方向(图2中通过带箭头的双点划线表示的方向)。
图3是表示排纸路径65B附近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3所式,下侧引导部件82从后述的第二传送辊62及齿辊63的夹持位置向前方侧(图3的纸面右侧)水平地延伸。排纸路径65B支撑由第二传送辊62传送来的完成图像记录的记录纸张的下表面,并且向下游侧进行引导。在下侧引导部件82的下游侧端部的下游侧形成有分支口36。在进行双面图像记录时,在排纸路径65B中传送的记录纸张在分支口36的下游侧被转向(Switch Back)之后,从分支口36朝向下方传送。
在下侧引导部件82上形成有前后方向8上较长且宽度狭窄的凹部85(本发明的凹部的一例)。该凹部85形成于下侧引导部件82的下游侧端部。凹部85形成为前后方向8上较长且宽度狭窄的形状,其下游侧向分支口36开放。凹部85的尺寸及位置设计成后述的辅助辊47能够埋入凹部85内部。另外,将在后面描述辅助辊47。
上侧引导部件83配置在下侧引导部件82的上方。上侧引导部件83和下侧引导部件82隔着记录纸张能够通过的预定间隔而彼此相对地配置。上侧引导部件83超过分支口36而延伸至排纸保持部79的上方。
[翻转传送路径67]
如图2所示,打印部11的内部形成有翻转传送路径67。翻转传送路径67在分支口36处从排纸路径65B分支,经过供纸盒78和配置于其上方的记录部24之间,并连接于比记录部24靠传送方向上游侧(以下仅称为“上游侧”)的弯曲路径65A的始端(上游侧的端部)和翻转传送路径67的末端(下游侧的端部)会和的部分。
翻转传送路径67被划分为倾斜路径67A和直线路径67B。倾斜路径67A由具有从分支口36向斜后下方倾斜的倾斜面的上侧倾斜引导部件32和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本发明的第二引导部件的一例)划分而成。上侧倾斜引导部件32与下侧引导部件82形成为一体。上述引导部件32、33隔着记录纸张能够通过的预定间隔彼此相对地配置。上侧倾斜引导部件32配置在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的上方。上述引导部件32、33从分支口36向下方延伸,更具体地讲是向斜后下方延伸。
直线路径67B从倾斜路径67A的末端附近朝向后方延伸为直线状。该直线部67B由被支撑为能够在前后方向8上滑动的滑动引导件34的上表面34A划分而成。滑动引导件34设置于副纸盘21和排纸保持部79之间。另外,将在后面描述滑动引导件34。
由于如上所述那样形成传送路径65及翻转传送路径67,因此由传送部15从主纸盘20或副纸盘21送出的记录纸张经过弯曲路径65A被传送至记录部24。此时,记录纸张被翻转成与传送部15的供纸辊25抵接的面的相反面与记录部24相对。通过记录部24的记录纸张或者经过排纸路径65B被传送至排纸保持部79,或者由路径切换部41切换传送路径,经过翻转传送路径67的倾斜路径67A及直线路径67B被再次传送至记录部24。另外,将在后面描述路径切换部41。
[记录部24]
如图2所示,记录部24配置于供纸盒78的上方。记录部24沿着在图2的纸面垂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导轨(未图示)往复移动。在记录部24的下方设有稿台42。稿台42用于在通过记录部24进行图像记录时水平地支撑记录纸张。记录部24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将未图示的墨盒所供给的墨以微小的墨滴的方式从喷嘴39喷出至在稿台42上传送的记录纸张。由此,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
在弯曲路径65A的末端即弯曲路径65A的下游侧的端部和记录部24之间,设有第一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该第一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形成为一对。夹送辊61配置于第一传送辊60的下方,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等弹性部件压接于第一传送辊60的辊面。第一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夹持从弯曲路径65A传送来的记录纸张并将该记录纸张送至稿台42上。
此外,在记录部24和排纸路径65B的始端即排纸路径65B的上游侧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二传送辊62及齿辊63。该第二传送辊62及齿辊63形成为一对。齿辊63配置于第二传送辊62的上方,通过自重或弹簧等压接于第二传送辊62的辊面。第二传送辊62及齿辊63夹持完成记录的记录纸张并将该记录纸张继续向下游侧(排纸保持部79侧)传送。
从传送用马达73(参照图4)经由驱动传递机构向第一传送辊60及第二传送辊62传递旋转驱动力,从而第一传送辊60及第二传送辊62旋转。该驱动传递机构由行星齿轮等构成,无论传送用马达73向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旋转,都使第一传送辊60及第二传送辊62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以将记录纸张向一个方向(图2的右侧)传送。另外,第一传送辊60及第二传送辊62在图像记录时进行间歇驱动。因此,图像纸张以预定的换行幅度被传送并进行图像记录。
[传送部15]
传送部15用于将容纳在供纸盒78中的记录纸张朝向弯曲路径65A传送,具有供纸辊25、供纸臂26和驱动传递机构27。供纸辊25配置于供纸盒78的上侧。供纸辊25用于将容纳在供纸盒78的主纸盘20或副纸盘21中的记录纸张向弯曲路径65A传送,能够自由旋转地被轴支撑于供纸臂26的前端。供纸辊25将供纸用马达71(参照图4)作为驱动源,经由驱动传递机构27被旋转驱动。驱动传递机构27被轴支撑于供纸臂26,由大致直线状排列的多个齿轮构成。
在比形成于供纸盒78上方的直线路径67B靠上方且记录部24的下方,设有基轴28。也就是说,基轴28设置于直线路径67B和记录部24之间。供纸臂26的基端部支撑于基轴28,能够以基轴28为转动中心轴旋转。因此,供纸臂26能够上下移动,可相对于主纸盘20接近分离。此外,供纸臂26通过自重或弹簧等弹性部件的弹力而被施加向图2的箭头29的方向转动的力。因此,供纸辊25能够压接于容纳在供纸盒78中的记录纸张的上表面。在供纸盒78插入打印部11时,供纸臂26受到供纸盒78后端部(例如分离倾斜板22)的按压,从而被推向上方。
[供纸盒78]
供纸盒78设置于传送部15的下方。供纸盒78的主纸盘20配置于打印部11的底侧,并且构成为上表面开放的矩形箱状。主纸盘20能够容纳信纸尺寸(Letter Size:216mm×274mm)、Legal Size(美国使用的纸张尺寸):216mm×356mm)、A4尺寸(210mm×297mm)以及尺寸小于上述尺寸的记录纸张。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在主纸盘20中主要容纳有A4尺寸、B5尺寸等记录纸张。
副纸盘21配置于主纸盘20的上段。在本实施方式中,副纸盘21中最大能够容纳明信片尺寸(100×148mm)的记录纸张,主要容纳明信片尺寸、照片L版尺寸的记录纸张(明信片、光泽纸等)。另外,也可以使副纸盘21能够容纳明信片尺寸以上的记录纸张,例如能够与主纸盘20一样容纳A4尺寸的记录纸张等。
副纸盘21被支撑为能够在主纸盘20的上部向前后方向8滑动。具体而言,副纸盘21能够在其后方端部21A抵接于后述的分离倾斜板22的后方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和后方端部21A从分离倾斜板22向前方侧离开预定距离的前方位置之间滑动。
在副纸盘21配置于上述前方位置的状态下,主纸盘20的后方侧的上表面开放。此时,供纸辊25从主纸盘20后方侧的上表面的开口向主纸盘20侧下降,抵接于容纳在主纸盘20中的记录纸张。在该状态下,若供纸辊25旋转,则在主纸盘20中容纳的记录纸张朝向弯曲路径65A被送出。
若副纸盘21从上述前方位置向上述后方位置滑动,则副纸盘21的后方端部21A按压供纸臂26,将供纸臂26推向上方。由此,如图2所示,供纸辊25配置于副纸盘21之上。若供纸辊25配置于副纸盘21上,则供纸辊25抵接于容纳在副纸盘21中的记录纸张的上表面。在该状态下,若供纸辊25旋转,则容纳在副纸盘21中的记录纸张朝向弯曲路径65A被送出。
作为副纸盘21的滑动支撑机构,例如可以采用由设置于主纸盘20上部的导轨(未图示)和设置于副纸盘21下表面的滑动槽(未图示)构成的滑动支撑机构,或者其他公知的支撑机构。此外,副纸盘21可以通过手动动作,或者也可以经由公知的传递机构(例如齿条齿轮机构)从未图示的马达等电动机接受动力而动作。另外,副纸盘21不限于支撑为能够滑动的机构,只要支撑为能够在主纸盘20上部向前后方向8上移动即可,可以采用任意的支撑机构。
副纸盘21的前方侧的上方设置有排纸保持部79。在排纸保持部79的上表面,保持被排出的完成图像记录的记录纸张。排纸保持部79可以与供纸盒78一体构成,能够与供纸盒78一起相对于打印部11插入拉出,或者也可以固定于打印部11的框架等。
滑动引导件34是由打印部11的框架或固定于该框架的排纸保持部79等可滑动地支撑的板状的部件。滑动引导件34被支撑为能够在图2所示的退避位置和图8(F)所示的引导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8上滑动。上述退避位置是滑动引导件34的后方端部34B退避至传送部15的前方侧的位置。此外,上述引导位置是滑动引导件34的后方端部34B接近弯曲路径65A的位置。
作为滑动引导件34的滑动支撑机构,与副纸盘21的滑动支撑机构同样,可以采用由导轨及滑动槽构成的滑动支撑机构或其他公知的支撑机构。此外,滑动引导件34可以通过手动进行动作,或者也可以经由公知的传递机构(例如齿条齿轮机构)从未图示的马达等电动机接受动力而动作。另外,滑动引导件34不限于被支撑为能够滑动的机构,只要支撑为能够在上述引导位置(参照图8(F))和上述退避位置(参照图2)之间移动即可,可以采用任意的支撑机构。
另外,在滑动引导件34的后方端部34B竖立设置有倾斜引导件69。倾斜引导件69具有从后方端部34B向后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面。滑动引导件34位于上述引导位置时,倾斜引导件69的倾斜面的延长面和弯曲路径65A连续相连。因此,在翻转传送路径67中传送的记录纸张通过倾斜引导件69从直线路径67B向弯曲路径65A被平滑地引导。
在副纸盘21配置于图2所示的后方位置的状态下,若滑动引导件34从上述退避位置(参照图2)滑动至上述引导位置(参照图8(F)),则滑动引导件34的后方端部34B向后方(图2的左侧)推压传送部15的供纸臂26,将供纸臂26推向上方。由此,如图8(F)所示,供纸辊25以抵接于滑动引导件34的上表面34A的方式配置在滑动引导件34上。在供纸辊25配置于滑动引导件34上的状态下,能够将在滑动引导件34上通过的记录纸张朝向弯曲路径65A送出。滑动引导件34在与供纸辊25相对的位置上可自由旋转地支撑有辊子58。辊子58露出于上表面34A。在供纸辊25配置于滑动引导件34上的状态下,供纸辊25的辊面与辊子58接触。在滑动引导件34上通过的记录纸张如后述那样被供纸辊25及辊子58传送。因此,记录纸张不受到来自滑动引导件34的较大摩擦阻力而被平滑地传送。
若滑动引导件34从上述引导位置滑动至上述退避位置,则供纸辊25从滑动引导件34向下方落下而以抵接于副纸盘21的记录纸张的方式配置于副纸盘21上。在该状态下,能够将容纳在副纸盘21中的记录纸张朝向弯曲路径65A送出。
[路径切换部41]
接着,参照图3说明路径切换部41。路径切换部41配置于排纸路径65B的分支口36,即配置于排纸路径65B和翻转传送路径67的连接部分附近。如图3所示,路径切换部41由第三传送辊45(本发明的传送辊的一例)、齿辊46、具有辅助辊47(本发明的凸部的一例)及辅助辊48(本发明的按压部的一例)的片状件(Flap)49(本发明的转动部件的一例)构成。
第三传送辊45设置于下侧引导部件82的下游侧。在第三传送辊45和下侧引导部件82之间形成有分支口36。第三传送辊45可旋转地支撑于打印部11的框架等。齿辊46配置于第三传送辊45的上方,通过自重或弹簧等压接于第三传送辊45的辊面。该齿辊46可旋转地支撑于上侧引导部件83的下游侧端部。来自传送用马达73(参照图4)的正反转方向的驱动力被传递给第三传送辊45,第三传送辊45被向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旋转驱动。例如,在进行单面记录的情况下,第三传送辊45向正转方向旋转。由此,记录纸张被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夹持并向下游侧传送,排出至排纸保持部79。而在进行双面记录的情况下,在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夹持记录纸张的后端部的状态下,从正转方向向反转方向切换第三传送辊45的旋转方向。另外,在后文描述单面记录时及双面记录时的路径切换部41及记录纸张的动作。
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用于夹持从第二传送辊62及齿辊63送来的记录纸张。若记录纸张进入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的夹持部,则记录纸张被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夹持,并被向与第三传送辊45的旋转方向对应的方向(排纸保持部79侧或倾斜路径67A侧)传送。也就是说,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能够沿着排纸路径65B进一步向下游侧(排纸保持部79侧)传送记录纸张,并且能够将记录纸张传送至翻转传送路径67的倾斜路径67A。
上侧引导部件83上设有在图3的纸面垂直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支轴87(本发明的支轴的一例)。支轴87设置于分支口36的上游侧。片状件49从支轴87大致向下游侧延伸。片状件49的延伸端部49B在分支口36的上方,详细地讲,超过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而到达与第三传送辊45接近的位置。该片状件49轴支撑于支轴87。具体而言,片状件49的上游侧的基端部49A可转动地支撑于支轴87。支轴87可以设置于例如上侧引导部件83或打印部11的框架等。另外,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将片状件49的基端部49A弯曲成例如L字状,并且将支轴87设于下侧引导部件82,由此将基端部49A可转动地支撑于下侧引导部件82一侧。
片状件49上轴支撑有在其延伸方向上隔开的辅助辊47及辅助辊48。辅助辊47轴支撑于片状件49的基端部49A侧。辅助辊48轴支撑于片状件49的延伸端部49B。这些辅助辊47、48的辊面抵接于记录纸张的记录面,因此与齿辊63及齿辊46同样形成为齿辊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辊47、48的辊面形成为齿辊状,但是也可以不形成为齿辊状。
片状件49在位于下侧引导部件82的上方的第一姿态(图3(B)所示的姿态)和延伸端部49B进入分支口36下方的第二姿态(图3(A)所示的姿态)之间转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引导部件83上形成有片状件49可埋入的开口89,片状件49在处于上述第一姿态时埋入开口89,从排纸路径65B退避。此外,在处于上述第二姿态时,片状件49从开口89露出,辅助辊48抵接于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此外,通过辅助辊47埋入下侧引导部件82的凹部85,辅助辊47退避至下侧引导部件82的支撑面82B的下方。
[纸张传感器50]
在第二传送辊62的下游侧,设有用于检测下侧引导部件82的支撑面82B上有无记录纸张的纸张传感器50。纸张传感器50由具有3个检测件52A、52B、52C的旋转体52、具有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及接收从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受光元件(例如光电晶体管)的光断续器(Photo interrupter)51构成。
如图3所示,旋转体52设置成能够以在打印部11的框架等上设置的支轴53为中心旋转。支轴53配置于下侧引导部件82的下方且上侧倾斜引导部件32的上方。旋转体52具有第一检测件52A、第二检测件52B和第三检测件52C。
第一检测件52A是从支轴53向上方延伸而垂直相交于排纸路径65B的臂状的部件。该第一检测件52A从设置于下侧引导部件82的开口82A向排纸路径65B突出。换言之,第一检测件52A从下侧引导部件82支撑记录纸张的支撑面82B向上方突出。第二检测件52B是从支轴53向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延伸而垂直相交于倾斜路径67A的臂状的部件。该第二检测件52B从设置于上侧倾斜引导部件32的开口32A向倾斜路径67A突出。并且,第二检测件52B的前端插通于在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上设置的开口33A。换言之,第二检测件52B从上侧倾斜引导部件32向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0突出。
第三检测件52C从支轴53向大致前方侧延伸。该第三检测件52C以平分第一检测件52A及第二检测件52B所成角度的方式延伸。在下侧引导部件82和上侧倾斜引导部件32所夹空间中设有光断续器5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没有对旋转体52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第三检测件52C进入光断续器51的从发光元件至受光元件的光路,将通过该光路的光遮断。
由此,旋转体52由于具有第一检测件52A及第二检测件52B,因此若第一检测件52A或第二检测件52B因记录纸张的冲撞而被施加外力,则如图3(B)所示,旋转体52受到来自记录纸张的按压力而以支轴53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图3的右旋转方向)旋转。此外,伴随着第一检测件52A或第三检测件52B的旋转动作,第三检测件52C也旋转。由此,第三检测件52C从光断续器51的光路退避,因此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光路而被受光元件接收。此时,从光断续器51的受光元件输出的输出信号产生变动。具体而言,输出信号的信号电平从低变高。根据该变动,控制部90检测是否有通过排纸路径65B或倾斜路径67A的记录纸张、以及记录纸张在行进方向上的前端或后端的位置。
另外,即使旋转体52旋转至图3(B)所示的位置,由于支轴53上安装有扭转螺旋弹簧等未图示的弹性部件,因此若上述按压力被解除,则因上述弹性部件的弹力,旋转体52返回至图3(A)所示的原来的状态。由此,第三检测件52C进入光断续器51的光路,将通过该光路的光遮断。此时,光断续器51的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的信号电平从高变低。根据该变动,控制部90检测记录纸张在行进方向上的后端是否通过了排纸路径65B或倾斜路径67A,并检测后端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4说明复合机10的控制部90的结构。图4是表示复合机10的控制部90的结构的框图。控制部90控制复合机10的整体动作,但是在此省略对扫描部12及记录部24控制的详细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部90实现本发明的传送控制机构。
控制部90主要由进行运算处理的CPU91、存储控制程序等的ROM92、作为数据的存储区域或作业区域而使用的RAM93、存储设定信息等的EEPROM94构成为微型计算机。各构成要素之间经由总线95连接为可进行数据传输。
总线95上连接有驱动回路96。驱动回路96用于驱动与第一传送辊60、第二传送辊62、第三传送辊45等连接传送用马达73、与供纸辊25连接的供纸用马达71。驱动回路96中设有用于驱动传送用马达73及供纸用马达71的驱动器,传送用马达73及供纸用马达71由上述各驱动器分别控制。经由公知的驱动传递机构,传送用马达73的旋转力被传递至第一传送辊60、第二传送辊62及第三传送辊45,供纸用马达71的旋转力被传递至供纸辊25。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10中,传送用马达73是将记录纸张朝向稿台42传送或者将位于稿台42上的记录纸张或完成记录的记录纸张向排纸保持部79侧传送的第一传送辊60及第二传送辊62的驱动源,并且也是用于使第三传送辊向正反转方向旋转的驱动源。
此外,总线95上连接有光断续器51及检测被传送用马达73驱动的第三传送辊45的旋转量的旋转编码器97等。控制部90可根据光断续器51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及旋转编码器97所检测的编码量,掌握排纸路径65B中是否有记录纸张、排纸路径65B上的记录纸张的前端或后端的通过位置以及记录纸张的传送量。
[双面图像记录动作]
以下,参照图5的流程图、及图6至图9的示意剖视图,说明打印部11中的双面图像记录动作。在此,图5是表示双面图像记录时由控制部90进行的转向处理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至图9是将双面图像记录时的记录纸张S的传送状态按时序表示的示意剖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说明对容纳在副纸盘21中的记录纸张S进行图像记录的情况。
在记录纸张S的双面记录图像的情况下,首先,驱动供纸用马达71,通过供纸辊25从副纸盘21供给记录纸张S(S1)。所供给的记录纸张S被外侧引导部件18及内侧引导部件19引导,沿着弯曲路径65A从下方向上方U形转弯而传送至记录部24。此时,记录纸张S被翻转成与供纸辊25抵接的面的相反面(表面)与记录部24相对。若记录纸张S到达第一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则通过第一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记录纸张S被传送至记录部24和稿台42之间。并且,由记录部24开始记录图像。由记录部24在表面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张S被第二传送辊62及齿辊63传送至排纸路径65B。另外,若记录纸张S到达第一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则供纸辊25停止旋转,记录纸张S被第一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传送。
当记录纸张S在排纸路径65B中传送时,若记录纸张S的前端到达第一检测件52A,则旋转体52向图6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伴随着旋转体52旋转,第三检测件52C也向同一方向旋转,从光断续器51的光路退避。由此,光断续器51的输出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控制部90检测到此时的信号电平的变化,由此检测到排纸路径65B中的记录纸张S的前端的位置。也就是说,控制部90检测记录纸张S的前端是否已到达第一检测件52A。
若记录纸张S被进一步传送而其前端到达片状件49的下方,则记录纸张S的前端与辅助辊47碰撞。此时,片状件49从记录纸张受到使片状件49向上方转动的力。如图6(A)所示,片状件49受到该力,姿态从第二姿态变化为第一姿态。由此,从下侧引导部件82向第三传送辊45延续的传送路径开通。之后,若记录纸张S的前端到达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则该记录纸张S被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向排纸保持部79侧传送。
若记录纸张S被进一步向排纸保持部79侧传送而记录纸张S的后端通过第一检测件52A,则由于记录纸张S的力对第一检测件52A的作用被解除,因此,由于设置于支轴53的未图示的弹性部件,旋转体52向图6(B)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返回至图6(B)所示的初始姿态。此时,第三检测件52C进入光断续器51的光路,因此光断续器51的输出信号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控制部90检测到此时的信号电平的变化,从而检测出排纸路径65B上的记录纸张S的后端的位置。也就是说,控制部90检测出记录纸张S的后端是否通过了第一检测件52A(S2)。
在记录纸张S的后端刚通过第一检测件52A之后,如图6(B)所示,记录纸张S处于其后端被下侧引导部件82支撑的第一支撑状态。也就是说,记录纸张S实质上被下侧引导部件82及第三传送辊45双方支撑。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纸张S抵抗片状件49所产生的向第二姿态侧的施力而维持上述第一支撑状态,由此,片状件49的转动姿态维持为第一姿态。片状件49所产生的向第二姿态侧的施力设定为小于记录纸张S处于上述第一支撑状态时从记录纸张S受到的将片状件49向上方推回的反向力。由此,在上述第一支撑状态下,能够将片状件49维持为第二姿态。此外,即使记录纸张S被片状件49向下方推压也不发生大的弯曲。
若检测到记录纸张S的后端通过了第一检测件52A,则控制部90在将记录纸张S传送预定量之后使第三传送辊45停止旋转(S3)。该预定量是与从第一检测件52A至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的距离相当的第三传送辊45的旋转量。在此,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位于下侧引导部件82的下游侧端部和片状件49的辅助辊48之间。即,控制部90在记录纸张S的后端到达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时停止传送记录纸张S。
根据光断续器51的输出信号、从旋转编码器97输入的旋转量信号,判断记录纸张S的后端是否到达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具体而言,控制部90若根据光断续器51的输出信号检测到记录纸张S的后端通过了第一检测件52A,则之后根据从旋转编码器97输入的旋转量信号实时求出记录纸张S的传送量。并且,在该传送量达到上述预定量时,控制部90判断为记录纸张S的后端已到达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之后,控制部90停止传送用马达73。由此,在记录纸张S的后端位于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的第二支撑状态下,记录纸张S暂时停止(参照图7(C))。
上述第二支撑状态是记录纸张S的后端位于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的状态。换言之,是记录纸张S不被下侧引导部件82支撑且辅助辊48抵接于记录纸张S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片状件49所产生的向第二姿态侧的施力被设定为大于从处于上述第二支撑状态的记录纸张S受到的将片状件49向上方推回的反向力。因此,在记录纸张S处于上述第二支撑状态的情况下,记录纸张S不能够抵抗片状件49自身重量的按压力,片状件49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转动(参照图7(D))。此时,记录纸张S的后端被片状件49的辅助辊48向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侧推压,并维持该姿态。也就是说,片状件49维持为第二姿态,记录纸张S的上游侧的端部(朝向翻转传送路径67的端部)从分支口36进入翻转传送路径67侧。
接着,控制部90使传送用马达73反转,在记录纸张S的上游侧的端部被第三传送辊45及齿辊46夹持的状态下,使第三传送辊45的反向旋转(S4、参照图7(D))。由此,记录纸张S在分支口36附近转向,沿着翻转传送路径67传送。另外,第三传送辊45的反转方向的驱动力经由未图示的齿条齿轮等驱动传递机构传递至滑动引导件34。由此,滑动引导件34从退避位置(参照图2)向引导位置(参照图8(F))移动。在该滑动引导件34的滑动过程中,供纸臂26被滑动引导件34推向上方,供纸辊25配置于滑动引导件34上。此时,供纸辊25抵接于在滑动引导件34上轴支撑的辊子58。
另外,当记录纸张S在翻转传送路径67的倾斜路径67A中传送时,若记录纸张S的前端(转向后的行进方向的端部)到达第二检测件52B,则旋转体52向图8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参照图8(E))。此时,伴随着旋转体52旋转,第三检测件52C也向同一方向旋转,从光断续器51的光路退避。由此,光断续器51的输出信号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控制部90检测到此时的信号电平的变化,从而检测出倾斜路径67A中的记录纸张S的前端的位置。也就是说,控制部90检测出记录纸张S的前端是否已到达第二检测件52B(S5)。
若检测到记录纸张S的前端已到达第三检测件52A,则控制部90再次驱动供纸辊25。若供纸辊25旋转,则伴随着该旋转,辊子58跟随转动。由此,翻转传送路径67上的记录纸张S被供纸辊25及辊子58夹持并被再次朝向弯曲路径65A传送(S6)。并且,若记录纸张S再次被传送至记录部24,则由记录部24在另一面上记录图像。之后,在双面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张S被下侧引导部件82的支撑面82B支撑,并且在将片状件49维持在第一姿态的状态下,通过再次向原来的旋转方向(正转方向)旋转的第三传送辊45向排纸保持部79排出(参照图9(G))。
而在记录纸张S转向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内记录纸张S的前端没有到达第二检测件52B的情况下(S5的“否”侧),视为在转向时发生了记录纸张S卡纸等错误,输出错误(S7)。具体而言,显示警告消息,或者点亮错误显示灯,或者发出警告音,并中断之后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片状件49从第一姿态变化为第二姿态来将记录纸张S的后端朝向第二引导部件移动,因此,能够减少被翻转成新的前端的记录纸张S的后端损伤,并且能够缩短从片状件49至传送辊的距离,能够实现小型化。
此外,在由控制部90判断为记录纸张S的后端位于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时,第三传送辊45反转,记录纸张S被转向传送。因此,能够可靠地判断记录纸张S的后端到达分支口36的中央部36A的情况。第三传送辊45根据该判断结果反转,因此,记录纸张S能够在片状件49使记录纸张S的后端朝向倾斜路径67A的状态下可靠地进行转向传送。由此,记录纸张S从分支口36进入下方,沿着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传送。
此外,由于在下侧引导部件82的下游侧端部形成有凹部85,因此能够降低装置的的高度,所以即使由下侧引导部件82引导记录纸张S的传送路径设计得狭窄,辅助辊47也不会干扰下侧引导部件82,能够确保可使片状件49从第一姿态变化为第二姿态的足够的转动范围。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纸张传感器50,因此,能够通过1个光断续器51来检测是否有在下侧引导部件82中传送的记录纸张S、以及是否有沿着下侧倾斜引导部件33引导的记录纸张S这2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片状的转动部件(片状件49),但是也可以使用杆状的部件。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置多个杆状的转动部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片状件49通过自重从第一姿态变化为第二姿态,但是也可以采用任意驱动单元。此外,抵接部47也可以不是齿辊,而只是凸状的部分。
[传送路径65的变形例]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排纸路径65由在前后方向8上水平延伸的下侧引导部件82形成为大致水平,但是,例如图10所示,也可以向斜前上方倾斜。在此,具体而言,在图10中以支撑面82B向斜前上方倾斜的方式设置下侧引导部件82。对于下侧引导部件82的支撑面82B,其上游侧的端部的高度位置与稿台42的支撑面大概一致,并随着靠向下游侧向上方缓缓地倾斜。此外,上侧引导部件83也与下侧引导部件82同样设置成向斜前上方倾斜。由于如上所述形成排纸路径65,因此,即使记录纸张S的前端与片状件49的辅助辊48碰撞,记录纸张S也紧贴着下侧引导部件82的支撑面82B及稿台42的支撑面而弯曲。因此,记录纸张S在其后端侧不翘起的状态下在稿台42上传送,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记录纸张S的后端侧接触记录部24的喷嘴39而引起墨污染及图像品质下降等。

Claims (16)

1.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辊,进行正转或反转,在正转时向传送方向下游侧传送纸张;
第一引导部件,位于所述传送辊的传送方向上游,引导朝向所述传送辊传送的所述纸张;
第二引导部件,引导由所述传送辊进行反转而传送的所述纸张;以及
转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传送辊之间,并且具有支轴和按压部,
所述转动部件在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的第一姿态和比所述第一姿态更接近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第二姿态之间以所述支轴为中心转动,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能够将所述纸张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传送至所述传送辊,所述转动部件通过从所述第一姿态变化为所述第二姿态,使所述纸张的后端朝向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朝向所述第二引导部件按压所述纸张的后端的按压力小于从被所述第一引导部件支撑的所述纸张受到的反向力,大于从后端通过了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所述纸张受到的反向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力来自所述转动部件自身的重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从所述传送方向上游侧传送的所述纸张与所述转动部件抵接,所述转动部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姿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具有在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与所述纸张接触的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有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是齿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具有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是齿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下游侧端部设置有凹部,
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所述转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具有齿辊,
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所述齿辊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轴配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上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纸张被所述转动部件和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夹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所述纸张被所述转动部件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夹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为片状。
16.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部,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和
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
CN2010101217008A 2009-02-16 2010-02-11 传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Active CN1018049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2879 2009-02-16
JP2009032879 2009-0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4921A true CN101804921A (zh) 2010-08-18
CN101804921B CN101804921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212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17008A Active CN101804921B (zh) 2009-02-16 2010-02-11 传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52169B2 (zh)
EP (1) EP2218668B1 (zh)
JP (1) JP4877394B2 (zh)
CN (1) CN10180492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4672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
CN102935767A (zh) * 2011-08-15 2013-0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系统
CN103129135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129134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373085A (zh) * 2012-04-27 2013-10-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852998A (zh) * 2012-11-30 2014-06-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75933A (zh) * 2013-07-10 2015-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US8967796B2 (en) 2011-11-28 2015-03-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5938B2 (ja) * 2009-03-06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316404B2 (ja) 2009-12-29 2013-10-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8768235B2 (en) 2009-12-29 2014-07-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ouble-side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having a compact form factor
JP2011157155A (ja) 2010-01-29 2011-08-18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5131319B2 (ja) * 2010-06-17 2013-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2091393A (ja) * 2010-10-27 2012-05-17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5707966B2 (ja) * 2011-01-21 2015-04-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707965B2 (ja) * 2011-01-21 2015-04-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794083B2 (ja) 2011-09-30 2015-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760989B2 (ja) 2011-11-28 2015-08-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51151B2 (ja) * 2011-12-02 2015-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KR101766831B1 (ko) 2011-12-26 2017-08-24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 형성 장치용 인쇄매체 적재장치
JP5664583B2 (ja) * 2012-03-27 2015-02-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987448B2 (ja) * 2012-04-24 2016-09-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237420B2 (ja) * 2014-03-31 2017-11-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446946B2 (ja) * 2014-09-25 2019-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7081742A (ja) 2015-10-30 2017-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DE102021123553A1 (de) 2021-09-10 2023-03-16 Eugster / Frismag Ag Brüheinheit mit hydraulischen Infusionsmitteln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Brüheinhei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3469A (ja) * 1983-04-18 1984-11-02 Comput Basic Mach Technol Res Asso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79565A (ja) * 1997-09-10 1999-03-23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7413C (zh) * 1996-12-12 2004-02-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成象装置
CN1603970A (zh) * 2003-09-29 2005-04-06 富士全錄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080157460A1 (en) * 2006-12-27 2008-07-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254713A (zh) * 2007-02-28 2008-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7115A1 (de) * 1982-05-07 1983-11-10 Agfa-Gevaert Ag, 5090 Leverkusen Transporteinrichtung fuer blattfoermige aufzeichnungstraeger
US6446958B1 (en) * 1999-11-18 2002-09-10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recting an item through the feed path of a folding apparatus
JP2002037500A (ja) 2000-07-21 2002-02-06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096182B2 (ja) * 2003-02-21 2008-06-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両面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被記録媒体案内装置、両面記録装置
JP2006193328A (ja) 2004-12-17 2006-07-27 Kyocera Mita Corp 用紙案内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45184B2 (ja) * 2004-12-17 2011-03-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搬送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EP1964684B1 (en) * 2007-02-28 2011-10-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239306A (ja) * 2007-03-28 2008-10-09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US8544840B2 (en) * 2007-04-30 2013-10-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4877125B2 (ja) * 2007-07-24 2012-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715938B2 (ja) * 2009-03-06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3469A (ja) * 1983-04-18 1984-11-02 Comput Basic Mach Technol Res Assoc 画像形成装置
CN1137413C (zh) * 1996-12-12 2004-02-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成象装置
JPH1179565A (ja) * 1997-09-10 1999-03-23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03970A (zh) * 2003-09-29 2005-04-06 富士全錄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080157460A1 (en) * 2006-12-27 2008-07-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254713A (zh) * 2007-02-28 2008-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4672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
CN102774672B (zh) * 2011-05-13 2015-04-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
CN102935767A (zh) * 2011-08-15 2013-0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系统
CN102935767B (zh) * 2011-08-15 2015-04-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介质输送装置及打印系统
US9186917B2 (en) 2011-11-28 2015-11-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9321283B2 (en) 2011-11-28 2016-04-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11345170B2 (en) 2011-11-28 2022-05-3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8967796B2 (en) 2011-11-28 2015-03-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129134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129135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US9056505B2 (en) 2011-11-28 2015-06-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9550379B2 (en) 2011-11-28 2017-01-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9975358B2 (en) 2011-11-28 2018-05-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9290021B2 (en) 2011-11-28 2016-03-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10259238B2 (en) 2011-11-28 2019-04-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10710384B2 (en) 2011-11-28 2020-07-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373085A (zh) * 2012-04-27 2013-10-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373085B (zh) * 2012-04-27 2015-10-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852998A (zh) * 2012-11-30 2014-06-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2998B (zh) * 2012-11-30 2016-08-1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75933B (zh) * 2013-07-10 2016-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4275933A (zh) * 2013-07-10 2015-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18668A3 (en) 2012-07-25
US20100207321A1 (en) 2010-08-19
EP2218668A2 (en) 2010-08-18
JP2010208853A (ja) 2010-09-24
US8152169B2 (en) 2012-04-10
EP2218668B1 (en) 2013-12-11
CN101804921B (zh) 2012-05-23
JP4877394B2 (ja) 201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921B (zh) 传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US8254826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including moving mechanism for feed unit rotating member
US7600746B2 (en) Cassett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0392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088771B (zh)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US8092004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9315348B2 (en) Sheet conveyor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864130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734761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2583071B (zh) 纸幅校正器、被记录介质盒、被记录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US9643803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stably feeding recording sheet
CN101758670B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7992870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90026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586217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54092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962455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4868018B2 (ja) 両面記録装置
JP4006597B2 (ja) 自動給紙装置、該自動給紙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4141969B2 (ja)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2007161377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72522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6094065B2 (ja) 記録装置
JP494731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2002056A (ja) 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