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7053A -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7053A
CN101057053A CNA2005800389644A CN200580038964A CN101057053A CN 101057053 A CN101057053 A CN 101057053A CN A2005800389644 A CNA2005800389644 A CN A2005800389644A CN 200580038964 A CN200580038964 A CN 200580038964A CN 101057053 A CN101057053 A CN 101057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ack shaft
connecting rod
door
sup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89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7053B (zh
Inventor
铃村淳
村松明
国松幸信
田边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57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7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0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8Mounting of individual lock elements in the lock, e.g. le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6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locking elements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a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2Lock cas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05B77/26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 safe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23Vehicle door lat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44Multiple head
    • Y10T292/104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47Clo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7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82Motor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闩锁致动杆和锁致动杆的支撑结构,其实现了用于车辆的小型紧凑门锁装置。该门锁装置包括:闩锁机构,其用于使车门保持在相对于车体关闭的状态;闩锁致动连杆,其联接到该闩锁机构并致动该闩锁机构以使车门相对于车体处于能够打开的状态;锁致动连杆,其用于将该闩锁致动连杆连接到该闩锁机构或者将该闩锁致动连杆从该闩锁机构断开连接,并因此使该闩锁机构在该闩锁致动连杆被致动时能够操作或不能操作;以及基座单元,其用于支撑该闩锁致动连杆和该锁致动连杆。该基座单元包括环形支撑和保持在该环形支撑内的支撑轴。构成该闩锁致动连杆的至少一个闩锁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环形支撑和该支撑轴中的一个上,并且构成锁致动连杆的至少一个锁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环形支撑和该支撑轴中的另一个上。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使车门保持在相对于车体关闭的状态并确保车门处于锁定状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常规门锁装置。专利文献1中所披露的车辆门锁装置包括:闩锁机构,其用于使车门保持在相对于车体关闭的状态;闩锁致动杆,其联接到该闩锁机构并致动该闩锁机构从而使得车门相对于车体是能够打开的;锁致动杆,其将该闩锁致动杆连接到该闩锁机构或者使该闩锁致动杆从该闩锁机构断开连接,并因此将车门置于非锁定状态或锁定状态,在非锁定状态下,该闩锁机构能够响应于闩锁致动杆的操纵而被操作,在锁定状态下,即使该闩锁致动杆被操纵该闩锁机构也不能被操作;以及基座单元,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在其内支撑该闩锁致动杆和该锁致动杆。
该基座单元包括外壳和罩,所述外壳和罩容纳该闩锁致动杆和该锁致动杆。该闩锁致动杆由该罩的支撑销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基座单元内。通过将与该锁致动杆集成为一体的轴配合至该外壳和该罩内,该锁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基座单元内。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2002-327576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常规的车辆门锁装置中,闩锁致动杆用支撑销支撑在基座单元内,而锁致动杆用与该锁致动杆集成为一体的轴支撑在基座单元内。换句话说,闩锁致动杆和锁致动杆分别通过作为独立构件的支撑销和轴而支撑在基座单元内的不同位置。因此,可能增加基座单元的尺寸,导致车辆门锁装置的尺寸增加,并且常常使得车辆门锁装置难以安装到车门内。
因此,考虑到上述限制而作出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闩锁致动杆和锁致动杆的支撑结构,其实现了小且紧凑的车辆门锁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通过共轴地设置至少一个闩锁致动杆和至少一个锁致动杆而提供一种紧凑的车辆门锁装置。详细地说,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包括:闩锁机构,其用于使车门保持在相对于车体关闭的状态;闩锁致动连杆,其联接到该闩锁机构并致动该闩锁机构以使车门处于相对于车体能够打开的状态;锁致动连杆,其用于将该闩锁致动连杆连接到该闩锁机构或者将该闩锁致动连杆从该闩锁机构断开连接,并从而使该闩锁机构在该闩锁致动连杆被致动时能够操作或不能操作;以及基座单元,其用于支撑该闩锁致动连杆和该锁致动连杆,其中,该基座单元包括环形支撑和保持在该环形支撑内的支撑轴,构成闩锁致动连杆的至少一个闩锁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环形支撑和该支撑轴中的一个上,并且构成锁致动连杆的至少一个锁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环形支撑或该支撑轴中的另一个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中,构成闩锁致动连杆的至少一个闩锁致动杆和构成锁致动连杆的至少一个锁致动杆共轴地支撑在基座单元的环形支撑上和支撑在固定到该环形支撑的支撑轴上,从而实现小型的基座单元和紧凑型的车辆门锁装置。
该车辆门锁装置的基座单元可包括具有所述环形支撑的外壳以及固定到该外壳的罩,该罩支撑该支撑轴的一端并与该外壳相配合而将该闩锁致动杆和该锁致动杆包覆在其中。该支撑轴的第一端固定到该外壳的环形支撑,并且其第二端由该罩支撑,从而该支撑轴的相对两端能够由该外壳和该罩支撑。因此,即便在重的载荷施加到该支撑轴上时也能够防止该支撑轴变形。
该基座单元的环形支撑可构形为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环形体。该支撑轴可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被压配合至该环形支撑内,从而该固定部与该环形支撑的内表面相接触。因此,该支撑轴能够容易并可靠地固定到该环形支撑。
该支撑轴可包括凸缘部,该凸缘部的直径大于该环形支撑的外表面并与该环形支撑的一端相接合。此外,该支撑轴可包括:凸缘部;固定部,其从该凸缘部的第一侧延伸;第一支撑部,其从该凸缘部的第二侧延伸;第二支撑部,其从该第一支撑部延伸并且其直径小于该第一支撑部;以及插入部,其从该第二支撑部延伸并且其直径小于该第二支撑部。此外,通过将该闩锁致动杆和该锁致动杆分别设置在该凸缘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能够防止该闩锁致动杆与该锁致动杆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该车辆门锁装置失灵——其中闩锁致动杆和锁致动杆一起旋转。
该闩锁致动连杆可包括:由门把手旋转的第一杆;开启杆,其响应于该第一杆的旋转而由滑动衬套旋转;以及提升杆,其响应于该开启杆的旋转而通过开口连杆旋转,从而开启或关闭该闩锁机构。由门把手旋转的第一杆可由从门外操纵的外部门把手旋转,或者可由从门内操纵的内部门把手旋转。此外,该闩锁致动连杆可包括少量闩锁致动杆或大量闩锁致动杆。
该锁致动连杆可包括:锁定杆,该锁定杆可由马达或锁钮旋转;以及开口连杆,其响应于该锁定杆的旋转而通过衬套在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之间旋转。该锁致动连杆可包括少量锁致动杆或大量锁致动杆。
如文中将要描述的实施方式,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环形支撑上或该支撑轴上的所述闩锁致动杆可用作开启杆,而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环形支撑上或该支撑轴上的锁致动杆可用作锁定杆。此外,第一杆可用作内杆,并且其可以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该支撑轴上。在上述状态下,滑动衬套可以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在该开启杆上并可连接到该内杆或者从该内杆断开连接。该开启杆可具有:位于开启杆外周上的凸缘壁,从而该凸缘壁的前端表面在轴向上与该内杆相接触并且该凸缘壁的内表面与该支撑轴的外表面相接触;以及形成为容纳该支撑轴的孔。
此外,该锁定杆可包括:主动杆,其以可旋转的方式绕该环形支撑被支撑;以及辅助杆,其在环绕该支撑轴的位置上被支撑在该主动杆上以便相对于该主动杆旋转。
本发明的优点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中,至少一个闩锁致动杆和至少一个锁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共轴地支撑在基座单元的环形支撑上和支撑在固定到该环形支撑的支撑轴上,因而实现小型基座单元和紧凑型车辆门锁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锁致动杆支撑在基座单元的环形支撑上,因而与常规的车辆门锁装置相比增加了支撑强度。
此外,该支撑轴的相对两端分别由该基座单元的外壳和罩支撑,从而该支撑轴实现了相对于该基座单元的双侧支撑结构,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致动杆的支撑强度。此外支撑该锁致动杆并与用于支撑该开启杆的支撑轴相结合的该环形支撑设置在该外壳内,因而将该闩锁致动杆和该锁致动杆支撑在该外壳内并使该车辆门锁装置的装配变得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示出在非锁定状态的中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正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内开启杆的正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非锁定状态中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运行的正视图;
图9是示出在锁定状态中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正视图;以及
图10是示出在锁定状态中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的运行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门锁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下文简称“门锁装置”)牢固地安装在车辆后门(未图示)内,并且锁定至撞针(未图示)或从撞针解锁,该撞针牢固地安装在车体(未图示)内。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锁装置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该门锁装置包括:闩锁机构2,其用于将后门保持在关闭状态;连杆机构3,其用于致动闩锁机构2从而使得后门是能够开启的;以及壳体5,其用于容纳闩锁机构2和连杆机构3。图2是示出与该门锁装置分开的闩锁机构2的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具有复杂的构造,因此首先描述构成基座单元的作为本发明重要部分的壳体5(见图7),以及连杆机构3的锁致动杆和闩锁致动杆的一部分。
配置在本发明的基座单元内的壳体5包括构成本发明的环形支撑的轮毂部7,以及构成本发明的支撑轴的支撑轴6。壳体5包括由合成树脂注模制成的主外壳51(构成本发明的外壳),以及也由合成树脂注模制成的第一罩52(构成本发明的罩)。主外壳51和第一罩52牢固地彼此装配成一体并在其内限定密封的第一腔A。
构成本发明的环形支撑的轮毂部7构形为从主外壳51的内表面突起的环状部,轮毂部7形成有内表面72和外表面71从而实现一端开口的轴开口。
本发明的支撑轴6构形为圆柱体,带有绕圆柱状支撑轴6的中部而形成的凸缘部61。支撑轴6包括固定部62,该固定部插入轮毂部7的轴孔内并与轮毂部7的内表面72相接触。详细地说,支撑轴6的第一端(图7中的右侧端),基于凸缘部61,形成固定部62,该固定部的直径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轮毂部7的内表面72的直径。此外,凸缘部61的直径大于轮毂部7的外表面71的直径,并且凸缘部61与轮毂部7的端部相接合。此外,支撑轴6包括:凸缘部61;固定部62,其沿一个方向从凸缘部61延伸;第一支撑部63,其沿另一方向从凸缘部61延伸;第二支撑部64,其从第一支撑部63延伸并且其直径小于第一支撑部63;以及插入部65,其从第二支撑部64延伸并且其直径小于第二支撑部64。具体地说,支撑轴6的第二端(图7中的左手端),基于凸缘部61,形成直径大于固定部62的第一支撑部63,直径小于第一支撑部63的第二支撑部64,以及直径小于第二支撑部64的插入部65。支撑轴6插入轮毂部7内,从而固定部62的外表面与轮毂部7的内表面72相接触,因而牢固地安装在主外壳51内。插入部65插入第一罩52的通孔52a内并通过垫圈9而相对于第一罩52保持在所需位置。因此,支撑轴6在其相对的端部处由主外壳51和第一罩52支撑,从而支撑轴6稳定地保持在壳体5内。
通过将支撑轴6的第一支撑部63配合至内开启杆34的孔34c内而使得内开启杆34的凸缘壁34b的内表面与支撑轴6的第一支撑部63的外表面相接触,构成本发明的连杆机构3的闩锁致动杆的内开启杆3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6上。此外,通过将支撑轴6的第二支撑部64配合至内杆35的通孔35e内而使得通孔35e的内表面与支撑轴6的第二支撑部64的外表面相接触,构成本发明的另一闩锁致动杆的内杆3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6上。在上述状态下,内杆35设置在内开启杆34和第一罩52之间,从而内杆35能够与凸缘壁34b的端面相接触。内开启杆34设置在凸缘部61和内杆35之间,从而使得内开启杆34能够与凸缘部61相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内杆35相对于内开启杆34的轴向偏差。如上所述,内开启杆34和内杆35支撑在支撑轴6上——该支撑轴在相对的端部处被保持在壳体5内,从而能够增加杆34和35的支撑强度。
构成本发明的锁致动杆的锁定杆36包括主动杆36a和辅助杆36b。主动杆36a以可旋转的方式绕牢固地容纳支撑轴6的轮毂部7的外表面71被支撑。此外,在支撑轴6外侧,辅助杆36b以可旋转的方式绕主动杆36a被支撑。锁定杆36绕厚的轮毂部7的外表面71被支撑,从而锁定杆36能够经受大的力矩。
如图7所示,构成本发明的连杆机构3的闩锁致动杆的内开启杆34和内杆35、与构成锁致动杆的锁定杆36共轴地设置,因此实现紧凑型结构。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5包括:塑料主外壳51,塑料第一罩52以及第二罩53。主外壳51包括第一壳部51a和第二壳部51b,第二壳部51b与第一壳部51a集成为一体并从第一壳部51a垂直地延伸。第一罩52固定到主外壳51,从而第一罩52与第一壳部51a重叠。第一罩52和主外壳51的第一壳部51a在壳体5内形成密封的第一腔A。壳体5构成本发明的基座单元。此外,主外壳51构成本发明的外壳,且第一罩52构成本发明的罩。
如图4和图5中所示,第二罩53安装到主外壳51,从而第二罩53与第二壳部51b重叠。第二罩53和第二壳部51b在壳体5内限定第二腔B。
第二罩53包括盒状塑料体53a、金属基板53b以及金属子基板53c。基板53b安装到塑料体53a,并与塑料体53a相配合而在壳体5内限定第三腔C。塑料体53a由子基板53c安装到主外壳51。
如图3所示,闩锁机构2容纳在第三腔C中。闩锁轴21嵌入基板53b,同时闩锁2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闩锁轴21上。此外,闩锁机构2包括棘爪24,该棘爪由平行于闩锁轴21的棘爪轴23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基板53b上。
闩锁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定槽22a和爪部22b,该锁定槽22a在其中容纳撞针(未图示),该爪部22b与棘爪24相接合或从棘爪24脱开接合。此外,如图3所示,闩锁22被弹簧25偏置而沿一个方向旋转,而棘爪24被另一弹簧26偏置而沿与闩锁2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转。
当闩锁机构2处于锁定状态时,撞针(未图示)与闩锁22的锁定槽22a相接合,棘爪24与闩锁22的爪部22b相接合,从而即便存在弹簧25的偏置力也能够防止闩锁22旋转。因此,后门能够相对于车体保持在关闭状态。
当棘爪24在闩锁机构2的锁定状态下克服弹簧26的偏置力而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棘爪24从闩锁22的爪部22b脱开接合,从而闩锁22能够在弹簧25的偏置力作用下旋转。换句话说,闩锁机构2处于非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下撞针能够从闩锁22的锁定槽22a移开。因此,后门被置于相对于车体能够打开的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连杆机构3包括提升杆31、外开启杆32、开口连杆33、内开启杆34、内杆35以及锁定杆36。此外,内杆35构成本发明的第一杆。此外,内开启杆34构成本发明的开启杆。如上所述,内杆35、内开启杆34、以及提升杆31构成本发明的闩锁致动连杆。
此外,锁定杆36构成本发明的锁致动杆。锁定杆36和开口连杆33构成本发明的锁致动连杆。
提升杆31和外开启杆32容纳在第二腔B中。与棘爪24一起旋转的棘爪轴23延伸至第二腔B中,穿过塑料体53a和子基板53c。提升杆31与棘爪轴23的延伸部相接合并与棘爪轴23一起旋转。此外,凸缘壁31a设置在提升杆31上。
如图4所示,外开启杆32由安装到子基板53c的销32a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子基板53c上。外开启杆32用连接销32b联接到后门的外部门把手(未图示),该连接销设置在外开启杆32的一端。此外,弹簧32c(见图1和图2)与外开启杆32相接合,从而外开启杆32能够由弹簧32c的偏置力保持在如图4所示的初始位置。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开口连杆33、内开启杆34以及内杆35容纳在第一腔A中。开口连杆33设置为垂直于外开启杆32。开口连杆33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在外开启杆32的一端并在图5a所示的非锁定位置和图9所示的锁定位置之间运动。当开口连杆33处于非锁定位置时(见图5),后门处于非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当外部门把手(未图示)或内部门把手(未图示)在后门关闭的状态下被操纵时,闩锁机构2被操作以便使后门处于相对于车体能够打开的状态。此外,当开口连杆处于锁定位置(见图9)时,后门处于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即便外部门把手或内部门把手在后门关闭的状态下被操纵,闩锁机构2也没有被操作,从而不能使后门处在相对于车体能够打开的状态。
如图5所示,长形孔33a沿长度方向形成在开口连杆33的端部,L形凸缘壁33b形成在开口连杆33的中部以便与提升杆31的凸缘壁31a相接触。
如图6所示,内开启杆3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6上。内开启杆34的一端设置有臂部34a,该臂部与开口连杆33的凸缘壁33b相接触。滑动衬套37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在内开启杆34的另一端,因此能够沿纵向移动。支撑在内开启杆34上的滑动衬套37设置有销部37a。
如图6所示,内杆3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6上。内杆35的一端设置有经过改型的L形长形孔35c,该L形长形孔35c包括长形直孔35a和绕支撑轴6设置的长形弓形孔35b,长形直孔35a和长形弓形孔35b共同形成连续的L形。改型的长形孔35c容纳支撑在内开启杆34上的滑动衬套37的销部37a。因此,内开启杆34通过滑动衬套37联接到内杆35。此外,内杆35的一端用索缆(未图示)连接到后门的内部门把手。因为内开启杆34通过滑动衬套37联接到内杆35,所以内开启杆34能保持在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
如图7所示,锁定杆36容纳在第一腔A内,并且该锁定杆包括主动杆36a和辅助杆36b。在主外壳51内,主动杆36a通过轮毂部7绕支撑轴6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下文将详细描述该主动杆。此外,辅助杆36b以可旋转的方式套在主动杆36a上,从而辅助杆36b绕支撑轴6是可旋转的。主动杆36a和辅助杆36b彼此联接,从而两杆36a和36b能够在锁定方向上(图5和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一体地旋转,并且能够在绕支撑轴6设置的弹簧36f的作用下在非锁定方向上(图5和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彼此结合地旋转。
如图8所示,锁定槽36c形成在锁定杆36的主动杆36a的第一端中。此外,主动杆36a的第二端用索缆连接到后门的内部锁定手柄(未图示)。锁定杆36的辅助杆36b设置为从主动杆36a突起。此外,辅助杆36b的端部设置有衬套36e,该衬套插入开口连杆33的长形孔33a中,从而辅助杆36b联接到开口连杆33。当锁定杆36沿锁定方向旋转时,开口连杆33从非锁定位置改变到锁定位置。同时,当锁定杆36沿非锁定方向旋转时,开口连杆33从锁定位置改变到非锁定位置。
如图5所示,设置有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81的致动器8安装在第一腔A中。蜗轮82固定到电动机81的旋转轴81a,因此与旋转轴81a一起旋转。齿轮83通过销83a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壳体5的主外壳51内,并与蜗轮82相接合。齿轮83设置有一对锁定突起83b。锁定突起83b设置为响应于齿轮83的旋转而进入主动杆36a的锁定槽36c或者从中撤回,因此联接到主动杆36a或从该主动杆断开联接。
当电动机81沿一个方向旋转时,与蜗轮82相接合的齿轮83如图5所示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齿轮83的旋转导致一个锁定突起83b插入主动杆36a的锁定槽36c中,从而齿轮83联接到主动杆36a。因此,主动杆36a与辅助杆36b一起如图5所示地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锁定杆36沿锁定方向旋转。此外,当电动机81沿相反的方向旋转时,与蜗轮82相接合的齿轮83沿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83的旋转导致另一锁定突起83b插入主动杆36a的锁定槽36c中,从而齿轮83联接到主动杆36a。因此,主动杆36a与辅助杆36b一起在弹簧36f的作用下沿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锁定杆36沿非锁定方向旋转。
下面将描述该门锁装置的基本操作。
图5示出该门锁装置的连杆机构3的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后门由该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2(闩锁机构2处于锁定状态)置于关闭状态,同时连杆机构3处于非锁定状态。此外,在上述状态下,外开启杆32置于图4所示的初始位置,同时内开启杆34置于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
当后门的外部门把手在上述状态下被操纵时,如图4所示,开启杆32从其初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开口连杆33沿图4和图5中的向上的方向运动,因此实现图8所示的状态。因此,开口连杆33的凸缘壁33b与提升杆31的凸缘壁31a相接触,从而旋转提升杆31。因为提升杆31固定到棘爪轴23(见图1和图3),所以棘爪24与提升杆31一起旋转。因此,闩锁机构2从锁定状态变为非锁定状态,从而后门相对于车体能够打开。
当后门的内部把手被操纵时,内杆35沿图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内杆35的旋转通过滑动衬套37传递给内开启杆34。因此,内开启杆34从其初始位置沿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当内开启杆34沿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内开启杆34的臂部34a与开口连杆33的凸缘壁33b相接触,从而开口连杆33如图4和图5所示地向上运动,并实现图8所示的状态。因此,开口连杆33的凸缘壁33b将与提升杆31的凸缘壁31a相接触,从而提升杆31被旋转。因此,闩锁机构2从锁定状态变为非锁定状态,从而后门相对于车体能够打开。
当通过操作电动机81或操纵内部锁手柄而使锁定杆36沿锁定方向旋转时,锁定杆36的旋转通过衬套36e传递至开口连杆33,从而开口连杆33沿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开口连杆33能够从非锁定位置改变到图9所示的锁定位置。在上述状态下,提升杆31的凸缘壁31a没有出现在由开口连杆33的旋转所致的开口连杆33的凸缘壁33b的轨迹上。因此,即使上述状态下的后门的内部把手或外部把手被操纵,凸缘壁33b不与凸缘壁31a相接触(见图10)。从而,上述状态下后门把手的操纵不会使闩锁机构2从锁定状态变为非锁定状态或者使后门处于能够开启的状态。同时,为了使闩锁机构从图9所示的状态回到图5所示的状态,电动机81沿相反方向旋转,或者内部锁手柄被相反地操纵以使锁定杆36沿非锁定方向旋转。
为了通过操纵内部门把手将后门置于能够打开的状态,内杆35的旋转必须通过滑动衬套37传递至内开启杆34。通过将滑动衬套37的销部37a置于长形直孔35a中实现将内杆35的旋转传递至内开启杆34,该长形直孔与改型长形孔35c相联通。然而,当销部37a置于改型长形孔35c的长形弓形孔35b内时,内杆35相对于内开启杆34旋转,从而内杆35的旋转不能传递至内开启杆34。因此,即使内部门把手被操纵,但是后门并不进入能够打开的状态,因此实现所谓的“童锁功能”。滑动衬套37的销部37a在长形直孔35a和长形弓形孔35b之间的运动通过滑动衬套37相对于内开启杆34的滑动而实现。滑动衬套37的滑动通过操纵图6所示的童锁杆38实现。
如图7所示,主外壳51的第一壳部51a设置有轮毂部7,该轮毂部伸入第一腔A中。轮毂部7构形为具有内表面72和外表面71的环状体。此外,轮毂部7构成本发明的环状支撑。
支撑轴6构形为圆柱体,其具有绕圆柱支撑轴6的中部形成的凸缘部61。支撑轴6具有固定部62,该固定部插入轮毂部7(环形支撑)的轴孔内并与轮毂部7的内表面72相接触。具体地说,固定部62形成在支撑轴6的固定端(图7的右侧端)——基于凸缘部61,并且该固定部的直径几乎等于或者略大于轮毂部7的内表面72。此外,支撑轴6具有凸缘部61,该凸缘部的直径大于轮毂部7的外表面并且与轮毂部7的端部相接合。此外,支撑轴6包括:凸缘部61;固定部62,其从凸缘部61沿一个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63,其从凸缘部61沿另一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64,其从第一支撑部63延伸并且其直径小于第一支撑部63;以及插入部65,其从第二支撑部64延伸并且其直径小于第二支撑部64。具体地说,支撑轴6的基于凸缘部61的前端(图7中的左侧端)形成直径小于固定部62的第一支撑部63、直径小于第一支撑部63的第二支撑部64、以及直径小于第二支撑部64的插入部65。支撑轴6插入轮毂部7内,从而固定部62的外表面与轮毂部7的内表面72相接触,因此该支撑轴牢固地安装在主外壳51内。插入部65插入第一罩52的通孔52a内并通过垫圈9而相对于第一罩52保持在所需位置。因此,支撑轴6在相对的端部处由主外壳51和第一罩52支撑,从而支撑6稳定地保持在壳体5内。
锁定杆36的主动杆36a设置有衬套部36g。衬套部36g设置有孔36h,该孔的直径几乎等于或略大于轮毂部7的外表面71。此外,锁定杆36的辅助杆36b设置有通孔36k。通过将辅助杆36b的通孔36k配合在主动杆36a的衬套部36g上,辅助杆36b以可旋转的方式绕主动杆36a被支撑。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辅助杆36b的主动杆36a可旋转地绕轮毂部7支撑,该支撑通过将主动杆36a的孔36h配合在轮毂部7上而实现,从而孔36h的内表面与轮毂部7的外表面71相接触。在上述状态下,辅助杆36设置在主动杆36a和主外壳51的第一壳部51a之间。因此,能够限制辅助杆36b相对于主动杆36a的轴向偏差。此外,弹簧36f与辅助杆36b相对的位置处套在衬套部36g上。主动杆36a被支撑在轮毂部7上,并且支撑轴6插入轮毂部7内,从而能够增加主动杆36a的支撑强度以及增加包括辅助杆36b的锁定杆36的支撑强度。
内开启杆34设置有凸缘壁34b,该凸缘壁限定孔34c。内开启杆3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6上,该支撑通过将凸缘壁34b的孔4c配合在支撑轴6的第一支撑部63上来实现,从而凸缘壁34b的内表面与第一支撑部63的外表面相接触。此外,内杆35设置有通孔35e。内杆3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6上,该支撑通过将内杆35的通孔35e配合在支撑轴6的第二支撑部64上而实现,从而通孔35e的内表面与支撑轴6的第二支撑部64的外表面相接触。在上述状态下,内杆35设置在内开启杆34和第一罩52之间,从而内杆35能够与凸缘壁34b的端部相接触。此外,内开启杆34设置在凸缘部71和内杆35之间,并与凸缘部71相接触,从而限制内杆35相对于内开启杆34的轴向偏差。如上所述,内开启杆34和内杆35支撑在支撑轴6上,而该支撑轴在其相对的端部处被保持在壳体5内,从而能够增加杆34和35的支撑强度。
如上所述,内开启杆34和内杆35支撑在支撑轴6上,而锁定杆36支撑在与支撑轴6相组合的轮毂部7上。因此,杆34、35和36可以共轴地设置,从而能够实现易于装配到后门上的小型门锁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该门锁装置安装在后门上。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该装置可以安装在前门上。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门锁装置不具有童锁功能,换句话说,该门锁装置不具有内杆35或滑动衬套37,相反地,内开启杆34通过索缆35d联接到内部门把手。在上述状态下,支撑轴6仅支撑内开启杆34。
虽然本发明是参照优选实施方式而示出并说明的,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后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
闩锁机构,其用于将车门保持在相对于车体关闭的状态;
闩锁致动连杆,其联接到所述闩锁机构并致动所述闩锁机构以使所述车门处于相对于所述车体能够打开的状态;
锁致动连杆,其用于将所述闩锁致动连杆连接到所述闩锁机构或者使所述闩锁致动连杆从所述闩锁机构断开连接,从而使所述闩锁机构在所述闩锁致动连杆被致动时能够操作或不能操作;以及
基座单元,其用于支撑所述闩锁致动连杆和所述锁致动连杆,其中:
所述基座单元包括环形支撑和保持在所述环形支撑内的支撑轴,
构成所述闩锁致动连杆的至少一个闩锁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环形支撑和所述支撑轴中的一个上,并且
构成所述锁致动连杆的至少一个锁致动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环形支撑和所述支撑轴中的另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单元包括:
外壳,其具有所述环形支撑;以及
固定到所述外壳的罩,其支撑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并与所述外壳相配合将所述闩锁致动杆和所述锁致动杆容纳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环形支撑构形为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环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配合至所述环形支撑内,从而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环形支撑的内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轴包括凸缘部,所述凸缘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支撑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环形支撑的一端相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轴包括:
所述凸缘部;
所述固定部,其从所述凸缘部的第一侧延伸;
第一支撑部,其从所述凸缘部的第二侧延伸;
第二支撑部,其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延伸并且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
插入部,其从所述第二支撑部延伸并且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闩锁致动连杆包括:
第一杆,其由门把手旋转;
开启杆,其响应于所述第一杆的旋转而通过滑动衬套旋转;以及
提升杆,其响应于所述开启杆的旋转而通过开口连杆旋转,从而开启或关闭所述闩锁机构,并且
所述锁致动连杆包括:
锁定杆,其由马达或锁钮旋转;以及
开口连杆,其响应于所述锁定杆的旋转而通过衬套在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之间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
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环形支撑上或所述支撑轴上的所述闩锁致动杆是所述开启杆,并且
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环形支撑上或所述支撑轴上的所述锁致动杆是所述锁定杆。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杆是内杆,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支撑轴上,
所述滑动衬套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开启杆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内杆或者从所述内杆断开连接,并且
所述开启杆包括:
凸缘壁,其位于所述开启杆的外周上,从而使得所述凸缘壁的前端在轴向上与所述内杆相接触并且所述凸缘壁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相接触;以及
形成为容纳所述支撑轴的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杆包括:
主动杆,其以可旋转的方式绕所述环形支撑被支撑;以及
辅助杆,其在环绕所述支撑轴的位置处被支撑在所述主动杆上以便相对于所述主动杆旋转。
CN2005800389644A 2004-11-16 2005-11-16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7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32062 2004-11-16
JP332062/2004 2004-11-16
PCT/JP2005/021400 WO2006054761A1 (ja) 2004-11-16 2005-11-16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7053A true CN101057053A (zh) 2007-10-17
CN101057053B CN101057053B (zh) 2011-02-09

Family

ID=3640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896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7053B (zh) 2004-11-16 2005-11-16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74599B2 (zh)
EP (1) EP1813746B1 (zh)
JP (1) JP4784512B2 (zh)
CN (1) CN101057053B (zh)
AU (1) AU2005307310B2 (zh)
TW (1) TW200624650A (zh)
WO (1) WO200605476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2200A (zh) * 2008-03-21 2015-06-17 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车门扇的锁的枢转棘爪的制造方法,枢转棘爪和相应的锁
CN109209068A (zh) * 2017-07-07 2019-01-15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互装式车门锁
CN113508046A (zh) * 2019-03-27 2021-10-15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4760A1 (ja) * 2004-11-17 2006-05-2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DE602006019839D1 (de) * 2005-03-23 2011-03-10 Magna Closures Inc Globales seitentürschloss
JP4503051B2 (ja) * 2007-07-23 2010-07-14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775345B2 (ja) * 2007-08-24 2011-09-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618318B2 (ja) * 2008-04-18 2011-01-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EP2423415A4 (en) * 2009-04-23 2012-12-12 Aisin Seiki DOOR 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S
JP4952752B2 (ja) * 2009-07-27 2012-06-1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5293674B2 (ja) * 2010-04-22 2013-09-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GB2480490B (en) * 2010-05-21 2016-06-08 Inteva Products Usa Llc Latch assembly
JP5278407B2 (ja) * 2010-11-04 2013-09-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9382732B2 (en) * 2011-01-21 2016-07-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oor assembly with anti-theft device
CN102733684A (zh) * 2012-07-06 2012-10-17 江苏旭顺东明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组合汽车滑门中控锁总成
DE102012017286A1 (de) * 2012-08-31 2014-03-06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und Verfahren zum wahlweisen Betrieb eines solchen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es mit oder ohne Sicherungsvorrichtung
KR20150092148A (ko) * 2012-12-12 2015-08-12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큅먼트 에이비 도어 잠금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건설기계
GB2518142B (en) * 2013-08-22 2017-06-28 Inteva Products Llc Energy dampening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latch assembly
JP6337440B2 (ja) * 2013-10-28 2018-06-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TWI588343B (zh) * 2016-11-17 2017-06-21 Vehicle lock cover assembly
TWI620863B (zh) * 2017-06-30 2018-04-11 信昌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互裝式車門鎖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95693A (en) * 1926-10-05 1931-03-10 Wilson William Webster Rotary well-boring apparatus
US2531074A (en) * 1947-06-03 1950-11-21 Gerald W Miller Pneumatic massage
US2676587A (en) * 1953-01-28 1954-04-27 Laurence E Corcoran Masklike device for toning and reinvigorating facial muscles and tissues
US2896612A (en) * 1956-06-28 1959-07-28 Rolland H Bates Physical therapeutic apparatus
US3094118A (en) * 1962-08-10 1963-06-18 Rotary Hospital Equipment Corp Facial massage mask
US5474339A (en) * 1993-10-15 1995-12-12 Kelsey-Hayes Company Door latch with double locking antitheft feature
JP4239265B2 (ja) * 1998-12-22 2009-03-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DE29906391U1 (de) * 1999-04-10 1999-08-12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JP4061809B2 (ja) * 2000-03-17 2008-03-1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3751179B2 (ja) * 2000-03-24 2006-03-01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3753588B2 (ja) * 2000-04-24 2006-03-08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回動部材の操作装置
DE10136405B4 (de) * 2000-07-27 2006-09-14 Aisin Seiki K.K., Kariya Fahrzeugtürverriegelungsgerät
JP4586245B2 (ja) * 2000-07-27 2010-11-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473016Y (zh) * 2001-02-28 2002-01-23 中山市贝奥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可全角转头的汽车中央门锁
JP3867534B2 (ja) 2001-03-02 2007-01-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駆動装置
JP4070993B2 (ja) * 2001-12-20 2008-04-02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ンセル機構付き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DE10232184A1 (de) * 2002-07-16 2004-02-05 Siemens Ag Übertragungseinheit für Türschlösser von Kraftfahrzeugen
JP2004251106A (ja) * 2003-01-30 2004-09-09 Aisin Seiki Co Ltd ドアロック装置
FR2852347A1 (fr) * 2003-03-11 2004-09-17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Serrure renforcee pour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04022284B3 (de) * 2004-05-04 2005-12-22 Daryoush Bazargani Individuell ergonomisch einstellbares Kopfkissen
US20060161200A1 (en) * 2005-01-19 2006-07-20 Fallah Afshin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circulation of cerebral-spinal flui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2200A (zh) * 2008-03-21 2015-06-17 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车门扇的锁的枢转棘爪的制造方法,枢转棘爪和相应的锁
CN109209068A (zh) * 2017-07-07 2019-01-15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互装式车门锁
CN109209068B (zh) * 2017-07-07 2023-09-26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互装式车门锁
CN113508046A (zh) * 2019-03-27 2021-10-15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3508046B (zh) * 2019-03-27 2024-03-19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以及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5307310A1 (en) 2006-05-26
JP4784512B2 (ja) 2011-10-05
EP1813746A4 (en) 2013-01-16
JPWO2006054761A1 (ja) 2008-06-05
AU2005307310B2 (en) 2008-10-30
WO2006054761A1 (ja) 2006-05-26
EP1813746A1 (en) 2007-08-01
TW200624650A (en) 2006-07-16
CN101057053B (zh) 2011-02-09
US20080048458A1 (en) 2008-02-28
EP1813746B1 (en) 2014-04-09
US7874599B2 (en) 2011-01-25
TWI293103B (zh) 200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7053A (zh)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CN1699717A (zh) 闩锁
CN1729341A (zh) 车门开闭装置
CN1702011A (zh) 电动转向锁紧装置
CN1690341A (zh) 滑动门锁紧系统
JP2008534182A5 (zh)
CN102149889A (zh) 车门开闭装置
CN1873176A (zh) 动力闭合锁组件
CN1782310A (zh) 机动车辆的闩锁
CN1993530A (zh) 车辆门锁装置
JP6697367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670328A (zh) 闩锁机构
JP4659559B2 (ja) 電動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US11198463B2 (en) Foldable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and steer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824915A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206437C (zh) 电力滑动门开闭系统
CN1940244A (zh)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CN1926346A (zh) 用于鲍登线的致动机构
CN1537759A (zh) 转向锁装置
US8316981B2 (en) Vehicular actuator arran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s
US5890393A (en) Electric lock actuator
CN1297723C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11677379A (zh) 一种车锁结构、汽车门锁以及汽车
JP4936381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2813793Y (zh) 可以多种方式控制的车用闭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