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6502C - 光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6502C
CN100476502C CNB2007100013317A CN200710001331A CN100476502C CN 100476502 C CN100476502 C CN 100476502C CN B2007100013317 A CNB2007100013317 A CN B2007100013317A CN 200710001331 A CN200710001331 A CN 200710001331A CN 100476502 C CN100476502 C CN 1004765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holding member
lens holding
suppor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013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0404A (zh
Inventor
富田泰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00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0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65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65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 H04N1/1135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for the main-scan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32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4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oning elements within a head
    • H04N2201/02408Translational positioning
    • H04N2201/02414Translational positioning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photodetector elements, e.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optical ax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4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oning elements within a head
    • H04N2201/02416Rotational positioning, i.e. with respect to an ax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4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oning elements within a head
    • H04N2201/02427Element positioned
    • H04N2201/02431Lens or optica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图像成形装置及透镜位置调整方法。所述光扫描装置使来自光源(70)的光通过透镜(61)入射到回转偏转器(41a、41b),使由该回转偏转器进行偏转扫描的扫描光朝感光体向着垂直方向上方或下方进行光路变换,将扫描光向感光体进行照射,其设有:保持上述透镜的透镜保持部件(62),在下面侧可移动地支承透镜保持部件的底座基板(100a),操作者进行操作的操作部(63a),将施加于操作部的力作为动力,在使透镜保持部件支承于底座基板的状态下进行移动的调整部件(63),操作部设置在支承部件的上面侧。以操作者的手动力对设在光源与回转偏转器之间光路上的透镜位置进行调整,使得调整作业容易化,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设有该光扫描装置的例如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该光扫描装置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更具体地说,所述光扫描装置通过透镜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到回转偏转器,通过该回转偏转器进行偏转扫描,使得扫描光朝着光照射对象向垂直方向上方或下方进行光路变换,使得扫描光朝光照射对象照射。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光扫描装置,已知有例如在设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体等的潜像载置体表面上形成潜像用的作为光写入装置(潜像形成手段)的装置。一般,光写入装置在从光源至作为光照射对象的感光体表面的光路上具有:准直透镜、柱面透镜、设有回转多面镜的回转偏转器(多面镜扫描器)、各种反光镜等的部件。在这样的光写入装置中,当存在回转偏转器的回转多面镜的反射面倾斜(所谓面歪斜)或因回转偏转器自身的安装误差引起的回转多面镜的轴歪斜等时,会发生感光体表面上扫描线间距不匀及相对感光体表面的成像位置偏移等,引起图像质量下降。柱面透镜是为了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而设置的。柱面透镜通常设在光源与回转偏转器之间,将其光轴方向位置调整成满足光源的射出点与回转多面镜反射点之间的共轭关系很重要。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有使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移动的移动机构的光写入装置。这些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移动机构使用来自电机等的驱动源的驱动力,使得柱面透镜向光轴方向移动,必须具有驱动源、驱动传递机构及其驱动控制系统。因此,结构复杂,因必须确保其设置空间,对实现小型化不利。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具有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可移动结构的光写入装置。在该光写入装置中,保持柱面透镜的透镜保持部件相对与光轴平行的壳体面(支承面)安装成可向光轴方向移动的状态。在该壳体面上设有导向部件,利用该导向部件对透镜保持部件的向光轴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在透镜保持部件上设有沿壳体面,朝向光轴方向的长孔。螺钉插入通过所述长孔,所述螺钉与设在壳体(支承部件)上的螺孔拧合。采用该光写入装置,在松开螺钉的状态下,利用操作者的手工力,通过使透镜保持部件(操作部)向光轴方向移动,对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进行调整,在该调整后,将螺钉紧固,能将柱面透镜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而且,在该光写入装置中,在对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进行调整时,不需要驱动源、驱动传递机构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故不产生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
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具有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可移动结构的光写入装置。该光写入装置在具有与光轴平行的壳体面(支承面)的壳体(支承部件)上,沿光轴方向设有长的导向孔。在该导向孔中嵌合安装透镜保持部件的突起,用于保持柱面透镜,因此,能将透镜保持部件安装成可在壳体面上向光轴方向移动。在壳体上,沿光轴方向设有长的通孔,当将透镜保持部件安装在壳体上时,设在该透镜保持部件上的凸部(操作部)通过该通孔从壳体外面(安装有透镜保持部件的支承面的相反面)突出。采用该光写入装置,利用操作者的手工力,使从壳体外面突出的凸部沿所述通孔移动,由此,能对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进行调整。
在上述专利文献5中,作为利用操作者的手工力使柱面透镜向光轴方向移动的另一结构,还公开了使用偏心凸轮的例子。在该例中,沿着与光轴方向的正交方向,设置长的通孔,该通孔设在透镜保持部件上。偏心凸轮由圆板状的基部、中心轴部件、偏心轴部件构成。所述中心轴部件沿其回转中心轴从一方的基部面向外方延伸,所述偏心轴部件从另一方的基部面上的偏离回转中心轴的位置向外方延伸。该偏心凸轮安装为,其中心轴部件支承在壳体的轴承孔中,并且,其偏心轴部件插入透镜保持部件的通孔中。采用该光写入装置,通过利用操作者的手工力,使通过轴承孔从壳体外面突出的中心轴部件(操作部)回转,由此,能在使透镜保持部件的突起在壳体的导向孔中被导向的状态下,使透镜保持部件向光轴方向移动。因此,能利用操作者的手工力对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进行调整。
上述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这些光写入装置,与上述专利文献4的情况同样,因在对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进行调整时不需要驱动源、驱动传递机构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故不产生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346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8-304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0-2153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6-5401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4-246032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4及专利文献5中所公开的光写入装置中,由操作者进行的调整作业烦杂,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以下,详细进行说明。
在对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进行调整时,通常,将该光写入装置以与搭载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的姿势大致相同的姿势载置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上。而且,在将该光写入装置搭载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成为光照射对象的感光体表面相对该光写入装置被定位在预定位置,在与该预定位置相对应处,配置CCD等受光器。在与感光体轴方向对应的方向的任意地点,配置所述受光器1个或1个以上。此后,驱动光写入装置,用受光器检测沿着与感光体轴方向对应的方向扫描的扫描光,根据该检测结果,操作者一边看在显示器等上所显示的透镜位置调整信息,一边将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调整至合适位置。
上述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光写入装置,在移动透镜保持部件时,操作者用手握持透镜保持部件时,操作者的手会将柱面透镜的入射光或射出光遮蔽。因此,在该光写入装置的调整作业中,操作者的操作麻烦,操作者用手移动透镜保持部件(操作部)后,必须反复多次地将其手退出,看基于受光器检测结果的透镜位置调整用信息,再用手一边重复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的作业,一边找出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是否成为合适位置。
与此相反,在上述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光写入装置中,在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时,操作者用自己的手工力使得操作部动作,该操作部为从壳体外面突出的凸部或中心轴部件。因此,调整作业时,操作者的手不会遮蔽柱面透镜的入射光或射出光。由此,操作者可一边确认基于受光器检测结果的透镜位置调整用信息,一边用自己的手工力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找出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是否成为合适位置。因此,与上述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光写入装置相比,调整作业变得容易。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光写入装置,在搭载于图像形成装置中时配置在感光体的垂直方向下方。因此,该光写入装置以与搭载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大致相同的姿势载置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上,朝着垂直方向上方照射扫描光。这时,以操作者自己的手工力使得凸部及中心轴部件移动,所述凸部及中心轴部件突出的壳体外面朝着垂直方向下方。因此,对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进行调整时,操作者对于将光写入装置载置在载置台上的调整装置,将手从该载置台的下侧放入,实行使得所述凸部及中心轴部件移动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与对于将光写入装置载置在载置台上的调整装置,从该载置台的上侧进行操作的场合相比,格外麻烦。尤其,要求对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进行高精度定位,因此,希望操作者能用自己的手工力使凸部及中心轴部件作细微的移动,尽可能使该作业容易进行非常重要。
另外,上述问题不限于柱面透镜,只要是设在光源与回转偏转器之间的光路上的透镜同样会产生,而且,在使该透镜向光轴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场合也同样会产生。在利用光写入装置以外的光扫描装置中也同样会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光写入装置,设有该光写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涉及该光扫描装置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所述光写入装置能使得以操作者的手工力对设在光源与回转偏转器之间的光路上的透镜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作业容易化,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光扫描装置,包括:
光源,射出光束;
透镜,由所述光源射出的光束通过所述透镜;
回转偏转器,反射来自透镜的光束,所述反射光被导向光照射对象;
透镜保持部件,用于保持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源和回转偏转器之间的空间;
支承部件,具有朝着垂直方向下方的第1面,沿从所述光源向着回转偏转器方向延伸,通过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支承所述透镜保持部件,使其可移动;
力生成部件(force-generating member),用于生成力,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第2面侧,所述第2面位于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
力传递部件(force-transmitting member),用于将所述力生成部件生成的力传递到透镜保持部件,以便使得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移动。
(2)在(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部件沿着上述支承面支承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使其可朝着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
(3)在(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为柱面透镜,用于对入射到上述回转偏转器的光的光点特性进行调整。
(4)在(1)-(3)中任一个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具有一占有区域,其包括用于使得透镜保持部件移动的区域,所述力生成部件及力传递部件被包含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所述占有区域内。
(5)在(1)-(4)中任一个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传递部件包括:
基部,可由所述力生成部件生成的力驱动回转,所述基部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第2面侧露出;
中心轴部件,沿所述基部的回转中心轴从所述基部朝外方延伸;
偏心轴部件,沿着偏移并平行于所述基部的回转中心轴方向,从所述基部朝外方延伸;
其中,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包括调整孔,沿着与透镜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正交方向,该调整孔具有长形状,且该调整孔具有与插入的所述偏心轴部件尺寸对应的宽度;
所述支承部件包括轴承孔,所述中心轴部件插入并支承在该轴承孔中;
所述力生成部件安装到露出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第2面侧的所述基部。
(6)在(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回转部件用聚缩醛材料形成。
(7)在(1)-(6)中任一个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传递部件使得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移动,同时,维持所述透镜的接触面和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之间的滑擦状态,所述透镜的接触面具有倒角或圆角。
(8)在(1)-(7)中任一个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由固定部件提供,所述固定部件用于保持所述透镜和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的接触状态,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1赋能部及第2赋能部,所述第1赋能部沿着第1方向对所述透镜赋能,所述第1方向是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所述第2赋能部沿着第2方向对所述透镜赋能,所述第2方向朝着所述支承部件,且垂直于所述第1方向,从所述第2方向施加的力被设定为大于由所述第1赋能部,透镜保持部件及透镜产生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静摩擦力。
(9)在(1)-(8)中任一个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配置所述透镜,使其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相对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入射方向倾斜。
(10)在(1)-(9)中任一个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为1×10-5[1/℃]以下。
(11)在(1)-(10)中任一个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上述透镜与上述回转偏转器之间遮蔽的光透射部件。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潜像载置体;
光扫描装置,为上述(1)-(11)中任一个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对所述潜像载置体照射光束,在该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潜像;
显影装置,对所述潜像进行显影;
转印装置,将已显影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13)一种在光扫描装置中对透镜位置进行调整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透镜保持部件保持透镜;
在支承部件的第1面支承所述透镜保持部件,所述第1面朝着垂直方向下方;
射出光束到所述透镜,该光束被导向设置在所定位置的光检测器;
所述光检测器检测所述光束的光特性;
根据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输出用于调整光扫描装置中透镜位置的信息;
由力生成部件生成力,该力生成部件设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第2面,所述第2面位于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的相反侧;
确认所述输出步骤输出的信息,以所述生成步骤生成的力,使得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移动,同时,维持所述透镜的接触面和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之间的滑擦状态。
在本发明中,用于保持设在光源与回转偏转器之间光路上的透镜的透镜保持部件,由支承部件在平行于通过透镜的光、且朝垂直方向下方的支承面侧支承。由此,使入射到透镜的入射光和从透镜射出的射出光相对支承部件通过其支承面侧。并且,在本发明中,在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时操作者进行操作的操作部,设在该支承部件的支承面的相反面侧。因此,为了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操作者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不会因操作者的手或操作者使用的操作工具将透镜的入射光和射出光遮蔽。其结果,进行透镜位置调整作业时,操作者能一边确认透镜位置调整用信息,一边用自己的手动力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可实行寻找透镜位置成为合适位置的作业,使调整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使用光扫描装置时,相对该光扫描装置无论将光照射对象配置在垂直方向上方还是配置在垂直方向下方,支承透镜保持部件的支承部件的支承面都朝向垂直方向下方。因此,设有操作部的支承部件的相反面,不管何种场合都朝向垂直方向上方。使用调整装置对该光扫描装置的透镜位置进行调整场合,光扫描装置可在与其使用时的姿势大致相同姿势地载置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上的状态下,使该透镜保持部件移动地进行调整作业。因此,根据本发明,在进行调整作业时,使载置在其载置台上的光扫描装置的透镜保持部件移动用的操作部朝向垂直方向上方。其结果,在对需调整透镜位置的操作部进行操作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时,操作者对于将光扫描装置载置在其载置台上的调整装置,可从该载置台的上侧对操作部进行操作。
按照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光扫描装置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为调整透镜位置对操作部进行操作使透镜保持部件移动时,由于能从垂直方向上侧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不会遮蔽透镜的入射光和射出光,能使使用上述调整装置的透镜位置调整作业容易化,具有能提高生产效率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有光写入单元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上述打印机的成像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从感光体轴方向所视的光写入单元结构说明图。
图4是该光写入单元的仰视图。
图5是该光写入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从感光体轴方向所视的载置保持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上的上述光写入单元的结构说明图。
图7是从斜上方所视的载置保持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上状态的光写入单元上的、存在于自光源单元至多面反光镜的光路上的各种构成零部件的说明图。
图8是从斜下方所视的载置保持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上的上述光写入单元的各种构成零部件的说明图。
图9是从与光轴正交方向的水平方向所视的上述光写入单元的透镜单元的说明图。
图10是上述透镜单元的柱面透镜与成为其定位基准面的透镜座面的相接部分的放大图。
图11A是进行调整作业时从位于垂直方向上方侧所视的上述透镜单元的调整部件的立体图,图11B是在进行调整作业时从位于垂直方向下方侧所视的上述调整部件的立体图。
图12A是进行调整作业时从位于垂直方向上方侧所视的上述透镜单元的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图12B是在调整作业时从位于垂直方向下方侧所视的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将上述柱面透镜保持于透镜保持部件的保持机构的说明图。
图14A和图14B是表示构成上述保持机构的固定部件的2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上述柱面透镜相对于上述光源单元的配置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作为图像成形装置的打印机。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以下,就适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一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对所谓的中间转印方式的串列型图像成形装置举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以所谓中间转印方式的串列型图像成形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是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该打印机设有装置本体1以及能从该装置本体1拉出的供纸盒2。在装置本体1的中央部具有形成黄(Y)、青(C)、品红(M)、黑(K)各色的色调剂像用的成像工位3Y、3C、3M、3K。以下,各符号的添附字Y、C、M、K分别表示黄、青、品红、黑用的部件。
图2是表示黄(Y)的成像工位的概略构成图。其他成像工位也是同样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成像工位3Y、3C、3M、3K具有向图中箭头A方向回转的作为潜像载置体的鼓状感光体10Y、10C、10M、10K。感光体10Y、10C、10M、10K由直径40mm的铝制的圆筒状基体和覆盖其表面的、例如OPC(有机光半导体)感光层构成。各成像工位3Y、3C、3M、3K分别在感光体10Y、10C、10M、10K的周围具有:使感光体带电的充电装置11Y、11C、11M、11K,使在感光体上所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装置12Y、12C、12M、12K,对在感光体上残留的色调剂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13Y、13C、13M、13K。在各成像工位3Y、3C、3M、3K的下方具有能将写入光L照射于感光体10Y、10C、10M、10K上、作为光扫描装置的光写入手段的光写入单元4。在各成像工位3Y、3C、3M、3K的上方具有中间转印单元5,该中间转印单元5具有将由各成像工位3Y、3C、3M、3K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进行转印的中间转印带20。再将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作为记录材的转印纸P上。还设有定影单元6,对转印纸P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并且,在装置本体1的上部装有收纳着黄(Y)、青(C)、品红(M)、黑(K)各色色调剂的色调剂瓶7Y、7C、7M、7K。通过打开形成在装置本体1上部的排纸盘8,所述色调剂瓶7Y、7C、7M、7K能相对装置本体1装卸。
上述光写入单元4,利用回转偏转器,使得从设有激光二极管的光源单元发射的激光进行偏转扫描,通过将该扫描光照射在感光体10Y、10C、10M、10K表面上,在各感光体表面上形成潜像。光写入单元4的详细说明在后面描述。
上述中间转印单元5的中间转印带20架设在驱动辊21、张力辊22及从动辊23上,在所定时间朝图中逆时针方向被驱动回转。中间转印单元5具有将形成于感光体10Y、10C、10M、10K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一次转印辊24Y、24C、24M、24K。中间转印单元5还具有:将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转印纸P上的二次转印辊25;将未转印于转印纸P上的中间转印带20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进行清洁的带清洁装置26。
以下,对在上述构成的打印机中获得彩色图像的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成像工位3Y、3C、3M、3K上,感光体10Y、10C、10M、10K由充电装置11Y、11C、11M、11K被均匀带电。然后,由光写入单元4,使基于图像信息的写入光L进行偏转扫描,在感光体10Y、10C、10M、10K的表面上形成潜像。感光体10Y、10C、10M、10K上的潜像由载置在显影装置12Y、12C、12M、12K的显影辊15Y、15C、15M、15K上的各色色调剂进行显影,形成色调剂像。感光体10Y、10C、10M、10K上的色调剂像通过各一次转印辊24Y、24C、24M、24K的作用,被依次叠合转印在朝逆时针回转方向被驱动回转的中间转印带20上。这时,各色的成像动作,沿着中间转印带20的移动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错开时间进行,以使其色调剂像叠合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同一位置。一次转印结束后的感光体10Y、10C、10M、10K由清洁装置13Y、13C、13M、13K的清洁刮刀13a对其表面进行清洁,供下次形成图像使用。充填在色调剂瓶7Y、7C、7M、7K中的色调剂根据需要通过未图示的传输路径,向各成像工位3Y、3C、3M、3K的显影装置12Y、12C、12M、12K补给所定量。
另一方面,上述供纸盒2内的转印纸P利用配设在供纸盒2附近的供纸辊27被传输至装置本体1内,通过定位辊对28在所定时间传送至二次转印部。然后,在二次转印部,形成于中间转印带2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在转印纸P上。转印有色调剂像的转印纸P通过定影单元6,进行图像定影,由排出辊29向排纸盘8排出。如同感光体10Y、10C、10M、10K,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转印残留的色调剂由与中间转印带20接触的带清洁装置26进行清洁。
以下,对上述光写入单元4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从感光体轴向所视的光写入单元4构成说明图,图4是从图3的B向看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说明图,图5是从图3的C向看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说明图。
该光写入单元4由以下的构成部件构成。即,具有:作为光源部的光源单元70K、70M、70C、70Y,分别发射与各感光体10K、10M、10C、10Y对应的写入光Lk、Lm、Lc、Ly;柱面透镜60K、60M、60C、60Y,用于对从该光源单元70K、70M、70C、70Y发射的写入光的面歪斜进行补正。作为构成部件还具有多面镜电机150,其设有由正多角柱形状构成的作为回转多面镜的多面镜41a、41b。该多面镜41a、41b在其侧面具有反光镜,利用后述的多面镜电机150,以正多角柱的中心轴作为回转中心以32000[rpm]的转速回转。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部件还具有:将从多面镜电机150发生的热进行隔热用的作为具有绝热功能的光透射部件的绝热玻璃42;将由多面镜41a、41b引起的光扫描的等角度运动变换成等速直线运动的fθ透镜43a、43b;将写入光导向感光体10Y、10C、10M、10K的第1反光镜44a、44b、44c、44d;第2反光镜46a、46b、46c、46d;第3反光镜47a、47b、47c、47d;对多面镜的面歪斜进行补正的作为被调整部件的长透镜50a、50b、50c、50d。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构成光写入单元4的构成部件配设安装在壳体100上。
下面作具体说明。光源单元70K、70M、70C、70Y如图4所示,安装在壳体100的底座基板(support plate)100a的下面。在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还安装着设有柱面透镜的透镜单元60K、60M、60C、60Y、fθ透镜43a、43b及第1反光镜44a、44b、44c、44d。还有,在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安装着Y色用的长透镜50a和K色用的长透镜50d。在底座基板100a的上面安装着M色用的长透镜50c和C色用的长透镜50b。另外,长透镜50a、50b、50c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支架部件90a、90b、90c上,并通过支架部件90a、90b、90c安装在壳体上,可对从长透镜50的发射面发射的激光发射角进行调整。另一方面,K色用的长透镜50d直接固定在底座基板100a的上面。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以K色的扫描线为基准,对从长透镜50的发射面发射的扫描光(写入光)的发射角进行调整。
在底座基板100a的上面侧的壳体100内,安装着第2反光镜46a、46b、46c、46d和第3反光镜47a、47b、47c、47d。
在底座基板100a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向下方凹入的收纳回转偏转器用的收纳部110。收纳部110位于来自透镜单元60K、60M、60C、60Y的光路上,在该收纳部110的侧壁部分配设着绝热玻璃42。回转偏转器由螺钉紧固在该收纳部110的底部。
如图3所示,在壳体100的上部安装着上盖部件120,在壳体的下部安装着下盖部件130。在上盖部件120上设有分别使写入光Lk、Lm、Lc、Ly通过的开口,在这些开口上安装着防尘玻璃48a、48b、48c、48d。通过安装该上盖部件120和下盖部件130,可抑制垃圾和灰尘附着在光写入单元4的透镜和反光镜等的光学系统元件上。下盖和上盖由树脂或金属板等材料构成。
根据基于从扫描器或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没有图示)输入的图像数据变换的光源信号,从光写入单元4的各光源单元70Y、70C、70M、70K发射写入光。发射的写入光Ly、Lc、Lm、Lk通过未图示的准直透镜及设在壳体100内壁上的未图示的孔隙形成所定形状的写入光。通过该孔隙的写入光向柱面透镜60Y、60C、60M、60K射入,对写入光的面歪斜进行修正。通过柱面透镜60Y、60C、60M、60K后的写入光,再通过绝热玻璃42向回转偏转器的多面镜41a、41b的侧面(反射面)射入。这样,当写入光射入多面镜41a、41b的侧面时,该写入光被进行偏转扫描。由多面镜41a、41b进行偏转扫描的写入光通过fθ透镜43a、43b。K色的写入光Lk通过长透镜50d,经由第1反光镜44d、第2反光镜46d、第3反光镜47d及防尘玻璃48d,照射于K色的感光体上,在K色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图像。Y色的写入光Ly与K色的写入光Lk同样,通过长透镜50a,经由第1反光镜44a、第2反光镜46a、第3反光镜47a、及防尘玻璃48a,照射于Y色的感光体上,在Y色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图像。M色的写入光Lm通过第1反光镜44c并通过长透镜50c,然后,经由第2反光镜46c、第3反光镜47c、防尘玻璃48c而照射于M色的感光体上,在M色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图像。C色的写入光Lc与M色的写入光Lm同样,通过第1反光镜44b并通过长透镜50b,然后,经由第2反光镜46b、第3反光镜47b、及防尘玻璃48b,照射于C色的感光体上,在C色的感光体上形成潜像图像。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特征部分的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的调整作业进行说明。
图6表示从感光体轴方向所视的载置保持在调整装置(没有图示)的载置台200上状态下的光写入单元4的结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将光写入单元4载置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上时,使得与将该光写入单元4搭载在本打印机的装置本体1中时的姿势(参照图3)成为大致相同的姿势。以这样的姿势将光写入单元4载置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上后,使用该光写入单元4时,即,将该光写入单元4搭载在本打印机的装置本体1中时,各感光体10Y、10C、10M、10K相对光写入单元4定位,将由CCD等构成的光检测器201Y、201C、201M、201K分别配置在与所述定位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光检测器201Y、201C、201M、201K分别沿与感光体轴向对应的方向(图中纸面法线方向),在与感光体表面上的感光体轴向中央部对应的部位以及与感光体轴向两端部对应的部位,共计三个部位分别配置1个。当然,各色配置的光检测器的数目及配置部位并不限于此。
这些光检测器201Y、201C、201M、201K与调整装置的控制部202连接,由该光检测器201Y、201C、201M、201K检测出的检测结果(表示受光量及光点直径等的检测信号)被送往控制部202。控制部202根据所输入的检测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并将由各光检测器201Y、201C、201M、201K受光的受光量及光点直径等的激光位置调整用信息以大致实时连续地向显示部203输出。由此,进行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的调整作业的操作者,可以一边看显示在该显示部203上的透镜位置调整用信息,一边进行使柱面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成为最佳位置状态的调整作业。
图7是从斜上方所视的载置保持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200上状态的光写入单元4的、存在于从光源单元70至多面镜41a、41b的光路上的各种构成零部件的说明图。
图8是从斜下方所视的该光写入单元4的各种构成零部件的说明图。
在这些图中,为了说明壳体100的底座基板100a,局部剖切表示。各透镜单元60Y、60C、60M、60K是互为相同的结构,以下就一个透镜单元进行说明,省略分色符号。
在本实施例中,将光写入单元4以与搭载在本打印机的装置本体1中时的姿势(参照图1、图3)大致相同姿势状态载置、保持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200上,故如图7及图8所示,光源单元70、准直透镜71、设有柱面透镜61,保持其的透镜保持部件62及调整部件63的透镜单元60位于壳体100的作为支承部件的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支承面)侧。并且,调整部件63用于使得透镜保持部件62朝光轴方向移动,在该调整部件63上设有操作部63a,操作者使用螺丝刀160进行操作,所述操作部63a设在底座基板100a的上面(上述支承面的相反面)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螺丝刀160使该操作部63a转动,能使透镜保持部件62沿图中箭头D所示的光轴方向移动。关于该结构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上述支承面简记为第1面,将上述支承面的相反面简记为第2面,将操作部作为力生成部件。
用于将柱面透镜61的光轴方向位置调节至最佳位置的调整作业要求非常精密的调整精度,故希望使调整作业自身尽可能容易或简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操作部63a位于底座基板100a的上面侧,故操作者能从垂直方向上方用螺丝刀160对操作部63a进行操作。其结果,与操作部63a位于底座基板100a下面侧场合相比,该操作变得特别容易。而且,在进行该作业时,柱面透镜61位于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侧,向该柱面透镜61入射的入射光及从该柱面透镜61射出的射出光通过底座基板100a的下方。因此,操作者在用螺丝刀160对操作部63a进行操作时,用该螺丝刀160不会遮蔽柱面透镜61的入射光及射出光。其结果,在进行柱面透镜61的光轴方向位置的调整作业时,能一边确认显示部203所显示的透镜位置调整用信息,一边用螺丝刀160转动操作部63a找出使柱面透镜61的光轴方向位置成为适当位置。由此,能使调整作业的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这里,本实施例场合,在将光写入单元4载置、保持在调整装置的载置台200上时,如图6所示,由多面镜41a、41b进行扫描的扫描光,一边在第1反光镜44a、44b、44c、44d、第2反光镜46a、46b、46c、46d及第3反光镜47a、47b、47c、47d等反射,一边通过底座基板100a的上面侧,最终到达光检测器201Y、201C、201M、201K。因此,根据该扫描光的光路与操作部63a的位置关系,也可能发生因使用螺丝刀160而遮蔽扫描光的局部扫描方向场合。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不是全部检测出扫描方向全区域的扫描光,仅仅检测该扫描光之中的扫描方向中央及两端的3个部位,操作者可一边确认与该检测结果相应的透镜位置调整用信息,一边进行调整作业。因此,即使用螺丝刀160将扫描光的局部扫描方向遮蔽场合,如果决定扫描光的光路与操作部63a的位置关系,使得该扫描光部分成为光检测器不检测的部分,则不会对调整作业造成损害。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透镜单元6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从与光轴正交的方向即水平方向所视的透镜单元60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柱面透镜61在与壳体100的底座基板的下面上的透镜座面100b相接状态下,由透镜保持部件62保持。该透镜座面100b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有2个,在各透镜座面100b与柱面透镜61的相接面两端区域相接。在这些透镜座面100b之间的底座基板100a上,沿光轴方向可移动地安装着用于保持柱面透镜61的透镜保持部件62。
在转动操作部63a使透镜保持部件62沿光轴方向D移动时,与透镜座面100b相接的柱面透镜61的相接面相对透镜座面100b滑动。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预先形成高精度的透镜座面100b,在透镜保持部件62移动期间,通过透镜座面100b能常时正确定位柱面透镜61的垂直方向位置,维持透镜焦线与主扫描面的平行度。
下面作详细说明,若透镜焦线与主扫描面的平行度稍有偏离,则光学特性(该场合,端部像高的光束点径粗)显著恶化。由此,为合适地确保透镜焦线与主扫描面的平行度,希望对柱面透镜61进行正确的定位。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柱面透镜61向光轴方向移动,在其移动期间也必须对柱面透镜61进行正确定位,以确保透镜焦线与主扫描面的合适的平行度。此时,夹在柱面透镜61与进行其定位的基准面(本实施例中是透镜座面100b)之间的部件越多,因该部件各自的尺寸误差及其组装误差引起的累积误差就越大,对柱面透镜61的正确定位变得困难。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柱面透镜61与成为其定位基准面的透镜座面100b相接,使得夹于该透镜座面100b与柱面透镜61之间的部件不存在。由此,与在它们之间存在如透镜保持部件62等夹在部件的结构相比,能以高的精度对柱面透镜61进行定位。
图10是柱面透镜61与成为其定位基准面的透镜座面100b的相接部分的放大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操作部63a,柱面透镜61一边相对透镜座面100b进行滑擦,一边沿图10中箭头D所示的光轴方向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壳体100采用树脂成型品,在所述移动时,柱面透镜61的朝与移动方向D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棱边部分会将树脂制的透镜座面100b稍微削去。若发生这样的刮削,则由于柱面透镜61的反复移动,有可能引起因透镜座面100b造成柱面透镜61的定位精度恶化的不良情况。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将柱面透镜61的相接面棱边部分进行倒棱加工,成为C面或R面。这样,与不施加这种倒棱加工场合相比,能抑制对透镜座面100b的刮削,抑制因柱面透镜61的移动引起的柱面透镜61的定位精度的恶化。
图11A是从操作部63a位置侧(即在调整作业时位于垂直方向上方侧)所视调整部件63的立体图,图11B是从操作部63a侧的相反侧(即在调整作业时位于垂直方向下方侧)所视该调整部件63的立体图。
图12A是在调整作业时从位于垂直方向上方侧所视的透镜保持部件62的立体图,图12B是在调整作业时从位于垂直方向下方侧所视的该透镜保持部件62的立体图。
调整部件63如图11A及图11B所示,是由以下部分构成的回转部件:将施加于操作部63a的力作为动力而可回转的基部63b,在其回转中心轴上从基部63b向外方延伸的中心轴部件63c,从基部63b上的偏离回转中心轴的位置相对回转中心轴平行向外方延伸的偏心轴部件63d。如图11A所示,在基部63b的上面中心部形成有嵌入平头螺丝刀160的操作部63a。用平头螺丝刀160转动该操作部63a,当以其回转中心轴为中心回转调整部件63时,偏心轴部件63d在围绕该回转中心轴的轨道上移动。
本实施例的调整部件63是用聚缩醛材料形成的部件,但不限于此。通过用聚缩醛材料形成,能减少在调整作业时因受调整部件63的摩擦引起的磨损,能常时进行高精度的调整。
透镜保持部件62如图12A及12B所示,由本体62a以及透镜支承部62b构成,所述本体62a安装在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所述透镜支承部62b从位于底座基板100a的相反侧的本体62a的面朝其法线方向立设。通过后述的固定部件,在柱面透镜61的射出面与透镜支承部62b的透镜相接面62c压接状态下,保持在透镜保持部件62上。在本体62a上,在与透镜保持部件62的移动方向D正交的方向形成长孔62d。在该长孔62d中插入偏心轴部件63d,该长孔62d的宽度(透镜移动方向D的长度)设定成与偏心轴部件63d的尺寸对应的宽度,具体地说,设定成比偏心轴部件63d的直径稍大的宽度。在本体62a的底座基板100a侧,导向部62e设成突出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透镜单元60场合,首先,通过将保持柱面透镜61状态的透镜保持部件62的导向部62e嵌入设在底座基板100a上的未图示的导向孔,实行嵌入安装,将该透镜保持部件62安装在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设在底座基板100a上的导向孔沿光轴方向形成长尺寸,其宽度形成为与导向部62e的厚度相对应。由此,将透镜保持部件62安装成相对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在光轴方向可移动自如。
接着,将调整部件63的中心轴部件63c从底座基板100a的上侧(图11A的箭头E所示方向)嵌入设于底座基板100a上的未图示的轴承孔,以使调整部件63的操作部63a位于底座基板100a的上侧。此时,将通过底座基板100a的轴承孔突出于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侧的调整部件63的偏心轴部件63d从图12A箭头E所示方向,插入安装在底座基板100a下面的透镜保持部件62的长孔62d中,实行嵌入安装。
在这样组装的透镜单元60中,当转动调整部件63的操作部63a时,在调整部件63的中心轴部件63c支承于底座基板100a的轴承孔中的状态下回转调整部件63,随着该回转调整部件63的偏心轴部件63d在围绕回转中心轴的轨道上移动。然后,随着该偏心轴部件63d的移动,该偏心轴部件63d推压透镜保持部件62的长孔62d的内壁面,一边将透镜保持部件62的导向部62e向底座基板100a的导向孔引导,一边使透镜保持部件62相对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平行地沿光轴方向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对于底座基板100a,由于透镜保持部件62及调整部件63的组装用嵌入配合实现,故与利用螺钉紧固等组装场合相比,组装或拆卸容易。因此,该组装作业容易,该组装作业的作业效率高,能提高生产效率。万一在柱面透镜61发生沾污或损伤的情况下,其调换作业也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操作部63a的形状以平头螺丝刀160d为例作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将操作部63a的形状作成六角孔,利用六角扳手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的透镜保持部件62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5[1/℃]以下。为了将柱面透镜61与回转偏转器接近配置,也将用于保持该柱面透镜61的透镜保持部件62与回转偏转器接近配置。由于回转偏转器的发热量大,故与该回转偏转器接近配置的透镜保持部件62容易受到该发热的影响。因此,即使将柱面透镜61适当地进行定位,也有可能因来自回转偏转器发热的影响使透镜保持部件62的透镜相接面62c等发生热变形,发生定位偏移。如本实施例那样,若采用线膨胀系数为1.0×10-5[1/℃]以下的透镜保持部件62,能在实用范围内充分抑制因来自回转偏转器的发热使得柱面透镜61的定位偏移。作为透镜保持部件62,若采用聚碳酸脂(PC)等的树脂成型品,则可获得廉价且可批量生产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5[1/℃]以下的透镜保持部件62。
以下,对用于将柱面透镜61保持在透镜保持部件62上的保持机构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将柱面透镜61保持于透镜保持部件62上的保持机构的说明图。
图14A和14B是表示构成该保持机构的固定部件64的2个例子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使柱面透镜61的射出面与透镜保持部件62的透镜相接面62c相接。
于是,利用由板簧构成的固定部件64的第1赋能力Fx对与该透镜相接面62c相对的柱面透镜61的入射面侧赋能或施力。
由于该第1赋能力Fx,在将柱面透镜61的射出面压接透镜相接面62c状态下进行光轴方向D的柱面透镜61的定位。
柱面透镜61利用固定部件64的第2赋能力Fz被推压在设在底座基板100a下面的透镜座面100b上。
由于该第2赋能力Fz,进行柱面透镜61在底座基板100a的法线方向上的定位。
这里,因稍有不慎使光写入单元4或本打印机出现落下等的情况而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柱面透镜61有可能从底座基板100a脱出,导致柱面透镜61在底座基板100a的法线方向上的定位偏移。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柱面透镜61因重力作用受到脱离底座基板100b的方向上的力,故容易产生这样的偏移。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构成固定部件64,使得将柱面透镜61向透镜座面100b推压用的第2赋能力Fz与将柱面透镜61向透镜支承部62b的透镜相接面62c推压用的第1赋能力Fx相比足够地大。
第2赋能力Fz可以朝着透镜座面100b推压柱面透镜61。
第1赋能力Fx可以朝着透镜支承部62b的接触面62c推压柱面透镜61。
具体地说,以下两种力可以确定柱面透镜61的合适位置。
第1力可以作为透镜支承部62b,固定部件64,及柱面透镜61之间的静摩擦力的合力。该第1力沿着柱面透镜61的光轴方向。
第1力=部件间的静摩擦力的合力
第2力可以由固定部件64的第2赋能力Fz和柱面透镜61自重确定。
具体地说,第2力是从第2赋能力Fz减去柱面透镜61自重。
第2力=Fz-柱面透镜61自重
因此,为了实现柱面透镜61的合适位置,所述两种力具有以下关系:
第2力>第1力
由此,即使柱面透镜61从透镜座面100b脱出,也能克服在透镜支承部62b,固定部件64及柱面透镜61之间作用着的静摩擦力,能通过固定部件64的施力Fz,将柱面透镜61向透镜座面100b推回。其结果,即使受到使柱面透镜61从透镜座面100b脱出的冲击力,也能将柱面透镜61维持在将其向透镜座面100b推压压接状态,维持柱面透镜61在底座基板100a的法线方向上的正确定位。
如图14A所示,固定部件64可以将与光轴方向D正交的方向上的柱面透镜61的中央部分向透镜座面100b推压。但较好的是,如图14B所示,通过固定部件,将与光轴方向D正交的方向上的柱面透镜61的两端部分向着透镜座面100b推压,维持柱面透镜61在底座基板100a的法线方向上的正确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不同部件构成透镜保持部件62和固定部件64,但也可以使得透镜保持部件62自身具有与固定部件64同样功能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使得透镜保持部件62移动的结构具有如下特征。
近年,图像形成装置有小型化倾向,因此,各零部件也越来越趋于小型化。
在透镜保持部件62移动结构中,透镜保持部件62需要或占有相对大的空间。因此,在设计制造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时,考虑透镜保持部件62的小型化。此外,还考虑调整部件63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3所示,由于在底座基板100a的下侧,因此,透镜保持部件62的大体占有空间SP可以相对地大。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通过使用作为光扫描装置的光写入单元4,将作为扫描光的写入光LY、LC、LM、LK照射于感光体10Y、10C、10M、10K的表面,在各感光体表面上形成潜像,再将对该潜像进行显影获得的图像最终转印至作为记录材料的复印纸P上,形成图像。该打印机使用的光写入单元4,使来自作为光源的光源单元70K、70M、70C、70Y的光通过柱面透镜61入射到回转偏转器,通过使得由该回转偏转器进行偏转扫描后的写入光(扫描光)LY、LC、LM、LK朝向作为光照射对象的各感光体10Y、10C、10M、10K的表面的垂直方向上方或下方进行光路变换,由此,将该写入光LY、LC、LM、LK照射于各感光体表面上。该光写入单元4具有:保持柱面透镜61的透镜保持部件62,具有与通过柱面透镜61的光平行、并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支承面(下面)、且能使透镜保持部件62移动地以其下面侧进行支承、作为支承部件的底座基板100a,操作者进行操作的操作部63a,还具有将施加于该操作部63a的力作为动力、使透镜保持部件62在支承于底座基板100a的状态下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上述操作部63a设置在底座基板100a的上面侧。通过这样的结构,在以与光写入单元4的使用时的姿势大致相同的姿势将光写入单元4载置、保持于载置台200上后,使用光检测器201Y、201C、201M、201K,对驱动光写入单元4照射的扫描光的局部进行检测。使用光写入单元4时,各感光体10Y、10C、10M、10K的表面相对光写入单元4被定位,所述光检测器201Y、201C、201M、201K配置在与所述定位位置对应的部位。根据基于该检测结果的透镜位置调整用信息,通过对光写入单元4的操作部63a的操作,调整柱面透镜61的位置。此时,可从垂直方向上侧对该操作部63a进行操作,不会遮蔽柱面透镜61的入射光及射出光。其结果,可使柱面透镜61的位置调整作业容易,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基板100a沿其下面支承透镜保持部件62,使得透镜保持部件62可朝光轴方向移动。由此,对于柱面透镜61那样的、需朝光轴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的透镜,能实现该位置调整作业的容易化,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能使以往烦杂的对入射到回转偏转器的光点特性进行调整用的柱面透镜61的光轴方向位置的调整作业容易化,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调整部件63构成使透镜保持部件62移动的移动机构,该调整部件63在与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平行的假想面内的占有区域,被包含在该假想面内的透镜保持部件62的占有区域内。因此,对于底座基板100a下面的面方向,移动机构不会从透镜保持部件62向外侧突出地配置。通过作成这样的结构,能将因设置移动机构引起的沿底座基板100a下面的面方向的大型化抑制在最小限度,节省空间。在以往那样从通过柱面透镜的入射光或射出光的一侧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构成中,操作时会遮蔽入射光或射出光,而在此处,根据本实施例,通过这样的构成,就不会遮蔽入射光或射出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移动机构作为力传递部件,用于将所述力生成部件生成的力传递到透镜保持部件,以便使得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机构由作为回转部件的调整部件63、长孔62d和设在底座基板100a上对中心轴部件63c进行支承的轴承孔构成。所述调整部件63具有:能将施加于操作部63a上的力作为动力进行回转的基部63b,在其回转中心轴上从基部63b向外方延伸的中心轴部件63c,从基部63b上的偏离回转中心轴的位置沿与回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朝外方延伸的偏心轴部件63d。所述长孔62d设置在透镜保持部件62上,沿与透镜保持部件62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为长尺寸,且具有与所插入的偏心轴部件63d的尺寸相对应的宽度。并且,在调整部件63中,设置露出到底座基板100a上面的部分,将该部分设为操作部63a。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利用操作者的手及螺丝刀等操作工具使操作部63a转动,通过这种简单作业,使得透镜保持部件62移动,提高其作业性。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部件63用聚缩醛材料形成,能抑制其调整作业时因产生摩擦引起的磨损,能常时进行高精度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机构一边使得保持在透镜保持部件62上的柱面透镜61相对设在底座基板100a下面上的作为支承部的透镜座面100b进行滑动,一边沿底座基板100a的下面使透镜保持部件62进行移动。该柱面透镜61如图10所示,滑擦面(相接面)与透镜座面100b滑擦,对所述滑擦面的与透镜保持部件62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棱边部分加以倒棱。采用这样的结构,与不进行这样的倒棱场合相比,可抑制对透镜座面100b的刮削,抑制因柱面透镜61移动引起的柱面透镜61的定位精度恶化。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保持部件62的结构包括:将柱面透镜61向底座基板100a赋能的作为赋能部件的固定部件64,从与该固定部件64的赋能方向正交的方向将柱面透镜61夹持、作为夹持部件的固定部件64及透镜支承部62b。并构成为:根据该固定部件64的赋能力Fz作用于柱面透镜61的朝向透镜座面100b上的力,大于作用在柱面透镜61与夹持它的固定部件64和透镜支承部62b之间的静摩擦力的合力。由此,如上所述,即使对柱面透镜61施加从透镜座面100b脱出的冲击力,也能将柱面透镜61维持与透镜座面100b压接的状态,能维持柱面透镜61沿底座基板100a法线方向的正确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柱面透镜61被配置成其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相对来自光源单元70K、70M、70C、70Y的光的入射方向呈倾斜状态。控制本实施例的光源单元70K、70M、70C、70Y,检测流过激光二极管的电流,反馈该检测结果,以便获得来自激光二极管的一定的发光输出。在此,当来自光源单元70K、70M、70C、70Y的光的入射方向与柱面透镜61的入射面的法线方向一致时,来自该入射面的返回光LR向光源单元70K、70M、70C、70Y入射。这种场合,在光源单元70K、70M、70C、70Y进行的反馈控制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光源单元70K、70M、70C、70Y的输出有可能变得不稳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柱面透镜61配置成其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相对来自光源单元70K、70M、70C、70Y的光的入射方向呈倾斜的状态,能防止返回光LR向光源单元70K、70M、70C、70Y入射,使进行上述那样的反馈控制的光源单元70K、70M、70C、70Y的输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保持部件62的线膨胀系数为1×10-5[1/℃]以下。由此,如上所述,可将因来自回转偏转器的发热引起柱面透镜61定位偏移充分抑制在实用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将柱面透镜61与回转偏转器之间遮蔽的作为光透过部件的绝热玻璃42。由此,能抑制来自回转偏转器的发热向柱面透镜61传递,可将因来自回转偏转器的发热引起的柱面透镜61的定位偏移充分抑制在实用范围内。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光扫描装置,包括
光源,射出光束;
透镜,由所述光源射出的光束通过所述透镜;
回转偏转器,反射来自透镜的光束,所述反射光被导向光照射对象;
透镜保持部件,用于保持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源和回转偏转器之间的空间;
支承部件,具有朝着垂直方向下方的第1面,沿从所述光源向着回转偏转器方向延伸,通过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支承所述透镜保持部件,使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可移动;
操作部,用于施加力,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第2面侧,所述第2面位于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
力传递部件,用于将所述操作部施加的力传递到透镜保持部件,以便使得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部件沿着上述第1面支承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使上述透镜保持部件可朝着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为柱面透镜,用于对入射到上述回转偏转器的光的光点特性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具有一占有区域,该占有区域包括用于使得透镜保持部件移动的区域,所述操作部及力传递部件被包含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所述占有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传递部件包括:
基部,由所述操作部施加的力驱动回转,所述基部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第2面侧露出;
中心轴部件,沿所述基部的回转中心轴从所述基部朝外方延伸;
偏心轴部件,沿着偏移并平行于所述基部的回转中心轴方向,从所述基部朝外方延伸;
其中,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包括调整孔,沿着与透镜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正交方向,该调整孔具有长形状,且该调整孔具有与插入的所述偏心轴部件尺寸对应的宽度;
所述支承部件包括轴承孔,所述中心轴部件插入并支承在该轴承孔中:
所述操作部安装到露出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第2面侧的所述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力传递部件用聚缩醛材料形成。
7.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传递部件使得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移动,同时,维持所述透镜的接触面和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之间的滑擦状态,所述透镜的接触面具有倒角。
8.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由固定部件提供,所述固定部件用于保持所述透镜和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的接触状态,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1赋能部及第2赋能部,所述第1赋能部沿着第1方向对所述透镜赋能,所述第1方向是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所述第2赋能部沿着第2方向对所述透镜赋能,所述第2方向朝着所述支承部件,且垂直于所述第1方向,从所述第2方向施加的力被设定为大于由所述第1赋能部,透镜保持部件及透镜产生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静摩擦力。
9.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所述透镜,使其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相对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入射方向倾斜。
10.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为1×10-5/℃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将上述透镜与上述回转偏转器之间;遮蔽的光透射部件。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潜像载置体:
光扫描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11之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对所述潜像载置体照射光束,在该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潜像;
显影装置,对所述潜像进行显影;
转印装置,将已显影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13.一种在光扫描装置中对透镜位置进行调整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透镜保持部件保持透镜:
在支承部件的第1面支承所述透镜保持部件,所述第1面朝着垂直方向下方;
射出光束到所述透镜,该光束被导向设置在所定位置的光检测器;
所述光检测器检测所述光束的光特性;
根据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输出用于调整光扫描装置中透镜位置的信息;
由操作部施加力,该操作部设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第2面,所述第2面位于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的相反侧:
确认所述输出步骤输出的信息,以所述施加步骤施加的力,使得透镜保持部件沿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移动,同时,维持所述透镜的接触面和所述支承部件的第1面之间的滑擦状态。
CNB2007100013317A 2006-01-11 2007-01-10 光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5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03705 2006-01-11
JP2006003705A JP4875896B2 (ja) 2006-01-11 2006-01-11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レンズ位置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0404A CN101000404A (zh) 2007-07-18
CN100476502C true CN100476502C (zh) 2009-04-08

Family

ID=3800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133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502C (zh) 2006-01-11 2007-01-10 光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93149B2 (zh)
EP (1) EP1809012B1 (zh)
JP (1) JP4875896B2 (zh)
CN (1) CN10047650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5290B2 (ja) * 2007-03-16 2012-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012349B2 (ja) * 2007-09-14 2012-08-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19548B2 (ja) * 2008-02-22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JP5219549B2 (ja) * 2008-02-22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JP2011104867A (ja) * 2009-11-17 2011-06-02 Fuji Xerox Co Ltd 露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381880B2 (ja) * 2010-04-09 2014-01-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走査光学装置
JP5896215B2 (ja) * 2012-01-24 2016-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34585B2 (ja) * 2012-06-19 2016-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蛍光検出装置
CN107850774B (zh) * 2015-07-30 2021-03-2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9854120B2 (en) * 2015-11-18 2017-1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7198796A (ja) * 2016-04-26 2017-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保持装置、計測装置、およ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TWI655855B (zh) * 2017-05-17 2019-04-01 金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掃描裝置之影像對位調整機構及其調整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532A (en) 1978-07-07 1980-01-23 Ricoh Co Ltd Position adjuster of cylindrical lens
JPS57144517A (en) 1981-03-03 1982-09-07 Canon Inc Scan optical system having fall compensating function
US4868673A (en) 1986-11-14 1989-09-19 Asahi Kogaku Kogyo K.K. Laser beam scanning device
JP2528688B2 (ja) 1988-02-29 1996-08-28 日東化成株式会社 改良された後塩素化塩化ビニル樹脂組成物
JP3066762B2 (ja) * 1990-10-16 2000-07-17 コニ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287011A (ja) 1991-03-18 1992-10-12 Hitachi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使用した記録装置
JPH0534618A (ja) 1991-08-02 1993-02-12 Ricoh Co Ltd 光書込み装置およびシリンダーレンズの移動方法
US5258873A (en) * 1992-04-09 1993-11-02 Mitsubishi Rayon Company Ltd. Image-reading device
JPH0654011A (ja) 1992-07-30 1994-02-25 Hitachi Ltd ディジタル変調波の復調回路
JPH0727988A (ja) 1993-07-08 1995-01-31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
JP3320171B2 (ja) * 1993-10-28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調整用射出光学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走査光学装置の焦点調整方法
JPH08304726A (ja) 1995-04-28 1996-11-22 Hitachi Koki Co Ltd 光走査装置
JPH09288245A (ja) 1996-04-22 1997-11-04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走査装置
US5956072A (en) 1996-12-18 1999-09-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scan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ssembling method
JPH10215351A (ja) 1997-01-29 1998-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ビーム走査装置
JP3387827B2 (ja) * 1998-01-07 2003-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光学系
JP3511898B2 (ja) * 1998-06-15 2004-03-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鏡筒
JP2000147399A (ja) 1998-11-13 2000-05-26 Toshiba Corp 露光装置およびこの露光装置を含む画像形成装置
JP3570285B2 (ja) * 1999-03-31 2004-09-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
JP2001154135A (ja) 1999-11-30 2001-06-0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光走査装置
JP2002221682A (ja) 2001-01-25 2002-08-09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
JP2003149575A (ja) * 2001-11-09 2003-05-21 Pentax Corp 走査光学系
US7532227B2 (en) * 2002-07-02 2009-05-12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074627A (ja) 2002-08-20 2004-03-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46032A (ja) 2003-02-13 2004-09-02 Ricoh Co Ltd 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26794A (ja) 2003-11-20 2005-11-24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US7419421B2 (en) 2004-05-04 2008-09-02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lider having rounded corners and edg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537285B2 (ja) * 2004-07-29 2010-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線湾曲補正機構を有する光学走査装置
JP4689434B2 (ja) 2004-12-15 2011-05-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09012B1 (en) 2014-08-20
JP4875896B2 (ja) 2012-02-15
JP2007187733A (ja) 2007-07-26
US7593149B2 (en) 2009-09-22
US20070159674A1 (en) 2007-07-12
CN101000404A (zh) 2007-07-18
EP1809012A1 (en) 200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6502C (zh) 光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JP6128988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4816844A (en) Superimpos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72351C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
US8467065B2 (en) Reflective optical sens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285104A1 (en)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264696B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6509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optical writing device, and housing molding method providing simple structure
CN10337655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73268B (zh) 光扫描装置及包括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P1724625B1 (en)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323159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93190A (zh) 被安装部件的安装结构、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US7535594B2 (en) Scanning lens for optical scanner,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174741A (ja) 板状部材の取付調整機構
CN100439971C (zh) 激光扫描单元的镜定位单元和使用其的激光扫描单元
KR20100130421A (ko) 렌즈 조립기준면이 개선된 광주사장치
US7057780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3163643B (zh) 光扫描装置和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62294B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01337471B (zh) 光扫描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JP2009258449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9358B2 (ja) 光ビーム出射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338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89068A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