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1160B - 包括覆蓋層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覆蓋層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1160B
TWI821160B TW106131061A TW106131061A TWI821160B TW I821160 B TWI821160 B TW I821160B TW 106131061 A TW106131061 A TW 106131061A TW 106131061 A TW106131061 A TW 106131061A TW I821160 B TWI821160 B TW I8211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ercent
less
base layer
polymer composi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1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5961A (zh
Inventor
諾文 凡里爾
帕斯考 E.R.E.J. 拉克曼
尼可拉斯 赫曼斯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盛禧奧歐洲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盛禧奧歐洲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盛禧奧歐洲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5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1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11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fo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vinyl (co)polymers, e.g. styren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2Bonding of a preformed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to the same or other solid material such as metal, glass, leather, e.g. using 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5Forming flame retardant coatings or fire resistant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5Additives macromolec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22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particles
    • B32B2264/0207Particles made of 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5/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2Organic
    • B32B2266/0214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6/0278Polyureth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02Coloured
    • B32B2307/4026Coloured within the layer by addition of a colorant, e.g. pigments, dy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8Impact strength, t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8Ca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4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4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4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4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4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5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J2423/00 - C08J2453/00
    • C08J2455/02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5/04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之教示係針對多層製品、用於製造該等多層製品之方法及用於該等多層製品之聚合物組合物。該多層製品包括基底層及包覆模製之覆蓋層。該基底層較佳為包括約5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5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之聚碳酸酯、含苯乙烯之聚合物及抗沖改質劑的聚合物組合物。該覆蓋層較佳包括聚胺甲酸酯、聚脲或兩者。該基底較佳與該覆蓋層形成持久黏結,即使在老化(例如熱、熱循環、紫外光、可見光、潮濕、氣候老化或其任何組合)之後亦維持黏附。

Description

包括覆蓋層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及其方法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7年9月8日申請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EP2017/072655號、2016年9月9日申請的標題為「包括聚胺甲酸酯層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之歐洲專利申請案第EP 16188106.5號及2016年10月18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62/409,636的優先權,各專利申請案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其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中之教示係關於包括覆蓋層(例如聚胺甲酸酯層、聚脲層或兩者)與基底層(例如含聚碳酸酯之層)直接接觸的多層製品。基底層較佳包括包含聚碳酸酯與韌化組分之摻合物。韌化組分可包括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及抗沖改質劑(較佳彈性體,諸如聚丁二烯)。聚碳酸酯與韌化組分之重量比較佳小於55:45。多層製品可用於汽車內部及/或汽車內部及/或外部裝飾部件且較佳在老化之前及/或之後使覆蓋層與基底層穩固黏附。覆蓋層較佳以如下方法模製在基底層之表面上,該方法包括將可聚合組合物注射至模具中以填充基底層之表面上的空隙,且使可聚合組合物至少部分聚合以形成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
在汽車部件中已採用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亦即PMMA)之基底及聚胺甲酸酯之包覆模製層的複合材料。然而,PMMA一般具有高密度(純樹脂約1.18 g/cm3 且填充樹脂更高)且PMMA基底層一般必須較厚以滿足結構要求。為進行改善以減少複合部件之重量,近來嘗試用含聚碳酸酯之組合物替換PMMA。
包括聚碳酸酯(亦即PC)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塑膠(亦即ABS)之多種聚合物組合物已用於汽車內部組件及/或汽車外部組件。此等含PC/ABS之組合物可經調配以具有此等應用所需之效能性質,諸如高延展性及/或抗衝擊性、優良耐熱性及尺寸穩定性。在一些應用中,諸如需要持久之表面性質(例如抗劃傷性及耐刮傷性)及/或特定美觀性之應用,含PC/ABS之組合物經聚胺甲酸酯層覆蓋。然而,基底(例如含PC/ABS之組合物)與聚胺甲酸酯層之間的黏附容易在老化(諸如汽車內部及外部組件之氣候老化要求)之後退化。
包括聚胺甲酸酯層及/或包括聚碳酸酯及/或ABS之基底層的多種製品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1/0135934A1 (Seidel等人,2011年6月9日公開)、2005/0218547A1 (Roche等人,2005年10月6日)、2013/0196130A1 (Hufen等人,2013年8月1日公開)、2011/0027575A1 (Drube等人,2011年2月3日)及美國專利6,461,732 B1 (Wittmann等人,2002年10月8日)及歐洲專利申請公開案EP 1736293 A1 (Heinl等人,2006年12月27日)中,該等文獻之內容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1/0135934 (Seidel等人,2011年6月9日)描述如下複合結構,其包括一般含有高濃度聚碳酸酯、芳族聚酯碳酸酯及芳族聚酯之基底層以及包覆模製之聚胺甲酸酯或聚脲層。此專利申請案教示基底層中需要高濃度之聚碳酸酯且幾乎未指示對老化之後持久黏附的需求。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3/0196130 A1描述聚胺甲酸酯與聚碳酸酯/ABS摻合組合物之黏附,需要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來實現可接受之黏附。
歐洲專利申請公開案EP 1736293A1描述PC/ABS組合物難以黏附至聚胺甲酸酯(參見例如段落003),且採用聚醯胺摻合物(例如與ABS之摻合物)改善黏附。
美國專利6,461,732 B1描述採用AlO(OH)粒子(咸信一般為中值粒徑為約40 μm之球狀粒子)之組合物用於黏附至厚聚胺甲酸酯泡沫。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US2011/0027575 A1描述包括聚胺甲酸酯層及基底層之製品,其中基底層使用氮發泡劑模製以改善黏附。基底層包括高濃度聚碳酸酯且無填料(參見例如表1中之PCS-2)或者基本上由聚碳酸酯、SAN共聚物及玻璃纖維組成(參見例如表1中之PCS-1)。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US 2005/0218547 A1描述包括聚胺甲酸酯層之多種複合部件,但未指出對老化(例如在高溫及/或潮濕下)之後黏附及具有低線性熱膨脹係數的需求。
對於用於汽車部件之基底,繼續需要聚合物組合物(例如包括PC及ABS之摻合物)。詳言之,需要亦具有優良黏附持久性之此類組合物。另外,需要在基底層及/或覆蓋層中具有統一免噴塗顏色之複合製品。此外,需要藉由下調厚度及/或使用具有較低密度之組合物,使部件重量較輕。亦需要改良之生產複合部件之方法。另外,需要包括由聚合物組合物(例如含PC/ABS之摻合物)形成且持久地附接至包括聚胺甲酸酯、聚脲或兩者之包覆模製之覆蓋層的基底層的複合製品。舉例而言,需要其中各層之間的黏附即使在老化(例如高溫、曝光、暴露於潮濕、暴露於熱循環或其任何組合)之後亦穩固的此類製品。基底層之較佳組合物基本上或完全不含聚酯(例如基本上或完全不含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及/或基本上或完全不含聚醯胺。基底層之較佳組合物基本上或完全不含非增強性填料。
在一個態樣中,本文中之教示係針對與聚胺甲酸酯之黏附良好的聚合物組合物及/或包括此類聚合物組合物之基底黏附至聚胺甲酸酯、聚脲或兩者之覆蓋層的製品。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具有低密度且即使在高溫、潮濕及/或曝光下老化之後亦黏附至覆蓋層,且最佳在氣候老化測試之後亦黏附至覆蓋層。較佳聚合物組合物包括聚碳酸酯組分及韌化組分。韌化組分包括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及抗沖改質劑。韌化組分可包括以下各物、基本上由其組成(例如約7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或約9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或約9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或完全由其組成:一或多種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一或多種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熱塑性塑膠(例如大塊ABS、乳液ABS、接枝ABS濃縮物或其組合)或其組合。聚碳酸酯組分與韌化組分之重量比較佳為約55:45或更少,更佳約50:50或更少。韌化組分較佳包括3重量百分比至23重量百分比之抗沖改質劑(例如聚丁二烯,諸如ABS中存在之聚丁二烯)。現存PC/ABS調配物經常喪失聚胺甲酸酯頂層之黏附及/或需要額外聚合物,該等聚合物可能影響多種效能性質。現發現由ABS與指定最高量之聚碳酸酯一起及指定量之抗沖改質劑組合形成之基底在經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層包覆模製時可改善黏附效能(初期黏附及老化之後的黏附)。
教示之一個態樣係針對一種多層製品,該多層製品包含:包括聚合物組合物之基底層,及直接黏結至基底層之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之覆蓋層。聚合物組合物較佳為包含以下各物之摻合物:聚碳酸酯聚合物及包括一或多種含苯乙烯之共聚物的韌化組分。視情況,聚合物組合物包括一或多種增強填料(較佳纖維,諸如玻璃纖維或矽灰石)。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酯之量較佳小於約5重量百分比且更佳約0。
教示之另一態樣係針對一種多層製品,該多層製品包含:i)包括聚合物組合物之基底層,其中該聚合物組合物為包含以下各物之摻合物:包括聚碳酸酯組分及韌化組分之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其中該韌化組分包括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及抗沖改質劑;及ii)包括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之覆蓋層,該覆蓋層直接黏結至基底層;其中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該兩種或更種多聚合物之濃度為約7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較佳約8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更佳約88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約10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99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以聚合物組合物之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聚碳酸酯組分及韌化組分之總重量較佳為約75重量百分比至約100重量百分比。聚碳酸酯組分與韌化組分之重量比較佳為約10:90或更多(較佳約20:80或更多且更佳約25:75或更多)且為約55:45或更少(較佳約50:50或更少且更佳約45:55或更少)。以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抗沖改質劑之濃度可為約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較佳約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更佳約7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約2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18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1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1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針對一種用於產生複合製品,諸如根據本文中之教示之複合製品的方法。較佳地,該方法可包含以下步驟:i)在模腔中具有表面之基底層之表面上產生空隙,其中基底層包括具有玻璃轉移溫度之聚碳酸酯;ii)將可聚合組合物注射至模腔中以形成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iii)使該表面與該可聚合組合物接觸,其中該表面具有低於玻璃轉移溫度之溫度;及iv)在模腔閉合的同時使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至少部分聚合。較佳地,基底層包括呈包含以下各物之摻合物的聚合物組合物:包括聚碳酸酯及韌化組分之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其中韌化組分包括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及抗沖改質劑;其中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濃度為約7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較佳約8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更佳約88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約10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99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以聚合物組合物之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聚碳酸酯及韌化組分之總重量為約75重量百分比至約100重量百分比,且聚碳酸酯與韌化組分之重量比為約10:90或更多(較佳約20:80或更多且更佳約25:75或更多)且為約55:45或更少(較佳約50:50或更少且更佳約45:55或更少),且以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抗沖改質劑之濃度為約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較佳約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更佳約7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約2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18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1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1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該方法較佳包括形成基底層(例如模製基底層)之步驟。該方法較佳包括在基底層上形成覆蓋層(例如模製覆蓋層)之步驟。該方法較佳包括使基底層上之覆蓋層聚合及/或交聯之步驟。
本文中之教示之多種態樣可進一步由以下特徵之一或其任何組合表徵: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酯之量為約0或小於約5重量百分比;以韌化組分之總重量計,抗沖改質劑以25至85重量百分比(較佳45至75重量百分比且更佳55至75重量百分比)之量存在;抗沖改質劑為聚丁二烯橡膠;韌化組分包括大塊ABS;韌化組分包括接枝ABS抗沖改質劑;ABS抗沖改質劑包括(約4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5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聚丁二烯;ABS抗沖改質劑包括以接枝ABS抗沖改質劑之總重量計約8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7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聚丁二烯;聚合物組合物包括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約2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較佳約2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3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3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量的聚碳酸酯組分;聚合物組合物包括約7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5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5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更佳約4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之量的聚碳酸酯組合物;聚合物組合物包括ABS熱塑性塑膠(亦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塑膠),該ABS熱塑性塑膠包括含聚丁二烯相分散在包括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之含苯乙烯相中;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括以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之總重量計約6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苯乙烯(且較佳約8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之苯乙烯)及約1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丙烯腈(且較佳約3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之丙烯腈);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為基本上由丙烯腈及苯乙烯組成(例如約90 wt.%或更多、約95 wt.%或更多、約97 wt.%或更多或約99 wt.%或更多由其組成,且較佳完全由其組成)之無規共聚物;抗沖改質劑接枝至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合物組合物包括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約3重量百分比至約30重量百分比(較佳約5重量百分比至約23重量百分比且最佳約7重量百分比至約15重量百分比)之量的增強填料;增強填料包括玻璃纖維、矽灰石或兩者;基底層具有約0.3 mm至約10 mm (較佳約0.5 mm至約5 mm)之厚度;覆蓋層具有約0.2 mm至約1.5 mm (較佳約0.3 mm至約1.0 mm且更佳約0.3 mm至約0.8 mm)之厚度;聚合物組合物中之任何滑石之量為約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1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更佳聚合物組合物不含滑石);覆蓋層為孔隙率為約2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1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5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2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之緊密層;基底層包括免噴塗著色劑;覆蓋層包括免噴塗著色劑;聚合物組合物包括約0.2至約9重量百分比(較佳約1至約7重量百分比、甚至更佳約1.5至約5重量百分比且最佳約2至約4重量百分比)一或多種乙烯共聚物;乙烯共聚物包括官能化單體;基底層藉由顏料或其他著色劑著色;覆蓋層基本上澄明及/或基本上透明;以基底層之總重量計,基底層中之填料(較佳矽灰石)、韌化組分(較佳大塊ABS及任何額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及聚碳酸酯之總量為約9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聚碳酸酯組分與韌化組分之重量比為約55:45或更少(較佳約50:50或更少且最佳約45:55或更少);基底層為緻密基底層(例如孔隙率為約1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較佳5體積百分比或更少);除大塊ABS以外之韌化組分之量較佳小於60重量百分比(以韌化組分之總重量計,更佳小於40重量百分比、甚至更佳小於25重量百分比);基底在無發泡劑下形成;包括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酸或為基底層中之共聚物提供羧基之其他單體的任何苯乙烯共聚物之量為約0.9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或以基底層之總重量計);基底層包括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添加劑:抗氧化劑、加工助劑、光穩定劑、熱穩定劑、脫模劑及流動改質劑;矽灰石為包覆矽灰石;或矽灰石包括有機膠料。
本文中呈現之解釋及說明意欲使本領域之技術人員熟悉本發明、其原理及其實際應用。本領域之技術人員可修改本發明且應用其多種形式,以使其最適合於具體使用情況之要求。因此,如所闡述之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不意欲為詳盡的或限制教示。因此,教示之範疇將不取決於以上描述,而是取決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以及此等申請專利範圍所授權之同等物的完整範疇。所有文章及參考文獻,包括專利申請案及公開案之揭示內容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以達成所有目的。如自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發現,其他組合亦為可能,其亦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此書面描述中。
使用包括聚碳酸酯及包括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之韌化組分的聚合物組合物實現對與覆蓋層良好黏附(包括持久黏附)且具有本文中針對基底層所述之一或多個特徵之基底層的需要。此類組合物較佳可提供高硬度、低線性熱膨脹係數(亦即CLTE)且在老化之後(例如在氣候老化之後)保持與聚胺甲酸酯或聚脲良好黏附。聚合物組合物可呈複合材料使用,該複合材料包括與包括聚胺甲酸酯、聚脲或兩者之覆蓋層直接接觸且黏結之基底層。基底層之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包括指定量之聚碳酸酯及指定量之抗沖改質劑。
較佳地,基底層與覆蓋層之間的初始黏附力為約2.5 MPa或更多、更佳約3.0 MPa或更多、甚至更佳約3.5 MPa或更多、甚至更佳約4.0 MPa或更多且最佳約4.2 MPa或更多(例如如使用如本文中描述之PosiTest® AT-A自動黏附力測試儀量測)。較佳地,即使在暴露於加速老化,諸如短期熱循環(Volkswagen PV1200老化測試,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循環8次)、熱光老化測試(VDA 75202,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使用第3類型條件,4個暴露時段)、熱氧化性老化(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在120℃下240小時)、太陽模擬測試(DIN 75220室內1T,除非另作說明,否則在約42℃及小於約30%相對濕度下240小時)、水解測試(基於DBL 7384-8.1.18,除非另作說明,否則在約90℃及至少87%相對濕度下約72小時)或其任何組合後,基底層與覆蓋層之間的黏附亦持久。在暴露於此類加速老化之後,基底層與覆蓋層之間的黏附力較佳為約2.3 MPa或更多、更佳約2.7 MPa或更多、甚至更佳約3.1 MPa或更多、甚至更佳約3.5或更多且最佳約3.7 MPa或更多。舉例而言,覆蓋層與基底層之間的黏附力最初可為約4 MPa或更多,且在短期熱循環之後、在熱光老化測試之後、在熱氧化性老化之後、在太陽模擬測試之後、在水解測試之後或其任何組合可為約3.5 MPa或更多。 基底層
基底層包括根據本文中之教示之聚合物組合物、基本上由其組成或完全由其組成。較佳地,接觸覆蓋層之基底層之一部分或全部表面由聚合物組合物形成。 聚合物組合物
基底層經形成及/或包括有包括複數種聚合物之聚合物組合物。視情況,聚合物組合物包括一或多種填料。材料組合經選擇,以便基底層為製品提供所需整體性質(諸如強度、抗衝擊性、低線性熱膨脹係數或其任何組合),同時即使在老化之後亦維持與覆蓋層之黏附。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較佳為芳族聚碳酸酯。此類芳族聚碳酸酯可包括以下公開案中描述之芳族聚碳酸酯或基本上由其組成: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3/0196130 A1 (Hufen等人,2013年8月1日公開,參見例如段落0025至0053)及2011/0129631 A1 (Van Nuffel,2011年6月2日公開,參見例如段落0035至0058);及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案WO2011/107273 (Van Nuffel等人,參見例如第5頁第21行至第9頁第23行),各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根據本文中之教示之合適芳族聚碳酸酯自文獻已知或可藉由自文獻已知之方法產生(例如關於產生芳族聚碳酸酯,參見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 Interscience Publishers, 1964以及美國專利第3,028,365號、第4,529,791號及第4,677,162號;其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芳族聚碳酸酯之產生例如藉由視情況藉助於鏈終止劑,例如一元酚且視情況藉助於三官能支化劑或官能性高於三之支化劑,例如三酚或四酚,利用相界法使聯苯酚與碳醯鹵、較佳光氣及/或與芳族二羧酸二鹵化物、較佳苯二甲酸二鹵化物反應來實現。
用於產生芳族聚碳酸酯及/或芳族聚酯碳酸酯之聯苯酚較佳為具有下式I之聯苯酚:式I 其中A表示單一鍵、C1 -C5 伸烷基、C2 -C5 亞烷基、C5 -C6 亞環烷基、-O-、-SO-、-CO-、-S-、-SO2 -或C6 -C12 伸芳基,視情況含有雜原子之其他芳環可與其縮合,或為式II或III之基團:式II式III 在各情況下B獨立地為氫、C1 -C12 烷基、較佳甲基或鹵基,較佳氯及/或溴; 在各情況下x相互獨立地為0、1或2; p為0或1; Rc 及Rd 彼此相互獨立且可針對各X1 個別地選擇,且為氫或C1 -C6 烷基,較佳氫、甲基或乙基; X1 表示碳;且 m表示整數4至7,較佳4或5,限制條件為Rc 及Rd 同時表示至少一個X1 原子上之烷基。
較佳聯苯酚為氫醌、間苯二酚、二羥基聯苯、雙(羥苯基)-C1 -C5 鏈烷、雙(羥苯基)-C5 -C6 環烷、雙(羥苯基)醚、雙(羥苯基)亞碸、雙(羥苯基)酮、雙(羥苯基)碸及α,α'-雙(羥苯基)二異丙苯以及具有溴化及/或氯化核之其衍生物。
尤其較佳之聯苯酚為4,4'-二羥基聯苯、雙酚A、2,4-雙(4-羥苯基)-2-甲基丁烷、1,1-雙(4-羥苯基)-環己烷、1,1-雙(4-羥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4,4-二羥基二苯基硫及4,4-二羥基二苯基碸以及其二溴化及四溴化或氯化衍生物,諸如2,2-雙(3-氯-4-羥苯基)丙烷、2,2-雙-(3,5-二氯-4-羥苯基)丙烷或2,2-雙(3,5-二溴-4-羥苯基)丙烷。2,2-雙-(4-羥苯基)丙烷(雙酚A)尤其較佳。聯苯酚可個別或呈任意混合物使用。聯苯酚自文獻已知或可藉由自文獻已知之方法獲得。
用於產生芳族聚碳酸酯之合適鏈終止劑之實例包括苯酚、對氯苯酚、對第三丁基苯酚或2,4,6-三溴苯酚,以及長鏈烷基酚,諸如4-(1,3-二甲基-丁基)-苯酚,或在烷基取代基中含有總共8至20個C原子之單烷基酚或二烷基酚,諸如3,5-二-第三丁基-苯酚、對異辛基苯酚、對第三辛基苯酚、對十二烷基苯酚、2-(3,5-二甲基庚基)-苯酚及4-(3,5-二甲基庚基)-苯酚。所用鏈終止劑之量一般在相對於各情況下所用之聯苯酚之莫耳和0.1莫耳百分比與10莫耳百分比之間。
芳族聚碳酸酯較佳具有約10,000或更多、更佳約15,000或更多、甚至更佳約20,000或更多且最佳約22,000或更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芳族聚碳酸酯較佳具有約200,000或更少、更佳約100,000或更少且最佳約50,000或更少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舉例而言,重量平均分子量可為約10,000至約200,000或約20,000至約80,000。除非另外指示,否則本文中對芳族聚碳酸酯及/或芳族聚酯碳酸酯「分子量」之提及係指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使用雷射散射技術,利用雙酚A聚碳酸酯標準物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且以克/莫耳(g/mole)之單位給出。
芳族聚碳酸酯可為直鏈或可為分支鏈。分支聚碳酸酯可按已知之方式,例如藉由併入相對於所用聯苯酚之和0.05至2.0莫耳百分比之三官能性化合物或官能性高於三之化合物(例如含有三個或更多個苯酚基之化合物)來分支。適合於本發明之分支聚碳酸酯可藉由已知之技術製備,例如若干合適方法揭示於美國專利第3,028,365號、第4,529,791號及第4,677,162號中;該等專利以引用之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可使用之合適支化劑為三官能或多官能羧酸氯化物,諸如苯均三酸三氯化物、氰尿酸三氯化物、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四氯化物、1,4,5,8-萘-四甲酸四氯化物或苯均四酸四氯化物,量例如為0.01至 1.0莫耳百分比(相對於所用二羧酸二氯化物);或三官能或多官能苯酚,諸如間苯三酚、4,6-二甲基-2,4,6-三(4-羥苯基)-2-庚烯、4,4-二甲基-2,4,6-三(4-羥苯基)庚烷、1,3,5-三(4-羥苯基)苯、1,1,1-三(4-羥苯基)乙烷、三(4-羥苯基)-苯基-甲烷、2,2-雙[4,4-雙(4-羥苯基)環己基]-丙烷、2,4-雙[1-(4-羥苯基)-1-甲基乙基]苯酚、四(4-羥苯基)-甲烷、2,6-雙(2-羥基-5-甲基-苯甲基)-4-甲基-苯酚、2-(4-羥苯基)-2-(2,4-二羥苯基)丙烷或四(4-[1-(4-羥苯基)-1-甲基乙基]-苯氧基)-甲烷,量為相對於所用聯苯酚0.01至1.0莫耳百分比。酚類支化劑可與聯苯酚一起置於反應容器中。酸氯化物支化劑可與酸氯化物一起引入。
均聚碳酸酯與共聚碳酸酯均適合。為根據本發明之組分(i)產生共聚碳酸酯,亦可使用1至25重量份、較佳2.5至25重量份(相對於所用之聯苯酚之總量)之包含羥基-芳氧基末端基團之聚二有機基矽氧烷。此等係已知(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3,419,634號)或可藉由自文獻已知之方法產生。
除雙酚A均聚碳酸酯外,較佳聚碳酸酯為雙酚A與相對於聯苯酚之莫耳和至多15莫耳百分比之其他聯苯酚(作為較佳或尤其較佳引用,尤其是2,2-雙(3,5-二溴-4-羥苯基)-丙烷)的共聚碳酸酯。
芳族聚碳酸酯之相對溶液黏度(ηrel )較佳在1.18至1.4、較佳1.22至1.3範圍內(如在分別0.5 g聚碳酸酯及聚酯碳酸酯於100 mL二氯甲烷中之溶液上在25℃下量測)。 韌化組分
韌化組分包括單亞乙烯基芳族共聚物(例如含苯乙烯之共聚物)及抗沖改質劑。舉例而言,韌化組分可包括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例如ABS熱塑性塑膠)。
基底之聚合物組合物一般包括一或多種單亞乙烯基芳族共聚物。單亞乙烯基芳族共聚物可為本文中描述之任何此類共聚物,且較佳包括苯乙烯之第一單體及丙烯腈之第二單體。較佳地,一部分或全部單亞乙烯基芳族共聚物包括於一或多種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中。基底組合物包括一或多種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
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之實例包括以下公開案中所述之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1/0040035 A1 (Shields等人,2011年2月17日,參見例如段落0048至0087)、US 2007/106028 A1 (Maes等人,2007年5月10日公開,參見例如段落0010至0064)及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案WO 2011/107273 (參見例如Van Nuffel等人,2011年9月9日公開,且主張US 61/309,634之優先權,第10頁第5行至第14頁第30行),各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用於聚合物組合物中之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通常包含單亞乙烯基芳族及乙烯系不飽和腈共聚物於基質或連續相中且包含橡膠粒子分散在基質中。本發明之基質或連續相為包含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及乙烯系不飽和腈單體在其中進行聚合之共聚物,或包含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乙烯系不飽和腈單體及一或多種可與前述單體共聚之乙烯基單體在其中進行聚合之共聚物。如本文所用之共聚物定義為具有兩種或更多種互聚合之單體之聚合物。此等組合物統稱為SAN類型或SAN,因為聚(苯乙烯-丙烯腈)為最常見之實例。
適合於產生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的多種技術為本領域中所熟知。此等已知之聚合方法之實例包括本體聚合、大塊-溶液聚合或大塊-懸浮聚合,一般稱為大塊聚合法。關於如何製造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之充分討論,參見Polymer Science的「Modern Styrenic Polymers」系列(Wiley), John Scheirs及Duane Priddy編輯, ISBN 0 471 497525。亦例如美國專利第3,660,535號;第3,243,481號;及第4,239,863號,其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一般而言,連續大塊聚合技術宜用於製備本發明之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較佳地,聚合在一或多種基本上線性、分層流或所謂「塞流」類型反應器中進行,諸如美國專利第2,727,884號中所述,有時稱為多區塞流本體法,其可包含或可不包含部分聚合產物一部分之再循環;或可替代地,在攪拌槽式反應器中進行,其中反應器之內含物基本上在整個反應器中均勻,該攪拌槽式反應器一般與一或多個塞流類型反應器組合使用。可替代地,如EP 412801中所教示之平行反應器設置亦適合於製備本發明之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
多區塞流本體法包括一系列彼此連續連接之聚合容器(或塔),提供多個反應區。橡膠,例如丁二烯橡膠(立體特異性)溶於單亞乙烯基芳族共聚單體、例如苯乙烯(ST)與丙烯腈(AN)之混合物中,且接著橡膠溶液饋入反應系統中。聚合可藉由熱或化學方式開始,且反應混合物之黏度將逐漸增加。在反應過程期間,橡膠將與ST/AN聚合物接枝(接枝SAN),且在橡膠溶液中,亦形成本體SAN (亦稱為游離SAN或基質SAN或未接枝SAN)。在其中游離SAN (亦即未接枝SAN)無法「保持」在橡膠溶液之一個單一連續「相」中之時刻,其開始形成SAN相域。聚合混合物現為兩相系統。在聚合進行時,形成越來越多之游離SAN,且橡膠相開始本身如粒子般分散(橡膠域)在不斷增長之游離SAN之基質中。最後,游離SAN變成連續相。此實際上形成油包油乳液系統。一部分基質SAN亦封閉在橡膠粒子內。此階段通常稱為倒相。倒相前意謂橡膠為連續相且未形成橡膠粒子,且倒相後意謂基本上全部橡膠相已轉變成橡膠粒子且存在連續SAN相。在倒相之後,形成更多基質SAN (游離SAN)且可能橡膠粒子獲得更多接枝SAN。
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包括但不限於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美國專利第4,666,987號、第4,572,819號及第4,585,825號中描述之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較佳地,單體具有下式:其中R’為氫或甲基,Ar為有或無烷基、鹵基或鹵烷基取代之具有1至3個芳環之芳環結構,其中任何烷基含有1至6個碳原子且鹵烷基係指經鹵基取代之烷基。較佳地,Ar為苯基或烷基苯基,其中烷基苯基係指經烷基取代之苯基,其中苯基最佳。較佳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包括: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之所有異構體(尤其對乙烯基甲苯)、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乙烯基聯苯、乙烯基萘、乙烯基蒽及其類似物之所有異構體及其混合物。
通常,以基質共聚物之總重量計,此類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將佔等於或超過約50重量百分比之量,較佳等於或超過約60重量百分比之量,更佳等於或超過約65重量百分比之量,且最佳等於或超過約70重量百分比之量。通常,以基質共聚物之總重量計,此類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將佔小於或等於約95重量百分比,較佳小於或等於約85重量百分比,更佳小於或等於約80重量百分比,且最佳小於或等於約75重量百分比。
不飽和腈包括(但不限於)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反丁烯二腈及其混合物。以基質共聚物之總重量計,不飽和腈一般以等於或超過約5重量百分比之量、較佳等於或超過約10重量百分比之量、更佳等於或超過約15重量百分比之量且最佳等於或超過約20重量百分比之量用於基質共聚物中。以基質共聚物之總重量計,不飽和腈一般以小於或等於約50重量百分比、較佳等於或小於約45重量百分比、更佳小於或等於約35重量百分比且最佳小於或等於約30重量百分比之量用於基質共聚物中。
其他乙烯基單體亦可呈聚合形式包括於基質共聚物中,包括共軛1,3二烯(例如丁二烯、異戊二烯等);α-或β-不飽和一元酸及其衍生物(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及其對應酯,諸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鹵乙烯,諸如氯乙烯、溴乙烯等;偏二氯乙烯、偏二溴乙烯等;乙烯基酯,諸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系不飽和二羧酸及酸酐及其衍生物,諸如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酸二烷酯或反丁烯二酸二烷酯,諸如順丁烯二酸二甲酯、順丁烯二酸二乙酯、順丁烯二酸二丁酯、對應反丁烯二酸酯、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PMI)等;及其類似物。此等額外共聚單體可以若干方式併入組合物中,該等方式包括與單亞乙烯基芳族及乙烯系不飽和腈基質共聚物互聚合及/或聚合成聚合物組分,該等聚合物組分可組合,例如摻合至基質中。此類共聚單體若存在,則以基質共聚物之總重量計,其量一般將等於或小於約20重量百分比,更佳等於或小於約10重量百分比且最佳小於或等於約5重量百分比。基質共聚物較佳基本上不含或甚至完全不含順丁烯二酸酐及羧酸基(例如以苯乙烯共聚物之總重量計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酸或產生羧酸基之其他單體之量較佳為約4 wt.%或更少、更佳約0.9 wt.%或更少、甚至更佳約0.25 wt%或更少且最佳約0 wt.%)。
以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之重量計,基質共聚物以等於或超過約60重量百分比、較佳等於或超過約70重量百分比、更佳等於或超過約75重量百分比、甚至更佳等於或超過約80重量百分比且最佳等於或超過約82重量百分比之量存在。以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之重量計,基質共聚物以等於或小於約90.5重量百分比、較佳等於或小於約90重量百分比、更佳等於或小於約89重量百分比且最佳等於或小於約88重量百分比之量存在。
多種橡膠適用於本發明。橡膠包括二烯橡膠、乙烯丙烯橡膠、乙烯丙烯二烯(EPDM)橡膠、乙烯共聚物橡膠、丙烯酸酯橡膠、聚異戊二烯橡膠、含鹵素橡膠及其混合物。形成橡膠之單體與其他可共聚單體之互聚物亦合適。
較佳橡膠為二烯橡膠,諸如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聚戊二烯、聚氯丁烯及其類似物或二烯橡膠之混合物,亦即一或多種共軛1,3-二烯(以1,3-丁二烯尤其較佳)之任何橡膠聚合物。此類橡膠包括1,3-丁二烯與一或多種可共聚單體,諸如如上文描述之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較佳苯乙烯之均聚物及共聚物。1,3-丁二烯之較佳共聚物為至少約30重量百分比1,3-丁二烯橡膠、更佳約50重量百分比、甚至更佳約70重量百分比且最佳約90重量百分比1,3-丁二烯橡膠與至多約70重量百分比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更佳至多約50重量百分比、甚至更佳至多約30重量百分比且最佳至多約10重量百分比之單亞乙烯基芳族單體的嵌段或遞變嵌段橡膠,重量以1,3-丁二烯共聚物之重量計。 填料
聚合物組合物可基本上不含或完全不含填料,以便大體上維持所選聚合物之低密度。舉例而言,填料之濃度可為約2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約1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約1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或約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若採用填料,則填料較佳包括增強填料,諸如長度直徑比為約4或更多之纖維或基本上由其組成。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其他填料(例如非增強填料,諸如滑石、黏土等)之量較佳為約6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約4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約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或約1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增強填料可用於提高聚合物組合物之強度及/或降低組合物之線性熱膨脹係數。
增強填料可包括玻璃纖維、碳纖維、金屬纖維或其任何組合。其他增強填料包括具有針狀形狀之礦物填料,諸如矽灰石。
增強填料可包括一或多種針狀填料。較佳填料為縱橫比(例如長度直徑比)為約2或更多、更佳約3或更多且甚至更佳約4或更多且最佳約6或更多之細長粒子。填料之縱橫比可為約1000或更少、約40或更少、約30或更少或約20或更少或約15或更少。一尤其較佳之針狀填料為針狀矽灰石。矽灰石為偏矽酸鈣(亦即CaSiO3 )。較佳矽灰石基本上由CaSiO3 組成。任何雜質之量(例如除鈣及矽之氧化物外的氧化物之總量)較佳為約1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7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以填料之總重量計,填料中任何Mg之量較佳為約1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0.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0.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填料可經處理或未經處理。舉例而言,填料可包括用於改善填料與熱塑性塑膠組合物之一或多種聚合物之黏附的膠料。較佳矽灰石包括膠料。
針狀填料較佳具有約3 Mohs或更多、更佳約3.5 Mohs或更多且最佳約4 Mohs或更多之硬度。填料較佳具有約8 Mohs或更少、更佳約6 Mohs或更少且最佳約5 Mohs或更少之硬度。針狀填料(例如矽灰石可具有以下特徵之一或任何組合:約2.5至約3.5 (較佳約2.7至約3.1、更佳約2.90 g/cm3 )之比重;約25 μm至約150 μm (例如約40 μm至約75 μm、較佳約50 μm或約63 μm)之中值長度;約1至約20 μm、較佳約2至約10 μm且更佳約4 μm至約8 μm之中值直徑;約50%或更多(例如約70%或更多或約80%至約100%)的直徑為約2.0 μm至約20 μm之粒子之百分比;約0.5 m2 /g至約10 m2 /g (例如約2.9 m2 /g,如藉由BET量測)之比表面積;10%漿液中約7至約13 (例如約9.9)之pH值;或其任何組合。較佳矽灰石包括(例如約80%或更多或約90%或更多或約95%或更多)偏矽酸鈉(亦即CaSiO3 )。
可採用之填料之實例包括可自NYCO MINERALS購得之NYGLOS® 4W及NYGLOS® 4W 10992矽灰石。NYGLOS® 4W具有約2.90 g/cm3 之比重;約63 μm之中值長度;約4 μm至約8 μm之中值直徑;約80%至約100%的直徑為約2.0 μm至約20 μm之粒子之百分比;如藉由BET量測,約2.9 m2 /g之比表面積;10%漿液中約9.9之pH值;及約4.5之硬度(莫氏(Mohs))。此等矽灰石包括約95%或更多偏矽酸鈣(亦即CaSiO3 )。NYGLOS® 4W具有約11:1之縱橫比。以矽灰石之總重量計,Mg之量為約0.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聚合物組合物包括複數種聚合物。如以上論述,複數種聚合物包括聚碳酸酯及韌化組分,韌化組分較佳包括或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塑膠(較佳大塊ABS)及視情況選用之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雖然聚合物組合物可包括額外聚合物,但此等聚合物通常作為微量組分存在於聚合物組合物中。較佳地,以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複數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塑膠(例如大塊ABS)及任何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之總量為約7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8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甚至更佳約9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9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約10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合物之總重量較佳為約7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8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88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合物之總重量可為約10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約99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或約98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及/或以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聚碳酸酯(例如芳族聚碳酸酯)較佳以約1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2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甚至更佳約2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甚至更佳約28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3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量存在。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及/或以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聚碳酸酯較佳以約5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54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5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5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48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4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4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4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之量存在。舉例而言,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碳酸酯之量可為約20重量百分比至約55重量百分比、約30重量百分比至約50重量百分比、約28重量百分比至約48重量百分比、約25重量百分比至約50重量百分比或約30至約55重量百分比。
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及/或以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聚合物組合物中包括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例如ABS熱塑性塑膠之量)及任何額外抗沖改質劑及/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之韌化組分之量較佳為約9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8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7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7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及/或以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合物之總重量計,韌化組分較佳以約4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4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甚至更佳約5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5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量存在。
聚碳酸酯組分(亦即聚碳酸酯)與韌化組分之重量比較佳為約10:90或更多、更佳約20:80或更多且最佳約25:75或更多。聚碳酸酯組分(亦即聚碳酸酯)與韌化組分之重量比較佳為約55:45或更少、更佳約50:50或更少且最佳約45:55或更少。
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抗沖改質劑(例如聚丁二烯)之濃度較佳為約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7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抗沖改質劑(例如聚丁二烯)之濃度較佳為約2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18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1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以熱塑性塑膠組合物之總重量計,任何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亦即除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中的共聚物以外)若採用,則較佳為約2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2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1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此類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可以約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量存在。此類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之重量與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之重量的比率較佳為約1.0或更少、更佳約0.8或更少、甚至更佳約0.6或更少且最佳約0.45或更少。
在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中,一部分或全部的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可替換為i)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諸如本文中描述)與ii)橡膠改質劑之組合。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及橡膠改質劑之總重量計,較佳地,橡膠改質劑之量為約2重量百分比至約30重量百分比、更佳約3重量百分比至約20重量百分比且最佳約3重量百分比至約15重量百分比。橡膠改質劑可包括玻璃轉移溫度為約0℃或更少之任何聚合物。橡膠改質劑較佳賦予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延展性。一尤其較佳之橡膠改質劑包括丁二烯單體、苯乙烯單體或兩者。另一尤其較佳之橡膠為丙烯酸橡膠,諸如包括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乙基己酯或基本上由其組成的橡膠。橡膠改質劑可包括足以改善橡膠改質劑與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之相容性之量的苯乙烯。橡膠改質劑較佳為包括丁二烯及苯乙烯之共聚物。橡膠改質劑可為核殼聚合物。核較佳包括彈性體聚合物且殼較佳包括熔融溫度及/或玻璃轉移溫度超過約100℃之聚合物。舉例而言,橡膠改質劑可包括核,核包括或基本上由包括丁二烯及苯乙烯之聚合物組成。作為另一實例,核可包括一或多種丙烯酸橡膠,諸如包括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乙基己酯之橡膠。橡膠改質劑可具有包括丙烯酸酯單體之殼。橡膠改質劑可具有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殼。橡膠改質劑可為包括聚(丁二烯/苯乙烯)核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殼之核殼MBS改質劑。可用作橡膠改質劑之核殼抗沖改質劑之實例包括可自THE DOW CHEMICAL COMPANY購得之PARALOID™抗沖改質劑。橡膠改質劑可呈乳液ABS及/或接枝橡膠濃縮物提供。以接枝橡膠濃縮物之總重量計,接枝橡膠濃縮物中之彈性體量為約2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3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甚至更佳約4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5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接枝橡膠濃縮物可接枝在SAN共聚物上(例如藉由乳液法產生)。接枝橡膠濃縮物可基本上由(亦即約9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或完全由一或多種彈性體(例如丁二烯)及一或多種含苯乙烯之聚合物(例如SAN)組成。接枝橡膠濃縮物可例如與額外SAN分開添加至聚合物組合物。在添加至聚合物組合物之前接枝橡膠濃縮物可與額外含苯乙烯之聚合物(例如SAN)混合。以韌化組分之總重量計,除大塊ABS以外的韌化組分(例如GRC或核殼共聚物)之量較佳小於60重量百分比、更佳小於40重量百分比、甚至更佳小於25重量百分比。
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增強填料之量(例如矽灰石及/或玻璃纖維之量)較佳為約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4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甚至更佳約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6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增強填料之量(例如矽灰石及/或玻璃纖維之量)較佳為約2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2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7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4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11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舉例而言,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增強填料可以約3重量百分比至約25重量百分比、約5重量百分比至約14重量百分比、約4重量百分比至約11重量百分比或約3重量百分比至約14重量百分比之量存在。
以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聚合物組合物中之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聚碳酸酯及任何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之總量較佳為約7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8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甚至更佳約9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9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以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聚合物組合物中之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聚碳酸酯及任何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總量可為約10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較佳地,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合物組合物中之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聚碳酸酯及任何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總量為約5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6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77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82重量百分比或更多。較佳地,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合物組合物中之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聚碳酸酯及任何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總量為約97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9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9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89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合物組合物中之增強填料、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聚碳酸酯及任何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總量較佳為約8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9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甚至更佳約9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97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合物組合物中之增強填料、經橡膠改質之單亞乙烯基芳族熱塑性塑膠、聚碳酸酯及任何額外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總量可為約10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聚合物組合物可視情況包括一或多種諸如本文中描述之額外聚合物。額外聚合物之實例包括烯烴共聚物(例如包括5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乙烯及/或丙烯)、聚酯及聚醯胺。 烯烴共聚物
可採用之烯烴共聚物包括具有一或多個包括氧原子及/或氮原子之官能基的聚烯烴共聚物。較佳烯烴共聚物包括約5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更佳約6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6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量的一或多種α-烯烴。烯烴共聚物較佳包括一或多種具有至少一個氧原子之共聚單體。如本文所用,烯烴共聚物基本上不含順丁烯二酸酐及羧酸基(例如以烯烴共聚物之總重量計,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酸或產生羧酸基之其他單體之量較佳為約4 wt.%或更少、更佳約0.9 wt.%或更少且最佳約0.25 wt.%或更少)。較佳共聚單體包括丙烯酸酯及乙酸酯。舉例而言,烯烴共聚物可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一尤其較佳之烯烴共聚物為Amplify AE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若採用烯烴共聚物,則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烯烴共聚物之量較佳為約2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2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8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烯烴共聚物之量可為約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 聚酯
聚合物組合物(例如基底層)可包括一或多種聚酯。可採用之聚酯之實例包括芳族聚酯,諸如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可使用之聚酯之實例包括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3/0196130 A1 (Hufen等人,2013年8月1日公開,參見例如段落0123至0132)中描述的聚酯。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基本上或完全不含聚酯。若存在聚酯,則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酯之總量較佳為約1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9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0.4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舉例而言,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酯之總量可為約0重量百分比至約10重量百分比、約0重量百分比至約1.9重量百分比或約0重量百分比至約0.4重量百分比。 聚醯胺
聚合物組合物(例如基底層)可視情況包括一或多種聚醯胺。聚醯胺可為任何類型。合適聚醯胺包括二胺與二酸之反應產物及一元聚醯胺。由二胺及二酸形成之聚醯胺可包括含有己二酸或對苯二甲酸與二胺之反應產物的聚醯胺(例如耐綸)。一元聚醯胺之實例包括耐綸6及聚(對苯甲醯胺)。可用於本發明之耐綸包括耐綸3、耐綸4、耐綸5、耐綸6、耐綸6T、耐綸66、耐綸6/66、耐綸6/66/610、耐綸610、耐綸612、耐綸69、耐綸7、耐綸77、耐綸8、耐綸9、耐綸10、耐綸11、耐綸12及耐綸91。亦可使用含有任何上述聚醯胺之共聚物。聚醯胺共聚物可包括聚醚。聚醯胺共聚物可為無規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其組合。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基本上或完全不含聚醯胺。若存在聚醯胺,則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醯胺之總量較佳為約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2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9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0.4重量百分比或更少。舉例而言,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聚醯胺之總量可為約0重量百分比至約3重量百分比、約0重量百分比至約1.9重量百分比或約0重量百分比至約0.4重量百分比。 添加劑
聚合物組合物可包括一或多種添加劑。舉例而言,聚合物組合物可包括一或多種穩定劑(例如熱穩定劑、光穩定劑、抗氧化劑或紫外光穩定劑)、一或多種著色劑、一或多種加工助劑、一或多種阻燃劑、一種或脫模劑、一或多種抗靜電劑、一或多種導電性添加劑、一或多種用於提高抗劃傷性之添加劑或一或多種抗滴落劑。可採用之添加劑之實例包括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3/0196130 A1 (Hufen等人,2013年8月1日公開,參見例如段落0144至0147)中描述的添加劑。
較佳添加劑包括通常用於聚碳酸酯組合物中之添加劑及/或通常用於聚苯乙烯及/或ABS組合物中之添加劑。
較佳抗氧化劑包括位阻酚類抗氧化劑。尤其較佳之抗氧化劑為十八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諸如可自BASF購得之IRGANOX® 1076 (CAS # 2082-79-3)。
較佳脫模劑包括多元醇酯型脫模劑。一尤其較佳之脫模劑為可自SAFICALCAN NECARBO BV購得之LOXIOL® P 861/3.5。另一尤其較佳之脫模劑為可自EMERY OLEOCHEMICALS LLC (CINCINNATI, OH)購得之LOXIOL® VPG 861。
若存在一或多種添加劑,則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一或多種添加劑之總量較佳為約1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更佳約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2.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一或多種添加劑之總量可為約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約0.1重量百分比或更多或約0.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
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基本上不含或甚至完全不含包括順丁烯二酸酐及羧酸基(例如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酸或產生羧酸基之其他單體)之聚合物。不受理論束縛,咸信存在此類單體時之不良持久性(例如在潮濕及/或氣候老化之後)與材料氧化及/或降解相關。較佳地,以苯乙烯共聚物之總重量計或以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或以基底層之總重量計,包括此類單體之任何聚合物之量為約1.2 wt.%或更少、更佳約0.9 wt.%或更少、甚至更佳約0.25 wt%或更少且最佳約0 wt.%。
聚合物組合物可藉由任何方式形成基底層。舉例而言,基底層可藉由模製(例如注入模製、壓縮模製、包覆模製或共注模製)、擠壓(例如型材擠壓或片材擠壓或吹塑薄膜擠壓)、壓延、3D印刷法或加工聚合物材料中已知之任何其他方法形成。基底層可具有任何厚度。基底之厚度通常視具體應用之要求而定。較佳地,基底層具有約0.2 mm或更多、更佳約0.5 mm或更多、甚至更佳約1.0 mm或更多且最佳約2.0 mm或更多之厚度。基底層之厚度較佳為約30 mm或更少、更佳約20 mm或更少、甚至更佳約20 mm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0 mm或更少且最佳約8 mm或更少。應瞭解基底之厚度可均一或可變化。若基底之厚度變化,則上述厚度值係指待與覆蓋層黏附之區域中之基底之平均厚度。
基底層較佳為緻密材料(例如具有1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3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且最佳約0.8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之孔隙率)。緻密基底層中之孔隙率之量可為0體積百分比或更多或約0.3體積百分比或更多。已發現藉由使用緻密基底,可減少基底層之厚度及/或基底層之總重量。使用緻密基底呈現出對黏附性及持久性之額外挑戰。不受理論束縛,咸信發泡基底層之孔隙率可提供一種機械附接各層之方式及/或可提供一種在持久性測試期間吸收能量之方式。較佳地,在不使用發泡劑(機械發泡劑或化學發泡劑)下製造基底層。因而,所得基底層較佳不含殘留發泡劑或其副產物。雖然用於基底之緻密材料為較佳,但應瞭解當基底層為發泡材料(例如具有超過10體積百分比、較佳約20體積百分比或更多且最佳約40體積百分比或更多之孔隙率)時亦可採用本文中之教示。發泡基底層可具有約75體積百分比或更少、約6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或約5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之孔隙率。
基底層可著色、澄明或透明。舉例而言,基底層可能包括一或多種著色劑以為基底提供預先確定之顏色。著色基底層之使用尤其適宜具有透明或澄明覆蓋層之製品中。 特性
如自-30℃至30℃量測,根據本文中之教示之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具有約75×10-6 cm/cm/℃或更少、更佳65×10-6 cm/cm/℃或更少、甚至更佳60×10-6 cm/cm/℃或更少、甚至更佳約50×10-6 cm/cm/℃或更少且最佳約40×10-6 cm/cm/℃或更少之線性熱膨脹係數。聚合物組合物可具有約5×10-6 cm/cm/℃或更多或約20×10-6 cm/cm/℃或更多之線性熱膨脹係數。
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具有一或多個或全部以下特徵:如根據ISO179-1eA量測,約8至約40 kJ/m2之缺口夏比衝擊強度(Notched Charpy impact strength);如根據ISO527量測,約2000至約6000 MPa之拉伸模數(包括填料,諸如矽灰石及/或玻璃纖維之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具有約3000 MPa或更多之模數);或如根據ISO527量測,約5至約80百分比之斷裂伸長率(包括填料之聚合物組合物較佳具有小於40百分比之斷裂伸長率)。 覆蓋層
根據本文中之教示的製品在基底層上包括覆蓋層。覆蓋層覆蓋基底層之一部分或全部表面。較佳地,覆蓋層直接接觸基底層且在接觸區域內黏結至基底層。
覆蓋層可具有任何厚度,但較佳具有小於基底層厚度之厚度。因而,基底層可為製品「主體」提供一或多種有利性質,而覆蓋層可為製品表面提供一或多種性質。較佳地,覆蓋層具有約0.15 mm或更多、更佳約0.30 mm或更多、甚至更佳約0.5 mm或更多且最佳約0.6 mm或更多之厚度。覆蓋層較佳具有約3 mm或更少、更佳約1.5 mm或更少且最佳約1.0 mm或更少之厚度。
覆蓋層可根據任何已知之方法施加至基底層。覆蓋層可由包括聚合物、預聚物、單體或其任何組合之材料形成。較佳地,覆蓋層由在施加至基底層之表面之後聚合及/或交聯的組合物形成。用於施加覆蓋層之較佳方法包括模製步驟(例如包覆模製)。
用於施加覆蓋層之方法可包括將可聚合組合物注射至模具中且使可聚合組合物至少部分聚合以形成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之步驟。可聚合組合物可在進入模腔之前通過靜態混合器。模腔較佳在基底層之表面上方具有空隙下包括基底層。當可聚合組合物注射至模具時,其接觸基底層之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可聚合組合物較佳維持在模腔中,直至一部分或全部材料聚合。當可聚合組合物接觸基底層之表面時,基底層較佳處於低於聚合物組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例如低於聚碳酸酯之玻璃轉移溫度)之溫度下。
覆蓋層可呈具有兩種或更多種組分或三種或更多種組分之多組分系統提供。舉例而言,該等系統可包括第一組分及第二組分,該第一組分及該第二組分各自穩定且在組合時聚合。覆蓋層可藉由將各組分注射至模具中來製備。組分可在注射之前混合,可在注射期間混合(例如使用混合頭),或可在模具中混合。較佳地,組分在材料注射至模具期間諸如藉由使用混合頭(例如動態或靜態混合頭)混合。
覆蓋層較佳呈室溫液體模製(例如在室溫下或在高溫下施加)。較佳地,可聚合組合物在模具中迅速聚合,以便可在合理時間內自模具移除複合部件。較佳地,聚合時間(亦即覆蓋層發展足以自模具移除部件之強度的時間)為約50分鐘或更少、更佳約20分鐘或更少、甚至更佳約7分鐘或更少、甚至更佳約3分鐘或更少且最佳約1分鐘或更少。可聚合組合物可在室溫下或在高溫下注射至模具。模具溫度將足夠低,以便可聚合組合物可基本上或完全填充模腔。較佳地,模具溫度為約170℃或更少、更佳約130℃或更少、甚至更佳約110℃或更少且最佳約100℃或更少。模具溫度將足夠高,以便聚合在合理時間內發生。較佳地,模具溫度為約15℃或更多、更佳約25℃或更多、甚至更佳約35℃或更多、甚至更佳約45℃或更多且最佳約55℃或更多。
較佳地,可聚合組合物基本上或完全不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較佳地,可聚合組合物不含有害空氣污染物。較佳地,可聚合組合物之聚合不產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較佳地,選擇可聚合組合物,以便其在約10分鐘或更少時間、更佳約4分鐘或更少時間、甚至更佳約2分鐘或更少時間且最佳約60秒或更少時間內變得不黏手(例如在約20℃至約50℃、約50℃至約80℃或約80℃至約110℃之加工溫度下)。
覆蓋層可為緻密材料或可為發泡材料。較佳覆蓋層為緊密的(亦即具有約2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較佳約1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且更佳約5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之孔隙率的緻密材料)。
覆蓋層較佳包括或基本上由聚胺甲酸酯、聚脲或兩者組成,接觸及黏結至基底層。
覆蓋層可包括有包括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3/0196130 A1 (Hufen等人,2013年8月1日公開,參見例如段落0173至0240)中描述的特徵之一或任何組合的聚胺甲酸酯。覆蓋層可包括聚胺甲酸酯或聚脲,諸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1/0135934 A1 (Seidel等人,2011年6月9日公開,參見段落0172至0219)、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02/0058716 A1 (Wittmann等人,2002年5月16日,參見段落0117至0151)、美國專利5,192,814A (Oshima等人,1993年3月9日公開)、美國專利4,764,540 (1988年8月16日,參見第2欄第43行至第10欄第32行及實例)及美國專利5,331,051 (1994年7月19日頒予,參見第2欄第5行至第6欄第42及實例)中描述之聚胺甲酸酯或聚脲,該等文獻之內容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較佳聚脲包括一或多種具有以下結構之重複單元:聚脲可為包括一或多種異氰酸酯化合物及一或多種胺化合物之反應產物。含有異氰酸酯之化合物較佳包括2個或更多個異氰酸酯官能基(例如含有異氰酸酯之化合物可包括二異氰酸酯、包括3個或更多個異氰酸酯基之聚異氰酸酯或其任何組合)。胺化合物較佳包括2個或更多個胺基。舉例而言,胺化合物可包括二胺、包括3個或更多個胺之多胺或其任何組合。較佳異氰酸酯包括芳族異氰酸酯、芳族異氰酸酯或其組合。
根據本發明採用之聚胺甲酸酯藉由聚異氰酸酯與H-活性多官能化合物、較佳多元醇之反應獲得。在這裡,應瞭解術語「聚胺甲酸酯」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亦意謂聚胺甲酸酯-脲,其中視情況與多元醇混合之具有N-H官能性之彼等化合物用作H-活性多官能化合物。
合適聚異氰酸酯為本身為本領域之技術人員已知的NCO官能性較佳≧2之芳族、芳脂族、脂族或環脂族聚異氰酸酯,其亦可含有亞胺基噁二嗪二酮、異氰脲酸酯、脲二酮、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縮二脲、脲、噁二嗪三酮、噁唑啶酮、醯基脲及/或碳化二亞胺結構。此等可個別採用或以彼此之任何所需混合物採用。
在這裡,上述聚異氰酸酯係基於本身為本領域之技術人員已知且具有脂族、環脂族、芳脂族及/或芳族鍵結之異氰酸酯基的二異氰酸酯及三異氰酸酯,此等是否使用光氣或藉由無光氣方法製備並無關係。此類二異氰酸酯及三異氰酸酯之實例為1,4-二異氰酸酯基丁烷、1,5-二異氰酸酯基戊烷、1,6-二異氰酸酯基己烷(HDI)、2-甲基-1,5-二異氰酸酯基戊烷、1,5-二異氰酸酯基-2,2-二甲基戊烷、2,2,4-三甲基-1,6-二異氰酸酯基己烷及2,4,4-三甲基-1,6-二異氰酸酯基己烷、1,10-二異氰酸酯基癸烷、1,3-二異氰酸酯基環己烷及1,4-二異氰酸酯基環己烷、1,3-雙-(異氰酸酯基甲基)-環己烷及1,4-雙-(異氰酸酯基甲基)-環己烷、1-異氰酸酯基-3,3,5-三甲基-5-異氰酸酯基甲基環己烷(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4,4'-二-異氰酸酯基二環己基甲烷(Desmodur® W, Bayer AG, Leverkusen, DE)、4-異氰酸酯基甲基-1,8-辛烷-二異氰酸酯(三異氰酸酯基壬烷,TIN)、ω,ω'-二異氰酸酯基-1,3-二甲基環己烷(H6XDI)、1-異氰酸酯基-1-甲基-3-異氰酸酯基甲基環己烷、1-異氰酸酯基-1-甲基-4-異氰酸酯基甲基環己烷、雙-(異氰酸酯基甲基)-降莰烷、1,5-萘-二異氰酸酯、1,3-雙-(2-異氰酸酯基丙-2-基)-苯及1,4-雙-(2-異氰酸酯基丙-2-基)-苯(TMXDI)、2,4-二異氰酸酯基甲苯及2,6-二異氰酸酯基甲苯(TDI),尤其2,4及2,6異構體及兩種異構體之工業級混合物、2,4'-及4,4'-二異氰酸酯基二苯基甲烷(MDI)、聚合MDI (pMDI)、1,5-二異氰酸酯基萘、1,3-雙(異氰酸酯基甲基)苯(XDI)及所提及化合物之任何所需混合物。
在這裡,聚異氰酸酯較佳具有2.0至5.0、較佳2.2至4.5、尤其較佳2.2至2.7之平均NCO官能性及5.0至37.0 wt. %、較佳14.0至34.0 wt. %之異氰酸酯基含量。
在一較佳態樣中,採用具有專門脂族及/或環脂族鍵結之異氰酸酯基的上述類型之聚異氰酸酯或聚異氰酸酯混合物。
更佳地,上述類型之聚異氰酸酯係基於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異構雙-(4,4'-異氰酸酯基環己基)-甲烷及其混合物。
在較高分子量之經改質之聚異氰酸酯中,尤其關注自聚胺甲酸酯化學已知的分子量範圍為400至15,000、較佳600至12,000的具有末端異氰酸酯基之預聚物。此等化合物以本身已知之方式,藉由過量所提及類型之簡單聚異氰酸酯(以實例說明)與具有至少兩個對異氰酸酯基具有反應性之基團的有機化合物,尤其有機多羥基化合物反應來製備。合適此類多羥基化合物均為具有62至599、較佳62至200之分子量範圍的簡單多官能醇,諸如乙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丙-1,2-二醇或丁-1,4-二醇或丁-2,3-二醇,但尤其為本身自聚胺甲酸酯化學已知之類型的分子量為600至12,000、較佳800至4,000,具有至少兩個、通常2至8個、但較佳2至6個一級及/或二級羥基的較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及/或聚酯多元醇。當然亦可採用已例如自所提及類型之低分子量聚異氰酸酯(以實例說明)獲得的彼等NCO預聚物及具有對異氰酸酯基具有反應性之基團的次佳化合物,諸如多硫醚多元醇、含有羥基之聚縮醛、多羥基-聚碳酸酯、含有羥基之聚酯-醯胺或烯烴不飽和化合物之含有羥基之共聚物。
對異氰酸酯基具有反應性之基團、尤其羥基且適合於製備NCO預聚物之化合物為例如美國專利第4,218,543號中揭示之化合物。在製備NCO預聚物中,具有對異氰酸酯基具有反應性之基團的此等化合物與以上所提及之類型之簡單聚異氰酸酯(以實例說明)反應,同時維持NCO過量。NCO預聚物一般具有10至26、較佳15至26 wt. %之NCO含量。自此顯露,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NCO預聚物」或「具有末端異氰酸酯基之預聚物」應理解為意謂反應產物本身以及與過量未反應之起始聚異氰酸酯(經常亦稱為「半預聚物」)的混合物兩者。
OH數目>500 mg KOH/g之可能脂族二醇為習知用於聚胺甲酸酯化學之鏈延長劑,諸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丁-1,4-二醇、丙-1,3-二醇。諸如2-丁-1,4-二醇、丁烯-1,3-二醇、丁-2,3-二醇及/或2-甲基丙-1,3-二醇之二醇為較佳。當然亦可採用脂族二醇彼此之混合物。
合適H-活性組分為平均OH數目為5至600 mg KOH/g且平均官能性為2至6之多元醇。平均OH數目為10至50 mg KOH/g之多元醇為較佳。根據本發明合適之多元醇為例如多羥基-聚醚,其可藉由將合適起始分子,諸如乙二醇、二乙二醇、1,4 -二羥基丁烷、1,6-二羥基己烷、二羥甲基丙烷、丙三醇、季戊四醇、山梨糖醇或蔗糖烷氧基化來獲得。諸如乙二胺、己二胺、2,4-二胺基甲苯、苯胺或胺基醇之氨或胺或諸如雙酚A之酚同樣可充當起始劑。烷氧基化使用環氧丙烷及/或環氧乙烷以任何所需順序或呈混合物進行。
除多元醇之外,可另外存在選自以下之群的至少一種其他交聯劑及/或鏈延長劑,該群含有胺及胺基醇,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異丙醇胺、乙二胺、三乙醇胺、異佛爾酮二胺、N,N'-二甲基(二乙基)-乙二胺、2-胺基-2-甲基(或乙基)-1-丙醇、2-胺基-1-丁醇、3-胺基-1,2-丙二醇、2-胺基-2-甲基(乙基)-1,3-丙二醇;以及醇,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1,4-二羥基丁烷、1,6-二羥基己烷、二羥甲基丙烷、丙三醇及季戊四醇及山梨糖醇及蔗糖,或此等化合物之混合物。
此外,諸如可以本身已知之方式,藉由低分子量醇與多官能羧酸,諸如己二酸、鄰苯二甲酸、六氫鄰苯二甲酸、四氫鄰苯二甲酸或此等酸之酸酐反應而獲得之聚酯多元醇為合適的,只要H-活性組分之黏度不變得過高即可。含有酯基之較佳多元醇為蓖麻油。另外,諸如具有蓖麻油之調配物可藉由溶解樹脂、例如醛-酮樹脂獲得且蓖麻油及基於其他天然油之多元醇的改質亦適合。
其中高分子量聚加合物或縮聚物或聚合物呈精細分散、溶解或接枝之形式存在的彼等較高分子量多羥基-聚醚同樣合適。此類經改質之多羥基化合物以本身已知之方式獲得,例如當允許加聚反應(例如聚異氰酸酯與胺基官能化合物之間的反應)或縮聚反應(例如甲醛與酚及/或胺之間)在含有羥基之化合物中原位進行時。然而,亦可將預先製好之聚合物水性分散液與多羥基化合物混合,且接著自混合物移除水。
藉由乙烯基聚合物改質之多羥基化合物諸如例如藉由苯乙烯與丙烯腈在聚醚或聚碳酸酯多元醇存在下聚合來獲得,亦適合於製備聚胺甲酸酯。若使用已根據DE-A 2 442 101、DE-A 2 844 922及DE-A 2 646 141,藉由與乙烯基膦酸酯及視情況(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醯胺或OH-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接合聚合而改質的聚醚多醇,則獲得具有特定耐火性之塑膠。
所提到之待用作H活性化合物之化合物代表描述於例如High Polymers, 第XVI卷, 「Polyurethanes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Saunders-Frisch (編輯) Interscience Publishers, New York, London, 第1卷, 第32-42、44、54頁及第II卷, 1984, 第5-6頁及第198-199頁中。
亦可採用所列化合物之混合物。
H-活性組分之平均OH數目及平均官能性之限制尤其由所得聚胺甲酸酯增加之脆性產生。然而,原則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影響聚胺甲酸酯之聚合物物理性質之可能性,以便可以有利的方式彼此協調NCO組分、脂族二醇及多元醇。
聚胺甲酸酯層(b)可發泡或為固體,諸如呈清漆或塗層。
本身已知之所有輔助物質及添加劑,諸如脫模劑、起泡劑、填料、催化劑及耐火劑可用於產生其。
在這裡,視情況使用之輔助物質及添加劑為: a) 水及/或容易揮發之無機或有機物質,如起泡劑 b) 催化劑 c) 表面活性添加劑,諸如乳化劑及泡沫穩定劑 d) 反應延遲劑 e) 添加劑
根據本發明使用之清漆包括1-C及2-C清漆系統,較佳水基清漆。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雙組分清漆(2-C)亦含有除根據本發明之水基清漆之外的硬化劑。
根據一個實施例,根據本發明之水基清漆為單組分清漆。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在至少一側上之塗層為水基雙組分聚胺甲酸酯清漆。
根據本發明使用之雙組分聚胺甲酸酯清漆之特徵在於在一個實施例中其較佳基本上含有: (a) 聚異氰酸酯,其視情況在有機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存在下視情況親水化, (b)具有對異氰酸酯具反應性之基團且在水中及視情況在有機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存在下視情況親水化的化合物, (c) 視情況其他添加劑及輔助物質, 其中(a)+(b)之量為20至100重量份,(c)之量為0至80重量份,限制條件為(a)至(c)之個別組分之重量份的和為100。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雙組分系統理解為意謂其中組分(a)及(b)因為其反應性而必須或應儲存在分開容器中之清漆。雙組分僅僅在使用前不久混合,且接著一般在無額外活化下反應。
(聚)異氰酸酯組分(a)較佳為具有脂族、環脂族、芳脂族及/或芳族鍵結之游離異氰酸酯基且在室溫下為液體或用溶劑稀釋以達成此目的之任何所需有機聚異氰酸酯。聚異氰酸酯組分(a)宜具有在23℃下10至15,000、較佳10至5,000 mPas之黏度。聚異氰酸酯組分(a)尤其較佳為具有專門脂族及/或環脂族鍵結之異氰酸酯基的具有2.0與5.0之間的(平均) NCO官能性及10至2,000 mPas之23℃下黏度的聚異氰酸酯或聚異氰酸酯混合物。
較佳地,具有游離NCO基團之聚異氰酸酯用作交聯劑,以自水基雙組分聚胺甲酸酯清漆獲得尤其高水準之清漆技術。合適此類交聯樹脂為例如基於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1,4-二異氰酸酯基環己烷、雙-(4-異氰酸酯基環己基)-甲烷、1,3-二異氰酸酯基苯、2,4-二異氰酸酯基甲苯及/或2,6-二異氰酸酯基甲苯(TDI)、二異氰酸酯基二苯基甲烷(MDI)及ω,ω'-二異氰酸酯基-1,3-二甲基環己烷(H6XDI)之聚異氰酸酯。較佳為基於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雙-(4-異氰酸酯基)-甲烷及ω,ω'-二異氰酸酯基-1,3-二甲基環己烷(H6XDI)。
所提及之二異氰酸酯可視情況原樣使用,但通常使用二異氰酸酯之衍生物。合適衍生物為含有縮二脲、異氰脲酸酯、脲二酮、胺甲酸酯、亞胺基噁二嗪二酮、噁二嗪三酮、碳化二亞胺、醯基脲及脲基甲酸酯基之聚異氰酸酯。
較佳衍生物為具有異氰脲酸酯、亞胺基噁二嗪二酮及脲二酮結構之衍生物。具有來自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1,4-二異氰酸酯基環己烷、雙-(4-異氰酸酯基環己基)-甲烷之此等結構要素的低單體清漆聚異氰酸酯尤其較佳。
諸如TIN (三異氰酸酯基壬烷)之三異氰酸酯亦合適。
(聚)異氰酸酯組分(a)可視情況經親水性改質。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聚異氰酸酯可例如藉由用羧酸酯、磺酸酯及/或聚氧化乙烯基團及/或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基團改質來獲得。
聚異氰酸酯之親水化係可能的,例如藉由與不足量之單官能性親水性聚醚醇反應。此類親水化聚異氰酸酯之製備描述於例如EP-A 0 540 985第3頁第55行-第4頁第5行中。EP-A-0 959 087第3頁第39-51行中描述的含有脲基甲酸酯基且藉由低單體聚異氰酸酯與聚氧化乙烯聚醚醇在脲基甲酸化條件下反應而製備之聚異氰酸酯亦尤其合適。DE-A 10 007 821第2頁第66行-第3頁第5行中描述的基於三異氰酸酯基壬烷之水可分散性聚異氰酸酯混合物亦合適,以及經離子基(磺酸酯基、膦酸酯基)親水化之聚異氰酸酯,諸如在DE-A 10 024 624第3頁第13-33行中或亦在WO 01/88006中描述。藉由添加乳化劑之外部親水化同樣可能。
例如在所謂聚醚脲基甲酸酯(藉助於聚醚親水化)之情況下所用的聚異氰酸酯組分(a)之NCO含量可在5-25 wt. %範圍內。在經磺酸基親水化之情況下,可實現4-26 wt. %之NCO含量,其中此等圖將理解為僅僅以實例說明。
所採用之異氰酸酯組分亦可例如藉由至多三分之一所存在之異氰酸酯基、藉由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之組分來部分阻斷。在此情況下,阻斷之異氰酸酯組分與其他多元醇之反應可在後面步驟中進行,以進一步交聯。
適合於此等聚異氰酸酯之阻斷劑為例如單官能醇,諸如肟,諸如丙酮肟、甲基乙基酮肟、環己酮肟;內醯胺,諸如ε-己內醯胺;酚;胺,諸如二異丙胺或二丁胺;二甲基吡唑或三唑,及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或丙二酸二丁酯。
較佳使用基於脂族、環脂族、芳脂族及/或芳族異氰酸酯、尤其較佳脂族或環脂族異氰酸酯之具有游離異氰酸酯基的低黏性疏水性或親水化聚異氰酸酯,因為以此方法可實現尤其高水準之漆膜特性。與此等交聯劑組合最清楚地顯露根據本發明之黏合劑分散液之優點。此等聚異氰酸酯一般具有10至3,500 mPas之23℃下黏性。必要時,聚異氰酸酯可與少量惰性溶劑混合使用,以使黏度降至所述範圍內之值。亦可採用單獨或混合之三異氰酸酯基壬烷作為交聯劑組分。
當然,原則上亦可使用多種聚異氰酸酯之混合物。
具有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之基團的合適化合物(b)為例如烯烴不飽和單體(所謂聚丙烯酸酯多元醇)、二醇與二羧酸之組合(所謂聚酯多元醇)、二醇、二羧酸及二異氰酸酯之組合(所謂聚胺甲酸酯多元醇)的含有羥基、磺酸酯基及/或羧酸酯基、較佳羧酸酯基及視情況磺酸基及/或羧基、較佳羧基的聚合物,及/或所提及多元醇類別之混雜系統,例如聚丙烯酸酯-聚酯多元醇、聚丙烯酸酯-聚胺甲酸酯多元醇、聚酯-聚胺甲酸酯多元醇或聚酯-聚胺甲酸酯多元醇,其較佳具有500至50,000、尤其1,000至10,000之分子量Mn (數目平均)(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測定)、16.5至264、較佳33至165 mg KOH/g固體樹脂之羥基數、0至150、較佳0至100 mg KOH/g固體樹脂之酸值(基於未中和磺酸基及/或羧基)及每100 g固體5至417、較佳24至278毫當量之磺酸酯基及/或羧基之含量。
此等陰離子基團尤其較佳為羧酸酯基。多種黏合劑之概述例如在EP-A 0 959 115第3頁第26-54行中給出。然而,亦可使用簡單二醇組分。原則上溶解或分散在水中且具有對異氰酸酯具有反應性之基團之所有黏合劑均適用作黏合劑組分(b)。此等亦包括例如分散在水中且由於胺甲酸酯或脲基中存在之活性氫原子而可與聚異氰酸酯交聯之聚胺甲酸酯或聚脲。然而,多元醇,亦即具有游離OH基團之化合物為較佳。黏合劑組分(b)一般呈10至60、較佳20至50 wt. %強度水溶液及/或分散液形式用於製備塗料組分,其一般具有10至105、較佳100至10,000 mPa·s/23℃之黏度及5至10、較佳6至9之pH值。可視情況使用輔助溶劑。視黏合劑組分(b)之分子量及其陰離子基團或游離酸基團、尤其羧基之含量而定,含有聚合物之水性系統為真正分散液、膠狀分散液或分子分散之分散液,但一般為所謂「部分分散液」,亦即部分分子分散及部分膠狀分散之含水系統。
來自組分(a)之異氰酸酯基與來自組分(b)之異氰酸酯反應性基團(諸如羥基)之比率(NCO-OH比率)可跨越寬範圍。因此,0.2:1.0至4.0:1.0之比率可用於清漆技術用途。0.35:1至2.0:1.0之範圍為較佳,尤其較佳為1.0:1.0至1.5:1.0。
1至10,000 ppm市售催化劑可視情況添加至組合物。
清漆技術之習知輔助物質及添加劑(d),諸如消泡劑、增稠劑、顏料、分散助劑、不同於(c)之其他催化劑、皮膚防護劑、抗沈降劑或乳化劑可在製備根據本發明之水性黏合劑分散液之前、期間或之後添加以及在藉由添加至少一種交聯劑製備塗料組分之情況下添加。
複合製品可在單個注入模製機或兩個或更多個注入模製機(例如用於模製基底層之第一模製機及用於模製覆蓋層之第二模製機)中製備。較佳地,複合製品在單個模製機中製備,以便基底層可在模具中模製且覆蓋層可在不自模具移除基底層下模製在基底層上。舉例而言,在模製基底層之後模腔之體積可發生變化,以便空隙存在於基底層之表面上以引入用於形成覆蓋層之可聚合組合物。
該方法可包括在超過聚合物組合物之軟化溫度的溫度下(例如在超過聚碳酸酯之玻璃轉移溫度之溫度下)將聚合物組合物注入模製至模具之步驟。模具溫度較佳處於足夠低之溫度下,以便聚碳酸酯在模具中固化(例如藉由冷卻至低於其玻璃轉移溫度)。
雙組分聚胺甲酸酯系統可含有水及/或有機溶劑或其混合物作為溶劑。
根據本文中之教示的複合製品可用於汽車及非汽車應用。較佳汽車應用包括汽車內部部件及汽車外部部件。複合製品尤其可用於直觀應用中。較佳部件包括內部汽車裝飾部件(例如儀錶板及門心板)及汽車外部裝飾部件(例如A柱及B柱)。
根據本文中之教示的複合製品可用於汽車及非汽車應用。較佳汽車應用包括汽車內部部件及汽車外部部件。複合製品尤其可用於直觀應用中。較佳部件包括內部汽車裝飾部件(例如儀錶板及門心板)及汽車外部裝飾部件(例如A柱及B柱)。 測試方法 線性熱膨脹係數
線性熱膨脹係數(CLTE)係根據ISO1359-2,在-30℃至30℃之溫度間隔中,在ISO拉伸棒(如用於ISO 527-1)上量測。 硬度/模數
拉伸模數係根據ISO 527-1、ISO 527-2在約23℃下量測。 撓曲模數
撓曲模數係根據ISO 178量測。 分子量
重量平均分子量、數目平均分子量及多分散指數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量測。 黏附力
使用自DeFelsko購得之PosiTest® AT-A自動黏附力測試儀量測黏附力。將墊盤膠黏至覆蓋層上且圍繞墊盤周邊切割覆蓋層。量測移除覆蓋層之力。除非另作說明,否則墊盤直徑為約20 mm。 老化持久性
在已老化之樣品上,使用如本文中描述之PosiTest® AT-A自動黏附力測試儀量測老化持久性。關鍵老化測試之實例描述如下: 短期熱循環測試:Volkswagen PV1200老化測試
各循環持續720分鐘(12小時)且包括:(1)在80%相對濕度下經60分鐘之時間將部件自23℃加熱至80℃;(2)保持在80℃及80%相對濕度下240分鐘;(3)在濕度跌至約30%相對濕度下,接近冰點下在120小時時間內冷卻至-40℃且濕度不調至低於冰點;(4)保持在-40℃下240分鐘;(5)在調節濕度(當溫度通過0℃時約30%相對濕度)下歷時60分鐘自-40℃加熱至23℃。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樣品循環8個循環(亦即約96小時)。
熱光老化測試:VDA 75202
使用XENOTEST ALPHA測試裝置進行VDA 75202。測試條件為類型3。暴露時段次數為4。黑色標準溫度為約90℃。溫度為約65℃且相對濕度為10-30百分比。輻射強度60 W/m2 (在300至400 nm之波長範圍上量測)。 熱氧化性老化
在烘箱中在約120℃之恆溫下進行熱氧化性老化約240小時。
太陽模擬測試- DIN 75220室內1T
測試在約80℃及小於30%相對濕度下進行240小時。輻射強度為約830 W/m2 。光譜能量為約6.9%紫外光(295-400 nm)、約59.7%可見光(400-800 nm)及約約48.6%紅外光(800-2450 nm)。
水解測試(基於DBL 7384-8.1.18)
測試在90℃下在約98%至100%之相對濕度下進行72小時。 熔融流動速率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根據ISO 1133量測熔融流動速率,且以單位g/10 min表示。對於聚碳酸酯聚合物,熔融流動速率在約300℃之溫度及約1.2 kg之負荷下量測。對於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塑膠(例如ABS熱塑性塑膠),熔融流動速率在約220℃之溫度及約10.0 kg之負荷下量測。對於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熔融流動速率在約230℃之溫度及約3.8 kg之負荷下量測。對於PCABS樹脂,熔融流動速率在約260℃之溫度及約5.0 kg之負荷下量測。
本文中敍述之任何數值包括以一個單位為增量,自下限值至上限值之所有值,限制條件為在任一較低值與任一較高值之間存在至少2個單位之間隔。舉例而言,若闡述組分之量或製程變數(諸如溫度、壓力、時間及其類似物)之值為例如1至90、較佳20至80、更佳30至70,則意欲本說明書中明確列舉諸如15至85、22至68、43至51、30至32等值。關於小於一之值,一個單元視情況視為0.0001、0.001、0.01或0.1。此等僅僅為明確預期內容之實例,且在所列舉之最低值與最高值之間的數值之所有可能組合將視為在本申請案中以類似方式明確陳述。如可見,本文中表示為「重量份」之量的教示亦涵蓋根據重量百分比表示之相同範圍。因此,在實施方式中根據「『x』重量份所得聚合物摻合物組合物」之範圍的表述亦涵蓋以重量百分比為單位之相同所述量「x」的所得聚合物摻合物組合物之範圍的教示。
除非另有陳述,否則所有範圍均包括兩個終點及終點之間的所有數目。與範圍有關之「約」或「大約」之使用適用於範圍之兩個末端。因此,「約20至30」意欲覆蓋「約20至約30」,至少包括所指定終點。
所有文章及參考文獻,包括專利申請案及公開案之揭示內容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以達成所有目的。描述組合之術語「基本上由……組成」將包括所鑑別之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以及實質上不影響組合之基本及新穎特徵的此類其他元素、成分、組分或步驟。本文中描述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之術語「包含」或「包括」的使用亦涵蓋基本上由該等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組成的實施例。
複數個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可藉由單個整合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提供。可替代地,單個整合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可分成分開的複數個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描述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之「一(a/one)」之揭示不意欲阻止額外要素、成分、組分或步驟。
應瞭解以上描述意欲說明性而非限制性。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以上描述後將顯而易見除所提供之實例之外的許多實施例以及許多應用。因此,本發明之範疇將不取決於以上描述,而是取決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以及此等申請專利範圍所授權之同等物的完整範疇。所有文章及參考文獻,包括專利申請案及公開案之揭示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以達成所有目的。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本文揭示之主題之任何態樣的遺漏並非此類主題之否認聲明,亦不應認為本發明者不將此類主題視為所揭示之本發明主題的一部分。 材料
ABS-A為具有約1.05 g/cm3之密度(如根據ISO 1183量測)及約13 g/10 min之熔融流動速率(如根據ISO 1133,在220℃/10 kg下量測)的MAGNUM® 843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塑膠(可自TRINSEO購得)。Magnum® 8434為大塊ABS且包括約10-12重量百分比丁二烯、約65-70重量百分比苯乙烯及約20-24重量百分比丙烯腈。
ABS-B為具有約1.05 g/cm3之密度(如根據ISO 1183量測)及約4.5 g/10 min之熔融流動速率(如根據ISO 1133,在220℃/10 kg下量測)的MAGNUM® 390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塑膠(可自TRINSEO購得)。Magnum® 3904為大塊ABS。撓曲模數為約276 kpsi (如根據ISO 178,在3.2 mm厚注入模製之測試樣品上量測)。斷裂時拉伸應變(屈服)為約2.6% (如根據ISO 527-2/50,在3.2 mm厚注入模製之測試樣品上量測)。
接枝ABS-A為Kumho® HR 181,可自KUMHO PETROCHEMICAL購得。橡膠含量為57-60重量百分比。橡膠粒徑為0.35-0.40 μm。
填料A為可自NYCO MINERALS購得之NYGLOS® 4W 10992矽灰石。填料A具有CaSiO3 之化學組成,包括約46.15重量百分比CaO、約51.60重量百分比SiO2 、約0.77重量百分比Fe2 O3 、約0.34重量百分比Al2 O3 、約0.16重量百分比MnO、約0.38重量百分比MgO、約0.05重量百分比TiO2 及約0.05重量百分比K2 O。填料A具有縱橫比為約11:1之針狀組織,諸如圖2中說明。填料A具有約4.5之莫氏硬度、約4.5 μm (Cilas顆粒量測儀)之中值粒徑、約99.9百分比之-325美國篩網(Apline Jet Sieve)、如根據ASTM E07量測之約92之G.E.亮度、如根據ASTM C87量測之約0.2 g/cm3之鬆密度(疏鬆)、如根據ASTM C87量測之約0.35之鬆密度(叩擊)、如根據ASTM D281量測之約75 lbs./100 lbs及約2.9之比重。矽灰石用有機膠料塗佈。
填料B為玻璃纖維。用膠料塗佈之ThermoFlow® 720切碎類別纖維可自JOHNSMANVILLE購得。纖維為E-玻璃纖維(矽酸硼鋁玻璃),具有約13 μm之標稱長絲直徑及約4.7 mm之長度。
填料C為滑石填料。
PC-A為具有約10 g/10 min之熔融流動速率(亦即熔融流速)(根據ISO 1133在300℃/1.2 kg下量測)的雙酚A之線性聚碳酸酯。PC-A具有約2300 MPa之拉伸模數、屈服時約60.0 MPa之拉伸強度、斷裂時約71.0 MPa之拉伸強度、屈服時約6%之拉伸伸長率及斷裂時約150%之拉伸伸長率,均根據ISO 527-2/50量測。PC-A具有如根據ISO 489量測約1.586之折射率、均根據ASTM D1003量測約89.0%之光透射率及約1.0%之濁度。PC-A具有如根據ISO 178量測約2400 MPa之撓曲模數、如根據ISO 179/e1A在23℃下量測35 kJ/m2 之夏比缺口衝擊強度、如根據ISO 180/A在23℃下量測90 kJ/m2 之缺口艾氏衝擊(Notched Izod Impact)及如根據ISO 180在23℃下量測「無斷裂」之無缺口艾氏衝擊。自-40℃至82℃,PC-A具有如根據ASTM D696量測之約6.8×10-5 cm/cm/℃之線性熱膨脹係數。PC-A可自TRINSEO以CALIBRE™ 300-10聚碳酸酯樹酯購得。
乙烯共聚物A-Amplify EA 101。
添加劑包A-為包括熱穩定劑及加工助劑之添加劑包。該添加劑包包括重量比為約10:1:2之CCSAN BLACK顏料濃縮物、Irganox 1076及LOXIOL EP 861。
聚脲系統A為高度透明之聚脲塗層系統。
聚脲系統B為黑色聚脲系統。此系統包括2K硬化劑,包括異氰酸酯及乙酸酯。
聚胺甲酸酯系統A為一種包括用於將覆蓋層著色之染料糊的聚胺甲酸酯系統。
實例1藉由注入模製如表1中所示之聚合物組合物來製備。自漏斗至噴嘴之溫度分佈為240℃/250℃/255℃/260℃,且熱流道具有約275℃之溫度。螺旋直徑為約55 mm。墊子為約3.8 cm3 。塑化時間為約11秒。配量為約247.1 cm3 ,注入時間為約1.45秒。注射壓力為約1500巴且背壓為約100巴。注射速度為約125 cm3 /sec。保持壓力為450/400/350巴,各歷時0.5秒。模具溫度為約80℃且冷卻時間為約70秒。基底層之厚度為約3.4 mm。部件重量為約222.5 g。在基底層冷卻之後,將腔擴大以產生用於注射可聚合組合物之空隙。空隙在基底層之表面上形成。可聚合組合物注射至腔中,以填充空隙且接觸基底層之表面。在此步驟期間模具溫度為約80℃。在覆蓋層部分聚合之後,自腔移除複合部件。總循環時間為約105秒。複合材料之總厚度為約4.76 mm。
可聚合組合物為2K聚胺甲酸酯RIM系統。
使用PosiiTest AT-A量測覆蓋層與基底層之間的黏附力。墊盤尺寸為約20 mm。
在所製備之樣品上量測黏附力。亦在氣候老化之後,根據Volkswagen PV1200量測黏附力。亦在90℃下熱老化72小時之後量測黏附力。結果展示於表1中。
實例2-4使用與實例1相同之方法製備,除了聚合物組合物包括如表1所示之填料。實例2包括矽灰石。實例3包括玻璃纖維。實例4包括滑石。
實例5使用與實例1相同之方法製備,除了聚合物組合物包括矽灰石及如表2中所列之乙烯共聚物。
實例6使用與實例1相同之方法製備,除了使用不同大塊ABS,組合物包括矽灰石且不使用接枝ABS。組合物列於表2中。
實例7使用與實例1相同之方法製備,除了使用表2中所示之聚合物組合物。此組合物包括滑石。
實例8使用與實例1相同之方法製備,除了覆蓋層為聚脲系統B。
實例9使用與實例1相同之方法製備,除了覆蓋層為聚胺甲酸酯系統A。
實例10使用與實例1相同之方法製備,除了覆蓋層為聚脲系統A。
測試實例8、9及10在模製時及在以下老化條件之後的黏附力。
水解老化:在90℃及98-100%相對濕度下72小時。
熱光老化-根據VDA 75202 4天。
風化-根據Volkswagen PV1200,8個循環/96小時。
熱氧化性老化-120℃下240小時
太陽模擬-DIN 75220-10天;80℃;830 W/m2
10‧‧‧複合製品20‧‧‧基底層30 ‧‧‧覆蓋層10'‧‧‧複合製品20'‧‧‧基底層30'‧‧‧覆蓋層
圖1A為包括基底層20及覆蓋層30之複合製品10之說明性橫截面圖。基底層與覆蓋層之間的界面可大體上為平面的,諸如圖1A中所示。
圖1B為包括基底層20'及覆蓋層30'之複合製品10'之說明性橫截面圖。基底層與覆蓋層之間的界面可為彎曲的,諸如圖1B中所示。
圖2為根據本文中之教示之針狀填料的說明性光學顯微圖。
10‧‧‧複合製品
20‧‧‧基底層
30‧‧‧覆蓋層
10'‧‧‧複合製品
20'‧‧‧基底層
30'‧‧‧覆蓋層

Claims (19)

  1. 一種多層製品,該多層製品包含:i)包括聚合物組合物之基底層,其中該聚合物組合物為包含以下各物之摻合物:包括聚碳酸酯組分及韌化組分之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其中該韌化組分包括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及抗沖改質劑;及ii)包括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之覆蓋層,該覆蓋層直接黏結至該基底層;其中以該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該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濃度為7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10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以該聚合物組合物之該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該聚碳酸酯組分及該韌化組分之總重量為75重量百分比至100重量百分比,且該聚碳酸酯組分與該韌化組分之重量比為10:90或更多且少於50:50,且以該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該抗沖改質劑之濃度為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1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其中該抗沖改質劑為聚丁二烯橡膠。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聚合物組合物中之聚酯之量為0或小於5重量百分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韌化組分包括大塊ABS。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韌化組分包括接枝ABS抗沖改質劑,其聚丁二烯濃度為以該接枝ABS抗沖改質劑之總重量計4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85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聚碳酸酯組分與該韌化組分之重量比為10:90至45:5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聚合物組合物包括ABS熱塑性塑膠(亦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塑膠),該ABS熱塑性塑膠包括含聚丁二烯相分散在包括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之含苯乙烯相中,其中該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括以該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之總重量計6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苯乙烯及1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之丙烯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為由97wt.%或更多的丙烯腈及苯乙烯組成之無規共聚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聚合物組合物包括以該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3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之量的增強填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增強填料包括玻璃纖維、矽灰石或兩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基底層具有0.3mm至10mm之厚度及/或該覆蓋層具有0.2mm至1.5mm之厚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覆蓋層為孔隙率為1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之緊密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聚合物組合物包括0.2至9重量百分比之一或多種乙烯共聚物,其中該乙烯共聚物包括官能化單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基底層由顏料或其他著色劑著色,且該覆蓋層基本上澄明及/或基本上透明;且該基底層包括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的添加劑:抗氧化劑、加工助劑、光穩定劑、熱穩定劑、脫模劑及流動改質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基底層為孔隙率為10體積百分比或更少之緻密基底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其中包括順丁烯二酸酐、順丁烯二酸或為該基底層中之該苯乙烯共聚物提供羧基之其他單體的任何苯乙烯共聚物之量為以該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0.9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多層製品,其中以該基底層之總重量計,該基底層中之該填料、該韌化組分及該聚碳酸酯的總量為95重量百分比或更多。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多層製品,其中該填料包括具有有機膠料之矽灰石。
  18. 一種用於製造多層製品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i)在模腔中具有表面之基底層之表面上產生空隙,其中該基底層包括具有玻璃轉移溫度之聚碳酸酯;及 ii)將可聚合組合物注射至該模腔中以形成聚胺甲酸酯及/或聚脲;iii)使該表面與該可聚合組合物接觸,其中該表面具有低於該玻璃轉移溫度之溫度;及iv)在該模腔閉合的同時使聚胺甲酸酯及/或該聚脲至少部分聚合;其中該基底層包括聚合物組合物,其中該聚合物組合物為包含以下各物之摻合物:包括聚碳酸酯及韌化組分之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其中該韌化組分包括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及抗沖改質劑;其中以該聚合物組合物之總重量計,該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濃度為70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10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以該聚合物組合物之該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該聚碳酸酯及該韌化組分之總重量為75重量百分比至100重量百分比,且該聚碳酸酯與該韌化組分之重量比為10:90或更多且少於50:50,且以該兩種或更多種聚合物之總重量計,該抗沖改質劑之濃度為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且為13重量百分比或更少,其中該抗沖改質劑為聚丁二烯橡膠。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用於形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7項中任一項之多層製品。
TW106131061A 2016-09-09 2017-09-11 包括覆蓋層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及其方法 TWI821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6188106.5 2016-09-09
EP16188106.5A EP3293222A1 (en) 2016-09-09 2016-09-09 Multi-layer composite article including polyurethane layer and pc/abs layer
EP16188106.5 2016-09-09
US201662409636P 2016-10-18 2016-10-18
US62/409,636 2016-10-18
WOPCT/EP2017/072655 2017-09-08
??PCT/EP2017/072655 2017-09-08
PCT/EP2017/072655 WO2018046698A1 (en) 2016-09-09 2017-09-08 Multi-layer composite article including a cover layer and a pc/abs layer and methods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961A TW201815961A (zh) 2018-05-01
TWI821160B true TWI821160B (zh) 2023-11-11

Family

ID=5699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061A TWI821160B (zh) 2016-09-09 2017-09-11 包括覆蓋層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及其方法
TW106131060A TWI755424B (zh) 2016-09-09 2017-09-11 包括聚胺甲酸酯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060A TWI755424B (zh) 2016-09-09 2017-09-11 包括聚胺甲酸酯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20190232621A1 (zh)
EP (3) EP3293222A1 (zh)
JP (2) JP7245153B2 (zh)
KR (2) KR20190055069A (zh)
CN (2) CN109689748B (zh)
MX (2) MX2019002705A (zh)
RU (2) RU2019106517A (zh)
TW (2) TWI821160B (zh)
WO (2) WO20180466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3188A (zh) * 2018-10-09 2019-01-18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pc和abs的混料制备方法
WO2022131015A1 (ja) * 2020-12-18 2022-06-23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多層体および成形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9714A (zh) * 2013-10-18 2015-08-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對聚胺基甲酸酯層具改善之黏著性的聚碳酸酯組成物
CN105856769A (zh) * 2016-05-13 2016-08-17 林松田 一种复合塑料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7884A (en) 1953-04-13 1955-12-20 Dow Chemical Co Process of mass polymerization in vertical unmixed strata
NL104015C (zh) 1953-10-16
US3243481A (en) 1962-01-08 1966-03-29 Dow Chemical Co Process for making graft copolymers of vinyl aromatic compounds and stereospecific rubbers
US3419634A (en) 1966-01-03 1968-12-31 Gen Electric Organopolysiloxane polycarbonate block copolymers
US3660535A (en) 1970-09-23 1972-05-02 Dow Chemical Co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kenyl aromatic polymers containing a reinforcing polymer therein
DE2442101A1 (de) 1974-09-03 1976-03-11 Bayer Ag Phosphor- und gegebenenfalls stickstoff-enthaltende polymere
US4218543A (en) 1976-05-21 1980-08-19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Rim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astic moldings
DE2646141A1 (de) 1976-10-13 1978-04-20 Bayer Ag Phosphor und gegebenenfalls stickstoff enthaltende polymere
DE2844922A1 (de) 1978-10-14 1980-04-30 Kabel Metallwerke Gh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aermetauschers
US4239863A (en) 1979-06-28 1980-12-16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resins
US4529791A (en) 1981-01-28 1985-07-16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Interfacial polycarbonate preparation by adding additional solvent
US4677162A (en) 1983-04-15 1987-06-30 Mobay Corporation Polycarbonate blends having low gloss
US4572819A (en) 1983-08-24 1986-02-25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Apparatus for anionic polymerization wherei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olymer is closely controlled
US4585825A (en) 1983-09-30 1986-04-2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onovinylidene aromatic polymer resins having added amount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US4666987A (en) 1985-02-22 1987-05-1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In-mold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aromatic compound
US4764540A (en) 1987-01-23 1988-08-16 Mobay Corporation Rim polyurethane or polyurea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internal mold release agents
GB8918157D0 (en) 1989-08-09 1989-09-20 Dow Benelux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ubber-reinforced monovinylidene aromatic polymers
JP2592724B2 (ja) 1991-04-30 1997-03-19 日本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反応射出成形用ポリウレア樹脂組成物
JPH0551524A (ja) 1991-08-21 1993-03-02 Nippon Paint Co Ltd 反応射出成形用ポリウレア樹脂組成物
DE4136618A1 (de) 1991-11-07 1993-05-13 Bayer Ag Wasserdispergierbare polyisocyanatgemische
US5717021A (en) * 1996-11-18 1998-02-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carbonate/ABS blends
DE19746265A1 (de) * 1997-10-20 1999-04-22 Bayer Ag Verbunde aus Polyurethan und einem thermoplastischen Material
ATE252122T1 (de) 1998-05-22 2003-11-15 Bayer Ag Wasserdispergierbare polyether-modifizierte polyisocyanatgemische
DE19822890A1 (de) 1998-05-22 1999-11-25 Bayer Ag Neue wäßrige 2 K-PUR-Beschichtungssysteme
DE10007821A1 (de) 2000-02-21 2001-08-23 Bayer Ag Wasserdispergierbare Polyisocyanatgemische
DE10024624A1 (de) 2000-05-18 2001-11-22 Bayer Ag Modifizierte Polyisocyanate
DE10109226A1 (de) * 2001-02-26 2002-09-05 Bayer Ag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r Schaumhaftung
WO2003035760A2 (en) * 2001-10-25 2003-05-0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Polyphenylene sulfide resin composition
DE10208360A1 (de) 2002-02-27 2003-09-04 Basf Ag Verfahren zum Aufbau von Verbundformteilen
US7514147B2 (en) * 2003-01-14 2009-04-07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Formable thermoplastic multi-layer laminate, a formed multi-layer laminate, an article, and a method of making an article
ES2309747T3 (es) 2004-04-21 2008-12-1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mposicion mejorada de copolimero aromatico de monovinilideno, modificado con caucho, polimerizado en masa.
US20060004154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Derudder James L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EP1736293A1 (en) 2005-06-23 2006-12-27 Proseat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art comprising an isocyanate based element adhered to a thermoplastic element and part produced thereby
CN103333425B (zh) 2005-10-12 2016-08-31 盛禧奥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本体聚合、橡胶改性的单亚乙烯基芳族共聚物组合物
US8883878B2 (en) * 2006-06-29 2014-11-11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WO2009158475A1 (en) * 2008-06-25 2009-12-30 Boltaron Performance Products, Llc Composite laminate composition
ES2459500T3 (es) 2008-08-06 2014-05-09 Styron Europe Gmbh Composición de polímero de carbonato resistente a la ignición
JP2010126706A (ja) * 2008-12-01 2010-06-10 Teijin Chem Ltd フィルムインサート成形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DE102009035807A1 (de) * 2009-08-01 2011-02-03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besserte Haftung zwischen Thermoplasten und Polyurethan
US20110135934A1 (en) * 2009-12-08 2011-06-09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mponents
TWI507294B (zh) * 2009-12-08 2015-11-1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具有增進之附著性之聚碳酸酯/聚酯組成物及聚胺基甲酸酯的複合構件
TW201137033A (en) 2010-03-02 2011-11-01 Styron Europe Gmbh Improved flow ignition resistant carbonate polymer composition
WO2013098176A1 (de) * 2011-12-29 2013-07-04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Polymer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r haftung
JP6219557B2 (ja) * 2012-05-16 2017-10-25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装飾シート及び構造体
KR20160073389A (ko) * 2013-10-18 2016-06-24 코베스트로 도이칠란트 아게 폴리우레탄 층에 대한 개선된 접착력을 갖는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9714A (zh) * 2013-10-18 2015-08-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對聚胺基甲酸酯層具改善之黏著性的聚碳酸酯組成物
CN105856769A (zh) * 2016-05-13 2016-08-17 林松田 一种复合塑料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6698A1 (en) 2018-03-15
KR20190055069A (ko) 2019-05-22
EP3510087A1 (en) 2019-07-17
RU2019106517A (ru) 2020-10-09
RU2019106505A (ru) 2020-10-09
CN109689748B (zh) 2022-10-28
US20190232620A1 (en) 2019-08-01
US20190232621A1 (en) 2019-08-01
EP3293222A1 (en) 2018-03-14
MX2019002705A (es) 2019-10-09
KR20190052670A (ko) 2019-05-16
EP3510088A1 (en) 2019-07-17
WO2018046697A1 (en) 2018-03-15
JP7245153B2 (ja) 2023-03-23
TWI755424B (zh) 2022-02-21
TW201817599A (zh) 2018-05-16
JP7111697B2 (ja) 2022-08-02
JP2019529169A (ja) 2019-10-17
CN109689748A (zh) 2019-04-26
JP2019534173A (ja) 2019-11-28
KR102440851B1 (ko) 2022-09-06
MX2019002706A (es) 2019-10-09
CN109689747A (zh) 2019-04-26
TW201815961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2669B (zh) 具改良之黏著性之聚合物組成物
TWI480149B (zh) 改良熱塑性塑膠與聚胺基甲酸酯之間的黏附
JP5931739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とポリウレタンの改良された接着性を有する複合材料部材
US10934429B2 (en)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having improved adhesion to polyurethane layers
TWI821160B (zh) 包括覆蓋層及pc/abs層之多層複合製品及其方法
EP3058016A1 (de)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r haftung zu polyurethanschichten
US11559951B2 (en) Composite component
EP4021977B1 (en) Flame-retardan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arts as well as articles made there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