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2669B - 具改良之黏著性之聚合物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具改良之黏著性之聚合物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2669B
TWI572669B TW101150787A TW101150787A TWI572669B TW I572669 B TWI572669 B TW I572669B TW 101150787 A TW101150787 A TW 101150787A TW 101150787 A TW101150787 A TW 101150787A TW I572669 B TWI572669 B TW I5726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weight
rubber
polyurethane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0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1464A (zh
Inventor
羅夫 胡芬
安卓斯 斯坦因
Original Assignee
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科思創德意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41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1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2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26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2Organic and inorganic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16Solid spheres
    • C08K7/18Solid spheres inorganic
    • C08K7/20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8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L51/085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on to 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5Thickness [relative or absolute]
    • Y10T428/24967Absolute thicknesses specifi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53Composite having voids in a component [e.g., porous, cellular,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9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including synthetic resin or polymer layer or compon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具改良之黏著性之聚合物組成物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考】
本發明請求於2011年12月29日申請之德國專利申請案第11196095.1號之優先權,其整體內容在此併入做為參考。
本發明係關於聚碳酸酯組成物(PC組成物),其在組成物部件部分具有直接(無底膠)與聚胺基甲酸酯基部件結合的改良之黏著性,例如塗漆、硬或軟性固體塗料或泡棉以及複合部件,以及關於其製造的方法。在本文中,該聚胺基甲酸酯層能用作如促進該複合部件的表面性質、觸覺性質、視覺性質以及噪音和熱絕緣性。
特別是在具有聚胺基甲酸酯基塗漆的複合物中,較佳的是水系塗漆系統,本發明之組成物具有改良之塗漆黏著性。本發明較佳的組成物尚包括高E模數、高熱變形溫度、低且大量等向的熱膨脹係數、在加工過程中低收縮以及高熔融可流動性之組合,且在此方面特別較佳適合大面積塗漆之汽車主體部件的製造。
以聚胺基甲酸酯為主的層作為聚碳酸酯組成物之支撐的 應用理論上係從先前技術已知的,且在以礦物強化之衝擊-改質的聚碳酸酯組成物的情況下,其係施用於對於韌性、剛度以及尺寸精確度上具有高要求之大面積汽車主體部件的製造,然而,通常需要額外使用如黏著性增強之底膠層的底膠以達到足夠的黏著性結合。
在不貴且又環保的部件製造期間,特別是部分汽車產業,提供聚碳酸酯組成物是理想的,其係在複合部件中具有直接與聚胺基甲酸酯基層結合之改良且因此足夠的黏著性結合,亦即無黏著促進底膠中間層。
EP 1355988 A1描述聚碳酸酯組成物含有芳香聚碳酸酯、異向性粒子幾何之無機材料(較佳為滑石)、橡膠改質的乙烯(共)聚合以及一或多選自由熱塑性無橡膠之乙烯(共)聚物和聚亞烷基對苯二甲酸酯之群組的組分。然而,此應用對於這種具有特定比例之聚碳酸酯、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以及乙烯(共)聚合的組成物在塗漆黏著性方面完全無任何文獻。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熱塑性PC組成物,特別是衝擊-改質的PC組成物,其具有礦物填料成分、良好的韌性、熔融可流動性、高熱變形溫度、高剛度以及低的大量等向熱膨脹係數,並且在具有聚胺基甲酸酯基系統之塗料,較佳為塗漆,在塑形熱加工步驟後,在塑膠支撐上的塗層具有良好的黏著性質,而無需施加黏著促進中間層(底膠)。
再者,另一目的係發展一種免除黏著促進層(底膠)施加的 塗佈方法,其適用於具有礦物填料成分之衝擊-改質PC組成物之聚胺基甲酸酯塗佈塑形部分的製造,較佳的是用在運輸工具的建造,特別是對於部件精準有高要求(間隙尺寸的最小化)的運輸工具主體之用途,該塗佈的塑形部分能藉由塑膠支撐和聚胺基甲酸酯層之間促進的黏著性而有所區別。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係提供塗佈有聚胺基甲酸酯系統且在層狀結構兼具有改善之黏著性的塑形部分。
驚訝地發現本發明之目的能藉由衝擊-改質組成物所達成,包含:30至80重量份,較佳為40至75重量份,特別是45至62重量份的芳香聚碳酸酯和/或聚酯碳酸酯;2至40重量份,較佳為8至25重量份,特別是14至20重量份的至少一無橡膠和/或橡膠改質的乙烯(共)聚物,該橡膠改質的乙烯(共)聚物係以總體、溶液或懸浮聚合法所製備。
0.5至20.0重量份,較佳為2至15重量份,特別是4至10重量份的至少一橡膠改質的乙烯(共)聚物,以乳化聚合法製備,較佳的係以矽/丙烯酸酯組成物橡膠作為接枝基質,2至16重量份,較佳為3至12重量份,特別是4至10重量份的至少一聚酯,較佳的是芳香族聚酯,又更佳的是聚亞烷基對苯二甲酸酯,特佳的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0至35重量份,較佳為5至30重量份,特別是15至25重量份的至少一無機填料或強化物質,較佳為滑石,0.01至20重量份,較佳為0.1至10重量份,特別是0.3至 5重量份的至少一聚合物添加物,其中組分A至F含量的總合加總達到100重量份。
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該組成物係由或主要上由組分A-D和F所組成。
在一更佳具體實例中,該組成物係由或主要上由組分A-F所組成。
在一更佳具體實例中,係使用一無橡膠乙烯(共)聚物B.1和一含橡膠乙烯(共)聚物B.2之混合物作為組分B中,於一特佳具體實例中,使用於組分B中之B.2係從30至70 wt.%之濃度,特佳係從40至60 wt.%之濃度,各情況係基於B.1和B.2的總和。
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組分B至D使用之濃度比例係使組分B和C的自由(即非化學鍵結於橡膠)乙烯(共)聚物對組分D之芳香聚酯之重量比例y係在0.5至6的範圍中,較佳的係從1至5的範圍中,且特佳的是1.5至3的範圍。比例y係從組分B.1、B.2、C以及D([B.1]、[B.2]、[C]以及[D])之含量和組分B.2和C(GB.2和GC)之膠體重量百分比(wt.%)含量(G)根據下式所計算:y=([B.1]+[B.2]*(1-(GB.2/100))+[C]*(1-(GC/100)))/[D]。
在又一較佳具體實例中,組分D係以從5至25wt.%之濃 度使用,更佳的是從6至20 wt.%,且特佳的是從8至16 wt.%,基於組分A和D的總合。
組分A
適合於本發明之根據組分A的芳香聚碳酸酯係從文獻已知,或能由文獻中已知之方法所製備(關於芳香聚碳酸酯的製備可見於如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Interscience Publishers,1964以及DE-AS 1 495 626、DE-A 2 232 877、DE-A 2 703 376、DE-A 2 714 544、DE-A 3 000 610、DE-A 3 832 396;關於芳香聚酯碳酸酯的製備則如DE-A 3 077 934)。
芳香聚碳酸酯係藉由如二酚和碳酸鹵化物反應所製備,較佳的是光氣,和/或與芳香二羧酸二鹵化物,較佳的是苯二羧酸二鹵化物,藉由界面法,視情況使用鏈終止劑,例如單酚,且視情況使用分枝劑,其係三官能或多於三官能,例如三酚或四酚。也可能經由熔融聚合法藉由二酚與如碳酸二苯酯反應的製備。
用於芳香聚碳酸酯和/或芳香聚酯碳酸酯之製備的二酚較佳的是具有式(I)者 其中A為單鍵、C1至C5-伸烷基,C2至C5-亞烷基、C5至C6-亞環烷基、-O-、-SO-、-CO-、-S-、-SO2-、C6至C12-伸芳基,能融 合在其上可選含有雜原子的額外芳香環,或式(II)或(III)的自由基
B在各情況下為C1至C12-烷基(較佳是甲基)、鹵素(較佳為氯和/或溴)
X在各情況下獨立各為0、1或2,p為1或0,且R5和R6可為獨立地選自各X1且各自獨立地表示氫或C1至C6烷基,較佳的是氫、甲基或乙基,X1表示碳,且m表示為從4至7的整數,較佳為4或5,條件是在至少一原子X1上,R5和R6同時為烷基,較佳的是二酚為對苯二酚、間苯二酚、二羥基二酚、雙(羥苯)-C1-C5-烷類、雙-(羥苯基)-C5-C6-環烷類、雙-(羥苯基)酯類、雙-(羥苯基)亞碸、雙-(羥苯基)酮類、雙-(羥苯基)碸以及α,α-雙-(羥苯基)-二異丙苯及其在核上溴化和/或在核上氯化的衍生物。
特佳的二酚為4,4'-二羥二苯基、雙酚-A、2,4-雙-(4-羥苯)-2- 甲基丁烷、1,1-雙-(4-羥苯基)-環己烷、1,1-雙-(4-羥苯基)-3,3,5-三甲環己烷、4,4'-二羥二苯硫化物、4,4'-二羥二苯碸以及其二和四溴化或氯化衍生物,例如2,2-雙-(3-氯-4-羥苯)-丙烷、2,2-雙-(3,5-二氯-4-羥苯)-丙烷或2,2-雙-(3,5-二溴-4-羥苯)-丙烷。2,2-雙-(4-羥苯)-丙烷(雙酚A)為特佳。
該二酚可單獨使用或作為任何理想的混合物。該二酚係從文獻中所知者或藉由從文獻已知之方法可獲得者。
適用於熱塑性芳香聚碳酸酯的鏈終止劑係例如酚、p-氯酚、p-第三-丁苯酚或2,4,6-三溴苯酚,但亦可為長鏈烷基酚,例如根據DE-A 2 842 005的4-[2-(2,4,4-三甲基戊基)]-酚、4-(1,3-四甲基丁基)-酚或單烷基酚或在烷基取代基具有總共8至20個碳原子的單烷基酚,例如3,5-二-第三-丁苯酚、p-異-辛基苯酚、p-第三-辛基苯酚、p-十二烷基酚以及2-(3,5-二甲基庚基)-酚和4-(3,5-二甲基庚基)-酚。所使用之鏈終止劑的用量基於使用之特定二酚的莫耳數總和通常係在0.5mol%和10mol%之間。
該熱塑性芳香聚碳酸酯能夠以已知的方法分枝化,且特佳的是基於從所使用之二酚之總和併入0.05至2.0 mol%之化合物,其係三官能或多於三官能,例如該等具有三或更多的酚基者。
同元聚碳酸酯和共聚碳酸酯皆為合適的。基於要使用之雙酚之總和的1至25 wt.%,較佳的是2.5至25wt.%之具有羥基芳氧端基的聚二有機矽氧烷也可以使用來根據組分A製備本發明之共聚碳酸酯。這些皆為已知(US 3 419 634)且可用從文獻已知之方法所製備,含有聚二有機矽氧烷之共聚碳酸酯的製備係描述於 DE-A 3 334 782。
較佳的聚碳酸酯除了雙酚A同元聚碳酸酯之外,為雙酚A的共聚碳酸酯具有高達基於二酚莫耳總合之15 mol%的其他被提及作為較佳或特佳的二酚,特別是2,2-雙-(3,5-二溴-4-羥苯)-丙烷。
用於製備芳香聚酯碳酸酯的芳香二羧酸二鹵化物較佳的是異酞酸、對苯二甲酸、二苯基醚4,4'-二羧酸的以及萘-2,6-二羧酸的二酸二氯化物。
異酞酸的以及對苯二甲酸的二酸二氯化物在1:20和20:1之間之比例的混合物是特佳的。
碳酸鹵化物,較佳的是光氣,係額外共使用作為在聚酯碳酸酯之製備中的雙關能酸衍生物。
可用於芳香聚酯碳酸酯之製備的鏈終止劑,除了已經提及的單酚之外,也可以是其氯碳酸酯以及芳香單羧酸的氯化物,其係可選地被C1至C22-烷基或鹵素原子取代,以及脂肪族C2至C22-單羧酸性氯化物。
鏈終止劑的用量在各情形中為0.1至10 mol%,基於在該酚類鏈終止劑之情形中二酚的莫耳數以及基於單羧酸性氯化物鏈終止劑之情形中二羧酸二氯化物之莫耳數。
該芳香聚酯碳酸酯也包含合併的芳香羥基羧酸。
該芳香聚酯碳酸酯為線性或以已知的方式分枝(在此文請見DE-A 2 940 024和DE-A 3 007 934)。
可使用的分枝劑例如三官能或多於三官能的羧酸性氯化 物,例如均苯三酸三氯化物、三聚氰酸三氯化物、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四氯化物、1,4,5,8-萘四羧酸四氯化物或均苯四酸四氯化物,用量從0.01至1.0 mol-%(基於所使用之二羧酸二氯化物)或三官能或多於三官能的酚,例如間苯三酚、4,6-二甲基-2,4,6-三-(4-羥苯基)-庚-2-烯、4,6-二甲基-2,4,6-三-(4-羥苯基)-庚烷、1,3,5-三-(4-羥苯基)-苯、1,1,1-三-(4-羥苯基)-乙烷、三-(4-羥苯基)-甲苯、2,2-雙-[4,4-雙(4-羥苯基)-環己基]-丙烷、2,4-雙-(4-羥苯異丙基)-酚、四-(4-羥苯基)-甲烷、2,6-雙-(2-羥基-5-甲基苄基)-4-甲酚、2-(4-羥苯)-2-(2,4-二羥苯基)-丙烷、四-(4-[4-羥苯異丙基]-苯氧基)-甲烷、1,4-雙-[4,4'-二羥基三苯基)-甲基]-苯,用量係從0.01至1.0 mol%,基於所使用之二酚。酚類分枝劑係起初引入二酚,且酸性氯化物係與酸二氯化物一起引入。
在熱塑性芳香聚酯碳酸酯之碳酸酯結構單元的含量各有不同是理想的。較佳的是,碳酸酯基團的含量係高達100 mol%,特別是高達80 mol%,更佳的是高達50 mol%,基於酯基團以及碳酸酯機團的總合。芳香聚酯碳酸酯的酯類和碳酸酯類二者之含量係以嵌段的形式或以無規分佈的方式呈現於聚縮物中。
用於製備該組成物之芳香聚碳酸酯和聚酯碳酸酯的相對溶液黏度(η rel)係在1.18至1.4的範圍,較佳的是1.20至1.32,特佳的是1.24至1.30(在0.5 g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於100 ml之二氯甲烷溶液的溶液於25ºC量測)。
在該組成物中的芳香聚碳酸酯和聚酯碳酸酯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的是從15,000至35,000的範圍,又佳的是從 22,000至33,000的範圍,特佳的是23,000至28,000,其係由GPC所測定(在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作為標準物的凝膠滲透色譜)。
組分B
組分B包括一或許多熱塑性乙烯(共)聚物(B.1)或橡膠-改質乙烯(共)聚物(B.2)的混合物。
適合的乙烯(共)聚物(B.1)為來自乙烯基芳香族、乙烯基氰化物(未飽合腈)、(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類、未飽合羧酸以及未飽合羧酸的衍生物(例如酐和亞胺)之群組的至少一單體的聚合物。適合的(共)聚物是下列那些 B.1.1 50至99,較佳的是60至80重量份的乙烯基芳香族和/或在核心上被取代的乙烯基芳香族,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p-氯苯乙烯和/或(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丙烯酸甲酯,以及 B.1.2 1至50,較佳的是20至40重量份的乙烯基氰化物(未飽合腈),例如丙烯腈以及甲基丙烯腈和/或(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類,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正丙烯酸丁酯、第三丙烯酸丁酯和/或未飽合羧酸,例如馬來酸和/或衍生物,例如未飽合羧酸的酐和亞胺,例如馬來酐以及N-苯基馬来醯亞胺。
該等乙烯(共)聚物為樹脂的、熱塑性以及無橡膠的。B.1.1苯乙烯以及B.1.2丙烯腈的共聚物為特佳者。
根據B.1的無橡膠的(共)聚物為已知,且係以無自由基聚合法所製備,特別是乳化、懸浮、溶液或總體聚合法。
該等(共)聚物較佳的是具有從15,000至200,000 g/mol的平 均莫耳分子量Mw(重量平均,係由凝膠滲透色譜(GPC)以丙酮為溶劑並以苯乙烯作為標準物所測定),特別是在80,000和150,000 g/mol之間。
在特佳的具體實例中,B.1為75至80 wt.%苯乙烯以及20至25 wt.%丙烯腈,具有從80,000至130,000g/mol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的共聚物。
使用作為組分B.2之橡膠-改質的乙烯(共)聚物包括具有橡膠-彈性接枝基質的接枝聚合物,該接枝聚合物係以該總體、溶液或懸浮聚合法所實施。根據組分B.2較佳的接枝聚合物包括以下的接枝聚合物:B.2.1)70至95重量份,較佳的是80至93重量份,特別是85至90重量份之包括以下之混合物B.2.1.1)50至95重量份,較佳的是70至80重量份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在核上以甲基取代的苯乙烯、C1-C8-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特別是甲基丙烯酸甲酯、C1-C8-烷基丙烯酸酯,特別是丙烯酸甲酯或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B.2.1.2)5至50重量份,較佳的是20至30重量份的丙烯腈、甲基丙烯腈、C1-C8-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特別是甲基丙烯酸甲酯、C1-C8-烷基丙烯酸酯,特別是丙烯酸甲酯、馬來酸酐、由C1-C4-烷基或苯基取代的N取代馬來醯亞胺,或這些化合物之混合物在B.2.2)5至30重量份,較佳的是7至20重量份,特別是10至15重量份的橡膠-彈性接枝基質上。
較佳的是,該接枝基質B.2.2)具有在-10ºC以下,特別是在-50ºC以下的玻璃轉化溫度。
特佳的是基於純聚丁二烯橡膠或聚丁二烯/苯乙烯(SBR)共聚橡膠的接枝基質B.2.2),對於在後者中兩種不同單體而言是可能以單體嵌段或隨機的方式排列。各種如此之橡膠的混合物也可使用作為接枝基質B.2.2)。
根據組分B.2較佳的接枝聚合物特別是以苯乙烯和/或丙烯腈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接枝的聚丁二烯和/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該接枝基質B.2.2)的膠體含量較佳是至少70 wt.%(在甲苯中量測)。
該接枝聚合物B.2之平均粒徑d50較佳為0.3至5 μm,特別是0.4至1.5 μm。
較佳的接枝聚合物B.2具有從10至50 wt.%,較佳從15至40 wt.%,特佳從20至30 wt.%的膠體含量(在甲苯中量測)。
由於通常所知的接枝單體並不需要在接枝反應中完全接枝在接枝基質上,所以根據本發明,接枝聚合物B.2也被了解為意指那些接枝單體在接枝基質存在的情況下以(共)聚合反應所製造,且在製程中所獲得的產物,這些產物也因此包含接枝單體之自由(即未化學鍵結於橡膠)(共)聚物。
該平均顆粒尺寸d50為高於或低於各情況中50 wt.%之顆粒的直徑。除非本發明另有说明,其可藉由超離心量測法的方式所測量(W.Scholtan,H.Lange,Kolloid,Z.und Z.Polymere 250(1972),782-796)。
除非本發明另有说明,該玻璃轉化溫度通常係以根據標準DIN EN 61006動態差示熱分析(DSC)之方式在10 K/min之加熱速率所量測,具有Tg的定義作為中點溫度(切線法),以氮氣作為惰性氣體。
該接枝聚合物和接枝基質的膠體含量於25ºC在適合的溶劑(較佳為甲苯)中視為此溶劑的不可容物質所量測(M.Hoffmann,H.Krömer,R.Kuhn,Polymeranalytik I und II,Georg Thieme-Verlag,Stuttgart 1977)。
組分C
組分C為接枝聚合物或數種由乳化聚合法所製備之接枝聚合物的混合物。較佳使用作為組分C的接枝聚合物包括一或多個下列接枝聚合物C.1 5至80,較佳的是20至70,特別是30至50 wt.%,基於組分C之至少一乙烯單體在C.2 95至20,較佳的是80至30,特別是70至50 wt.%,基於組分C之一或多個類橡膠的接枝基質上,該接枝基質的玻璃轉化溫度較佳的是<10ºC,更佳的是<0ºC,特佳的是<-20ºC。
該接枝基質C.2較佳的是具有從0.05至2 μm之平均粒子尺寸(d50值),更佳的是0.1至1 μm,且特佳的是0.15至0.6 μm。
單體C.1較佳的是以下的混合物C.1.1 50至99,較佳的是60至80,特別是70至80重量份,基於C.1的乙烯芳香族和/或在核上取代之乙烯芳香族(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p-氯苯乙烯)和/或 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甲酯)以及C.1.2 1至50,較佳的是20至40,特別是20至30重量份,基於C.1的乙烯基氰化物(未飽合腈,例如丙烯腈以及甲基丙烯腈)和/或(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類,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和/或未飽合羧酸的(例如酐和亞胺)衍生物,例如馬來酐以及N-苯基馬来醯亞胺。
較佳的單體C.1.1係選自於單體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之至少一者,且較佳的單體C.1.2係選自於單體丙烯腈、馬來酐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之至少一者。特佳的單體為C.1.1苯乙烯以及C.1.2丙烯腈。在又一較佳具體實例中,C.1.1和C.1.2為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又一較佳具體實例中,C.1.1為苯乙烯,C.1.2為甲基丙烯酸甲酯。
適合接枝聚合物C的接枝基質C.2為例如二烯橡膠、EP(D)M橡膠,係指那些基於乙烯/丙烯以及可選的二烯,以及丙烯酯、聚胺基甲酸酯、矽氧樹脂、氯丁二烯以及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膠以及矽氧樹酯/丙烯酯複合物橡膠。
較佳的接枝基質C.2為二烯橡膠,例如基於丁二烯以及異戊二烯或二烯橡膠之混合物或二烯橡膠之共聚物或其與額外可共聚合之單體的混合物(例,依據C.1.1和C.1.2)。
純聚丁二烯為特佳。
特佳的聚合物C例如為ABS或MBS聚合物。
特別適合的接枝聚合物C具有核-殼結構。
該接枝基質C.2的膠體含量有利的是至少30 wt.%,較佳的是至少70 wt.%,特別是至少80 wt.%(在甲苯中量測)。
該接枝聚合物C的膠體含量有益的是至少30 wt.%,較佳的是至少50 wt.%,特別是至少80 wt.%(在甲苯中量測)。
由於所知的接枝單體並不需要在接枝反應中完全接枝在接枝基質上,所以根據本發明,接枝聚合物C也被了解為意指那些接枝單體在接枝基質存在的情況下以(共)聚合反應所製造,且在製程中所獲得的產物,這些產物也因此包含接枝單體之自由(即未化學鍵結於橡膠)(共)聚物。
根據C.2適合的丙烯酸酯橡膠為較佳的丙烯酸烷酯的聚合物,可選的是具有高達40 wt.%,基於C.2之其他可聚合之乙烯性不飽合單體。較佳的可聚合之丙烯酸酯包括C1至C8-烷基酯,例如甲基、乙基、丁基、正辛基以及2-乙基己酯、鹵素烷基酯,較佳的是鹵素-C1-C8-烷基酯,例如氯乙基丙烯酯以及這些單體的混合物。
關於交聯,可共聚合具有多於一個可聚合雙鍵的單體。較佳的交聯單體之實例為具有3至8個碳之不飽合單羧酸的酯類或具有2至4個OH基以及2至20個碳原子之飽合多元醇的酯,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多元不飽合雜環化合物,如三乙烯基以及三烯丙基三聚氰酸酯;多元官能基乙烯基化合物,如二-和三乙烯基苯;以及磷酸三烯丙酯和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較佳的交聯單體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以及包含至少三個乙烯性不 飽合基團的雜環化合物。特佳的交聯單體為環形單體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三聚異氰酸酯、三丙烯醯六氫-s-三、三烯丙基苯。該等交聯單體的用量較佳的係0.02至5 wt.%,特別是0.05至2 wt.%,基於接枝基質C.2。在具有至少三個乙烯性不飽合基團之環狀交聯單體的情況中,可能有利的是限制少於該接枝基質C.2之1 wt.%的用量。
可選作為接枝基質C.2之製備的較佳「其他」可聚合之乙烯性不飽合單體除了丙烯酸酯外為例如丙烯腈、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醯胺、乙烯C1-C6-烷基醚、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作為接枝基質C.2較佳的丙烯酯橡膠為具有膠體含量為至少60 wt.%的乳化聚合物。
根據C.2更適合之接枝基質為具有接枝活性位置的矽橡膠,例如描述於DE-OS 3 704 657、DE-OS 3 704 655、DE-OS 3631540以及DE-OS 3 631 539。
在一特佳具體實例中,根據組分C的接枝聚合物為基於矽/丙烯酯複合物橡膠作為接枝基質C.2者。
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用於該接枝基質C.2之矽/丙烯酸酯複合物橡膠包含或包括C.2.1 20至80 wt.%,較佳為30至70 wt.%,尤佳為40至60wt.%的矽橡膠以及C.2.2 80至20 wt.%,特佳為30至70 wt.%,尤佳為40至60wt.%的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橡膠,其中所述之二橡膠組分C.2.1和C.2.2較佳為相互滲透在該複合 物橡膠中,使得它們實質上無法相互分離。
該矽橡膠矽以乳化聚合的方式製備,在其中使用矽氧烷單體單元、交聯或分支劑(IV)以及可選的接枝劑(V)。
所使用之矽氧烷單體單元係例如且較佳為具有至少3員環的二甲基矽氧烷或環狀有機矽氧烷,較佳的是3至6員環,例如且較佳的是六甲基環三矽氧烷、八甲基環四矽氧烷、十甲基環五矽氧烷、十二甲基環六矽氧烷、三甲基三苯基環三矽氧烷、四甲基四苯基環四矽氧烷以及八苯基環四矽氧烷。
該有機矽氧烷單體能夠單獨使用或以與2或多個單體之混合物使用。該矽橡膠較佳的是包含不少於50 wt.%,且特佳的是不少於60 wt.%的有機矽氧烷,基於矽橡膠組分的總重量。
具有3或4,特佳為4之官能度的矽氧基交聯劑較佳係作為交聯或接枝劑(IV),它們可以實例方式提及且較佳的是三甲氧基甲基矽烷、三乙氧基苯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四正丙氧基矽烷以及四丁氧基矽烷。該交聯劑能單獨使用或以二或多者之混合物使用。特佳的是四乙氧基矽烷。
該交聯劑係以在基於矽橡膠組分之總重的0.1以及40 wt.%之用量使用,該交聯劑的用量係經選擇以能夠使矽橡膠的澎潤程度(在甲苯中量測)較佳的是在3和30之間,特佳的是在3和25之間,且特別是在3和15之間。澎潤程度係當矽橡膠在25ºC以甲苯達到飽合時所吸收之甲苯量與矽橡膠在乾燥狀態之間之甲苯用量的重量比例來定義。該澎潤程度的測量更詳細地描述在EP 249964。
若該澎潤程度小於3,即若交聯劑的含量過高,該矽橡膠可能不會顯示足夠的橡膠彈性。若該澎潤指數大於30,該矽橡膠可能無法在基質聚合物中形成微區結構,且因此無法增加衝擊強度,而後該效應會與簡單添加聚二甲基矽氧烷相同。
四官能的交聯劑比三官能者佳,因為其澎潤程度而後能夠更簡易地控制在上述的極限中。
適合的接枝劑(V)包括能夠形成下式結構的化合物:CH2=C(R2)-COO-(CH2)p-SiR1 nO(3-n)/2 (V-1)
CH2=CH-SiR1 nO(3-n)/2 (V-2)或HS-(CH2)p-SiR1 nO(3-n)/2 (V-3),其中R1 代表C1-C4-烷基、較佳的是甲基、乙基或丙基或苯基,R2 代表氫或甲基;n 表示0,1或2以及p 表示從1至6的整數。
丙烯醯-或甲基丙烯醯矽氧烷係特別適合於形成前述結構(V-1),且具有高接枝效率。該接枝鏈的有效形成從而可被保證,所形成之樹脂組成物的衝擊強度因此被提升。
可以範例或較佳的方式被提及的是:β-甲基丙烯醯氧乙基二甲氧基甲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甲氧基二甲基矽 烷、γ-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乙氧基二乙基、γ-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矽烷、δ-甲基丙烯醯基氧丁基二乙氧基甲基矽烷或此等的混合物。
基於矽橡膠的總量,較佳為使用0至20 wt.%的接枝基質。
該矽/丙烯酸橡膠合適的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橡膠組分可藉由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或丙烯酸烷基酯、交聯劑(VI)和分枝劑(VII)所製備。較佳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或丙烯酸烷基酯在此以範例的方式為C1至C8-烷基酯,例如甲基、乙基、正丁基、第三丁基、正丙基、正己基、正辛基、正十二烷基以及2-乙基己酯;鹵烷基酯,較佳的是鹵素-C1-C8-烷基酯,例如丙烯酸氯乙酯,以及這些單體的混合物。正丁基丙烯酸酯是特佳的。
能被使用於矽/丙烯酸酯橡膠之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橡膠組分的交聯劑(VI)為具有多於一可聚合雙鍵的單體。交聯單體的較佳實例為具有3至8個碳原子之不飽合單羧酸以及具有3至12個碳原子之不飽合單官能醇的酯類,或具有2至4個OH基和2至20個碳原子之飽合多元醇的酯類,例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該交聯劑可獨自使用或以至少二交聯劑之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較佳的分枝劑(VII)的範例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三聚異氰酸酯或其混合物。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也可被使用作為分枝劑(VI)。該等分枝劑可獨自使用或以至少 二交聯劑之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交聯劑(VI)以及分枝劑(VII)的用量為0.1至20 wt.%,基於矽/丙烯酸酯橡膠之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橡膠組分的總重量。
該矽/丙烯酸酯橡膠能首先製備矽橡膠作為水乳膠所製備。在本文中,矽橡膠係以乳化聚合法所製備,例如US 2891920和US 3294725所述。對此而言,含有有機矽氧烷、交聯劑以及可選之交聯劑的混合物係在剪切力動作下與水混合,例如藉由均質機,在乳化劑存在下,較佳的是基於磺酸,如烷基苯磺酸或烷基磺酸,該混合物聚合以產生該矽橡膠。烷基苯磺酸矽特佳的,因為其不僅作為乳化劑,也可作為聚合起始劑。在此情況中,該磺酸與該烷基苯磺酸之金屬鹽或烷基磺酸知金屬鹽的組合是有利的,因為該聚合物能因此在之後的分枝聚合反應時被穩定。
在聚合反應後,該反應係藉由水性鹼性溶液的添加中和該反應混合物而中止,例如藉由添加水性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碳酸鈉溶液的添加。
此乳膠接著係富含有將被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或丙烯酸烷基酯、該交聯劑(VI)和分枝劑(VII),並進行聚合反應。以自由基(如以過氧化物、偶氮或氧化還原起始劑)起始的乳化聚合反應係較佳的。氧化還原起始劑系統的使用,特別是藉由硫酸亞鐵、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次硫酸甲醛鈉(Rongalit)以及過氧化氫之組合所製備的次硫酸鹽起始劑系統是特佳的。
用於製備矽橡膠的分枝劑(V)在本文中為共價鍵結於矽橡膠含量的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橡膠含量。在聚合反應中,所述 之二橡膠組分相互滲透,且以此方式形成該複合橡膠,而不再於聚合反應後彼此分離成其構成物-矽橡膠組分和聚烷基(甲基)烷基酯橡膠組分。
對於矽/丙烯酸酯接枝橡膠C的製備,該等單體C.1係接枝在該橡膠基質C.2上。
在本文中,能使用描述於如EP 249964、EP 430134以及US 4888388的該等聚合方法。
例如,該接枝聚合係以下列聚合方法所進行:所要的乙烯單體C.1係聚合在水乳膠形式的接枝基質上,以自由基起始之一或多階段乳化聚合。在本文中該接枝效能較佳是盡可能高,且較佳的是大於或等於10%,該接枝效能係決定性地依照所使用之接枝劑(V)和(VII)所決定。在聚合反應提供矽/丙烯酸酯接枝橡膠後,該水乳膠係被引進熱水,在其中金屬鹽(如氯化鈣或硫酸鎂)在之前即已溶解,該矽/丙烯酸酯接枝橡膠在此過程中結團凝聚,而後被分離。
組分D
可依據本發明作為組分D的聚酯較佳的是芳香族聚酯,且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為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在一特佳具體實例中,這些是芳香族二元羧酸的反應產物或其反應衍生物,例如二甲基酯或酐,以及脂肪族、脂環族或芳脂族二元醇以及這些反應產物的混合物。
特佳的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含有基於該二元羧酸組分之至少80 wt.%,較佳至少90 wt.%的對苯二羧酸基團以及基於該 二元醇組分之至少80 wt.%,較佳至少90 wt.%的乙二醇和/或1,4-丁二醇之基團。
較佳的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除了對苯二羧酸基團之外能包括高達20 mol%,較佳高達10 mol%的其他芳香族或具有8至14個碳原子之環脂族二元羧酸或具有4至12個碳原子之脂肪族二元羧酸的基團,例如酞酸、間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4,4'-聯苯二羧酸、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環己基二乙酸的基團。
較佳的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除了乙二醇或1,4-丁二醇之基團之外能包括高達20 mol%,較佳高達10 mol%的其他具有3至12個碳原子之脂族二元醇或具有6至21個碳原子之脂環族二元醇,例如丙烷-1,3-二元醇、2-乙基丙烷-1,3-二元醇、新戊二醇、戊烷-1,5-二元醇、己烷-1,6-二元醇、環己烷-1,4-二甲醇,3-乙基戊烷-2,4-二元醇、2-甲基戊烷-2,4-二元醇、2,2,4-三甲基戊烷-1,3-二元醇、2-乙基己烷-1,3-二元醇、2,2-二乙基丙烷-1,3-二元醇、己烷-2,5-二元醇、1,4-二-(β-羥基乙氧基)-苯、2,2-雙-(4-羥基環己基)-丙烷、2,4-二羥基-1,1,3,3-四甲基環丁烷、2,2-雙-(4-β-羥基乙氧基苯基)-丙烷以及2,2-雙-(4-羥基丙氧基苯基)-丙烷(DE-A 2407674、2407776、2715932)的基團。
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能藉由併入相對少量之3-或4-官能醇或3-或4-鹼式羧酸而分支,例如根據DE-A 1900270以及US3692744。較佳分枝劑的實例為均苯三酸、偏苯三酸、三羥甲基乙烷以及-丙烷和新戊四醇。
特佳的是單獨從對苯二甲酸和其反應性衍生物(例如其二烷基酯)以及乙二醇和/或1,4-丁二醇所製備之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及這些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之混合物。
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之混合物有利地是含有1至50wt.%,較佳的是1至30 wt.%的聚乙基對苯二甲酸酯以及5至99 wt.%,較佳的是70至99 wt.%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特佳為使用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作為組分D。
較佳使用之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較佳具有從0.4至1.5dl/g,較佳的是0.5至1.2 dl/g之黏度值,在濃度為0.05 g/ml中之酚/鄰-二氯苯中(1:1重量份),根據ISO 307於25ºC以烏氏黏度計量測。
聚伸烷基對苯二甲酸酯能使用已知方法製備(請見Kunststoff-Handbuch,volume VIII,p.695 et seq.,Carl-Hanser-Verlag,Munich 1973)。
組分E
該熱塑性模製組成物可包括作為組分E的一填料或強化物質或至少兩種不同填料和/或強化物質的混合物,例如選自包含滑石、雲母、二氧化矽、石英、二氧化鈦、矽灰石、高嶺土、非晶矽、碳酸鎂、白垩、長石、硫酸鋇、玻璃珠、陶瓷珠、碳纖維以及玻璃纖維的群組。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片狀型態填料,特佳係使用基於滑石之填料作為填料和強化物質。
在本文中基於滑石之可能的礦物填料是在滑石或滑石粉相關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的所有顆粒填料。同樣可為商業 可獲得之所有顆粒填料以及其產物描述含有滑石或滑石粉之用語作為特徵者。
較佳的是依照DIN 55920基於填料總重量具有大於50 wt.%,較佳的是大於80 wt.%,特佳是大於95 wt.%且特別佳的是大於98 wt.%滑石含量的礦物填料。
滑石能被理解為意指自然形成或合成製備的滑石。
純滑石具有化學組成物3 MgO.4 SiO2.H2O,且因此具有31.9 wt.%的MgO含量、63.4 wt.%的SiO2含量以及4.8 wt.%的化學鍵結水含量。其為具有層壓結構的矽酸鹽。
自然形成的滑石材料通常不具有上述理想的組成物,因為它們的一些鎂會被其他元素取代、一些矽藉由如鋁或藉由交生其他材料取代而汙染,例如白雲石、菱鎂礦以及綠泥石。
用於組分E之特佳類型之滑石係以特別高的純度被區別,以從28至35 wt.%,較佳為30至33 wt.%,特佳為30.5至32 wt.%之MgO含量以及從55至65 wt.%,較佳為58至64 wt.%,特佳為60至62.5之SiO2含量為特徵。特佳的滑石種類進一步以少於5 wt.%、特佳為少於1 wt.%,特別少於0.7 wt.%之Al2O3含量所區別。
有利的且在此方面較佳的係使用根據本發明以微細研磨種類型式且具有從0.1至20 μm,較佳的是0.2至10 μm,進一步較佳的是0.5至5 μm,又進一步較佳的是0.7至2.5 μm,且特佳的是1.0至2.0 μm之平均粒徑d50的滑石。
根據本發明基於滑石之礦物填料特別具有小於50 μm,特 別是小於10 μm,特佳是小於6 μm且特別佳的是小於2.5 μm的最大顆粒或粒子尺寸d97。填料的d97以及d50值係藉由沉降分析以SEDIGRAPH D 5 000根據ISO13317-3所決定。
基於滑石之礦物填料可選地在表面上處理以達到與聚合物基體較佳的偶合,其可用如基於官能基化之矽氧烷之黏著促進劑系統所提供。
由於加工成模製組成物或塑型物件,在該模製組成物或該塑型物件中的粒狀填充物具有較原本使用的填料低的d97或d50值。
組分F
該組成物包含市售可得之聚合物填充物作為組分F。
根據組分F之能市售獲得聚合物添加物為例如防燃劑(例如磷化合物或鹵素化合物),防燃增效劑(例如奈米等級的氧化金屬)、抑煙添加物(例如硼酸或硼酸鹽)、抗流滴劑(例如來自含氟聚烯烴之物質等級以及矽和聚醯胺纖維之物質等級的化合物)、內部和外部潤滑劑以及脫模劑(例如新戊四醇四硬脂酸酯、褐煤蠟或聚乙烯蠟)、流動助劑、防靜電劑(例如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其他聚酯或聚羥基烷酯、聚酯醯胺、聚酯醯胺或磺酸鹽)、導電添加物(例如導電碳黑或碳奈米管)、穩定劑(例如UV/光穩定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轉酯化抑制劑、防止水解的試劑)、抗菌作用添加物(例如銀或銀鹽)的添加物、能夠促進防刮(例如矽油)的添加物、IR吸收劑、光學增進劑、螢光添加物以及染料和顏料(例如碳黑、二氧化鈦或氧化鐵)或上述數種添加 物的混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該等組成物特佳的是包含至少一脫模劑,較佳的是新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以及至少一穩定劑,較佳的是酚類抗氧化劑,特佳的是2,6-二-第三丁基-4-(十八烷氧羰乙基)-酚。
進一步較佳的是使用組合至少二穩定劑的穩定劑,第二穩定劑包含布忍斯特酸化合物,第二穩定劑較佳的是磷酸、磷酸水溶液或者磷酸或磷酸水溶液與細分的親水性矽凝膠的自由流動混合物。
另外,本發明係關於製自前述組成物的塑形部件,特別是平坦的塑形部件,例如片體以及車體部件,例如在製自本發明之組成物之基的至少一側具有以聚胺基甲酸酯系統(PU系統)之塗層的反射鏡外罩、擋泥板、擾流板、閥蓋等。
在本文中,該聚胺基甲酸酯層微例如PU漆、PU泡棉或緊緻的PU皮,且聚胺基甲酸酯層的厚度係從例如1 μm至高達20 cm。
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該聚胺基甲酸酯層係具有層厚為1-1,000 μm,較佳的是5-100 μm,特佳的是10-60 μm的漆。
在又一較佳具體實例中,該聚胺基甲酸酯層係具有層厚為1 mm-10 mm的緊緻皮。
在又一較佳具體實例中,該聚胺基甲酸酯層係具有層厚為4 mm-20 cm的泡棉。
該複合組分原則是係製自該基底(根據本發明熱塑性組成物的支撐)和任何已知形式的聚胺基甲酸酯層。
較佳的是,該聚胺基甲酸酯層係藉由反應性聚胺基甲酸酯原料混合物的完全聚合所製成,該反應性聚胺基甲酸酯原料混合物包括至少一聚異氰酸酯組分;至少一多官能H-活性化合物;以及可選的至少一聚胺基甲酸酯添加物和/或加工輔助物質
直接與從熱塑性組成物事先形成和固化之支撐接觸。
該支撐組分能例如從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被預製,且該反應性聚胺基甲酸酯原料混合物能被施加於其中且反應完全,根據聚胺基甲酸酯反應組分的反應性,此等在施加時能以已知方法已被預先混合或混合。該施加能特別藉由噴塗、刮刀塗布或軋光所實施。
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在施加反應性聚胺基甲酸酯混合物之前,該支撐表面是經清潔的,較佳的是以異丙醇,且進一步較佳的是額外接受火焰處理以活化該表面。
然而,也可能藉由已知方法共擠出以製造本發明之組成物。
在欲製造泡棉組成物的情形中,該反應混合物能以已知方法本身引入含有先前已形成和固化之支撐組分的模具中,該模具也可選地包含另一如聚氯乙烯(PVC)、熱塑性聚稀烴(TPO)、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U)或聚胺基甲酸酯噴塗皮的裝飾層(經常被稱為「皮」)。在該模具中,該可發泡反應混合物與該支撐組分和可選地與該裝飾層接觸而發泡,並形成該複合組分。在本文 中,可進行該發泡模製以使得該複合組分具有巢狀結構在其表面。然而,其可被實施以使得該複合組分具有一緊緻皮以及一核心(整體發泡)。該聚胺基甲酸酯組分能被引入具有高壓或低壓器的模具中。
聚胺基甲酸酯泡棉係被製作成塊狀泡棉。
聚胺基甲酸酯複合體也能製成夾層構造。在本文中,該方法係被裝備為儲存(depot)或包層(envelope)建構法。儲存建構法和包層建構法二者本身皆為已知。在該儲存建構法(填充建構法)中,兩個半殼(如塑膠的頂層)係事先製備且放置於一模具中,且在該等殼之間的空洞藉由發泡填充有PU泡棉。在該包層建構法中,PU泡棉的核心首先被引入一模具中,而後被適合的包絡材料包圍,如以所述之熱塑性材料之一者。該包絡建構法較佳的是用作夾層複合體的製造。
在本發明之特定具體實例中,該複合組分係以一方法所製造,其中(i)在第一方法步驟中,該熱塑性組成物熔融物係被注入第一模穴中,接著被冷卻,(ii)在第二方法步驟中,該注射模具的模穴在尺寸上增加,且間隙因此產生,(iii)在第三方法步驟中,一反應性聚胺基甲酸酯原料混合物包括-至少一聚異氰酸酯組分;-至少一多官能H-活性化合物;以及 -可選的至少一聚胺基甲酸酯添加物和/或加工輔助物質係被注入在熱塑性組分和該擴大模穴之模具表面之間以此方法產生之間隙中,完全聚合之聚胺基甲酸酯原料混合物直接與熱塑性組支撐表面接觸以提供緊緻的聚胺基甲酸酯層或提供聚胺基甲酸酯發泡層,以及(iv)在第四方法步驟中,該複合組分係從該模穴中被移除。
聚胺基甲酸酯
較佳的是使用聚胺基甲酸酯泡棉或者一層壓緊聚胺基甲酸酯層作為塗料。
根據本發明,聚胺基甲酸酯可藉由聚異氰酸酯與H-活性的多官能基化合物的反應而得到,較佳的是與多元醇反應。
在本文中,”聚胺基甲酸酯”一詞可意謂聚胺基甲酸酯-脲,其中為具有N-H官能基的化合物,選擇性地於一多元醇的混合物中,其可以作為H-活性多官能基化合物。
合適的聚異氰酸酯可以是習知技術中所知的芳香族、芳脂族、脂肪族或環脂肪族之聚異氰酸酯,其中較佳的是具有2個NCO的官能基,其也可以包含亞胺二酮、異三聚異氰酸酯、異氰酸酯二聚體(uretdione)、胺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雙尿素、脲、三酮、唑啉酮、醯基脲和/或碳二亞胺的結構。上述物質可以是單獨或者式與其他任一化合物進行混合。
本文中,前述所提及之聚異氰酸酯是習知技藝中基於二-以及三-異氰酸酯的化合物以及鍵結在異氰酸酯上之具有脂肪族、環脂肪族、芳脂族以及芳香族,無論是使用光氣或無光氣製 備此等皆沒有關係。舉例來說此二-以及三-異氰酸酯可以是1,4-二異氰酸根合丁烷、1,5-二異氰酸根合戊烷、1,6-二異氰酸根合己烷(HDI)、2-甲基-1,5-二異氰酸根合戊烷、1,5-二異氰酸酯基-2,2-二甲基戊烷、2,2,4-和2,4,4-三甲基-1,6-二異氰酸根合己烷、1,10-二異氰酸根合癸烷、1,3-和1,4-二異氰酸根合環己烷、1,3-和1,4-雙-(異氰酸根合甲基)-環己烷、1-異氰酸根合-3,3,5-三甲基-5-異氰酸根合甲基環己烷(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4,4'-二異氰酸根合二環己基甲烷(Desmodur® W,Bayer AG,Leverkusen,DE)、4-異氰酸根合甲基-1,8-辛烷二異氰酸酯(三異氰酸根合壬烷、TIN)、ω,ω′-二異氰酸根合-1,3-二甲基環己烷(H6XDI)、1-異氰酸根合-1-甲基-3-異氰酸根合甲基環己烷、1-異氰酸根合-1-甲基-4-異氰酸根合甲基環己烷、雙-(異氰酸根合甲基)降冰片烷、1,5-萘二異氰酸酯、1,3-和1,4-雙-(2-異氰酸酯基丙-2-基)-苯(TMXDI)、2,4-和2,6-二異氰酸根合甲苯(TDI)、特別是2,4以及2,6的同分異構體以及上述兩種同分異構體的技術等級混合物、2,4'-和4,4'-二異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MDI)、聚合MDI(pMDI)、1,5-二異氰酸根合萘、1,3-雙(異氰酸根合甲基)苯酯(XDI)及任何所需的化合物之混合物。
在本文中,聚異氰酸酯較佳的是具有一平均NCO官能基數為2.0至5.0,較佳的是2.2至4.5之間,特別較佳的是2.2至2.7,以及異氰酸酯官能基為5.0至37.0 wt.%,較佳的是14.0至34.0 wt.%。
在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聚異氰酸酯或前述類型 具有獨一脂肪族以及/或環脂肪族鍵結於異氰酸根上的聚二異氰酸酯。
前述所提及之聚異氰酸酯非常特別較佳地鍵結在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的異構體的雙-(4,4'-異氰酸根合環己基)-甲烷和它們的混合物。
在這些較高分子量、改質的聚異氰酸酯中,在聚胺基甲酸酯化學中已知之具有末端異氰酸酯基的預聚合物,其分子量可以是400至15,000,較佳的是600至12,000。這些化合物使用習知方式,以過量的前述簡單聚異氰酸酯與聚有至少兩個可與異氰酸基反應之官能基的有機化合物反應,特別是與有機聚羥基化合物反應。合適的聚羥基化合物可以是分子量為62至599的簡單聚多官能基醇,較佳的是62至200,像是乙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丙烷-1,2-二醇、丁烷-1,4-二醇、丁烷-2,3-二醇,也可以是特別高分子量之聚胺基甲酸酯化學中的聚醚多元醇以及/或聚酯多元醇,其分子量可以是600至12,000,較佳的是800至4,000,其至少兩個在2至8個一級以及/或二級羥基,較佳的是2至6個。舉例來說,當然也可以被採用由前述提及之低分子量聚異氰酸酯所得到的這些NCO預聚合物與較不具有可與異氰酸酯官能基反應的化合物反應,像是聚硫醚多元醇、含有羥基之聚縮醛、多羥基聚碳酸酯、含有羥基或共聚物的聚酯-醯胺、含羥基的烯屬不飽和化合物。
US-A 4 218 543揭露具有可與異氰酸酯官能基反應官能基的化合物,特別是羥基,可用以製備NCO預聚合物的化合物。 在製備NCO預聚合物中,具有可與異氰酸酯官能基反應官能基的化合物與前述之簡單的聚異氰酸酯反應,其中維持NCO為過量。一般而言NCO預聚物具有NCO含量在10至26 wt.%之間,較佳的是15至26 wt.%。在本發明的上下文中,其已顯示具有末端異氰酸酯的“NCO預聚物”或”預聚物”可同時被認為是反應產物,以及過量的未反應之起始聚異氰酸酯,這也常被稱為是”半預聚物“。
其具有OH數為>500 mg KOH/g之可能的脂肪族二醇,可以是在聚胺基甲酸酯化學中市售之鏈延長劑,像是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丁烷-1,4-二醇、丙烷-1,3-二醇。二醇,如2-丁烷-1,4-二醇、1-丁烯-1,3-二醇、丁烷-2,3-二醇和/或2-甲基丙烷-1,3-二醇,是較佳的。當然也可以採用脂肪族二醇與另一個的混合物。
合適的H-活性成份可以是具有平均5至600 mg KOH/g的OH數以及平均官能基數為2至6的多元醇。較佳的多元醇是具有平均10至50 mg KOH/g的OH數。根據本發明中,合適的多元醇可以是聚羥基-聚醚,其中由合適的起始物分子的烷氧基化所得到,像是乙二醇、二甘醇、1,4-二羥基丁烷、1,6-二羥基己烷、二羥甲基丙烷、甘油、新戊四醇、山梨糖醇或蔗糖。氨或胺,如乙二胺、六亞甲基二胺、2,4-二胺基甲苯、苯胺或胺基醇或酚,如雙酚A,同樣也可以當作起始物。以任意所需順序或作為混合物使用環氧丙烷和/或環氧乙烷進行烷氧基化反應。
除了多元醇外,至少一個進一步的交聯劑以及/或鏈延伸劑,其可以是包含胺基以及胺基醇,像是乙醇胺、二乙醇胺、二 異丙醇胺、乙二胺、三乙醇胺、異佛爾酮二胺、N,N'-二甲基(二乙基)-乙二胺、2-胺基-2-甲基(或乙基)-1-丙醇、2-胺基-1-丁醇、3-胺基-1,2-丙二醇、2-胺基-2-甲基(乙基)-1,3-丙二醇、和醇,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1,4-二羥基丁烷、1,6-二羥基己烷、二羥甲基丙烷、丙三醇和新戊四醇和山梨糖醇、蔗糖、或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可額外存在。
聚酯多元醇可以藉由習知技術的低分子量醇類與多官能基羧酸反應而得到,像是己二酸、鄰苯二甲酸、六氫鄰苯二甲酸、四氫鄰苯二甲酸或上述酸性分子的酸酐也是進一步合適的,只要該H-活性成分的黏度不會變得過高。包含酯基之較佳的多元醇可以是蓖麻油。此外,蓖麻油的配方也可藉由溶解樹脂而得到,像是醛-酮樹脂,和根據對其它天然油的蓖麻油與多元醇的改質物也非常合適。
較高分子量的聚羥基-聚醚在這些高分子量的加聚物和縮聚物或聚合物中是以微細分散、溶解或接枝方式存在是較合適的。如此的改質聚羥基化合物可經由習知技術而得到,像是在加成反應中(如在聚異氰酸酯和胺基官能化合物之間的反應)或聚縮合反應(如甲醛和酚類和/或胺類之間)允許原位中的含羥基之化合物繼續進行反應。然而,這也可能混合一預備好具有聚羥基化合物的水性聚合物分散液,接著從混合物中移除水。
經由乙烯基聚合物改質的聚羥基化合物,像是在聚醚或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存在下藉由苯乙烯和丙烯腈的聚合,也可合適用以製備聚胺基甲酸酯。根據DE-A 2 442 101,DE-A 2 844 922以 及DE-A 2 646 141中所述,經由與乙烯基膦酸酯進行接枝聚合反應的聚醚多元醇以及選擇性的(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醯胺或OH-官能基(甲基)丙烯酸酯是可以使用的,特別是阻燃性的塑料
在High Polymers,vol.XVI,"Polyurethanes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Saunders-Frisch(ed.)Interscience Publishers,New York,London,vol.1,p.32-42,44,54 and vol.II,1984,p.5-6 and p.198-199中描述前述代表性化合物可當作H-活性化合物。
所列出的化合物混合物也可以使用。
平均OH數目的限制以及H-活性成份的平均官能基將會致使特別是增加所得到的聚胺基甲酸酯的脆化。然而,影響聚胺基甲酸酯物理聚合物性質的可能性在習知技藝中是已知的,所以NCO成份、脂肪族二醇以及多元醇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彼此調整。
聚胺基甲酸酯層(b)可以發泡或變成固體,像是漆或塗料。
本身已知所有的輔助物質和添加劑,例如脫模劑、發泡劑、填料、催化劑、防火劑,可以用它們進行製備。
本文中,可選擇性使用的輔助物質以及添加劑可以是:
a)水以及/或易揮發的無機或有機物質作為發泡劑
可能的有機發泡劑可以是丙酮、乙酸乙酯、鹵原子取代的烷烴,如二氯甲烷、氯仿、1,1-二氯乙烷、偏二氯乙烯、一氟三氯甲烷、氯二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此外也可以是丁烷、己烷、庚烷或二乙醚,可能的無機發泡劑可以是空氣、CO2或N2O。發泡程序可以藉由添加在室溫以上而分解的化合物與分裂之氣 體(像是氮氣)而達到,如偶氮化合物,像偶氮二甲醯胺或偶氮異丁酸腈。
b)催化劑
舉例來說,催化劑可以是三級胺(如三乙胺、三丁胺、N-甲基嗎啉、N-乙基嗎啉、N,N,N',N'-四甲基乙二胺、五甲基二亞乙基三胺和更高的同系物,如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N-甲基-N'-二甲基胺基乙基、二-(二甲基胺基烷基)哌、N,N-二甲基苄胺、N,N-二甲基環己胺、N,N-二乙基苄胺、雙-(N,N-二乙基胺基乙基)己二酸酯、N,N,N',N'-四甲基-1,3-丁二胺、N,N-二甲基-β-苯乙胺、1,2-二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單環和雙環的醯胺、雙-(二烷基胺基)烷基醚、含有醯胺基的三級胺(較佳的是甲醯胺基),二級胺(如二甲胺)和醛(較佳的是甲醛或酮,如丙酮,甲基乙基酮或環己酮)和酚類化合物(如苯酚、壬基酚或雙酚)的曼尼希鹼,含有氫原子的三級胺對於異氰酸酯基是具活性的(如三乙醇胺、三異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和反應產物以及與環氧烷類,如環氧丙烷和/或環氧乙烷,二級三級胺,具有碳-矽鍵的矽雜胺(silaamines)(2,2,4-三甲基-2-矽雜嗎啉和1,3-二乙基胺基甲基四甲基二矽氧烷),含氮的鹼類(如氫氧化四烷基銨), 鹼金屬氫氧化物(如氫氧化鈉,鹼金屬酚鹽,如苯酚鈉),鹼金屬醇化物(如甲醇鈉)以及/或六氫三吖
在NCO官能基與澤列維季諾夫-活性氫原子之間的反應,也可用已知的方式由內醯胺類和氮雜內醯胺類而大幅加快,而初步形成內醯胺類和酸性氫化合物之間聯合關係。
有機金屬化合物,特別是有機錫和/或鉍化合物,也可當作催化劑使用。除了含硫的化合物外,可能的有機錫化合物可以是二-n-辛基錫硫醇鹽,較佳的是羧酸錫(II)鹽,像是乙酸錫(II)、辛酸錫(II)、乙基己酸錫(II)以及月桂酸錫(II)和錫(IV)化合物,例如:氧化二丁基錫、二丁基二氯化錫、二乙酸二丁基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馬來酸二丁基錫或二辛基錫二乙酸酯。在應用專利WO2004/000905中所使用的是有機鉍催化劑。
上述所提及之催化劑當然也可以使用混合物方式。本文中,有機金屬化合物與脒,胺基吡啶或肼的結合是特別較佳的。
催化劑的用量可以是約0.001至10 wt.%,其是以具有至少兩個可與異氰酸酯反應之氫原子的化合物總量計算。
c)表面活性添加劑,像是乳化劑以及泡沫穩定劑。
可能的乳化劑可以是蓖麻油磺酸鈉鹽或含胺之脂肪酸,如二乙胺油酸或二乙醇胺硬脂酸鹽。鹼金屬或磺酸銨鹽,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或二萘基甲烷二磺酸,或脂肪酸,如蓖麻油酸,或聚合脂肪酸也可以當作表面活性添加劑而共同使用。
在上述的化合物,可能的泡沫穩定劑可以是聚醚矽氧烷, 特別是水溶性的化合物。一般來說,化合物是以環氧乙烷及環氧丙烷的共聚物鍵結在聚二甲基矽氧烷自由基上。幾個支鏈經由脲基甲酸酯基的聚矽氧烷/聚氧化烯共聚物是特別較佳的。
d)反應延遲劑
可能的反應延遲劑例如為酸反應物質(例如氫氯酸或有機酸鹵化物)。
e)添加物
可能的PU添加物例如為本身已知的泡孔調節劑(例如石蠟或脂肪醇)或二甲基聚矽氧烷以及本身已知的染料或顏料以及防燃劑(如磷酸三氯乙酯、磷酸三甲苯酯或磷銨和多聚磷),以及抗熟化和耐候性的穩定劑、塑化劑以及抑真菌和抑細菌活性的物質以及填料(例如硫酸鋇、矽藻土、碳黑或研細白堊)。
可選地依照本發明共使用之表面活性添加劑和發泡穩定劑以及泡孔調節劑、反應延遲劑、穩定劑、阻燃物質、塑化劑、顏料以及填料和抑真菌和抑細菌活性的物質之進一步實例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且在文獻中所描述者。
本發明所使用的漆包括1-C和2-C漆系統,較佳的是以水為主的漆。在本發明文中的二組分漆(2-C)除了本發明之水基化漆之外亦包含一固化劑。
根據一具體實例,本發明之水基化漆係一組分漆。
又另一具體實例中,在至少一側之塗料係水基化2組分聚胺基甲酸酯漆。
該塗料具有至少一漆層(底漆),且較佳的是一保護層(頂 漆)。該底漆特佳的是具有兩層結構。
本發明要使用的2組分聚胺基甲酸酯漆之特徵在於它們較佳的是在一具體實例中實質上具有:(a)聚異氰酸酯,其係可選地在有機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存在下可選的被親水化,(b)化合物,其係具有對異氰酸酯有反應之基團,且在水中並可選地在有機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存在下可選的被親水化,(c)可選的額外添加劑以及輔助物質,其中,(a)+(b)的量係從20至100重量份,(c)的量係從0至80重量份,條件式個別組分(a)至(c)的重量份總合為100。
本發明文中的二組分系統係被了解為意指其中組分(a)和(b)必須或應該因其反應性而被儲存於分開之容器中的漆,二組分在施用前不久才混合,而後在一般反應中無須額外的活化。
該(聚)異氰酸酯組分(a)為任何想要的有機聚異氰酸酯,具有脂族、脂環族、芳脂族和/或芳香族鍵結,無異氰酸酯基團,且在室溫下為液體,或為此目的以溶劑稀釋。該聚異氰酸酯(a)有利地在23ºC具有從10至15,000,較佳的是10至5,000 mPas的黏度。該聚異氰酸酯(a)特佳的是聚異氰酸酯或聚異氰酸酯混合物,僅具有在2.0和5.0之間的(平均)NCO官能度且在23ºC具有從10至2,000mPas之黏度的脂族和/或脂環族鍵結之異氰酸酯基團。
較佳的具有自由NCO官能基的聚異氰酸酯可當作交聯劑使用,從一以水為主的兩成份聚胺酯漆中以得到一特別高級的漆 科技。合適的交聯劑樹脂可以是以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1,4-二異氰酸酯環己烷、雙-(4-異氰酸根合環己基)-甲烷、1,3-二異氰酸酯苯、2,4-和/或2,6-二異氰酸酯甲苯(TDI)、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MDI)、ω,ω'-二異氰酸酯基-1,3-二甲基環己烷(H6XDI)為基礎的聚異氰酸酯。較佳的聚異氰酸酯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雙-(4-異氰酸根合環己基)甲烷和ω.ω'-二異氰酸酯基-1,3-二甲基環己烷(H6XDI)。
上述所提及的二異氰酸酯可以選擇性的使用,也可作為一個規則的二異氰酸酯衍生物的使用。合適的衍生物可以是含有雙尿素、三聚異氰酸酯、異氰酸酯二聚體、胺基甲酸酯、亞胺基二酮、氧雜二三酮、碳化二亞胺、醯基脲和脲基甲酸酯基的聚異氰酸酯。
較佳的衍生物可以是三聚異氰酸酯、亞胺基二酮和脲二酮的結構。具有這些由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1.4-二異氰酸酯環己烷、雙-(4-異氰酸根合環己基)甲烷之結構元素所組成的低-單體漆聚異氰酸酯是特別較佳的。
三異氰酸酯,例如TIN(三異氰酸根合壬烷)也是合適的。
(聚)異氰酸酯成份(a)可以選擇性的是親水性改質物。可得到水溶性或可分散的聚異氰酸酯,例如以羧酸鹽、磺酸鹽和/或聚環氧乙烷基和/或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基團的改質。
親水化的聚異氰酸酯是可能的,例如不足量的單官能基與 親水性的聚醚醇反應。在EP-A 0 540 985,p.3,1.55-p.4,1.5中所述之親水化聚異氰酸酯的製備。EP-A-0 959 087,p.3,1.39-51中所述,含有脲基甲酸酯的聚異氰酸酯,以及在脲基甲酸酯化條件下可藉由低單體含聚環氧乙烷聚醚醇之聚異氰酸酯是特別合適的。在DE-A 10007821,p.2,1.66-p.3,1.5中所述,以三異氰酸酯基壬烷為基礎的水可分散聚異氰酸酯混合物也是合適的,以及在DE-A 10 024 624,p.3,1.13-33或WO 01/88006中所述,以離子性基親水化的多異氰酸酯也是合適的(磺酸鹽、膦酸酯基)。藉由添加乳化劑而達到外部親水化同樣是可能的。
所使用之聚異氰酸酯成份(a)的NCO含量,在此也就是所謂的聚醚脲基甲酸酯(經由聚醚的親水化),其範圍可以是5-25 wt.%。在以磺酸基的親水化例子中,NCO的含量可以是4-26 wt.%,其中這些數字將以舉例方式來說明。
所用之異氰酸酯成份可以部分被端封,像是可以高達1/3異氰酸酯基的存在,其成份而能夠與異氰酸酯反應。在此例子中,端封異氰酸酯成份可以與進一步多元醇的反應可以在之後的步驟發生,以得到一進一步的交聯。
合適的用於聚異氰酸酯的封端劑可以是單官能基醇,像是肟,例如丙酮肟、甲基乙基酮肟、環己酮肟、內醯胺,如ε-己內醯胺、酚、胺,像是二異丙基胺或二丁胺、二甲基吡唑或三唑以及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或丙二酸二丁酯。
低黏度、疏水或親水、以脂肪族、環脂肪族、芳香脂肪族以及/或芳香族異氰酸酯為基礎,特別較佳的是以脂肪族、環脂 肪族異氰酸酯,且具有自由異氰酸基之聚異氰酸酯的使用是較佳的,而特別高等級性質的漆膜能以此方式達到。根據本發明,黏合劑分散體的優點可以大部分清楚地與交聯劑結合。一般而言,聚異氰酸酯可以小量的惰性溶劑摻混其中而得到的混合物,以降低黏度值至所陳述的範圍內。單獨使用或在混合物中使用三異氰酸根合壬烷作為交聯劑成分。
原則上,不同種類的聚異氰酸酯混合物的使用也可以使用。
具有可與異氰酸酯反應之合適的化合物(b)可以是含有羥基、磺酸酯和/或羧酸鹽基的聚合物,較佳的可以是羧酸鹽基以及選擇性的是磺酸以及/或羧基,較佳的可以是羧基,或烯烴性不飽和單體(所謂的聚丙烯酸酯多元醇),或結合二醇和二羧酸(所謂的聚酯多元醇),或二醇與二羧酸以及二異氰酸酯的結合(所謂的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以及前述多元醇系列的結合,像是聚丙烯酸酯-聚酯多元醇、聚丙烯酸酯-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聚酯-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或聚酯-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其中較佳的分子量Mn(數量平均分子量)可以是500至50,000,特別的是1,000至10,000,這是以膠體滲透層析儀所測得,另外羥基數可以是16.5至264,較佳的是33至165 mg KOH/g的固體樹脂,酸值(基於未中和的磺酸基和/或羧基)可以是0至150,較佳的是0至100 mg KOH/g的固體樹脂,以及磺酸酯的含量以及/或羧基在每100克固體毫克當量可以是5至417,較佳的是24至278。
這些陰離子官能基特別較佳的是羧酸酯基。在EP-A 0 959 115,p.3,1.26-54中,提到關於不同總類黏合劑的總覽。然而,簡單二醇成分也可以使用。所有黏合劑可以被溶解或分散於水中,並且具有可與異氰酸酯基反應的官能基,而這一邊也可當作黏合劑成分(b)。這也包括聚胺基甲酸酯或聚脲,而可以分散在水中,並與聚異氰酸酯交聯,其主要是活性氫原子存在於胺基甲酸乙酯或脲基。然而,多元醇也可以說具有自由OH官能基的化合物是較佳的。
一般而言,黏合劑(b)可以用在塗布組成物的製備,其中含量是10至60 wt.%,較佳的是20至50 wt.%強度水性溶液以及/或分散液,其中一般來說具有黏度值為10至105,較佳的是10至10,000 mPa.s/23ºC以及pH值在5至10,較佳的是6至9。輔助溶劑也可選擇性的使用。
與黏合劑成分(b)的分子量相關聯以及陰離子基或者自由酸基的含量,特別是羧基,含有聚合物的水性系統是真分散液,膠體分散或者分子分散之分散液,但一般來說就是所謂的「部份分散」,像是水性系統,其部份分子分散以及部分膠體分散。
自組分(a)之異氰酸酯基團和自組分(b)之異氰酸酯反應基團(如羥基)的比例(NCO-OH比例)能橫跨寬的範圍,從0.2:1.0至4.0:1.0的比例能因此被使用為漆科技用途,從0.35:1至2.0:1.0的範圍較佳,特佳的為1.0:1.0至1.5:1.0。
1至10,000 ppm之商業可獲得的觸媒可選地被添加至該組成物中。
漆科技中既有的輔助物質以及添加物(d),例如消泡劑、增 厚劑、染料、分散助劑,不同於(c)的觸媒、皮質防護劑、抗沉降劑或乳化劑,能在本發明水性結合分散液製備之前、之中或之後被添加,也在藉由添加至少一交聯劑而製備該塗料組成物的情況。
本發明2組分聚胺基甲酸酯系統包含水和可選地有機溶劑或其混合物作為溶劑。
能被使用的有機溶劑為所有已知溶劑,較佳的是在漆工業中所使用之溶劑,例如二甲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丁氧基、甲氧基乙酸丙酯、碳化氫,例如Solvesso® 100(Exxon Mobil Chemicals)(溶劑石腦油也能使用作為替代)或N-甲基吡咯烷酮。
該等有機溶劑,若有時,通常僅以剛好需要的用量被使用。因此,例如,對於所使用之聚異氰酸酯(a)的預稀釋物或僅以製備溶解或分散於水中之結合組分(b)所需的用量。
組分A
基於雙酚A具有相對溶液黏度(ηrel)為1.28的線性聚碳酸酯(在100 ml之亞甲基氯中0.5 g之聚碳酸酯的溶液於25ºC量測)。
組分B.1
無橡膠共聚物,以總體聚合法所製備,具有76 wt.%的苯乙烯以及24 wt.%的丙烯腈,具有130 kg/mol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以聚苯乙烯作為標準物的GPC所量測)。
組分B.2
ABS聚合物,在12 wt.%的線性聚丁二烯橡膠(基於該ABS聚合物)的存在下,藉由總體聚合製備,具有基於該ABS聚合物88 wt.%的一混合物,其包含24 wt.%的丙烯腈以及76 wt.%的苯乙烯。在甲苯中量測,該ABS聚合物具有25 wt.%的膠體含量。
組分C
接枝聚合物,以該乳化聚合法所製備且在甲苯中量測具有95 wt.%之膠體含量,係由28 wt.%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所組成作為殼,具有苯乙烯對丙烯腈之重量比率為71:29,在72 wt.%的微粒接枝基質作為核心,以46 wt.%的矽橡膠以及54 wt.%的丙烯酸丁酯橡膠所組成。
組分D-1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例Pocan B1300,Lanxess AG,Cologne,Germany)具有1.07 dl/g的黏度值,在濃度為0.05 g/ml之酚類/鄰-二氯苯,根據ISO 307在25ºC下以烏別洛德黏度計所量測(1:1重量份)。
組分D-2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例RT6020,Invista,Gersthofen,Germany)具有0.665 dl/g的黏數,在濃度為1 wt.%之二氯乙酸於25ºC下量測。
組分E-1
具有平均粒子直徑D50為1.2 μm之滑石,以Sedigraph之方式量測,且具有0.5 wt.%之Al2O3含量。
組分E-2
以Microtrac顆粒分析量測具有平均直徑D50為7 μm且面積為2,9 m2/g的鈣矽石。
組分E-3
具有平均直徑為13 μm以及切割長度為2,5-3,5 mm的硼鋁玻璃纖維。
組分F-1
新戊四醇四硝酸酯作為潤滑劑/離形劑
組分F-2
熱穩定劑Irganox® B900(80% Irgafos® 168以及20% Irganox®1076的混合物;BASF AG;Ludwigshafen/Irgafos® 168(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鹽)/Irganox® 1076(2,6-二-第三-丁基-4-(十八烷氧羰乙基)-酚)(BASF AG,Ludwigshafen,Germany)
組分F-3
具有75 wt.%之濃縮磷酸和25 wt.%之親水性矽膠的自由流動混合物。
組分F-4
碳黑
模製組成物的製備
本發明具有組分A至F之模製組成物係在來自Coperion,Werner und Pfleiderer(Germany)之ZSK25雙桿擠出機在270ºC至300ºC之熔融溫度所製備。
測試樣品的製造以及測試
從微粒複合產生的粒子係在射出成型機(Arburg)在260ºC 之溫度以及對所施加的測試樣品80ºC之模製溫度進行加工。
在射出成型體以異丙醇和火焰處理之清潔後,進行該測試樣品的塗佈,藉由漆(低漆)以上漆槍施加於該表面所進行,接著該漆係在80ºC乾燥15分鐘。
隨後,保護層(清漆)係以相同的方法施加並以80ºC的溫度乾燥30分鐘。
所得之漆集結的層厚度為5 μm(基底漆15 μm,保護層30 μm)。
底漆:Wörwag標準水系漆"Schwarz" 113161。
保護層:Wöropur清漆,高光澤108728以及Wöropur硬化劑60738(二者皆來自Wörwag)。
熔融流動性(MVR)係以該熔融體積流動率(MVR)的幫助所評估,根據ISO 1133在260ºC的溫度和5 kg的柱塞負荷所量測。
熱變形溫度係根據DIN ISO 306(維氏軟化溫度,具有50 N的負荷以及120 K/h之加熱率的方法B)在尺寸為80 x 10 x 4 mm之測試棒在一側注射成型所量測。
熔融黏度係根據ISO 11443在260ºC之溫度以及1,000 s-1之剪切變率所量測。
切口衝擊強度(ak)以及該衝擊強度(an)的量測係分別根據ISO 180/1A以及以ISO 180/1U在室溫(23ºC)以10倍測試法 於尺寸為80mm x 10mm x 4mm之測試棒上所執行。
該拉伸斷裂强度以及伸長E模數係在室溫(23ºC)根據ISO 527-1、-2在尺寸為170mm x 10mm x 4mm的軸肩棒上所量測。
在介質影響下的應力破裂抗性(環境應力破裂=ESC)係在室溫下(23ºC)依據ISO 4599在尺寸為80mm x 10mm x 4mm的測試棒上量測。在本文中,該測試樣品斷裂失效的時間(係承受2.4%之外邊緣纖維拉伸度,其係藉由以夾持模板和完全沉浸於菜籽油作為介質之方法進行)係作為該應力破裂抗性的量度。
線性熱膨脹係數(CLTE)係根據DIN53752在溫度區間從-20ºC至80ºC於尺寸為60mm x 60mm x 2mm的測試樣品上所量測,在該等測試樣品製造時平行和垂直熔融物流動方向的各種情況。
該漆的黏著性係以百格測試(cross-hatch test)根據DIN ISO 2409所量測,並根據DIN 55662 8.1/8.2量測抵抗加壓水噴射(蒸氣噴射測試)的抵抗性。
本發明成形部分根據百格密著度測試較佳具有漆黏著性級別小於或等於1,較佳係等於0,且根據蒸氣噴射測試的黏著性級別係等於0。
以下實例係用於進一步解釋本發明。

Claims (19)

  1. 一種具有改良之漆黏著性的聚合物組成物,包括A)40至62重量份的至少一聚合物,選自於由芳香族聚碳酸酯和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所組成之群組;B)14至20重量份的至少一無橡膠和/或橡膠-改質之乙烯(共)聚物,該橡膠-改質乙烯(共)聚物係以總體、溶液或懸浮之一或多種聚合法所製備;C)4至10重量份的至少一橡膠-改質乙烯(共)聚物,其係以乳化聚合法製備;D)4至10重量份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E)15至25重量份的滑石;以及F)0.3至5.0重量份的至少一聚合物添加物;其中組分A+B+C+D+E+F在該組成物中的重量份的總和為100。
  2. 根據請求項1的組成物,其中該組分C)之接枝基質為矽/丙烯酸複合物橡膠。
  3. 根據請求項1的組成物,其中使用無橡膠和/或含橡膠之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作為組分B。
  4. 根據請求項1的組成物,其中組分B和C之無乙烯(共)聚物對根據組分D之芳香族聚酯的重量比例y係在0.5至6的範圍。
  5. 根據請求項1的組成物,其中以組分A和D之總和為基準,該組成物包括濃度為從之5至25wt.%的組分D。
  6. 根據請求項1的組成物,其中係使用一無橡膠乙烯(共)聚物B.1和一含橡膠乙烯(共)聚物B.2之混合物作為組分B,其中基於B.1和B.2的總和,使用於組分B中之B.2的濃度係40至60wt.%。
  7. 一種由根據請求項1之組成物所製造的成形構件,其中該成形構件的至少一側塗佈有選自由PU漆、PU泡棉以及PU皮所組成之群組的聚胺基甲酸酯系統,其中該聚胺基甲酸酯系統係直接接觸一基底,且該聚胺基甲酸酯的層厚係從1μm至高達20cm。
  8. 根據請求項7的成形構件,其中所述直接接觸一基底的聚胺基甲酸酯系統為具有5-100μm之層厚的漆。
  9. 根據請求項7的成形構件,其中所述直接接觸一基底的聚胺基甲酸酯系統為1組分聚胺基甲酸酯漆。
  10. 根據請求項7的成形構件,其中所述直接接觸一基底的聚胺基甲酸酯系統為2組分聚胺基甲酸酯漆,包括:(a)聚異氰酸酯;(b)具有對異氰酸酯有反應之化合物;以及其中各組分(a)至(b)的重量份總合為100。
  11. 根據請求項10的成形構件,其中該直接接觸一基底的聚胺基甲酸酯系統係進一步包括:(c)一或多種之額外添加物和/或輔助物質;其中(a)+(b)的用量係從20至100重量份,(c)的用量係從0至80重量份,其條件是各組分(a)至(c)的重量份總合 為100。
  12. 根據請求項7的成形構件,其中該成形構件具有直接接觸基底的一漆層,其包括一底漆以及至少一含有一頂漆的保護層。
  13. 根據請求項7的成形構件,其中該基底之漆黏著性等級根據百格測試(cross-hatch test)係小於或等於1,而根據蒸氣噴射測試的黏著性等級係等於0。
  14. 根據請求項1之組成物,其係能夠用為製造一複合組件,其係塗佈有一不含有底漆之聚胺基甲酸酯系統,且具有聚胺基甲酸酯系統對基底之改良黏著性。
  15. 根據請求項1的組成物,其中組分C)的接枝基質為矽/丙烯酸酯複合物橡膠。
  16. 根據請求項8的成形構件,其中所述直接接觸一基底的聚胺基甲酸酯系統為1組分聚胺基甲酸酯漆。
  17. 根據請求項8的成形構件,其中所述直接接觸一基底的聚胺基甲酸酯系統為2組分聚胺基甲酸酯漆,包括:(d)聚異氰酸酯;(e)具有對異氰酸酯有反應之化合物;以及其中各組分(a)至(b)的重量份總合為100。
  18. 根據請求項17的成形構件,其中該直接接觸一基底的聚胺基甲酸酯系統係進一步包括:(f)一或多之額外添加物和/或輔助物質;其中(a)+(b)的用量係從20至100重量份,(c)的用量係 從0至80重量份,其條件是各組分(a)至(c)的重量份總合為100。
  19. 根據請求項7的成形構件,其具有根據百格測試為0的基底漆黏著性等級,以及根據蒸氣噴射測試等於0的黏著性等級。
TW101150787A 2011-12-29 2012-12-28 具改良之黏著性之聚合物組成物 TWI572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96095 2011-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1464A TW201341464A (zh) 2013-10-16
TWI572669B true TWI572669B (zh) 2017-03-01

Family

ID=4750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0787A TWI572669B (zh) 2011-12-29 2012-12-28 具改良之黏著性之聚合物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9290654B2 (zh)
EP (1) EP2798007B1 (zh)
JP (1) JP6138822B2 (zh)
KR (1) KR102011165B1 (zh)
CN (1) CN104066792B (zh)
BR (1) BR112014016162A8 (zh)
CA (1) CA2861700A1 (zh)
ES (1) ES2637641T3 (zh)
MX (1) MX2014007863A (zh)
TW (1) TWI572669B (zh)
WO (1) WO20130981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69977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Ticona Llc Polyarylene Sulfide Composition Including a Functionalized Siloxane Polymer and a Non-Aromatic Impact Modifier
CN105658397B (zh) * 2013-10-18 2019-05-14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对聚氨酯层具有改善粘合性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KR102035986B1 (ko) * 2013-11-13 2019-10-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타이밍 컨트롤러와 상기 타이밍 컨트롤러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WO2015086562A1 (de) * 2013-12-13 2015-06-18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bundbauteil mit verbesserter haptik und dess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KR102536516B1 (ko) * 2015-03-06 2023-05-24 에이치. 비. 풀러, 컴퍼니 용매계 프라이머 조성물
CN105255351B (zh) * 2015-10-08 2017-07-28 江苏华夏制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水球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293222A1 (en) * 2016-09-09 2018-03-14 Trinseo Europe GmbH Multi-layer composite article including polyurethane layer and pc/abs layer
KR102018713B1 (ko) 2016-12-21 2019-11-04 롯데첨단소재(주)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KR102059754B1 (ko) 2017-12-29 2019-12-26 롯데첨단소재(주)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KR102230929B1 (ko) * 2018-10-31 2021-03-24 주식회사 삼양사 향상된 흡음성능을 갖는 열가소성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흡차음재
KR102351503B1 (ko) * 2019-06-28 2022-01-14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EP3786226A1 (en) 2019-08-27 2021-03-03 Trinseo Europe GmbH Stabilized 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and vinylidene substituted aromatic compounds
CN114599736A (zh) * 2019-08-28 2022-06-07 科思创知识产权两合公司 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模塑部件以及制品
CN111073210B (zh) * 2019-12-25 2023-04-18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永久抗静电降噪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35414B (zh) * 2019-12-25 2022-05-20 福建日日红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
KR102474096B1 (ko) * 2020-10-27 2022-12-06 주식회사 삼양사 내충격성과 접합성이 우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CN112375362B (zh) * 2020-11-06 2022-03-2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80625B (zh) * 2020-11-06 2022-03-2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44822B (zh) * 2022-03-28 2023-06-06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良外观、良喷涂滑石粉填充pc/pbt合金及其制备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6592A (en) * 2007-12-20 2009-11-16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lameproofed impact-modified 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TW201137036A (en) * 2009-12-08 2011-11-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mpon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1920A (en) 1955-01-26 1959-06-23 Dow Corning Polymerization of organopolysiloxanes in aqueous emulsion
DE1495626B1 (de) 1960-03-30 1971-06-09 Bayer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polyestern
GB1024024A (en) 1963-04-08 1966-03-30 Dow Corning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lymerising or co-polymerising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US3419634A (en) 1966-01-03 1968-12-31 Gen Electric Organopolysiloxane polycarbonate block copolymers
FR1580834A (zh) 1968-01-04 1969-09-12
DE2232877B2 (de) 1972-07-05 1980-04-10 Werner & Pfleiderer, 7000 Stuttga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stern
JPS5039599B2 (zh) 1973-03-30 1975-12-18
DE2407776A1 (de) 1974-02-19 1975-09-04 Licentia Gmbh Schaltung zur regelung der betriebsspannung fuer die transistor-zeilenendstufe eines fernsehempfaengers
DE2442101A1 (de) 1974-09-03 1976-03-11 Bayer Ag Phosphor- und gegebenenfalls stickstoff-enthaltende polymere
JPS5292295A (en) 1976-01-29 1977-08-03 Sumitomo Chem Co Ltd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polyester
IT1116721B (it) 1976-04-02 1986-02-10 Allied Chem Copolimero bisfenolo a tereftalato carbonato lavorabili in massa fusa
US4218543A (en) 1976-05-21 1980-08-19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Rim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astic moldings
DE2646141A1 (de) 1976-10-13 1978-04-20 Bayer Ag Phosphor und gegebenenfalls stickstoff enthaltende polymere
DE2715932A1 (de) 1977-04-09 1978-10-19 Bayer Ag Schnellkristallisierende poly(aethylen/alkylen)-terephthalate
DE2842005A1 (de) 1978-09-27 1980-04-10 Bayer Ag Polycarbonate mit alkylphenyl-endgruppen,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DE2844922A1 (de) 1978-10-14 1980-04-30 Kabel Metallwerke Gh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aermetauschers
JPS5594930A (en) 1979-01-10 1980-07-18 Sumitomo Chem Co Ltd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polyester by improved bulk polymerization process
DE2940024A1 (de) 1979-10-03 1981-04-16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romatische polyester,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pritzgussartikeln, folien und ueberzuegen
DE3007934A1 (de) 1980-03-01 1981-09-17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romatische polyestercarbona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pritzgussartikeln, folien und ueberzuegen
DE3334782A1 (de) 1983-04-19 1984-10-2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diorganosiloxanen mit hydroxyaryloxy-endgruppen
US4877831B1 (en) 1986-06-17 1993-12-21 Mitsubishi Rayon Co.,Lt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DE3631539A1 (de) 1986-09-17 1988-03-24 Bayer Ag Alterungsbestaendige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mit guter zaehigkeit
DE3631540A1 (de) 1986-09-17 1988-03-24 Bayer Ag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mit hoher alterungsbestaendigkeit und guter tieftemperaturzaehigkeit
DE3704655A1 (de) 1987-02-14 1988-08-25 Bayer Ag Teilchenfoermige mehrphasenpolymerisate
DE3704657A1 (de) 1987-02-14 1988-08-25 Bayer Ag Teilchenfoermige mehrphasenpolymerisate
DE3853032T2 (de) 1987-09-21 1995-09-14 Mitsubishi Rayon Co Polycarbonat-Harzzusammensetzung.
DE3844633A1 (de) 1988-08-12 1990-04-19 Bayer Ag Dihydroxydiphenylcycloalkane,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molekularen polycarbonaten
DE69027976T2 (de) 1989-11-27 1997-03-06 Mitsubishi Rayon Co Hochschlagfeste Pfropfkopolymere und Harzzusammensetzungen
DE4136618A1 (de) 1991-11-07 1993-05-13 Bayer Ag Wasserdispergierbare polyisocyanatgemische
JP3376753B2 (ja) * 1994-04-28 2003-02-10 東レ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ES2132980T3 (es) * 1996-02-14 1999-08-16 Sika Ag Sistemas de poliuretano pirorretardantes.
JP3772385B2 (ja) * 1996-04-16 2006-05-10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二液硬化型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209274T3 (es) 1998-05-22 2004-06-16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Mezclas de poliisocianatos modificadas mediante polieteres dispersables.
DE19822890A1 (de) 1998-05-22 1999-11-25 Bayer Ag Neue wäßrige 2 K-PUR-Beschichtungssysteme
JP2001220506A (ja) * 2000-02-09 2001-08-14 Kuraray Co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DE10007821A1 (de) 2000-02-21 2001-08-23 Bayer Ag Wasserdispergierbare Polyisocyanatgemische
DE10024624A1 (de) 2000-05-18 2001-11-22 Bayer Ag Modifizierte Polyisocyanate
EP1197506B1 (en) * 2000-10-13 2006-01-25 Tosoh Corporation Catalyst for production of a 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sealant
DE10103237A1 (de) 2001-01-25 2002-08-01 Bayer Ag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reduziertem Eisengehalt
RU2315780C2 (ru) 2002-06-21 2008-01-27 Ректисел Микроячеистый или неячеистый светоустойчивый полиуретановый материал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JP2004115668A (ja) * 2002-09-26 2004-04-1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難燃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4946620B2 (ja) * 2007-05-15 2012-06-0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塗装部品製造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塗装部品
KR101081503B1 (ko) * 2008-12-17 2011-11-0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웰드 강도가 우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JP5485564B2 (ja) * 2009-02-25 2014-05-07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35807A1 (de) * 2009-08-01 2011-02-03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besserte Haftung zwischen Thermoplasten und Polyuretha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6592A (en) * 2007-12-20 2009-11-16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lameproofed impact-modified 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TW201137036A (en) * 2009-12-08 2011-11-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mpon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37641T3 (es) 2017-10-16
JP2015510524A (ja) 2015-04-09
CN104066792A (zh) 2014-09-24
BR112014016162A8 (pt) 2017-07-04
EP2798007A1 (de) 2014-11-05
BR112014016162A2 (pt) 2017-06-13
MX2014007863A (es) 2014-09-22
WO2013098176A1 (de) 2013-07-04
KR20140117445A (ko) 2014-10-07
TW201341464A (zh) 2013-10-16
US9290654B2 (en) 2016-03-22
JP6138822B2 (ja) 2017-05-31
CN104066792B (zh) 2016-05-11
US20130196130A1 (en) 2013-08-01
EP2798007B1 (de) 2017-05-24
KR102011165B1 (ko) 2019-08-14
CA2861700A1 (en) 201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2669B (zh) 具改良之黏著性之聚合物組成物
TWI480149B (zh) 改良熱塑性塑膠與聚胺基甲酸酯之間的黏附
JP5931739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とポリウレタンの改良された接着性を有する複合材料部材
KR20120123044A (ko) 폴리우레탄 복합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복합 부품
US10934429B2 (en)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having improved adhesion to polyurethane layers
JP3990286B2 (ja) 改良された発泡接着を示す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JP7245153B2 (ja) ポリウレタン層及びpc/abs層を含む多層複合材料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