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9610B - 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 Google Patents

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9610B
TWI709610B TW105119522A TW105119522A TWI709610B TW I709610 B TWI709610 B TW I709610B TW 105119522 A TW105119522 A TW 105119522A TW 105119522 A TW105119522 A TW 105119522A TW I709610 B TWI709610 B TW I7096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agent
release film
release
ceramic green
green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9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8393A (zh
Inventor
森裕一
佐藤慶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8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8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9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961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3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applying the material on to a core or other moulding surface to form a layer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condensation resins of aldehydes, e.g. with phenols, ureas or melam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32B27/283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comprising 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1/00Compositions of 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1/20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only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attached to nitrogen
    • C08L61/26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only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attached to nitrogen of aldehydes with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8L61/28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only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attached to nitrogen of aldehydes with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melam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08L83/06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1A),其包括基材(11)、及設置在基材(11)的單側之剝離劑層(12),其中,剝離劑層(12)由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該剝離劑組成物含有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之三聚氰胺樹脂、及聚有機矽氧烷。前述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1A)顯示優異的剝離性,並且可抑制捲曲的產生。

Description

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在製造陶瓷生片(Ceramic green sheet)之製程中所使用之剝離薄膜。
習知,在製造積層陶瓷電容器或多層陶瓷基板之類的積層陶瓷製品時,使陶瓷生片成形,積層複數枚所得到之陶瓷生片而進行燒成。
陶瓷生片藉由將含有鈦酸鋇或氧化鈦等陶瓷材料之陶瓷漿料塗佈於剝離薄膜上而成形。對剝離薄膜要求如下剝離性,即能夠以適當的剝離力從於該剝離薄膜上成形之較薄的陶瓷生片剝離該剝離薄膜而不產生裂紋、破裂等。
剝離薄膜通常由基材及設置在基材的一個面之剝離劑層構成。作為剝離劑層而存在將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作為材料者。該剝離劑層籍由如下而形成,即將含有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之剝離劑組成物塗佈於基材上,籍由紫外線照射而使該組成物硬化而形成。然而,在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中存在因氧而硬化受阻之種類。使用該種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時,存在與剝離劑層的基材相反側的一面(與陶瓷漿料、陶瓷生片相接之面;以下,有時稱為“剝離面”。)附近的硬化不充分之情況。若剝離劑層的硬化不充分,則剝離劑層的彈性降低。其結果, 從於剝離面成形之陶瓷生片剝離剝離片時所需之剝離力變強。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揭示了使用熱硬化性化合物的一種即三聚氰胺樹脂來形成剝離劑層之剝離薄膜。該剝離薄膜中,將包含三聚氰胺樹脂之剝離劑組成物塗佈於基材上,且進行加熱,藉此形成含有三聚氰胺樹脂的硬化物之剝離劑層。這種剝離劑層中,使用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時不產生特有的前述問題。
另外,通常,“三聚氰胺樹脂”係指包含複數種三聚氰胺化合物及一種或複數種三聚氰胺化合物縮合而成之多核體的至少一者之混合物。本說明書中,稱為“三聚氰胺樹脂”之詞句係指上述混合物或一種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集合物。而且,本說明書中,係將該三聚氰胺樹脂硬化而成者稱為“三聚氰胺硬化物”。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30089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7568號公報
然而,如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之剝離薄膜中,在由三聚氰胺樹脂形成剝離劑層之階段,易產生捲曲。尤其,在高溫條件下製造剝離劑層時,可促進捲曲的產生。產生這種捲曲之剝離薄膜的操作性不良,並且不適合陶瓷生片的製造。
本發明係鑑於這種實際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為 提供一種顯示優異的剝離性,並且捲曲的產生得到抑制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第一,本發明提供一種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其包括基材及設置在前述基材的單側之剝離劑層,其特徵為:前述剝離劑層由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該剝離劑組成物含有:三聚氰胺樹脂,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及聚有機矽氧烷(發明1)。
依上述發明(發明1),剝離劑層由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該剝離劑組成物含有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之三聚氰胺樹脂、及聚有機矽氧烷,藉此顯示優異的剝離性,並且可抑制捲曲的產生。
上述發明(發明1)中,前述三聚氰胺樹脂含有由下述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或由兩個以上的前述化合物縮合而成之多核體為較佳(發明2)。
Figure 105119522-A0202-12-0003-1
(式中,X表示-H、-CH2-OH或-CH2-O-R,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R表示碳數為1~8個的烷基,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至少一個X為-CH2-OH。)
上述發明(發明1、2)中,前述聚有機矽氧烷在一個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羥基為較佳(發明3)。
上述發明(發明1至3)中,前述聚有機矽氧烷在一個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選至聚酯基及聚醚基的一種以上的有機基團為較佳(發明4)。
上述發明(發明1至4)中,前述聚有機矽氧烷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300000為較佳(發明5)。
上述發明(發明1至5)中,前述剝離劑組成物進一步含有酸催化劑為較佳(發明6)。
上述發明(發明1至6)中,前述剝離劑層的厚度為0.1~3μm為較佳(發明7)。
上述發明(發明1至7)中,其進一步包括位於前述基材與前述剝離劑層之間之樹脂層為較佳(發明8)。
上述發明(發明8)中,前述樹脂層由組成物形成,該樹脂層組成物含有:三聚氰胺樹脂,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為較佳(發明9)。
本發明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顯示優異的剝離性,並且可抑制捲曲的產生。
1A,1B‧‧‧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11‧‧‧基材
12‧‧‧剝離劑層
13‧‧‧樹脂層
第1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的剖面圖。
第2圖係本發明的另一實施形態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的剖面圖。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如第1圖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1A(以下,有時簡稱為“剝離薄膜1A”。)籍由包括基材11及積層在基材11的一個面(第1圖中的上表面)之剝離劑層12而構成。
並且,如第2圖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1B(以下,有時簡稱為“剝離薄膜1B”。)籍由包括基材11、積層在基材11的一個面(第2圖中的上表面)之樹脂層13、及積層在樹脂層13的與基材11相反側的面(第2圖中的上表面)之剝離劑層12而構成。
剝離劑層
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的剝離劑層12係由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者,該剝離劑組成物含有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之三聚氰胺樹脂、及聚有機矽氧烷。
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剝離劑層12由含有聚有機矽氧烷之剝離劑組成物形成。因此,剝離面中的表面自由能適當減少。而且,剝離劑層12由含有三聚氰胺樹脂之剝離劑組成物形成。因此,籍由加熱能夠使剝離劑組成物充分硬化,其結 果,所形成之剝離劑層12具有充分的彈性。藉此,將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從於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的剝離面上成形之陶瓷生片剝離時的剝離力適當減少,且發揮優異的剝離性。
並且,通常在三聚氰胺樹脂進行交聯反應時,依據該反應中所利用之官能基的種類來除去醇(R-OH)、醚(R-O-R)或水。該些已除去之成分在形成剝離劑層12時從剝離劑層12被排出。尤其,在高溫條件下進行交聯反應時,可促進該排出。由於這種排出,認為有可能產生剝離劑層12的體積收縮,且伴隨該現象而有可能產生剝離薄膜的捲曲。
另一方面,用於形成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的剝離劑層12之剝離劑組成物中,三聚氰胺樹脂的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這表示該三聚氰胺樹脂中的羥甲基(-CH2-OH)的量相對較多。這種三聚氰胺樹脂進行縮合反應時,作為需除去之成分而水的比率變大。藉此,與由羥甲基的含有量較少之三聚氰胺樹脂形成之剝離劑層相比,由該三聚氰胺樹脂形成之剝離劑層12的體積收縮程度較小,且可抑制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產生捲曲。
而且,用於形成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的剝離劑層12之剝離劑組成物中,三聚氰胺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這表示該三聚氰胺樹脂含有較多的三聚氰胺化合物的多核體。與單核體相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多核體具有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縮合反應之化學結構。籍由使這種包含含有較多三聚氰胺化合物的多核體之三聚氰胺樹脂之剝離劑組成物硬化,除去成分的量減少,體積收縮亦變小。從這一點亦可抑制 在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產生捲曲。
三聚氰胺樹脂
用於形成剝離劑層12之剝離劑組成物中,三聚氰胺樹脂的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0.032~0.100mgKOH/g為較佳,0.035~0.070mgKOH/g為特佳。三聚氰胺樹脂的總酸值係指,為了使一基團完全反應時所需之氫氧化鉀的質量(mg),該基團可與1g三聚氰胺樹脂所含有之氫氧化鉀進行反應。本說明書中,將三聚氰胺樹脂的總酸值設為籍由實際測定值而表示者,而並非由理論值表示者。在此,可與氫氧化鉀反應之基團係羥甲基(-CH2-OH)。另一方面,亞胺基(-NH-)及烷醚基(-CH2-OR)不與氫氧化鉀進行反應。另外,三聚氰胺樹脂的總酸值的具體測定方法如後述之試驗例所示。若總酸值小於0.030mgKOH/g,則三聚氰胺樹脂中的亞胺基及烷基醚基比例變得相對較大,進行縮合反應時,分子體積較大的成分被除去之比例變大。藉此,基於縮合反應之體積收縮的程度變大,所得到之剝離薄膜中產生捲曲。另一方面,總酸值大於0.154mgKOH/g時,未參與縮合反應之酸性基團存在過多,且變得難以控制交聯速度。其結果,形成於剝離面上之陶瓷生片的品質降低成為憂患。
用於形成剝離劑層12之剝離劑組成物中,三聚氰胺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1000~5000為較佳,1000~4000為特佳。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1000,則三聚氰胺樹脂包含較多的單核體,且籍由縮合反應被除去之成分的量增多。藉此,在剝離劑組成物硬化時,易於產生體積收縮,且所得到之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易產生捲曲。另一方 面,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10000,則剝離劑組成物的黏度變高,且將剝離劑組成物塗佈於基材11上時的塗佈性變差。另外,本說明書中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係籍由凝膠滲透色譜(GPC)法進行測定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值。
具體而言,上述三聚氰胺樹脂含有由下述通式(a)表示之三聚氰胺化合物、或由兩個以上的該三聚氰胺化合物縮合而成之多核體為較佳。
Figure 105119522-A0202-12-0008-2
式(a)中,X表示-H、-CH2-OH、或-CH2-O-R。該些基團構成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彼此的縮合反應中的反應基團。具體而言,籍由X成為H而形成之-NH基能夠在-N-CH2-OH基及-N-CH2-R基之間進行縮合反應。並且,籍由X成為-CH2-OH而形成之-N-CH2-OH基、及籍由X成為-CH2-R而形成之-N-CH2-R基能夠一同在-NH基、-N-CH2-OH基及-N-CH2-R基之間進行縮合反應。式(a)中,至少一個X係-CH2-OH。在-CH2-OH基中產生縮合反應時,抑制體積收縮之效果變高,且能夠進一步抑制在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 的捲曲。當三聚氰胺樹脂包含由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縮合而成之多核體時,該多核體本身具有至少一個-CH2-OH基。並且,當聚有機矽氧烷具有如羥基等反應基團時,-CH2-OH基及-CH2-O-R基與該反應基團之間進行化學鍵結。
上述-CH2-O-R基中,R表示碳數1~8個烷基。該碳數為1~6個為較佳,1~3個為特佳。作為碳數1~8的烷基,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辛基等,甲基為特佳。
上述X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並且,上述R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
三聚氰胺化合物中,通常存在如下種類:所有的X為-CH2-O-R之全醚型;至少一個X為-CH2-OH且至少一個X為H之亞胺基羥甲基型;至少一個X為-CH2-OH且不存在為H之X之羥甲基型、及至少一個X為H且不存在為H之-CH2-OH之亞胺基型。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從易抑制捲曲之觀點及易實現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之物性之觀點考慮,上述三聚氰胺樹脂包含亞胺基羥甲基型或羥甲基型三聚氰胺化合物為較佳。尤其在式(a)中,更多的X為-CH2-OH為較佳,具體而言,為-CH2-OH之X的數量至少為一個為較佳,至少為3個為特佳。
並且,從易於抑制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的捲曲之觀點、及易實現如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等物性之觀點考慮,三聚氰胺樹脂為縮合2~10個由上述式(a)表示之化合物而成之多核體為較佳,縮合3~9個而成之多核體為特佳,縮合4~7個而成之多核體為進一步較佳。
(2)聚有機矽氧烷
關於聚有機矽氧烷,並無特別限定。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的剝離劑層12由含有聚有機矽氧烷之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藉此,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能夠發揮優異的剝離性。作為聚有機矽氧烷,能夠使用由下述通式(b)表示之含矽化合物的聚合物。
Figure 105119522-A0202-12-0010-3
式(b)中,m為1以上的整數。並且,R1~R8的至少一個為羥基或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為較佳。亦即,由式(b)表示之聚有機矽氧烷在一個分子中包含至少一個羥基或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為較佳。並且,上述聚有機矽氧烷的一個分子中的羥基或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數量的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20個。聚有機矽氧烷包含羥基或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藉此在該些羥基與三聚氰胺樹脂的-CH2-OH基或-CH2-O-R基之間產生縮合反應,且形成聚有機矽氧烷與三聚氰胺硬化物連結之結構。藉此,針對於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的剝離面上成形之陶瓷生片,可抑制聚有機矽氧烷從剝離劑層12轉移。尤其,R3~R8的至少一個為羥基或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為較佳。亦即,羥基的至少一個存在於聚有機矽氧 烷的末端為較佳。羥基存在於末端,藉此聚有機矽氧烷易於與三聚氰胺樹脂之間進行縮合反應,且可有效地抑制上述轉移。
式(b)中,R1~R8中的羥基以外的基團的至少一個為有機基團為較佳。在此,當式(b)中的R1~R8的至少一個為羥基時,其他包含於R1~R8之有機基團可以為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或可以為不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另一方面,當式(b)中的R1~R8的任一個為非羥基時,其他包含於R1~R8之有機基團為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為較佳。另外,本說明書中,將“有機基團”設為後述之不含有烷基者。由式(b)表示之聚有機矽氧烷在一個分子中至少具有一個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或不具有羥基之有機基團為較佳,具有1~10為特佳,具有1~5個為進一步較佳。在此,有機基團為選自聚酯基及聚醚基之一種以上的有機基團為較佳。一個分子中可以存在聚酯基及聚醚基這兩者。當聚酯基或聚醚基包含羥基時,該羥基可以存在於該些有機基團的末端,或可以存在於該些有機基團的側鏈中。聚有機矽氧烷具有上述有機基團,藉此在剝離劑組成物中,聚有機矽氧烷與三聚氰胺樹脂被良好地混合,且硬化時可抑制該些極端相分離之情況。
式(b)中,R1~R8中的上述基團以外之基團為碳數1~12之烷基為較佳。作為碳數1~12之烷基,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辛基等,甲基為特佳。
R1~R8可相同,亦可不同。並且,當存在複數個R1及R2時,R1及R2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
上述聚有機矽氧烷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 300000為較佳,3000~100000為特佳,4000~50000為進一步較佳。聚有機矽氧烷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上,藉此剝離劑層12的剝離面上的表面自由能適當減少,且能夠有效地降低將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從陶瓷生片剝離時的剝離力。聚有機矽氧烷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00以下,藉此可抑制剝離劑組成物的黏度變得過高,且變得易將剝離劑組成物塗佈於基材11。
相對於三聚氰胺樹脂100質量份,剝離劑組成物中的聚有機矽氧烷的含量為0.05~15質量份為較佳,0.1~10質量份為特佳,0.5~8質量份為進一步較佳。剝離劑組成物中的聚有機矽氧烷的含量為0.05質量份以上,藉此剝離劑層12的剝離面上的表面自由能充分減少,能夠實現適當的剝離力。另一方面,剝離劑組成物中的聚有機矽氧烷的含量為15質量份以下,藉此能夠確保三聚氰胺樹脂的含量。藉此,剝離劑層12的彈性提高,能夠實現適當的剝離力。
(3)其他成分
剝離劑組成物進一步含有酸催化劑為較佳。作為酸催化劑的例,鹽酸、硫酸、硝酸、磷酸、亞磷酸、對甲苯磺酸等為較佳,對甲苯磺酸為特佳。剝離劑組成物含有酸催化劑,藉此可有效進行上述三聚氰胺樹脂中的縮合反應。
相對於三聚氰胺樹脂100質量份,剝離劑組成物中的酸催化劑的含量為0.1~30質量份為較佳,0.5~20質量份為特佳,1~15質量份為進一步較佳。
剝離劑組成物除了上述成分之外還可含有交聯劑、反應抑制劑等。
(4)厚度
剝離劑層12的厚度為0.1~3μm為較佳,0.2~2μm為特佳,0.3~1.5μm為進一步較佳。剝離劑層12的厚度為0.1μm以上,藉此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為剝離劑層12之功能。尤其,包含三聚氰胺硬化物之剝離劑層12的厚度比通常厚,藉此剝離劑層12的彈性變高,且剝離性提高。並且,剝離劑層12的厚度為3μm以下,藉此將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捲曲成捲狀時,能夠抑制產生阻塞。與通常的剝離劑層12相比,如0.1~3μm之剝離劑層12的厚度較厚。通常、剝離劑層12的厚度越厚則越易產生捲曲。然而,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剝離劑層12由包含前述三聚氰胺樹脂之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藉此,即使在剝離劑層12的厚度較厚之情況下,亦能夠抑制捲曲的產生。
2.基材
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的基材11只要能夠積層剝離劑層12或樹脂層13則並無特別限定。作為該基材11,例如可舉出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丙烯和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烴;聚碳酸酯、聚乙酸乙烯酯等塑料構成之薄膜。該等薄膜可以是單層,亦可以是相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的兩層以上的多層。該等中,聚酯薄膜為較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為特佳,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為進一步較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在加工時、使用時等之時不易產生塵埃等,因此能夠有效防止例如由塵埃等引起之陶瓷漿料塗佈不良等。而且,藉由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進行抗靜電處理,從而能夠提高防止由塗佈使用有機溶劑之陶瓷漿 料時由靜電引起之點火或防止塗佈不良等之效果。
並且,該基材11中,以提高與設置於其表面之剝離劑層12或樹脂層13的密著性為目的,能夠視需要在一面或兩面實施基於氧化法或凹凸化法等之表面處理或底漆處理。作為上述氧化法,例如可舉出電暈放電處理、電漿放電處理、鉻氧化處理(濕式)、火焰處理、熱風處理、臭氧、紫外線照射處理等。並且作為上述凹凸化法,例如可舉出噴砂法、噴鍍處理法等。該等表面處理法依據基材薄膜的種類而適當選擇,但從效果及操作性方面考慮,通常較佳地使用電暈放電處理法。
基材11的厚度通常為10~300μm即可,15~200μm為較佳,20~125μm為特佳。
3.樹脂層
設置於剝離薄膜1B之樹脂層13如第2圖所示般位於基材11與剝離劑層12之間。籍由在基材11與剝離劑層12之間設置樹脂層13,能夠吸收基材11的剝離劑層12側一面上的凹凸,並能夠降低剝離薄膜1B的剝離面的粗糙度。
作為形成樹脂層13之樹脂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三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尿素樹脂、聚酯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丙烯酸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苯並惡嗪樹脂等。其中,以三聚氰胺樹脂形成樹脂層13為特佳。以三聚氰胺樹脂形成樹脂層13,藉此樹脂層13與基材11之間及樹脂層13與剝離劑層12之間的接著力提高。而且,剝離薄膜1B的剝離面側的彈性提高,將剝離薄膜1B從陶瓷生片剝離時的剝離力適當減少。
對用於形成樹脂層13之三聚氰胺樹脂並無特別限 定。然而,從抑制樹脂層13本身的收縮之觀點考慮,作為用於形成樹脂層13之三聚氰胺樹脂,使用為了形成剝離劑層12而使用之前述三聚氰胺樹脂為較佳。亦即,使用含有前述三聚氰胺樹脂之組成物形成樹脂層13為較佳。
並且,樹脂層13可一併含有三聚氰胺樹脂和三聚氰胺樹脂以外的成分,例如可含有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尿素樹脂、聚酯樹脂、聚氨酯樹脂、丙烯酸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苯並惡嗪樹脂等樹脂。當樹脂層13含有該些樹脂時,相對於三聚氰胺樹脂100質量份,其含量為1~200質量份為較佳,10~150質量份為特佳,30~100質量份為進一步較佳。並且,樹脂層13可含有交聯劑、反應抑制劑、密著促進劑等。
樹脂層13的厚度通常為0.1~3μm即可,0.2~2μm為較佳,0.3~1.5μm為特佳。
4.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的物性
從在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的剝離面上成形之陶瓷生片剝離該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時所需之剝離力可適當設定,但2.5~50mN/20mm為較佳,5~25mN/20mm為特佳。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的剝離劑層籍由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該剝離劑組成物含有上述三聚氰胺樹脂及聚有機矽氧烷。因此,能夠適當設定為如2.5~50mN/20mm的剝離力。
5.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的製造方法
當製造剝離薄膜1A時,在基材11的一個面塗佈前述剝離劑組成物及視需要含有有機溶劑之塗佈液之後,進行乾燥及加熱來使剝離劑組成物硬化而形成剝離劑層12。藉此,可得到剝 離薄膜1A。作為塗佈方法,例如可使用凹版塗佈法、棒塗佈法、噴塗佈法、旋塗佈法、刮刀塗佈法、輥塗佈法、模具塗佈法等。
並且,當製造剝離薄膜1B時,在基材11的一個面上,例如塗佈含有成為三聚氰胺樹脂的原料之三聚氰胺樹脂之塗佈液之後,進行乾燥及加熱來形成樹脂層13。而且,在樹脂層13的與基材11相反側的面上塗佈前述剝離劑組成物及視需要含有有機溶劑之塗佈液之後,進行乾燥及加熱來使剝離劑組成物硬化而形成剝離劑層12。藉此,可得到剝離薄膜1B。作為該些塗佈方法,能夠使用與上述塗佈方法相同者。
作為上述有機溶劑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各種溶劑。例如包括甲苯、己烷、庚烷等烴化合物在內可使用有異丙醇、異丁醇、丙酮、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及該等之混合物等。尤其,使用甲基乙基酮和異丙醇的混合液為較佳。
如上述塗佈後之剝離劑組成物被熱硬化為較佳。該種情況下之加熱溫度為90~140℃為較佳,110~130℃為特佳。並且,加熱時間為10~120秒鐘左右為較佳,50~70秒鐘左右為特佳。
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中,剝離劑層12由含有前述三聚氰胺樹脂及聚有機矽氧烷之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藉此可發揮優異的剝離性的同時抑制捲曲的產生。尤其,在高溫條件下形成剝離劑層12的情況下,亦可有效地抑制捲曲的產生。
6.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的使用方法
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能夠使用於製造陶瓷生片。具體而言,在剝離劑層12的剝離面塗佈含有鈦酸鋇和二氧化鈦等陶瓷材料之陶瓷漿料之後,使該陶瓷漿料乾燥而能夠得到陶瓷 生片。塗佈例如能使用狹縫模具塗佈方式或刮刀方式等來進行。
作為陶瓷漿料中所含有之黏結劑成分的例子,可舉出丁醛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等。並且,作為陶瓷漿料中所含有之溶劑的例子,可舉出有機溶劑、水系溶劑等。
如前述,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發揮優異的剝離性,進而捲曲的產生得到了抑制。藉此,若使用該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來形成陶瓷生片,則將剝離薄膜1A、剝離薄膜1B從陶瓷生片剝離時,能夠以適當的剝離力進行剝離。並且,能夠得到未彎曲之平面狀陶瓷生片。
以上說明之實施形態係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而記載者,而並非為了限定本發明而記載者。從而,上述實施形態中所揭示之各要素係包含屬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之所有設計變更和等價物之宗旨。
例如,在基材11中的與剝離劑層12相反側的面、剝離薄膜1A中的基材11與剝離劑層12之間、或者剝離薄膜1B中的基材11與樹脂層13之間或樹脂層13與剝離劑層12之間可設置抗靜電層等其他層。
【實施例】
以下,籍由實施例等來進一步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但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定於該些實施例等。
〔實施例1〕
將亞胺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a1)(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X-730,重量平均分子量1508)100質量份(作為固體成分進行換算之量,以下相同)、 含聚醚改性羥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1)(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77)1.0質量份、及作為酸催化劑之對甲苯磺酸(Hitachi Chemical Co.,Ltd.製,商品名:乾燥器900)4.0質量份,於甲基乙基酮、異丙醇及異丁醇的混合溶劑中進行混合來得到固體成分20質量%的剝離劑組成物的塗佈液。
籍由邁耶棒#6來將所得到之塗佈液均勻地塗佈於作為基材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厚度:25μm)中的最大凸起高度Rp為452nm之面上。接著,以120℃加熱乾燥1分鐘而使剝離劑組成物硬化,從而得到在基材上積層有厚度為1.2μm的剝離劑層之剝離薄膜。
另外,基材及剝離劑層的厚度使用反射式膜厚計(Filmetrics,Inc.製,產品名:F20)進行測定。
〔實施例2~實施例4〕
將含聚醚改性羥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1)(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77)變更為含聚酯改性羥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2)(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70),如表1所示將該b2的質量份數進行變更,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剝離薄膜。
〔實施例5〕
如表1所示般改變酸催化劑的質量份數,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剝離薄膜。
〔實施例6〕
將亞胺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a1)(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X-730,重量平均分子量 1508)變更為亞胺基羥甲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a2)(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S-001,重量平均分子量3987,分子量分佈(Mw/Mn)1.51),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剝離薄膜。
〔實施例7、8〕
如表1所示般改變剝離劑層的厚度,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剝離膜。
〔實施例9〕
將含聚醚改性羥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1)(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77)變更為聚醚改性聚甲基烷基矽氧烷(b3)(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25),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剝離薄膜。
〔實施例10〕
將含聚醚改性羥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1)(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77)變更為含聚醚改性丙烯酸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4)(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UV3500),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剝離薄膜。
〔比較例1〕
將亞胺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a1)(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X-730,重量平均分子量1508)變更為全醚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a3)(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W-30,重量平均分子量608,分子量分佈(Mw/Mn)1.01),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剝離薄膜。
〔比較例2〕
將亞胺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a1)(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X-730,重量平均分子量1508)變更為全醚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a4)(DIC CORPORATION製,商品名:L-105-60,重量平均分子量684,分子量分佈(Mw/Mn)1.5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剝離薄膜。
〔試驗例1〕(總酸值的測定)
將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之三聚氰胺樹脂籍由異丙醇進行稀釋,以使固體成分濃度成為50質量%。採集10g該稀釋液於200mL燒杯。相對於此,將以500:5:495的質量比混合甲苯、純水及2-丙醇之溶液添加125mL來得到測定樣品。另外,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之三聚氰胺樹脂的各商品使用作為溶劑之異丙醇以外的溶劑時,使其乾燥來除去溶劑之後,利用異丙醇進行稀釋,將固體成分濃度設為50質量%。
對該測定樣品,使用電位差自動滴定裝置(KYOTO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CO.,LTD.製,產品名:AT-610 EBU-610-20B)進行基於氫氧化鉀標準2-丙醇溶液之滴定,並測定中和時所需之氫氧化鉀標準2-丙醇溶液的量。進行3次測定,並計算出該平均值。從該平均值計算出中和1g三聚氰胺樹脂時所需之氫氧化鉀的量(mg)來作為總酸值(mgKOH/g)。將結果示於表1。
〔試驗例2〕(捲曲量的測定)
將籍由實施例及比較例而製造之剝離薄膜切取10cm角來得到測定樣品。將該測定樣品於70℃的恆溫槽中靜置兩小時。 之後,將該測定樣品放置於平板玻璃上。若測定樣品呈彎曲狀態,則放置成呈凸出的面朝向該玻璃。關於測定樣品的4個頂點,測定距離該玻璃的高度,並將其合計作為捲曲量的測定值(mm)。將結果示於表1。
〔試驗例3〕(剝離力的測定)
於100質量份的鈦酸鋇(BaTiO3;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製,商品名:BT-03)、聚乙烯醇縮丁醛(SEKISUI CHEMICAL CO.,LTD.製,商品名:S-LEC B.KBM-2)10質量份、及鄰苯二甲酸二辛酯(KANTO CHEMICAL CO.,INC.製,商品名:鄰苯二甲酸二辛酯 鹿1級)5質量份中添加69質量份的甲苯及46質量份的乙醇,並在球磨機中混合分散而調製出陶瓷漿料。
籍由實施例及比較例而製造之後於常溫下保管48小時之剝離薄膜中,在剝離劑層的剝離面使用塗佈機來均勻塗佈上述陶瓷漿料。之後,籍由乾燥機以80℃乾燥1分鐘。藉此,在剝離薄膜上可得到厚度3μm的陶瓷生片。如此,製造出附帶陶瓷生片之剝離薄膜。
將該附帶陶瓷生片之剝離薄膜在室溫23度、濕度50%的氣氛下靜置24小時。接著,在陶瓷生片中的與剝離薄膜相反的一面側貼附丙烯酸黏著膠帶(NITTO DENKO CORPORATION.製,商品名:31B膠帶),在該狀態下剪取20mm寬度。將其作為測定樣品。
將該測定樣品的黏著膠帶側固定於平板,使用拉伸式試驗機(Shimadzu Corporation.製,產品名:AG-IS500N)並以180°的剝離角度、100mm/分鐘的剝離速度從陶瓷生片剝離剝離薄膜, 並測定進行剝離時所需力(剝離力;mN/20mm)。將結果示於表1。
另外,表1中記載之省略號等具體如以下。
〔三聚氰胺樹脂〕
a1:亞胺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X-730,重量平均分子量1508,分子量分佈(Mw/Mn)1.18)
a2:亞胺基羥甲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S-001,重量平均分子量3987,分子量分佈(Mw/Mn)1.51)
a3:全醚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INC.製,商品名:MW-30,重量平均分子量608,分子量分佈(Mw/Mn)1.01)
a4:全醚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DIC CORPORATION製,商品名:L-105-60,重量平均分子量684,分子量分佈(Mw/Mn)1.52)
[聚有機矽氧烷]
b1:含聚醚改性羥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77)
b2:含聚酯改性羥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70)
b3:聚醚改性聚甲基烷基矽氧烷(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325)
b4:聚醚改性丙烯酸基之聚二甲基矽氧烷(BYK Japan KK製,商品名:BYK-UV3500)
Figure 105119522-A0202-12-0023-4
由表1明確可知,籍由實施例而得到之剝離薄膜中捲曲的產生得到了抑制。而且,從陶瓷生片剝離時能夠以適當的剝離力進行剝離。另外,籍由實施例而得到之剝離片中,還確認到剝離面的最大凸起高度Rp相對較低,平滑性亦優異。
另一方面,籍由比較例而得到之剝離薄膜中,產生了較大的捲曲。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適用於成形陶瓷生片。
1A‧‧‧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11‧‧‧基材
12‧‧‧剝離劑層

Claims (8)

  1. 一種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其包括基材及設置在前述基材的單側之剝離劑層,其特徵為:前述剝離劑層由剝離劑組成物形成,該剝離劑組成物含有:三聚氰胺樹脂,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及聚有機矽氧烷,在一個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羥基,前述剝離劑組成物中的前述聚有機矽氧烷的含量,相對於前述三聚氰胺樹脂100質量份,為0.05~15質量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其中,前述三聚氰胺樹脂含有由下述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或由兩個以上的前述化合物縮合而成之多核體:
    Figure 105119522-A0305-02-0027-1
    式中,X表示-H、-CH2-OH或-CH2-O-R,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R表示碳數為1~8個的烷基,可分別相同,亦可不同,至少一個X係-CH2-OH。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 膜,其中,前述聚有機矽氧烷在一個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選至聚酯基及聚醚基的一種以上的有機基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其中,前述聚有機矽氧烷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30000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其中,前述剝離劑組成物進一步含有酸催化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其中,前述剝離劑層的厚度為0.1~3μ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其進一步包括位於前述基材與前述剝離劑層之間之樹脂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其中,前述樹脂層由組成物形成,該樹脂層組成物含有:三聚氰胺樹脂,總酸值為0.030~0.154mgKOH/g,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10000。
TW105119522A 2015-06-23 2016-06-22 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TWI709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5626A JP6474327B2 (ja) 2015-06-23 2015-06-23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工程用剥離フィルム
JP2015-125626 2015-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8393A TW201708393A (zh) 2017-03-01
TWI709610B true TWI709610B (zh) 2020-11-11

Family

ID=57585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9522A TWI709610B (zh) 2015-06-23 2016-06-22 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6474327B2 (zh)
KR (1) KR102619220B1 (zh)
CN (1) CN107107577B (zh)
MY (1) MY183196A (zh)
PH (1) PH12017502382A1 (zh)
SG (1) SG11201710780TA (zh)
TW (1) TWI709610B (zh)
WO (1) WO2016208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72480B1 (ko) 2017-03-01 2023-08-30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세라믹 그린 시트 제조용 이형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7259214B2 (ja) * 2018-05-31 2023-04-1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剥離性フィルム
KR102342605B1 (ko) 2018-09-03 2021-12-23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세라믹 그린시트 제조용 이형 필름
JPWO2020153281A1 (ja) * 2019-01-22 2021-11-2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剥離紙又は剥離フィルム用樹脂組成物、及び剥離紙又は剥離フィルム
WO2020196222A1 (ja) * 2019-03-26 2020-10-0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シート
KR20210148070A (ko) * 2019-03-29 2021-12-07 린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세라믹 그린 시트 제조 공정용 박리 필름
KR102223435B1 (ko) 2019-05-30 2021-03-04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이형 필름
WO2020261910A1 (ja) * 2019-06-28 2020-12-30 東洋紡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用離型フィルム
KR102625306B1 (ko) * 2021-06-16 2024-01-16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이형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적층체
KR102598209B1 (ko) * 2022-07-06 2023-11-06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이형 코팅 조성물
KR102521827B1 (ko) * 2022-07-06 2023-04-17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이형 필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2380A (zh) * 2008-03-31 2011-01-19 日立化成高分子株式会社 剥离剂组合物和剥离材
CN103476557A (zh) * 2011-04-21 2013-12-25 琳得科株式会社 陶瓷生坯片制造工序用剥离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0896A (ja) 1998-04-24 1999-11-02 Toyo Metallizing Co Ltd 離型フィルム
JP2000095929A (ja) * 1998-09-24 2000-04-04 Hitachi Kasei Polymer Co Ltd 工程剥離紙用剥離剤組成物
JP4397498B2 (ja) * 2000-03-08 2010-01-13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
JP2003226837A (ja) * 2002-02-05 2003-08-15 Matsumoto Seiyaku Kogyo Kk 表面処理剤
JP2004082370A (ja) * 2002-08-23 2004-03-18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離形フィルム
JP4453080B2 (ja) 2004-06-25 2010-04-21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
JP4738801B2 (ja) * 2004-12-07 2011-08-03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多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28005B2 (ja) * 2006-12-25 2013-10-30 日立化成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用剥離剤組成物及び剥離ライナー
JP2012102293A (ja) * 2010-11-12 2012-05-3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加熱硬化型光半導体封止用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光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JP2012163594A (ja) * 2011-02-03 2012-08-3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5861915B2 (ja) * 2011-11-09 2016-02-16 Dic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板用層間接着フィルム
JP6047351B2 (ja) * 2012-09-14 2016-12-21 国立大学法人三重大学 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JP6238608B2 (ja) * 2013-07-17 2017-11-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再剥離用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5985563B2 (ja) * 2014-09-24 2016-09-06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2380A (zh) * 2008-03-31 2011-01-19 日立化成高分子株式会社 剥离剂组合物和剥离材
CN103476557A (zh) * 2011-04-21 2013-12-25 琳得科株式会社 陶瓷生坯片制造工序用剥离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07226A (ja) 2017-01-12
WO2016208468A1 (ja) 2016-12-29
TW201708393A (zh) 2017-03-01
PH12017502382A1 (en) 2018-06-25
KR102619220B1 (ko) 2023-12-28
KR20180020945A (ko) 2018-02-28
JP6474327B2 (ja) 2019-02-27
CN107107577A (zh) 2017-08-29
SG11201710780TA (en) 2018-01-30
CN107107577B (zh) 2019-02-15
MY183196A (en)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9610B (zh) 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TWI693153B (zh) 陶瓷生片製造製程用剝離薄膜
WO2016208469A1 (ja)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工程用剥離フィルム
TWI701138B (zh) 陶瓷生片製造工程用剝離膜
TWI773887B (zh) 陶瓷生胚片製造過程用剝離薄膜
JP6586376B2 (ja)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工程用剥離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86375B2 (ja)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工程用剥離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10029721A (ko) 수분산 실리콘 이형액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에스테르 이형필름
KR20210148070A (ko) 세라믹 그린 시트 제조 공정용 박리 필름
WO2022209547A1 (ja)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工程用剥離フィルム
KR102598209B1 (ko) 이형 코팅 조성물
CN116096822B (zh) 离型涂料组合物
WO2022202162A1 (ja)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製造工程用剥離フィルム
JP2023104203A (ja)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剥離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23085304A1 (ja) 熱硬化性剥離コート剤組成物および積層体
CN116096822A (zh) 离型涂料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