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3805B - 物品支持裝置 - Google Patents

物品支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3805B
TWI643805B TW104106864A TW104106864A TWI643805B TW I643805 B TWI643805 B TW I643805B TW 104106864 A TW104106864 A TW 104106864A TW 104106864 A TW104106864 A TW 104106864A TW I643805 B TWI643805 B TW I6438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weight
lightweight
supporting
p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8411A (zh
Inventor
和田吉成
衣川知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38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8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3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38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22Rigid members, e.g. L-shaped members, with parts engaging the under surface of the loads; Crane hooks
    • B66C1/34Crane hooks
    • B66C1/36Crane hooks with means, e.g. spring-biased detents, for preventing inadvertent disengagement of lo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H01L21/67326Horizontal carrier comprising wall type elements whereby the substrates are vertically supported, e.g. comprising sidew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H01L21/6735Closed carriers
    • H01L21/67379Close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coupling elements, kinematic members, handles or elements to be externally grip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033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gripping surfaces having special sh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9/00Travelling gear incorporated in or fitted to trolleys or cranes
    • B66C9/02Travelling gear incorporated in or fitted to trolleys or cranes for underhung trolleys or cr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9Position monitoring, e.g. misposition detection or presence detection
    • H01L21/67265Position monitoring, e.g. misposition detection or presence detection of substrates stored in a container, a magazine, a carrier, a boat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3Overhead convey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6Loading to or unloading from a convey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botic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一對支持體之各個具有:插入到輕量物之插入用空間且由下方支持輕量物之被支持部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及插入到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且由下方支持重量物之被支持部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重量物用支持部分相較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形成在上下方向的厚度較厚,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設置在當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插入到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時會位於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之處,且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一體的設置。

Description

物品支持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物品支持裝置,其具有支持部,該支持部是用以支持設置於支持對象物之上端部的被支持部,且於支持部設置有從下方支持沿著被支持部之水平方向的第1方向之兩端部的一對支持體。
發明背景
如上述之物品支持裝置之一例記載於日本特開2003-171081號公報(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之物品支持裝置是建構成:使一對支持體接近移動而插入至設置在支持對象物之被支持部之下方的插入用空間,並且以該插入之一對支持體由下方支持被支持部中之一對支持體之並排方向的兩端部,並且利用設置在被支持部之下方的插入用空間來支持著支持對象物。
發明概要
上述之專利文獻1之物品支持裝置是建構成支持1種支持對象物,但有時會根據物品支持裝置而被要求支持重量不同之複數種之支持對象物。
舉具體例而言,在專利文獻1之物品支持裝置中,是將用以收容半導體晶圓之FOUP(Front Opening Unified Pod)作為支持對象物,但FOUP有用以收容450mm尺寸之半導體晶圓之450mm用之FOUP(重量物之一例),或用以收容300mm尺寸之半導體晶圓之300mm用之FOUP(輕量物之一例),有時候會要求搬送該等重量不同的FOUP。而且,在上述之450mm用之FOUP與300mm用之FOUP中,隨著FOUP本身大小的不同,在形成於被支持部之下方之插入用空間之上下方向的寬度也不同,300mm用之FOUP之插入用空間相較於450mm用之FOUP之插入用空間,形成在上下方向的寬度狹小。
如此,若欲以物品支持裝置將重量物與輕量物作為支持對象物來支持時,有時候輕量物之插入用空間相較於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寬度狹小。
又,考量到若以一對支持體支持重量物之被支持部與輕量物之被支持部雙方時,相較於僅支持重量較輕之輕量物的情況,則將一對支持體形成在上下方向的厚度較厚而提高強度,如此也可以沒有問題的支持重量較重的重量物。
可是,當一對支持體之上下方向的厚度形成較厚時,會如上述,輕量物之插入用空間相較於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寬度狹小,因此,使形成較厚之一對支持體插入到輕量物之插入用空間時,恐有一對支持體會干擾輕量物之被支持部等之虞。
因此,要求一種可提高一對支持體的強度,並且將一對支持體插入到輕量物之插入用空間時,一對支持體難以干擾輕量物的物品支持裝置。
本發明之物品支持裝置包含有以下:支持部,用以支持設置在支持對象物之上端部之被支持部;及一對支持體,設置於前述支持部,並且由下方支持前述被支持部中沿著水平方向之第1方向的兩端部;其中,前述一對支持體建構成彼此可在前述第1方向上接近或離開地自由移動,前述支持對象物於前述被支持部之下方設置藉前述一對支持體之接近移動而插入前述一對支持體之插入用空間,前述支持對象物有輕量物與比該輕量物之重量重的重量物,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相較於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寬度較狹小,前述一對支持體之各個一體地具有:插入到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且從下方支持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及插入到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且下方支持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相較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厚度較厚,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設置於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插入到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時會位於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之處。
根據該構成,一對支持體之各個具有:從下方支 持輕量物之被支持部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與從下方支持重量物之被支持部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重量物用支持部分相較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厚度較厚。
由於重量物用支持部分的厚度形成較厚,因此容易具有足以支持重量物的強度,以該重量物支持部分從下方支持重量物之被支持部,而可適當地以一對支持體支持重量物。
輕量物用支持部分相較於重量物用支持部分,形成為上下方向的厚度較薄,但由於輕量物的重量比重量物輕,因此在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具備足以支持輕量物之強度。
而且,由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厚度較薄,因此可容易插入上下方向之寬度較狹小的輕量物之插入用空間,將輕量用支持部分插入到插入用空間時,可避免輕量用支持部分干擾輕量物。
又,由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是一體的設置,因此相較於分別具有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與的情況,可達到簡化支持部之構成。又,輕量物用支持部是設置在當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插入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時會位於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之處,因此支持重量物時,藉輕量物用支持部分收納於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可使支持重量物之狀態之物品支持裝置緊密化。
如此,可達到支持部之構成之簡化及物品支持裝置之 緊密化,可提高一對支持體之強度,並且在將一對支持體插入到輕量物之插入用空間時一對支持體難以干擾輕量物。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之例。
本發明之物品支持裝置之實施形態中,較佳的是,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相較於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形成為在以平面觀之對前述第1方向直交之第2方向的寬度較寬,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是將第1部分及第2部分排列於前述第2方向而構成,前述第1部份是相對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其中一側之第1側,前述第2部分是相對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側。
根據該構成,以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支持重量物時,可使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插入到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而以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之第1部分及第2部分,夾著重量物之被支持部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從下方支持位於第2方向之兩側的部分。
而且,由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設置於支持體之第1部分與第2部分之間,因此如上述,以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支持重量物時,輕量物用支持部分會位於重量物之被支持部中之第2方向之中間部的下方,並且位於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另,支持體之第1部分與第2部分之間相當於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插入到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時會位於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之處。
而且,重量物是以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之第1部分與第2部分支持被支持部支持,輕量物是以位於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之第1部分與第2部分之間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支持被支持部。如此,藉構成一對支持體之各個,相較於例如於橫跨第2方向之全長支持重量物之被支持部的長度構成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並在相對於其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排列於第1方向之狀態下具有輕量物用支持部分的情況,可縮短支持體在第1方向的長度,而可達到支持體之小型化。
本發明之物品支持裝置之實施形態中,較佳的是,前述一對支持體之各個具有板狀體,前述板狀體具有在前述第2方向之中間部形成朝下側凹陷之凹部的上表面,藉由前述凹部形成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並且藉由相對於前述板狀體之前述上表面之前述凹部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兩側的部分形成了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
根據該構成,可使用在第2方向之中間部具有朝下側凹陷之凹部所形成之上表面的板狀體,適當地形成具有重量物用支持部分相對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位於第2方向之其中一側之第1部分與相對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位於第2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部分之構成的支持體。
本發明之物品支持裝置之實施形態中,較佳的是,前述輕量物具有位於比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更靠近前述第2方向之前述第1側之突出部,前述突出部形成為下述形狀,該形狀是前述突出部的上端位於比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之下端還上方的形狀,前述第1部分相較於 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2方向之長度形成較短,且在以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支持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的狀態下,前述第1部分位於比前述突出部靠近前述第2方向之前述第2側。
若於輕量物具有形成位於比被支持部更靠近第2方向之第1側且上端位於比插入用空間之下端還上方之形狀的突出部,以輕量物用支持部分支持輕量物之被支持部時,恐有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之第1部分干擾突出部之虞。因此,藉將第1部分作成相較於第2部分,縮短了第2方向之長度,以輕量物用支持部分支持輕量物之被支持部時,可容易避免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之第1部分干擾到突出部。而且,第1部分相較於第2部分在第2方向形成較短,換言之,使第2部分相較於第1部分,第2方向形成較長,藉此與使第2部分與第1部分同樣形成較短的情況相比較,由於以一對支持體支持重量物之被支持部時可在第2方向以較廣範圍支持,因此變得更容易穩定地支持重量物。
本發明之物品支持裝置之實施形態中,較佳的是,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相較於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形成為於前述第1方向的寬度較寬,且前述物品支持裝置具有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該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使前述一對支持體朝前述第1方向水平地接近或離開移動,且切換前述一對支持體在前述第1方向之間隔,前述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建構成:可將前述一對支持體在前述第1方向之間隔變更成下述任一間隔:比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在前述第1方向之寬度狹小之間隔的輕量物用支持間 隔、比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間隔寬且比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在前述第1方向之寬度狹小之間隔之重量物用支持間隔、及比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在前述第1方向之寬度寬之間隔之退避用支持間隔。
根據該構成,將一對支持體之間隔切換成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藉此可將一對支持體之各個插入到輕量物中之插入用空間,可將一對支持體之間隔切換成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藉此可將一對支持體之各個插入到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又,藉將一對支持體之間隔切換成退避用支持間隔,藉此可將一對支持體從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拔出。
而且,使一對支持體在第1方向上水平地接近或離開地移動以切換一對支持體之間隔,藉此可將一對支持體對支持對象物之插入用空間插拔,因此相較於使一對支持體繞著沿水平方向之搖動軸心搖動而對插入用空間插拔之構成,將一對支持體對插入用空間插拔時,一對支持體不會朝上下方向移動,因此一對支持體可難以干擾支持對象物。
本發明之物品支持裝置之實施形態中,較佳的是,具有:位置檢出部,用以檢出前述一對支持體之位置;第1控制部,根據前述位置檢出部之檢出資訊,控制前述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之作動,以將前述一對支持體之間隔在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與前述退避用支持間隔之間切換;及第1判別部,根據前述位置檢出部之檢出資訊,判別以前述一對支持體支持之前述支持對象 物為前述輕量物或前述重量物。
根據該構成,第1控制部根據檢出一對支持體之位置之位置檢出部之檢出資訊控制間隔切換用驅動部之作動,藉此可將一對支持體之間隔在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與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與退避用支持間隔之間適當地切換。又,為了支持輕量物而將一對支持體之間隔切換成輕量物用支持間隔時與為了支持重量物而將一對支持體之間隔切換成重量物用支持間隔時,一對支持體之位置不同,因此第1判別部可根據位置檢出部之檢出資訊而判別一對支持體支持之支持對象物為輕量物或重量物。
而且,為了判別支持對象物為輕量物或重量物而設置之檢出部兼用為檢出一對支持體之位置以第1控制部控制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之檢出部,可簡化物品支持裝置之構成。
本發明之物品支持裝置之實施形態中,較佳的是,前述重量物之外形相較於前述輕量物形成較大,前述支持部受支持於沿著移動路徑移動之移動體,且物品支持裝置具有:昇降用驅動部,使前述一對支持體在上昇高度與下降高度之間昇降移動,前述上昇高度是支持位於支持用高度之前述支持對象物,前述下降高度是比該支持用高度低且與位於移載對象處之前述支持對象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為相同高度;大小檢出部,用以檢出位於前述移載對象處之前述支持對象物的大小;第2間隔切換用驅動部,使前述一對支持體彼此於前述第1方向接近或離開地移動;第2判 別部,根據前述大小檢出部之檢出資訊,判別位於前述移載對象處之前述支持對象物為前述輕量物或前述重量物;及第2控制部,根據前述第2判別部之判別資訊,控制前述第2間隔切換用驅動部與前述昇降用驅動部之作動,以使前述一對支持體支持位於前述移載對象處之前述支持對象物,且將該支持之前述支持對象物拉高到前述支持用高度。
根據該構成,可在以一對支持體支持支持對象物之狀態下,以昇降用驅動部使一對支持體下降到下降高度,藉此可將支持對象物放下到移載對象處,又,在位於移載對象處之支持對象物之插入用空間插入有一對支持體之狀態下,以昇降用驅動部使一對支持體上昇到上昇高度,藉此可將支持對象物從移載對象處拉起。
由於輕量物與重量物之外形不同,因此第2判別部可根據大小檢出部之檢出資訊,判別位於移載對象處之支持對象物為輕量物或重量物。
而且,由於輕量物與重量物之外形不同,有時候對於輕量物之下降高度與對於重量物之下降高度不同,或者使一對支持體插入輕量物之插入用空間時之一對支持體的間隔與使一對支持體插入重量物之插入用空間時之一對支持體的間隔不同,但根據第2判別部之判別資訊,第2控制部控制第2間隔切換用驅動部與昇降用驅動部之作動,藉此可使一對支持體移動到對應於位於移載對象處之支持對象物之大小的高度或間隔,並可不論支持對象物之大小而適當地支持支持對象物。
1‧‧‧天花板搬送車(物品支持裝置)
2‧‧‧行走軌道
3‧‧‧處理裝置
4‧‧‧支持台
6‧‧‧搬送物(支持對象物)
6L‧‧‧輕量搬送物(輕量物)
6H‧‧‧重量搬送物(重量物)
7‧‧‧本體部
8‧‧‧連結部
9‧‧‧被支持部
12‧‧‧插入用空間
13‧‧‧缺口
14‧‧‧緣部(突出部)
16‧‧‧行走移動部(移動體)
17‧‧‧昇降支持部
19‧‧‧行走用馬達
20‧‧‧驅動輪
21‧‧‧導引輪
23‧‧‧支持機構(支持部)
24‧‧‧昇降操作機構
24a‧‧‧捲繞帶
25‧‧‧蓋部
26‧‧‧落下防止體
28‧‧‧捲繞體
29‧‧‧昇降用馬達(昇降用驅動部)
31‧‧‧落下防止用馬達
33‧‧‧支持體
34‧‧‧昇降體
35‧‧‧間隔切換用馬達(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第2間隔切換用驅動部)
36‧‧‧位置檢出感測器(位置檢出部)
36a‧‧‧輕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
36b‧‧‧重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
36c‧‧‧退避用位置檢出感測器
37‧‧‧大小檢出感測器(大小檢出部)
38‧‧‧存否感測器
38a‧‧‧操作部
38b‧‧‧檢出部
39‧‧‧導引構件
41‧‧‧滾珠螺桿
42‧‧‧導引軌道
43‧‧‧定位突起
44‧‧‧輕量物用支持部分
45‧‧‧重量物用支持部分
45a‧‧‧第1部分
45b‧‧‧第2部分
90‧‧‧板狀體
91‧‧‧凹部
H‧‧‧控制裝置(第1控制部,第2控制部,第1判別部,第2判別部)
W1‧‧‧輕量搬送物之插入用空間之上下方向的寬度
W2‧‧‧重量搬送物之插入用空間之上下方向的寬度
W3‧‧‧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之上下方向之寬度
W4‧‧‧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之上 下方向之寬度
X‧‧‧前後方向(第1方向)
Y‧‧‧左右方向(第2方向)
圖1(a)、(b)是物品搬送設備之側面圖。
圖2是顯示正在搬送重量搬送物之天花板搬送車的側面圖。
圖3是顯示正在搬送輕量搬送物之天花板搬送車的側面圖。
圖4是昇降體內部的平面圖。
圖5是顯示輕量物用支持間隔之一對支持體的立體圖。
圖6是顯示重量物用支持間隔之一對支持體的立體圖。
圖7是顯示支持輕量搬送物之支持體的側面圖。
圖8是顯示支持重量搬送物之支持體的側面圖。
圖9是顯示支持輕量搬送物之支持體的正面圖。
圖10是顯示支持重量搬送物之支持體的正面圖。
圖11是顯示支持輕量搬送物之支持體的平面圖。
圖12是顯示支持重量搬送物之支持體的平面圖。
圖13是顯示大小檢出感測器的側面圖。
圖14(a)~(c)是顯示存否感測器的圖。
圖15是控制區塊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根據圖式說明將本發明之物品支持裝置適用於物品搬送設備時之實施形態。
如圖1所示,物品搬送設備設有:作為物品支持裝置之天花板搬送車1,其是受導引支持於沿著移動路徑配設在天花板側之行走軌道2,且可沿著移動路徑自由行走;處理裝置3,對基板進行處理;及支持台4,是在鄰接於該處理裝置3之狀態下設置於地面上。作為被天花板搬送車1搬送之支持對象物之搬送物6是用以收容收容物之搬送容器,具體而言,是用以收容作為收容物之半導體晶圓的FOUP。
〔搬送物〕
如圖2及圖3所示,搬送物6有輕量搬送物6L(本實施形態中為用以收容300mm尺寸之半導體晶圓的FOUP,相當於輕量物),及重量比該輕量搬送物6L重之重量搬送物6H(本實施形態中為用以收容450mm尺寸之半導體晶圓的FOUP,相當於重量物)。重量搬送物6H相較於輕量搬送物6L,在上下方向、容器左右方向及容器前後方向形成外形較大,可收容比輕量搬送物6L之本體部7大的半導體晶圓。本例中,容器左右方向相當於第1方向,容器前後方向相當於第2方向。
又,圖1是以重量搬送物6H為例,顯示天花板搬送車1在其與處理裝置3之支持台4之間供給接收搬送物6之狀態的圖。又,圖2是顯示正在搬送重量搬送物6H之天花板搬送車1的圖,圖3是顯示正在搬送輕量搬送物6L之天花板搬送車1的圖。
關於輕量搬送物6L與重量搬送物6H,收容了容許最大量之半導體晶圓之輕量搬送物6L與收容了容許最大 量之半導體晶圓之重量搬送物6H中,後者之重量搬送物6H的重量會比前者之輕量搬送物6L重。再者,所謂輕量物與重量物,是以搬送物6為最重之狀態(收容了容許最大量之半導體晶圓的狀態)規定,因此有時候會有因為收容之半導體晶圓的量,而輕量搬送物6L會比重量搬送物6H重的情況。
如圖7~圖10所示,輕量搬送物6L及重量搬送物6H各自具有:用以收容複數片基板(半導體晶圓)之本體部7;位於比該本體部7還上方且設置於搬送物6之上端部的被支持部9;連結本體部7與被支持部9之連結部8;及關閉在本體部7之前面形成之基板出入用之開口之自由裝卸的蓋體(未圖式)。
被支持部9形成由連結部8朝容器前後方向及容器左右方向突出之形狀。而且,在本體部7的上表面與被支持部9的下表面之間形成了插入用空間12。插入用空間12形成於搬送物6之被支持部9的下方,該插入用空間12設置於搬送物6之被支持部9的下方且成為後述之一對支持體33可插入至容器左右方向的空間。
又,緣部14形成為包圍基板出入用之開口的周圍,該緣部14形成為從本體部7之上表面朝上方突出之形狀。
如圖7及圖8所示,重量搬送物6H之連結部8相較於輕量搬送物6L之連結部8形成為上下方向較長。因此,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之上下方向的寬度W1形成相較於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之上下方向的寬度W2 狹小。
又,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相較於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形成為在容器前後方向及容器左右方向寬度較寬。
輕量搬送物6L之緣部14相當於設置在輕量搬送物6L且相較於被支持部9位於容器前後方向之其中一側(第2方向之第1側)之突出部。該輕量搬送物6L之緣部14如圖9所示,從本體部7之上表面朝上方突出,該緣部14之上端是位於在上下方向比本體部7之上表面還上方且比被支持部9之下表面還上方。如此,輕量搬送物6L之緣部14形成為其上端位於比插入用空間12之下端還上方的形狀。本例中,輕量搬送物6L之緣部14形成為其上端位於比插入用空間12之上端還上方的形狀。
如圖11及圖12所示,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及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各自在該被支持部9之容器左右方向的端部形成有以平面觀之形成為V字形之定位用缺口13。
形成於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之缺口13相較於形成於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之缺口13,形成較大的形狀。
〔天花板搬送車〕
其次,就天花板搬送車1加以說明。再者,在說明天花板搬送車1時,將沿著天花板搬送車1之行走方向的方向稱為前後方向X,將以平面觀之與該前後方向X直交之 方向稱為左右方向Y。再者,本例中,前後方向X相當於第1方向,左右方向Y相當於第2方向。第1方向是沿著水平方向之方向,本例中,第2方向也是沿著水平方向之方向(但,是對第1方向直交之方向)。
又,搬送物6是在其容器左右方向沿著天花板搬送車1之前後方向X之狀態下受支持於昇降支持部17。因此,以下,設想搬送物6受昇降支持部17支持之狀態,就搬送物6之容器左右方向稱為前後方向X加以說明,就搬送物6之容器前後方向稱為左右方向Y加以說明。
如圖1~圖3所示,天花板搬送車1具有如下而構成:沿著移動路徑在行走軌道2上行走之行走移動部16;位於行走軌道2之下方而懸吊支持於行走移動部16之昇降支持部17。昇降支持部17是自由升降移動地支持用以支持搬送物6之支持機構23。再者,行走移動部16相當於沿著移動路徑移動之移動體。又,支持機構23相當於用以支持設置於搬送物6之上端部之被支持部9之支持部,本例中,支持部(支持機構23)受支持於移動體(行走移動部16)。
如圖2及圖3所示,行走移動部16設置有:以行走用馬達19驅動旋轉而在行走軌道2之上表面轉動之驅動輪20;及抵接於行走軌道2之側面且可自由旋轉之導引輪21。而且,建構成行走移動部16以行走用馬達19驅動旋轉驅動輪20,且導引輪21接觸導引於行走軌道2,藉此行走移動部16受行走軌道2導引而沿著移動路徑行走。
昇降支持部17具有下述而構成:用以支持搬送物 6之上述支持機構23;使支持機構23昇降移動之昇降操作機構24;覆蓋受支持機構23支持而位於支持用高度之搬送物6(參照圖2及圖3)之上方側及前後方向X之兩側的蓋部25;及用以防止受支持機構23支持在支持用高度之搬送物6之落下之落下防止體26。
昇降操作機構24設置有:用以捲繞捲繞帶24a之捲繞體28;及用以驅動旋轉捲繞體28之昇降用馬達29。在捲繞帶24a之前端部連結有支持機構23,以支持支持機構23。而且建構成以昇降用馬達29使捲繞體28朝正反旋轉驅動,且藉捲繞及拉出捲繞帶24a操作,使支持機構23昇降移動。再者,昇降用馬達29相當於昇降用驅動部。
支持機構23具有從下方支持被支持部9之前後方向X之兩端部的一對支持體33,如上述,建構成以昇降用馬達29使捲繞體28朝正反旋轉驅動而使支持機構23昇降移動,藉此一對支持體33在支持位於支持用高度之搬送物6的上昇高度(參照圖1(a)、圖2及圖3)、及低於該支持用高度且與位於支持台4上之搬送物6之插入用空間12相同高度之下降高度(參照圖1(b))之間昇降移動。
而且,昇降操作機構24如圖1(a)所示捲繞捲繞帶24a,使一對支持體33上昇到上昇高度,藉此使受支持機構23支持之搬送物6上昇到支持用高度。又,昇降操作機構24如圖1(b)所示,拉出捲繞帶24a而使一對支持體33下降到下降高度,藉此使受支持機構23支持之搬送物6下降到移載用高度。
另,重量搬送物6H相較於輕量搬送物6L,外形形成較大,因此位於移載對象處之重量搬送物6H(位於移載用高度之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成為比位於移載對象處之輕量搬送物6L(位於移載用高度之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還高的位置。因此,支持重量搬送物6H時之一對支持體33的下降高度設定比支持輕量搬送物6L時之一對支持體33的下降高度還高。再者,支持重量搬送物6H時之一對支持體33的上昇高度與支持輕量搬送物6L時之一對支持體33之上昇高度是設定為相同高度。又,支持用高度之搬送物6是如圖1(a)所示,位於蓋部25內,且移載用高度之搬送物6如圖1(b)所示,位於作為移載對象處之支持台4上。
落下防止體26在朝前後方向X排列之狀態下設置一對,建構成可將一對落下防止體26之間隔在寬度比輕量搬送物6L之前後方向X之寬度狹小之承接用間隔(參照圖1(a)、圖2及圖3)、及寬度比重量搬送物6H之前後方向X之寬度寬之退避用間隔(參照圖1(b))之間自由變更。而且,藉由落下防止用馬達31之驅動,將一對落下防止體26之間隔變更為承接用間隔,即使在天花板搬送車1之行走時支持機構23對搬送物6之支持脫離也可以落下防止體26承接搬送物6,可防止搬送物6落下到地面上。又,藉由落下防止用馬達31之驅動,可將一對落下防止體26之間隔變更為退避用間隔,藉此如圖1所示,使支持機構23昇降移動而將搬送物6傳送到支持台4或由支持台4接收 搬送物6。
〔支持機構〕
其次,就天花板搬送車1之支持機構23加以說明。
如圖2~圖4所示,天花板搬送車1之支持機構23設有:從下方支持搬送物6之被支持部9之前後方向X的兩端部之一對支持體33;可將一對支持體33朝前後方向X彼此接近或離開地自由移動(彼此朝相反方向自由移動)支持之昇降體34;及切換一對支持體33在前後方向X之間隔之間隔切換用馬達35。
一對支持體33建構成彼此朝前後方向X自由接近離開地移動。而且,藉由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驅動,使一對支持體33朝前後方向X彼此接近離開移動,將在一對支持體33之前後方向X之間隔在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與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與退避用支持間隔之間切換。再者,間隔切換用馬達35相當於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及第2間隔切換用驅動部。
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設定成:一對支持體33在前後方向X之間隔之寬度比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在前後方向X之寬度狹小。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設定成:一對支持體33在前後方向X之間隔比輕量物用支持間隔寬且比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在前後方向X之寬度狹小的間隔。退避用支持間隔設定成:一對支持體33在前後方向X之間隔比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在前後方向X之寬度寬的間隔。
說明支持機構23之具體的構成時,如圖4所示,在一對支持體33之各自之長邊方向(左右方向Y)的兩端部分別設有導引構件39,在長邊方向之中間部設有移動構件40。又,在昇降體34設有:螺合於移動構件40之滾珠螺桿41;使該滾珠螺桿41驅動旋轉之間隔切換用馬達35;及沿著前後方向X導引導引構件39之導引軌道42。而且,藉由以間隔切換用馬達35使滾珠螺桿41驅動旋轉,導引構件39導引到導引軌道42並且一對支持體33在前後方向X上彼此接近離開移動,而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在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與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與退避用支持間隔之間切換。
如圖11及圖12所示,一對支持體33各自具有定位突起43。
該定位突起43是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切換成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而將一對支持體33插入到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時,定位突起43會嵌合於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的缺口13。又,定位突起43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切換成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而將一對支持體33插入到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時,定位突起43會嵌合到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中之缺口13。
如此,在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搬送物6之狀態下,定位突起43嵌合於搬送物6之缺口13,藉此可限制搬送物6相對一對支持體33朝左右方向Y移動。
一對支持體33之各個具有:插入到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且從下方支持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 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及插入到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且從下方支持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如圖7~圖10所示,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相較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形成為上下方向的厚度較厚。
本實施形態中,位於相對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為左右方向Y之其中一側之第1側(圖5中之左上側)之第1部分45a、及位於相對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為左右方向Y之另一側之第2側(圖5中之右下側)之第2部分45b在排列於左右方向Y之狀態下設置於在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設置於第1部分45a與第2部分45b之間。也就是說,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1部分45a及第2部分45b、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從左右方向Y之其中一側(第1側)依序以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1部分45a、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2部分45b的順序配置,且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一體的設置在支持體33。本例中,如圖5所示,一對支持體33之各自設有板狀體90,該板狀體90具有在左右方向Y之中間部形成有朝下側凹陷之凹部91之上表面。而且,藉由凹部91形成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並且藉由相對於板狀體90之上表面之凹部91位於左右方向Y之兩側之部分形成有第1部分45a及第2部分45b。再者,板狀體90之上表面中形成第1部分45a的部分、與板狀體90之上表面中形成第2部分45b的部分之間是分別為平坦面,且彼此配置於相同高度。又,凹部91為平坦面,且配置於比板狀 體90之上表面中形成第1部分45a或第2部分45b之部分還下方。進而,本例中,板狀體90之下表面成平坦面。即,構成板狀體90中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之部分的下表面與板狀體90中構成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部分的下表面配置於彼此相同的高度。
本例中,第1部分45a支持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中之左右方向Y之第1側的端部,第2部分45b支持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中之左右方向Y之第2側的端部。再者,所謂“被支持部9之左右方向Y之第1側的端部”,是指將被支持部9之左右方向Y之配置區域均等地分割成3個區域時之左右方向Y之最第1側之區域(以下,稱為「第1區域」。),所謂“被支持部9之左右方向Y之第2側的端部”,是指將被支持部9之左右方向Y之配置區域均等地分割成3個區域時之左右方向Y之最第2側之區域(以下,稱為「第2區域」。)。而且,所謂“支持被支持部9中左右方向Y之第1側的端部”,意指在第1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中支持被支持部9,所謂“支持被支持部9中之左右方向Y之第2側的端部”,意指在第2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中支持被支持部9。即,所謂“支持被支持部9中之左右方向Y的端部”的概念中,也包含不支持被支持部9在左右方向Y之端緣的情況。
如圖9及圖10所示,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之上表面位於比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上表面還下方,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之下表面位於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下表面相同高度。因此,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之上下方向之寬度W3 形成為寬度比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上下方向之寬度W4狹小。
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之寬度W3形成比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之寬度W1狹小,可將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插入到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又,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寬度W4形成為比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之寬度W2狹小,可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插入到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
而且,如圖7及圖8所示,當以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支持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時,形成於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與輕量搬送物6L之本體部7之間的間隙與以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支持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時形成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與重量搬送物6H之本體部7之上下方向之間隙的大小相同。
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之左右方向Y之寬度形成比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之左右方向Y之寬度寬,且,形成為比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之左右方向Y之寬度狹小。
因此,當以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支持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時,被支持部9不從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朝左右方向Y之其中一側或另一側突出。而且,此時,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1部分45a位於比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靠近左右方向Y之其中一側(第1側),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2部分45b位於比輕量搬送物6L之被 支持部9靠近左右方向Y之另一側(第2側)。
又,以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支持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時,可在橫跨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1部分45a與第2部分45b之狀態下支持被支持部9。
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1部分45a相較於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2部分45b,左右方向Y之長度形成較短。
因此,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支持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時,被支持部9從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朝左右方向Y之另一側(第2側)不突出,但從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朝左右方向Y之其中一側(第1側)突出。此時,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位於被支持部9中之左右方向Y之中間部的下方,且位於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如此,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設置在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插入到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時會位於重量搬送物6H之插入用空間12之處。
也就是說,藉將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在左右方向Y之寬度形成比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持部9在左右方向Y之寬度寬,將支持體33插入到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時,可僅使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中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插入。藉此,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形成寬度在上下方向較狹小,但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形成寬度在上下方向較狹小,藉此將支持體33插入到輕量搬送物6L之插入用空間12時,可防止支持體33干擾到 輕量搬送物6L。
而且,例如,若將第1部分45a作成與第2部分45b在左右方向Y為相同長度時,以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支持輕量搬送物6L時,恐怕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1部分45a會干擾輕量搬送物6L之緣部14。關於此點,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之第1部分45a作成相較於第2部分45b在左右方向Y之長度較短,以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支持輕量搬送物6L時,第1部分45a不會干擾輕量搬送物6L之緣部14。
〔控制裝置及感測器〕
天花板搬送車1具有:用以檢出一對支持體33之位置之位置檢出感測器36(參照圖4);用以檢出位於支持台4上之搬送物6之大小的大小檢出感測器37(參照圖3);及用以檢出支持機構23是否支持著搬送物6之存否感測器38(參照圖5及圖6)。
又,天花板搬送車1具有控制裝置H,該控制裝置H根據位置檢出感測器36、大小檢出感測器37及存否感測器38之檢出資訊,控制用以搬送搬送物6之行走用馬達19、昇降用馬達29及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作動。
另,位置檢出感測器36相當於位置檢出部,大小檢出感測器37相當於大小檢出部。
又,控制裝置H是作為第1控制部及第1判別部的功能,第1控制部是根據位置檢出感測器36之檢出資訊,控制用以在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與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與退避用 支持間隔之間切換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之間隔切換用馬達35的作動,第1判別部是根據位置檢出感測器36之檢出資訊,判別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之搬送物6為輕量搬送物6L或重量搬送物6H。
又,控制裝置H是作為第2判別部及第2控制部的功能,第2判別部是根據大小檢出感測器37之檢出資訊,判別位於移載對象處之搬送物6為輕量搬送物6L或重量搬送物6H,第2控制部是根據該第2判別部之判別資訊,控制間隔切換用馬達35與昇降用馬達29之作動,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位於移載對象處之搬送物6,且將該支持之搬送物6拉高到支持用高度。
如圖4所示,位置檢出感測器36具有輕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a與重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b與退避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c。
而且,控制裝置H是:藉由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驅動,使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朝輕量物用支持間隔縮小寬度時,以輕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a檢出支持體33之存在時,之後,使用以使滾珠螺桿41旋轉設定量之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作動繼續後,使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作動停止。如此,控制裝置H建構成,控制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作動,以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切換成輕量物用支持間隔。
控制裝置H也同樣的建構成:根據重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b之檢出資訊,控制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作動,以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切換成重量物用支持間隔,又, 根據退避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c之檢出資訊,控制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作動,以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切換成退避用支持間隔。
而且,輕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a配設在一對支持體33切換成輕量物用支持間隔時之用以檢出一對支持體33之存在的位置。重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b配設在一對支持體33切換成重量物用支持間隔時之可檢出一對支持體33之存在的位置。退避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c配設在一對支持體33切換成退避用支持間隔時之檢出一對支持體33之存在的位置。
因此,控制裝置H根據該等位置檢出感測器36之檢出資訊,可檢出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且在支持著搬送物6之狀態中,一對支持體33切換成輕量物用支持間隔,以輕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a檢出支持體33之存在時,判別支持之搬送物6為輕量搬送物6L,在一對支持體33切換成重量物用支持間隔,且以重量物用位置檢出感測器36b檢出支持體33之存在時,可判別支持之搬送物6為重量搬送物6H。
如圖13所示,大小檢出感測器37受支持於昇降支持部17,且設置成朝向正下方投射檢出光,且以測距感測器構成。又,大小檢出感測器37是設置在如下位置;在使行走移動部16相對支持台4停止於預先設定之停止位置之狀態中,若支持台4上之搬送物6為重量搬送物6H時則檢出光照射到搬送物6,若支持台4上之搬送物6為輕量搬送物6L 時則檢出光不照射於搬送物6。
而且,控制裝置H建構成:在停止於停止位置之狀態中,根據大小檢出感測器37之檢出資訊,判別位於支持台4上之搬送物6為輕量搬送物6L或重量搬送物6H,根據該判別資訊,控制間隔切換用馬達35及昇降用馬達29之作動,以將位於支持台4上之搬送物6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且拉高到該支持之搬送物6之支持用高度。
存否感測器38是如圖14所示,設置於一對支持體33之其中一支持體33,且成為具有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搬送物6時被壓下到下方之操作部38a的構成。進一步說明,具有支持搬送物6時朝下方壓下之操作部38a、及投射接收檢出光之檢出部38b。建構成:未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搬送物6時,以操作部38a隔絕檢出部38b之投光,隨著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搬送物6而操作部38a朝下方移動,藉此不會隔絕檢出部38b之投光,而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著搬送物6時與未支持時來變更檢出部38b之檢出狀態。
因此,控制裝置H可根據存否感測器38之檢出資訊,而以一對支持體33判別是否支持著搬送物6。
控制裝置H建構成執行將搬送物6傳送到支持台4之遞送處理、與從支持台4接收搬送物6之收受處理。
遞送處理中,首先,在使支持搬送物6之天花板搬送車1停止於對應支持台4之停止位置之狀態下,將一對落下防止體26之間隔切換成退避用間隔後,將捲繞帶24a拉出對應於支持用高度與移載用高度之高低差的長度(搬送 物6為重量搬送物6H時,比為輕量搬送物6L還短的長度)。而且,搬送物6為重量搬送物6H時,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從重量物用支持間隔切換成退避用支持間隔,將重量搬送物6H傳送到支持台4,若搬送物6為輕量搬送物6L,則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從輕量物用支持間隔切換成退避用支持間隔,將輕量搬送物6L傳送到支持台4。之後,將捲繞帶24a拉出對應於支持用高度與移載用高度之高低差。如此,以控制裝置H控制行走用馬達19、昇降用馬達29、落下防止用馬達31及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作動,執行遞送處理,以使各機構作動。
又,收受處理中,首先,在使不支持搬送物6之天花板搬送車1停止在對應於支持台4之停止位置之狀態下,拉出捲繞帶24a對應於支持用高度與移載用高度之高低差的長度(若搬送物6為重量搬送物6H時則是比為輕量搬送物6L時還短的長度)。而且,若搬送物6為重量搬送物6H,則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從退避用支持間隔切換成重量物用支持間隔,從支持台4接收重量搬送物6H,若搬送物6為輕量搬送物6L,則將一對支持體33之間隔從退避用支持間隔切換成輕量物用支持間隔,從支持台4接收輕量搬送物6L。之後,捲繞帶24a拉出對應於支持用高度與移載用高度之高低差的長度,將一對落下防止體26之間隔變更為承接用間隔。如此,以控制裝置H控制行走用馬達19、昇降用馬達29、落下防止用馬達31及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作動,執行收受處理,以使各機構作動。
如此構成之天花板搬送車1是就輕量搬送物6L以較薄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支持上下方向,就重量搬送物6H以較厚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支持上下方向,將該等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一體的構成,可簡化構成。
〔其他實施形態〕
(1)上述實施形態中,是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與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排列在左右方向Y,但亦可將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與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朝前後方向X排列,使得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插入到插入用空間12時,輕量物用支持部分44會比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位於更靠近插入用空間12之裡側。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由第1部分45a與第2部分45b構成重量物用支持部分45,且第1部分45a形成相較於第2部分45b,左右方向Y較短,但亦可將第1部分45a與第2部分45b形成為相同長度。
(2)上述實施形態中,是建構成:於物品支持裝置設置位置檢出感測器36,且以控制裝置H判別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之搬送物6的大小,但亦可如下構成。
也就是說,以大小檢出感測器37檢出位於支持用高度之搬送物6的大小,但亦可構成為:根據該檢出資訊,控制裝置H判別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之搬送物6的大小。又,如圖14所示,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重量搬送物6H之被支持部9時,與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輕量搬送物6L之被支 持部9時,利用存否感測器38之操作部38a從支持前之狀態之下降量不同,檢出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時之存否感測器38中之操作部38a之下降量,但亦可建構成根據其檢出資訊,控制裝置H判別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之搬送物6的大小。又,亦可建構成:根據從上位之控制部發送之搬送物6的資訊,控制裝置H判別以一對支持體33支持之搬送物6的大小。
(3)上述實施形態中,是建構成:藉以間隔切換用馬達35之驅動使滾珠螺桿41旋轉,使一對支持體33朝第1方向水平地移動,但亦可建構成:藉由壓缸之伸縮驅動,使一對支持體33朝第1方向水平地移動,又,亦可建構成:使一對支持體33繞著沿著第2方向之軸心搖動,可適當變更一對支持體33之驅動的構成。
(4)上述實施形態中,是使物品支持裝置裝設在天花板搬送車,但亦可使物品支持裝置裝設在推高機、地面搬送車等之其他搬送裝置,又,亦可裝設在設置於地面上之移載機器人。

Claims (8)

  1. 一種物品支持裝置,包含有以下:支持部,用以支持設置在支持對象物之上端部之被支持部;及一對支持體,設置於前述支持部,並且由下方支持前述被支持部中沿著水平方向之第1方向的兩端部;其特徵在於:前述一對支持體建構成彼此可在前述第1方向上接近或離開地自由移動,前述支持對象物於前述被支持部之下方設置藉前述一對支持體之接近移動而插入前述一對支持體之插入用空間,前述支持對象物有輕量物與比該輕量物之重量重的重量物,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相較於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寬度較狹小,前述一對支持體之各個具有:插入到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且從下方支持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及插入到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且從下方支持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相較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厚度較厚, 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設置於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插入到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時會位於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之處,而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一體的設置,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相較於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形成為在以平面觀之對前述第1方向直交之第2方向的寬度較寬,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是將相對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其中一側之第1側的第1部分、及相對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側之第2部分排列於前述第2方向而構成。
  2. 如請求項1之物品支持裝置,其中前述一對支持體之各個具有板狀體,前述板狀體具有在前述第2方向之中間部形成朝下側凹陷之凹部的上表面,藉由前述凹部形成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並且藉由相對於前述板狀體之前述上表面之前述凹部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兩側的部分形成了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
  3. 如請求項1或2之物品支持裝置,其中前述輕量物具有位於比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更靠近前述第2方向之前述第1側之突出部,前述突出部形成為下述形狀,該形狀是前述突出部 的上端位於比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之下端還上方的形狀,前述第1部分相較於前述第2部分,前述第2方向之長度形成較短,且在以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支持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的狀態下,前述第1部分位於比前述突出部靠近前述第2方向之前述第2側。
  4. 一種物品支持裝置,包含有以下:支持部,用以支持設置在支持對象物之上端部之被支持部;及一對支持體,設置於前述支持部,並且由下方支持前述被支持部中沿著水平方向之第1方向的兩端部;其特徵在於:前述一對支持體建構成彼此可在前述第1方向上接近或離開地自由移動,前述支持對象物於前述被支持部之下方設置藉前述一對支持體之接近移動而插入前述一對支持體之插入用空間,前述支持對象物有輕量物與比該輕量物之重量重的重量物,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相較於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寬度較狹小,前述一對支持體之各個具有:插入到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且從下方支持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及插入到前述重量物之前述 插入用空間,且從下方支持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相較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厚度較厚,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設置於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插入到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時會位於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之處,而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一體的設置,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相較於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形成為於前述第1方向的寬度較寬,且前述物品支持裝置具有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該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使前述一對支持體朝前述第1方向水平地接近或離開移動,且切換前述一對支持體在前述第1方向之間隔,前述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建構成:可將前述一對支持體在前述第1方向之間隔變更成下述任一間隔:比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在前述第1方向之寬度狹小之間隔的輕量物用支持間隔、比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間隔寬且比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在前述第1方向之寬度狹小之間隔之重量物用支持間隔、及比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在前述第1方向之寬度寬之間隔之退避用支持間隔。
  5. 如請求項4之物品支持裝置,其具有:位置檢出部,用以檢出前述一對支持體之位置; 第1控制部,根據前述位置檢出部之檢出資訊,控制前述第1間隔切換用驅動部之作動,以將前述一對支持體之間隔在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間隔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間隔與前述退避用支持間隔之間切換;及第1判別部,根據前述位置檢出部之檢出資訊,判別以前述一對支持體支持之前述支持對象物為前述輕量物或前述重量物。
  6. 一種物品支持裝置,包含有以下:支持部,用以支持設置在支持對象物之上端部之被支持部;及一對支持體,設置於前述支持部,並且由下方支持前述被支持部中沿著水平方向之第1方向的兩端部;其特徵在於:前述一對支持體建構成彼此可在前述第1方向上接近或離開地自由移動,前述支持對象物於前述被支持部之下方設置藉前述一對支持體之接近移動而插入前述一對支持體之插入用空間,前述支持對象物有輕量物與比該輕量物之重量重的重量物,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相較於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寬度較狹小,前述一對支持體之各個具有:插入到前述輕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且從下方支持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 持部之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及插入到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且從下方支持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之重量物用支持部分,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相較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的厚度較厚,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設置於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插入到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時會位於前述重量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之處,而與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一體的設置,前述重量物之外形相較於前述輕量物形成較大,前述支持部受支持於沿著移動路徑移動之移動體,且物品支持裝置具有:昇降用驅動部,使前述一對支持體在上昇高度與下降高度之間昇降移動,前述上昇高度是支持位於支持用高度之前述支持對象物,前述下降高度是比該支持用高度低且與位於移載對象處之前述支持對象物之前述插入用空間為相同高度;大小檢出部,用以檢出位於前述移載對象處之前述支持對象物的大小;第2間隔切換用驅動部,使前述一對支持體彼此於前述第1方向接近或離開地移動;第2判別部,根據前述大小檢出部之檢出資訊,判別位於前述移載對象處之前述支持對象物為前述輕量 物或前述重量物;及第2控制部,根據前述第2判別部之判別資訊,控制前述第2間隔切換用驅動部與前述昇降用驅動部之作動,以使前述一對支持體支持位於前述移載對象處之前述支持對象物,且將該支持之前述支持對象物拉高到前述支持用高度。
  7. 如請求項4至6中任一項之物品支持裝置,其中前述重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相較於前述輕量物之前述被支持部,形成為在以平面觀之對前述第1方向直交之第2方向的寬度較寬,前述重量物用支持部分是將相對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其中一側之第1側的第1部分、及相對於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側之第2部分排列於前述第2方向而構成。
  8. 如請求項7之物品支持裝置,其中前述一對支持體之各個具有板狀體,前述板狀體具有在前述第2方向之中間部形成朝下側凹陷之凹部的上表面,藉由前述凹部形成前述輕量物用支持部分,並且藉由相對於前述板狀體之前述上表面之前述凹部位於前述第2方向之兩側的部分形成了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
TW104106864A 2014-03-07 2015-03-04 物品支持裝置 TWI643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5125A JP6171984B2 (ja) 2014-03-07 2014-03-07 物品支持装置
JP2014-045125 2014-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8411A TW201538411A (zh) 2015-10-16
TWI643805B true TWI643805B (zh) 2018-12-11

Family

ID=5401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864A TWI643805B (zh) 2014-03-07 2015-03-04 物品支持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62152B2 (zh)
JP (1) JP6171984B2 (zh)
KR (1) KR102432628B1 (zh)
CN (1) CN104891081B (zh)
SG (1) SG10201501564WA (zh)
TW (1) TWI6438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6775B2 (ja) * 2013-08-30 2017-05-31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装置
JP6179406B2 (ja) * 2014-01-10 2017-08-16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装置
JP6064940B2 (ja) * 2014-04-07 2017-01-25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車
CN109155269B (zh) * 2016-05-20 2023-04-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搬送车及搬送方法
JP6819224B2 (ja) * 2016-10-31 2021-01-27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車
CN110520798B (zh) * 2017-03-31 2021-11-16 株式会社尼康 物体交换装置、物体处理装置、平板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元件制造方法、物体交换方法、以及物体处理方法
DE102017206652A1 (de) * 2017-04-20 2018-10-25 Kuka Deutschland Gmbh Robotergreifer zum Handhaben von Objekten, insbesondere Behältern
EP3625572A4 (en) 2017-10-04 2021-02-24 Leica Biosystems Imaging, Inc. BLADE INVENTORY AND REINSERTION SYSTEM
AU2018374379B2 (en) 2017-11-30 2021-03-04 Leica Biosystems Imaging, Inc. Slide rack gripper apparatus
US11348816B2 (en) * 2018-07-31 2022-05-3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e container warehousing
KR20210091943A (ko) * 2020-01-15 2021-07-23 세메스 주식회사 반송 유닛 및 척킹 방법
KR20220150968A (ko) * 2020-03-13 2022-11-11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그리퍼 장치, 반송차, 및 반송 방법
JP7318596B2 (ja) * 2020-06-29 2023-08-01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車
US20230016251A1 (en) * 2021-07-15 2023-01-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Compound fork device and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941996B (zh) * 2021-11-10 2023-10-27 浦曼托(常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多角度定位伸缩式搬运机械手
CN115256356B (zh) * 2022-09-27 2023-01-17 深圳市恒润鑫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专用取样机械手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7089A (ja) * 1986-08-07 1988-02-27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つかみユニツト
JPH03277487A (ja) * 1990-03-26 1991-12-09 Kubota Corp 弁箱のクランプ装置
JP2004238147A (ja) * 2003-02-06 2004-08-26 Okura Yusoki Co Ltd 把持装置および移載機
US8226140B1 (en) * 2009-03-30 2012-07-24 Honda Motor Co., Ltd. Article holding assembly
US8500385B2 (en) * 2010-08-09 2013-08-06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Robotic arm
US8579128B2 (en) * 2010-07-02 2013-11-12 Murata Machinery, Ltd. Gripper device for transport vehicle, transport vehicle and overhead hoist transport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1531B2 (ja) * 1990-08-28 1999-11-22 日本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被把持体の把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219711B2 (ja) * 1997-01-16 2001-10-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テナ吊用スプレッダ
DE19806231C1 (de) * 1998-02-16 1999-07-22 Jenoptik Jena Gmbh Einrichtung zum Greifen eines Objektes
JP4465795B2 (ja) 2000-04-13 2010-05-19 ムラテックオート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天井搬送車におけるグリッパ装置
US6592324B2 (en) * 2001-02-26 2003-07-15 Irm, Llc Gripper mechanism
JP2003171081A (ja) 2001-12-06 2003-06-17 Murata Mach Ltd 天井搬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搬送方法
JP2006008355A (ja) * 2004-06-28 2006-01-12 Murata Mach Ltd 天井走行車
DE102011110250B4 (de) * 2011-05-13 2019-05-16 Leica Biosystems Nussloch Gmbh Greif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Racks
EP2724365B8 (en) * 2011-06-23 2020-04-08 Brooks Automation (Germany) GmbH Semiconductor cleaner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30098688A (ko) * 2012-02-28 2013-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호이스트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호이스트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7089A (ja) * 1986-08-07 1988-02-27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つかみユニツト
JPH03277487A (ja) * 1990-03-26 1991-12-09 Kubota Corp 弁箱のクランプ装置
JP2004238147A (ja) * 2003-02-06 2004-08-26 Okura Yusoki Co Ltd 把持装置および移載機
US8226140B1 (en) * 2009-03-30 2012-07-24 Honda Motor Co., Ltd. Article holding assembly
US8579128B2 (en) * 2010-07-02 2013-11-12 Murata Machinery, Ltd. Gripper device for transport vehicle, transport vehicle and overhead hoist transport vehicle
US8500385B2 (en) * 2010-08-09 2013-08-06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Robotic ar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05229A (ko) 2015-09-16
CN104891081A (zh) 2015-09-09
KR102432628B1 (ko) 2022-08-12
JP6171984B2 (ja) 2017-08-02
CN104891081B (zh) 2019-01-08
JP2015168531A (ja) 2015-09-28
US20150255318A1 (en) 2015-09-10
US9362152B2 (en) 2016-06-07
SG10201501564WA (en) 2015-10-29
TW201538411A (zh) 2015-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3805B (zh) 物品支持裝置
US11476141B2 (en) Rail-guided trolley system, and rail-guided trolley
US10043698B2 (en) Transport system and transport method
TWI525026B (zh) Handling system and handling method
KR102319927B1 (ko) 물품 반송 대차
US20190047786A1 (en) Temporary storage system
KR101523537B1 (ko) 천정 반송차
TWI660903B (zh) 物品搬送設備
KR20160008462A (ko) 층간 반송 설비
KR20190023531A (ko) 이송 장치
CA2355183A1 (en) Integrated load port-conveyor transfer system
US9685360B2 (en) Transport device
JP7099245B2 (ja) 物品搬送車
TW201819267A (zh) 物品搬送設備
TW201735226A (zh) 容器搬送設備
JP2006052065A (ja) 天井走行車システム
KR102583574B1 (ko) 캐리지 로봇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타워 리프트
JP2016163001A (ja) グリッパ装置、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CN108290687B (zh) 保管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US7806648B2 (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transportation method
TWI748074B (zh) 高架搬運車系統及教學裝置
KR102620121B1 (ko) 물품 반송 장치 및 물품 반송 설비
KR101561226B1 (ko) 이송대차 시스템
JP2003309163A (ja) 無人搬送車システム
KR20220060485A (ko) 반송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