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0553B -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ing die - Google Patents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ing di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0553B
TWI580553B TW103133017A TW103133017A TWI580553B TW I580553 B TWI580553 B TW I580553B TW 103133017 A TW103133017 A TW 103133017A TW 103133017 A TW103133017 A TW 103133017A TW I580553 B TWI580553 B TW I5805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ortion
die hole
molten resin
lens
di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3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8065A (zh
Inventor
Masaki Otsuka
Koki Iwasawa
Shigeya Sugata
Yoshitaka Otsuka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18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8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0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05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8Moulds for lenses
    • B29D11/00538Feed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32Auxiliary operations, e.g. machines for filling the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8Feed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i.e. feeding the non-plastified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01Details not specific to hot or cold runner channels
    • B29C45/2708G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46Details relating to the filling pattern or flow paths or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moulding material in the mould ca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09/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29K2803/00 - B29K2807/00, as mould material
    • B29K2909/08G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2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29K2995/0015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射出成形方法及射出成形模具
本發明係關於射出成形方法及射出成形模具。
一般的射出成形模具中,高溫狀態的熔融樹脂是從射出成形機射出,透過形成於固定模具之澆道(sprue)供應給流道(runner)。而且,熔融樹脂是從流道的前端部通過澆口部而供應給模具的模孔部。在此,當成形元件為樹脂製透鏡的情況,為了使熔融樹脂具有流動性,熔融樹脂的溫度設定成比熔融樹脂的玻璃轉化溫度更高。
此外,一般而言,光軸方向上之透鏡厚度,在透鏡的中央部和透鏡的外周部位是不同的。例如在凹透鏡,透鏡的中央部比透鏡的外周部位更薄。又例如在凸透鏡,透鏡的中央部比透鏡的外周部位更厚。而且,模孔部內之熔融樹脂的流動,有依沿著光軸方向之厚度改變而改變的傾向。
例如,熔融樹脂與模孔部的內面接觸,當該模孔部的內面溫度比熔融樹脂之玻璃轉化溫度更低的情況,熔融樹脂的熱,會從靠近模孔部的內面之熔融樹脂的一部分往模 具傳遞。如此,使靠近模孔部的內面這一側之熔融樹脂的流動性降低。相對於此,在遠離模孔部的內面的位置,藉由位於遠離位置之熔融樹脂的另一部分和模孔部的內面之間所存在的熔融樹脂,可抑制熱傳遞。如此,可保持熔融樹脂的流動性。因此,在光軸方向上的厚度於透鏡的中央部和透鏡的外周部位成為不同之透鏡用的射出成形模具的模孔部中,熔融樹脂的流動性,比起光軸方向上之模孔部的厚度較薄的部分,厚度較厚的部分保持為流動性良好的狀態之傾向更強。結果,通過較厚部分之熔融樹脂的流速變得比通過較薄部分之熔融樹脂的流速更大。當模孔部的厚度(亦即,內面彼此間的距離)小的情況,熔融樹脂的流速變慢,極端的情況,熔融樹脂有無法流動而停滯之虞。若在模孔部內使熔融樹脂停滯,熔融樹脂會朝模具放熱而馬上就發生硬化。
如此般,從澆口部流入模孔部內之熔融樹脂中,流過模孔部之較薄部分的熔融樹脂A,成為流速極慢或流動停滯的狀態。相對於此,流過模孔部之較厚部分的熔融樹脂B,是以避開熔融樹脂A的方式流動。而且該熔融樹脂B,是繞過熔融樹脂A而往位於澆口部的相反側之模孔部的一部分側流動。這時,熔融樹脂A停滯,熔融樹脂B往成為空隙狀態的部分逆流,熔融樹脂B可能將空隙部填滿。如此般,在模孔部內使流動方向不同之熔融樹脂A、B互相會合的情況,一邊讓溫度下降一邊流動而會合之熔融樹脂A、B無法互相均質地一體化,發生熔接線(weld line)的可能性很高。特別是在熔融樹脂A和熔融樹脂B之間,熔融樹脂A可能如上述般成為一定程度硬化的情況,而發生熔接線。
例如,在凹透鏡的模孔部,透鏡的中央部比透鏡的外周部位更薄。因此從澆口部側部分往模孔部內流入之熔融樹脂中,流過透鏡的中央部之熔融樹脂的流速,變得比流過透鏡的外周部位之熔融樹脂的流速更慢。此現象,從越過模孔部內的中央線附近變得顯著。而且,當透鏡的中央部之厚度T1和透鏡的外周部位之厚度T2比、即厚度偏差比M(M=T2/T1)較大(例如M為4以上)的情況,從澆口部側部分往模孔部內流入之熔融樹脂中,通過透鏡的中央部的右側之熔融樹脂的先頭(flow-front)部和通過透鏡的中央部的左側之熔融樹脂的先頭部在透鏡的中央部之前方會發生互相會合的現象。在此情況,藉由會合手段使模孔部內產生空氣滯留,而在射出成形模具發生未轉印部及熔接線,造成成形品的外觀不良。
此外,在凸透鏡,透鏡的外周部位之厚度T2比透鏡的中央部之厚度T1更薄(T2<T1)。因此,在讓熔融樹脂流入模孔部內之澆口部,澆口部的開口面積變小。又透鏡直徑D,是與模孔部內的熔融樹脂之流動長度L大致相等。而且,當透鏡直徑D相對於透鏡厚度T較大的情況(例如,L/T<25),填充中的模孔部內之熔融樹脂的黏度上昇較快,因此熔融樹脂的樹脂壓力無法傳遞到模孔部內的末端附近(與澆口部相對向的一側),熔融樹脂的填充 變得不足。因此,在模孔部內的末端附近產生空氣滯留,可能在射出成形模具發生未轉印部而使形狀精度降低。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作為防止在凹透鏡發生熔接線的對策,是沿著模孔部內的圓周部分配設凹部(贅肉部),使沿著模孔部內的圓周部分流過之熔融樹脂流入該凹部而形成凸部,藉此配設凸部。如此,在從澆口部往模孔部內流入之熔融樹脂中,使經由透鏡的中央部而往澆口部的相反側流入之熔融樹脂的到達時間、和從澆口部繞過圓周部分而往澆口部的相反側流入之熔融樹脂的到達時間之時間差縮短。藉此,防止在透鏡的有效光學面上發生熔接線。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72871號公報
專利文獻1揭示出,當熔融樹脂在模孔部的中央部充分流動的情況,用來防止在凹透鏡發生熔接線的對策。然而,當中央部的厚度薄且透鏡的厚度偏差比M較大之凹透鏡的情況,通過中央部的熔融樹脂可能無法到達透鏡的有效光學面的末端,而產生空氣滯留。在這種情況,由於會在射出成形模具發生未轉印部,可能無法獲得對光學元件所要求的面精度。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事情而開發完成的,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射出成形方法及射出成形模具,縱使在像例如 厚度偏差比M超過4這種厚度偏差比較大的凹透鏡、凸透鏡等之光學元件的成形時,也能防止起因於模孔部內的空氣滯留而發生之熔接槽(weld groove)及圓形的未轉印部,可成形出高精度的光學功能面。
本發明的射出成形方法之一態樣,是將熔融樹脂供應給模孔部,而成形出透鏡中央部的厚度和周邊部的厚度彼此不同的透鏡之射出成形方法,係具備有:從配置於前述模孔部的周圍且與前述模孔部連通之2個澆口部將前述熔融樹脂同時供應給前述模孔部之供應步驟、以及使從前述2個澆口部供應的前述熔融樹脂彼此在前述模孔部的中央部位會合之會合步驟。
此外,本發明的射出成形模具之一態樣,是具有用來成形出透鏡中央部的厚度和周邊部的厚度彼此不同的透鏡之模孔部,將高溫狀態的熔融樹脂供應給用來成形前述透鏡的前述模孔部之射出成形模具,係具備有:與前述模孔部連通而對前述模孔部同時供應前述熔融樹脂之2個澆口部、以及使從前述2個澆口部供應的前述熔融樹脂彼此在前述模孔部的中央部位會合之會合手段。
1‧‧‧凹透鏡
1a‧‧‧第1透鏡面
1b‧‧‧第2透鏡面
1c‧‧‧凸緣部
1d1、1d2‧‧‧側面
10A‧‧‧凹透鏡
10B‧‧‧凸透鏡
21‧‧‧射出成形模具
22‧‧‧固定模具
23‧‧‧可動模具
24‧‧‧固定側安裝板
25‧‧‧固定側模板
26‧‧‧固定側嵌件
27‧‧‧澆道
30‧‧‧固定側嵌件插入孔部
31‧‧‧固定側導銷
31a‧‧‧固定側導銷插入孔部
33‧‧‧可動側安裝板
34‧‧‧分隔塊
35‧‧‧可動側接收板
36‧‧‧可動側模板
36a‧‧‧圓形凹部
37‧‧‧頂出板
37a‧‧‧下部頂出板
37b‧‧‧上部頂出板
39‧‧‧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
40‧‧‧可動側嵌件
41‧‧‧凹部
42a‧‧‧中心銷
42b‧‧‧頂出銷
43‧‧‧導套
44‧‧‧可動側定位銷
100‧‧‧模孔部
100g1‧‧‧第1澆口部
100g2‧‧‧第2澆口部
101a、101b‧‧‧流道
102‧‧‧會合手段
103‧‧‧加熱部
104‧‧‧調溫管
PL‧‧‧分模線
圖1A係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射出成形模具所成形的成形品、即凹透鏡的俯視圖。
圖1B係圖1A所示的1B-1B線之剖面圖。
圖2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的可動模具之PL面的平面圖。
圖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成形模具的合模狀態之縱剖面圖。
圖4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之澆口部的配置狀態之平面圖。
圖5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之模孔部的周邊部構造之縱剖面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之可動模具的PL面之平面圖。
圖7A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之模孔部的周邊部構造之平面圖。
圖7B係圖7A所示的7B-7B線之剖面圖,係顯示凹透鏡的透鏡周邊部的厚度之縱剖面圖。
圖8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之模孔部的周邊部構造之縱剖面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之澆口部的配置狀態之平面圖。
圖10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之模孔部的周邊部構造之縱剖面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又在 一部分的圖式,為了圖示的明瞭化而將構件的一部分的圖示予以省略。
〔第1實施形態〕
[構成]
參照圖1A、圖1B、圖2、圖3、圖4、圖5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
[凹透鏡1]
如圖1B所示般,作為成形品之凹透鏡1係具有:形成於凹透鏡1的一面側之屬於平面的第1透鏡面1a、以及形成於凹透鏡1的另一面側之屬於凹曲面的第2透鏡面1b。如此般,在凹透鏡1中,透鏡中央部的厚度和周邊部的厚度彼此不同。在凹透鏡1中,凹透鏡1之中央部的厚度T1和凹透鏡1之外周部位的厚度T2之比、即厚度偏差比M(M=T2/T1)成為4以上,因此厚度偏差比M較大。凹透鏡1進一步具有:形成於第2透鏡面1b的外周部位之平面狀的凸緣部1c。前述凹透鏡1之外周部位的厚度T2,是相當於該凸緣部1c整體的厚度。凹透鏡1,是由透明的樹脂材料經由射出成形所成形出。透明的樹脂材料,包含例如PC(聚碳酸酯)等。樹脂材料具有熔融性。樹脂材料是凹透鏡1(成形品)的成形材料、即熔融樹脂。因此,凹透鏡1是樹脂製的透鏡。又成形品只要是光學元件即可。
[射出成形模具21]
如圖2所示般,射出成形模具21具有:1次成形時能將複數個(例如4個)凹透鏡1同時進行射出成形之4模穴構造。如圖3所示般,射出成形模具21係具有固定模具22及可動模具23。固定模具22和可動模具23分別安裝於未圖示的射出成形機之壓板。在此,固定模具22和可動模具23配置成隔著分模線(以下稱為PL)而互相對置。而且,可動模具23被支承成,相對於固定模具22能沿模開閉方向(圖3中的左右方向)移動。
如圖3所示般,當可動模具23組合成相對於固定模具22成為閉模狀態時,如圖2所示般可形成模孔部100,該模孔部100是用來成形出透鏡中央部的厚度和周邊部的厚度彼此不同的凹透鏡1。模孔部100是同時形成有4個。隨後會詳加說明,高溫狀態的熔融樹脂供應給用來成形凹透鏡1的模孔部100。
[固定模具22]
如圖3所示般,固定模具22係具有:固定側安裝板24、固定側模板25、以及作為鏡面構件(固定側成形模具)之4個固定側嵌件26。固定側模板25,是以重疊在固定側安裝板24上的狀態固定在固定側安裝板24。4個固定側嵌件26是大致軸狀的構件。固定側嵌件26,是由例如日本特許第4751818號公報所示的玻璃(S-BSL7 (OHARA,線膨脹係數86×10-7、玻璃屈服點625℃))等的低熱傳導率材料所形成的。如圖5所示般,固定側嵌件26具有平面狀的第1轉印部100a,該第1轉印部100a形成於固定側嵌件26的前端,用來使第1透鏡面1a轉印在凹透鏡1成形用的樹脂材料。第1轉印部100a的作用,是作為用來成形出凹透鏡1的光學有效面、即第1透鏡面1a之模孔部100的成形部。
如圖3所示般,固定模具22進一步具有澆道27,該澆道27配設在固定模具22的中央,用來對模孔部100供應熔融樹脂,而作為讓熔融樹脂流過的流路部。澆道27具有圓孔形狀。澆道27配設成貫穿固定側安裝板24和固定側模板25。如圖2所示般,4個模孔部100配置成與澆道27之間的間隔相同。
如圖3所示般,固定側模板25係具有:供作為固定側成形模具之固定側嵌件26插入的4個固定側嵌件插入孔部30。固定側嵌件插入孔部30與可動模具23相對向。固定側嵌件26可沿著固定側嵌件26之軸方向而在固定側嵌件插入孔部30內移動。固定側模板25進一步具有:4個固定側導銷插入孔部31a、以及未圖示的2個固定側定位銷插入孔部。在4個固定側導銷插入孔部31a分別插入固定側導銷31。在2個固定側定位銷插入孔部分別插入未圖示的固定側定位銷。在此,在固定側嵌件插入孔部30和固定側嵌件26之間形成有間隙部,固定側嵌件插入孔部30和固定側嵌件26彼此不接觸。此外,將固定 側定位銷壓入固定側定位銷插入孔部。固定側嵌件26及固定側定位銷的各基端部是藉由固定螺絲固定於固定側模板25。
[可動模具23]
可動模具23係具有:可動側安裝板33、分隔塊34、可動側接收板35、可動側模板36、以及4個可動側嵌件40。在此,分隔塊34和可動側接收板35是以重疊在可動側安裝板33上的狀態固定於可動側安裝板33。4個可動側嵌件40是大致軸狀的構件。如圖5所示般,可動側嵌件40具有凸曲面狀的第2轉印部100b,該第2轉印部100b形成於可動側嵌件40的前端,用來讓第2透鏡面1b轉印於凹透鏡1成形用的樹脂材料。
如圖2所示般,可動模具23具有:配設在可動模具23的中央位置且在可動側模板36上的圓形凹部36a。圓形凹部36a配設成與澆道27同軸。可動側模板36具有:供可動側嵌件40插穿之4個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39、供4個固定側導銷31插入之4個導套43、以及2個可動側定位銷44。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39是與固定模具22相對向。4個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39配置在與4個固定側嵌件插入孔部30相對向的位置。可動側嵌件40可沿著可動側嵌件40的軸方向而在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39內移動。可動側嵌件40,與固定側嵌件26同樣的,由例如日本特許第4751818號公報所示的玻璃(S-BSL7 (OHARA,線膨脹係數86×10-7、玻璃屈服點625℃))等的低熱傳導率材料所形成的。在此,在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39和可動側嵌件40之間形成有間隙部,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39和可動側嵌件40彼此不接觸。此外,將可動側定位銷壓入可動側定位銷插入孔部。
如圖5所示般,可動側模板36係具有環狀的凸緣部形成凹部41,該凸緣部形成凹部41形成於各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39之開口端的周圍,是用來形成凸緣部1c。
模孔部100是由可動側模板36之凸緣部形成凹部41、可動側嵌件40之第2轉印部100b、固定側模板25之4個固定側嵌件插入孔部30的周邊部位、以及固定側嵌件26的第1轉印部100a所形成的。
如圖5所示般,在本實施形態,射出成形模具21係具有2個澆口部(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這2個澆口部配設在4個模孔部100的周圍,與模孔部100連通而將熔融樹脂同時供應給4個模孔部100。第1澆口部100g1及第2澆口部100g2是形成在凸緣部形成凹部41之周壁面。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以朝模孔部100側之熔融樹脂的流入口之開口面積相等且朝模孔部100側之熔融樹脂的流量及流速相等的狀態,對模孔部100供應熔融樹脂。
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如圖4所示般,以模孔部100為中心而大致相對向。換言之,第1澆口部100g1是相對於第2澆口部100g2,以模孔部100的 中心位置O為中心而配置在周方向距離大致180°的位置。第1澆口部100g1連結於流道101a的前端部,第2澆口部100g2連結在不同於流道101a之另一流道101b的前端部。流道101a,101b之基端部連結於圓形凹部36a。藉此,如圖4所示般,在可動側模板36中,8個流道101a,101b配置成以圓形凹部36a為中心而從圓形凹部36a放射的形狀。8個流道101a,101b,在全部方向都是以圓形凹部36a的中心軸為中心而成為點對稱,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狀。
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較佳為,朝模孔部100側之熔融樹脂的流出口之開口面積彼此相等。又較佳為,從圓形凹部36a透過流道101a和第1澆口部100g1流入模孔部100之熔融樹脂供應路的長度,是和從圓形凹部36a透過流道101b和第2澆口部100g2流入模孔部100之熔融樹脂供應路的長度相等。如此,可形成讓熔融樹脂在模孔部100會合之會合手段102。該會合手段102,是從配置在模孔部100周圍之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分別將熔融樹脂同時供應給模孔部100之後,使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供應的熔融樹脂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換言之,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是以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供應之熔融樹脂彼此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的方式供應熔融樹脂。會合手段102,是藉由使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往 模孔部100之熔融樹脂的供應同時開始進行、以及/或是藉由使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往模孔部100之熔融樹脂的射出以相同射出率開始進行,來讓熔融樹脂彼此會合。
又如圖3所示般,射出成形模具21進一步具有:配設於分隔塊34的內側而構成凹透鏡1取出用的頂出機構之頂出板37。頂出板37配設成相對於可動側安裝板33能接觸或分離。頂出板37係具有下部頂出板37a及上部頂出板37b。在上部頂出板37b安裝有:複數個頂出銷(中心銷42a和8根頂出銷42b)及可動側嵌件40的基端部。中心銷42a配設在頂出板37的中央位置,且配設在與圓形凹部36a對應的位置。8根頂出銷42b配設在中心銷42a的周圍,且分別配設在與流道101a,101b對應的位置。頂出板37,在成形出凹透鏡1後,是朝與可動模具23的開模方向相反的方向(閉模方向)移動。藉由該頂出板37的移動,中心銷42a將圓形凹部36a頂出,且8根頂出銷42b將流道101a,101b頂出。再者,可動側嵌件40將模孔部100頂出。藉此將配設於可動模具23之凹透鏡1取出。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模具21,為了抑制熔融樹脂的溫度降低而具有加熱部103,該加熱部103是用來將射出成形模具21加熱至適當溫度。該加熱部103例如具有:插穿於固定側安裝板24、固定側模板25、可動側接收板35、可動側模板36各個之調溫管104。在調溫 管104讓溫度調整後的流體流過。又加熱部103也能具有加熱器。
又在本實施形態,雖是例示配設有1個澆道27和4個模孔部100而用來將4個成形品實施射出成形之4模穴構造的射出成形模具21,成形品的取出數目並不限定為4個。射出成形模具21,亦可具有4模穴以外的複數模穴構造,亦可具有單一模穴構造。
(作用)
熔融樹脂,從未圖示的射出成形機之射出噴嘴射出,通過澆道27供應給圓形凹部36a。熔融樹脂從圓形凹部36a流入呈放射狀配置之8個流道101a,101b。接著,熔融樹脂從各流道101a,101b的前端部通過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供應給模孔部100。
8個流道101a,101b,在全部方向都是以圓形凹部36a的中心軸為中心而成為點對稱,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狀。因此,流入8個流道101a,101b後的熔融樹脂,在所有流道都以相同速度流過。然後,熔融樹脂從彼此大致相對向之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對各模孔部100均等地分配,又同時供應給各模孔部100。這時,調溫管104將射出成形模具21加熱,藉此防止熔融樹脂被急速冷卻,而使熔融樹脂一邊緩慢地冷卻一邊流動。
此外,熔融樹脂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往模孔部100供應時,熔融樹脂是從模孔部100的 周緣部位側且相對向的雙方向朝向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流動。這時從雙方向流動之熔融樹脂的流速及流量成為大致相等。因此,在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朝向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流動之2個熔融樹脂中,熔融樹脂的先頭(flow front)部彼此是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這時,熔融樹脂是在使用屬於低熱傳導率材料的玻璃之固定側嵌件26上會合。因此,與第1轉印部100a及第2轉印部100b接觸的熔融樹脂保持在高溫狀態。如此,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後之熔融樹脂的先頭(flow front)部彼此,不致分離而能融合成一體化。當固定側嵌件26的材質為鋼材的情況,具有調溫管104、加熱器之加熱部103,能將光學有效面(第1透鏡面1a)用的模孔部100之成形部(第1轉印部100a)加熱到比熔融樹脂的玻璃轉化點高30度以上的狀態。在此狀態下使熔融樹脂的先頭部彼此會合,先頭部彼此與前述相同的,不致分離而能融合成一體化。
此外,當熔融樹脂與第1轉印部100a及第2轉印部100b接觸時,熔融樹脂在可變形的溫度下受到轉印壓力。藉此,模孔部100內的熔融樹脂能確實地密合於第1轉印部100a及第2轉印部100b,而使轉印精度提高。又會合手段102附近的空氣,通過未圖示的排氣口而往射出成形模具21的外部排出。
(效果)
射出成形模具21,在模孔部100具有彼此大致相對向的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熔融樹脂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同時供應給模孔部100。因此,熔融樹脂是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換言之從雙方向朝向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流動。熔融樹脂的先頭(flow front)部彼此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這時,利用低熱傳導率的玻璃或是加熱部103所具有的調溫媒體(調溫管104、加熱器)等,使得與固定側嵌件26接觸的熔融樹脂保持高溫狀態。因此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的熔融樹脂之先頭(flow front)部彼此,不致分離而能融合成一體化。因此,縱使是在成形出例如厚度偏差比M超過4之厚度偏差比較大的凹透鏡1等的光學元件時,仍能提供一種射出成形方法和射出成形模具,可防止起因於模孔部100內的空氣滯留而發生之熔接槽、圓形的未轉印部,而成形出高精度的光學功能面。
再者,只要是在模孔部100內每1個澆口部100g1(或澆口部100g2)可轉印模孔部100的一半的形狀的話,就能成形出精度良好的透鏡。例如,在最薄部成為0.4mm以下之樹脂製的薄凹透鏡中,可防止熔接線所造成的光學特性降低,且能防止生產性降低。此外,固定側嵌件26和可動側嵌件40是由低熱傳導率材料所形成,當熔融樹脂的先頭部彼此會合時,可抑制樹脂溫度降低。因此,能使熔接線消失,而獲得無熔接槽的成形品。
〔第2實施形態〕
(構成)
參照圖6、圖7A、圖7B、圖8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在本實施形態,僅記載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的點。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部分,是賦予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的說明。
在凹透鏡10A中,厚度偏差比M成為6以上。如圖7B所示般,T3表示凹透鏡10A之中央部的周邊部位的厚度。而且,設T3/T1<6。該凹透鏡10A的周邊部位,如圖7A所示般,是將虛線所示之光學有效範圍L1的外側的2個面切割而形成的。藉此,形成有互相平行的2個側面1d1,1d2。
在本實施形態,4個模孔部100形成為與圖7A所示的凹透鏡10A對應的形狀。而且,4個固定側嵌件26和4個可動側嵌件40也都形成為與圖7A所示的凹透鏡10A對應的形狀。此外,模孔部100是形成為與凹透鏡10A的側面1d1,1d2對應。如圖7A所示般,側面1d1,1d2配置在與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流入模孔部100之熔融樹脂的流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藉此,如圖7B所示般,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的方向觀察時,能使凹透鏡10A的厚度偏差比成為表觀上為6以下。除此以外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造。
(作用效果)
熔融樹脂,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對各模孔部100均等地分配,又同時供應給各模孔部100。這時,在與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流入模孔部100之熔融樹脂的填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與側面1d1,1d2對應的壁面。因此,能減少熔融樹脂朝向側面1d1,1d2側的流量。因此,可抑制熔融樹脂從側面1d1,1d2側朝向中央側流動。藉此,在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換言之從雙方向朝向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流動之熔融樹脂中,能使熔融樹脂的先頭部彼此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因此,縱使是厚度偏差比6以上的凹透鏡10A,仍能不致產生空氣滯留地完成填充,而使熔接線消失。
〔第3實施形態〕
(構成)
參照圖9及圖10來說明第3實施形態。在本實施形態,僅記載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的點。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部分,是賦予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的說明。凸透鏡10B是薄型的,透鏡直徑相對於透鏡厚度較大。在凸透鏡10B中,透鏡中央部的厚度T11比透鏡外周部位的厚度T12更厚。
在本實施形態,4個模孔部100形成為與圖10的凸透鏡10B對應的形狀。而且,4個固定側嵌件26和4個 可動側嵌件40也都形成為與圖10的凸透鏡10B對應的形狀。除此以外是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造。
(作用效果)
熔融樹脂,從彼此大致相對向的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對各模孔部100均等地分配,而同時供應給各模孔部100。因此,熔融樹脂是從第1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換言之從雙方向朝向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流動,熔融樹脂流的先頭(flow front)部彼此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這時,利用低熱傳導率的玻璃或是加熱部103所具有的調溫媒體(調溫管104、加熱器)等,使得與固定側嵌件26接觸的熔融樹脂保持高溫狀態,因此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之熔融樹脂的先頭(flow front)部彼此,不致分離而能融合成一體化。
為了成形出透鏡直徑相對於透鏡厚度較大的凸透鏡10B,熔融樹脂填充於模孔部100時,填充中的樹脂的黏度上昇較快,因此轉印壓力無法傳遞到模孔部100的末端附近,而使形狀精度變差。在本實施形態,調溫管104將射出成形模具21加熱,可防止熔融樹脂急速地冷卻,而使熔融樹脂保持高溫狀態。又固定側嵌件26和可動側嵌件40是由低熱傳導率材料所形成,當熔融樹脂的先頭部彼此會合時,可抑制與第1轉印部100a及第2轉印部100b接觸之樹脂的溫度降低。再者,熔融樹脂是從第1 澆口部100g1和第2澆口部100g2同時填充於模孔部100,能使先頭部彼此在中央線上會合。而且,在模孔部100的中央部位會合之熔融樹脂的先頭(flow front)部彼此,不致分離而能融合成一體化。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實施階段,在不脫離其要旨的範圍能使構成要素變形而具體化。此外,可將上述實施形態所揭示的複數個構成要素適宜地組合來形成各種發明。
21‧‧‧射出成形模具
23‧‧‧可動模具
31‧‧‧固定側導銷
36‧‧‧可動側模板
36a‧‧‧圓形凹部
39‧‧‧可動側嵌件插入孔部
40‧‧‧可動側嵌件
42b‧‧‧頂出銷
43‧‧‧導套
44‧‧‧可動側定位銷
100‧‧‧模孔部
100g1‧‧‧第1澆口部
100g2‧‧‧第2澆口部
101a、101b‧‧‧流道
102‧‧‧會合手段

Claims (7)

  1. 一種射出成形方法,是將熔融樹脂供應給模孔部而成形出透鏡中央部的厚度和周邊部的厚度彼此不同且厚度偏差比M為4以上的透鏡,係具備有:供應步驟,從配置於前述模孔部的周圍且與前述模孔部連通之2個澆口部將前述熔融樹脂同時供應給前述模孔部;以及會合步驟,是使從前述2個澆口部供應的前述熔融樹脂彼此在前述模孔部的中央部位會合;前述供應步驟,是將用來成形前述透鏡的光學有效面之前述模孔部的成形部,加熱到比前述熔融樹脂之玻璃轉化點高30℃以上的溫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方法,其中,前述供應步驟,是從以前述模孔部為中心而大致相對向的前述2個澆口部往前述模孔部供應前述熔融樹脂;前述會合步驟係具有:將從前述2個澆口部往前述模孔部之前述熔融樹脂的供應同時開始進行的步驟;及將從前述2個澆口部往前述模孔部之前述熔融樹脂的射出以彼此相同的射出率開始進行的步驟當中之至少1個步驟。
  3. 一種射出成形模具,係具有用來成形出透鏡中央部的厚度和周邊部的厚度彼此不同且厚度偏差比M為4以上的透鏡之模孔部,將高溫狀態的熔融樹脂供應給用來 成形前述透鏡的前述模孔部,該射出成形模具係具備有:與前述模孔部連通且對前述模孔部同時供應前述熔融樹脂之2個澆口部、以及使從前述2個澆口部供應的前述熔融樹脂彼此在前述模孔部的中央部位會合之會合手段;前述供應步驟,是將用來成形前述透鏡的光學有效面之前述模孔部的成形部,加熱到比前述熔融樹脂之玻璃轉化點高30℃以上的溫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模具,其中,前述2個澆口部彼此是以前述模孔部為中心而大致相對向,前述會合手段,是藉由使前述2個澆口部往前述模孔部之前述熔融樹脂的供應同時開始進行、以及/或是藉由使前述2個澆口部往前述模孔部之前述熔融樹脂的射出以彼此相同的射出率開始進行,來讓前述熔融樹脂彼此會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模具,其中,前述2個澆口部,是在往前述模孔部側之前述熔融樹脂的流入口之開口面積彼此相等且往前述模孔部側之前述熔融樹脂的流量及流速彼此相等的狀態下,對前述模孔部供應前述熔融樹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模具,其中,前述透鏡具有凹透鏡或凸透鏡。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模具,其中,用來成形前述透鏡的光學有效面之前述模孔部的成形部,是藉由嵌件所形成的,該嵌件是使用屬於低熱傳導率材料的玻璃。
TW103133017A 2013-09-24 2014-09-24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ing die TWI580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7567 2013-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8065A TW201518065A (zh) 2015-05-16
TWI580553B true TWI580553B (zh) 2017-05-01

Family

ID=5274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3017A TWI580553B (zh) 2013-09-24 2014-09-24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ing di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2926B2 (zh)
JP (1) JP6389821B2 (zh)
CN (1) CN105377525A (zh)
TW (1) TWI580553B (zh)
WO (1) WO20150460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0560A1 (ja) * 2012-07-09 2014-01-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成形品の成形金型構造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101822565B1 (ko) * 2016-02-26 2018-01-26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핫 러너를 적용한 렌즈용 사출 성형품
JP7306233B2 (ja) * 2019-11-18 2023-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成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1702A (ja) * 1992-09-14 1994-04-05 Hitachi Ltd 射出成形金型および成形方法
TW200843932A (en) * 2007-05-11 2008-11-16 Asia Optical Co In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ed lens eliminating seam line
CN101980848A (zh) * 2008-03-31 2011-02-23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制造方法、光学元件成型模具及光学元件
CN102791457A (zh) * 2010-03-09 2012-11-2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成型品、内窥镜用的树脂成型品、使用树脂成型品的内窥镜和该树脂成型品的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7882A (ja) * 1994-02-18 1995-08-29 Hitachi Ltd 射出成形金型および射出成形方法
JP2001150487A (ja) * 1999-11-24 2001-06-05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モールド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05161849A (ja) * 2003-11-13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素子成形型、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及び光学素子
JP2006272871A (ja) 2005-03-30 2006-10-12 Fujinon Corp 光学レンズ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10089324A (ja) * 2008-10-07 2010-04-22 Olympus Corp 射出成形金型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1702A (ja) * 1992-09-14 1994-04-05 Hitachi Ltd 射出成形金型および成形方法
TW200843932A (en) * 2007-05-11 2008-11-16 Asia Optical Co In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ed lens eliminating seam line
CN101980848A (zh) * 2008-03-31 2011-02-23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制造方法、光学元件成型模具及光学元件
CN102791457A (zh) * 2010-03-09 2012-11-2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成型品、内窥镜用的树脂成型品、使用树脂成型品的内窥镜和该树脂成型品的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7525A (zh) 2016-03-02
US20160129649A1 (en) 2016-05-12
US10022926B2 (en) 2018-07-17
TW201518065A (zh) 2015-05-16
WO2015046074A1 (ja) 2015-04-02
JP6389821B2 (ja) 2018-09-12
JPWO2015046074A1 (ja)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0553B (zh)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ing die
JP4792532B1 (ja) 射出成形用スプルーブッシュおよび射出成形型装置
WO2006046437A1 (ja) 光学部品の製造装置
US10843424B2 (en) Lens injection molded product to which hot runner is applied
US9610722B2 (en) Hot-runner molding apparatus and hot-runner nozzle
JP6770257B2 (ja) 樹脂製の成形品、ミラー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20200031877A (ko) 실리콘 성형제품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카세트타입 사출 금형 장치
JP2003039495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2009113423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2010221550A (ja) 偏心体の製造方法、偏心体
JP2013212593A (ja) 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695485B2 (ja) 成形用金型および成形方法
JP2003136561A (ja) 環状成形品の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環状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JPH0243009A (ja)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
JPH05278088A (ja) 光ディスク成形用金型
JP2003311797A (ja) 成形用金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プラスチックの成形方法
KR101554491B1 (ko) 라디에이터 그릴 성형용 사출 성형 금형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3123900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6618647B1 (ja) 微細パターン転写用モールド及び微細パターン成形方法
JPS63296912A (ja) 射出成形装置
JP7255233B2 (ja) 成形型
JP2012061622A (ja) 金型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成形装置
JP2008238687A (ja) 金型装置と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光学素子
TWI684515B (zh) 菲涅爾透鏡射出成型模具裝置
JP2558964Y2 (ja) 樹脂成形用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