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8606B - 彈性片與懸掛裝置 - Google Patents

彈性片與懸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8606B
TWI568606B TW102143621A TW102143621A TWI568606B TW I568606 B TWI568606 B TW I568606B TW 102143621 A TW102143621 A TW 102143621A TW 102143621 A TW102143621 A TW 102143621A TW I568606 B TWI568606 B TW I5686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pring
spring bearing
rubber sheet
spring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3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4681A (zh
Inventor
中野剛太
平渡一樹
佐藤成章
柴崎邦生
Original Assignee
昭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昭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昭和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34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4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6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2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rubber spring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14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helical, spiral or coil springs only
    • B60G11/1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helical, spiral or coil springs only characterised b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the spring to axle or sprung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60G15/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4Wound springs
    • F16F1/12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16F1/122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where coils, e.g. end coils, of the spring are rigidly clamped or similarly fix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4Wound springs
    • F16F1/12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16F1/126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comprising an element between the end coil of the spring and the support proper, e.g. an elastomeric annul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2Mounting of springs or dampers
    • B60G2204/124Mounting of coil springs
    • B60G2204/1242Mounting of coil springs on a damper, e.g. MacPerson strut
    • B60G2204/12422Mounting of coil springs on a damper, e.g. MacPerson strut anchoring the end coils on the spring support 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ring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Description

彈性片與懸掛裝置
本發明關於彈性片和懸掛裝置。
如圖21所示,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12-219825號(的圖3)描述車輛懸掛裝置500的習用技術,其中橡膠片530提供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線圈彈簧522和固定於液壓吸震器521的彈簧軸承525之間以避免線圈彈簧522和彈簧軸承525之間的噪音。
然而,根據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12-219825號(的圖3),線圈彈簧522乃裝配到形成在橡膠片530之上表面的半圓形彈簧溝槽532b裡。因此,當線圈彈簧522在壓縮之後從變形狀態恢復時,可能在線圈彈簧522和彈簧溝槽532b之間形成間隙,並且泥、砂或類似者可能進入間隙。那麼,當線圈彈簧522重複的伸展和壓縮而泥、砂或類似者在間隙中時,橡膠片530可以受損或者線圈彈簧522可以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12-219825號(的圖3)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彈性片,其舉例而言可以避免線圈彈簧由於泥、砂或類似者進入的結果而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以及要提供具有該彈性片的懸掛裝置。
為了達成此目的,本發明的某一方面提供插在線圈彈簧和彈簧軸承之間的彈性片,該線圈彈簧乃提供於懸掛裝置中並且於懸掛裝置的軸向上延伸,而該彈簧軸承支持著線圈彈簧;此彈性片包括:支座部分,其支持線圈彈簧並且從軸向來看具有圓弧形,而支座部分的一圓周側係線圈彈簧的入口側;以及一對側壁部分,其從支座部分之個別寬度方向上的相對末端朝向線圈彈簧側來延伸,其中至少一側壁部分具有線接觸表面和傾斜表面,該線接觸表面接觸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並且傾斜表面是傾斜的,如此以隨著傾斜表面從線接觸表面在寬度方向往外延伸而接近彈簧軸承,並且線接觸表面至少在最靠近傾斜表面之那一側的曲率半徑乃小於線的半徑。
根據此種組態,該對側壁部分的至少一側壁部分從支座部分之個別寬度方向上的相對末端朝向線圈彈簧側來延伸而包括線接觸表面,其接觸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並且線接觸表面至少在最靠近傾斜表面之那一側的曲率半徑乃小於線的半徑。因而,至少一側壁部分繃緊線。因此,側壁部分和線彼此緊密接觸,如此則間隙不可能形成在側壁部分和線之間,因此泥、砂或類似者不可能流進線圈彈簧和彈性片之間。
此外,至少一側壁部分包括傾斜表面,其傾斜成致使隨著傾斜表面從線接觸表面在寬度方向往外延伸而接近彈簧軸承。因而,附著於彈性片的泥、砂或類似者沿著傾斜表面而在寬度方向往外滑下。
這些效果的組合避免了泥、砂或類似者流進側壁部分和線之間,並且使泥、砂或類似者從彈性片滑落。結果,根據本發明該方面的彈性片舉例而言可以避免線圈彈簧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此外,於彈性片,朝向線突出的突出部分較佳而言乃形成在彈性片接觸線圈彈簧之溝槽表面的線圈彈簧入口側上。
根據此種組態,形成在溝槽表面的線圈彈簧入口側上如此以朝向線而突出的突出部分接觸著線。這進一步避免在溝槽表面和線圈彈簧入口側上的線之間形成間隙,因此舉例而言允許線圈彈簧避免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此外,彈性片較佳而言包括潰縮邊緣,其形成在彈簧軸承側上,而當潰縮時產生繃緊力以使某一側壁部分繃緊靠著線。
根據此種組態,當彈性片組裝在彈簧軸承上時,形成在彈性片之彈簧軸承側上的潰縮邊緣潰縮以產生繃緊力,其使某一側壁部分繃緊靠著線。這讓側壁部分緊密接觸著線以進一步避免在側壁部分和線之間形成間隙。結果,該組態舉例而言可以避免線圈彈簧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此外,於彈性片,第一凹陷部分較佳而言乃形成於支座部分在線圈彈簧之入口側的末端表面上。
此種組態應用了以下效果。當壓縮線圈彈簧以施加壓縮負載給彈性片時,支座部分變形,如此以於其圓周方向上延伸(因為潰縮之彈性片的體積逃脫)。然而,在線圈彈簧入口側上,部分的變形支座部分逃脫到形成於支座部分在線圈彈簧入口側之末端表面上的第一凹陷部分裡。因此,避免了支座部分的入口側末端表面(其接觸線圈彈簧)變形,如此以從入口側末端表面的輪廓突出,因此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流入。這也能夠避免線圈彈簧局部施加過多壓力給線圈彈簧入口側上的支座部分。結果,可以避免支座部分和線在線圈彈簧入口側上彼此摩擦(彼此滑動接觸)。舉例而 言,即使砂、泥或類似者流進支座部分和線之間,線圈彈簧舉例而言仍可以避免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此外,於彈性片,支座部分在線圈彈簧之入口側的末端表面較佳而言是傾斜的,其傾斜的方式使得支座部分在彈簧軸承之一側之線圈彈簧入口側的末端表面是凹陷的。
根據此種組態,在(彈性片的)入口側末端表面,彈簧軸承側末端(在彈簧軸承側的末端)在彈性片之圓周方向上的位置要比線圈彈簧側末端(在線圈彈簧側的末端)更往內。因而,(彈性片的)入口側末端表面在彈簧軸承側末端周圍潰縮以使彈性片之線圈彈簧側末端的位置不可能相對於線圈彈簧而移動。簡言之,彈性片和線圈彈簧在彈性片的入口側末端表面上之間的接觸部分可以做成固定不變的,而有助於避免彈性片和線圈彈簧之間可能的摩擦(滑動接觸)。結果,舉例而言,即使砂、泥或類似者流進支座部分和線之間,線圈彈簧舉例而言仍可以避免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附帶而言,於彈性片,朝向彈簧軸承之一側開放的第二凹陷部分較佳而言乃形成在支座部分上而在彈簧軸承之一側。
此種組態應用以下效果。舉例而言,當壓縮線圈彈簧以施加壓縮負載給彈性片時,支座部分恰在線圈彈簧之下的部分(其變形得最顯著)逃脫到形成在支座部分之相對彈簧軸承側表面的凹陷部分裡。因此,變形的支座部分免於接觸彈簧軸承,而允許彈性片(特別是支座部分)避免受損。此外,避免了支座部分在其徑向上延伸,而允許維持彈性片的形狀。
再者,舉例而言,當壓縮線圈彈簧以施加壓縮負載給彈性片時,而連同部分的支座部分逃脫到第二凹陷部分裡,則側壁部分朝向支座 部分變形,並且緊密接觸著(線圈彈簧的)線。這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流進支座部分和線之間。這些效果的組合允許該組態避免彈性片(特別是支座部分)受損,同時舉例而言避免線圈彈簧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此外,較佳而言,於彈性片,形成第二凹陷部分,以當壓縮線圈彈簧時避免支座部分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之下的區域接觸彈簧軸承。
根據此種組態,除了當線圈彈簧未壓縮而沒有施加壓縮負載給彈性片時,舉例而言,即使當壓縮線圈彈簧以施加壓縮負載給彈性片時,也避免了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之下的區域接觸彈簧軸承。這允許抑制彈性片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之下的區域受損。所以,本組態可以抑制彈性片斷裂。
附帶來說,較佳而言,於彈性片,將第二凹陷部分形成為具有三角形,其頂點對應於支座部分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之下的區域。
於此種組態,舉例而言,當壓縮線圈彈簧以施加壓縮負載給彈性片時,從頂點(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之下)延伸並且對著內角之二側的中央部分則變形,如此以朝向彈簧軸承而突出。因而,避免了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之下的區域接觸彈簧軸承。這允許更可靠的抑制彈性片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的線之下的區域受損。因而,可以抑制彈性片斷裂。
此外,本發明的某一方面提供懸掛裝置,其包括:液壓吸震器,其安裝在車體側上和在輪側上;線圈彈簧;彈簧軸承,其支持線圈彈簧;以及彈性片,其插在線圈彈簧和彈簧軸承之間。
附帶而言,於懸掛裝置,彈簧軸承較佳而言包括調節部分, 其調節彈性片之側壁部分的變形。
此種組態應用以下效果。舉例而言,當壓縮線圈彈簧以施加壓縮負載給彈性片時,輸入給彈性片(特別是恰位在線圈彈簧之下的支座部分)的負載乃傳送到彈性片的側壁部分以使側壁部分變形(伸展或壓縮)。然而,彈簧軸承的調節部分可以調節彈性片之側壁部分的變形。因此,根據本發明該方面的懸掛裝置(更特定而言是安裝於懸掛裝置中的彈性片)可以將彈性片內的壓力分布遍及彈性片,而不將壓力特別集中在恰位在線圈彈簧之下的支座部分。
此外,由於調節部分調節側壁部分(側壁部分接觸調節部分之部分)的變形,故側壁部分未接觸彈簧軸承的部分就變形,如此以沿著線圈彈簧(線)而緊密接觸線圈彈簧(線)。這避免彈性片和線圈彈簧之間形成間隙以允許彈性片維持與線圈彈簧的適當接觸。據此,舉例而言,即使線圈彈簧重複的伸展和壓縮,彈性片仍可以維持緊密接觸著線圈彈簧,而減少了側彈性片中之「壓力的改變」(changes in the pressure,其肇因於線圈彈簧的重複伸展和壓縮)。
這些效果的組合允許根據本發明該方面的懸掛裝置避免彈性片受損以長時間維持彈性片的形狀。結果,可以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流進彈性片和線之間,因此舉例而言避免線圈彈簧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本發明的諸方面可以提供彈性片,其舉例而言可以避免線圈彈簧由於泥、砂或類似者進入的結果而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並且提供具有該彈性片的懸掛裝置。
1、1A、1B‧‧‧橡膠片(彈性片)
10‧‧‧支座部分
11‧‧‧上表面
12‧‧‧入口側末端表面
12a‧‧‧逃脫空間
13‧‧‧入口側凹陷部分(第一中空部分或第一凹陷部分)
13a‧‧‧底面
14‧‧‧背面
15‧‧‧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第二中空部分或第二凹陷部分)
16‧‧‧(增)厚部分
17‧‧‧末端壁部分
20‧‧‧第一側壁部分
21‧‧‧第一內側表面(線接觸表面)
23‧‧‧第一上表面(傾斜表面)
24、24A‧‧‧第一潰縮邊緣
30‧‧‧第二側壁部分
31‧‧‧第二內側表面(線接觸表面)
33‧‧‧第二上表面(傾斜表面)
34、34A‧‧‧第二潰縮邊緣
35‧‧‧上壁部分
35a‧‧‧內表面
35b‧‧‧開口
41‧‧‧溝槽表面
42‧‧‧唇部(突出部分)
50‧‧‧第一避免滑落部分
51‧‧‧第一A避免滑落件
52‧‧‧第一B避免滑落件
53‧‧‧突出部分
60‧‧‧第二避免滑落部分
61‧‧‧第二A避免滑落件
62‧‧‧第二B避免滑落件
100‧‧‧線圈彈簧
101‧‧‧線
102‧‧‧終端
110‧‧‧中心線
151‧‧‧邊緣部分
151p‧‧‧第一末端部分
151q‧‧‧第二末端部分
152‧‧‧底部
152a‧‧‧頂部
152p‧‧‧相對末端
153‧‧‧側部
153a‧‧‧向上部分
153b‧‧‧傾斜部分
153c‧‧‧圓弧部分
153p‧‧‧第一末端部分
153q‧‧‧第二末端部分
153y、153z‧‧‧中央部分
200、200A‧‧‧彈簧軸承
210‧‧‧溝槽(凹陷部分)
211‧‧‧定位部分
212‧‧‧調節部分
220‧‧‧定位孔
300‧‧‧懸掛裝置
400‧‧‧液壓吸震器
410‧‧‧阻尼器箱
411‧‧‧輪側托架
420‧‧‧活塞桿
421‧‧‧車體側托架
422‧‧‧彈簧軸承
500‧‧‧車輛懸掛裝置
521‧‧‧液壓吸震器
522‧‧‧線圈彈簧
525‧‧‧彈簧軸承
530‧‧‧橡膠片
532b‧‧‧半圓形彈簧溝槽
A1‧‧‧施力方向
H1‧‧‧橡膠片的裝配高度
H210‧‧‧溝槽的深度
L1‧‧‧二個側部之間的距離
L2‧‧‧從溝槽之底面到凹陷部分之頂部的距離
R11‧‧‧上表面的半徑
R21‧‧‧第一內側表面的半徑
R31‧‧‧第二內側表面的半徑
R101‧‧‧線的半徑
W1‧‧‧橡膠片的寬度
W210‧‧‧溝槽的寬度
θ 23‧‧‧第一上表面的傾斜角度
θ 33‧‧‧第二上表面的傾斜角度
圖1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懸掛裝置的垂直截面圖;圖2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和彈簧軸承的立體圖;圖3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立體圖;圖4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俯視圖(平面圖);圖5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仰視圖;圖6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右側視圖;圖7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1-X1的截面;圖8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2-X2的截面;圖9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3-X3的截面;圖10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尚未安裝在彈簧軸承上而上面尚未安裝線圈彈簧,這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3-X3的截面;圖11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4-X4的截面;圖12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5-X5的截面;圖13是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6-X6的截面;圖14是根據變化例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1-X1 的截面;圖15是根據變化例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1-X1的截面;圖16是根據變化例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1-X1的截面;圖17是根據變化例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5之線X2-X2的截面;圖18是根據第二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3-X3的截面;圖19是根據第二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尚未安裝在彈簧軸承上,而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3-X3的截面;圖20是根據第三具體態樣之橡膠片的截面圖,其對應於沿著圖4之線X3-X3的截面;圖21是根據習用技術之懸掛裝置的垂直截面圖;圖22是顯示根據第一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的徑向截面圖;圖23是顯示當根據第一變化例而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之橡膠片所支持的線圈彈簧被壓縮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時所觀察之橡膠片的狀態圖;圖24是顯示根據第二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的徑向截面圖;圖25是顯示當根據第二變化例而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之橡膠片所支持的線圈彈簧被壓縮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時所觀察之橡膠片的狀態圖;以及 圖26是顯示根據第三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的徑向截面圖。
<<第一具體態樣>>
將參考圖1到圖13來描述本發明的第一具體態樣。
<<懸掛裝置的組態>>
將描述懸掛裝置300的組態。如圖1所示,懸掛裝置300安裝於四輪車輛中並且形成支撐懸掛。懸掛裝置300包括液壓吸震器400、線圈彈簧100、彈簧軸承200、橡膠片(彈性片)1。
<液壓吸震器>
液壓吸震器400包括:阻尼器箱410,其形成外殼;缸體(未顯示於圖式),其同軸提供於阻尼器箱410中;活塞(未顯示於圖式),其滑動穿過缸體;以及活塞桿420,其固定於活塞並且向上突出。阻尼器箱410的下末端經由輪側托架411而連接到上臂和類似者。活塞桿420的上末端經由車體側托架421而固定於車體。彈簧軸承422固定於車體側托架421以支持線圈彈簧100的上末端。
<線圈彈簧>
線圈彈簧100是安裝在液壓吸震器400周圍外並且在上下方向(軸向)上延伸的構件。線圈彈簧100是藉由螺旋捲動線101而形成。
<彈簧軸承>
彈簧軸承200是淺碟形構件,其從下面支持線圈彈簧100並且在第一具體態樣是固定於阻尼器箱410。彈簧軸承200具有溝槽210(凹陷部分),其中裝配了橡膠片1並且在平面圖(見圖9)中塑形成像是五分之三個 圓。
溝槽210的徑向截面大約呈方U形。彈簧軸承200(更特定而言是溝槽210)包括調節部分212,其調節下述橡膠片1之側壁部分(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的變形(見圖9)。橡膠片1將描述如下。根據第一具體態樣之溝槽210的徑向側表面對應於根據本發明之具體態樣的調節部分212。
此種組態應用以下效果。舉例而言,當壓縮線圈彈簧100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時,輸入給橡膠片1(特別是恰位在線圈彈簧100之下的支座部分10)的負載乃傳送到橡膠片1的側壁部分(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以使側壁部分(在橡膠片1的徑向上)變形(伸展或壓縮)。然而,彈簧軸承200的調節部分212可以調節橡膠片1之側壁部分的變形。因此,橡膠片1的徑向變形便調節成允許側橡膠片1中的壓力遍布於橡膠片1,而不將壓力特別集中在支座部分10(恰位在線圈彈簧100之下)。
此外,調節部分212調節側壁部分(其接觸調節部分212)的變形,結果,橡膠片1未接觸彈簧軸承200的部分就變形,如此以沿著線圈彈簧100(於橡膠片1的軸向上)而緊密接觸著線圈彈簧100(線101)。這避免在橡膠片1和線圈彈簧100之間形成間隙以允許橡膠片1維持與線圈彈簧100的適當接觸。據此,舉例而言,即使線圈彈簧100重複的伸展和壓縮,橡膠片1仍可以維持緊密接觸著線圈彈簧100,而減少了橡膠片1裡之「壓力的改變」(肇因於線圈彈簧100的重複伸展和壓縮)。
這些效果的組合允許根據本發明之具體態樣的懸掛裝置300避免橡膠片1受損並且長時間維持橡膠片1的形狀。結果,橡膠片1可以 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流進橡膠片1和線101之間,因此舉例而言避免線圈彈簧100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溝槽210的寬度W210乃形成為稍小於尚未安裝之橡膠片1的寬度W1(W210<W1)。這允許避免砂、泥或類似者經由橡膠片1和彈簧軸承200之間而流入溝槽210裡。然而,溝槽210的寬度W210可以適當的自由改變。
上面裝配了下述增厚部分16的溝槽210之底面的部分包括傾斜形狀的定位部分211,其深度朝向第二側(相對於入口側的那一側)而逐漸增加(見圖12)。也就是說,定位部分211是藉由將溝槽210進一步向下凹陷所形成。
<橡膠片>
將參考圖2到圖13來描述橡膠片1。橡膠片1是插在線圈彈簧100和彈簧軸承200之間的橡膠構件。橡膠片1在徑向圖(見圖4)中塑形成像是約五分之三個圓,並且在垂直截面圖(見圖9)中塑形成像是大約U形。橡膠片1包括支座部分10、第一側壁部分20(一對側壁部分的某一側壁部分)、第二側壁部分30(該對側壁部分的另一側壁部分)。
將簡短描述支座部分10、第一側壁部分20、第二側壁部分30。如圖9和圖10所示,在單獨使用橡膠片1下(其尚未附接於彈簧軸承200並且尚未對它附接線圈彈簧100),以下的半徑都相同並且設定成小於線101在徑向截面圖中的半徑R101:支座部分10之上表面11的曲率半徑R11、第一側壁部分20之第一內側表面21(線接觸表面)的曲率半徑R21、第二側壁部分30之第二內側表面31(線接觸表面)的曲率半徑R31。因此,在安裝 線圈彈簧100之後,不可能在第一內側表面21和第二內側表面31與線101之間形成間隙。
此外,第一側壁部分20的第一上表面23(傾斜表面)和第二側壁部分30的第二上表面33(傾斜表面)具有預定的傾斜角度(θ 23和θ 33)。因此,砂、泥或類似者從上表面23和33滑下而不可能收集在上面。
再者,第一上表面23的徑向內末端和第二上表面33的徑向內末端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係低於線101的中心。因此,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可以在圖9之箭號A1的方向上有效率和直接的輸入繃緊力給線101(而不允許力沿著線101的外周緣向上逃脫),並且緊密接觸著線101。支座部分10、第一側壁部分20、第二側壁部分30將描述如下。然而,橡膠片1的圓周長度乃關聯於線圈彈簧100的螺旋直徑而改變,並且適當的範圍是從三分之一個圓到五分之一個圓。
<橡膠片-支座部分>
支座部分10是支持線圈彈簧100的部分,並且在支座部分10的平面圖(軸向圖)中顯得是約五分之三個圓。支座部分10的一圓周側對應於線圈彈簧100的入口側。所以,當壓縮線圈彈簧100時,作用在支座部分10上的壓縮負載在第一側(入口側)上是最大化。線圈彈簧100的重複壓縮和伸展增加了作用在支座部分10上之軸向(上下方向)負載的變化範圍。另一方面,支座部分10的另一圓周側是線圈彈簧100的前導末端側並且接觸著線101的終端102那一側(見圖2)。
支座部分10的上表面11在徑向截面圖中塑形成像是圓弧(見圖9)。上表面11的曲率半徑R11小於線101的半徑R101。支座部分10 之第一側(入口側)的約四分之一部分乃朝向入口側末端表面12而逐漸增厚。上表面11形成傾斜表面,其朝向第一側(入口側)而上升(見圖3和圖6)。因此,支座部分10朝向第一側(入口側)而逐漸增厚並且是很厚,因而改善了耐用性。
支座部分10包括末端壁部分17,其形成在第二側(終端側)上(見圖12)並且從上表面11向上突出。線101的終端102(下側前導末端)則鄰接著末端壁部分17以將橡膠片1和線圈彈簧100定位在其圓周方向。
<橡膠片-第一側壁部分>
第一側壁部分20從支座部分10的徑向(寬度方向)內側向上延伸(朝向線圈彈簧100)(見圖9)。於徑向截面圖,為第一側壁部分20之線101側表面的第一內側表面21係線接觸表面,其塑形成像是圓弧並且接觸著線101。在安裝線101之前,第一內側表面21的曲率半徑R21小於線101半徑R101。這避免在第一內側表面21和線101之間形成間隙,因此避免砂、泥或類似者經由第一內側表面21和線101之間而流入第一側壁部分20裡。
第一側壁部分20的第一上表面23(線圈彈簧100側表面)是傾斜表面,其傾斜致使第一上表面23的寬度方向外側比較靠近彈簧軸承200側。也就是說,第一上表面23是傾斜表面,其傾斜致使第一上表面23隨著第一上表面23從第一內側表面21(線接觸表面)徑向往外延伸而比較靠近彈簧軸承200。在此所用的「寬度方向外側」(widthwise outer side)是指徑向內側。因此,第一上表面23上的泥、砂或類似者從第一上表面23徑向往外而滑下,並且不可能收集在第一上表面23上。
<橡膠片-第二側壁部分>
第二側壁部分30從支座部分10的徑向(寬度方向)外側向上延伸(朝向線圈彈簧100側)(見圖9)。於徑向截面圖,為第二側壁部分30之線101側表面的第二內側表面31係線接觸表面,其塑形成像是圓弧並且接觸著線101。在安裝線101之前,第二內側表面31的曲率半徑R31小於線101的半徑R101。這避免在第二內側表面31和線101之間形成間隙,因此避免砂、泥或類似者經由第二內側表面31和線101之間而流入第二側壁部分30裡。
第二側壁部分30的第二上表面33(線圈彈簧100側表面)是傾斜表面,其傾斜致使第二上表面33的寬度方向外側比較靠近彈簧軸承200側。在此所用的「寬度方向外側」是指徑向外側。因此,第二上表面33上的泥、砂或類似者從第二上表面33徑向往外滑下,因此不可能收集在第二上表面33上。
第一側壁部分20之第一內側表面21在開口側(在最靠近第一上表面23的那一側)的曲率半徑R21和第二側壁部分30之第二內側表面31在開口側(在最靠近第二上表面33的那一側)的曲率半徑R31當中至少一者應該小於線101的半徑R101。也就是說,第一側壁部分20之第一內側表面21的曲率半徑R21和第二側壁部分30之第二內側表面31的曲率半徑R31可以是部分較大或較小。舉例而言,可以減少整個第一內側表面21的曲率半徑R21,或者可以特別減少第一內側表面21之上部(開口側部分)的曲率半徑。
此外,沿著線101而圓周延伸的唇部(突出物)可以形成在第一內側表面21和第二內側表面31上以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流進線101和橡 膠片1之間。
再者,第一上表面23的傾斜角度θ 23和第二上表面33的傾斜角度θ 33可以是大而深的角度,或者可以是小而緩的角度(見圖9)。舉例而言,可以增加傾斜角度θ 23以避免收集砂、泥或類似者。
<第一潰縮邊緣和第二潰縮邊緣>
此外,在安裝之前,橡膠片1包括在第一側壁部分20之徑向內側部分中的第一潰縮邊緣24和在第二側壁部分30之徑向外側部中的第二潰縮邊緣34(見圖10)。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形成在橡膠片1的彈簧軸承200側上,並且當潰縮時,產生的繃緊力使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繃緊靠著線101。也就是說,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意謂著是橡膠片1之實心部分的部件,其當橡膠片1安裝到彈簧軸承200上並且線圈彈簧100或類似者的重量作用在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上時則潰縮。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也意謂著是干擾彈簧軸承200之橡膠片1的實心部分之部件。
以上述提供給橡膠片1的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而言,當橡膠片1裝配到彈簧軸承200裡時,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潰縮以繃緊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更特定而言,箭號A1方向的力施加在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上),而使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緊密接觸著線101(見圖9的箭號A1)。
換言之,在橡膠片1存在於彈簧軸承200中之後(在懸掛裝置300組裝在車輛上之後),負載(線圈彈簧100或類似者的重量)係持續施加在橡膠片1上,如此則可以施加箭號A1方向的力,而使第一內側表面21 和第二內側表面31緊密接觸著線101。這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流進橡膠片1和線101之間。
此外,在安裝之前,橡膠片1裝配到彈簧軸承200裡的高度H1乃設定成短於彈簧軸承200中之溝槽210的深度H210(見圖10)。因此,當橡膠片1安裝到彈簧軸承200上時,橡膠片1彈性變形,同時緊密接觸著彈簧軸承200。這避免在橡膠片1和彈簧軸承200之間形成間隙(見圖9),因此避免泥、砂或類似者經由橡膠片1和彈簧軸承200彼此接觸的位置而流入。
<橡膠片-唇部>
如圖9所示,於徑向截面圖,橡膠片1接觸線圈彈簧100的溝槽表面41包括支座部分10的上表面11、第一內側表面21、第二內側表面31,並且塑形成像是半個圓弧(約半個圓)。如圖4所示,溝槽表面41在整個橡膠片1上做圓周延伸,並且包括形成在溝槽表面41之第一側(入口側)上而朝向線101(向上)突出的唇部42(突出部分;見圖3、圖4、圖7)。
唇部42乃徑向形成在整個溝槽表面41上。唇部42在圓周圖中塑形成像是弦月,並且唇部42突出的量在溝槽表面41的中心(徑向中心)是最大,並且從中心而徑向往內或往外減少(見圖8)。換言之,唇部42朝向線101(線圈彈簧100)而在其中心則突出得最顯著。
因此,唇部42在接觸線101時彈性變形。因此,即使當線圈彈簧100的重複壓縮和伸展而在線圈彈簧100和橡膠片1之間重複的施加和釋放負載時,唇部42可能維持接觸著線101。這進一步避免在溝槽表面41和入口側上的線101之間形成間隙。結果,砂、泥或類似者不可能從橡膠片1的入口側流進線101和橡膠片1之間。
<橡膠片-入口側末端表面和入口側凹陷部分>
如圖7所示,支座部分10的入口側末端表面12是傾斜的,如此則彈簧軸承200側於支座部分10的圓周方向上是凹陷的。因此,於圓周截面圖,塑形成像是直角三角形而讓支座部分10於變形期間逃脫進入的逃脫空間12a(支座部分10的某些部分移動進入此)便形成在入口側末端表面12之下。
在入口側末端表面12,形成了入口側凹陷部分13(第一中空部分或第一凹陷部分)。入口側凹陷部分13的圓周深度向上逐漸增加。
以形成的入口側凹陷部分13而言,應用了以下效果。如果壓縮線圈彈簧100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則支座部分10變形,如此以於其圓周方向上延伸(由於潰縮的橡膠片1之體積逃脫的緣故)。然而,在線圈彈簧100的入口側,變形的支座部分10部分逃脫到形成在支座部分10的線圈彈簧100之入口側末端表面12的入口側凹陷部分13(第一凹陷部分)裡。
這防止入口側末端表面12(其接觸線圈彈簧)突出超過入口側末端表面12,而允許避免砂、泥或類似者進入。附帶而言,在線圈彈簧100的入口側,可以避免局部施加來自線圈彈簧100的過多壓力。結果,在線圈彈簧100的入口側,可以避免支座部分10和線101彼此摩擦(彼此滑動接觸)。因此,即使砂、泥或類似者流進支座部分10和線101之間,線圈彈簧100舉例而言可以避免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再者,於橡膠片1,支座部分10之線圈彈簧100的入口側末端表面12是傾斜的,如此則根據本具體態樣之橡膠片1的彈簧軸承200 側是凹陷的。
因此,在(橡膠片1的)入口側末端表面12,橡膠片1之彈簧軸承200側末端部分的位置是在橡膠片1之線圈彈簧100側末端的圓周往內(相對於入口側的那一側)。這使以下情形不可能發生:(橡膠片1的)入口側末端表面12在彈簧軸承200側末端部分的周圍潰縮,而使線圈彈簧100側末端部分相對於線圈彈簧100的位置發生位移。簡言之,橡膠片1和線圈彈簧100之間在橡膠片1入口側末端表面12的接觸部分可以變得固定不變的,而有助於避免橡膠片1和線圈彈簧100之間可能的摩擦(滑動接觸)。
因此,舉例而言,即使砂、泥或類似者流進支座部分10和線101之間,線圈彈簧100舉例而言可以避免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橡膠座-彈簧軸承凹陷部分>
支座部分10包括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第二中空部分或第二凹陷部分),其形成在其背面14(彈簧軸承200側表面)上,並且朝向彈簧軸承200側開放而於彈簧軸承200的圓周方向上延伸(見圖5和圖7)。
根據此種組態,舉例而言,當壓縮線圈彈簧100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時,支座部分10恰位在線圈彈簧100之下並且最顯著變形的部分則逃脫到形成在支座部分10之相對背面14(彈簧軸承側表面)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裡。這避免變形的支座部分10接觸彈簧軸承200,因此允許橡膠片1(特別是支座部分10)免於受損。此外,避免了支座部分10於其徑向上延伸,而允許維持橡膠片1的形狀。
再者,配合支座部分10逃脫到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第二凹陷部分)裡,側壁部分(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朝向支座部 分10變形並且緊密接觸著(線圈彈簧100的)線101。這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流進支座部分10和線101之間。這些效果的組合則允許本組態避免橡膠片I(特別是支座部分10)受損,同時舉例而言避免線圈彈簧100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在徑向截面圖中塑形成像是矩形(見圖8)。替代而言,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可以塑形成像是半圓。替代而言,如圖17所示,可以將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形成致使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尺寸相對於開口寬度而向上增加。
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圓周長度對應於支座部分10之第一側(入口側)的厚部分之長度。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塑形成像是斜面而在其可能於壓縮期間受到壓縮負載的入口側上是最深的,並且遠離其入口側而逐漸變淺,如此則構成支座部分10之橡膠部分的厚度是固定不變的。然而,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深度在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圓周方向上可以是固定不變的。
因此,當壓縮線圈彈簧100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時,部分的支座部分10逃脫到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裡。因而,變形的支座部分10和線101不可能彼此滑動接觸,而避免了支座部分10受損並且抑制了在支座部分10和線101之間形成間隙。
替代而言,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可以包括肋部(未顯示於圖式),其形成在其圓周中間位置並且於其圓周方向上延伸以鄰接靠著彈簧軸承200。這可以增加支座部分10在入口側的強度,同時當壓縮負載施加到橡膠片1時允許橡膠逃脫。
<橡膠片-厚部分>
支座部分10包括厚部分16,其形成在第二側(終端側;相對於入口側的那一側)並且朝向彈簧軸承200變厚(見圖12)。因此,支座部分10在第二側上具有增加的耐用性,因此可以維持橡膠片1的形狀。另一方面,彈簧軸承200包括形成在上面的定位部分211而讓厚部分16裝配於此。
<橡膠片-第一避免滑落部分和第二避免滑落部分>
橡膠片1包括第一避免滑落部分50和第二避免滑落部分60。第一避免滑落部分50和第二避免滑落部分60避免橡膠片1在安裝到線圈彈簧100之後從線圈彈簧100滑落。第一避免滑落部分50配置在橡膠片1的圓周中間位置。第二避免滑落部分60配置在橡膠片1的第二側(終端側)。
如圖11所示,第一避免滑落部分50包括第一A避免滑落件51(其從第一側壁部分20向上突出並且徑向往外延伸,如此以圍繞線101)和第一B避免滑落件52(其從第二側壁部分30向上突出並且徑向往內延伸,如此以圍繞線101)。
朝向彈簧軸承200側突出並且稍微於圓周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分53乃形成在第二B避免滑落件52之下(見圖6和圖11)。突出部分53乃插入彈簧軸承200的定位孔220以將橡膠片1和彈簧軸承200定位於圓周方向。
如圖13所示,第二避免滑落部分60包括第二A避免滑落件61(其從第一側壁部分20向上突出並且徑向往外延伸,如此以圍繞線101)和第二B避免滑落件62(其從第二側壁部分30向上突出並且徑向往內延伸,如此以圍繞線101)。
如圖13所示,第二避免滑落部分60具有上開口,而可以經由此輕易插入線圈彈簧100的終端102。因此,可以輕易安裝(安置)終端102,並且握持住組裝的線圈彈簧100。
<<橡膠片的效果>>
將描述橡膠片1的效果。第一側壁部分20之第一內側表面21的曲率半徑R21和第二側壁部分30之第二內側表面31的曲率半徑R31都小於線101的半徑R101(見圖9)。因此,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繃緊著線101(見圖9的箭號A1)。這讓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緊密接觸著線101,而避免在線101與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各者之間形成間隙。因此,泥、砂或類似者不可能流進線101與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各者之間,因此舉例而言允許線圈彈簧100避免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此外,第一側壁部分20的第一上表面23是傾斜的,使得第一上表面23的徑向內側接近彈簧軸承200。因此,泥、砂或類似者從第一上表面23徑向往外滑下。這避免泥、砂或類似者流進第一側壁部分20和線101之間。類似而言,第二側壁部分30的第二上表面33是傾斜的,使得第二上表面33的徑向外側接近彈簧軸承200。因此,泥、砂或類似者從第二上表面33徑向往外滑下。這避免泥、砂或類似者流進第二側壁部分30和線101之間。
再者,橡膠片1包括支座部分10和第一側壁部分20與第二側壁部分30(其稱為上開口結構),並且不包括插入線101(線圈彈簧100)的圓柱形握持部分。這允許橡膠片1和線圈彈簧100容易組裝在一起。更特定 而言,舉例來說,組裝在一起的橡膠片1和線圈彈簧100(線圈彈簧100和橡膠片1的組件)可以組裝到彈簧軸承200上,如下所述。簡言之,可以部分和輕易的組裝懸掛裝置300,以致提升了組件功效。
<<組裝橡膠片的方法>>
現在,將描述組裝橡膠片1的方法。
<組裝線圈彈簧>
首先,橡膠片1和線圈彈簧100組裝在一起。特定而言,線圈彈簧100的終端102和橡膠片1的末端壁部分17對齊在一起,然後把線圈彈簧100推入橡膠片1裡。這使第一避免滑落部分50的第一A避免滑落件51和第一B避免滑落件52與第二避免滑落部分60的第二A避免滑落件61和第二B避免滑落件62彈性變形,以將線101裝配在第一A避免滑落件51和第一B避免滑落件52之間與第二A避免滑落件61和第二B避免滑落件62之間。線101因此座落在支座部分10而由支座部分10所支持。
在座落的同時,線101接觸溝槽表面41(上表面11、第一內側表面21、第二內側表面31)。接下來,第一A避免滑落件51和第一B避免滑落件52鎖在線101的上表面上(見圖11),並且第二A避免滑落件61和第二B避免滑落件62也鎖在線101的上表面上(圖13)。這避免橡膠片1在橡膠片1安裝於線圈彈簧100上之後從線圈彈簧100滑出。
<組裝彈簧軸承>
其次,把橡膠片1和彈簧軸承200組裝在一起。特定而言,突出部分53對齊於彈簧軸承200,那麼,橡膠片1的厚部分16和彈簧軸承200的定位部分211便彼此對齊。接下來,將橡膠片1和線圈彈簧100安排 在彈簧軸承200側。
那麼,橡膠片1便裝配到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裡(見圖9)。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見圖10)在橡膠片1的徑向上壓縮。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夾住在側壁部分20和30之間的線101同時於徑向上繃緊線101。因此,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進一步緊密接觸著線101。
<<變化例>>
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態樣。然而,本發明不限於該具體態樣,並且該具體態樣可加以變化,舉例而言,如下所述。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是第一上表面23和第二上表面33在徑向截面中是線性的,如圖9所示。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組態。第一上表面23和第二上表面33應該加以塑形以在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緊密接觸著要繃緊之線101的方向上產生力,並且也應該塑形成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收集於第一上表面23和第二上表面33的附近;舉例而言,第一上表面23可以是彎曲的,前提是第一上表面23在徑向內側要比在徑向外側來得低。這也適用於第二上表面33。因此,橡膠片1具有的徑向截面可以是以彎曲的方式而大致朝向彈簧軸承200展開,也就是說,可以具有像是桶子的梯形。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是入口側凹陷部分13形成在入口側末端表面12,如圖7所示。替代而言,舉例來說,可以省略形成入口側凹陷部分13。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是入口側凹陷部分13距 離入口側末端表面12的圓周深度乃向上逐漸增加,如圖7所示。替代而言,舉例來說,入口側凹陷部分13的底面13a可以由多個梯階所形成,如圖14所示。梯階的數目可以適當的變化,並且可以是二、三或類似者。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是橡膠片1的入口側末端表面12是傾斜的(朝向入口側),如此以使橡膠片1的彈簧軸承200側凹陷,如圖7所示。替代而言,舉例來說,入口側末端表面12可以於上下方向上延伸而非傾斜的,如圖15所示。於此情況下,入口側凹陷部分13的底面13a可以在上下方向延伸(見圖15),或者底面13a的下側可以朝向第一側來傾斜,而入口側凹陷部分13的深度則向上逐漸增加,如圖16所示。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包括在圓周方向上的二個避免滑落部分(第一避免滑落部分50和第二避免滑落部分60)。然而,舉例來說,避免滑落部分的數目可以改變成一或三或更多。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是橡膠片1包括像是斜面的厚部分16,其厚度在其另一末端逐漸增加。替代而言,舉例來說,厚部分的厚度可以是大致固定不變的而非傾斜的。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是活塞桿420從阻尼器箱410向上突出(見圖1)。然而,舉例來說,可以採取上下顛倒的組態,也就是說,活塞桿420可以從阻尼器箱410向下突出。
線101的半徑R101、第一內側表面21的曲率半徑R21、第二內側表面31的曲率半徑R31之間的相對大小關係也不限於上述具體態樣,而可以自由變化。舉例而言,第一內側表面21的曲率半徑R21和第二內側表面31的曲率半徑R31可以做得進一步小於線101的半徑R101以進 一步減少橡膠片1和線101之間的間隙。
於上述具體態樣,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可以潰縮特定的量。然而,潰縮量沒有特別限制,並且可以增加或減少。增加潰縮量則允許第一側壁部分20和/或第二側壁部分30更穩固的繃緊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以使橡膠片1和線101彼此更緊密的接觸。
於上述具體態樣,在圓周方向上總共提供了二個潰縮邊緣:一個用於第一側壁部分20,另一個用於第二側壁部分30。然而,潰縮邊緣的數目可以是一或三或更多。此外,潰縮邊緣的潰縮量不須是固定不變的,而可以在潰縮邊緣之間變化。此外,潰縮邊緣的形狀可以在潰縮邊緣之間變化,舉例而言,可以符合彈簧軸承200的形狀。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是懸掛裝置300為支撐類型(見圖1)。替代而言,舉例來說,懸掛裝置300可以是叉骨類型。
於上述具體態樣,已經示範的組態是線圈彈簧100安裝在液壓吸震器400外(見圖1)。替代而言,舉例而言,線圈彈簧100可以配置成平行於液壓吸震器400。
<<第二具體態樣>>
將參考圖18和圖19來描述本發明的第二具體態樣。將描述與第一具體態樣的差異。
根據第二具體態樣的橡膠片1A乃建構成不裝配到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裡(見圖9),而是配置在彈簧軸承200A上。根據第二具體態樣的第一潰縮邊緣24A和第二潰縮邊緣34A是腿部,其定位在橡膠片1A的個別相對末端而接觸彈簧軸承200A,並且朝向位在橡膠片1A之下的彈 簧軸承200A側而部分突出。此外,於徑向截面,橡膠片1A包括在橡膠片1A和彈簧軸承200A之間和在(橡膠片1A的)第一潰縮邊緣24A和第二潰縮邊緣34A之間的空間。這些安排則允許從線101(線圈彈簧100)輸入到橡膠片1A之支座部分10的負載被正面利用,並且當第一潰縮邊緣24和第二潰縮邊緣34相對於彈簧軸承200A而潰縮時,能使橡膠片1A的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產生繃緊力(見圖18的箭號A1)。
根據第二具體態樣,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繃緊著線101(圖18的箭號A1)以緊密接觸著線101,就如第一具體態樣的情形。這避免在線101與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各者之間形成間隙。因此,泥、砂或類似者不可能流進線101與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各者之間,舉例而言則允許線圈彈簧100避免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第三具體態樣>>
將參考圖20來描述本發明的第三具體態樣。將描述與第一具體態樣的差異。
根據第三具體態樣的橡膠片1B乃稱為圓柱形橡膠片,並且包括上壁部分35,其從第二側壁部分30上方沿著線101的上表面而徑向往內延伸。作為線101之插入埠的開口35b則形成在上壁部分35的徑向內前導末端和第一側壁部分20的第一上表面23之間。上壁部分35沿著橡膠片1B的整個圓周來延伸,並且包括內表面35a,其藉由上壁部分35的彈力而繃緊著線101。
根據第三具體態樣,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繃 緊線101以緊密接觸線101,就如第一具體態樣的情形。這避免在線101與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各者之間形成間隙。因此,泥、砂或類似者不可能流進線101與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各者之間,舉例而言則允許線圈彈簧100避免使其披覆剝落或斷裂。
橡膠片1B的上壁部分35乃塑形成像是圓柱而覆蓋線101的上表面。這允許進一步避免砂、泥或類似者流進線101和橡膠片1B之間。
根據第三具體態樣,開口35b位在徑向往內的位置。然而,開口35b可以位在另一位置。此外,根據第三具體態樣,上壁部分35從第二側壁部分30向上延伸。替代而言,上壁部分35可以從第一側壁部分20向上延伸。
第三具體態樣已經示範成第一具體態樣的變化例。然而,第三具體態樣不限於此。可以基於根據第二具體態樣的橡膠片1A來建構圓柱形基底。
第一到第三具體態樣使用橡膠片1作為彈性片。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橡膠片1。彈性片可以由樹脂或類似者所形成,也就是說,可以由任何減少線圈彈簧100所輸入之負載的物質(材料)所形成。
<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的變化例>
上述具體態樣示範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其徑向截面塑形成像是矩形(見圖8)或半圓形(未顯示於圖式),或者塑形成致使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尺寸相對於開口寬度而向上增加(見圖17)。然而,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不限於這些形狀。圖22是顯示根據第一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徑向截面圖。圖22也是圖4之X2-X2部分的截面圖。 於當中形成了根據第一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橡膠片1,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凹陷部分),以避免當壓縮線圈彈簧100時支座部分10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之線101之下的區域(根據第一變化例係頂部152a,如下所述)接觸彈簧軸承200。特定而言,示範的範例是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於徑向截面中顯得大約為三角形,如圖22所示。也就是說,於根據第一變化例而在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橡膠片1,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塑形成像是三角形,其頂點對應於支座部分10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之下的區域(頂部152a,如下所述)。因此,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是由以下所界定:邊緣部分151,其位在彈簧軸承200側的開口邊緣;底部152,其係凹陷的最深部分;以及側部153,其各位在對應的邊緣部分151和底部152之間。
邊緣部分151是分別形成在彈簧軸承200側的開口之徑向內邊緣和徑向外邊緣的區域,並且於徑向截面中顯得像是圓弧。如圖22的徑向截面圖所示,邊緣部分151之圓弧的第一末端部分151p連接到背面14而置於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上,並且邊緣部分151之圓弧的第二末端部分151q連接到側部153的第一末端部分153p,如下所述。底部152於徑向截面顯得是圓弧形,而頂部152a是在通過橡膠片1所支持的線圈彈簧100之線101的中心並且垂直於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之底面而延伸的線上。如圖22的徑向截面圖所示,底部152具有圓弧形的相對末端152p,並且相對末端152p連接到側部153的個別第二末端部分153q,如下所述。通過橡膠片1所支持的線圈彈簧100之線101的中心並且垂直於彈簧軸承200 的溝槽210之底面而延伸的線在此之後有時稱為「中心線」(center line)。並且,參考數字110乃用於指出此中心線。
側部153是出現於圖22所示之徑向截面圖的區域,其具有線性形狀而將邊緣部分151的第二末端部分153q連接到底部152的末端部分152p。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側部153乃相對於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而傾斜。換言之,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側部153乃相對於中心線110而傾斜。由於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乃塑形成大約像是由邊緣部分151、底部152、側部153所界定的三角形,故支座部分10之位置相對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之底面的區域乃塑形成大約像是由底部152和側部153所界定的三角形。附帶而言,支座部分10的位置比較靠近溝槽210之底面的表面於圖22所示的徑向截面圖中顯得大約是等邊三角形,其頂點對應於底部152的頂部152a而其二側對應於二個側部153。於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底部152乃塑形成像是圓弧。然而,底部152並不特別限於此形狀。底部152可以具有平行於溝槽210的平坦形狀或尖銳形狀(對應的角落部分可以不圓化成圓弧而不同於第一變化例的情形)。此外,二個側部153都可以延伸到中心線110,並且可以省略圓弧形的底部152。於此種形狀的情況下,側部153和中心線110之間的交點則定義為頂部152a。雖然邊緣部分151也塑形成像是圓弧,但是不限於此形狀。邊緣部分151可以具有垂直於溝槽210的線性形狀或尖銳形狀(對應的角落部分可以不圓化成圓弧而不同於第一變化例的情形)。於所示範的第一變化例,頂部152a位在中心線110上。然而,頂部152a不限於此位置。頂部152a可以於徑向截面中顯得是落於中心線110的右方或中心線110的左方。即使於此情況,根據本發明, 頂部152a對應於「恰位在線之下的區域」(area located immediately below the wire)。
圖23是顯示當根據第一變化例而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之橡膠片1所支持的線圈彈簧100被壓縮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時所觀察之橡膠片1的狀態圖。於根據第一變化例而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橡膠片1,當壓縮線圈彈簧100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時,從線圈彈簧100之線101的中心而指向下的力(朝向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作用在支座部分10上。那麼,第一側壁部分20和第二側壁部分30接收來自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之底面的反應力。結果,來自底部152側的力和來自邊緣部分151側的力便作用在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側部153上。也就是說,側部153從其相對末端部分被壓縮。另一方面,第一潰縮邊緣24(見圖10)、第二潰縮邊緣34(見圖10)、第一側壁部分20、第二側壁部分30接收來自彈簧軸承200的反應力,因此,從寬度方向外側指向中央側的力作用在支座部分10上。因此,如圖23所示,側部153的中央部分153z(其塑形出支座部分10比較靠近溝槽210之底面的表面)就變形,如此以朝向溝槽210的底面突出(換言之,朝向溝槽210的中心線110)。如圖23所示,雖然底部152朝向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底面移動,但是側部153的中央部分有所變形而如此以突出,因此避免底部152接觸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因此,於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當壓縮線圈彈簧100時,避免了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中心之下的頂部152a接觸著彈簧軸承200。
所以,如果砂或類似者進入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 上之橡膠片1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則底部152的頂部152a被抑制接觸溝槽210之底面上的砂或類似者。這抑制了以下情況:底部152的頂部152a接觸砂或類似者而受損,以及線圈彈簧100後續重複壓縮和伸展而發展出龜裂,其從底部152的受損頂部152a開始而進入橡膠片1,橡膠片1因此斷裂。
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乃大約塑形成像是等邊三角形。然而,側部153的長度、側部153和中心線110之間的角度、側部153之第一末端部分153p和第二末端部分153q的位置和類似者不須必定如上所述,前提是長度、角度、位置和類似者符合能夠抑制支座部分10的頂部152a接觸溝槽210之底面的需求。舉例而言,側部153的長度可以改變,如此以將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塑形成大約是等腰三角形。
現在,第二變化例示範成另一變化例。在第二變化例,於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橡膠片1,在壓縮線圈彈簧100的情況下,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凹陷部分)以避免支座部分10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之下的區域(於第二變化例係頂部152a,如下所述)接觸彈簧軸承200,就如第一變化例的情形。圖24是顯示根據第二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徑向截面圖。圖24也是圖4之X2-X2部分的截面圖。根據第二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特徵在於徑向截面中顯得大約為五邊形,如圖24所示。也就是說,根據第二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異於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之處在於側部153是彎曲的。特定而言,根據第二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側部153具有向上部分153a(其從邊緣部分151而在線圈 彈簧100的中心線方向上向上延伸)和傾斜部分153b(其從底部152的末端部分152p而在傾斜部分153b相對於線圈彈簧100之中心線110所傾斜的方向上延伸)。側部153也具有圓弧部分153c,其將向上部分153a和傾斜部分153b連接在一起。附帶而言,於根據第二變化例而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橡膠片1,支座部分10的位置比較靠近溝槽210之底面的表面於圖24所示的徑向截面圖中顯得大約為五邊形,其頂點對應於底部152的頂部152a。於根據第二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底部152乃塑形成像是圓弧。然而,底部152不特別限於此形狀。底部152可以具有平行於溝槽210的平坦形狀或尖銳形狀(對應的角落部分可以不圓化成圓弧而不同於第二變化例的情形)。此外,二個側部153的傾斜部分153b都可以延伸到中心線110,並且可以省略圓弧形的底部152。於此種形狀的情況下,側部153的傾斜部分153b和中心線110之間的交點定義成頂部152a。於所示範的第二變化例,頂部152a位在中心線110上。然而,頂部152a不限於此位置。頂部152a可以於徑向截面中出現在中心線110的右方或中心線110的左方。即使於此情況,根據本發明,頂部152a對應於「恰位在線之下的區域」。
圖25是顯示當根據第二變化例而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之橡膠片1所支持的線圈彈簧100被壓縮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時所觀察之橡膠片1的狀態圖。於具有根據第二變化例而如上所述建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橡膠片1,當壓縮線圈彈簧100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時,傾斜部分153b的中央部分153y(其塑形出支座部分10的位置比較靠近溝槽210之底面的表面)就變形,如此以朝向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而突出,就如具有根據第一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 分15之橡膠片1的情形。那麼,雖然底部152的頂部152a朝向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移動,但是傾斜部分153b變形而如此以突出,因此避免頂部152a接觸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也就是說,於根據第二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當壓縮線圈彈簧100時,避免了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中心之下的頂部152a接觸彈簧軸承200。換言之,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以當壓縮線圈彈簧100時避免支座部分10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中心之下的區域(頂部152a)接觸彈簧軸承200。所以,如果砂或類似者進入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之底面上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則底部152的頂部152a被抑制接觸溝槽210之底面上的砂或類似者。這抑制了橡膠片1的可能斷裂。
如上所述,於根據第二變化例而當中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橡膠片1,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乃塑形成大約像是五邊形,其頂點對應於支座部分10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中心之下的區域(頂部152a)。根據第二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乃大約塑形成像是五邊形。然而,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制,前提是形狀符合能夠抑制支座部分10的頂部152a接觸溝槽210之底面的需求。舉例而言,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可以於徑向截面中顯得差不多是矩形,其中底部152具有平行於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之底面的線性形狀,並且其中側部153具有平行於中心線110之方向的線性形狀,而中心線110的方向係縱向。替代而言,相對於大約為矩形,底部152可以塑形成像是圓弧而非具有線性形狀。也就是說,底部152可以塑形成像是半圓形,其直徑對應於二個側部153在平行於中心線110的方向之間的距離,並且底部152的相對 末端則連接到側部153的個別末端。此外,雖然邊緣部分151也塑形成像是圓弧,但是不限於此形狀。邊緣部分151可以具有垂直於溝槽210的線性形狀或具有尖銳形狀(對應的角落部分可以不圓化成圓弧而不同於第二變化例的情形)。
圖26是顯示根據第三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徑向截面圖。圖26也是圖4之X2-X2部分的截面圖。根據第三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特徵在於徑向截面中顯得具有差不多是鑰匙孔的形狀,如圖26所示。也就是說,如圖26所示,根據第三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底部152於徑向截面中顯得是圓弧,其在底部152的位置比較靠近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之底面的那一側是開放的。此外,根據第三變化例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側部153從邊緣部分151而在中心線110的方向上向上延伸。徑向往內的側部153和徑向外的側部153之間的距離小於底部152的直徑。徑向較內的側部153和徑向較外的側部153之間的距離L1短於從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到底部152之頂部152a的距離L2。因此,支座部分10的位置比較靠近溝槽210之底面的表面於圖26所示的徑向截面圖中顯得具有差不多是鑰匙孔的形狀,其中底部152的頂部152a對應於最深的部分。
於第三變化例,徑向較內的側部153和徑向較外的側部153之間的距離L1短於從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到底部152之頂部152a的距離L2。然而,第三變化例不限於此。距離L1可以短於或等於距離L2。此外,於根據第三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雖然圓弧是大約四分之三個圓,但不限於此形狀。簡言之,可以採取另一種圓弧,前提是形狀 符合能夠抑制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頂部152a接觸溝槽210之底面的需求,如下所述。類似而言,側部153可以具有另一種形狀,前提是鑒於周圍部分(例如彈簧軸承200的溝槽210)的形狀,則該形狀符合能夠抑制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頂部152a接觸溝槽210之底面的需求。
於根據第三變化例而如上所述建構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的橡膠片1,當壓縮線圈彈簧100以施加壓縮負載到橡膠片1時,來自底部152的力作用在側部153的上末端部分上,並且來自邊緣部分151的力作用在側部153的下末端部分上,而壓縮力則從末端部分施加在側部153上。另一方面,第一潰縮邊緣24(見圖10)、第二潰縮邊緣34(見圖10)、第一側壁部分20、第二側壁部分30接收來自彈簧軸承200的反應力,因此,從寬度方向外側指向中央側的力則作用在側部153上。因此,側部153變形,如此以朝向中央側和朝向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而突出,減少了徑向較內的側部153和徑向較外的側部153之間的距離。此外,也在壓縮負載作用在橡膠片1上之前,徑向較內的側部153和徑向較外的側部153之間的距離短於底部152的直徑。所以,即使當底部152朝向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側移動時,由於徑向較內的側部153和徑向較外的側部153之間的距離為短,故避免了底部152超過此區域而接觸溝槽210的底面。也就是說,關於根據第三變化例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當壓縮線圈彈簧100時,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中心之下的頂部152a不接觸彈簧軸承200。換言之,形成了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使得當壓縮線圈彈簧100時,恰位在形成線圈彈簧100的線101之下的區域(頂部152a)不接觸彈簧軸承200。因此,如果砂或類似者進入彈簧軸承200之溝槽210的底面上之橡膠 片1的彈簧軸承側凹陷部分15,則底部152的頂部152a被抑制接觸溝槽210之底面上的砂或類似者。這抑制了橡膠片1的可能斷裂。
1‧‧‧橡膠片(彈性片)
10‧‧‧支座部分
12‧‧‧入口側末端表面
13‧‧‧入口側凹陷部分(第一中空部分或第一凹陷部分)
14‧‧‧背面
16‧‧‧(增)厚部分
17‧‧‧末端壁部分
20‧‧‧第一側壁部分
23‧‧‧第一上表面(傾斜表面)
30‧‧‧第二側壁部分
33‧‧‧第二上表面(傾斜表面)
41‧‧‧溝槽表面
42‧‧‧唇部(突出部分)
50‧‧‧第一避免滑落部分
51‧‧‧第一A避免滑落件
52‧‧‧第一B避免滑落件
60‧‧‧第二避免滑落部分
61‧‧‧第二A避免滑落件
62‧‧‧第二B避免滑落件

Claims (10)

  1. 一種插在線圈彈簧和彈簧軸承之間的彈性片,該線圈彈簧乃提供於懸掛裝置中並且於該懸掛裝置的軸向上延伸,而該彈簧軸承支持著該線圈彈簧,該彈性片包括:支座部分,藉其支持該線圈彈簧並且從該軸向來看其具有圓弧形,而該支座部分的一圓周側係該線圈彈簧的入口側;以及一對側壁部分,其從該支座部分之個別寬度方向上的相對末端朝向該線圈彈簧側來延伸,其中該等側壁部分當中至少一者具有線接觸表面和傾斜表面,該線接觸表面接觸形成該線圈彈簧的線,並且該傾斜表面是傾斜的,如此以隨著該傾斜表面從該線接觸表面在寬度方向往外延伸而接近該彈簧軸承,並且該線接觸表面至少在最靠近該傾斜表面之側的曲率半徑乃小於該線的半徑。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彈性片,其中朝向該線突出的突出部分係形成在該彈性片接觸該線圈彈簧之溝槽表面的該線圈彈簧入口側上。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彈性片,其進一步包括形成在該彈簧軸承之一側上的潰縮邊緣,而當潰縮時,其產生繃緊力而使該等側壁部分當中一者繃緊靠著該線。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3項中任一項的彈性片,其中第一凹陷部分係形成於該支座部分在該線圈彈簧之該入口側的末端表面上。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彈性片,其中該支座部分在該線圈彈簧 之該入口側的該末端表面是傾斜的,其傾斜的方式使得該末端表面在該彈簧軸承之一側是凹陷的。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5項中任一項的彈性片,其中朝向該彈簧軸承之一側開放的第二凹陷部分係形成在該支座部分上而在該彈簧軸承之一側。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彈性片,其中該第二凹陷部分係形成以避免當壓縮該線圈彈簧時該支座部分恰位在形成該線圈彈簧的該線之下的區域接觸該彈簧軸承。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彈性片,其中該第二凹陷部分係形成為具有三角形,其頂點對應於該支座部分恰位在形成該線圈彈簧的該線之下的該區域。
  9. 一種懸掛裝置,其包括:液壓吸震器,其安裝在車體側上和在輪側上;線圈彈簧;彈簧軸承,其支持該線圈彈簧;以及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8項中任一項的彈性片,其插在該線圈彈簧和該彈簧軸承之間。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懸掛裝置,其中該彈簧軸承包括調節部分,其調節該彈性片之該等側壁部分的變形。
TW102143621A 2013-03-12 2013-11-29 彈性片與懸掛裝置 TWI568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8920 2013-03-12
JP2013194998A JP5646023B2 (ja) 2013-03-12 2013-09-20 弾性体シート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4681A TW201434681A (zh) 2014-09-16
TWI568606B true TWI568606B (zh) 2017-02-01

Family

ID=4972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3621A TWI568606B (zh) 2013-03-12 2013-11-29 彈性片與懸掛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99021B2 (zh)
EP (1) EP2777963B1 (zh)
JP (1) JP5646023B2 (zh)
CN (1) CN104047982B (zh)
TW (1) TWI568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0147B2 (ja) * 2011-11-16 2015-10-28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拘束クリップ
JP6267564B2 (ja) * 2014-03-28 2018-01-24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
JP6143011B2 (ja) 2014-08-21 2017-06-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インシュレータ
KR101579924B1 (ko) * 2014-09-23 2015-12-29 대원강업주식회사 현가 스프링용 스프링 패드
DE102015216736B4 (de) * 2014-10-21 2022-09-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ederisolator für eine Fahrzeugradaufhängung
MX2017010585A (es) 2015-02-17 2018-06-27 Nhk Spring Co Ltd Miembro receptor del resorte del lado inferior.
JP6402046B2 (ja) * 2015-02-17 2018-10-1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下側ばね受け部材および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6609450B2 (ja) * 2015-03-27 2019-11-20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および弾性体シート
JP6463199B2 (ja) * 2015-03-31 2019-01-30 Kyb株式会社 ラバーシート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6442347B2 (ja) * 2015-03-31 2018-12-19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および弾性体シート
JP6545505B2 (ja) * 2015-03-31 2019-07-17 Kyb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6463200B2 (ja) 2015-03-31 2019-01-30 Kyb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ガイド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DE102015215745A1 (de) * 2015-08-18 2017-02-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ederauflage
DE102015222330A1 (de) 2015-11-12 2017-05-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ed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5222333A1 (de) 2015-11-12 2017-05-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ed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202015106336U1 (de) 2015-11-12 2015-11-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ed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497343B2 (ja) * 2015-12-14 2019-04-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KR102464486B1 (ko) * 2015-12-29 2022-11-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현가장치
MX2018011712A (es) 2016-03-30 2018-12-19 Nhk Spring Co Ltd Dispositivo de resorte de bobina hueco y suspension para vehiculo.
CN109154346B (zh) 2016-03-30 2020-08-14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中空弹簧构件
KR101635809B1 (ko) * 2016-04-01 2016-07-21 대원강업주식회사 차량 현가장치용 코일스프링 패드
US10495170B2 (en) * 2016-10-12 2019-12-03 Vibracoustic North America L.P. Load compensating spring isolator
KR102381136B1 (ko) * 2017-08-23 2022-03-3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현가장치
JP6956606B2 (ja) * 2017-11-23 2021-11-02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シートラバー
JP7010733B2 (ja) * 2018-03-09 2022-01-26 中央発條株式会社 懸架装置用スプリング
JP2019157997A (ja) * 2018-03-13 2019-09-19 中央発條株式会社 懸架装置用スプリング
JP2020118286A (ja) * 2019-01-28 2020-08-06 中央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懸架装置
FR3092635B1 (fr) * 2019-02-12 2022-04-22 Sogefi Suspensions Élément d’appui pour ressort hélicoïdal, ensemble de suspension et dispositif de suspension comprenant cet élément d’appui
JP7275837B2 (ja) * 2019-05-15 2023-05-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ウォーム減速機
FR3095985B1 (fr) * 2019-05-17 2021-05-28 Renault Sas Elément de suspension d’un véhicule
DE102019208307A1 (de) * 2019-06-06 2020-12-10 Aktiebolaget Skf Aufhängungsaxiallagervorrichtung und ein mit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ausgerüstetes Federbein
JP2022059443A (ja) * 2020-10-01 2022-04-13 株式会社Subaru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15214832B (zh) * 2021-04-20 2023-12-12 佛山市新玛拓机车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及摩托车
CN116498674B (zh) * 2023-06-25 2023-10-31 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 用于制动器的弹性组件及制动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4879A1 (en) * 2002-06-13 2004-05-20 Philippe Duval Sheath for a suspension spring
TW200904663A (en) * 2007-07-20 2009-02-01 Cosda Manu Facturing Company Spring fixer
CN202623837U (zh) * 2011-04-04 2012-12-2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悬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886Y2 (zh) * 1981-03-16 1986-05-09
JPS60208U (ja) * 1983-06-17 1985-01-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ヨン装置
US5263694A (en) * 1992-02-24 1993-11-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Upper mount assembly for a suspension damper
JP2500281B2 (ja) * 1992-03-30 1996-05-29 鬼怒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シ―トラバ―
JPH06280913A (ja) * 1993-03-23 1994-10-07 Kinugawa Rubber Ind Co Ltd スプリングシートラバー
US5421565A (en) * 1994-08-11 1995-06-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uspension spring insulator
JP3149702B2 (ja) * 1994-10-05 2001-03-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シート構造
DE19939515C2 (de) * 1999-08-20 2002-06-13 Porsche Ag Federbei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Lagerung für eine Schraubenfeder
JP2002021899A (ja) * 2000-07-07 2002-01-23 Nissan Motor Co Ltd コイルスプリングのばね受け構造
JP4441786B2 (ja) * 2004-03-22 2010-03-31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油圧緩衝器の懸架ばね支持構造
JP4597723B2 (ja) * 2004-12-16 2010-12-15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油圧緩衝器のスプリングシート構造
US7722335B2 (en) * 2005-05-06 2010-05-25 Lg Electronics Inc. Linear compressor
DE102009045038B4 (de) * 2009-09-25 2012-05-24 Lisa Dräxlmaier GmbH Federunterlag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4879A1 (en) * 2002-06-13 2004-05-20 Philippe Duval Sheath for a suspension spring
TW200904663A (en) * 2007-07-20 2009-02-01 Cosda Manu Facturing Company Spring fixer
CN202623837U (zh) * 2011-04-04 2012-12-2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悬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99021B2 (en) 2016-11-22
CN104047982B (zh) 2016-06-08
TW201434681A (zh) 2014-09-16
EP2777963B1 (en) 2015-09-23
US20140265081A1 (en) 2014-09-18
JP5646023B2 (ja) 2014-12-24
JP2014199134A (ja) 2014-10-23
EP2777963A1 (en) 2014-09-17
CN104047982A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8606B (zh) 彈性片與懸掛裝置
US8061690B2 (en) Variable-flexibility spring support
US9581213B2 (en) Rolling bearing and suspension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JP614301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インシュレータ
US8191862B2 (en) Portable spring-damper compressor
US8167286B2 (en) Cylindrical vibration isolating device
US9770957B2 (en) Suspension coil spring and strut type suspension
WO2016159129A1 (ja) ラバーシート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6345813B1 (en) Air spring
JP2007309357A (ja) 空気ばねおよび、その空気ばねを用いたサスペンション
KR20120029892A (ko) 에어 댐핑 마운트
US10752293B2 (en) Body mount
WO2014061356A1 (ja) リバウンドラバー
KR20180126576A (ko) 변형가능한 타이어
JP6434756B2 (ja) 弾性体シート
JP2013213562A (ja) スプリングシートラバー
RU2608209C1 (ru) Тросовый амортизатор
JP5461227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ポート
JP2018017331A (ja) バンプストッパ
KR20080111575A (ko) 볼 조인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태빌라이저 링크
JP2021081003A (ja) 空気ばね
JP5060981B2 (ja) 異形断面形状を有する緩衝器用スプリング材料
JP2003194122A (ja) 緩衝装置
JP2006002803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ポート
JP2006207703A (ja) 防振ゴ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