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7298B - Masks - Google Patents

Mask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7298B
TWI547298B TW099126286A TW99126286A TWI547298B TW I547298 B TWI547298 B TW I547298B TW 099126286 A TW099126286 A TW 099126286A TW 99126286 A TW99126286 A TW 99126286A TW I547298 B TWI547298 B TW I5472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sheet
mask
layer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6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7853A (en
Inventor
Akira Shibata
Makoto Ishigami
Naohito Takeuchi
Original Assignee
Uni 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 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 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17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7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7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72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92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with antimicrobial ag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41D13/113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with a vertical fold or w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3/00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 A62B23/02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 A62B23/025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the filter having substantially the shape of a mas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52Dispos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30Antimicrobial, e.g. antibacterial
    • A41D31/305Antimicrobial, e.g. antibacterial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口罩
本發明係關於裝設於穿戴者的顏面之口罩,詳細而言,係關於具備含有無機系抗菌劑的纖維薄片之口罩的構築技術。
以往,例如在下述的專利文獻1,揭示有覆蓋穿戴者的口及鼻之口罩,即立體口罩。又,受到近年的衛生環境意識之高漲、感冒、流行性感冒之盛行、禽鳥型流行性感冒、冠狀病毒所代表之新型感染病的病症的影響,盛行進行含有各種抗菌材料的抗菌口罩之開發。
例如在下述專利文獻2及3,揉合有無機系抗菌劑之聚烯烴纖維製的不織布為眾所皆知。但,在此不織布,無機系抗菌劑的大半在被聚烯烴被覆的狀態下存在於纖維內部,朝纖維表面之露出少。並且,在此不織布,形成不織布之聚烯烴纖維的纖維徑相當大,因此,不織布的比表面積不大。因此,會有即使將此不織布使用於口罩,也無法充分地發揮無機系抗菌劑所具有之對細菌、病毒等等的病原體之本來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之虞。
又,當戴卸口罩時,設定穿戴者接觸口罩本體(口罩杯)之情況,當附著於口罩本體的外表面之細菌、病毒等在該狀態停留時,則會有因該細菌、病毒等產生二次感染之疑慮產生。因此,在使用含有無機系抗菌劑的纖維薄片 之口罩,被要求不會讓病毒殘留於口罩本體的外表面,可確實地發揮因無機系抗菌劑所產生之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
且,在開發這種口罩之際,被要求開發出下述口罩,即,不僅具高度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且捕集性能優良,能以口罩確實地捕捉空氣中的粉塵等,又,通氣性佳,可減低穿戴時之呼吸困難度,並且生產性優良,當進行口罩加工時不易產生纖維斷裂等者。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3773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5-15387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8-325915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點而開發完成的發明,其目的係在於針對裝設於穿戴者的顏面之口罩,提供細菌、病毒等不會殘留於口罩本體的外表面,可發揮高度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並且有助於通氣性、捕集性及生產性的提升之技術。
為了達到上述課題,構成各請求項所記載之發明。
本發明之口罩,係為裝設於穿戴者的顏面之口罩,其至少具備有口罩本體部、一對掛耳部、及被覆構件。口罩 ,亦可為以使用一次或使用複數次為目的之用後即棄式形態者,或亦可為進行洗滌後反復使用形態者。
口罩本體部係作為覆蓋穿戴者的至少口(嘴邊)及鼻(鼻腔)之薄片狀的部位,一對掛耳部係作為自口罩本體部的兩側延伸出來而掛戴在穿戴者的耳朵之部位。在此情況,掛耳部係使用具有不會對耳朵賦予過度的負荷之伸縮性的材料來構成為佳,又,口罩本體部係為肌膚接觸感良好、穿戴感良好之感觸者,且容易保持被覆於顏面時的形狀者,因此理想為使用較掛耳部更低伸縮性的材料來構成。再者,此口罩本體部,亦可為平面形狀者,或亦可為立體形狀者。在為立體形狀的情況,至少在穿戴口罩時,口罩本體部作成為立體狀即可,不僅穿戴口罩時,在穿戴口罩前亦可同樣地作成立體狀,或穿戴口罩時作為立體狀之口罩本體部,作成為在穿戴口罩前以預定的形態折疊而作成為平面狀。形成此口罩本體部之薄片,典型係藉由機械性、化學性、熱性等的處理,讓纖維固著或糾纏來製作之薄片狀的結構物,典型為藉由將熱熔融性纖維(熱可塑性纖維)含於一部分而可加以熔著(熔融)之不織布來構成。
此口罩本體部係包含有第1纖維薄片及第2纖維薄片。第1纖維薄片係作為由疏水性纖維(亦稱為「撥水性纖維」)所形成的纖維薄片來構成。第2纖維薄片係作為層積於第1纖維薄片,當進行穿戴口罩時配設於第1纖維薄片的穿戴者側之纖維薄片來構成。在本結構,藉由第1纖維薄片,形成口罩的外表面(與外氣接觸的面)。此口罩本 體部,可僅藉由第1纖維薄片及第2纖維薄片來構成,或亦可為藉由對這些第1纖維薄片及第2纖維薄片層積纖維薄片之三層以上的多層構造。
第2纖維薄片進一步包含有第1纖維層及第2纖維層。第1纖維層係作為由含有無機系抗菌劑之聚烯烴纖維所形成的纖維層來構成。特別是在此第1纖維層,其纖維徑為0.5~2.8μm,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對該纖維徑的比率設定成0.1~6.0。第2纖維層係作為由纖維徑較第1纖維層更大的聚烯烴纖維所形成的纖維層來構成。藉由此第2纖維層,確保作為第2纖維薄片全體之期望的捕集性(亦稱為「集塵性」)及通氣性,又,可確實地保持纖維徑較小的第1纖維層。關於此第2纖維薄片的結構,亦可為第1纖維層配置於比起第2纖維層更靠近第1纖維薄片側之結構,或第2纖維層配設於比起第1纖維層更靠近第1纖維薄片側的結構。
又,對此第2纖維薄片,可因應需要,實施極化處理。在此所稱的「極化處理」係規定作為使用習知的極化(electret)設備,形成對聚烯烴系纖維表面賦予預定量的正電荷或負電荷後予以分極之介電狀態的處理。利用以實施了極化處理之第2纖維薄片來構成口罩,可謀求進一步之捕集性提升。
再者,作為在此所稱的「無機系抗菌劑」,係可使用對人體安全且不會因纖維的熔融紡紗時的加熱等產生揮發、分解、變質等,並且在短期間內,抗菌、抗病毒作用不 會降低之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皆可。作為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典型可使用如銀離子、銅離子、鋅離子等,將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之金屬離子保持於無機載體之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氧化鈦系無機系抗菌劑粒子等中之1種或2種以上。在以無機載體保持具有抗菌性之金屬離子的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無機載體的種類未被特別限定,若為不會顯示纖維薄片的劣化作用等者皆可使用,理想為使用具有離子交換能、金屬離子吸附能且金屬離子之保持能高的無機載體。作為這樣的無機載體,典型可舉出例如沸石、磷酸鋯、磷酸鈣等,在這些之中,具有高離子交換能之沸石、磷酸鋯最佳。
又在此所稱的「由聚烯烴系纖維所形成的不織布薄片」係不只包含僅由聚烯烴系纖維所形成的不織布薄片,且在聚烯烴系纖維進一步混合有其他纖維之不織布薄片等等亦包含在其中。作為聚烯烴系纖維,典型可舉出例如聚丙烯纖維、聚乙烯纖維、聚1-丁烯纖維等。
若依據前述結構的口罩,當因穿戴者的呼吸,自口罩外表面朝穿戴者的嘴邊形成空氣流動時,含有細菌、病毒等之飛沫不會被由疏水性纖維所構成的第1纖維薄片所吸收(不會停留於口罩外表面),而被誘導至第2纖維薄片側。因此,當帶卸口罩時,即使穿戴者與口罩本體(口罩杯)接觸,也可防止二次感染,極為安心。又,本發明者們進行評價實驗的結果,確認到在第2纖維薄片,藉由將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對該纖維徑之比 率分別設定於適當範圍,可發揮高度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並且能謀求通氣性、捕集性及生產性的提升。
特別是關於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藉由針對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及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比率設定於前述適當範圍,可在纖維表面使無機系抗菌劑有效地露出,能夠充分地發揮無機系抗菌劑所具有之對細菌、病毒等等的病原體的本來之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又,當設定獲得相同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時,可抑制無機系抗菌劑的配合比率,能提高減低製品成本之效果。
另外,當偏移前述的適當範圍時,則在生產面、性能面等上會產生缺失。例如,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小,或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比率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大之情況,會有因纖維斷裂等造成生產性降低的問題產生之虞。又,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大,或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比率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小之情況,無機系抗菌劑會埋沒於纖維內部,朝纖維表面的露出被抑制,造成不易發揮無機系抗菌劑的本來所具有的性能之問題產生之虞。
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口罩,前述的第2纖維薄片之結構,係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為0.5~2.8μm,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設定成0.2~6.0μm。本發明者們進行評價實驗的結果,確認到在此第2纖維薄片,藉由分別將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和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設定於適當範圍,可發揮高度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並且可謀求通氣性、 捕集性及生產性的提升。
特別是關於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藉由針對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及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設定於前述適當範圍,可在纖維表面使無機系抗菌劑有效地露出,能夠充分地發揮無機系抗菌劑所具有之對細菌、病毒等等的病原體的本來之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又,當設定獲得相同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時,可抑制無機系抗菌劑的配合比率,能提高減低製品成本之效果。
另外,當偏移前述的適當範圍時,則在生產面、性能面等上會產生缺失。例如,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小,或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大之情況,會有因纖維斷裂等造成生產性降低的問題產生之虞。又,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大,或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小之情況,無機系抗菌劑會埋沒於纖維內部,朝纖維表面的露出被抑制,造成不易發揮無機系抗菌劑的本來所具有的性能之問題產生之虞。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口罩,前述第2纖維薄片之結構,第1纖維層比起第2纖維層配設於更靠近第1纖維薄片側為佳。若依據這樣的結構,可藉由含於第1纖維層之無機系抗菌劑,對通過了第1纖維薄片之含有細菌、病毒等的飛沫迅速地進行抗菌處理。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口罩,前述第1纖維薄片之結構係作成為纖維徑為10~40μm、孔徑(細孔徑)為60 ~100μm之由疏水性纖維所構成為佳。若依據這樣的結構,藉由使第1纖維薄片低密度化,提高通氣性而變得容易呼吸,並且容易將含有細菌、病毒等之飛沫朝第2纖維薄片側誘導。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口罩,前述口罩本體部之結構,在第1纖維薄片與第2纖維薄片之間,具備熱熔膠接著劑以1.0~3.0g/m2塗佈成纖維狀之接合部為佳。在此所稱的「熱熔膠接著劑」係指以熱可塑性樹脂為主成分之完全不含有機溶劑的接著劑。又,在此所稱的「纖維狀」之塗佈,其直徑、形狀、圖案等係可依據熱熔樹脂的種類、塗佈條件適宜地選擇,典型為熱熔樹脂的纖維以大致等間隔,在朝塗佈方向蛇行的狀態下塗佈於黏著部。這樣的低基量的接合部係與接著劑塗佈成皮膜狀之情況不同,能夠發揮防止阻止含有細菌、病毒等之飛沫的移動造成飛沫誘導效率降低之機能。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口罩,前述口罩本體部之結構,具備有隔著第2纖維薄片,呈層積狀配設於與第1纖維薄片相反側之第3纖維薄片,此第3纖維薄片係由纖維徑為10~40μm、孔徑(細孔徑)為60~100μm之纖維所構成為佳。藉由使第3纖維薄片低密度化,能提高通氣性而變得容易呼吸。
如以上所述,若依據本發明,針對裝設於穿戴者的顏 面之口罩,能夠提供細菌、病毒等不會殘留於口罩本體的外表面,可發揮高度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並且有助於通氣性、捕集性及生產性的提升之技術。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口罩」之一實施形態的口罩1之結構,參照圖1及圖2進行詳細說明。
針對本實施形態的口罩1的全體結構,參照圖1。如圖1所示的口罩1係作為使用一次或使用複數次為目的之用後即棄式來構成,可理想地用來作為具有作為感冒等的病毒對策之屏蔽功能的口罩。其他,亦可因應需要,採用作為花粉對策等的口罩。此口罩1可大致區分成口罩本體部10及掛耳部20。
(口罩本體部10的結構)
口罩本體部10係在口罩1的各部位中,作為覆蓋穿戴者的口(嘴邊)及鼻(鼻腔)之部位來構成。此口罩本體部10的全部或一部分係相當於本發明之「口罩本體部」。此口罩本體部10係藉由熱熔融,來將覆蓋穿戴者的右顏面之右側薄片10a與覆蓋左顏面之左側薄片10b相互地接合成連接狀,係形成為當使用時,覆蓋穿戴者的嘴邊,又穿戴者側的穿戴面形成杯形狀或凹陷形狀之立體形狀(立體構造)。因此,此口罩本體部10亦被稱為「覆嘴部」或「口罩杯」。又,在這些右側薄片10a及左側薄片10b的接 合部分,形成有朝上下方向呈長度狀延伸之接合緣10c,口罩本體部10以此接合緣10c作為境界而分成左右兩部分。
此口罩本體部10係當穿戴口罩時,設定成右側薄片10a與左側薄片10b相互地分離之擴開狀態而設定成立體狀,另外,當收納口罩時或口罩未使用時,設定成右側薄片10a與左側薄片10b相互地抵接的折疊狀態(平面狀)。再者,此口罩本體部10係至少當穿戴口罩時作成為立體狀即可,不僅穿戴口罩時,在穿戴口罩前,亦可同樣地作成為立體狀。又,此口罩本體部10係為了肌膚接觸感良好、穿戴感良好之感觸者,且當被覆於顏時容易保持立體構造,作成為較掛耳部20更低伸縮性者為佳。
(掛耳部20的結構)
掛耳部20之結構為自口罩本體部10的左右兩側,即右側薄片10a及左側薄片10b的各自的端部延伸出來。此掛耳部20係相當於本發明之「掛耳部」。各掛耳部20之結構係作成為與口罩本體部10不同體構造,部分地重疊於口罩本體部10並接合。各掛耳部20,亦可作為口罩本體部10的一部分,作成為與口罩本體部10一體構造。又,各掛耳部20係作成為具備開口21之環狀。當穿戴口罩1時,在藉由口罩本體部10覆蓋穿戴者的顏面特別是鼻及口之狀態下,掛耳部20的開口21鉤掛於穿戴者的耳。此掛耳部20係使用與口罩本體部10相同的熱可塑性合成纖 維的不織布,且具有不會對耳朵賦予過度的負荷這種的伸縮性之材料來形成為佳。具體而言,可理想地使用下述結構者,即,將由可呈非彈性地伸長的伸長性纖維所構成的伸長層(例如,丙烯連續纖維被相互地熔融的不織布)、和由可彈性伸縮的彈性伸縮性纖維所構成的彈性層(例如,使用由熱可塑性合成纖維的彈性體、胺甲酸酯等所形成的彈性紗之不織布)相互重疊並層積者。
關於前述口罩本體部10即右側薄片10a及左側薄片10b的斷面構造,參照圖2。如圖2所示,口罩本體部10係作成為下述構造,即當穿戴口罩時露出於外側之外層薄片11、當穿戴口罩時被覆於穿戴者的顏面的內層薄片12、及介裝於這些外層薄片11及內層薄片12之間的中間層薄片13相互地配設成層積狀並加以接合之3層構造。在本實施形態,中間層薄片13係作為將皆為由不織布所形成的第1纖維層14及第2纖維層15予以複合之複合纖維薄片來構成。又,在外層薄片11與中間層薄片13之間、及內層薄片12與中間層薄片13之間,皆設有接合部16。 在此所稱的外層薄片11、內層薄片12及中間層薄片13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纖維薄片」、「第3纖維薄片」及「第2纖維薄片」。
再者,這些外層薄片11、內層薄片12及中間層薄片13,亦可分別作成形成為一體狀之不織布薄片,藉由不具有接線等之一片的不織布薄片來構成者,或亦可為將複數個不織布薄片重疊並層積或對接並接合的結構者。
外層薄片11係作為由低密度且疏水性及撥水性高(疏水性纖維及撥水性纖維)所形成的不織布薄片(纖維薄片)來構成。典型為使用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及聚乙烯纖維,實施利用加壓滾子所進行的點式黏合加工之低密度的點式黏合不織布薄片(例如,平均纖維徑為10~40μm、孔徑(細孔徑)為60~100μm、基量為20~40g/m2的不織布薄片)為佳。這樣結構的低密度的外層薄片11係作為可抑制含有細菌、病毒等之飛沫被薄片自體所吸收及吸附,且容易將含有細菌、病毒等之飛沫朝中間層薄片13側誘導,又,可提高通氣性而變得容易呼吸,並且肌膚觸感良好的不織布薄片來被理想地使用。
內層薄片12係作為由低密度的不織布所形成的纖維薄片來構成,典型為使用與外層薄片11同種的點式黏合不織布薄片來構成。在此情況,此內層薄片12,亦可為疏水性及撥水性高不織布薄片,或亦可為疏水性及撥水性低的不織布薄片。這樣結構的內層薄片12係可理想地作為提高通氣性而變得容易呼吸,並且肌膚觸感良好的不織布薄片來使用。
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係作為由自含有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典型為聚丙烯樹脂)製造的聚烯烴纖維所形成的不織布層來構成。此第1纖維層14係作成為較外層薄片11、內層薄片12等更高密度的不織布層。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的中間層薄片13,此第1纖維層14係配置於較第2纖維層15更靠近外層薄片 11側,即外氣側。若依據這樣的結構,可藉由含於第1纖維層14之無機系抗菌劑,對通過外層薄片11之含有細菌、病毒等之飛沫迅速地進行抗菌處理。在此所稱的第1纖維層14係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纖維層」。
作為附加於此第1纖維層14之無機系抗菌劑,對人體安全、且藉由纖維的熔融紡紗時的加熱等不會產生揮發、分解、變質等,且在短期間不會產生抗菌、抗病毒作用降低之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皆可使用。作為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典型可使用如銀離子、銅離子、鋅離子等,將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之金屬離子保持於無機載體之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氧化鈦系無機系抗菌劑粒子等中之1種或2種以上。在以無機載體保持具有抗菌性之金屬離子的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無機載體的種類未被特別限定,若為不會顯示纖維薄片的劣化作用等者皆可使用,理想為使用具有離子交換能、金屬離子吸附能且金屬離子之保持能高的無機載體。作為這樣的無機載體,典型可舉出例如沸石、磷酸鋯、磷酸鈣等,在這些之中,具有高離子交換能之沸石、磷酸鋯最佳。在此所稱的無機系抗菌劑係相當於本發明之「無機系抗菌劑」。
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係作為不含有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的由聚烯烴纖維所形成的不織布層來構成。此第2纖維層15係作成為較外層薄片11、內層薄片12等更高密度的不織布層。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的中間層薄片13,此第2纖維層15係配設於較第1纖維層14更靠近內 層薄片12側,即穿戴者側。藉由此第2纖維層15,可確保作為中間層薄片13全體之期望的捕集性(亦稱為「集塵性」)及通氣性,又可確實地保持纖維徑為小之第1纖維層14。在此所稱的第2纖維層15係相當於本發明之「第2纖維層」。
各接合部16係藉由將熱熔膠接著劑,以低基量(例如1.0~3.0g/m2)呈纖維狀塗佈於被覆部來形成的。在此所稱的「熱熔膠接著劑」係作為以熱可塑性樹脂為主成分之完全不含有機溶劑的接著劑。又,關於在此所稱的「纖維狀塗佈」,其直徑、形狀、圖案等係可依據熱熔樹脂的種類、塗佈條件適宜地選擇,典型為熱熔樹脂的纖維以大致等間隔,在朝塗佈方向蛇行的狀態下塗佈於被覆部。這樣的低基量的接合部16係與接著劑塗佈成皮膜狀之情況不同,能夠發揮防止阻止含有細菌、病毒等之飛沫的移動造成飛沫誘導效率降低之機能。在此所稱的接合部16係相當於本發明之「接合部」。
(掛耳部20的結構)
掛耳部20之結構為自口罩本體部10的左右兩側,即右側薄片10a及左側薄片10b的各自的端部延伸出來。此掛耳部20係相當於本發明之「掛耳部」。各掛耳部20之結構係作成為與口罩本體部10不同體構造,部分地重疊於口罩本體部10並接合。各掛耳部20,亦可作為口罩本體部10的一部分,作成為與口罩本體部10一體構造。又 ,各掛耳部20係作成為具備開口21之環狀。當穿戴口罩1時,在藉由口罩本體部10覆蓋穿戴者的顏面特別是鼻及口之狀態下,掛耳部20的開口21鉤掛於穿戴者的耳。此掛耳部20係為使用熱可塑性合成纖維的不織布,且具有不會對耳朵賦予過度的負荷這種的伸縮性之材料來形成為佳。具體而言,可理想地使用下述結構者,即,將由可呈非彈性地伸長的伸長性纖維所構成的伸長層(例如,丙烯連續纖維被相互地熔融的不織布)、和由可彈性伸縮的彈性伸縮性纖維所構成的彈性層(例如,使用由熱可塑性合成纖維的彈性體、胺甲酸酯等所形成的彈性紗之不織布)相互重疊並層積者。
關於前述結構的中間層薄片13的製造方法、及口罩本體部10的製造方法,能夠採用以下的(步驟1)~(步驟4)。
(步驟1)
使用一般的熔噴設備,將聚丙烯(MFR=700g/10分)以紡紗溫度280℃、氣溫290℃、氣壓1.2kg/cm2、單孔吐出量0.4g/孔-分、口環之紡紗孔數2850個(1列配置)、捕集距離30cm來進行熔噴紡紗,製造具有預定的基量及平均纖維徑之不織布層(第2纖維層15)。
(步驟2)
對聚丙烯(α)(MFR=700g/10分)80質量部,配加將 銀離子載承於以磷酸鋯為主體的無機離子交換體之銀系無機抗菌劑微粒子(東亞合成社製「NOVARON®AG300」、平均粒子徑1μm、略立方體形)20質量部,來調製含有銀系無機系抗菌劑徵子之母料。使用一般的熔噴設備,將調製的該母料和聚丙烯(β)(MFR=700g/10分),以母料:聚丙烯(β)=1:1的質量比進行混合,並以紡系溫度280℃、氣溫290℃、氣壓1.2kg/cm2、單孔吐出量0.1g/孔-分、口環之紡紗孔數2850個(1列配置),在前述步驟1所製造的不織布層(第2纖維層15)上進行熔噴紡紗,形成新的不織布層(第1纖維層14),藉此,製造由第1纖維層14/第2纖維層15所構成的複合纖維薄片。
(步驟3)
對在前述步驟2所獲得的複合纖維薄片,使用一般的極化設備,在針狀電極與滾子電極間的距離25mm、施加電壓-25KV、溫度80℃的條件下實施極化處理,製造帶電複合纖維薄片(中間層薄片13)。藉由此極化處理,形成對聚丙烯纖維表面賦予預定量的正電荷或負電荷而分極之介電狀態,在藉由以實施有極化處理的複合纖維薄片來構成口罩,能夠謀求捕集性或集塵性之進一步提升。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由於使用聚烯烴系纖維中之聚丙烯纖維來構成第1纖維層14及第2纖維層15,故,能夠提供更容易進行極化處理、並且成本面優良之廉價的口罩。再者,亦可因應需要,使用聚丙烯纖維以外的聚烯烴 系纖維,例如聚乙烯纖維或聚1-丁烯纖維等,來構成第1纖維層14及第2纖維層15。
(步驟4)
對在前述步驟3所獲得的帶電複合纖維薄片(中間層薄片13)之其中一方的面,以低基量(例如1.0~3.0g/m2)呈纖維狀塗佈熱熔膠接著劑,並且黏貼外層薄片11,又,對帶電複合纖維薄片(中間層薄片13)另一方的面,以低基量(例如1.0~3.0g/m2)呈纖維狀塗佈熱熔膠接著劑,並且黏貼內層薄片12,藉此製造口罩本體部10。
又,如本實施形態的口罩1,在由含有無機系抗菌劑之聚烯烴纖維所構成的口罩,當無機系抗菌劑的大半在被聚烯徑被覆的狀態下存在於纖維內部時,朝纖維表面之露出少,會有無法充分地發揮無機系抗菌劑所具有體之本來的抗菌作用之問題產生。因此,本發明者們,著眼於含有無機系抗菌劑之聚烯烴纖維的纖維徑、和無機系抗菌劑的無機系抗菌劑徑之相互關係,成功地發現,藉由將這些關於聚烯烴纖維徑及無機系抗菌劑徑之值設定於特定範圍,能夠充分地發揮無機系抗菌劑所具有之本來的抗菌作用,又可確保捕集性及通氣性。
以下,說明關於將前述的口罩本體部10的結構進行各種變更之情況的口罩性能評價。在本實施形態,當進行此口罩性能評價時,作成模擬口罩本體部10之以下的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10的各評價片。
再者,在各評價片,作為相當於外層薄片11及內層薄片12之不織布薄片,使用皆未被極化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製的點式黏合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17μm、基量:32g/m2)。又,關於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的平均粒子徑、聚烯烴纖維的平均纖維徑及基量、孔徑,藉由以下的方法進行測量。
(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的平均粒子徑)
對附加於第1纖維層14之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銀系無機系杭菌劑微粒子)加上水後充分地進行攪拌,使其均等地分散於水中。使用此分散液,採用雷射折射散亂式粒度測量裝置(掘場製作所製「LA-920」),進行粒度分佈解析。再者,當進行測量時,藉由內裝於測量裝置之超音波均質機,照射超音波1分鐘後再進行測量,將依據體積基準之粒度分佈所計算的算術平均值(μm)作為無機系抗菌劑微粒子的平均粒子徑。
(聚烯烴纖維的平均纖維徑)
關於均由聚烯烴纖維所形成的第1纖維層14及第2纖維層15,自該纖維層採取實驗片(縱×橫=5cm×5cm),使用掃瞄型電子顯微鏡(SEM),以1000倍的倍率,對該實驗片的表面之中央部(以對角線的交叉點為中心之部分)進行照片攝影。將以此所獲得的照片之中央部(對角線的交叉點)為中心,在照片上描繪半徑15cm的圓,再藉由游標 卡尺,對含於該圓內之所有的未熔著之聚烯烴纖維(通常大約50~100條左右)的長度方向之中央部或接近該中央部之部位的纖維徑測量,然後採其平均值,作為聚烯烴纖維的平均纖維徑(μm)。
再者,在進行聚烯烴纖維的平均纖維徑的測量之際,被攝影成照片之聚烯烴纖維,並未區別成是位於第1纖維層14或第2纖維層15的最表面之聚烯烴纖維,或位於內側之聚烯烴纖維,將所有在SEM照片中之聚烯烴纖維的作為對象,求取平均纖維徑。關於第1纖維層14及第2纖維層15之各自的實驗片的大小,亦可因應需要,採用前述實驗片(縱×橫=5cm×5cm)以外的尺寸者。
(纖維基量)
關於第2纖維層15的基量,自使用作為該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採取(縱×橫=20cm×20cm)的正方形之實驗片,以JIS L1906(一般長纖維不織布實驗方法)為基準,沿著實驗片的寬度方向,在3部位測量基量,算出其平均值來作為第2纖維層15的基量。
關於中間層薄片13(複合纖維薄片)的基量,自該中間層薄片13,採取(縱×橫=20cm×20cm)的正方形的實驗片,以JIS L1906(一般長纖維不織布實驗方法)為基準,沿著實驗片的寬度方向,在3部位測量基量,算出其平均值來作為中間層薄片13全體的基量。
關於第1纖維層14的基量,從中間層薄片13全體的 基量,減去所算出之前述第2纖維層15的基量,來作為第1纖維層14的基量。
再者,關於第2纖維層15及中間層薄片13之各自的實驗片的大小,亦可因應需要,採用前述實驗片(縱×橫=20cm×20cm)以外的尺寸者。
(孔徑)
關於孔徑,自口罩本體部(覆嘴部)採取直徑42.5mm的圓形的實驗片,使用習知的測量裝置(Porous Materials,Inc社製的Automated Perm Porometer),測量實驗片的平均細孔徑。將所測量到的平均細孔徑作為孔徑加以規定。藉此,測量例如構成外層薄片11、內層薄片12等之纖維的孔徑。
(實施例1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1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1.5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1.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7)。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3.5μm、基量:15g/m2)。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作為84.1g/m2,而抗菌劑配合量作為0.15g/m2
(實施例2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2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0.2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0.5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4)。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實施例3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3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1.5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0.2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13)。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實施例4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4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2.0μm、基量:1.0g/m2、抗菌劑徑:0.2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1)。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 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實施例5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5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0.5μm、基量:1.0g/m2、抗菌劑徑:1.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2.0)。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實施例6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6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1.0μm、基量:1.0g/m2、抗菌劑徑:1.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36)。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實施例7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7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 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0.5μm、基量:1.0g/m2、抗菌劑徑:3.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6.0)。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實施例8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8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1.0μm、基量:1.0g/m2、抗菌劑徑:6.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6.0)。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實施例9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9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1.5μm、基量:1.0g/m2、抗菌劑徑:6.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4.0)。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實施例10的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實施例10的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2.8μm、基量:1.0g/m2、抗菌劑徑:6.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2.1)。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1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1之評價片,利用僅由單一的纖維層所構成的不織布薄片來形成中間層薄片13,作為此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3.5μm、基量:18g/m2、抗菌劑徑:1.0μm)。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作為85.6g/m2,將抗菌劑配合量作為0.30g/m2
(比較例2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2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0.4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0.1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25)。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3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3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1.5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0.1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07)。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4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4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2.5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0.2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08)。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5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5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0.4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1.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2.5)。又,作為相當於中 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6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6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3.0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1.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0.3)。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7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7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0.4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3.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7.5)。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8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8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 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0.9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6.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6.7)。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9之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9之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1.5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7.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4.7)。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比較例10的評價片的結構)
關於比較例10的評價片,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聚丙烯製的熔噴不織布薄片(平均纖維徑:3.0μm、基量;1.5g/m2、抗菌劑徑:7.0μm、(抗菌劑徑/纖維徑):2.3)。又,作為相當於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之不織布薄片,使用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的不織布薄片。又,在此評價片,將總基量及抗菌劑配合量作成為與實施例1之評價片相同。
(通氣抵抗值的導出及評價)
在測量通氣抵抗值之通氣抵抗實驗,自口罩的覆嘴部起,以縱橫尺寸40mm以上採取試料。再者,所採取之試料係以熔噴層單獨進行測量為佳,但在以超音波密封、熱封、接著劑等予以一體化之情況,以包含前述的熔噴層之最低層數進行測量。通氣抵抗值的測量係使用Automatic Air-Permeability Tester(KATO-TECH社製、商品名「KES-F8-AP1」),對試料,以流量4cc/cm2/sec(面積:2 π×10-4m2)使定流量空氣通過、放出、吸引。然後,使用半導體差壓規,測量進行排氣3秒、吸氣3秒之壓力損失,藉由其積分值來獲得通氣抵抗值(cc/cm2/sec)。
又,依據此通氣抵抗值(cc/cm2/sec),以○、△、×的這3種符號來判定通氣性。此時,在通氣抵抗值(cc/cm2/sec)為0.41以下的場合作為○,在0.42~0.45的情況作為△,而在在0.46以上的情況作為×。
(細菌濾過效率(BFE)的導出及評價)
在細菌濾過效率(BFE)的測量,自口罩的覆嘴部採取縱橫尺寸90mm以上的試料。再者,在無法自口罩的覆嘴部採取縱橫尺寸90mm的試料之情況,將複數片重疊成合掌狀,以超音波、或熱封呈直線狀進行密封,製作縱橫尺寸90mm以上的試料。細菌濾過效率(BFE)的測量係以過濾層(熔噴層)進行。在複合有熔噴層與例如紡黏層這種的 情況,以包含過濾層(熔噴層)之最小單位來進行。作為細菌濾過效率(BFE)的測量,依據ASTM F2101-07的基準來進行。在將平均(控制菌落數)設為A、平均(樣品菌落數)設為B之情況,藉由以下的算式獲得BFE(%)。
BFE(%)=((A-B)/A)×100
又,依據此BFE(%),以○、△、×的這3種符號來判定捕集性。此時,在BFE(%)為95%以上的情況作為○,在90~94%的情況作為△,在89%以下的情況作為×。
(抗菌測量)
在關於抗菌測量之抗菌實驗,將口罩的覆嘴部的抗菌加工部分0.4g採取作為試料。抗菌實驗係依據JIS L1902之菌液吸收法為基準來進行,測量抗菌效果(活性值)。本實驗,係在生菌數的增殖值為1.0以上則作為有效,前述活性值係測量靜菌活性值。再者,靜菌活性值係為2.0以上則作為有效果者。
(病毒減少率之導出及評價)
在病毒減少率之流行性感冒病毒不活化實驗,在口罩覆蓋部的試料為撥水性試料的情況,由於需要使滅菌蒸餾水滲入,故,事先進行親水性的處理。活性劑係使用Tween80,以下述的方法進行。將Tween80作成為溶液濃度0.05% ,因不容易溶解,所以,以具加熱器的磁力攪拌器一邊進行弱加熱一邊將其溶解,或最初即以熱水予以溶解,將欲提升親水性之材料浸漬於此液體中,在烤箱90℃下使其乾燥來作成試料。作為供試病毒,採用Influenza virus A(H1N1)(流行性感冒A型病毒)。
關於供試病毒的培養與調整方法,流行性感冒病毒係接種於發育雞蛋的雞蛋尿膜(尿囊)腔,以呋喃器進行培養後,採取雞蛋尿液,藉由密度傾斜離心法所精製的病毒液作為供試病毒液。病毒作用時間為24小時。關於實驗順序,將實驗品切斷成4cm×4cm見方大小者置入到塑膠培養皿,添加0.2ml之供試病毒液,進一步以4cm×4cm見方的薄膜覆蓋上面,提高供試病毒與實驗品之接觸效率。室溫下作用24小時後,將實驗品與薄膜移送至有施加5ml的PBS(Phoshate buffered saline)之離心管,以漩渦混合器混合30秒,混出供試病毒,作為定量實驗用試料。
再者,關於實驗品的大小,可因應需要,採用前述實驗品(4cm×4cm見方)以外的尺寸者。
關於病毒定量法,將混出了供試病毒之前述實驗順序的定量實驗用試料與原液以PBS進行10倍階段稀釋,將稀釋過的病毒溶液與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細胞植入到96孔井盤,在37℃的碳酸氣體呋喃器內培養5日。在培養後,將井中的細胞,以4%福馬林、0.1%結晶紫予以固定、染色,進行水洗。然後,使井乾燥,針對各井添加乙醇50ml,測量自染色後的非感染細胞所溶出的 結晶紫之吸光度(峰波長585nm),求取病毒感染價TCID50(組織培養50%感染價),算出每1片實驗品過濾器的供試病毒感染價(TCID50/片)。
關於病毒減少率,針對所算出的病毒感染價,依據對空白值之24小時後的病毒感染價之比率,藉由以下的算式算出病毒減少率(%)。
病毒減少率(%)=100-{(24時間後的病毒感染價)/(空白值)}
又,關於抗病毒性判定,依據所算出的病毒減少率(%)的值,以○、△、×這3種符號來判定抗病毒性。此時,將病毒減少率(%)為90%以上的情況作為○,將11~89%的情況作為△,將10%以下的情況作為×。
在本實施形態,針對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10的各評價片,依據所導出的各種測量值,如以下進行評價。
(實施例1~10的評價結果)
關於實施例1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9%、通氣抵抗值為0.413cc/cm2/sec、BFE為99.1%。
關於實施例2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9%、通氣抵抗值為0.421cc/cm2/sec、BFE為99.3%。
關於實施例3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0.2%、通氣抵抗值為0.414cc/cm2/sec、BFE為99.1%。
關於實施例4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0.0%、通氣 抵抗值為0.409cc/cm2/sec、BFE為99.0%。
關於實施例5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9%、通氣抵抗值為0.422cc/cm2/sec、BFE為99.3%。
關於實施例6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4.5%、通氣抵抗值為0.401cc/cm2/sec、BFE為98.1%。
關於實施例7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9%、通氣抵抗值為0.420cc/cm2/sec、BFE為99.0%。
關於實施例8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9%、通氣抵抗值為0.416cc/cm2/sec、BFE為99.1%。
關於實施例9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9%、通氣抵抗值為0.413cc/cm2/sec、BFE為99.3%。
實施例10的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9%、通氣抵抗值為0.402cc/cm2/sec、BFE為97.0%。
因此,實施例1~10的評價片,關於抗病毒性、通氣性及捕集性之所有的判定結果皆為○,藉此確認到可有效地提供抗菌、抗病毒性能優良,且通氣性及捕集性佳之口罩。又,實施例1~10的評價片,關於纖維斷裂等的生產性,也達到毫無問題之水平。
(比較例1之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1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15.0%、通氣抵抗值為0.412cc/cm2/sec、BFE為96.1%。因此,此比較例1之評價片,特別是在纖維表面及不織布表面,抗菌劑不易露出,針對抗病毒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抗 菌、抗病毒性能均較實施例差。
(比較例2之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2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10.0%、通氣抵抗值為0.433cc/cm2/sec、BFE為97.3%。因此,此比較例2之評價片,特別是在纖維表面及不織布表面,抗菌劑不易露出,針對抗病毒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抗菌、抗病毒性能均較實施例差。
又,此比較例2之評價片,由於纖維徑為小、容易產生纖維斷裂,故,生產性不穩定。
(比較例3的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3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10.0%、通氣抵抗值為0.414cc/cm2/sec、BFE為97.1%。因此,此比較例3之評價片,特別是在纖維表面及不織布表面,抗菌劑不易露出,針對抗病毒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抗菌、抗病毒性能均較實施例差。
(比較例4的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4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12.0%、通氣抵抗值為0.405cc/cm2/sec、BFE為96.0%。因此,此比較例4之評價片,特別是在纖維表面及不織布表面,抗菌劑不易露出,針對抗病毒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抗菌、抗病毒性能均較實施例差。
(比較例5的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5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70.0%、通氣抵抗值為0.434cc/cm2/sec、BFE為97.0%。因此,此比較例5之評價片,在纖維表面及不織布表面,抗菌劑不易露出,針對抗病毒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抗菌、抗病毒性能均較實施例差。又,此比較例5之評價片,由於纖維徑為小、容易產生纖維斷裂,故,生產性不穩定。
(比較例6的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6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10.0%、通氣抵抗值為0.402cc/cm2/sec、BFE為96.8%。因此,此比較例6之評價片,在纖維表面及不織布表面,抗菌劑不易露出,針對抗病毒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抗菌、抗病毒性能均較實施例差。又,此比較例6之評價片,針對捕集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捕集性較實施例差。
(比較例7的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7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8.0%、通氣抵抗值為0.408cc/cm2/sec、BFE為95.0%。因此,此比較例7之評價片,針對抗病毒性、通氣性及捕集性,雖具有效果,但,由於纖維徑為小、容易產生纖維斷裂,故,會有生產性不穩定之缺點。
(比較例8的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8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0%、通氣抵抗值為0.407cc/cm2/sec、BFE為91.3%。因此,此比較例8之評價片,針對捕集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捕集性較實施例差。
(比較例9的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9之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0%、通氣抵抗值為0.411cc/cm2/sec、BFE為92.0%。因此,此比較例9之評價片,針對捕集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捕集性較實施例差。
又,此比較例9之評價片,由於纖維徑為小、容易產生纖維斷裂,故,生產性不穩定。
(比較例10的評價結果)
關於比較例10的評價片,病毒減少率為99.0%、通氣抵抗值為0.401cc/cm2/sec、BFE為95.9%。因此,此比較例10的評價片,針對捕集性之判定結果為△,藉此確認到捕集性較實施例差。
在本實施形態,藉由採用前述結構的口罩1,當因穿戴者的呼吸,自口罩外表面朝穿戴者的嘴邊,形成空氣流動時,含有細菌、病毒等之飛沫不會被由疏水性纖維或撥水性纖維所構成的外層薄片11所吸收(不會停留於口罩外表面),而被誘導至中間層薄片13側。因此,當帶卸口罩 時,即使穿戴者與口罩本體(口罩杯)接觸,也可防止二次感染,極為安心。
又,依據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10的各評價片之前述的評價結果的情況,在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藉由將其纖維徑作成為0.5~2.8μm、將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對該纖維徑之比率設定於0.1~6.0的適當範圍,或在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將其纖維徑作成為0.5~2.8μm、將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設定於0.2~6.0μm的適當範圍,可發揮高度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並且可謀求通氣性、捕集性及生產性的提升。
特別是關於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藉由設定於前述的適當範圍,能夠使無機系抗菌劑有效地露出於纖維表面,能夠充分地發揮無機系抗菌劑所具有之對細菌、病毒等等的病原體的本來之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又,當設定獲得相同的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時,則可抑制無機系抗菌劑的配合比率,提升製品成本之減低效果。
另外,當偏移前述的適當範圍時,則在生產面、性能面等上會產生缺失。例如,第1纖維層14的纖維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小,或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比率或粒子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大之情況,因纖維斷裂等造成生產性降低的問題產生之虞。又,第1纖維層14的纖維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大、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比率或粒子徑偏移前述適當範圍而變得過小之情況,無機系抗菌劑會埋沒於纖維內部,朝纖維表面的露出被 抑制,造成不易發揮無機系抗菌劑的本來所具有的性能之問題產生之虞。
(其他實施形態)
再者,本發明不限於前述的實施形態,可進行各種應用、變形等。例如,可實施應用了前述實施形態之下述各形態。
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藉由實施有以加壓滾子所進行的點式黏合加工之低密度的點式黏合不織布薄片來構成外層薄片11及內層薄片12之情況,但,在本發明,若可藉由纖維徑為10~40μm的不織布來形成外層薄片11及內層薄片12,可亦可採用點式黏合不織布薄片以外的不織布薄片,例如,藉由水針法所製造的水針不織布薄片、熱風法所製造的熱風不織布薄片、藉由紡黏法所製造的紡黏不織布薄片,來構成外層薄片11、內層薄片12等。
又,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將中間層薄片13的第1纖維層14配設於較第2纖維層15更靠近外層薄片11側之情況,但,在本發明,亦可因應製品規格,採用將中間層薄片13的第2纖維層15配設於較第1纖維層14更靠近外層薄片11側之結構。
又,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藉由纖維徑為10~40μm、孔徑為60~100μm之纖維來構成外層薄片11及內層薄片12雙方的情況,但,在本發明,亦可因應製品規格,將外層薄片11及內層薄片12之纖維徑、孔徑等設定 於前述範圍以外。
又,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在外層薄片11與中間層薄片13之間、及內層薄片12與中間層薄片13之間的兩部位設有接合部16之情況,但,在本發明,亦可省略這些接合部16中的至少其中一方。
又,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為了提升口罩的捕集性,而對中間層薄片13實施極化處理之情況,但,在本發明,可因應需要,來適宜選擇是否進行此極化處理。 例如,在可達到期望的捕集性能之情況,,亦可省略該極化處理。
又,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藉由右側薄片10a及左側薄片10b的熱熔融接合來形成口罩本體部10之情況,但,在本發明,亦可藉由以熱熔融為首的各種接合方法,將至少一個複數個薄片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接合來形成口罩本體部。
又,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以一次使用及數次使用為標的之用後即棄式口罩,但,對可藉由適宜地選擇口罩本體部、掛耳部等的材料,進行洗滌等而可反復使用形態之口罩,亦可適用本發明。又,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口罩本體部為立體形狀之情況,但,對口罩本體部為平面形狀之口罩,亦適用本發明。
1‧‧‧口罩
10‧‧‧口罩本體部
10a‧‧‧右側薄片
10b‧‧‧左側薄片
10c‧‧‧接合緣
11‧‧‧外層薄片
12‧‧‧內層薄片
13‧‧‧中間層薄片
14‧‧‧第1纖維層
15‧‧‧第2纖維層
16‧‧‧接合部
20‧‧‧掛耳部
21‧‧‧開口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口罩1的斜視圖。
圖2係顯示圖1中的口罩本體部10的斷面構造之圖。
1‧‧‧口罩
10‧‧‧口罩本體部
10a‧‧‧右側薄片
10b‧‧‧左側薄片
10c‧‧‧接合緣
20‧‧‧掛耳部
21‧‧‧開口

Claims (4)

  1. 一種口罩,係具備有:覆蓋穿戴者的至少口及鼻之薄片狀的口罩本體部;和自前述口罩本體部的兩側延伸出來並鉤掛於穿戴者的耳朵之一對掛耳部的口罩,其特徵為:前述口罩本體部係包含有:由疏水性纖維所構成的第1纖維薄片;和層積於前述第1纖維薄片,當穿戴口罩時,配設於前述第1纖維薄片的穿戴者側之第2纖維薄片,前述第2纖維薄片係包含有由含有無機系抗菌劑之聚烯烴纖維所構成的第1纖維層、和纖維徑較前述第1纖維層大之由聚烯烴纖維所構成的第2纖維層,前述第1纖維層的纖維徑為0.5~2.8μm的範圍內,前述無機系抗菌劑的粒子徑對前述第1纖維層的前述纖維徑的比率係設定成0.1~6.0,前述口罩本體部還包含有隔著前述第2纖維薄片而層積於前述第1纖維薄片相反側的第3纖維薄片,前述第1纖維層構成為較前述第1纖維薄片及前述第3纖維薄片更高密度,前述第2纖維層構成為較前述第1纖維薄片及前述第3纖維薄片更高密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口罩,其中,在前述第2纖維薄片的結構中,前述第1纖維層係配設於較前述第2纖維層更靠近前述第1纖維薄片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口罩,其中, 前述第1纖維薄片係由纖維徑為10~40μm、孔徑為60~100μm之疏水性纖維所構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口罩,其中,前述口罩本體部係在前述第1纖維薄片與前述第2纖維薄片之間,具備有將熱熔膠接著劑以基重為1.0~3.0g/m2的方式塗佈成纖維狀之接合部。
TW099126286A 2009-08-07 2010-08-06 Masks TWI547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4045 2009-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7853A TW201117853A (en) 2011-06-01
TWI547298B true TWI547298B (zh) 2016-09-01

Family

ID=43544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6286A TWI547298B (zh) 2009-08-07 2010-08-06 Mask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20120180800A1 (zh)
EP (1) EP2462992B1 (zh)
JP (1) JP5696047B2 (zh)
KR (1) KR101563040B1 (zh)
CN (1) CN102548439B (zh)
TW (1) TWI547298B (zh)
WO (1) WO20110164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1270B2 (ja) * 2012-03-07 2015-11-11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消臭マスク
JP5916468B2 (ja) * 2012-03-28 2016-05-11 株式会社クラレ 抗菌性ナノファイバー・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ター
JP6161285B2 (ja) * 2012-12-26 2017-07-12 株式会社クラレ 抗菌性ナノファイバー・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ター
JP2014128387A (ja) 2012-12-28 2014-07-10 San-M Package Co Ltd マスク
JP6188406B2 (ja) * 2013-05-02 2017-08-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マスク
CN104116227B (zh) * 2014-04-09 2016-06-29 青岛阳光动力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且有效过滤pm2.5颗粒物的口罩滤片
US10646731B2 (en) * 2014-06-09 2020-05-12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USD785780S1 (en) * 2014-07-22 2017-05-02 Elizabeth Ann Scarbrough Respiratory filtration mask
JP6551776B2 (ja) * 2015-03-25 2019-07-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不織布および炭素繊維不織布
KR101855683B1 (ko) * 2015-06-01 2018-05-09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흡착 멤브레인이 내장된 마스크
JPWO2017073675A1 (ja) * 2015-10-30 2018-08-16 株式会社ジムウェイ 抗ウイルス性衛生マスク
USD767754S1 (en) * 2015-11-02 2016-09-27 Trainingmask, Llc Resistance and filtration breathing device
JP2017133120A (ja) * 2016-01-27 2017-08-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不織布、ならびにそれを具備する集塵フィルタ、微生物または生物組織の培地、およびコスメティック用品
USD821568S1 (en) * 2016-07-20 2018-06-26 Blueair Ab Face mask
WO2018048459A1 (en) 2016-09-09 2018-03-15 TrainingMask L.L.C. Resistance breathing device
USD820974S1 (en) 2016-09-30 2018-06-19 TrainingMask L.L.C. Resistance breathing device
JP7241544B2 (ja) * 2017-02-14 2023-03-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マスク
CN107048531B (zh) * 2017-03-15 2018-10-19 南昌大学 一种防霾口罩
USD908205S1 (en) * 2017-03-16 2021-01-19 Gwo-Tzong Hwang Air filtering mask
AU201712054S (en) * 2017-04-06 2017-05-02 Healthy Breath Ltd A Mask
USD822195S1 (en) * 2017-05-30 2018-07-03 Ascend Eagle Incorporated Medical mask
US11124901B2 (en) 2017-11-27 2021-09-21 First Step Holdings, Llc Composite fabric, method for forming composite fabric, and use of a composite matter fabric
USD844253S1 (en) * 2018-03-12 2019-03-26 Makrite Industries Inc. Face mask
CN111867530A (zh) * 2018-03-14 2020-10-30 花王株式会社 温热器具
US10322312B1 (en) 2018-06-01 2019-06-18 TrainingMask L.L.C. Resistance and filtration breathing device
USD885677S1 (en) * 2019-03-05 2020-05-26 Beard Blanket Llc Facial covering
KR102159651B1 (ko) * 2019-02-20 2020-09-25 주식회사 선진인더스트리 서브필터층을 포함하여 낮은 흡기저항 및 여과효율이 향상된 마스크
USD925726S1 (en) * 2019-06-04 2021-07-20 Lg Electronics Inc. Breathing mask
USD925727S1 (en) * 2019-06-04 2021-07-20 Lg Electronics Inc. Protective face mask
USD925725S1 (en) * 2019-06-04 2021-07-20 Lg Electronics Inc. Breathing mask
CN112545075A (zh) * 2019-09-10 2021-03-26 诗乐氏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型抗菌口罩(诗乐氏)
TWI704000B (zh) * 2020-01-31 2020-09-11 江國慶 口罩與其製作方法
CN111227371A (zh) * 2020-03-18 2020-06-05 东莞市慧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耳带式多层复合口罩及其生产方法
CN113491362A (zh) * 2020-03-18 2021-10-12 香港理工大学 可重复使用的口罩
CA3174421A1 (en) * 2020-04-03 2021-10-07 Aruna Zhamu Antiviral filtration element and filtration devices containing same
USD912240S1 (en) * 2020-04-03 2021-03-02 Jake Butler Face mask
DE102020110057A1 (de) 2020-04-09 2021-10-14 Mondi Ag Atemmask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Atemmaske
CA3179960A1 (en) * 2020-04-09 2021-10-14 Folia Water, Inc. Article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for fomite materials
US20210322908A1 (en) * 2020-04-21 2021-10-21 Ascend Performance Materials Operations Llc Filters and facemasks having antimicrobial or antiviral properties
US20210329990A1 (en) * 2020-04-27 2021-10-28 Ion Defense Technologies, LLC Article fo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using an electroceutical system
DE102020111994A1 (de) 2020-05-04 2021-11-04 Mondi Ag Atemmask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temmasken
JP1699238S (zh) * 2020-05-04 2021-11-08
WO2021230400A1 (ko) * 2020-05-13 2021-11-18 주식회사 알앤에프케미칼 항균 마스크
CN111642839A (zh) * 2020-05-20 2020-09-11 朱杨子 新型高密合性高效过滤医用防护口罩及密封方法
EP3912687A1 (en) * 2020-05-20 2021-11-24 Carl Freudenberg KG Face mask withfilter mediummade from multicomponent filaments
BR102020010359A2 (pt) * 2020-05-25 2021-12-07 Álvaro Pereira Iaccino Método para controle de uso e reuso de máscaras semifacial fornecida em kit com quatro peças de cores distintas
USD955055S1 (en) * 2020-05-28 2022-06-14 Wibit Sports GmbH Protective face mask for water sports
US11284654B2 (en) * 2020-06-10 2022-03-29 Under Armour, Inc. Breathable face mask
KR20220000778A (ko) 2020-06-26 2022-01-04 이현상 필터 탈부착이 가능한 비말 차단용 투명 플라스틱 안면 마스크
IT202000016507A1 (it) 2020-07-08 2022-01-08 Isc S R L Maschera per la respirazione filtrata
US20220008764A1 (en) * 2020-07-12 2022-01-13 Keith Ray Elam All season Non CO2 magnetic filtered multilayered face mask for humans and animals
USD961762S1 (en) * 2020-07-28 2022-08-23 U-Earth Biotech Ltd Protective face mask
WO2022020957A1 (en) * 2020-07-30 2022-02-03 Myant Inc. Adaptive personal protective facial garment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1840841B (zh) * 2020-08-04 2022-04-19 安徽深呼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佩戴的呼吸阀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RU2754935C1 (ru) * 2020-08-21 2021-09-08 Владимир Викторович Михайлов Защитная маска с загубником
CN114073351A (zh) * 2020-08-21 2022-02-22 株式会社来喜安韩国 功能性口罩
RU210758U1 (ru) * 2020-09-29 2022-04-29 Као Корпорейшн Масочный лист
US11123584B1 (en) 2020-10-05 2021-09-21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Personal protective anti-viral face mask
WO2022103816A1 (en) * 2020-11-12 2022-05-1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Multilayer face-covering
USD933309S1 (en) * 2020-12-04 2021-10-12 Yong Zhang 3D mask bracket
USD994875S1 (en) * 2020-12-21 2023-08-08 United One America, Inc. Face mask
USD936906S1 (en) * 2020-12-21 2021-11-23 Xie Xin Face mask
USD1004769S1 (en) 2021-01-21 2023-11-14 Slip IP Holdings Pty Ltd. Face covering
KR102558393B1 (ko) * 2021-02-05 2023-07-25 한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항균·항바이러스용 CuBTC-PP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674414A (zh) * 2021-02-12 2021-04-20 蚌埠火鹤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
USD1000603S1 (en) 2021-03-04 2023-10-03 Devarati Roy Mask
USD1004073S1 (en) 2021-03-04 2023-11-07 Devarati Roy Mask
KR102643700B1 (ko) * 2021-03-19 2024-03-05 주식회사 매직카퍼 항균 마스크
EP4079946A1 (en) * 2021-04-19 2022-10-26 Ergocom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elt-blown non-woven fabric for mask and mask using the melt-blown non-woven fabric
JP7476855B2 (ja) 2021-06-30 2024-05-01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核酸粒子に対する曝露履歴情報の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この利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7934A (en) * 2006-01-24 2007-08-01 Uni Charm Corp Mask
TW200914271A (en) * 2006-11-28 2009-04-01 Uni Charm Corp Composite sheet and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composite sheet
EP2070564A1 (en) * 2006-10-04 2009-06-17 Uni-Charm Corporation Filter for mask and mask formed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0874A (en) * 1970-12-16 1975-11-18 Du Pont Softened fibrillated sheet
US5240479A (en) * 1991-05-17 1993-08-31 Donaldson Company, Inc. Pleated filter media hav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adhesive between layers of filtering material
JPH05153874A (ja) 1991-12-04 1993-06-22 Kanebo Ltd べたがけ栽培用不織布シート
JP3130235B2 (ja) 1995-03-23 2001-01-31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不織布、その積層体及び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US5592935A (en) * 1995-05-03 1997-01-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ositive/negative air pressure adaptor for use with respirators
US5620785A (en) * 1995-06-07 1997-04-15 Fiberweb North America, Inc. Meltblown barrier webs and processes of making same
CN2617412Y (zh) * 2003-05-16 2004-05-26 魏占海 高效医用防护口罩
CN2647352Y (zh) * 2003-07-11 2004-10-13 香港理工大学 防护口罩
JP2007015979A (ja) * 2005-07-07 2007-01-25 Dai Ichi Kogyo Seiyaku Co Ltd 化粧料用表面処理顔料及び化粧品組成物
JP4938260B2 (ja) * 2005-08-02 2012-05-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マスク
JP2007159796A (ja) * 2005-12-14 2007-06-28 Dht Corp マス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7934A (en) * 2006-01-24 2007-08-01 Uni Charm Corp Mask
EP2070564A1 (en) * 2006-10-04 2009-06-17 Uni-Charm Corporation Filter for mask and mask formed using the same
TW200914271A (en) * 2006-11-28 2009-04-01 Uni Charm Corp Composite sheet and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composite she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16462A1 (ja) 2013-01-10
CN102548439B (zh) 2015-03-25
KR101563040B1 (ko) 2015-10-23
EP2462992A4 (en) 2016-12-07
WO2011016462A1 (ja) 2011-02-10
KR20120055584A (ko) 2012-05-31
EP2462992B1 (en) 2018-12-26
EP2462992A1 (en) 2012-06-13
US20120180800A1 (en) 2012-07-19
US20160113336A1 (en) 2016-04-28
JP5696047B2 (ja) 2015-04-08
TW201117853A (en) 2011-06-01
CN102548439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7298B (zh) Masks
JP5155884B2 (ja) 多層式マスク
US10912961B2 (en) Mask having adsorption membrane provided therein
JP4783707B2 (ja) マスク用フィルタ
TWI457156B (zh) Masks
JP6068135B2 (ja) マスク
CN109843102B (zh) 口罩
TW200821010A (en) Novel device
JP2007282720A (ja) 保湿性を有するマスク用布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衛生マスク
JP3232901U (ja) ウイルス抑制マスク
JP2005124777A (ja) 感染予防マスク
JP2011038195A (ja) 複合繊維シート
JP6731768B2 (ja) マスク
KR20080041192A (ko) 마스크
JP6862078B1 (ja) 使い捨てマスク
CN213404957U (zh) 一种口罩
KR102530409B1 (ko) 탄소 나노 튜브 시트를 포함하는 전도성 마스크, 전도성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도성 마스크를 포함하는 기능성 보호복
KR20210157784A (ko) 다층 구조의 부직포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착탈가능한 안면마스크용 부직포 패드
TWM628535U (zh) 遠紅外線負離子口罩及其光熱加工裝置
ES1282837U (es) Mascarilla con ventana transparente de alta eficiencia de filtracion
TWM619320U (zh) 用後即棄式口罩
TWM604218U (zh) 複合式口罩
JP2011125376A (ja) 衛生マス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