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2710B - 光再利用薄片及太陽電池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再利用薄片及太陽電池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2710B
TWI452710B TW098139329A TW98139329A TWI452710B TW I452710 B TWI452710 B TW I452710B TW 098139329 A TW098139329 A TW 098139329A TW 98139329 A TW98139329 A TW 98139329A TW I452710 B TWI452710 B TW I4527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use sheet
front panel
reflec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9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9205A (en
Inventor
Kohei Moronaga
Hideaki Honma
Luis Manuel Murillo-Mora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29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9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2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27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54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H01L31/0547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comprising light concentrating means of the reflecting type, e.g. parabolic mirrors, concentrators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光再利用薄片及太陽電池模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形成於至少一方之面上的凹凸構造,利用光的繞射、散射、折射或反射作用,使光偏向於指定方向,可再利用於先前所損失的光的光再利用薄片,及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的太陽電池模組。
近幾年,伴隨太陽電池模組的普及,正在各種領域利用太陽電池模組。例如,在裝載於台式電子計算機等小型電子機器上的較小機器利用太陽電池模組,作為家庭用在住宅安裝太陽電池模組,在大規模發電設施中利用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發電系統,甚至利用太陽電池模組作為人造衛星的電源。此種太陽電池模組例如揭示於特開2001-295437號公報中。
此種太陽電池主要是發電量與照射光的面積成比例而增加。
因此,要使發電效率提高,除了改善密封技術、製膜技術等製造技術之外,如何擴大太陽電池模組的開口率(可發電的面積相對於全面積的比例)是重要的課題。
此外,特別是在由單晶矽或多晶矽構成的太陽電池組電池之製法方面,有矽的成本較高的問題。
此外,用於將太陽電池組電池貼在模組上的成本也要加在製造成本上。
於是,提出一種利用為太陽電池組電池構成構件的矽的量較少,可藉由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沉積)法等技術成膜的薄膜矽的太陽電池組電池的技術。
然而,上述方式特別是紅外光容易透過薄膜矽的太陽電池組電池,所以光的吸收率較低。
於是,為了提高光的利用效率,提出一種敢於使射入的光散射,爭取透過薄膜矽的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光的光路長,藉此使光的利用效率提高的構造。
一般在非晶矽太陽電池中,已知兩種構造。
作為第1構造,已知在玻璃等透光性基板上形成SnO2 或ITO(氧化銦錫)等透明導電膜,並在透明導電膜上依序層積非晶質半導體(Si)的p層、i層、n層的構造。
作為第2構造,已知在金屬基板電極上依序層積非晶質半導體(Si)的n層、i層、p層而形成光電轉換活性層,並在光電轉換活性層上層積透明導電膜的構造。
特別是在第1構造方面,具有以下優點。具體而言,由於依p-i-n層的順序形成非晶質半導體,所以可使透光性絕緣基板起作用作為太陽電池的基底基板,並可使其起作用作為被覆太陽電池表面的玻璃蓋片。此外,由於開發了具有耐電漿性的由SnO2 等構成的透明導電膜,所以可在透明導電膜上以電漿CVD法形成由非晶質半導體構成的光電轉換活性層。因具有此種優點,故上述第1構造現在多被使用。
再者,作為形成由非晶質半導體構成的光電轉換活性層,可使用輝光(glow)放電分解原料氣體的電漿CVD法、或光CVD法的氣相沉積法。藉由利用此等方法,可形成大面積的薄膜。
此外,非晶質Si太陽電池可以100℃~200℃程度的比較低溫形成。因此,作為用於形成非晶質Si太陽電池的基板,可使用各種材質的基板。通常,經常被使用的基板為玻璃基板或不銹鋼基板。
此外,在非晶質Si太陽電池方面,將光轉換為電的轉換效率成為最大時的矽的光吸收層的膜厚為500nm程度。因此,要使轉換效率提高,在光吸收層的膜厚內使光的吸收量增大為重要。為了使轉換效率提高,先前藉由在玻璃基板上的表面形成具有凹凸的透明導電膜、或在不銹鋼基板上的表面形成具有凹凸的金屬膜,以使光吸收層中的光的光路長增加。
在使用此種方法所製造的太陽電池方面,增加了光吸收層中的光路長,與在光吸收層的表面上沒有形成凹凸的平坦的基板上形成有非晶質Si太陽電池的構造相比,光的利用效率顯著地提高。
且說作為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凹凸的一般方法,可列舉利用常壓CVD法形成為透明電極的SnO2 膜的方法。
此外,作為在不銹鋼等金屬基板上形成凹凸的方法,使用有以下方法:在利用蒸鍍法或濺鍍(sputtering)法形成Ag之際,調整形成條件、或在Ag形成後進行熱處理。
如上述的薄膜太陽電池具有以下構造:在透光性絕緣基板上依序形成透明導電膜、加氫非晶碳化矽(a-SiC:H) p層、加氫非晶矽(a-Si:H) i層、加氫非晶矽(a-Si:H) n層、透明導電膜、及背面電極。
而且,如前所述,在透明導電膜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狀,藉此形成於透明導電膜上部的各層具有凹凸構造。
形成薄膜太陽電池等半導體元件於撓性基板或輕量基板上的情況,一直在使用具有高耐熱性的聚醯亞胺樹脂。
形成凹凸於此種樹脂上的方法揭示於特開平4-61285號公報等。
此外,專利第3749015號公報中揭示了利用V槽的周期構造使光回歸反射,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技術,並且揭示了V槽頂角最好是50度到90度。
此外,揭示了作為V槽的周期的間距,最好是10μm到20μm。
此外,若縮小太陽電池組電池401的配置間隔,則會產生洩漏電流。因此,需要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401之間的區域。
例如,如圖47所示,已知配置背面構件402於太陽電池模組400的背面的構造。此種構造例如揭示於特開平10-284747號公報、專利第3670835號公報、特開2006-319250號公報中。依據此構造,射入太陽電池模組400的光H0之中,使射入相互鄰接的太陽電池組電池401之間的區域的光H1以背面構件402使光H1反射或散射,得到光H2。然後,藉由使光H2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401,而再利用光。
然而,在此種構造方面,得不到充分的發電效率。
再者,在圖47中,符號403為填充層,在此填充層403內,離開一定的間隔而排列有複數個太陽電池組電池401。此外,符號404為設於背面構件402上的凹凸部。此外,符號51為前面板。
如上所述,提高先前太陽電池模組的每單位面積的發電效率此種要求雖多,但還得不到充分的發電效率。
作為其理由,是因為使光回歸反射而利用的情況,由於未使其適當角度地回歸反射,所以損失許多回歸反射的光。
例如,如專利第3749015號公報或特開平10-284747號公報中所揭示,將V槽頂角設定在50度到90度的情況,如圖4B所示,光H1以V槽的周期構造進行多重反射。因此,反射光回到光H1入射的位置,或者反射光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非有效區域。結果,光的利用效率不提高。
此外,如特開2006-319250號公報中所揭示,在利用光擴散層或微透鏡陣列散射光的情況,利用散射而以各種角度再反射散射光。此情況,如圖4B或圖4C,許多散射光回到光H1入射的位置,或者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非有效區域。結果,光的利用效率不提高。
因此,若是只使入射的光H1單純地偏向或散射,則再利用許多被偏向、散射的光的效率(光的利用效率)不提高。
如上所述,提高先前太陽電池模組的每單位面積的發電效率此種要求雖多,但因產生被損失的光,故還得不到充分的發電效率。
本發明係有鑑於如上所述之課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有效地再利用於先前被損失的光,而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光再利用薄片、及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的太陽電池模組。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係用於太陽電池模組,該太陽電池模組係具備:透明的前面板,其係具有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填充層,其係層積於與前述光入射面相反之面,並且透過前述前面板的光會透過;及太陽電池組電池,其係埋設於前述填充層內,在與前述前面板對向之面具有受光面,並且以前述受光面接受透過前述填充層的光而轉換為電能。特別是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係設於與前述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前述受光面相反側的前述填充層之面上,並且包含:反射形成層,其係具有包含第1傾斜部與第2傾斜部的凹凸部;及反射面,其係設於前述凹凸部的表面;使不以前述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前述受光面接受光而透過前述填充層的第1光朝向前述前面板反射而生成第2光,在前述光入射面與前述前面板的外部的界面,使前述第2光反射而生成第3光,使前述第3光射入前述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前述受光面;由起因於前述第1傾斜部的反射所生成的第2光具有對於前述第1光的第1角度,朝向前述前面板前進,在以第1距離離開前述凹凸部的前述前面板的第1界面部被反射,而轉換為前述第3光;由起因於前述第2傾斜部的反射所生成的第2光具有小於對於前述第1光的前述第1角度的第2角度,朝向前述前面板前進,在以小於前述第1距離的第2距離離開前述凹凸部的前述前面板的第2界面部被反射,而轉換為前述第3光。
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基材,前述反射形成層形成於前述基材的上面。
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基材,一體形成前述反射形成層與前述基材。
在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前述反射形成層包含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層,前述反射面為前述反射層的表面。
在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前述反射形成層含有散射反射光的散射反射體。
在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在沿著前述反射面的預定位置的與前述光入射面平行的平行面和前述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係伴隨前述預定位置沿著前述反射面接近前述前面板而增加。
在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在前述凹凸部,以θrb表示在前述反射面與前述前面板的距離為最大的位置的前述平行面和前述反射面形成的角度,以S表示前述凹凸部的排列間距,以d表示前述凹凸部的深度時,滿足式tan(90°-2θrb)‧S/2>d。
在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在對於與前述光入射面平行的平行面垂直的方向且與前述第1光的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第2傾斜部與前述光入射面的距離大於第1傾斜部與前述光入射面的距離,第1傾斜部與前述平行面形成的角度大於第2傾斜部與前述平行面形成的角度。
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在一方向延伸的形成為帶狀的複數前述凹凸部,沿著前述反射形成層與前述填充層的界面而相互平行地排列前述複數凹凸部。
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在一方向延伸的形成為帶狀的複數前述凹凸部,以沿著前述反射形成層與前述填充層的界面而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前述複數凹凸部。
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由獨立的光學元件構成的複數前述凹凸部,在二次元方向排列前述光學元件。
在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前述光學元件形成為略圓錐狀、略角錐狀、略橢圓錐狀、略圓柱狀或略截頭圓錐狀、略截頭角錐狀、略截頭橢圓錐狀、略半球、略半橢圓體、剖面形狀為略U字形狀的任一形狀。
在本發明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構成前述凹凸部的光學元件係沿著前述反射層與前述填充層的界面而排列的微透鏡。
本發明第2形態的太陽電池模組包含上述第1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係用於太陽電池模組,該太陽電池模組係具備:透明的前面板,其係具有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填充層,其係層積於與前述光入射面相反之面,並且透過前述前面板的光會透過;及太陽電池組電池,其係埋設於前述填充層內,在與前述前面板對向之面具有受光面,並且以前述受光面接受透過前述填充層的光而轉換為電能。特別是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係設於與前述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前述受光面相反側的前述填充層之面上,並且包含:反射形成層,其係具有凹凸部;及反射面,其係設於前述凹凸部的表面;使不以前述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前述受光面接受光而透過前述填充層的第1光朝向前述前面板反射而生成第2光,在前述光入射面與前述前面板的外部的界面,使前述第2光反射而生成第3光,使前述第3光射入前述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前述受光面;前述第1光一部分的直行光係由前述反射面的反射所轉換為具有對於前述直行光的第1角度,並朝向前述前面板前進的第2光,具有前述第1角度的前述第2光係在以第1距離離開前述凹凸部的前述前面板的第1界面部被反射,而轉換為前述第3光;前述第1光一部分的折射光係由前述反射面的反射所轉換為具有大於對於前述直行光的前述第1角度的第2角度,並朝向前述前面板前進的第2光,具有前述第2角度的前述第2光係在以大於前述第1距離的第2距離離開前述凹凸部的前述前面板的第2界面部被反射,而轉換為前述第3光。
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基材,前述反射形成層形成於前述基材的上面。
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基材,一體形成前述反射形成層與前述基材。
在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前述反射形成層包含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層,前述反射面為前述反射層的表面。
在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前述反射形成層含有散射反射光的散射反射體。
在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在沿著前述反射面的預定位置的與前述光入射面平行的平行面和前述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係伴隨前述預定位置沿著前述反射面接近前述前面板而減少。
在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在前述凹凸部,以θrb表示在前述反射面與前述前面板的距離為最大的位置的前述平行面和前述反射面形成的角度,以S表示前述凹凸部的排列間距,以h表示前述凹凸部的高度時,滿足式tan(90°-2θrb)‧S/2>h。
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在一方向延伸的形成為帶狀的複數前述凹凸部,沿著前述反射形成層與前述填充層的界面而相互平行地排列前述複數凹凸部。
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在一方向延伸的形成為帶狀的複數前述凹凸部,以沿著前述反射形成層與前述填充層的界面而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前述複數凹凸部。
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最好包含由獨立的光學元件構成的複數前述凹凸部,在二次元方向排列前述光學元件。
在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前述光學元件形成為略圓錐狀、略角錐狀、略橢圓錐狀、略圓柱狀或略截頭圓錐狀、略截頭角錐狀、略截頭橢圓錐狀、略半球、略半橢圓體、剖面形狀為略U字形狀的任一形狀。
在本發明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中,最好構成前述凹凸部的光學元件係沿著前述反射層與前述填充層的界面而排列的微透鏡。
本發明第4形態的太陽電池模組包含上述第3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
在本發明方面,藉由有效地再利用於先前所損失的光,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並可提高太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
以下,根據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再者,在用於以下說明的各圖式中,為了使各構件成為可識別的大小,適當地變更各構件的比例尺。
(實施形態1)
圖1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圖2係本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圖3係顯示形成於本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反射用凹部一例的立體圖。
太陽電池模組200如圖1所示,包含光再利用薄片20、填充層21及前面板22。依序層積此等光再利用薄片20、填充層21、前面板22。
此外,在填充層21內,在對於填充層21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以一定的間距,矩陣狀地排列複數個太陽電池組電池30。
前面板22為太陽光或照明光等光源L的光透過的板。前面板22係保護太陽電池組電池30,以防止衝擊、污垢、水分的滲入等,由透過率高的透明材料構成。
例如,作為前面板22的材質,可使用強化玻璃、藍寶石玻璃等玻璃、或PC(聚碳酸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樹脂薄片。
此外,前面板22的厚度,若為強化玻璃,則可使用約3~6mm的板,若為樹脂薄片,則可使用100μm~3000μm的板。
光再利用薄片20如圖1、圖2所示,包含基材2及層積於此基材2上面的反射形成層3。在反射形成層3上面,沿著和與前面板22的光入射面110平行的平面P平行的面而形成反射光的複數個凹部201。在和與光入射面110平行的平面P平行的面的凹部201的剖面積,係在凹部201的深度方向,隨著凹部201表面的一部分接近前面板22側而擴大。凹部201具有彎曲狀的反射面。
而且,以與前面板22的光入射面110平行的面P與凹部201的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在凹部201的深度方向,隨著接近前面板22側而變大的方式,構成凹部201。
再者,凹部201的反射面以高反射率的金屬反射層4覆蓋。
此外,反射層4的表面為反射面100。在此反射面100上層積有填充層21。
此實施形態1的凹部201如圖3所示,形成為在一方向延伸的帶狀。沿著與前面板22的光入射面110平行的面而相互平行地排列帶狀的凹部201。
此外,作為凹部201的構造,可以是在二次元方向,一定間距或隨機地排列如凹透鏡狀的獨立的複數個光學元件的構造。
此外,填充層21為密封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層。作為填充層21的材料,可使用用以使射入填充層21的光H0透過的光線透過率高的材料。作為填充層21的材料,例如難燃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樹脂)被廣泛使用。
如圖1所示,光源L的光從太陽光、照明光之側F垂直射入前面板22的光入射面110的光H0射入前面板22,其後光H0透過前面板22,朝向填充層21前進。
再者,光入射面110的法線NG為與使前面板22最穩定而使其配置於平面P上的狀態的平面P的法線平行的方向。
此外,所謂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的光,係與法線NG平行地射入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光。
此外,射入前面板22的光H0之中,透過填充層21的一部分的光為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H10,其他一部分的光為朝向光再利用薄片20前進的光H1。
太陽電池組電池30具有利用光電效應而將射入受光面J的光轉換為電能的功能,可從單晶矽型、多晶矽型、薄膜矽型、CISG(Cu、In、Ga、Se的化合物)系薄膜型等許多種類中選擇。
此外,複數個太陽電池組電池30以電極相互連接,構成模組。
從填充層21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H10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轉換為電能。
通常,對於光入射面110傾斜射入的光與垂直射入的光H0相比,以光入射面110反射的比例較多,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量較少,可利用於發電的光量較少。
因此,入射光H0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時,效率最高。
於是,入射光H0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時,即太陽對於光入射面110位於略垂直方向時,可使光效率提高。因此,太陽與太陽電池模組的相對位置,對太陽電池模組全體的效率提高顯著地給與影響。
於是,使用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20具有下述構造:入射光H0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時,可使光效率最提高。
光再利用薄片20具有下述功能:以光再利用薄片20的反射面100反射透過太陽電池組電池30本身的光或射入相互鄰接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間的光H1。
以反射面100反射的光H2為前面板22與大氣之間等的界面所再度反射,成為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的光H3,在太陽電池組電池30被光電轉換。
藉此,與無光再利用薄片20的構造的太陽電池模組相比,具有可提高光利用效率的效果。
入射光H0在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狀態射入光入射面110時,可以高的效率獲得上述光再利用的效果。被反射的光H2被最有效地轉換為光H3,光H3在太陽電池組電池30被光電轉換。
圖1所示的反射光H2前進的方向,可利用構成光再利用薄片20的反射面100的凹部201的構造控制。藉此,可使許多的光射入受光面J。
再者,在圖3~圖6中,法線N為與反射面100上的任意一點的切面垂直的直線。
此外,在圖4A中,所謂薄片法線NB,係對於光再利用薄片20的V字狀凹凸構造的平面P的方向垂直的法線。
此外,反射面100的角度θr為此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
通常,薄片法線NB以對於入射面100的法線NG平行的方式配置,所以入射光H1對於薄片法線NB平行地射入。
如圖1所示,在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間的區域R,即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R,不進行光電轉換。然而,藉由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側的受光面J側,反射透過此區域R而射入光再利用薄片20的H1,卻可有效地利用上述的光H1。
此情況,透過區域R而射入反射面100,並以反射面100反射的光H2,如圖4A所示,若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的入射角度θ2十分地大,則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充分反射,作為光H2,向指定方向被反射。因此,可使反射光H2有效地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方向。
若增大上述入射光H1與反射光H2形成的角度,則可使反射光H2也射入分離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因此,可利用射入離開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處的光H1,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受光面的光量增加,結果,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因此,需要增大反射面100的角度θr,若入射光H1與反射光H2形成的角度為35度以上,則可獲得充分的效果。
即,最好反射面100的角度θr為35度/2=17.5度以上。
然而,角度θr大於30度的情況,如圖4B所示,射入反射面100的H1會從凹凸構造的反射面100朝向與此反射面100相鄰的反射面100a被反射。再度射入鄰接的反射面100a,產生為反射面100、100a所連續地反射的光H4。
將如此射入反射面100的光再度射入鄰接的反射面100a,並連續地以反射面100、100a反射的現象稱為多重反射。
多重反射的光H4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由於光H4的入射角θ2小於35度,所以不被充分反射,而一部分的光轉換為向大氣透過的光H5,產生無助於光電效應的損失光。
因此,若凹部201的反射面100的角度θr為30度以下,則不產生多重反射,所以作為凹部201的反射面100的角度θr,最好為30度以下。
此外,凹部201的反射面100的角度θr小於17.5度的情況,如圖4C所示,射入凹部201的反射面100的光H1如圖4B,不進行多重反射。然而,以凹部201的反射面100反射的光H2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由於光H4的入射角θ2小於35度,所以不被充分反射,而被轉換為向大氣透過的光H5,產生損失光。
此情況,無法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方向充分反射垂直射入太陽電池模組200的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間的區域R的光H1。因此,不能充分獲得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受光面的光。
因此,若凹部201的反射面100的角度θr為17.5度以上,則入射角θ2大於35度,所以作為凹部201的反射面100的角度θr,最好為17.5度以上。
因此,光再利用薄片20的凹部201的構造,最好設定成如圖4A,在凹部201的反射面100反射光H1後,不產生多重反射,並且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光H2充分反射的角度。
此外,在凹部201,反射面100的角度θr為17.5度以上30度以下的面積的比例,最好為反射面100的角度θr小於17.5度大於30度之面的面積的比例以上。
此外,在凹部201,反射面100的角度θr為17.5度以上30度以下之面的比例小於其以外的角度的面積的比例的情況,無法使充分的光量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受光面。
再者,具有反射面100的凹部201具有微觀的凸狀。在光的波長的10倍程度的範圍,被稱為米氏(Mie)散射的區域,為散射區域。由於可見光區域為460nm至780nm,所以藉由進行7.8μm以下的粗糙度的面狀態成為光滑之類的平滑(smoothing)處理,可求出法線N。
作為此測量方法,最好使用雷射顯微鏡。
此外,也可使用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的剖面測量。
此外,此時薄片法線NB可視為與載置有光再利用薄片20的試樣台垂直的線。
反射面100的角度θr的值,最好為更大的值。此情況,以反射面100反射的光H2射入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之際,入射角θ2更大,充分反射的機率變高。
然而,如圖4B所示,單純地增大反射面100的角度θr的情況,產生多重反射,以反射面100反射的光H2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不充分反射,而透過前面板22,產生損失光。
於是,為了增大角度θr之值且實現不產生多重反射的凹部201,在本發明中,發現圖5A、圖5B及圖6所示的構造。
茲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參閱圖2、圖5A及圖5B加以說明。
圖2係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1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圖5A及圖5B係本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說明圖。
本實施形態1的光再利用薄片20,如圖2、圖5A及圖5B所示,包含基材2及層積於基材2上面的反射形成層3。在反射形成層3的上面,沿著和與前面板22的光入射面110平行的平面P平行的面而形成有反射光的複數個凹部201。此外,與凹部201的前面板22平行的平行面P的凹部201的剖面積,係在凹部201的深度方向,從凹部201的底部201a朝向凹部201的頂部201b,即隨著接近前面板22側而擴大。此外,凹部201具有彎曲狀的反射面。再者,在凹部201上的預定位置的平行面P與凹部201的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係伴隨預定位置沿著反射面100從凹部201的底部201a朝凹部201的頂部201b去而增加。即,以在接近底部201a的位置的角度θrb變小,在接近頂部201b的位置的角度θrt變大的方式,角度θr變化。
再者,凹部201的反射面以高反射率的金屬反射層4覆蓋。
此外,反射層4的表面為反射面100。在此反射面100上層積有圖1所示的填充層21。
再者,在圖5A及圖5B中,Nb為在凹部201的底部201a附近的法線,Nt為在凹部201的頂部201b附近的法線。
此外,換言之,本實施形態1的光再利用薄片20包含:反射形成層3,其係具有包含頂部201b(第1傾斜部)與底部201a(第2傾斜部)的凹部201(凹凸部);及反射面100,其係設於凹部201的表面。光再利用薄片20使不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接受光,而透過填充層21的入射光H1、H1b、H1t(第1光)朝向前面板22反射,生成反射光H2b、H2t(第2光)。光再利用薄片20在光入射面110與前面板22的外部的界面,使反射光H2b、H2t反射,生成反射光H3b、H3t(第3光)。光再利用薄片20使反射光H3b、H3t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
在此種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由起因於頂部201b的反射所生成的反射光H2t(第2光)具有對於入射光H1t(第1光)的第1角度,並朝向前面板22前進。反射光H2t在以第1距離70離開凹部201的前面板22的第1界面部71被反射,而轉換為反射光H3t(第3光)。
在此種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由起因於底部201a的反射所生成的反射光H2b(第2光)具有小於對於入射光H1b(第1光)的第1角度的第2角度,並朝向前面板22前進。反射光H2b在以小於第1距離70的第2距離80離開凹部201的前面板22的第2界面部81被反射,而轉換為反射光H3b(第3光)。
此處,第1角度為頂部201b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2倍的角度。此外,第2角度為底部201a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2倍的角度。
再者,在圖5A中,頂部201b相當於第1傾斜部,但在圖5B中,為法線Nm起點的中間部則相當於第1傾斜部。
在具有此種結構的本實施形態1中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垂直射入前面板22的光入射面110的入射光H1之中,射入凹部201的底部201a附近的光H1b如圖5A所示,射入角度θrb的反射面100而被反射,被轉換為光H2b。
此光H2b在作為凹部201的第1構件的底部201a附近的反射面100產生,不射入鄰接於第1構件的作為凹部201的第2構件的反射面100。光H2b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以入射角度θ2b射入,在此界面被充分反射,被轉換為光H3b。
另一方面,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垂直射入前面板22的光入射面110的入射光H0之中,射入凹部201的頂部201b附近的光H1t如圖5A所示,射入角度θrt的反射面100而被反射,被轉換為光H2t。
此光H2t在作為凹部201的第1構件的頂部201b附近的反射面100產生,不射入鄰接於第1構件的作為凹部201的第2構件的反射面100。光H2t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以入射角度θ2t射入,在此界面被充分反射,被轉換為光H3t。
在上述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角度θrt為大於角度θrb的值。因此,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入射角度θ2t也是大於入射角度θ2b的值,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充分反射光的機率變高,可以高的效率利用光。
可得到上述效果的凹部201的形狀滿足下述數式1、2:
θrb<θrm<θrt 數式1
tan(90°-2θrb)×S/2>d 數式2
此處,θrb表示平行面P與反射面100形成的角度,並且表示前面板22與凹部201的表面的距離為最大的位置,即周期構造剖面的谷部附近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
此外,θrt表示平行面P與反射面100形成的角度,並且表示前面板22與凹部201的表面的距離為最小的位置,即周期構造剖面的頂部附近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
此外,θrm表示平行面P與反射面100形成的角度,並且表示谷部與頂部之間的中間部的角度。
此外,S表示凹部201的排列間距。
此外,d表示凹部201的深度。
由於如上述滿足數式1,所以射入光再利用薄片20的光為接近頂部的位置的反射面100所反射,射入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的入射角度變得更大。因此,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充分反射的機率變高。
在上述數式2中,如圖5B所示,光H1b與反射面100的法線Nb形成的角度和反射面100的角度θrb相等,所以以反射面100反射的光H2b與平面方向(平行面P)形成的角度為90°-2θrb。
在滿足數式2的凹部201的形狀方面,由於垂直射入周期構造剖面的谷部附近的光不進行多重反射,而被反射,所以被有效地偏向於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
反射面的形狀並不限定於如圖5A及圖5B所示的曲線形狀。例如,也可以是以剖面為兩邊以上的多角形狀所形成的多角形狀。或者也可以是組合上述多角形狀與曲線的形狀。
此處,構造上的重要之點,係射入凹部201的底部201a附近的光H1b不進行多重反射,伴隨具有角度θrm的反射面上的位置接近太陽光、照明光之側F,而角度θrm的值逐漸變大。
將用以實現上述構造的條件顯示於下述之式:
tan(90°-2θrm)(S/2+t)>d-T 數式3
在數式3中,θrm表示在凹部201的頂部201b附近的反射面100和與前面板22的光入射面110平行的平行面P形成的角度。
此外,S表示凹部201的排列間距。
此外,d表示凹部201的深度。
此外,t表示在與平行面P平行的方向,在凹部201的底部201a附近的法線Nb的起點位置和在凹部201的頂部201b附近的法線Nm的起點位置之間的距離。
此外,T表示在與平行面P垂直的方向,在凹部201的底部201a附近的法線Nb的起點位置和在凹部201的頂部201b附近的法線Nm的起點位置之間的距離(高度)。
在基於數式3的光H2m的光路方面,在射入作為凹部201的第1構件的反射面100而被反射、偏向的光H2m在偏向方向,行進到最接近光H2m的凹部201的頂部201b附近的情況,即只行進與平面P平行方向的距離(S/2+t)的情況,光H2m通過比鄰接於第1構件的作為凹部201的第2構件的頂部201b更接近前面板22的位置。即,光H2m不射入頂部201b的反射面100。因此,不產生多重反射。
此外,最好角度θrb、θrm及θrt滿足17.5°≦θrb<θrm<θrt<45°。
若反射面100的角度θrb、θrm及θrt為17.5度以上,則即使是光射入反射面100的哪個位置的情況,以反射面100反射的光H2在前面板22與大氣的界面,也可獲得具有充分地大的值的入射角度。藉此,光被充分反射而有效地偏向於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
反射面100的角度θrb、θrm及θrt為45度以上的情況,以反射面100反射的光H2在與前面板22平行方向,或從前面板22朝向太陽光、照明光之側F偏向。因此,最好反射面100的角度θr小於45度。
(實施形態2)
圖6係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2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
此實施形態2中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係顯示上述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上述實施形態1與實施形態2係對於以下所述的構造不同。
實施形態2顯示與實施形態1中所示的構造相反的構造。即,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填充層側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在此基材2與填充層相反的下面設有反射形成層3。在此反射形成層3與基材2相反的下面,以與上述實施形態1中所示的凹部201相反形狀,並且具有與凹部201同一傾斜角度的方式,形成有彎曲成凹狀的反射面100。在具有此種構造的實施形態2的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沿著和與前面板的光入射面平行的平面P平行的面而形成有複數個反射用凹部204。凹部204的反射面以高反射率的反射層4覆蓋。
此情況,反射層4與凹部204的界面成為反射面100。在此種實施形態2方面,也可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1同樣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具有如圖6的形狀的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與圖2所示的構造相比,構造層(反射形成層)的頂部6與平面P的角度更加成為鈍角。因此,可使具有所希望形狀的光再利用薄片20容易成型。此外,對於成型後的創傷、摩擦等的耐受性提高,所以處理性提高。
(實施形態3)
圖7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3方面,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複數個矩形太陽電池組電池30如圖7所示,在平面上的X方向及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排列成矩陣狀。
而且,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形成有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間或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122。在區域122上,在光再利用薄片20的寬度方向(光再利用薄片20的較短方向、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平行地配設有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並在光再利用薄片20的長度方向(X方向)延伸的帶狀凹部201。
此情況,射入區域122X的凹部201的光的利用效率佳。
再者,在圖7中,箭頭N為對於帶狀凹部201的反射面的法線,箭頭H2表示從凹部201的反射面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反射方向。
(實施形態4)
圖8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4方面,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複數個矩形太陽電池組電池30如圖8所示,在平面上的X方向及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排列成矩陣狀。
而且,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形成有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間或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122。在區域122上,在與光再利用薄片20的長度方向交差的傾斜方向延伸,並以一定的間距平行地排列有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的帶狀凹部201。
再者,在圖8中,箭頭N1為對於凹部201的反射面的法線,箭頭H2表示從凹部201的反射面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反射方向。
在如此構成的太陽電池模組方面,凹部201以帶狀凹部延伸的方向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邊延伸的方向以任意的角度交叉的方式排列。藉此,與圖7相比,可將射入區域122的光轉換為以凹部201的反射面反射的光H2,並且使光H2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因此,可更有效地偏向。
(實施形態5)
圖9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5方面,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複數個矩形太陽電池組電池30如圖9所示,在平面上的X方向及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排列成矩陣狀。
而且,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形成有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間或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122。在區域122上配設有由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曲面的帶狀凹部構成的反射區域120。
再者,在圖9中,箭頭N為對於帶狀凹部的反射曲面的法線,箭頭H2表示從凹部的反射面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反射方向。
在如此構成的太陽電池模組方面,藉由使其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位置對應,以包圍太陽電池組電池30周圍的方式排列反射區域120,可使以反射區域120反射的光H2更有效地偏向於太陽電池組電池30。
(實施形態6)
圖10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6方面,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複數個矩形太陽電池組電池30如圖10所示,在平面上的X方向及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排列成矩陣狀。
而且,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形成有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間或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122。在區域122上設有藉由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的帶狀凹部以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而構成的反射區域120。
再者,在圖10中,箭頭N1、N2為對於相互交叉的凹部的反射面的法線,箭頭H2表示從相互交叉的凹部的反射面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反射方向。
此外,帶狀凹部相互交叉的角度適當設定即可,最好為30度~90度。
如此,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使用藉由帶狀凹部以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而構成的反射區域120的情況,形成為矩形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一邊與帶狀凹部交叉。最好以下述方式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與帶狀凹部:以凹部的反射面反射的光H2對於太陽電池組電池30偏向。
此外,如圖10所示般地配置帶狀凹部的情況,與圖9相比,可使用凹部的形狀在面內為均勻的光再利用薄片20。藉此,太陽電池組電池30與光再利用薄片20的對準成為簡便,故可簡化製造步驟。
(實施形態7)
圖11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用凹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立體圖。
此實施形態7的光再利用薄片20的反射區域120如圖11所示,係組合複數個第1凹部101與複數個第2凹部而構成。具體而言,將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的複數個帶狀第1凹部101以在其寬度方向相互鄰接的方式排列。以相互交叉的方式組合比第1凹部101長的複數個帶狀第2凹部102與複數個第1凹部101。
再者,在圖11中,箭頭N1、N2為對於相互交叉的第1凹部101與第2凹部102的反射面的法線。
此實施形態7的反射區域120的第1凹部101與第2凹部102的交叉角度適當設定即可,最好為30度~90度。
(實施形態8)
圖12A~圖12C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及形成於其的反射用凹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剖面圖。
在此實施形態7方面,一體形成於構成光再利用薄片20的反射形成層3上面的反射用凹部,如圖12B及圖12C所示,係由獨立的光學元件5所構成。例如,反射用凹部以具有反射面100的略圓錐形狀的微透鏡5A的組合構成。藉由在反射形成層3上沿著其上面,在二次元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或隨機的間距排列此種光學元件5,以構成光再利用薄片20。
在圖12B所示的光學元件5A方面,以D表示直徑,以d表示從基部到頂部的高度。光學元件5A形成為凸型的圓錐形狀。光學元件5A的外側面構成彎曲為二次曲線狀的反射面100。
在圖12B中,以θ rb表示在光學元件5A基部側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以θ rt表示在光學元件5A頂部側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此外,以θ rm表示在光學元件5A的頂部與基部之間的中間部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此處,以隨著中間部從光學元件5A的基部朝頂部去而角度值逐漸變大的方式,設定角度θ rm。
在此種光學元件5A方面,與圖5A及圖5B所示的情況同樣,射入光學元件5A的基部5Ab附近的光射入具有角度θrb的反射面100而被反射,成為與圖5A及圖5B所示的光H2b同樣的反射光。
此外,此反射光不射入形成於相互鄰接的光學元件5A的反射面100,而以入射角度θ2b射入圖5A及圖5B所示的前面板的光反射面與大氣的界面,被充分地反射。
此情況,由於角度θrm、θrt的值大於角度θrb,所以到前面板的光入射面與大氣的界面的入射角度也大於角度θrb的情況。藉此,在前面板的光入射面與大氣的界面產生充分的反射光的機率變高,可更有效地利用光。
此外,在藉由在二次元方向排列圖12B所示的獨立的光學元件5而構成的圖12C的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射入光學元件5的反射面100而被反射的光H2被偏向於放射方向。即,如圖3或圖11所示,與排列有帶狀凹部的情況相比,在圖12C中,可使光偏向於二次元方向。因此,如圖7~圖10所示,無需調整太陽電池組電池的位置和光再利用薄片20的位置,可簡化製造步驟,並可防止起因於太陽電池組電池和光再利用薄片之間的對準不良的光利用效率的減低。
(實施形態9)
圖13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3所示的光學元件5B形成為直徑為D、深度為d的凹型的圓錐形狀。光學元件5B的內側面設有彎曲為二次曲線狀的反射面100。
以θrb表示在光學元件5B的底部5Bb側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以θrt表示在光學元件5B的開口5Bt側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此外,在光學元件5B方面,以θrm表示在底部5Bb與開口5Bt之間的中間部的反射面1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此處,以隨著中間部從光學元件5B的底部5Bb朝開口5Bt去而角度值逐漸變大的方式,設定角度θrm。
在此種光學元件5B方面,與圖5A及圖5B所示的情況同樣,射入光學元件5B的底部5Bb附近的光射入具有角度θrb的反射面100而被反射,成為與圖5A及圖5B所示的光H2b同樣的反射光。
此外,此反射光不射入形成於相互鄰接的光學元件5B的反射面100,而以入射角度θ2b射入圖5A及圖5B所示的前面板的光反射面與大氣的界面,被充分地反射。
此情況,由於角度θrm、θrt的值大於角度θrb,所以到前面板的光入射面與大氣的界面的入射角度也大於角度θrb的情況。藉此,在前面板的光入射面與大氣的界面產生充分的反射光的機率變高,可更有效地利用光。
作為圖12B的光學元件5A及圖13的光學元件5B的形狀,可採用無間隙地配置開口部為略圓形狀、略橢圓形狀、多角形且彎曲為凹狀的多角凹透鏡部的結構。
(實施形態10)
圖14A及圖14B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4A所示的光學元件5形成為具有長軸a及短軸b的橢圓錐形狀。光學元件5的側面具有例如如圖12B的光學元件5A、或圖13的光學元件5B所示的反射面。
使用複數個此種光學元件5,以長軸a相互平行的方式,以一定的間距排列光學元件5,藉此構成光再利用薄片。
藉由如此將光學元件5形成為橢圓錐形狀,可使由光學元件5的反射面反射的光強烈地偏向於任意的方向。
特別是開口部為橢圓形狀的情況,可使光強烈地偏向於與橢圓形狀的長軸a略正交的方向。
因此,藉由使與橢圓形狀的長軸a略正交的方向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圖14B所示的光學元件5形成為具有長軸a及短軸b的橢圓錐形狀。光學元件5的側面具有例如如圖12B的光學元件5A、或圖13的光學元件5B所示的反射面。
使用複數個此種光學元件5,以長軸a不相互平行的方式,且以不均勻的間距排列光學元件5,藉此構成光再利用薄片。
藉由如此排列光學元件5,統計地控制長軸a方向的面內偏差,藉此可使在放射方向的任意範圍的反射光強烈地偏向。
(實施形態11)
圖15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此實施形態11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開口部為略圓形,且由圓頂形狀或略圓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本變形例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比較稠密且幾何學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5。
具體而言,以利用連結相互鄰接的3個各光學元件5的頂部6(光學元件5為例如圖13的光學元件5B的情況,係底部6)間的線S(S:相當於光學元件5的排列間距),形成正三角形格子圖案的方式,在複數個光再利用薄片上配置光學元件5。
此配置圖案係光學元件5的頂部6間的間距S及相互鄰接的光學元件5間的距離M全部一定,藉此,可最稠密地排列由微透鏡構成的光學元件5。
(實施形態12)
圖16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此實施形態12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開口部為略圓形,且由圓頂形狀或略圓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本變形例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隨機地設定光學元件5的間距S及相鄰的光學元件5間的距離M,配置有複數個光學元件5。
此處,所謂「隨機」,意味著在光再利用薄片的任意區域,光學元件5的頂部6間的間距S之值及光學元件5間的距離M之值實質上為不規則。
因此,即使是在任意區域的微小區域規則地配置有複數個光學元件5的情況,在整個任意區域不規則地配置有複數個光學元件5的結構也包含於「隨機」的構造中。
如上所述,隨機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5的情況,可獲得如下的效果。即,為防止入射光射入前面板的光入射面時的反射而設有紋理(texture)構造的情況,可防止起因於光再利用薄片的構造與前面板的紋理構造的干涉的明暗條紋。
此外,如圖15所示,按照正三角形格子圖案排列具有圓形開口部的光學元件5,在面內光學元件5的頂部6間的間距S及光學元件5間的距離M產生微小的偏差的情況,若觀察整個光再利用薄片,則可看見不均勻。
此理由是因為在非常均勻地配置有光學元件5的構造方面,微小距離的偏差被強調而看見。
如圖16,隨機地配置,藉此可防止看見如上述的不均勻。
(實施形態13)
圖17A~圖17C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7A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開口部為正六角形,且由略六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本變形例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複數個光學元件5相互密接而排列成蜂巢形狀。
此外,圖17B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開口部為正四角形,且由略四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此光再利用薄片方面,複數個光學元件5相互密接而排列成矩陣狀。
再者,圖17C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開口部為正三角形,且由略三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此光再利用薄片方面,複數個光學元件5相互密接而排列成矩陣狀。
再者,在圖17A~圖17C中,符號6表示光學元件5的頂部。
(實施形態14)
圖18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在圖18所示的實施形態方面,利用開口部為正八角形且由略八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構成的光學元件5a、及開口部為正四角形且由略四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構成的光學元件5b,構成光再利用薄片。在此光再利用薄片方面,複數個光學元件5a及複數個光學元件5b相互密接而排列成矩陣狀。
再者,在圖18中,符號6表示光學元件5a、5b的頂部。
作為此實施形態所示的光學元件5或光學元件5a、5b的排列,最好採用如圖17A~圖17C所示,開口部形成為多角形狀,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的排列構造。
藉由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可大致去掉為不使入射光偏向於太陽電池組電池側的部位的光學元件間的平坦部。
因此,可更加提高光利用效率。
此外,由於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所以可防止在平坦部產生的微小距離的偏差被強調而看見的不均勻的產生。
作為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的構造,可採用藉由將開口部形成為正六角形、正方形、正三角形,而開口部的形狀為相同的構造。
以開口部的形狀為相同的方式形成光學元件,可使光學元件的尺寸、形狀相同。因此,可製作不產生不均勻的光再利用薄片。
特別是開口部為正六角形的情況,可形成相互鄰接的開口部的連結部的形狀不是直線狀,而是具有更複雜的鋸齒形狀的連結部。因此,為防止光H0射入前面板22時的反射而設有紋理(texture)構造的情況,可防止起因於光再利用薄片20的構造與前面板22的紋理構造的干涉的明暗條紋。
此外,也可以如圖18所示,組合開口部與相互不同的多角形的光學元件5a、5b,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
再者,作為光學元件的構造,也可以使用不僅只用凹部的構造,而且排列有為略圓錐形狀、略多角錐形狀的凸部的構造,形成凸部的組合且由所希望的凹部構成的構造。
(實施形態15)
圖19A及圖19B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19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包含基材2及層積於此基材2上面的反射形成層3。反射形成層3係由含有使光的反射性能及耐熱性能提高的散射反射體的材料所構成。
而且,在反射形成層3的上面,沿著基材2的上面而平行排列地形成與圖2所示的情況同樣的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凹部202。凹部202具有彎曲狀的反射面100。
在具有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與圖2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相比,可省略反射層4,並可獲得與圖5A及圖5B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圖19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為上述圖19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變形例。茲就上述圖19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圖19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不同點加以說明。在圖19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形成與圖19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相反的構造,即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填充層側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在與配置填充層的基材2之面相反之面,設有含有散射反射體的反射形成層3。在與配置基材2的反射形成層3之面相反之面,沿著基材2的下面平行排列地形成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凹部204。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凹部204具有與圖19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凹部202相反的形狀,並具有以與凹部202同一傾斜角彎曲為凹狀的反射面100。
在具有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與圖6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相比,可省略反射層4,並可獲得與圖5A及圖5B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再者,作為上述圖19A及圖19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的構造,也可採用利用形成於反射形成層3的上面或下面的凹部、或者由凹狀的微透鏡構成的獨立的複數個光學元件而構成的光再利用薄片。此外,作為光再利用薄片的構造,也可採用沿著反射形成層3的上面或下面,在二次元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或隨機的間距排列凹狀的光學元件的構造。
此外,作為在反射形成層3形成凹部的方法,例如可採用如下的方法。首先,在平面模子或輥式模子的凹凸形成面塗布或注入熱硬化型樹脂、紫外線硬化型樹脂或電子束硬化型樹脂等。其後,在已塗布或注入的樹脂上配置基材2,進行硬化處理。其後,從模子上使已硬化的樹脂脫模。
(實施形態16)
圖20A及圖20B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20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不使用基材2,而只由含有使光的反射性能及耐熱性能提高的散射反射體的反射形成層3構成。此外,在反射形成層3的上面,平行排列地形成與圖19A所示的情況同樣的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凹部202。凹部202具有彎曲狀的反射面100。
在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可獲得與圖5A及圖5B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圖20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為上述圖20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變形例。此光再利用薄片20不使用基材2,而只由含有使光的反射性能及耐熱性能提高的散射反射體的反射形成層3構成。其次,就圖20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圖20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不同之點加以說明。在圖20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形成與圖20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相反的構造,即在反射形成層3的下面平行排列地形成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凹部204。此反射用凹部204以與圖20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凹部202相反的形狀形成,並具有以與凹部202同一傾斜角度彎曲為凹狀的反射面100。
在具有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可獲得與圖5A及圖5B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作為如上述圖20A及圖20B所示的不使用基材2而只由反射形成層3構成的光再利用薄片20的製作方法,可列舉利用使用模具的壓塑法、鑄造法、射出成形法、擠出成形法等成形的方法。在此方法中,與形成薄片本體的步驟同時形成凹凸構造。
此外,作為構成反射面100的凹部的間距,最好為300μm以下,更好為200μm以下。
在凹部的間距大於300μm的情況,無法將樹脂充分地填充於使反射面100成型時的凹部的底部的模具,所以成型性差。
因此,若凹部的間距為200μm以下,則即使是使用黏度較高的樹脂的情況,亦可成型。
此外,若凹部及凸部的間距過小,則模具的製作困難。因此,間距最好為25μm以上,更好為50μm以上。
若凹部的間距小於25μm,則切削模具的時間長,生產節拍(tact)降低,生產效率差。
再者,若凹部的間距小於50μm,則使反射面100成形之際,無法將樹脂順利地填充於槽中,不能按照模具的形狀製作凹部的底部及凸部的前端部分的形狀。即,無法將模具的形狀適當地轉印於光再利用薄片。
此外,反射形成層3的厚度並不特別限定,例如為30μm以上、500μm以下。
上述製造法,最好按照與以下材料的適用性適當選擇。
在形成反射形成層3的聚合物組成物中,除了聚合物組成物之外,也可適當調配例如散射反射體、硬化劑、增塑劑、分散劑、各種均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黏性改性劑、潤滑劑、光穩定劑等。
作為上述聚合物組成物,並不特別限定。作為聚合物組成物,例如可列舉聚(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氟系樹脂、矽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環氧系樹脂、聚乙烯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甲基丙烯系樹脂、聚甲基戊烯系樹脂、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丙烯腈-(聚)苯乙烯共聚物(A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樹脂)等聚苯乙烯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胺亞胺系樹脂、聚芳基鄰苯二甲酸酯系樹脂、聚碸系樹脂、聚苯硫醚系樹脂、聚醚碸系樹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樹脂、聚醚醯亞胺系樹脂、縮醛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等,可混合一種或兩種以上此等聚合物而使用。
作為上述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原料的多元醇,可列舉例如使含有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的單體成分聚合而得到的多元醇、或以羥基過量的條件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等,可將此等以單體或混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可列舉(a)例如2-羥乙基丙烯酸、2-羥丙基丙烯酸、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2-羥丙基甲基丙烯酸、烯丙醇、高烯丙醇、桂皮醇、巴豆醇等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b)藉由例如乙二醇、環氧乙烷、丙二醇、環氧丙烷、丁二醇、環氧丁烷、1,4-雙(羥甲基)環己烷、苯基縮水甘油醚、縮水甘油癸酸酯、Praxel FM-1(Daicel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等二元醇或環氧化合物、及例如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馬來酸、富馬酸、丁烯酸、衣康酸等不飽和羧酸的反應而得到的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等。
可使選自此等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的一種或兩種以上聚合而製造多元醇。
此外,上述多元醇亦可藉由使選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縮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苯乙烯、乙烯基甲苯、1-甲基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乙酸烯丙酯、己二酸二烯丙酯、衣康酸二烯丙酯、馬來酸二乙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醯胺、雙丙酮丙烯醯胺、乙烯、丙烯、異戊二烯等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選自上述(a)及(b)的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聚合而製造。
使含有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的單體成分聚合而得到的多元醇的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上500000以下,較好為5000以上100000以下。
此外,其羥值為5以上300以下,較好為10以上200以下,更好為20以上150以下。
以羥基過量的條件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可以丙二醇、己二醇、聚乙二醇、三羥甲基丙烷等多元醇中的羥基數多於前述多元酸的羧基數的條件,使(c)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己二醇、癸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己三醇、丙三醇、季戊四醇、環己二醇、加氫雙酚A、雙(羥甲基)環己烷、氫醌雙(羥乙基醚)、三(羥乙基)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醇等多元醇、及(d)例如馬來酸、富馬酸、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偏苯三酸、對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等多元酸反應而製造。
以上述羥基過量的條件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的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以上300000以下,較好為2000以上100000以下。
此外,其羥值為5以上300以下,較好為10以上200以下,更好為20以上150以下。
作為用作聚合物組成物的聚合物材料的多元醇,最好是使上述聚酯多元醇、及含有上述含羥基的不飽和單體的單體成分聚合而得到,且具有(甲基)丙烯酸單位等的丙烯酸酯多元醇。
若以聚酯多元醇或丙烯酸酯多元醇為聚合物材料,則耐氣候性較高,並可抑制反射形成層3的變黃等。
再者,可使用此聚酯多元醇與丙烯酸酯多元醇的任一方,亦可使用兩方。
再者,上述聚酯多元醇及丙烯酸酯多元醇中的羥基個數若每1分子為2個以上,則不特別限定,但若固體成分中的羥基值為10以下,則交聯點數減少,耐溶劑性、耐水性、耐熱性、表面硬度等的塗膜物性有降低的傾向。
為了使反射性能、耐熱性能提高,最好在形成反射形成層3的聚合物組成物中含有散射反射體。
在聚合物組成物中含有散射反射體,可使反射形成層3或光再利用薄片20的耐熱性提高,而且若使用折射率與聚合物組成物大幅不同的材料,則可使光反射。
再者,藉此得到充分的反射率時,如圖19A、圖19B、圖20A及圖20B所示,不設置金屬反射層4亦可。
然而,若過度含有散射反射體,則散射反射的光多重反射,成為損失,所以最好散射反射的光的主光線充分反射,主光線以外的散射光對於主光線,產生小於5度的折射角較好。
作為構成此散射反射體劑的無機物,並不特別限定。作為無機物,例如使用無機氧化物較好。
作為此無機氧化物,可用二氧化矽等,亦可用ZnS等金屬化合物,但特別希望是TiO2 、ZrO、Al2 O3 等金屬氧化物。
此外,亦可使用二氧化矽的中空粒子。
其中,TiO2 折射率高,也可容易獲得分散性,所以較好。
此外,散射反射體的形狀為球狀、針狀、板狀、鱗片狀、破碎狀等任意的粒子形狀即可,不特別限定。
作為散射反射體的平均粒子直徑的下限,0.1μm較好,作為上限,30μm較好。
若平均粒子直徑小於0.1μm,則不使光充分反射。
此外,若平均粒子直徑大於30μm,則成型性較差。
此外,作為散射反射體對於聚合物組成物100份的調配量的下限,以固體成分換算,30份較好。
另一方面,作為散射反射體的上述調配量的上限,100份較好。
此若無機填充劑的調配量少於30份,則無法充分反射從填充層21射入反射形成層3的光H1。
相反地,若調配量超過上述範圍,則成型性較差。
作為上述散射反射體,可使用在其表面固定有有機聚合物材料。
如此,藉由使用有機聚合物固定的散射反射體,可謀求聚合物組成物的分散性或與聚合物組成物的親和性的提高。
對於此有機聚合物,關於其分子量、形狀、組成、功能基的有無等,不特別限定,可使用任意的有機聚合物。
此外,對於有機聚合物的形狀,可採用直鏈狀、分支狀、交聯構造等任意形狀。
此外,作為構成上述有機聚合物的具體樹脂,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樹脂、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聚烯烴、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及此等之共聚物、或在胺基、環氧基、羥基、羧基等的功能基一部分改性的樹脂等。
此種樹脂,其中尤以含有以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聚酯系樹脂等的(甲基)丙烯酸單位的有機聚合物為必需成分的樹脂具有塗膜形成能,較適合。
另一方面,與上述聚合物組成物有相溶性的樹脂較好,因此與聚合物組成物相同組成的樹脂最好。
作為上述聚合物組成物,具有環烷基的多元醇較好。
藉由在作為聚合物組成物的多元醇中導入環烷基,聚合物組成物的排水性、耐水性等疎水性變高,可改善高溫高濕條件下的反射形成層3,進而光再利用片20的耐撓曲性、尺寸穩定性等。
此外,反射形成層3的耐氣候性、硬度、塗膜豐滿度、耐溶劑性等塗膜基本性能提高。
再者,與表面固定有有機聚合物的散射反射體的親和性及散射反射體的分散性更加良好。
此外,聚合物組成物中,最好含有異氰酸酯作為硬化劑。
如此,藉由在聚合物組成物中含有異氰酸酯硬化劑,而成為更堅固的交聯構造,反射形成層3的塗膜物性更加提高。
作為此異氰酸酯,可使用與上述多功能異氰酸酯化合物同樣的物質。
其中尤以防止塗膜變黃色的脂肪族系異氰酸酯較好。
再者,散射反射體可在內部包含有機聚合物。
藉此,可給與為散射反射體之芯的無機物適度的軟度及靭性。
作為上述有機聚合物,最好使用含有烷氧基的材料,其含有量並不特別限定。例如,散射反射體每1g含有0.01mmol以上50mmol以下的烷氧基較好。
含有烷氧基的情況,可使與聚合物組成物的親和性、或聚合物組成物中的分散性提高。
上述烷氧基顯示與形成微粒子骨骼的金屬元素結合的RO基。
此R為可被取代的烷基,微粒子中的RO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作為R的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等。
最好使用與構成散射反射體的金屬相同的金屬烷氧基,散射反射體為膠體二氧化矽時,最好使用以矽為金屬的烷氧基。
此外,關於固定有有機聚合物的散射反射體的有機聚合物的含有率,並不特別限制,但以散射反射體為基準,0.5質量%以上50質量%以下較好。
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為了使用反射層4時使其密接合性等提高,最好在反射層4的蒸鍍對象面(反射形成層3的表面)施以表面處理(未圖示)。
作為此種表面處理,例如可列舉(a)電暈(corona)放電處理、臭氧處理、使用氧氣或氮氣等的低溫電漿處理、輝光放電處理、使用化學藥品等的氧化處理、及(b)底膠層(primer coat)處理、底塗層(under coat)處理、結合層(anchor coat)處理、蒸鍍結合層處理等。
此等表面處理之中,尤以與反射層4的接合強度提高,有助於細緻且均勻的反射層4形成的電暈放電處理及結合層處理較好。
作為用於上述結合層處理的結合層劑,例如可列舉聚酯系結合層劑、聚醯胺系結合層劑、聚胺基甲酸酯系結合層劑、環氧系結合層劑、苯酚系結合層劑、(甲基)丙烯酸系結合層劑、聚醋酸乙烯酯系結合層劑、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聚烯烴系結合層劑、纖維素系結合層劑等。
此等結合層劑之中,尤以可更加提高反射層4的接合強度的聚酯系結合層劑特別好。
此外,上述結合層劑的塗布量(固體成分換算),最好是1g/m2 以上、3g/m2 以下。
若結合層劑的塗布量少於1g/m2 ,則使反射層4的密合性提高的效果變小。
另一方面,若結合層劑的塗布量多於3g/m2 ,則光再利用薄片20的強度、耐久性等有降低之虞。
再者,上述結合層劑中可適當混合用於使密接合性提高的矽烷偶聯劑、用於防止結塊(blocking)的結塊防止劑、用於使耐氣候性等提高的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
作為添加劑的混合量,由添加劑的效果顯現與結合層劑的功能阻礙的平衡來說,0.1重量%以上10重量%以下較好。
上述添加劑若小於0.1重量%,則無法充分防止結塊,不能充分得到耐氣候性,若多於10重量%,則會阻礙表層塗層(top coat)劑的功能。
反射層4係反射射入光再利用薄片20的光的層。
形成反射層4之際,係藉由沿著形成有反射形成層3的凹凸構造之面蒸鍍金屬而形成。
用以形成此反射層4的蒸鍍裝置,若不給反射形成層3帶來收縮、變黃等劣化而可蒸鍍金屬,則不特別限定。例如,作為用以形成此反射層4的裝置,可採用進行(a)真空蒸鍍法、濺鍍(sputtering)法、離子噴鍍(ion plating)法、離子群束(ion cluster beam)法等物理氣相沉積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法;PVD法)、(b)電漿化學氣相沉積法、熱化學氣相沉積法、光化學氣相沉積法等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CVD法)的裝置。
此等蒸鍍法之中,尤以生產性較高並可形成良質反射層4的真空蒸鍍法或離子噴鍍法希望被使用。反射層4產生鏡面反射較好。
與產生散射反射的反射層相比,藉由使用產生鏡面反射的反射層4,可產生具有充分定向性的反射光。
此外,作為用於反射層4的金屬,若具有金屬光澤並可蒸鍍,則不特別限定。作為用於反射層4的金屬,例如可列舉鋁(Al)、銀(Ag)、鎳(Ni)、錫(Sn)、鋯(Zn)等。此等金屬之中,尤以反射性較高,比較容易形成細緻的反射層4的鋁較好。
再者,反射層4可為單層構造,亦可為2層以上的多層構造。
如此,以反射層4為多層構造,減輕於蒸鍍時所施加的熱負擔,藉此可減低反射形成層3的劣化,並可改善反射形成層3與反射層4的密合性等。此時,可在金屬膜上設置氧化金屬層。
此外,上述物理氣相沉積法及化學氣相沉積法的蒸鍍條件,可按照反射形成層3或基材2的樹脂種類、反射層4的厚度等適當設定。
此外,作為反射層4的厚度的下限,10nm較好,20nm特別好。
另一方面,作為反射層4的厚度的上限,200nm較好,100nm特別好。
若反射層4的厚度小於10nm的下限,則無法充分反射由填充層21射入反射層4的光。
此外,即使是20nm以上的厚度,由上述反射層4所反射的光的量也不會增加。因此,作為反射層4的膜厚,20nm為足夠的厚度。
另一方面,若反射層4的厚度超過200nm的上限,則會在反射層4產生連目視亦可確認的裂紋。若厚度為100nm以下,則以目視無法確認的裂紋也不產生。
此外,在反射層4的外面,最好施以表層塗層(top coat)處理(未圖示)。
如此,在反射層4的外面施以表層塗層處理,可密封及保護反射層4,其結果,光再利用薄片20的處理性變得良好。
此外,亦可抑制反射層4的時效劣化。
作為用於上述表層塗層處理的表層塗層劑,例如可列舉聚酯系表層塗層劑、聚醯胺系表層塗層劑、聚胺基甲酸酯系表層塗層劑、環氧系表層塗層劑、苯酚系表層塗層劑、(甲基)丙烯酸系表層塗層劑、聚醋酸乙烯酯系表層塗層劑、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聚烯烴系表層塗層劑、纖維素系表層塗層劑等。
表層塗層劑之中,尤以與反射層4的接合強度較高、有助於反射層4的表面保護、缺陷密封等的聚酯系表層塗層劑特別好。
上述表層塗層劑的塗布量(固體成分換算),最好是3g/m2 以上、7g/m2 以下。
若表層塗層劑的塗布量小於3g/m2 ,則密封及保護反射層4的效果有變小之虞。
另一方面,即使表層塗層劑的塗布量超過7g/m2 ,上述反射層4的密封及保護效果也不太增大,反而光再利用薄片20的厚度會增大。
再者,上述表層塗層劑中可適當混合用於提高密接合性的矽烷偶聯劑、用於使耐氣候性等提高的紫外線吸收劑、用於使耐熱性等提高的無機填充劑等各種添加劑。
作為添加劑的混合量,由添加劑的效果顯現與表層塗層劑的功能阻礙的平衡來說,0.1重量%以上10重量%以下較好。
上述添加劑的混合量小於0.1重量%的情況,不能充分得到密接合性、耐氣候性、耐熱性。上述添加劑的混合量多於10重量%的情況,會阻礙表層塗層劑的功能。
構成上述光再利用薄片20的基材2係由以合成樹脂為材料的薄片成型所形成。
作為用於基材2的合成樹脂,鑑於設置在室外,最好使用具有耐水性、對於紫外線的耐久性等耐氣候性的樹脂。作為合成樹脂,例如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PET樹脂)等的聚乙烯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酯系樹脂、聚甲基戊烯系樹脂、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丙烯腈-(聚)苯乙烯共聚物(A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氟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聚醯胺亞胺系樹脂、聚芳基鄰苯二甲酸酯系樹脂、矽系樹脂、聚碸系樹脂、聚苯硫醚系樹脂、聚醚碸系樹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樹脂、聚醚醯亞胺系樹脂、環氧系樹脂、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縮醛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等。
作為具有較高的耐熱性、強度、耐氣候性、耐久性、對於水蒸氣等的阻氣性等的樹脂,上述樹脂之中,尤以聚醯亞胺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氟系樹脂、聚乳酸系樹脂較好。
作為上述聚酯系樹脂,例如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此等聚酯系樹脂之中,尤以耐熱性、耐氣候性等的各功能面及價格面的平衡良好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別好。
此外,作為上述氟系樹脂,例如可列舉聚四氟乙烯(PTFE)、由四氟乙烯與全氟烷基乙烯醚的共聚物組成的全氟烷氧基樹脂(PFA)、四氟乙烯與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四氟乙烯與全氟烷基乙烯醚與六氟丙烯的共聚物(EPE)、四氟乙烯與乙烯或丙烯的共聚物(ETFE)、聚三氟氯乙烯樹脂(PCTFE)、乙烯與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ECTFE)、偏二氟乙烯系樹脂(PVDF)、氟乙烯系樹脂(PVF)等。
此等氟系樹脂之中,尤以強度、耐熱性、耐氣候性等優異的聚氟乙烯系樹脂(PVF)、或四氟乙烯與乙烯或丙烯的共聚物(ETFE)特別好。
作為上述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例如可列舉a)使環戊二烯(及其衍生物)、雙環戊二烯(及其衍生物)、環己二烯(及其衍生物)、降冰片二烯(及其衍生物)等環狀二烯聚合而成的聚合物、b)使環狀二烯與乙烯、丙烯、4-甲基-1-戊烯、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等的烯烴系單體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共聚合而成的共聚物等。
此等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之中,尤以強度、耐熱性、耐氣候性等優異的環戊二烯(及其衍生物)、雙環戊二烯(及其衍生物)或降冰片二烯(及其衍生物)等環狀二烯的聚合物特別好。
再者,作為基材2的形成材料,可將上述合成樹脂混合一種或兩種以上而使用。
此外,基材2的形成材料中,可以改良、改變加工性、耐熱性、耐氣候性、機械性質、尺寸穩定性等的目的混合各種添加劑等。
作為此添加劑,例如可列舉潤滑劑、交聯劑、氧化防止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填充材料、強化纖維、補強劑、帶電防止劑、難燃劑、阻燃劑、發泡劑、防霉劑、顏料等。
作為上述基材2的成形方法,並不特別限定。作為此方法,例如可採用擠出法、流延成形法、T型機頭法、切削法、薄膜吹塑成形法等眾所周知的方法。
使用基材2時,其厚度為25μm以上、500μm以下較好,250μm特別好。
基材2的厚度薄於25μm的情況,會因紫外線硬化樹脂等的硬化收縮影響,而於反射形成層3的塗布加工時產生捲曲,於裝入太陽電池模組200時產生缺陷。
相反地,若基材2的厚度超過500μm,則薄膜重量會增加,太陽電池模組200的重量也會增加。
若基材2的厚度為250μm以下,則可實現更輕量的太陽電池模組200。
將基材2裝入太陽電池模組200之際,在平坦地維持基材2之面的狀態下,將基材2裝入太陽電池模組200較好。
藉由在基材2為平坦的狀態下,將基材2裝入太陽電池模組200,可略平坦的形成太陽電池模組200。藉此,可穩定地設置太陽電池模組200。
此外,基材2、反射形成層3、基材2中亦可含有紫外線穩定劑或紫外線穩定基與分子鏈結合的聚合物。
藉由使用此紫外線穩定劑或紫外線穩定基,使由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活性氧等惰性化,可使光再利用薄片20的紫外線穩定性、耐氣候性等提高。
作為此紫外線穩定劑或紫外線穩定基,可適當使用對於紫外線的穩定性較高的受阻胺系紫外線穩定劑或受阻胺系紫外線穩定基。
藉由使用具有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0的太陽電池模組200,可使射入相鄰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間的區域R的光以光再利用薄片20的反射面100反射,並使其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
藉此,也可利用射入相鄰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間的區域R的光,並可使太陽電池模組200的發電效率提高。
(實施形態17)
圖21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在圖21中,在與上述實施形態同一構件附上同一符號,其說明省略或簡化,並具體說明與圖1不同之點。在太陽電池模組200方面,使用光再利用薄片20上具有由10μm至30μm的鋁層或10nm至100nm的二氧化矽層構成的阻障層40的基板,以取代基材2。
此情況,為了提高阻障層40的耐久性,亦可塗布PVF(聚氟乙烯樹脂)或貼合具有聚氟乙烯樹脂的薄膜,以保護太陽電池模組。
藉由此結構,亦可背面覆蓋太陽電池模組200而使用。
(實施形態18)
圖22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在圖22中,在與上述實施形態同一構件附上同一符號,其說明省略或簡化,並具體說明與圖1不同之點。實施形態18的太陽電池模組200中的光再利用薄片20的排列構造與圖1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0的排列構造相反。
即,在實施形態18方面,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填充層21下面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在與設有填充層21的基材2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反射形成層3。在與設有基材2的反射形成層3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複數個凹部207。此複數個凹部207與實施形態1所示的凹部201同形,並且具有以同一傾斜角度彎曲為凹狀的反射面。沿著和與前面板的光入射面平行的平面P平行的面,形成此複數個凹部207。複數個凹部207的反射面以高反射率的反射層4覆蓋。
在具有如此構成的光再利用薄片20的太陽電池模組200方面,也可獲得與圖1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再者,在本發明中,也可採用在填充層21內埋設LED或EL元件等的複數個發光元件,組合光再利用薄片20與發光元件的構造,以取代埋設於圖1及圖22所示的填充層21內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藉由此構造,可實現照明模組。
(實施形態19)
在以下說明的實施形態19~36方面,在與上述實施形態1~18同一構件附上同一符號,其說明省略或簡化。
圖23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圖24係本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圖25係顯示形成於本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反射用凸部一例的立體圖。
太陽電池模組300如圖23所示,係包含光再利用薄片220、填充層21及前面板23而構成,依序層積此等光再利用薄片220、填充層21、前面板23。
此外,在填充層21內,在對於填充層21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以一定的間距,矩陣狀地排列複數個太陽電池組電池30。
前面板23為透過太陽光或照明光等光源L的光的板。前面板23係保護太陽電池組電池30,以防止衝擊、污垢、水分的滲入等,由透過率高的透明材料構成。
例如,關於前面板23的材質,可使用強化玻璃、藍寶石玻璃等玻璃、或PC(聚碳酸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樹脂薄片。
此外,前面板23的厚度,若為強化玻璃,則可使用約3~6mm的板,若為樹脂薄片,則可使用100μm~3000μm的板。
光再利用薄片220如圖23、圖24及圖28A~圖28C所示,包含平板狀的基材2及層積於此基材2上面的反射形成層33。在反射形成層33上面,沿著與平面P平行的面而形成複數個反射用的凸部211。在與平面P平行的面的凸部211的剖面積,係在凸部211突出的方向,隨著凸部211表面的一部分接近前面板23側而擴大。凸部211具有彎曲狀的反射面。
而且,以與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平行的面P與凸部211的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在凸部211的突出方向,隨著接近前面板23側而變小的方式,構成凸部211。
再者,凸部211的反射面以高反射率的金屬反射層4覆蓋。
此外,反射層4的表面為反射面500。在此反射面500上層積有填充層21。再者,基材2為平板狀較好。
此實施形態19的凸部211如圖25所示,形成為在一方向延伸的帶狀。沿著與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平行的面而相互平行地排列帶狀的凸部211。此外,作為凸部211的構造,可以是在二次元方向,一定間距或隨機地排列如凸透鏡狀的獨立的複數個光學元件的構造。
此外,填充層21為密封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層。作為填充層21的材料,為了使射入填充層21的光H0透過,而可使用光線透過率高的材料。作為填充層21的材料,難燃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樹脂)被廣泛使用。
如圖23所示,從光源L的光為太陽光、照明光之側F垂直射入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的光H0射入前面板23,其後光H0透過前面板23,朝向填充層21前進。
再者,光入射面110的法線NG為與使前面板23最穩定而使其配置於平面P上的狀態的平面P的法線平行的方向。
此外,所謂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的光,係與法線NG平行射入太陽電池模組300的光。
此外,射入前面板23的光H0之中,透過填充層21的一部分的光為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H10,其他一部分的光為朝向光再利用薄片220前進的光H1。
太陽電池組電池30具有利用光電效應而將射入受光面J的光轉換為電能的功能,可從單晶矽型、多晶矽型、薄膜矽型、CISG(Cu、In、Ga、Se的化合物)系薄膜型等許多種類中選擇。
此外,複數個太陽電池組電池30以電極相互連接,構成模組。
從填充層21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H10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轉換為電能。
通常,對於光入射面110傾斜射入的光與垂直射入的光H0相比,以光入射面110反射的比例較多,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量較少,可利用於發電的光量較少。
因此,入射光H0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時,效率最高。
於是,入射光H0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時,即太陽對於光入射面110位於略垂直方向時,可使光效率提高。因此,太陽與太陽電池模組的相對位置,對太陽電池模組全體的效率提高顯著地給與影響。
於是,使用於本發明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220具有下述構造:入射光H0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時,可使光效率最提高。
光再利用薄片220具有下述功能:以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反射面500反射透過太陽電池組電池30本身的光或射入相互鄰接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間的光H1。
以反射面500反射的光H2在前面板23與大氣之間等的界面被再度反射,成為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的光H3,在太陽電池組電池30被光電轉換。
藉此,與無光再利用薄片220的構造的太陽電池模組相比,具有可提高光利用效率的效果。
入射光H0在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狀態射入光入射面110時,可以高的效率獲得上述光再利用的效果。被反射的光H2被最有效地轉換為光H3,光H3在太陽電池組電池30被光電轉換。
圖23所示的反射光H2前進的方向,可利用構成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反射面500的凸部211的構造控制。藉此,可使許多的光射入受光面J。
再者,在圖25~圖28C中,法線N為與反射面500上的任意一點的切面垂直的直線。
此外,在圖26A中,所謂薄片法線NB,係對於光再利用薄片220的V字狀凹凸構造的平面P的方向垂直的法線。此外,反射面500的角度θr為此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
通常,薄片法線NB以對於入射面110的法線NG平行的方式配置,所以入射光H1對於薄片法線NB平行地射入。
如圖23所示,在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間的區域R,即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R,不進行光電轉換。然而,藉由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側的受光面J側,反射透過此區域R而射入光再利用薄片220的H1,卻可有效地利用上述的光H1。
此情況,透過區域R而射入反射面500,並以反射面500反射的光H2,如圖26A所示,若在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的入射角度θ2十分大,則在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反射,作為光H2,向指定方向被反射。因此,可使反射光H2有效地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方向。
若增大上述入射光H1與反射光H2形成的角度,則可使反射光H2也射入分離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因此,可利用射入離開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處的光H1,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受光面的光量增加,結果,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因此,需要增大反射面500的角度θr,若入射光H1與反射光H2的角度為35度以上,則可獲得充分的效果。
即,最好反射面500的角度θr為35/2度=17.5度以上。
然而,角度θr大於30度的情況,如圖26B所示,射入反射面100的H1會從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朝向與此反射面500相鄰的凸部211的反射面500a被反射。再度射入鄰接的凸部211的反射面500a,產生為反射面100、100a所連續反射的光H4。
將如此射入反射面500的光再度射入鄰接的凸部211的反射面500a,並連續以反射面500、100a反射的現象稱為多重反射。
多重反射的光H4在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由於光H4的入射角θ2小於35度,所以不被反射,一部分的光轉換為向大氣透過的光H5,產生無助於光電效應的損失光。
因此,若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角度θr為30度以下,則不產生多重反射,所以作為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角度θr,最好為30度以下。
此外,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角度θr小於17.5度的情況,如圖26C所示,射入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光H1如圖26B,不進行多重反射。然而,以凸部211的反射面500反射的光H2在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由於光H4的入射角θ2小於35度,所以不被反射,而被轉換為向大氣透過的光H5,產生損失光。
此情況,無法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方向充分反射垂直射入太陽電池模組300的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間的區域R的光H1。因此,不能充分獲得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受光面的光。
因此,若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角度θr為17.5度以上,則入射角θ2大於35度,所以作為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角度θr,最好為17.5度以上。
因此,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凸部211的構造,最好設定成如圖26A,在凸部211的反射面500反射光H1後,不產生多重反射,並且在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光H2充分反射的角度。
此外,在凸部211,反射面500的角度θr為17.5度以上30度以下的面積的比例,最好為反射面500的角度θr小於17.5度大於30度之面的面積的比例以上。
此外,在凸部211,反射面500的角度θr為17.5度以上30度以下之面的比例小於其以外的角度的面積的比例的情況,無法使充分的光量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受光面。
再者,具有反射面500的凸部211具有微觀的凸狀。在光的波長的10倍程度的範圍,被稱為米氏(Mie)散射的區域,為散射區域。由於可見光區域為460nm至780nm,所以藉由進行7.8μm以下的粗糙度的面狀態成為光滑之類的平滑(smoothing)處理,可求出法線N。
作為此測量方法,最好使用雷射顯微鏡。
此外,也可使用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的剖面測量。
此外,此時薄片法線NB可視為與載置有光再利用薄片220的試樣台垂直的線。
然而,如圖26A,V字狀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為平面形狀的情況,會產生圖27所示的現象。
前面板23雖然具有保護以防衝擊、污垢、水分的滲入等的功能,但作為使用太陽電池模組的環境,一般設置於最能照射到太陽光的建築物的外部。因此,起因於天氣或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在前面板23接觸大氣的部分,即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無法避免產生細微的創傷或污垢。
在光入射面110產生細微的創傷或污垢,入射光H0垂直射入光入射面110的情況,會起因於形成於光入射面110的細微的創傷或污垢,而對於光入射面110的法線NG產生△θ(△θ<10度)的折射角,具有此折射角的光射到太陽電池模組。
此處,就對於起因於形成於前面板23的細微的創傷或污垢的折射角實驗的結果進行說明。
作為試驗片,準備15cm四方形及厚度2mm,一般使用的玻璃板(表面全部平滑面)。作為室外試驗,以暴露於風雨中的方式,在建築物屋頂上設置玻璃板,進行6月~8月的三個月的試驗。實施室外試驗後,使平行光垂直射入玻璃板,使用ELDIM公司製造的簡易對比(easy contrast)(視野角測量裝置),測量玻璃表面內的100點的結果,在面積90%以上的區域,在垂直射入的光方面,產生△θ的折射。此外,△θ的最大值小於10°。
圖27的以虛線顯示的光H1-2為具有△θ0的折射角而射入太陽電池模組300的光。射入反射面500的光H1-2與法線N形成的角度θ1-2小於不產生△θ0的折射而射入反射面500的光H1與法線N形成的角度θ1的情況,由反射面500反射的光H2-2不進行多重反射,而以入射角θ2-2射入前面板23。
此處,入射角θ2-2大於35度的情況,在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充分反射光而獲得光H3-2,可使光H3-2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側射入。
通常,不產生△θ0的折射而光H1射入太陽電池模組300的情況,如圖26A或圖27的光H1、H2、H3所示,不產生多重反射。此外,光H1為反射面500所反射而轉換為光H2,此光H2在前面板23與大氣之間的界面,光被充分地反射。在此種光路方面,起因於形成於光入射面110的細微的創傷或污垢的△θ0的折射角十分小,所以不會成為大的問題。
然而,圖27的以一點鏈線顯示的光H1-3為具有△θ0的折射角而射入太陽電池模組300的光。射入反射面500的光H1-3與法線N形成的角度θ1-3大於不產生△θ0的折射而射入反射面500的光H1與法線N形成的角度θ1的情況,以反射面500射入而被反射的光H2-3藉由多重反射而由反射面500反射。具體而言,光H2-3為作為凸部211的第1構件的反射面500所反射後,為鄰接於第1構件的作為凸部211的第2構件的反射面500所反射,轉換為被多重反射的光H4。光H4對於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以入射角θ2-3射入。此時,入射角θ2-3小於35度,所以從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不被充分反射,光H4的一部分被轉換為向大氣透過的光H5。此光H5為損失光,產生光的利用效率降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9的光再利用薄片220具有圖28A~圖28C所示的構造。
在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在與平面P平行的面的反射用凸部211的剖面積在凸部211的突出方向,隨著接近前面板23側而減少。凸部211具有彎曲狀的反射面500。此外,彎曲狀的反射面500具有曲率。具體而言,在凸部211上的預定位置的平行面P與凸部211的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係伴隨預定位置沿著反射面500接近太陽光、照明光之側F而減少。即,和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平行的面P與凸部211的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在凸部211突出的方向,隨著接近前面板23側而減少。即,以在凸部211的谷部的反射面的角度θrb變大,在凸部211的頂部側的反射面的角度θrt變小的方式,角度θr變化。
此外,換言之,本實施形態19的光再利用薄片220包含具有凸部211(凹凸部)的反射形成層33,及設於凸部211表面的反射面500。光再利用薄片220使不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接受光,而透過填充層21的入射光H1、H1-3、H1-2(第1光)朝向前面板23反射,生成反射光H2、H2-2、H2-4(第2光)。光再利用薄片220在光入射面110與前面板23的外部的界面,使反射光H2、H2-2、H2-4反射,生成反射光H3、H3-2、H3-4(第3光)。光再利用薄片220使反射光H3、H3-2、H3-4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
在此種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入射光H1、H1-3、H1-2之中的光H1(直行光)藉由反射面500的反射,而轉換為具有對於光H1的第1角度,並朝向前面板23前進的反射光H2(第2光)。具有第1角度的反射光H2在以第1距離90離開凸部211的前面板23的第1界面部91被反射,而轉換為反射光H3(第3光)。
在此種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入射光H1、H1-3、H1-2之中的光H1-3(折射光)藉由反射面500的反射,而轉換為具有大於對於光H1的前述第1角度的第2角度,並朝向前面板23前進的反射光H2-4(第2光)。具有第2角度的反射光H2-4在以大於第1距離90的第2距離92離開凸部211的前面板23的第2界面部93被反射,而轉換為反射光H3-4(第3光)。
在具有此種結構的本實施形態19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由於凸部211的反射面500具有上述的構造,所以即使具有△θ0的折射角的光H1-3射入反射面500,也不產生多重反射。具體而言,從反射面500反射的光H2-4不進行多重反射,而射入(入射角度:θ2-4)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與大氣的界面。此處,光H2-4被充分反射而轉換為光H3-4。藉此,可使光H3-4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側反射。
此情況,上述入射角度θ2-4大於不具有△θ0的折射角的光H2射入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的角度θ2。即,「θ2-4」>θ2,所以充分反射的機率變高。
可得到上述效果的凸部211的形狀滿足下述數式4、5:
θrb>θrm>θrt 數式4
tan(90°-2θrb)×S/2>h 數式5
此處,θrb表示前面板23與凸部211的表面的距離為最大的位置,即在凸部211的谷部附近的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
此外,θrt表示前面板23與凸部211的表面的距離為最小的位置,即凸部211的頂部附近的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
此外,θrm表示平行面P與反射面500形成的角度,表示在谷部與頂部之間的中間部的角度。
此外,h為在凸部211與前面板23的距離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表示從谷部到頂部的高度。
此外,S表示凸部211的排列間距。
如圖28B所示,光H1與反射面的法線形成的角度θ1和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θrb相等。因此,從反射面500反射的光H2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為90°-2θrb。
在滿足數式5的凸部211的形狀方面,對於平面P垂直射入周期構造剖面的谷部附近的光不進行多重反射,而為反射面500所反射。因此,可使光H2有效地偏向於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
此外,在滿足數式4的凸部211的形狀方面,若可得到對於平面P垂直射入周期構造剖面的谷部附近的光不進行多重反射的條件,則即使在凸部211表面的哪個位置,垂直射入的光也可不進行多重反射,而被反射。
若滿足下述數式6,則更好。
tan(90°-2θrm-△θ)×(S/2+t)>h-T 數式6
此處,t表示在與平行面P平行的方向,凸部211的谷部和在凸部211的谷部與頂部之間的中間部的法線N的起點位置之間的距離。此外,t表示凸部211的谷部和最接近光射入反射面500的位置的谷部附近的位置之間的距離。
此外,T表示在與平行面P垂直的方向,凸部211的谷部和在凸部211的谷部與頂部之間的中間部的法線N的起點位置之間的距離。
滿足數式6,如圖28C所示,即使產生起因於形成於前面板23的細微創傷或污垢的△θ0的折射的情況,也不產生多重反射,可使光H2-4有效地偏向於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
此處,最好在0≦t≦S/2的範圍,滿足數式6。
此情況,即使光射入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哪個位置的情況,也不產生起因於形成於前面板23的細微創傷或污垢的△θ0的折射所造成的多重反射。
此外,也可以只在0.15S≦t≦0.5S的範圍,滿足數式6。
此情況,因起因於形成於前面板23的細微創傷或污垢的△θ0的折射,而射入凸部211的谷部附近的光的一部分被多重反射。然而,由光再利用薄片220所獲得的效果充分大於多重反射所造成的損失,所以不成為問題。
若滿足下述數式7,則更好。
90°-2θrm-△θ>θrt 數式7
滿足此數式7,為作為凸部211的第1構件的反射面500所反射的光不會為鄰接於第1構件的作為凸部211的第2構件的頂部附近的反射面500所多重反射。
若滿足下述數式8,則更好。
此外,30°≧θrb>θrm>θrt≧17.5° 數式8
角度θrb具有上述角度範圍,所以不產生多重反射,並可在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與大氣的界面,獲得充分的入射角度。
最好凸部211的頂部具有頂角145度以下的角度,而不是平坦部。
凸部211的頂部為平坦部的情況,射入凸部211的頂部的光會偏向而不為前面板23與大氣的界面所反射。因此,此反射光會回到射入前面板23的位置,成為損失的光,並不理想。
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形狀不限定於如圖28C所示的曲線的形狀。例如,可以是以剖面為兩邊以上的多角形狀所形成的多角形狀。或者,也可以是組合上述多角形狀與曲線的形狀。
光再利用薄片220具有如上述的構造,所以可實現能抑制多重反射的具有高的光利用效率的太陽電池模組300。
具體而言,具有射入凸部211的反射面500的△θ0的折射角的光H1-3在先前的太陽電池模組,為損失光H5。相對於此,光再利用薄片220具有如上述的構造,所以藉由反射面500的反射,可將光H1-3轉換為光H2-4,如圖28A所示將光H2-4轉換為光H3-4,使光H3-4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側反射。
此外,不具有△θ0的折射角的光H1為反射面500的反射所轉換為光H2,光H2以角度θ2射入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與大氣的界面。射入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與大氣的界面的角度θ2-4大於光H2的入射角度θ2。因此,.藉由光入射面110與大氣的界面而使光充分反射的機率變高,可更高效率地使光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受光面J側反射。
(實施形態20)
圖29係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20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
此實施形態20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顯示上述實施形態19的變形例。上述實施形態19與實施形態20係對於以下所述的構造不同。
實施形態20顯示與實施形態19中所示的構造相反的構造。即,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填充層側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在此基材2與填充層相反的下面設有反射形成層33。在此反射形成層33與基材2相反的下面,形成有以與上述實施形態19中所示的凹部202同一曲率彎曲成凸狀的反射面500。在具有此種構造的實施形態20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沿著和與前面板的光入射面平行的平面P平行的面而形成有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03。凸部203的反射面500以高反射率的金屬反射層4覆蓋。
此情況,反射層4與凸部203的反射面的界面成為反射面500。
在此種實施形態20方面,也可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19同樣的作用效果。
(實施形態21)
圖30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21方面,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複數個矩形太陽電池組電池30如圖30所示,在平面上的X方向及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排列成矩陣狀。
而且,在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形成有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間或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122。在區域122上,在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寬度方向(光再利用薄片220的較短方向、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平行地配設有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並在光再利用薄片220的長度方向(X方向)延伸的帶狀凸部211。
此情況,射入區域122X的凸部211的光的利用效率佳。
再者,在圖30中,箭頭N為對於帶狀凸部211的反射面的法線,箭頭H2表示從凸部211的反射面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反射方向。
在如此構成的太陽電池模組方面,使其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位置對應,以包圍太陽電池組電池30周圍的方式排列帶狀的凸部211。藉由此構造,可使從帶狀的凸部211的反射面反射的光H2更有效地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
(實施形態22)
圖31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22方面,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複數個矩形太陽電池組電池30如圖31所示,在平面上的X方向及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排列成矩陣狀。
而且,在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形成有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間或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122。在區域122上,在與光再利用薄片220的長度方向交差的傾斜方向延伸,並以一定的間距平行地排列有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的帶狀凸部211。
再者,在圖31中,箭頭N1為對於凸部211的反射面的法線,箭頭H2表示從凸部211的反射面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反射方向。
在如此構成的太陽電池模組方面,凸部211以帶狀凸部延伸的方向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之邊延伸的方向以任意的角度交叉的方式排列。藉此,與圖30相比,可將射入區域122的光轉換為以凸部211的反射面反射的光H2,並且使光H2射入太陽電池組電池30。因此,可更有效地偏向。
(實施形態23)
圖32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23方面,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複數個矩形太陽電池組電池30如圖32所示,在平面上的X方向及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排列成矩陣狀。
而且,在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形成有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間或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122。在區域122上配設有由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的帶狀凸部構成的反射區域120。
再者,在圖32中,箭頭N為對於帶狀凸部的反射面的法線,箭頭H2表示從凸部的反射面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反射方向。
在如此構成的太陽電池模組方面,藉由使其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位置對應,以包圍太陽電池組電池30周圍的方式排列反射區域120,可使以反射區域120反射的光H2更有效地偏向於太陽電池組電池30。
(實施形態24)
圖33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24方面,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複數個矩形太陽電池組電池30如圖33所示,在平面上的X方向及Y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排列成矩陣狀。
而且,在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形成有相互相鄰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間或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不存在的區域122。在區域122上,設有藉由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的帶狀複數個凹部及複數個凸部的任一方或兩方以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而構成的反射區域120。
再者,在圖33中,箭頭N1、N2為對於相互交叉的凹部或凸部的反射面的法線,箭頭H2表示從相互交叉的凹部或凸部的反射面向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光的反射方向。
此外,帶狀的凹部及凸部相互交叉的角度適當設定即可,最好為30度~90度。
如此,在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在使用藉由帶狀的凸部以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而構成的反射區域120的情況,形成為矩形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一邊與帶狀的凸部交叉。最好以下述方式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與帶狀的凸部:以凸部的反射面反射的光H2對於太陽電池組電池30偏向。
此外,如圖33所示般地配置帶狀的凸部的情況,與圖32相比,可使用凸部的形狀在面內為均勻的光再利用薄片220。藉此,太陽電池組電池30與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對準成為簡便,故可簡化製造步驟。
(實施形態25)
圖34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用凸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立體圖。
此實施形態25的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反射區域120如圖34所示,係組合複數個第1凸部212與複數個第2凸部213而構成。具體而言,將具有在上述實施形態所述的反射面的複數個帶狀第1凸部212以在其寬度方向相互鄰接的方式排列。以相互交叉的方式組合比第1凸部212長的複數個帶狀第2凸部213與複數個第1凹部101。
再者,在圖32中,箭頭N1、N2為對於相互交叉的第1凸部212與第2凸部213的反射面的法線。
此實施形態25的反射區域120的第1凸部212與第2凸部213的交叉角度適當設定即可,最好為30度~90度。
(實施形態26)
圖35A~圖35C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及形成於其之反射用凸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剖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26方面,一體形成於構成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反射形成層33上面的反射用凸部,如圖35B及圖35C所示,係由獨立的光學元件5所構成。例如,反射用凸部以具有球體的表面形成為圓弧狀的半球形狀的反射面500的凸狀微透鏡構成。藉由在反射形成層3上沿著其上面,在二次元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或隨機的間距排列此種光學元件5,以構成光再利用薄片220。
在圖35B所示的光學元件5方面,以D表示直徑,以h表示從基部到頂部的高度。
光學元件5的反射面500以下述方式構成: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θr如圖23所示,伴隨接近太陽光、照明光之側F而變小。
即,在光學元件5的基部側的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θrb較大,在光學元件5的頂部側的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θrt較小。
在此種光學元件5方面,與圖28A~圖28C所示的情況同樣,以反射面500反射具有△θ0的折射角的光H1-3的情況,該反射光與圖28A~圖28C所示的情況同樣,不會進行多重反射。藉此,如圖35C所示,產生光H2。光H2射入前面板的光入射面與大氣的界面,被充分反射,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受光面前進。
此情況,與不產生△θ0的折射角的光相比,起因於具有△θ0的折射角的光的反射光以大的入射角射入前面板的光入射面與大氣的界面。藉此,產生充分的反射光的機率變高。
此外,在藉由在二次元方向排列獨立的光學元件5而構成的圖35C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射入光學元件5的反射面500而被反射的光H2被偏向於放射方向。即,如圖25或圖34所示,與排列有帶狀凸部的情況相比,在圖35C中,可使光偏向於二次元方向。因此,無需如圖32或圖33所示,要調整太陽電池組電池的位置和光再利用薄片220的位置,可簡化製造步驟,及可防止起因於太陽電池組電池和光再利用薄片之間的對準不良的光利用效率的減低。
(實施形態27)
圖36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36所示的光學元件5B形成為直徑為D、高度為h的凸型的圓錐形狀。光學元件5B的內側面設有彎曲為二次曲線狀的反射面500。
以θrb表示在光學元件5B的谷部5B1側的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以θrt表示在光學元件5B的頂部5B2側的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此外,在光學元件5B方面,以θrm表示在谷部5B1與頂部5B2之間的中間部的反射面500與平面P形成的角度。此處,以隨著中間部從光學元件5B的谷部5B1朝頂部5B2去而角度值逐漸變小的方式,設定角度θrm。
在此種光學元件5B方面,與圖28A~圖28C所示的情況同樣,以反射面500反射具有△θ0的折射角的光H1-3的情況,該反射光與圖28A~圖28C所示的情況同樣,不會進行多重反射。藉此,為光學元件5B所反射的光射入前面板的光入射面與大氣的界面,產生全反射,可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受光面前進。
此情況,與不產生△θ0的折射角的光相比,起因於具有△θ0的折射角的光的反射光以大的入射角射入前面板的光入射面與大氣的界面。藉此,獲得全反射的光的機率變高。
(實施形態28)
圖37A及圖37B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37A所示的光學元件5形成為具有長軸a及短軸b的橢圓錐形狀。光學元件5的外側面具有例如如圖37A所示的反射面。
使用複數個此種光學元件5,以長軸a相互平行的方式,以一定的間距排列光學元件5,藉此構成光再利用薄片。
藉由如此將光學元件5形成為橢圓錐形狀,可使由光學元件5的反射面反射的光強烈地偏向於任意的方向。
特別是底面為橢圓形狀的情況,可使光強烈地偏向於與橢圓形狀的長軸a略正交的方向。
因此,藉由使與橢圓形狀的長軸a略正交的方向朝向太陽電池組電池,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圖37B所示的光學元件5形成為具有長軸a及短軸b的橢圓錐形狀。光學元件5的外側面具有例如如圖34所示的反射面。
使用複數個此種光學元件5,藉由長軸a不相互平行,且以不均勻的間距排列光學元件5,構成光再利用薄片。
藉由如此排列光學元件5,統計地控制長軸a方向的面內偏差,藉此可使在放射方向的任意範圍的反射光強烈地偏向。
(實施形態29)
圖38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此實施形態29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開口部為略圓形,且由圓頂形狀或略圓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本變形例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比較稠密且幾何學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5。
具體而言,以利用連結相互鄰接的3個各光學元件5的頂部6間的線S(S:相當於光學元件5的排列間距),形成正三角形格子圖案的方式,在複數個光再利用薄片上配置光學元件5。
此配置圖案係光學元件5的頂部6間的間距S及相互鄰接的光學元件5間的距離M全部一定,藉此,可最稠密地配設由微透鏡構成的光學元件5。
(實施形態30)
圖39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此實施形態30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底面為圓形,且由圓頂形狀或圓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本變形例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隨機地設定光學元件5的間距S及相鄰的光學元件5間的距離M,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5。
此處,所謂「隨機」,意味著在光再利用薄片的任意區域,光學元件5的頂部6間的間距S之值及光學元件5間的距離M之值實質上為不規則。
因此,即使是在任意區域的微小區域規則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5的情況,在整個任意區域不規則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5的結構也包含於「隨機」的構造中。
如上所述,隨機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5的情況,可獲得如下的效果。即,為防止入射光射入前面板的光入射面時的反射而設有紋理(texture)構造的情況,可防止起因於光再利用薄片的構造與前面板的紋理構造的干涉的明暗條紋。
此外,如圖38所示,按照正三角形格子圖案排列具有圓形底面的光學元件5,在面內光學元件5的頂部6間的間距S及光學元件5間的距離M產生微小的偏差的情況,若觀察整個光再利用薄片,則可看見不均勻。
此理由是因為在非常均勻地配置有光學元件5的構造方面,微小距離的偏差被強調而看見。
如圖39,隨機地配置,藉此可防止看見如上述的不均勻。
(實施形態31)
圖40A~圖40C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40A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底面為正六角形,且由六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本變形例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複數個光學元件5相互密接而排列成蜂巢形狀。
此外,圖40B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底面為正四角形,且由四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此光再利用薄片方面,複數個光學元件5相互密接而排列成矩陣狀。
再者,圖40C所示的光學元件5係底面為正三角形,且由三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所構成。在此光再利用薄片方面,複數個光學元件5相互密接而排列成矩陣狀。
再者,在圖40A~圖40C中,符號6表示光學元件5的頂部。
(實施形態32)
圖41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在圖41所示的實施形態方面,利用底面為正八角形且由略八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構成的光學元件5a、及底面為正四角形且由略四角錐形狀的微透鏡構成的光學元件5b,構成光再利用薄片。在此光再利用薄片方面,複數個光學元件5a及複數個光學元件5b相互密接而排列成矩陣狀。
再者,在圖41中,符號6表示光學元件5a、5b的頂部。
作為此實施形態所示的光學元件5或光學元件5a、5b的排列,最好採用如圖40A~圖40C、圖41所示,底面形成為多角形狀,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的排列構造。
藉由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可大致去掉為不使入射光偏向於太陽電池組電池側的部位的光學元件間的平坦部。
因此,可更加提高光利用效率。
此外,由於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所以可防止在平坦部產生的微小距離的偏差被強調而看見的不均勻的產生。
作為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的構造,可採用因將底面形成為正六角形、正方形、正三角形,而底面的形狀為相同的構造。
以底面的形狀為相同的方式形成光學元件,可使光學元件的尺寸、形狀相同。因此,可製作不產生不均勻的光再利用薄片。
特別是底面為正六角形的情況,可形成相互鄰接的底面的連結部的形狀不是直線狀,而是具有更複雜的鋸齒形狀的連結部。因此,為防止光H0射入前面板23時的反射而設有紋理(texture)構造的情況,可防止起因於光再利用薄片220的構造與前面板23的紋理構造的干涉的明暗條紋。
此外,也可以如圖41所示,組合底面與相互不同的多角形的光學元件5a、5b,無間隙地配置複數個光學元件。
此情況,光學元件的形狀也可以是伴隨接近太陽光、照明光之側F而反射面500的角度θr之值變小的圓球形狀、橢圓球形狀、圓錐形狀的一部分。此外,光學元件的形狀也可以是如圖35B,伴隨接近太陽光、照明光之側F而反射面500的角度θr之值變大的圓錐形狀的一部分。
或者,也可以採用圖35B、圖36所示的形狀的兩方。
(實施形態33)
圖42A及圖42B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42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包含平板狀的基材2及層積於此基材2上面的反射形成層33。反射形成層3係由含有使光的反射性能及耐熱性能提高的散射反射體的材料所構成。
而且,在反射形成層33的上面,沿著基材2的上面而平行排列地形成與圖25所示的情況同樣的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11。凸部211具有彎曲狀的反射面500。
在具有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與圖23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相比,可省略金屬反射層4,並可獲得與圖23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圖42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為上述圖42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變形例。茲就上述圖42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圖42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不同點加以說明。在圖42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形成與圖42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相反的構造,即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填充層側配置透光性的基材2。在與配置填充層的基材2之面相反之面,設有含有散射反射體的反射形成層33。在與配置基材2的反射形成層33之面相反之面,沿著基材2的下面平行排列地形成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03。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03具有以與圖42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凸部211同一曲率彎曲為凸狀的反射曲面500。
在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與圖25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相比,可省略金屬反射層4,並可獲得與圖23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再者,作為上述圖42A及圖42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的構造,也可採用利用形成於反射形成層33的上面或下面的凸部、或者由凸狀的微透鏡構成的獨立的複數個光學元件而構成的光再利用薄片。作為光再利用薄片的構造,也可採用沿著反射形成層33的上面或下面,在二次元方向以一定的間距或隨機的間距排列凸狀及凹狀的光學元件的一方或凸狀及凹狀的光學元件的兩方的構造。
此外,作為在反射形成層33形成凸部的方法,例如可採用如下的方法。首先,在平面模子或輥式模子的凹凸形成面塗布或注入熱硬化型樹脂、紫外線硬化型樹脂或電子束硬化型樹脂等。其後,在已塗布或注入的樹脂上配置基材2,進行硬化處理。其後,從模子上使已硬化的樹脂脫模。
(實施形態34)
圖43A及圖43B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43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不使用基材2,而只由含有使光的反射性能及耐熱性能提高的散射反射體的反射形成層33構成。此外,在反射形成層33的上面,平行排列地形成與圖42A所示的情況同樣的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11。凸部211具有彎曲狀的反射面500。
在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也可獲得與圖23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圖43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為上述圖43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變形例。光再利用薄片220不使用基材2,而只由含有使光的反射性能及耐熱性能提高的散射反射體的反射形成層33構成。其次,就圖43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圖43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不同之點加以說明。在圖43B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方面,形成與圖43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相反的構造,即在反射形成層33的下面平行排列地形成帶狀的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03。此反射用凸部203以與圖43A所示的光再利用薄片的凸部211相反的形狀形成,並具有以與反射用凸部203同一曲率彎曲為凸狀的反射曲面100。
在此種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可獲得與圖23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作為如上述圖43A及圖43B所示的不使用基材2而只由反射形成層33構成的光再利用薄片220的製作方法,可列舉利用使用模具的壓塑法、鑄造法、射出成形法等成形的方法。在此方法中,與形成薄片本體的步驟同時形成凹凸構造。
此外,作為構成反射面500的凹部及凸部的間距,最好為300μm以下,更好為200μm以下。
在凹部及凸部的間距大於300μm的情況,無法將樹脂充分地填充於使反射面500成型時的凹部的底部及凸部的前端部分的模具,所以成型性差。
因此,若凹部及凸部的間距為200μm以下,則即使是黏度較高的樹脂,亦可成型。
此外,若凹部及凸部的間距過小,則模具的製作困難。因此,間距最好為25μm以上,更好為50μm以上。
若凹部及凸部的間距小於25μm,則切削模具的時間長,生產節拍(tact)降低,生產效率差。
再者,若凹部及凸部的間距小於50μm,則使反射面500成形之際,無法將樹脂順利地填充於槽中,不能按照模具的形狀製作凹部的底部及凸部的前端部分的形狀。即,無法將模具的形狀適當地轉印於光再利用薄片。
此外,反射形成層33的厚度並不特別限定,例如為30μm以上、500μm以下。
上述製造法,可按照與以下材料的適用性適當選擇。
在形成反射形成層33的聚合物組成物中,也可調配在實施形態16中說明的材料。
此外,作為上述聚合物組成物,也可調配在實施形態16中說明的材料。
此外,如在實施形態16中說明,最好在形成反射形成層33的聚合物組成物中,為了使反射性能、耐熱性能提高而含有散射反射體。可獲得在實施形態16中說明的作用及效果。
作為散射反射體的平均粒子直徑的下限,在實施形態16中說明的粒子直徑較好。
作為上述散射反射體,使用包含在實施形態16中說明的構造或材料的散射反射體較好。
在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為了在使用反射層4時使其密接合性等提高,最好對反射層4的蒸鍍對象面(反射形成層33的表面)施行表面處理(未圖示)。
作為此種表面處理,使用在實施形態16中說明的表面處理較好。
反射層4為反射射入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光的層。
在形成反射層4之際,可沿著形成有反射形成層33的凹凸構造的面蒸鍍金屬而形成。
作為用以形成此反射層4的蒸鍍裝置,使用在實施形態16中所說明的蒸鍍裝置較好。
此外,作為用於反射層4的金屬,可列舉在實施形態16中所說明的金屬。
再者,如在實施形態16中所說明,反射層4可以是單層構造,也可以是2層以上的多層構造。
構成上述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基材2如在實施形態16中所說明,係由以合成樹脂為材料的薄片成形所形成。
此外,用於基材2的合成樹脂及基材2的形成材料,可使用在實施形態16中所說明的材料。
此外,形成基材2的方法,可使用在實施形態16中所說明的方法。
此外,如在實施形態16中所說明,亦可在基材2、反射形成層33、基材2中含有紫外線穩定劑或紫外線穩定基與分子鏈結合的聚合物。
(實施形態35)
圖44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在圖44中,在與上述實施形態同一構件附上同一符號,其說明省略或簡化,並具體說明與圖23不同之點。在太陽電池模組300方面,使用光再利用薄片220上具有由10μm至30μm的鋁層或10nm至100nm的二氧化矽層構成的阻障層40的基板,以取代基材2。
此情況,為了提高阻障層40的耐久性,亦可塗布PVF(聚氟乙烯樹脂)或貼合具有聚氟乙烯樹脂的薄膜,以保護太陽電池模組。
藉由此結構,亦可背面覆蓋太陽電池模組300而使用。
(實施形態36)
圖45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在圖45中,在與上述實施形態同一構件附上同一符號,其說明省略或簡化,並具體說明與圖23不同之點。在實施形態36的太陽電池模組300方面,使用圖29所示的構造的光再利用薄片220。
即,在實施形態36方面,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填充層21下面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在與設有填充層21的基材2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反射形成層33。在與設有基材2的反射形成層33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03。此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03具有與實施形態19所示的凸部211同形,並且以同一曲率彎曲為凸狀的反射面。沿著和與前面板的光入射面平行的平面P平行的面,形成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03。複數個反射用凸部203的反射面以高反射率的金屬反射層4覆蓋。
在具有如此構成的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太陽電池模組300方面,也可獲得與圖23所示的情況同樣的作用效果。
再者,在本發明中,也可採用在填充層21內埋設LED或EL元件等的複數個發光元件,組合光再利用薄片220與發光元件的構造,以取代埋設於圖23及圖45所示的填充層21內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藉由此構造,可實現照明模組。
其次,就本發明之實施例加以說明。
(實施例1)
作為實施例1,將為熱塑性樹脂的聚碳酸酯樹脂加熱到約300℃,一面使聚碳酸酯樹脂沿著輥筒延伸,一面使厚度0.3mm的薄膜成形。其後,使用具有排列成線條狀的凹凸構造的形狀的圓筒式模具,將已被加熱的薄膜一面加壓一面冷卻(圓筒式模具本身為80℃),藉此使熱塑性樹脂的黏性降低,使其完全硬化。
在藉由此方法所製作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成形有具有120μm的間距的球面稜鏡狀的凹凸構造。具體而言,在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谷部的角度為28.4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
藉由如此作為冷卻輥筒,使用具有線條狀的凹凸構造的模具輥同,進行輥筒對輥筒(薄膜進給速度1m/min)的擠出成形,藉此可製作構造層33(反射形成層)。
再在構造層33上蒸鍍膜厚約20nm的鋁膜,藉此形成反射層4。
(實施例2)
作為實施例2,將為熱塑性樹脂的聚碳酸酯樹脂加熱到約300℃,一面使聚碳酸酯樹脂沿著輥筒延伸,一面使厚度0.3mm的薄膜成形。其後,使用具有第1凹凸構造形狀的圓筒式模具,將已被加熱的薄膜一面加壓一面冷卻(圓筒式模具本身為80℃)。此處,在已成形有第1凹凸構造形狀的薄膜完全硬化之前,繼續使用具有第2凹凸構造形狀的圓筒式模具,將薄膜一面加壓一面冷卻(切削有第二透鏡陣列5形狀的圓筒式模具的溫度在水冷式輥筒為10℃)。藉此使熱塑性樹脂的黏性再降低,使其完全硬化。
在藉由此方法所製作出的光再利用薄片220方面,成型有以下構造:球面稜鏡狀的第1凹凸構造,其係具有120μm的間距;及球面稜鏡狀的第2凹凸構造,其係以與第1凹凸構造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式,具有30μm的間距。此處,在第1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谷部的角度為28.4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此外,在第2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谷部的角度為28.4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
藉由如此作為冷卻輥筒,使用具有第1凹凸構造形狀及第2凹凸構造形狀的模具輥同,進行輥筒對輥筒(薄膜進給速度1m/min)的擠出成形,藉此可一次製作構造層33。
再在構造層33上蒸鍍膜厚約20nm的鋁膜,藉此形成反射層4。
(實施例3)
作為實施例3,將為熱塑性樹脂的聚碳酸酯樹脂加熱到約300℃,一面使聚碳酸酯樹脂沿著輥筒延伸,一面使薄膜成形。其後,使用具有光再利用薄片220形狀的圓筒式模具,將已被加熱的薄膜一面加壓一面冷卻(具有光再利用薄片220形狀的圓筒式模具在水冷式輥筒設定為80℃。)。此處,使熱塑性樹脂的黏性降低,在維持光再利用薄片220形狀的狀態下,使光再利用薄片220硬化。
在藉由此方法所製作出的光再利用片220方面,成型有以下構造:球面稜鏡狀的第1凹凸構造,其係具有80μm的間距;及球面稜鏡狀的第2凹凸構造,其係以與第1凹凸構造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式,具有40μm的間距。此處,在第1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谷部的角度為28.4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此外,在第2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谷部的角度為28.4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
藉由如此使用一個透鏡模具輥筒,進行輥筒對輥筒(薄膜進給速度1.5m/min)的擠出成形,可一次製作構造層33。再在構造層33上蒸鍍膜厚約20nm的鋁膜,藉此形成反射層4。
在上述實施例2的製作方法方面,係使用形狀相互不同的2個冷卻輥筒,使用一方的輥筒形成第1凹凸構造後,使用另一方的輥筒形成第2凹凸構造。因此,可容易地使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形狀變形。相對於此,在實施例3的方法方面,與實施例2不同,可省略進行2個冷卻輥筒的冷卻溫度的設定或加壓條件的最佳化的工夫。因此,具有形成構造層33的步驟簡便的優點。
(實施例4)
作為實施例4,準備有光學用2軸延伸易接合PET薄膜(膜厚125μm)。在此PET薄膜上,塗布有以形成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圖案的胺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為主要成分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日本化藥公司製造胺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樹脂(折射率1.51))。其後,使用具有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反射面500形狀的圓筒式模具,一面搬送塗布有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的薄膜,一面使UV光從PET薄膜側曝光,藉此使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硬化,形成構造層33。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硬化後,從PET薄膜使模具脫模。
在藉由此方法所製作出的光再利用片220方面,成型有以下構造:球面稜鏡狀的第1凹凸構造,其係具有100μm的間距;及球面稜鏡狀的第2凹凸構造,其係以與第1凹凸構造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式,具有40μm的間距。此處,在第1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谷部的角度為28.4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此外,在第2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谷部的角度為28.4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
再在構造層33上蒸鍍膜厚約20nm的鋁膜,藉此形成反射層4。
(實施例5)
作為實施例5,準備有光學用2軸延伸易接合PET薄膜(膜厚125μm)。在此PET薄膜上,塗布有以形成光再利用薄片220的圖案的胺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為主要成分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日本化藥公司製造胺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樹脂(折射率1.51))。其後,使用由蝕刻所成形的圓筒式模具且具有構造層33的形狀的模具,一面搬送塗布有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的薄膜,一面使UV光從PET薄膜側曝光。藉此,使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硬化,形成構造層33。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硬化後,從PET薄膜使模具脫模。
在藉由此方法所製作出的光再利用片220方面,隨機地配置有具有80μm的直徑、28.4度的谷部的角度及17.5度的頂部的角度的球面圓錐形狀的光學元件5。此外,在此光學元件5方面,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
再者,對形成於光學元件5間的平坦部施行有無光澤面處理。
再在構造層33上蒸鍍膜厚約20nm的鋁膜,藉此形成反射層4。
(實施例6)
作為實施例6,準備有作為基材2的250μm的PET薄膜。使用紫外線硬化丙烯酸系樹脂,在此基材2上形成具有球面稜鏡狀的凹凸構造的構造層33。在構造層33的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間距為150μm,谷部的角度為28.4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其次,在構造層33上,利用蒸鍍法形成20nm的鋁層作為金屬反射層4,獲得光再利用薄片220。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220,製作太陽電池模組300。使用約2mm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23。以前面板23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在前面板23與光再利用薄片220之間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並在前面板23與光再利用薄片220之間填充厚度約1.5mm的EVA,形成填充層21。
作為太陽電池組電池30,使用多晶型的太陽電池。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周邊部(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對於太陽電池模組300的全面積成為約10%的方式,將太陽電池組電池30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300。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300的發電效率。
再者,準備實施過室外試驗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製作由實施過此室外試驗的前面板所構成的太陽電池模組。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確認發電效率的變化。表1中顯示其發電效率的結果。
(實施例7)
作為實施例7,準備有作為基材2的250μm的PET薄膜。使用紫外線硬化丙烯酸系樹脂,在此基材2上形成具有球面稜鏡狀的凹凸構造的構造層33。在構造層33的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間距為150μm,谷部的角度為30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其次,在構造層33上,利用蒸鍍法形成20nm的鋁層作為金屬反射層4,獲得光再利用薄片220。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220,製作太陽電池模組300。使用約2mm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23。以前面板23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在前面板23與光再利用薄片220之間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並在前面板23與光再利用薄片220之間填充厚度約1.5mm的EVA,形成填充層21。
作為太陽電池組電池30,使用多晶型的太陽電池。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周邊部(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對於太陽電池模組300的全面積成為約10%的方式,將太陽電池組電池30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300。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300的發電效率。
再者,準備實施過室外試驗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製作由實施過此室外試驗的前面板所構成的太陽電池模組。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確認發電效率的變化。表1中顯示其發電效率的結果。實施例7的情況,射入凹凸構造的谷部附近的一部分的光產生多重反射。產生多重反射的範圍為0≦t<0.15S的範圍。
其次,就比較例加以說明。
(比較例1)
作為比較例1,準備有作為基材的250μm的PET薄膜。使用紫外線硬化丙烯酸系樹脂,在此基材上形成具有沒有曲面的三角稜鏡狀的凹凸構造的構造層。在構造層的凹凸構造的反射面方面,間距為150μm,剖面角度為一定且為30°。其次,在構造層上,利用蒸鍍法形成20nm的鋁層作為金屬反射層,獲得光再利用薄片。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製作作為比較例的太陽電池模組。使用約2mm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以前面板與太陽電池組電池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在前面板與光再利用薄片之間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並在前面板與光再利用薄片之間填充厚度約1.5mm的EVA,形成填充層。
作為太陽電池組電池,使用多晶型的太陽電池。以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周邊部(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的區域)對於太陽電池模組的全面積成為約10%的方式,將太陽電池組電池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
再者,準備實施過室外試驗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製作由實施過此室外試驗的前面板所構成的太陽電池模組。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確認發電效率的變化。表1中顯示其發電效率的結果。
圖46顯示比較發電效率的降低率的結果。
此處,所謂「發電效率提高率的降低率」,係使用室外試驗實施前的前面板23情況的發電效率提高率與使用室外試驗實施後的前面板情況的發電效率提高率之差。
從圖46所示的結果得知,藉由使用如本發明的光再利用薄片220,即使在前面板23的光入射面110,因污垢或創傷而垂直射入的光折射的情況,亦可減低太陽電池的發電效率提高率的降低。
(實施例8)
其次,說明圖22所示的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實施例8~11。
作為實施例8,準備有作為基材2的250μm的PET薄膜。使用紫外線硬化丙烯酸系樹脂,在此基材2上形成具有球面稜鏡狀的凹凸構造的構造層3。在構造層3的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間距為150μm,谷部的角度為30.0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其次,在構造層3上,利用蒸鍍法形成20nm的鋁層作為金屬反射層4,獲得光再利用薄片20。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20,製作太陽電池模組200。使用厚度約2mm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22。以前面板22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並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填充厚度約1.5mm的EVA,形成填充層21。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如圖22所示,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填充層21下面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此外,在與設有填充層21的基材2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構造層(反射形成層) 3及金屬反射層4。
作為太陽電池組電池30,使用多晶型的太陽電池。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周邊部(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對於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全面積成為約10%的方式,將太陽電池組電池30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200。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200的發電效率。
(實施例9)
其次,就圖22所示的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實施例加以說明。
作為實施例9,準備有作為基材2的250μm的PET薄膜。使用紫外線硬化丙烯酸系樹脂,在此基材2上形成具有球面稜鏡狀的凹凸構造的構造層3。在構造層3的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間距為150μm,谷部的角度為40.0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其次,在構造層3上,利用蒸鍍法形成20nm的鋁層作為金屬反射層4,獲得光再利用薄片20。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20,製作太陽電池模組200。使用厚度約2mm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22。以前面板22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並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填充厚度約1.5mm的EVA,形成填充層21。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如圖22所示,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填充層21下面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此外,在與設有填充層21的基材2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構造層(反射形成層) 3及金屬反射層4。
作為太陽電池組電池30,使用多晶型的太陽電池。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周邊部(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對於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全面積成為約10%的方式,將太陽電池組電池30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200。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200的發電效率。
(實施例10)
作為實施例10,準備有作為基材2的250μm的PET薄膜。使用紫外線硬化丙烯酸系樹脂,在此基材2上形成具有球面稜鏡狀的凹凸構造的構造層3。在構造層3的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間距為150μm,谷部的角度為30.0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其次,在構造層3上,利用蒸鍍法形成20nm的鋁層作為金屬反射層4,獲得光再利用薄片20。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20,製作太陽電池模組200。使用厚度約2mm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22。以前面板22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並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填充厚度約1.5mm的EVA,形成填充層21。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如圖22所示,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填充層21下面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此外,在與設有填充層21的基材2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構造層(反射形成層) 3及金屬反射層4。
作為太陽電池組電池30,使用多晶型的太陽電池。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周邊部(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對於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全面積成為約30%的方式,將太陽電池組電池30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200。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200的發電效率。
(實施例11)
作為實施例11,準備有作為基材2的250μm的PET薄膜。使用紫外線硬化丙烯酸系樹脂,在此基材2上形成具有球面稜鏡狀的凹凸構造的構造層3。在構造層3的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間距為150μm,谷部的角度為40.0度,頂部的角度為17.5度。此外,從谷部向頂部,平面P與反射面形成的角度連續地減少。其次,在構造層3上,利用蒸鍍法形成20nm的鋁層作為金屬反射層4,獲得光再利用薄片20。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20,製作太陽電池模組200。使用厚度約2mm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22。以前面板22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並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填充厚度約1.5mm的EVA,形成填充層21。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如圖22所示,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填充層21下面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此外,在與設有填充層21的基材2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構造層(反射形成層)3及金屬反射層4。
作為太陽電池組電池30,使用多晶型的太陽電池。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周邊部(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對於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全面積成為約30%的方式,將太陽電池組電池30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200。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200的發電效率。
(比較例3)
作為比較例3,準備有作為基材2的250μm的PET薄膜。使用紫外線硬化丙烯酸系樹脂,在此基材2上形成具有球面稜鏡狀的凹凸構造的構造層3。在構造層3的凹凸構造的反射面500方面,間距為150μm,剖面角度為一定且為17.5°。其次,在構造層3上,利用蒸鍍法形成20nm的鋁層作為金屬反射層4,獲得光再利用薄片20。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20,製作太陽電池模組200。使用厚度約2mm的玻璃板作為前面板22。以前面板22與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配置太陽電池組電池30,並在前面板22與光再利用薄片20之間填充厚度約1.5mm的EVA,形成填充層21。在光再利用薄片20方面,如圖22所示,在埋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填充層21下面配置有透光性的基材2。此外,在與設有填充層21的基材2之面相反的下面設有構造層(反射形成層) 3及金屬反射層4。
作為太陽電池組電池30,使用多晶型的太陽電池。以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周邊部(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對於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全面積成為約10%的方式,將太陽電池組電池30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200。測量此太陽電池模組200的發電效率。
若比較實施例8、實施例9、比較例3的發電效率,則可確認實施例8的發電效率高於比較例3的發電效率,實施例9的發電效率高於實施例8的發電效率。
從此結果得知,藉由使用如本發明的光再利用薄片20,發電效率可更加提高。
若比較實施例10、實施例11的發電效率,則可確認實施例11的發電效率高於實施例10的發電效率。
從此結果得知,藉由使用如本發明的光再利用薄片20,即使是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的面積增加的情況,亦可謀求發電效率的提高。若未設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區域的面積可增加,則可減少設置於太陽電池模組200的太陽電池組電池30的數量。因此,可削減構成太陽電池模組的材料的成本。
如以上所詳述,本發明對在至少一方之面上具有凹凸構造,藉由前述凹凸構造,利用光的繞射、散射、折射或反射作用,使光偏向於指定方向,可再利用於先前所損失的光的光再利用薄片,及使用此光再利用薄片的太陽電池模組有用。
2...基材
3、33...反射形成層
4...反射層
5...光學元件
20、220...光再利用薄片
21...點填充層
22、23...前面板
30...太陽電池組電池
70...第1距離
71...第1界面部
80...第2距離
81...第2界面部
100、500...反射面
200、300...太陽電池模組
201...凹部(凹凸部)
201b...頂部(第1傾斜部)
201a...底部(第2傾斜部)
202...凹部
203...凸部
204...凹部
207...凹部
211...凸部
H1、H1b、H1t...入射光(第1光)
H2b、H2t...反射光(第2光)
H3b、H3t...反射光(第3光)
圖1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2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
圖3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反射用凸部一例的立體圖。
圖4A係顯示先前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4B係顯示先前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4C係顯示先前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5A係顯示本發明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5B係顯示本發明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6係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
圖7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圖8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圖9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圖10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圖11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用凹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立體圖。
圖12A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2B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2C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3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4A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4B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5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6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7A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7B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7C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8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19A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19B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20A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20B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21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22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23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24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
圖25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反射用凸部一例的立體圖。
圖26A係顯示先前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26B係顯示先前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26C係顯示先前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27係顯示先前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28A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28B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28C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反射部動作的說明圖。
圖29係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光再利用薄片的擴大剖面圖。
圖30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圖31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圖32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圖33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與太陽電池組電池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
圖34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用凸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立體圖。
圖35A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及形成於其之反射用凸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剖面圖。
圖35B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及形成於其之反射用凸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剖面圖。
圖35C係顯示構成關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及形成於其之反射用凸部排列例的一部分擴大平面圖。
圖36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37A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37B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38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39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40A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40B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40C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41係顯示形成於本發明之光再利用薄片的反射形成層之光學元件變形例的說明圖。
圖42A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42B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43A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43B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光再利用薄片之實施形態的擴大剖面圖。
圖44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45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太陽電池模組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4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與比較例1的說明圖。
圖47係先前之太陽電池模組的剖面圖。
2...基材
3...反射形成層
4...反射層
20...光再利用薄片
21...填充層
22...前面板
30...太陽電池組電池
100...反射面
110...光入射面
200...太陽電池模組
201...凹部
F...太陽光、照明光之側
J...受光面
L...光源
P...平面
R...區域
NG...法線
H0...光
H1...光
H2...光
H3...光
H10...光

Claims (27)

  1. 一種光再利用薄片,其特徵在於:其係用於太陽電池模組之光再利用薄片,該太陽電池模組係具備:透明的前面板,其係具有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填充層,其係層積於與該光入射面相反之面,並且透過該前面板的光會透過;及太陽電池組電池,其係埋設於該填充層內,在與該前面板對向之面具有受光面,並且以該受光面接受透過該填充層的光而轉換為電能;該光再利用薄片係:設於與該太陽電池組電池的該受光面相反側的該填充層之面上;並且包含:反射形成層,其係具有包含第1傾斜部與第2傾斜部的凹凸部;及反射面,其係設於該凹凸部的表面;使不以該太陽電池組電池的該受光面接受光而透過該填充層的第1光朝向該前面板反射而生成第2光,在該光入射面與該前面板的外部的界面,使該第2光反射而生成第3光,使該第3光射入該太陽電池組電池的該受光面;由起因於該第1傾斜部的反射所生成的第2光具有對於該第1光的第1角度,朝向該前面板前進,在以第1距離離開該凹凸部的該前面板的第1界面部被反射,而轉換為該第3光;由起因於該第2傾斜部的反射所生成的第2光具有小於對於該第1光的該第1角度的第2角度,朝向該前面板前進,在以小於該第1距離的第2距離離開該凹凸部的該前面板的第2界面部被反射,而轉換為該第3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基材;該反射形成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上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基材;一體形成該反射形成層與該基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該反射形成層包含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層;該反射面為該反射層的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該反射形成層含有散射反射光的散射反射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在沿著該反射面的預定位置之與該光入射面平行的平行面和該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係伴隨該預定位置沿著該反射面接近該前面板而增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在該凹凸部,以θrb表示在該反射面與該前面板的距離為最大的位置的該平行面和該反射面形成的角度,以S表示該凹凸部的排列間距,以d表示該凹凸部的深度時,滿足式tan(90°-2θrb)‧S/2>d。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在對於與該光入射面平行的平行面垂直的方向且與該第1光的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第2傾斜部與該光入射面的距離大於第1傾斜部與該光入射面的距離;第1傾斜部與該平行面形成的角度大於第2傾斜部與該平行面形成的角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在一方向延伸的形成為帶狀的複數該凹凸部;沿著該反射形成層與該填充層的界面而相互平行地排列該複數凹凸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在一方向延伸的形成為帶狀的複數該凹凸部;以沿著該反射形成層與該填充層的界面而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該複數凹凸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由獨立的光學元件構成的複數該凹凸部;在二次元方向排列該光學元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該光學元件形成為略圓錐狀、略角錐狀、略橢圓錐狀、略圓柱狀或略截頭圓錐狀、略截頭角錐狀、略截頭橢圓錐狀、略半球、略半橢圓體、剖面形狀為略U字形狀的任一形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構成該凹凸部的光學元件係沿著該反射層與該填充層的界面而排列的微透鏡。
  14. 一種太陽電池模組,其特徵在於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再利用薄片。
  15. 一種光再利用薄片,其特徵在於:其係用於太陽電池模組之光再利用薄片,該太陽電池模組係具備:透明的前面板,其係具有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填充層,其係層積於與該光入射面相反之面,並且透過該前面板的光會透過;及太陽電池組電池,其係埋設於該填充層內,在與該前面板對向之面具有受光面,並且以該受光面接受透過該填充層的光而轉換為電能;該光再利用薄片係:設於與該太陽電池組電池的該受光面相反側的該填充層之面上;並且包含:反射形成層,其係具有凹凸部;及反射面,其係設於該凹凸部的表面;使不以該太陽電池組電池的該受光面接受光而透過該填充層的第1光朝向該前面板反射而生成第2光,在該光入射面與該前面板外部的界面,使該第2光反射而生成第3光,使該第3光射入該太陽電池組電池的該受光面;該第1光一部分的直行光係由該反射面的反射所轉換為具有對於該直行光的第1角度,並朝向該前面板前進的第2光,具有該第1角度的該第2光係在以第1距離離開該凹凸部的該前面板的第1界面部被反射,而轉換為該第3光;該第1光一部分的折射光係由該反射面的反射所轉換為具有大於對於該直行光的第1角度的第2角度,並朝向該前面板前進的第2光,具有該第2角度的該第2光係在以大於該第1距離的第2距離離開該凹凸部的該前面板的第2界面部被反射,而轉換為該第3光。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基材;該反射形成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上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基材;一體形成該反射形成層與該基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該反射形成層包含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層;該反射面為該反射層的表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17項中任一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該反射形成層含有散射反射光的散射反射體。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在沿著該反射面的預定位置之與該光入射面平行的平行面和該反射面形成的角度θr,係伴隨該預定位置沿著該反射面接近該前面板而減少。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在該凹凸部,以θrb表示該反射面與該前面板的距離為最大的位置的該平行面和該反射面形成的角度,以S表示該凹凸部的排列間距,以h表示該凹凸部的高度時,滿足式tan(90°-2θrb)‧S/2>h。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在一方向延伸的形成為帶狀的複數該凹凸部;沿著該反射形成層與該填充層的界面而相互平行地排列該複數凹凸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在一方向延伸的形成為帶狀的複數該凹凸部;以沿著該反射形成層與該填充層的界面而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該複數凹凸部。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包含由獨立的光學元件構成的複數該凹凸部;在二次元方向排列該光學元件。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該光學元件形成為略圓錐狀、略角錐狀、略橢圓錐狀、略圓柱狀或略截頭圓錐狀、略截頭角錐狀、略截頭橢圓錐狀、略半球、略半橢圓體、剖面形狀為略U字形狀的任一形狀。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光再利用薄片,其中構成該凹凸部的光學元件係沿著該反射層與該填充層的界面而排列的微透鏡。
  27. 一種太陽電池模組,其特徵在於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再利用薄片。
TW098139329A 2008-11-19 2009-11-19 光再利用薄片及太陽電池模組 TWI452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6177 2008-11-19
JP2008324503 2008-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9205A TW201029205A (en) 2010-08-01
TWI452710B true TWI452710B (zh) 2014-09-11

Family

ID=4219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9329A TWI452710B (zh) 2008-11-19 2009-11-19 光再利用薄片及太陽電池模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20195A1 (zh)
EP (1) EP2357673A1 (zh)
JP (1) JP4993021B2 (zh)
CN (2) CN103972319A (zh)
TW (1) TWI452710B (zh)
WO (1) WO20100585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4444B2 (ja) * 2009-05-28 2013-10-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裏面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2725868A (zh) * 2009-11-30 2012-10-10 京瓷株式会社 光电转换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发电装置
DE112011101963B4 (de) * 2010-06-08 2017-06-08 Dic Corporation Formgegenstand mit feinen Oberflächenunregelmäßigkeit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Formgegenstands
TWI457414B (zh) * 2010-08-31 2014-10-21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2液型積層用接著劑組成物
JPWO2012095954A1 (ja) * 2011-01-12 2014-06-09 株式会社Neomaxマテリアル 太陽電池用金属基板および太陽電池用金属基板の製造方法
EP2597681A1 (de) * 2011-11-22 2013-05-29 Holtmann & Stierle Chemie GmbH Schutzschicht für Photovoltaikmodule,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S20130240019A1 (en) * 2012-03-14 2013-09-19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Coating-encapsulated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KR101985053B1 (ko) 2012-03-27 2019-05-31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광 지향 매체를 포함하는 광기전 모듈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2664210B (zh) * 2012-05-14 2015-05-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模块与其制造方法
JP6112382B2 (ja) * 2012-05-22 2017-04-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3020074A1 (en) * 2013-07-09 2016-05-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flecting films with rounded microstructures for use in solar modules
WO2015006063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flective microstructured films with microstructures having curved surfaces, for use in solar modules
WO2015133997A1 (en) * 2014-03-04 2015-09-11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Scree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JP2015188041A (ja) * 2014-03-27 2015-10-2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車両用部材、及び車両
AP2016009625A0 (en) * 2014-05-22 2016-12-31 Solar Cubed Dev Llc Full spectrum electro-magnetic energy system
US11509264B2 (en) 2014-05-22 2022-11-22 Solar Cubed Holdings Llc Full spectrum electro-magnetic energy system
WO2016168164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redirecting film useful with solar modulues
TWI692896B (zh) * 2015-09-10 2020-05-01 日商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之製造方法及有機發光二極體
FR3042345B1 (fr) * 2015-10-08 2018-02-16 Athelios Dispositif optique photovoltaique a filtration plasmonique bifaciale et multirefringence variable a miroir dichroique convexe local
FR3042344B1 (fr) * 2015-10-08 2018-02-16 Athelios Dispositif optique photovoltaique a filtration plasmonique frontale et multirefringence variable arriere et concave local
EP3362744A4 (en) 2015-10-12 2019-06-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REDIRECTION FILM USEFUL WITH SOLAR MODULES
US10396235B2 (en) * 2015-10-16 2019-08-27 Sunpower Corporation Indentation approaches for foil-based metallization of solar cells
WO2017146072A1 (ja) * 2016-02-25 2017-08-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70288604A1 (en) * 2016-04-05 2017-10-05 Patrick Kenneth Powell Solar panel design assembly
CN105629579B (zh) * 2016-04-08 2018-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17198499A1 (en) 2016-05-19 2017-11-23 Basf Coatings Gmbh Photovoltaic module
US10937915B2 (en) 2016-10-28 2021-03-02 Tesla, Inc. Obscuring, color matching, and camouflaging solar panels
CN111226148B (zh) * 2017-10-20 2023-06-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波导片及光电变换装置
CN107946390A (zh) * 2017-12-04 2018-04-20 孙健春 一种具有换电网的太阳能电池及制作方法
CN108215420A (zh) * 2017-12-29 2018-06-29 浙江紫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背板膜
FR3077929B1 (fr) * 2018-02-13 2023-06-30 Lionel Girardie Dispositif optique photonique et plasmonique rapporte a un module photovoltaique
CN109302142A (zh) * 2018-10-16 2019-02-01 广东尚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类锥状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CN109217805A (zh) * 2018-10-16 2019-01-15 广东尚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WO2021124026A1 (en) * 2019-12-19 2021-06-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redirecting film
CN111446372A (zh) * 2020-03-20 2020-07-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波浪形ito透明电极及有机太阳能电池
CN111725342A (zh) * 2020-06-30 2020-09-29 深圳市鹏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吸收率的光伏组件
KR102338543B1 (ko) * 2020-12-24 2021-12-15 (주)솔라플렉스 발전면적 증가형 태양전지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4641A (en) * 1998-04-24 1999-11-30 Ase Americas, Inc. Solar module having reflector between cells
JP2000323740A (ja) * 1999-05-11 2000-11-24 Hitachi Ltd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装置
TW200816502A (en) * 2006-09-28 2008-04-01 Sanyo Electric Co Solar battery module
TW200824136A (en) * 2006-11-17 2008-06-01 Kyosemi Corp Stack type solar 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8337A (en) * 1992-06-25 1994-02-22 Siemens Solar Industries, L.P.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specular reflector
JPH10284747A (ja) * 1997-04-11 1998-10-23 Sharp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3174549B2 (ja) * 1998-02-26 2001-06-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太陽光発電装置及び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設置方法
JP3670835B2 (ja) * 1998-04-22 2005-07-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3259692B2 (ja) * 1998-09-18 2002-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JP2001119054A (ja) * 1999-10-15 2001-04-27 Hitachi Ltd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装置
JP2001295437A (ja) 2000-04-13 2001-10-26 Sharp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3404365B2 (ja) * 2000-07-03 2003-05-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装置
JP3433224B2 (ja) * 2000-07-21 2003-08-04 東京農工大学長 平板集光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6892724B1 (en) * 2003-11-14 2005-05-17 William P. Niedermeyer Solar energy collector for hot water
US20080223436A1 (en) * 2007-03-15 2008-09-18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Back reflector for use in photovolta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4641A (en) * 1998-04-24 1999-11-30 Ase Americas, Inc. Solar module having reflector between cells
JP2000323740A (ja) * 1999-05-11 2000-11-24 Hitachi Ltd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装置
TW200816502A (en) * 2006-09-28 2008-04-01 Sanyo Electric Co Solar battery module
TW200824136A (en) * 2006-11-17 2008-06-01 Kyosemi Corp Stack type solar ce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93021B2 (ja) 2012-08-08
JPWO2010058589A1 (ja) 2012-04-19
TW201029205A (en) 2010-08-01
CN102217089B (zh) 2014-12-17
WO2010058589A1 (ja) 2010-05-27
CN102217089A (zh) 2011-10-12
EP2357673A1 (en) 2011-08-17
US20110220195A1 (en) 2011-09-15
CN103972319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2710B (zh) 光再利用薄片及太陽電池模組
TWI469375B (zh) 光再利用薄片、太陽電池模組及光源模組
WO2010038482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4745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光再利用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092899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568885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44631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源モジュール
JP201207977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267942A (ja) 反射保護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発電装置
JP498033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074057A (ja) 太陽電池裏面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149803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フロント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1009548A (ja) 反射保護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発電装置
JP201202312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23682A (ja) 太陽電池保護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1159683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417397B1 (ko) 반사특성을 제어한 태양전지 백시트 및 이를 사용한 태양전지 모듈
JP2012119467A (ja) 太陽電池裏面シー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8053273A (ja) 太陽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0494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549327B2 (ja) 円筒状の金型、光再利用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2015442A (ja) 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
JP201307428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