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7805A -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7805A
CN109217805A CN201811201950.5A CN201811201950A CN109217805A CN 109217805 A CN109217805 A CN 109217805A CN 201811201950 A CN201811201950 A CN 201811201950A CN 109217805 A CN109217805 A CN 109217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ance coating
reflection
cambered surface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19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武
郭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angru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angru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angrui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angru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019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7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7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7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20Optical components
    • H02S40/22Light-reflecting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包括有粘接层、基底和微结构层,所述的粘接层上部依次层叠设置基底和微结构层,所述的微结构层上设置有多个条状的反射凸起,所述的反射凸起为类三棱柱结构,所述的反射凸起的两侧面为具有向内凹陷的弧面结构。通过将反射膜的两侧边反射面改成向内凹陷的弧面形状,使得光线在被反射的过程中还兼具有聚光效果,使得经过反射后的光线在照射在光伏发电组件上的有效区域更集中,更有效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线反射膜。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发电中,由于光伏板是有多块基础板材拼接得到,由于阳光只有照射到基础板材中的有限部位,才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而由于基板本身四边具有一定的边框厚度,另外基板与基板之间的连接位置,以及整体板材的边框都具有一定的厚度面积,而阳光照射到这些位置是不能够进行发电的,即影响了整体的光伏发电效率。
因此,出现了光伏反射膜,光伏反射膜的作用是利用反射膜中将光线以改变一定的角度进行反射,再经过与光伏部件的上表面玻璃进行全反射,从而使得照射在无效发电区域的光线经过多次光线的反射照射到有效位置,以达到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提高发电效率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光伏反射膜主要是将光线直接改变一定的角度进行反射,为了达到反射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了的反射结构,如CN2016112018221 ,由三棱柱构成,利用三棱柱的两侧边直接将光线以改变一定的角度全部进行反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因为整体结构为重复排列的结构,即相同结构之间排列紧密,有可能会导致相邻结构阻挡光线射出,另外,将近似平型光的光线以相同角度反射,太阳光线仍然是平行光,实际上对已经接受太阳光照射的有效区域来说,提升的强度不大,对光效利用的效率实际也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光线反射过程中,更加集中,更有效地利用再反射光线,另外还需要减少反射结构对反射光线光路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包括有粘接层、基底和微结构层,所述的粘接层上部依次层叠设置基底和微结构层,所述的微结构层上设置有多个条状的反射凸起,所述的反射凸起为类三棱柱结构,所述的反射凸起的两侧面为具有向内凹陷的弧面结构。通过将现有的条形三棱柱的凸起的两侧平面,改为向内凹陷的弧面,光线在照射的过程中,同样会进行一定角度的反射,所不同的是会将光线以弧面为中心进行一定角度的修正,将原有的平行光束改为聚拢光束,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因相邻反射结构的阻挡影响;另外,因为光线聚拢,所以对经过玻璃反射后,光线能够更集中地照射在有效区域,更集中有效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反射凸起的高度为10~20μm。在该范围内,凸起高度不至于过大影响整体的结构,并且在此高度内,也能够合理提供所需弧面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弧面结构的侧面弧度为0.5~2rad。结合反射凸起的高度和弧度,能够唯一确定圆弧的半径,还能够确定对应的弧长;在该范围下,圆弧的半径不至于过大导致凹陷过大,影响聚光的效率和反射效率,也不至于过小使得圆弧面趋于平面,达不到光线聚拢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弧面结构由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组成,所述的第一弧面的曲率小于第二弧面的曲率。第一弧面设置靠近在上端部,其曲率较小,平行射入的光线能够全部发生具有聚拢效果的反射;而第二弧面设置在靠近下端部,其曲率较大,能够将光线尽可能地以较大的角度进行聚拢,以保证反射光线的光路不被相邻的结构阻挡。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弧面的侧面弧度为0.3~1.1rad,所述的第二弧面的侧面弧度为0.4~1.2rad。在该范围内,第一弧面能够在完成聚拢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将光线进行反射,减少因曲率过大而导致凹陷,降低反射面的利用率;而第二弧面在此范围内能够提供合理的聚拢效果,在聚拢情况下能够避开相邻结构的阻挡。
优选的,所述的反射凸起的排列方式为相邻排列。相邻排列能够尽可能利用照射的光线,若反射凸起之间具有缝隙,则缝隙不能够对光线进行一定角度的反射,即造成光线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的粘接层由粘胶组成。粘接层能够方便地将整体反射膜设置在某一平面上。
优选的,还具有镀膜层,所述的镀膜层设置在微结构层上。通过在微结构层上增加镀膜层,能够提高光的反射效率,还能够减少微结构层上的表面粗糙导致的光线发生漫反射的情况。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能够提高光线利用效率。一方面,光线经过弧面结构后,会有一定的聚拢效果,在经过玻璃的全反射后,反射的光线更集中和紧密,集中照射在一定的区域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射的光线反射后提高功率不明显,光电转换效率低下的问题。
2.减少结构阻挡光路的情况。通过反射中的聚拢效果,在两个反射凸起之间的光线在进行反射时,光路得到一定的修正,使得能够避开相邻结构的阻挡,顺利到达玻璃进行反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为微结构层,11为反射凸起,2为基底,3为粘接层,4为玻璃,5为镀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3所示,反光膜的结构由粘接层3、基底2和微结构层1组成,粘接层3置于最底层,往上依次重叠设置有基底2和微结构层1,在微结构层1上设置有多个反射凸起11,反射凸起11为条状结构,凸起的横截面为类三角形状,整体条状结构类似三棱柱结构;反射凸起11的两侧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整体形成微结构层1,本实施例中,微结构层1的高度为15μm,而两侧的圆弧面的侧面均为相同弧度的弧面,弧度值为0.7rad,在这两个条件限定下,圆弧面的侧面圆弧形状唯一确定,即圆弧面的形状唯一确定。
反射凸起11之间相互紧密相邻排列设置,粘结层全部为粘胶,而微结构层1上的反射凸起11的表面均有镀膜层5,镀膜材料为高光反射率的材料。
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反射膜通过粘接层3底部的粘胶黏贴在光伏发电组件的非有效区域中,再在其上部放置好玻璃4,即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在光线对反射膜上进行照射时,如附图4所示的光路图(镀膜层5非常薄,可以忽略),太阳光可以近似看做是自上而下的平行光,光线直接穿过玻璃4与反射膜上的微结构层1中的反射凸起11接触,因为反射凸起11的表面具有镀膜层5,所以能够将大多数的光线进行反射,而反射角度则是根据接触点的角度不同而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光线大部分直接照射至向内凹陷的圆弧面中,形成了类似“聚焦”的效果,即光线具有向弧面中心线靠拢的趋势,使得照射下来的平行光的光路被修正聚拢,角度发生了不同变化,即经过反射后的光线不再是处处平行的平行光,经过一段路径的传播,光线与玻璃4接触,因为角度仍然在满足全反射条件的范围内,光线在与玻璃4接触后会发生全反射,反射后光线沿着光路传播能够到达侧边的光伏发电组件的有效光照区域,并且在到达该区域时,整体反射光线进行了一定角度的聚拢,能够提高反射光线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弧面结构采用的是两段式弧面,包括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的的侧面圆弧的弧度为0.5rad,第二段弧面的侧面圆弧的弧度为1rad,凸起高度为18μm。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相互配合,结合反射凸起11的高度,能够唯一确定两端弧面的形状。
在进行光线反射时,上表面的弧面曲率较大,光线反射,修正效果好,而第二弧面因为曲率较小,反射修正的效果较小,这样能够避免受到相邻的反射凸起11影响,整体修正的效果并非像单个弧面一样向弧面中心靠拢,而是更偏向第二弧面,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结构阻挡造成光线的浪费,整体上有聚拢光线和减少阻挡的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粘接层(3)、基底(2)和微结构层(1),所述的粘接层(3)上部依次层叠设置基底(2)和微结构层(1),所述的微结构层(1)上设置有多个条状的反射凸起(11),所述的反射凸起(11)为类三棱柱结构,所述的反射凸起(11)的两侧面为具有向内凹陷的弧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聚光结构光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凸起(11)的高度为10~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面结构的侧面弧度为0.5~2ra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面结构由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组成,所述的第一弧面的曲率小于第二弧面的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面的侧面弧度为0.3~1.1rad,所述的第二弧面的侧面弧度为0.4~1.2ra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凸起(11)的排列方式为相邻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接层(3)为粘胶。
8.根据权利有要求1~7任一项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镀膜层(5),所述的镀膜层(5)设置在微结构层(1)上。
CN201811201950.5A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Pending CN109217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1950.5A CN109217805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1950.5A CN109217805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7805A true CN109217805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8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1950.5A Pending CN109217805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78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8164A (zh) * 2022-10-17 2022-12-30 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光伏组件的光伏效能方法
CN117739301A (zh) * 2024-02-21 2024-03-22 浙江锦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限制光线角度的准直组件及光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4979Y (zh) * 1994-10-14 1995-08-09 黄鸣 真空集热管太阳能渐变曲率弧面聚光集热器
CN101091900A (zh) * 2007-04-13 2007-12-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太阳能光催化反应器
CN101669215A (zh) * 2007-01-30 2010-03-10 索林塔有限公司 具有细长的光伏设备、使用基于渐开线的集中器的光伏装置
JP2010092899A (ja) * 2008-10-03 2010-04-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2217089A (zh) * 2008-11-19 2011-10-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再利用片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4979Y (zh) * 1994-10-14 1995-08-09 黄鸣 真空集热管太阳能渐变曲率弧面聚光集热器
CN101669215A (zh) * 2007-01-30 2010-03-10 索林塔有限公司 具有细长的光伏设备、使用基于渐开线的集中器的光伏装置
CN101091900A (zh) * 2007-04-13 2007-12-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太阳能光催化反应器
JP2010092899A (ja) * 2008-10-03 2010-04-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2217089A (zh) * 2008-11-19 2011-10-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再利用片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8164A (zh) * 2022-10-17 2022-12-30 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光伏组件的光伏效能方法
CN115548164B (zh) * 2022-10-17 2023-06-13 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光伏组件的光伏效能方法
CN117739301A (zh) * 2024-02-21 2024-03-22 浙江锦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限制光线角度的准直组件及光源装置
CN117739301B (zh) * 2024-02-21 2024-04-26 浙江锦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限制光线角度的准直组件及光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4343B1 (en) Dipolar side-emitting LED lens and LED modul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KR100230884B1 (ko) 편광성분을 증가시키는 장치, 도광체 유닛, 액정표시장치및편광방법
CN106449842A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焊带上的反光膜
CN109217805A (zh)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JP201309849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240702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7505794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源
CN106449829B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射背板
CN104143954B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的免跟踪式聚光器
CN208874525U (zh) 一种具有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TWI240831B (en) Small-angle light-emitting device at specific positions for back light modul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6531830A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射背板
CN203365792U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器及太阳能光纤照明系统
CN210272398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焊带
CN205319176U (zh) 一种光伏组件
JPS61241982A (ja) 光発電素子
CN114156359A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的间隙膜及光伏电池组件
CN208970536U (zh)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CN208924185U (zh) 一种具有类锥状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CN104820258B (zh) 一种具有光扩散功能的一体式导光板
US20120170144A1 (en) Solar concentration device
CN206301822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焊带上的反光膜
CN109302142A (zh) 一种具有类锥状聚光结构的光伏反射膜
CN113644153A (zh) 一种光伏组件以及制备工艺
CN204068849U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的新型免跟踪式聚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