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0536U -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70536U CN208970536U CN201820349180.8U CN201820349180U CN208970536U CN 208970536 U CN208970536 U CN 208970536U CN 201820349180 U CN201820349180 U CN 201820349180U CN 208970536 U CN208970536 U CN 208970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uble
- optically focused
- side cell
- focused welding
- we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447 ips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27225 Enceliopsis nudicau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446 light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双面电池片和聚光焊带,每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正负极通过聚光焊带串联连接,形成电池阵列;聚光焊带的一侧表面设有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聚光焊带的另一个表面为平面结构。本申请中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光线通过相应的封装玻璃板输入至双面电池片表面,入射光线经聚光焊带上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反射后射入相应的封装玻璃板上,再经该封装玻璃板放射后再次射入双面电池片上,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以提高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是封装在组件内部的太阳能电池片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受太阳光照射后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再通过线盒及导线输出电压电流,实现发电的功能。光伏组件不仅能利用太阳光,还能利用生活中的其他光线进行发电,从地面其他地方反射的太阳光线同样可以充分利用。
双面双玻光伏组件是一种新型组件,其内部的光伏电池为双面电池,双面电池是一种正背面均可被光线照射然后发电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将由双面电池构成的电池阵列通过双玻(即上层封装玻璃板和下层封装玻璃板)进行封装即可形成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由于双面双玻光伏组件正背面均是玻璃,所以其正背面均可被阳光照射后进行发电。具体的,双面电池正背面也分为正负极,正背面均设有可焊接电极,并通过焊带将双面电池片串联形成电池串,再用于组件封装。
目前,在制作电池串时,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通过焊带将各个双面电池进行串联,各个双面电池的负极在同侧,正极在同侧,并且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焊带的上下表面均是平面,其中,焊带与电池片结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焊带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只能够起到连接各个双面电池的作用,不利于提高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的光能利用率和发光效率。
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以提高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双面电池片和聚光焊带,每相邻两个所述双面电池片的正负极通过所述聚光焊带串联连接,形成电池阵列;所述聚光焊带的一侧表面设有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所述聚光焊带的另一个表面为平面结构。
可选的,各个所述双面电池片中每相间的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极性分布相同,每相邻的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极性分布相反;每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正负极通过所述聚光焊带中设有所述平面结构的表面串联连接。
可选的,所述反光结构为锯齿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锯齿形结构包括多个连续的等腰三角形。
可选的,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10°-130°。
可选的,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
可选的,所述锯齿形结构的表面上设有反射薄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双面电池片和聚光焊带,每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正负极通过聚光焊带串联连接,形成电池阵列;聚光焊带的一侧表面设有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聚光焊带的另一个表面为平面结构。本申请中通过聚光焊带将各个双面电池进行串联连接形成电池阵列,电池阵列经双玻封装后构成双面双玻光伏组件,本申请中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光线通过相应的封装玻璃板输入至双面电池片表面,入射光线经聚光焊带上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反射后射入相应的封装玻璃板上,再经该封装玻璃板放射后再次射入双面电池片上,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以提高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中的电池串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池串的切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中一种电池串的侧视图结;
图5为图4中所示电池串的切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中另一种电池串的侧视图结;
图7为图6中所示电池串的切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所示电池串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以提高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3至图9,本申请中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双面电池片20和聚光焊带21,每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负极通过聚光焊带21串联连接,形成电池阵列12;聚光焊带21的一侧表面设有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聚光焊带21 的另一个表面为平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中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封装玻璃板10、第一塑封层11、电池阵列12、第二塑封层13和第二封装玻璃板14,其中,电池阵列12由多个电池串串联而成,每个电池串中的各个双面电池片20是通过聚光焊带21串联连接的。
具体的,聚光焊带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光线以一定角度反射至封装玻璃板与空气的分界面上,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到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一定角度就会发生全反射,从而再次反射到双面电池片的表面上被利用,从而提升电池片的发电效率和功率。具体的,当阳光入射至双面双玻光伏组件时,阳光通过封装玻璃板和塑封层入射至聚光焊带和双面电池片的正极或负极上,聚光焊带的反光结构会将入射的光线反射至相应的封装玻璃上,使光线在封装玻璃与空气的界面处再次发生全反射,从而使反射的光线再次入射至聚光焊带和双面电池片上使双面电池片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另外,本申请中的塑封层可以采用基于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制作而成的塑封层,其折射率与玻璃尽速,所以可以不考虑由聚光焊带反射至塑封玻璃的光线在塑封层与玻璃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折射现象。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聚光焊带21的一个表面(简称正面)设有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与其相对的另一个表面(简称底面)为平面结构,其中,反光结构可以为具有反光效果的凹槽式结构。采用本申请中的聚光焊带21连接各个双面电池片20时,每一个电池串中的各个双面电池片20可以按照正极和负极分布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排列,例如,每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极均在一侧,每个双面电池片 20的负极均在另一侧,此时采用聚光焊带21将相邻的两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极和负极进行连接,采用聚光焊带21的背面(平面结构)与当前双面电池片20的正极焊接,将该聚光焊带21的正面(反光结构)与下一个双面电池片20的负极焊接,再将聚光焊带21的背面与下一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极焊接,依次将后续各个双面电池片20连续焊接形成电池串(请参照图4和图5),再将各个电池串串联形成电池阵列12,以用于组件封装。采用这种方式制作而成的电池串的一侧聚光焊带21 的正面朝外(也即反光结构朝外),电池串的另一侧聚光焊带21的底面朝外(也即平面结构朝外,反光结构与各个双面电池片的负极连接),采用本申请中所提供的电池串结构及通过该电池串形成的电池阵列及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的使用中可以提高电池阵列中聚光焊带21的反光结构朝外的一侧电极面的发电效率及发电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平面焊带而言,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发电量和输出功率。
进一步的,各个双面电池片20中每相间的两个双面电池片20的极性分布相同,每相邻的两个双面电池片20的极性分布相反;每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负极通过聚光焊带21中设有平面结构的表面串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电池串的两个侧面的聚光焊带21的正面(即设有反光结构的一面)均朝外,也即每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负极两侧均通过聚光焊带21的底面(即具有平面结构的一面)与相邻的双面电池片20进行串联,使焊接后形成的电池串和电池阵列的两侧电极上的聚光焊带21的反光结构均朝外,进而使阳光从双面电池片20的两侧照射时,每侧聚光焊带21的反光结构均可将入射的阳光反射至相应的封装玻璃板,再经封装玻璃板反射至双面电池片20的正极面和负极面,以提高双面电池片20两个电极面的光能利用率和发电量,以进一步提高整个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发电量和输出功率。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个电池串中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20的电极相反分布,每相间的两个双面电池片20的电极同向分布,例如,电池串中的第一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极向下、负极向上,第二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极向上、负极向下,第三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极向下、负极向上,每个双面电池片以这样的方式依次排列,并且通过聚光焊带21中设有平均结构的表面(底面)将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20的正负极连接,从而形成电池串,多个电池串串联形成电池阵列12(请参照图6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可以使双面电池片的两个发电面的发电量增强,还可以避免聚光焊带中的反光结构在与双面电池片上的可焊接电极进行焊接时不易焊接的问题。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5和图7所示的切面示意图,反光结构为锯齿形结构。
具体的,本申请中为了提高反光结构的反光效果,优选的将反光结构设置为锯齿形结构,也即聚光焊带21中设有反光结构的表面为锯齿形表面。
需要说的的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感光效率,本申请中的聚光焊带21中设有锯齿形结构的表面的截面为多个连续的等腰三角形,具体请参照图5和图7。其中,各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θ在110°-130°的范围内时,尤其是120°时,光线经反光结构反射至封装玻璃中,并且能够在封装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发生全反射,以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提升光伏组件的功率。
更具体的,为了提高聚光焊带21的反光效果,本申请中的聚光焊带21中设有锯齿形结构的表面上设有反射薄膜。具体采用哪种材质的反射薄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限定,能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双面电池片和聚光焊带,每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正负极通过聚光焊带串联连接,形成电池阵列;聚光焊带的一侧表面设有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聚光焊带的另一个表面为平面结构。本申请中通过聚光焊带将各个双面电池进行串联连接形成电池阵列,电池阵列经双玻封装后构成双面双玻光伏组件,本申请中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光线通过相应的封装玻璃板输入至双面电池片表面,入射光线经聚光焊带上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反射后射入相应的封装玻璃板上,再经该封装玻璃板放射后再次射入双面电池片上,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以提高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双面电池片和聚光焊带,每相邻两个所述双面电池片的正负极通过所述聚光焊带串联连接,形成电池阵列;所述聚光焊带的一侧表面设有具有凹凸表面的反光结构,所述聚光焊带的另一个表面为平面结构;
其中,各个所述双面电池片中每相间的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极性分布相同,每相邻的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极性分布相反;每相邻两个双面电池片的正负极通过所述聚光焊带中设有所述平面结构的表面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为锯齿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结构包括多个连续的等腰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10°-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结构的表面上设有反射薄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49180.8U CN208970536U (zh) | 2018-03-14 | 2018-03-14 |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49180.8U CN208970536U (zh) | 2018-03-14 | 2018-03-14 |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70536U true CN208970536U (zh) | 2019-06-11 |
Family
ID=66746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49180.8U Active CN208970536U (zh) | 2018-03-14 | 2018-03-14 |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7053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44156A (zh) * | 2021-07-21 | 2021-11-12 | 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反光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
CN114078980A (zh) * | 2020-08-19 | 2022-02-22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封装层、光伏电池串列及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
WO2024087506A1 (zh) * | 2022-10-27 | 2024-05-02 |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焊带件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
-
2018
- 2018-03-14 CN CN201820349180.8U patent/CN20897053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78980A (zh) * | 2020-08-19 | 2022-02-22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封装层、光伏电池串列及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
CN113644156A (zh) * | 2021-07-21 | 2021-11-12 | 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反光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
WO2024087506A1 (zh) * | 2022-10-27 | 2024-05-02 |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焊带件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045523U (zh) | 一种低电阻型反光焊带的连接结构 | |
CN204809231U (zh) |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 | |
CN206629012U (zh) | 一种水上双面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 | |
CN208970536U (zh) |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 |
CN209981251U (zh) | 太阳能发电组件 | |
CN206541828U (zh) | 一种全黑高效光伏组件 | |
CN106356430A (zh) | 双面发电双玻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 | |
CN106041241A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焊接工艺 | |
CN204538038U (zh) | 提升光能利用率的太阳能组件 | |
CN109087959B (zh) | 太阳能电池封装结构 | |
CN205319176U (zh) | 一种光伏组件 | |
CN109087961A (zh) |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934493B (zh) | 一种可利用环境光的光伏组件 | |
CN208596684U (zh) | 一种双面发电光伏组件 | |
CN204303828U (zh) | 高效率太阳能发电组件 | |
CN110534604A (zh) | 一种太阳能组件封装结构 | |
CN208923173U (zh) | 高功率晶硅组件 | |
CN204424286U (zh) | 反光焊带及太阳能组件 | |
CN109148631A (zh) |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 |
CN208622752U (zh) | 一种新型高反射光伏组件 | |
CN207993883U (zh) | 一种光伏组件用反光条及光伏组件 | |
CN106898659A (zh) | 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 |
CN207166447U (zh) | 薄膜式太阳能充电装置 | |
CN201289853Y (zh) | 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 |
CN206628477U (zh) | 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