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7770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7770B
TWI437770B TW100132031A TW100132031A TWI437770B TW I437770 B TWI437770 B TW I437770B TW 100132031 A TW100132031 A TW 100132031A TW 100132031 A TW100132031 A TW 100132031A TW I437770 B TWI437770 B TW I4377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or
power
held
holding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2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1673A (zh
Inventor
Koji Higuchi
Yoshinori Mizusaw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ublication of TW201301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1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7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77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8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a separate clip or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4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eparate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contact member, e.g. retainer collar or ring around contact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01R13/748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one or more screw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用以流動大量電流的電源接點的連接器。本發明特別係有關於用以將電源接點固定在殼體的固定構造。
作為用以固定接點在殼體的固定構造方面,例如,被揭露在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93490號公報)或是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308932號公報)的物件。
如第17圖所示般,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係具有接點以及殼體。接點係從連接器的前面(嵌合面)被壓入至殼體內,而被固定在殼體。
如第18圖所示般,專利文獻2的連接器係具有接點、殼體、以及C環。接點係從殼體的背面被插入。C環(固定具)係從殼體的前面(嵌合面)被插入而被安裝在接點的周圍,藉此接點係被固定在殼體內。
然而,有關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連接器係恐怕有接點無法被安定地固定在殼體的情形。因而,將專利文獻1的接點適用在電源接點的情形中,恐怕有電流無法安定地供給的情形。
有關在專利文獻2的連接器方面,在接點的周圍,需要有大的空間以安裝固定具(例如,C環),造成接點的露出部位變大。因而,在將專利文獻2的接點適用在電源接點的情形,恐怕會產生觸電等的問題。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包括不會產生觸電等的問題且可安定地供給電流的方式、被安裝在殼體的電源接點的連接器為目的。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係提供可與位在嵌合側的對象側連接器沿著前後方向嵌合的連接器。上述連接器係具有殼體、被安裝在上述殼體的電源接點、以及將上述電源接點固定在上述殼體的固定具。上述殼體係具有後壁部、沿著上述前後方向貫通上述後壁部的接點保持孔、以及位在上述接點保持孔的上述嵌合側的被抵接部。上述電源接點係具有:從上述嵌合側被插入保持在上述接點保持孔的被保持部,被形成在上述前後方向中、與上述被保持部的上述嵌合側相反側的被固定部,以及在上述被保持部被插入於上述接點保持孔之際、抵接於上述被抵接部般、被形成於上述被保持部的上述嵌合側的抵接部。上述固定具係被安裝在上述被固定部,藉此,上述殼體的一部份被包夾在上述前後方向中的上述抵接部與上述固定具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話,藉由位在殼體的後壁部的後面側的固定具與位在後壁部前面側的抵接部、夾入後壁部,相對於殼體將電源接點固定,所以不需要在電源接點的周圍設置固定具安裝作業用的空間。因此,可作為適合於防止由於電源接點的觸電的構造。
特別是,藉由將電源接點的抵接部作為角柱狀的形狀,可防止被固定於殼體的電源接點迴轉的情形。
藉由一邊參考所附的圖面,檢討後述的最佳實施例的說明,可正確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且有關其構成可更加被完全理解。
有關本發明係可實現在多樣的變形以及各種的型態,作為其一例,以下詳細地說明有關在圖面所示般的特定的實施例。圖面以及實施例係不將本發明限定於揭露於此的特定型態,在明確表示於所附的請求範圍的範圍內的所有變形例、均等物、代替例均包含於此對象內。
參考第1圖的話,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接點對係被在具有蓄電池模組1的系統中所利用。接點對係具有被安裝在收納蓄電池10的模組盒20的插座(連接器)30、以及被安裝在面板(panel)40的插頭(連接器)50。如後述般,插座30及插頭50係具備電源接點(200以及700)。電源接點(200以及700)係例如,被利用作為使用電流為100A以上的大電流用接點。
從第1圖至第4圖可以理解,構成接點對的插座30和插頭50係可沿著X方向(前後方向)彼此互相嵌合、拔除。在以下說明中,不管是插座30以及插頭50的任一個,將與對象側連接器的嵌合側作為前側,將其相反側作為後側。因而,在有關插座30,+X方向為前方,-X方向為後方。另一方面,在有關插頭50,-X方向為前方,+X方向為後方。以下,參考圖面,分別詳細說明有關插座30以及插頭50。
如第5圖至第8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插座30係包括:由絕緣體所構成的殼體100、由金屬構成的兩個電源接點(插座側電源接點)200、由金屬構成的兩個彈簧250、由彈性體構成的環狀的密封構件300、由金屬構成的C環(固定具)260、以及中繼連接器(插座側中繼連接器)400。電源接點200係被安裝在殼體100。C環260係將電源接點200固定在殼體100。插座30係具備C環260以外的金屬環(例如,E環)亦可。又,插座30係具備金屬環以外的固定具亦可。但是,考慮到在X方向中的尺寸小的話,與具備其他的固定具相較下,具備金屬環為較佳的。又,考慮到作為固定具的性能的話,與具備E環等相較下,具備C環260為較佳的。
從第6圖至第8圖所被理解般,殼體100係具有:後壁部110、從後壁部110延伸至前方的被包圍部120、從被包圍部120更加延伸至前方的兩個接點外周部140、位在兩個接點外周部140之間的中繼連接器外周部150、從後壁部110延伸至前方的包圍部160、以及形成在包圍部160的前端的突緣165。突緣165係使用在將插座30安裝至模組盒20之際。
從第6圖及第8圖可以理解,兩個接點保持孔142和一個中繼連接器保持孔152被形成在後壁部110。接點保持孔142和中繼連接器保持孔152係分別沿著前後方向貫通後壁部110。接點保持孔142係在YZ平面內位在接點外周部140的內側。中繼連接器保持孔152係在YZ平面內位在中繼連接器外周部150的內側。
如第8圖所示般,被抵接部144被設置在接點保持孔142的前方。換言之,被抵接部144係位在接點保持孔142的嵌合側。圖示的被抵接部144係具有正六角形柱形狀的洞,朝向後方凹陷。在YZ平面內,被抵接部144的外徑係較接點保持孔142的外徑大,因此,朝向前方的面(被抵接面144s)形成在被抵接部144與接點保持孔142的邊界部分。
如第8圖所示般,在接點保持孔142的後側,將接點保持孔142包圍般,設置凹部114。換言之,凹部114係位在接點保持孔142的周圍。根據本實施例的凹部114係使後壁部110的後面110b朝向前方凹陷般形成。凹部114係在進行C環260的安裝作業之際,作為治具操作用的空間使用。凹部114係被設置在容易作業的場所(在本實施例中為後壁部110的後面110b),所以可將此尺寸抑制在必要最小限度。
如第8圖所示般,朝與X方向正交方向(朝向包圍部160的方向)突出的複數密封停止件134設置在被包圍部120的周圍120p。在後壁部110,從前面110f朝向後方凹陷的溝部136形成。密封構件300係在X方向中,被包夾在密封停止件134與溝部136之間的方式被安裝在被包圍部120的周圍120p。因此,密封構件300係被規定朝X方向的移動。
從第8圖可以理解,包圍部160係在YZ平面內包圍被包圍部120與密封停止件134。包圍部160的前端的突緣165係位在較接點外周部140以及中繼連接器外周部150後方。換言之,如第7圖所示般,接點外周部140與中繼連接器外周部150係較包圍部160突出於前方。又,接點外周部140係較中繼連接器外周部150突出於前方。
參考第6圖以及第8圖的話,電源接點200係具有筒狀的形狀。在電源接點200係形成收納對象側接點的插頭50的電源接點700(後述:插頭側電源接點)的接點收納部202、以及從後端200b朝向前方延伸的螺絲孔206。螺絲孔206係使用在朝母線[bus bar](未圖示)的連接。接點收納部202係為從前端200f通至螺絲孔206的貫通孔。裝有彈簧250的被安裝部204被設置在接點收納部202的前端。接點收納部202以及螺絲孔206從前端200f至後端200b、將電源接點200貫通,所以可減低在電源接點200的電鍍作業時所發生的電鍍不良的情形。例如,即使電流容量低也可的情形,藉由將接點收納部202的對立孔深度增長,達成電源接點200的輕量化也可。
電源接點200係具有:被保持在接點保持孔142的被保持部210、設置在被保持部210的前側的抵接部212、以及形成在被保持部210的後側的被固定部216。
被保持部210係具有對應於接點保持孔142的外形。藉由將被保持部210從前側(亦即,在本實施例中,沿著-X方向)插入於接點保持孔142,電源接點200係保持在殼體100。
抵接部212係在被保持部210被插入於接點保持孔142之際,抵接於被抵接部144的部位。抵接部212係具有在YZ平面內較被保持部210大的外徑的角柱形狀的外形。抵接部212的外徑係在YZ平面內較接點收納部202的外徑小。在本實施例中的抵接部212係具有對應於被抵接部144的六角柱形狀,收納於被抵接部144。因為抵接部212的外形與被抵接部144的形狀對應,所以抵接部212被收納在被抵接部144的話,電源接點200係成為不能轉動。
被固定部216係為朝向電源接點200的徑向中心而凹陷的溝。構成被固定部216的溝係具有在X方向中(亦即,在前後)相對的兩個側面。溝的前側的側面係抵接部212抵接在被抵接部144的狀態中,成為與凹部114的前面同一平面。又,構成被固定部216的溝的寬度(在X方向中的長度)係對應於C環260的厚度。在抵接部212抵接在被抵接部144的狀態下,在凹部114內將C環260安裝在被固定部216的話,抵接部212與C環260將殼體100的一部份夾入。換言之,殼體100的一部份係被包夾在抵接部212與C環260之間,藉此,電源接點200被保持固定在殼體100。
電源接點200係在被保持部210被插入保持於接點保持孔142的狀態中,除了被固定部216及後端200b,覆蓋在接點外周部140。從第6圖可以理解,兩個電源接點200的各自的抵接部212係具有包含一個相對面214的六個(亦即,複數的)側面。兩個電源接點200的相對面214係位在Y方向(橫方向)中彼此最靠近的位置的側面。兩個電源接點200係相對面214彼此成為平行般且任一者均與Y方向正交般被配置(參考第12圖的電源接點700)。換言之,電源接點200的抵接部212係位在Y方向中彼此最靠近的位置,且具有彼此相對的相對面214。根據本實施例的話,由於將相對面214作為平行配置(亦即,兩個相對面214彼此平行地延伸般配置被抵接部144),所以即使在殼體100形成中繼連接器保持孔152的情形,不會產生厚度極薄的地方。亦即,可確保殼體100的強度。
如第6圖所示般,中繼連接器400係具有角筒狀的外形。中繼連接器400係具備:中繼殼體410、以及連接在電纜且保持在中繼殼體410的信號接點420。在本實施例中的信號接點420係為插口(socket)接點。從第5圖至第7圖可以理解,中繼連接器400係從殼體100的後壁部110的後面110b側被插入於中繼連接器保持孔152內,保持在中繼連接器保持孔152內可自由拆卸。中繼連接器400係在Y方向中,位在兩個電源接點200之間般,保持在殼體100。中繼連接器外周部150係中繼連接器400保持在殼體100的狀態中,係被設置成至少在前端與中繼連接器400(中繼殼體410)之間具有空隙。
如第9圖至第13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插頭50係包括:由絕緣體構成的殼體600、由金屬構成的兩個電源接點(插頭側電源接點)700、由絕緣體構成的兩個絕緣蓋750、由金屬構成的C環(固定具)760、以及中繼連接器(插頭側中繼連接器)900。插頭50係與插座30同樣,即使具備C環760以外的金屬環(例如,E環)亦可,具備其他的固定具亦可。
如第9圖至第13圖所示般,殼體600係具有:後壁部610、以及從後壁部610的前面610f延伸至前方的保護部660。在保護部660的X方向中的中間部分,在YZ平面內擴張至外側的突緣665被形成。突緣665係在將插頭50固定在面板40之際被使用(參考第1圖)。
從第9圖、第10圖、第12圖以及第13圖可以理解,在殼體600方面,係形成設置於保護部660內的兩個接點收納部640、在X方向中將後壁部610貫通的兩個接點保持孔642、以及貫通保護部660及後壁部610的中繼連接器保持孔652。接點收納部640係在YZ平面內具有較接點保持孔642大的外徑。
從第12圖及第13圖可以理解,被抵接部644設置在接點保持孔642的前方。換言之,被抵接部644係位在接點保持孔642的嵌合側。根據本實施例的被抵接部644係在X方向中,位在接點保持孔642和接點收納部640之間。接點收納部640和接點保持孔642係與被抵接部644一起,將殼體600在X方向中貫通。被圖示的被抵接部644係具有正六角柱形狀的洞,朝向後方凹陷。在YZ平面內,被抵接部644的外徑係較接點保持孔642的外徑大,因此朝向前方的面(被抵接面644s)形成在被抵接部644和接點保持孔642的邊界部分。又,在YZ平面內,被抵接部644的外徑係較接點收納部640的外徑小,因此,從殼體600的前端側觀看時,可確認被抵接部644的外形。
如第13圖所示般,在接點保持孔642的後側,將接點保持孔642包圍般設置凹部614。換言之,凹部614係位在接點保持孔642的周圍。根據本實施例的凹部614係使後壁部610的後面610b朝向前方而被凹陷般被形成。凹部614係與相對於C環260的凹部114同樣,在進行C環760的安裝作業之際,使用作為治具操作用的空間。
如第10圖、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般,接點收納部640與中繼連接器保持孔652之間,設有觸電防止部620。根據本實施例的觸電防止部620係為中繼連接器保持孔652的側壁(亦即,殼體600的一部份)。觸電防止部620係減低手指頭進入接點收納部640內的可能性。
參考第10圖、第12圖及第13圖的話,電源接點700係具有手槍彈狀的形狀。在電源接點700方面係形成從前端700f朝向後方而凹陷般延伸的安裝孔704、從後端700b朝向前方而延伸的螺絲孔706、以及連通安裝孔704和螺絲孔706的連通孔708。螺絲孔706係被使用在朝母線(未圖示)的連接。
安裝孔704和連通孔708係構成從前端700f通至螺絲孔706為止的貫通孔。由於安裝孔704、連通孔708以及螺絲孔706從前端700f貫通電源接點700至後端700b,所以可減低在電源接點700的電鍍作業時所發生的電鍍不良的情形。例如,即使電流容量低也可的情形,可藉由將連通孔708增大,達成電源接點700的輕量化。如第14圖所示般,在安裝孔704的內側的面係形成朝向徑向外側凹陷的被卡合部(卡合溝)705。
如第13圖最佳地表示般,電源接點700係具有收納在對象側接點的插座30的電源接點(插座側電源接點)200的接點收納部202的被收納部702、設置在被收納部702的後側的抵接部712、設置在抵接部712的後側的被保持部710、以及設置在被保持部710的後側的被固定部716。
被保持部710係為保持在接點保持孔642的部位。藉由將被保持部710從前側(亦即,在本實施例中,沿著+X方向)插入於接點保持孔642,電源接點700係保持在殼體600。
抵接部712係在被保持部710被插入於接點保持孔642之際,抵接在被抵接部644的部位。抵接部712係在YZ平面內,具有較被保持部710大的外徑的角柱狀的外形。在本實施例中的抵接部712係具有對應於被抵接部644的六角柱形狀,收納於被抵接部644。因為抵接部712的外形與被抵接部644的形狀對應,抵接部712收納在被抵接部644的話,電源接點700係成為不能轉動。抵接部712係在YZ平面內,具有較被收納部702大的外徑,因此,在從此前方觀看插頭50的情形,可通過接點收納部640以目視確認抵接部712。
如第12圖最佳地顯示般,兩個電源接點700的各自的抵接部712係具有包含一個相對面714的六個(亦即,複數的)側面。兩個電源接點700的相對面714係位在Y方向(橫方向)中彼此最靠近的位置的側面。兩個電源接點700係相對面714彼此成為平行般且任一者均與Y方向正交般被配置。換言之,電源接點700的抵接部712係位在Y方向中彼此最靠近的位置,且具有彼此相對的相對面714。根據本實施例的話,由於將相對面714作為平行配置(亦即,兩個相對面714彼此平行而延伸般配置被抵接部644),所以即使在殼體600形成中繼連接器保持孔652的情形,不會產生厚度極薄的地方。亦即,可確保殼體600的強度。
如第13圖所示般,被固定部716係為朝向電源接點700的徑向中心凹陷的溝。構成被固定部716的溝係具有在X方向中(亦即,在前後)相對的兩個側面。溝的前側的側面係在抵接部712抵接在被抵接部644的狀態中成為與凹部614的前面同一平面。又,構成被固定部716的溝的寬度(在X方向中的長度)係對應於C環760的厚度。在抵接部712係抵接在被抵接部644的狀態下,在凹部614內將C環760安裝在被固定部716的話,藉由抵接部712與C環760將殼體600的一部份夾入。換言之,殼體600的一部份係被包夾在抵接部712和C環760之間,藉此,電源接點700保持固定在殼體600。
如第13圖所示般,在電源接點700保持在殼體600的保持狀態中,觸電防止部620係位在電源接點700的側方。在保持狀態中,電源接點700的前端700f係位在接點收納部640內。亦即,電源接點700的前端700f係位在較觸電防止部620的前端620f為後側。換言之,觸電防止部620的前端620f係超過電源接點700的前端700f而突出在前方。從以上說明可理解,插頭50係具備不易觸電的構造。
在本實施例中,加上上述的構造,設置用以防止觸電的絕緣蓋750。詳細如第14圖所示般,絕緣蓋750係具備:朝與X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卡合部752、以及彈性支持卡合部752的支持部754。絕緣蓋750從電源接點700的前端700f側插入於安裝孔704內的話,卡合部752卡合於被卡合部705,藉此,絕緣蓋750係安裝於電源接點700的前端700f。如第13圖所示般,在絕緣蓋750安裝在電源接點700的前端700f的狀態中,根據本實施例的絕緣蓋750的前端750f係位在接點收納部640內。亦即,絕緣蓋750的前端750f係位在較觸電防止部620的前端620f為後側。換言之,觸電防止部620的前端620f係超過絕緣蓋750的前端750f而突出在前方。如以上說明可理解般,插頭50係與不具有絕緣蓋750的情形或是絕緣蓋750較觸電防止部620突出於前方的情形相較,具備更加不易觸電的構造。
如第10圖所示般,中繼連接器900係包括中繼殼體910、以及連接在電纜且保持在中繼殼體910的信號接點920。如第4圖所示般,中繼連接器900係在插頭50和插座30彼此嵌合之際,與中繼連接器400連接。從第4圖、第6圖以及第10圖可以理解,在本實施例中的信號接點920係為被插入連接於作為插口接點的信號接點420的銷(pin)接點。從第9圖至第13圖可以理解,中繼連接器900係從殼體600的後壁部610的後面610b側被插入於中繼連接器保持孔652內。中繼連接器900係在Y方向中,作為位在兩個電源接點700之間的方式,可自由拆卸地保持在殼體600。
在上述實施例中,作為固定具的C環260係安裝於插座30的殼體100的後側。同樣地,作為固定具的C環760係安裝於插頭50的殼體600的後側。因此,可將治具作業用的空間作為最小限度。又,在殼體100以及600的前面側,不會形成不要的空間,所以插座30及插頭50係具有在防止觸電的觀點上較佳的構造。
抵接部212以及712的外形係形成為非圓柱形(例如,角柱形),被抵接部144以及644的外形係形成為各自對應於抵接部212以及712外形的形狀。因此,例如在電源接點200以及700安裝母線(未圖示)之際,可防止電源接點200以及700不注意而迴轉的情形。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電源接點200的抵接部212係具有正六角柱狀的形狀,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抵接部212係形成為可防止電源接點200欲在其軸的四周迴轉的形狀的話即可。例如,抵接部212的形狀係即使為三角柱、四角柱等的角柱形狀亦可,軌道形狀、或是橢圓形狀等的其他的形狀亦可。但是,考慮到殼體100的強度和尺寸的話,作為具有側面為六面以上的角柱狀的形狀係較佳的。防止迴轉藉由其他的手段實現的情形,抵接部212係與C環260(固定具)一起可挾持後壁部110般被形成亦可。然而,由於將插座30作為小型化,抵接部212以本實施例的方式形成為較佳的。有關電源接點700的抵接部712亦可與電源接點200的抵接部212同樣地變形。
插頭50的觸電防止部620係即使不為中繼連接器保持孔652的側壁亦可。例如,如第15圖以及第16圖所示般,亦可將插頭50a的觸電防止部不是作為殼體600a而是作為中繼連接器900a的一部份形成。更具體而言,將插頭50a的觸電防止部設置在中繼連接器900a的中繼殼體910a亦可。圖示的殼體600a係在中繼連接器900a的側方不具有內隔壁。取而代之,在中繼殼體910a的側部,朝向絕緣蓋750(亦即,電源接點700)突出的兩個突部912設置。兩個突部912係設置在Z方向中分隔,作為觸電防止部的功能。
本發明係基於在2010年12月22日在日本專利廳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0-286497號,藉由參考其內容構成本發明書的一部分。
以上說明有關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雖然對於熟習此技藝者未明確表示,在不逃脫本發明精神的範圍內可將實施例作為種種的變形,此類實施例皆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100...殼體
110...後壁部
110f...前面
110b...後面
114...凹部
120...被包圍部
120p...周圍
134...密封停止件
136...溝部
140...接點外周部
142...接點保持孔
144...被抵接部
144s...被抵接面
160...包圍部
165...突緣
200...電源接點
200b...後端
200f...前端
202...接點收納部
204...被安裝部
206...螺絲孔
210...被保持部
212...抵接部
216...被固定部
250...彈簧
260...C環
300...密封構件
第1圖係為具備將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接點對作為蓄電池模組的介面的系統的概略立體圖;
第2圖係為被利用在第1圖系統的接點對的立體圖;
第3圖係為第2圖的接點對的電源接點與其附近的剖面圖;
第4圖係為第2圖的接點對的信號接點與其附近的剖面圖;
第5圖係為構成第2圖的接點對的一方的插座的立體圖;
第6圖係為表示第5圖的插座的分解立體圖;
第7圖係為表示第5圖的插座的上面圖;
第8圖係為將第7圖的插座沿著VIII-VIII線的剖面圖;
第9圖係為構成第2圖的接點對的一方的插頭的立體圖;
第10圖係為表示第9圖的插頭的分解立體圖;
第11圖係為表示第9圖的插頭的上面圖;
第12圖係為表示第9圖的插頭的正面圖;
第13圖係為將第12圖的插頭沿著XIII-XIII線的剖面圖;
第14圖係為表示第13圖的插頭的絕緣蓋和其附近的擴大剖面圖;
第15圖係為表示第9圖的插頭的變形例的立體圖;
第16圖係為表示第15圖的插頭的電源接點和其附近的擴大正面圖;
第17圖係為表示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的剖面圖;以及
第18圖係為表示專利文獻2的連接器的剖面圖。
100...殼體
110...後壁部
110f...前面
110b...後面
114...凹部
120...被包圍部
120p...周圍
134...密封停止件
136...溝部
140...接點外周部
142...接點保持孔
144...被抵接部
144s...被抵接面
160...包圍部
165...突緣
200...電源接點
200b...後端
200f...前端
202...接點收納部
204...被安裝部
206...螺絲孔
210...被保持部
212...抵接部
216...被固定部
250...彈簧
260...C環
300...密封構件

Claims (22)

  1. 一種連接器,包括:殼體、被安裝在上述殼體的電源接點、以及將上述電源接點固定在上述殼體的固定具,且可與位在嵌合側的對象側連接器沿著前後方向嵌合;上述殼體,具有後壁部、沿著上述前後方向貫通上述後壁部的接點保持孔、以及位在上述接點保持孔的上述嵌合側的被抵接部;上述電源接點,具有:從上述嵌合側被插入保持在上述接點保持孔的被保持部,被形成在上述前後方向中、與上述被保持部的上述嵌合側為相反側的被固定部,以及在上述被保持部被插入於上述接點保持孔之際、抵接於上述被抵接部般、被形成於上述被保持部的上述嵌合側的抵接部;上述固定具,被安裝在上述被固定部,藉此,上述殼體的一部份被包夾在上述前後方向中的上述抵接部與上述固定具之間;其中上述電源接點係具有收納對象側接點的插頭側電源接點的接點收納部,在與上述前後方向正交的面內,上述接點收納部的外徑係較上述抵接部的外徑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上述抵接部係在與上述前後方向正交的面內,具有較上述被保持部大的外徑的角柱狀的外形;上述被抵接部,具有對應於上述抵接部的上述形狀的 形狀般,朝向與上述嵌合側相反側凹陷;上述抵接部係成為不能轉動般被保持在上述被抵接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上述抵接部係具有六面以上的側面的角柱狀的形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上述固定具係為被安裝在上述被固定部的金屬環。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中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上述殼體的上述後壁部的後面,朝向上述嵌合側而凹陷的凹部被形成,上述凹部係位在上述接點保持孔的周圍,上述固定具係在上述凹部內被安裝在上述被固定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述之連接器,更包括兩個上述電源接點,上述電源接點的上述抵接部係在與上述前後方向正交的橫方向中,位在彼此最靠近的位置且具有彼此相對的相對面,上述電源接點係上述相對面彼此成為相互平行般,且與上述橫方向正交般被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器,更具有中繼連接器,具有角筒狀外形,上述中繼連接器係在上述橫方向中,位在上述電源接點之間的方式被保持在上述殼體。
  8. 一種連接器,包括:殼體、被安裝在上述殼體的電源接點、以及將上述電源接點固定在上述殼體的固定具, 且可與位在嵌合側的對象側連接器沿著前後方向嵌合;上述殼體,具有後壁部、沿著上述前後方向貫通上述後壁部的接點保持孔、以及位在上述接點保持孔的上述嵌合側的被抵接部;上述電源接點,具有:從上述嵌合側被插入保持在上述接點保持孔的被保持部,被形成在上述前後方向中、與上述被保持部的上述嵌合側為相反側的被固定部,以及在上述被保持部被插入於上述接點保持孔之際、抵接於上述被抵接部般、被形成於上述被保持部的上述嵌合側的抵接部;上述固定具,被安裝在上述被固定部,藉此,上述殼體的一部份被包夾在上述前後方向中的上述抵接部與上述固定具之間;其中上述電源接點係具有被收納在對象側接點的插座側電源接點的被收納部,在與上述前後方向正交的面內,上述抵接部的外徑係較上述被收納部的外徑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上述抵接部係在與上述前後方向正交的面內,具有較上述被保持部大的外徑的角柱狀的外形;上述被抵接部,具有對應於上述抵接部的上述形狀的形狀般,朝向與上述嵌合側相反側凹陷;上述抵接部係成為不能轉動般被保持在上述被抵接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上述抵接部係具有六面以上的側面的角柱狀的形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上述固定具係為被安裝在上述被固定部的金屬環。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上述殼體的上述後壁部的後面,朝向上述嵌合側而凹陷的凹部被形成,上述凹部係位在上述接點保持孔的周圍,上述固定具係在上述凹部內被安裝在上述被固定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連接器,更包括位在上述電源接點側方的觸電防止部,上述觸電防止部的前端係超過上述電源接點的前端而突出於上述嵌合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上述電源接點的前端,絕緣蓋被安裝,上述觸電防止部的前端係超過上述絕緣蓋的前端而突出於上述嵌合側。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上述電源接點,從前端朝向與上述嵌合側相反側延伸的安裝孔被形成,在上述安裝孔的內側面,被卡合部被形成,上述絕緣蓋係具有卡合於上述被卡合部的卡合部、以及彈性支持上述卡合部的支持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更包括兩個上述電源接點, 上述電源接點的上述抵接部係在與上述前後方向正交的橫方向中,位在彼此最靠近的位置且具有彼此相對的相對面,上述電源接點係上述相對面彼此成為相互平行般且與上述橫方向正交般被配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連接器,更具有被保持在上述殼體的中繼連接器,上述中繼連接器係在上述橫方向中,位在上述電源接點之間的方式,被保持在上述殼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上述觸電防止部係作為上述中繼連接器的一部份而被形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上述中繼連接器的側部,作為上述觸電防止部,朝向上述電源接點突出的兩個突部被設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上述觸電防止部係作為上述殼體的一部份而被形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上述電源接點,從後端朝向上述嵌合側延伸的螺絲孔被形成。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上述電源接點,從前端通至上述螺絲孔的貫通孔被形成。
TW100132031A 2010-12-22 2011-09-06 連接器 TWI437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6497A JP5373757B2 (ja) 2010-12-22 2010-12-22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1673A TW201301673A (zh) 2013-01-01
TWI437770B true TWI437770B (zh) 2014-05-11

Family

ID=46313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2031A TWI437770B (zh) 2010-12-22 2011-09-06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59527B2 (zh)
JP (1) JP5373757B2 (zh)
KR (1) KR101511173B1 (zh)
CN (3) CN104953328B (zh)
DE (1) DE112011104520B4 (zh)
TW (1) TWI437770B (zh)
WO (1) WO20120862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3757B2 (ja) * 2010-12-22 2013-12-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187646B (zh) * 2011-12-28 2015-05-2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插销结构
JP5308544B2 (ja) * 2012-01-04 2013-10-0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ユニット用の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池ユニット
JP5247896B2 (ja) * 2012-01-04 2013-07-2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KR101507222B1 (ko) * 2013-05-15 2015-03-30 세방전지(주) 배선이 용이한 커넥터를 구비한 에너지저장시스템
JP6056720B2 (ja) * 2013-09-18 2017-01-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DE102014110278B4 (de) * 2014-07-22 2018-08-30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für Steckverbindermodule und/oder Steckverbinder
JP6647825B2 (ja) * 2015-09-29 2020-02-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DE102016005508A1 (de) * 2016-05-04 2017-11-09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Hochvoltverbinder
FR3066861B1 (fr) * 2017-05-23 2020-10-30 Axon Cable Sa Connecteur quart de tour compact
DE102017210425A1 (de) * 2017-06-21 2018-12-2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Modulverbinder
USD845240S1 (en) * 2017-08-02 2019-04-09 Advanced-Connectek Inc. Part of a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9546392B (zh) * 2017-09-21 2020-09-0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07994420A (zh) * 2017-11-09 2018-05-04 镇江华京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推入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0323606B (zh) * 2018-03-30 2021-06-2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接触件安装结构及接触件
JP7127518B2 (ja) * 2018-12-12 2022-08-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源装置
CN216121059U (zh) * 2021-10-29 2022-03-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3655A (en) * 1978-07-20 1980-03-18 Amp Incorporated Field repairable connector assembly
JPS62264578A (ja) * 1986-05-12 1987-11-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接続具
JPH03214574A (ja) * 1990-01-18 1991-09-19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の接続機構
JPH0572064U (ja) * 1992-02-28 1993-09-28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リング固定形コネクタ
US5362261A (en) * 1993-06-30 1994-11-0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Hybrid connector
JP3531684B2 (ja) * 1994-07-19 2004-05-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係止機構
JP3010103U (ja) 1994-10-13 1995-04-25 株式会社三松エレックス 電極ピン
JPH08315914A (ja) 1995-05-16 1996-11-29 Fuji Electric Co Ltd 差込接続子
CN2270285Y (zh) * 1996-05-27 1997-12-10 叶宏清 电源线插头及插座
JP3575295B2 (ja) 1998-04-15 2004-10-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用コネクタのプラグ
FR2804250B1 (fr) * 2000-01-24 2002-05-31 Radiall Sa Element de connecteur electrique coaxial et connecteur electrique coaxial comportant un tel element
JP4398079B2 (ja) * 2000-09-06 2010-01-1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CN2490734Y (zh) * 2001-06-28 2002-05-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US6773304B2 (en) * 2001-11-09 2004-08-10 Thermal Dynamics Corporation Tamper resistant pin connection
JP3851586B2 (ja) * 2002-04-17 2006-11-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JP2003323932A (ja) * 2002-05-01 2003-11-14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04014350A (ja) * 2002-06-07 2004-01-1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CN2571030Y (zh) * 2002-09-21 2003-09-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706921Y (zh) * 2004-04-20 2005-06-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JP4417274B2 (ja) 2005-02-15 2010-02-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06244902A (ja) 2005-03-04 2006-09-14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7083462B1 (en) * 2005-11-03 2006-08-01 Liang Tei Co., Ltd. Adjustable buckl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s
US7399207B2 (en) * 2006-03-31 2008-07-15 Juno Manufacturing, Inc. Coaxi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cable to same
CN100384026C (zh) * 2006-05-25 2008-04-23 宁波市吉品信息互连工业有限公司 电缆插头连接器
CN101355208A (zh) * 2008-07-10 2009-01-28 徐志 电连接器接触对轴向弹性施力连接的方法
US7909668B2 (en) * 2008-07-22 2011-03-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tact with twist pin interface
JP4678887B2 (ja) * 2009-01-22 2011-04-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TWM374684U (en) 2009-05-13 2010-02-21 Singatron Entpr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structure
CN101771223B (zh) * 2010-02-05 2012-07-04 陕西四菱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现场组合式矩形高低频混装连接器
JP2010286497A (ja) 2010-07-20 2010-12-24 Takeshi Abe 巻尺の回転ドラム停止装置
JP5373757B2 (ja) * 2010-12-22 2013-12-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94671B2 (ja) * 2011-04-28 2015-10-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88543A1 (en) 2013-10-31
CN104953328B (zh) 2018-01-23
DE112011104520T5 (de) 2013-10-24
CN104953328A (zh) 2015-09-30
CN104953329B (zh) 2017-09-26
DE112011104520B4 (de) 2018-05-24
KR20130101119A (ko) 2013-09-12
CN103283092B (zh) 2015-09-09
TW201301673A (zh) 2013-01-01
JP2012134063A (ja) 2012-07-12
WO2012086267A1 (ja) 2012-06-28
JP5373757B2 (ja) 2013-12-18
CN103283092A (zh) 2013-09-04
KR101511173B1 (ko) 2015-04-10
CN104953329A (zh) 2015-09-30
US9059527B2 (en) 2015-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7770B (zh) 連接器
JP5801705B2 (ja) 防水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US8662920B2 (en) Device connector and device connector system
US8814583B2 (en) USB connector
CN106953196B (zh) 电插接连接器以及配备该电插接连接器的车辆
JP5184619B2 (ja) コネクタ
KR20100094405A (ko) 밀봉 접지된 전기 커넥터 및 밀봉 접지된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TWI754985B (zh) 電連接器
JP6408780B2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WO2014038114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3131473A (ja) 防水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JP2014203647A (ja) コネクタ
TWI505573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941741B2 (ja) コネクタ
JP2017224456A (ja) 充電コネクタ
JP2005044643A (ja) コネクタ構成部品のがたつき防止構造
KR102492963B1 (ko) 고전압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2022513812A (ja) 複数の空間方向において接触するためのプラグコネクタ部
KR20160117756A (ko) 전동공구용 배터리
CN217545104U (zh) 一种内置锁紧结构的电连接组件
JP2012204132A (ja) シールドシェル及びシールドシェルの取付構造
KR20110120744A (ko) 전선 접속용 커넥터
JP2012182011A (ja) プラグ付属部品
JP2018014166A (ja) コネクタ
JP3908716B2 (ja) 電源入力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