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5564B - The handle rod handle for the fishing reel and the joystick assembly - Google Patents

The handle rod handle for the fishing reel and the joystick assembl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5564B
TWI415564B TW097139984A TW97139984A TWI415564B TW I415564 B TWI415564 B TW I415564B TW 097139984 A TW097139984 A TW 097139984A TW 97139984 A TW97139984 A TW 97139984A TW I415564 B TWI415564 B TW I4155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haft
screw
fishing reel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9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4381A (en
Inventor
Keigo Kitajim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934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4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5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55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06Hand crank features

Description

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及操作桿組裝體
本發明,是有關在固定於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臂的先端的把手軸可旋轉自如地被裝設的操作桿把手及使用其的操作桿組裝體。
在紡車式捲線器或雙軸承捲線器等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手把軸的先端,固定有操作桿組裝體。操作桿組裝體,是具有:不可旋轉地裝設於手把軸的先端的操作桿臂、及固定於操作桿臂的先端的把手軸、及可旋轉自如地裝設在把手軸的操作桿把手。這種操作桿把手,習知已知外形是掌可握持整體的形狀,例如外形是形成略卵狀,且將外周部由合成橡膠等的彈性體所被覆(例如專利文獻1參照)。
習知的操作桿把手,是具備: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把手軸的裝設部、及與裝設部一體成型的中空的第1把手、及螺固於第1把手的第2把手、及覆蓋第1及第2把手的外周部的方式形成的軟質的彈性體製的蓋部。第1把手及第2把手是由與把手軸垂直的面抵接,使形成於其內周側的筒狀的轂部彼此凹凸嵌合。藉由貫通此轂部的螺絲構件固定第1及第2把手。
這種結構的操作桿把手,是藉由鑄模成型各別製作包含裝設部的第1把手及第2把手,藉由螺絲構件固定被製作的第1及第2把手之後將蓋部嵌入成型。此情況,一般,將固定有第1及第2把手把手的組裝體裝設於模型的移動型,從固定型側將成為蓋部的原料的流體從第2把手側流入模型的內部後使硬化。由此,蓋部與把手組裝體一體成型。
這種結構的習知的操作桿把手,是由軟質的彈性體製的蓋部覆蓋外周部。因此,滑動不易且握持時的感觸良好,並且容易強力握持。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20985號公報
在習知的操作桿把手中,第1把手及第2把手因為相互抵接,所以將蓋部嵌入成型於第1及第2把手的外周面時,有可能藉由型內部的壓力上昇而使突接部分被打開。突接部分打開的話,原料有可能從被打開的突接部分流入內部。
本發明的課題,是對於彈性體製的蓋部被一體成型的操作桿把手,當蓋部成形時使蓋部的原料不流入把手內。
發明1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是在固定於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臂的先端的把手軸可旋轉自如地被裝設的操作桿把手,具備裝設部、及第1把手、及第2把手、及蓋部。裝設部,是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把手軸的外周側。第1把手,是中空,設置於裝設部,具有:形成於遠離裝設部的端部的第1開口部、及於第1開口部的外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的第1嵌合部。第2把手,是中空,具有:與第1把手的第1開口部相面對配置的第2開口部、及於第2開口部的內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並可與第1嵌合部的外周面嵌合的第2嵌合部。蓋部,是彈性體製,形成至少覆蓋第1把手及前述第2把手。
在此操作桿把手中,當製作時,一體成型裝設部及第1把手,或裝設部及第1把手分開製作後固定在一起。而且由第1及第2嵌合部將第1把手及第2把手凹凸嵌合。凹凸嵌合後,是由螺絲構件螺固或彈性卡合或接合等的適宜的固定手段將第1把手及第2把手固定。第1把手及第2把手的組裝完成的話,在供將蓋部成形用的模型中放入組裝體將蓋部與組裝體一體成型。在此成形時,成為蓋部的原料的流體是從第2把手側流動至第1把手側。
在此,第1嵌合部是於第1開口部的外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第2嵌合部是於第2開口部的內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可嵌合於第1嵌合部的外周面。因此,第2嵌合部,是配置於第1嵌合部的外周側,第2嵌合部是形成突出於第1嵌合部的外周側,第1及第2嵌合部,是從外周部朝向內周部且從第1把手朝向第2把手階段狀地形成。因此,第1及第2嵌合部是從外周部朝向內周部對於流體的流動方向朝逆方向階段狀地形成,即使模型的內部的壓力上昇,流體也不易從第1把手及第2把手的嵌合部分進入內部。
發明2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是如發明1的把手,第1及第2開口部,是形成和與把手軸垂直的平面平行。這種情況,第1把手及第2把手的嵌合部分因為是形成和與把手軸垂直的平面平行,所以容易嵌合第1及第2把手。
發明3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是如發明1或是2的把手,第1把手及第2把手是實質上接合於最大外徑位置。這種情況,第1及第2把手因為是在最大外形位置接合,所以第1及第2把手容易由鑄模成型成形。
發明4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是如發明1至3的任一的把手,第1把手是合成樹脂製,裝設部是金屬製,第1把手,是藉由鑄模成型一體成型於裝設部。這種情況,第1把手,是將金屬製的裝設部的至少一部分放入模型中被鑄模成型,並與裝設部一體形成。因此,可以將第1把手強力地固定在裝設部。
發明5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是如發明1至4的任一的把手,第2把手,是具有將把手軸配置於中心的複數螺孔,藉由從第1把手側插入並螺合於的複數螺孔的複數第1螺絲構件而固定於第1把手。這種情況,第2把手因為是藉由從第1把手側插入的第1螺絲構件與第1把手固定,所以不露出第1螺絲構件第2把手側。
發明6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是如發明1至5的任一的把手,第2把手進一步具有第3開口部,其是形成於與把手軸的端部相面對的部分,且進一步具備供塞住第3開口部用的帽構件。這種情況,防止操作桿把手從把手軸脫落用的螺絲構件即使從第2把手側裝設於把手軸的先端,藉由取下帽構件第3開口部就會露出就可以裝卸螺絲構件,就可交換操作桿把手。
發明7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是如發明6的把手,帽構件,是藉由從帽構件側裝設並螺合於的複數螺孔的複數第2螺絲構件而固定於第2把手。這種情況,因為螺合於第1螺絲構件的螺孔也螺合於第2螺絲構件,所以1種類的螺孔可螺合2種類的螺絲構件就可減少螺孔的數量,可以削減加工成本。
發明8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組裝體,是裝設於釣魚用捲線器的手把軸的先端的操作桿組裝體,具備:基端裝設於手把軸的先端,朝與手把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操作桿臂;及固定於操作桿臂的先端,朝沿著手把軸的方向延伸的把手軸;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的任一項的操作桿把手。
在此操作桿組裝體中,可以期待與上述操作桿把手同樣的作用及由其所產生的效果。
依據本發明,第1嵌合部是於第1開口部的外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第2嵌合部是於第2開口部的內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可嵌合於第1嵌合部的外周面。因此,第2嵌合部,是配置於第1嵌合部的外周側,第2嵌合部是形成突出於第1嵌合部的外周側,第1及第2嵌合部,是從外周部朝向內周部且從第1把手朝向第2把手階段狀地形成。因此,第1及第2嵌合部是從外周部朝向內周部對於流體的流動方向朝逆方向階段狀地形成,即使模型的內部的壓力上昇,流體也不易從第1把手及第2把手的嵌合部分進入內部。
[整體結構及捲線器本體的結構]
第1圖及第2圖,是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紡車式捲線器,具備: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操作桿組裝體1的捲線器本體2、及轉子3、及捲筒4。轉子3,是捲附釣線於捲筒4用,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捲線器本體2的前部。捲筒4,是在外周面捲取釣線用,可前後移動自如地配置於轉子3的前部。又,操作桿組裝體1,是裝設於如第1圖所示的捲線器本體2的左側及捲線器本體2的右側的任一側皆可。
操作桿組裝體1,是如第1圖、第2圖及第3圖所示,具備:裝設於手把軸8a(第2圖)的先端,朝與手把軸8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操作桿臂8;及固定於操作桿臂8的先端,沿著手把軸8a的方向延伸的把手軸18(第3圖);及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把手軸18的操作桿把手9。把手軸18,是如第3圖所示,假固定於操作桿臂8的先端。
[操作桿把手的結構]
操作桿把手9,是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大致T字狀的構件。操作桿把手9,是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把手軸18。在把手軸18的基端側,形成供把手軸18的軸方向的定位及固定操作桿把手9用的大徑部18a。
操作桿把手9,是具有: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把手軸18的外周側的裝設部90、及藉由一體成型成於裝設部90的外周面而被固定的略卵形剖面形狀的把手部91。裝設部90,是例如不銹鋼合金或鋁合金等的金屬製的筒狀的構件。在裝設部90的內周部中,由把手軸18將操作桿把手9可旋轉自如地支撐用的1對的軸承96a、96b是在軸方向隔有間隔地被裝設。在把手軸18的先端,螺入供防止操作桿把手9從把手軸18脫落用的防止脫落螺絲97。防止脫落螺絲97,是在位於裝設部90的先端側的軸承96b裝設用的裝設孔90a內隔著軸承96b防止裝設部90從把手軸18脫落。在裝設部90的把手部91的外周面,將把手部91一體成型時供強化把手部91的結合用的2個環狀溝90b、90c是在軸方向隔有間隔地形成。在形成環狀溝90b、90c的部分,是形成供將蓋部95及後述第1把手92一體成型而比其他部分小徑的小徑部90d。
把手部91,是具有:例如聚醯胺系樹脂等的合成樹脂製的第1及第2把手92、93、及覆蓋第1及第2把手92、93的外周部的彈性體製的蓋部94、及裝設於第2把手93的帽構件95。
第1把手92,是中空的構件,設置於裝設部90,具有:形成於遠離裝設部90的端部的第1開口部92a、及於第1開口部92a的外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的第1嵌合部92b。第1把手92,是例如藉由將裝設部90的至少一部分放入供嵌入成型等的成型用的模型的內部的鑄模成型而一體成型於金屬製的裝設部90的外周面。由此,可以將第1把手92強力固定於裝設部90。在第1把手92中,將把手軸18配置於中心,供結合第2把手93用的複數(例如二條)的第1固定螺絲(第1螺絲構件的一例)98可貫通的複數(例如2個)的貫通孔92c是以把手軸18為中心與把手軸18平行地形成。複數第1固定螺絲98,是從第1把手92側插入並螺合於第2把手93。由此,第1固定螺絲98不會露出於第2把手93側。
第2把手93,是中空的構件,具有:和第1把手92凹凸嵌合的第2開口部93a;及於第2開口部93a的內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可嵌合於第1嵌合部92b的外周面的第2嵌合部93b;及形成於第2開口部93a相反側的第2開口部93c。在此,第1至第3開口部92a、93a、93c,是形成和與把手軸18垂直的平面平行。由此,容易嵌合第1及第2把手92、93。且,第1把手92及第3把手93,是在最外徑位置接合。由此,第1及第2把手92、93容易由鑄模成型成而形成。
在此,如第3圖擴大顯示,第1把手92的第1嵌合部92b、及第2把手93的第2嵌合部93b,第1嵌合部92b是於第1開口部92a的外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第2嵌合部93b是於第2開口部93a的內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可嵌合於第1嵌合部92b的外周面。因此,第2嵌合部93b,是配置於第1嵌合部92b的外周側,第2嵌合部93b是形成突出於第1嵌合部92b的外周側,第1及第2嵌合部92b、92b,是從外周部朝向內周部從第1把手92朝向第2把手93階段狀地形成。
在第2把手93中,第1固定螺絲98螺合的母螺紋孔(螺孔的一例)93d是配置成與貫通孔92c同芯。第2把手93,是藉由從第1把手92側插入的複數第1固定螺絲98固定於第1把手92。在第1及第2把手92、93的外周面,形成複數供提高與蓋部94的結合用的凹陷部92d、93e。第3開口部93c,是由帽構件95塞住。如此配置帽構件95的話,藉由從第2把手93取下帽構件95,就可露出第3開口部93c使防止脫落螺絲97對於把手軸18裝卸,操作桿把手9的防止脫落被解除成為可交換操作桿把手9。
帽構件95,是合成樹脂製的構件,形成長圓形。帽構件95的外側面,是連結於蓋部94的方式次元地彎曲形成。帽構件95,是由第2把手的第3開口部93c的外周側嵌入蓋部94中呈長圓形凹陷形成的帽安裝部94a。帽構件95,是從帽構件95側插入,藉由螺合於螺孔93d的第2固定螺絲(第2螺絲構件的一例)99固定於第2把手93。由此,可以在1種類的螺孔93d螺合第1固定螺絲98及第2固定螺絲99的2種類的螺絲構件,可以減少螺孔93d的數量,削減加工成本。
蓋部94,是例如,ACTYMER(日本商標)等的軟質的彈性體製的構件。蓋部94,是藉由第1固定螺絲98將第2把手93固定在被一體成型於裝設部90的第1把手92的狀態下,在那些的組裝體的外周面以略一定的厚度藉由嵌入成型一體成型。且,蓋部94,其外周面形成筒狀,與鄰接於形成有裝設部90的環狀溝90b的小徑部90d的外周面的大徑部90e成為同一面。將蓋部94一體成型時,成為蓋部94的原料的流體,是從例如帽構件95嵌入的面的內周部供給。由此,原料的流體的供給口的痕跡被帽構件95塞住而無法露出外部。
在此,第2嵌合部93b,是配置於第1嵌合部92b的外周側,第2嵌合部93b是突出形成於第1嵌合部92b的外周側,第1及第2嵌合部92b、92b,是從外周部朝向內周部從第1把手92朝向第2把手93階段狀地形成。因此,第1及第2嵌合部92b、93b是從外周部朝向內周部對於流體的流動方向的逆方向階段狀地形成,模型的內部的壓力即使上昇,流體也不易從第1把手92及第2把手93的嵌合部分進入內部。
[捲線器本體的結構]
捲線器本體2,是如第5圖所示,具有:設有開口2d的例如鋁合金製的捲線器外殼2a、及塞住開口2d的方式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例如鋁合金製的蓋構件2b、及從捲線器外殼2a朝傾斜上前方延伸的竿安裝腳2c。捲線器外殼2a,是在內部具有空間,在其空間內,設有:使轉子3與操作桿組裝體1的旋轉連動而旋轉的轉子驅動機構5、及將捲筒4朝前後移動將釣線均一地捲取用的擺動機構6。在捲線器外殼2a及蓋構件2b中,形成凸緣部2e,並且在捲線器外殼2a中,形成從凸緣部2e進一步朝前方突出的圓筒部2f。捲線器本體2的後部,是藉由防護構件17覆蓋。
[轉子驅動機構的結構]
轉子驅動機構5,是如第2圖所示,具有:固定有操作桿組裝體1的手把軸8a主齒輪軸10、與主齒輪軸10一起旋轉的主齒輪11及與主齒輪11嚙合的小齒輪12。主齒輪軸10,是例如,不銹鋼合金製的筒狀的軸,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藉由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及蓋構件2b的軸承26a、26b被兩端支撐。在主齒輪軸的內周面,在右端形成右螺紋的第1母螺紋部10a,在左端形成左螺紋的第2母螺紋部10b。在主齒輪軸10的軸承26b側中,一體形成供裝設主齒輪11用的圓形的安裝凸緣10c。
主齒輪11,是可一體旋轉地裝設在主齒輪軸10的外周側。主齒輪11,是在外周側側面具有平齒輪的形態的齒輪部11a,在內周部,形成嵌合於主齒輪軸10並朝軸承26a側突出的筒狀部11c。在筒狀部11c的外周面,形成供構成後述第2單向離合器52的彈簧構件64呈摩擦卡合狀態被裝設用的環狀溝11d。
在主齒輪11及安裝凸緣10c之間,安裝有供補強主齒輪11用的補強圓板11b。補強圓板11b,是比安裝凸緣10c大徑的例如不銹鋼合金製的構件,供防止朝主齒輪11的補強圓板11b側的倒下而設置。補強圓板11b,是與主齒輪11一起藉由複數(例如6根)安裝螺絲27a被固定於安裝凸緣10c,主齒輪11,是進一步在安裝凸緣10c的徑方向外方藉由複數(例如6根)的安裝螺絲27b被固定於補強的圓板11b。
小齒輪12,是例如不銹鋼合金製的筒狀的構件,如第2圖所示,其前部12a是貫通轉子3的中心部,藉由螺帽13固定成可與轉子3一體旋轉。小齒輪12,是其軸方向的中間部及後端部,是藉由隔有間隔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軸承14a、14b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捲線器外殼2a。
[擺動機構的結構]
擺動機構6,是將與捲筒4的中心部隔著牽引力機構60連結的捲筒軸15朝前後方向將移動捲筒4朝同方向往復移動用的機構。擺動機構6,是如第2圖及第5圖所示,具有:在捲筒軸15的下方平行配置的螺軸21、及沿著螺軸21朝前後方向移動的滑件22、及固定於螺軸21的先端的中間齒輪23。螺軸21是朝前後方向配置,其後端部,是如第7圖所示,藉由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後部壁面2g的軸承35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軸承35的外輪,是藉由固定於後部壁面2g的外側面2h的按壓板29b防止脫落。按壓板29b,是具有比外輪的小徑的外輪規制用的按壓孔29e。且,在按壓板29b及外側面2h之間,配置有板狀的密封構件29a。密封構件29a,是具有比軸承35的外輪大徑的通過孔29f。在按壓板29b的外側裝設有蓋板29c。這些的構件29a~29c,是藉由螺入於後部壁面2g的二根的螺絲構件29d而被固定。由此,在外輪不會接觸密封部29b,螺軸21不易遊動,滑件22的前後移動可穩定。
在滑件22中捲筒軸15的後端被固定成不可旋轉。滑件22,是藉由沿著前後方向配置於捲線器外殼2a的二條導引軸28a、28b朝前後方向被導引。中間齒輪23,是嚙合於小齒輪12。
捲筒軸15,是配置成貫通小齒輪12的中心部。捲筒軸15,是藉由擺動機構6在小齒輪12的內部朝前後往復移動。捲筒軸15,是藉由中間部裝設於螺帽13內的軸承16,使後部藉由小齒輪12的後部內周面,被支撐成可旋轉自如且軸方向可移動自如。捲筒軸15當一邊與小齒輪12相對旋轉一邊前後移動時,為了防止捲筒軸15咬住小齒輪12不放,而在捲筒軸15的表面施加無電解Ni電鍍。在捲筒軸15的先端,形成:由相互平行的面所構成的止轉用的卡止面15a、及牽引力調整用的公螺紋部15b。
[轉子的結構]
轉子3,是如第2圖所示,具有:與小齒輪12可一體旋轉地連結的轉子本體33、及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轉子本體33的導環臂34。轉子本體33,是具有:與小齒輪12連結的筒狀的連結部30、及從連結部30的後端部的第1側與連結部隔有間隔朝前方延伸的第1轉子臂31、及從與連結部30的後端部的第1側相面對的第2側連結部隔有間隔朝前方延伸的第2轉子臂31。具有連結部30及兩轉子臂31、32的轉子本體33,是例如由鋁合金製並一體成型。
在連結部30的中間部形成壁部30a,在壁部30a的中央部形成轂部30b。在轂部33b的中心部形成貫通孔30c,小齒輪12的前部12a及捲筒軸15是貫通此貫通孔30c。
在壁部30a的前部配置供將轉子3固定於小齒輪12用的螺帽13。
第1轉子臂31,是從連結部30朝外方凸地彎曲地朝前方延伸,朝連結部30的周方向變廣地彎曲。第2轉子臂32,是從連結部30朝外方凸地彎曲地朝前方延伸,與連結部30的連接部是朝連結部30的周方向變廣地彎曲。又,在第2轉子臂32中,為了輕量化而形成開口(無圖示)。
且,轉子3,是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進一步具有:各別覆蓋第1及第2轉子臂31、32的外方的第1及第2蓋構件36a、36b、及覆蓋連結部30的後端部的第3蓋構件37、及為了與第1及第2蓋構件36a、36b及第3蓋構件37接合而設在轉子本體33的第1及第2接合突起38a、38b。
第1蓋構件36a,是具有由朝外方凸地彎曲的3次元曲面所構成的外側面,藉由螺絲55a固定於第1轉子臂31。第1蓋構件36a的與第1接合突起38a的接合面36c是由平面所構成。
第2蓋構件36b,是具有由朝外方凸地彎曲的3次元曲面所構成的外側面,藉由螺絲55b固定於第2轉子臂32,並且藉由螺絲55c與第3蓋構件37一起固定於連結部30的後面。為了藉由螺絲55c固定,在第2蓋構件36b中,形成朝內方突出的板狀的安裝部36e。與第2蓋構件36b的第2接合突起38b的接合面36f是由平面所構成。
第3蓋構件37,是具有:可配置捲線器本體2的凸緣部2e的方式形成於中心的圓形的開口37a、及可接觸於第1及第2接合突起38a、38b的方式形成於兩側的接合面37b、37c。第3蓋構件37,是藉由二根的螺絲55c、55d固定於連結部30的後面。
第1接合突起38a,是具有:由與第1蓋構件36a接合的平面所構成的接合面38c、及由與第3蓋構件37接合的平面所構成的接合面38d。接合面38c,是與第1蓋構件36a的接合面36c接合,接合面38d,是與第3蓋構件37的接合面37b接合。第1接合突起38a是接合面38c、38d之間的端面露出於外部。第1接合突起38a,是設在連結部30及第1轉子臂31的交界部分,厚度是形成固定的板狀。第1接合突起38a,是朝向第1蓋構件36a及第3蓋構件37的接合部分傾斜朝外方突出。露出第1接合突起38a外部的端面,是成為與第1蓋構件36a及第3蓋構件37的外側面同一面的方式彎曲形成。
第2接合突起38b,是具有:由與第2蓋構件36b接合的平面所構成的接合面38e、及由與第3蓋構件37接合的平面所構成的接合面38f。接合面38e,是與第2蓋構件36b的接合面36f接合,接合面38f,是與第3蓋構件37的接合面37c接合。第2接合突起38b是使接合面38c、38d之間的端面露出於外部。第2接合突起38b,是設在連結部30及第1轉子臂31的交界部分,厚度是形成固定的板狀。第2接合突起38b,是朝向於第2蓋構件36b及第3蓋構件37的接合部分的傾斜朝外方突出。露出第2接合突起38b的外部的端面,是與第2蓋構件36b及第3蓋構件37的外側面成為同一面的方式彎曲形成。
在此,第1及第2蓋構件36a、36b及第3蓋構件37的接合部分,因為各別接合由第1及第2接合突起38a、38b的平面所構成的接合面38c、38e及接合面38d、38f,所以第1及第2蓋構件36a、36b及第3蓋構件37是第1及第2接合突起38a、38b由平面接合。因此,即使力作用於任一的蓋構件也可以利用由平面所構成的接合面36c至36f的任一由承受該力,不會影響另一方的蓋構件。因此,即使力作用於一方的蓋構件也可以防止另一方的蓋構件的變形或損摥。
且蓋構件36a、36b、37及第1及第2接合突起38a、38b的接合面是平面。因此,接合部分的形狀簡素化,即使第1及第2蓋構件36a、36b及第3蓋構件37由鑄模成型等形成,接合部分也容易接合。
[導環臂的結構]
釣線導引機構也就是導環臂34,是如第2圖所示,在線解放姿勢及捲線取姿勢之間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第1及第2轉子臂31、32的先端。導環臂34,是藉由導環反轉機構39(第8圖)線解放姿勢及捲線取姿勢分開推迫。
導環臂34,是如第8圖所示,具有: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第1轉子臂31的先端的外周側的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及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第2轉子臂32的先端的外周側的第2導環支撐構件42、及裝設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先端的線性滾子41。且,導環臂34,是具有:被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先端且被懸臂支撐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固定軸43、及配置於固定軸43的先端側的固定軸蓋44、及連結固定軸蓋44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的導環45。進一步導環臂34具有固定構造46,其含有將固定軸43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固定螺絲56。
第1導環支撐構件40,是如第10圖至第12圖所示,例如被由鉻電鍍形成的金屬皮膜覆蓋外側面的鋁合金製的構件。藉由此鉻電鍍使表面硬質化,可以防止因釣線的接觸所導致的外側面的刮傷。在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外側面的先端側,形成供收納固定螺絲56的頭部56a用的第1收納凹部40a。且在基端側,形成供收納將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安裝於第1轉子臂31用的安裝螺絲49的頭部49a用的圓形的第2收納凹部40b。
第1收納凹部40a的形狀,是形成非圓形地凹陷,連繫與大徑的圓呈軸對稱地配置的2個小徑的圓。因此,第1收納凹部40a是形成軸對稱的形狀。在第1收納凹部40a的大徑的圓的中心,形成供固定螺絲56貫通用的貫通孔40c。且,在小徑的圓的中心,形成構成固定構造46的2個母螺紋部59a、59b。
在不與配置有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線性滾子41的內側面的釣線接觸的位置,是供防止釣線進入線性滾子41內側用的線進入防止肋40e是以180度程度的範圍覆蓋線性滾子41的外周面地突出形成。在線進入防止肋40e的內周側中,形成供達成輕量化用的環狀的薄壁部40f。
固定軸43,是與固定軸蓋44分開形成。固定軸43,是為了將固定軸蓋44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並且將線性滾子41可旋轉自如地支撐而設置。固定軸43是具有:大徑的頭部43a、及與頭部43a連續且比頭部43a小徑形成的第1卡止部43b、及支撐線性滾子41的支撐部43c、及形成於支撐部43c的先端的第2卡止部43d。在固定軸43的先端部形成供固定螺絲46螺合用的母螺紋部43e。第1卡止部43b,是卡合成固定軸蓋44,第2卡止部43d,是卡合成第1導環支撐構件40,藉由這些的卡合使固定軸蓋44及固定軸43及第1導環支撐構件40止轉。
固定軸蓋44,是如第8圖所示,彎曲成略U狀的導環45,例如由鍛造一體形成。在固定軸蓋44中,形成可裝設固定軸43的裝設凹部44a,在裝設凹部44a的底部中,形成供第1卡止部43b卡合用的槽44b。導環45的先端,是假固定於第2導環支撐構件42。
線性滾子41,是如第10圖及第12圖所示,藉由將於軸方向隔有間隔配置的2個軸承48a、48b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固定軸43。線性滾子41,是在位於軸方向中心的小徑的導引溝41a的兩側形成第1筒部41b及第2筒部41c。第1筒部41b,是嵌入固定軸蓋44內,比第2筒部41c小徑。第2筒部41c,是與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先端外周部相面對配置,在不與釣線接觸的位置,被線進入防止肋40e覆蓋。在線性滾子41的內部,裝設有供裝設軸承48a、48b用的軸環或隔片或墊圈。
[固定構造的結構]
固定構造46,是具備:具有作為設有外周面的非圓形部的頭部56a,將固定軸43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固定螺絲56;及於頭部56a的外周側至少配置一部分的蓋構件57;及貫通蓋構件57可螺入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將蓋構件57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小螺絲58;及從固定螺絲56的中心在相同半徑位置可螺入小螺絲58的2個母螺紋部59a、59b;及設在小螺絲58及蓋構件57的至少任一,讓固定螺絲56止轉的止轉部61。
固定螺絲56,是具有:非圓形的頭部56a、及比頭部56a小徑並螺合於固定軸43的母螺紋部43e的螺紋部56b。且,頭部56a,在此實施例中,具有讓8角形的各片凹陷的8個止轉凹部56c。止轉凹部56c,是例如由使中心與小徑的圓的中心實質上一致的圓弧所形成。止轉凹部56c,是形成可接觸卡合於小螺絲58的圓形的頭部58a。因此此小螺絲58的頭部58a是具有止轉部61的功能。在頭部56a的表面,形成供沿著直徑卡止螺絲起子等的工具用的滑溝56d。
蓋構件57,是具有:作為卡合於固定螺絲56的止轉凹部56c的止轉部61用的第1卡合面57a、及卡合於除了固定螺絲56的頭部56a的配置部分的第1收納凹部40a的內壁面用的第2卡合面57b。蓋構件57,是沿著固定螺絲56的頭部56a的外周側較長的板狀構件,在長度方向的一方形成供小螺絲58貫通用的貫通孔57c。蓋構件57,是形成可覆蓋2個母螺紋部59a、59b之中小螺絲58未螺入的母螺紋部(此實施例中母螺紋部59b)的形狀。第1卡合面57a,是形成於對於2個母螺紋部59a、59b的固定螺絲56的中心由的中心角α的中心線L的對稱在的?無如。由此,將第1卡合面57a卡合於止轉凹部56c使固定螺絲56止轉時,依據藉由表/背反轉的任一將蓋構件57止轉不同,可以由不同相位讓固定螺絲56止轉。
在此,第1收納凹部40a因為形成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外側面(表面),所以固定螺絲56的頭部56a不會從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表面突出。且,因為具有由小螺絲58固定於第1收納凹部40a的蓋構件57卡合於第1收納凹部40a的第2卡合面57b,所以蓋構件57可以實質上覆蓋頭部56a以外的第1收納凹部40a。
小螺絲58,是例如具有:設有滑溝58c的圓頭的頭部58a、及比部58a小徑的螺紋部58b。小螺絲58,可螺入2個母螺紋部59a、59b的任一。
2個母螺紋部59a、59b,是使小螺絲58的頭部58a接觸於固定螺絲56的止轉凹部56c的方式形成於從固定螺絲56的中心距離相同半徑的位置。因此,小螺絲58的頭部58a也接觸止轉凹部56c使固定螺絲56止轉。2個母螺紋部59a、59b,其在固定螺絲56的中心的中心角α,是30度以上120度以下,且固定螺絲56的邊的數(此實施例為8)為N(N,是3至10的整數較佳,在此實施例為8)的話,配置成360/(2×N)的奇數倍的角度。在這種位置配置2個母螺紋部59a、59b的話,將正N角形的固定螺絲56由螺入2個母螺紋部59a、59b的任一的小螺絲58止轉的情況時,依據螺入2個母螺紋部59a、59b的任一的不同就可由不同相位將固定螺絲56止轉。且,2個母螺紋部59a、59b因為是120度以下的角度,所以可以在比較狹窄空間由2×N個的相位將固定螺絲56止轉。
又,在此實施例中,如前述小螺絲58的頭部58a及蓋構件57的第1卡合面57a雖皆具有止轉部61的功能,但是只要其中之一具有止轉部的功能即可。
[固定螺絲的固定軸的固定程序]
藉由固定螺絲56固定固定軸43時,是將固定軸43的第1卡止部43b卡合於固定軸蓋44的方式將固定軸43從固定軸蓋44插入。而且,在固定軸43的周圍裝設線性滾子41等的零件。零件的裝設完成的話,將固定軸43的先端的第2卡止部43d卡合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內側面,配合固定軸蓋44及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相位。在此狀態下,旋緊固定螺絲56,直到固定螺絲56的止轉凹部56c卡合於例如螺入母螺紋部59a的小螺絲58的頭部58a的位置為止。而且,將蓋構件57配置於第1收納凹部40a內。由此,固定螺絲56相位符合的情況中,將小螺絲螺入母螺紋部59由小螺絲58將蓋構件57固定於第1收納凹部40a。
這時,止轉凹部56c的相位是不符合於小螺絲58的頭部58a時,也無法配置蓋構件57。在這種情況中,鬆緩或更旋緊固定螺絲56,使相位符合可讓螺入母螺紋部59b的小螺絲58的頭部58a卡合的位置。由此固定螺絲56的相位符合的情況,是如第11圖所示的狀態,是反轉蓋構件57配置於第1收納凹部40a,由小螺絲58固定。
在此,小螺絲58未螺入的母螺紋部59a、59b因為是藉由蓋構件57覆蓋,所以可以防止異物進入未螺入小螺絲58的母螺紋部59a、59b。由此,可以事先防止異物滲入母螺紋部59a或是59b的問題。
且,藉由具有非圓形的頭部56a的固定螺絲56使固定軸43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線性滾子41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此固定軸43並將釣線導引至捲筒4。在此,在固定螺絲56的非圓形的頭部56a的外周面,止轉部61接觸使固定螺絲56止轉。因此,將固定軸43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固定螺絲56不易鬆脫,可以抑制起因於固定螺絲56的鬆脫的問題例如線性滾子41的遊動的發生。紡車式捲線器的情況,線性滾子41會遊動且位置會不穩定的話,會成為線擺動的原因且會成為咬線的原因。
進一步,藉由將小螺絲58螺入2個母螺紋部59a、59b的任一,就可以由2×N的相位讓固定螺絲56止轉,可以止轉的相位成為2倍。
[逆轉防止機構的結構]
如第2圖所示,在轉子3的連結部30的內部配置供禁止轉子3的反轉用的逆轉防止機構50。逆轉防止機構50,是具有:內輪可遊轉的滾子型的第1單向離合器51、及配置於小齒輪12的外周側的爪式的第2單向離合器52。第1單向離合器51,是具備: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圓筒部2f內,不可旋轉地裝設於圓筒部2f的外輪51a;及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小齒輪12的內輪51b;及在兩輪51a、51b之間內輪51b朝線吐出方向旋轉的話不易進入兩輪51a、51b之間的轉動體51c。第1單向離合器51,因為是滾子型,所以可以瞬間禁止轉子3的反轉。但是,滾子型的第1單向離合器51,其容許傳達扭矩較小。在此,設有容許傳達扭矩較大的爪式的第2單向離合器52。
第2單向離合器52,是如第2圖所示,接近小齒輪12的齒輪齒12c。第2單向離合器52,在朝線吐出方向的強力負荷是作用於轉子3情況時,當第1單向離合器51滑動反轉時作動的補助用的單向離合器。
第2單向離合器52,是如第5圖所示,具備:配置於小齒輪12的棘輪滾輪62、及嚙合於棘輪滾輪62的爪構件63、及小齒輪12(轉子3)朝線捲取方向旋轉時將爪構件63遠離棘輪滾輪62用的彈簧構件64。
棘輪滾輪62,是可一體旋轉地裝設在小齒輪12的齒輪齒12c的前方。棘輪滾輪62是具有:在外周具有鋸齒狀的棘輪齒62a、及在內周部與形成於小齒輪12的外周面的止轉面12b卡合的略長圓形的槽62b。在此實施例中,為了由沖床成形作成棘輪滾輪62的棘輪齒62a,而使用將薄金屬板由沖床成形而形成的2枚的棘輪滾輪62。由切削加工或雷射加工等的別的手段製作棘輪滾輪的情況時,製作2枚分的厚度即可。
爪構件63,是如第13圖所示,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用來限制擺動範圍在嚙合於棘輪滾輪62的卡合位置(第13圖二點鎖線)、及遠離棘輪滾輪62的遠離位置(第13圖實線)之間。爪構件63,是如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具有:爪本體65、及可一體擺動地卡止於爪本體65的蓋66、及將爪本體65及蓋66一體地擺動支撐用的附鍔軸環67、及將爪構件63固定於捲線器外殼2a用的固定螺絲68。
爪本體65,是具有:隔著軸環67被支撐於固定螺絲68的金屬製的圓板狀的支撐部65a、及從支撐部65a朝徑方向突出並嚙合於棘輪齒62a的爪部65b、及供卡合於蓋66而從支撐部65a朝徑方向突出的2個卡合突起65c、65d。
蓋66,是具有:由沖床成形將金屬薄板曲折形狀,與支撐部65a同樣的圓板形狀的本體部66a;及從本體部66a朝徑方向突出與卡合突起65c的兩側面卡合使爪本體65擺動的擺動連結部66b;及朝與卡合突起65d同方向突出供卡止彈簧構件64用的彈簧架設部66c。在彈簧架設部66c,形成卡合有彈簧構件64的彈簧架設孔66d。
軸環67,是具有:大徑的鍔部67a、及支撐爪本體65並且可讓固定螺絲68通過的筒部67b。軸環67,是被固定螺絲68按壓藉由鍔部67a按壓蓋66,將蓋66密合於爪本體65。
固定螺絲68,是螺入捲線器外殼2a,將爪構件63可擺動自如地固定。
彈簧構件64,是將金屬製的彈簧線材曲折形成。彈簧構件64,是為了將爪構件63配置於遠離位置而設置。彈簧構件64,是如前述在摩擦卡合於筒狀部11c的環狀溝11d的狀態下被裝設。彈簧構件64,是具有:摩擦卡合於環狀溝11d的C字狀的卡合部64a、及從卡合部64a朝徑方向延伸之後與主齒輪軸10平行曲折的連結部64b、及從連結部64b曲折並卡止於彈簧架設孔66d的卡止部64c。第1單向離合器51滑動使主齒輪軸10朝線吐出方向旋轉的話,彈簧構件64朝第13圖順時針轉動,爪構件63從遠離位置朝卡合於棘輪滾輪62的卡合位置擺動。
這種結構的第2單向離合器52,若操作桿組裝體1朝線捲取方向旋轉,主齒輪軸10朝同方向旋轉的話,彈簧構件64會朝第13圖的逆時針旋轉,透過軸環67使爪本體65擺動,將爪構件63從第13圖二點鎖線所示的卡合位置擺動至實線所示的遠離位置。由此,轉子3朝線捲取方向旋轉時爪構件63不會與棘輪滾輪62衝突,不會發生音並且可以降低旋轉阻力。
另一方面,第1單向離合器51滑動使轉子3朝線吐出方向旋轉的話,主齒輪軸10會朝第13圖順時針旋轉,彈簧構件64會朝第13圖順時針轉動,爪構件63會從遠離位置朝卡合於棘輪滾輪62的卡合位置擺動。由此,轉子3的線吐出方向的旋轉會停止。
此逆轉防止機構50,是隨時禁止轉子3的朝線吐出方向的反轉,不會成為許可反轉的狀態。
[捲筒的結構]
捲筒4,是如第2圖所示,配置於轉子3的第1轉子臂31及第2轉子臂32之間,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捲筒軸15的先端。捲筒4,是具有:裝設於捲筒軸15在外周捲取有釣線的例如鋁合金製的捲線胴部4a;及在捲線胴部4a的前部及後部一體形成的前後的凸緣部4b、4c;及在後凸緣部4c一體形成的筒狀的裙部4d。在捲筒4的內部中,收納有:使所設定的牽引力作用捲筒4的方式制動捲筒4的牽引力機構60、及牽引力作動時發聲的牽引力發聲機構85。
[牽引力機構的結構]
牽引力機構60,是如第2圖所示,制動捲筒4的朝線吐出方向的旋轉將牽引力作用於捲筒4用的機構。牽引力機構60,是具備:由手調整牽引力用的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70,及藉由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70按壓在捲筒4側來調整牽引力用的前後的摩擦部71、72。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70,是配置於捲筒4的前部。前摩擦部71,是配置於捲筒4的捲線胴部4a的內部,後摩擦部72,是配置於後凸緣部4c的後方。
[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的結構]
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70,是如第15圖所示,具有:設有對於第1構件76及第1構件76相對旋轉的第2構件77的調整鈕部73、及密封調整鈕部73及捲筒4的間隙用的密封構件74、及藉由與第1構件76及第2構件77的相對旋轉而發聲的調整鈕發聲機構78(第10圖)。
調整鈕部73,是將第1及第2構件76、77軸方向不可移動且可旋轉自如地連結用的脫落防止彈簧79。
第1構件76,是具有環狀的鍔部76a及比鍔部76a小徑的圓筒部76b的附鍔筒狀的例如鋁合金等的金屬製的構件。第1構件76,是不可旋轉且軸方向移動自如地設置於捲筒軸15。在鍔部76a的前端面,形成構成調整鈕發聲機構78的多數的出聲凹部80。
在圓筒部76b的後部內周部,形成不可旋轉地卡合於捲筒軸15的卡止面15a的長圓狀的卡止槽76c。形成裝設有圓筒部76b的外周面的密封構件74的環狀溝76d。此圓筒部76b的後端面是抵接於前摩擦部71。
第2構件77,是相面對配置於第1構件76,設置成與第1構件76可相對轉動自如。第2構件77,是螺合於捲筒軸15,並且覆蓋鍔部76a的方式朝向第1構件76筒狀突出的構件。第2構件77,是具有:調整鈕體81、及不可旋轉且軸方向移動自如地裝設於調整鈕體81且螺合於捲筒軸15的螺帽部82、及在螺帽部82及第1構件76之間呈壓縮狀態配置的由捲簧組成的彈簧構件83。
調整鈕體81,是具有:圓板部81a、及比圓板部81a小徑的筒狀的突出部81b、及在圓板部81a的前面沿著徑方向被固定的金屬製的操作調整鈕81c。
突出部81b,是覆蓋第1構件76的鍔部76a的方式朝向第1構件76筒狀地突出。由突出部81b所覆蓋的第1構件76的鍔部76a,是藉由裝設於突出部81b的內周面的脫落防止彈簧79防止脫落。由此,第1構件76及第2構件77是可相對旋轉自如且軸方向不可移動地連結。在調整鈕體81的內周部,形成軸方向移動自如且可一體旋轉地收納螺帽部82用的螺帽收納部81d。
脫落防止彈簧79,是將具有彈性的金屬線材曲折形成的彈簧構件。脫落防止彈簧79,是例如5角形的角,是與在調整鈕體81的突出部81b的後端面呈環狀突出形成的環狀突起81e卡合,角部之間的片部是接觸第1構件76的鍔部76a的後面防止第1構件76脫落。脫落防止彈簧79,是藉由配置於第2構件77的內部的圓板形狀的刻板86被覆蓋而無法從後方看見。
螺帽部82,是例如六角螺帽,與形成於捲筒軸15的先端外周面的公螺紋部15b螺合,對應調整鈕體81的轉動而壓縮彈簧構件83。
密封構件74,是例如合成橡膠製的圓板狀的構件。密封構件74,是配置於捲筒4的內周面及第1構件76的圓筒部76b的外周面之間。密封構件74,是具有:嵌合於圓筒部76b的筒狀部74a、及在筒狀部74a的內周面可裝設環狀溝66d地突出形成的卡止部74b、及從筒狀部74a的外周面在捲筒4的內周面朝徑方向延伸的密封部74c。筒狀部74a的前端,是按壓供隱藏脫落防止彈簧79用的刻板86。密封部74c的先端是先端較細的唇緣形狀,減少與捲筒4的內周面的阻力。
[捲線器的操作及動作]
進行釣魚之前配合魚的大小或種類調整牽引力。調整牽引力時,是旋轉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70。將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70朝例如順時針旋轉的話,藉由螺合於捲筒軸15的螺帽部82通過彈簧構件83使第1構件76朝前後的摩擦部71、72側按壓。由此,牽引力變大。這時,藉由第1構件76及第2構件77的相對旋轉可以使調整鈕發聲機構78發生輕快的喀嗒聲。
在拋竿時中,將導環臂34朝線開放姿勢反轉。由此,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42擺動。在此狀態下由供握持釣竿用的手的食指鉤住釣線進行拋竿。如此的話釣線是藉由擬餌的重量迅速地放出。在此狀態下將操作桿組裝體1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藉由轉子驅動機構5使轉子3朝線捲取方向旋轉,導環臂34是藉由回復至導環反轉機構39線捲取位置,釣線從導環45朝線性滾子41移動而捲附於捲筒4。
進行釣魚時,大的魚上鉤而對於線性滾子41的負荷變大的話,藉由負荷的變動會使被懸臂支撐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固定軸53稍為傾斜振動。在這種情況,在本實施例中,將固定軸53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用的固定螺絲56因為是藉由小螺絲58及蓋構件57止轉,所以固定螺絲56成為不易鬆脫。且,母螺紋部59a、59b之中未螺入小螺絲58的母螺紋部因為是被蓋構件57覆蓋所以異物不易侵入母螺紋部。
[其他的實施例]
(a)在前述實施例中,裝設部90及把手部91的第1把手92雖是分開但是一體也可以。
(b)在前述實施例中,雖將第3開口部93c設在第2把手93,在其裝設帽構件95,但是裝設帽構件95也可以。
(c)在前述實施例中,雖藉由二條的第2固定螺絲99將帽構件固定於第2把手93,但是在帽構件本身形成螺紋部,螺合於第2把手或裝設部等也可以。
1...操作桿組裝體
2...捲線器本體
2a...捲線器外殼
2b...蓋構件
2c...竿安裝腳
2d...開口
2e...凸緣部
2f...圓筒部
2g...後部壁面
2h...外側面
3...轉子
4...捲筒
4a...捲線胴部
4b,4c...凸緣部
4c...後凸緣部
4d...裙部
5...轉子驅動機構
6...擺動機構
8...操作桿臂
8a...手把軸
9...操作桿把手
10...主齒輪軸
10a...第1母螺紋部
10b...第2母螺紋部
10c...安裝凸緣
11...主齒輪
11a...齒輪部
11b...補強圓板
11c...筒狀部
11d...環狀溝
12...小齒輪
12a...前部
12b...止轉面
12c...齒輪齒
13...螺帽
14a,14b...軸承
15...捲筒軸
15a...卡止面
15b...公螺紋部
16...軸承
17...防護構件
18...把手軸
18a...大徑部
21...螺軸
22...滑件
23...中間齒輪
26a...軸承
26b...軸承
27a...安裝螺絲
27b...安裝螺絲
28a,28b...導引軸
29a...密封構件
29b...按壓板
29c...蓋板
29d...螺絲構件
29e...按壓孔
29f...通過孔
30...連結部
30a...壁部
30b...轂部
30c...貫通孔
31...第1轉子臂
32...第2轉子臂
33...轉子本體
33b...轂部
34...導環臂
35...軸承
36a...第1蓋構件
36b...第2蓋構件
36c...接合面
36e...安裝部
36f...接合面
37...第3蓋構件
37a...開口
37b...接合面
37c...接合面
38a...第1接合突起
38b...第2接合突起
38c...接合面
38d...接合面
38e...接合面
38f...接合面
39...導環反轉機構
40...第1導環支撐構件
40a...第1收納凹部
40b...第2收納凹部
40c...貫通孔
40e...線進入防止肋
40f...薄壁部
41...線性滾子
41a...導引溝
41b...第1筒部
41c..第2筒部
42...第2導環支撐構件
43...固定軸
43a...頭部
43b...第1卡止部
43c...支撐部
43d...第2卡止部
43e...母螺紋部
44...固定軸蓋
44a...裝設凹部
44b...槽
45...導環
46...固定構造(固定螺絲)
48a,48b...軸承
49...安裝螺絲
49a...頭部
50...逆轉防止機構
51...第1單向離合器
51a...外輪
51b...內輪
51c...嵌入轉動體
52...第2單向離合器
53...固定軸
55a...螺絲
55b...螺絲
55c...螺絲
55d...螺絲
56...固定螺絲
56a...頭部
56b...螺紋部
56c...止轉凹部
56d...滑溝
57...蓋構件
57a...第1卡合面
57b...第2卡合面
57c...貫通孔
58...小螺絲
58a...頭部
58b...螺紋部
58c...滑溝
59...母螺紋部
59a...母螺紋部
59b...母螺紋部
60...牽引力機構
61...止轉部
62...棘輪滾輪
62a...棘輪齒
600...槽
63...爪構件
64...彈簧構件
64a...卡合部
64b...連結部
64c...卡止部
65...爪本體
65a...支撐部
65b...爪部
65c...卡合突起
65d...卡合突起
66...蓋
66a...本體部
66b...擺動連結部
66c...彈簧架設部
66d...彈簧架設孔
67...附鍔軸環
67a...鍔部
67b...筒部
68...螺絲
68...固定螺絲
70...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
71...前摩擦部
72...後摩擦部
73...調整鈕部
74...密封構件
74a...筒狀部
74b...卡止部
74c...密封部
76...第1構件
76a...鍔部
76b...圓筒部
76c...卡止槽
76d...環狀溝
77...第2構件
78...調整鈕發聲機構
79...脫落防止彈簧
80...出聲凹部
81...調整鈕體
81a...圓板部
81b...突出部
81c...操作調整鈕
81d...螺帽收納部
81e...環狀突起
82...螺帽部
83...彈簧構件
85...牽引力發聲機構
86...刻板
90...裝設部
90a...裝設孔
90b...環狀溝
90c...環狀溝
90d...小徑部
90e...大徑部
91...把手部
92...第1把手
92a...第1開口部
92b...第1嵌合部
92c...貫通孔
92d,93e...凹陷部
93...第2把手
93a...第2開口部
93b...第2嵌合部
93c...第3開口部
93d...螺孔
94...蓋部
94a...帽安裝部
95...帽構件
96a...軸承
96b...軸承
97...防止脫落螺絲
98...第1固定螺絲
99...第2固定螺絲
[第1圖]採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側面圖。
[第2圖]其側面剖面圖。
[第3圖]操作桿把手的剖面圖。
[第4圖]操作桿把手的側面圖
[第5圖]包含捲線器本體的紡車式捲線器的部分分解立體圖。
[第6圖]主齒輪的剖面圖。
[第7圖]捲線器本體的後部的剖面部分擴大圖。
[第8圖]轉子的分解立體圖。
[第9圖]轉子本體及第1至第3蓋構件的剖面側面圖。
[第10圖]導環臂的第1導環支撐構件周圍的分解立體圖。
[第11圖]第1導環支撐構件的外側面的擴大部分圖。
[第12圖]第11圖的XII-XII剖面圖。
[第13圖]第2單向離合器的一部分剖面前視圖。
[第14圖]第2單向離合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15圖]牽引力調整鈕組裝體的剖面圖。
8...操作桿臂
9...操作桿把手
18...把手軸
18a...大徑部
90...裝設部
90a...裝設孔
90b...環狀溝
90c...環狀溝
90d...小徑部
90e...大徑部
91...把手部
92a...第1開口部
92b...第1嵌合部
92c...貫通孔
93...第2把手
93a...第2開口部
93b...第2嵌合部
93c...第3開口部
93d...螺孔
94...蓋部
94a...帽安裝部
95...帽構件
96a...軸承
96b...軸承
97...防止脫落螺絲
98...第1固定螺絲

Claims (8)

  1. 一種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是在固定於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臂的先端的把手軸可旋轉自如地被裝設的操作桿把手,具備:裝設部,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前述把手軸的外周側;及中空的第1把手,設置於前述裝設部,具有:形成於遠離前述裝設部的端部的第1開口部、及於前述第1開口部的外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的第1嵌合部;及中空的第2把手,具有:與前述第1把手的第1開口部相面對配置的第2開口部、及於前述第2開口部的內周側的緣部凹陷形成並可與前述第1嵌合部的外周面嵌合的第2嵌合部;及彈性體製的蓋部,形成至少覆蓋前述第1把手及前述第2把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其中,前述第1及第2開口部,是形成和與前述把手軸垂直的平面平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其中,前述第1把手及前述第2把手是實質上接合於最大外徑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其中,前述第1把手是合成樹脂製,前述裝設部是金屬製,前述第1把手,是藉由鑄模成型一體成型於前述裝設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其中,前述第2把手,是具有將前述把手軸配置 於中心的複數螺孔,藉由從前述第1把手側插入並螺合於前述的複數螺孔的複數第1螺絲構件而固定於前述第1把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其中,前述第2把手進一步具有第3開口部,其是形成於與前述把手軸的端部相面對的部分,且進一步具備供塞住前述第3開口部用的帽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把手,其中,前述帽構件,是藉由從前述帽構件側裝設並螺合於前述的複數螺孔的複數第2螺絲構件而固定於前述第2把手。
  8. 一種釣魚用捲線器的操作桿組裝體,是裝設於釣魚用捲線器的手把軸的先端的操作桿組裝體,具備:基端裝設於前述手把軸的先端,朝與前述手把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操作桿臂;及固定於前述操作桿臂的先端,朝沿著前述手把軸的方向延伸的前述把手軸;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的任一項的前述操作桿把手。
TW097139984A 2007-12-18 2008-10-17 The handle rod handle for the fishing reel and the joystick assembly TWI4155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6566 2007-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4381A TW200934381A (en) 2009-08-16
TWI415564B true TWI415564B (zh) 2013-11-21

Family

ID=40802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9984A TWI415564B (zh) 2007-12-18 2008-10-17 The handle rod handle for the fishing reel and the joystick assembly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65462A (zh)
KR (1) KR20090066208A (zh)
CN (1) CN101461350B (zh)
TW (1) TWI415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4243U (ja) * 2010-09-08 2010-11-18 広明 舟岡 魚釣り用リールの組立てハンドル
JP5869240B2 (ja) * 2011-06-28 2016-02-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把手
JP2015047108A (ja) * 2013-08-30 2015-03-1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ツマミおよび組付方法
JP6518520B2 (ja) * 2015-03-18 2019-05-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10010061B2 (en) * 2015-03-18 2018-07-03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JP6489885B2 (ja) * 2015-03-18 2019-03-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956602B2 (ja) * 2017-11-13 2021-11-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ノブ及び魚釣用リール
JP2024057779A (ja) * 2022-10-13 2024-04-25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66611B (en) * 2002-05-01 2006-11-2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handle assembly
TWI298620B (en) * 2003-01-20 2008-07-11 Shimano Kk Handle assembly for a spinning re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8489B2 (ja) * 1996-06-03 2003-11-17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
JP3490914B2 (ja) * 1997-12-04 2004-01-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把手及びハンドル組立体
JP4625555B2 (ja) * 2000-02-17 2011-02-02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筆記具の軸筒
JP2002335831A (ja) * 2001-05-21 2002-11-26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ノブカバー
JP2003009735A (ja) * 2001-06-28 2003-01-14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2004256651A (ja) * 2003-02-26 2004-09-16 Pentel Corp 弾性体およびその弾性体を使用した軸体、並びに、筆記具
JP2006061123A (ja) * 2004-08-30 2006-03-09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
SG121940A1 (en) * 2004-10-06 2006-05-26 Shimano Kk Handle knob and handle assembly for a fishing reel
JP4572124B2 (ja) * 2005-02-28 2010-10-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把手
JP2007222005A (ja) * 2006-02-21 2007-09-06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のハンド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66611B (en) * 2002-05-01 2006-11-21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handle assembly
TWI298620B (en) * 2003-01-20 2008-07-11 Shimano Kk Handle assembly for a spinning re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1350A (zh) 2009-06-24
TW200934381A (en) 2009-08-16
CN101461350B (zh) 2011-12-07
JP2009165462A (ja) 2009-07-30
KR20090066208A (ko) 2009-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5564B (zh) The handle rod handle for the fishing reel and the joystick assembly
JP5124435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TWI446871B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釣線導引機構
TWI436732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拋投控制裝置
KR101721934B1 (ko) 스피닝 릴의 스풀 지지 구조
TWI410212B (zh) The connecting member of the reel for fishing
KR20060109312A (ko) 스피닝 릴의 드랙 기구
JP2000083531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マスターギア
TWI473564B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轉子
JP2010172226A5 (zh)
KR100692643B1 (ko) 스피닝릴의 스풀
TWI403264B (zh) The rotor of a spinning reel
TWI415567B (zh) Traction force adjustment knob assembly for spinning reel
KR101188627B1 (ko) 낚시용 릴의 스풀의 제동 조작 구조
JP4381885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の制動操作構造
JP2000125721A (ja) 部品着脱構造及び釣り用リールの部品着脱構造
JP4884359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部品固定構造
JP2009148173A5 (zh)
JP427248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4427481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ドラグ機構
JP2002345368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4827242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884235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3892746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3753417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