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3034B - Workpiece separation unit and vibratory convey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Workpiece separation unit and vibratory convey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3034B
TWI363034B TW99143208A TW99143208A TWI363034B TW I363034 B TWI363034 B TW I363034B TW 99143208 A TW99143208 A TW 99143208A TW 99143208 A TW99143208 A TW 99143208A TW I363034 B TWI363034 B TW I3630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opening
vent hole
position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3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2113A (en
Inventor
Taro Mimura
Akira Furuta
Yuji Godo
Makoto Maruyama
Hiroki Matsumura
Hisatoshi Okada
Original Assignee
Daish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sh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sh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02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2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3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3034B/zh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136303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工件分離單元及振動式搬送裝置,尤其 係關於一種作為用以自振動給料器(feeder)送出工件之移送 部分之較佳構造。 【先前技術】 通常,於將微細之電子零件等工件藉由零件給料器,供給 至設置於下游側之工件檢查裝置或工件安裝裝置等各種處 理裝置之情形時,會使用用以將所搬送之工件正確地搬出至 下游側之各種處理裝置之各種構成。例如,於以下專利文獻 1至3中,使前一工件與後續工件分離而定位於特定場 並藉由旋轉分度器或機械手等而搬出該經定位之工件。’ 又’於以下專利文獻1、2及4中,為使前—工半 自唆續 空吸附(吸附)使其暫時停止而保持於該場所,或者藉由 手段提高前一工件之移動速度,或者藉由調整分離用 之旋轉速度而降低後續工件之移動速度。 幸 [先iij技術文獻] 工件分離,使用如下各種工件分離手段,即,將後續 1 、件真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平2·26974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曰本專利特開2〇〇4·14827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曰本專利特開2〇〇〇_3〇223〇號公報 099143208 1363034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平6_246236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戶斤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使用振動式零件給料器等振動式搬送裝置之情形 時,砮將上述特定場所直接設置於搬送路徑之搬送末端部, 則應搬出之工件即便定位於上述特定場所亦會與搬送路徑 一起振動,故而存在因該振動出現與搬送手段之位置偏移而 •產生撒出差錯或搬出位置偏移之情形。又,因搬送路經振 •動,故而於定位工件時產生相對於止動面之工件之反彈,藉 '此办存在導致工件定位於自原先停止位置偏離之位置之^ 形。進而,因上述特定場所振動,故而亦有於搬出時: 底面摩擦而受到損傷之虞。
、、4寻利文獻Aτ,於自給 連續撒送複數個卫件之情形時,於晶片移乘控制部5上夢 晶片吸附口 14暫時吸附並保持下一工件,藉此 9 前 工件分離,但於無法自 4,成欲 進4搬送賴之I件料之下1件之後 進 t 件之情形時,因上述 停土狀故而僅藉由利用吸氣口 3、7之吸$ ’ 工件迅速地移送至輪& ’ ·.,、法將 題,即,朝上述特定場 、°目此’存在如下 器4之工件_情^ 抑4者利用給; 送暫時保持之卫件 ’並且因僅藉由吸附力ή 而移送之穩定性不足,同時搬㈣ 難以高速化’工件之供給量下降。 又於上述專利文獻2之構成中於自直進式給料器打 ’搬运複數個J1件之情形時,可考慮由於被後續I件推擠 、於工件4離賤顿SR上無法充分降低下件之移動 、、藉此無法實現月卜工件之分離。亦即,由於後續工件 搬送態樣’亦有工件之分離不足之虞。又,於此構成中, 在如下問題,即’因僅藉由吸附力移送工件,故而移送 ‘:疋!·生不m搬送動作之高速化困難,王件之供 下降。 =此’本發明係為解*上述問題關發而成者 ’其讓題在 她提供-種無論工件之㈣祕如何,均可穩定且高速地分 、牛之工件刀離單元及具備其之振動式搬送裝置。 (解決問題之手段) 目關實際情況’本發明之工件分離單元之特徵在於包 •工件移送雜’胁―方之料具備讀導人口;分離 用通氣孔,其具備於上述卫件導人口側之第i區域具備在上 述工件移送路徑開口之開σ部,同時具備以供氣時產生自上 遠開;^部相對於上述第1區域朝位於上述工件導入口相反 侧之第2區域流出的斜向氣流之方式所構成之通氣構造;工 件分離用排氣手段’其藉由對上述分離用通氣孔進行排氣, 而於上述開口部產生相對於I件之龍力;工件檢測手段, 其於上述第2區域制I件;通氣孔供氣手段,其藉由對上 099143208 6 1363034 述分離用通氣孔進行供氣而產生自上述開Π部流出之氣 流;以及㈣手段’胁彻上t件檢料段進行之工件 檢測時’使上述功分離用排氣手段運轉同時使上述通氣孔 供氣手段停止,又,於利用上心件檢測手段進行之工件非 檢測時,使上述工件分離用排氣手段停止㈣使上述通氣孔 供氣手段運轉。 根據本發明,於第2區域中不存在卫件時(工件非檢測 時),由於㈣手段使工件分離用魏手段停止同時使通氣 孔供氣手段運轉’因此前-卫件並不吸附於第i區域,而是 藉由通氣孔供氣手段之氣流朝第2區域移送。另一方面,於 第2區域中存在先行之工件時(工件檢測時),由於控制手段 使工件分離用排氣手段運轉同時使通氣孔供氣手段停止,因 此下一工件藉由上述開口部而吸附於第丨區域,故而可使前 -工件與下-卫件分離。其後,當先行之卫件自第2區域搬 出時’則T會再次檢測工件,因此工件分離用排氣手段停止 同時通氣孔供氣手段運轉,故而相對於下一工件之吸附力、、肖 失,並且氣流自分離用通氣孔之開口部朝第2區域斜向流 出’藉此沿移送方向推擠下一工件。 因此’相對於分離用通氣孔進行利用工件分離用排氣手段 之排氣,藉此可吸附保持工件而使其分離,同時相對於分離 用通氣孔進行利用通氣孔供氣手段之供氣,藉此解除相對於 工件之吸附力,同時可藉由氣流而將工件朝第2區域推擠, 099143208 7 1363034 故而即便未施加搬送用之振動等,亦可移送工侔。^ 又’工件 分離用排氣手段及通氣孔供氣手段’可藉由對共用之八離 通氣孔進行排氣及供氣,來簡化通氣構造,同時可將配置; 分離用通氣孔上之工件確實地沿移送方向推擠。特別係才j 於第1區域中藉由工件分離用排氣手段而吸附於分離=對 氣孔之開口部之工件’可自該吸附之相同之開口部驻 产 。丨精由通氣 孔供氣手段以使氣流確實地作用,故而可進一步穩定且讀a 地朝第2區域移送工件。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工件分離單元更包括:定位用通氣 孔’其具備於上述第2區域中具備在上述工件移送路徑開口 之開口部;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其藉由對上述定位用通氣 孔進行排氣,而於上述開口部產生相對於工件之吸附力;以 及工件定位檢測手段’其檢測H由上述玉件定位用排氣手段 之吸附力而定位於上述開口部之工件;上述控制手段係於利 用上述工件定位檢測手段之定位檢測時,使上述卫件定位用 排氣手段停止,且於上述m制手段之定位非檢 ’貝j時使上述工件疋位用排氣手段運轉。根據本發明,藉由 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而於定位用通氣孔之開口部吸附工 件’藉此可於第2區域定位工件。此處,於定位工件時(定 位檢測時)’控制手段使卫件定位用排氣手段停止,故而可 藉由另U之工件搬出手段等而進行該經定位之工件之 進-步移動m於未定位讀時(定位非檢測時), 099143208 8 1363034 控制手段使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運轉,故而说 外 战為可對已進入 第2區域之工件進行定位之狀態。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工件分離單元更包 〜 Μ ·心位用通氣 工 工 孔,其於上述第2區域具備朝上述工件移送略徑開口 ’口 部;以及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其藉由對上述定二=: 進行排氣而於上述開口部產生相對於工件之。及附力且具有 上述通氣孔供氣手段與上述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並行運轉 之期間。根據本發明,藉由來自位於第2區域之定位用捅氣 孔之開口部之排氣作用,而吸附自分離用通氣孔之開口部朝 向第2區域斜向產生之氣流,因此隨著上述氣流方向愈接近 件之移送方向,愈可增強對工件施加之推進力,故而可將 件穩定且確實地朝第2區域移送。 於該等情形時’較佳為上述定位用通氣孔具有於排氣時產 生自上述第1區域侧流入上述開口部之斜向氣流之通氣構 造。根據本發明,定位用通氣孔具有吸附時產生自第丨區域 之侧流入開口部之斜向氣流之通氣構造,藉此藉由利用工件 定位用排氣手段之經由定位用通氣孔之排氣,而斜向流入開 口部之氣流會與藉由通氣孔供氣手段而自分離用通氣孔之 開口部流出之氣流合流,因此藉由氣流之流動方向接近移送 方向而可使工件之移送狀態趨於更穩定,並且因氣流增強, 故而可提高工件之移送速度。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工件分離單元更包括:對向侧供氣手 099143208 9 1363034 段’其相對於上述工件移送路徑於 · 口部呈對向之側,朝上述第2區域產;^離用通氣孔之開 自與分離用通氣孔之如部呈對向之侧;:移 流,藉此自呈對向之側抑制巧及自分離心產生氣 流出之氣流,可藉由該氣用通乳孔之開口部 並且可增加作為整體朝::::::::=向或姿勢, 且高速地移送工件。 -机里,故而可更確實 於本發明中,較佳 離用通氣孔之心部移祕彳^㈣於與上述分 發明,於藉由自分離用通對向之側之被覆構件所覆蓋。根據本 氣流而朝斜輪Γ推擠Λ切㈣流出且朝斜對向側之 件之上彈,同時上述氣擠:之情形時’藉由被覆構件抑制工 引,故可將糾被覆構件而沿移送方向被導 是將被覆構件之前端部:方移送。該情形時,較理想的 送方向而配置於钭對^己置於上述開口部對向侧或者朝移 的地開放工件移=Γ根據本發明,可於工一^ 造成阻礙。又,2之八對向側’故而不會對工件之搬出等 搬送裝置之搬送體單元介隔空隙而鄰接於振動式 出口對向配置工=端部’而與搬送末端部之工件導 固定於搬送體。根^之情_,可考慮將上述被覆構件 搬送方向振動,因此5=由於被覆構件與搬送體同時沿 抵接時,被⑽件_雜力卫件自開"之顺被覆構件( 099143208 精由摩擦力而沿移送方向推擠工件之作, 034 用。再者,被覆構件亦可固定於工件分離單元。又,較佳為 將藉由利用上述對向側供氣手段之供氣而喷出氣流之喷出 口設置於被覆構件之前端緣。 再者’上述工件分離單元係可以將上述工件導入口連接於 各種工件搬送手段之工件導出口之狀態使用。此處,工件搬 思手段之工件導出口與卫件分離單元之工件導人口之連接 、樣亚不限&於物理性、機械性連接(連結)之情形,亦包括 將空隙(較工件之長度窄之間隔)不與工件導出口及工件導 入口相接觸而對向配置之態樣之情形。特別係於工件搬送手 =振動式搬送手段之情形時,較佳為後者之態樣。然而, ^亦包括例如於振動式搬送裝置之搬送末端部一體地 該情形時’於卫件搬送路徑之 末端部-體地連接有工件移送路徑,故 徑構成之部分之上游端(連接 件移运路 ^ 魏歡卩分%當 包件導入口。作為上述工件搬送手段,並不限定 裝置中所制之搬送機構。又,關於上述工件分離草搬运 考慮藉由安裝於卫件搬送手段而作為搬送裝置之〜二二 構成之情形’但村假設與搬送裝㈣立地支持之情步刀 者安裝於所以件檢查裝置k件安裝t置等,設薏^ 2 搬送手段之下游側之各種工件處理裝置之情形,進 進行對該等處縣置等«動作之«機構之情形。 099143208 本發明之振動式搬送裝置之特徵在於包括:搬送體,支具 備有於料末端部具虹件W 口之卫倾送路徑;加振機 構,其使該搬賴振動;以及卫件分離單元,心上述工件 導出口隔著空隙配置而成,·上述工件分離單元包括·工件移 送路徑,其具備與上述工件導出口呈對向之I件導入口 ;分 離用通氣孔,其具備上駐件移送路財於上述工件導入口 f之第1區域開口之開σ部;卫件分離用排氣手段,其藉由 對上述分㈣通氣孔進行魏,而於上述·部產生相對於 2之吸附力’玉件檢測手段,其上述工件移送路徑中較上 返第1區域位於更靠近與上述卫件導切呈相反側之第2 區域檢測工件,·工件移送用供氣手段,其自上述第1區域朝 上述第2區域產生氣流;以及控制手段,其於利用上述工件 ^測手段進行之工件檢測時,使上述工件分離用排氣手段運 =時使上述玉件移送㈣氣手段停止,又,於湘上述工 :測手段進行之工件非檢測時,使上述工件分離用排氣手 =止R時使上述工件移送用供氣手段運轉。此處,較佳為 白件分離單元與上述搬送體獨立地被支持,以便不受來 自上述加振機構之振動。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振動式槪送裝置更包括:定位用通氣 I,.其於^述第2區域具備在上述工件移送路徑.之開口 件疋位用排氧手段’其藉由對上述定位用通氣孔進行 排氣,而於上述開口部產生相對於工件之吸附力;以及工件S 099143208 12 1363034 定位檢測手段,其用以檢測藉由上述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之 吸附力而定位之工件;上述控制手段於係利用上述工件定位 檢測手段進行之定位檢測時,使上述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停 止,於利用上述工件定位檢測手段進行之定位非檢測時,使 上述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運轉。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振動式搬送裝置更包括:定位用通氣 孔,其於上述第2區域具備在上述工件移送路徑開口之開口 • 部;以及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其藉由對上述定位用通氣孔 進行排氣,而於上述開口部產生相對於工件之吸附力;且具 有上述工件移送用供氣手段與上述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並 行運轉之期間。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上述分離用通氣孔具有以供氣時產生 自上述開口部朝上述第2區域流出之斜向氣流之方式所構 成之通氣構造,上述工件移送用供氣手段包括藉由對上述分 • 離用通氣孔進行供氣,而在上述開口部產生上述氣流之通氣 孔供氣手段。該情形時,較理想的是上述工件移送用供氣手 段更包括:對向側供氣手段,其相對於上述工件移送路徑而 於與上述分離用通氣孔之開口部呈對向之側,朝上述第2 區域產生氣流。 於本發明中,較佳為上述定位用通氣孔具有於利用上述工 件定位用排氣手段之排氣時,產生自上述第1區域之側流入 上述開口部之斜向氣流之通氣構造。 099143208 13 【實施方式】 , 來參…、附圖’對本發明之工件分離單元及振動式搬 裝置之貝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圖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 、動式搬送裝置之主要部分之左側視圖,圖2係前視圖,圖 ^則視圖’圖4係振動式搬送裝置之立體圖。 振動式搬送裝置10包括:搬送體1卜其配置於上方且具 備直線狀之凹槽所構成之工件搬送路徑11a;以及加振機 構12其配置於該搬送體11之下方,以對搬送體11施加 誠。加振機構12固定於支持台1〇a上,該支持台收固 疋於圖4所示之安裳台邊。再者,安裝台⑽固定於用以 =可搭載有除搬送裂置i。以外之其他搬送裝置等防振 構讀之支持冑⑽及設置盤l〇d上。 機=體Γ包括:安裝區塊111 ’其直接安裝於上述加振 =搬送區塊112,其固定於該安裝區塊lu同時形成 $路徑lla;以及各種附加零件(覆蓋工件搬送路徑 a之破覆板或控制工件流動之止動板等各種卫件控制零 測器等讀檢測器、空氣供給用或真之通 “冓成零件等),其以相對於該搬送區塊112 位置關係之方式m上述安裝區塊lu或搬送區塊心 又,加振機構12包括:壓電驅動體12a,其下端連社於 支持基座U)a;以及驅動彈簧12b,其連結於該璧電驅:體 12a上端與上述搬送體u(之安農區塊iu)之間。屋電驅動 099143208 1363034 體12a與驅動彈簧12b之串聯構造,分別設置於沿搬送體 11之搬送方向F而相互離開之前後位置,且於前後各位置 處支持搬送體11。又,於圖示例之情形時,壓電驅動體12a 及驅動彈簧12b均以具有朝搬送方向F而朝斜上方之板面之 板狀彈性體。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加振機構12之 振動產生源使用壓電驅動體12a,但於本發明中,作為振動 產生源亦可使用電磁驅動體(螺線管)之情況等,並不特別限 定。於圖示例之情形時,加振機構12係對搬送體u施加沿 搬送方向F於斜向上下方向往返之振動,藉由該振動而使工 件搬送路徑lla上的工件(未圖示)朝搬送方向F移動。 於支持基座10a之左右安裝有侧板12c及12d,該等側板 12c及12d係覆蓋上述加振機構12之壓電驅動體12&及驅 動彈簧12b。於側板12c之上部’設置有支持延長部以, 以沿搬送方向F而朝上述工件搬送路徑na之搬送末端部之 側方突出。該皂持延長部12e係介隔L字狀連接構件13而 支持工件分離單元15。藉此’工件分離單元15係與被施加 加振機構12所產生之振動之搬送體u呈獨立(以分離之狀 態),而免受藉由加振機構12之振動之態樣支持固定。再 者,於圖示例之情形時,側板12c為確保工件分離單元15 之支持剛性,構成較側板12d厚。’ 圖5及圖6係將上述搬送體u之搬送末端部、及與該搬 送末端部鄰接配置之工件分離單元15放大表示之放大平面 099143208 15 1363034 圖及放大縱剖面®。於該搬送末端部,在形成於上述搬送體 11之工件搬送路徑lla終端形成有工件導出口 ub。工件導 出口 lib為工件搬送雜lla朝工件分離單幻5開口之部 分0 於搬送末端部配置有自上方覆蓋工件搬送路徑lla之被 覆板113、114 ’構成為具有藉由該被覆板113、114而封閉 沿工件搬送路徑lla之玉件通過路經之剖面形狀。設為如此 封閉搬送末端部之轉通過雜之剖面形狀之目的在於:防 止工件在ji件分離單元15内暫時停止,由此導致後續複數 個工件在搬送體U之搬送末端部朝前方推擠而相互疊合。 於圖不例中,上述被覆板114之前端部越過工件分離單元 15之工件導入口 i5b而突出。藉此,即便於搬送體u與工 件分離單元15間之邊界部分,亦可不產生前後工件之疊 合。更具體而言,以配置於工件分離單元15之工件移送路 徑15a之下述第1區域(下一工件之待機位置)之工件、與配 置於該工件之後方(工件導出口 Ub與工件導入口 15b之空 隙附近)之工件不疊合之方式’被覆板114構成為至少一部 分突出至位於上述第1區域之工件之上方為止。又,被覆板 114之突出部分亦具有如下功能’即於藉由相對於下述分離 用通氣孔之供氣(真空破壞)而朝斜上方推擠保持於上述第i 區域之工件時,抑制工件不會朝上方上彈。 另一方面’於工件分離單元15形成有具備介隔空隙而與 099143208 16 1363034 上述工件導出口 lib呈對向之工件導 卞等入口 15b之凹槽狀工
移送路徑15a。該巧多送路徑l5a係沿卫件搬送路 之延長線上而延伸,,於圖示例之情科,藉由工件椒& 送路徑lla_成之巧搬送方向F、域由工件移送 …所形成之卫件移送方向而,本發明並不限; 於如圖所示兩個方向F與τ完全—致之態樣。X,工 送路徑15a係由基本上與卫件搬送路徑Ua相同之剖面形狀 之凹槽所構成。於工件移送路徑15a之上述工件導入口 15b’於寬度方向兩侧設置有傾斜側面以’以朝與此呈^ 向之工件導出口 lib側打開之方式傾斜形成(參照圖7及圖 9)。又,藉由終端面l5d封閉與工件移送路徑15&之上述工 件導入口 15b呈相反側之端部。 工件分離單元15包括:間隔件151,其固定於上述連接 構件13上;前視凹字狀之固持器152,其固定於該間隔件 151上;基底區塊153,其安裝於固持器152 ;以及安裴於 該基底£塊153上之末端區塊154及附加區塊155。 上述工件移送路徑15a包括基底區塊153及末端區塊 154。基底區塊153構成工件移送路徑15a之工件導入口 l5b 侧部分(以下,僅稱作「導入部」)之凹槽構造、及與工件導 入口 15b呈相反側部分(以下,僅稱作「末端部」)之底面及 寬度方向之一方内侧面,末端區塊154構成工件移送路捏 15a之末端部寬度方向之另一侧面、及上述終端面15d。 099143208 17 1363034 於圖5中,表示著表示對應本實施形態之工件pi及將該 工件P1配置於工件移送路徑15a上之情況的放大平面圖及 放大側視圖。該工件P1係如圖示虛線所示,形成為於工件 下面上使電極電致發光(EL,Electro-Luminescence)朝寬度方 向中央稍微突出。另一方面,於工件移送路徑15a之底面(包 含基底區塊153),於寬度方向兩侧分別隔著間隔設置有其 寬度小於工件移送路徑15a(小於工件P1之寬度)之凹槽 該凹槽l5e具有可收納圖5所示之Ji件P1下面之電極 EL之寬度及深度。該凹槽以形成為遍及整個工件移送路 徑以,因此沿移送方向T不構讀差,藉此,X件不會在 途中卡住。再者,開口部⑹於凹槽…内開口。 於將工件ΪΜ配置於工件移送路徑以上時,成為如下狀 心’即’上述電極EL收納於凹槽⑸内,並且工件中位於 雨 &方向兩側之下面部分與位於凹槽15e寬度方向 通:21:移送路徨153之底面部分密接。因此,於分離用 通乳孔16之開口部16a 从 , 附保持有工件時,可降低由於朝
工件下面突出之電極EL 止工件由於漏氣而使伴持力不,生之漏氣。亦即,可防 保持之工倾轉 不足’由於後續工件導致所吸附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工株 吸附保持工件之情形時,自=役以藉由開口部他而
S 钃 工件從後讀上細吸附^祕徑山上推進之後續 保持之工件碰撞,且該碰撞因振動 099143208 1^3034 而反覆產生。因此,當工件之吸附保持力不足時,有工件被 推向刖方之虞。然而,如上所述,藉由設置凹槽15e而可增 加下述第1區域之工件之吸附保持力,故而可防止與後續工 件碰撞所造成已吸附保持之工件之位置偏移。 於末端區塊154包含具有低於末端部周圍之表面由俯視 為L字狀之階差部l54a。該階差部15如制以避免下述工 件搬出手段之干擾。再者,於末端區塊154用以構成上述導 入部側面之内側面端部’根據與上述傾斜側Φ 15c相同構造 及目的,形成有傾斜側面l54c。 於基底區塊153之上㈣成有自王件移送雜i5a之末端 :朝寬度方向一方側延伸之檢測槽咖、咖。又,於末 端區塊154之下面形成有自末端部朝寬度方向另一側延伸 檢測槽154a、154b。檢測槽153a與154a構成下述第1 、J器S1之檢測、線li。又,檢測槽15儿與15扑構成下述 第2檢測器S2之檢測線乙2。 於工件刀離單15’在導入部側形成有分離用通氣孔 相車乂於此’於末端部側形成有定位用通氣孔Η。於工 件移送路經i5a夕宓工 之底面’在導入部側形成有分離用通氣孔 6=開口部16a(於圖示例中,俯視時為矩形狀之開口),於 :Ή則I成有疋位用通氣孔之開口部w(於圖示例中,俯 視時為矩形狀之開口)。開口部與開口部^沿移送方 向τ離開而形成。 099143208 離用通氣孔16之末端八 朝末端部側斜向傾斜。“刀^成為朝開口部16a而 構成為對該分_、帛/ 魏16之通氣構造 之氣流方向成為朝末端如:㈣自開口部⑹流出 移送方向ΤΊ钭肖//而呈斜上方。該末端部分相對於 工件之推㈣,由輯所產生之 者為不需要二 下’為容易形成通氣孔,或 之通氣⑽ 之大小比例過小地構成末端部分 通乳剖面積而降低通氣阻力,較佳為15度以上。 又’定位用通氣子l η之末端部分構成為朝開口部…而 於導入部侧斜向傾斜。藉此’隸用通氣孔17之通氣構造 構成為該定位料氣孔π排氣時,流人開σ部l7a之氣二 方向成為自導入部侧斜向下方。該末端部分相對於移送方向 T之傾斜角度亦為銳角(未達9〇度)即可,但為增加上述氣流 之移送方向T之成分而提高藉由氣流所產生之工件推進 力’較佳為45度以下,為容易形成通氣孔,或者 W个累要 以開口部16a之大小比例過小地構成末端部分之通氣刊面 積而降低通氣阻力,較佳為15度以上。 再者,上述分離用通氣孔16與定位用通氣孔17之通氣構 造均不特別限定於上述態樣,只要構成為介隔各通氣孔進行 排氣或供氣時,於開口部16a、17a之外侧產生沿移送方向 T包含流速成分之斜向氣流即可。例如’上述各末端部分亦 20 099143208 1363034 可構成為階差狀而非傾斜。 較佳為定位用通氣孔17之開口部17a俯視時為开/成^ 端面15d為止。又’開口部17a沿移送方向τ夕、、 <開口範圍,
較佳為工件移送方向τ之長度1/2以下且1/5 〇 L Μ上,更理才目 的是1/3以下且1/4以上。其原因在於:於具有大於開口二 圍寬度之情形時’有工件在到達終端面15d之前停止之汽 於具有小於開口範圍寬度之情形時,有工件之定位力不足而 φ 導致抵接於終端面l5d後反彈之虞。 於工件分離單元15中’檢測存在於上述工件移送路徑 末端部之工件P1的工件檢測手段、及工件定位檢測手段, 設置於安裝於固持器152之檢測部157及158。工件檢測手 段係用以檢測工件P1自形成有分離用通氣孔16之開口部 16a之區域(下述第1區域)脫離’而進入該區域末端部側之 另一區域(下述第2區域)之情況(或此時序)者。具體而古, • 該工件檢測手段是以第1檢測器si構成,該第i檢測器S1 具有在將工件pl前端部通過上述檢查槽153a、154a之檢測 線L1橫切時輸出發生變化之光感測器等。檢測線u係以 相較於上述終端面15d遠離工件導入口 15b側之位置,且設 定成工件P1到達實質上不受開口部16a之吸附力帶來之影 睿之範圍時的工件ρι之前端部位置一致。 又’工件定位檢測手段係用以檢測工件P1前端部到達終 端面15d,且工件ρι處於定位狀態之情況(或此時序)者。具 099143208 21 1363〇34 體而言,工件定位檢測手段係由第2檢測器S2構成,該第 2檢測器S2包含將工件pi前端部通過上述檢查槽i53b、 l54b之檢測線L2橫切時輸出發生變化之光感測器等。檢測 線L2設定於與上述終端面i5d相鄰接之位置,亦即,與終 ^面15d抵接而進行定位時工件;pi前端部之位置。 於被覆板114設置有用以沿工件移送路徑15a上部產生朝 移送方向T之(較佳為水平方向之)氣流之對向側供氣部 18。該對向側供氣部18具有設置於被覆板114且朝移送方 向τ(水平方向)延伸之通氣管路18a。該通氣管路係於 破覆板114前端部(端緣部)具有噴出口⑽,並且於被覆板 \14上包含供氣口 l8c,若將供氣口 18c連接於未圖示之供 氣裳置’則可自噴出口 18b噴出氣流。喷出口⑽係配置於 ^件移送路徑l5a上方。噴出口⑽較佳為(更佳的是通氣 官路18a亦為)寬度方向呈爲平之形狀,尤其較理想的是遍 及工件移送路#以之完度方向之整個上方範圍開口。 於圖示例之情形時,被覆板113肖114之對向緣部,係沿 工件搬送路徑lla及工件 丁矽之降仫Da而配置於其上方。此 谷維護工件搬送路徑lla及工件移送路徑⑸。 =所7Γ於本實施形態中,具備藉由對上述分離用通 ^ 6進行排氣,而於開口部⑽產生相對於1件之吸癖 力之工件絲⑽氣讀。讀絲㈣氣手段具有包含連 接於分離用通氣孔16之配管、開關閥等控制器;及含有排S 099143208 22 1363034 氣裝置之排氣構造E卜又,具備藉由對上述定位用通氣孔 17進行排氣,而於開口部17a產生相對於工件之吸附力之 =件定位賴氣手段。I件定位用排氣手段具有包含連接於 定位用通氣孔17之配管、開關閥等控制器;及包含排氣裝 置之排氣構造E2。此處,亦可將純構造m及e2設為共 用較各控制器前方之配管及排氣裝置之構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具備用以於工件移送路徑…產生 朝移送方向T之氣流之卫件移送用供氣手段。該工件移送 用供氣手段包含用以藉由對上述分離用通氣孔16進行供 氣’而於工件移送路徑15a上產生自開口部W流出之氣 流’且具有由含有配管及開關閥等控制器之供氣構造Μ所 構成之通氣孔供氣手段。又,工件移送用供氣手段包含對向 侧供氣手段’其係由使用上述對向侧供氣部18而自通氣管 路服之喷出口 18b喷出氣流,而沿工件移送路徑^之上 部產生水平方向之氣流,且為具有包含配管、開關閥等控制 器及供氣裝置之供氣構造A2所構成者。 此處,供氣構造A1為藉由將利用排氣構造£1減壓之分 離用通氣孔16内恢㈣大氣壓,利錢流之祕作為結果 而產生氣流之真空破壞(減壓解除)手段。又,供氣構造a2 為藉由使用空氣壓縮機等供氣裝置加壓成為大於大氣壓之 壓力而產生氣流之加壓氣體供給手段。 然而,工件移送用供氣手段並不限定於上述供氣構造ai 23 099143208 1363034 2 =之組合,亦可僅包含上述供氣構造Αι與A2之任_ 成上2村由熟祕造A2_之加魏體供給手段構 现上迷供氣構造A1。 2述供氣構造A1係相對t件產生自工件移送路經A 面上之開口部⑹沿移送方向τ傾斜向上之氣流。另一方 送方=供氣構造A2係產生沿工件移送路徑…上部朝移 所產水平方向)之氣流。㈣,流出藉由供氣構造Μ 生之氣流的分離用通氣孔16之 氣槿、皮αλ 16之開口部16a、與藉由供 乱攝绝A2所產生之氣流喷出 .l 於 ㈣出口 18b,相對向地配置 向之:之兩側’故而可於工件上下兩侧(呈對 〇之兩側)朝移送方向T產生痛、、* ,, 虱机,故可以穩定之姿勢確實 門二件移送路徑脚送工件。例如,可防止僅賦予來自 /16&之氣流時工件吹向上方,或者僅賦衫自嘴出口 之氣流時工件獅於卫件移送路徑…之底面不移動之 信形。 上述供氣構造A1由於產生自分離用通氣孔16之開口部 a月斜上方流出之氣流’故可確實地朝移送方向了推擠配 置於朝工件移送路徑以之底面開口之開口部⑹上的工 件,故而具有可射地移送卫件之優點。尤其係可更確實地 朝移送方向T _藉的為1件分_魏手段之上述排 氣構造E1之排氣所吸附保持之工件。 上述供氣構造⑽工件移送路徑以之上部(與分離用通 099143208 24 氣孔16之開口部16a呈對向之側)沿移送方向T產生氣流, 故可將藉由上述供氣構造Αί所產生朝斜上方之氣流導入移 送方向Τ(水平方向),並且可藉由該氣流一面推擠向斜上方 推擠之工件,一面導入移送方向Τ(水平方向)。因此,玎更 尚速地移送工件,並且亦可穩定工件之移送姿勢。 如圖6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工件搬出手段D,係 =用上述定位用通氣孔17所形成之吸附作用而搬出定位成 別端職接於終端面15d之狀態之轉Ρ卜作為該工件搬 tit:例如可列舉下游側之工件檢查裝置或工件安裝裝 件處理裝置之-部分,即,機械手、取放單元、 疋轉刀度器4。於圖示例 .^ . . 係顯不以兩點鏈線表示機械手 或取放早兀之-部分(調處器)。 圖5所示之第1檢測考 2 - C 1所輸出之第1檢測信號PHS1 與第2檢測益S2所輸 圖6所示之控制部C,^f2檢測㈣酿,係發送至 一對上述排氣構 =C係根據上述檢測信號刪、 m之控制器(例如電磁閥, 相冋)輸出控制信號s〇Ll 卜 出控制信號S⑽,對上、十、鱗乳構造E2之控制器輪 信號购’對上述槿供氣構造A1之控制器輸出控制 和。又,控制部C传;』造A2之控制器輸出控制信號 ^ ^ 根據上述檢測信號PHS2,對未圖一 之上述各種工件處理梦 圖不 之控制信號咖。 控㈣輸出指示工件搬出時序 099143208 25 1363034 圖職咖及圖械_分仙平_之形態依序 :ΓΤ之工件分離單元15内之工件移動態樣的說 2。又,圖δ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各部之信號之時序圖。 再者,® 7及圖9係模式圖,省略 喝略表不構成工件移送路徑 15a之上述各區塊之構成。 如圖7所示,於工件移送路徑…上於工件導入口说 侧設定有第1區域15X’又,於與該第i區域15X之工件 導入口⑸呈相反側’確保第2區域所。此時,於第i 區域15X内形成有上述分離用通氣孔16,於第2區域价 内形成有定位用通氣孔17。此處,使第2區域15Υ大於可 收納至少一個工件之範圍。又’較佳為將第!區域15Χ設 為可收納至少一個工件之範圍。 又,第i區域15Χ與第2區域15γ之邊界位置設定為如 下,即,如圖9(a)所示卫件P1後端部係相較於上述分離用 通氣孔16而朝移送方向T移動,且工件ρι到達不受來自 分離用通氣孔之吸附作用所引起之影響之位置時,設定 紅# pi 自mg15X脫離’整個工件ρι進入 第2區域15γ»繼而,可使位於該位置時之工件ρι前端部 剛好到達檢測線u。亦即,藉由第1檢㈣§1檢㈣件 P1之最初位置成為工件P1後端部自第!區域ΐ5χ脫離而整 個工件Ρ1初次進入第2區域15Υ時之位置 如圖7(a)所示’存在已抵接於工件移送路徑…之終端面 099143208 26 1363034 15d而停止,並藉由經由定位用通氣孔17之開口部17a,由 上述排氣構造E2吸附而暫時定位之工件p〇(圖示兩點鏈 線)’於相對於該工件PO,解除利用上述排氣構造E2之吸 附狀癌後,藉由上述工件搬出手段D搬出。此時,於工件 移送路徑15a上之第1區域15X存在下一工件pi之情形 時,經由分離用通氣孔16之開口部16a,由上述排氣構造 E1吸附、停止工件P1。又,於工件搬送路徑ila上配置有 • 後續工件P2、P3。 ‘ 當工件PO搬出時,如圖8所示,第1檢測信號PHS1及 第2檢測信號PHS2均由ON變化為OFF(或者反轉,以下 相同),藉此,控制信號SOLI由ON變化為OFF,並且控 制信號SOL2由OFF變化為ON,因此藉由經由分離用通氣 孑L 16之上述排氣構造E2排氣的開口部16a中吸附作用會停 止,又,上述供氣構造A1運轉而破壞分離用通氣孔16之 • 真空。藉此,氣流自開口部16a朝移送方向τ而朝斜上方流 出,因此如圖7(b)所示’朝移送方向T而朝斜上方推擠工件 P卜 此時,供氣構造A1從運轉開始僅以期間tl進行供氣動作 (真空破壞動作)後停止。再者,上述期間tl設定成時間較工 件P1之前端部到達檢測線L1之時間短,但為藉由惰性或 經由定位用通氣孔17之開口部na之吸附作用,而使工件 P1前端部通過檢測線L1並最終到達終端面15d,而設為足 099143208 27 1363034 夠之時間以上。 =由如上述般,提前停止供氣構造A丨之供氣,可防止經 由^離用通氣孔16之上述供氣構造A1之氣流,直至上述 排氣構造El之排氣_始之前產生,而無法迅速地進行供 氣至排氣之切換,導致下—工件p2之吸附保持之時序延遲 的情形’故而可確實地捕捉下-工件P2。 又,如上所述,當第1檢測信號PHS1及第2檢測信號 句(亦可為任一方)由ON變化為〇FF時,控制信號 亦由OFF變化為ON,藉由利用上述排氣構造E2之 疋4用通氣子匕17之排氣,而於開口部i7a進行吸附。藉此, 自導入部側朝斜下方之氣流流人.部^。減流係藉由 吸附作用而辅助工件P1之移送,並且亦產生引人上述供氣 構造AUA2所形成之氣流之作用,因此具有如下效果, 即’藉由全氣流相對於工件之推進力増強,並且可使該推進 力正確地朝向移送方向T。 再者,因控制信號S0L3基本上始終設為〇N,故而藉由 上述供氣構造A2之動作’自嘴出〇咖始終朝移送方向τ 喷出氣流。若如此,則於工件移送路裡以之上部,氣流始 終沿移送方向τ筆直地(與:^件移送路徑15&平行地)流動, 故而藉由上述供氣構造A1朝斜上方推擠工件時,可迅速地 實現工件之移送姿勢之穩定化或相對於卫件增大藉由氣流 而朝移送方向T之推進力1而,藉此於分離用通氣孔16 099143208 28 之開口部16a中制㈣工件之情料,上述供氣構造A2 亦運轉而自喷出口 l8b流出氣流。然而,因該工件配置於工 件移送路徑15a之底面上,故而工件移送路徑15&之上部所 產生之上述氣流所引起之影響較小,並且於本實施形態中, 由於將噴出口 18b配置於開口部16a上之工件上、或者該工 件末端部側’因此上述氣流幾乎不影響該工件。 然而’並非將控制信號S0L3始終設為ON,而是如圖8 中以虛線所示’例如於第1檢測信號PHS1或第2檢測信號 PHS2成為0N時(圖示例為PHS2成為ON時),將控制信號 S〇L3设為0N,於既定期間t2後亦可設為OFF。此處,較 佳為期間t2於期間tl之前後延續,並且較期間tl更長之期 間。 ’如圖9(a)所示當工件pi前端部到達檢測線L1(整 個工件Ρ1 ;隹 运入第2區域15Υ)時,如圖8所示,自第1檢測 器S1輸出夕结· <弟1檢測信號PHS1由OFF變化為ON ’藉此 自控制部C路、、, 發适之控制信號S〇Ll由OFF變化為ON,因此 上述排I構造El運轉,藉此存在進人第i區域ΐ5χ之下— 之情形時’該工件Ρ2介隔開口部16a受到上述排氣 構造E1之吸附作用。 八後工件Pl介隔定位用通氣孔17而藉由上述排氣構造 E2吸附於 ' m Pa,如圖9(b)所示,最終以工件P1前端 邛抵接於終端面l5d之狀態藉由吸附力定位。又,下一工件 099143208 1363034 P2藉由經由分離用通氣孔16之上述排氣構造m之排氣動 作,而在開口部16a中產生之吸附力保持於第i區域15χ。 此時,於工件Ρ1前端部到達檢測線Li之時刻,於開口 «Ρ 16a中產生藉由經由分離用通氣孔16之上述排氣構造E1 之排氣動作所產生之吸附作用,妨礙下一工件p2之移動, 因此於前一工件P1與下一工件P2之間確保與檢測線以和 終端面15d之距離相對應之既定間隔。 當前一工件pi前端部如上所述到達終端面15d時,如圖 8所示,第2檢測信號PHS2由OFF變化為〇N,因此自控 制部C輸出之控制信號S0L4由0N變化為〇ff。藉此,上 述排氣構造E2停止,經由定位用通氣孔17之開口部17& 之吸附作用會停止。 又,如上所述,當第2檢測信號PHS2由〇FF變化為〇N 時,對未圖示之卫件處理裝置之控制部發送之控制信號 pup ’如圖8所示由〇FF變化為⑽,藉此上述工件處理裝 置之工件搬出手段D運轉,自工件分離單元㈣出工件外 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工件分離單元15内藉由上述供氣 構每A1及A2產生之氣流在卫件移送路徑…朝移送方向 τ流動,故而於如圖示例般自搬送體n離開同時實質上盈 法傳遞藉由加振機構12所產“振動而支紅件分離單元 15之情形時(對1件分離單元15未施加利用振動之搬送力 之情形時)’亦可對工件施加朝移送方向T之推進力。 099143208 1363034 尤其是’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存在配置於第2區域ΐ5γ 之工件PG之情形時’藉由上述供氣構造^解除(真空破壞) 用以自工件PG離開保持下^件P1之分離用通氣孔16之 開口部⑹之吸附狀態,藉此產生上述氡流,故而可於工件 分離用之保持作用、及卫件之移送作用中,共用分離用通氣 孔I故可簡化通氣構造。又,欲將藉由上述排氣構造M 所產生之吸附作用,暫時保持於開口部16&上之工件Η, 直接藉由自相同之開口部16a流出之氣流移送因此件且有可 :穩定之狀態確實地移送之優點^該情料,為增加 自開口部⑹流出之氣流量或流速,亦可將上述供氣構造 構成為與減構造A2相同之續氣體供給手段,而非 僅構成為真空破壞(減壓解除)手段。 工^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上述供氣構造Μ形成自夹持 牛移送路裡153而與開口部⑹呈對向側之喷出口 18b, 件移送路徑以之上部喷出之氣流,藉此於工件移送路 :a之上部形成有氣戚。藉此’產生閉合之作用,而不使 件部⑹流出之氣流逸失至卫件移送路徑以上 伙^疋可敎玉件之搬送姿勢。又,如此於工件移 、仫15a内之氣流,係高速地朝移送方 部17a有效排出,故可大幅度提高κ移=而自開口 為防止工件之上彈,且為提高玉件之搬、、厂再者’ 18b喷出之氣流方向亦可略微朝玉件、自上述嘴出口 099143208 适路徑15a傾斜。例 31 1363034 如,藉由朝下方傾斜5〜10度左右,可明顯增強工件之搬送 力。 實際試製本實施形態之振動式搬送裝置10,沿搬送方向F 搬送圖5所示長度5·65 mm、厚度〇.9mm、寬度3.0功瓜之 工件,結果確認可進行500個/分鐘左右之高速之工件搬出。 此時,利用高速相機拍攝該高速動作。將其以低速播放時, 判明如下情況,即,工件係自吸附保持於開口部16a之狀態 產生真空破壞時,藉由自開口部16a流出之氣流瞬間自工件 魯 移送路徑15a上朝斜前方浮起,並自後續工件分離而朝末端 部侧高速地移動,隶初係一面微微上下搖晃一面朝斜上方推 擠,但立即藉由自喷出口 18b噴出之氣流而姿勢穩定地一面 朝移送方向T進一步加速一面移送。 又,玎確認如下情況,即,即便於使上述供氣構造Α2完 全停止之情形時,亦可藉由自開口部16a流出之氣流而確實 地移送工件。然而,於不使用供氣構造A2之情形時,工件 · 搬出速度少許不降。然而’該情形時,若與先前方法進行比 較,則亦可獲得非常高之搬出速度,亦大幅度降低搬出差錯 或工件之損傷。於本實施形態中,可考慮吸附於開口部16a 上之工件,藉由自開口部16a流出之氣流而自工件移送路徑 15a之底面淨起’並於該浮起之狀態下藉由氣流進一步移 動,因此亦不存在與工件移送路徑15a之底面間之摩擦等影 s 響,可瞬間加速而高速地移動。 099143208 32 + ;本貝施幵/匕、中’工件移送路徑Ua係由配置(突出)於分 離用通孔孔16之開口部16a上方侧的被覆板ιΐ4覆蓋。因 ;藉由自刀離用通氣孔之開口部16a流出且朝斜上 —斜上方側_工件之情形時, 藉由被覆板114 、制工件之上彈,同時亦可紅姿勢、凌亂,上述氣流亦藉由 破覆板114而導引至移送方向故可將工件更穩定且破實地 朝前方移送。 該情形時,因將被覆板之前端部配置於上述開口部之上方 妨或者朝移送方向斜上方側,故而可於卫件之移送目的地開 =工件移送路徑以之上核,因此不會阻礙^之搬出或 =護。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將被魏114蚊於搬送體 ,。且使被覆板m之前端部自搬送體u上突出至工件分 早凡15上’故而被覆板114會與搬送體u 1沿搬送方 ^本實卿態中,與移送方向τ—致)振動。因此,亦可 期待如下作用,即,於工体白 U4_,《板 件。 ㈣厚擦力而朝移送方向T推擠工 士再者’被覆板.m亦可固定於工件分離單元15。該 日守,由於破覆板114未振動而成為靜止之 月v 待上述推擠作用,但可確實地抑制工件上二二= =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在被覆板ii4之前端緣 有上述喷心⑽,因駐料切狀騎魏丨 099143208 33 1363034 後’藉由自噴出口 18b喷出之氣流而順利地導引至前方。 圖丨〇係表示不同之第2實施形態控制部C動作之時序 圖。於該第2實施形態中,如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於第1檢測信號PHS1與第2檢測信號PHS2全部(或者該等 之任一方)由ON成為OFF時,控制信號SOL2由OFF成為 ON。另一方面,該實施形態與上述第i實施形態之不同點 在於:控制信號SOL2並非於期間tl後恢復成OFF,而是 於第1檢測信號PHS1由OFF成為ON時,控制信號S〇u 恢復OFF。藉此’該第2實施形態中,自上述開口部 流出之氣流’直至第1檢測信號PHS1由OFF成為〇N為止 持續喷附於工件P1,故可將工件P1更確實地移送至最終定 位位置為止。 於以上進行說明之各實施形態中,除上述效果以外,由於 不必對工件分離單元施加振動,故可廣泛應用於各種搬送裝 置。又’可設定為無振動狀態,故而發揮如下效果 ^ 附保持之茂漏較少,可確實地保持工件,並且感測器震 少,可降低搬出差錯或搬出時之工件損傷,而且,降低反彈 等而亦可提高定位精度H因不會降低項之供 度’故而可進行適合於近年來高速搬送之玉件分離。。、 並不僅限 圍内%加 件移适略 再者’本發0m麵單元及㈣式搬送裝置 定於上述圖示例’當財於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 各種變更。本實施形態i開口部16a、17a朝工 099143208 34 1363034 徑15a之底面開口,被覆板114之突出部分係自上方覆蓋工 件移送路徑15a,但此例僅為一例。例如,開口部16a、17a 亦可朝工件移送路徑15a寬度方向一方傾斜之内侧面開 口,相當於被覆板之被覆構件亦可逆傾斜地對向配置於另一 方側。亦即,本實施形態之上下方向為呈對向之方向之一 例’本發明之構成只要確保相互之位置關係,便不限定於上 下方向。 例如’本實施形態中,對上述工件分離單元15構成為振 動式搬送裝置一部分之情形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振動式 搬送裝置,可應用於各種搬送裝置。又,上述工件分離單元 15亦可以獨立支持固定之狀態使用,而非支持於搬送裝 置。進而,亦可構成為下游側之工件處理裝置或者搬出機構 一部分’而非搬送裝置之一部分。 又,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工件分離單元15具有將所搬送 之工件最終定位於與終端面15d抵接之第2區域BY内之 位置之功能,但亦可以不具有該定位功能之§樣構成。亦 即’作為4分離單元15只要具有使H件移送解 15a上分離之功能即可。例如,亦可構成為如 βρ ϊ jfs 工 件移送路徑15a未形成有定位用通氣孔17及終^⑽ 自第1區域15X直接朝下游側移送卫件後 道山 曰工件導出口 ’或者移载至旋轉分度器。該情形時,可構成為如下, P於較第!檢測線L1更靠下游側以既定距離毁定有第2 099143208 35 1363034 檢測線L2,於前一工件到達第!檢測線L1之時刻,將下一 工件藉由分離用通氣孔16而吸附保持於第1區域15χ,於 前—工件到達第2檢測線L2之時刻,解除下一工件之吸附 保持狀態,藉由氣流移送至下游側。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貫施形癌之振動式搬送裝置之主要部分之左側視 圖。 圖2係實施形態之振動式搬送裝置之主要部分之前視圖。 圖3係實施形態之振動式搬送裝置之主要部分之右側視 圖。 圖4係實施形態之振動式搬送裝置之立體圖。 圖5係將實施形態之振動式搬送裝置之搬送末端部放大 表示之放大平面圖。 圖6係將實施形態之振動式搬送裝置之搬送末端部放大 表不之放大縱剖面圖。 圖7(a)及7(b)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工件分離單元及工件位 置之說明圖。 圖8係表示實施形態之控制系統動作例之時序圖。 圖9(a)及9(b)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工件分離單元及工件位 置之說明圖。 圖10係表示實施形態之控制系統其他動作例之時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99143208 36 1363034
10 振動式搬送裝置 10a 支持台 10b 安裝台 10c . 支持盤 lOd 設置盤 11 搬送體 11a 工件搬送路徑 lib 工件導出口 12 加振機構 12a 壓電驅動體 12b 驅動彈簧 12c 、 12d 側板 12e 支持延長部 13 連接構件 15 工件分離單元 15a 工件移送路徑 15b 工件導入口 15c 傾斜側面 15d 終端面 15e 凹槽 15X 第1區域 15Y 第2區域 099143208 37 1363034 16 分離用通氣孔 16a 開口部 17 定位用通氣孔 17a 開口部 18 對向側供氣部 18a 通氣管路 18b 喷出口 18c 供氣口 111 安裝區塊 112 搬送區塊 113 、 114 被覆板 151 間隔件 152 固持器 153 基底區塊 153a、153b 檢測槽 154 末端區塊 154a、154b 檢測槽 154c 傾斜側面 155 附加區塊 157 、 158 檢測部 El > E2 排氣構造 A1、A2 供氣構造 099143208 38 1363034 c D 51 52 LI、L2 F T P0 〜P5 PUP PHS1 PHS2 SOU、SCO tl ' t2 控制部 工件搬出手段 第1檢測器 第2檢測器 檢測線 搬送方向 移送方向 工件 控制信號 第1檢測信號 第2檢測信號 S0L3、S0L4 控制信號 期間 099143208 39

Claims (1)

  1. 七、申請專利範圍: ’種工件分離單元,係包括: ^件移送路徑,其於H部具備工件導入口; 備刀離用通氣孔,其於上述工件導人口側之第1區域中,具 生在上述工件移送路徑開σ之開口部,同時具備以供氣時產 口自上述開口部相對上述第1區域而朝位於上述工件導入 相反側之第2區域流出之斜向氣流的方式所構成之通氣 /件分離用純手段,其藉㈣上述分離用通氣孔進行排 虱’而於上述開口部產生相對於卫件之吸附力; 工件檢測手段’其於上述第2區域檢測工件; 通氣孔供氣手段,其藉由對上述分離用通氣孔進行供氣, 而自上述開口部產生氣流;以及 ij手I又其於利用上述工件檢測手段檢測出工件,則 =工❹離用排氣手段運轉’同時使上述通氣孔供氣手 :這八:V使下一工件在上述第1區域被吸附保持 从“ 邛上,以確保利用上述工 檢測手段所檢測出的工 ^ 卞一上述下一工件之間的 二…L件檢測手段未檢測出工件,則使 述工件分離用排氣手段停 、 M , ^ 〒止同時使上述通氣孔供氣手段: 轉错此,使已保持在上沭„ π * f·八M 边開口 4上之工件,利用丨 上述刀硪用通氣孔流出 上述斜向氣流而朝上述第 099143208 1363034 區域推出。 其中 進而包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分離單元, 括: 定位用通氣孔,其於上述第2區域具備在上述 徑開口之開口部;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其藉由: 用通氣孔進行排氣,而於上述開口部產生相對於 L疋立 力;:及工件定位檢測手段,其用以檢測藉由上述工附 用排氣手段之吸附力而定位於上述開口部之工件;疋 上述控制手段係當利用上述工件定位 位之工件,則传卜.十、丁从— 丁钬铋測出定 … 、吏上逑工件疋位用排氣手段停止,且告 上述工件定位檢測手段檢測出定位之; 位用排氣手段運轉。 峡上迷工件定 3.如申味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分離單元,其中,谁 括: 八τ ’進而包 1位用通氣孔,其於上述第2區域㈣在上述 從開口之開口部;及工件定位用 2运路 ,,口部產生相::= 二氣孔供氣手段與上述工件定細排氣手 =物範圍第…項之工件分離單元,其中, 疋立用通既孔具備有於排氣時產生自上 099143208 不 1 域 1363034 側流入上卿口部之斜向氣流之通氣構造。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其中,進而包括: "任-項之工件分離單元, 對向側供氣手段,其相對於上述 分離用通氣孔之門〇都3 牛移达路在而於與上述 流。魏之開口部呈制之側,朝上述第2區域產生氣 6.如中請專利範圍苐1 其中 至3項中任一項之工件分離單元, 移送路徑係由配置於與上述分離用通氣孔之開 卩呈對向之側之被覆構件所覆蓋。 7.一種振動式搬送裝置,係包括·· ,搬送體’其具财㈣料㈣具缸件㈣Κ工件搬 达路核;加振機構’其使該搬送體振動;及轉分離單元, 其係與上述工件導出口隔著空隙配置而成; 上述工件分離單元包括: 工件移送路徑,其具備與上述工件導出口呈對向之工件導 入口; 刀碓用通氣孔’其具備上述工件移送路徑中於上述工件導 入口側之第1區域開π之開口部,並且具備以供氣時產生自 上述開口部相對上述第丨區域而朝位於上述工件導入口相 反侧之第2區域流出之斜向氣流的方式所構成之通氣構造; 工件刀離用排氣手段’其藉由對上述分離用通氣孔進行耕 099143208 42 Λτ 乳而於上述開口部產生相對於工件之吸附力; 工件檢測手段,其用以於上述第2區域檢測工件;通氣孔 '、氣手奴,其藉由供氣至上述分離用通氣孔,而自上述開口 產生氣流;以及 义技制手段,當利用上述工件檢測手段檢測出工件,則使上 止Ί離用排氣手段運轉’同時使上述通氣孔供氣手段停 稭此冑下-工件在上述第!區域被吸附保持於上述分 列出^氣孔的開口部上’以確保利用上述工件檢測手段所檢 件件與上^—工件之間的間隔,又,當利用上述工 “手段未檢測出工件,則使上述工件分離 止,同時使上述通氣孔供氣手段運轉,藉此,使已保又上 τ 述開口部上之工件,利用自上述分離用 ’、、 向氣流而朝上述第2區域推出。相通祕流出之上述斜 包括:申4利_第7項之振動式搬送U,其卜進而 疋位用通氣孔,其於上诚笛,r ^ Ό ^ ^立 、 區域具備在上述工件移送路 :開之開σ部;工件定位用排氣手段,其藉由對上二: 排氣—部產生 氣:件,手段,其用以檢測藉由上 用 排軋手段之吸附力而定位之工件. 干疋位用 上述控制手段係當利用 位之工件,贼上述工較位㈣手段檢測出定 099143208 戸軋乎玟停止,且當未利用 43 1363034 上述工件定位檢測手段檢測出定位之工件,則使上述工件定 位用排氣手段運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振動式搬送裝置,其中, 上述定位用通氣孔係具備通氣構造,其於利用上述工件定 位用排氣手段進行之排氣時,產生自上述第1區域側流入上 述開口部之斜向氣流。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振動式搬送裝 置,其中,進而包括: 對向側供氣手段,其相對於上述工件移送路徑而於與上述 分離用通氣孔之開口部呈對向之側,朝上述第2區域產生氣 流。 099143208 44
TW99143208A 2010-09-10 2010-12-10 Workpiece separation unit and vibratory conveying apparatus TWI36303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3779A JP4750899B1 (ja) 2010-09-10 2010-09-10 ワーク分離ユニット及び振動式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2113A TW201202113A (en) 2012-01-16
TWI363034B true TWI363034B (en) 2012-05-01

Family

ID=44597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3208A TWI363034B (en) 2010-09-10 2010-12-10 Workpiece separation unit and vibratory convey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750899B1 (zh)
KR (1) KR101062601B1 (zh)
CN (1) CN102398774B (zh)
SG (1) SG179326A1 (zh)
TW (1) TWI3630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924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装配设备
JP2014223977A (ja) * 2013-05-16 2014-12-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CN104418056B (zh) * 2013-09-05 2017-03-01 产台股份有限公司 料件回吹分离装置
DE102013219473B4 (de) * 2013-09-26 2019-07-11 Asm Assembly System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Bauelementen und Bauelement-Zuführvorrichtung zum Bereitstellen von Bauelementen in einem Bereitstellungsbereich
CN107298300A (zh) * 2017-07-31 2017-10-27 深圳市深科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送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5565B2 (ja) * 1980-09-16 1984-11-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チツプ状電子部品の整列送り装置
JPS62124924A (ja) * 1985-11-27 1987-06-06 Inoue Japax Res Inc 合成樹脂成形装置
JP2726940B2 (ja) * 1989-04-12 1998-03-11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チップ自動分離送給装置
JP3613531B2 (ja) 1993-12-10 2005-01-26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チップ自動分離搬送装置
JP3395628B2 (ja) * 1998-01-27 2003-04-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ップ部品の分離供給装置
JP3521401B2 (ja) * 2000-10-30 2004-04-19 日本リトル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整列供給装置
JP3723070B2 (ja) * 2000-11-10 2005-12-07 株式会社 東京ウエルズ ワーク搬送装置
JP5211428B2 (ja) 2005-03-04 2013-06-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ーク供給装置
JP4906058B2 (ja) * 2006-02-27 2012-03-28 株式会社 東京ウエルズ ワーク搬送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2113A (en) 2012-01-16
JP2012056749A (ja) 2012-03-22
KR101062601B1 (ko) 2011-09-06
CN102398774A (zh) 2012-04-04
CN102398774B (zh) 2014-06-11
JP4750899B1 (ja) 2011-08-17
SG179326A1 (en) 2012-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034B (en) Workpiece separation unit and vibratory conveying apparatus
JP5006880B2 (ja) 基板を分離搬送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KR101440414B1 (ko) 기판을 분리하고 이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2007276107A (ja) 側縁部の裁断のための裁断装置
TW201024058A (en) Device for removing cullet
JP2008266020A (ja) シート材集積装置及びシート材集積方法
JP2008024515A (ja) ずり重なり枚葉紙の流れを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
TWI577254B (zh) Chip separation method for circuit board and chip separation device for circuit board
MX2012007965A (es) Aparato de corte.
CN110402241B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2009192938A5 (zh)
TW201306984A (zh) 板片體加工裝置及板片體加工方法
JP2012076425A (ja) 脆性材料基板の分断装置
JP5388282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及びワーク搬送方法
JP2010013245A (ja) 紙葉類取り出し装置
JP2004123254A (ja) 大型薄板状材の搬送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186173A (ja) シート材の切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8056460A (ja) シート集積装置
WO2015155729A1 (en) Transp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TW201102337A (en) Device for singulating disk-shaped elements
JP2017109867A (ja) 回路基板用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位置決め部材
JP2009096639A (ja) 紙葉類分離装置
JP2000001239A (ja) シート状ワーク搬送装置
JP2003341827A (ja) パーツフィーダのワーク選別装置
JP6430174B2 (ja) 紙葉類取出装置および紙葉類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