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5171B -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5171B
TWI325171B TW092118546A TW92118546A TWI325171B TW I325171 B TWI325171 B TW I325171B TW 092118546 A TW092118546 A TW 092118546A TW 92118546 A TW92118546 A TW 92118546A TW I325171 B TWI325171 B TW I3251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main surface
oxide film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8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4514A (en
Inventor
Sumino Jun
Satoshi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Tech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14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4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5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51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4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1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01L27/10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3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4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10B41/42Simultaneous manufacture of periphery and memory cells
    • H10B41/43Simultaneous manufacture of periphery and memory cells comprising only one type of peripheral transistor
    • H10B41/44Simultaneous manufacture of periphery and memory cells comprising only one type of peripheral transistor with a control gate layer also being used as part of the peripheral transisto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9/00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PROM]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10B41/00 - H10B63/00, e.g. ultraviolet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UVEPRO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Description

1325171 狄、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 法,更特定的說係關於能夠提高電氣特性的非揮發性半導 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先前作為半導體袭置的-例係非揮發性半導體記_ 裝置為所周知(例如參照日本特開平8 647〇〇號公報 第3圖所揭示上述曰本特開平8 647〇〇號公報的非揮 發性半導體記憶裝f,係於半導體基板主表面,在隔以規 定間隔所形成的元件分離用溝渠内部,形成㈣⑽(化 學氣相沈積)氧化膜所成分離氧化膜。該分離氧化膜之間, 藉由隨道氧化膜形成浮動問電極在半導體基板主表面上。 汗動閘電極上藉由〇N〇(氧化胺、备& , 有控制閘電極。 “膜、氧化膜)膜形成 可是在上述先前的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在 =極之上部表面存在有反映浮動閉電極之基礎構造的凹 :。因此於*動閘電極之凸部(例如浮動閘電極之端部 ,ΟΝΟ膜之膜厚或膜質與其他部分為不同或者 ;電極之凸部有時會產生電場集中。如此的情況,變成 錢了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之電氣的特性。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優越電氣的特性 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314856 5 1325171 元件形成區。半導體裝置具備有··導電性雜質擴散區(未圖 示),隔以間隔形成於該元件形成區;隧道絕緣膜 6a至6c,於在位於該導電性雜質擴散區之間的區,形成於 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上,·浮動閘(fl〇ating gate)電極7a至 7c,形成於隧道絕緣膜上;〇^^〇膜8,形成在浮動閘電極 7a至7c上;以及控制閘(control gate)電極9,形成於〇N〇 膜8上。第1圖所示半導體裝置係所謂的快閃式記憶體 (flash memory)者 ° 更具體的係如第i圖所示’以如圍繞元件形成區的方 式形成槽2a、2b在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槽2&、孔之内 壁面上形成有氧化膜3。在氧化膜3上,以充填槽2a、2b 内部的方式形成有 HDP-CVD(high denshy plasma_ chemical vapor depositi〇n)氧化膜 4。由氧化膜 3 及 HDp_ CVD氧化膜4構成分離氧化膜5a、5b。分離氧化膜5a、 5b上部表面端部33之形狀,係成向下凸(凸於半導體基板 1側)的曲面狀。 土 π干导饈I板1主表面的元件形成區,係形成隧道 緣膜6a至6c於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上。從隧道絕緣膜 至6C上以延伸至分離氧化膜5a、5b端部上的方式,形 有由¥電體所成浮動閘電極7a至7c。在浮動閘電極7a 7C上形成有作為絕緣膜的ΟΝΟ膜8。ΟΝΟ膜8係從浮 閘電極7a至7e側以所謂氧化膜、氮化膜、氧化膜3層 :邑象膜所成叠層膜。〇N〇膜8係從浮動閘電極〜至ye #表面上延伸至側面上。又〇N〇膜8形成為從浮動閘 314856 8 1325171 部表面上以延伸至洋動閘電極7a至7c側面上的方式,形 成在ΟΝΟ膜8上。 依如此作成’由於可形成ΟΝΟ膜8於浮動閘電極7a 至7c平坦的上部表面上’故可以抑制起因於浮動閘電極 7a至7c上部表面的凹凸,使作為絕緣膜之〇N〇膜8厚度 或特性產生局部的變化。因&,可以抑制例如在對應第^ 所示區30部分其先前成為問題,起因於〇N〇膜8厚度 等的變化在控制閘電極9及浮動閘電極7a至7c之間發生 局部性的電場集中…,可以抑制起因於上所述電場集 ::4化半導體裝置之電氣的特性 '结果,能實現具有高 靠性、長壽命的半導體裝置。 5a、又形成為如延伸浮動閘電極7a i 7e至分離氧化膜 7a ^上’所以能作大相向於控制閘電極9的浮動閘電極 至側面二表t積。再於從浮動閘電極7a至7C上秤表面上 故外作大松精由0N〇膜8配置有控制間電極控制電極, 文月匕作大控制閘電極9 (d)值。因+ 及汁動閘電極7a至7c之間的電容 極73至7c門’可以作大比例於控制間電極9及浮動閘電 間之電容(C1)的耦合比(〇:)。 基板1之間的電宠R L 、. 芏/c興牛V體 電極7a至7 , 所述控制閘電極9與浮動閘 c之間的電容(C1),表干发 使該耦合比表不為《=〇/(匚1+〇:2)。當 電壓。因而依太I能減低施加於控制閘電極9的信號 刮閘電極9的 > 置係可以減低施加於控 的^號電壓。 314856 1^25171 又表第1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在槽2a、2b側壁面及半 導體基板1中位於浮動閘電極7a至7c下的半導體基板1 主表面之間的連接部32,其半導體基板1之表面亦可成為 曲面狀。參照第47圖及第48圖說明如此連接部32之致 果。 如第47圖所示’於半導體基板卜其位於浮動閘電極 76下的半導+ ± 祖吞板1主表面,及槽2a側壁面間的連接部 4〇存在有角部41時(連接部40非為曲面狀時),於該連接 4 40降低了夺動閘電極几及半導體基板1之間的絕緣 ^此係因為在角部41產生電場集中的緣故。可是如第 48圖所示’於連接部32只要半導體基板1表面成為曲面 狀(亦即只要是成為如第1圖所示的半導體裝置),即可 減低在4連接部3 2產生電場集中的危險性。亦即,可以提 高浮動閘電極7b及半導體基板1之間的絕緣性。 又如第49圖所示,依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分離氧化 膜5a上部表面端部之區33形狀,為向半導體基板^側(下 側)成凸的曲面狀。又第49圖係第1圖之部分放大模式圖 者。 如第49圖所示,依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係分離氧化 膜5a上部表面端部之區33成為向下凸的曲面狀。所以構 成分離氧化膜5a的HDP-CVD氧化膜4上部表面,及隧道 絕緣膜6b上部表面所成角度22,成為大於第48圖所示半 導體裝置的腑-CVD氧化膜4上部表面,及隨道絕緣戚 6b上部表面所成角度21。又第48圖所示的半導體裝置, 314856 !325171 係HDP-CVD氧化膜4上部表面之端部區33剖面形狀大致 成為直線狀。亦即如第49圖所示,藉由分離氧化膜5a上 表面之區33成向下凸的曲面狀’可以作大hdP-CVD氧 化膜4上部表面與隧道絕緣膜6b上部表面所成角度α 2。 口此’位於連接部3 2近旁之浮動閘電極7 b下部的突出部 34頂角(角度α 2)能作成鈍角。結果於浮動閘電極7a至7c 下部表面’可防止位於上述連接部32近旁部分的突出部 34頂角成為銳角。因此能抑制於該頂角成銳角的突出部34 產生電場集中(亦即可以提高隧道絕緣膜6b的絕緣性卜因 而,能抑制起因於該電場集中的降低半導體裝置之可靠性 或次丑舞·命化。 其次,參照第2圖至第8圖,說明第丄圖所示半導體 裝置(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 首先’形成氧化碎膜(未圖示)於半導體基板ι主表面 /氧化夕膜上形成氮化石夕膜(未圖示)。利用照相製 口工過程形成具有圖型的抗㈣在該氮化碎膜及氧化石夕 膜童將該抗姓膜作為遮蔽利用钱刻來部分的去除氮化石夕 其後去嶋圖型。如此在半導體基板1 形成具圖型的氧化矽膜丨 石夕膜U(參照第2 ‘、、'弟2圖)及亂化 作為涉Γ 使用δ亥乳化矽膜丨〇及氮化矽膜11 fr 刻。卩分的去除半導體基板1。又在此 亦可以使用乾㈣ 做 又在此 實施隔以間隔在半導μ其;向異性钱刻。作成如此, 製程。結果如第2二 主表面形成2則曹2a、2b 圖所示,可以形成槽2a、2b(參照第2 J2 314856 圖)於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 其次,藉由熱氧化半導體基板1 ^ ^ ^ 牧1主表面的槽2a ' 2b 面h成氧化膜3(參照第3圖)。作為如此而獲得如第 不的構造。又該氧化膜3,係於半導體基板^ 蝕刻應力為目的所形成。 发" :次如第4圖所示,於氧化膜3上以充填槽2a、2b 邛的方式形成HDp_CVD氧 虱化膜4该HDP-CVD氧化膜 "㈣成為同時充填槽2a'2b内部並延伸至氮切膜H 上部表面上。 接著由 CMP 法(ChemicaI Mechanical Polishing ··化 學機械研磨法),去除位於氮化矽膜u上部表面上的 HDP-CVD氧化膜4之部分,同時予以平坦化磨⑽氧 化膜4上部表面12(參照第5圖)。又代替cMp法亦可使用 其他之平坦化製程。結果,可以獲得由HDp_cvD氧化膜* 及氧化膜3所成分離氧化膜5a、处(參照第5圖)。如此藉 由在槽2a、2b内部實施,較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具有突出 於上方的突出部分,形成分離氧化膜5a、讣,以作為分離 絕緣體的製程獲得如第5圖所示構造。 其次,藉由濕蝕刻去除氮化矽膜丨1(參照第5圖)。在 此作為濕蝕刻的蝕刻液(etchant)係可以使用熱磷酸等。其 後,藉由使用氫氟酸等作為腐蝕劑的各向同性蝕刻,如第 6圖所示予以去除形成在HDp_CVD氧化膜4上部及半導體 基板1主表面上的氧化膜3(參照第5圖)。結果如第6圖點 線所示,部分的去除分離氧化膜5a ' 5b上部。並藉由該各 3)4856 1325171 向同性姓刻’使分離氧化膜53、5,上部之中央部成 於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上狀離。 大 1 n 又精由5玄各向同怕 厂於半導體基板丨元件形成區的主表面乃成露 作成為如此,由以久& 狀心。 ^由以各向同性姓刻去除部分的分離氧化艇 5二上部之突出部分’予以實施使突出部分之寬 2a、2b寬的製程。 j於寺曰 其次,形成隧道絕緣膜以至6c(參 基板1元件形成區的主表面上。然後從隨道料膜+6= 分離氧切5a、5b^m成作導電 =夕w膜14(參照第7圖)。作成如此,使分離氧化 =a、5b突出部分之寬小於槽“寬的製程之後,於 +導體基板1主表面從位於2個分離氧化膜〜力之 = 至分離氧化膜…上的方式實施形成:為 導電組膜的多晶石夕膜1 4之製程。 然後’利用CMP法等的平坦化製程部分的去除該多曰曰 :膜Μ之上部表面層。結果如第7圖所示,直到露出分: ^匕膜5a、5b之上部表面,多晶石夕膜14上部表自η以箭 15所示地後退。由此,可獲得分離為分離氧化膜&、 :b的浮動閘電極〜至&。作成為如此,藉由去除作:導 ^體膜的多晶碎膜14上部表面層,至露出分離氧化膜^、
Sb之上部’實施由多晶矽膜14所成,同時具平坦的上部 表面’且形成位於分離氧化冑5a、5b之間的浮動閘電極 製程。又代替多晶石夕膜Μ亦可以形成非晶(⑽ 石夕膜。 ) 314856 …“麦由各向同性蝕刻去除位於浮動 的分離氧化膜5a、5b上部 g 3至7cfs1 链刻液係例如可以使用…各向同性蝕刻使用的 以露出物J 氣酸等。結果如第8圖所示,可 土 W 至7C側面。作成如此,由於以蝕刻 去除鄰接浮動閘電極7 由於以㈣ 予以奋祐佶7C的刀離氧化膜5a、5b上部, 予以…吏汗動閑電極73至7“則面露出製程。 延伸it成從浮動閘電極7&至7C上部表面及側面上 1圖)。1'化膜5a、5b上部表面上的0N〇膜8(參照第 上社專“形成控制閑電極9(參照第1圖)於該〇NO膜8 快閃㈣體^獲得如帛1圖所示構造作為半導體裝置的 照相==二體…製造方法 成浮動閘電極7ί ,之間能自己整合的形 a至因而,可以抑制於照相製版加工 * ;遮蔽調整偏移等,所謂使浮動閘電極7a至7c產生 坦上邙:地形成於設計位置的問題。又能容易形成具有平 —°卩表面的浮動閘電極7a至7c。 2b之又-由t使分離氧化膜5b突出部分之寬小於槽2a、 %作成將位於分離氧化膜5a ' 5b之間的浮動閘 审· j rv 2¾ pm … C端部,擱於分離氧化膜5a、5b上狀態。因此, , 至7c之覓較才曰2a、2b間的寬能容易地予以 丹者如弟8圖所示,由於去除分離氡化膜5a、5t ^其路出洋動閘電極73至〜側面。因此,可以從浮 “極7a至7c上部表面上延伸至側面上地藉由〇n〇膜 314856 15 1325171 8配置控制閘電極9。因而可以柞*批釗„ + 』以作大控制閘電極9及浮動閘 電極7 a至7 c之間的電容(c丨)值。έ士果 值、-果,此作大耦合比(α ) 所以可提高快閃記憶體的動作特性。 (第2實施形態) 參照第9圖及第1 〇圖說明依本發明半導體裝置之第2 實施形態。又第9圖乃對應於第1圖。 、 第9圖及第10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基本上雖具備有與 1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同樣構造,但分離氧化膜'5a、讪 第 及半導體基板1之元件形成區的境界部形狀,亦即槽2a、 几上部(邊緣部17)之形狀為不同。該邊緣部口之^狀使 用第1 0圖更詳細說明。 如第10圖所示分離氧化膜5a端部的邊緣部17,係由 以曲面狀連接構成半導體基板丨主表面的平坦部18;及構 成槽2a側面的直線狀部20間之曲面部所構成。又直線狀 邛20,對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於大致垂直方向的槽“剖 面中,係為槽2a側壁中剖面形狀大致成直線狀的部分。曲 面。卩19之寬L係5nm以上40nm以下,更理想為1〇nm以 上3 0nm以下。 歸納第9圖及第i 〇圖所示依照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之 一例的特徵性構成,則其半導體裝置係為非揮發性半導體 記憶裝置,乃於第丨圖所示半導體裝置之特徵性構成,加 於2 a 2 b之側壁面及半導體基板1中,位於浮動問電 •玉7a至7c下的半導體基板丄主表面間的連接部32,具有 半‘體基板1表面成更大曲率的曲面狀特徵。 314856 16 „ 成如此,加上由第1圖所示半導體裝置所獲得的效 于動閘電極7a至7c下部表面,能更確實地防止位 所::接邻32上的部分突出部34之頂角/5變成銳角, 地:to i 。玄大出部34抑制產生電場集中。S❼,能更確實 命化。 電%集中的降低半導體裝置之可靠性或短壽 曲而Γ於第9圖及第10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如已敘述成為 曲面狀的半導± 土板1表面部分之曲面部19,係沿半導體 土板1主表面延伸& 一下。伸的方向,於其方向的寬…一 =面部19之寬1值作成如上述般的數值 &於鄰接槽2a、2b的部分可以獲得平坦的半導體 纟表面’同時能作成槽、几側壁面及半導體基板 表面的連接部32為充分光滑的曲面。 ^ ^第11圖至第17圖,說明第9圖及第10圖所示半 , 平货注牛v體记憶裝置)之製造方法。 #々百先’在半導體基板1(參照第11圖)主表面上形成氧 :膜(未圖示)。形成多晶石夕膜(未圖示)於該氧化石夕膜上。 膜之厚度係例如可作《術m以下。又多晶石夕 、θ又王里心為l〇nm以上3〇nm以下更理想為…爪 以上Μ· ^下。將氮化石夕膜(未圖示)形成於該多晶石夕膜 上。又代替上述多晶矽蹬> 夕M矽膜也可以形成非晶矽膜。 復於該氮化砂膜卜犯B ^ 、 /成具圖型的抗蝕膜。以該抗蝕膜 作為遮蔽使用,部分的去以切膜 '多晶㈣及氧切 314856 17 膜。其後去除抗蝕膜。έ士果 ^ 果在+導體基板1主表面上形 成具開口圖型的氧化矽膜10、 a冬 ^ ^ ' 由夕日日石夕膜2 1及氮化石夕膜 1 1所成作為遮蔽層的I^ 、 主曰旳且層膜(參照帛11圖)。作成如此而於 半¥體基板1主表面p 予乂貫施由作為緩衝導電體膜芦 之含多晶矽膜21的疊芦膜& & n 、曰 層膜所成,且位於應形成2個槽2a、 2b區上形成具開口圖型 最 之製程。於作為遮蔽層的 : 作♦衝導電體膜層的多日日日㈣2丨之-部分,露 出在面對於開口圖型的側面。 將該疊層膜作為遮蔽使用,由各向異性姓刻部分的去 除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处果. 衣囱、..σ果在+導體基板1主表面形成 作為2個槽的槽2a、2b(參昭 所示構造。 第"圖)。如此獲得第U圖 其次同樣於第3圖所示製程,藉由熱氧化槽… 壁面形成作為第1氧化膜的氧化膜3(參照第12圖)。又 成第1氧化膜製程的熱氧化製程,係同樣地亦氧 曰2a、2b的多晶石夕膜21(參照第11圖)端部。結果 弟12圖所示’在位於槽2a、2b上部的邊緣部17,係從 =槽2a'2b端部向内側延伸氧化石夕膜於半導體基板i 及氣化㈣U之界面區域,形成所謂的鳥嘴狀㈣,s 叫’起因於該鳥嘴狀的形成’在與氧化膜3接觸的半導 體基板1表面’形成其形狀成曲面狀部分的邊緣部】7。 其次與第4圖所示製程同樣’以充填槽h、儿内部的 a )"在^1為弟2乳化膜的HDP CVD氧化膜4(參照第13 圖)在乳化膜3上。HDP_CVD氧化膜4,係形成為同時充 314S56 18 填槽2a' 2b内部並延伸至氮化石夕膜u上部表面上。 獲得如第13圖所示的構造。 果 接著與第5圖所示製程同樣使用cMP法等, 歷-CVD氧化膜4(參照第13圖)上部表面層。結果同二 去除位於氮化碎膜i i上部表面上的HDp_cvD氧化膜 分,並平坦化HDP_CVD氧化膜4上部表面12(參照第广 圖)。作成為如此即獲得第〗4圖所示構造。 其次,利用濕蝕刻去除氮化矽膜11(參照第14圖)及 留的多晶石夕膜21(參照第"圖)。然後使用氫氣酸等^ 液,利用各向同性的姓刻去除分離氧化膜5a、5b上部。: 果如第15圖所示,分離氧化膜心5b係從姓刻前點線: 不形狀,如箭頭所示般去除表面層。然後分離氧化膜 5b於蝕刻後成為如實線所示的形狀。又於由蝕刻亦〈 成在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上的氧切膜1()(參照第M)。 作成為如此,予以實施將分離氧化膜5a、5b上部的突出部 分寬作成小於槽2a、2b官的制炉 η η士 — ^覓的1 %,同時實施去除作為遮蔽 層的疊層膜(含形成在半導體基才反i主表面上的氧化矽膜 ]〇疊層膜)製程。結果獲得如第15圖所示的構造。、 此時於槽2a、2b上部的邊緣部j 7,係如第丄2圖所示 衣私半導體基板1之表面形狀成起因於烏嘴狀的曲面狀 形狀。因此如後述能抑制在半導體裝置邊緣部17的電荷集 中。又A弟1 5圖所示各向同性㈣’會穩定㈣後的邊緣 部17形狀。具體而言,係在第15圖所示各向同性蝕刻之 際,由钮刻所去除分離氧化膜5a、5b的表面層厚度即使依 314856 19 1325171 蝕刻條件等而變動,亦由於邊緣部17形成為曲面狀 可使於半導體基板i深度方向的分離氧化膜以 置(在邊緣部17的半導體基板!主表面及分離氧化膜Z 5b上部表面的接觸部位置)的變動量比較的小。、3 其次與第7圖所示製程同樣,於半導體基板 之活性區’在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上形成由氧化砂膜戶^ 隧道絕緣膜6a至6c(參照帛16圖)。然後以如分 化膜4,的方式形成作為半導體的多晶㈣ 1…於隨道絕緣膜。至.上。使用CMP法(二, 晶石夕膜“上部表面層。結果如第16圖箭頭所示,广 膜14上部表面16會後退至實線所示位置。 曰曰石 又此時’分離氧化膜5a、5b上部表面係 J。因此由分離氧化膜5a、5b分離多晶……= 夕:膜Μ形成浮動閘電極〜至7c。作成如 1 6圖所示的構造。 又侍第 其次與第8圖所示贺p -刻去除分離氧化膜:二,/濕_ 7 s 5b上部。結果露出浮動問雷炻 a〜側面。作成如此以獲得第]7圖所示的構造。 ^後’㈣成⑽〇膜8(參照第9圖)及控制電極%參 ::圖)’旎獲得第9圖及第1〇圖所示 (第3實施形態) 岐裝置。 參月?、弟1 8圖,布g日if- » . 態。 ^㈣依本發明半導體裝置之第3實施形 第1 8圖所不半導體裝置係為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悴 314856 20 丄 JZM/l 裝置,具備記憶體單元區,形成有浮動閘電極。至处及 控制閘電極9 # ;及周邊電路區’形成有由閘電極〜、 咖、閘絕緣膜22a、22b及源極/沒極區(未圖示)所成場效 應電晶體。記憶體單元區之構造,係與第!圖所示依 明半導體裝置之第丨實施形態同樣。 在周邊電路區係形成有槽2c、2d於半導體基 面。該槽2…内壁面上形成氧化膜3。氧化膜 予以充填槽2c、2d内部,同時以如延伸至半導體基板i 主表面上的方式形成有HDp_CVD氧化膜4。並由氧化膜3 及HDP-CVD氧化膜4構成分離氧化膜5c、5d。在由分離 氧化膜5c、5d所分離的元件形成區,係形成閘絕緣膜22a、 22b於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上。又藉由該閘絕緣膜2儿 下的隧道區,隔以間隔對第18圖紙面垂直的方向以相向的 方式形成源極/汲極區(未圖示)^在閘絕緣膜22a、22b上 形成閘電極23a、23b。 從第18圖亦可知,周邊電路區的分離氧化膜5c、兄 厚度T2,乃成較厚於記憶體單元區的分離氧化膜5a、处 厚度T1。 第1 8圖所示依照本發明半導體裝置之一例予以歸納 其特徵的構成,半導體裝置係為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 置,在第1圖所示半導體裝置之特徵的構成之外,半導體 基板1具包含δ己憶體單元區及周邊電路區的特徵。於第u 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在記憶體單元區形成有包含浮動閘電 極7a至7c、作為絕緣膜的〇Ν〇膜8及控制閘電極9的快 314856 21 閃記憶體的記憶體單元。周邊電路區為記 '、 的區。在周邊電路區形成有作為其他槽的槽2 =區以外 體基板1主表面。上述半導體裝置,更具備有形於半導 2d内部作為甘^ v灿 八 乂成於槽2c、 二"他为離絕緣體的分離氧化膜5c 體基板+ 士 5d°對半導 主表面於大致垂直的方向,配置在周 分離乳化膜5c、5d厚度T2,係較配置於 = 為分離絕緣體的分離氧化膜5…b厚度心:… 之外作可成1圖所示半導體襄置所獲得的效果 …八 區之作為分離氧化膜、以接合 ' 、刀離耐壓。此係由於厚的分離氧化膜5c的厚产丁2, 即使在形成閘電極23a、23b後 又 分離氧化膜5c的半導體美板 县:/ ,因為接觸 旳千导歧基板1不易注入雜質紝 提高半導體裝置的可靠性。 、,‘。果月匕 置制/、第19圖至第28圖,說明第18圖所示的半導體裝 I先’於半導體基板!(參照第19圖)的記憶體單元區 及周邊電路區’形成氧切膜(未圖示)於半導體基板】主 表面上。形成氮化石夕膜(未圖示)於該氧化石夕膜上。在該氮 —膜上形成具圖型的抗蝕膜(未圖示)。將該抗蝕膜作為 遮献利用乾姓刻等各向異性姓刻,部分的去除氮化石夕膜及 氧化石夕膜。其後去除抗蝕膜。 〃、'。果’在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上形成具有開口圖型的 ^化石夕膜10(麥照第i 9圖)及氮化石夕膜】i (參照第! 9圖)。 將該氮化㈣η及氧切膜1G作為耗使用利用各向 314856 22 異性钱刻部分的去除半導體基板L主表面。結果如第19 圖所示,能形成槽2a至2d於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作成 如此,於形成2個槽2a、2b於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的製程 之同時’於冑邊t路區實施形成作為其他槽的槽2c、2d 於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的製程。 其次與第3圖所示製程同樣’藉由熱氧化槽2a至2d 内壁面形成氧化膜3(參照第2〇圖)。如此作成獲得第2〇 圖所示的構造。 其次如第21圖所示,於氧化膜3上以充填槽。至u 内部的方式形成HDP-CVD氧化膜4。HDp_cvD氧化膜4 係形成為從槽2a至2d内部延伸至氮化矽膜n上部 上。 接者使用CMP法’去除HDp_CVD氧化膜4上部表面 層。藉由該CMP製程’如第22圖所示在露出氮化石夕膜u 上部表面之同_ ’予以平坦化HDp_CVD氧化膜4上部表 面12。結果分別形成由氧化膜3及HDp_cvD氧化膜4所 成分離氧化膜5a及5b在槽2a至2d内部。作成如此予 以實施形態成作為分離絕緣體的分離氧化帛^之製 程,及形成具有從半導體基i主表面往上方突出的突出 部分’作為其他分離絕緣體的分離氧化膜&、5d的製程。 其次,利用濕蝕刻去除氮化矽膜11(參照第22圖)。然 後於周邊電路區,在氮化發膜1G及分離氧化膜^上 形成作為保護膜的抗㈣24(參照第23圖)。於此狀態下與 第6圖所示製程㈣’於記憶體單元區利用錢刻等各向' 314856 23 ^生钱刻部分的去除分離氧化膜5a5b上部。結果 蝕刻分離氧化膜5a、5b上 予以 又此時於-> P為第23圖點線所示的形狀。 的氧:錢,係去除位於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上 的孔化矽膜10。 衣面上 當作成為如此’則透過形成作為保護膜的抗餘膜24, :防止㈣周邊電路區的分離氧化膜k、5d :?體5基板1主表面的大致垂直的方向,可使分離氧: 膜5e、5d之厚度T2較厚於記憶體單元區的 5a、5b厚度T1。 孔化膜 及丰^於周邊電路區’去除位於抗触膜24(參照第23圖) 1 “版基二1主表面上的氧化矽膜1〇(參照第23圖)。然 1 早7^區及周邊電路區,形成隨道絕緣膜6a至 (:照第24圖)於半導體基板1所露出主表…並以埋 進分離氧化膜5&至5d的方式形成多晶石夕膜14(參照第24 圖)在隧道絕緣膜6a至6e上。 ’、後使用CMP法’去除多晶矽膜j 4上部表面層。因 此如弟24圖實績所+^> b、 團戶' 踝所不,路出分離氧化膜5a至5d上部表 面’同時多晶石夕膜1 4卜本工,,, 上邛表面1 6就後退至實線所示位置。 結果形成由分離瓮#描< _ 離乳化膜5a至5d所分離的浮動閘電極7a 至7c及V電體層25。浮動閘電極7a至7c及導電體層Μ 上。P表面1 6係由上述CMp法作成成為平坦化狀態。作成 如此獲得第24圖所示的構造。 其-人於周邊電路區,形成抗蝕膜24(參照第25圖)在分 ^J 4 匕^^ 5 c、5 d 及 efp- 13,1¾ ¢3 ^ r )α及V电體層25上。並以此狀態使用濕蝕 314856 24 1325171 刻’部刀的去除位於記情辦 — 心to早7L區的分離氧 上部。結果如第25圖所示, M 5a、5b 極7a至7c的側面。 〜體早凡“出浮動閘電 接著’去除形成在周邊電 ®、妒德,·Τ 士 °。的抗姓膜24(參照第25 圖)。然後形成ΟΝΟ膜8(參昭第26阁〜.一 s 7卜# μ η …、弟26圖)於洋動閘電極7a 至7〇上斗表面上及側面上、分離氧化 上、周邊電路區之分離氧化 、 上部表面 刀碓氧化膜5c、5d及導電體層Μ上部 表面上。'·σ果獲得第26圖所示的構造。 其次於周邊電路區,w &十,丄 J去除ΟΝΟ膜8(參照第26 圖)、導電體層25(參昭第β …弟6圖)及隧道絕緣膜6d、6e(參照 第20圖)。此時記憶體單元區係 " 匕诉以抗蝕膜寺加以保護為理 想。作成如此如帛27目所示,於周邊電路區露出位於元件 形成區的基板表面26。 接著於周邊電路區,形成閘絕緣膜22a、22b(參照第 2一8圖)於基板表面26(參照第27圖)。然後於全體記憶體單 元區及周邊電路區,形成控制閘電極9在ΟΝΟ膜8(參照 第28圖)及閘絕緣膜22a、2几與分離氧化膜氕、以上^、 而於周邊电路區’形成抗蝕圖型在控制閘電極9上,並藉 由以該抗蝕圖型作為遮蔽來部分的去除控制閘電極9 , ^ 成如第18圖所示的閘電極23a、23b。其後去除抗餘膜。 作成如此就能獲得第丨8圖所示半導體裝置。 (第4實施形態) 參照第29圖,說明依本發明半導體裝置的第4實施 態。 、 少 314856 25 如第29圖所示,丰違^麟壯班甘丄 一 肚·裝置基本上具備有與第18圖 所示半導體裝置同樣構造。但是於第29圖所示的半導體裝 置,係位於分離氧化膜“至5d兩端的邊緣部17,具有與 第9圖及第1〇圖所示丰墓 吓丁牛導體裝置之邊緣部17同樣的曲面 形狀。 第29圖所示依照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例,且有第9 圖及第H)圖所示半導體裝置之特徵性構成及第Μ圖所示 半導體裝置之特徵性禮出 m# 号倣性構成。因而第29圖所示半導體裝置, 能獲得與由第9圖及第1G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及“圖所 〇導體裝置之特徵性構成所得效果同樣的效果。 參照第3 0圖及繁q 1闰 %& 第31圖’說明第29圖所示的半導體裝 置之製造方法。 f先’形成乳化石夕膜(未圖示)於半導體基板五(參照第 3〇圖)主表面上。形成多晶石夕膜(未圖示)在該氧化㈣上。 形成氮化石夕膜(未圖示)於該多 少日日7膜上。在氮化矽膜上形 成/、有圖型的抗姓膜。辟用_ 膜使用該抗姓膜作為遮蔽,利用各向 成^刻部分的去除由氮化石夕膜、多晶石夕膜及氮化石夕膜所 且曰膜。其後去除抗㈣°結果在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 夕’月⑽成由具有開σ圖型的氮切膜1U參照第30圖)、 少晶石夕膜2 1(參照第30圖)及氧 ;虱化矽膜10(荃照第30圖)所 成f層膜。使用該疊層膜作為 八^^蚁利用各向異性蝕刻部 刀的去除半導體基板】主表面。結 弟ϋ圖所不,可以 开/成槽23至2d在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 3〇圖所示的構造。 卞成&付弟 314856 26 1325171 其次以緩和半導體基板1之蝕刻應力為目的,透過熱 氧化槽2a至2d的内壁面,形成氧化膜3(參照第3 i圖)。 此時因升> 成有多晶矽膜21,所以在位於槽2 a至2 d上端部 的邊緣部1 7,與第12圖所示製程同樣,藉由鳥嘴狀的延 伸使半導體基板1表面形狀形成為曲面狀。作成如此獲得 第3 1圖所示的構造。 然後,之後係依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第3實施形態之 製造方法,藉由實施與第21圖至第28圖所示製程同樣製 程’能獲得第29圖所示的半導體裝置。 (第5實施形態) 參照第32圖說明依本發明半導體裝置的第5實施形 態。 ^如第32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基本上具備有與第9圖及 第10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同樣的構造,但分離氧化膜5卜 5b形成的槽2a、2b寬w ’較第9圖及第ι〇圖所示之半導 體裝置的槽2a、2b(參照第9圖)寬為狹窄的點有所不同。 第32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其,f2a'2b之寬w,亦成為較第 32圖所示形成半導體裝置之際所用照相製版加工製程的 最小加工尺寸小。又若以另外的看法來看則第32圖所示的 半導體裝置’係比較活性區域的t Wa(槽^、2b之間距 離),為分離寬的槽2a、2b之寬w為狹窄,故變成能有致 地利用在記憶體單元區的活性區域。 又於第32圖所示的半導體裝置’係邊緣部17的曲面 狀部寬L以1 Onm以上1 〇〇nm以下&饰知
Unm以下為理想,更理想係5〇nm 314856 27 1325171 以上60nm以下者。 第3 2圖所示依昭太發 ,,、'本1明的半導體裝置,具備有與 圖及第10圖所示半導胜罢从』士 千導體裝置的特徵性構成相同的構成 時具備有如以下特徵性的谣士+ β 注的構成。亦即於第32圖所示的 體裝置’於浮動閘電極7a至7c k伸方向的槽2a、2b寬w, 係較用以形成槽2a、2h拄%田* μ ’ a 2b%所用之照相製版加工製程的最小 加工尺寸小》亦即, 、子動閘電極7a至7c延伸方向的才接 2a、2b寬W,係較抨2a、9k閂 s 2 2b間之距離的活性區域寬Wa 小。又於上述半導體駐要 、.Λ 乜 孔之側壁面,與於半導 土 立於汗動閘電極7a至&下的半導體基板1主 表面間之連接部的邊緣部P,其半導體基板!表面乃成曲 面狀0成為曲面狀的车道蝴 囬狀的+導體基板i之表面部分 導體基板1主表面延# t a认夺 . /σ + 下者。 向的寬L為10nm以上i〇0nm以 在此情況,加上由第q — μ -r 圖及第10圖所示半導體裝置獲 付的效果,可以使丰莫獅 冷體基板1主表面的槽2a、2b佔有 積作小’所以能增加半導邮 導胆基板1主表面母單位面積可形 二= 膜8及控制_9的 ,"b提问半導體裝置之積體度。 #2 2曰a、2bEW作成如上述般小之後,係以位於 二I/部的上述連接部寬(成曲面狀為半導體基板表 。:面狀部寬L)作為上述數值範圍故於鄰接於槽 2a、2b的。卩分能獲得半 基 千坦的主表面,同時可 以作成匕2a、2b側壁面及丰莫姊其 夂牛V胆基板1主表面的連接部為 314856 28 充分平滑的曲面。 爹照第33圖至第42圖,說明第32圖所示半導體裝置 之製造方法。 f先形成氧化矽膜(未圖示)於半導體基板1(參照第 33圖)主表面上。本兮备& 在邊乳化矽膜上形成氮化矽膜(未圖示)。 並於氮化#膜上使用微影(咖—池。㈣咖)法形成具圖型 抗膜(未圖示)D你田 使用邊狁蝕膜作為遮蔽,藉由各向異性 姓刻。P刀的去除鼠化秒膜及氧化石夕膜。又於此各向異性麵 刻,由過蚀刻亦合土队# α > «去除某種程度的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 :、後去除杬蝕圖型。作成如&,實施形成由具開口圖型的 氮化石夕膜1 1及氧化石夕膜1 G所成作為遮蔽層的疊層膜之製 程。結果獲得第33圖所示的構造。 其次,從氮化石夕膜u上部表面上,以延伸至半導體基 反1所露出主表面上的方式形成TE〇s(Te的物1〇咖_ 山d石夕酸四乙酿)氧化膜等的氧化 由各向異性㈣㈣氧 ^、後錯 $弟34圖所不,形成側壁氧 膜2 7於構成氮化石夕膜11及羞於功时,η ,,„ /犋11及乳化矽膜10的開口圖型(面 對開口圖型)側壁面上。作 氧化膜27之形成製程。 a作為側壁膜的側壁
辟氧由氮化㈣11及氧切膜W所成疊層膜及側 土乳化犋27作為遮蔽使用,|i由久A 半 _由各向異性_部分的去除 板】+主工, 卩35圖所不’可在半導體基
及氧化“形成槽2a、2b。槽2a、2b寬係較氮化石夕膜η 夕膜10之開口圖型寬(構成開口圖型,氮化石夕膜U 3Ϊ4856 29 ^0171 及乳化矽膜10所相對之側壁間的距離),僅狹窄側壁氧化 膜27之寬。因此,只要將為了獲得第35圖所示構造而採 用作為各向異性蝕刻的遮蔽所利用之抗蝕膜圖型尺寸,作 成‘、、、相製版加工的最小加工尺寸程度,則透過形成側壁 化胺 0 "7 和1 ^ 、,即可以使槽2a、2b寬較小於該照相製版加工之 最小加工尺寸。 亦即’透過利用形成在面對作為遮蔽層之疊層膜的開 圖5側壁上的側壁氧化膜2 7為遮蔽,即不會限制用以形 成開口圖型所用照相製版加工的最小加工尺寸,就可以= 疋槽2a、2b寬W。因而,透過調整側壁氧化膜27厚度, 可使由疊層膜及側壁氧化膜27所未被覆的半導體基板i 表面部分(由各向異性蝕刻所蝕刻的半導體基板1表面部 刀)寬,小於上述最小加工尺寸。結果由於可使槽2a、2b(參 照第35圖)寬小於上述最小加工尺寸,故能提高半導體裝 置的積體度。 其次與第3圖所示製程同樣,於半導體基板丨以緩和 蝕刻應力等為目的,藉由熱氧化槽2a内壁面形成氧化膜 3 (第3 6圖)。此時,藉由氧化因子擴散於側壁氧化膜2 7中, 在邊緣。卩17係較槽2a' 2b之底壁近旁部分會促進半導體 基板1的氧化。因此於邊緣部17,半導體基板〖表面(半 V體基板1與氧化膜3的界面)成曲面狀。 然後,於形成氧化膜3 (參照第3 ό圖)後,以充填槽2 a ' 2b内部的方式形成HDP_CVD氧化膜4(參照第%圖)於氧 化膜3上。HDP-CVD氧化膜4,係形成為從槽2a、几内 314856 30 1325171 部延伸至氮化石夕膜η上部表面上。作成如此即獲得第36 圖所示的構造。 接著使用CMP法,邊予以平坦化HDp cVD氧化膜 參照第36圖)表面層邊作去除。結果如第37圖所示,露 出氮化石夕膜^上部表面,同時成為予以平坦化分離氧化膜 5a、5b上部表面12的狀態。 其次,藉由使用熱磷酸等腐蝕劑的濕蝕刻,去除氮化 矽膜11 (參照第3 7圖)。結果獲得如第3 8圖所示的構造。 接著,藉由使用氫氟酸等蝕刻液的各向等性蝕刻,部 分的去除側壁氧化膜27及分離氧化膜5a、外上部。又亦同 時去除在此時形成於半導體基板i主表面上的氧化矽膜 10。結果獲得如第39圖所示的構造。 其次’於以分離氧化膜5a、5b所分離的元件形成區, 形成隧道絕緣膜6a至6c(參照第4〇圖)在半導體基板【主表 面上。從該隧道絕緣膜6a至6c上以覆蓋分離氧化膜5a、外 的方式形成多晶石夕膜14(參照第40圖)。結果獲得如第4〇圖 所示的構造。 接著使用CMP法部分的去除多晶矽膜丨4(參照第4〇圖) 表面層。結果如第41圖所示露出分離氧化膜53、扑上部表 面,同%可形成上部表面為被平坦化的浮動閘電極7 &至 7c(參照第41圖)。浮動閘電極73至7c係由分離氧化膜h、 5 b所分離。結果獲得如第4 1圖所示的構造。 刻部分的去除分離 ,露出浮動閘電極 其後與第8圖所示製程同樣,由濕蝕 氧化膜5a、5b上部。結果如第42圖所示 314856 132M71 7 a至7 c側面。 之後,藉由形成ΟΝΟ膜(參照第3 2圖)及控制閘電極 9(參‘&第32圖;)’能獲得如第32圖所示的半導體裝置。 (第6實施形態) 依第43圖至第46圖所示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可獲 得具備有與第32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同樣構造的半導體裝 置。以下參照第43圖至第46圖’說明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 法。 首先,形成氧化矽膜(未圖示)於半導體基板1(參照第 43圖)主表面上。形成多晶矽膜(未圖示)在該氧化矽膜上。 並於多晶矽臈上形成氮化矽膜(未圖示)。形成具圖型抗蝕 膜(未圖不)在氮化矽膜上。使用該抗蝕膜作為遮蔽,藉以 蝕刻部分的去除由氮化矽膜、多晶矽膜及氧化矽膜所成疊 層膜。其後去除抗蝕膜。結果如第43圖所示,可以形成具 圖型於半導體基板1主表面上,由氧化矽膜10、多晶矽膜21 及氮化矽膜11所成疊層膜。 其後’從氮化矽膜Η上部表面上以延伸至半導體基板i f表面上的方式,形成TE〇s氧化膜等的氧化膜(未圖示)。 藉由各向異性银刻部分的去除該氧化膜。結果如第Μ圖所 :,可以形成側壁氧化膜27在氮化矽膜!丨、多晶矽膜2丨及 氧化砂膜1 〇側壁面上。 卜其次,將氮化矽膜11及側壁氧化膜作為遮蔽使用,與 第3 5圖所示製程同樣藉由各向異性蝕刻部分的去除半導體 基板丨主表面。結果如第45圖所示,可形成槽2a、2b於半導 314856 32 1325171 體基板1主表面。槽2a、2b寬,係藉由調整側壁氧化膜27 寬能做任意地變更。然後,與於第5實施形態同樣的半導體 裝置之製造方法,使由氮化矽膜丨丨、多晶聚矽膜2丨及氧化 矽膜1 0所成疊層膜相對側壁面間的距離,作成與照相製版 加工製程相同程度的最小加工尺寸,就可藉由充分作大側 壁氧化膜27之寬,使槽2a、2b寬充分較小於照相製版加工 製程的最小加工尺寸。 其後’為了緩和半導體基板1的姓刻應力,藉由熱氧化 槽2a、2b内壁面形成氧化膜3(參照第46圖)。此時於邊緣部 17’藉由擴散氧化因子於側壁氧化膜27中,即可令半導體 基板1之氧化較其他部分更加進行。結杲於邊緣部丨7,氧化 膜3的厚度係相對的變厚,同時半導體基板丨之表面形狀成 平滑的曲面狀。其後於氧化膜3上,予以充填槽2a、2b内部, 同時以延伸至氮化矽膜U上部表面上的方式形成HDp_ CVD氧化膜4。結果獲得如第46圖所示的構造。 其後,藉由實施與第37圖至第42圖所示製程同樣的製 程,可獲得具備有與第32圖所示半導體裝置同樣構造的半 導體裝置。 如此第43圖至第46圖所示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係 具有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及第5實施形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 方法的特徵性構成。因此,可獲得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及= 5實施形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同樣的效果。 以上係進行詳細說明了本發明,但此係僅為了例示而 已,並不能作為限定,僅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始能限定發 314856 33 1325171 明之精神及範圍’顯然能為被理解者。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表示依本發明半導體裝置第i實施形態的剖 面模式圖° 第2圖至第8圖係表示第i圖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 法,用來說明第1製程至第7製程的剖面模式圖。 第9圖係表示依本發明半導體裝置第2實施形態 面模式圖。 式圖 第1〇圖係Μ9圖所示的半導體㈣部分放大剖面 模 第11圖至第17圖係於第9圖及第1〇 ... 圖所示半導體萝
置之His·方法,用來說明第製 V 圖。 1…幻製程的剖面模式 第18圖係I示依本發明半導體 面模式圖。 直第3貝施形悲的剖 第19圖至第28圖传於莖 方本,用* 、 ㈡係於第18圖所不半導體裝置之製造 方法用朿說明第1製藉$笛1 π制 第29… 製程之剖面模式圖。 面模式圖。 等肢裒置第4貫施形態的剖 第30圖及第3 1圖係第29圖所 法’用來說明第…… 裝置之製造方 第3… 製程之剖面模式圖。 圖係表示依本發明半導濟 ^ 面模式圖。 ,&、置第5實施形態的剖 第33圖至第C圖係第32圖所干主道 口所不丰導體裝置之製造方 314856 34 1325171 法 用來說明第1製程至第1〇 第43圖至第46圖係依本發 法’用來說明第6實施形態的第i 模式圖。 製程之剖面模式圖 明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 製裎至第4製程之剖面 1圖所示半導體裝置 第47圖至第49圖係用以說明第 之效果的參考圖。 2a ' 2b、2 c、2d 槽 4 HDP -CVD氧化膜 6a 至6e 隧道絕緣膜 8 ΟΝΟ 膜 10 氧化 矽膜 12 '16 上部表面 15 箭頭 18 平坦 部 20 直線 狀部 23 a、23b 閘電極 25 導電 體層 27 侧壁 氧化膜 I 半導體基板 3 氧化膜 5a、5b、5c、5d分離氧化膜 7a至7c 浮動閘電極 9 控制閘電極 II 氮化>5夕膜 14、21 多晶石夕膜 17 邊緣部 19 曲面部 22a ' 22b 閘絕緣膜 24 抗姓膜 26 基板表面 30 區 32 ' 40 連接部 34 突出部 3 1、4 1 角部 33 上部表面端部區 L1分離氧化膜& T1 、 T2 厚度 5b 之 I L2 a l 元件形成區之寬 a 2 角度 314856 35

Claims (1)

1325171 第92118546號專利申請案 (98年7月9曰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備有: 半導體基板,於主表面隔以間隔配置有2個槽; 分離絕緣體,以充填該槽之内部的方式予以形 成,上部表面之端部形狀係對上述半導體基板側成為向 下凸的曲面狀; 净動電極,從位於上述2個槽間的上述半導體基板 主表面上,延伸至上述2個分離絕緣體上而具有平坦的 上部表面,且兩側的下部端部係延伸至上述分離絕緣體 的曲面狀的上部表面的端部; 絕緣膜’從上述浮動電極之上部表面上,以延伸 至位於上述分離絕緣體上的上述浮動電極之側面上的 方式加以形成;以及 控制電極,以從上述浮動電極之上部表面上延伸 至上述浮動電極之側面上的方式,形成於上述絕緣膜 申-月專利範圍第丄項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其 η於上述槽之側壁面及上述半導體基板中之位於上述 下的上述半導體基板主表面間的連接部,上述 +導體基板之表面成4曲面狀。 3. :申請專利範圍第W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其 =上述浮動電極延伸的方向,上述槽寬係小 上述槽之間的距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以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其 314856(修正版) 36 第92118546號專利申請牵 (98年7月9曰) 中,上述半導體基板係包括:記憶體單元區,形成為包 含上述浮動電極、上述絕緣膜及上述控制電極的記憶體 早元;及周邊電路區,屬於上述記憶體單元區以外之區; 在上述周邊電路區形成其他槽於上述半導體基板 之主表面; 復具備有形成在上述其他槽内部的其他分離絕緣 於對上述半導體基板主表面的大致垂直方向,使 配置在上述周邊電路區的上述其他分離絕緣體厚度,為 孝乂尽於配置在上述记憶體單元區的分離絕緣體厚度。' —種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在半 導體基板主表面隔以間隔形成2個槽的製程; 在上述槽内部,形成具有從上述半導體基板主表 面穴出於上方的突出部分之分離絕緣體的製程; 藉由各向同性蝕刻來部分的去除上述分離絕緣體 之上述突出部分,以作成上述突出部分寬較小於上述槽 寬,並使該分離絕緣/體之上部表面之端部形狀對上述半 導體基板側成為向下凸之曲面狀的製程; 作成上述突出部分寬小於上述槽寬的製程之後, 於上述半導體基板主表面’從位於上述2個分離絕緣體 間的區上以延伸至上述分離絕緣體上的方式形成導電 體臈的製程; % 藉由去除上述導電體膜的上部表面層至露出上述 分離絕緣體之上部’以形成由上述導電體膜所構成並具 31气856(修正版) 37 第92118546號專利申請案 (98年7月9日) 有平坦的上部n , 丨表面且位於上述分離絕緣體之間的浮動 電極之製程;以及 缝邱藉由蝕刻去除鄰接於上述浮動電極的上述分離絕 ,耻上,以露出上述浮動電極之側面的製程。 ^申μ專㈣圍第5項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It裝置之製 ° 法 中,形成上述;2個槽的製程包含: 一在上述半導體基板之主表面上,.形成由含緩衝導 電體膜層的疊層膜所構成,且位於應形成上述2個槽的 區上具開口圖型的遮蔽層製程;及 將上述遮蔽層作為遮蔽,藉以各向異性蝕刻部分 的去除上述半導體基板之主表面,而形成上述2個槽的 製程.; 於上述遮蔽層中,上述緩衝導電體膜層之一部分 係露出在構成上述開口圖型的側面; 形成上述分離絕緣體的製程係包含: 於存在上述遮蔽層狀態下藉由熱氧化上述2個槽 之壁面,來形成構成上述分離絕緣體的第丨氧化膜之製 程;及 以充填上述2個槽的方式於上述第1氧化膜上形成 構成上述分離絕緣體的第2氧化膜之製程; 而使上述突出部分之寬小於上述槽寬的製程,包 含去除上述遮蔽層的製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 造方法,其中,形成上述2個槽的製程包括: 3148邛(修•正版) 38 1325171 第92118546號專利申請案 (兇年7月9日3 在上述半導體基板之主表面上, 丄办成< 為位於應形 成上述2個槽的區上具有開口圖型之遮蔽層的製程; 於上述遮蔽層,形成侧壁膜於構成上述開口圖型 的側壁上之製程;以及 將上述遮蔽層及上述侧壁膜作為遮蔽,藉由各向 異性蝕刻部分的去除上述半導體基板之主表面,而形成 上述2個槽的製程。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 方法其中,上述半導體基板係包含形成具上述浮^ 電極的記憶體單元的記憶體單元區及屬於上述記憶體 單元區以外之區的周邊電路區; 於上述周邊電路區係具備:形成其他槽於上述半 導體基板主表面的製程;及 在上述其他槽之内部,形成具有從上述半導體基 板主表面大出於上方的突出部分之其他分離絕緣體的 製程; 在使上述浮動電極侧面露出的製程,係於形成保 護膜在上述其他分離絕緣體上的狀態下’透過蝕刻去除 上述分離絕緣體之上部。 39 314856(修正版)
TW092118546A 2003-01-24 2003-07-08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32517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16107A JP2004228421A (ja) 2003-01-24 2003-01-24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4514A TW200414514A (en) 2004-08-01
TWI325171B true TWI325171B (en) 2010-05-21

Family

ID=32732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8546A TWI325171B (en) 2003-01-24 2003-07-08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6906378B2 (zh)
JP (1) JP2004228421A (zh)
KR (1) KR100558722B1 (zh)
CN (1) CN1286179C (zh)
TW (1) TWI325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5996A (ja) * 2003-09-09 2005-03-31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700344B1 (en) * 2003-12-24 2016-03-0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module
JP2005286256A (ja) * 2004-03-31 2005-10-13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32885A (ja) * 2004-05-18 2005-12-02 Toshiba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90220B1 (ko) * 2004-08-04 2006-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279770B2 (en) * 2004-08-26 2007-10-09 Micron Technology, Inc. Isolation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dark current in CMOS image sensors
KR100645195B1 (ko) * 2005-03-10 2006-11-10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플래쉬 메모리 소자의 제조방법
KR100632640B1 (ko) * 2005-03-10 2006-10-12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플래쉬 메모리 소자의 제조방법
US7307002B2 (en) * 2005-04-04 2007-12-11 Spansion Llc Non-critical complementary masking method for poly-1 definition in flash memory device fabrication
KR100691490B1 (ko) * 2005-04-29 2007-03-09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플래시 메모리 소자의 게이트 형성 방법
KR100669103B1 (ko) * 2005-06-28 2007-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래시 메모리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0650813B1 (ko) * 2005-06-30 2006-11-27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플래쉬 메모리 소자
KR100624962B1 (ko) * 2005-07-04 2006-09-15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플래쉬 메모리 소자의 제조방법
US7514742B2 (en) * 2005-10-13 2009-04-07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Recessed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EP1804294A1 (en) * 2005-12-30 2007-07-04 STMicroelectronics S.r.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n volatile memory cells
KR100757335B1 (ko) * 2006-10-18 2007-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US8642441B1 (en) 2006-12-15 2014-02-04 Spansion Llc Self-aligned STI with single poly for manufacturing a flash memory device
US7998829B2 (en) * 2007-12-11 2011-08-16 Hvvi Semiconductors, Inc.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011066038A (ja) * 2009-09-15 2011-03-31 Toshiba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8551858B2 (en) * 2010-02-03 2013-10-08 Spansion Llc Self-aligned SI rich nitride charge trap layer isolation for charge trap flash memory
ES2519592T3 (es) * 2011-11-17 2014-11-07 Zambon S.P.A. Composiciones sólidas farmacéuticas que contienen sales de ibuprofeno
CN103066006B (zh) * 2012-06-21 2015-03-11 北京芯盈速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浅沟渠隔离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及非挥发性内存制造方法
US9754788B2 (en) * 2015-07-13 2017-09-05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including planarizing a polysilicon layer over an array area and a periphery area
TWI692871B (zh) * 2016-08-03 2020-05-01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109524405B (zh) * 2017-09-20 2020-10-09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7863382A (zh) * 2017-11-09 2018-03-30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浮栅、具有该浮栅的闪存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40043A (ja) * 1987-03-27 1988-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637178A (ja) * 1992-07-17 1994-02-10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764177B2 (ja) * 1994-03-16 2006-04-05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62970B2 (ja) 1994-08-19 2003-01-07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874317A (en) * 1996-06-12 1999-02-2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Trench isolation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JP3710880B2 (ja) * 1996-06-28 2005-10-26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H1117035A (ja) * 1997-06-24 1999-01-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01706A (en) * 1997-12-08 1999-12-14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td. Method for making improved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for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US6008079A (en) * 1998-03-25 1999-12-28 Texas Instruments-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forming a high density shallow trench contactless nonvolatile memory
JPH11289005A (ja) * 1998-04-06 1999-10-19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237344B2 (ja) * 1998-09-29 2009-03-11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70633B2 (ja) * 1999-03-15 2009-06-03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及び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0315738A (ja) * 1999-04-28 2000-11-14 Toshiba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131896B2 (ja) * 2000-03-31 2008-08-13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TW484228B (en) * 1999-08-31 2002-04-21 Toshiba Corp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785003B2 (ja) * 1999-09-20 2006-06-14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448606B1 (en) * 2000-02-24 2002-09-10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emiconductor with increased gate coupling coefficient
JP2001332614A (ja) * 2000-03-17 2001-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トレンチ型素子分離構造の製造方法
US6413836B1 (en) * 2000-09-20 2002-07-02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isolation trench
JP2002203894A (ja) * 2001-01-04 2002-07-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3023065A (ja) * 2001-07-09 2003-0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の素子分離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743675B2 (en) * 2002-10-01 2004-06-01 Mosel Vitelic, Inc. Floating gate memory fabrication methods comprising a field dielectric etch with a horizontal etch compo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67796A (ko) 2004-07-30
CN1286179C (zh) 2006-11-22
US20090017594A1 (en) 2009-01-15
CN1518110A (zh) 2004-08-04
KR100558722B1 (ko) 2006-03-10
JP2004228421A (ja) 2004-08-12
US6906378B2 (en) 2005-06-14
TW200414514A (en) 2004-08-01
US20050221559A1 (en) 2005-10-06
US20040145007A1 (en) 2004-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5171B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396284B (zh) 場效電晶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246168B (en) Multi-structured Si-fi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W560044B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floating g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TWI302355B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recess channel array transistor
TW200842988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W201630184A (zh)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JP4600837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15368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0929378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evice
TW200849486A (en) Memory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TWI338947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479280B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253692B (en) STI liner for SOI structure
TW200921854A (en) Non-volatile memo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544746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trench isolatio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1011899A (en)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254351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gate dielectric layer
TWI261339B (en) Non-volatile memo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452834B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TWI253747B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200816391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lit gate flash device
TWI238519B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16481A (en) Integrated transistor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301997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lf-aligned contact ope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