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9600B - Proton conducting membran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fuel cell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Proton conducting membran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fuel cell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9600B
TWI259600B TW093116842A TW93116842A TWI259600B TW I259600 B TWI259600 B TW I259600B TW 093116842 A TW093116842 A TW 093116842A TW 93116842 A TW93116842 A TW 93116842A TW I259600 B TWI259600 B TW I2596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ilm
proton conductive
particles
prot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1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9445A (en
Inventor
Shigeki Nomura
Toshihito Miyama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09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9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9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96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0Manufacture of shaped structures of ion-exchange resins
    • C08J5/22Film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C08J5/2206Film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based on organic and/or in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J5/2218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J5/2256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bonds, e.g. obtained by polycond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0Manufacture of shaped structures of ion-exchange resins
    • C08J5/22Film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01B1/1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1/122Ion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1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material
    • H01M8/1018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 H01M8/102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ain chain of the ion-conducting polymer
    • H01M8/1027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ain chain of the ion-conducting polymer having carbon, oxygen and other atoms, e.g. sulfonated polyethersulfones [S-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1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material
    • H01M8/1018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 H01M8/102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ain chain of the ion-conducting polymer
    • H01M8/1037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ain chain of the ion-conducting polymer having silicon, e.g. sulfonated crosslinked polydimethylsilox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1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material
    • H01M8/1018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 H01M8/1069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M8/1072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by chemical reactions, e.g. insitu polymerisation or insitu crosslin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83/04Polysilox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8Solid electrolytes inorgan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Fuel Cell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Description

立、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j 本發明是有關於f子傳導性膜 :亥貝子傳導性膜之燃料電池,更詳而方法以及使: 耐久性、尺寸穩定性以及燃料阻‘性等ί有關於: :::顯示有優異質子傳導性之質子傳導性:優異、= 以及使用該質子傳導性胲、其製造方法 料直接供給之燃料電池膜之對I π Μ動作、或甲醇等的燃 【先前技術】 燃料電池由於具備高發電效 年來備受注目為可對社會之 炎二的锿境特性,近 的次世代發電裝置。 < 、σ二:料問題提供解決 燃料電池一般是以電解質的種類分類 池與其他相 等之移動用、、攜帶用的電源之:世π)主例力如㈣ —如上述,pefc具有原理優異的優點,可充八 =的在PEFC通常是使用氫七 侧的觸媒分解為質子(氯離子)ίΐΐ: 陰極侧。另-方面,質子是ΐ: *亚循環到pefc之 ;),二質子傳導性膜移動到陰極側。在陰極側ΐ :生:循=之電子、以及從外部導入之氧以觸媒、 ί”:丄若™單體呈現,從氫與氧做成水時取: 電氣疋非吊乾淨的能量來源。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 作為燃料電池之燃料通常是 直接導入醇、醚、碳化氫類等虱,但亦有廣泛討論 中,以觸媒從該等燃料中取用質*的燃料於燃料電池 等代表例可舉例如甲醇(通常使用電子的燃料電池。該 醇型燃料電池(以下略稱為⑽代)。’合,夜)為燃料之直接甲 貝子傳$性膜具有將陰極產生的 目的。如上述,該質子的移動是協柯^傳遞到陽極側的 即,在PEFC,為了得到高輸出力也就曰^電子的流動。 以充足量高速進行質子傳導。因此;流密度,必須 決定PEFC的性能。又,質子傳導性膜二膜的性能 有陰極與陽極之電性絕緣的絕緣膜,與供給子,亦併 不會在陽極侧漏出之燃料阻隔膜。 八、σ丢。則之燃料 目前,PEFC使用之主要的質子傳導性膜, 烴為主架構,一部份在過氟乙烯醚侧鏈的末端具有基 的反系樹脂膜。上述磺化氟系樹脂膜,習知已知有例如 Naf ion (登記商標膜(Dll pont公司製造,參照專利文獻工 ))、D0W (Dow Chemical公司,參照專利文獻2)、
Ac i p 1 ex (登記商標膜(旭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參照 專利文獻3 ) ) 、F 1 e m i ο η (登記商標膜(旭;ς肖子股份有限 公司))。 、 該等氟系樹脂膜,在燃料電池使用之濕潤狀態下,在 1 3 0 °c附近具有玻璃轉移溫度(T g ),靠近該溫度,會引 起所謂的潛變(c r e e p)現象,其結果’膜中的質子傳導構 造改變,無法發揮穩定的質子傳導性,且膜變成澎潤型 1259600
五、發明說明(3)
態,變成果凍(j 電池的故障。 由於上述理 度通常為8 〇。(:。 燃料電池, 動作,能量效率 以南溫動作的裝 使其動作時,亦 (Cogeneration; )效率急速提高 度南為佳,通常 又’被供給 用之觸媒,由於 被毒之現象,成 被毒,若能以高 說以局溫動作為 用習知做為觸媒 的合金等,以成 另一方面, 型燃料電池,現 的各種研討,為 的燃料阻隔性時 題。 如此,PEFC elly)狀而變的非常容易破損,導致燃料 由,現在使用之可穩定長期使用之最高溫 因為其原理使用化學反應,爾以高溫使其 增高。也就是說’若考慮相同輪出力,可 置,能夠小型又能夠輕量化。又,以高溫 可利用其排熱’而能有所謂的丘生 熱電併給),整體能量(total energy 。因此,燃料電池的動作溫度,以某種程 為1 0 0 °C以上,特佳為丨2 〇它以上。 ϊ 精製的場合’在陰極側使 為左右聰的壽命的課C觸媒 =燃料電池動作則能迴避,從該 二=°再者,能以更高溫動作時,Λ不一使 本體之鉑等的貴金屬,可使 不而使 本來說或資源亦為非常有利的〃各種金屬 直接使用DMFC等氫之外之燃料。 在進行著從燃料更有效率取、直接燃料 了得到充分的輸出力,提高=質子舆電子 ,會有使觸媒更有效在高γ =子傳導性膜 J"勢作之技術課 ,從各種觀點而言較佳是以 n溫動作
7042-6380-PF(N2).ptd 第7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 由於質子傳導性膜之耐熱性不到前述的8〇它,因此動作溫 度現狀是規定到8 〇 °C。 μ 燃料電池動作中引起的反應,是發熱反應,使其動作 時,PEFC内的溫度自發性上昇。然而,現在使用之代表的 質子傳導性膜Na f i 〇η,因為不僅沒有到8 〇 t:之耐熱性,在 8 0 C以上還必須冷卻p e F C。冷卻通常是採取水冷方式,在 PEFC之阻隔層(separator)部分進行這樣的冷卻功夫。這 樣的冷卻手段,p E F C裝置全體增大,且變重,p £ j? C之原k 特徵如小型、輕量等特徵無法充分發揮。特別是,動作界 線溫度為80 t,做為冷卻手段最簡單的水冷方式,卻難以 有效冷卻。若可能1 00艺以上的動作,水的蒸發熱能夠有 效冷卻,再使水還流,由於能夠大幅降低冷卻時使用之水 的i,而旎達成裝置之小型化、輕量化。特別是,做為車 輛之能源的場合,溫度控制在8〇的場合,與溫度控制在 100 °C以上的場合比較,能夠大幅降低輻射器、冷卻水的 容量,因而強烈需求能以1〇(rc以上動作之pEFC,即1〇(pc 以上之耐熱性的質子傳導性膜。 如上述,以各種觀點如發電效率、熱電併給效率、成 本•貪=的觀點、冷卻效率等,強烈需要pEFC的高溫動 作,即貝子傳導性膜的高溫耐熱性,然而同時具有充分質 子傳導性與耐熱性的質子傳導性膜並不存在。、 、 這樣的背景下,因為必須使pEFC的運轉溫度上昇,習 知已纣卿、揭露有各種具有耐熱性的質子傳導性材料。 代表者為取代習知氟系膜之耐熱性的芳香族系高分子
第8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5) 材料,例如 (polyether (參照專利 該等芳 的優點,另 多者,在該 性,作為高 再者, 脂膜相同的 會改變,因 極之接合部 降低膜的強 材料^在乾 極接合體形 為了解 電解質的方 尺寸穩定性 同,本身的 另一方 料。例如, 各種酸,得 )。然而, 有酸與交聯 低傳導度的 聚磺醚 、聚醚醚丙酮 聚苯咪唑(參照專利文獻4 ) sulfone)(參照專利文獻5、^ 文獻7 )等。 香無局分子材料’具有在高溫時的構造變化少 一方面,芳香族中直接導入磺酸基、碳酸基等 場合,在高溫明顯有脫磺酸、脫碳酸等的可能 溫動作膜並不是較佳的。 在水存在、且高溫的狀態,膜整體有與氟系樹 強膨潤傾向,該乾燥狀態與濕潤狀態的膜尺寸 此膜-電極接合體的接合部會有應力,膜與電 剥落’膜破壞的可能性增加,且會引起膨潤而 度之膜破損的可能性。再者,芳香族系高分子 燥狀態皆為剛直高分子化合物,因此在膜—電 成時’會有破損等的可能性高的問題。 決該等問題,已揭露在多孔性樹脂中導入該等 去(參照專利文獻8 )。在該場合,膜強户、 大幅改善,但使用的質子傳導性材料與習&知 熱穩定性的改善並不充足。 目 :榮質子傳導性材料,已揭露以下之無機材 雨等人藉由在加水分解性甲矽烷化合物 到質子傳導性的無機材料(參照專利文:添加 該等無機材料,在高溫穩定,但是因為夕 基無鍵結者,因此長期使用時酸揮二夕子在 問題。 七掉而有降 1259600 發明說明(6) 心=了产服該等問題,有例如粉碎質子傳^ ;ί 1::恤體現合的方法(參照專利文L) 該等方法,任—者tb = f法(參照專利文獻1()),但是 差異丄在南溫領域會引起高分子物質 大 如上述,為了 L其 的場合質子傳導性亦不高。 題點,已進行各種的固體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的問 在…例如⑽。C以上)具有充分猶,且;:之中, 之性迠等各物性的質子傳導性膜,並不存在。 4械 .f方面,使用甲醇取代氫做為燃料的DMFC,甲gj θ 膜:現在使用之續酸化氟系樹脂Μ,膜與 "生间,膜吸收曱醇而極度膨潤,會依場合溶解,成盔 燃料電池故障的原因。 鮮成為 例如’銳系樹脂膜的代表例Naf i〇n膜,在乾燥 【Ϊ二Ϊ ’但濕潤時則增大膨潤。因此,乾燥時與濕: 、勺尺寸大不相同,製造MEA並不難,燃料電池動作 因為動作狀悲變化燃料電池内部的溫濕度變化而經常伸、 ^ 因此會產生膜的破裂和MEA的破壞。再者,膨潤時膜 變弱,因此不僅有前述尺寸變化,在燃料電池内產生、 的場合等會產生有膜破裂等的危險性。 垫 又該氟系樹脂膜在濕潤狀態,例如長時間連續丨5 〇 t 的南溫’膜本身變成果凍狀而崩壞,因此不適用為燃料電
7042-6380-PF(N2).ptd
第10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7) 池用的質子傳 潛變現象而變 件變化導致膜 裂和割斷,還 鏈的膜亦同樣 又,甲醇 低。這是含有 DMFC,現在亦 目前,標 結構具有聚四 (或三)氟乙 性•親水性, 濃度集積的構 導性膜。又, 成膨潤狀態。 乾燥的場合, 有Μ E A的破壞 引起上述。 在氧極側漏出 芳香環之電解 沒有有效率且 準作為質子傳 (或三)氟乙 烯是非極性· 自發性形成相 造’作為質子 即使在1 2 0 °C的温度,亦引起 一旦變成,燃料電池的動作條 成為又硬又脆的膜,會有膜破 3在具有芳香族分子構造為主 ,燃料電池的輸出力大幅降 質膜共通的問題。即使在 具有耐久性的膜。 導性膜之前述Nafion膜,主鏈 烯,在側鏈具有續酸基。聚四 撥水性,側鏈的續酸基為極 分離構造,結果形成磺酸基高 傳導路徑(參照專利文獻2 奇糸^々方面’作為耐熱性膜現在各種討論之芳香族碳化 要,&、 ’百上逑相構造(參照專利文獻3 )。其結 旦的^ ΐ传到在膜中多量酸平均存在之高傳導度,導入多 ::夂日寸膜的耐水性降低,在高溫時膜會水溶化、或膨 (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5 英國專利第4330 0 6 54號公報 特開平4-3 66 1 37號公報 特開平6-3426 6 5號公報 特開平9-1 1 0 982號公報 特開平1 0-2 1 943號公報
7042-6380-PF(N2).Ptd 1259600 五、發明說明(8) (專利文獻6 ) (專利文獻7 ) (專利文獻8 ) (專利文獻9 ) (專利文獻1 0 ) (非專利文獻1 : 頁、1994 (非專利文獻2 : 第19卷、第1687 (非專利文獻3 : 本發明有鑑 知的固體高分子 傳導性亦優良, 膜,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另 優異之質子傳導 動作、或例如甲 【發明内容】 本發明人等 現具有石夕-氧交耳丨 基,且該粒子形 子傳導性與财熱 即,本發明 交聯構造體組成 特開平1 0 - 4 5 9 1 3號公報 特開平9 - 8 7 5 1 0號公報 美國專利第6 2 4 2 1 3 5號公報 特開平8-249 9 2 3號公報 特開平1 0 - 6 9 8 1 7號公報 )Solid State Ionics 第74 卷、第105 )Polymer Science, Polymer Physics 、 頁、1981 1 MEMBRANE 第 28 卷、第14 頁、20 03 於前述實情,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解決習 型燃料電池的問題點,即使在高溫下質子 耐熱性以及尺寸穩性性高的質子傳導性 以及使用上述之燃料電池。 一目的為提供耐久性、以及燃料阻隔性等 性膜’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上述對應高溫 醇等的直接燃料供給之燃料電池。 有鑑於上述課題,重複詳細研究的結果發 辛構造之粒子,且該粒子的表面導入酸 成連續體之質子傳導性膜,同時具有高質 性。 之質子傳導性膜係為金屬-氧鍵結組成之 之粒子的負子傳導性膜,其特徵為前述交 1259600
五、發明說明(9) 聯構造體型成粒子的連續體,同時在前述粒子的表面 有酸基,前述粒子之間隙形成質子傳導路徑。 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具有夠成連續粒子體狀 二:個個粒t狀因此極為強固。又,粒子是含有金屬-=鍵二之交聯構造,形成連續體,因此在強的酸性條 遇有高溫的場合可得到長時間的穩定性、耐熱性、耐久性 以及尺寸穩定性。又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藉由選 ^基的數量,形成適當的交聯密度,即使在濕潤狀態,ς 膨潤狀態,膜的尺寸大小亦可以沒有變化。因此,ς:料電 池動作時亦不會有因動作狀態變化產生之燃料電池内 酿溼度變化導致的膜伸縮,因此不會有膜的破裂和膜—、 極結合體(以下略稱為龍a )的破壞。 又^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造方法,包含調製人 ^具硫醇基且與硫醇基共有鍵結之可縮合反應之加水分^ 曱矽烷基,及/或具有矽烷醇基之含硫醇基化合物(d)與 ^控,劑⑻之混合物的第丨步驟,將前述混合物成膜^ :::弟2步。驟,藉由加纟分解以及縮合前述成膜之混合 ^所含的加水分解性曱石夕烧基’卩及/或使石夕统醇基縮 口’形成具有/夕氧交聯構造組成之粒子的連續體的膜之 v二驟,與再氧化前述膜中的前述硫醇基而成為碏酸基, 在丽述粒子的表面導入磺酸基之第4步驟。 〃 ^、该方法,藉由特別是第1步驟的交聯劑,該極性控制 以及該等的添加量。可控制所製得膜的交聯纟、粒子 仫粒子之間隙等’藉此可良好控制包含膜強纟、可撓性
1259600 五 、發明說明(10) 等的膜特性。 、又,本發明之燃料電池’係在正極(空氣極)與 、燃^料極)之間失住上述之質子傳導性膜而構成。、、 【實施方式】 j t下參照圖示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1制 k方法以及使用上述之燃料電池。 /、衣 。二實施型態的燃料電池,具備正極(空氣極)與負極 以及在該等2電極之間的質子傳導性膜,具有 。亥貝子傳V性膜之構造為特徵。該質子傳導 基’由於前述交聯構造體形成粒子的連 縯體Μ堇有質子可通過該膜而構成。 逆 以下依序逐項說明該質子傳導性膜。 1 ·金屬-氧交聯構造 素,=i ί,貝子傳導性膜,交聯構造是重要的構成要 性等的ί:之機械強度、耐熱性、耐久性、尺寸穩定 i γ i心、之貝子傳導性膜,藉由具有上述交聯構 之機械強度、对熱性、耐久性/尺寸穩j 燥狀態,亦不:=;:!構造:使在濕潤狀態’或乾 个曰有大尺寸變化,或產生強度變化。 ^ ί 1 a ίί ^ i m # ^ ^^ 亦不合有僅之臬^"容易,燃料電池動作時 方不s有因為動作狀態變化導致燃料電池内部的溫溼度變
7042-6380-PF(N2).ptd 第14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Π) ' ' 化產生的膜伸縮。因此,不會有膜的破裂和ΜΕΑ的破壞。 再者’因為沒有膨潤產生的膜變弱,不僅沒有前述的尺寸 、史化 亦肖b迴避在燃料電池内差壓產生之場合等導致膜的 破壞之危險性。 α 、 ^ 1 一方面,習知之Naf ion膜等的氟系樹脂膜,和具有 芳香族分子構造為主鏈之高分子材料組成之質子傳導性 膜,任一者皆沒有交聯構造。所以,在高溫會有潛變現 象^,的構造大大改變,其結果在高溫之燃料電池的動作 又’金屬-氧鍵結’例如梦-氧鍵 在呂-氧鍵結,|太 =、:’鍅-氧鍵結等組成之交聯構造,燃料電池膜在強 二Λ貝子门存在)的條件下’即使在高溫高濕的場合,亦比 車:知:’因此可適用為燃料電池膜内部 =-氧鍵結可容易形成,又因為更為便宜'此特特: 相對於此,因為形成這樣的交聯構造, 氧樹脂、交聯性丙烯酸樹脂、馬來酸 :環 : = 材*,但燃料電池膜在 在问/皿阿濕%合難以得到長時間的穩定性。
再者,本發明之交聯構造較佳使用主要氧鍵社 ,在不犧牲成本和製造方法容易的範圍下二可二V 矽-氧以外之金屬—氧鍵結 :述 氧鍵結的比例沒有^ 寻的场合,在父聯構造中的矽、 、別限制,旦矽與其他金屬等原子比
1259600 發明說明(12) ,,,全金屬原子100 mol%的場合,通常為50 m〇1%以 ’、,較佳為70 m〇i%以上,更佳為8〇 _丨%以上。 2·粒子、粒子的連續體、以及粒子的間隙 質子之質子傳導性膜,以具備以下要件而能達成高 1) 酸基以高濃度存在 2) 形成酸連續存在之質子傳導路徑
::料電池動作時在陰極產生的質子被供給至膜中, 先存在右Ϊ陽極膜中的質子則被消費。質子傳導性膜中 度,在質子,在陰極供給質子而提高質子濃 之質子濃度斜;降低質子濃度。因此膜中產 足,無法穩定;在Γ側的質子不 子濃度。 冤池動作。因此,膜中必須有充分的 酸基以高濃度存在時 膜中的質子濃度上升 成穩定的燃料電池動作 再者’藉由質子、、麄
分的速度,备引# m 1又勾配而擴散移動,若無法引夫 散,而確保,因此:須是能“ 移動,與水的親和性 &貝子,通常疋作為水合净 酸集積,較佳是具右=良,又,質子穩定而存在高濃力 性膜的主表面之:_從陰極到陽極之連續相即從質子$ 在一能穩定動作之質子傳導性膜,帽
五、發明說明(13) 间=度存在,且必須形成酸基連續配 再者,形成該質子傳導路徑的構造,必須:::專:;;不 變形之化學構造。 々仏成在同,皿刃 成之::月::::導性膜’具有金屬·氧交聯構造體錤 在此,^子表,具有酸基,且該粒子構成連續艏。 碎存在的;it ^的連績體,是指該粒子相互接觸部分而連 β存ΐ的構& °參照幻圖說明粒子的連續體。 發明Γ/Λ為/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的擴大模式圖。本 成之生/,如第1圖所示,金屬—氧交聯構^ 構造,難以成夕為雜子在於—膜中’其密集而連續存在。如此 2(粒子的門降)、、—何隹學完全密集之構造,粒子間產生空隙 A祖于的間陳)。密集的 該粒子間的鍵結,纟新旱Λ Λ么在粒子間形成鍵結, 其相万〃子表面存在之未反應金屬-氧交聯 二式济加Γ、ί金屬氧鍵結(矽-氧鍵結為代表),或以另外 ::屬父聯劑(後述)做為粒子間的接著劑。藉由且有 屬-氧交聯基相互反應之粒子間鍵結提高有 即,該粒二子門二子^ ^ 目的。 間隙達成了做為酸基集積之質子傳導路徑的 該粒子之間隙,較佳是從本 表面連通相對的面。即,質 貝子傳導性膜之主 對的面而質子能夠從_ > v路心攸主表面連通到相 子月匕夠攸陰極有效擴散•移動到陽極。相反 1259600 五、發明說明(14) '〜 一' "-—-- 地,粒子之間隙沒有從質子傳導性膜的 面的場合,質子傳導性能顯著降低。 $通到相對 這樣的粒子的連續體摇、生 v带 爽。裳9 PI g卩齠-士欢、構仏此以電子顯微鏡等直接觀 察。弟2圖即顯不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之電子 片”。在第2圖粒子W以續的構造,觀察其間隙2(V兄白" 分),能確認與第1圖的模式圖相同。 …、勺^ 3. 粒子的詳細 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且右+屬._ 成之指早,”尽本品膜具有金屬1父聯構造體組 珉之粒子,邊粒子表面具有酸基。 再者,有關於粒子的型態,球型的場合, 大的優點,但不需要一定為桩、斤亩讨从+ 干強度 柱狀等非球型亦可“接近真球的球型,扁平形狀、 金屬(代表例··矽-氧鍵結組成之交聯構造), 的玻璃構造體,如前述在高溫亦穩定, 明 耐熱性之質子傳導性膜的基本構造。υ此適5作為需要 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粒子之表 =基。磺;基是極強的酸,藉由使用續酸為;基= :解離性極為良好。即,磺酸對質子 、 用於本發明。績酸的氧化耐久性亦良好, 二適 18〇 X:亦穩定’適用於本發明。以xps 才,、、、性到 粒子的表面,確認了表面續酸的:測 在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構成粒子狀 椹1 子的連續體的各粒子的平均粒徑,較佳為粒 1乍的粒子表面積減 粒子徑超過20 0 nm時擔任質子傳導之工 平均
7〇42-6380-PF(N2).ptd 第18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15) 少’難以得到高的傳導度,又,粒 弱,更有發生燃料氣體之洩漏(所μ ^間隙增大而變的脆 危險。另一方面,在3 nm以下靠4 = C一hemicai short)的 的質子傳導路徑,,效率的質子傳導變:困η:充分 之較佳平均粒徑範圍為3〜2〇〇 nm,或難。因此粒子 佳為10〜50 nt平均粒徑範圍在前述^範門=〇nm,再更 強度’且能充分確保f子傳導路徑立:,保充分的 之電子顯微鏡照片直接求出,但以可由弟2圖所示 亦可求出。例如,第2圖的質子傳導性角膜線::等的方法 照片的直接測定,以及小角χ線散社 1子顯微鏡 約20 nffl。 ㈣結果’平均粒徑為 又,粒徑的分佈,可為平均粒 者不平均粒徑之粒子的連續體。^ j子的連續體,或 產生有粒徑之幾何綱,、有可==?時,容易 (能“另7面:粒徑分佈寬時,可度的可 加。因此較佳是依使用狀況選擇 膜的強度增 =可觀察離子傳導杜、燃料氣體阻隔^佈膜=之粒徑分 =控制,可依照使用原料之構造、分G決Ϊ適 大、'辰又、觸媒種類•量' 反應溫度等的格里/谷媒 徑控制之詳細方法,說明於後述本發;調整。粒 製造方!:粒經分佈可由前述的小角[線散射^ 在有=述: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所含之粒子\ 在有酸基、較佳為石黃酸基。石黃酸基,是 =表面存 TJI于之間隙中以
7042-6380-PF(N2).ptd 第19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16) 皮入(植入)的狀態的含項酸化合物,但在該場合,長期 使用為燃料電池用電解質膜的場合,會有從質子傳導性膜 揮發(所謂DOPE 0UT )的可能性。 相對於此,在粒子表面共有鍵結磺酸基而固定化,可 發揮穩定的性能。 磺酸基不特別限制為固定化在粒子表面的構造,較佳 構造為以下列式(1 )表示之含有酸基構造(A )。 R2 (X)n Si — (R1) — SO3H (1) (式中’X為關於交聯之-〇 -鍵結,或表示QJJ基,R1表示碳數 20以下的碳化氫基,R2表示CH3、C2H5、C3H7或C6H5任一者,η 表示卜3之整數,η為1時,R2亦可為不同之置換基的混合 體)。 該含有酸基構造(A )是具有粒子之矽-氧交聯,還有矽 〜氧鍵結直接共有鍵結者。如此,粒子狀構造體中的交聯 構造與酸基直接鍵结,因此能給予穩定性、耐熱性,係為 較佳使用的構造。 粒子亦可為具有含酸構造A以外的矽—氧交聯體(例如 後述之交聯劑),但該場合,含酸構造(a )中的矽原子, 較佳是粒子中矽原子全體的3%以上。3%以下時表面存在的 酸基量減少,無法顯現充分的傳導度。另一方面,上限沒 有特別限制,較佳是導入多量的酸基,但含酸構造(A )多
7042-6380-PF(N2).ptd 第20頁 五、發明說明(17) 時質子傳導性膜有變脆的傾 量,舉例為80%以下。 、 口此較佳是含有適當的 含酸構造(A)是以化學式( 中,R1的構造較佳為以式(2))一表不的構造,在式(1) —(CH2)— 飞表不之飽和烯烴基。 (式中,η為1〜2 0的整數)。 基,但:ί昜;原子的分子鏈取代烯煙 氧化性良好,特佳場合,物生、耐酸性、耐 二2 J二有特別限制’但過長時耐久性降低,η較 、耗圍,特別是η為3者因容易取得而適用。 六二:t明之粒子不僅為含酸構造(Α),可使用各種 、,二2 Α ΐ β添加父聯齊卜形成更強固的交聯’即使在高 :為更穩定的粒子’作為質子傳導性膜之穩定性亦提 交聯:子之交聯劑,較佳使用例如下列式(3)表示之 、Si(X)n(R3)“ (3) i式中’ R3表不碳數20以下的烯烴基,X為關於交聯之-〇一 鍵結丄或表示0H基,η表示2〜4之整數)。 ,父,構造(Β),是基本的二氧化矽交聯構造,耐熱 二耐氧化性非常穩定。又,原料取得容易,可實現便宜 的貝子傳導性膜。 1259600 五、發明說明(18) 交聯基之數η為4之交聯構造(B),形成強固的交聯 造而具有高度的耐久性同時’因為穩定地固定化含酸^ (A ),因此較佳使用。又,η為2或3者可賦予粒子狀^、生二 可撓性,其結果,質子傳導性膜的可撓性亦提高。交=基 的數η不同的(Β ),亦可視需要使用混合狀態者。又^ 土 再者,形成粒子狀構造體的交聯劑,亦可使用以下列 式(4 )表示之橋接交聯構造(C )。 (R4)n — Si — R6 — Si — (R4)n (4) X3-n X3-n (式中,X為關於交聯之鍵結,或表示⑽基,护表示碳 數1〜3 0的含碳原子之分子鎖基,R4表示ch3、c士、Q A、火 〇4119或(:6115任一者,11表示〇、1或2之整數)。 7 "亥橋接父聯構造(C)是具有2個交聯性甲石夕统基以分子 鏈^橋接之構造。這樣的橋接狀交聯構造(C),交聯反^性 ,咼,可形成強固的交聯構造,可賦予粒子的穩定性提 回。又’橋接構造部的分子鏈種類、分子鏈長、或交聯基 X的數(3〜n)等可調整可撓性等的物性,因此是較佳使用P 土 的。 例如’以式(4 )表示之橋接交聯構造(C)的交聯基的數 —n),為1或2,R4為曱基的場合,膜整體具有可撓性, 可看出為容易安裝的膜。 再者,使用橋接交聯構造(C )的場合,式(4 )中的r 5較
第22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19) 佳是具有以下式(2)表示之構造。 「(CH2)n - (2) (式中’η表示1〜3〇的整數)。 R5為烯烴基的場合,耐熱性、耐 好寺佳使用沒有分歧之式(2)的構造體。$匕性良 R為烯烴鏈的長度η沒有特別限制,但 ,,因此η較佳為Ρ30的範圍,η*8者特 1二耐曰久性降 較佳使用的。 易取传而為 亦可以具有芳香環和各種異八 基,但在該場合必須是具有耐熱性、耐::鏈:, 的構造。 」吸注耐乳化性等 並且上述之組成物之外,亦可為冬古加Λ 物、錯氧化物、銘氧化物等的金屬氧化物。,°鈦氧化 4· 粒子之間隙 ::述般’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 構以組成之粒子,該粒子表面呈 乳又耳外 續體。粒子的連續體如前述產生;的;;:構成連 :的;r的間隙,從質子傳導性膜到: 面的場合,愈:早的鬥尬> & #, 今叫 < 喂刊相對 祖于的間隙成為質子從陰 陽極的質子傳導路徑。 ^柽有效擴放·移動到 僂子間隙的間隙寬度沒有特別限制,但極狹窄時質子 傳^皮阻礙,過寬時膜不僅變的 =子 隙見度Μ為例如0·5,5〇〇ηιπ,更^W2〇〇nm,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0) 再更佳為卜l〇nm。 ^ 直接觀察該粒子之間隙的寬度很難,但是可藉由水聲 壓入法和BET法求出比表面積測定的細孔徑分佈估計作為又 代替評價。例如,第2圖所示之質子傳導性膜以水銀壓二 法(島津製作公司製造、A u七0 p〇w e Γ I v 9 5 0 0 )估計細孔句 分佈(容量分佈),約為1 Onm。 ^ 徑 如前述,粒子之間隙的壁面(即粒子表面)因為莫 I 土,粒子的間隙是親水性的,水能有效入 ”、、 2置換間隙。質子傳導的媒體水可心:- 由燃料氣二常’在燃料電池動作時,藉 該等富庶水分填充的狀態。質子(氫離子), ―)的形式存在,//上態帶水的氫離子(hydronium 質子。即,粒子的間隙由该二水Λ氯離子的擴散移動傳達 燃料電池動作時較佳! f乾W充滿於周邊的大氣中, 應產生的水為广…滿燃料氣體的加濕水、或陽極反 計,^用^間隙的谷積,同樣係以水銀壓入法和BET > 定含水量。即,測定子的間隙作為簡便的方法,測 水分後的漏潤質量,與浸潰於水’㊉去表面的 熱1 00 °c )之乾燥質量,以 ¥ +膜乾燥(例如以減壓加 燥質量)的式子算出之含V二潤質量一乾”量”(乾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1) 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 以上。該未滿的含水率粒子 ^ 3水率較佳是3質量% 積不充足,無法得到高的傳隙,即質子傳導路徑的容 50質量%時,燃料氣體不 ^。另一方面,含水率超過 傾向於脆弱,因此較佳是5 〇併=〇會引起化學洩漏同時膜 佳為3〜50質量%,更佳為“〇 2二下。如此,含水率較 再者’該粒子之間隙的容量^ 0 滿水的狀態,與乾燥而办 體積),粒子的間隙充 膨潤)時,膜—電極接入 I才有體積差(因含水而 的複雜,燃料電池動作時的膣入為整含水率,接合製程變 增大應力’ &為膜從f極剝離變化膜-電極接合體 該體積差,是由乾燥壯 j媒脫落的原因。 之場合的含水率的差求出,二測疋之乾燥容量,與充滿水 濕潤狀態的膜的膨潤率。3而a之’可求出乾燥狀態與 造,即使含水亦不會胺、、間f二合,粒子具有高密度交聯構 隙的體積變動。本發明之⑯大此知潤全部起因於粒子之間 率為3 %以下’燃料電池動貝子:气性膜’通常含水之膨潤 為適用。 守亦/又有大的體積變化,極 並且,粒子之間隙,可 材料。但是,一般粒子' :j充親水性的材料和電解質 降低。因此,在為了有对S永真充該等材料時質子傳導性 學洩漏的場合,和在炒例如燃料氣體透過導致的化 燃料的場合的燃料浸透Y /直接導入甲醇等的直接液體 止’亦可視需要預先進行材料的 7042-6380-PF(N2).ptd 弟25頁 1259600 五 '‘發明說明(22) 填充。 5 ·具有粒子狀構造體的質子傳導性膜的製造方去 接著說明本實施型態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造方、去。 石夕一氧交聯構造組成之粒子,在該粒子的表面導入° 酸基,且該粒子構成連續體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造方法, 沒有特別限制,能以例如以下敘述的方法製造:以 彳 即’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是由調製含有具硫醇 基且與硫醇基共有鍵結之可縮合反應之加水分解性曱石夕烧 基,及/或具有矽烷醇基之含硫醇基化合物(D)與極性俨制 劑(E)之混合物的第丨步驟,將前述混合物成膜成基體:第 2步驟,藉由加水分解以及縮合前述成膜之混合物所含的 加水分解性甲矽烷基,以及/或使矽烷醇基縮合,形成具 有矽-氧交聯構造組成之粒子的連續體的膜之第3步驟/與 再氧化前述膜中的前述硫醇基而成為磺酸基,在前述粒子 的表面導入磺酸基之第4步驟所製造。 以下,詳細說明各步驟。 5.1第1步驟 f第1步驟,調製含有具硫醇基且與硫醇基共有鍵結 之可縮合反應之加水分解性甲矽烷基,及/或具有矽烷醇 基之含硫醇基化合物(D)與極性控制劑(E)之混合物。 5 · 1 · 1含有硫醇基化合物(D ) 含有硫醇基化合物(D)若具有硫醇基,且與硫醇基共 有鍵結之可縮合反應之加水分解性曱矽烷基,以及/或具 有石夕烧醇基則沒有特別限制。
7042-6380-PF(N2).ptd 第26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3) 該含有硫醇基化合物(D〉 , ^ nr ^ 限於該等。 …’如〇把例’本發明並不 醇基化合物(G ) 之含有硫 含有硫醇基化合物(D)舉例如以下式 R2 3-n ⑹
(R70)n Si - (R1) - SH (式中,R7 表示 CH3、C2H7、c3h 或CH 任一 下的碳化氫基’R2表示ch3、c2H5、4c3iuc6〔之Π°以 1〜3的整數’“i時,R2亦可為不同置換基5的之二基’,為 R方為奴數20以下的碳化氫基則沒有特 σ -使用芳香族環和不含有分歧之甲鏈(叶J限制,較佳 ,穩定。特収,碳數3 (即,R1為乂二鏈二):酸 宜且容易取得而為較佳使用的。Rl即使含2H 便 、/ 、 R為Η的场合,可使用時間(pot life)縮短, 必須注意。R7為烷基的場合, 亦容易,因此是適用的。特別是使以,,反應控制 易取得,而為適合的。 為CH3、CA者便宜且 烧基(R2)是在式⑹中使用之各置換基 宜且容易取得,因此其使用是較佳的。 仁R為CH3者便 與烧基⑻的比率,是 …而可固定化的’另一方面’藉由導入烧基,可;ΐ
7042-6380-PF(N2).ptd 第27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4) 質子傳導性膜之可撓性。亦可包含與其他交聯劑組合,只 要物性與穩定性平衡,可適當選擇交聯基與烷基的比率, 交聯基的數目較佳為2、或3,交聯基為3者因為更能穩定 固定化而更佳。 以式(6 )表示之原料可舉例如3 -硫醇丙基三曱氧矽 院、3 -硫醇丙基三乙氧石夕烧、3 -硫醇丙基三丙氧石夕烧、3 -硫醇丙基三丁氧矽烷、2 -硫醇乙基三甲氧矽烷、2 -硫醇乙 基三乙氧矽烷、2 -硫醇乙基三丙氧矽烷、2 -硫醇乙基三丁 氧矽烷、硫醇甲基三曱氧矽烷、3 -硫醇丙基甲基二甲氧矽 烷、3 -硫醇丙基甲基二乙氧矽烷、3 -硫醇丙基曱基二丙氧 矽烷、3 -硫醇丙基甲基二丁氧矽烷、3 -硫醇丙基二甲氧矽 烷、3 -硫醇丙基丁基二乙氧矽烷、3 -硫醇丙基苯二曱氧矽 烷、硫醇曱基甲基二乙氧矽烷等,但本發明並不限於該 等。 該等之中3-硫醇丙基三曱氧矽烷(信越化學工業(股) 公司製造)大量且便宜取得,因此較佳使用。 又,含硫醇基化合物(D)的範例舉例如下列式(7)表示 之含硫醇基縮合體(Η)。
SH SH
I I R1 R1 7 丨· 丨_ 7 R Ο — (一 Si 一 Ο — )m 一 Si 一 OR (7)
(式中,R7表示Η、CH3、C2H5、C3H6或(:4仏任一基,R1表示20
7042-6380-PF(N2).ptd 第28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5) 以下的碳化氫基 基,m表示1〜100的整 或R2為-Ο-Si鍵結之環狀構造 C H3、c2 h5、c3 H7、c4 H9、C6 H5 之任 數。又R7亦可為— Si鍵結 分歧構造)。 ^ έ硫醇基化合物(G)的縮合體,是藉由縮合例如人抹 醇基化合物(G)而得。使用上述縮合體時,酸的二二 加,得到更高的傳導度,同時籍由增加丨分子内=\增 與粒子的鍵結穩定性亦提高,實現了更高耐久性能又。如1基 R1、R2以及R7是以含硫醇基化合物(G)為準,2其 R7為-S i或R2為〇 - s i鍵結之環狀構造、分歧構造為佳、。以 又,聚合度(m+1 )在2以下時,沒有發現縮合導致 化 的連續化、交聯基增加等的效果,超過丨〇〇它時引之酸 難以做為原料。 ^化 再者,含硫醇基化合物(D)的範例舉例如以下 示之含硫醇基縮合體(I)。 x )表
SH
I R1 R2
7 丨_ I R 0-(-Si-〇-)n-(si-〇_)m_ r7 ⑻ R2 R9 (式中,R7表示CH3、C2H5、C3H6或(:4119任一基,R1表示2〇以 的碳化氫基,R2、R8、R9分別獨立表示〇H、〇CH3、OC&、 oc3h6、oc4h9、ch3、c2h5、c3h7、c4h9、c6h5 之任一基,η5、m 個別獨立為卜1 0 0的整數。又R7亦可為_s i鍵結、或R2、/
7042-6380-PF(N2).ptd 第29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6) R9為-0-Si鍵結之環狀構造、分歧構造)。 這疋含硫醇基化合物(G)與後述之交聯劑(J)的共縮合 物:交聯劑U)的實例如四甲氧石夕烷、四乙氧石夕院、四異 丙,石夕烧、四丁氧矽烷等等。其中,因為四甲氧矽烷、四 乙氧矽烷為廣泛使用,便宜、大量且容易取得,而為較佳 ,用的。又再者,亦可為甲基三甲氧矽烷、苯基三曱氧矽 ^、一甲基二甲氧矽烷、苯基甲基二甲氧矽烷、苯基三甲 ,夕,n丙基二甲氧矽烷、i -丙基三甲氧矽烷、n一丁基 三甲氧矽烷、η-己基三甲氧矽烷、η一辛基(〇ctyl)三甲氧 矽f、n一十一烷基三甲氧矽烷、η-十二烷基(d〇deCyl)三 曱氧矽烷、η-己基癸基(decyl)三甲氧矽烷、n一十八烷基 (octadecyl)三甲氧矽烷等的甲氧體,以及該等的盥乙氧 ^、異丙氧體、丁氧體等的共聚合體。本發明不限制於該 專’只要是以式(8)表示之化合物即可。 R1、R2以及R7是以含硫醇基化合物(G)為準,rs 以交聯劑(J)的基本構造為準,但亦可為其中”是鱼 =鍵^ =構造,或^卜“為^鍵結的環狀 又,聚合度(m + n)未滿2時,沒有發現縮合導致之 連續化、父聯基增加等的效果,超過2〇〇七時引起膠 以做為原,料。含硫醇基化縮合體⑴,因為比含硫醇美纩 合體(H)增大置換基的調整範圍,可以更不 而原料化。 來口度不膠化 該含硫醇基縮合體(1),構造設計上自由度高,導入
7042-6380-PF(N2).ptd 第30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7) 交聯性高的構造,更強固與粒子固定化,可發揮穩定的質 子傳導性’交聯度難以降低而賦予膜可撓性,可調整各種 物性。 该等含硫醉基縮合體(Η )、( I )是以習知方法合成,該 等方法,例如已揭露的特開平9 —4〇9u號公報、J〇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〇lymer Chemistry ,第 33 卷、第75卜754 頁、1995) 、 J〇urnal 〇f p〇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第37卷、第 1 0 1 7 — 1 0 26 頁、1 9 99 )等。 該等含硫醇基化合物(D),可預先以後述之第4 用之^匕劑氧化而使用。在該場合,可省略第4步驟。 劑(J)在第1步驟,還可加入以下式(1〇)表示之交聯
Sl(R1°)n(R”“ (1〇) 〇 =二表t碳原'子20以下的烧基,R1°表示OH、〇CH、 0C2H5 0C3H6、〇c4H9、0C0CH3 ^C1,η 、3 交聯劑(J)若為报Λ n為2〜4之整數)。 制,可使用以式^鍵結之構造體則沒有特別限 等。其中因為四甲=燒7異丙氧石夕燒、四丁氧石夕烧 宜、大量且容乙氧矽烷為廣泛使用,便 甲美-易取侍,而為較佳使用的。又爯去十便 甲基二甲乳矽烷、苯基三 X再者,亦可為 苯基甲基二甲氧石夕 70 —甲基二曱氧矽烷、 烧、卜丙基三甲氧石夕院、m、广丙*三甲氧石夕 甲 J暴一曱虱矽烷、Π-己基
7042-6380-PF(N2).ptd 第31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8) 氧石夕院、η-辛基(octyl)三曱氧石夕烧、η —h —烧基三甲氧 矽烷、η-十二烷基三甲氧矽烷、η-己基癸基三曱氧矽烷、 η-十八烷基三曱氧矽烷等的甲氧體,以及該等的與乙氧 體、異丙氧體、丁氧體等的共聚合體。 又,負責與該等類似作用的材料,亦可使用含有鈦、 錄之加水分解性化合物。具體例如曱醇欽、乙醇鈦、η -丙 醇鈦、i -丙醇鈦、η - 丁醇鈦、i - 丁醇鈦、t - 丁醇鈦、乙醇 锆、η-丙醇锆、i -丙醇锆、η- 丁醇锆、i - 丁醇鍅、t - 丁醇 锆以及該等乙醯(acetyl)丙酮、乙醯醋酸乙基、乙醇胺、 二乙醇胺、三乙醇胺錯體等。 使用該交聯劑(J )時,可調整粒子的交聯密度和粒子 間鍵結強度,可適當控制強度、可撓性。 又再者,在第1步驟,亦可加入以下式(13)表示之橋 接交聯劑(K)。 (11) (R4) η — Si — R5 — Si — (R4)n (式中,R1。表示OH、0CH3、0C2H5、OC3H6、0C4H9、0C0CH3 或 C1,R5表示碳原子1〜3 0之含碳原子分子鏈基,R4表示擇自 CH3、C2H7、C3H6、C4H9 或 C6H5 之任一基,η 為1 或 2 之任一整 數)。 式(11)中的R5是表示碳數1〜30之含碳原子之分子鏈 基,較佳為直鏈狀的烯烴基。
7042-6380-PF(N2).ptd 第32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29) 具有式(1 1 )構造之交聯劑(K )的具體例有例如丨,2 —雙 (三乙氧曱矽烷)乙烷、1,6-雙(三曱氧甲矽烷)己烷、 1,8-雙(二乙氧曱石夕烧)辛烧、1,9-雙(三乙氧甲石夕烧) 壬炫,該等有Gelest公司製造之市售品。具有該等之外的 鏈長者’或該等之外的加水分解性基的有機無機複合交聯 劑(F),為兩末端不飽和鍵結之直鏈狀碳化氫,例如;[,3 一 丁二烯、1,9 -十碳二烯、1,12 -十二碳二烯、1,13 —四十碳 二烯、1,21-二十二碳二烯等使用鉑錯體觸媒進行各種烧 氧矽烷與氫基曱矽烷化反應,可得到對應之交聯性化合物 的化合物。 使用該交聯劑(K)時,可提整粒子狀構造體的交聯密 度,可適當控制強度、可撓性。 5 · 1 · 2極性控制劑(E ) 極性控制劑是用以形成粒子之構造控制劑,適用於本 發明。 ' 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因為物質(氫離子或其水和 體)必須能擴散移動,較佳形成輸送離子於膜的内部的質 子傳導路徑,粒子的間隙之功能則如前述。 、 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使用極性控制劑用以有效形 成粒子以及粒子之間隙。 ^ 通常,若如四乙氧矽烷之無機材料等同樣地加水分解 縮合,充分進行加熱(如8 〇 〇 °c ),得到玻璃狀的緻密交 聯體,相當於離子通道(i〇n channel)的細微孔無法
7042-6380-PF(N2).ptd ^ 00 _ 弟dci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30) -凝膠反應(sol-gel reaction)詳細被檢討,揭露於 Bnnker•等的ScU-ge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Inc 1 9 9 0 )作花的「so卜gel法的科學」(agne承風社,“Μ 士寺。在溶膠-凝膠反應,依次引起粒子成長、粒子鍵 ;;件=:揭Ϊ型的院氧侧料已有其詳細解析,反應 材料ίΪ:之】:性膜,是以具有置換基的烧氧砍炫 粒子間的鍵結控制,隨著上述粒;ί間= 達成上述之各種檢討的結果,藉 發現可能控制隨著粒子之連續體。:虽性控制劑⑻, 極性控制劑⑻是有機液體成為立子,間隙。 溶性時,在第1步驟使用溶媒的場合性的。有水 硫醇基化合物(D)對溶媒的溶解性,^述),可調整含 粒徑、以及粒子的間隙。 亦可控制適當粒子的 的優點。 具有此輕易從製作後的膜水洗 上。又,極性控制劑⑻濟點在以上,融㈣。C以 極性控制劑(Ε)之海點過低時, 全發揮縮合反應(主要以加孰條進/丁膜形成時無法完 制、以及粒子的間隙控制不充足因,粒子之粒徑控 度。因此,極性控制劑⑻的沸g,^法確保充分的傳導 使用之溶媒的沸點以 取低較佳是在第1步驟 職…再更佳丄彿點辑以上,更佳為
BS 第34頁 7042-6380-PF(N2).ptd j2596〇〇 五 、發明說明(31) ^ ί #ι ί J ^ λ ^ ^ ^ m (d〇MAIN),該場合, 4隙之外可能形成大的區域 隔性亦降低的可:性。極性且膜之燃料氣體阻 :大小’與融點有關,可以二:刀:間相互作用 性控制劑(E)的融點,較佳是在25為^示。本發明使用之極 下時可期待適當的八早在C以下。融點在25 t以 更佳是在15。^下:日目互作用,因此是較佳使用的, 醋基= :舉具有氫氧基,、胺基、 趨類者且古」奐基者,具有碳酉曼、磺酸基等的酸基或其 =員者,具有胺等的鹽基或其鹽者。其中,酸、驗α以及 觸;ΐίϊΐ分解1合時使用觸媒的場合’因為^該等 ’、相互作用必須小心,因此較佳使用非離子性者。 ”言之,甘油以及其誘導體,乙二醇以及其誘導 體、乙二醇聚合體(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各 種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等)、葡萄糖、果糖、甘露醇 (mannitol)、山梨糖(sorbit)、蔗糖等的糖類,異戊四醇 (pentaerythritol)等的多價氫氧基化合物,聚辛基稀 烴、聚乙烯醇、聚乙稀D比咯酮(pyrr〇l id〇ne)、丙烯酸等 的水 >谷性樹脂、碳酸乙烯、碳酸丙稀等的碳酸g旨類,二甲 基石3 &L鹽寻的烧基硫績氧化物、二甲基續胺等的酿胺類, 乙二醇單曱基醚等的聚氧乙烯烷基醇類等,本發明沒有特 別限制。 又’該等的乙二醇類的末端〇 Η的一部份或全部,較佳 7042-6380-PF(N2).ptd 第35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32) 使用炫基醚之乙二醇(單/雙)燒基鱗類。其範例,可舉例 如前述乙二醇類的單甲基醚、二甲基醚、單乙基醚、二乙 基醚、單丙基醚、雙丙基醚、單丁基醚、二丁基醚、單戊 基醚、雙戊基醚、單雙環戊基醚 (dicyclopentnylether)、早备百水甘油鍵(m〇n〇glycidy1 ether)、雙縮水甘油醚(diglycidyl ether)、單苯基醚、 雙苯基醚、單乙烯醚雙乙基_等。又乙二醇類的末端⑽的 一部份或全部為酯亦可。其範例舉例有前述乙二醇類的單 乙酸酯、雙乙酸酯等。 使用酸以及其鹽亦可的場合,舉例如醋酸 又 内 酸、十二烷基硫酸、十二烷基磺酸、苯磺酸、十二烷基苯 磺酸、甲苯磺酸等的酸以及其鹽類亦可,鹼基以及使用該 驗基亦可的場合舉例有驗化三曱基苄基銨等的銨鹽 N-雙甲基节基胺等的胺類以及其鹽類。並且,亦可使用麩 胺(glutamine)酸鈉等的胺酸類等的兩性離子化合物。 又,可使用無機鹽等作為極性控制劑(E ),— 古 無機鹽旋集力強(融點高),即徒、天 又 。 (〇). ^ ^ . , ,, , , . ^ ii::體’極可能形成膜物理特性和玻璃阻隔性v:之 入 盥龋拔少姑Η你田代a ‘ 四、居性劑亦適用,勘查 舁觸媒之相互作用發現亦可使用陰 一 (cation)、兩性的各界面活性劑。子(如1〇1〇、陽離子 其中,液狀的水溶性有機物,較 仅k使用對含硫醇基化
1259600 五、發明說明(33) 合物(D)有適當相溶性( 體。該聚氧烯烴類可為如下列 (12) 其中特佳使用乙二醇的聚合當非相溶性)的聚氧烯烴, 一般式表示之。 σ Η0 ( -CH2CH20 - ) ηΗ 如上的乙二醇的聚合體",從2旦 子量的聚乙二醇均有市售,口里e體(一乙二醇)到各種分 分子尺寸等使用之。特別e可選擇適當的相溶性、黏度、 1 0 0的二乙二醇平均分子^在本發明,較佳使用分子量約 子量200左右的四乙二醇 0的一聚乙二醇’更佳可使用分 粒子、以及粒子之間隙°s 物(D)的相溶性、盥溶姐$ % '寸,疋以與含硫醇基化合 =二:::::合使的平均二 :的场δ成為大徑而降低玻璃阻隔性和物 變- 弱:另一方面,分子量未滿10〇時,變成小的徑臈過於 緻搶,有無法形成充分粒子間隙的傾向。 w ; 再者,極性控制劑(E)的添加量因為依存使用之極性 控制劑(E)的種類和分子量、或膜的構造,因此難以概括 言之,但一般而言對含硫醇基化合物(D)丨〇 〇重量部而古曰 添加3〜150重量部。未滿3重量部,無法確認粒子經、二= 粒子之間隙控制的效果,超過1 50重量部時粒子的間隙過 大,膜易脆,氣體透過明顯的可能性高。 ’&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藉由使用極性 麵 7042-6380-PF(N2).ptd 第37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34) 控制劑(E ),可以定做(〇 r d e r m a d e )設計,形成粒子的間 隙、即質子傳導路徑的構造,能形成燃料氣體通過性和膜 強度等的各種膜物性平衡之優良膜。這是因為與習知的石黃 酸化氟樹脂膜’以分子構造決定質子傳導路握最大不同 處。 又,如上述控制之質子傳導路徑,在高溫、高濕環境 下不會變形,即使燃料電池在高溫動作亦可穩定運轉。 5. 1. 3 混合方法 如目前所述,藉由適當調整使用含有硫醇基化人 (D)、極性控制劑⑻、還有以任意成分之交聯 口 (K ),可調整質子傳導性、耐埶批 .Λ .. .^ ^ ^ 耐熱性、耐久性、膜強度等 各種物性。 α α Τ 在此,加入任意成分之交聯劑 其添加量依照各材料的配合、制於并磁 )的场合, 但代表值是對含硫醇基化合物心::…、法概括而論。 的合計添加量為9 0 0重量部以下。重虿部(j ) 、 ( κ ) 添加超過上述配合量的交 降低,質子傳導性亦降低。 粒子的表面酸濃度 調製該等的混合物的場合, 媒可平均混合該等材料,沒^特亦可使用溶媒。使用之溶 醇、乙醇、1 -丙醇、2〜丙醇、t、別限制。一般而言,甲 夫喃、1,4 -戴奥辛(di〇xin)等自、丁醇荨的醇糸溶媒,四氫 溶媒的比率沒有特別限制、鱗系溶媒亦適用。 度90〜10重量%的濃度。 ’通常較佳可使用固形分濃
7042-6380-PF(N2).ptd
1259600 五、發明說明(35) 再者,如後述,但亦可在該步驟同時混合溶媒(F)。 亦可投入加水分解必須的水。水’通常對加水么 解性曱石夕烷基是添加等莫耳量,但為了加速反應亦可多添
力口 ,又, HV ’亦可少量添加以控制反應。 、h ^合可使用攪拌、震動等習知方法,若能充分混合則 /又有特別限制。又,視必亦可進行加熱和加壓、脫泡、 脫氣等。 ' 、再者’第1步驟,在不損及本發明之目的的範圍内, 可添加補強材、柔軟化劑、分散劑、反應促進劑、穩定 劑 、著 0 H ^ ^ x 巴别、氣化防止劑、無機或有機填充劑的其他任意 成分等。 5 · 2弟2步驟 步驟=明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造方法,第2步驟是將第1 J 之=合物成形為膜狀的(成膜)步驟。 造、塗:將ί1产驟传到之混合物成形為膜狀,可使用鑄 ^ 室佈、鑄型算習知士、+ 、 ^ 平均的膜的方法則沒有特別限C形為膜狀的方法若可得到 制,但可形成10 到lmm之j壬立膜之厚度亦沒有特別限 子傳導性膜,可由質子傳j {思厚度。燃料電池用之質 度選擇適當的膜厚度,通 !料阻隔性、膜之機械強 此以其為基準製造本發明之!疋使用膜厚2〇~30〇m,因 又,進行該成膜步驟時貝導性膜。 該等支持體。該等支持體、持體、補強材,亦可含浸 強材’可依照耐熱性與耐
7042-6380-PF(N2).ptd (mat)、纖維ibri 1 ia)等的;1添加纖維、纖維 1259600 五、發明說明(36) 料、超旦石夕樹脂材料、氟樹脂材料、環狀聚烯烴材 法,材料選擇適當者使用。含浸的方 擠壓等,μ # ^去、,霍注(P0tting)、滾筒擠壓法、真空 熱、ί壓;限制,可使用習知方法,亦可進行加 5.3第3步驟 ”明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造方法,第3步驟,是藉 :將弟2步驟成膜之膜狀物所含之加水分解性甲矽烷基加 水\解以及、縮合’以及/或使石夕烧醇基縮合,而形成具有 矽-虱交聯構造組成之粒子的連續體的膜。 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特徵是藉由烷氧曱矽烷基等 的加水分解、、缩合,形成交聯構造’即使在高溫亦能穩定 發揮質子傳導纟,且形狀變化少。這樣的以烧氧甲#基 等的加水分解,縮合之產生Si_〇_Si鍵結係為習知的 s ο 1 - g e 1 反應。 在s ο 1 g e 1反應,因為反應加速以及控制,使用的觸 媒是普通的。觸媒通常是使用酸或鹼基。 5 · 3 · 1 觸媒(F ) 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之製造方法之觸媒(F)可使用 酸亦可使用鹽基。 使用酸觸媒的場合’可使用鹽酸、硫酸、碟酸等的
Bronsted酸。酸的種類、濃度等沒有特別限制,+ =可取得 的範圍即可。其中鹽酸因為反應後,酸的斑C ^ ^的殘留較少因此是 較適用的。使用鹽酸的場合,濃度沒有牲〃 为符別限制,通常使
7042-6380-PF(N2).ptd 第40頁 12^9600 五、發明說明(37) 用 〇 · 〇 卜 1 · 2 IV。 一般而言,使分 爭,已知能成為分歧^的場合藉由加水分解與縮合的競 另一方面,的直鏈狀的交聯構造。 已知會形成分歧多:=觸媒的場合,因為引起加水分解 一方法皆可,但因為立早構以。在本發明,觀察膜物性任 特徵,因:欠較佳使用•美=其形成之連續®為本發明之 鹽基觸媒可使 :啁跺。 液。其中適合使用不^,化鈉、氫氧化鉀、胺等的水溶 硫醇基化合物(D)的相;性生殘留”胺。並且,勘查與含 有機胺類沒有特別pp制專較仏疋使用有機胺類。 者,在該範圍容易取彳曰^右但通常使用沸點5 〇。〇以上 二丙基胺、異丁 胺類的具體例如三乙基胺、 胺令定:哌嗪或氯氧化四;:等二者?乙醇 又’ _合觸媒可使用n各 物、四乙基錢氣化物等等物氣化録、四甲基録氟化 原料可設定任意,可依照反應速度、與膜 席枓的相洛性4決定適當的。 〜議步驟’從第1到第3步驟之任-步驟皆可。 的是在弟1步驟調製混合物時導入,但該場合必須 勘查弟2步驟成膜的可使用時間和SET時間。 5 · 3 · 1縮合反應 ' 縮合反應是可能在室溫’但為了縮短反應時間,進行 放率硬化亦可進行加熱。加熱可為習知的方〉去,可使用
第41頁 7042-6380-PF(N2).ptd 1259600 五、發明說明(38) t烤相加熱和南溫滅菌鍋(AUT〇CLAVE)加壓加熱、遠紅外 =加熱、電磁誘導加&、微波加熱等。加熱可在從室溫到 ^的任意溫度進行,較佳是在丨〇 〇〜2 5 〇它。此時,亦可 敌減壓下、亂素下或氬氣下等、惰性氣體等的基礎下加 斤加熱亦可採用在室溫的程度時間硬化,慢慢昇溫 到爾、,避開激烈的環境變化的方法。 行,^為ί 水分解需要的水亦可在水蒸氣下進 經過第3步驟的膜乾/V 〉蒸A下進行。 和效果觸媒,再以硫酸=需要魅亦工可以水洗除去未反應物 5.4第4㈣ 4寺進行離子交換。 在本發明之質子值 氧化膜中的前述硫醇美点/ ,的製造方法,第4步驟,是 粒子的表面的步驟。土成為磺酸基,再導入磺酸基於前述 如前述,可以先氧 、冬 為觸媒的場合,亦可先& ’再水洗膜’又在使用有機胺類 酸除去觸媒。 氣化’再使膜接觸鹽酸、硫酸等的 洗淨時使用的水, — 不含金屬離子者。水^ 土使用蒸餾水、離子交換水等、 有效率…促進浸透;’亦可加壓和震動使水洗更 丙醇、I-丙醇、_、 、巾’亦可加入曱醇、乙醇、n_ 本發明使用之硫醇於水中的混合溶劑。 。,可使用例如新實驗化學講座
7042-6380-PF(N2).ptd 第42頁 一般的氧化劑。具體古:乳化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使用 !2596〇〇 五、發明說明(39) ^丸善、第3版、第1 5卷、1 9 7 6 )所述,硝酸、過氧化 气氧、有機過fee (過鞋酸)、漠素水、次亞氯酸鹽、次 亞溴酸鹽、過錳酸鉀、麩胺(chr〇mic acid)酸等的氧化 劑。 中因為比 化氫以及 者,為了 鹽酸、硫 度等的質 孔質度、 浸潰在1 N ,氧化後 者,亦可 處理,可 ,較佳再 上所述之 佳平均粒 化劑將含 是,這樣 表面處理 子傳導性 其 用過氧 再 使其與 浸潰溫 膜的多 舉例如 又 再 藉由酸 理之後 以 具有較 矽烷偶 法。但 高濃度 作為質 實施例 有機過酸 質子化以 酸等接觸 子化條件 與酸的親 硫酸中5 0 的膜,較 以鹽酸、 洗去膜中 進行水洗 製造方法 徑,或金 硫醇基化 的表面處 是困難的 膜的製造 得且氧化收率亦良好因此較佳使 (過醋酸、過安息香酸類)。 酸化製得之膜中的磺酸基,亦可 。該場合的酸濃度、浸潰時間、 ’可以膜中的含有磺酸基濃度、 和性等決定適當的。代表例,可 °C 1小時之方法等。 佳是水洗,除去膜中的氧化劑。 硫酸對氧化後的膜進行酸處理。 的雜質和不要的金屬離子。酸處 〇 疋 範例’亦可是例如預先選擇 屬氧化物粒子,在該等的表面以 合物(D )表面處理後氧化的方 理去難以得到穩定的性能,又以 ’較佳是使用本發明所述之方法 方法。 以下,根據實施例說明本。^ ^ ^ ^ ^ ^ 於以下的實施例。命#初、, 冉者本發明亚不限 只β例以及比較例使用之化合物、溶媒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0) 等,全部可使用市隹口 、力士 光純藥(股)公司‘:。特別敘述者的任—者可由和 是分別hi述之評傳導性膜的評價 (1)質子傳導性評價 以本發明之製曰 電氣化學電池(例‘特開:二質子傳導性膜藉由-般的 記載之相同者),使併子汗 4427號公報中,與第3圖 金板,連接電氣化學貝 膜與白金板密著。在該白 公司製造,1 260 (lmpedance)測定裝置(Solatron 抗,評價離子傳導,& X頻^0. 1Hz〜100kHz的領域測量阻 再者,上述ί” 傳導度。 器中,以水某氣雾^ γ挪疋被支持在電氣絕緣之密閉容 電池溫度從 定槽内而測定之。、"1〇0 C以上的測定,是加壓測 (2 )含水率、膨潤率評價 本發明製造而得之質子傳導性膜, ;之口中2小時乾燥後,測量膜的重量,為在乾 =主=時得到的膜的大小。作為乾燥長度(因為得到 形’因此測定直徑)。之後,浸潰在水, 的比例為含水率。
7042-6380-PF(N2).ptd 水後,再度測量重量’重量增加分佔乾燥重量 第44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1) (3 )粒子構造評價
進行製得的膜的電子_ w P 你八η制4十w L ώ ”、1彳政鏡觀察(電子顯微鏡:日立製 作公司製造電界放射型掃炉φ 2 θ ^ ^ ^ ^ ^ λλ ^ ^ 坪钿電子顯微鏡S-4100),發現粒 子的連續體的有無,粒子經。 具有粒子之連續體去# # $ ^ _ ^ . v 7 考5己载為Ο,沒有粒子之連續體者 兄载為X,粒子徑則記載概略平均值。 [實施例1 ] 戽、=1步驟.將0. 2g的3-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石夕烧(信越化 二么口1 ‘造、商品平[fila-ACE S-810])、〇.8g的四乙氧 =烧、0.2g的二乙二醇、0 6g的三乙基胺、水〇 25g溶解 於1. 8ml的四氫夫喃中,在室溫激烈攪拌1〇分鐘。第2步 ,.將第1步驟製付之混合物注入於内徑9· 〇㈣的 (登錄商標)製培養皿(Flon chemical公司製造),以玻璃 板培養亚。第3步驟··將第2步驟製造之膜狀物在室溫靜置3 天,使其膠化。將膠化的膜在80 °C烤箱中,在放入水之乾 燥器(dessicator)中12小時,在於12〇。〇烤箱中加熱“小 日守。取出製知之膜狀物,分別浸潰在水、丨N硫酸、水中1 小時’從膜抽出未反應物、觸媒、極性控制劑。 第4步驟··將第3步驟製得的膜,浸潰在以"醋酸125ml、 3 0%過氧化氫水1 〇〇mi混合製作之過醋酸中,在8〇它加熱工 小時。從過醋酸溶液抽出製得的膜,在8〇它水中各^續;工 小時3次,充分抽出過醋酸溶液。得到稍微混濁的膜"。$膜 約為4cm的圓形,厚度為2〇〇 。 [實施例2 ] \\w 7042-6380-PF(N2).ptd 第45頁 1259600 --------—------------------------- 五、發明說明(42) 在第1步驟,再加入3%氟化鉀甲醇溶液〇.〇5g,除了使 用聚乙二純取代二乙二醇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製得膜。 [實施例3 ] 除了在第1步驟,以四甲氧矽烷取代四乙氧矽烷,再 使用1,8 -雙(三乙氧甲石夕炫)(Gelest公司製造)為交聯 劑,加入3 %氟化鉀甲醇溶液0 · 0 5 g為併用觸媒,以三乙二 醇取代二乙二醇,在第3步驟的加熱溫度為1 5 0 °C之外,與 貫施例1同樣製得膜。 [實施例4 ] 除了在第1步驟,以3 -硫醇基丙基三曱氧矽烷與四乙 氧矽烷的共聚合物(信越化學公司製造,商品編號 「X41-18051」)1.0 g取代3-硫醇基丙基三曱氧矽烷,不 使用四乙氧矽烷,使用聚乙二醇#300 (Nacalai Tesque公 司製造)取代二乙二醇,再使用吡啶取代三乙基胺,在第 3步驟的加熱溫度為1 5 (TC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製得膜。 [實施例5 ] 除了在第1步驟,以3 -硫醇基丙基三曱氧石夕烧與四乙 氧矽烷的共聚合物(信越化學公司製造,商品編號 「X41-18051」)0·8 g取代3 -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矽烷,使 用0· 2g的四乙氧矽烷,使用甘油與聚乙二醇#4 00 (Nacalai Tesque公司製造)的1:4混合物取代二乙二 醇,再使用0 · 3 g的氨水取代三乙基胺之外,與實施例1同 樣製得膜。 [實施例6 ]
7042-6380-PF(N2).ptd 第46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3) 除了在第1步驟 氧矽烷的共聚合物( 「X4 卜 1 8 0 5 1」)〇· 8 用O.lg的四乙氧矽燒 氧曱基曱矽烷)辛燒 再使用聚乙醇胺取代 0 · 0 5 g作為並用觸媒 [實施例7 ] ’以3 -硫醇基丙基三曱氧矽烷與四乙 信越化學公司製造’商品編號 g取代3-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矽烷,使 為交聯劑,使用0 · 1 g的1,8 -雙(雙乙 ’使用聚乙二醇# 2 0 0取代二乙二醇, 二乙基胺,並加入3 %氟化鉀甲醇溶液 ’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製得膜。 除了在第1步驟,以 丙基三 讓的共聚合物(信越化學公司製造,商品編號 用r;-ir;,8g取代3-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石夕烧,使 • g>、四軋矽烷為交聯劑,使用聚乙二醇#2〇〇取代 二乙二再使用氧化四甲銨取代三乙基胺,並加入3%\ ,钟甲醉:液0 5g作為並用,在第 :C,在氮素氛圍氣下進行之外,與實施例i同樣製ί [實施例8 ] 除了在第1步驟,^ 氧石夕烧的共聚合物(信越化、:八基丙制基彡甲氧矽烷與^ ^ 「X4 1 - 1 8 0 5 1」)〇 8取予么司衣造,商品編號 用0.2 g的甲基三乙醇基,基三甲氧石夕烧’使 用聚乙二醇#20 0取代二元_广四乙氧矽烷為交聯劑,使 0. 0 5g作為並用觸媒,在^ ^跡並加入3%氟化鉀甲醇溶液 氛圍氣下進行之外,驟之加熱為20〇°c,在氮素 興具知例1同樣製得膜。
7042-6380-PF(N2).ptd 第47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4) [實施例9 ] (含有硫醇基縮合體(I )的合成) 將2.8 g的3 -硫醇基丙基三曱氧石夕烧、9.2g的四乙氧 石夕烧、與3 · 5 g的曱醇溶解,添加於〇 · 1 n鹽酸〇 · 9 g中,在 室溫授拌3小時。再添加氟化_ 1 %曱醇溶液〇 · 7 g,在7 q它 加熱板上攪拌3小時。將製得之液體減壓濃縮,得到黏稠 液體的含硫醇基縮合體(丨-丨)。含硫醇基縮合體(丨一 j ),聚合度19,藉由Si_核磁氣共鳴光譜(Spectrum)換算 之含硫醇基化合物與加水分解性曱矽烷化合物的比率與投 入莫耳比約為相同的1 : 4。
(膜的形成) 除了在第1步驟,以前述合成之含硫醇基縮合體(1一丄 )0. 8g取代3-硫醇基丙基三曱氧矽烷,使用〇. 2 g的四乙 氧矽烷為交聯劑,使用聚乙二醇#2 〇〇取代二乙二醇,並加 入3%氟化鉀甲醇溶液0.05g作為並用觸媒,在第3步驟之加 熱為20 0 °C,在氮素氛圍氣下進行之外,與實施例i同樣製 得膜。 [實施例1 0 ] (含有硫醇基縮合體(I )的合成)
除了使用甲基三乙氧矽烷10.6g取代四甲氧矽烷之 外,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得含硫醇基縮合體(1 — 2 (膜的形成) 除了在第1步驟,以前述合成之含硫醇基縮合體(1-2 )〇.8g取代3-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矽烷之外,與實施例9同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5) 樣製得膜。 [實施例1 1 ] (含有硫醇基縮合體(I)的合成) 除了使用3-硫醇基丙基曱基二曱氧矽烷(Gel est公司 製造)2· 7g取代3-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矽烷之外,與實施例 9同樣地製得含硫醇基縮合體(I - 3 )。 (膜的形成) 除了在第1步驟,以前述合成之含硫醇基縮合體(1-3 )0. 8g取代3-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矽烷之外,與實施例9同 樣製得膜。 [實施例1 2 ] (含有硫醇基縮合體(H)的合成) 溶解3 -硫醇基曱基三甲氧矽烷11. lg於6. Og的曱醇, 加入4N鹽酸1 · 4g (以和光純藥(股)公司製品調製),在 70加t熱板上攪拌3小時。將製得之白濁液體靜置在室 溫,分離為2層。除去上層(溶媒、鹽酸、未反應物), 以甲醇洗淨下層的寡聚物(0 1 i g 〇 m e r) 2次。得到8. 0 g的含 硫醇基縮合體(H-l )。 以GPC (T0S0H (股)公司製造、8 0 2 0型)測定含硫醇 基縮合體(H-1 )的分子量,聚合度為7· 5 (乙烯換算分子 量MW二約 2, 0 0 0 )。 (膜的形成) 除了在第1步驟,以前述合成之含硫醇基縮合體(1-3 )0.8g取代3 -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石夕烧,使用0.6g四乙氧石夕
7042-6380-PF(N2).ptd 第49頁 1259600
燒之外,與實施例9同樣製得膜。 [比較例1 ] 除了在貫施例9,不使用聚乙一醇# 2 0 0為極性抑制卞 (E )之外,與實施例同樣地製得膜。 知 [比較例2 ] 以3 0 %過氧化氫水、1 N硫酸、水洗淨市售之質子傳導 性膜Du Pont公司製造「Nafion 112」(登錄商標)後使 用之。 [貫施例1 3 ] 在實施例9,將第1步驟製得之混合物,於第2步驟, 在TEFLON (登錄商標)片上鑄造’再在其上設置氟樹脂多 孔貝膜(日本Millipore (股)公司製造、Membrane Filter JG),其上再設置TEFLON (登錄商標)片,以滾 筒擠壓(ROLLER PRESS)方法含浸。含浸量調整為“以…' 之後的處理與實施例同樣而得到質子傳導性膜。 將製得的膜,以氣體擴散電極(E-TEK公司製造, 〇.5mg白金(rod)品)夾住,導入單電池(CELL)(膜面積5· 25cm2、Electrochem公司製造)中。對以上述製作之單電 池燃料電池,在陰極侧導入氫,在陽極側導入氧,連接電 子負荷為輸出,在80°C所得之電壓〜電流曲線圖示於第3 圖。 以上,實施例以及比較例的配合概略示於表丨以及表 2,評價結果示於表3。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7)
音施例9 音施例8 音施例7 音肺J 6 1 音施例5 耷施例4 實施例3 實施例2 音施例1 Μ ^ 驾職 3 Μ ^ Ml d> -B 筘 *φ-π. /er Η Μ ^ s a S _ ^ HL S脾 菰 Μ V m iB f u ap m S M 货IM ^ m m ® m \Ym. 胜 13 Μ ^ ^ U S 31 » m ^ m D> -¾ 逐脾 筘 Vim. 胜 Μ ? w m f iSt s a i啊 ^ [11 Π> -B s m m Vim. 胜 13 [N ? 塑is [jnt s a » p ^ in s m Η 3-硫醇基丙基三甲氧矽烷 3-硫醇基丙基三甲氣矽烷 3-硫醇基丙基三甲氩矽烷 含甲醇基化合物(D) 四乙氧矽烷 m -ά ρ 1丨L Μ m 四乙氣矽烷 四乙氣矽烷 四乙氣矽烷 I 四乙氣矽烷 四乙氣矽烷 四乙氣矽烷 交聯劑(J) 1 1 1 1,8-雙〔三乙1 氣甲矽烷) 1 I 1,8-雙(三乙 氣甲矽烷) 1 1 交聯劑(K) 聚2二_ #200 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 #200 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400 聚乙二醇#300 三2二醇 聚2二醇#200 二2二醇 極性控制劑(E) 三Ζ基胺Μ化钾 三乙基胺氟化钾 氣化四甲銨! 三乙醇胺Μ化钾 氨水 (2 5%水溶液> 荦 Μ 三2基胺Μ化钾 三2基胺Μ化鉀 三2基胺 觸媒(Π 20CTC 3小時 (Μ素下) 200Ϊ 3小時 (氮素下) 200Ϊ 3小時 (M素下) 120Ϊ 24小時 120Ϊ 24小時 120ΐ 24小時 150t 24小時 120Ϊ 24小時 120t 24小時 反應條件 Silk hH »1 第51頁 7042-6380-PF(N2).ptd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8) 比較例2 比較例1 實施例13 寶施例12 寶施例11 音施例1〇 使用市售質子傳導性膜(DuPont^^^Nafion 112) Η ? ^ m f m 讀21 3 W » [li 缴~ΰ t m m Μτρ» 13 ? 窆Ρ 鈽31 3 _ » Mi 孢. f m 逐银 m \fn\ Η ^ [N fS |[筛t ^ Μ 蕺31 3 m » μι ^ -B f m 逹% m ΤΒ ω in m ^ ύ ^ 31 3啊 » III 孢. f m m 13 ^ ts m ^ m a? 3i s p » m m -B f m m \fn\ 含甲醇基化合物(D) 四乙氣矽烷 四Z氣矽烷 四乙氣矽烷 四乙氣矽烷 四乙氣矽烷 交聯劑(J) 1 1 1 1 交聯劑(K) 1 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200 聚Z二醇#200 極性控制劑(E) 三乙基胺Μ化钾 三2基胺截化钾 三乙基胺Μ化鉀 三乙基胺Μ化钾 三Z基胺II化钾 觸媒(Π 2 0CTC 3小時 (®索下) 2 00&c 3小時 (M素下) 200ΐ 3小時 (氣素下) 200Ϊ: 3小時 (氣素下) 200Ϊ: 3小時 (氮素下) 反應條件 省略實施例 9極性控制 劑(Ε) 含浸於 TEFLON多 孔質薄片 備註 姗2 第52頁 7042-6380-PF(N2).ptd 1259600 五、發明說明(49) wsrg譜窆5 Mass 6 «1^ Ms s蝴譜渲11 Ml ^ Mi ^ si - -ho—h •7X10-办 2X10丨 9X1□丨 sxlo— 〔10— -7xlQt -ω^ο.Η 7 二0丄 8二0,卜
:lo丨H -5X10—
8-9X1QIP 1.2X10—卜 -IXICH 8CTC95%lRa :7X101^谲庙癍丑) 5.5 二ο·心 5.6二0丨 8X10— 2二0二 -5 二Q-H ηο-η 5X10心 1.QX1QI 卜 1.5二0|卜 1_ HQIP -9二0—卜 4二0|卜 -2X1Q二 -5 二Ο-Η 12 0rJl§yomi 瑯44减MBts/cl
If 5 12.3 200·^ 13 . 12 . 11· 15· 1ω· 15· 25· 2山· 20· 22 · 25.3 呤7JC# t%) 8·, 00 00 :φ 领篚# ί%)
X 〇 0 〇 〇 〇 0 〇 0 0 0 · 〇 〇 〇 埘»®41ffiiffi 15 35 35 20 20 35 35 20 15 15 例 施 實 的 2 表 如 示 所 性 極 以 用 利 制 控 奸貝 的 隙 間 其 及 以 體 續 的 子 粒 之 生 產 果 效 子
的形 }徑 U路 導 齊F
7042-6380-PF(N2).ptd 第53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50) 成’均1寻到發揮高傳導度的質子傳導性膜。 该等質子傳導性膜顯示與習知品(比 3質子傳導度,特別在高溫顯示有穩定的口2傳同二以 沒有發現外表上的變化。比較例2的膜,在^子傳^性’ 良好傳導度,但在12(rc變成膨潤“口顯= 若干膜變硬,高溫耐久性能以本發明之·二 另一方面,不使用極性控制劑(E )的場人Γ 貝子傳V性亦不咼。因此使用極性控制劑 連續體構造形成,確實能大幅改良性能。 ’、、 又,相對於比較例2的市售質子傳導性膜,士 發現膨潤•收縮,因此在MEA製作時亦極為有利二氏 ,亦可複合I樹脂多孔質膜等(實施例13 :傳:j和财熱性大幅降低而柔軟的膜,樹脂 膜複合者的發電性能亦良好。 貝 參照特定的實施型態詳細說明本發明,但在不 發明之範圍之内可加入各種改變和修正。 本發明是根據20 03年6月18日申請的日本 2003- 1 6 9848,參照其内容並納入本發明中。' °午出願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Χ 〇 如以上說明,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 :?寸穩定性優良’且在高溫能穩定:作具 目…子固體電解質形燃料電池的動作溫度可ii: 7042-6380-PF(N2).ptd 第54頁 1259600 五、發明說明(51) 1 0 0 °c以上,其結果,發現可達到效率提高,冷卻效率提 高,利用排熱之整體效率大幅提高,觸媒的C0被毒性降 低。 使用該質子傳導性膜可提供高溫動作,或對應供給直 接燃料(例如甲醇等)的固體高分子型燃料電
7042-6380-PF(N2).ptd 第55頁 1259600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戲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的擴大磨視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質子傳導性膜之剖面構造的電 子顯微鏡照片。 第3圖係使用本發明實施例之質子傳導性膜形成之燃 料電池的電塵_電流曲線圖。
7042-6380-PF(N2).ptd 第56頁

Claims (1)

  1. 1 · 一種質子傳導性膜,其係由金屬-氧鍵結組成之交 耳外構k體構成,其中前述交聯構造體是構成粒子的連續 體,同時在前述粒子的表面賦予有酸基,在前述粒子的間 隙形成有質子傳導路徑。 _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其中 前述粒子的間隙是連通到從前述質子傳導性膜之主表面相 對的面,並形成有質子傳導路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其 中釗述金屬-氧鍵結包含有石夕—氧鍵結。
    _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其中 别述酸基是績酸基。 ^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其中 前述粒子的平均粒徑為3〜2〇〇ηιη。 八 义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苴中 f述質子傳導性膜具有可能含有乾燥質量之3質量%〜5〇 ΐ %之水的空隙部分。 、
    乂、、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其中 21子傳導性膜含有水時與乾燥時的—次元膨脹率(㈠ 内7。%膜長度-乾燥時膜長度)/乾燥時膜長度)是在以 “;、3有以下列式子(1)表示之含酸基構造(A),
    1259600 曰 修正 93116842 六、申請專利範圍 (X)n Sl 〜(R1) — S03H (1) (式中,X為關於交聯之-〇—鍵結,或# =20以下的碳化氫*,R2表示CH c ^ ^ ’表示石炭 者表示Μ之整數,_時,“H; C3'或,任— 混合體)。 τ為不冋之置換基的 9 =申請專利範圍第8 刖述粒子是由矽_氧鍵社 貝子傳導性膜,其中 述式1表示之構造,以;d,,交聯構造,具有以前 子中的全矽原子中的3%以上"。、不之構造的矽原子是在粒 1 0 .如申諸哀刹# 其中 前述式1中的R1,是以^第8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 —(CH2)n — 下列式(2)表示之飽和烯烴基 (式中,η為卜30的整數)。(2) 其中 Π.㈤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質 刖述粒子含有以下列斗 賀于傳¥性膜 Sl⑴n(R3)“ “七表示之&聯構造⑻, 碳數2〇以下的院基,X為關於交們之。 、,.口或表不〇H基,η表示2〜4之整數)。 又聯之-〇-鍵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工項所述 刖述粒子具有以下列式 、傳導性膜,其中 ' (4 )表示之-交聯構造,
    7042-6380-PFl(Ν2).ptc 第58頁 I259600 —^__案號 93116842_年 月 二 >'申請專利範圍 (R4)n — Si — Rd — Si — (R4)n (4) X3-n X3-H (式中,X為關於交聯之-0-鍵結,或表示011基,R5表示碳數 K3〇的含碳原子之分子鎖基’ R4表示CH3、c2u5、(:3H7、(:4Ιί9 或C6 Η5任一者,η表示◦、1或2之整數)。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是由 ’製含有具琉醇基且與硫醇基共有鍵結之可縮合反應之加 ' 水分解性曱矽烷(silyl )基,及/或具有石夕烧醇 (S i 1 a η ο 1 )基之含硫醇基化合物(D )與極性控制劑(E)之 混合物的第1步驟, _ 將前述混合物成膜成基體之第2步驟, 藉由加水分解以及縮合前述成膜之混合物所含的加水 分解性甲矽烷基’以及/或使矽烷醇基縮合,形成具有梦_ 氧交聯構造組成之粒子的連續體的膜之第3步驟,與 再氧化前述膜中的前述硫醇基而成為磺酸基,在前述 粒子的表面導入磺酸基之第4步驟所製造。 14 · 一種質子傳導性膜的製造方法,其包括: 调製含有具硫醇基且與硫醇基共有鍵結之可縮合反應 之加水分解性甲石夕烷基,及/或具有矽烷醇基之含硫醇基 化合物(D)與極性控制劑(E )之混合物的第1步驟, 將前述混合物成膜成基體之第2步驟, 藉由加水分解以及縮合前述成膜之混合物所含的加水 · 分解性矽烷基,以及/或使矽烷醇基縮合,形成具有砍-氧 ·
    7042-6380-PFl(N2).ptc 第59頁 案號 93116842 曰 年 A 125960° 與 <、申請糾綱 交聯構造組成之粒子的連續體的旗之第3步驟 穴 ' 再氧化如述膜中的前述硫醇纂而成為磺酸基’在前述 粒孑的表面導入續酸基之第4步騨所製造。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 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的第3步驟,是使用觸媒(^ )。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戶斤述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 造方法,其中前述觸媒(F)是鹼基性觸媒,為至少一種擇 自胺類或銨鹽類之化合物。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 造方法,其中前述觸媒(F)為至少1種擇自胺、三乙基胺、 二丙基胺、異丁基氨、二乙基胺、二乙基乙醇胺、三乙醇 胺、卩比疋、哌嗪或氫氧化四甲敍之群組的化合物。 ' —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 造方法’其中前述極性控制劑(E)是沸點1〇〇它以上 2 5 0 °C以上的化合物。 … 1 9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 造方法,其中則述極性控制劑(E )具有以下式(5 )所表示之 構造 (—CH2CH20 ~ _ (5) (式中’η為1〜14的整數)。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 造方法…前述含硫醇基化合物(D)為以;專:= 的製 之含硫醇基化合物(G) 卜列式(6)表不 第60頁 7042-6380-PFl(N2).ptc 修正 1259600 ____案號 93116842_年 Ά 六、申請專利範圍 R23-n I (R7C〇na —(R1) —SH (6) (式中,R7表示CH3、C2H7、C3H6或C4H9任一基’ R1表示20以下 的碳化氫基,R2表示CH3、C2H5、C3H7 ^C6H5之任一基,η為1〜 3的整數,η為1時,R2亦可為不同置換基的混合體)。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 造方法,其中前述含硫醇基化合物(D)是以下列式(7)表示 之含硫醇基縮合體(Η) SH SH
    I I R1 R1 (7) r7〇 — (一 si — 〇 — 乂 一 一 OR7 L (式中,R7表示CH3、C2H5、C3H6或(^9任一基,^表示20以下 的碳化氫基,R2 表示OH、〇CH3、OC2H5、0C3H6、0Μ9、CH3、 C2H5、C3H7、C4H9、C6H5之任一基,D1為1〜100的整數。又R7亦 可為Ο-Si鍵結之環狀構造、分歧構造)。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膜的製 造方法,其中前述含硫醇基化合物(D)是以下列式(8)表 示之含硫醇基縮合體(H)
    7042-6380-PFl(N2).ptc 第61頁 1259600 _塞號93116842 年月曰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R1 r2 R7〇 〜(一〒 i — O —)n 〜(卜一 〇—)m— r7 ⑻ R2 r9 (式山中,W表示CH3、C2H5、(:3H6或。4119任一基,R1表示20以下 的碳化氫基,R2、R8、R9分別獨立表示0H、0CH3、0C2h5、 oc3h6、oc4h9、ch3、c2h5、C3H7、C4H9、C6H5 之任一基,n、8m 個別獨立為卜100的整數。又R7亦可為-Si鍵結、或R2、R8 R9為-0-Si鍵結之環狀構造、分歧構造)。 < 子傳導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21或22項所述之、爲式(9)表 性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式(6 )〜式(8 ),R1疼以 示之構造。 —(CH2)S — (9) (式中,s表示1〜20的整數)。 漆性媒的製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質子傳γ以下列式 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步驟調製之混合物是包δ (1 0 )表示之交聯劑(j)
    Si(R1Q)n(R3)4_n (10) H、〇CH3、 (式中,R3表示碳原子2〇以下的烷基,R1◦表數)。 0C2H5、0C3H6、OC4H9、0C0CHjCl,n 為2〜4 之餐 膳的製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4項所述之質,L含以下列式 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步驟調製之潙合物疋〇 (11)表示之橋接交聯劑(K)
    1259600 _案號 93116842_£ 六、申請專利範圍 月 曰 修正 (R4) n —Si —R5—Si—(R4)n (11) I I RV R1〇3.n (式中,R1。表示OH、0CH3、0C2H5、0C3H6、0C4H9、0C0CH3 或 C 1,R5表示碳原子1〜3 0之含碳原子分子鏈基,R4表示擇自 CH3、C2H5、C3H7、C4H9 或C6H5 之任一基,η 為1 或2 之任一整 數)。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1 6或1 7項所述之質子傳導 性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3步驟,觸媒(F)中併用至少 一種擇自氟化鈣、氟化銨、四甲基銨氟化物、四乙基銨氟 化物之化合物。 2 7. —種燃料電池,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2、3、 4、5、6、7、8、9、1 0、11、1 2或1 3項所述之質子傳導性 膜0
    7042-6380-PFl(N2).ptc 第63頁
TW093116842A 2003-06-13 2004-06-11 Proton conducting membran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fuel cell using the same TWI25960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69848 2003-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9445A TW200509445A (en) 2005-03-01
TWI259600B true TWI259600B (en) 2006-08-01

Family

ID=3354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16842A TWI259600B (en) 2003-06-13 2004-06-11 Proton conducting membran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fuel cell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829237B2 (zh)
EP (1) EP1635413B1 (zh)
JP (1) JP3875256B2 (zh)
KR (1) KR100754095B1 (zh)
CN (1) CN100449832C (zh)
CA (1) CA2525233C (zh)
TW (1) TWI259600B (zh)
WO (1) WO20041121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01549B1 (ko) * 2003-02-06 2007-03-30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양성자 전도성막,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연료전지
JP4643132B2 (ja) * 2003-07-29 2011-03-0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トン伝導性膜、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JP2005314531A (ja) * 2004-04-28 2005-11-10 Sony Corp ハイブリッドシリカポリマー、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トン伝導性材料
JP4613528B2 (ja) * 2004-06-24 2011-01-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ロトン伝導性電解質膜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プロトン伝導性電解質膜を用いた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JP4826082B2 (ja) * 2004-10-25 2011-1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ロトン伝導性材料の製造方法
KR101193164B1 (ko) 2006-02-21 2012-10-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술폰산기 함유 유기 고분자 실록산 화합물 및 이를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
WO2007139550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Utc Power Corporation Fuel cell employing hydrated non-perfluorinated hydrocarbon lon exchange membrane
US7763374B2 (en) * 2006-11-22 2010-07-27 Atomic Energy Council Membrane fuel cell electrodes incorporated with carbon nanomaterial-supported electrocatalys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KR100790854B1 (ko) * 2006-12-29 2008-01-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고분자 전해질막 및 이를 구비한 연료전지
KR101115070B1 (ko) * 2007-03-02 2012-03-14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양성자 전도성막, 막-전극 접합체 및 고체 고분자형 연료 전지
JP2008293709A (ja) * 2007-05-22 2008-12-04 Toyota Motor Corp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DE102007000646B4 (de) 2007-11-07 2012-04-12 Sineurop Nanotech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embran-Elektroden-Einheit
FR2928928B1 (fr) * 2008-03-19 2011-02-25 Centre Nat Rech Scient Materiau hybride electrolyte superconducteur,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ses applications.
WO2012116782A1 (en) 2011-03-03 2012-09-07 Daimler Ag Proton conducting electrolytes with cross-linked copolymer additives for use in fuel cells
CN105018977B (zh) * 2015-07-17 2017-09-12 深圳市板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填孔电镀整平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整平剂的电镀液
CN114031870B (zh) * 2021-10-29 2023-08-01 佛山仙湖实验室 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06017B (zh) * 2021-10-29 2023-05-26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16290B (zh) * 2022-01-17 2023-09-26 沈金国 一种高效能耐高温质子传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24069801A (ja) * 2022-11-10 2024-05-2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およびゴム組成物
CN115991877B (zh) * 2023-03-23 2023-07-07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及其在新能源汽车轮胎方面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2875A (en) 1964-07-22 1966-11-01 Du Pont Fluorocarbon vinyl ether polymers
JPH04366137A (ja) 1990-12-21 1992-12-18 Dow Chem Co:The 燃料電池に使用するのに特に適したプロトン交換膜
JP3147499B2 (ja) * 1992-06-23 2001-03-1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イオン選択膜の製造方法
JPH06342665A (ja) 1993-03-18 1994-12-13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プロトン交換膜型燃料電池用イオン交換膜
US5468574A (en) * 1994-05-23 1995-11-21 Dais Corporation Fuel cell incorporating novel ion-conducting membrane
JP3483644B2 (ja) 1995-03-07 2004-01-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ロトン伝導体およびプロトン伝導体を用いた電気化学素子
JPH0987510A (ja) 1995-09-22 1997-03-31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プロトン伝導性高分子固体電解質
JP3521579B2 (ja) 1995-10-18 2004-04-19 Jsr株式会社 リン酸基含有重合体
JP3861367B2 (ja) 1996-04-18 2006-12-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高分子電解質、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てなる燃料電池
JP3724064B2 (ja) 1996-06-28 2005-12-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用高分子電解質及び燃料電池
JP3535942B2 (ja) 1996-08-29 2004-06-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ロトン伝導体および同プロトン伝導体を用いた電気化学素子
JPH1092444A (ja) 1996-09-13 1998-04-10 Japan Gore Tex Inc 電気化学反応装置用固体高分子電解質複合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化学反応装置
JP4538867B2 (ja) 1999-06-28 2010-09-08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高分子電解質複合膜
JP2001035509A (ja) * 1999-07-19 2001-02-09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イオン伝導性膜
JP4539896B2 (ja) 1999-09-17 2010-09-08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プロトン伝導性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JP4316874B2 (ja) * 2000-11-06 2009-08-19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固体電解質
KR100773635B1 (ko) * 2001-09-11 2007-11-05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막-전극 접합체,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고체고분자형 연료 전지
EP1441365A4 (en) * 2001-10-30 2010-02-24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OTONAL PIPING MEMBRANE, PROCESS FOR THEIR MANUFACTURING AND FUEL CELL PRODUCTS MANUFACTURED THEREWITH"
JP4160774B2 (ja) 2002-05-09 2008-10-0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トン伝導性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9445A (en) 2005-03-01
WO2004112177A1 (ja) 2004-12-23
CN1806357A (zh) 2006-07-19
JP3875256B2 (ja) 2007-01-31
EP1635413B1 (en) 2012-02-01
EP1635413A1 (en) 2006-03-15
KR100754095B1 (ko) 2007-08-31
CA2525233C (en) 2011-05-03
CA2525233A1 (en) 2004-12-23
US20060141313A1 (en) 2006-06-29
US7829237B2 (en) 2010-11-09
EP1635413A4 (en) 2009-12-30
JPWO2004112177A1 (ja) 2006-09-07
KR20060018887A (ko) 2006-03-02
CN100449832C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9600B (en) Proton conducting membran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fuel cell using the same
Zha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for fuel cell applications
JP4539896B2 (ja) プロトン伝導性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KR100701549B1 (ko) 양성자 전도성막,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연료전지
TWI242306B (en) Fuel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680162B2 (ja) 燃料電池用触媒層および燃料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JP2012092345A (ja) 液状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用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Ya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an air-breathing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using poly (vinyl alcohol)/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polymer membrane
JP5195286B2 (ja) 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用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US8124294B2 (en)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comprising inorganic nanoparticle bonded with proton-conducting group and solid acid, fuel cell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TW200905963A (en) Membrane-electrode bonding agent, proton conducting membrane with bonding layer,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Luan et al. Annealing effect of perfluorosulfonated ionomer membranes on proton conductivity and methanol permeability
JP2007503707A (ja) 燃料電池用のフラーレン系電解質
Li et al. Surface-Densified Non-Fluorinated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Used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TWI251368B (en) Proton conduction film,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fuel cell using the conduction film
JP2007031718A (ja) 液状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用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Ioroi et al. Surface-modified nanopore glass membrane as electrolyte for DMFCs
JP2006221970A (ja) 直接メタノール型燃料電池の運転方法
JP2003036864A (ja)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膜および燃料電池
JP2002252001A (ja) ガス拡散電極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Gnana Kumar et al. Effect of ball milling 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VDF-HFP porous membranes applied for DMFCs
CN107075291B (zh) 用于质子交换膜的液体组合物
KR102531113B1 (ko) 막 전극 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
DeLuca Nafion® Blend Membranes for th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da Silva Multi-stabilized hybrid membranes for fuel cell and electrolyz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