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0264B - Optical hea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or reproduction device using the optical head,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hea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or reproduction device using the optical head,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0264B
TWI240264B TW091137669A TW91137669A TWI240264B TW I240264 B TWI240264 B TW I240264B TW 091137669 A TW091137669 A TW 091137669A TW 91137669 A TW91137669 A TW 91137669A TW I240264 B TWI240264 B TW I2402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ight
recording medium
coupling efficiency
optical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37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5869A (en
Inventor
Noriaki Nishi
Masaru Tezuka
Naoki Inoue
Kunika Hashimoto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5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5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0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02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3Power control during transducing, e.g. b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6Double or multiple prisms, i.e. having two or more prisms in coope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65Separate or integrated refractive elements, e.g. wave plates
    • G11B7/1369Active plates, e.g. liquid crystal panels or electrostric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1240264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對光碟等光記錄媒體進行各種資訊信 號之記錄及/或再生的光記錄媒體記錄及/或再生裝置暨記 錄及/或再生方法。 本申請案係以在日本國於2001年12月27日申請之日本特 許申請案號2001-397679為基礎案並主張優先權者,可藉由 參照該申請案,援用於本申請案中。 【先前技術】 以往,作為代表光碟之光記錄媒體,有利用微小凹凸圖 案之凹坑圖案來預先記錄資訊信號的再生專用型光記錄媒 體’設置相變化型之記錄層而可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的光 «己錄媒體’及設置光磁性記錄層而可進行資訊信號之再記 ,的=記錄媒體之提案。該種光記錄媒體之中,將可進^ 、凡仏號α己錄的光碟用在記錄媒體中之光碟裝置等的光記 ,媒:a己錄及/或再生裝置,一般係採用最大出射光量(光 輸出最大額定值)較大的半導體雷射,以作為光學頭之光 '·、另^卜一將再生專用之光碟用在記錄媒體中的光碟裝 f,雖沒有需要如使用記錄型之光碟裝置程度大的最大額 疋值之光源,伯e & & | # -疋仍而要某值以上之光束的出射光量。 其理由如下。 半導體雷射,_ Jn- αλ I X. 一过 I在釦出較小的情況,並不易獲得穩定 勺振盈、且雷射雜訊會變大。因而,在進行記錄於光碟中 勺貝沆仏號又再生時,為了要確保CNR (Carrier t〇 N〇ke
Ratl° ·載波雖訊比)’就有必要將半導體雷射之光輸出設定 81135 1240264 在某&度α上的值。該值’通常為2 ^^至5㈤界左右。 另方面,在對可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的光記錄媒體進 行資訊信號之記錄择 取& 士、上 太時水光在光圮錄媒體之記錄面上的光 束會將光z錄層加熱至指定溫度以上。該情況,進行資訊 信號之再生時的半導體雷射之輸出的再生光功帛,將可保 ^再生仏號之足夠的CNRi大小;而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 時的半導體雷射之輸出的記錄光功率,將可保證將記錄層 加熱至指足溫度以上且穩定之資訊信號之記錄的大小。通 笔,對光圮錄媒體記錄資訊信號時所用的記錄光之最大功 率,係再生光功率之5倍至2〇倍。更且,在以高於標準速度 還更高的速度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時,需要更大的輸出。 從該理由來看,對光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及再 生(雙万的光學頭中所用之光源、或對複數種類之光記錄 媒體進行資釩信號之記錄再生的光學頭中所用之光源的光 輸出最大額定值,通常為2〇㈤…至⑽mW左右;而在以標 卞之旋轉速度的8倍左右之高速來旋轉光碟並進行資訊信 唬之記錄的光碟裝置中所用之光學頭方面,則係採用具有 100 mW左右之輸出的光源。 光輸出最大額定值較大的光源,不僅在實現上非常困 難,就光源之消耗電力而言亦會變大。考慮該等,當減小 光輸出最大額定值時,再生時的雷射雜訊就會變大,而無 法獲得良好的再生特性。 另一方面’在DVD (Digital Versatil Disc :多功能數位影 骨光碟)等之再生專用型的光碟中,多採用將記錄層形成二 81135 1240264 曰者更且’即使在可進二 ± ^ ^ ^ 丁貝汛佗唬乏記錄的光碟中,亦 有將圮錄層形成二層,其 銪 *而形成四層的提案。為了在設有 複數層孩種記錄層之多層 U先碟的各記錄層上記錄再生資 訊信唬,則將比記錄層口古 „ . y ^ 衣曰/、有一層《光碟,還更需要約1.5倍 土 2倍以上之記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 、從該種觀點來看,可選擇性地使用記錄層為單層及多層 光菜的光碟裝置’比起使用單屠之光碟的光碟裝置,其 多層之光碟上記錄資訊信號時的記錄最大光功率、及再 ^己錄於單層之光碟t的資訊信號時的再生光功率之比 率,將會變成二倍以上。 更且’在光束掃描記錄軌跡之線速度,因所用之光碟的 種類而異 < 情況’所需要的記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會隨 <不同。5F即’ f光束掃描光碟之記錄軌跡的線速度變大 時,就需要更大的記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 如此,為了謀求記錄容量之擴大,且為了對將信號記錄 層形成多層,之光記錄媒體或提高光記錄媒體之旋轉速度的 光記錄媒體、和以往所用之記錄層為單層的光記錄媒骨渔之 雙方實現穩定之資訊信號之記錄再生,則構成光學頭:光 源的光輸出之動態範圍,就被要求更加寬。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滿足在如上述之光記錄 媒體中被要求之課題的新穎光學頭、使用該光學頭之光記 錄媒體記錄及/或再生裝置、以及記錄及/或再生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對光記錄媒體 81135 1240264 進行貝訊# 5虎之$己錄的兄錄模式時及進行資訊信號之再生 的再生模式時之光源的功率比小,亦可充分地減小再生時 的雷射雜訊並可獲得良好的再生特性之光學頭及使用該光 學頭之記錄再生裝置暨記錄再生方法。 本發明之更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即使使用光輸出 最大額定值小的光源亦可獲得良好的記錄再生特性之光學 頭、使用該光學頭之光記錄媒體記錄及/或再生裝置、以及 1己錄及/或再生方法。 本發明之更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在使用資訊 仏號又1己錄再生中所用之光束之最適當的記錄光功率及再 生光功率不同的複數種類之光記錄媒體、將信號記錄層形 成多層的光記錄媒體、或一個記錄層分割成複數個記錄區 域 < 光記錄媒體等的光記錄媒體以作為記錄媒體的情況, 亦可充分地減小再生時的雷射雜訊,且可實現良好的記錄 再生特性之光學頭、使用該光學頭之光記錄媒體記錄及/或 再生裝置、以及記錄及/或再生方法。 本發明之光學頭,係、包含有:光源;聚光機構,使自光 源出射之光束聚光在光記錄媒體上並予以照射;分光機 構,將自光源出射之光束與自光記錄媒體反射並經聚光機 構(反射光束的光學路好以分離;光檢賴冑,接受來 自分光機構所分離之光記錄媒體的反射光束;β及光搞合 效率可變機構及光搞合效率檢測機構,設於光源與分光機 構^間。光_合效率可變機構,係使自光源出射之總光量 對米光在圮綠媒體上之光量的比率之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 81135 1240264 的機構;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係用以檢測在光耦合效率 可’交機構中對應光_合效率變化的資訊者。 、本發明之光學頭’即使在記錄模式時及再生模式時之光 源的功率比小,亦可充分地減小資訊信號之再生時的雷射 雜訊,且即使對於最適當的記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不同 之複數種類的光記錄媒體、多層光記錄媒體、或一個記錄 層被分割賴數個記錄區域之光記錄媒體等的哪—個光記 錄媒體’亦可充分地減小再生時的雷射雜訊。 本發明之光記綠媒體記錄及/或再生裝置,係—種對最適 當的記錄光功率及/或再生光功率互異之i少二種以上的 光口己錄u仃貝A k破《記錄或再生的%記錄媒體記錄 及/或再生裝置,其具備有光學頭,該光學頭具有光源及使 自該光源發出之光束聚光在光記錄媒體上並予以照射的聚 光機構。光學頭’包含有:>光機構,將自光源出射之光 ,與自光記錄媒體反射並經聚光機構之反射光束的光學路 徑予以分離;光檢測機構,接受來自該分光機構所分離之 光圮錄媒體的反射光束;以及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及光耦 合效率檢測機構,設於光源與分光機構之間。練合效率 可變?構’係使自光源出射之總光量對聚光在記錄媒體上 之光!的比率之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的機構;光耦合效率 檢測機構’係用以檢測在_合效率可變機構中對應光搞 合效率變化的資訊者。 本發明之光記錄媒體記錄及/或再生裝置,即使在記錄模 式時及再生模式時之光源的功率比小,亦可充分地減小再 81135 -10- 1240264 生時的雷射雜訊,且即使對於最適當的記錄光功率及再生 =率不同之複數種類的光記綠媒體、多層光記錄媒體、 ^個錢層被分割成複數個記錄區域之㈣錄媒體等的 ?種類《光記錄媒體’亦可充分地減小再生時的雷射雜 訊0 本發月 < 光冗錄媒體記錄及/或再生方法,係在對最適當 Π::功率及/或再生光功率互異之至少二種以上的光 。、把進仃圮錄或再生的光記錄媒體記錄及/或再生 U與由光源出射之總光量對聚光在光記錄媒體上之 率之㈣合效率的變化相對應的資訊,並根據該 ^ 而因應光記錄媒體之種類使光耦合效率產生變 右依據本發明之光記錄媒體記錄及/或再生方法,則即使 在兄錄模式及I p 、 #生杈式《光源的功率比小,亦可充分地減 ^ = ^射雜訊’且即使對於最適當的記錄光功率及 ΓΓ:不同之複數種類的光記錄媒體、多層光記錄媒 二i數=錄層被分割成複數個記錄區域之光記錄媒體 數種類《光記錄媒體,亦可充分地減小再生時的雷 可在以下=其他的目w、及依本發明所得的具體優點, 二、二照圖式所說明之實施形態的說明中更加明白。 【貫施万式】 用於:光:::本發明之光記錄媒體記錄及/或再生裝置應 用於將先碟用在記綠媒體中的光碟裝置為例而加以說明。 81135 1240264 本發明所適用的光碟裝置101,係如圖1所示,包含有構 成將光碟102予以旋轉操作之旋轉驅動機構的心軸馬達 103、光學頭1〇4、以及將光學頭104朝被旋轉操作之光碟1〇2 的徑方向作進給操作的進給馬達1 〇 5。 在此,心軸馬達103係可由進行光碟片種類判別機構的系 統控制器107及伺服電路部1〇9來控制驅動,並以指定的旋 轉數來旋轉驅動,其中光碟片種類判別機構係用以判別裝 設於光碟裝置101上之光碟102的種類。 作為該光碟裝置1 0 1所用的光碟丨〇2,係多使用對資訊信 號《記錄採用光調變方式的記錄型之光碟,例如, CD-R/RW、DVD_RAM、DVD_R/RW ' dvd + rw等的光碟, 或是採用光磁性記錄方式的磁光碟。 本發明所適用的光碟裝置丨〇丨,係以選擇性地使用將光束 用於資訊信號之記錄中之最適當的記錄光功率設成不同, 且進而將光束用於資訊信號之再生的再生光功率形成不同 的二種以上之光碟的方式所構成,或是,以使用一個記錄 層被分職將最適當的記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形成不同 的二個以上之記錄區域的光碟、層疊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 之方式所構成。 知、射在光碟102之信號記錄層上的光束之最適當的記錄 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之差異,除了光碟之記錄方式本身不 同所造成之外,亦可A氺鹿士 , 』為尤碟 < 旋轉操作的速度之相差所造 成。光碟之旋轉速度的奘:, 、 表置係知描光碟之記錄軌跡的光 束對所旋轉的光碟之相對速度。 81135 -12- 1240264 、在用於本發明所適用之光碟裝置101中的光碟102上,係 、光束用表貝汛信號之記錄再生的最適當之記錄光功率及 光力率不同’或是使用同一具有至少二個以上之記錄 層2夕層光碟之方式所構成。在使用多層光碟之情況,有 時曰依多層光碟之規格,而使被層疊之各記錄層的最適當 之兄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相差。 欠對上述之各光碟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或是進行被記錄之 貝訊仏號之再生用的光束,係多使用400 nm至780 nm左右 的波長。 光學頭104,係對光碟1〇2之記錄面照射光束,並檢測出 自义錄面反射的反射光。光學頭丨04,係檢測自光碟1 〇2之 记錄面反射的反射光,並將該檢測出的反射光之檢測輸出 ί、至蓟置放大器1 20。前置放大器1 20之輸出,係送至信號 调變解調部及ECC塊108。信號調變解調部及ECC塊108,係 進行信號之調變、解調及ECC(錯誤訂正碼)之附加。光學頭 i〇4,係因應信號調變解調部及eCC塊108之指令,在旋轉 之光碟1 02的記錄面進行光束之照射。可利用該種的光束之 照射’對光碟1 02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或再生。 前置放大器120,係根據與由光學頭1〇4所檢測出的各光 束相對應的# 5虎’生成聚焦錯誤信號、軌跡錯誤信號、RF 信號等。因應當作資訊信號之記錄媒體來使用的光碟之種 類,並利用伺服電路邵109、信號調變解調部及ECC塊108 等’即可根據該等的信號進行解調及錯誤訂正處理等的指 定處理。藉此,被解調的記錄信號,就會在其作為光碟丨〇2, 81135 -13- l24〇264 例如記錄由電腦筌夕次 户 貝汛處理裝置所處理的資料之资料榜 介:rui而送…—資訊= 裝置1明'^先碟裝置1 〇 1的電腦1 3 0等之資訊處理 ==錄於光辑的資料以作為再生信號。
料上的光碟102,係在其為記錄聲音資 像貝科Μ音及影像用時,可由D/A、A =上轉換:r數位/類比轉換,並供至聲音及影像處理 立…、卜供至孩聲音及影像處理部113的信號,係 =聲日及fM象處理部113進行聲音及影像信號處理,並透 = 象信號輸出入部114而傳輸至外部的攝影及放 陕機裔中。 光學頭104,係利用進給馬達1〇5,朝光碟1〇2之徑方向移 動並私動至對應光碟之指定記錄軌跡的位置上為止。心 軸馬達m之控制、進給馬達1G5之控制、支撐光學頭104 物鏡的二軸致動器之聚焦方向的驅動及軌跡方向的驅動 之控制’係分別由伺服電路部1 09所進行。 伺服電路邵1 09,係使配設於本發明之光學頭i 〇4内的光 耦合效率可變元件動作,以控制成使光學頭1 04之光耦合效 率’即自雷射光源出射的光束之總光量與聚光在光碟1〇2 上的光量之比率’在記錄模式時與再生模式時不同。 雷射控制部121,係用以控制光學頭1〇4之雷射光源。尤 其是在本實施形態中,係進行使雷射光源之輸出功率,在 記錄模式時與再生模式時為不同的控制。 當被裝設的光碟102,係將照射在信號記錄層上的光束之 最適當的記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形成不同的二種以上之 81135 -14- 1240264 光碟=任一個 < 情況,光碟片種類判別感測器11 5,將會判 別被裝汉的光碟丨〇2之種類。另外,在種類形成不同之光碟 102上,包含有記錄方式形成不同者、一個記錄層被分割成 複數個:己錄區域者、及具有規格形成不同之複數個記錄層 者。作為光碟102,可使用如上所述,採用光調變記錄之各 種方式的光碟、或各種的光磁性記錄媒體。該等的各光碟 1 〇2係包含將照射在記錄層上的光束之最適當的記錄光功 率及再生光功率形成不同者。光碟片種類判別感測器丨丨5, 係檢測出光碟102之表面反射率、或形狀相差等之外形的相 差,以判別裝設於光碟裝置1〇1上的光碟1〇2之種類。由光 碟片種類判別感測器115所檢測出的檢測信號,係供至系統 控制器107。 作為判別裝設於光碟裝置1〇1上的光碟1〇2之種類的方 法’可考慮在光碟1 02收容於卡匣内的光碟片匣之情況,事 先在卡匣内設置種類判別用的檢測孔。判別光碟1 〇2之種類 用的識別資訊,亦可記錄在由設於光碟! 〇2之最内周側的前 置主格式凹坑(pre-master pit)或導溝(gr〇〇ve)等所記錄的目 錄資訊(Table of Contents : TOC)區域上。在該區域上,除 了顯示光碟片種類的種別資訊外,亦在該光碟上記錄資訊 信號或記錄再生時所用之光束的推薦記錄光功率及推薦再 生光功率之資訊,並藉由檢測該資訊,以可獲得適於對該 光碟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或再生的記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 率之方式來控制光學頭104。 成為光耦合效率控制機構之伺服電路部109,係藉由系統 81135 -15- 1240264 判別感測器115之判 合效率的光碟102之 控制器107之控制,並因應光碟片種類 別結果,而依裝設有光學頭1〇4之光輕 種類來控制。 作為光碟.係在使用—個記錄層被分割成將最適當的 毫功率及再生光功率形成不同之至少二個以上之記錄 區域的光療之情況,利用記錄區域識別機構,檢測進行資 =叙讀的區域進行再生的記錄區域。在複數個記錄 區域以光碟102之中心為中心、而八*丨& 一 、Τ為宁u而分割成同心圓狀的情況,可 用词服電路邵1〇9以作為記錄區域識別機構。飼服電路部 9例如係藉由檢測出光學頭丨〇4與光碟丨〇2之相對位置, 即可判別欲進行記錄或再生的記錄區域。另外,光學頭ι〇4 =光㈣2之相對位置的檢測,係包含根據記錄於光碟ι〇2 *勺釭址L唬而進行位置檢測的情況。伺服電路部1 〇9,係 2 4奴進仃圮錄或再生的記錄區域之判別結果,來控制光 予頭104之光耦合效率。 、$發明之光碟裝置1〇1中所用的光碟1〇2,係在其為將最 =田之记錄光功率及再生光功率形成不同之具有至少二個 來、之记錄層的多層光碟之情況,利用記錄層識別機構, 力〗進行s汛信號之記錄或再生的記錄層。作為記錄層 幾構係可使用伺服電路邵1 09。伺服電路部1 〇9,係 %、可藉由心測光學頭1 與光碟1Μ之相對位置,來檢測 乂進行记錄或再生的記錄層。伺服電路部1 09,係因應欲進 丁记錄或再生之記錄層的判別結果,來控制光學頭104之光 耦合效率。 81135 -16- 1240264 、關於光碟之種類、記錄區域、記錄層的資訊,亦可預先 1錄在記錄有設於各光碟上之T0C的區域中,將該光碟 裝設在光碟裝置101中,並藉由讀取該等記錄資訊來加 別。 說明上述光碟裝置101中所用的本發明之光學頭。 如圖2所示,該光學頭104,係包含有成為光源的半導體 雷射元件212、準直透鏡213、構成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的 液晶元件214及第一光束分離器215、成為分光機構之第二 光束分離器 218、FAPC (Front Auto Power Control :前自動 功率控制)用檢測元件219、物鏡220、檢測透鏡κι、多透 鏡(multi lens) 222、及光檢測元件223。該等的各光學零件, 係個別被安裝。 光學頭104,係將自半導體雷射元件212出射的光束,入 射至準直透鏡21 3之後再轉換成平行的光束,然後入射至液 晶元件214,進而通過液晶元件214之光束係依序入射至第 一及第一光束分離器215、218上。通過該等的光束分離器 215、21 8之光束’係依物鏡22〇而聚光在光碟1〇2之信號記 錄面上。 在光碟10 2之#號記錄面上反射的光束,係以第二光束分 離益2 1 8從自光源出射的光束之光學路徑而分離,並經檢測 透鏡221及多透鏡222,而入射至光檢測元件223上。可根據 光檢測元件223受光而輸出的檢測信號,來生成RF信號、聚 焦錯誤信號、及軌跡錯誤信號等。 該種的光學頭104,係自半導體雷射元件2丨2出射的光 81135 -17- 1240264 束,利用作為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液晶元件214的作用, 而通過該液晶元件2丨4之後適當地可變控制光耦合效率。光 j、,係在同一種類之光碟中,或在同一記錄區域,或是同 圮錄層中,當從記錄模式改變成再生模式時,就會成為 T於記錄模式時的光耦合效率並入射至光碟1〇2上。在光碟 I置10 1從再生模式改變成記錄模式時,自半導體雷射元件 212出射的光束,會成為大於再生模式時的光耦合效率並入 射至光碟102上。 另外,液晶元件,並非限定於只具有波長板的功能,例 如只要用於顯示器等中的扭轉向列型之液晶等,能可變入 射至光束分離器中之偏光的狀態者,則亦可使用任一種。 在該光學頭104中,驅動半導體雷射元件212的電流l, 係從光學頭104之雷射控制部121供給。雷射控制部121,亦 可搭載於光學頭之外部,或搭載於光學頭上。 液晶元件214,係根據施加電壓而改變偏光狀態。對液晶 元件214之施加電壓,係可依伺服電路部1〇9來控制。透過 液晶元件2 14之光束,係以偏光之狀態產生變化的狀態,入 射至第一光束分離器215上。 第一光束分離器215,係以使p偏光透過大致1〇0%,使8 偏光反射大致100%的方式形成,當由液晶元件2 14所提供 的相位差正好為N波長(N為整數)時,亦即,在記錄模式時, 大致100%的光束會透過第一光束分離器215。 另一方面’在處於液晶元件2 14所產生的相位差從N波長 只偏移半波長之狀態時,亦即,在再生模式時,偏光方向 81135 -18- 1240264 會旋轉45度,而約50%的光束會透過第一光束分離器215, 殘餘之約50%的光束則會被反射。 在第一光束分離器215中反射的光束,係受光於成為光耦 合效率檢測機構的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 1 6。光分歧 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 1 6之輸出,係成為對應半導體雷射元 件212之發光輸出與第一光束分離器215之光分歧率的積 者’且成為對應光學頭104之光耦合效率者。另外,成為在 光耦合效率高時,入射至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 i 6 的光量會減少,而在光耦合效率低時,入射至光分歧量監 視用光檢測元件2 1 6的光量會增加之關係。入射至光分歧量 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的光量,係與100% -[光耦合效率可 ’交機構之通過率(%)]成正比的量。該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 測元件21 6的輸出,係送至前置放大器12〇。 透過弟一光束分離益215的光束,係入射至第二光束分離 焱218。第二光束分離器218,係將自半導體雷射元件212 出射的光束’分離成實際透過物鏡220並朝光碟1〇2之記綠 面的光束、及入射至監視朝記錄面之光束之光量用的FApc 用檢測元件219的光束。FAPC用檢測元件219的輸出,係送 至雷射控制部121,並執行自動功率控制的動作。亦即,雷 射控制邵121,係以來自FAPC用檢測元件219之輸出成為指 定值的方式,來控制半導體雷射元件212之發光輸出。利用 該控制’光碟102記錄面上的照射光束之輸出就會成為一 定。另外,在光碟102之記錄面上對控制在指定值之光碟ι〇2 入射的入射光束之輸出值,係如後所述,在記錄模式時與 81135 -19- 1240264 再生模式時為不同的值,亦會因光碟之種類等而異。另外, 光束,係在採用光調變記錄方式之光碟裝置1 〇 i中所用的光 學頭104中,成為脈波發光。 來自由光束分離器218所分離,且透過該光束分離哭 之半導體雷射元件212的光束,係入射至物鏡22〇中。物鏡 220,係使入射至光碟102上的光束收敛在光碟ι〇2之信號記 錄面的某一點上並予以照射。物鏡220,係根據檢測自光碟 102反射之反射光所得的聚焦錯誤信號及軌跡錯誤信號,而 朝與物鏡220之光軸呈平行的方向之圖2中箭號ρ方向之聚 焦方向、及正交於物鏡220之光軸的方向之圖2中箭號τ方向 之軌跡方向驅動。 自光碟之記錄面反射的反射光,會再次介以透鏡220,入 射至第二光束分離器21 8。在第二光束分離器218,相應於 反射率的光量之光束會反射分離。 由第二光束分離器2 1 8所分離的反射光,會在檢測透鏡 2 2 1上轉換成收敛光’並利用多透鏡2 2 2賦予依非點收差法 而取得聚焦錯誤信號用的非點收差,再由光檢測元件223 來受光。根據光檢測元件223之檢測輸出,可獲得聚焦錯誤 仏號、軌跡錯誤信號及RF信號。 本發明所適用的光碟裝置101,係在記錄模式時,將自半 導體雷射元件212出射並導至光碟102上的光束之光搞合效 率當作 CEW (Coupling Efficiency Write),而在再生模式 時,將自半導體雷射元件212出射並導至光碟102上的光束 之光輕合效率當作CER (Coupling Efficiency Read)的情 81135 -20- 1240264 況,就成立以下的關係
CEW> CER 即使在依裝設於光碟裝置101之光碟102的種類差異,而 使導至光碟102之光束的光耦合效率不同的情況,亦為相 同。 因而,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光耦合效率,在對光碟記 錄資訊信號時與再生光碟中所記錄之資訊信號時,藉由變 更裝设於光碟裝置上之光碟的種類時進行切換控制,則即 使在光源侧未極端地增大記錄模式時與再生模式時的輸出 功率比,亦可在記錄模式時與再生模式時,因應所裝設的 光碟之種類的變更而大幅改變照射在光碟之記錄面上的光 束之位準。光耦合效率,係依光碟之種類、進行記錄再生 的兒錄區域之差異、進行記錄再生的記錄層之差異,並因 應照射在成為最適當之記錄或再生時之信號記錄面上的光 束之光功率而可變控制。光搞合效率,係成為最適當之信 唬:錄面上的光功率越大就變得越大。另夕卜 光學頭之光學系的構成,而使光 再风 ^ ^ ^ ^ ^ 吏先耦$效率與照射在光碟之 錄面上的光束之光功率之關係變成相反的情況。 發明之光碟裝置,在資訊信號之記錄模式時與 再生模式時,或是可根據被裝 再生之今# <光碟的種類、進行記錄 冉玍 < 记錄區域的差異、或進 異,而分別將最適當的位準之光束0S| ^己,录層之差 *上並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再生束二==記錄 生特性。 1』獲侍艮好的記錄再 81135 -21 - 1240264 其次,就本發明構成光學頭之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的作 用,更進一步具體加以說明。 首先,在將未使用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情況的光耦合 效率當作CEO,將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通過光比率,於 信號記錄時當作TW,於信號再生時當作TR時,會成立以下 的關係。 信號記錄時之光耦合效率(CEW),將成為如下,
CEW = CEO X TW 信號再生時之光耦合效率(CER),將成為如下。
CER = CE0XTR 當將光束所需之記錄面聚光量於信號記錄時當作PW,於 信號再生時當作P R時,而將光源中之光束所需的輸出,於 信號記錄時當作LDW,將信號再生時當作LDR時,會成立 以下的關係。 亦即,信號記錄時之LDW,將成為如下, LDW = PW/CEW = PW/(CE0XTW) 再生時之LDR,將成為如下。 LDR = PR/CER = PR/(CE0 X TR) 其次,光源之光輸出所需的動態範圍LDW/LDR,係顯示 如下。 LDW/LDR = (PW/PR)X(TR/TW)
另外,在未使用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的情況,與TR=TW 81135 -22- 1240264 的情況相同。如此,在本發明之光碟裝置卜出射光束之 光源的光出所需的動態範園,就可能只使光耦合效率可 變元件之透過光比率之比的部分產生變化。 其八本x纣將規格形成不同之複數種類的光碟選擇性地 裝設在-個光碟裝置中並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再生的情 況。作為將規格形成不同的複數種類之光碟,係如上所述, 除了將記錄方式形成不同的光碟之外,亦有將信號記錄層 <•又成夕層的夕層型之光碟、將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再生時 的旋轉速度形<高速纟光環等種#的光碟。 使用半導體雷射,以作為構成選擇性地使用將該種規格 形成不同之光碟的光碟裝置之光學頭的光源。該半導體雷 射’其雷射振盛很穩定’將雷射雜訊十分地變小的光輸: 5又為4 mW,將光輸出最大額定值設為60 mw。 士對某特定規格之第—光碟心特性被要求之光束的信號 圮錄面進行信號記綠時之聚光量pw (a)、及進行信號 時之聚光量PR (A),係設為如下。 ’
PW (A) = 20 mW 對其他規格之第二光❹的特性被要求之光束嶋 =面進仃信號記錄時之聚光量pw (B)、及進行信號再4 之聚光量PR (B),係設為如下。 PW (B) - 10mW PR (B) = ΐχηγ/ 81135 -23- l24〇264 在該情況下,每y 土 ππ 1 u 、> 田禾使用光輕合效率可變機構時,光源之 光輪出的動態範圍,可顯示如下。 [光源之光輻出的動態範圍]=6〇 mW/4㈤界=15 θ在光碟I #號記錄面上所需要的光輸出之動態範圍,可 顯示如下。 [所而要之光輸出的動態範圍]=LDw (a)/ldr (b) ==PW (A)/PR (B) = 20 mW/1 mW = 20 亦P光源之光輸出的動態範圍,由於小於在光碟之信 #“己錄面上所需要之光輸出的動態範圍,所以在該光源之 原先狀態下,無法進行良好之資訊信號的記錄再生。 另方面,當使用構成本發明之光碟裝置之光碟的光耦 合效率可變機構時,將成為如下。 當將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設為丁丨= 100%、T2 = 50%,而對第—光碟A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時 設為τι,進行第二光碟B之再生時設為丁2時,關於所需要 之光輸出的動態範圍,就可顯示如下。 [所需要之光輸出的動態範圍]=LDW (a)/ldr (B) =(Pw (A)/PR (Β)Χ(Τ2/Τ1) =(20 mW/Ι mW)X(5〇%/l〇〇〇/0) ^ 1〇 如此’由於所需要之光輸出的動態範園小於光源之光輸 出的動態範圍,所以在光源之光輸出的動態範圍以内,可 對第一光碟A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及可進行來自第二光碟 B之資訊信號的再生。 81135 -24- 1240264 在該情況下,當將構成光學頭之光學系的設計設定為 CEO = 40%時,對第一光碟A進行信號記錄時的光耦合效率 CE1、及進行記錄於第二光碟B中之資訊信號之再生的信號 再生時之光耦合效率CE2,將成立以下的關係。 CE1 =CEO X ΤΙ =40% CE2 =CEO X T2 =20% 因而,所需要的光源之光輸出,會成為如下。 亦即,對第一光碟A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時,將成為如下,
LDW (A) = PW (A)/CE1 = 20 mW/40% = 50 mW 進行記錄於第二光碟B中之資訊信號的再生時,將成為如 下。
LDR (B) = PR (B)/CE2 = 1 mW/20% = 5 mW 如此,就可對光源之光輸出最大額定值60 mW,以有餘 裕之光輸出50 mW來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同時對可充分 減小雷射雜訊之光輸出4mW以有餘裕之光輸出5 mW來進 行良好的資訊信號之再生。 此時,關於第一光碟A之信號再生時,將成為如下。
LDR (A) =PR (A)/CE1 = 2 mW/40% = 5 mW
LDR (A) =PR (A)/CE2 = 2 mW/20% = 10 mW 關於第二光碟B之信號記錄時,將成為如下。
LDW (B) = PW (B)/CE1 = 10 mW/40% = 25 mW 81135 -25- I240264
DW (B) = PW (B)/CE2 = 10 mw/20°/〇 = 50 mW 、月況光耦合效率,亦可使用CE1及cE2中之一個。 ^卜 > 後面所述,在資訊信號之記錄再生時使光♦馬合 :::產生變化的情況,由於在切換時需要一定的時間,所 以較f簡便是騎第—光碟A,於記錄再生時使用CE1,而 關於第-光碟B,則於記錄再生時使用CE2。 在本發明之光碟裝置中所用的光碟中,若在光碟上預先 記錄有推薦記錄再生功率之資訊的話,則可根據該資訊來 控制記錄再生功率,且即使裝設有哪一個光碟亦能以推薦 記錄再生功率來實現資訊信號之記錄再生。 j此,係將某規格之光碟的推薦記錄功率設為pwQ,將 推薦再生功率設為PR〇,將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通過光比率 大略為100%時的光耦合效率設為4〇%,將降低光耦合效率 可菱機構通過光比率時的光耦合效率設為2〇%,將假設的 pwo之範圍設為9爪…至22.5 mW,將pR〇之範圍設為〇 9 mw 至 2.25 mW。 如圖3所示,判別自光碟讀取的PR〇、pw〇之組合,係為 (A)、(B)、(Cl)、(C2)之四個區域中的一個,並各別依此決 定記錄模式及再生模式之衰減狀態,即光耦合效率可變機 構之通過光比率是設定在其中一個。 亦即’當考慮光學頭中所用的光源之動態範圍時,在 PROS 1.6 mW下,就有必要降低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 光比率’而在PWO^ 12 mW下,就有必要提昇光耦合效率可 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 81135 -26- 1240264 因而’在圖3中(A)之範圍内,由於在再生模式中有必要 降低光輕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而在記錄模式中 則任一個均可,所以當考慮切換操作所需的時間時,較佳 者係經常預先降低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 在圖3中(B)之範圍内,由於在再生模式中有必要提昇光 2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而在記錄模式中有必要 降低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所以有必要依記 錄杈式及再生模式之切換,來切換衰減狀態。 在圖3中(C1)之範圍内,由於在再生模式中任一個均可, 而在⑽模式中亦任—個均彳,所以可經常預先提昇光摘 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 在圖3中(C2)之範圍内,由於在再生模式中任一個均可, 而在Z錄模式巾有必要提昇光_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 考慮切換操作之時間人力時,較佳者係經常 預先k昇光搞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 中(C1)及(C2)之範圍内,只要任一個經常預 昇先耦δ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光比率即可。 在使用收容有光碟之决 已# &、上# 先莱片匣的情況,可將顯示相應於 已收谷义光碟的推蔑 情況,顯示推薦吃錄再’“功率的資訊設在卡匿中。該 部分上設置力率的資訊,可藉由在似- 可進行如上述的處理即可識別圖3所示之四個區域,且 不限於此,光耦合效 範圍内,亦可適告地—值,在滿足光源之動態範圍的 口又疋。亦可依情況,設計三個以上之 81135 -27. 1240264 複數個光耦合效率。在該情況下,可容易製造光源。本夺L 明所適用的光學頭,即使不使用特殊的光源,亦可對應將 各種之規格形成不同的光碟,以獲得良好的資訊信號之記 錄再生特性。 其次,說明選擇性地使用設置複數個記錄層之多層光碟 與記錄層為單層之光碟的光碟裝置1 〇 1之控制順序。 在該光碟裝置101中,當裝設有任一個光碟102時,就以 小於多層光碟中記錄資訊信號時所用的光束之最適當記錄 功率,例如以再生單層之光碟時所用之光束的再生功率, 來讀出記錄於被裝設之光碟102之TOC區域中的光碟片種 別資料。在被讀出的資料係顯示多層光碟時的情況,係將 光學頭104設定在多層光碟之記錄再生功率及光耦合效率 上。 其次,就選擇性地使用如上之多層光碟與單層光碟之光 碟裝置101的記錄模式與再生模式之切換動作加以說明。 圖4A至圖4D,係顯示雷射光隨著光碟裝置丨〇丨之記錄模 式與再生模式之切換動作所產生之狀態的時序圖;圖4a係 顯示聚光在光碟102之信號記錄的光量,即盤面功率pp;圖 4B係顯示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雷射光的透過率卜;圖4c 係顯示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的輸出Pm ;圖41)係 顯示雷射出射功率Pui變化。 在該光碟裝置101中,如以下所示’在液晶元件214之響 應開始後,因應來自系統控制器107之指令而測量時序,雷 射控制部121則進行記錄模式W、再生模式!^之切換。 81135 -28- 1240264 亦即,在再生模式R時,以液晶元件2 1 4產生具有作為半 波長板之功能的相位差之方式,依伺服電路部1 〇9提供適當 的施加電壓,且如圖4B所示,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透過 率Ρτ被設定在50%。此時,如圖4D所示,雷射出射功率Pu, 會成為5 mW,且雷射雜訊少而可獲得良好的再生特性。 在將光碟裝置1 0 1從再生模式R切換成記錄模式W時,首 先因應來自系統控制器107之指令,可依伺服電路部1〇9變 更對液晶元件2 14的施加電壓,並使液晶元件2丨4之相位差 產生變化。 隨著液晶元件2 14之響應,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透過率 Ρτ會如圖4B所示從50%變化至1〇〇%,而依自動功率控制器 艾動作,雷射出射功率!^會如圖4D所示從5 mW變化至2 $ mW。此時,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pM,亦 會依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透過率Ρτ之變化及雷射Z射功 率Ρυ<變化而降低。此時,由於液晶元件之響應速度有限, 所以在其響應之過渡期的記錄準備WP中,如圖4Α所示,聚 光在光碟上的功率Pp會保持於設為再生功率的狀態 : 光分歧1監視器之輸出Pm,係介以前置放大器120而輸入至 伺服電路部109,且如圖4C所^在預設之輸出位準 罐以下的階段中,如圖4B所示,會判斷光輕 = 機構之透過率Ρτ變成十分接近議的值,並介以系= 备107,因應信號調變及ECC塊1〇8之指令,從雷射控: 121產生仏號?己錄脈波pw,再如圖4d所示, ^ PU會被調變並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 射功率 81135 -29- I240264 其次’在從記錄模式w切換成再生模式R時,雷射控制部 1 2 1首先會因應來自系統控制器J 〇 7之指令,進行記錄模式 W、再生模式R之切換。在該狀態下,如圖所示,由於雷 射出射功率Pu低至2.5 mw所以雷射雜訊呈增加的狀態。 、在雷射輸出切換成再生功率之後,依來自系統控制器1〇7 ,指令可依伺服電路部109而變更對液晶元件214之施加電 壓’並使液晶元件2 1 4之相位差產生變化。 在因應液晶元件214之響應的再生準備期間、中,光耦合 效率可變元件之透過率匕會從1〇〇%變化至5〇%,而雷射出 射功率Pu會依自動功率控制之動作,從2·5 mw變化至5 讀,雷射雜訊會減少,而可檢測出良好的再生信號。此時, 量監視器之輸出Pm’會如圖4C所示,在超出預設之 二U:n的151 ’又’會判斷光耦合效率已充分降低,並開始 門《再生。依情況’在切換至再生模式㈣,就立即 開進行信號再生,亦可在依雷射雜訊而於再生,號中產 生錯誤的期間舌巧A 土 、丹王1口姽宁產 之幹出p / ^。匕時,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 之知出Pm,亦如圖4C所示,合佑#鉍人、+玄、 過率Ρτ之變化及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透 —产 辑射出射功率Ρυ之變化而提昇。 …尤會發生如下的不“青況。 首先’在從再生模式R切換 輸出高的狀態,即光輕合效率:“二’二於係在光 作,所以在欲獲得超出半導體之:幵1進们己錄動 輸出之情況恐有損傷雷射元::虞。"取大頸定值的 81135 -30- 1240264
在從記錄模式w切換至再生模式R 的狀態,即繼效率大的狀態開始進==輸出低 雷射雜訊會多,而無法獲得&好的 力作’所以 動作後,當先減小光耦合效率時,在又、在n己錄 射之光輸出最大額定值的輸出之 、^超A半導體雷 虞。 的細出^兄恐有損傷雷射元件之 因此,藉由使用上述之本例的順一二 生模式之切換動作,則即使$錄 以錄棱式與再 比1十ΠΓ云“ 再生時之光束的輸出 蚀’ 地減小再生時的雷射雜訊,且可實現即使 用先輸w大額定值小的光源亦可獲得良好的記錄再生 ί:ί之光:裝置:然後’為了不產生如上述之雷射元件的 ^ 及寺待先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可 艾動作確貫完成的時間,來開始進行記錄再生,或依一些 手法來檢討及控制可變動作之0N/0FF(光镇合效率 一 即可。 作為檢測可變動作之0N/0FF(光槁合效率之增減)的手 法’可考慮如下之手法。 例如’在機構上進行可變動作時,可使用位置感測器來 了解驅動狀態。藉由使用半導體雷射之後側監視器㈣^ momtor)端子’亦即,使用來自監視朝與出射方向相反之方 σ出射的光之艾光元件的輸出,或是在未到達光碟上之資 ρ仏號之η己錄再生中未被利用的光束設置受光元件來檢測 一部分,亦可檢測出光輸出之變化。 在依光束分離膜而可改變光之分歧比率的情況,係如上 81135 -31 - j24〇264 所述’只要設置受光元件來檢測被分歧之光功率即可。 其次,參照圖示之流程_加以說明本” 装置之動作。 疋朱 首先,說明使用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 在記錄模式與再生模式之切換中使光輕合效率產生變化的 狀態。作為光碟裝置之動作模式,有記綠模式、再生模式 及待機模式之三個狀態。當以「w」表示記錄模式,以「r 表示再生模式,以「-」表示待機模式時,就有如下之動 作模式的切換。 [R— W 一 W_R— R— R— w— R— w_r_r] 使光搞^文率產m ’即作為衰減狀態之切換的時 序,可考慮如下三種。 (1)在待機狀態下,保持目前的衰減狀態,且在接受下— 個:再生」或「記錄」之指令之後進行衰減狀態之切換。 孩情況的動作,係顯示於圖5及圖6中。 ⑺在待機狀態下’經常設在光摘合效率低的衰減狀態, j只在接党記錄指令時,才切換成光耦合效率高的衰減狀 怨。该情況之動作,係顯示於圖7及圖8中。 (3)在待機狀怨下,經常設在光耦合效率高的衰減狀態, f只在接受再生指令時,才切換成光耦合效率低的衰減狀 怨。该情況之動作,係顯示於圖9及圖丨〇中。 以下’將說明該等(1)〜(3)之例。 首先參肤圖5及圖6,說明在待機狀態下,保持目前的 衰減狀態,且在接受下一個再生或記錄之指令之後進行衰 81135 -32- 1240264 減狀態之切換的情況。 在待機狀態下,系統控#1|||1()71 態,且在接受下-個再生或記錄之指令之後二:= 咸狀 之切換的情況’當接受記錄指令時,就如圖5所=^態 tl開釓而在下一個步驟st2中,控制液晶施‘ 別液晶施加電壓是否A妒古 i ’並判 「Open」之電壓),若液"门不馬口放率的電壓(對應 壓則前進至步驟st3,若為降低# 冬勺私 降低先耦合效率的電壓則前進至 4st4。在步騾st4中,系統控制器ι〇7,會“ 電壓,並將液晶施加電壓當作提古井鯉人夜日曰她加 私蜃田作挺同先耦合效率之電壓(對
Pen」之電壓),並前進至步驟⑴。在步驟⑴中ς 控制器心會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ΐ6之輸出 是否低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卜均。若低於指定的設定值 (基準值Poff则進至步驟st5,若未低於指$的設定值(基 準值PW)則停留在步驟st3中。在步驟仍中,系統控制器 107 ’會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SB之輸出的變化 中田度已小於扣走之设定幅度的時間是否已經過指定的設定 時間。*已小於指足之設定幅度的時間被判斷已經過指定 的設足時間時就前進至st6,而當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 時間被判斷並未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以上時就停留在st5 中在步馭st6中,系統控制器107,會使記錄動作開始。 若已變成記錄動作結束時,就前進至下一個步驟sn,並結 束記綠動作,而光束之輸出會回到再生功率,且移行至待 機模式,並在步驟st8中結束動作。在待機狀態下,光源係 81135 -33- 1240264 處於再生功率。 >其次’在待機狀態下,系統控制器107,係在保持目前的 衰減,態,且幻矣受下一個再生4記錄之指令之後進行衰 減狀態之切換的情況,當接受再生指令時,就如圖6所示, 在步驟st9開始’而在下一個步驟sU〇中,控制液晶施加電 壓,並判別液晶施加電壓是否為降低光耦合效率的電壓(對 應Close」< 電壓),若液晶施加電壓為降低光耦合效率 2電壓貝W進至步驟stll,若為提高錢合效㈣電壓則 則進土步% st 12。在步驟st 1 2中,系統控制器【〇7,會控制 液晶施加電壓,並將液晶施加電壓當作降低光耦合效率之 電壓(對應「Close」之電壓),並前進至步驟仙。在步驟仙 中,系統控制器1〇7,會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 疋輸出是否高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p〇n)。系統控制器 1〇7’若高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p〇n)則前進至步驟以13, 若未高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Pon)則停留在步驟su丨中。 在步驟stl3中,系統控制器107,會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 檢測元件216之輸出的變化幅度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 時間是否已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以上。系統控制器1〇7,當 判斷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已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 時就前進至Stl4,而當判斷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 被判斷並未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時就停留在以13中。在步 驟SU4中,系統控制器107,會使再生動作開始。然後,$ 統控制器107,若已變成再生動作應結束時,就前進至下二 個步驟SU5,並結束再生動作,且移行至待機模式,並在 81135 -34- 1240264 步驟sU6中結束動作。在待機狀態下,光源係處於再生功 率。 其次,參照圖7及圖8說明在待機狀態下經常設在光搞合 效率低的衰減狀態’且只在接受記錄指令時,才切換成光 耦合效率南的衰減狀態之情況。 系統控制器107,係在待機狀態下經常設在光搞合效率低 的衰減狀態’ 1只在接受記錄指令時,才切換成光镇合效 率高的衰減狀態之動作中’當接受記錄指令時,就如圖7 所示,在步驟SU7開始,而在下一個步驟⑽中,控制液晶 施加電壓,並將液晶施加電壓設為提高光耦合效率的電壓 (對應「Open」之電壓)’再前進至步驟sU9。在步驟su9中, 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是否低於指定 =設定值(基準值Poff)。系統控制器1〇7,若低於指定的設 疋值(基準值p〇ff)則前進至步驟st2〇,若未低於指定的設定 值(基準值Poff)則停留在步驟stl9中。在步驟_中,系統 控制器107,會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 的變化幅度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是否已經過指定 的5又定時間。系統控制器丨〇7,當判斷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 度的時間已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時就前進至st21,而當= 斷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被判斷並未經過指定^設 疋時間以上時就停留在st2〇中。在步驟st2丨中,系統控制器 107,會使1己錄動作開始。系統控制器1 ,若已變成記錄 動作結束時,就前進至下一個步驟st22,並結束記錄動作, 且移行至待機模式,並前進至步驟st23。在步驟st23中,系 81135 -35- 1240264 4制益1G7 ’會控制液晶施加電壓,並將液晶施加電壓設 :降低光搞合效率的電壓(對應「cl〇se」之電壓),再前進 步I st24 °在步驟st24中’系統控制器旧,會移行至待 機模式,並在步驟st25中結束動作。另外,在該待機狀態 下’光源係處於再生功率,且使液晶施加電壓處於降低光 輕合效率的電壓。 更且,系統控制器1〇7,係在待機狀態下經常設在光耦合 :文率低的衰減狀態,且只在接受記錄指令時,才切換成光 韓合效率㈣衰減狀態之動作中’當接受記錄指令時,就 如圖8所示,在步驟⑽開始,而在下一個步驟如中,判 =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是否高於指定的 設疋值(基準值P〇n)。系統控制器1〇7,若高於指定的設定 值(基準值pon)則前進至步驟st28 ’若為指定的設定值(基準 ,P〇n)以下則停留在步驟他中。在步驟似中,系統控制 Μ 107曰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的變 上度已小於U之設定幅度的時間是否已經過指定的設 定時間以上。系統控制S i Q7,當軌跡判斷已小於指定之設 疋巾田度的時間已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以上時就前進至 s:29 ’而當判斷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被判斷並未 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以上時就停留在st28中。纟步驟⑽ 中’系統控制器107’會使再生動作開始。系統控制器1〇7, 在再生動作應結束時,就前進至下-個步驟st3G,並結束 再生動作’且移行至待機模式,並在步驟仙結束動作。 另外,在該待機狀態下,光源係處於再生功率,且使液晶 81135 -36- 1240264 她加電壓處於降低光耦合效率的電壓。 參,圖9及圖職明在待機狀態下經常設在光•禺合 ==蝴態’且只在接受再生指令時,才切換成光 &放率低的衰減狀態之情況。 ^统控制器1G7,係在待機狀態下經常設在光_合 =1 態’且只在接受再生指令時,才切換編合效 阱一-哀減狀悲《動作中,當接受記錄指令時,就如圖9 :在步驟st32開始,而在下一個步騾st33中,判別光分 ,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是否低於指定的設定值 準值Poff)。系統控制詻丨〇7,若低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 值崎)則前進至步驟st34,若未低^指^的設定值(基準值 p^f)則停留在步驟st33中。在步驟心中,系統控制器1〇7, 會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的變化幅度 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是否已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 以上。系統控制器107,若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已 ”過指定的設定時間則前進至心,#已小於指定之設定 中田度的時間並未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則停留在8^4中。在 步铢st35中,系統控制器丨〇7,會使記錄動作開始。然後, 系統控制器107’若已變成記錄動作應結束時,就前進至下 -個步驟st36,並結束記錄動作,且回到再生功率,移行 f待機模式’並在步驟st37中結束動作。在此,在待機狀 悲下,光源係處於再生功率,而液晶施加電壓係設為提高 光耦合效率的電壓。 其’入,系統控制器1 07,係在待機狀態下經常設在光耦合 81135 -37- 1240264 衰減狀態,且只在接受再生指令時,才切換成光 示,在步驟爛始,而在下一個步驟§二 全並將履日日犯加電壓設為降低光耦合效率 的電壓(對應「Ci〇se夕兩默、^ . dose」惑包壓),再可進至步驟以4〇。在步 _中’系統控制器107,會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叫 疋件:此輸出是否高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p〇n)。系統 控制器1〇7 ’若高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Ροη)則前進至步 驟st4l ’若未高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ρ〇η)則停留在步驟 s:40中。在步驟叫中,系統控制器1〇7,會判別光分歧量 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 i 6之輸出的變化幅度已小於指定之抓 定幅度的時間是否已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以上。系統控: 器1〇7,=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已經過指定的設定 時間則刖進至st42,若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並未 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則停留在州中。在步驟_中,系統 控制器107,會使再生動作開始。然後,若已變成再生動作 應結束時,系統控制器107,就前進至下一個步驟討43,並 結束記錄動作,且前進至步驟以44。在步驟“44中,系統控 制10 7曰控制液晶施加電壓,並將液晶施加電壓設為提 向光耦合效率的電壓(對應r〇pen」之電壓),再前進至步 驟st45。在步驟st45中,移行至「待機」模式,而在步驟“46 中結束動作。 又’為了對規格形成不同之複數種類的光碟進行資訊信 號之1己錄再生,而如圖11所示,系統控制器丨〇7,會在步驟 81135 -38- 1240264 st47中開始,且在下一個步驟st48中,控制液晶施加電壓, 並設為降低光耦合效率之電壓(對應「cl〇se」之電壓),且 將光碟之記錄面上的照射光束之輸出(盤面功率)設定在指 定值,例如0.9 mW (min),並前進至步騾st49。系統控制器 107,會在步驟st49中,判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 之輸出是否咼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p〇n (對應〇·9㈤貿之 值))。另外,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由於 係依盤面功率之設定而變化,所以設定值(基準值p〇n)之值 了適田π又足。系統控制益1 〇7,若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 件216之輸出高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ρ〇η)則前進至步驟 st50,若未高於指定的設定值(基準值ρ〇η)則停留在步驟 st49中。在步驟st50中,系統控制器1〇7,會判別光分歧量 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之輸出的變化幅度已小於指定之設 足幅度的時間是否已經過指定的設定時間以上。系統控制 备1 07 ’若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已經過指定的設定 時間則前進至st51,若已小於指定之設定幅度的時間並未 經過指足的設定時間則停留在st5Q中。在步驟⑴i中,系統 控制器107,會開始光學頭之聚焦伺服動作(聚焦ON),並前 進至步驟st52。在步驟st52中,系統控制器1()7,會使光學 頭移動至光碟之最内周位置,並前進至步驟奶3。系統控 制器107,在步驟st53中,會檢測推薦記錄功率pw〇及推薦 再生功率PRO,並前進至步騾st54。 口在步驟st54中,系統控制器1〇7,會判別推薦再生功率pR〇 是否小於指定值,例如16mW。系統控制器ι〇7,若推薦再 81135 -39- 1240264 生功率PRO小於指定值則前進至步驟st55,若推薦再生功率 PRO不小於指定值則前進至步驟st58。在步驟“55中,系統 控制器1〇7,會判別推薦記錄功率PW〇是否大於指定值;、例 如12 mW。若推薦記錄功率PW〇大於指定值則前進至步驟 st56,右推薦記錄功率pw〇不大於指定值則前進至步驟 st57 〇 + 在步騾st56中,系統控制器107,會將衰減型式判別為圖 3所示之(A),並依該判別結果,控制液晶施加電壓。在步 驟st57中,系統控制器1 〇7,會將衰減型式判別為圖3所示 之(B)並依居判別結果’控制液晶施加電壓。在步驟s〖5 8 中,系統控制器107,會將衰減型式判別為圖3所示之(c) ((Cl)或(c2)) ’並依該判別結果,控制液晶施加電壓。 如圖12所示,本發明之光學頭104,亦可由將光耦合效率 可變機構設在光源與分光機構間之光學路徑上的光學元件 及分光機構所構成。 圖12所示之光學頭1〇4,係包含有半導體雷射元件212、 準直透鏡213、液晶元件(偏光狀態可變型)234、第一光束 分離器218、第二光束分離器 224、FAPC (Front Auto P0wer Control)用檢測元件219、物鏡220、檢測透鏡221、多透鏡 222、及光檢測元件223,該等的各光學零件係個別安裝所 構成。該等的各光學零件,係個別被安裝。 驅動半導體雷射元件212的電流12,係從光學頭1 〇4之雷 射控制邵1 2 1供給。對液晶元件2 14之施加電壓,係由伺服 電路部109所控制。另外,雷射控制部12 1,亦可搭載於光 81135 -40· 1240264 學頭之外部,或搭載於光學頭上。 當說明圖1 2所示之光學頭1 〇4的光學路徑時,該光學頭 1 04 ’係使自半導體雷射2 1 2出射的光束,入射至準直透鏡 221並轉換成平行的光束再入射至液晶元件234上。 液晶元件234,係根據施加電壓而改變偏光狀態。透過液 晶元件234之光束,係以偏光之狀態產生變化的狀態,入射 至第一光束分離器218上。 第一光束分離器218,係以使p偏光透過大致1〇〇%,使s 偏光反射大致100%的方式形成,當由液晶元件234所提供 的相位差正好為N波長(N為整數)時,大致1〇〇%的光束會透 過第一光束分離器218。 另一方面’在處於液晶元件234所產生的相位差從N波長 偏私半波長之狀態時’偏光方向會旋轉45度,而大致5 0% 的光束會透過第一光束分離器218,殘餘之大致50%的光束 則會被反射。 在第一光束分離器218中反射的光束,係入射至第二光束 分離器224中。第二光束分離器224中反射的光會受光於光 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該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 件216之輸出’係成為對應半導體雷射元件212之發光輸出 與第光束分離器218之光分歧率的積者,且成為大致對應 孩光學頭104之光耦合效率者。另外,成為在光耦合效率高 時’入射至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 16的光量會減少, 而在光耦合效率低時,入射至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 2 1 6的光I會增加之關係。入射至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 81135 -41 - 1240264 件2丨6的光量,係與100%_ [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通過率 (%)]成正比的*。該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216的輸 出,係送至前置放大器120。 透過忒第一光束分離器224的光,係入射至監視朝光碟 102之仏唬圯錄面的光束之光量用的FApc用檢測元件21 9 上。該FAPC用檢測元件219的輸出,係送至雷射控制部 121,並執行自動功率控制。亦即,雷射控制部121,係以 來自FAPC用檢測元件219之輸出成為指定值的方式,來控 制半導體雷射元件2 12之發光輸出。利用該控制,光碟丨〇2 之T*己錄面上的照射光束之輸出就會成為一定。另外,在光 碟102之記錄面上成為指定值之照射光束的輸出值,係如上 所述’在記錄模式時與再生模式時為不同的值,亦會因光 碟之種類等而異。另外,光束,係在採用光調變記錄方式 之光碟裝置101中所用的光學頭104中,成為脈波發光。 來自由光束分離器218所分離,且透過該光束分離器218 之半導體雷射元件21 2的光束,係入射至物鏡22〇中。物鏡 220 ’係使入射至光碟1 〇2上的光束收敛在光碟1 〇2之信號記 錄面的某一點上並予以照射。物鏡220,係根據檢測自光碟 102反射之反射光所得的聚焦錯誤信號及執跡錯誤信號,而 朝與物鏡220之光軸呈平行的方向之圖丨2中箭號ρ方向之聚 焦方向、及正叉於物鏡220之光軸的方向之圖12中箭號τ方 向之軌跡方向驅動。 自光碟之記錄面反射的反射光,會再次介以透鏡22〇,而 入射至第一光束分離器218。在第一光束分離器218,相應 81135 -42- 1240264 於反射率的光量之光束會反射分離。 由弟一光束为離杂2 1 8所分離的反射光,會在檢測透鏡 2 2 1上轉換成收叙光’並利用多透鏡2 2 2賦予依非點收差法 而取得聚焦錯誤信號用的非點收差,再由光檢測元件223 來受光。根據光檢測元件2 2 3之檢測輸出,可獲得聚焦錯誤 信號、軌跡錯誤信號及RF信號。 更且,如圖13所示,本發明之光學頭1〇4,亦可由光耦合 效率可變機構設於光源與分光機構間之光學路徑上的光學 元件所構成,该光學頭1 〇 4,係包含有半導體雷射元件2 1 2、 準直透鏡213、成為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液晶元件(透過 率單獨變化型)254、成為分光機構之第一光束分離器218、 FAPC (Front Auto Power Control)用檢測元件219、物鏡 220、檢測透鏡221、多透鏡222、及光檢測元件223,該等 的各光學零件,係個別被安裝。 驅動半導體雷射元件212的電流I;,係從光學頭1〇4之雷 射控制部121供給。對液晶元件214之施加電壓,係由伺服 電路部109所控制。另外,雷射控制部121,亦可搭載於光 學頭之外部,或搭載於光學頭上。 來自半導體雷射元件2 1 2内之未圖示的後側監視用受光 部之輸出Bp,係供至前置放大器120。對透過率單獨變化型 之液曰曰元件254的施加電壓,係由伺服電路部109所控制。 當說明圖1 3所示之光學頭1 〇4的光學路徑時,該光學頭 104 ’係使自半導體雷射2 1 2出射的光束,入射至準直透鏡 221並轉換成平行的光束再入射至液晶元件254上。 81135 -43- 1240264 液晶元件254,係根據施加電壓而改變偏光狀態。透過液 晶元件254之光束,係以偏光之狀態產生變化的狀態,入射 至第一光束分離器218上。 第一光束分離器218,係以使p偏光透過大致loo%,使s 偏光反射大致100%的方式形成。由於相位差並未依液晶元 件254而提供,所以接近大致100%的光束會透過第一光束 分離器218。 在第一光束分離器2 1 8中些微反射的光束,係入射至監視 朝光碟102之信號記錄面的光束之光量用的fapc用檢測元 件2 1 9上。該FAPC用檢測元件21 9的輸出,係送至雷射控制 部121 ’並執行自動功率控制。亦即,雷射控制部丨21,係 以來自FAPC用檢測元件2 1 9之輸出成為指定值的方式,來 控制半導體雷射元件2 12之發光輸出。利用該控制,照射在 光碟102之信號記錄面上的光束之輸出就會成為一定。來自 後侧監視用受光部的輸出,係成為與半導體雷射元件2 j 2 之發光輸出成正比的輸出。 另外’在光碟1 02之信號記錄面上成為指定值之照射光束 的輸出值’係如上所述,在記錄模式時與再生模式時為不 同的值’亦會因光碟之種類等而異。另外,光束,係在採 用光剩變記錄方式之光碟裝置1 〇 1中所用的光學頭1 中, 成為脈波發光。 來自透過第一光束分離器218之半導體雷射元件212的光 束,係入射至物鏡220中。物鏡220,係使入射至光碟1〇2 上的光束收斂在光碟1〇2之信號記錄面的某一點上並予以 81135 -44- 1240264 恥’。为鏡220’係根據檢測自光碟102反射之 的聚焦錯誤信μ # π、 反射《反射光所得 平行的方Θ、[^ I·曰誤信號,而朝與物鏡220之光軸呈 千丁的7向<圖13中箭號f方向之聚焦方向、及正交於物二 二光:的方向之圖13中箭號τ方向之軌跡方向;;“ ^ 記錄面反射的反射光,會再次介以透鏡220,而 入射…光束分離器218。在第一光束分離器218,相應 於反射率的光量之光束會反射分離。 ^ 由弟-光束分離器218所分離的反射光,會在檢測透鏡 221上θ轉換成收斂光,並利用多透鏡222賦予依非點收差法 而取仔聚焦錯誤信號用的非點收差,#由光檢測元件223 來受光。根據光檢測元件223之檢測輸出,可獲得聚焦錯誤 信號、軌跡錯誤信號及RF信號。 其次,參照圖14Α至圖14D說明使用圖13所示構成之光學 頭104的光碟裝置之記錄模式與再生模式的切換動作。 圖14Α至圖14D係顯示雷射光隨著光碟裝置ι〇1中之記錄 模式W與再生模式R之切換動作而產生的狀態之時序圖;圖 14 Α係顯示聚光在光碟1 〇 2之信號記錄面上的光量,即盤面 功率Pp ;圖1 4B係顯示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雷射光的透過 率Ρ τ,圖14 C係顯不後側監視器輸出B p之輸出位準;圖14 D 係顯示雷射出射功率Pu之變化。 即使在使用本例之光學頭104的光碟裝置中,亦如圖14C 所示,藉由在後侧監視器輸出Bp上設定基準值Pon、Poff之 基準位準,亦可進行與使用前述圖2所示構成之光學頭1 〇4 的光碟裝置1 〇 1同樣的控制。 81135 -45- 1240264 使用圖13所示之光學頭104的光碟裝置1〇ι,係如以下所 示,在液晶元件214之響應開始後,因應來自系統控制器1〇7 之指令而測量時序,雷射控制部121則進行記錄模式…、再 生模式R之切換。 亦即,在再生模式R時,液晶元件254,係藉由利用伺服 電路部109來碉整施加電壓,則如圖14B所示,透過率卜可 設定在50%。此時,如圖14D所示,雷射出射功率%,會成 為5mW,且雷射雜訊少而可獲得良好的再生特性。 在將光碟裝置101從再生模式R切換成記錄模式…時,首 先因應來自系統控制器107之指令,可依伺服電路部1〇9變 更施加在液晶元件214上的施加電壓,且如圖14B所示使 液晶元件254之透過率ρτ產生變化。 如圖14Β所示,液晶元件254之響應時間中的記錄準備之 期間WP中,液晶元件254之透過率匕會從5〇%變化至 〇 /〇而依自動功率控制器之動作,可如圖14D所示,雷 射出射功率會如從5 mW變化至2.5 mW。此時,後側監視器 輸= BP,亦會如圖14C所示,因應液晶元件乃斗之透過率卜 〈變化及雷射出射功率〜之變化而降低。&時,由於液晶 几件〈響應速度有1¾,所以在其響應之過渡期,即記錄準 備之期間Wpt,聚光在光碟1〇2之信號記錄面上的光束之 功:可維持於再生功率。來自後側監視器之輸出BP,係介 以則置放大器120而輸入至伺服電路部1〇9,且在預設之輸 ::立:基準值Poff以下的階段中,會判斷液晶元件254之透 °率又成十刀接近丨〇〇%的值,並介以系統控制器1 〇7,因 81135 -46- 1240264 ==二⑽之指令,從雷射控制部121輸出信 ^行资且田射出射功率Pu會被調變並對光碟102 進仃貝矾信號之記錄。 其次’兹說明將光碟裝置1〇1自吃 式R之動作。 自记錄換式W切換成再生模
在k s己錄模式w切換成再峰邀斗、D 生挺式R時,雷射控制部12 1首 :二:來自系統控制器107之指令,進行從記錄模式…至 & 切換。該狀態’亦即’在再生準糾之初期狀
:::圖14〇所示,由於雷射出射功率Pu,會低至2.5 mW 所以雷射雜訊呈增加的狀態。 时“射輸出切換成再生功率之後’彳因應來自系統控制 备斷指令,依伺服電路部109而變更對液晶元件254之施 加電壓,並使液晶元件254之透過率產生變化。 在液晶元件254之響應時間中的再生準備之期間、中,如 圖14Β所示,液晶元件254之透過率卜會從丨嫩。變化至 观,依自動功率控制之動作,如圖14D所示,雷射出射功 率Pu會從2.5mW變化至5mW,雷射雜訊會減少,而可檢測 出艮好的再生信號。此時,如圖14C所示,在後侧監視器輸 出BP超出預設之基準值Pon的階段,會判斷液晶元件254之 透過率Ρτ已充分降低,並開始進行資訊信號之再生,以作 為再生光碟102中所記錄的資訊信號之再生模式R。依情 況,在切換至再生模式R時,就立即開始進行信號再生,亦 可在依雷射雜訊而於再生信號中產生錯誤的期間,重複進 行切換操作。此時,後侧監視器之輸出B p,亦如圖丨4 b所示, 81135 -47- 1240264 出射功率Pui 會依液晶元件254之透過率ρτ之變化及雷射 變化而提昇。 然而,在以上述以外之順序進行記錄模切與再生模式r 之切換動作時,就會發生如下的不良情況。 首^,在從再生模式R切換至記錄模式评中,由於係在光 輸出高的狀態,即光搞合效率小的狀態開始進行资訊位號 之記錄動作,所以在欲獲得超出半導體雷射之光輸出最大^ 額足值的輸出時,恐有因情況而損傷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虞。 在從記錄模式W切換至再生模式时,由於係在光輸出低 的狀態,即純合效率大的狀態開始進行資訊信號之再生 動作,所以雷射雜訊會多’而無法獲得良好的再生特性。 在記錄動作後’當先減小光搞合效率時,在欲獲得超出半 導體雷射之光輸出最大額定值的輸㈣,恐有因情況而損 傷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虞。 因此,藉由因應上述之本例的順序而進行記錄模式w與 再生模式R之㈣操作,則即使記錄時及再生時之光束的輸 出比小,亦可充分地減小再生時的雷射雜訊,且可實現即 使使用光輸出最大額定值較小的光源並可獲得良好的記錄 再生特性之光碟裝置。 另外,在上述各光學頭中,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亦可 使用波長板型液晶元件作為液晶元件’且不被限定於此, 亦可使用其他方式的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 以下’係就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具體的方式加以說明。 本發明之光學頭中所用白勺光耦纟效率1冑元件之第一方 81135 -48- 1240264 式,係使用可使光束之透過率或反射率產生變化的機構 者。亦即,藉由利用該機構使光束之透過率或反射率產生 變化,以使光核合效率產生變化。 本發明之光學頭中所用的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第二方 式,係使用將光束分歧成至少二個光學路徑的光學路徑分 歧機構者。亦即,利用該光學路徑分歧機構,藉由使二個 光學路徑的分歧比率產生變化,以使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 其次,就各方式加以說明。 圖15A及圖15B係顯示第一方式之具體例的示意圖;且使 用透過型之液晶元件2 1以作為可使光束之透過率產生變化 的機構者。該液晶元件21,係藉由改變施加電壓,以使光 束h之透過率產生變化者。亦即,藉由使施加在液晶元件 21上的驅動電壓產生變化,以使液晶之指向產生變化,以 從如圖1 5 A所示光透過率高的狀態控制成圖1 5B所示之透 過率低的狀悲。該液晶元件21之驅動’係由設在祠服電路 部10 9上的液晶驅動電路所控制。 圖16 A及圖16B係顯示第一方式之另一具體例的示意 圖;且使用濾光板22以作為可使光束之透過率產生變化的 機構者。濾光板22,係在可朝圖16A及圖16B中箭號S方向 滑動之透明板22a之一部分上設置例如半透明之濾光部22b 者。
圖16A及圖16B所示的濾光板22,係使濾光部22b之位置 在光束h之光學路徑上朝圖中箭號S方向移位,而光束]^ 會選擇圖16A所示透過透明板22a之部分的狀態、及圖16B 81135 -49- 1240264 所示透過濾光部22b的狀態,以使光束Ll之透過率產生變化 者。 夂 亦即,如圖16B所示,藉由使濾光部22b位於光束Li之光 學路徑上,即可減低透過光束,並可降低光耦合效率。如 圖16A所示,藉由透明板22a位於光束!^之光學路徑上,即 可使光束1^全部透過,俾於謀求通過光量之增大而使光李禹 合效率提昇。 濾光板22,係例如由壓電元件等所支撐,依設在伺服電 路部109上的驅動電路來控制壓電元件,即可藉以控制濾光 板22之位置。或是,依具有進給螺桿或馬達的機構來支撐, 並依設於伺服電路部1〇9上的驅動電路來控制馬達,即可控 制濾光板22之位置。 上述之光镇合效率可變元件,雖係以使光束之透過率產 生變化的方式所構成,但是亦可採用在光束^之光學路徑 中設置反射型之元件,以變更其反射率的構成。 圖17A及圖17B係顯示第二方式之具體例的示意圖;藉由 設置波長板31與光束分離器32以作為將光束Li分歧的光學 路徑分歧機構,俾使波長板31朝光束Li之光學路徑的周圍 方向旋轉移位,並依光束分離器32之光束分離膜32a而將光 束L丨予以分歧者。 如圖17A所示,在使波長板31之光學軸方向Ρι與入射光。 之偏光方向PL —致的情況,入射光l3就不會在光束分離器 3 2上反射而會全部朝光碟透過。 另一方面’在圖ΠΒ所示,藉由使波長板31之光學軸方向 81135 -50- 1240264
Pi k入射光L3之偏光方向plr旋轉一定角度oc’即可使入射 光L3—部分L3,在光束分離器32上反射,且可只使殘餘之入 射光LL3朝光碟之方向透過。 例如,在光束分離膜為PS完全分離膜(Tp = 100%,= 100%),波長板3 1為半波長板的情況,旋轉角α與通過光比 率Τ的關係,就變成如下。 首先,在旋轉角α時,偏光方向會旋轉2α。此時,入射 至光束分離器32的Ρ偏光之比率,即通過光比率τ,就如下 所示’會成為圖1 7 C所示的關係。 T = cos2 2α = (l+cos4 α)/2 因而,為了使用100%至5 0%之光耦合效率,只要在α = 〇 d e g至2 2 · 5 d e g之間切換即可。藉此,偏光方向就會變化4 5 deg,而通過光比率可控制在1〇〇%或5〇0/〇。 圖1 8 A及圖1 8B係顯示第二方式之另一具體例的示意 圖;且設置液晶元件33與光束分離器34,以作為將光束Li 予以分歧之光學路徑分歧機構,並使液晶元件33具有波長 板的作用,以使光束可依光束分離器34之光束分離膜34a 而分歧者。 亦即,如圖18A所示,使用將摩擦方向Pr設定在22 5 deg 的液η曰元件3 3 ’且藉由使其相位差,在將n設為整數,將入 设為波長時’變化成Νλ至(Ν+0·5)λ,或Νλ至(Ν-0·5)λ,則 入射至光束分離器34之光束L4的偏光方向就會變化45 deg ’且可使通過光比率在100%至5〇%之範圍内變化。 又,如圖18B所示,使用將摩擦方向Pr設定在45 deg的液 81135 -51 - 1240264 晶元件33,且藉由使其相位差,在將n設為整數,將λ設為 波長時,變化成NXS(N + 0.25) λ,或Νλ至(Ν-0.25) λ,則入 射至光束分離器34之光束LPr就會從ρ偏光變化至圓偏光, 且可使通過光比率在1〇〇%至50%之範圍内變化。 在此就依液晶元件使之產生相位差的原理加以簡單說 明。 圖19A及圖19B係顯示液晶元件之截面構造的截面圖。圖 19C係顯示施加電壓對液晶元件之折射率之變化的說明 圖;圖1 9D係顯示施加電壓對相位差之變化的說明圖。 如圖19A及圖19B所示,液晶元件4〇,係在二片之玻璃基 板41、42之間密封有液晶分子49,而液晶分子杓可依設於 各玻璃基板41、42之内面的指向膜43、44而指向。在各玻 璃基板41、42與指向膜43、44之間,設有透明電極膜45、 46。藉由使該等透明電極膜45、46之間的施加電壓產生變 化,液晶分子49,就會如圖丨9A所示,從沿著與指向膜43、 44呈平行之圖中箭號a所示之摩擦方向而配置的狀態,變化 至如圖19B所示與指向膜43、44呈垂直而立起的狀態。 在此,當將液晶分子49與指向膜43、44呈平行時沿著摩 擦方向之方向的折射率設為N1,而將液晶分子49與指向膜 43、44正父時/口著摩4祭方向之方向的折射率設為N2時,沿 著摩擦方向之方向的折射率N1,就會因應依施加電壓之變 化而造成液晶分子49之變化,變化成如圖19〇所示。另外, 與摩擦方向正交之方向的折射率N2為一定。 結果,在沿著摩擦方向之方向的人射认所產生的相位 81135 -52- 1240264 差,係變化成如圖19D所示。 應用該種的原理,可使用液晶元件作為波長板,且可依 與光束分離器之組合而實現光學路徑分歧機構。 另外,圖1 8A及圖1 8B所示的各例,只不過是舉作代表的 例子而已,摩擦方向或相位差之可變範圍,係可因應必要 的通過光比率之變化幅度作各種的設定。 即使作為液晶元件之作用,並不限定於具有作為波長板 的功能’若為顯示器所用之扭轉向列型之液晶等,可改變 入射至光束分離器之偏光的狀態,則亦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圖20A及圖20B係顯示實現第二方式之更另一例的示意 圖;其作為將光束予以分歧的光學路徑分歧機構,係使用 繞射光柵板3 5者。 繞射光栅板35,係在可朝圖20A及圖20B中箭號S方向滑 動之透明板35a的一部分上設置繞射光柵部351)。 圖20A及圖20B所示的繞射光柵板35,係使繞射光柵部 35b4位置在雷射光l0之光學路徑上朝圖中箭號s方向移 位,雷射光^會選擇如圖2〇A所示透過透明板3&之部分的 狀怨、及如圖20B所示透過繞射光柵部35b的狀態,以使雷 射光L6之分歧狀態產生變化。 亦即,如圖20B所示,藉由使繞射光栅部35b位於雷射光 L6<光學路徑上,即可使雷射光^分歧而降低光耦合效率。 又,如圖2〇A所示,藉由使透明板35a之繞射光柵部3讣 以外的部分位於雷射光L之光學路徑上,即不會使雷射光 L6分歧透過而可提升光耦合效率。 81135 -53- 1240264 該繞射光栅板35,例如係由壓電元件等所支撐,藉由依 將该壓電元件設在伺服電路部1 〇 9上的驅動電路來控制,即 可控制繞射光柵部35之位置。或是,例如依具有進給螺桿 或馬達的機構來支撐,藉由依將馬達設在伺服電路部1〇9 上的驅動電路來控制,即可控制繞射光柵板35之位置。 在此,例如,將繞射光柵部35b之繞射光量比,設定如下。 1次光· 0次光:-1次光=2 5 % : 5 0 % : 2 5 % 另外,在此,為了簡單起見,並不考慮土 2次光以上的高 次繞射光。 該情況,可使光碟對資訊信號之記錄再生所用的光束, 變化成100%至5〇%。在該情況下,亦可將記錄再生所不用 之± 1次光使用於串擾消除等的其他用途中。 圖21A及圖21B係顯示實現第二方式之更另一例的示意 圖;其係使用可使相位差變化成繞射光柵狀的液晶元件托 以作為將光束L*7予以分歧的光學路徑分歧機構者。 該液晶元件36,係將例如圖19A及圖19B所示的透明電極 膜分割成複數個,並藉由在各分割電極上提供不同的2力= 電壓’或是’將玻璃基板之一部分形成傾斜狀,藉由變化 成液晶層的厚|,以產生相位差不同之區域的方式構成光 柵狀,而實現相位深度可改變的繞射光柵。 在該種的液晶元件36中,繞射光量比,由於係依相位深 度(相位差之差)而變化,所以例如可採用如下之使用方、去。 在對光碟進行資訊信號之記錄時,設為如下比例,/ 1次光:0次光··」次光=5% : 9〇% : 5% 81135 -54- 1240264 比例 ^入光·〇次光:·1次光=25% :50¾ :25% 另卜纟I明並非被限定於參照圖式所說明之上述實 :列’只要未脫離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意旨,對於 3頁技術者自能明白可進行各種的變更、置換或其同等的 行為。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發明即使在記錄模式時及再生模式時之光 源的功率比小,亦可充分地減小再生時的雷射雜訊,且即 使使用光輸出最大額定值較小的光源亦可實現良好的記錄 再生特性。 本發明可因應媒體種類判別機構所判別的光記錄媒體之 種類’或因應記錄面判別機構所判別的光記錄媒體之記錄 面’或是因應記錄區域判別機構所判別的光記錄媒體之記 錄區域’來控制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且使該光記錄媒體 之記錄面上的記錄及/或再生光功率最適當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本發明光學頭之光碟裝置的方塊圖。 圖2係顯示用於本發明所適用之光碟裝置中的光學頭之 側視圖。 圖3係顯示有關光碟裝置中所使用之光碟的推薦再生功 率及推薦記錄功率之關係的曲線圖。 圖4A至圖4D係顯示雷射光隨著光碟裝置之記錄模式與 81135 -55- 1240264 再生 圖 態, 程圖 模式之切換動作而產生之狀態的時序圖。 5係顯示在光碟裝置中,於 H it ^ ^ ^ #機狀怨保持目前之衰減狀 且在接爻記錄指令之後進行 丁哀減狀怨 < 切換動作的流 圖6係顯示在光碟裝置中,於 能„ + v > 伃機狀怨保持目前之衰減狀 心,且在接文再生指令之後進行 程圖。 丁袞減狀怨 < 切換動作的流 係顯示在光碟裝置中1待機狀態下經常當作光耦合 =率低之衰減狀態,且只在接受記錄指令時,切換成光搞 =率^哀減狀態的動作’即接受記錄指令時之動作的 流程圖。 圖8係顯示在光碟裝置中,於待機狀態下經常當作光耦八 效率低之衰減狀態’且只在接受記錄指令時,切換成練 合效率高之衰減狀態的動作,即接受再生指令時之動作的 流程圖。 圖9係顯示在光碟裝置中,待機狀態下經常當作光耦合效 率高之衰減狀態,且只在接受再生指令時,切換成光耦合 效率高之衰減狀態的動作,即接受記錄指令時之動作的^ 程圖。 圖10係顯示在光碟裝置中,於待機狀態下經常當作光稿 合效率高之衰減狀態,且只在接受再生指令時,切換成光 耦合效率高之衰減狀態的動作,即接受再生指令時之動作 的流程圖。 圖11係顯示在光碟裝置中,對應複數種類之光記錄媒體 81135 -56- 1240264 時的衰減狀態之切換動作的流程圖。 圖1 2係顯示本發明光碟裝置中所用之光學頭的另一例之 側視圖。 圖1 3係顯示本發明光碟裝置中所用之光學頭的更另一例 之側視圖。 圖14A至圖14D係顯示雷射光隨著光碟裝置之記錄模式 與再生模式之切換動作而產生之狀態的時序圖。 圖15A及圖15B係顯示實現本發明光碟裝置中所用之光 學頭的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第一方式之具體例的立體 圖。 圖16A及圖16B係顯示實現本發明光碟裝置中所用之光 學頭的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第一方式之另一具體例的立 體圖。 圖1 7A及圖1 7B係顯示實現本發明光碟裝置中所用之光 學頭的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第二方式之具體例的立體 圖。圖1 7C係顯示該例之旋轉角與通過光比率τ之關係的曲 線圖。 圖1 8A及圖1 8B係顯示實現本發明之光碟裝置中所用之 光學頭的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第二方式之另一具體例的 立體圖。 圖19A至圖19D係顯示構成圖18A及圖18B所示之光搞合 效率可變元件之液晶元件構造與其作用的說明圖。 圖20A及圖20B係顯示實現本發明之光碟裝置中所用之 光學頭的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之第二方式之更另—具體例 81135 -57- 1240264 的立體圖。 圖21A及圖2 1B係顯示實現本發明之 光學頭的光耦合效率可變元件乏 、“碟裝置中所用之 的立體圖。 < 更另—具體例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22 滤光板 22a > 35a 透明板 22b 濾光部 31 波長板 32、 34 光束分離器 32a 、34a 光束分離膜 35 繞射光柵板 35b 繞射光柵部 41、 42 玻璃基板 43、 44 指向膜 45、 46 透明電極板 49 液晶分子 101 光碟裝置 102 光碟 103 心軸馬達 104 光學頭 105 進給馬達 107 系統控制器 108 信號調變解調部及ECC塊 81135 -58- 1091240264 111 112 113 114 115 120 121 130 212 213 伺服電路部 介面 D/A、A/D轉換器 聲音及影像處理部 聲音及影像信號輸出入部 光碟片種類判別感測器 前置放大器 雷射控制部 電腦 光源(半導體雷射元件) 準直透鏡 214 、 21 、 33 、 36 、 234 、 254 液晶元件 215 216 218 、 224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第一光束分離器 光分歧量監視用光檢測元件 第二光束分離器 第一光束分離器(圖12) FAPC用檢測元件 物鏡 檢測透鏡 多透鏡 光檢測元件 81135 -59-

Claims (1)

  1. 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_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3年7月) 拾、申請專利範園·· 1 · 一種光學頭,其特徵為包含有·· 光源; 聚光機構,使自上述光源 尤原出射《光束聚光在光記錄媒 骨豆上並予以照射; 八木 分光機構,將自上述并湄+ j= k先原出射《光束與自上述光記錄 媒月且反射並經由上述聚井機、 以分離; ι水光機構<反射光束的光學路徑予 光檢測機構’接受來自上述、 二 、刀光機構所分離足上述弁 記紅媒體的反射光束;以及 、光鶴合效率可變機構及光韓合效率檢測機構,設於上 逑光源與上述分光機構之間;其中, 、:述光輕合效率可變機構’係使相對自上述光源出射 、光量之聚光在上述記錄媒體上之光量的比率之光搞 合效率產生變化的機構, 、上述光輕合效率檢測機構’係用以檢測在上述光核合 效率可變機構中對應光耦合效率變化的資訊者。 口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合效率檢 測機構’係接受在上述光镇合效率可變機構中由朝上述 先記錄媒體之光學路徑而分歧光學路徑之光束的光檢測 機構。 3·: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韓合效率可 變機構’係包含有液晶元件、及光束分離膜。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光學頭,其中更包含有發光功率 控制機構,用以檢測照射在上述光記錄媒體上之光束的 81135 Ϊ240264 功率,再根據被檢測出之該光功率來 丁水?工制上述光源之 先功率,並將照射在該光記錄媒體上 ^ 持於一定, 九束的先功率維 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係接含 上土 係接文自上述光源發出之 先束的發散角度之中,聚光在上述光記錄媒體上 以外範圍之光束的光檢測機構。 闲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源, 體雷射, 令 上述光學頭更包含有發光功率控制機構,用以檢測照 射在上述光記錄媒體上之光束的光功率,再根據被檢測 出《孩光功率來控制上述半導體雷射之發光功率,並將 照射在該光記錄媒體上之光束的光功率維持於一定, 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係相對於自上述半導體雷 射之雷射晶片發出並聚光在上述光記錄媒體上之光:: 接受自該雷射晶片之相反側發出之光束的光檢測機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搞合效率可 變機構,係將所人射之光束至少分歧成三個光學路徑的 光學路徑分歧機構,其藉由使對於該等二個以上之光學 路徑的光量之分歧比率產生變化,以使光耦合效率產生 變化者。 7·如申#專利範圍第6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耦合效率可 又機構係包含有液晶元件、及光束分離膜。 8·如T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耦合效率可 又機構係包含具有可將相位差可變控制成繞射光柵狀 81135 1240264 之區域的液晶元件。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耦合效率可 k機構’係包含有繞射光柵、及使該繞射光栅移位的移 位機構。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耦合效率可 3C機構’係包含有波長板、使該波長板旋轉移位的旋轉 移位機構、及光束分離膜。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耦合效率可 又機構’係可使光束之透過率或反射率產生變化的機 構’其藉由使該光束之透過率或反射率產生變化,以使 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者。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n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耦合效率 可變機構,係包含有使光束之透過率降低的濾光機構、 及使該濾光機構移位的移位機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丨項之光學頭,其中上述光耦合效率 可k機構,係包含有可使光束之透過率產生變化的液晶 元件。 14. 一種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特徵為: 具備有光學頭,該光學頭具有光〉原及使自該光源發出 (光束聚光在上述光記錄媒體上並予以照射的聚光機 構, 上述光學頭,包含有: 分光機構,將自上述光源出射之光束與自上述光記錄 媒體反射並經由上述聚光機構之反射光束的光學路徑予 81135 1240264 以分離; 光檢測機構,接受來自該分光機構所分離之上述光記 錄媒體的反射光束;以及 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及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設於上 述光源與上述分光機構之間;其中, 、上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使相對自上述光源出射 之總光量之聚光在上述記錄媒體上之光量的比率之光 合效率產生變化的機構, 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係用以檢測在上述光耦合 效率可變機構中對應光耦合效率變化的資訊者。 15·如申凊專利範園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對最適當之記錄及/或再生光功率之互異的至少二種以 上之光記錄媒體進行記錄及/或再生者。 16·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更 包含有純合效率控制機構,用以根據上述純合效率 檢測機構《檢測結果,來控制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 〈上述输合效率的變化及上述光源之發光功率, *上述光耦合效率控制機構,係依上述光記錄媒體之種 頜,而控制上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者。 17·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根據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來確認光耦 合效率可變機構之狀態。 利範圍第17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尺先4疋有進行上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切換用的基 81135 1240264 準值。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基準值,係因應最適當的再生光功率而可變設定。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根據上述光搞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與域基準值 之大小關係,來判定上述光耦合效率可 間。 了 21·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8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根據上述練合效率檢測機構之㈣結果與上述基準值 :大小關係、及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的 母^間之變化量,來狀上述光輕合效率可變機構之 切換時間。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並中係 根據上述光糕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的每乏 23 ΓΓ,來判定上述錢合效率可變機構之切換時間。 •广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 根據上述㈣合效率制機構之檢測結果^錄 及再生之切換動作的開始。 小』疋记錄 认=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 準值。 丁上1^^放率可變機構之切換用的基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诚m 固弟“光讀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2fi 土十’係因應最週當的再生光功率而可變嗖定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光 叹疋。 求琛眼驅動裝置,其中係 81135 1240264 根據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與上述基準值 •I關係來判疋上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之切換時 間。 27·如申睛專利範園第2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根據上述練合效率制機構之檢測結果與上述基準值 =大J Μ係、及上述光搞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的 每-時間之變化量’來判^上述聽合效率可變機構之 切換時間。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據亡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的每一時間之 笑化I ’來判定上述光搞合效率可變機構之切換時間。 29.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根據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來確認光耦 合效率可變機構之動作是否正常。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 在上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中,當降低光耦合效率之動 作快於提昇之動㈣,就將提昇光耦合效率之狀態當作 待機狀態,而當提昇光辆合效率之動作快於降低之動作 時,就將降低光耦合效率之狀態當作待機狀態。 3 1 ·如申印專利範園第丨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係接受在上述光耦合效率可變 機構中由朝上述光圮錄媒體之光學路徑而分歧光學路徑 之光束的光檢測機構。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81135 1240264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包含有液晶元件、及光束分 離膜。 3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更 包含有發光功率控制機構,用以檢測照射在上述光記錄 士木上之光束的功率,再根據被檢測出之該光功率來控 制上述光源 < 發光功率,並將照射在該光記錄媒體上之 光束的光功率維持於一定, 上述光耦合效率檢測機構,係接受自上述光源發出之 光束的發散角度之中,聚光在上述光記錄媒體上之範圍 以外的範圍之光束的光檢測機構。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源,係半導體雷射, 上述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更包含有發光功率控制機 構,用以檢測照射在上述光記錄媒體上之光束的光功 率再根據被;出之該光功率來控制上述半導體雷射 之發光功率,並將照射在該光記錄媒體上之 率維持於一定, 几刀 上述光輕合效率㈣機構,係相對於自上述半導體a 射之雷射晶片I乂出祐取杰A ^ B 永光在上述光記錄媒體上之光束Λ 要=雷射晶片之相反側發出之光束的光檢測機構。 .口申Μ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里中』 迷光耦合效率控制機構,係 /、 之蓋種類炙光記錄媒體 《取通當屺錄光功率,最適告 播趣、丄、 取週田的圮紅先功率更小的其他 種颁又光圮錄媒體進行記 才比對上述一種類之光記 81135 1240264 叙媒fa進行記錄時,更減小光輕合效率 種類之光記錄媒μ曲々f& ’在相對較- 光功率更“t! 再生光功率’最適當的再生 上Γί 他種類之光記錄媒體進行再生時,^ 率。敎光記錄媒體進行再生時,更減小域合效 述了1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之相對,、錄媒體’係藉由光學頭與光記錄媒r 《相對速度的差異,而使 、θ 太蜾眩 或再生光功率隨之不同者。’ $通當的記錄及/ 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使;:乂上之光記錄媒體’係藉由記錄方式之差里,而 ::己錄面上之最適當的記錄及/或再生光功率隨:不: 38:中: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之:記錄媒體’係具有至少二個以上之2 曰先β錄媒體中之各記錄面。 39.= 青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記錄媒 述-種以上之光記錄媒體的至少一方,二中上 40 記錄面的多層光記錄媒體中之各記錄面…個 · 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 有上:Γ錄媒體,係在至少二個以上之記2 41•如卜^ 的光記錄媒體中之各記錄區域。 :利靶圍罘1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 種以上之光記錄媒體的至少-方,係在至少上 81135 1240264 亡之記錄區域上分割有記錄面的光記錄媒體中之各記錄 E域。 42.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更 。口有用以判別上述光記錄媒體之種類的媒體種類判別 上述光耦合效率控制機構’係依由上述媒體種類判別 機構所判別的光記錄媒體之種類,來控制上述光搞合效 率可變機構。 4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媒體種類判別機構,係根據讀取記錄於光記錄媒體中 〈目錄資訊的結果來判別上述光記錄媒f豊之種類。 4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媒體種類判別機構,係根據光記錄媒體之外形來判別 上述光記錄媒體之種類。 4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媒體種類判別機構,係依是屬光記錄媒體之多層記錄 層中之哪一個記錄層來判別光記錄媒體之種類。 〉 4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媒體種類判別機構,係根據記錄區域是屬於分割成之 復數個記錄區域中之哪一個記錄區域來判別光記錄媒體 之種類。 _ 4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係 根據因應由上述媒體種類判別機構所判定之光記錄媒體 的记錄功率及因應光記錄媒體的再生光功率之組合、與 81135 1240264 光源輸出之可使用輸出範園,來決定光輕合效率。 4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 心 < 尤#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仿 利用被決疋的光耦合效率,來 ^ ·、 . 不决疋圮錄及再生動作之切 換時的光耦合效率之切換有無。 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 述光耦合效率控制機構,#L# /、 關係、根據上述媒體種類判別機構 :判疋結果及被選擇之動作模式的組合,—面監视上】 光搞合效率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而一面控制 效率。 口 5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光輕合效率控制機構,係在同—種類之光記錄媒體 中,再生模式會比記錄模式更減小光耦合效率。 5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更 包含有光摘合效率控制機構,用以根據上述光摘合效率 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來控制上述光搞合效率檢測機構 <上述光耦合效率的變化及上述光源的發光功率, 述光耦合效率控制機構,係在從再生模式切換成記 錄模式時,使上述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的時序早於聚光 在上述記錄媒體上之光量產生變化的時序,同時在從記 錄^式切換成再生模式時,使聚光在上述記錄媒體上之 光量產生變化的時序早於使上述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的 時序。 5 2 ·如申,專利範圍第1 *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使所入射之光束分歧成至少 81135 -10- 1240264 二個光學路徑的光學路徑分歧機構,其藉由使該等二個 以上之光予路徑對光昼的分歧比率產生變化,以使光幸馬 合效率產生變化者。 5 3 .如申w專利範圍弟5 2項之光ί己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包含有液晶元件、及光束分 離膜。 5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包含具有可將相位差可變控 制成繞射光柵狀之區域的液晶元件。 5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包含有繞射光柵、及使該繞 射光柵移位的移位機構。 5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包含有波長板、使該波長板 旋轉移位的旋轉移位機構、及光束分離膜。 5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可使光束之透過率或反射率 產生變化的機構,其藉由使該光束之透過率或反射率產 生變化’以使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者。 5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7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包含有使光束之透過率降低 的滤光機構、及使該濾光機構移位的移位機構。 5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7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裝置,其中上 述光耦合效率可變機構,係包含有可使光束之透過率產 81135 -11 - 1240264 生變化的液晶元件。 6〇· —種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特徵為·· 檢測與相對由光源出 媒-,.丄θ ㈣之、.心光里,聚光在上述光記海 、,^ 羊 <先耦合效率的變化相對應的碧 ⑼’並根據該檢測結果而因声 、 ,?, 叩U夂上迷先圮錄媒體之種類使 上逑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 6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〇項 對最適當之吃錄及動万法,其中係 … 錄A/或再生光功率之互異的至少二種以 <光圮錄媒體進行記錄及/或再生者。 62·如申請專利範園第6〇項 /、先屺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 相對較一種類之光記錄 洛%勺饮丨 太蜾取通當記錄光功率,最適 時,比對上、,一」 光記錄媒體進行記錄 ^ < 光記錄媒體進行記錄時,更減小 先搞合效率;而在相宁,減J 再生光功率,最適當的再生光=崎媒體,當 記錄媒触0再生先功率更小的其他種類之光 口己绿媒胆遒行再生時, 63 行再生時,更減小光= —種類之光記錄媒體進 在η㈢:利範圍弟6〇項〈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 :::::::記錄媒體中,再生模式會— 6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六"乂 $丄, < 先奋己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 在-再生模式切換成記錄模式時,;: 生變化的時序早於聚朵力η 定k尤竊口放率產 化的時# η +… 上迷記錄媒體上之光量產生變 化的時序,同時在從却 工又 Ζ、彔挺式切換成再生模式時,使聚 81135 -12- l24〇264 ^在上述記錄媒體上之光量產生變化的時序早於使上述 6光耦合效率產生變化的時序。 H μ專利把^第6G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传 =對應練合效率變化之資訊,來確認光_合效^ Μ::請:利範園第6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值。设定進行上述光搞合效率可變機構之切換用的基準 67.=請專利範圍第66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i中上 值’!因應最適當的再生光功率可變地設定。 :據。:f:第66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據對應㈣合效率變化之資訊與上述基準值之大小關 係,來判定上述光耦合效率之切換時間。 :::请專利範圍第66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據舞應㈣合效率變化之資訊與上述基準值之大小關 化旦及對應上述光編率變化之資訊的每一時間之變 7λ里,來判定上述光耦合效率之切換時間。 •LI請專利範圍第65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據:應光摘合效率變化之資訊的每一時間之變化量:、 ^1走上述光耦合效率之切換時間。 71·=請專利範圍第6G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 根據對應光搞合效率變化之資訊,來判定記錄: 切梃動作的開始。 心 申明專利|巳圍第71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81135 -13- 1240264 預先設定進行上述光耦合效率之切換用的基準值。 7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上 C基f值,係因應取適當的再生光功率可變地設定。 7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根據對應光耦合效率變化之資訊與上述基準值之大小關 係,來判定上述光耦合效率之切換時間。 7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2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根據對應光搞纟效率變化之資訊與上職準值之大小關 係及對應上述光耦合效率變化之資訊的每一時間之變 里末判足上述光核合效率之切換時間。 7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1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據對應光耦合效率變化之資訊的每—時間之變化量, 來判走上述光糕合效率之切換時間。 7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〇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據對應上述純合效率變化之資訊,來確認光搞合效 率 < 切換是否正常進行。 78·:申凊專利範圍第6〇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並中, 二?!=效率之—方比提昇之動作更快進行時,就 八=光耦合效率之狀態當作待機狀態,而當提昇光轉 :效降低之動作更快進行時,就將降低光輕 丰i狀怨當作待機狀態。 申請專利範㈣叫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 以―種以上之光記錄媒體’係藉由光學頭盘轉 之相對速;t的# @ …、九记錄媒體 速度的差兴’而使記錄面上之最適當的記錄及/ 81135 -14- 1240264 或再生光功率隨之不同者。 δ〇.如中請專利範園第61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 迟種以上《光記錄媒體,係藉由記錄方式之差星,而 ,記錄面上之最適當的記錄及/或再生光功率隨^ 者。 81•如申請專利範園第61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上 之光記錄媒體’係具有至少二個以上之記錄 、夕㈢光圮錄媒體中之各記錄面。 I如申請專利範園第61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 述二種以上之光記錄媒體的至少-方,係具有至;-個 83 Γ广錄面的多層光記錄媒體中之各記錄面。 •:申請專利範園第61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上 U —種以上之光記錄媒體,係 域上分Α丨古、& / 一個以上 < 記錄區 84…:光記錄媒體中之各記錄區域。 申:專利範圍第61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 :二種以上之光記錄媒體的至少-方,係在至少 上< a己錄區域上分史丨右^ 區域。—己錄面的光記錄媒體中之各記錄 85:Π專利範圍第61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兑中係 的再生光功率之組合、盘光應光記錄媒體 來決定光輕合效率。出《可使用輸出範園, δ6·::ΓΠ利範圍第85項之光記綠媒體驅動方法,… 利用被衫的光搞合效率’來決定記錄及再生㈣2 81135 -15- 1240264 換時的光耦合效率之切換有無。 8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0項之光記錄媒體驅動方法,其中係 根據上述光記錄媒體之種類及所選擇之動作模式的組 合,來控制該光搞合效率。 81135 16-
TW091137669A 2001-12-27 2002-12-27 Optical hea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or reproduction device using the optical head,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tion method TWI24026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97679A JP4240883B2 (ja) 2001-12-27 2001-12-27 光ヘッド及び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5869A TW200305869A (en) 2003-11-01
TWI240264B true TWI240264B (en) 2005-09-21

Family

ID=19189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37669A TWI240264B (en) 2001-12-27 2002-12-27 Optical hea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or reproduction device using the optical head,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619959B2 (zh)
EP (1) EP1460624B1 (zh)
JP (1) JP4240883B2 (zh)
KR (1) KR100943223B1 (zh)
CN (1) CN100385532C (zh)
AU (1) AU2002354221A1 (zh)
DE (1) DE60236317D1 (zh)
HK (1) HK1075737A1 (zh)
TW (1) TWI240264B (zh)
WO (1) WO20030565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3161B2 (ja) * 2001-11-19 2007-1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結合効率可変素子
CN100446098C (zh) * 2002-09-19 2008-12-2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扫描装置
ATE413620T1 (de) * 2003-09-25 2008-11-15 Leica Microsystems Beleuchtungsmodul zur evaneszenten beleuchtung und mikroskop
WO2005031719A1 (ja) * 2003-09-30 2005-04-07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878761B2 (ja) * 2004-03-16 2012-0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及び光情報装置
KR20050113941A (ko) * 2004-05-31 2005-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최적 바이어스 파워를 결정하기 위한 광기록재생장치 및최적 바이어스 파워 결정 방법
CN100442361C (zh) * 2004-07-23 2008-12-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记录/再现装置
JP4358163B2 (ja) 2005-07-07 2009-11-04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ヘッド装置
JP2009134776A (ja) * 2006-03-20 2009-06-18 Panasoni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用制御装置
JP4823732B2 (ja) * 2006-03-24 2011-11-2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光調整要素の駆動装置
JP5066841B2 (ja) * 2006-06-14 2012-11-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光ヘッド装置
US8068391B2 (en) 2006-06-20 2011-11-29 Pioneer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KR102290176B1 (ko) * 2014-05-13 2021-08-19 주식회사 루트로닉 레이저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9589B2 (ja) 1984-05-11 1995-10-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ピツクアツプ装置
JPH0658880B2 (ja) 1985-11-12 1994-08-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気相エピタキシヤル成長装置
JPH01166344A (ja) 1987-12-22 1989-06-30 Nikon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光ヘッド
JPH01303640A (ja) 1988-06-01 1989-1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ヘツド装置
JPH0296622A (ja) 1988-10-03 1990-04-09 Wako:Kk 光電センサ
JPH04255925A (ja) * 1991-02-08 1992-09-10 Fujitsu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4263147A (ja) 1991-02-13 1992-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H0628700A (ja) 1992-07-08 1994-0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録再生用光学ヘッド
JPH06131683A (ja) 1992-10-13 1994-05-13 Sony Corp 光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3771945B2 (ja) 1994-03-18 2006-05-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再生装置
US5548573A (en) * 1993-11-04 1996-08-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laser power control means for detecting reflected light from data region
JPH0817065A (ja) 1994-06-30 1996-01-19 Sony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H0927141A (ja) 1995-07-10 1997-01-28 Ricoh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H10162412A (ja) * 1996-12-05 1998-06-19 Rohm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H10320811A (ja) * 1997-05-14 1998-12-04 Sharp Corp 効率制御回折格子、および効率制御回折格子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DE69842250D1 (de) * 1997-06-24 2011-06-16 Sharp Kk Optisches Wiedergabegerät und optisches Speichersystem mit diesem Gerät und einem Medium
JPH11232651A (ja) 1998-02-10 1999-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0036152A (ja) * 1998-05-13 2000-0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が内蔵されたコンピュ―タ
JP3250989B2 (ja) 1998-05-15 2002-01-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その記録再生方法、その製造法及び光学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258049B2 (ja) 1998-12-24 2009-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604304B2 (ja) * 1999-07-09 2011-0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ーザ装置、光学ヘッド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4300731B2 (ja) 2001-12-04 2009-07-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記録再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77692A (ko) 2004-09-06
DE60236317D1 (de) 2010-06-17
JP2003196880A (ja) 2003-07-11
US7619959B2 (en) 2009-11-17
AU2002354221A1 (en) 2003-07-15
JP4240883B2 (ja) 2009-03-18
HK1075737A1 (en) 2005-12-23
CN100385532C (zh) 2008-04-30
EP1460624B1 (en) 2010-05-05
US20050117494A1 (en) 2005-06-02
TW200305869A (en) 2003-11-01
WO2003056552A1 (en) 2003-07-10
CN1608289A (zh) 2005-04-20
EP1460624A1 (en) 2004-09-22
KR100943223B1 (ko) 2010-02-18
EP1460624A4 (en) 2006-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36430B2 (ja) 光ヘッド及び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2928292B2 (ja) 光学情報記録部材および光学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TWI240264B (en) Optical hea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or reproduction device using the optical head,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tion method
JP4300731B2 (ja)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記録再生方法
JP2002504734A (ja) 光ディスクの複数トラックを読みこみ少なくとも1つのトラックを書きこむ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1126255A (ja)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JP4003161B2 (ja) 光ヘッ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結合効率可変素子
US7701813B2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to and reproducing from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H10334575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装置
EP1673769B1 (en) Dual-stack optical data storage medium for write once recording
JP4241881B2 (ja)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記録再生方法
JP4206785B2 (ja) 光ヘッド及び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2002260272A (ja) 光ヘッ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結合効率可変素子
JP200506357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S60171647A (ja) 光学ヘツド
JP4548510B2 (ja) 光ヘッド及び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H0929326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H09237432A (ja) 光学的記録媒体の光記録又は光再生装置
KR20030071071A (ko) 광픽업 장치
JP2003059098A (ja)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
JP2003132550A (ja) マルチレベル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マルチレベル記録方法
JP2003099980A (ja)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