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7364B -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layer-affixed plastic substrate - Google Patents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layer-affixed plastic substr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7364B
TW557364B TW091107315A TW91107315A TW557364B TW 557364 B TW557364 B TW 557364B TW 091107315 A TW091107315 A TW 091107315A TW 91107315 A TW91107315 A TW 91107315A TW 557364 B TW557364 B TW 5573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refractive index
reflection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7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mio Kobayashi
Shujiro Watanabe
Takashi Watanabe
Masaki Kagawa
Haruo Ishizak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7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73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G02B1/116Multilayers includ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Description

557364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反射防止薄膜,其在基體上將透明高 折射率氧化物層與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交互疊層者,同 時亦關於具備反射防止層之附有反射防止層塑膠基板者。 【先前技術】 反射防止薄膜(以下簡寫為ARF : Anti-Reflection Film) 是,形成於CRT(陰極射線管)或LCD(液晶顯示元件)之晝面 表面,防止外光射入而使晝面清晰或提昇對比而提高晝質 者。此外,ART亦藉由導電層之存在產生帶電防止及電磁 遮蔽效應,以防止灰塵附著並貢獻環保。 CRT用途之一例如特開平1 u 1 8603號公報,特開平 9-80205 號公報及 H· Ishikawa et al./thin Solid Films 351 (1999) 212-215文獻,是在PET(聚對苯二曱酸乙烯酯)基體 上形成硬塗嗥層,再在其上形Si0x/IT0/Si02/IT0/Si02* SiOx/TiNx (x = 〇.3〜1)/Si02等疊層結構之AR層者。 而形成於LCD表面之ARF之一例是,基體/si〇x/Ti〇2/ SiCVTiCVSiC^ 或基體 /Si0x/Ti02/Si02/Ti02/Al203/Si02 等 使用Ti02之透明性較大之構造。 構成ARF之各層,係依濺鍍法形成膜狀,由其成膜速度 而言,採用Si0x/IT0/Si02/IT0/Si02方式之IT0噴射層構成 之生產力大於使用Ti〇2喷射層之構成。使用薄膜用噴射裝 置形成塗膜時,在喷射室沿著主滾筒走動之薄膜之於走動 方向之成膜可能長度,亦則可裝設陰;}:虽之長度有限制,若 以同一薄膜之走動長度比較,IT0與Ti〇2之成膜速度比為約 -4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57364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2 ) 3比1。而以同一噴射電力密度比較時,Ti〇2之成膜速度是 ITO之1/3至1/6。此為兼顧ITO之透明性及導電性時之成膜 速度’若不考量透明性時其速度差異將更大。Ti〇2之成膜 速度遲慢之原因,主要由於Ti之喷射率相較於ITO成分元素 In及Sn小所致。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如上已述’ ITO膜之生產力優於Ti〇2膜,但是採用IT〇膜 之ARF,例如以基體/Si〇x ·· 4 nm/ITO : 18 nm/ Si02 : 32 nm/ITO : 60 nm/Si02 : 95 nm構成之ARF,雖然透明但稍帶 κ色。做CRT用途時,即使AR層稍帶黃色,可藉由r/g/b 陰極電流調整為向抵銷黃色方向,則可避免受八以層之黃色 之衫響,但是做LCD用途時,衹靠色調整以因應ARF並非 易事。因為這時需對包括濾色板等在内之各種調整。由於 上述理由,Ti〇2之成膜速度儘管較低,仍被採用為透明而 言折射率之材料,此為導致ARF成本偏高之一因。此外, 在LCD用途及有機EL顯示用途上,往往為了防止表面帶電 而需賦予導電性,並非Ti〇2層所能應付。 而從有機EL顯示等用途考量,先前之ARF之防濕功能及 遮蔽功能並不充分,於是常與玻璃基板並用,例如上面發 光型有機EL元件係在TFT玻璃元件基板上形成有機發光層 或電極而成者。亦則,在TFT玻璃元件基板上依序形成光 反射材料電極層、有機層(含緩衝層+洞輸送層+有機發光 層L半透明反射層、透明電極後,用uv硬化接著樹脂層 接耆玻璃基板,以密封有機肛元件部分。然後再在玻璃基
557364
板上介著黏附層黏附反射防止薄膜,即得色顯示性優良之 有機EL顯示。 可是,進行有機EL元件部之密封時,需兩次接著步驟即 玻璃基板之接著及AR薄膜之接著,操作煩雜,成為提高成 本原因。此外,並用玻璃基板對薄型化及輕量化均有負面 影響,實施彈性顯示器時亦成為障礙。 本發明是為應付上述先前技術問題而實現者,目的為提 供一種生產生力優良、透明性言之無色反射防止薄膜及附 有反射防止層之塑膠基板,而使用可高速喷射之金屬氧化 物膜者。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使用可高速喷射之金屬氧化物膜提 供一種具有導電性之透明性高而無色之反射防止薄膜及附 有反射防止層之塑膠基板。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反射防止薄膜及附有反射 防止層之塑膠基板,其係賦予防濕性及氣體遮蔽性,不需 經過須雜接者步驟而光學特性優良者。 【課題之解決手段】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是一種反射防止薄膜,其特 徵為在基體上形成硬塗層,而在該硬塗層上交互疊層透明 而言折射率之氧化物層與透明而低折射率之氧化物層,且 其中至少一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係根據反應性濺錢法形 成之Nb205層所構成者。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由於使用Nb(鈮)對陰極之 反應性濺鍍法形成Nb205膜做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得以 _____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A4規格(210X297公爱) 557364 A7 _ ·_B7 五、發明説明(4""") 一 ' "~ 製得與使用Ti〇2膜同樣’在400〜650 nm可視光波長範圍之 透明性高而光譜透射比變化幅度為丨〇%以下之偏差小之無 色高透明性反射防止薄膜,同時由於可將Nb2〇5膜成膜速度 提昇為Ti〇2膜之2〜3倍,因此可製得其生產力優於Ti〇2膜而 成本低之反射防止薄膜。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是,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 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在形成於基體上之硬塗層上依反 應性濺鍍法形成氧化物層,而該氧化物層係以Zr〇x(但 X二 1 〜2),Tl〇x(但 〜2),SiOx(但 X=1 〜2),Si〇xNy(但 χ=1〜2 ,y = 0.2〜0·6)或CrOx(但中之任何一種以上材料製 成者。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由於係在基體上設置硬塗 層,再在該硬塗層上,依以Zr、Ti、si*Cr等金屬或金合 為對fe極之反應性濺鍍法形成氧化物層,且該氧化物層為 由 Zr〇x(但 X=1 〜2),Ti〇2(但 x=l〜2),SiOx(但 X=1 〜2),Si〇xNy (但〜2,y=0.2〜0·6)及Cr〇x(但χ=〇 w 5)中之任何一種/ 上材料製成,由此得於提昇與硬塗層之黏附力而製得硬度 及黏附強度均優良的高信賴性反射防止薄膜。 X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是申請旱利範圍第1項之 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其他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之至 少一層為具有Nb2〇5膜及In2〇3&Sn〇2中之任何一 化物膜者。 、蜀礼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由於係在Nb2〇5透明高折 射率氧化物層之同時亦疊層透明性優良之Nth膜及2有 557364
=電1±之ITO膜等1112〇3及/或Sn〇2膜而形成透明高折射率 :2物層,付以在不影響透明性之下賦予導電性,由此可 製得具有帶電防止效要夕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是申請專利範圍第i 員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其中一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 物層係以In203及Sn02中之任何一種金屬氧化物為主成分 :且含有Sl、Mg、八卜Zn、Ti及Nb等元素之任何一種以上 氧化物,而其含量為換算為Si02、MgO、ΑΙΑ、Zn0、Ti〇2 及Nb205時’含5 m〇1%以上、4〇则1%以下,以含W㈣㈧ 以上30 mol%更宜。 本發明之申凊專利範圍第4、5項,由於設置Nb2〇5透明高 折射率氧化物層外,再形成因添加以、Mg、Ah Zn、以及 Nb中之任何一種以上元素之氧化物而改善ITO膜在400 nm 附近之透光率降低<氧化物為成分之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 層,得以在不影響透明性之下賦予導電性,製得具有帶電 防止效果之無色而透明性高之反射防止薄膜。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是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反 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中之Nb〗〇5層以外 之任何一層係以 Ta2〇5、Ti〇2、Zr〇2、Th〇2、叫^及 γ2〇3 中之任何一層形成者。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由於其高折射率層之至少 一層係以NhO5形成,而該層以外之任何一高折射率層係含 Ta205、Ti02、Zr02、Th02、Si3N4及 Yes 中之任何一層,
557364 五、 發明説明(6 且以=應用高速成膜之反應性濺鍍法形成iNb2〇5層做高 折射率厚層’而以Nb2〇5以外之材料做高折射率薄層,得以 在喷射日令以對陰極選擇上擴大自由度,雖然在高速成膜上 稍有不利。 =鈇月之申%專利範圍第7項是一種附有反射防止層之 塑膠基板,其特徵在於,在塑膠基板上或表面上形成硬塗 層之塑膠基板上交互叠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與透明低 斤射率氧化物層者,且其中至少一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 層係依反應性濺鍍法形成之Nb205層者。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由於以依反應性濺鍍法形 成之Nb2〇5層構成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縱使用塑膠板或 表面形成硬塗層之塑膠板做有機基體,亦可製得在薄膜上 形成時同樣功能之附有反射防止層塑膠基板。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是一種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 為在有機材料之基體上交互疊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與 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而成之反射防止層者,且至少在基 體之一面形成折射率接近上述有機材料之無機防濕層者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由於對使用有機材料基體 之反射防止薄膜形成無機防濕層,得以賦予良好防濕性及 氣體遮蔽性,不再需要與玻璃基板併用。結果可達成顯示 器薄形化及輕量化。 ” '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9、i 〇及丨i項是規定無機防濕層 形成部位及基體構成者。藉由此規定方能確實發揮防濕性 及氣體遮蔽性。而基體構成相關之規定,乃是針對申請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棵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着) 557364 五 、發明説明( ㈣圍第8項之適用對象反射防止薄膜之規由此規定可 貫現更薄、更輕之反射防止薄膜。 申=利範圍第12項是,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 層,其特徵為以 Si〇2、Si〇x、Sip為、Si3N4、si為、ΑΙΛ 、Alx〇y及A1〇xNy(但χ , y均為任意整數)中之任何一種為主 成分者。而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益 機防濕層,其特徵為該防濕層之折射率係在i 4〜。者〆、 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是針對無機防濕層構成材料之規定 。此材料若選用如請求專利範圍第13項所記述之折射率接 近基體有機材料折射率者,該無,機防濕層之光學特性不致 於妨礙外光之反射防止,由此得以維持反射防止層所具備 之良好反射防止特性。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是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 反射防止層,其特徵為至少一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係 依反應性濺鍍法形成之Nb205層者。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由於具有形成上述無機 防濕層之優點外,再依以Nb為對陰極之反應性濺鍍法形成 Nb2〇5膜,得以製得與使用Ti〇2膜同樣之反射防止薄膜,其 在400〜650 nm之可視光波長範圍之透明性高而光譜透射比 變化幅度小於10°/。之偏差小之無色高透明反射防止薄膜, 同時Nb2〇5膜之成膜速度亦可提昇到Ti〇2膜之2-3倍,可製 得生產力優於使用Ti02膜之低成本反射防止薄膜。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是一種附有反射防止層之 塑膠基板,其特徵為在塑膠基板上或在表面形成硬塗層之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χ 297公釐) 557364 A7 B7 塑膠基板上,交互疊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與透明低折 射率氧化物之反射防止層,其塑膠基板之至少_面形成與 該塑膠基板之折射率接近之折射率之無機防渴層者。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由於形成無機防濕層, 即使使用塑膠板或表面形成硬塗層之塑膠板做有機基體時 ,仍可製成具有與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同樣功能之附有反射 防止層塑膠基板。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是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 反射防止層,其特徵為至少一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係 依反應性濺鍍法形成之Nb2〇5層所構成者。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除具有形成上述無機防 濕層之優點外,由於形成以Nb為對陰極而依反應性濺鍍法 形成之Nb2〇5膜做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得以製得與使用 Τι〇2膜同樣在400〜650 nm之可視光波長範圍之透明性高而 光譜透光比之變化幅度小於1 〇%之偏差小之無色透明率之 無色高透明性反射防止薄膜。此外,由於可提昇Nb2〇5膜之 成膜速度到Ti〇2膜之2-3倍,由此可達成生產力高而成本低 之附有反射防止膜層之塑膠基板。 【發明之實施形態】 茲根據圖式詳細說明適用本發明之反射防止薄膜及附有 反射防止層之塑膠基板如下。 圖1係適用本發明之AR薄膜之疊層構造剖面圖,圖2係連 續成膜AR薄膜各氧化物層之喷射裝置模式圖,圖3是用於 AR薄膜氧化物層之黏附強度評價用黏附強度試驗裝置模 -11 -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7364 五、發明説明( 式圖,圖4係圖3中之施加負載之機頭部形狀平面圖。 圖1之AR薄膜係以基體卜形成於基體i上之硬塗層 成^硬塗層3上之第一噴射層5,形成於第一噴射層/上之第) 二,折射率氧化物層7,形成於第一透明高折射率氧: 曰7上之第一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9,形 :折射率氧化卿之第二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 、於第一透明咼折射率氧化物層11之第二透明低折射率氧 化物層13及形成於第二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此表面以 防止污染之防污層15所構成。 此為反射防止薄膜之基本構成,兹就其膜構成例說明如 下。第一例是以依反應性濺鍍法形成iNhO5膜供做第一透 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7及第二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Μ,而 第一噴射層5則使用ZrOx(但x=i〜2),Τί〇χ(但χ=1〜2),Si〇x (但 x=l〜2),SiOxNy(但 χ=ι〜2,y=0.2〜〇 6)4Cr〇x(但 χ=〇·2〜1.5)中之任何一種以上材料之氧化物膜,而第一及二 低折射率氧化物層9、13則用依反應性濺鍍法形成之si〇2 膜。 上述第一喷射層5到第二低折射率氧化物層13之各喷射 膜,係使用如圖2之喷射裝置,成膜於已形成硬塗層3之基 體1上。基體1之材料係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烯酯)、TAC( 三乙酿基纖維素)或PC(聚碳酸酯)等有機物基體。形成於此 基體1上之硬塗層3之材料可用矽酮系樹脂,多官能丙烯酸 醋系樹脂、聚尿烷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及環氧系樹脂 、而從錯筆硬度、透明性及龜裂發生難易等綜合考量,以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57364
含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之含紫外線硬化處理之丙 烯酸系材料較適宜。 圖2之噴射裝置係連續設置,將推出預先塗被硬塗層之滾 筒狀薄膜105之推膜室109,對薄膜105進行喷射之喷射室 1 〇 1及繞取薄膜105之繞取室11 〇。喷射室1 〇 1沒有繞住薄膜 1〇5使其向箭號方向移動之主滾筒1〇3,在主滾筒ι〇3之周圍 則每隔一定距離設置裝載對陰極之陰極107數處。在此構成 下’對各陰極107表面形成氧氣環境,對陰極107施加電流 ,裝載於各陰極107之對陰極則成喷射膜,依序在薄膜ι〇5 上成膜。 使用此噴射裝置,首先在基體1之硬塗層3上形成由ΖΓ〇χ (但 x=l〜2),TiOx(但 χ=1 〜2),SiOx(但 χ=1 〜2),SiOxNy(但 x=l〜2,y=〇.2〜〇·6)或CrOx(但χ=〇·2〜1.5)中之任何一種以上 材料所成之第一喷射層5。由於第一喷射層5係以上述金屬 低氧化物構成,可增加喷射層對硬塗層之附著強度。例如 ’若以Zr、Ti、Si或Cr等與氧之親和力犬之高融點金屬做 對陰極,在含氧氣5〇 v/v%之氬環境下實施喷射,當此等金 屬之°卩分文氧化而成上述金屬低氧化物時,則與構成硬 塗材料之有機分子之氧鍵合而在與硬塗層之間形成牢固附 著層二而倘以Si%、Zr〇2、Ti〇2或Cr2〇3之氧化物材料為對 陰極實施喷射成膜時,其與硬塗層之附著強度則較弱。 圖3疋為檢討喷射膜與硬塗膜之附著強度而使用之附著 強度j驗裝置,其評價方法是,對形成第一喷射層5,第一 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7,帛-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9 ,
557364 A7
第一透明ft折射率氧化物層丨丨,第二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 層13及防污層15之薄膜2〇1上,介著浸清乙醇之四重紗布 207壓住施以2 kg負載203之機頭205,往箭向來回移動10 Cm ’觀察薄膜201上之噴射膜附著強度。該機頭205是剖面 為橢圓狀(長徑23.3 mm,短徑1〇 cm),平面為如圖4之直徑 23.3 mm圓形,而實際接觸面(圖中以虛線表示部分)之直徑 為約1 7 mm ’接觸面積約2·3 cm2。使用此附著強度試驗裝 置’測試薄膜20 1產生剝離時為止之機頭2〇5來回次數,結 果’若用上述Zr、Ti、Si或Cr金屬做對陰極形成金屬亞氧 化物第一噴射層5時,經過30-50次以上來回試驗後仍未受 ^ ’但若用Si02、Zr02、Ti02或Cr203氧化物做對陰極形成 第一噴射層5時’則在來回未及5次便發生剝離。至於zr、 Ti、Si或Cr尚中,由於Si係常用於低折射率氧化物層之以〇2 ’是一種使用方便之材料。 第一噴射層5上,再形成Nb2〇5膜做第一透明高折射率氧 化物層,然後形成Si〇2膜做第一低折射率氧化物層,然後 再次形成Nb2〇5膜及Si〇2膜分別做第二透明高折射率氧化 物層1 1及第二低折射率氧化物層13。最後塗被表面污染防 止用防污層15則成AR薄膜。Nb205膜及Si02膜係依反應性 錢鍍法’以Nb、Si金屬對陰極在含氧氣50 v/v%之氬環境下 噴射成膜。· 圖5是膜厚60 nm之Nb2〇5膜之光譜透射比特性曲線(曲線 a),同時以曲線b顯示同一膜厚之Ti02光譜透射比特性,以 曲線c顯示ITO (83 mol% In2〇3〜17 mol% Sn02)膜之光譜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7364 A7
557364 A7
色高透明性。 ιτο膜在低波長領域的透光率低而稍帶黃色,但倘若^ X ίο4 Ω/口(ohm per squar)程度之導電性賦予較適宜時,衹需 約5nm厚度則可,因此對Nb2〇5膜疊層約5llm之IT0薄膜時 其產生之影響微小,於是在可視光波長領域之光譜透射比 幾乎平坦。 因此,如本例,在做為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之Nb2〇5 膜上再疊層ITO薄膜,則可製得具有帶電防止效果而適合 LCD顯示及有機el顯示用途之成本低且信賴性高之無色高 透明性AR薄膜。 膜構成之第三例是,與第二例同樣具有導電性的無色高 透明型,與第一例不同之處是,在第一透明高折射率氧化 物層7及第二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11之任何一方(例如第 二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11)使用Nb2〇5膜,而在另一方(例 如第一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7)使用以ιη2〇34ΙΤ〇為主成 分’且含有Si、Mg、Al、Zn、Ti或Nb中之任何一種以上元 素之氧化物5〜40 mol%(換算為Si02、MgO、Al2〇3、ZnO、 Ti〇2及Nb2〇5時)之氧化物膜者,該氧化物含量以ι〇·3〇 mol%範圍更宜。 圖6及圖7是,如同圖5,將上述組成之氧化物膜光譜透射 比特性以曲線d、e、f、g、h及i顯示者,各氧化物膜之組成 成分分別為:d : 73 mol% In203-27 mol% ZnO,e : 78 mol〇/〇 In203-12 mol% Sn02-5 mol% ZnO-5 mol% Si〇2» f: 70 mol% ln203-l〇 mol% SnO2-20 mol% Nb205,g : 78 mol% Ιη2〇3·12 _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57364 A7 __ _B7_ 五發明説明(14 ) ^ " mol% Sn02-l〇 mol% MgO > h : 80 mol% In203-12 mol% Sn〇2-8 mol% A1203,i : 75 mol% Ιη2〇3·12 mol% Sn02-7 mol% MgO-6 mol% Ti〇2。各氧化物膜之成膜係用各組成成 分之氧化物為對陰極,其喷射條件如下。 環境氣體:Ar — 10 v/v% 〇2 電密度:3.6 W/cm2 基板:附有硬塗膜之PET基體 由圖6及圖7可知,對Ιη203或ITO添加ZnO、Si〇2、MgO 、Al2〇3、Ti02&Nb203等之氧化物膜,其在400 ηιη低波長 側之透光率增加約1 0%。在此等氧化物膜供做添加成分之
Si02,MgO,Al2〇3 ’ ZnO,Ti02 及 Nb205,其本身在低波長 側之透光率就高,且與Ιιΐ2〇3或Sn02混合融解時容易玻璃化 而容易形成玻璃組織網路之氧化物(例如Si〇2是透過Si互相 鍵合而形成玻璃網路之氧化物之代表),因此,將其添加於 ϊη2〇3或ITO則可提昇低波長側之透光率大於僅用Ill2〇3或 IT◦者。因此,此氧化物膜可在保持與IT〇膜同等之成膜速 度之下消除ιτο膜之帶黃色,此時,以ιη2〇3* ΙΤ〇為基本材 料之氧化物膜中之換算為Si02,MgO,Α1203,ZnO,Ti〇2 及Nb2〇5等之氧化物含量之合計宜在5 m〇i%以上4〇 m〇1% 以下範圍。因為5 m〇l%以下時對低波長領域之透光率改善 效果不明顯,而4〇 mol%以上則由於in2〇3及Sn〇2比率過少 ’失去噴射速度大之優點。從噴射成膜度與低波長領域之 透光率特性之均衡上,上述氧化物含量,以在1〇 m〇1%以上 3〇 mol%以下範圍更佳。 -17-
五、發明説明(15 =者,例如73 mo】% In2〇3_27 m〇1% Zn〇之氧化物組合物 1可形成具有與IT0同等水準,則3⑽〜·叫·⑽之電阻 率之膜,得以對从薄膜賦予導電性。而將添加用之以〇、 2 Mg〇 Al2〇3'Ti〇2及Nb2〇5等氧化物之種類及量調 整於上述含量範圍,則可選擇氧化物膜之電阻率,由此得 職予為帶電防止所需之各種導電性。 形成此種氧化物膜時,可用氧化物對陰極,亦可用金屬 ,陰極。氧化物對陰極’可用依目的喷射膜之成分混合各 氧化物材料,沖壓成形,在控制氧氣濃度之環境下燒結者 。金屬對陰極則使用依目的喷射膜成分混合之金屬合金組 合物。使用金屬對陰極時,宜在5〇%氧氣_5〇%氬氣流量比 之氣體環境喷射,若用氧化物對陰極,則宜將氧氣量降為 3 0%以下,尤其宜降到約1〇%為宜。 此外’上述各種氧化物膜,除Si〇2、Mg0、Al2〇3、ZnO 、Ti02及Nb2〇5之外,得添加極微量之sb203、B203、Υ2〇3 、Ce02、Zr02、Th02、Ta2〇5、Bi203、La203 或 Nd203 等透 明氧化物。 由如上說明可知,構成上述各膜時,若用對1112〇3或汀〇 添加 ZnO、Si02、MgO、Al2〇3、Ti02、Nb205 或 Nb203 等之 氧化物膜做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之一部分,而用Nb2〇5 膜做其他部分,則可製得成本低而具有帶電防止作用且信 賴性極高之無色高透明性AR薄膜。 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例,係以在PET基體上形成硬塗 膜時之膜構成為主軸加以說明,縱提昇透光率成為處理偏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ί 557364 五、發明説明(i6 ) :光,上述各層當然可用TAC(三乙i纖維素),或附有硬塗 :之,AC或产石厌馱知薄’ ’或玻璃、壓克力板做基體材料 述AR ;4膜疋在基體背面塗黏附劑做為反射防止用 :最合適之形態’除此之外在透明壓克力板表背面形成AR 氧化物層使用時亦頗合適。 至於在第-、二及三例形成而做為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之 Nb205膜,亦可添加微量材料,藉由、Sn〇2或_等 之喷射條件之選擇,加快其噴射速度以提高Nb2〇5喷射速 ’ 一及二例’其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之至少一 s係用Nb2〇5形成,其餘鬲折射率層係用含丁^〇5、丁丨〇2、
Zn〇2、Th〇2、Si3N4、及γ2〇3中之任何—種層形成者亦可。 八人針對本發明之第二項特徵點、無機防濕層說明如 下例如,有機EL顯示有因水分或氣體使用有機EL元件性 月b劣化之虞。對於此種狀況,本發明之無機防濕層特別有 效0 有機EL顯示是一種在TFT玻璃元件基板21上,隨著晝素 形成有機發光層圖形22及透明電極圖23 ,如圖8所示者,其 係將各有機發光層圖形22選擇驅動而發光,以顯示任意畫 像。 〜旦 圖9疋上述有機EL顯示之剖面構造例。本有機EL顯示是 上面發光型’是在TFT玻璃元件基板21上形成上述有機發 光層圖形22及透明電極圖形23,以及光反射材料電極層24 ,半透明反射層25者。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7364 A7 一__B7 五、發明説明(彳7 ) 有機發光層圖形22係含正洞輸送層、電荷輸送層、發光 層及緩衝劑層,依規定順位疊層而形成,且隨著各畫素圖 形化。 有機發光層圖形22中之正洞輸送層扮演之角色是,將由 陽極線灌注之正洞輸送到發光層。構成正洞輸送層之正洞 輸送材料可用習知之各種材料,如苯炔,苯乙烯胺,三苯 胺,卟啉,三唑,咪唑,噁二唑,聚烯鏈烷,對苯二胺, 烯丙胺,噁唑,蒽,芴酮,腙,苯乙烯或其衍生物及聚矽 烧系化合物’乙烯基咔唑系化合物,噻吩系化合物,苯胺 化合物等複環式其軛系單體,低聚物及聚合物,例如α_萘 酚二胺,卟啉,金屬四苯基卟啉,金屬莕基菁,4,4,4_三(3_ 甲基本基本胺基)二苯胺,Ν,Ν,Ν,Ν-四(γ_甲苯基)ρ_對苯基 亞乙烯二胺’凡队>1,>^四苯基4,4-二胺基聯苯,;^-苯基吟 唑,4-二-對甲苯氨基芪,聚(對苯基亞乙烯),聚(噻吩亞乙 稀),聚(2,2-硫茂基ρ比洛)等,但不限定於此。 發光層用材料,只要符合在施加電壓時能從陽極側灌注 正洞,從陰極側灌注電子,能將灌注之電荷則正洞及電子 移動而提供此正洞與電子再鍵合之場所,發光效率高等條 件,任何物質都可使用,例如低分子螢光色素,具螢光性 之高分子物,金屬錯化物等有機材料均可使用。此種材料 之例有蒽,莕,菲,芘,荔,紫蘇烯,丁二烯,香豆素, 口丫淀,芪,三(8·喳啉)鋁錯化物,二(菲啶基)鈹錯化物,三 (二苯醯甲基)菲銪錯化物,二曱苯基乙烯對苯,α_莕笨基 胺等。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557364
電荷輸送層是將從陰極線灌注之電子輸送到發光層者, 可用於電荷輸送層之電荷輸送材料是,喳啉,紫蘇烯,二 苯乙烯说嗪或其衍生物,如8_羥基喹啉鋁,蒽,茶,菲, 芘,窟,紫蘇烯,丁二烯,香豆素,吖啶,芪,(8〜奎啉) ί呂錯化物或其衍生物。 _ 上面發光型有機EL顯示,通常是在几丁玻璃元件基板21 上依序形成光反射材料電極層24,有機發光層圖形22(含緩 衝層+洞輸送層+有機發光層),半透明反射層25,透明電 極圖形23等(如圖1〇)後,將前面面板玻璃基板26用υν硬化 接著樹脂層27黏附而密封有機元件部分。然後介著黏附層 2 7 ’將反射防止薄膜2 8貼附於玻璃基板2 6上,則成彩色顯 示優異之有機EL顯示。 可疋,使用上述玻璃基板時,顯示器薄型化及輕量化均 不易。因此,本發明係不介著玻璃基板26,用UV硬化接著 树月曰層2 7直接黏附具有無機防濕層之反射防止薄膜2 9。 用於上述用途之反射防止薄膜29,需附設無機防濕層, 其構成例如圖12。此反射防止薄膜29係在以PET或TAC構成 之有機基板30上,依序疊層無機防濕層31,反射防止層32 及防污層3 3。當然,此序並非固定不變,比如亦可將無機 防濕層31形成於與形成有機基板30之反射防止層32面相反 側。 構成無機防濕層3 1之無機材料,需具優良防濕性及氣體 遮蔽性,而從光學特性之考量,其折射率宜接近有機基板 。於是,無機防濕層31之構成材料可用Si02,SiOx , SiOxNy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7364
!數)。用其中之一種或二種以上做主成分形成無機防濕層 «3 1即可〇 而關於折射率問題,由於上述有機基板之折射率為 14〜1.5,無機防濕層31之折射率亦宜在14〜2·5範圍。倘無 機防濕層3 1之折射率大於上述範圍時,其在界面之反射將 成問題。因此,無機防濕層31之折射率,宜在上述範圍内 之較小部分,從此觀點而言,以Si〇2*A12〇3較合適。 上述兼備反射防止功能與防濕功能之反射防止薄膜,在 上面發光型以外之有機EL顯示亦有用。例如,下面發光型 有機EL顯示器係在有機基板41上形成條紋形透明電極42 ,如圖13,然後在其上面依一定間隔形成有機發光層圖形 43,如圖14。其次在該有機發光層圖形杓上,形成與上述 透明電極42正父之光反射材料電極層44,如圖15。最後用 封閉膜45覆蓋有機基板41之對方,同時用化樹脂牝黏 合,如圖 16。(參看月刊 Display,2〇〇1 年 7 月,ν〇1· 7, Ν〇· 7 11〜15)。 在此結構下/,以上述兼備無機防濕層與反射防止層之反 射防止薄膜取代單純有機基板做有機基板4丨使用,則由於 形成於表面之反射防止層之效果,得以實現減少反射光之 彩色影響且彩色再現性優良之舒適畫面。 再者’上述附有無機防濕層之反射防止薄膜(Ar薄膜), 不但防濕性,氣體遮蔽性及光學特性良好,在反射防止層 與有機物樹脂所成硬塗層之間,有較反射防止層厚幾倍之 -22-
557364 A7
可達4H〜5H,因此其 無機防濕層,其表面之鉛筆硬度高 顯示器耐傷性保護性能也優異。 【實施例】 兹就適用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實施例1 依下列構成製得AR薄膜, 膜實施例第一例之膜構成者 其係相當本發明之反射防止薄 PE丁基體 188 μιη/ 硬塗層6 μιη/ SiOW 4 nm/
Nb205層 15 nm/ Si02層 28 nm/
Nb205層 112 nm/
Si02層 85 nm/ 防污層5 nm 上述構成中之Nb2〇5層喷射,係用雙磁控管方式之陰極, 在二支Nb對陰極間施加4〇 KHz交流,以Ar與氧氣體積比1 :1 ’氣體壓力0· 1 Pa條件實施。用此喷射條件,得以實現 較Ti〇2層成膜快2.2倍之成膜速度。 而SiOx層之成膜則將Ar與氧氣之體積比控制於1比1,保 持總透光率減少量於0.5〜2.5%之下實施喷射。此時之SiOx 之X值,可在0.5以上2·0以下範圍.,但以1.0至1.8範圍更佳 。若未形成此範圍之SiOx層,則在圖3之黏附強度試驗時產 生剝離,得不到所需黏附強度。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7364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21 )
SiOx層之成膜,係在Ar與氧氣之體積比1: 1,同樣用雙 磁控管方式之陰極實施喷射。此外,本實施例係在pET薄 膜基體上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形成厚6 μπι之硬塗層。未塗 硬塗膜時之硬度為船筆硬度1Η,形成硬塗膜者則實現斜筆 硬度3Η。 另依下列構成製得AR薄膜,供做本實施例之比較例。 PET基體 1 88 μιη/ 硬塗層 6 μιη/
SiOx層 4 nm/ ITO 層(83 mol% In203-17 mol% Sn02 組成)21 nm/
Si02層 32 nm/ ITO層 60 nm/
Si〇2層 95 nm/ 防污層 5 nm 實施例1及比較例之AR薄膜之光譜透射比如圖丨7,光譜 反射比如圖18。圖17及圖18是將光譜透射比及光譜反射比 之微小搖動平均化,簡化為曲線者,實施例1係以虛線,比 較例則以實線表示。由圖17可知,實施例1之AR薄膜,在 400 nm光學波長時較比較例多約16〇/〇之透光率改善。原因 是因ITO層與Nb2〇5層之對沈長之吸光特性之差異產生者 。而由圖18可知。實施例1之AR薄膜在5〇〇〜600 nm波長範 圍之光譜反射比則顯示與比較例幾乎相等數據。 如上已述,本實施例為確保硬度及抗傷耐久性,在PET 基體上形成硬塗層’為確保AR喷射膜對硬塗層之黏附強度 -24-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 8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漦) 557364 五、發明説明(22 ) 而形成以〇,層,再為使可視光波長領域之透光率曲線平坦 化製成為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且採用可以較1102成膜速度 f夬2仏以上速度成膜2Nb2〇7膜,由此製得生產力及信賴性 良好之無色高透明AR薄膜。 實施例2 依下列構成製得AR薄膜,其係相當本發明之反射防止薄 膜實施例第二例之膜構成者。 PE丁基體 1 88 μηι/ 硬塗層6 μηι/
SiOx層 4 nm/ ITO層 4 nm/
Nb2〇5層 12 nm/
Si〇2層 28 nm/
Nb205層 112 nm/
Si〇2層 85 nm/ 防污層5 nm 上述構成中,ito層以外各層係按實施例j形成,而IT〇 層則用ITO對陰極,在αν ο:體積比9 : i之氣體環境成膜 。結果,其在400 nm波長之透射率雖較實施例i產品降低約 1 /〇,導電性卻達1 X 1 ο4 Ω/□,由此獲悉可在不影響可視光 波長領域之透光率特性之平坦性之下,賦予導電性。由此 製知生產力及信賴性優良,且具導電性之無色而透明性高 之AR薄膜。 實施例1及實施例2,均可使用圖2之喷射裝置製得八尺薄 -25- 557364 A7 _ B7_ 五、發明説明(23 ) ' " 膜,但實施例2之成膜時,若將圖2之5座陰極1〇7中之第一 座部分以對薄膜走動方向較短之陰極2座取代,改為共計6 座陰極107,則在一次薄膜通過便可形成6層喷射膜。由於 第一層SiOx膜及第二層IT0膜係只有約4 nm之薄膜,改用較 短陰極仍可成膜。 實施例3 依下列構成製得AR薄膜,其係相當本發明之反射防止薄 膜實施例第三例之膜構成者。 PET基體 1 88 μηι/ 硬塗層 6 μηι/
SiOx層 4 nm/ 73 mol% In203-27 mol% ZnO組成層 18 nm/
Si〇2層 28 nm/
Nb205層 112 nm/
Si〇2層 85 nm/ 防污層 5 nm 上述構成各層中,73 mol% Ιη2〇3-27 m〇1% Zn〇組成層係 用氧化物對陰極,在Ar: %體積比9: i之氣體環境了成膜 。成膜速度得以保持與ITO膜成膜時相等程度。其他各膜則 按實施例1之方法實施,製得AR薄膜。, 、 實施例3之光譜透射比如圖19,光譜反射比如圖別,分別 以二點虛線顯示。圖19 , 20中以實線顯示者為比較例。由 圖19可知,實施例3之AR薄膜,相較於用IT〇形成全部高折 射率氧化物層之比較例,在400 nm*學波長時獲約15%之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爱)--------
裝 訂
線 557364 A7 _________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24 ) -- 透光率改善,其在4〇〇〜65〇 nm波長範圍之光譜透射率偏差 巾田度也大·(¾縮小,為約5 %。而由圖2 〇可知,實施例3在 5 0 600 nm波長範圍之光譜反射比,則與比較例幾乎等值, 其導電性也有920 Ω/口。 如上已述’本實施例係用73 m〇1〇/〇 In2〇3-27 m〇1〇/〇 Zn0高 導電性材料做薄鬲折射率氧化物層,而用透明性優異之
Nb2〇5層做厚面折射率氧化物層,由此得以保持5層喷射膜 之下,製得具有導電性、高透明性及高信賴性,且成本低 之AR薄膜。 實施例4 依下列構成製得AR薄膜,其係相當本發明之反射防止薄 膜第三例之另一實施例之膜構成者。 PET基體 75 μηι/ 硬塗層 6 μιη/
SiOJ 5 nm/ 78 mol% Ιπ2〇3-12 mol% Sn02-l〇 mol% MgO組成層 18 nm/
Si02層 20 nm/
Nb2〇5層 83 nm/
Si〇2層 85 nm/ 防污層 5 nm 另依下列構成製得AR薄膜做為本實施例之比較例。 PET基體 75 μιη/ 硬塗層 6 μιη/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搮準(CNS)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一 557364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SiO』5 nm/ ITO層 15 nm/
Si02層 20 nm/ ITO層 98 nm/
Si02層 85 nm/ 防污層 5 nm 實施例4之在500〜600 nm波長範圍之光譜反射比,與上述 構成之比較例幾乎同等,但在4〇〇 nm短波長側之透光率則 提昇12%。 相當第三例之實施例中之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係使用同一 材料,但並非限定於此,例如,可將一層透明高折射率氧 化物層中之一半為 78 mol% In2〇3-i2 m〇l% SnCVlO m〇1% MgO組成之氧化物膜,另一半厚度為75 m〇1〇/〇 In2〇3_i2 mol% Sn02_7 mol% MgO-6 mol% 丁丨02組成之氧化物層。此 時,可仿照實施例2,以6座陰極1 〇7因應。 實施例5 依下列構成製得AR薄膜,其係相當本發明之反射防止薄 膜實施例第一例之膜構成者。 / PET基體 1 88 μιη/ 硬塗層6 μηι/
SiO』5 nm/
Zr02層 18 nm/
Si〇2層 28 nm/
Nb2〇5層 112 nm/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線 557364
Si〇2層 85 nm/ 防污層5 nm 上述構成中,ZrO 施。 以外部分之喷射條件係按實施例1實 陰極,亦用雙磁控 KHz交流,在Ar ·· 又,Zr〇2部分之噴射係以Zr金屬為對陰極 管方式陰極,對2支Zr對陰極間施加4〇 KHz 〇2體積比1 : 1,氣體壓力〇·3卜之環境下實施。 由此實施例獲悉,將高折射率層之一部分用Nb2〇5以外之
度雖衹有Nb2〇5層成膜速度之1/4,但使用以〇2之層厚則在 使用Nb2〇5時之層厚之1/6以下,因此,由於使用圖2之薄膜 喷射機連續成膜時之薄膜走動速度係依最厚之Nb2〇5層之 成膜速度規^,從生產力觀點來看,《差異並不大。由此 可知。鬲折射率層之較薄一層,即使使用Ta2〇5,Ti〇2 , Zr〇2 ’ Th〇2 ’ SisN4 ’ Y2〇3等層置換,並不損及本發明之優點。 上述實施例均以形成於薄有機基體薄膜上時為主軸描述 ,實際上本發明對塑膠板等有機基體,例如厚達300 μηι以 上之塑膠板上形成時仍有效。此外,本發明之反射防止層 ’在防止來自壓克力樹脂之透明成型品或品牌名 ARTON(JSR公司製)等基板表面之反射也頗有效。因此在此 種塑膠基板上,依與上龜方式同樣形成反射防止層,則可 製得附有反射防止層之塑膠基板。 再者,在基板上,依以Zr、Ti、Si或Cr等金或合金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57364
^ TiOx(„ X-1 〜2),SiOx(但 x=q〜2),Si x yV *一 x — i〜2 ,ο〜n CrOx(但χ=〇·2〜1.5)中之任何一種以 一· · 則可大幅增加與有機基片之黏 ::^二化物層’ 膜。 町5$度,其效果同上述AR薄 而在此種有機基板上形成硬塗層時,若在提昇硬度之情 況下實施反應性⑽法,則可與上述同樣提昇光學層之黏 附強度。而適用本發明,將高折射率層之至少一部分,用 反應性濺鍍法形成為Nb2〇5層,則可提昇AR層形成速度, 可達先前之用Ti02時之2_3倍。使用塑膠基板時,應使用玻 璃等剛體基板用噴射機,而非圖2之;袞筒薄膜用喷射機。 實施例6,7 本實施例是形成無機防濕層之AR薄膜實施例。 在表面形成5 μ厚有機硬塗層之188 μ厚pet基體上,依滅 鍍法形成以Si〇2及Al2〇3構成之無機防濕層2 μηι厚。 然後在此無機防濕層上形成Si02& Nb205所構成之反射 防止層(Nb205: 1 5 mm/Si02:28 nm/Nb205: 1 12 nm/Si02 :85 nm),再形成防污層。該無機防濕層係經調整Si〇2與 ai2o3比率使其折射率接近壓克力系硬塗層之折射率 1.5〜1.6者,亦則以Si與A1混合重量比例為1 : 3.9之合金為 對陰極,在Ar 50%之氧氣環境中實施反應性喷射而形成 者。 如上製成之附有無機防濕層之反射防止薄膜(實施例6) ,在波長45 0〜650 nm之視覺反射率為〇·3%。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線 557364 A7 __ _ B7 五、發明説明(28 ) 另在表面形成5 μ厚有機硬塗層之188 μ厚PET基體上,以 與實施例6同樣方法形成由Si02及Al2〇3構成之無機防濕層 4 μιη厚,用與實施例6同樣之方法形成AR層,防污層,做 為實施例7。 另外’不形成無機防濕層,在硬塗層上形成厚3 nm之Si〇x 層’然後形成由Si02及A1205所構成之反射防止層(Nb205: 15 nm/Si02 ; 28 nm/Nb205 : 1 12 nm/Si02 : 85 nm),做為比 較例。 將上述3種檢品付予水分透過性試驗,與先前之玻璃基板 比較。預先準備如圖2 1之不銹鋼製容器5 1。該容器係將5 mm厚不銹鋼板焊製為内容體積200 X 200 X 800 mm之附有 凸緣容器。試驗方法是,容器51内置純水52 800 cc,將附 有無機防濕層之AR薄膜黏貼於凸緣部5 1 a以密封容器開口 4。黏貼AR薄膜53之方法係使用耐濕性UV硬化接著劑54 之UV硬化密封處理。 圖22是密封處理後之AR薄膜之水分透過性狀態之比較 ’係以圖20之c-c’部位之剖面圖顯示。AR薄膜53上面沒有 不錄鋼製格子狀支持板55,再用馬蹄形螺釘夾子保持加壓 狀怨以使在箭號方向,則支持板保持方向施加壓力。 以此3種檢品及用厚〇·7 mm之玻璃板密封於同種不錄鋼 製容器者,在大氣壓中,l〇〇t進行老化試驗。精稱各檢品 及玻璃之不銹鋼製容器之初期重量與老化試驗後之重量, 記錄其重量差變化結果如圖23。因1〇〇。(:老化試驗時,不銹 鋼容器内壓力上昇,由此加速水分透過釋出。而各檢品及 -31 -
557364 A7 --—______________ 五、發明説明(29 y~ ----- 玻璃係以同一方法實施不銹鋼容器凸緣部之接著硬化及夾 住,可藉由比較重量減少速度來比較各檢品薄膜及玻璃之 相對水分透過率。 由圖23獲悉,用188 μιη厚pET及(比較例檢品)之薄膜 飨封,不銹鋼製容器之重量減少,大於用(實施例6及實施 例7)薄膜密封不銹鋼製容器者。而用實施例6及實施例7之 4膜抢封之不銹鋼製容器,因水分透過而釋放水分產生之 重里減少速度均與用〇·7 mm厚玻璃板密封不銹鋼製容器者 同等。換言之,由實施uv硬化接著之不銹鋼容器凸緣部產 生之因水分透過釋放引起之重量減少,於實施例6,實施例 7及0.7 mm玻璃板均同等,但實施例6及實施例7本身之水分 釋放則與〇·7 mm厚玻璃同樣,幾乎未被觀察。 由上述事實可知,實施例6及實施例7之反射防止薄膜係 兼具反射防止性能與鉛筆硬度及防濕性能。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是,在形成5 μ厚有機硬塗層之丨88 μ厚PET面,使用圖24之離子化二元蒸鍍法形成由以〇2及 Al2〇3構成之4μπι厚無機防濕層。則在圖24中,將容有si〇2 原料之坩堝61與容有Ah〇3原料之坩堝62,分別用對坩瑪61 及62裝設之電子搶63及64,藉由控制電子線分別控制Si〇2 及八丨2〇3之堆禍加熱溫度’使Si〇2與八丨2〇3之重量組成比率 成1: 3.4之膜,蒸鐘形成於移動冷卻筒65上之薄膜66上者。 依此重量比率得以形成折射率1.55之Si02-Al203混合物 膜。此時,蒸鍍Si02及Al2〇3用之電子搶63,64係使用30 kV 之加速電壓。而為充分促進與氧氣之結合,將氧氣喷出用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搮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7364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30 ) 管67,68配置於坩堝附近,藉由對連接電阻69a及直流電源 69b之白金製正電位離子化環69施加+ 250 V電壓,對由坩 渦61,62蒸發之Si02及AI2O3赋予正電荷,使其離子化。此 外,附著於正電位離子化環69之Si02及Al2〇3膜,可藉由通 電過熱蒸發,在避免堆積狀況下進行蒸鍍製程。此外,亦 可適用幾種離子蒸鍍法如HCD方式(空心陰極放電方式)或 URT-IP 法(J. Vac. Soc. Jpn. Vol. 44,No· 4,2001 418〜427, 435〜439) ° 再者’由Si〇2及Nb205構成之反射防止層(Si〇x : 3 nm/Nb205 · 15 nm/Si02 : 28 nm/Nb205 : 12 nm/Si02 : 85 nm) ’從低反射率特性與成膜速度雙方之觀點而言,是一種優 良構成’但本發明並不排除將部分或全部Nb2〇5以其他高折 射率材料置換之膜構成法。換言之,以Ta2〇5、Zr〇2、s“N4 、ΤΊ〇2或以ITO與MgO、Ab〇3等混合氧化物所成之高折射 率氧化物置換Nb2〇5薄層,對實現兼具反射防止薄膜性能與 防濕薄膜性能之薄膜並無影響。 至於上述實施例,其係在PET基體之一面形成硬塗層、 然機防濕層及反射防止層等。然而由於PMma、丙稀酸石夕 酮等含紫外線硬化處理在内之丙烯酸系材料製成之硬塗層 ,其表面平滑性優良且表面突起少,倘在其上形成無機氧 化物層Si〇2、八丨2〇3混合層時,可使無機氧化物層緻密成長 ,其遮蔽性能特佳。但是做為在形成AR層面相反一面形成 無機防濕層之底層用硬塗層時,由於不在供做顯示器使用 之一面,其硬度不必超過3H以上。換言之,只要具備表面 -33-
557364 A7
平滑性,並不需有鉛筆硬产, 分,多加石"单度此硬塗層可用減少丙烯酸成 夕力夕糸平)月材料成分之爭+爲 同-面m μ心 儘管在基體薄膜之 面形成反射防止AR層與無機防濕層之方 筆硬度,但將無機防渴 > , "棱歼1口 仍可實現兼具3_㈣筆硬度及防濕性能之本發明A反面 而無機防:層材料則Sl〇2、A — 【發明之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發明,以仙也膜 做為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則可提供—種無色高透明且 成本低之反射防止薄膜。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在形成硬塗層之基體上 形成與硬塗層之黏附力優良之氧化物層’則可提供一種無 色高透明且硬度及黏附強度良好而信賴性高且成本低之反 射防止薄膜。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本反射防止薄膜由於具 有Nb2〇5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與在Nb2〇5膜上疊層in2〇3 及Sn〇2中之任何一種金屬氧化物膜之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 層,得以低成本提供具有帶電防止效果之無色高透明性反 射防止薄膜。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發明,本反射防止薄膜由 於具有Nb2〇5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及對1112〇3及Sn〇2中之 任何一種金屬成分添加Si、Mg、A卜Zn、Ti及Nb中之任何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7364
一種以上元素之透明高 具帶電防止效果之…化物層,得以低成本提供 …、透明反射防止薄膜。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菸日H> 射率;以外邱八” Γ 可在使用Nb2〇5之高折 能:層……折射率層之材料選擇自由度增加之狀 〜、下’挺供一種黏附強度S而喊h丄 。 阿而噴射成膜速度快之AR膜構成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發明,將本發明適 塑膠基板或表面形成硬塗層之塑膠基板等基板 板。7⑯付热色透曰月而成本低之附有反射防止層之塑膠基 田根據巾請專利範圍第m 11、12及13之發明,使 料基體之反射防止薄膜,可料良好防濕性及氣 心敝性’因此不需併用玻璃基板,也不影響其光學特性 :=,可實現顯示器薄型化及輕量化。再根據申請專利 mm"之發明’除可賦予上述各優點外亦可賦予 專利範圍第1項之優點。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及第16項之發明,本發明適用 於塑膠基板或表面形成硬塗層之塑膠基板等有機材料基體 ’則可製得光學特性優良,具有良好防濕性及氣體遮蔽性 且成本低之附有反射防止層塑膠基板。 【圖式之簡要說明】 圖1是顯示適用本發明之反射防止薄獏疊層構成例之剖 面圖。 . 圖2是連續成形反射防止薄膜之各氧化物層之噴射裝置 -3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 557364 五、發明説明(33 模式圖 圖3是為評價反射防止薄之基 度試驗裝置模式圖。 度之附著強 圖4是圖3中之機頭部形狀平面圖。 圖5是顯示各種氧化物膜之光譜透射比特性圖。 圖6疋顯不各種氧化物膜之光譜透射比特性圖。 圖7是顯示各種氧化物臈之光譜透射比特性圖。 圖8是顯示有機EL顯示之一構成例之概略斜;見圖。 圖9是顯示有機EL顯示之一構成例之概略剖面圖。 圖1〇是對上面發光型有機EL顯示器黏貼AR薄膜之玻璃 基板時之密封狀態概略剖面圖。 圖11是對上面發光型有機EL顯示器黏貼附有無機防濕 層AR薄膜時之密封狀態概略剖面圖。 圖12是顯示附有無機防濕層八尺薄膜構成例之概略剖面 圖。 圖13疋使用有機基板之有機el顯示器製造步驟中之透 明電極形成過程概略斜視圖。 圖14是有機發光元件形成過程概略斜視圖。 圖15是光反射材料電極層形成過程概略斜視圖。 圖16是用密封膜密封之密封狀態概略剖面圖。 圖17是實施例1之光譜透射比特性與比較例之比較圖。 圖1 8是實施例1之光譜透射比特性與比較例之比較圖。 圖19是實施例3之光譜透射比特性與比較例之比較圖。 圖20是實施例3之光譜透射比特性與比較例之比較圖。 -3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57364 A7 B7
五、發明説明(34 ) 圖21是用於水分透過性評價之不銹鋼製容器概略斜視圖。 圖22是用AR薄膜密封不銹鋼製容器之密封狀態概略 面圖。 σ 圖23是水分透過性評價結果特性圖。 圖24是用離子二元蒸鍍法成膜裝置例模式圖。 【符號說明】 1基體,3硬塗層,5第一喷射層,7第一透明高 率氧化物層,9第一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u第二、于 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 13第二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 防污層,21TFT玻璃元件基板,22有機發光層圖形二 明電極圖形,29附有無機防濕層反射防止薄膜,透 基板,31無機防濕層,32反射防止層,33防亏層有機 訂
-37- 本紙張尺度通財® ®家料(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

Claims (1)

  1. »736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種„薄骐,基體上形成有硬塗層,且在該硬塗 且層透明而折射率氧化物層與透明低折射率 =匕物層,其特徵為:至少_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 π'以反應性錢錢法形成之Nb2〇5層所構成者。 、、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在上 述硬塗層上形成有選自Zr〇^x=i〜2),丁⑴办:卜幻,⑽X (Χ 1 2)/SlC)xNy(X=1 〜2,y=G.2〜G.6)及 CrQx(x = 0.2〜1.5) 中之至少一種材料之氧化物層,且該氧化物層係依反應 性濺鍍法形成者。 士申《月專利|巳圍第i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其他 ’層透明同折射率氧化物層係具有Nb205之膜及選 自Ιη203及SnQJ之任何_種以上具有金屬氧化物之膜 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其他 至少一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係含選自1112〇3及311〇2 中之至少一種以上金屬氧化物為主成分,且具有氧化物 月吳’該氧化物膜含有選自si,Mg , A卜Zn,Ti及Nb中 之至少一種元素之氧化物成分,其換算si〇2、Mg〇、Al2〇3 、ZnO、Ti02及 Nb2〇5 為 5 mol% 以上 40 mol% 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上述 氧化物膜含上述氧化物成分含量,換算為算si〇2、Mg〇 、Al2〇3、ZnO、Ti02及 Nb205 時為 10 m〇i〇/。以上 30 m〇i% 以下者。.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透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8 557364
    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中之Nb2〇5層以外 由選 wZr〇2、Th〇2、Si3N4、Y2〇^j 何層形成者。 7. 一種附有反射防止層之塑膠,其係在塑膠基板上或 表面形成有硬塗層之塑膠基板上,形成有交互疊層透明 高折射率氧化物層與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而成之反 射防止層’其特徵為至少—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係 以依反應性濺鍍法形成之Nb2〇5層構成者。 一種反射防止薄膜,其係在有機材料所構成之基體上交 互疊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與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 層所形成之反射防止層而成,其特徵為:與該基片之至 少一面相接,形成有與上述有機材料之折射率接近之無 機防濕層者。 9.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上述 無機防濕層係形成於上述基體與反射防止層之間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在上 述基體上形成有硬塗層,其上又形成有上述反射防止薄 膜者。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該有 機材料所構成之基體具有在有機材料基體所構成之薄 膜表面以濕式塗被法形成表面改質層之構成者。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該無 機防濕層為以選自 Si02、SiOx、Si〇xNy、Si3N4、SixN 、Al2〇3、AlxOy、A10xNy(x及y均為任意整數)中之任何 -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7364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為主成分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防止薄 機防濕層孓折射率為h4〜21者。 代為°玄然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防止薄膜,其特徵為其反 射防止層中之至少一層透明高折射率氧化物層係以反 應性濺鑛法形成之Nb2〇5層所構成者。 15. 一種附有反射防止層塑膠基板,其係在塑膠基板上或表 面形成有硬塗層之塑膠基板上形成有交互疊層透明高 折射率氧化物層與透明低折射率氧化物層而成之反射 防止層而成,其特徵為之至少與塑膠基板之一側的面相 接’形成有與該塑滕基板之折射率接近之折射率之無機 防濕層者。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附有反射防止層塑膠基板,其 特徵為上述反射防止層中之至少一層透明高折射率氧 化物層係由依反應性濺鍍法形成之Nb205層所構成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1107315A 2001-04-17 2002-04-11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layer-affixed plastic substrate TW55736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18463 2001-04-17
JP2001353265 2001-11-19
JP2002074033A JP2003215309A (ja) 2001-04-17 2002-03-18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反射防止層付きプラスチック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7364B true TW557364B (en) 2003-10-11

Family

ID=2734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7315A TW557364B (en) 2001-04-17 2002-04-11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layer-affixed plastic substrat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380857A4 (zh)
JP (1) JP2003215309A (zh)
KR (1) KR20030038554A (zh)
CN (1) CN100378469C (zh)
TW (1) TW557364B (zh)
WO (1) WO20020865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6586B (zh) * 2004-05-13 2013-08-21 Ulvac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TWI615277B (zh) * 2014-07-16 2018-02-21 Asahi Glass Co Ltd 蓋玻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10999B1 (ko) * 2002-07-22 2005-08-31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소자의 패턴 형성 방법
JP4475016B2 (ja) * 2003-06-30 2010-06-09 東レ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7851837B2 (en) 2003-12-18 2010-12-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ght-collecting device and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WO2005083474A1 (ja) * 2004-02-27 2005-09-09 Kimoto Co., Ltd. 光学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
CN100368828C (zh) * 2004-10-12 2008-02-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透镜及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0368099C (zh) * 2005-03-21 2008-02-13 四川世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Pdp保护屏的消除高光反射膜的制作方法
CN100468081C (zh) * 2005-06-03 2009-03-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
JP5301766B2 (ja) * 2006-03-31 2013-09-2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反射防止膜付透明基板
JP5186144B2 (ja) * 2006-07-18 2013-04-1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反射防止板
DE102008014900A1 (de) * 2008-03-19 2009-09-24 Rodenstock Gmbh Schichtsystem zur Beheizung optischer Oberflächen und gleichzeitiger Reflexminderung
JP2010092003A (ja) * 2008-09-11 2010-04-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5245893B2 (ja) * 2009-02-13 2013-07-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多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28895B1 (ko) * 2009-10-26 2013-11-13 제이엑스 닛코 닛세키 킨조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산화인듐계 소결체 및 산화인듐계 투명 도전막
JP5595190B2 (ja) * 2010-08-31 2014-09-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機能性フィルムおよび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2033259A (zh) * 2010-11-15 2011-04-27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透过型液晶显示器用偏光片
JP5527482B2 (ja) * 2011-04-28 2014-06-18 旭硝子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積層体
JP5893271B2 (ja) * 2011-06-10 2016-03-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光学系、及び光学機器
KR101308480B1 (ko) 2011-06-14 2013-09-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3034181A1 (en) * 2011-09-07 2013-03-14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transparent body for use in a touch panel
KR101392050B1 (ko) * 2012-01-06 2014-05-07 (주)엘지하우시스 시인성이 우수한 양면 투명 전도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71651B1 (ko) * 2012-02-08 2019-04-23 토카이 옵티칼 주식회사 광학 제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3143146A1 (zh) * 2012-03-31 2013-10-0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TWI603110B (zh) * 2013-09-13 2017-10-21 康寧公司 具有保留光學性質的防刮物件
CN106537190B (zh) 2014-05-23 2019-08-1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减少的划痕与指纹可见性的低反差减反射制品
CN103995303B (zh) * 2014-05-29 2015-07-22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增透保护片
CN104216034B (zh) * 2014-09-02 2016-04-06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曲率透镜表面的0.532微米与1.064微米倍频减反射膜
JP6582974B2 (ja) 2015-12-28 2019-10-02 Agc株式会社 カバー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68135B (zh) * 2017-01-12 2021-12-31 应用材料公司 硬涂层系统以及用于以连续卷绕式工艺制造硬涂层系统的方法
CN108205166A (zh) * 2017-12-04 2018-06-2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及触控屏
CN108089246A (zh) * 2017-12-04 2018-05-29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及触控屏及光学膜的制备方法
CN108169826A (zh) * 2017-12-04 2018-06-1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ito膜及触控屏
CN108385063B (zh) * 2018-03-30 2020-01-14 江西泽发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流沙纹理冰钻黑的镀膜方法
WO2019208240A1 (ja) * 2018-04-26 2019-10-31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層、シールド層の製造方法、及び、酸化物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CN109212645A (zh) * 2018-10-18 2019-01-15 苏州文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梯形滤光片
CN109212646B (zh) * 2018-10-19 2021-09-21 苏州文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光片镀膜方法
CN109212642A (zh) * 2018-10-19 2019-01-15 苏州文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滤光片结构
CN112444893A (zh) * 2019-09-03 2021-03-0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JP7057865B2 (ja) * 2019-11-26 2022-04-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4227A (en) * 1995-04-03 1998-04-28 Southwall Technologies Inc. Antireflective coatings comprising a lubricating layer having a specific surface energy
JPH1062602A (ja) * 1996-08-26 1998-03-0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導電性反射防止膜
JP4009337B2 (ja) * 1996-10-24 2007-11-14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用積層シート
JP3534384B2 (ja) * 1997-07-11 2004-06-07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導電性反射防止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65732B2 (ja) * 1997-08-25 2007-08-2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H11119002A (ja) * 1997-10-17 1999-04-30 Sony Corp 光学部品製造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部品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部品さらにこの光学部品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
US5916684A (en) * 1997-12-22 1999-06-29 Applied Vacuum Technologies Co., Ltd. Simple process for anti-reflection coating with multiple metal films
JPH11258405A (ja) * 1998-03-12 1999-09-2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6586B (zh) * 2004-05-13 2013-08-21 Ulvac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TWI615277B (zh) * 2014-07-16 2018-02-21 Asahi Glass Co Ltd 蓋玻璃
TWI656036B (zh) * 2014-07-16 2019-04-11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Cover gla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80857A1 (en) 2004-01-14
WO2002086559B1 (fr) 2002-12-27
JP2003215309A (ja) 2003-07-30
EP1380857A4 (en) 2007-01-03
CN100378469C (zh) 2008-04-02
WO2002086559A1 (fr) 2002-10-31
CN1463367A (zh) 2003-12-24
KR20030038554A (ko) 200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57364B (en)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layer-affixed plastic substrate
JP5527482B2 (ja) 反射防止積層体
TWI410830B (zh)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minate and a touch panel formed therefrom
US20040005482A1 (en)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layer-affixed plastic substrate
JP2002169002A (ja) 蒸着組成物の製造方法、蒸着組成物及び反射防止膜を有する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
US6689479B2 (en)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silica layer
JP6319302B2 (ja) 透明導電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068738A1 (ja) 透明導電体
JPH0634801A (ja) 導電性反射防止膜
JP3751922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463680B2 (ja)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JP2000338307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TW202225429A (zh) 光學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TW202229929A (zh) 光學積層體及物品
JP4332310B2 (ja) 酸化チタン層の製造方法、この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酸化チタン層、及び酸化チタンを用いた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2000338305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3545359B2 (ja) 反射防止膜を有する光学部材
JPH09197103A (ja) 多層反射防止膜を有するプラスティック製光学物品
TW562736B (en) Multilayer antireflection coating with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JP2004255635A (ja) 透明積層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4023142B2 (ja) 反射防止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91071A (ja)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77989A (ja) 光学部材及び反射防止膜
WO2024043120A1 (ja) 誘電体多層膜付き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6901A (ja) 反射防止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