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24939B - Cam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am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24939B
TW524939B TW090124561A TW90124561A TW524939B TW 524939 B TW524939 B TW 524939B TW 090124561 A TW090124561 A TW 090124561A TW 90124561 A TW90124561 A TW 90124561A TW 524939 B TW524939 B TW 5249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 device
rail portion
rotation
rotating
c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4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eizaburo Kato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Mfg Comp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880296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524939(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Mfg Company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Mfg Compan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24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249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2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 F16C19/3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9/3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a single row of rollers
    • F16C19/361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a single row of rollers with cylindrical rollers
    • F16C19/36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roller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e.g. needle bearing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a single row of rollers with cylindrical rollers the rollers being crossed within the single r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0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1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F16H1/1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0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1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F16H1/1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 F16H1/16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with members rotating around axes on the worm or worm-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1/00Apparatus or articles in engineering in general
    • F16C2361/61Toothed gear systems, e.g. support of pinio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54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made from wire, strips, or sheet metal
    • F16C33/542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made from wire, strips, or sheet metal made from sheet met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42Directly cooperating gears
    • Y10T74/19698Spiral
    • Y10T74/19828W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524939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能提高軸承部分的組裝精度,因而能夠 提高所輸出的運動精度之凸輪裝置。 〔先行技術〕 已知有形成間歇突出運動等各種的運動之凸輪裝置。 此種凸輪裝置則是傳達旋轉運動之輸出軸或輸出軸等利用 軸方向相互隔著間隔配置之2個軸承自由旋轉地支承著。 這些軸承支承作用到輸入輸出軸等之推力負荷或輻射負荷 。特別是尚精密度支承輸入軸或輸出軸時採用錐形滾子軸 承。 第2 0圖及第2 1圖所示的凸輪裝置1 a則是輸入軸 4介由左右一對的錐形滾子軸承3而自由旋轉地支承於機 殼2。在輸入軸4設置球形凸輪5。輸入軸7係與輸入軸 4成正交的配置,介由前述一對的錐形滾子軸承6自由旋 轉地支承在機殼2。在輸出軸7設置具備與球形凸輪5卡 合的從動凸輪8之轉盤9。輸入軸4的旋轉經由球形凸輪 5或凸輪從動體8的凸輪機構1 0而轉變運動,因而從輸 出軸7輸出所期望的運動。 第2 2圖及第2 3圖所示的凸輪裝置1 b則是輸入軸 4與上述凸輪裝置1 a同樣,輸出軸爲包圍機殻2中央的 中空筒部1 1之環狀。此凸輪裝置1 b其作用到輸出軸7 之推力負荷及輻射負荷如下述支承於機殼2側。在輸出軸 7的端面順著其周方向設置多數個第1從動凸輪1 2。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 -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_ 、11 線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2) 1從動凸輪1 2順著輸出軸7的旋轉方向滑接於機殼2的 周面,因而支承輻射負荷。在輸出軸7的周面,順著其周 方向設置與球形凸輪5卡合之多數個第2從動凸輪8。機 殼2在與球形凸輪5不干涉的範圍設置突接構件1 5,並 且形成與此突接構件1 5對面之環狀棚部1 6。第2從動 凸輪8自由滑動地夾入到止動構件1 5與環狀棚部1 6之 間,因而支承推力負荷。輸入軸4的旋轉經由球形凸輪5 或凸輪從動體8等的凸輪機構10而轉變運動,因而從輸 出軸7輸出所期望的運動。 近年,以電子零件爲代表,演進爲各零件的小型化、 高密度化。用於生產零件的設備之凸輪裝置極度要求較高 的運動精度。過去的凸輪裝置則不易達到此要求。 使用錐形滾子軸承的情況也包含,過去的軸承構造, 由於機殼、輸出軸或轉盤、現成品的軸承,爲了安裝軸承 而形成在機殼或輸出軸之凸緣等的加工誤差、組裝誤差, 因而累積這些誤差,所以無法高度確保從凸輪裝置所輸出 的運動精度。因此會有各種零件的再加工或凸輪裝置的再 組裝必須反覆進行的問題。 此處,針對無法對軸承構造確保充分精度的1個理由 ,說明經組裝過的軸承其後造成精度降低的原因。 (1 )在經由凸輪機構旋轉驅動之輸出軸a的軸外形 與銜接於輸出軸a外周面之軸承b的內環c內面之間具有 間隙d。如第2 4圖所示,輸出軸a的軸外形爲圓形,且 軸承b其內環c的內也爲圓形,而軸承b的成品尺寸較大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 : - - - - I -- I 1 I 1 : I—: 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3) 的情況,當軸承b組裝到輸出軸a時形成了間隙d。由於 此間隙d因而輸出軸a的旋轉中心e與軸承b的旋轉中心 f偏離掉,所以無法提局凸輪裝置的運動裝置。進而由於 隨著輻射負荷的變動也變動間隙d的位置,因而輸出軸a 與內環c之間產生磨擦而發生熱量,結果是縮短凸輪裝置 的壽命。 (2 )輸出軸a的軸外形不是正圓形。爲了避免(1 )項的問題,通常輸出軸a與軸承b的安裝大多是採用嵌 入。不過如第2 5圖所示,輸出軸a的軸外形不是正圓形 而些許有凹凸時,例如即使軸承b的內環c有足夠的精度 ’當內環c組裝到輸出軸a時內環c也出現與輸出軸a的 軸外形相同的凹凸。因此旋轉體g所旋轉的軌道面h變形 。旋轉體g在軌道面h上轉動之際,由於此凹凸,在軌道 面h形成過度接觸旋轉體g的處所及未接觸的處所。因而 旋轉不安定,旋轉中心也不安定,所以無法高度確保凸輪 裝置的運動精度。進而旋轉體g與軌道面h過度接觸的處 所則急遽磨損,而縮短凸輪裝置的壽命。 (3 )軸承b的內環c內面具有凹凸而形成與上述( 2 )項不同的狀態。如第6 ( a )圖之輸出軸a的裝著前 及第6 ( b )圖之輸出軸a的裝著後所示,內環c的內面 有凹凸時,即使輸出軸a的軸外形爲正圓形,也經由輸出 軸a而內環c的內面押推到外側,因而在內環c的軌道面 h形成凸部。此結果:在內環c的軌道面h出現凹凸,造 成與上述(2 )項相同的問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ΙΓ- m n n n m m n n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 52493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4) (4 )無法對輸出軸a成直角安裝軸承b的端面i。 如第2 7圖所不,爲了固定軸承b,通常是將軸承b的端 面i突接到凸緣等的突接部j。存有加工殘渣而塵埃或切 屑等附著在突接部j則軸承b突接到突接部j時,對輸出 軸a呈傾斜狀態下固定軸承b。此情況凸輪裝置的運動精 度降低與上述(1 )項的狀況類似。相對於輸出軸a的旋 餞中心e而傾斜軸承b的旋轉中心f,因此無法獲得安定 的旋轉。 以上說明過的現象則是因輸出軸a與軸承b的內環c 的關係而發生。 即使採用現或高精度形式的軸承,也因種種的原因, 而不易高度確保凸輪裝置所輸出的運動精度。期望是依此 種技術的背景提案能夠將凸輪裝置的運轉高精度化之技術 〇 〔發明槪要〕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使軸承部分的精度提高而能夠提 高凸輪機構所輸出的運動精度。 本發明的凸輪裝置其特徵爲:具備利用凸輪機構而旋 轉之旋轉軸體、及將該旋轉軸體自由旋轉地支承於支承體 之交叉滾子軸承;該交叉滾子軸承由V字狀的外側軌道部 、V字狀的內側軌道部、在外側軌道部與內側軌道部之間 轉動之複數個轉動體、以及配置在外側軌道部與內側軌道 部之間而把持該轉動體之把持器所構成;上述外側軌道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ΜΚΓ, 1 -- —w 1 -- I- -----1- -- - - ! ϋ—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訂 線 i-- -7 - 524939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 5) 及 內 側 軌 道 部 的 其 中 一 者 爲 順 著 其 旋 轉 方向 形成在 上 述 旋 轉 軸 體 之 周 溝 〇 因 將 外 側 軌 道 部 及 內 側 軌道 部 的 其 中 —^ 個 以 順 著 該 旋 轉 軸 髒 Π-ΐ^ 的 旋 轉 方 向 的 周 溝 形成在 旋 轉 軸 髀 5 所 以 一 經 設 定 旋 轉 軸 體 後 保持 原 狀 進 行 兩 者的加 工 5 因 而 能 使 旋 轉 軸 體 與 內 側 軌 道 部 或 外 側 軌 道 部 其兩 者 的 心 一 致 所 以 能 夠 幾 乎完 全 排 除 兩 者 的位 置 偏 離 。因 而如 過 去 組 裝 現成 品 之 際 可以 解 決 因 內 環 等 的 凹 凸 而在 內 側 軌 道 部 發 生 變 形 等 的 問 題 0 此 樣 對 旋 轉 軸 體 直 接 形成外 側 軌 道 部 或丨 內 側 軌 道 部 就 可以 一 舉 解 決 過 去 的 軸 承構 造 中 稩 度 劣化 的 原 因 而 可 以 作成 運 動 精 度 極 局 的 凸 輪裝 置 Ο 刖 述 周 溝 其特 徵 爲 : 加 工 刖 述 旋 轉 軸體 時 一 倂 直 接 加 工 形成在 該 旋 轉 軸 體 的外 周 0 內 側 軌 道 部或 外 側 軌 道 部 的 加 工 中 心 則 與 旋 轉 軸 體 的加 工 中 心 兀 全 一致 0 因 此 可以 使 旋 轉 軸 體 的 旋 轉 軸 心 與 交 叉 滾 子 軸 承的芯 兀 全 一 致 Ο N 刖 述 轉 動 體 其 特 徵 爲 : 其 旋 轉 軸 心相對 於 該 旋 轉 軸 體 傾 斜 配 置 在 W·,減 刖 述 外 側 軌 道 部 與 、上 刖 述 內 側 軌道 部 之 間 使其 朝 < 向 刖 述 旋 轉 軸 體 的 旋 轉 軸 心 並 且 相 鄰 的這 些 轉 動 之 間 的 關 係則 是 這 些 個 轉 動 軸 心 的 傾 斜 方 向 爲相 反 方 向 配 置 Ο 只 以 單 一 的 交叉 軸 承可 以 一 舉 支承作用 到旋 轉 軸 髀 Π-ώ 之 推 力 負 荷及 輻 射 負 荷 , 因 而 以 簡 單 的 構 造 就 可以 構 成 安 裝 誤 差 較 少 的 凸 輪 裝 置 〇 另 外 關 於把持 器 也 是 利用 從不 同 方 向 所 插 入 的 轉 動 體 夾 入 把持 器 而可以 防止把持 器 的 晃 動 〇 因 而 可以 使 凸 輪 裝 置 的 運 動 精 度 提 高 〇 其 特 徵 爲 : 在 、人 刖 述 外 側 軌 道 部 及 刖 述內 側 軌 道 部 形成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項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 52493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____五、發明説明(6) 爲了對前述轉動體供應且排出油之溝。利用此溝就可以確 保對轉動體供應•排出油。 其特徵爲:前述旋轉軸體爲高剛性。因直接加工也是 高剛性的零件之旋轉體而形成內側軌道部或外側軌道部, 所以可以獲取未加工變形接近正圓形的軌道部。依據此構 成,如過去當組裝現成品時,也可以解決因內環等的凹凸 而內側軌道部變形的問題。 前述轉動體其特徵爲:形成爲圓筒狀轉動面的兩端具 有一對的平坦端面之圓筒體狀。 前述內側軌道部與前述外側軌道部其特徵爲:爲了導 引前述轉動體的轉動,與朝向一方向之該轉動體的前述轉 動面銜接,與朝向相反方向之該轉動體的端面隔著間隔相 互對面。因而可以保證轉動體的轉動順暢性。 其特徵爲:在前述把持器形成個別裝著前述轉動體之 複數個小孔。利用此小孔可以防止轉動體彼此間相互干涉 〇 其特徵爲:形成呈錐形伸出到與前述轉動體的轉動面 相向的周緣部分使其順著該轉動面依序縮窄該小孔的內徑 ,形成決定該轉動體的插入方向並且支承該轉動面之鍔部 。可以利用鍔部縮窄小孔與轉動體之間的不必要間隙,而 可以減少晃動.。因而可以更加使凸輪裝置的運動精度提高 0 前述外側軌道部其特徵爲:形成在安裝於前述支承體 而包圍前述旋轉軸體的外周之環狀的外環構造體。相對於 LI---^-----1¾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訂 線 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9 -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在機殼直接形成外側軌道部會有困.難,則若是採用與機殼 不同所準備的外環構造體,就能以較高的精度形成外側軌 道部。 前述外環構造體其特徵爲:利用相互重疊而形成前述 外側軌道部之複數片板所形成。把持於把持器而夾入到內 側軌道部與外側軌道部之間之轉動體的組裝就可以容易化 〔圖面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爲表示本發明凸輪裝置的一實施形態其軸承 部分之擴大側斷面圖。 第2圖係爲表示裝著在第1圖的軸承部分之轉動體及 把持體的正面圖。 第3圖係爲表示第1圖中軸承部分的交叉滾子軸承之 詳細側斷面圖。 第4圖係爲表示第1圖中軸承部分的交叉滾子軸承之 與第3圖不同的位置之詳細側斷面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5圖係爲用來說明轉動體與把持器的安裝狀態問題 點之圖。 第6圖係爲說明第1圖中軸承部分的轉體與把持器的 組裝狀態之圖。 第7圖係爲說明第1圖中軸承部分的轉動體與把持器 的組裝狀態其2個不相同位置之槪略側斷面圖。 第8圖係爲表示具備第1圖的軸承構造之本發明凸輪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0-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8) 裝置的一例之側斷面圖。 第9圖係爲表示具備第1圖的軸承構造之本發明凸輪 裝置的其他例之側斷面圖。 第1 0圖係爲具備第1圖的軸承構造之本發明凸輪裝 置的一例之旋轉台裝置的平面圖。 第1 1圖係爲第1 0圖之2 — 2斷面圖。 第12圖係爲表示第8圖的凸輪裝置中輸出軸部單元 的安裝狀態例之說明圖。 第1 3圖係爲表示第8圖的凸輪裝置中輸出軸部單元 的安裝狀態其他例之側斷面圖。 第1 4圖係爲表示第8圖的凸輪裝置中輸出軸部單元; 的安裝狀態其他例之說明圖。 第1 5圖係爲表示第8圖的凸輪裝置中輸出軸部單元 的安裝狀態其他例之側斷面圖。 第16圖係爲表示第9圖的凸輪裝置中輸出軸部單元 的安裝狀態例之側斷面圖。 第1 7圖係爲表示第9圖的凸輪裝置中輸出軸部單$ 的安裝狀態其他例之要部側斷面圖。 第1 8圖係爲表示第9圖的凸輪裝置中輸出軸部單元 的安裝狀態的其他例之要部側斷面圖。 第1 9圖係爲表示第9圖的凸輪裝置中輸出軸部單元 的安裝狀態其他例之要部側斷面圖。 第2 0圖係爲表示過去的凸輪裝置例之正面斷面圖。 第2 1圖係爲表示第2 0圖中所示凸輪裝置之側斷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i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j •抽衣·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1 - Α7
524939 五、發明説明(9) 圖。 第2 2圖係爲表示過去凸輪裝置的其他例之正面斷面 圖。 第2 3圖係爲第2 2圖中所示裝置之側斷面圖。 第2 4圖係爲用來說明過去軸承構造的1個問題點之 圖。 第2 5圖係爲用來說明過去軸承構造的其他問題點之 圖。 第2 6圖係爲用來說明過去軸承構造的其他問題點之 圖。 第2 7圖係爲用來說明過去軸承構造的其他問題點之 ΐ要元件對照表 I 1*"I 1—- I — - - I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1 凸 輪 裝 置 2 機 殻 3 錐 形 滾 子 軸 承 4 輸 入 軸 5 球 形 凸 輪 6 錐 形 滾 子 軸 承 7 輸 出 軸 8 從 動 凸 輪 9 轉 盤 10 凸 輪 機 構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2- 524939 Α7 Β7 五、發明説明(β 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〇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〇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3 8 中空筒部 從動凸輪 周面 突接構件 環狀棚部 交叉滾子軸承 轉動面 端面 轉動體 孔部 內側軌道部 外環構造體 外側軌道部 把持器 小孔 縮徑部 密封材 外板 內板 凸緣部 單元固定螺栓 組裝螺栓 細溝 鍔部 l·--------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13-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 3 9 輸 出 軸 部 單 元 4 1 凸 緣 部 4 2 凸 緣 部 4 4 套 環 構 件 4 5 套 環 構 件 4 6 大 □ 徑 螺 旋 部 4 7 凸 緣 部 6 〇 錐 形 滾 子 軸 承 6 1 旋 轉 台 裝 置 6 2 驅 動' 軸 6 3 機 殼 6 4 滾 子 齒 輪 凸 輪 6 5 旋 轉 台 6 6 旋 轉 軸 6 7 從 動 凸 輪 8 〇 〇 封 圈 9 0 密 封 圈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3?本頁) 裝·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施例〕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在第1 〜第4圖中表示具備本實施形態的凸輪裝置之軸承構造。 此軸承構造採用交叉滾子軸承2 0。 一般交叉滾子軸承以轉動軸心具有方向性之圓筒狀體 或滾球狀的複數個轉動體爲主體。這些複數個轉動倉順著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4 -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Θ 其周方向隔著相等的間隔配置在旋轉軸體與支承此旋轉軸 體的支承體之間的環狀間隙。轉動體例如在形成在安裝於 內側的旋轉軸·體之內環的內側軌道部與形成在安裝於外側 的支承體之外環的外側軌道部之間轉動。當旋轉軸體位於 .外側,支承體位於內側時,內環安裝在支承體,外環則安 裝在旋轉軸體。特別是交叉滾子軸承則是轉動體傾斜配置 使其轉動軸心朝向旋轉軸體的旋轉軸心,進而相鄰轉動體 之間的關係則是兩者轉動軸心的傾斜方向爲相反方向。在 旋轉軸體與支承體之間設置把持兩者之間所轉動的轉動體 之把持器。如上述的交叉滾子軸承之基本構造已眾所知悉 〇 應用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圖面說明以上的構造。複數個 轉動體2 3分別形成爲在圓筒狀轉動面2 1的兩端具有一 對平坦的端面2 2之圓筒體狀。這些轉動體2 3順著周方 向隔著相等的間隔配列在作爲旋轉體的具備凸輪從動體8 之軸體狀的轉盤9與具有作爲用來支承此轉盤9的支承體 之插入轉盤9的孔部2 4之機殼2之間的環狀間隙。在內 側的轉盤9設置內側軌道部2 5。在外側的機殼2之孔部 2 4安裝包圍轉盤9的外周之環狀外環構造體2 6。在外 環構造體2 6具備外側軌道部2 7。轉動體2 3在內側軌 道部2 5與外側軌道部2 7之間轉動。另外轉動體2 3傾 斜配置使其轉動軸心X 1朝向轉盤9的旋轉軸心X 2,並 且進而相鄰轉動體2 3之間的關係則是兩者轉動軸心X 1 ’的傾斜方向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爲相反方向。在轉盤9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5- 524939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 與機殼2側的外環構造體2 6之間設定環狀的間隙。在此 環狀的間隙設置把持轉動體2 3之薄肉圓筒狀的把持器 2 8。在把持器2 8的周面形成依照轉動體2 3的配置間 隔而個別裝著轉動體2 3之複數個小孔2 9。 更加詳述,在軸體狀轉盤9的一端部,順著其周方向 即是順著旋轉方向隔著適當間隔,設置卡合於滾子齒輪凸 輪等的凸輪而構成凸輪機構之從動凸輪8。在轉盤9的他 端部形成縮徑部3 0。在此縮徑部3~ 0外周設置夾入到與 外環構造體2 6的內周之間而密封機殼2內的油之環狀密 封圈3 1。外環構造體2 6由環狀的外板3 2、及隔著些 許間隙重疊於外板3 2的內側之內板3 3所構成。外板 3 2夾隔形成在其外周面之凸緣部3 4利用單元固定螺栓 3 5固定於機殼2。在外板3 2的內周面抵接密封圏3 1 。內板3 3利用組裝螺栓3 6固定於外板3 2。 在外板3 2與內板3 3的重疊面之內周側,順著其周 方向,形成斷面V字狀的環狀外側軸道部2 7。環狀外側 軌道部2 7與傾斜配置使其朝向轉盤9的旋轉軸心X 2之 各轉動體2 3的轉動面2 1銜接,或是從端面2 2起隔著 些許間隔而相對面。此環狀外側軌道部2 7從外側導引轉 動體2 3的轉動。 同樣地,也在與外環構造體2 6的外側軌道部2 7相 對向之轉盤9的外周面,順著其周方向,形成斷面V字狀 的環狀內側軌道部2 5。環狀內側軌道部2 5與傾斜配置 之各轉動體2 3的轉動面2 1銜接,或是從內側導引轉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M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 訂 -線· -16——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1亨 體2 3的轉動。特別是此內側軌道部2 5由於對轉盤9直 接施予加工,因而經由作成順著轉盤9的外周面之V字狀 的周溝所形成。 在這些V字狀的外側軌道部2 7與內側軌道部2 5的 底部分別順著兩者的周方向形成細溝3 7。這些細溝3 7 確保對轉動體2 3供給•排出油。_ 進而在把持器2 8的各小孔2 9,形成伸出到與轉動 體2 3的轉動面2 1相向之周緣部分使其順著轉動面2 1 依序縮窄該小孔2 9的內徑之錐形的鍔部3 8。此鍔部 3 8部分地支承轉動面2 1。轉動體2 3裝著到把持器 2 8時,由於轉動體2 3的端面2 2朝向小孔2 9,因而 轉動面2 1抵接到鍔部3 8。另外依此鍔部3 8設定小孔 2 9的「方向」,轉動體2 3能從把持器2 8的一方插入 ,從他方妨礙到鍔部3 8而無法插入。也就是鍔部3 8決 定各轉動體2 3的插入方向,複數個轉動體2 3從不同方 向插入到把持器2 8而加以把持使其在相鄰轉動體彼此間 其轉動面2 1的方向不相同。 具備此種構成的交叉滾子軸承2 0之凸輪裝置,針對 轉盤9的加工,理想的是於與轉盤9的加工相前後的時期 ,使其在轉盤9的外周直接作成V字狀的內側軌道部2 5 。因而內側軌道部2 5的加工中心與轉盤9的加工中心完 全一致。即是可以使轉盤9的旋轉軸心X 2與交叉滾子軸 承2 0其內側軌道部2 5的芯完全一致,也不致偏離兩者 的位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297公釐) U----^------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7-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1 另外直接加工也是高剛性零件之轉盤9而形成內側軌 道部2 5,所以獲得沒有加工變形接近正圓形之內側軌道 部。依據此構成,也可以解決如過去組裝現成品時因內環 的凹凸而內側軌道部變形的問題。 此樣針對本實施形態,因對轉盤9直接形成內側軌道 部2 5,所以能夠一舉解決過去的軸承構件中精度劣化的 原因,而可以作成運動精度極高的凸輪機構。 另外,$專動軸心X 1傾斜配置使其朝向轉盤9的旋轉 軸心X 2,且依小孔2 9的鍔部3 8其插入方向的規範, 而具備相鄰轉動體2 3彼此間的轉動軸心X 1之傾斜方向 爲相反方向之轉動體2 3所構成,所以只以單一的交叉滾 子軸承2 0就可以一舉支承作用到轉盤9之推力負荷及輻 射負荷,因而以簡單.的構造就可以構成安裝誤差較小的凸 輪機構。 進而關於小述小孔2 9的形態,如第5 ( a )圖所示 ,當從把持器2 8的任何方向也可以裝著轉動體2 3的形 態之小孔2 9時,小孔2 9的孔徑加大而造成轉動體2 3 容易晃動。另外關於把持器2 8也是轉動體2 3由於無法 拘束往把持器2 8的各種方向移動,因而把持器2 8容易 產生晃動。另外從轉動體2 3的插入方向觀看小孔2 9, 如第5 ( b )圖所示,轉動體2 3與小孔2 9幾乎只以1 點接觸,因而轉動面2 1對把持器2 8成爲線接觸狀態, 而造成容易油膜短缺。 對於此點,本實施形態則是如第6 ( a )圖所示,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Η 壯衣--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8- 524939 Α7 Β7 五、發明説明(作 l·---”------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以依鍔部3 8縮窄小孔2 9與轉動體2 3之間的不必要間 隙,而可以減少晃動。另外關於把持器2 8也是如第7圖 所示,在從不同方向所插入的轉動體2 3夾入把持器2 8 ,而可以防止把持器2 8的晃動。此結果:可以防止把持 器2 8與轉盤9或外環構造體2 6相互干涉。另外,從轉 動體2 3的插入方向(參照第6 ( a )圖)觀看小孔2 9 ,如第6 ( b )圖所示,順著轉動體2 3的轉動面2 1朝 把持器2 8的厚度方向使其彎曲小孔2 9則較理想。因而 轉動體2 3維持與小孔2 9面接觸或均等的間隙,而可以 保證良好的油膜形成。然後,形成良好的油膜,防止把持 器2 8的晃動、防止轉動體2 3的晃動,因而可以更使凸 輪裝置的運動精度提高。 具備以上所說明過的交叉軸承2 0之凸輪裝置1 c、 1 d以及利用同樣的凸輪機構之旋轉台裝置6 1之例顯示 在第8〜1 1圖中。 線 第8圖中表示取代上述第2 0圖及第2 1圖的凸輪裝 置1 a之錐狀滾子軸承6改而使用上述的交叉滾子軸承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0之凸輪裝置1 c。採用可以一舉支承輻射負荷及推力 負荷之交叉滾子軸承,因而能夠以單支承形態配置轉盤9 。當轉盤9組裝到機殼2時,直到交叉滾子軸承2 0的外 環構造體2 6.爲止組裝到轉盤9,作爲輸出軸部單元3 9 而成爲單元化。只要以單元固定螺栓3 5將外環構造體 2 6的外板3 2安裝到機殼3 9就可以完成安裝作業,安 裝簡單。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 -19-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 第9圖中表示取代利用上述第2 2.圖及第2 3圖的凸 輪裝置1 b之凸輪從動體8、1 2之支承構造改而採用上 述的交叉滾子軸承0 2之凸輪裝置1. d。利用交叉滾子軸 承2 0,在轉盤9的中央部一個處所,可以支承輸出軸部 單元3 9。圖中,圖號40爲密封圏。 在第1 0圖及第1 1圖中表示旋轉台裝置6 1。驅動 軸6 2利用錐狀滾子軸承6 0,自由旋轉地支承於機殻 6 3。在此驅動軸6 2設置滾子齒輪凸輪6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旋轉工作台6 5,利用交叉滾子軸承2 〇,以旋轉軸 6 6爲中心,自由旋轉地支承於機殼6 3。交叉滾子軸承 2 0由外板3 2、內板3 3、轉動體2 3以及直接形成在 旋轉台6 5之內側軌道部2 5所構成。外板3 2利用單元 固定螺栓固定於機殼6 3,內板3 3利用安裝螺栓固定於 外板3 2。在旋轉台6 5,複數個凸輪從動體6 7呈放射 狀設置在其周緣部。這些凸輪從動體與驅動軸6 2的滾子 齒輪凸輪6 4嚙合。在機殼6 3內的空隙部9 5充塡用來 潤滑滾子齒輪凸輪6 4及凸輪從動體6 7之油。此油利」用 密封圈9 0及◦封圏8 0使其不致從旋轉台裝置6 外漏 到外部。 利用馬達的驅動手段(未圖示)驅動驅動軸6 2,pj 驅動軸6 2旋轉。驅動軸6 2旋轉6 2則滾子齒輪凸輪 6 4也旋轉,介由與此滾子齒輪凸輪嚙合之凸輪從動體 6 7,旋轉驅動力傳達到旋轉台6 5,旋轉台6 5以旋轉 軸6 6爲中心旋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20- 524939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麥 另外以下利用第1 2〜2 2圖說明轉盤的安裝構造之 各種實施例。第1 2〜1 5圖係爲與第8圖的凸輪裝置工 c相對應之例,第1 6〜1 9圖係爲與第9圖的凸輪裝置 1 d相對應之例。 第1 2 ( a )圖係爲與第1圖的安裝構造相同,也是 從外板3 2朝向內板3 3旋入組裝螺栓3 6之形式。也是 以單元固定螺栓3 5將輸出軸部單元3 9安裝到機殼2後 ’能加強結合交叉滾子軸承2 〇部分之構造。此情況,在 外板3 2與內板3 3之間設定用來加強結合的間隙,因而 從後方可以g周整。弟1 2 (b)圖係爲與第8圖所示的安 裝構造相同。也是從內板3 3朝向外板3 2旋入組裝螺栓 3 6的形式。此情況,內板3 3與外板以組裝螺栓3 6結 合使其相互密接。 第1 3圖所示的安裝構造則是在機殼2與利用固定螺 栓3 5安裝到機殻2之外板3 2之間,形成錐狀的嵌合部 4 1。經由單元固定螺栓3 5的結合,對機殼2的孔部 2 4,中心調整外板3 2,進而中心調整輸出軸部單元 3 9° 第1 4圖所示的安裝構造係爲利用單一的單元固定螺 栓3 5將外板3 2及內板3 3的兩者一起結合到機殼2的 形式(參照第.1 4 ( a )圖)。因而內外板3 2、3 3 — 舉固定到機殻2,而可以安裝輸出軸部單元3 9。外板 3 2及內板3 3形成爲都收容在機殼2內的筒體狀。在兩 內外板3 2。3 3的外周緣部形成單元固定螺栓3 5所貫 l·I-.------批衣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21 -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作 穿之環狀凸緣4 2、4 3。在此凸緣部4 2、4 3間夾入 環狀的套環構件4 4 (參照第14 (b)圖),因而可以 調整細溝3 7的大小。 第1 5圖所示的安裝構造則是形成爲上述過的內板 3 3收容在機殼2內之筒體狀,並且環狀的套環構件4 5 及外板3 2以積疊狀態組裝到筒體狀的內板3 3內部。在 套環構件4 5形成外側軌道面2 7的一部分。外板3 2及 內板3 3以分別形成在兩者的內外周之大口徑螺旋部4 6 相互旋合。內板3 3夾隔其外周緣部的凸緣部4 7,利用 單兀固定螺栓3 5固定於機殼2 ;因而安裝輸出軸部單元 3 9。外板3 2利用大口徑螺旋部4 6從機殼2外方旋入 到內板3 3。經由此旋入操作,將套環構件4 5安裝到內 板3 3或從內板3 3拆下,而可以實施交叉滾子軸承2 〇 的設定。 另外,在第16〜19圖中表示以第9圖所示形式的 凸輪裝置1 d爲對象,使其將交叉滾子軸承2 〇固定於機 殻2的封閉部分之安裝構造。 第1 6圖所示的安裝構造則是從外環構造的外板3 2 朝向內板3 2加以旋合而將兩板3 2、3 2 —體化之複數 個組裝螺栓3 6的一部分,貫穿內板3 3也旋合到機殼2 。因而與兩板.3 2、3 2相結合的同時,輸出軸部單元 3 9安裝到機殼2。 第1 7圖所示的安裝構造係從內板3 2朝向外板3 2 旋入結合板3 2、3 3彼此間之組裝螺栓3 6,並且以從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2-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砂 外板3 2貫穿內板3 2而到達機殼2之單元固定螺栓3 5 固定上述成一體化之輸出軸部單元3 9的形式。此情況, 內板3 3與外板3 2利用組裝螺栓密接而結合。 第1 8圖所示的安裝構造係從外板3 2朝向內板旋入 結合板3 2、3 3的組裝螺栓3 6,並且將上述成一體化 之輸出軸部單元3 9,夾隔具有比外板3 2還大的外形尺 寸之內板3 3的外周部分,而以單元固定螺栓3 5固定於 機殼2的形式。此情況,在外板3 2與內板3 3之間設定 能加強結合的間隙,因而可以從後方調整。 第19圖所示的安裝構造爲第18圖的安裝構造之變 形例。在機殼2與利用單元固定螺栓3 5安裝到機殼2之 內板3 3之間,形成錐形的嵌合部4 9。經由單元固定螺 栓3 5的結合,對機殻2定位內板3 3,進而定位輸出軸 部單元3 9。 本實施形態已說明過將內側軌道部2 5直接加工形成 在內側軌道部2 5,將外側軌道部2 7形成在安裝於包圍 轉盤9的機殼2側之外環構造體2 6的情況。不過與此相 反地,機殼2具有軸狀部,轉盤9包圍此軸狀部後加以安 裝的情況等,將內側軌道部2 5形成在機殼2側,將外側 軌道部2 7直接加工形成在轉盤9即可。 以上所說明過本發明的交叉滾子軸承2 0若是以該構 成,則用於能輸出高精度的運動之凸輪機構最具效果,而 充分發揮該成果。特別是即使此種凸輪機構中,用於上述 實施形態所例示之滾子齒輪機構,也可以發揮極優秀的性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l·——.------批衣——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1T 線_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3- 524939 A7 B7 五、發明説明(2) 會g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24-

Claims (1)

  1. 524939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0本頁) 1 · 一種凸輪裝置,其特徵爲:具備利用凸輪機構而 旋轉之旋轉軸體、及將該旋轉軸體自由旋轉地支承於支承 體之交叉滾子軸承; 該交叉滾子軸承由V字狀的外側軌道部、V字狀的內 側軌道部、在外側軌道部與內側軌道部之間轉動之複數個 轉動體、以及配置在外側軌道部與內側軌道部之間而把持 該轉動體之把持器等所構成; 上述外側軌道部或內側軌道部的其中一者爲順著旋轉 方向形成在上述旋轉軸體之周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凸輪裝置,其中前述周 溝係在加工前述旋轉軸體時一倂直接加工形成在該旋轉軸 體的外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凸輪裝置,其中前述轉 動體係對該旋轉軸體傾斜配置在前述外側軌道部與前述內 側軌道部之間使該轉動軸心朝向前述旋轉軸體的旋轉軸心 ,並且相鄰兩轉動體之間的關係則是兩轉動軸心的傾斜方 向爲相反方向加以配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凸輪裝置,其中在前述 外側軌道部及前述內側軌道部,形成爲了對前述轉動體供 應排出油之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凸輪裝置,其中.前述旋 轉軸體爲高剛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凸輪裝置,其中前述轉 動體形成爲在圓筒狀轉動面的兩端具有一對的平坦溝面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楚1 一 一 -25- 524939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圓筒狀。 7 .如申請專 側軌道部及前述外 ,而與朝向 相反方向之 8 .如 把持器形成 9 ·如 小孔形成呈 部分使其順 動體的插入10. 小孔朝向前 一方向 該轉動 申請專 個別裝 申請專 錐狀伸 著該轉 方向並 如申請 述把持 利範圍第 側軌道部 之該轉動 體的端面 利範圍第 著前述轉 利範圍第 出到與前 動向依序 且支承該 專利範圍 器的厚度 6項之 ,爲了 體的前 隔著間 6項之 動體之 8項之 述轉動 縮窄該 轉動面 第8項 方向順 凸輪裝置,其中前述內 導引前述轉動體的轉動 述轉動面銜接,與朝向 隔相對面。 凸輪裝置,其中在前述 複數小孔。 凸輪裝置,其中在前述 體的轉動面相向之茼緣 小孔的內徑,決定該轉 之鍔部。 之凸輪裝置,其中前述 著轉動體的轉動面彎曲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B本頁) •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凸輪裝置,其中前述 外側軌道部形成在安裝於前述支承體而包圍前述旋轉軸體 的外周之環狀外環構造體。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凸輪裝置,其中前 述外環構造體係利用相互重疊而形成前述外側軌道部之複 數片的板所形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6-
TW090124561A 2000-10-25 2001-10-04 Cam device TW52493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25630A JP4834216B2 (ja) 2000-10-25 2000-10-25 カ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24939B true TW524939B (en) 2003-03-21

Family

ID=1880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4561A TW524939B (en) 2000-10-25 2001-10-04 Cam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547441B2 (zh)
EP (1) EP1201968B1 (zh)
JP (1) JP4834216B2 (zh)
KR (1) KR100415910B1 (zh)
DE (1) DE60101537T2 (zh)
TW (1) TW5249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0642A (ja) 2002-10-22 2004-06-10 Sankyo Mfg Co Ltd 傾斜回動テーブル装置
JP2004316711A (ja) * 2003-04-14 2004-11-11 Thk Co Ltd 歯車付クロスローラーベアリング及び該ベアリングを用いたテーブル装置
JP2005186206A (ja) * 2003-12-25 2005-07-14 Sankyo Mfg Co Ltd 旋盤用主軸ユニット、及び、旋盤装置
JP4590244B2 (ja) * 2004-10-15 2010-12-01 株式会社三共製作所 回転テーブル装置
US7556481B2 (en) * 2005-08-26 2009-07-07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Rotary axial peristaltic pumps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0679655B1 (ko) * 2005-09-27 2007-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레그어셈블리
JP2007127160A (ja) * 2005-11-01 2007-05-24 Koganei Corp ロータリ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070169580A1 (en) * 2006-01-26 2007-07-26 Spincontrol Gearing Llc Worm-gear assembly having a pin raceway
DE102011005725A1 (de) * 2011-03-17 2012-09-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Wälzlager
JP5929677B2 (ja) * 2012-10-01 2016-06-08 テクノダイナ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軸受け、及び、カム装置
JP6074736B2 (ja) * 2012-10-01 2017-02-08 テクノダイナ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ム装置
EP2792893B1 (en) * 2013-04-19 2016-02-10 Aktiebolaget SKF Cage with parallel pockets for rolling bearing
US8950943B2 (en) * 2013-05-02 2015-02-10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Roller bearing
CN103438155A (zh) * 2013-08-05 2013-12-11 曹健礼 蜗杆拨柱减速机
DE102013109307A1 (de) * 2013-08-28 2015-03-05 Taktomat Kurvengesteuerte Antriebssysteme Gmbh Drehtisch
DE102017006865A1 (de) * 2017-07-19 2019-01-24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ufspulmaschine
US11536314B2 (en) * 2017-08-04 2022-12-27 Itrec B.V. Slew bearing, method for using a slew bearing, hoisting crane and vessel
US10458468B2 (en) 2018-01-16 2019-10-29 Roller Bearing Company Of America, Inc. Cam follower for high axial load applications
TWI771530B (zh) * 2018-01-31 2022-07-21 日商三共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凸輪裝置
JP6933737B2 (ja) * 2020-01-17 2021-09-08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回転テーブル
CN112178145A (zh) * 2020-08-31 2021-01-05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电转台方位轴横向偏摆消除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306141A (fr) * 1961-09-02 1962-10-13 Roulement à double butée
US3710640A (en) * 1971-02-08 1973-01-16 Rw Transmissions Ltd Worm gears
US4065192A (en) * 1976-07-19 1977-12-27 Messinger Bearings, Inc. Race insert for bearing
JPS5557719A (en) * 1978-10-24 1980-04-28 Nippon Seiko Kk Retainer for direct-acting rolling guide bearing
JPS6095228U (ja) * 1983-12-06 1985-06-28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クロスロ−ラベアリングまたはクロステ−パロ−ラベアリング
JP2947288B2 (ja) * 1990-05-25 1999-09-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用試験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のプローブ位置制御方法
JPH0686571A (ja) * 1992-05-15 1994-03-25 Nasuka:Kk 超音波モータ
JP3457700B2 (ja) 1993-02-03 2003-10-2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直交形転がり伝動装置
JP3076693B2 (ja) * 1993-06-04 2000-08-14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クロスローラベアリ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81313B2 (ja) 1996-03-18 2006-05-31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シルクハット型撓み噛み合い式歯車装置
JPH09280325A (ja) 1996-04-19 1997-10-28 Harmonic Drive Syst Ind Co Ltd シルクハット型撓み噛み合い式歯車装置
JPH09297145A (ja) 1996-05-02 1997-11-18 Sankyo Seisakusho:Kk 非接触式検査装置
JPH10196649A (ja) * 1996-12-28 1998-07-31 Namu:Kk クロスローラ軸受およびコリオリ歯車装置
JP4033538B2 (ja) * 1998-01-21 2008-01-16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摩擦式クランプ装置
JPH11270552A (ja) * 1998-03-25 1999-10-05 Nippon Seiko Kk 転がり軸受
JP2000009192A (ja) * 1998-06-19 2000-01-11 Harmonic Drive Syst Ind Co Ltd 原点位置検出機能付き駆動ユニット
JP4173234B2 (ja) * 1998-11-30 2008-10-29 Thk株式会社 クロスローラベアリングおよびクロスローラベアリング用リテーナ
JP4187331B2 (ja) 1998-12-22 2008-11-26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クロスローラベアリン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101537T2 (de) 2004-09-23
US20020048420A1 (en) 2002-04-25
US6547441B2 (en) 2003-04-15
JP2002130422A (ja) 2002-05-09
EP1201968B1 (en) 2003-12-17
EP1201968A1 (en) 2002-05-02
KR20020032336A (ko) 2002-05-03
DE60101537D1 (de) 2004-01-29
JP4834216B2 (ja) 2011-12-14
KR100415910B1 (ko) 2004-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24939B (en) Cam device
TWI230640B (en) Inclining and rotating table apparatus
US6761660B2 (en) Transmission internally meshing a planetary gear structure
WO2019054651A1 (ko) 백래시 방지 싸이클로이드 감속기
JP2003311565A (ja) 回動テーブル装置、及び、工作機械
US4131029A (en) Gimballed coupling for lead screw and nut assembly
JP2012132495A (ja) 取付板付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US7050226B2 (en) Play-free rotary mounting
JP2880378B2 (ja) 搬送位置決め装置
CN110864084A (zh) 紧固机构、紧固物品以及产业机械
IIDA et 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gear train system with softly supported shafts
JP2017201192A (ja) 減速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CN216382497U (zh) 偏心摆动齿轮装置
JP2009275853A (ja) 減速機の出力部構造
CN109312835B (zh) 机器人、马达单元及联轴器单元
JPS62255611A (ja) 弾性軸受
EP0454255B1 (en) Support device for a drum
TWM578755U (zh) 中空馬達驅動裝置
JP2000179630A (ja)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
EP0723088B1 (en) A support device for rotating shaft rolling bearings on a fixed supporting structure
JPH01176850A (ja) 運動変換方法及び装置
JP4277569B2 (ja) 直動ステージ
JP2019173917A (ja) 複合形軸受
JP2001165152A (ja) 軸受装置
WO2022227560A1 (zh) 内啮合行星齿轮装置及机器人用关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