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7256B - Semiconductor MOS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MOS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17256B
TW417256B TW087101157A TW87101157A TW417256B TW 417256 B TW417256 B TW 417256B TW 087101157 A TW087101157 A TW 087101157A TW 87101157 A TW87101157 A TW 87101157A TW 417256 B TW417256 B TW 4172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resist layer
field
manufacturing
gate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1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moyuki Furuhata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17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172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18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e.g. specific source or drain implants or silicided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or raised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 H01L21/823425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e.g. specific source or drain implants or silicided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or raised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manufacturing common source or drain regions between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01L27/07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the components having an active region in common
    • H01L27/070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the components having an active region in common comprising components of the field effect ty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3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3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1/35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a cell select transistor,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9/00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PROM]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10B41/00 - H10B63/00, e.g. ultraviolet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UVEPRO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經滴部中次#準扃另工消贽合作社印來 A7 417256_ b7__ 五、發明説明(1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關於 防止在半導體裝置之源極形成領域或汲極形成領域’將不 純物離子植入之際所產生之.充雩而引起之品質劣化之技術 〔技術背景〕 一般,在MO S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於矽基板上形 成場氧化膜(L 0 C ◦ S膜)後’在活性面積層通道氧化 膜以及浮置閘(floating gate),再者在浮置閘在經由絕緣 膜形成控制閘,之後,在源極及汲極形成領域進行砷等之 I , 不舖植入工程。 在上述之MO S型半導體裝置或具有浮置閘型之不揮 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等之多層構造之閘電極之半導體裝置 之其中一種之場合,於半導體基板植入離子之際,製作覆 蓋晶圓全體之光阻層,只使對應源極或汲極形成領域之植 入領域部份開口,使其之外之部分爲幕罩之狀態,經由上 述開口進行離子植入。 但是,在以往之製造方法中,於源極或汲極形成領域 植入離子之際,因充電有閘絕緣膜劣化之問題。即,由於 \ λ離子植入,1荷敷隹光麗麗之-龃工|_端__緣噩里流於閜J色緣膜 產生.絕緣.膜破壞,在絕緣膜中大量產生電氣中性之電子陷 m ( trap ),而產生臨界値高之問題等。此問題在閘絕緣 膜薄之情形,成爲特別顯著。而且,這些問題雖經由離子 本纸浓尺度適用中闼1¾家標卑(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滟) ---------,4------訂------妗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4 - 417^58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2 ) 植Λ後之高溫退火處理,被指出有回復之可能性,但是使 製程溫度高.成爲L S I之高性能化之障礙。 又’以多層構造之E P R Ο Μ、E E P R〇Μ等爲代 表之快閃記憶體由於離子植入時之充電,有可能發生資料 保持特性之不良(例如,單位元充電流失),品質之信賴 性成爲問題。即,於不揮發性記憶體中,通道氧化膜之壽 命’即通道氧化膜至破壞之通過電荷量Q b d,較以氧化 膜之形成方法等被決定之本徵電荷量Q i還低相當於在通 道氧化膜之形成後之製造工程,通過通道氧化膜之電荷量 Q p ( Process -Induced Charge),其結果,與上述通過 電荷量Q b d之大小有關之不揮發性記億體之可以寫入/ 消除次數有界限,又,有可能發生資料保持特性之劣化( 單位元充電流失)。 對於此種起因於離子植入時之充電之品質劣化之問題 ,被提案者有:在源極側之浮置閘側壁部份形成絕緣膜後 以植入離子(參考日本國特開平7 _ 2 0 2 0 4 6號公報 )。但是,在此種技術中|必須另外進行側壁絕緣層之形 成工程,於工程處理上增加繁雜。 〔發明之公開揭露〕 本發明之目地在於提供:經由不會導致工程數之增加 且簡易之處理,不至因離子植入時之充電產生閘絕緣膜之 品質劣化,資料保持特性優異之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靖先閑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技漭部屮央標-:9-局只工消贽合作社印氣 本紙浓尺度適用屮國1¾家標準KNS ) Λ4規格(2)0>< 297公釐) -5- ___^117253__B7__ 五、發明説明¢3 ) 包含本發明之Μ 0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包含: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閘絕綠膜之工程,在此閘絕緣 膜上形成閘電極之工程、以及在源極形成領域及汲極形成 領域將不純物離子植入之工程,而且,上述對源極形成領 域及上述汲極形成領域之離子植入係經過不同之離子植入 工程以進行之, 在對上述源極形成領域之離子植入及對上述汲極形成 領域之離子植入工程之其中至少一方,在爲了阻止不純物 之導入所使用之光阻層,於與上述閘電極分離之位置形成 到達上述閘絕緣膜之壁面。 又,包含本發明之M〇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 法,包含以下之工程(a )至(h )。 (a )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閘絕緣膜之工程、 (b)在上述閘絕緣膜上形成閘電極之工程、 (c )形成將包含源極形成領域或汲極形成領域之 第1離子植入領域以外之領域遮蔽用之第1之光阻層之工 程•在上述第1之光阻層形成到達上述閘絕緣膜之壁面之 工程' (d )在上述第1離子植入領域經由植入不純物離 子,形成源極領域或汲極領域之工程、 (e )去除上述第1光阻層之工程、 (f)形成將包含汲極形成領域或源極形成領域之 第2離子植入領域以外之領域遮蔽用之第2之光阻層之工 程' ---------於------------千 丨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iig本頁) 本紙烺尺度適用中阒國家標卒(CNS ) Λ4現格(2!〇X 297公1 ) -6- 4172CS μ B7五、發明説明(4 ) (g )在上述第2離子植入領域經由植入不純物離 子1形成汲極領域或源極領域之工程' (h )去除上述第2光阻層之工程。 依據這些製造方法,經在遮蔽用__之.^01麗之一部..分,.形 成到達閘絕緣膜之壁面,可以防止起因於在離子植入工程 _^ ---- 時所被誘起之電荷之閘絕緣膜的劣化。上述壁面例如可以 經由形成在光阻層之開口部以構成。即,在光阻層例如經 由設置開口部,第1 :積存在光阻層之表面之電荷經由構 成上述開口部之壁面而流於基板側,可以抑制在閘電mm 觅之閘絕緣曙彳色存電荷,第2 :光阻層之面積與不設上述 開口部之情形比較,可以較小,在作爲電介質機能之光阻 層之表面積存之電荷量可以降低。其結果,可以防止絕緣 破壞或在絕緣膜中大量產生電氣之中性電子陷阱而使得臨 界値變高,以及使通道氧化膜到達破壞之通過電荷量 Q b d之値降低等起因於充電之閘絕緣膜之劣化。 上述光阻層可以在每個單元(c e 1 1 )單位或由複 數單元形成之每個塊單位成不連續狀態地形成。而且,在 使上述光阻層之開口部成縫隙狀連續地形成之情形,結果 構成被分割成複數之光阻層。又,上述光阻層之開口部也 可以部份地形成。總之,不要因離子植入之充電·對閘電 極附近之閘絕緣膜帶來壞影響之故,經由在離開閘電極之 位置形成於光阻層之開口部之壁面,使電荷移動即可。只 要可以達成此機能,並不特別限定開α部之位置或形狀。 又,開口部並不限定於形成在光阻層之內側者,也包含去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本紙张尺度適州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ΙΟΧ 297公徒)
41725S A7 B7 經濟部中央樘卑妁負工消资合作it印奴 五、發明説明) 除光阻層之外側之型態。 本發明在上述閘絕緣膜之膜厚小時,特別有效,例如 ,適合於具有閘絕緣膜(閘氧化膜、通道氧化膜)爲5〜 1 5 n m之膜厚之Μ 0 S元件。 本發明當然適用於上述閘電極爲具有單一之導電層之 一般之Μ ◦ S元件,也可以適用於具有:具有浮置閘及控 制閘之多層構造之閘電極之Μ 0 S元件,或包含:具有由 單一之導電層形成之閘電極之Μ 0 S元件,及具有包含浮 置閘與控制閘之多層構造之閘電極之MO S元件之半導體 裝置等|包含各種之MO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〇 包含本發明之M〇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係依據申請專 利範圍第1項至第1 2項之其中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而被 製造成。具體而言,這些之半導體裝置包含:半導體基板 由形成在上述半導體基板之不純物擴散層形成之源極領 域及汲極領域,形成在上數半導體基板之表面之閘絕緣膜 ,及形成在上述閘絕緣膜之表面之閘電極, 上述源極領域及上述汲極領域經由不同離子植入工程 而形成之不純物擴散層而形成,上述源極領域及上述汲極 領域之至少其中一方,具有:佔有該源極領域或汲極領域 之幾乎全體之第1不純物擴散層,及在與上述閘電極分離 之位置部份存在之第2不純物擴散層。 上述第2不純物領域爲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例如 經由:在以具有開口部之光阻層作爲光罩使用之離子植入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商本頁) ,ιτ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辛(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8- 417:^6 at • B7 五、發明説明) 工程,由上述開口部導入不純物於半導體基板而形成者= 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很適合於包含具有膜厚薄之閘絕 緣膜之Μ 0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代表性之用途可以舉出 :可程式消除讀取專用記憶體(E P R Ο Μ )、電氣的可 程式消除讀取專用記憶體(E E P R Ο Μ )、快閃 E E P R Ο Μ、具有這些不揮發性記憶體之埋置記憶體、 P L D ( Programable Logic Device )等。 〔圖面之簡單說明〕 圖1 A < B爲顯示第1實施例之在源極形成領域離子 植入時之光阻層之構成之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2 A〜E顯示第1實施例之製造方法之主要工程圖 ΰ 圖3 A,Β爲顯示第2實施例之在源極形成領域離子 植入時之光阻層之構成之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4 A〜E顯示第2實施例之製造方法之主要工程圖 〇 圖5 A,B爲顯示比較例之製造方法之在源極形成領 域離子植入時之光阻層之構成之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6 A〜C顯示光阻層之形態之平面圖。 v 圖7 A,B爲顯示第3實施例之在源極形成領域離子 植入時之光阻層之構成之平面圖及剖面圖,圖7 C爲第3 實施例之快閃記億體單元之剖面圖。 圖8爲顯示第4實施例之快閃計亦體單元之等價電路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1T 腺 本紙張尺度適用屮國國家標準(('NS } Λ4规格(210X297公漦) -9- A7 A7 經滴部屮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B7 _ 五、發明説明& ) 圖。 圖9爲圖8所示之快閃記憶體單元之剖面圖 圖1 0爲使用圖8及圖9所示之快閃記憶體單元之陣 列之槪略圖。 圖1 1爲圖8及圖9所示之快閃記億體單元之佈置圖 0 圖1 2 A〜G顯示圖8及圖9所示之快閃記憶體單元 之製造工程圖。 圖1 3顯示比較用之快閃記億體單元之製造工程之光 阻層之平面圖。 圖1 4爲顯示圖8及圖9所示之快閃記憶體單元之實 施例以及比較例所進行之各記憶體單元之資料保持特性曲 線圖。 圖1 5A,B爲顯示第5實施例之在源極形成領域離 子植入時之光阻層之構成之平面圖及剖面圖,圖1 5 C爲 第5實施例之快閃記憶體單元之剖面圖。 主要元件對照: 10 矽基板 12 場氧化膜 1 4 a 通道氧化膜 18 層間絕緣膜 20-25 閘電極 2 2 源極形成領域 ---------------1T------0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塽本寊) 本紙张尺度適州中國闽家樣聲((: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10- 417256 A7 B7 經湞部中央榡準局負工消贽合作.社印製 五 、, 發明説明fe ) 1 1 2 3 不 純 物 擴 散 層 . ! 1 2 4 第 1 光 阻 層 1 1 2 6 汲 極 形 成 領 域 請 1 先 1 3 2 第 2 光 阻 層 閱 讀 1 背 1 3 4 記 憶 電 晶 體 領 域 \ij 之 1 注 3 6 ^ee m 擇 電 晶 體 領 域 意 事 1 項 4 0 0 快 閃記 憶 體 單 元 再 填 1 4 0 1 選 擇 電 晶 體 本 页 1 4 〇 2 記 憶 電 晶 體 Γΐϋ 1 I 4 0 3 浮 置 閘 1 1 4 0 4 8 0 5 控 制 閘 1 1 5 2 0 字 元 線 訂 1 6 3 0 金 屬 源 極 位 元 線 1 I 8 0 3 多 晶 矽 層 1 1 1 I [ 實 施 發 明 用 之 最 佳 形 態 [ 線 ( 第 1 實 施 例 ) 1 1 首 先 說 明 本 發 明 適 用 於 由 單 閘 電 極 形成 之 Μ 0 S 1 I 型 之 半 導 體 裝 置 之 實 施 例 〇 圖 1 A 及 B 爲 顯 示 在 源 極 形成 丨 I 領 域 離 子 植 入 時 之 光 阻 層 之 構 成平 面 圖 以 及 圖 1 A 之X 1 — X 線 之 剖 面 圖 > 圖 2 A E 爲 顯 示 本 實 施 例 之 製 造方 1 1 法 之 主 要 工 程 圖 0 圖 1 A > B 相 當 於 圖 2 13 之 工 程 0 1 I 依 據 圖 2 A Ε 9 以 工 程 順 序 說 明 製 造 方 法 0 1 1 ! 首 先 » 預 先 在 Ρ 型 矽 基 板 1 0 上 之 規 定 領 域 形 成 場氧 1 1 1 本紙乐尺度通用t國國家標率(CNS ) Λ4現格(2!0Χ297公釐) -11 - Λ I 五、發明説明& ) A7 B7 化膜1 2,接著在矽基板1 0之活性表面形成5〜1 5 n m程度之閘氧化膜1 4。而且,在閘氧化膜1 4上形成 多結晶矽層,進一步在此多結晶矽層上覆上成爲規定圖案 形狀之光阻層,將此當成光罩施以蝕刻後,經由去除光阻 層以形成閘電極2 0 (圖2 A )。 如此爲之,在P型矽基板1 0上每單元單位形成閘電 極2 0,之後,進行對源極形成領域2 2之砷(A s )或 磷(P )之離子植入。先於此對於源極領域2 2之離子植 入工程,至少在對應源極形成領域2 2之部分,製作成具 有開口領域之第1光阻層2 4 (圓2 B ) ^ 經滴部中次拧肀局負工消贽合作社印焚 (請先閱讀f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S ) 訂 在本實施例中,對源極領域2 2之離子植入之際所形 成之第1光阻層2 4係形成爲每個單元爲孤立之圖案。具 體而言,如圖1 A,B所示般地,光阻層2 4被設定爲應 離子植入之源極形成領域2 2全面成爲開口,同時,在汲 極形成領域2 6,鄰接單元之間形成由到達閘絕緣膜1 4 之壁面構成之開口部3 0。即,此光阻層2 4於汲極領域 2 6,經由到達上述閘氧化膜1 4之開口部3 0,在每個 單元形成爲:被分割成光阻層2 4 a及光阻層2 4 b之狀 m = 以此光阻層2 4爲光罩,經由將不純物例如爲N型不 \ 純物之砷或磷等離子植入,形成源極領域2 2 a (圖2 C )。而且,在此工程中,同時地經由上述開口部3 0,不 純物被植入矽基板1 0內之故,與源極領域2 2 a —同地 ,在汲極形承領欲2 6之一部份形成不純物擴散層2 3 ( 本纸张尺度適用中阄围家標莩(CNS ) Λ4况格(2IOX297公楚) -12- 經滴部屮央標準局負工消泠合作社印浪 A7_ 41725S_EZ__ 五、發明説明(10 ) 第2不純物擴散層)。而且,在離子植入工程後,上述光 阻層2 4被去除。 接著,形成在汲極形承領欲2 6具有開口領域之第2 光阻層32 (圖2D)。形成第2光阻層32後,經由將 不純物例如砷或磷等之N型不純物予與離子植入,可以形 成汲極領域26a。在此汲極領域26a中,如圖2E所 示般地*經由上述光阻層2 4之開口部,被摻雜之不純物 擴散層2 3以重疊狀態而被形成。其結果,汲極領域之擴 散電阻被降低。而且,此不純物擴散層2 3經由形成在與 上述閘電極2 0十分分開之位置,不會對電晶體特性帶來 壞影響。 之後,經由去除上述第2光阻層3 2,可以形成本實 施例之半導體裝置1 0 0 (圖2 E )。 依據本實施例,在源極領域2 2進行離子植入之際, 每單元單位形成孤立型光阻層2 4 ( 2 4 a ,2 4 b )。 因此,與將光阻層在晶圓全面連續地形成之情形相比,光 阻層之面積相當地小。因此,在光阻層2 4上被感應之電 荷之積存相對地減少,可以使流過於閘電極2 0正下面之 閘氧化膜1 4之電荷量少。又,光阻層2 4 a、2 4 b具 有分別連接於閘電極2 0之端部壁面A,及構成開口部 3 0之端部壁面B之故,電荷易集中之部分變分散。其結 果,抑制了閘氧化膜1 4之絕緣破壞或通道氧化膜到達破 壞之通過電荷量Qbd(以下,稱爲「電荷量Qbd」) 之降低等之品質劣化。又,在圖2 D之工程中,也可以在 ---------〆.------ίτ------.^ - I (諳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诙尺度適用中國1¾家標準(CNS ) Λ4規格(2〗ΟΧ:297公釐) -13- 經濟部中央枒率局負工消合作社印^ A 741TS58_b7___ 五、發明説明(11 ) 不純物擴散層2 3上也形成光阻層3 2,以避免在不純物 擴散層2 3導入過多之不純物。 (光阻層之形態例) 圖6 A〜C爲顯示對源極形成領域2 2之離子植入之 際,被形成之第1光阻層之平面圖案之例。即,同圖A之 光阻層2 4 A爲在閘電極2 0之長度方向(Y )係連續圖 案之構造。相對於此,同圖B所示之第1光阻層2 4 B在 閘電極2 0之長度方向(Y),被設定爲與閘氧化膜14 之寬幾乎相同程度或稍大之長度。 圖6 A及B所示之光阻層構造在構成開口部3 0之端 部壁面B之電容皆小,由於離子植入時之電荷集中之分散 效果,可以抑制單元部分之閘氧化膜或通道氧化膜之劣化 。比較同圖A及B之情形,同圖B之光阻層2 4 B與同圖 A之光阻層2 4 A相比,面積相對變小,由於被感應之電 荷之積存量變少,抑制閘氧化膜或通道氧化膜之劣化效果 更高。因此,期望每個單元形成孤立型光阻層。又|也可 以以複數單元爲一區塊,以形成塊單位之光阻層。 再者,如圖6 C所示般地,形成在第1光阻層2 4 C 之開口部3 0,其平面形狀具有圓形或矩形等之任意形狀 ( ,對於汲極領域之長度方向也可以爲不連續開口部。 光阻層之圖案依據裝置之種類或設計事項,可以採取 各種之形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腺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洋(CNS )八4*見格(2丨OX 297公漦) -14 - A7 A7 經漬部屮央掠蜱局只工消资合忭杜印製 B7 五、4½説崎(|2 ) (第2實施例) 接著1佐以圖面詳細說明本發明適用於具有多層構造 之Μ 0 S元件之快閃記憶體之製造之實施例。圖3 A及B 顯示在源極形成領域離子植入時之光阻層之構造之平面圖 以及顯示圖3 A之X - X <線之剖面圖,圖4A〜E顯示 製造方法之主要工程圖。 於製造多層構造之快閃記憶體,如圖4 A所示般地, 首先,預先對於P型矽基板1 0形成場氧化膜1 2,接著 ,在矽基板1 0之活性表面形成5 0〜1 2 0 n m程度之 通道氧化膜1 4 a 。在此通道氧化膜1 4 a及上述場氧化 膜1 2上積層形成浮置閘1 6用之第1多晶矽層,再者, 在此多晶矽層之表面經由化學氣相沈積法(C V D法)或 熱氧化法等形成單層之氧化膜、或由氧化膜,氮化膜及氧 化膜形成之3層構造之層間絕緣膜(◦ N 0膜)1 8。上 述氧化膜有矽氧化膜、矽氧氮化膜等。 接著,在層間絕緣膜1 8之表面積層形成控制閘 2 ◦ a用之第2多晶矽層。而且,覆上爲規定之圖案形狀 之光阻層,將其當成光罩施以触刻後,經由去除光阻層, 形成多層構造之閘電極2 5 (圖4 A )。 如此爲之,在P型矽基板1 0上每個單元單位,形成 由浮置閘1 6、層間絕原膜i 8以及控制閘2 0 a所形成 之閘電極2 5。之後,在源極形成領域2 2進行砷(A s )或磷(P )等之不純物之離子植入。先於對於此源極形 成領域2 2之離子植入工程,至少做成對應源極形成領域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阄家標準((:NS ) Λ4規格(210 X 297公犛} ---------/-------ΐτ------ • · (请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72^6 A7 B7 經滴部中央榡準局貝工消合作社印絮 五、發明説明(13 ) 2 2之部分,具有開口領域之第1光阻層2 4。在本實施 例中,如圖3 A,B所示般地,此光阻層2 4在每個單元 單位孤立地形成著。如此爲了使光阻層分割形成之理由更 爲明白之故,說明比較例之圖5 A,B所示之離子植入法 。在此比較例中,在晶圓全面形成光阻層1 ,之後,經由 圖案形成使之成爲只有源極形成領域爲開口之構成,其它 部位作爲離子遮蔽膜之機能。在此構造中,具有由通道氧 化膜1 4 a及層間絕緣膜1 8串聯結合之電容之故,離子 照射之際,積存在大面積之光阻層1之表面之電荷通過光 阻層1之開口部之端部壁面A而容易被積存在浮置閘1 6 及控制閘2 0 a上。而且,此電荷流過浮置閘1 6正下方 之通道氧化膜1 4 a ,成爲引起通道氧化膜1 4 a之電荷 量Q b d之降低或絕緣破壞之要因。其結果《快閃記憶體 之可能的寫入/抹去次數減少,又|資料保持特性劣化, 例如產生單位元通電流失等之不良。 此處,在本實施例中,對源極領域2 2之離子植入之 際所形成之光阻層2 4係形成爲每個單元爲孤立之圖案。 具體而言,如圖dx3A,B所示般地,光阻層24被設 定爲應離子植入之源極形成領域2 2全面成爲開口,同時 ,在汲極形成領域2 6,鄰接單元之間形成由到達閘絕緣 膜1 4 a之壁面構成之縫隙狀之開口部3 0。即,此光阻 層2 4於汲極領域2 6,經由到達上述閘氧化膜1 4 a之 開口部3 0,在每個單元形成爲:被分離成光阻層2 4 a 及光阻層2 4 b之狀態。 ---------i------ΪΤ------.^1 •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达尺度適用中阁西家標準() Λ4規狢(2Ι0'Χ 297公釐) -16- 經滴部中央榜隼局一^工消费合作.τί·印製 417258 A7 _____B7_________五、發明説明(14 ) 上述光阻層2 4 ( 2 4 a ,2 4 b )其平面形狀形成 爲矩形,對應應離子植入之源極形承領欲2 2之開口領域 之端部壁面A,及與通道氧化膜1 4 a相接之開口部3 0 之端部壁面B成爲平行,其它之一對之端部成爲連接場氧 化膜1 2之形狀。 接著,對於矽基板1 0,如圓4 B所示般地,爲了形 成源極領域之故,進行砷(A s )或磷(P )之離子植入 。植入條件例如爲加速能量3 5〜1 0 0 k e V、劑量爲 1X1014 〜5xl015/cm2。 而且,由矽基板1 0上去除光阻層2 4後,經由進行 熱處理,如圖4 C所示般地,形成N型擴散層之源極領域 2 2 a。値此離子植入之際,經由上述開口部3 0,不純 物被導入矽基板1 0之故,在汲極形成領域2 6也部份形 成^<不純物擴散層2 3 (第2不純物擴散層)。接著,積 層在汲極形成領域2 6具有開口領域之第2光阻層3 2。 此光阻層3 2與上述第1實施例不同,其之外周不延伸到 場氧化膜1 2上(圖4 D ),外側之側壁(端部壁面B ) 形成爲到達源極領域2 2 a之通道氧化膜1 4 a之狀態。 構成此種第2光阻層3 2之端部壁面B,可以達成與圖 4 B所示之第1光阻層2 4之開口部之端部壁面B相同之 機能,因此,可以視爲形成在通道氧化膜1 4 a上之第2 光阻層3 2之開口部4 0。 而且,對於矽基板1 0 1爲了汲極領域2 6 a之形成 之故,進行砷(A s )或磷(P )之離子植入°植入條件 ---------,------iT------i'.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湾本頁)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因國家標準(CNS ) Λ4現格(2丨OX297公焚) -17- is满部屮央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A7 4mSB_—-Ξ'__ 五 '發明説明(15 ) 例如爲:加速能量3 5〜5 0 k e V、劑量1 X 1 0 1 5〜 lx!〇16/cm2 (圖 4D)。 接著,對汲極形成領域2 6之離子植入後,由矽基板 1 〇上去除第2光阻層3 2後,經由進行熱處理,如圖 4 E所示般地,形成N 1型擴散層之汲極領域2 6 a。在此 汲極領域2 6 a ,經由上述第1光阻層2 4之開口部3 0 ,被摻雜之不純物擴散層2 3成爲重疊狀態地被形成著。 又,在源極領域2 2 a同樣地經由第2光阻層3 2之開口 部40,被摻雜之不純物擴散層22b被形成著。其結果 ,汲極領域及源極領域之擴散電阻被降低。而且,此不純 物擴散層2 3,2 2 b由於形成在與閘電極2 5充分分離 之位置,不會對電晶體特性帶來壞影響。以後之處理可以 採用以往相同之工程。 在圖4 D之工程中,也可以在N +型不純物擴散層2 3 上設有光阻層3 2,以防止在N _h型擴散層2 3上被植入過 多離子。 經由以上工程|可以獲得包含如圖4 E所示之多層構 造之Μ 0 S元件之快閃記憶體等之半導體裝置2 0 0。 依據此實施例•在源極形成領域2 2進行離子植入之際, 在每單元單位形成第1光阻層2 4,因此,光阻層不在晶 圓全面連續,可以將光阻層面積設定小。因此,光阻層 2 4上被感應之電荷之積存相對地減少,可以使流過浮置 岡1 6正下方之通道氧化膜1 4 a之電荷量減少。經由如 此,抑制了通道氧化膜1 4 a之絕緣破壞或電荷量Q b d I I I I i 線 -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认尺度適)*1屮阂®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Χ297公f ) -18- 417256 a7 ___B7 ,___ 五、發明説明(16 )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本頁) 之降低等之品質劣化。又,第1光阻層2 4 a ' 2 4 b具 有與控制閘2 0 a相接之端部壁面A,及構成開口部3 0 之端部壁面B之故,電荷容易集中之部位變分散。 更詳細而言,在第1光阻層2 4 a、2 4 b之其中一 方之端部壁面A ’相對於因爲多層構造之閘電極2 5而成 爲串聯連接型之電容’另一方之端部壁面B成爲單一型之 電容之故,在端部壁面B之絕緣耐力較上述端部壁面A小 。因此,在第1光阻層2 4 a、2 4 b上產生之電荷,較 端部壁面A容易沿著構成開口部3 0之端部壁面B流,可 以使通過浮置閘1 6之正下方之通道氧化膜1 4 a之電荷 量相對變小。因此,値此對源極形成領域2 2之離子植入 之際|可以防止電荷量Q b d之降低,可以抑制通道氧化 膜1 4 a之劣化。其結果,可以使可以寫入/抹去次數提 昇及資料保持特性變好’改善快閃記憶體之信賴性。 以上如圖4 D所示般地,被使用於對汲極形成領域 2 6之離子植入之第2光阻層3 2也相同。在本實施例中 ,在第1及第2光阻層適用本發明之方法之點,與上述第 1實施例不同。如此,在對源極形成領域及汲極形成領域 之離子植入工程適用本發明之方法時,較在其中之一方之 植入工程適用本發明之情形,確實可以抑制伴隨離子植入 之充電之壞影響。 又,在本實施例中,與第1實施例相同地,只在第1 光阻層設開口部3 0 ’不在第2光阻層設開口部以構成之 也可以。即,在形成源極領域或汲極領域之至少其中一方 本纸張尺度適用屮因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Χ 297公釐) -19-
經滴部中央標準局貝J-消资合竹社印¾ 五、發明説明(17 ) 時,設開口部3 0或開口部4 0 ’在電荷量Q b d之降低 防止有效果。在只形成其中一方之領域時設置開口部之情 形,特別是,如第2實施例之構成’於源極側經由福勒通 道(F 〇 w I e r t u η n e I )進行電子交換之快閃記憶體中,在源 極領域形成時設有開口部3 0比較好。如此爲之,係由於 離子植入時之充電損壞之影響在源極領域與浮置閘端之通 道氧化膜之電荷量Q b d之降低可以被避免。 (第3實施例) 接著,在圖7 A〜C顯示第3實施例。此實施例爲將 本發明應用於單一單元內具有2個之電晶體之2電晶體快 閃記憶體單元例。圖7 A,B爲顯示在源極形成領域離子 植入時之光阻層之構成之平面圖及剖面圖,圖7 C爲顯示 快閃記憶體單元之剖面圖。 此快閃記憶體單元具有記憶電晶體領域3 4與選擇電 晶體領域3 6。圖7 A〜C中,與上述第2實施例實質上 相同之部分賦予相同之標號,省略其詳細說明。 此實失利在源極形成領域2 2離子植入之情形,如圖 7 A,B所示般地,在多層構造之記憶電晶體領域3 4至 少汲極形成領域2 6之一部份,在選擇電晶體領域3 6幾 乎全體,係經由光阻層38(38a ,38b)遮蔽以進 行。即,在記憶電晶體領域3 4中,經由孤立型光阻層 3 8 a,應離子植入之源極形成領域2 2全面開口地被設 定之同時,於汲極形成領域2 6,形成在與鄰接之選擇電 本紙张尺度適用巾闽阀家標率(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焚) -20- ' 訂 線 e -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滴部中央標準扃貝工消费合作杜印^ 4I7:;5S at B7 五、發明説明(18 ) 晶體領域3 6之間之開口部3 0以外之領域被遮蔽。而且 ,在選擇電晶體領域3 6上述開口部3 0以外之領域經由 光阻層3 8 b而被遮蔽。 此第3實施例也與上述第2實施例相同地,離子植入 之際,多層構造之記憶電晶體領域3 4之對通道氧化膜 1 4 a之電荷集中所致之電荷量Qb d之降低或絕緣破壞 等之發生得以被抑制,可以提昇可以寫入/抹序次數及資 料保持特性等之特性。 (第4實施例) 接著,說明使用與圖7 C所示之2電晶體快閃記憶體 單元相同形式之記憶體單元之半導體裝置。此半導體裝置 之主要技術內容爲依據本專利申請人等已經申請之特許協 力條約之國1¾祭申請(國際申請號碼P C T / U S 9 7/1 0448 )記載者。佐以圖8〜圖1 2在以下記 載其之主要部份。而且,此半導體裝置之製程|如之後詳 細說明般地,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被適用,因此可以達成 與上述相同之作用效果。 圖8顯示侬據本實施例之快閃記憶體單元4 0 0之槪略圖 。快閃記憶體單元4 0 0具有選擇電晶體4 0 1與記億電 晶體4 0 2。 選擇電晶體4 0 1具有閘電極4 0 1 A,記億電晶體 具有浮置閘4 0 3與控制閘4 0 4。此實失利中,選擇電 晶體40 1即N通道MOSFET,具有約〇 · 7V之臨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1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IOX297公釐) -21 - ---------^-- fc- (請先閱讀背,6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1T I. S濟部中决標枣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 A74172^S____j7五、發明説明(|9 ) 界値電壓。 程式記億體單元4 ◦ 0時’可藉由:將正之程式用高 電壓V p p,例如1 2 V施加於選擇電晶體4 0 1之閘電 極4 0 1 A與記億電晶體4 0 2之控制閘4 0 4,同時保 持記憶電晶體4 0 2之源極4 0 8爲接地電壓V s s ’在 選擇電晶體4 0 1之汲極4 0 6施加正之程式用脈衝以達 成。例如將約5 V之程式用脈衝施加1 〇 〇微秒。於圖9 ,記憶電晶體4 0 2之汲極領域4 0 7 (亦爲選擇電晶體 4 0 1之源極領域)係經由基板之高濃度擴散層5 1 0而 形成(於圖1 2 F詳細說明之)。對此汲極領域之離子植 入係強化汲極領域4 0 7附近之通道領域5 1 1之部分電 場。經由如此,加速傳導電子,通過薄氧化層移往浮置閘 4 0 3,產生充分活潑高能量電子分佈(例如熱電子植入 )以克服電位能壁障。將此汲極領域經由高濃度摻雜離子 植入,程式之速度增加一位數。與記憶用電晶體4 0 2之 寬爲0 · 5至1 · 5# m相比,選擇電晶體40 1之寬典 型爲2 . 0至5 · 0 # m之故,選擇電晶體4 0 1使用被 施加之汲極領域之脈衝電壓之微小部份。 記億體單元4 0 0之消除,經由:在記憶電晶體 402之源極領域408施加正之高電壓Vpp,另一方 又 面’將控制閘4 0 4保持於接地電壓V s s而被達成。在 薄膜氧化層(閘氧化膜)4 0 5 (圖9 )生成高電場,經 由如此’集中在浮置閘4 〇 3之電子克服電位能,脫離薄 膜氧化層4 0 5 (例如,經由福勒通道)往記憶電晶體 ---------"------.1T------線, . - {諳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阀家標準(CNS ) Λ4現格(210X 297公釐) -22- 經滴部中央標率局π;_χ·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说明k)) 402之源極領域408移動。消除中,閘電極40 1A 被接地,汲極領域4 0 6被保持在浮游狀態。 記憶電晶體4 0 2之源極領域4 0 8又經由基板之高 濃度擴散層5 1 2而被形成(於圖1 2 E詳細說明之)。 此基板之高濃度擴散層使連接之絕緣破壞增加,經由如此 ,在消去中,由浮置閘來之傳導電子之移動顯著加速。如 此,消去動作中,記憶電晶體4 0 2其臨界値電壓成爲負 之程度止地,消去進行著。因此,記億電晶體4 0 2無法 經由控制閘4 0 4被關閉。但是,選擇電晶體4 0 1防止 此過剩消去對單元之差動產生影響。具體而言,選擇電晶 體4 0 1之臨界値電壓被維持在約0 · 7 V。 圖1 0顯示包含記憶體單元40 0A — 400D之記 憶體陣列6 0 0之槪略圖。其各別之記憶體單元與記憶體 單元4 0 0 (圖8 )爲相同。選擇電晶體4 0 1之汲極領 域4 0 6 (單元4 0 0 A與4 0 0 B之汲極領域)被結合 於金屬之汲極位元線6 3 1,記憶電晶體4 0 2之源極領 域(單元4 0 0 A與4 0 0 B之源極領域)被結合於金屬 源極位元線6 30。單元400A與400D之選擇電晶 體4 0 1之閘電極4 0 1 A被結合於字元線5 2 0 ·單元 4 0 0A與4 0 0 D之控制閘4 0 4被結合於控制線 5 2 1。 於圖9,進行單元4 0 0例如單元4 0 0 A之讀出, 可以經由:經由字元線5 2 0而對閘電極4 0 1 A,經由 控制線5 2 1而對控制閘4 0 4分別施加標準電壓(一般 本紙張尺度適丨{]中國國家標率(CNS ) Λ4規格(210Χ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項再填艿本頁) '11 線 -23- 五、發明説明(21 ) 爲5 V ),與此同時地,經由與汲極領域之位元線6 3 1 連接之以往之讀出放大器(未圖示出),以檢測流經單元 4 〇 Ο A之讀出電流以達成。假如單元4 Ο Ο A被消去之 情形(即浮置閘4 0 3之電荷爲0或總體成爲正之狀態) ,電晶體4 0 1與4 0 2兩方皆被關閉,流過經由讀出放 大器而可被檢測之電流。假如,單元4 Ο Ο A被程式之情 形(即浮置閘4 0 2總體具有負之電荷之情形)記憶電晶 體4 0 2之臨界値電壓上昇至超過供給電壓V c c ,經由 如此,防止在單元4 Ο Ο A中流過電流。 經由此構成,接受汲極領域之位元線之電壓之讀出放 大器產生對源極領域之位元線6 3 0之反饋電壓。經由如 此,增加讀取差動中之源極領域之位元線6 3 0上之電壓 。如此,汲極領域之位元線6 3 1之電壓降低被減速。因 此,依據本實施例,與以往之記憶體單元陣列比較,在接 氧之邏輯狀態循環中,檢測可以進行地,位元線回復成原 來之狀態之時間顯著減少。 經洧部屮央標隼局負工消资合作社印-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定標記憶電晶體4 0 2上,主要之限制爲對於穿通 之要求。經由汲極領域4 0 7與浮置閘4 0 3之電榮接合 ,記億電晶體4 0 2典型的經由與汲極領域4 ◦ 7之結合 被關閉。此電容接合限制通道長5 1 1 (圖9 )之定標能 力,經由如此,5 V程式性能所需要之程式速度被限制爲 無法提昇。具體而言,由汲極領域4 0 7對浮置閘4 0 3 之電容接合使對於記憶電晶體4 0 2之穿通容許度惡化, 因此,限制處理記憶電晶體4 0 2之汲極領域電壓。經由 冬紙张尺度適用中囡阀家標準(CNS ) Λ4現格(210 X 297公楚).24- S洎部屮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3i A7 —m 9--—--—-- 五説明) 邊緣電容即平行面電容以外之電容之強之效果’電容接合 之效果與記憶電晶體4 0 2之閘線寬不成比例。因此’此 汲極接合之效果在構造愈小時,愈成爲支配要素’於無存 取閘之以往之E E P R Ο Μ或快閃記憶體’成爲重大之定 標上之限制。程式之速度,對於有效通道長之倒數成爲指 數般的增加。 本實施例經由在單元4 0 0中插入選擇電晶體4 ◦ 1 (圖9 )解決此定標之問題。依據本實施例,去除程式模 式之記憶電晶體4 0 2之穿通之故,可以定標通道長 5 1 1。經由此定標,可以使通道長5 1 1變短,經由如 此,與以往比較,可以顯著提昇記憶體單元之程式速度。 再者,經由在汲極領域4 0 7實施摻雜,單元4 0 0在 5 V之程式性能可以充分達成。 圖1 1顯示具有被隔離領域7 0 2包圍之活性擴散領 域7 0 1之記憶體單元4 0 0之構成之一實施例。隔離領 域7 0 2由典型上阻止接近記憶體單元間之導電用之厚的 隔離氧化層所形成。浮置閘4 0 3與控制閘4 0 4自己整 合(圖1 2 Ε詳細說明)。閛電極4 0 1 Α由與形成控制 閘4 0 4而使用者相同導電層所形成。閘電極4 0 1 A, 4 0 3及4 0 4被確定後,在其接合領域離子植入摻雜物 ,形成以往之N型接合|同時形成依據本實施例之被離子 植入之源極領域、汲極接合(圖1 2 E、圖1 2 F詳細說 明之)最後,以往之氧化處理後,接觸孔7 0 6經由蝕刻 被形成,堆積金屬源極線6 3 0與金屬汲極線6 3 1 ,蝕 木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苹(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1T------^ , - -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5- 經滴部中次標卒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聚 A7 _—_B7__ 五、發明説明泛3 ) 刻之。 由圖1 2 A至圖1 2 G顯示提供本實施例之記憶體單 元之步驟。關於以往知步驟及方法,對該業者爲習知,其 之說明省略。如圖1 2 A所示般地,在基板8 0 0中形成 場隔離領域8 0 2。接著,在基板8 0 0之露出部上,8 〜1 3 n m之厚度範圍使通道氧化層8 0 1成長。圖 1 2 B顯示多晶矽層8 0 3堆積、被圖案化,形成記憶電 晶體之浮置閘之樣子。多晶矽層8 0 3典型上被堆積爲 8 0〜1 7 0 n m之厚度,摻雜N型摻雜物,例如含氧化 磷(P 0 C L 3 )。 其它之方法爲:將其它之磷或砷離子之植入以2 0〜 40keV 之能量,5E14/cm2 〜5E15/cm2 之照射量進行。接著,氧化層一氮化層一氧化層(〇 N〇 層)被設於上述之構造上。具體而言,將氧化層於上述構 造上’經由熱氧化法使成長1 〇〜2 0 nm之厚度。接著 ’在氧化層上堆積氮化矽層1 〇〜2 0 nm之厚度。最後 之氧化層在此氮化矽層上經由濕式氧化法,使成長爲3〜 5 n m之厚度。光阻層(未圖示出)被使用於:被形成之 Ο N 0層8 0 4除了記憶電晶體領域外被去除,即,只在 如圖1 2 B所示之層8 0 3上ΟΝΟ層被形成用。此去除 處理爲了減少因對基板之蝕刻所致損傷,典型上經由濕蝕 刻、等方性蝕刻、濕蝕刻之一連串步驟而進行。 接著,在基板之露出部分使選擇電晶體之閘氧化膜成 長爲5〜2 5 nm之厚度。 ^〆 ^ 11 ~~ 線'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莧)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C格(2IOX 297公嫠)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B7 _ 五、發明説明匕)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如圖1 2 D所示般地,記憶電晶體之控制閊8 〇 5與 閘8 0 5 A爲將多晶矽或多矽化物堆積爲2 5 〇〜4 ◦ 〇 n m之厚度者。多矽化物爲在多晶矽(1 〇 〇〜2 〇 0 n m )組合矽化鎢(W S i 2 ),矽化鉬(Μ o S i 2 )、 矽化鈦(T i S i )或矽化鈷(c〇s i2) (100〜 2 0 0 n m )之矽化物之中之一個者。閘電極8 0 5與 8 0 5 A接著以N型摻雜物例如含氧化磷(p ◦ c 1 8 )摻 雜,或進行其它之磷或砷離子植入,以2 0〜4 0 k e V 之能量、2E 1 2/cm2〜6 E 1 5/cm2之照射量摻 雜之 接著’閘電極8 0 5與8 0 5 A如圖1 2 E所示般地 被圖案化。使用以往之異方性蝕刻法與光阻,層8 0 3與 8 0 4被蝕刻。依據其它實施例時,在閘電極8 0 5與 805A之上部形成氧化層厚度200〜300n m,接 著,進行以往之異方性蝕刻。使用氧化膜座爲蝕刻光罩, 減少臨界尺、j ( C D )之損失,容易做電極之端部形狀之 控制。於哪一種之方法,應形成之記異電晶體之控制閘 8 0 5與浮置閘皆如圖1 2所示般地*被自己整合。依據 本實施例自己整合時,可以消除以往之記憶體單元可見之 基於製程之偏差。
I 接著,圖案化第1光阻層8 0 6,使應被形成之源極 領域選擇性地露出。此光阻層8 0 6如圖1 2 E所示般地 ,經由使用被分離之光阻層8 0 6 a及8 0 6 b ’如上述 般地,可以防止在接下來之工程之離子植入工程引起之充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_围家標莩((,NS ) Λ4規格(210X297公漦〉 -27- A7 五、發明説明h ) ®而導致之通道氧化膜之絕緣破壞或電荷量Q b d之降低 等。 於形成源極領域,第1之N型離子植入8 0 8例如以 50 〜l〇〇keV 之能量、2E14/cm2 〜8E14 / c m 2之照射量進行磷離子植入,而且,第2之N型離子 植入8 〇 7例如以4 0〜6 0 k e V之能量、2 E 1 5 / c m 2〜6 E 1 5 / c m 2之照射量進行砷離子植入《兩離 子植入皆依據以往之時間與方法以實施之。 經由此2次之離子植入,經由光阻層8 0 6之開口部 3 0,在基板被摻雜不純物(磷,砷),不純物擴散層 23a,23b被形成。 第2之光阻層8 0 9被圖案化,記憶電晶體之汲極領 域(及選擇電晶體之源極領域亦同)被選擇性地露出。在 形成汲極領域,第1之P型離子植入8 1 1例如以2 ◦〜 40keV 之能量、lE13/cm2 〜3E13/cm2 之照射量進行硼離子植入,第2之N型離子植入8 1 0例 如以40〜6 0k eV之能量、2E 15/ cm2〜 M-滴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f合作it印製 (請先閱讀f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線 6 E 1 5 / c m 2之照射量進行砷離子植入。 最後,第3光阻層8 1 2被圖案化,選擇電晶體之汲 極領域被選擇性地露出。在形成汲極領域8 1 3,標準之 N型離子植入,例如以4 0〜6 0 k e V之能量、 2 E 1 5 / c m 2〜6 E 1 5 / c m 2之照射量進行砷離子 植入。依據包含選擇電晶體4 0 1 (圖8 )與記亦電晶體 4 0 2之兩方之本實施例,可以獲得很多之利益。第1 : 本紙張尺度適用屮國圃家標率(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28- .ί! Α7 Β7 i、發明説明匕6 ) 消去記憶電晶體4 Ο 2之下,在記憶體單元4 Ο 0殘留負 之臨界値,經由如此,產生漏電,最終電路成爲無法動作 。由於有選擇電晶體4 Ο 1之故,即使記憶電晶體4 0 2 之消去臨界値電壓成爲負,記憶體單元4 0 0不使通過電 流。對於同業者,雖爲周知者,消去臨界値電壓在裝置之 壽命期間中,又,因裝置中之記憶體單元之數量而變化, 不容易控制。因此,消去臨界値電壓之控制對於高密度快 閃記憶體裝置,成爲大之問題。經由本實施例之選擇電晶 體4 Ο 1 ,此問題完全被去除。 第2 :在各別之記憶體單元包含選擇電晶體之故,各 別之位元線具有各別之源極金屬連接部。讀出放大器在檢 測中提供控制汲極位元線之電壓降低之源極偏壓電壓,可 以有效利用此連接構造。此讀出放大器之反饋在多數之記 憶體單元爲導通狀態時,成爲有效的,因此,汲極位元線 被電源電壓V s s (接地)強力吸引。在新的檢測循環時 ,由低位元線汲極電壓回復至原來之位元線電壓止之時間 ,被檢測後之位元線之電壓所左右。經由使用此源極反饋 之技術,在本實施例中,在讀出動作中,有效之記憶體單 元之數目即使大幅變化,可以顯著限制復歸時間。 第3 :由源極領域向著汲極領域之記憶體單元中所引 起之穿通,於程式中未被選擇之記憶體單元引起漏電。由 被連接在同一條位元線之全部的記億體單元來之漏電累積 時,將選擇之記一體單元程式用之可以使用之汲極電壓, 由於位元線選擇邏輯輸入線之電壓效果而被限制,經由如 本紙ft尺度適用中国阀家標準(CNS ) Λ4规格(210Χ297公楚)_四 ^^^1 I— -- ^^^1 .^1^1 ^^1 ! - - (诸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驾本頁) 、?τ .線_ 經濟部中夾標準局另.!..消贽合竹社印裝 A7 A7 經闭部中央標涞局負工消费合作·ΐ印装 ____B7 五、發明説明b ) 此,被選擇單元之程式時間增加。對於無存取閘之 E P R Ο Μ或快閃記憶體單元起因於穿通之問題,一般是 此限制了最小單元閘長。穿通電壓與一般之Μ 0 S裝置相 比,浮置閘裝置一方比較低。此係對於單元之浮置閘而言 ,高汲極電壓電容性的結合之故。經由此電容結合,有效 之浮置閘電壓上昇,由於如此,並非普通之Μ 0 S電晶體 可見導之表面下穿通,而係由於裝置之正規之反轉通道之 接通,電晶體開始導通。電容接合不與閘通道長之定標成 比例之故,對於浮置閘裝置之定標,變成限制。 如本實施例般地,在記憶體單元包含選擇電晶體時|穿通 電壓被存取閘所佔之故,記憶電晶體之通道長可以縮小至 讀出干擾之限度。此意味記憶電晶體之靶通道長可以縮短 ,經由如此,(I )邏輯運算中之更高之讀取電流與更高 速之檢測成爲可能,又,(i i )可以使程式速度更高速 。使通道長減少下,程式速度成指數增大。 第4 :依據本實施例,控制閘與存取閘爲互相依存關 係。讀取模式中,全部之控制閘被設定爲5 V,被選擇之 存取閘由0V被升至5V。如此之下,記憶體位元之電容 與對於其之位元線無法良好結合。 第5 :依據本實施例,在離子植入工程,使流經浮置 < 閘正下方之通道氧化膜之電荷量減少,可以防止通道氧化 膜之絕緣破壞或電荷量Q b d値之降低。其結果’可以提 昇快閃記憶體之可以寫入/抹去次數以及資料保持特性。 I I I J"衣 n - -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Κ國家標举(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30- .¾¾-部中央#卑局貝工iiif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fes ) (實驗例) 使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而被形成1使用圖1 0所示之 記一體陣列之快閃E E P R ◦ Μ,求取各記憶體單元之資 料保持特性。實驗中,做成1 Μ位元之快閃E E P R Ο Μ ,使用其作爲樣本。實驗爲在樣本寫入資料後,在2 5 0 t之恆溫槽使樣本溫度保持一定,求取對於放置時間之資 料保持率。 又,爲了做比較,在製造工程被使用之第1光阻層, 使用圖1 3所示構造之光阻層代替圖1 2 E所示構造以形 成比較用樣本。於圖1 3中,標號2 2表示源極形成領域 ,標號2 6表示汲極形成領域,標號2 5表示記憶電晶體 之閘電極,標號2 0表示選擇電晶體之閘電極2 0。而且 ,光阻層2 7在源極形成領域2 2以外之領域全面第被形 成。使用此種第1光阻層2 7而被形成之比較用樣本,與 上述實施例之樣本同樣地求取各記憶體單元之資料保持特 性。 圖1 4顯示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樣本所求得之資料保 持特性。於圖1 4中,橫軸顯示放置時間,縱軸顯示資料 保持率。而且,資料保持率以放置時間爲〇時之資料保持 量爲1 0 0%而求得。由圖1 4可以明白地,依據本發明 之實施例,確認約經5 0 0小時後,資料保持率幾乎可以 保持一定。相對於此,比較例之樣本,可以了解到放置時 間5 0 0小時時,資料保持率約降爲9 0 %。 本紙張尺度適川中國國家榡準(CNS } Λ4規格(2!0Χ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鯓丨· -31 - 4mra A7 _B7__________ 五、發明説明如) (第5實施例) 圖1 5A〜C顯示第5實施例。圖1 5A,B顯示在 源極形成領域離子植入時之光阻層之構成之平面圖及剖面 圖,圖1 5 C顯示快閃記憶體單元之剖面圖。 此實施形態爲使本發明適用於對開閘(split gate )型 之快閃記憶體之例。對開閘型之快閃記億體如圖1 5 C所 示般地,在單一單元之中,閘絕緣膜1 4、浮置閘1 6、 層間絕緣膜1 8及控制閘2 0 a被積層,在浮置閘1 6與 控制閘2 0 a之間形成通道氧化膜1 4 a。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合忭枉印紮 •^^1 ^^^^1 ^^^^1 ^^^^1 ^^—^1 ^^^^1 ^ • -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舄本頁) 此對開閘型之快閃記憶體也可以適用本發明之製造方 法。即,如圖1 5 A及B所示般地,光阻層2 4在源極形 成領域2 2具有進行不純物之離子植入用之開口領域之同 時,在汲極形成領域2 6形成開口部3 0。經由設置此開 口部3 0,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地,在離子植入工程中,積 存在光阻層2 4之表面之電荷經由構成開口部3 0之端部 壁面B,使往閘形成領域移動,可以防止通道氧化膜 1 4 a及浮置閘1 6正下方之閘氧化膜1 4之絕緣破壞或 電荷量Q b d値之降低等之發生,其結果,具有可以寫入 /抹去次數之提昇及高資料保持特性等。 在上述實施例中,雖以多層構造或對開構造之Μ ◦ S 元件爲例顯示之,但本發明對於具有其它之多層構造之閘 電極之半導體裝置,也同樣可以適用。多層構造之閘電極 屮,在複數之導電膜之間形成絕緣膜之情形,閘氧化膜或 通道氧化膜等之絕緣膜以及層間絕緣膜之中,最弱之膜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围家榡卑(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32 - 五、發明説明) A7 B7 易引起絕緣破壞。即,即使具有多層構造之閘電極之情形 ,與單層構造之閘電極同樣地,有上述之類之問題’即, 因爲不純物之離子植入所生之電賀,經由光阻層之開口端 部在絕緣膜產生電位差,引起絕緣破壞或電荷量Q b d値 之降低,在絕緣膜中產生多數之電氣中性之電子陷阱,臨 界値變高之問題。 此處所謂弱膜爲最容易引起絕緣破壞或電荷量Q b d 之降低之膜。是否爲絕緣破壞或電荷量Q b d之降低之容 易引起之膜,則取決於膜厚或膜質等之膜特性。浮置閘或 控制閘等之閘電極爲2層以上之多層之情形,在閘電極間 形成層間絕原膜。而且,在某種構造中,因離子植入工程 ,在閘氧化膜或其它之層間絕緣膜會產生絕緣破壞= 因此,不單是具有單一閘電極之半導體裝置之情形, 即使具有多層構造閘電極之半導體裝置之情形,本發明也 有效。又,這些之組合,即使具有單一閘電極及多層構造 之閘電極之半導體裝置之情形,本發明也有效。 钟.湞部中央標卑’局負工消於合竹社印裝 ---------J衣— •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疼本頁} *-& 又,本發明特別是對於具有電容大小爲5〜1 5 n m 之薄膜閘氧化膜或通道氧化膜之Μ 0 S元件最有效。再者 ,本發明在第2實施例以外之實施例中,雖顯示對源極形 成領域之離子植入時之例,但是對於汲極形成領域之離子 植入之際,也同樣可以適用。 本紙张尺度適川中阀围家標準(CNS ) Λ4現格(2ΙΟχ2ί>7公釐) -33-

Claims (1)

  1.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8 7 1 0 1 1 5 7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8年1 2月修正 1 種包含M 0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特徵爲:包含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閘絕緣膜之工程,以 及在源極形成領域及汲極形成領域將不純物離子植入之工 程,而且,上述對源極形成領域及上述汲極形成領域之離 子植入係經過不同之離子植入工程以進行之, 在對上述源極形成領域之離子植入及對上述汲極形成 領域之離子植入工程之其中至少一方,在爲了阻止不純物 之導入所使用之光阻層’於與上述閘電極分離之位置形成 到達上述閘絕緣膜之壁面,經由該壁面,可以使電荷流經 該基板側。 2 , —種包含MO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特徵爲包含以下之工程(a)至(h): (a )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閘絕緣膜之工程、. (b )在上述閘絕緣膜上形成閘電極之工程、 (c )形成將包含源極形成領域或汲極形成領域之 第1離子植入領域以外之領域遮蔽用之第1.之光阻層之工 程,在上述第1之光阻層形成到達上述閘絕緣膜之壁面之 工程、 (d )在上述第1離子植入領域經由植入不純物離 子|形成源極領域或汲極領域之工程、 (e )去除上述第1光阻層之工程、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困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骨合作社印製 裝------,~-訂------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骨合作社印製 AS 1I7£^0 cl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f )形成將包含汲極形成領域或源極形成領域之 第2次元離散餘弦變換子植入領域以外之領域遮蔽用之第 2之光阻層之工程、 (g )在上述第2次元離散餘弦變換子植入領域經 由植入不純物離子,形成汲極領域或源極領域之工程、以 及 ί h )去除上述第2光阻層之工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之包含Μ 0 S元件之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進一步附加在上述第2光阻 層,形成到達上述閘絕緣膜之壁面之工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其中一項記載 之包含Μ 0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光 阻層於各單元單位或由複數單元形成之塊單位,成不連續 狀地形成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其中一項記載 之包含MO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到達上 述閘絕緣膜之壁面係經由形成在上述光阻層之開口部以構 成。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之包含Μ 0 S元件之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開口部係在上述光阻層 成縫隙狀而連續地形成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之包含Μ 0 S元件之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開口部係在上述光阻層 部分而且不連續地形成著。 本紙浪尺度逍用中國闽家梂率(CNS ) Μ規格U10X297公釐) 裝 ---訂------—泉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Ή7;^δ α« Β8 C8 _______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其中一項記載 之包含Μ 0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閘 絕緣膜之膜厚爲5〜1 5 n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其中一項記載 之包含Μ 0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閘 電極具有單一之導電層。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其中一項記 載之包含MO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 閘電極具有複數之導電層,這些之導電層經由絕緣層而被 電氣地分離著。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記載之包含Μ ◦ S元 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閘電極包含浮置閘 及控制閘。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其中一項記 載之包含MO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具有 由單一之導電層形成之第1閘電極,以及包含浮置閘及控 制閛之第2閘電極。 1 3 . —種經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記載之 製造方法而被製造之包含Μ 0 S元件之半導.體裝置,其特 徵爲:包含半導體基板、由形成在上述半導體基板之不純 物擴散層形成之源極領域及汲極領域 '形成在上述半導體 基板之表面之閘絕緣膜、及形成在上述閘絕緣膜之表面之 閘電極* 上述源極領域及上述汲極領域係經由不同離子植入工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装------訂------Λ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 - 4I72C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程而形成之不純物擴散層所形成,上述源極領域及上述汲 極領域之至少其中一方具有:佔有該源極領域或汲及領域 之幾乎全部之第1不純物擴散層|及在與上述閘電極分離 之位置部分存在之第2不純物擴散層。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記載之包含Μ 0 S元 件之半導體裝置,其中上述源極領域及上述汲極領域任一 個皆具有第1不純物擴散層及第2不純物擴散層》 (锖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圃國家梯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4 -
TW087101157A 1997-01-31 1998-01-26 Semiconductor MOS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41725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10397 1997-01-31
JP14065797 1997-05-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7256B true TW417256B (en) 2001-01-01

Family

ID=26355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1157A TW417256B (en) 1997-01-31 1998-01-26 Semiconductor MOS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337250B2 (zh)
EP (1) EP0921563A4 (zh)
JP (1) JP3733595B2 (zh)
KR (1) KR100436612B1 (zh)
TW (1) TW417256B (zh)
WO (1) WO19980342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9221B2 (ja) * 1998-12-11 2005-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579751B2 (en) * 1999-09-01 2003-06-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methods of forming integrated circuitry
JP3573691B2 (ja) * 2000-07-03 2004-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70704A (ja) * 2001-03-07 2002-09-20 Seiko Epson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72644B1 (en) * 2001-07-03 2005-03-29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non-compounded contact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6541338B2 (en) * 2001-07-30 2003-04-01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Low defect density process for deep sub-0.18 μm flash memory technologies
JP5001494B2 (ja) * 2001-08-28 2012-08-1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絶縁性基板上に形成された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
US6992925B2 (en) * 2002-04-26 2006-01-31 Kilopass Technologies, Inc. High density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and memory array using a single transistor and having counter-doped poly and buried diffusion wordline
US7031209B2 (en) * 2002-09-26 2006-04-18 Kilopass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testing programmability of a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and memory array using a breakdown phenomenon in an ultra-thin dielectric
US7042772B2 (en) * 2002-09-26 2006-05-09 Kilopass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programming of a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and memory array using a breakdown phenomenon in an ultra-thin dielectric
US6791891B1 (en) * 2003-04-02 2004-09-14 Kilopas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testing the thin oxide of a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that uses breakdown voltage
US6924664B2 (en) * 2003-08-15 2005-08-02 Kilopass Technologies, Inc.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JP2005079226A (ja) * 2003-08-29 2005-03-24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972986B2 (en) * 2004-02-03 2005-12-06 Kilopass Technologies, Inc. Combination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allowing dynamic reprogrammability and non-votatile programmability based upon transistor gate oxide breakdown
US7064973B2 (en) * 2004-02-03 2006-06-20 Klp International, Ltd. Combination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allowing dynamic reprogrammability
US20050218929A1 (en) * 2004-04-02 2005-10-06 Man Wang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logic cell and its derivatives
US8735297B2 (en) 2004-05-06 2014-05-27 Sidense Corporation Reverse 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ion method
KR101144218B1 (ko) 2004-05-06 2012-05-10 싸이던스 코포레이션 분리 채널 안티퓨즈 어레이 구조
US7755162B2 (en) 2004-05-06 2010-07-13 Sidense Corp. Anti-fuse memory cell
US9123572B2 (en) 2004-05-06 2015-09-01 Sidense Corporation Anti-fuse memory cell
US20050275427A1 (en) * 2004-06-10 2005-12-15 Man Wang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logic unit and its cluster
US7164290B2 (en) * 2004-06-10 2007-01-16 Klp International, Ltd.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logic unit and its cluster
KR100596851B1 (ko) * 2004-09-02 2006-07-05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소자의 셀 채널 이온 주입 방법
US7135886B2 (en) * 2004-09-20 2006-11-14 Klp International, Ltd.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using both volatile and nonvolatile memory cell properties and their control
JP4965080B2 (ja) * 2005-03-10 2012-07-04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93436B2 (en) * 2005-04-18 2007-03-20 Klp International Ltd. Fast processing path using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logic units
JP2007149997A (ja) * 2005-11-29 2007-06-14 Nec Electronics Corp 不揮発性メモリセル及びeeprom
KR20110033654A (ko) * 2009-09-25 2011-03-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휘발성 기억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646949B (zh) * 2013-11-29 2016-06-01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浮栅晶体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0779A (en) 1977-02-15 1978-09-02 Toshiba Corp Production of insulated gate typ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4795719A (en) * 1984-05-15 1989-01-03 Waferscale Integration, Inc. Self-aligned split gate eprom process
FR2621737B1 (fr) 1987-10-09 1991-04-05 Thomson Semiconducteurs Memoire en circuit integre
JP2786307B2 (ja) 1990-04-19 1998-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15498B2 (ja) * 1991-05-28 2000-03-06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693181B2 (ja) 1991-10-25 2005-09-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283710A (ja) 1991-12-06 1993-10-29 Intel Corp 高電圧mos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03026B2 (ja) * 1992-04-23 1997-04-23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5343670A (ja) 1992-06-10 1993-12-24 Sony Corp オフセット構造のmos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523250A (en) 1992-08-31 1996-06-04 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OSFET with LDD regions
EP0655778A3 (en) 1993-11-25 1996-01-03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JPH07202046A (ja) 1994-01-10 1995-08-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83855A (ja) * 1994-09-13 1996-03-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26039B2 (ja) 1994-10-05 2003-07-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KR0172275B1 (ko) 1995-06-02 1999-02-01 김주용 플래쉬 이이피롬 셀의 접합부 형성방법
JP2625656B2 (ja) 1995-06-16 1997-07-02 小川テント株式会社 幕収納装置
JPH0992734A (ja) * 1995-09-25 1997-04-04 Rohm Co Ltd スプリットゲート型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914514A (en) 1996-09-27 1999-06-22 Xilinx, Inc. Two transistor flash EPROM ce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10045600A1 (en) 2001-11-29
WO1998034275A1 (fr) 1998-08-06
EP0921563A4 (en) 2000-03-08
KR20000064820A (ko) 2000-11-06
EP0921563A1 (en) 1999-06-09
US6337250B2 (en) 2002-01-08
JP3733595B2 (ja) 2006-01-11
KR100436612B1 (ko) 2004-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7256B (en) Semiconductor MOS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4706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EPROM architecture
US6657249B2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with peripheral circuit part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f two transistors having lower conductive layer same perpendicular structure as a floating gate
US20100157690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of Single Gate Structure
US8546222B1 (en)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non-volatile memory
US6017792A (e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a nonvolatile memory cell
US8648406B2 (en) Single poly EEPROM having a tunnel oxide layer
US6268247B1 (en) Memory cell of the EEPROM type having its threshold set by implantatio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US8679929B2 (en) On current in one-time-programmable memory cells
US10050131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polysilicon sidewall oxide region in a memory cell
CN112234062B (zh) 一种反熔丝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单元
JP2007180150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54375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携帯電子機器
US20020020872A1 (en) Memory cell of the EEPROM type having its threshold adjusted by implantation
US7416944B2 (en) Flash EEPROM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0757326B1 (ko)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및 동작 방법
TW517375B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8098467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069481A (ko) 매몰형 스플릿 게이트를 구비한 불휘발성 메모리소자 및 그제조방법
KR100244278B1 (ko)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112447733A (zh) 存储器、反熔丝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33224B1 (ko) 플래시 메모리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194172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3218243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1289170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