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4457A - 除塵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塵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344457A TW202344457A TW112114501A TW112114501A TW202344457A TW 202344457 A TW202344457 A TW 202344457A TW 112114501 A TW112114501 A TW 112114501A TW 112114501 A TW112114501 A TW 112114501A TW 202344457 A TW202344457 A TW 20234445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s
- block
- internal space
- hole
- dust remov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30091051 Arenine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85 ceramic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18—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 B65G69/185—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by means of non-sealed systems
- B65G69/186—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by means of non-sealed systems with aspiration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5/00—Lubricating, cleaning, or clearing devices
- B65G45/10—Cleaning devices
- B65G45/22—Cleaning devices comprising fluid apply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1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 B65G27/16—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of vibrators, i.e. devices for producing movements of high frequency and small amplitu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40—Feeding or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G53/50—Pneumatic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4—Load carriers other than helical or spiral channels or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能夠除去輕量垃圾和重垃圾兩者的除塵裝置;該除塵裝置搭載於振動式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上表面成為振動式輸送裝置之輸送面的塊;塊包括上下層疊之至少上層部件和下層部件;上層部件具備沿上下方向從上表面貫通至底面的多個孔;下層部件設有凹部和噴氣孔,該凹部配置於與多個孔之形成區域對應的範圍內;塊中設置有被構成為能夠收納從多個孔落下之垃圾的內部空間;從空氣供給單元供給的壓縮空氣從噴氣孔噴射,並通過多個孔後從塊之上部吹出;第一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將透過空氣供給單元被吹起的垃圾吸引排出;第二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將垃圾從內部空間朝向塊的外側吸引排出。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除塵裝置。特別是,涉及適合搭載於輸送零部件的振動式輸送裝置、即所謂的送料器之除塵裝置。
目前,為了除去輸送裝置之輸送路上的塵土、灰塵等垃圾,例如如專利文獻1~2所記載,提出了如下除塵裝置,該除塵裝置被構成為:在輸送路之表面上配置除塵筒或淨化器,將垃圾從輸送路朝向上側吸起並排出。
另外,例如如專利文獻3~5所記載,提出了如下除塵裝置,該除塵裝置被構成為:將振動式輸送裝置之輸送路或送料器之碗底部形成為金屬網狀或穿孔金屬板狀,使垃圾從輸送路或碗底部向下側落下並吸引排出。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開昭64-0147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實開昭55-11741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10-02971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平05-13868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實開昭53-053770號公報
但是,專利文獻1~2所記載之除塵裝置是將垃圾從輸送路朝向上側吸起並吸引排出,因此,存在無法吸起重垃圾這一問題。另外,專利文獻3~5所記載之除塵裝置是使垃圾從輸送路或碗底部向下側落下並吸引排出,因此,存在不易使輕量垃圾、位於輸送物上的垃圾、尺寸比孔或槽之開口大的垃圾等從孔或槽向下側落下這一問題。
因此,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之,其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除去輕量垃圾和重垃圾兩者之除塵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除塵裝置搭載於振動式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塊,拆裝自如地安裝於振動式輸送裝置,並被構成為上表面成為輸送面;空氣供給單元,向所述塊供給壓縮空氣;第一吸氣單元,隔開規定間隔配置於所述塊之上側且能夠進行吸氣;以及第二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從所述塊朝向外側進行吸引排出;所述塊包括將上層部件和下層部件上下層疊而成之至少兩層;所述上層部件具備沿上下方向從上表面貫通至底面的多個孔;所述下層部件設有凹部和噴氣孔,所述凹部配置於與所述多個孔之形成區域對應的範圍內;所述塊中設置有內部空間,所述內部空間係由所述上層部件之底面以及所述下層部件中的所述凹部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且被構成為能夠收納從所述多個孔落下的垃圾;從所述空氣供給單元供給的壓縮空氣從所述噴氣孔噴射,並通過所述多個孔後從所述塊之上部吹出;所述第一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將透過所述空氣供給單元被吹起的垃圾吸引排出;所述第二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將垃圾從所述內部空間朝向所述塊的外側吸引排出。
根據本發明,搭載於振動式輸送裝置之除塵裝置具有:塊,拆裝自如地安裝於振動式輸送裝置,並被構成為上表面成為輸送面;空氣供給單元,向所述塊供給壓縮空氣;第一吸氣單元,隔開規定間隔配置於所述塊之上側且能夠進行吸氣;以及第二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從所述塊朝向外側進行吸引排出;所述塊包括將上層部件和下層部件上下層疊而成之至少兩層;所述上層部件具備沿上下方向從上表面貫通至底面之多個孔;所述下層部件設有凹部和噴氣孔,所述凹部配置於與所述多個孔之形成區域對應的範圍內;所述塊中設置有內部空間,所述內部空間由所述上層部件之底面以及所述下層部件中的所述凹部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且被構成為能夠收納從所述多個孔落下的垃圾;從所述空氣供給單元供給的壓縮空氣從所述噴氣孔噴射,並通過所述多個孔後從所述塊之上部吹出;所述第一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將透過所述空氣供給單元被吹起的垃圾吸引排出;所述第二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將垃圾從所述內部空間朝向所述塊的外側吸引排出,由此,所述塊上的輕量垃圾被所述空氣供給單元的壓縮空氣吹起後被所述第一吸氣單元吸引排出,而所述塊上的重垃圾從所述多個孔落入所述內部空間中之後被所述第二吸氣單元朝向所述塊的外側吸引排出,因此,能夠除去輕量垃圾和重垃圾兩者,並且,透過將所述上層部件和所述下層部件上下層疊而在所述塊中形成所述內部空間,因此,與在由一個團塊構成的塊(部件)中形成內部空間之情況相比,能夠容易且低成本地形成所述內部空間。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上層部件的所述多個孔之開口徑從所述上層部件之上表面至底面逐漸擴大。根據本發明,透過使所述上層部件的所述多個孔之開口徑從所述上層部件之上表面至底面逐漸擴大,從而使所述多個孔在所述上層部件之底面側的開口比上表面側的開口大,因此,能夠可靠地將從所述上層部件之上表面側進入所述多個孔中的垃圾從所述上層部件之底面側排出,而不會堵在所述多個孔中。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噴氣孔形成於所述凹部之底部;所述內部空間之內部被構成得比所述噴氣孔之內徑大;所述噴氣孔、所述內部空間以及所述多個孔從下側朝向上側沿上下方向依次連通;從所述空氣供給單元供給的壓縮空氣從所述噴氣孔噴射至所述內部空間中。
根據該發明,透過使所述噴氣孔形成於所述凹部之底部;所述內部空間之內部被構成得比所述噴氣孔之內徑大;所述噴氣孔、所述內部空間以及所述多個孔從下側朝向上側沿上下方向依次連通;從所述空氣供給單元供給的壓縮空氣從所述噴氣孔噴射至所述內部空間中,從而與所述噴氣孔和所述多個孔直接連通之情況相比,能夠使壓縮空氣在所述內部空間中擴散,因此,能夠使壓縮空氣通過所述多個孔中更多的孔,從而能夠將位於所述塊上更廣範圍的垃圾吹起。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噴氣孔設置有多個。根據該發明,由於所述噴氣孔設置有多個,因此,與所述噴氣孔為一個之情況相比,能夠將所述塊上更廣範圍的垃圾吹起。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塊還在所述上層部件與所述下層部件之間具有中層部件;所述中層部件具有開口,所述開口配置於與所述下層部件之所述凹部對應的範圍內,並沿上下方向從上表面貫通至底面;所述塊之所述內部空間由所述上層部件之底面、所述中層部件中的所述開口之內表面以及所述下層部件中的所述凹部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
根據該發明,透過使所述塊還在所述上層部件與所述下層部件之間具有中層部件;所述中層部件具有開口,所述開口配置於與所述下層部件之所述凹部對應的範圍內,並沿上下方向從上表面貫通至底面;所述塊之所述內部空間由所述上層部件之底面、所述中層部件中的所述開口之內表面以及所述下層部件中的所述凹部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從而與所述塊由所述上層部件和所述下層部件構成之情況相比,能夠容易地將所述塊之所述內部空間增大與所述中層部件之上下方向厚度相應的量。
(發明功效)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發明,透過空氣供給單元向塊供給壓縮空氣而將塊上的輕量垃圾吹起後透過第一吸氣單元吸引排出,並且,使塊上的重垃圾落入塊中的內部空間後透過第二吸氣單元吸引排出,因此,能夠實現可除去輕量垃圾和重垃圾兩者這一優異效果。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之除塵裝置詳細進行說明。圖1係示意性地顯示搭載有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之除塵裝置的振動式輸送裝置之概略頂視圖。如圖1所示,振動式輸送裝置10為循環式輸送裝置,具有第一直線送料器(linear feeder)20、第二直線送料器30以及料斗(hopper)40。第一直線送料器20具備朝向一個方向延伸的輸送體21,該輸送體21具有平行地延伸的直線狀的兩條輸送路22、23。第二直線送料器30具備朝向一個方向延伸的輸送體31,該輸送體31具有直線狀的一條輸送路32。第一直線送料器20和第二直線送料器30以彼此的輸送方向F、R相反之方式鄰接配置。第一直線送料器20之一條輸送路22被構成為可以從其下游端22a向其他裝置交接標準姿勢的輸送物,另一條輸送路23與一條輸送路22平行地排列,朝向與一條輸送路22相同的輸送方向F輸送因為姿勢不良而被從一條輸送路22排除的輸送物。第一直線送料器20之另一條輸送路23的下游端與第二直線送料器30之輸送路32的上游端以能夠交接輸送物之方式連接。第二直線送料器30之輸送路32的下游端與第一直線送料器20之一條輸送路22的上游端以能夠交接輸送物之方式連接。因此,構成為輸送物在第一直線送料器20與第二直線送料器30之間循環。料斗40用於儲存輸送物,且徐徐少量地向第二直線送料器30的輸送路32供給輸送物。
圖2係顯示省略了振動式輸送裝置的料斗之狀態的立體圖。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之除塵裝置50設置於振動式輸送裝置10之單點劃線A包圍的位置。具體而言,除塵裝置50配置於第二直線送料器30之輸送路32的下游側。即,除塵裝置50配置於從第二直線送料器30向第一直線送料器20交接輸送物之前的位置,該第一直線送料器20中設置有透過空氣噴射裝置變更輸送物之姿勢的未圖示之排列裝置。因此,可以在透過排列裝置之空氣噴射裝置將垃圾與輸送物一起卷起之前透過除塵裝置50除去垃圾。
圖3係示意性地顯示振動式輸送裝置中的除塵裝置之概略局部剖視圖。如圖3所示,除塵裝置50具有塊51、空氣供給單元52、第一吸氣單元53以及第二吸氣單元54。塊51為大致長方體,可拆卸地安裝於第二直線送料器30之輸送體31上。
圖4係顯示本實施方式之除塵裝置的塊之立體圖。圖5係顯示將塊以圖4之虛擬平面S剖切的狀態之剖視立體圖。如圖4和圖5所示,塊51具有上層部件511、中層部件512、下層部件513以及最下層部件514。
在此,在圖3~圖7以及圖9中,將箭頭Up所示之方向設為上側(在圖3~圖6、圖7(b)~(c)以及圖9(b)~(c)中為紙面的上側,在圖7(a)和圖9(a)中為紙面的正面側),將箭頭Dw所示之方向設為下側(在圖3~圖6、圖7(b)~(c)以及圖9(b)~(c)中為紙面的下側,在圖7(a)和圖9(a)中為紙面的背面側),將箭頭Up和箭頭Dw所示之方向設為上下方向。將箭頭In所示之方向設為裡側(在圖3、圖7(b)~(c)以及圖9(b)~(c)中為紙面的背面側,在圖4~圖6中為紙面的左上側,在圖7(a)和圖9(a)中為紙面的上側),將箭頭Ot所示之方向設為近前側(在圖3、圖7(b)~(c)以及圖9(b)~(c)中為紙面的正面側,在圖4~圖6中為紙面的右下側,在圖7(a)和圖9(a)中為紙面的下側),將箭頭In和箭頭Ot所示之方向設為寬度方向。將箭頭Us所示之方向設為上游側(在圖3、圖7以及圖9中為紙面的右側,在圖4~圖6中為紙面的右上側),將箭頭Ds所示之方向設為下游側(在圖3、圖7以及圖9中為紙面的左側,在圖4~圖6中為紙面的左下側),將箭頭Us和箭頭Ds所示之方向設為長度方向。這些方向表示相對位置關係,並不表示相對於重力方向的絕對位置關係。
圖6係塊之爆炸立體圖。圖7係上層部件之頂視圖(a)、B-B剖視圖(b)、以及表示單點劃線C包圍之範圍內的放大圖(c)。如圖6和圖7所示,上層部件511呈矩形狀的板狀,沿箭頭Us和箭頭Ds所示之長度方向延伸,並設置有多個孔511a和緊固孔511p。該多個孔511a呈圓形,沿著箭頭Up和箭頭Dw所示之上下方向從上層部件511之箭頭Up所示之上側的上表面511A貫通至箭頭Dw所示之下側的底面511B。
如圖7中(a)和(b)所示,多個孔511a配置於上層部件511之靠近箭頭Ot所示之近前側的位置。具體而言,多個孔511a之單點劃線包圍的形成區域SA之範圍為:在上層部件511之箭頭In和箭頭Ot所示之寬度方向上,從近前側的端緣511o朝向箭頭In所示之裡側的端緣511i至上層部件511之寬長W的約2/3的位置為止,在上層部件511之長度方向上,從箭頭Us所示之上游側的端緣511u至箭頭Ds所示之下游側的端緣511d為止。多個孔511a分散地配置於該形成區域SA中。在圖示例中,多個孔511a共計有224個。即,在沿上層部件511之寬度方向延伸的一列中多個孔511a存在七個,該列在長度方向上存在32列(7個×32列=224個)。
如圖7中(c)所示,該多個孔511a之開口徑從上層部件511之上表面511A至底面511B逐漸擴大,底面511B上的開口比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大。換言之,多個孔511a之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徑r1小於底面511B上的開口徑r2(r1<r2),且底面511B上的開口徑r2大於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徑r1(r2>r1)。該多個孔511a之內表面511f被形成為圓錐面狀。由此,當垃圾從上側(上表面511A側)進入多個孔511a中時,不會堵在多個孔511a中,能夠通過多個孔511a從下側(底面511B側)排出。
在此,圖8係示意性地顯示輸送物之立體圖。如圖8所示,假設輸送物CN為大致長方體,且長度方向之長度l、寬度w以及厚度t依次變小(l>w>t),但並無特別限定。即,在輸送物CN之邊中,長度方向的長度l為最大的最大邊,寬度w為中間尺寸的中間邊,厚度t為最小的最小邊。該情況下,輸送物CN之長度方向兩端的端面Sc、Sc成為輸送物CN之六個面中最小的面即最小面。該端面Sc、Sc的對角線之長度d成為輸送物CN之最小面的對角線之長度。此外,輸送物CN之長度方向兩端部也可以被倒圓。作為一例,輸送物CN為電阻、層疊陶瓷電容器、電感器、二極體、電晶體等的電子零部件,在長度方向之兩端部設置有電極。該輸送物之尺寸並無特別限定,可以為0604(l=0.6mm×w=0.4mm),也可以為0402(l=0.4mm×w=0.2mm),還可以為0201(l=0.25mm×w=0.125mm)。
如圖7中(c)和圖8所示,多個孔511a被構成為能夠使盡可能大的垃圾通過。具體而言,多個孔511a之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徑r1被設定為小於輸送物CN之端面Sc、Sc的對角線之長度d(r1<d)。即,多個孔511a之開口徑r1被設定為小於輸送物CN之最小面的對角線之長度。或者,多個孔511a之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徑r1被設定為與輸送物CN之厚度t大致相同(r1≈t)。也就是說,多個孔511a之開口徑r1被設定為與輸送物CN之最小邊的長度大致相同。由此,能夠防止輸送物CN進入多個孔511a,而且能夠使比較大的垃圾通過。
另外,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呈圓形,且被構成為螺栓、螺釘等緊固件能夠插通於其中,而且配置於上層部件511之裡側,沿上下方向從上層部件511之上表面511A貫通至底面511B。在圖示例中,緊固孔511p有四個,且沿上層部件511之長度方向相互隔開間隔排成一列。
圖9係另一種上層部件之頂視圖(a)、B´-B´剖視圖(b)、以及表示單點劃線C´包圍之範圍內的放大圖(c)。如圖9中(a)至(c)所示,另一實施方式之上層部件511´的多個孔511a´與圖7之上層部件511中的多個孔511a不同,其他部分與上層部件511相同。對於與上層部件511相同之部分標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該上層部件511´的多個孔511a´之開口徑小於上層部件511的多個孔511a之開口徑,而且在單點劃線包圍之形成區域SA中形成得更多(參照圖9中(a))。在圖示例中,多個孔511a´共計有378個。即,在沿上層部件511´之寬度方向延伸的一列中多個孔511a´存在九個,該列在長度方向上存在42列(9個×42列=378個)。由此,該上層部件511´與上層部件511相比能夠輸送更小尺寸的輸送物CN。
如圖9中(c)所示,該多個孔511a´與圖7之多個孔511a同樣沿上下方向從上層部件511´之上表面511A´貫通至底面511B´,且開口徑從上層部件511´之上表面511A´至底面511B´逐漸擴大,底面511B´上的開口比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大。換言之,多個孔511a´之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徑r3小於底面511B´上的開口徑r4(r3<r4),且底面511B´上的開口徑r4大於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徑r3(r4>r3)。該多個孔511a´之內表面511f´被形成為圓錐面狀。由此,當垃圾從上側(上表面511A´側)進入多個孔511a´中時,不會堵在多個孔511a´中,能夠從下側(底面511B´側)排出。此外,該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相同。
返回圖6,中層部件512與上層部件511同樣呈沿長度方向延伸的矩形狀的板狀,且設置有開口512a和緊固槽512p。該開口512a呈大致矩形狀,配置於與多個孔511a之形成區域SA對應的範圍內,並沿上下方向從中層部件512之上表面512A貫通至底面512B。開口512a沿長度方向延伸,且寬度方向之寬長與形成區域SA之寬長Ws大致相同、或者小於形成區域SA之寬長Ws。在圖示例中,開口512a有兩個,且沿長度方向隔開間隔地配置。由此,與作為開口512a而設置一個大的開口之情況相比,能夠增強中層部件512之強度。
中層部件512之緊固槽512p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同樣被構成為螺栓、螺釘等緊固件能夠插通於其中,且沿上下方向從中層部件512之上表面512A貫通至底面512B。該緊固槽512p具有圓弧部512p1和矩形部512p2。圓弧部512p1呈圓形,配置於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對應的位置。矩形部512p2呈大致矩形,從圓弧部512p1延伸至中層部件512之裡側的端緣512i。因此,圓弧部512p1與矩形部512p2連通,緊固槽512p在中層部件512之裡側開口。在圖示例中,緊固槽512p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同樣有四個,且沿中層部件512之長度方向相互隔開間隔排成一列。
接著,下層部件513與上層部件511同樣呈沿長度方向延伸的矩形狀的板狀,且設置有凹部513a和緊固孔513p。凹部513a呈大致矩形狀,配置於與多個孔511a之形成區域SA對應的範圍內,並從下層部件513之上表面513A朝向下側凹陷。凹部513a沿長度方向從下層部件513之下游側的端緣513d延伸至上游側的端緣513u附近,且寬度方向之寬長與形成區域SA之寬長Ws大致相同或者小於形成區域SA之寬長Ws。在圖示例中,凹部513a設置有一個。
該凹部513a中設置有噴氣孔513s和吸氣孔513r。該噴氣孔513s和吸氣孔513r呈圓形,形成於凹部513a之底部,並沿上下方向從凹部513a之底面貫通至下層部件513之底面513B。噴氣孔513s配置於凹部513a之上游側,吸氣孔513r配置於凹部513a之下游側。在圖示例中,噴氣孔513s有十個,沿長度方向隔開間隔配置有五個的列在寬度方向上配置有兩列。吸氣孔513r有一個。
下層部件513之緊固孔513p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同樣被構成為螺栓、螺釘等緊固件能夠插通於其中,且配置於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對應的位置處,並沿上下方向從下層部件513之上表面513A貫通至底面513B。在圖示例中,緊固孔513p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同樣有四個,且沿下層部件513之長度方向相互隔開間隔排成一列。
另外,最下層部件514與上層部件511同樣呈沿長度方向延伸的矩形狀的板狀,且設置有凹槽514a、吸氣孔514r以及緊固孔514p。該凹槽514a配置於最下層部件514之靠近上游側的中央部分。凹槽514a沿長度方向延伸,並從最下層部件514之上表面514A朝向下側凹陷。凹槽514a之上游側部分配置於與下層部件513之噴氣孔513s對應的位置。凹槽514a之下游側的端部形成有導入孔514s。該導入孔514s呈圓形,並沿上下方向從凹槽514a之底面貫通至最下層部件514之底面514B。在圖示例中,凹槽514a和導入孔514s各設置有一個。
最下層部件514之吸氣孔514r呈圓形,配置於與下層部件513之吸氣孔513r對應的位置、即最下層部件514之下游側。該吸氣孔514r沿上下方向從最下層部件514之上表面514A貫通至底面514B。在圖示例中,吸氣孔514r設置有一個。因此,最下層部件514之凹槽514a和吸氣孔514r沿長度方向相隔間隔分別配置於上游側和下游側。
最下層部件514之緊固孔514p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同樣被構成為螺栓、螺釘等緊固件能夠插通於其中,且配置於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對應的位置,並沿上下方向從最下層部件514之上表面514A貫通至底面514B。該緊固孔514p被實施了使下側部分之開口徑相比上側部分之開口徑擴大之所謂鍃孔加工。因此,緊固孔514p之下側部分可以收納緊固件Bt之頭部(參照圖3)。在圖示例中,緊固孔514p與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同樣有四個,且沿長度方向相互隔開間隔排成一列。
如圖3、圖5以及圖6所示,最下層部件514、下層部件513、中層部件512以及上層部件511從下側朝向上側沿上下方向依次層疊而形成塊51。也就是說,塊511在上下方向上具備四層結構。在該狀態下,最下層部件514之緊固孔514p、下層部件513之緊固孔513p、中層部件512之緊固槽512p以及上層部件511之緊固孔511p沿上下方向連通,螺栓或螺釘等緊固件Bt從塊51之下側依次插通緊固孔514p、緊固孔513p、緊固槽512p以及緊固孔511p而進行緊固。此時,緊固件Bt之頭部被收納於最下層部件514之緊固孔514p的鍃孔加工部分中。由此,將上層部件511、中層部件512、下層部件513以及最下層部件514緊固(參照圖3)。
如圖5和圖6所示,在塊51之上側的三層部分中,即上層部件511、中層部件512以及下層部件513之層疊狀態下,構成由上層部件511之底面511B、中層部件512中的開口512a之內表面以及下層部件513中的凹部513a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的內部空間51i。該內部空間51i配置於與多個孔511a之形成區域SA對應的範圍內。即,內部空間51i配置於多個孔511a之形成區域SA的下側。多個孔511a與內部空間51i沿上下方向連通。換言之,內部空間51i形成於塊51中,內部空間511i之上側透過多個孔511a而開口。上層部件511之上表面511A構成塊51之上表面51A。由此,能夠使比較重的垃圾從塊51上通過多個孔511a落至內部空間51i中。
在塊51之下側的兩層部分中,即下層部件513與最下層部件514之層疊狀態下,構成由下層部件513之底面513B以及最下層部件514中的凹槽514a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的氣流通路51r。該氣流通路51r與凹槽514a同樣沿長度方向延伸。氣流通路51r之上游側部分與下層部件513之噴氣孔513s沿上下方向連通。氣流通路51r之下游側的端部與導入孔514s沿上下方向連通。因此,導入孔514s、氣流通路51r以及噴氣孔513s依次連通。由此,當向導入孔514s投入壓縮空氣時,可以透過氣流通路51r向噴氣孔513s供給壓縮空氣。
在塊51之上游側部分中,噴氣孔513s設置於內部空間51i之底部,噴氣孔513s、內部空間51i以及多個孔511a從下側至上側沿上下方向依次連通。因此,噴氣孔513s向內部空間51i中噴射壓縮空氣。此時,內部空間51i之內部形成得比噴氣孔513s之內徑大,從噴氣孔513s噴射的壓縮空氣在內部空間51i中擴散。由此,與噴氣孔513s和多個孔511a直接連通之情況相比,能夠使從噴氣孔513s噴出的壓縮空氣穿過更多的多個孔511a,從而能夠吹起更廣範圍內的垃圾。
在塊51之內部中,導入孔514s、氣流通路51r以及噴氣孔513s連通,所述噴氣孔513s、內部空間51i以及多個孔511a連通。因此,從塊51之下側至上側為止,導入孔514s、氣流通路51r、噴氣孔513s、內部空間51i以及多個孔511a依次連通。因此,當向位於塊51之底部的導入孔514s投入壓縮空氣時,壓縮空氣依次通過導入孔513s、氣流通路51r、噴氣孔513s、內部空間51i以及多個孔511a並從塊51之上部朝向上側吹出。
另外,在塊51之下游側部分中,內部空間51i、下層部件513之吸氣孔513r以及最下層部件514之吸氣孔514r沿上下方向連通。換言之,內部空間51i之下游側的底部透過吸氣孔513r和吸氣孔514r沿上下方向貫通至塊51之底面51B。最下層部件514之底面514B構成塊51之底面51B。由此,能夠透過吸氣孔513r和吸氣孔514r將內部空間51i中的垃圾朝向塊51的外側排出。
回到圖3,這樣構成的塊51透過緊固件Bt拆裝自如地安裝於第二直線送料器30之輸送體31上。具體而言,輸送體31上形成有可嵌入塊51的未圖示之缺口部,透過將塊51嵌入該缺口部中,塊51之上層部件511、中層部件512、下層部件513以及最下層部件514被定位,在該狀態下,塊51與輸送體31一體化。此時,塊51之上表面51A、即上層部件511之上表面511A構成輸送路32之輸送面的一部分。更具體而言,上層部件511之上表面511A中的多個孔511a之形成區域SA成為輸送路32之輸送面的一部分。因此,當在第二直線送料器30之輸送路32上朝向輸送方向R輸送輸送物CN時,輸送物CN從塊51中的多個孔511a之形成區域SA上通過。
在該狀態下,塊51之導入孔514s上連接有導入管521,該導入管521上依次連接有未圖示之軟管和空氣供給裝置。這些塊51之導入孔514s、導入管521、軟管以及空氣供給裝置連通。在塊51之內部,導入孔514s、氣流通路51r以及噴氣孔513s連通。因此,透過驅動空氣供給裝置,壓縮空氣從空氣供給裝置依次通過軟管和導入管521而從導入孔514s投入塊51中,能夠依次通過導入孔514s和氣流通路51r向噴氣孔513s供給壓縮空氣。上述空氣供給單元52相當於包含空氣供給裝置、軟管、導入管521、以及塊51的導入孔514s和氣流通路51r之概念。
在塊51之上游側部分中,在上側隔開規定間隔配置有中空的第一中空部件531。該第一中空部件531與中空的第二中空部件532連接。該第二中空部件532依次與未圖示之軟管和壓縮機等的第一吸氣裝置連接。這些第一中空部件531、第二中空部件532、軟管以及第一吸氣裝置依次連通。透過驅動該第一吸氣裝置而吸引或者真空吸引塊51上的垃圾,垃圾依次通過第一中空部件531、第二中空部件532以及軟管而被吸引排出至第一吸氣裝置。此時,較佳為:在第一中空部件531、第二中空部件532、軟管以及第一吸氣裝置的任意之間介在過濾器533以便濾出垃圾(參照圖2)。上述第一吸氣單元53相當於包含第一中空部件531、第二中空部件532、軟管、第一吸氣裝置以及過濾器533之概念。
在此,第一中空部件531具備下側開口的中空部531a。該中空部531a是圓錐面狀(漸開狀)的中空部分,朝向下側敞開。第一中空部件531之中空部531a與塊51之上游側部分對置。換言之,第一中空部件531之中空部531a與塊51之噴氣孔513s對置。由此,第一中空部件531之中空部531a能夠接收被從噴氣孔513s噴射的壓縮空氣吹起的垃圾。
另外,如圖3所示,位於塊51之底部的吸氣孔514r上連接有排出管541。該排出管541依次與未圖示之軟管和壓縮機等的第二吸氣裝置連接。這些吸氣孔514r、排出管541、軟管以及第二吸氣裝置依次連通。另外,塊51之吸氣孔514r、吸氣孔513r以及內部空間51i連通。因此,透過驅動第二吸氣裝置,能夠使內部空間51i中的垃圾從內部空間51i依次通過吸氣孔513r、吸氣孔514r、排出管541以及軟管而吸引排出至第二吸氣裝置。此時,較佳為:在排出管541、軟管以及第二吸氣裝置的任意之間介在過濾器543以便濾出垃圾(參照圖2)。上述第二吸氣單元54相當於包含吸氣孔513r、吸氣孔514r、排出管541、軟管、第二吸引裝置以及過濾器543之概念。
在上述那樣構成之除塵裝置50中,空氣供給裝置的壓縮空氣依次通過軟管、導入管521、塊51之導入孔514s、氣流通路51r、噴氣孔513s、內部空間51i以及多個孔511a並朝向塊51之上側噴出而將塊51上的垃圾吹起,該被吹起的垃圾依次通過第一中空部件531、第二中空部件532以及軟管而被吸引排出至第一吸氣裝置,並且,塊51上的垃圾從多個孔511a落入內部空間51i,並從該內部空間51i依次通過吸氣孔513r和吸氣孔514r朝向塊51的外側被吸引排出,然後依次通過排出管541和軟管而被吸引排出至第二吸氣裝置。
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過構成為從空氣供給單元52向塊51之噴氣孔513s供給壓縮空氣並朝向塊51之上側噴出,然後由配置於塊51之上側的第一吸氣單元53吸引排出,並且,塊51之上表面51A構成輸送裝置之輸送面,在塊51之上部形成有多個孔511a,在塊51中多個孔511a之下側配置有內部空間51i,透過第二吸氣單元54從內部空間51i向塊51之外側吸引排出,由此,輸送面上的輕量垃圾被空氣供給單元52朝向塊51之上側吹起後被第一吸氣單元53吸引排出,而輸送面上的重垃圾從多個孔511a落入內部空間51i中之後被第二吸氣單元54吸引排出,因此,能夠除去輸送面上的輕量垃圾和重垃圾兩者。
在此,使用微小的電子零部件作為輸送物CN進行實驗,作為輕量垃圾而收集了大量從配置於振動式輸送裝置10附近的包帶機排出的包帶的紙粉,作為重垃圾而收集了大量電子零部件的電極屑。
在該實施方式中,塊51呈將上層部件511、中層部件512、下層部件513以及最下層部件514層壓而成之層疊結構,塊51之內部空間51i由上層部件511之底面511B、中層部件512中的開口512a之內表面以及下層部件513中的凹部513a之內表面和底面包圍而形成,因此,與在由一個團塊構成的塊(部件)中形成內部空間之情況相比,能夠容易且低成本地在塊51中製造內部空間51i。
另外,在塊51中,噴氣孔513s配置於凹部513a之底部,噴氣孔513s、內部空間51i以及多個孔511a沿上下方向連通,內部空間51i之內部比噴氣孔513s之內徑大,由此,從噴氣孔513s噴射的壓縮空氣在內部空間51i中擴散,因此,與噴氣孔513s和多個孔511a直接連通之情況相比,能夠使壓縮空氣穿過更多的多個孔511a,從而能夠吹起輸送路上更廣範圍內的垃圾。
進而,上層部件511、511´之多個孔511a、511a´的開口徑從上表面511A、511A´至底面511B、511B´逐漸擴大,底面511B、511B´上的開口徑r2、r4大於上表面511A、511A´上的開口徑r1、r3(r2>r1、r4>r3),多個孔511a、511a´之內表面511f、511f´被形成為圓錐面狀,因此,能夠可靠地將從上側(上表面511A、511A´側)進入多個孔511a、511a´中的垃圾從下側(底面511B、511B´側)排出,而不會堵在多個孔511a、511a´中。
另外,在多個孔511a中,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徑r1被設定為小於輸送物CN之最小面的對角線之長度d(r1<d),上表面511A上的開口徑r1被設定為與輸送物CN之最小邊的長度(厚度t)大致相同(r1≈t),因此,能夠防止輸送物CN進入多個孔511a中,而且能夠使比較大的垃圾從多個孔511a落下。
此外,本實施方式之除塵裝置50並不僅限定於上述圖示例,當然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添加各種變更。例如,本實施方式之塊51呈將上層部件511、中層部件512、下層部件513以及最下層部件514沿上下方向層疊之四層結構,但也可以為將上層部件511、中層部件512以及下層部件513層疊之三層結構,也可以為將上層部件511和下層部件513層疊之雙層結構,還可以為加上其他部件的五層以上的結構。在塊51為將上層部件511和下層部件513層疊之雙層結構的情況下,內部空間51i由上層部件511之底面511B以及下層部件513中的凹部513a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
另外,本實施方式之噴氣孔513s設置於下層部件513中的凹部513a之底部,但噴氣孔也可以設置於凹部513a的外側。該情況下,噴氣孔沿上下方向從下層部件513之上表面513A貫通至底面513B,且噴氣孔與多個孔511a直接連通。此外,噴氣孔513s設置有十個,但噴氣孔513s之數量並無特別限定,既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2~9個中的任意數量,還可以為11個以上。
此外,本實施方式之上層部件511、511´的多個孔511a、511a´呈圓形,但多個孔511a、511a´之平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多個孔511a、511a´既可以為三角形、四邊形或者五邊形以上的多邊形,也可以為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槽狀(狹縫狀)。
另外,中層部件512之開口512a為兩個,但開口512a之數量並無特別限定,開口512a既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三個以上。此外,緊固孔511p、513p、514p和緊固槽512p分別為四個,但緊固孔511p、513p、514p和緊固槽512p之數量並無特別限定,緊固孔511p、513p、514p和緊固槽512p分別既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兩個,也可以為三個,還可以為五個以上。
此外,本實施方式之除塵裝置50搭載於振動式輸送裝置10的第二直線送料器30的輸送體31,但也可以搭載於第一直線送料器20的輸送體21,也可以不設置於振動式輸送裝置10,而設置於具有碗式送料器和直線送料器之振動式輸送裝置的直線送料器,還可以設置於僅由直線送料器構成之振動式輸送裝置的直線送料器。
10:輸送裝置
20:第一直線送料器
21、31:輸送體
22a:下游端
22、23、32:輸送路
30:第二直線送料器
40:料斗
50:除塵裝置
51:塊
51A、511A、511A´、512A、513A、514A:上表面
51B、511B、511B´、512B、513B、514B:底面
51i:內部空間
51r:氣流通路
52:空氣供給單元
53:第一吸氣單元
54:第二吸氣單元
511、511´:上層部件
511a、511a´:多個孔
511d、511i、511o、511u、512i、513d、513u:端緣
511f、511f´:內表面
511p、513p、514p:緊固孔
512:中層部件
512a:開口
512p:緊固槽
512p1:圓弧部
512p2:矩形部
513:下層部件
513a:凹部
513r、514r:吸氣孔
513s:噴氣孔
514:最下層部件
514a:凹槽
514s:導入孔
521:導入管
531:第一中空部件
531a:中空部
532:第二中空部件
533、543:過濾器
541:排出管
A、C、C´:單點劃線
Bt:緊固件
CN:輸送物
d、l:長度
t:厚度
w:寬度
r1、r2、r3、r4:開口徑
S:虛擬平面
SA:形成區域
Sc:端面
W、Ws:寬長
F、R:輸送方向
Ds、Dw、In、Ot、Up、Us:箭頭
圖1係示意性地顯示搭載有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之除塵裝置的振動式輸送裝置之概略頂視圖。
圖2係顯示省略了振動式輸送裝置的料斗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3係示意性地顯示搭載於振動式輸送裝置的除塵裝置之概略局部剖視圖。
圖4係顯示本實施方式之除塵裝置的塊之立體圖。
圖5係顯示將塊以圖4之虛擬平面S剖切的狀態之剖視立體圖。
圖6係塊之爆炸立體圖。
圖7係上層部件之頂視圖(a)、B-B剖視圖(b)、以及顯示單點劃線C包圍之範圍內的放大圖(c)。
圖8係顯示輸送物之立體圖。
圖9係另一種上層部件之頂視圖(a)、B´-B´剖視圖(b)、以及顯示單點劃線C´包圍之範圍內的放大圖(c)。
30:第二直線送料器
31:輸送體
32:輸送路
50:除塵裝置
51:塊
51A:上表面
52:空氣供給單元
521:導入管
53:第一吸氣單元
531:第一中空部件
531a:中空部
532:第二中空部件
54:第二吸氣單元
541:排出管
Bt:緊固件
CN:輸送物
R:輸送方向
Ds、Dw、Up、Us:箭頭
Claims (7)
- 一種除塵裝置,搭載於振動式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 塊,拆裝自如地安裝於振動式輸送裝置,並被構成為上表面成為輸送面; 空氣供給單元,向所述塊供給壓縮空氣; 第一吸氣單元,隔開規定間隔配置於所述塊之上側且能夠進行吸氣;以及 第二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從所述塊朝向外側進行吸引排出, 所述塊包括將上層部件和下層部件上下層疊而成之至少兩層; 所述上層部件具備沿上下方向從上表面貫通至底面之多個孔; 所述下層部件設有凹部和噴氣孔,所述凹部配置於與所述多個孔之形成區域對應的範圍內; 所述塊中設置有內部空間,所述內部空間係由所述上層部件之底面以及所述下層部件中的所述凹部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且被構成為能夠收納從所述多個孔落下的垃圾; 從所述空氣供給單元供給的壓縮空氣從所述噴氣孔噴射,並通過所述多個孔後從所述塊之上部吹出; 所述第一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將透過所述空氣供給單元被吹起的垃圾吸引排出; 所述第二吸氣單元被構成為將垃圾從所述內部空間朝向所述塊的外側吸引排出。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 所述上層部件之所述多個孔的開口徑從所述上層部件之上表面至底面逐漸擴大。
-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 所述噴氣孔形成於所述凹部之底部; 所述內部空間之內部被構成得比所述噴氣孔之內徑大; 所述噴氣孔、所述內部空間以及所述多個孔從下側朝向上側沿上下方向依次連通; 從所述空氣供給單元供給的壓縮空氣從所述噴氣孔噴射至所述內部空間中。
- 根據請求項3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 所述噴氣孔設置有多個。
-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 所述塊還在所述上層部件與所述下層部件之間具有中層部件; 所述中層部件具有開口,所述開口配置於與所述下層部件之所述凹部對應的範圍內,並沿上下方向從上表面貫通至底面; 所述塊之所述內部空間由所述上層部件之底面、所述中層部件中的所述開口之內表面以及所述下層部件中的所述凹部之內表面和底面圍成。
- 根據請求項5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 所述噴氣孔形成於所述凹部之底部; 所述內部空間之內部被構成得比所述噴氣孔之內徑大; 所述噴氣孔、所述內部空間以及所述多個孔從下側朝向上側沿上下方向依次連通; 從所述空氣供給單元供給的壓縮空氣從所述噴氣孔噴射至所述內部空間中。
- 根據請求項6所述之除塵裝置,其中, 所述噴氣孔設置有多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077993A JP7557719B2 (ja) | 2022-05-11 | 2022-05-11 | 塵埃除去装置 |
JP2022-077993 | 2022-05-1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44457A true TW202344457A (zh) | 2023-11-16 |
Family
ID=88663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114501A TW202344457A (zh) | 2022-05-11 | 2023-04-19 | 除塵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557719B2 (zh) |
KR (1) | KR20230158394A (zh) |
CN (1) | CN117049212A (zh) |
TW (1) | TW202344457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38681A (ja) | 1991-11-18 | 1993-06-08 | Fujitsu Miyagi Electron:Kk | 振動式パーツフイーダ及び樹脂成形装置 |
JPH1029719A (ja) | 1996-07-15 | 1998-02-03 | Sony Corp | 樹脂ペレット整送装置 |
JP2012250188A (ja) | 2011-06-03 | 2012-12-20 | Tokyo Shisetsu Kogyo Kk | 異物除去装置 |
JP5704128B2 (ja) | 2012-06-20 | 2015-04-22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搬送前処理装置 |
CN204384290U (zh) | 2014-12-16 | 2015-06-10 |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除尘供料装置 |
CN113510116B (zh) | 2021-04-22 | 2022-09-02 | 安徽捷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色选机除尘溜槽 |
CN113443364A (zh) | 2021-08-09 | 2021-09-28 | 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振动给料器及分选机 |
-
2022
- 2022-05-11 JP JP2022077993A patent/JP7557719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3-27 KR KR1020230040093A patent/KR20230158394A/ko unknown
- 2023-04-11 CN CN202310380875.8A patent/CN117049212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4-19 TW TW112114501A patent/TW202344457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557719B2 (ja) | 2024-09-30 |
KR20230158394A (ko) | 2023-11-20 |
CN117049212A (zh) | 2023-11-14 |
JP2023167091A (ja) | 2023-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82883B (zh) | Dust removal device | |
JP5344659B2 (ja) | シガレット束の供給装置 | |
JP3230876U (ja) | 飛沫遮断装置 | |
US20160257142A1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2003504291A (ja) | 容器の移送に用いる抗汚染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装着した空気コンベヤー | |
TW202344457A (zh) | 除塵裝置 | |
TWI433807B (zh) | 搬送物分離機構及具備該機構之搬送裝置 | |
JP2012156463A (ja) | 部品廃棄ボックス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 |
JP2010131519A (ja) | ネジの仕分け装置 | |
RU99124207A (ru) | Способ подачи сигарет к выходному отверстию бункера и бункер для подачи сигарет | |
JP4409685B2 (ja) | 紙幣搬送装置 | |
JP3982962B2 (ja) | 振動式部品整列装置 | |
JP3929284B2 (ja) | 部品整列供給装置 | |
JP3982931B2 (ja) | 微小部品整列供給装置 | |
JP2702310B2 (ja) | 多列分岐整列装置 | |
JP2003104538A (ja) | 物品整送装置 | |
JP2017119576A (ja) | ホッパーおよび物品供給装置 | |
JP6963784B2 (ja) | クリーニングヘッド | |
JPH0648567A (ja) | エアスライドコンベア | |
JPH09315557A (ja) | ワーク整列装置 | |
JP2023115474A (ja) | 異物除去装置 | |
JP7448816B2 (ja) | 物品搬送装置 | |
JP2003040439A (ja) | 振動式部品供給装置 | |
JPH11208870A (ja) | 振動パーツフィーダの部品の表裏選別機構 | |
JPH0423731A (ja) | 軽量物体群の整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