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6527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26527A TW202126527A TW109134751A TW109134751A TW202126527A TW 202126527 A TW202126527 A TW 202126527A TW 109134751 A TW109134751 A TW 109134751A TW 109134751 A TW109134751 A TW 109134751A TW 202126527 A TW202126527 A TW 20212652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member
- bolts
- screw holes
- holes
- engin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0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engin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62M7/04—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engin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below the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18—Joints between frame members
- B62K19/24—Screwed joi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the shock absorbe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chain-stay via a linkage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跨坐型車輛,其中主框架1M具有左右一對主軌1ML、1MR。藉由將左右側主軌1ML、1MR之一端部彼此連接,形成頭管HP。使用複數個螺栓B1,將第1連結構件20安裝於主框架1M之左右側之前部分11L、11R,從而連結前部分11L、11R。使用複數個螺栓B2,將第2連結構件30安裝於主框架1M之左右側之中間部分12L、12R,從而連結中間部分12L、12R。使用複數個螺栓B3,將第3連結構件40安裝於主框架1M之左右側之後部分13L、13R,從而連結後部分13L、13R。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車體框架之跨坐型車輛。
作為影響跨坐型車輛之騎乘體驗之要素,可列舉車體框架之剛性。例如,若將車體框架之剛性設定得較高,則能夠抑制車體框架之變形,藉此可獲得穩定之騎乘體驗。但是,若車體框架之剛性設定得過高,則可能要求熟練掌握對跨坐型車輛之操作,以較高地維持車輛迴轉時之速度。
為了獲得所期望之騎乘體驗,較理想為車體框架之剛性能夠調整。對此,日本專利特開2013-103565號公報中記載有能夠調整跨坐型車輛之框架之剛性的構造之一例。
具體而言,日本專利特開2013-103565號公報中記載之框架構造包含頭管、主框架、下框架及橋接件(bridge)。於主框架設置有第1固定部。又,於下框架設置有第2固定部。橋接件構成為能夠以連接第1固定部與第2固定部之方式安裝於主框架及下框架,且能夠自主框架及下框架卸除。於此情形時,藉由變更橋接件之剖面形狀、及變更橋接件之材料等,能夠變更框架構造整體之強度。
於以下說明中,將日本專利特開2013-103565號公報中記載之框架構造中除橋接件以外之構成稱為車體框架。認為若能夠如上所述般,藉由針對車體框架適當變更橋接件來變更跨坐型車輛之騎乘體驗,則可針對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使用共通之車體框架。於此情形時,能夠低成本地製造複數種跨坐型車輛。
但是,於上述框架構造中,能夠藉由變更橋接件之形狀及材料等進行調整之騎乘體驗之程度存在侷限。因此,根據跨坐型車輛之種類的不同,有可能無法實現對該種類之跨坐型車輛所要求之騎乘體驗。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能夠低成本地製造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並能夠依跨坐型車輛之不同種類而實現恰當之騎乘體驗。
(1)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具備:車體框架,其具有頭管,並且具有以自頭管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並於左右方向上擴展之方式形成之左右一對主軌;第1連結構件,其連結車輛俯視下左右側主軌中自頭管向後方且向外方延伸之前部分;第2連結構件,其連結車輛俯視下左右側主軌之前後方向上之中間部分;第3連結構件,其連結左右側主軌之後端部分;引擎,其由車體框架支持;驅動輪,其藉由引擎進行旋轉;後臂,其以於車輛側視下自車體框架中較第2連結構件更靠下方且較第3連結構件更靠上方之位置向車輛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並且支持驅動輪使之能夠旋轉;及後懸掛,其連接於第2連結構件,以吸收自驅動輪傳遞至後臂之衝擊之至少一部分;第1連結構件具有利用複數個第1螺栓來分別連接於左右側主軌之前部分之第1端部及第2端部,第2連結構件具有利用複數個第2螺栓來分別連接於左右側主軌之中間部分之第3端部及第4端部,第3連結構件具有利用複數個第3螺栓來分別連接於左右側主軌之後端部分之第5端部及第6端部。
該跨坐型車輛中,藉由車體框架支持引擎。當使用者駕駛車輛時,各種負重施加於車體框架。例如,於車體框架中,因要對抗車輛行駛時產生之慣性力將引擎固定於該車體框架,故對左右側主軌之間作用有使彼此遠離或彼此靠近之力。
若車體框架對於作用於左右側主軌之間的力具有較高之剛性,則該車體框架不易變形。另一方面,若車體框架對於作用於左右側主軌之間的力具有較低之剛性,則該車體框架容易變形。其變形之程度會影響到跨坐型車輛之騎乘體驗。
又,自驅動輪傳遞至後臂之衝擊之至少一部分由後懸掛吸收。後懸掛連接於第2連結構件。於此情形時,未被後懸掛完全吸收之衝擊傳遞至第2連結構件。若第2連結構件對於傳遞至第2連結構件之衝擊具有較高之剛性,則第2連結構件不易變形。另一方面,第2連結構件對於傳遞至第2連結構件之衝擊具有較低之剛性,則第2連結構件容易變形。此時之第2連結構件之變形之程度會影響到跨坐型車輛之騎乘體驗。
根據上述構成,左右側主軌之前部分藉由第1連結構件進行連結,左右側主軌之中間部分藉由第2連結構件進行連結,左右側主軌之後端部分藉由第3連結構件進行連結。又,該等構件利用複數個第1~第3螺栓而連接於車體框架。因此,藉由適當調整第1~第3連結構件之形狀及材料,並將該等安裝於車體框架,能夠容易地使車體框架之各部獲得所期望之剛性。藉此,可實現跨坐型車輛之所期望之騎乘體驗。
又,於此情形時,能夠藉由根據所要求之騎乘體驗預先準備第1~第3連結構件,來使用共通之車體框架製造複數種跨坐型車輛。
結果為,能夠低成本地製造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並且駕駛者能夠依跨坐型車輛之不同種類而獲得恰當之騎乘體驗。
(2)左側主軌之前部分具有能夠對第1連結構件之第1端部進行支持且朝向上方之第1安裝部,右側主軌之前部分具有能夠對第1連結構件之第2端部進行支持且朝向上方之第2安裝部,於第1安裝部,以朝向上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複數個第1螺栓中之一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1螺孔,於第2安裝部,以朝向上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複數個第1螺栓中之剩餘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2螺孔,於第1連結構件之第1端部,形成與1個或複數個第1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1貫通孔,於第1連結構件之第2端部,形成與1個或複數個第2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2貫通孔,於在車體框架之第1安裝部及第2安裝部上分別支持有第1連結構件之第1端部及第2端部之狀態下,複數個第1螺栓中之一部分可通過1個或複數個第1貫通孔而安裝於1個或複數個第1螺孔,複數個第1螺栓中之剩餘部分可通過1個或複數個第2貫通孔而安裝於1個或複數個第2螺孔。
於此情形時,能夠容易地將第1連結構件自車體框架之上方安裝於車體框架。
(3)於第2連結構件之第3端部,以朝向左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複數個第2螺栓中之一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3螺孔,於第2連結構件之第4端部,以朝向右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複數個第2螺栓中之剩餘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4螺孔,於左側主軌之中間部分,形成與1個或複數個第3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3貫通孔,於右側主軌之中間部分,形成與1個或複數個第4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4貫通孔,於在車體框架之左右側之中間部分之間,以第2連結構件之第3端部朝向左方且第2連結構件之第4端部朝向右方之方式配置有第2連結構件之狀態下,複數個第2螺栓中之一部分可自車體框架之左方通過1個或複數個第3貫通孔而安裝於1個或複數個第3螺孔,複數個第2螺栓中之剩餘部分可自車體框架之右方通過1個或複數個第4貫通孔而安裝於1個或複數個第4螺孔。
於此情形時,能夠容易地將第2連結構件自車體框架之右方及左方安裝於車體框架。
(4)於第3連結構件之第5端部,以朝向左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複數個第3螺栓中之一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5螺孔,於第3連結構件之第6端部,以朝向右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複數個第3螺栓中之剩餘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6螺孔,於左側主軌之後端部分,形成與1個或複數個第5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5貫通孔,於右側主軌之後端部分,形成與1個或複數個第6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6貫通孔,於在車體框架之左右側之後端部分之間,以第3連結構件之第5端部朝向左方且第3連結構件之第6端部朝向右方之方式配置有第3連結構件之狀態下,複數個第3螺栓中之一部分可自車體框架之左方通過1個或複數個第5貫通孔而安裝於1個或複數個第5螺孔,複數個第3螺栓中之剩餘部分可自車體框架之右方通過1個或複數個第6貫通孔而安裝於1個或複數個第6螺孔。
於此情形時,能夠容易地將第3連結構件自車體框架之右方及左方安裝於車體框架。
(5)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及第3部分之第1連桿構件、及具有第4部分及第5部分之第2連桿構件,後懸掛具有第7端部及第8端部,後懸掛之第7端部可連接於第2連結構件,第1連桿構件之第1部分可連接於後懸掛之第8端部,第1連桿構件之第2部分可連接於後臂,第2連桿構件之第4部分可連接於第1連桿構件之第3部分,第2連桿構件之第5部分可連接於第3連結構件。
於此情形時,適當地藉由後懸掛吸收自驅動輪傳遞至後臂之衝擊。又,於此情形時,藉由調整第1連桿構件及第2連桿構件之形狀及材料,可實現之騎乘體驗之自由度提高。
(6)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將引擎支持於主框架左側之左側引擎托架、及將引擎支持於主框架右側之右側引擎托架,左側引擎托架可利用複數個第4螺栓來安裝於左側主軌,並且連接於引擎之左部分,右側引擎托架可利用複數個第5螺栓來安裝於右側主軌,並且連接於引擎之右部分。
於此情形時,左右側引擎托架對車輛迴轉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傾斜之引擎進行支持。因此,若各引擎托架具有較高之剛性,則該引擎托架不易變形。另一方面,若各引擎托架具有較低之剛性,則該引擎托架容易變形。其變形之程度會影響到跨坐型車輛之騎乘體驗。
根據上述構成,左右側引擎托架利用複數個第4及第5螺栓而連接於車體框架及引擎。因此,藉由調整左右側引擎托架之形狀及材料,實現跨坐型車輛之所期望之騎乘體驗。
以下,一面參照附圖,一面對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進行說明。將機車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例進行說明。
[1]機車之概略構成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機車之側視圖。圖1中表示機車100垂直於路面立起之狀態。圖1之後的各圖中,適當地利用箭頭表示機車100之前後方向FB、左右方向LR及上下方向UD。於前後方向FB中,將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前方,將其相反方向稱為後方。又,於左右方向LR中,將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左方,將其相反方向稱為右方。進而,於上下方向UD中,將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上方,將其相反方向稱為下方。圖1之後的各圖中,前方、後方、左方、右方、上方及下方分別由符號F、B、L、R、U、D表示。
圖1之機車100具備金屬製之車體框架1。車體框架1包含主框架1M及後框架1R。主框架1M之前端構成頭管HP。主框架1M以自頭管HP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之方式形成。於主框架1M安裝第1連結構件20、第2連結構件30、第3連結構件40及左右側引擎托架60L、60R(圖4)。圖1中,僅示出左右側引擎托架60L、60R中之左側引擎托架60L。
第1連結構件20、第2連結構件30及第3連結構件40係為了確保主框架1M之各部所要求之剛性而設置。左右側引擎托架60L、60R係為了將引擎5支持於主框架1M而設置。該等構件會影響到機車100之騎乘體驗。於以下說明中,酌情將第1連結構件20、第2連結構件30、第3連結構件40及左右側引擎托架60L、60R統稱為框架安裝構件。
後框架1R以自主框架1M之後端部及該後端部附近向後方、且略向上方延伸之方式,安裝於主框架1M。
於頭管HP中,設置有可在左右方向LR上擺動之前叉2。前輪3可旋轉地支持於前叉2之下端。於前叉2之上端設置有把手4。
主框架1M於較頭管HP更靠下方之位置支持引擎5。燃料箱8以位於引擎5之上方、且位於頭管HP之後方的方式設置。於燃料箱8之後方設置有座部9。燃料箱8由主框架1M支持,且位於主框架1M之上方。座部9主要由後框架1R支持,且位於後框架1R之上方。
後臂6以自主框架1M之後部向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後臂6利用樞軸PV支持於主框架1M。後輪7可旋轉地支持於後臂6之後端部。後輪7作為驅動輪,利用由引擎5產生之動力進行旋轉。
於主框架1M之後半部,設置有用以於車輛行駛時吸收自後輪7傳遞至後臂6之衝擊之衝擊吸收機構50。衝擊吸收機構50包含後懸掛51。衝擊吸收機構50之詳情於下文說明。
[2]主框架1M
圖2係用以對圖1之主框架1M之構成進行說明之外觀立體圖。如圖2所示,主框架1M具有左右一對主軌1ML、1MR。左右側主軌1ML、1MR之一端部利用複數個螺栓及螺帽相互連接。藉此,形成頭管HP。
左右側主軌1ML、1MR之各者具有前部分11L、11R、中間部分12L、12R及後部分13L、13R。左右側之前部分11L、11R自頭管HP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並於左右方向LR上擴展。於左側之前部分11L之下部,以向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有引擎支持部es1。又,於左側之前部分11L之上部,以朝向上方之方式形成有第1安裝部at1,該第1安裝部at1形成為可支持圖1之第1連結構件20。於第1安裝部at1形成有朝向上方之複數個(本例中為2個)螺孔。第1安裝部at1之各螺孔相當於第1螺孔。
於右側之前部分11R之下部,以向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有引擎支持部es2。又,於右側之前部分11R之上部,以朝向上方之方式形成有第2安裝部at2,該第2安裝部at2形成為可支持圖1之第1連結構件20。於第2安裝部at2形成有朝向上方之複數個(本例中為2個)螺孔。第2安裝部at2之各螺孔相當於第2螺孔。
左右側之中間部分12L、12R自左右側之前部分11L、11R之後端部進一步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於左側之中間部分12L之下部,形成有用以安裝圖1之引擎托架60L之托架安裝部at7。於托架安裝部at7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複數個(本例中為2個)螺孔。於左側之中間部分12L之上部,形成有用以連接圖1之後框架1R之框架連接部12S。於左側框架連接部12S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進而,於左側之中間部分12L之右側面形成有第3安裝部at3,該第3安裝部at3形成為可支持圖1之第2連結構件30。於第3安裝部at3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第3安裝部at3之貫通孔相當於第3貫通孔。
於右側之中間部分12R之下部,形成有用以安裝右側引擎托架60R之托架安裝部at8。於托架安裝部at8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複數個(本例中為2個)螺孔。於右側之中間部分12R之上部,形成有用以連接圖1之後框架1R之框架連接部12S。於右側框架連接部12S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進而,於右側之中間部分12R之左側面形成有第4安裝部at4,該第4安裝部at4形成為可支持圖1之第2連結構件30。於第4安裝部at4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第4安裝部at4之貫通孔相當於第4貫通孔。第3安裝部at3與第4安裝部at4於左右方向LR上彼此對向。
左右側之後部分13L、13R位於車體框架1之後端部,自左右側之中間部分12L、12R之後端向下方延伸。於左側之後部分13L之上端前部,形成有用以連接對圖1之引擎5進行支持之引擎支持軸91之一端的軸連接部es3。又,於左側之後部分13L之上端後部,形成有用以連接圖1之後框架1R之框架連接部13S。於左側框架連接部13S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又,於左側之後部分13L之上下方向UD上之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用以連接樞軸PV之一端之軸連接部14。進而,於左側之後部分13L之下端部中之右側面形成有第5安裝部at5,該第5安裝部at5形成為可支持圖1之第3連結構件40。於第5安裝部at5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複數個(本例中為2個)貫通孔。第5安裝部at5之各貫通孔相當於第5貫通孔。
於右側之後部分13R之上端前部,形成有用以連接對圖1之引擎5進行支持之引擎支持軸91之另一端的軸連接部es4。又,於右側之後部分13R之上端後部,形成有用以連接圖1之後框架1R之框架連接部13S。於右側框架連接部13S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又,於右側之後部分13R之上下方向UD上之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用以連接樞軸PV之另一端之軸連接部14。進而,於右側之後部分13R之下端部中之左側面形成有第6安裝部at6,該第6安裝部at6形成為可支持圖1之第3連結構件40。於第6安裝部at6形成有在左右方向LR上貫通之複數個(本例中為2個)貫通孔。第6安裝部at6之各貫通孔相當於第6貫通孔。第5安裝部at5與第6安裝部at6於左右方向LR上彼此對向。
再者,於圖2中,為了使第1~第6安裝部at1~at6之位置及大小更容易理解,於第1~第6安裝部at1~at6中添加了影線。又,於圖2中,連接在後部分13L、13R之軸連接部es3、es4之間的引擎支持軸91由虛線表示。進而,連接於後部分13L、13R之2個軸連接部14之間的樞軸PV由虛線表示。
[3]框架安裝構件
圖3及圖4係表示安裝於圖2之主框架1M之複數個框架安裝構件之模式性俯視圖及模式性外觀立體圖。於圖3及圖4中,為了使各框架安裝構件之形狀及安裝狀態更容易理解,於各框架安裝構件中添加了點圖案。又,圖3中,左右側主軌1ML、1MR之前部分11L、11R與中間部分12L、12R之交界由假想線VL1表示。中間部分12L、12R與後部分13L、13R之交界由假想線VL2表示。
如圖3所示,左右側之前部分11L、11R之上端部於車輛俯視下自頭管HP向後方延伸,並於左右方向LR上擴展。又,左右側之中間部分12L、12R之上端部於車輛俯視下自前部分11L、11R之後端向後方延伸,並於左右方向LR上變窄。進而,左右側之後部分13L、13R之上端部於車輛俯視下自中間部分12L、12R之後端進一步向後方延伸,並於左右方向LR上擴展。
第1連結構件20具有第1端部E1及第2端部E2。於第1端部E1及第2端部E2,形成有分別與圖2之第1安裝部at1及第2安裝部at2中形成之複數個螺孔相對應之複數個貫通孔。第1端部E1之各貫通孔相當於第1貫通孔,第2端部E2之各貫通孔相當於第2貫通孔。第1連結構件20之第1端部E1及第2端部E2分別支持於圖2之第1安裝部at1及第2安裝部at2上。此時,第1連結構件20以第1及第2端部E1、E2之複數個貫通孔於上下方向UD上與第1及第2安裝部at1、at2之複數個螺孔重合之方式進行定位。
再者,於本例之第1連結構件20上進而設置筒保持構件70。筒保持構件70構成為可保持鑰匙筒及把手鎖,於其下端具有凸緣部71。與第1連結構件20相同,於凸緣部71形成有分別與圖2之第1及第2安裝部at1、at2之複數個螺孔相對應之複數個貫通孔。
如圖4所示,筒保持構件70以凸緣部71之複數個貫通孔於上下方向UD上與第1連結構件20之複數個貫通孔重合之方式進行定位。於該狀態下,使複數個螺栓B1通過凸緣部71之複數個貫通孔及第1連結構件20之複數個貫通孔,自上方安裝於圖2之第1及第2安裝部at1、at2之複數個螺孔。藉此,可利用第1連結構件20容易地將主框架1M之左右側之前部分11L、11R連結。
如圖3所示,第2連結構件30以連結圖2之第3安裝部at3與第4安裝部at4之方式設置,且具有第3端部E3及第4端部E4。第3端部E3由圖2之第3安裝部at3支持,第4端部E4由圖2之第4安裝部at4支持。
於第3端部E3之左側面,以朝向左方之方式形成有分別與圖2之第3安裝部at3中形成之貫通孔及左側框架連接部12S中形成之貫通孔相對應之複數個螺孔。第3端部E3之複數個螺孔中之至少1個相當於第3螺孔。於第4端部E4之右側面,以朝向右方之方式形成有分別與圖2之第4安裝部at4中形成之貫通孔及右側框架連接部12S中形成之貫通孔相對應之複數個螺孔。第4端部E4之複數個螺孔中之至少1個相當於第4螺孔。
如圖3所示,於中間部分12L、12R之間配置第2連結構件30。此時,第3端部E3以第3端部E3之複數個螺孔於左右方向LR上與圖2之第3安裝部at3之貫通孔及左側框架連接部12S之貫通孔重合之方式進行定位。又,第4端部E4以第4端部E4之複數個螺孔於左右方向LR上與圖2之第4安裝部at4之貫通孔及右側框架連接部12S之貫通孔重合之方式進行定位。
於該狀態下,使複數個螺栓B2通過圖2之第3安裝部at3之貫通孔及左側框架連接部12S之貫通孔,自左方安裝於第3端部E3之複數個螺孔。又,使複數個螺栓B2通過圖2之第4安裝部at4之貫通孔及右側框架連接部12S之貫通孔,自右方安裝於第4端部E4之複數個螺孔。藉此,可利用第2連結構件30容易地將主框架1M之左右側之中間部分12L、12R連結。
再者,於第2連結構件30之後端,隔開間隔,以向下方突出之方式設置有左右一對軸支持部31。於左右側軸支持部31之間,以在左右方向LR上延伸之方式設置有連桿軸31S。連桿軸31S之詳情於下文說明。
如圖3所示,第3連結構件40以連結圖2之第5安裝部at5與第6安裝部at6之方式設置,且具有第5端部E5及第6端部E6。第5端部E5由圖2之第5安裝部at5支持,第6端部E6由圖2之第6安裝部at6支持。
於第5端部E5之左側面,以朝向左方之方式形成有分別與圖2之第5安裝部at5中形成之複數個貫通孔相對應之複數個螺孔。第5端部E5之各螺孔相當於第5螺孔。於第6端部E6之右側面,以朝向右方之方式形成有分別與圖2之第6安裝部at6中形成之複數個貫通孔相對應之複數個螺孔。第6端部E6之各螺孔相當於第6螺孔。
如圖4所示,於後部分13L、13R之下端部之間配置第3連結構件40。此時,第5端部E5以第5端部E5之複數個螺孔於左右方向LR上與圖2之第5安裝部at5之複數個貫通孔重合之方式進行定位。又,第6端部E6以第6端部E6之複數個螺孔於左右方向LR上與圖2之第6安裝部at6之複數個貫通孔重合之方式進行定位。於該狀態下,使複數個螺栓B3通過圖2之第5安裝部at5之複數個貫通孔,自左方安裝於第5端部E5之複數個螺孔。又,使複數個螺栓B3通過圖2之第6安裝部at6之複數個貫通孔,自右方安裝於第6端部E6之複數個螺孔。藉此,可利用第3連結構件40容易地將主框架1M之左右側之後部分13L、13R連結。
再者,於第3連結構件40之前端,以在左右方向LR上延伸之方式,一體地設置有用以支持引擎5之下端部之引擎支持軸92。又,於第3連結構件40之後端,隔開間隔,以向上方突出之方式設置有左右一對軸支持部41。於左右側軸支持部41之間,以在左右方向LR上延伸之方式設置有連桿軸41S。連桿軸41S之詳情於下文說明。
如圖4所示,左側引擎托架60L由具有複數個(本例中為3個)貫通孔之板狀構件構成。引擎托架60L以一部分貫通孔於左右方向LR上與圖2之托架安裝部at7之複數個螺孔重合之方式,定位於托架安裝部at7之左方。於該狀態下,使複數個螺栓B4通過引擎托架60L之一部分貫通孔,自左方安裝於圖2之托架安裝部at7之複數個螺孔。
右側引擎托架60R具有與左側引擎托架60L基本相同之構成。藉此,引擎托架60R以一部分貫通孔於左右方向LR上與圖2之托架安裝部at8之複數個螺孔重合之方式,定位於托架安裝部at8之右方。於該狀態下,使複數個螺栓B4通過引擎托架60R之一部分貫通孔,自右方安裝於圖2之托架安裝部at8之複數個螺孔。
[4]主框架1M對於引擎5之支持狀態
圖5係表示安裝於圖2之主框架1M之複數個框架安裝構件之模式性左側視圖。於圖5中,引擎5由二點鏈線表示。又,左側主軌1ML之前部分11L與中間部分12L之交界由假想線VL3表示。中間部分12L與後部分13L之交界由假想線VL4表示。
於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之中空箭頭所示,引擎5藉由於車輛側視下將4個部分連接於主框架1M來獲得支持。具體而言,使用螺栓B10,將引擎5之左側面中前端部附近之部分連接於引擎支持部es1。又,使用螺栓,將未圖示之引擎5之右側面中前端部附近之部分連接於圖2之引擎支持部es2。
又,使用螺栓B4,將引擎5之左側面中上端部附近之部分連接於引擎托架60L。又,使用螺栓B4,將未圖示之引擎5之右側面中上端部附近之部分連接於圖4之引擎托架60R。
進而,引擎5之後端且上方之部分連接於圖4之軸連接部es3、es4之間所連接之引擎支持軸91。又,引擎5之後端且下方之部分連接於第3連結構件40中設置之引擎支持軸92。
[5]衝擊吸收機構50
圖6係用以對圖1之衝擊吸收機構50之詳情進行說明之模式性放大側視圖。於圖6中,主框架1M由單點鏈線表示。
如圖6所示,衝擊吸收機構50包含後懸掛51、第1連桿構件52及第2連桿構件53。後懸掛51以自車輛前方向車輛後方,朝著斜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且具有第7端部E7及第8端部E8。
第1連桿構件52以平緩地彎曲並單向延伸之方式形成。將第1連桿構件52中之其中一個端部稱為第1部分52a,將另一個端部稱為第3部分52c。又,將第1連桿構件52之大致中央部稱為第2部分52b。
第2連桿構件53係呈直線狀地單向延伸之棒狀構件。將第2連桿構件53之其中一個端部稱為第4部分53a,將第2連桿構件53之另一個端部稱為第5部分53b。
後懸掛51之第7端部E7連接於第2連結構件30中設置之連桿軸31S。另一方面,於後懸掛51之第8端部E8連接有第1連桿構件52之第1部分52a。
此處,於後臂6之前半部,以向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有連桿構件連接部6P。第1連桿構件52之第2部分52b連接於後臂6之連桿構件連接部6P。
於第1連桿構件52之第3部分52c連接有第2連桿構件53之第4部分53a。第2連桿構件53之第5部分53b連接於第3連結構件40中設置之連桿軸41S。
第2連結構件30與後懸掛51之連接部、後懸掛51與第1連桿構件52之連接部、及第1連桿構件52與後臂6之連接部之各者中,一個構件與另一個構件能夠繞平行於左右方向LR之軸相對地旋轉。又,第1連桿構件52與第2連桿構件53之連接部、及第2連桿構件53與第3連結構件40之連接部之各者中,一個構件與另一個構件能夠繞平行於左右方向LR之軸相對地旋轉。
根據上述構成,後臂6之一部分可經由後懸掛51,在車輛上下方向上擺動地支持於主框架1M。藉此,當後輪7產生之衝擊傳遞至後懸掛51時,後懸掛51將傳遞來之衝擊吸收。
[6]效果
(1)於上述機車100中,藉由車體框架1對引擎5進行支持。當使用者駕駛車輛時,會有各種負重施加於車體框架1。例如,於車體框架1中,因要對抗車輛行駛時產生之慣性力將引擎5固定於該車體框架1,故對左右側主軌1ML、1MR之間作用有使彼此遠離或彼此靠近之力。
若車體框架1對於作用於左右側主軌1ML、1MR之間的力具有較高之剛性,則該車體框架1不易變形。另一方面,若車體框架1對於作用於左右側主軌1ML、1MR之間的力具有較低之剛性,則該車體框架1容易變形。其變形之程度會影響到機車100之騎乘體驗。
又,自後輪7傳遞至後臂6之衝擊之至少一部分由衝擊吸收機構50之後懸掛51吸收。衝擊吸收機構50連接於第2連結構件30及第3連結構件40。於此情形時,未被後懸掛51完全吸收之衝擊傳遞至第2連結構件30及第3連結構件40。若第2及第3連結構件30、40對於分別傳遞至第2及第3連結構件30、40之衝擊具有較高之剛性,則第2及第3連結構件30、40不易變形。另一方面,若第2及第3連結構件30、40對於傳遞至第2及第3連結構件30、40之衝擊具有較低之剛性,則第2及第3連結構件30、40容易變形。此時之第2及第3連結構件30、40之變形之程度會影響到機車100之騎乘體驗。
根據上述構成,左右側主軌1ML、1MR之前部分11L、11R藉由第1連結構件20進行連結。左右側主軌1ML、1MR之中間部分12L、12R藉由第2連結構件30進行連結。左右側主軌1ML、1MR之後部分13L、13R藉由第3連結構件40進行連結。又,該等構件利用複數個螺栓B1~B3而連接於車體框架1。因此,藉由適當調整第1~第3連結構件20、30、40之形狀及材料,並將該等安裝於車體框架1,能夠容易地使車體框架1之各部獲得所期望之剛性。藉此,可實現機車100之所期望之騎乘體驗。再者,作為第1連結構件20、第2連結構件30及第3連結構件40之材料,可使用金屬或強化樹脂等。
又,於此情形時,能夠藉由根據所要求之騎乘體驗預先準備複數種第1~第3連結構件20、30、40,來使用共通之車體框架1製造複數種機車100。
結果為,能夠低成本地製造複數種機車100,並且駕駛者能夠依機車100之不同種類而獲得恰當之騎乘體驗。
(2)如上所述,引擎5之左側面中上端部附近之部分藉由引擎托架60L支持於主框架1M。又,引擎5之右側面中上端部附近之部分藉由引擎托架60R支持於主框架1M。若各引擎托架60L、60R具有較高之剛性,則該引擎托架不易變形。另一方面,若各引擎托架60L、60R具有較低之剛性,則該引擎托架容易變形。其變形之程度會影響到機車100之騎乘體驗。
根據上述構成,左右側引擎托架60L、60R利用複數個螺栓B4而連接於車體框架1及引擎5。因此,藉由調整左右側引擎托架60L、60R之形狀及材料,可實現機車100之所期望之騎乘體驗。再者,作為引擎托架60L、60R之材料,可使用金屬或強化樹脂等。
[7]車體框架1之塗裝方法
圖7係表示於圖2之主框架1M同時安裝有複數個框架安裝構件及後框架1R之狀態之一例之外觀立體圖。如圖7所示,後框架1R由左右一對上部軌81及左右一對下部軌82構成。左右側之上部軌81以於左右方向LR上並列,並於前後方向FB上延伸之方式形成,且後端部彼此連接。另一方面,左右側之下部軌82以自左右側之上部軌81之後端部附近向下方且向前方延伸之方式形成。藉由此種構成,後框架1R於車輛俯視下具有大致U字形狀。
左側之上部軌81之前端部81e以與左側框架連接部12S相接之方式配置於左側框架連接部12S之左方。於該狀態下,左側之上部軌81之前端部81e、左側框架連接部12S與第2連結構件30之第3端部E3利用1個螺栓B2進行連接。右側之上部軌81之前端部81e以與右側框架連接部12S相接之方式配置於右側框架連接部12S之右方。於該狀態下,右側之上部軌81之前端部81e、右側框架連接部12S與第2連結構件30之第4端部E4利用1個螺栓B2(圖4)進行連接。
又,左側之下部軌82之前端部82e以與左側框架連接部13S相接之方式配置於左側框架連接部13S之右方。於該狀態下,左側之下部軌82之前端部82e與左側框架連接部13S利用1個螺栓B11進行連接。右側之下部軌82之前端部82e以與右側框架連接部13S相接之方式配置於右側框架連接部13S之左方。於該狀態下,右側之下部軌82之前端部82e與右側框架連接部13S利用1個螺栓進行連接。
當製造本實施方式之車體框架1時,於如上述般將後框架1R安裝於主框架1M後,對主框架1M及後框架1R之表面進行塗裝。於此情形時,無需單獨地進行主框架1M之塗裝與後框架1R之塗裝。因此,亦無需對主框架1M與後框架1R之連接部實施遮蔽。因此,能夠降低機車100之製造成本。
[8]其他實施方式
(1)上述實施方式之機車100中,主框架1M係藉由利用複數個螺栓及螺帽,將左右一對主軌1ML、1MR連接而形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主框架1M亦可藉由利用熔接將主軌1ML、1MR連接而形成。或者,主框架1M例如亦可藉由利用熔接將左右一對軌構件連接於包含頭管HP之單一構件而形成。
(2)上述實施方式之機車100中,引擎5之一部分藉由引擎托架60L、60R支持於主框架1M,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引擎5之一部分亦可直接支持於主框架1M。即,引擎5之上端部附近之部分亦可使用螺栓B4而直接連接於主框架1M,亦可不連接於主框架1M。於此情形時,可削減機車100之零件數量。
(3)上述實施方式之車體框架1之製造方法中,於將後框架1R安裝於主框架1M後,對主框架1M及後框架1R之表面進行塗裝,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單獨地進行主框架1M之塗裝與後框架1R之塗裝。
(4)上述實施方式係將本發明應用於機車之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四輪機車、三輪機車、或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車)等其他跨坐型車輛。
[9]實施方式之各部與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之對應
以下,對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與實施方式之各構成要素之對應之例進行說明。於上述實施方式中,頭管HP為頭管之例,主軌1ML、1MR為左右一對主軌之例,車體框架1為車體框架之例,前部分11L、11R為左右側主軌之前部分之例,第1連結構件20為第1連結構件之例。
又,中間部分12L、12R為左右側主軌之中間部分之例,第2連結構件30為第2連結構件之例,後部分13L、13R之下端部為左右側主軌之後端部分之例,第3連結構件40為第3連結構件之例。
又,後輪7為驅動輪之例,螺栓B1為第1螺栓之例,螺栓B2為第2螺栓之例,螺栓B3為第3螺栓之例,引擎托架60L為左側引擎托架之例,引擎托架60R為右側引擎托架之例,螺栓B4為第4螺栓及第5螺栓之例。
作為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亦可使用具有請求項中記載之構成或功能之其他各種構成要素。
1:車體框架
1M:主框架
1ML:左側主軌
1MR:右側主軌
1R:後框架
2:前叉
3:前輪
4:把手
5:引擎
6:後臂
6P:連桿構件連接部
7:後輪
8:燃料箱
9:座部
11L:左側之前部分
11R:右側之前部分
12L:左側之中間部分
12R:右側之中間部分
12S:框架連接部
13L:左側之後部分
13R:右側之後部分
13S:框架連接部
14:軸連接部
20:第1連結構件
30:第2連結構件
31:軸支持部
31S:連桿軸
40:第3連結構件
41:軸支持部
41S:連桿軸
50:衝擊吸收機構
51:後懸掛
52:第1連桿構件
52a:第1部分
52b:第2部分
52c:第3部分
53:第2連桿構件
53a:第4部分
53b:第5部分
60L:左側引擎托架
60R:右側引擎托架
70:筒保持構件
71:凸緣部
81:上部軌
81e:上部軌之前端部
82:下部軌
82e:下部軌之前端部
91:引擎支持軸
92:引擎支持軸
100:機車
at1:第1安裝部
at2:第2安裝部
at3:第3安裝部
at4:第4安裝部
at5:第5安裝部
at6:第6安裝部
at7:托架安裝部
at8:托架安裝部
B1:螺栓
B2:螺栓
B3:螺栓
B4:螺栓
B10:螺栓
B11:螺栓
E1:第1端部
E2:第2端部
E3:第3端部
E4:第4端部
E5:第5端部
E6:第6端部
E7:第7端部
E8:第8端部
es1:引擎支持部
es2:引擎支持部
es3:軸連接部
es4:軸連接部
FB:前後方向
HP:頭管
LR:左右方向
PV:樞軸
UD:上下方向
VL1:假想線
VL2:假想線
VL3:假想線
VL4:假想線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機車之側視圖。
圖2係用以對圖1之主框架之構成進行說明之外觀立體圖。
圖3係表示安裝於圖2之主框架之複數個框架安裝構件之模式性俯視圖。
圖4係表示安裝於圖2之主框架之複數個框架安裝構件之模式性外觀立體圖。
圖5係表示安裝於圖2之主框架之複數個框架安裝構件之模式性左側視圖。
圖6係用以對圖1之衝擊吸收機構之詳情進行說明之模式性放大側視圖。
圖7係表示於圖2之主框架同時安裝有複數個框架安裝構件及後框架之狀態之一例之外觀立體圖。
1M:主框架
1ML:左側主軌
1MR:右側主軌
11L:左側之前部分
11R:右側之前部分
12L:左側之中間部分
12R:右側之中間部分
12S:框架連接部
13L:左側之後部分
13R:右側之後部分
13S:框架連接部
14:軸連接部
20:第1連結構件
30:第2連結構件
31:軸支持部
31S:連桿軸
40:第3連結構件
41:軸支持部
41S:連桿軸
60L:左側引擎托架
60R:右側引擎托架
70:筒保持構件
71:凸緣部
91:引擎支持軸
92:引擎支持軸
B1:螺栓
B2:螺栓
B3:螺栓
B4:螺栓
E1:第1端部
E2:第2端部
E3:第3端部
E4:第4端部
E5:第5端部
E6:第6端部
es3:軸連接部
es4:軸連接部
FB:前後方向
HP:頭管
LR:左右方向
PV:樞軸
UD:上下方向
Claims (6)
-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其具有頭管,並且具有以自上述頭管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並於左右方向上擴展之方式形成之左右一對主軌; 第1連結構件,其連結車輛俯視下上述左右側主軌中自上述頭管向後方且向外方延伸之前部分; 第2連結構件,其連結車輛俯視下上述左右側主軌之前後方向上之中間部分; 第3連結構件,其連結上述左右側主軌之後端部分; 引擎,其由上述車體框架支持; 驅動輪,其藉由上述引擎進行旋轉; 後臂,其以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述車體框架中較上述第2連結構件更靠下方且較上述第3連結構件更靠上方之位置向車輛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並且支持上述驅動輪使之能夠旋轉;及 後懸掛,其連接於上述第2連結構件,以吸收自上述驅動輪傳遞至上述後臂之衝擊之至少一部分; 上述第1連結構件具有利用複數個第1螺栓來分別連接於上述左右側主軌之上述前部分之第1端部及第2端部, 上述第2連結構件具有利用複數個第2螺栓來分別連接於上述左右側主軌之上述中間部分之第3端部及第4端部, 上述第3連結構件具有利用複數個第3螺栓來分別連接於上述左右側主軌之上述後端部分之第5端部及第6端部。
-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側主軌之上述前部分具有能夠對上述第1連結構件之上述第1端部進行支持且朝向上方之第1安裝部, 上述右側主軌之上述前部分具有能夠對上述第1連結構件之上述第2端部進行支持且朝向上方之第2安裝部, 於上述第1安裝部,以朝向上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上述複數個第1螺栓中之一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1螺孔, 於上述第2安裝部,以朝向上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上述複數個第1螺栓中之剩餘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2螺孔, 於上述第1連結構件之上述第1端部,形成與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1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1貫通孔, 於上述第1連結構件之上述第2端部,形成與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2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2貫通孔, 於在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第1安裝部及上述第2安裝部上分別支持有上述第1連結構件之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之狀態下,上述複數個第1螺栓中之一部分通過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1貫通孔而安裝於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1螺孔,上述複數個第1螺栓中之剩餘部分通過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2貫通孔而安裝於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2螺孔。
-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第2連結構件之上述第3端部,以朝向左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上述複數個第2螺栓中之一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3螺孔, 於上述第2連結構件之上述第4端部,以朝向右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上述複數個第2螺栓中之剩餘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4螺孔, 於上述左側主軌之中間部分,形成與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3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3貫通孔, 於上述右側主軌之中間部分,形成與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4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4貫通孔, 於在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左右側之中間部分之間,以上述第2連結構件之上述第3端部朝向左方且上述第2連結構件之上述第4端部朝向右方之方式配置有上述第2連結構件之狀態下,上述複數個第2螺栓中之一部分自上述車體框架之左方通過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3貫通孔而安裝於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3螺孔,上述複數個第2螺栓中之剩餘部分自上述車體框架之右方通過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4貫通孔而安裝於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4螺孔。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第3連結構件之上述第5端部,以朝向左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上述複數個第3螺栓中之一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5螺孔, 於上述第3連結構件之上述第6端部,以朝向右方之方式形成可供安裝上述複數個第3螺栓中之剩餘部分之1個或複數個第6螺孔, 於上述左側主軌之後端部分,形成與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5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5貫通孔, 於上述右側主軌之後端部分,形成與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6螺孔相對應之1個或複數個第6貫通孔, 於在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左右側之後端部分之間,以上述第3連結構件之上述第5端部朝向左方且上述第3連結構件之上述第6端部朝向右方之方式配置有上述第3連結構件之狀態下,上述複數個第3螺栓中之一部分自上述車體框架之左方通過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5貫通孔而安裝於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5螺孔,上述複數個第3螺栓中之剩餘部分自上述車體框架之右方通過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6貫通孔而安裝於上述1個或複數個第6螺孔。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具備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及第3部分之第1連桿構件、及具有第4部分及第5部分之第2連桿構件, 上述後懸掛具有第7端部及第8端部, 上述後懸掛之上述第7端部連接於上述第2連結構件, 上述第1連桿構件之上述第1部分連接於上述後懸掛之上述第8端部, 上述第1連桿構件之上述第2部分連接於上述後臂, 上述第2連桿構件之上述第4部分連接於上述第1連桿構件之上述第3部分, 上述第2連桿構件之上述第5部分連接於上述第3連結構件。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具備將上述引擎支持於主框架左側之左側引擎托架、及 將上述引擎支持於主框架右側之右側引擎托架, 上述左側引擎托架係利用複數個第4螺栓安裝於上述左側主軌,並且連接於上述引擎之左部分, 上述右側引擎托架係利用複數個第5螺栓安裝於上述右側主軌,並且連接於上述引擎之右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88039 | 2019-10-11 | ||
JP2019188039A JP2021062724A (ja) | 2019-10-11 | 2019-10-11 | 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26527A true TW202126527A (zh) | 2021-07-16 |
TWI753597B TWI753597B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2801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34751A TWI753597B (zh) | 2019-10-11 | 2020-10-07 | 跨坐型車輛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75790B2 (zh) |
EP (1) | EP3805086B1 (zh) |
JP (1) | JP2021062724A (zh) |
CN (1) | CN112644634B (zh) |
AR (1) | AR122314A1 (zh) |
CA (1) | CA3095643C (zh) |
PH (1) | PH12020050383A1 (zh) |
TW (1) | TWI7535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202000005860A1 (it) * | 2020-03-19 | 2021-09-19 | Piaggio & C Spa | Veicolo a sella cavalcabile provvisto di telaio con rigidezza ridotta verso i movimenti di imbardata.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34071A (ja) | 1983-01-20 | 1984-08-01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ム |
JPS59213582A (ja) | 1983-05-18 | 1984-12-03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レ−ム分割型自動二輪車 |
JPS61129383A (ja) * | 1984-11-26 | 1986-06-1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ム |
JPS61178276A (ja) | 1985-01-31 | 1986-08-09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ム |
JPH075109B2 (ja) | 1986-01-21 | 1995-01-25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等の車両用フレ−ム |
JPH0616877Y2 (ja) * | 1986-05-26 | 1994-05-02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ム |
JPS63129688U (zh) | 1987-02-17 | 1988-08-24 | ||
JPH01175989U (zh) | 1988-05-25 | 1989-12-14 | ||
JP3395934B2 (ja) | 1995-05-01 | 2003-04-14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電動スクーターおよび電動スクーター用補助具 |
JP3605504B2 (ja) | 1997-10-23 | 2004-12-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補助自転車 |
JP4015265B2 (ja) | 1998-03-31 | 2007-11-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2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JP3933314B2 (ja) | 1998-08-10 | 2007-06-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1172796A (ja) | 1999-12-13 | 2001-06-26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アルミ合金製構造部材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モータサイクル |
JP3901954B2 (ja) * | 2001-04-04 | 2007-04-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 |
US6505847B1 (en) | 2001-10-15 | 2003-01-14 | Paramount Custom Cycles | Frame with built-in suspension |
JP4015516B2 (ja) | 2002-09-24 | 2007-11-28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
JP4141493B2 (ja) * | 2007-09-03 | 2008-08-2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レール構造 |
CN101181920A (zh) | 2007-12-18 | 2008-05-21 | 李建春 | 一种组装式摩托车车架 |
DE102008011851B4 (de) | 2008-02-29 | 2010-11-04 | Markus Christ | Trägerstruktur für ein einen Elektroantrieb aufweisendes Motorrad |
JP5142781B2 (ja) * | 2008-03-27 | 2013-02-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5295688B2 (ja) | 2008-09-05 | 2013-09-18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5112237B2 (ja) | 2008-09-25 | 2013-01-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
JP2010083380A (ja) | 2008-09-30 | 2010-04-15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2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JP5235795B2 (ja) * | 2009-06-19 | 2013-07-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5530230B2 (ja) | 2010-03-16 | 2014-06-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制振装置 |
JP5595302B2 (ja) * | 2011-02-23 | 2014-09-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2012192773A (ja) * | 2011-03-15 | 2012-10-11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電装品の支持構造 |
JP5853618B2 (ja) | 2011-11-11 | 2016-02-09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JP5879173B2 (ja) | 2012-03-29 | 2016-03-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式鞍乗り型車両 |
CN108100128B (zh) * | 2013-03-15 | 2020-08-21 |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 两轮车辆 |
JP2015074352A (ja) | 2013-10-09 | 2015-04-2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
CN105658510B (zh) | 2013-11-07 | 2019-12-31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跨乘式车辆的车身框架结构 |
JP6122820B2 (ja) | 2014-09-30 | 2017-04-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6459554B2 (ja) | 2015-01-26 | 2019-01-30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ボディの塗装乾燥方法 |
JP6605324B2 (ja) * | 2015-12-24 | 2019-11-13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イングアームの支持構造 |
JP2017121850A (ja) | 2016-01-06 | 2017-07-1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FR3047469B1 (fr) | 2016-02-09 | 2018-02-23 | Renault S.A.S. | Dispositif de support d'un compos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JP6473117B2 (ja) | 2016-09-30 | 2019-02-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CN106394685B (zh) | 2016-11-12 | 2018-08-14 | 杭州衡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底盘总成防撞系统 |
CN206317942U (zh) | 2016-12-26 | 2017-07-11 | 重庆秋航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摩托车加固车架和摩托车 |
JP6826906B2 (ja) | 2017-02-14 | 2021-02-10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フレーム |
CN206679167U (zh) * | 2017-04-07 | 2017-11-28 | 曹功仓 | 一种无需焊接自行车车架 |
JP6671403B2 (ja) | 2018-02-28 | 2020-03-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ハンガ構造 |
JP7029996B2 (ja) * | 2018-03-28 | 2022-03-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 |
US11117637B2 (en) * | 2018-07-25 | 2021-09-14 |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 Motorcycle frame |
EP3674195A1 (en) * | 2018-12-28 | 2020-07-01 | e-moovee GmbH | Main body frame for electric motorcycle and electric motorcycle |
US20210094650A1 (en) * | 2019-10-01 | 2021-04-01 | Christopher Sanders | Progressive cycle suspension linkage |
JP2021062716A (ja) * | 2019-10-11 | 2021-04-2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体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
-
2019
- 2019-10-11 JP JP2019188039A patent/JP2021062724A/ja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0-07 EP EP20200496.6A patent/EP3805086B1/en active Active
- 2020-10-07 TW TW109134751A patent/TWI753597B/zh active
- 2020-10-07 AR ARP200102777A patent/AR122314A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0-10-08 CA CA3095643A patent/CA3095643C/en active Active
- 2020-10-09 PH PH12020050383A patent/PH12020050383A1/en unknown
- 2020-10-09 US US17/067,153 patent/US11975790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0-10 CN CN202011077629.8A patent/CN11264463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02020020539A2 (pt) | 2021-08-24 |
CA3095643A1 (en) | 2021-04-11 |
AR122314A1 (es) | 2022-08-31 |
US20210107585A1 (en) | 2021-04-15 |
TWI753597B (zh) | 2022-01-21 |
CA3095643C (en) | 2023-10-24 |
EP3805086A1 (en) | 2021-04-14 |
CN112644634A (zh) | 2021-04-13 |
JP2021062724A (ja) | 2021-04-22 |
PH12020050383A1 (en) | 2021-04-19 |
CN112644634B (zh) | 2022-06-07 |
US11975790B2 (en) | 2024-05-07 |
EP3805086B1 (en) | 2022-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0052666A (ja) | 前二輪自動三輪車の前輪操舵機構及び前二輪自動三輪車 | |
EP2810862B1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JP2002068066A (ja) | 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 |
CA3094214C (en) | Straddled vehicle with detachable side cases | |
TWI753597B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4624866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5240714B2 (ja) | ブッシュ用インシュレータ | |
KR20070063844A (ko) | 커플드 토션빔 타입 현가장치의 보강구조 | |
KR20120007608U (ko) | 보조쇽업소버 장착을 위한 보조브래킷 | |
CN101990378A (zh) | 电子产品安装装置 | |
CN201325558Y (zh) |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 |
CA3095650C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ody frame | |
US7819216B1 (en) | Motorcycle conversion assembly | |
JP5809867B2 (ja)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JP7317065B2 (ja) | 車両 | |
CN109878603A (zh) | 一种电子产品安装设备 | |
JP2006021734A (ja) | オートバイの補強アーム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ユニット | |
CN211138946U (zh) | 双摆臂悬架调整机构 | |
BR102020020539B1 (pt) | Veículo do tipo para montar | |
KR100969008B1 (ko) | 차량용 서브 프레임 구조 | |
JP5686038B2 (ja) | 車両の車体構造 | |
JPS6346313Y2 (zh) | ||
KR100384856B1 (ko) | 전륜구동자동차의 제1디프마운팅 브라켓트 강성보강구조 | |
JP2005153578A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支持構造 | |
JPH03213478A (ja) | 自動2輪車のメインスタンド取付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