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6599A - 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6599A
TW202116599A TW109131711A TW109131711A TW202116599A TW 202116599 A TW202116599 A TW 202116599A TW 109131711 A TW109131711 A TW 109131711A TW 109131711 A TW109131711 A TW 109131711A TW 202116599 A TW202116599 A TW 2021165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frame member
hole
main frame
m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1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2631B (zh
Inventor
前田智仁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6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6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2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263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5Direction indicators
    • B62J6/055Electrical means, e.g. lamps
    • B62J6/056Electrical means, e.g. lamp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製作可共通地使用於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之複數個主骨架構件1M。於各主骨架構件1M設置有樞軸支持部90L、90R。樞軸支持部90L、90R包含可形成樞軸孔91且具有大於樞軸之頭部之面積的可形成孔之部分。樞軸支持部90L、90R中之一者包含旋轉限制部分,該旋轉限制部分限制插入至樞軸孔91之樞軸之頭部之旋轉。於主骨架構件1M之可形成孔之部分中根據車輛之種類預先規定之位置形成樞軸孔91。根據車輛之種類預先規定之複數個主骨架構件1M之複數個樞軸孔91之位置互不相同。

Description

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於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
機車之各種設計項目中,作為會對騎乘體驗造成影響之要素,可列舉後傾角。後傾角係指與路面之垂線與由頭管支持之轉向軸之間之角度。後傾角越大,則車輛之直進穩定性越高,後傾角越小,則車輛之迴轉之響應性越高。
作為會對機車之騎乘體驗造成影響之要素,並不限定於上述之後傾角,亦可列舉車體骨架上之樞軸之支持位置。於實用新型登記第2570820號公報中記載有一種構成,其用以根據機車行駛之路線等而變更機車之車體骨架上之樞軸之支持位置。具體而言,於實用新型登記第2570820號公報中記載之車體骨架設置有樞軸之安裝部。於樞軸之安裝部形成有沿車體之寬度方向貫通之支持孔。
準備能夠嵌入至該支持孔之複數種支持構件。該等支持構件具有於嵌入至支持孔之狀態下供樞軸插入並且支持該樞軸之貫通孔。
於複數種支持構件中,設定為形成有貫通孔之位置互不相同。根據該構成,藉由將複數種支持構件之任一者選擇性地嵌入至車體骨架之支持孔,可將樞軸之支持位置調整為所需之位置。
先前,複數種機車之製造係藉由對每種機車製作符合對該機車所要求之騎乘體驗之車體骨架而進行。對此,認為若能夠使用共通地設計之車體骨架製作複數種機車,則可降低複數種機車之製造成本。
為了使用共通地設計之車體骨架而獲得與各種機車對應之騎乘體驗,例如必須對每種機車調整樞軸之支持位置。因此,考慮如下方法:於共通地設計之車體骨架設置實用新型登記第2570820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支持孔,並且將與機車之種類對應之支持構件安裝於該支持孔。然而,樞軸經由支持構件支持於車體骨架之構成與樞軸直接支持於車體骨架之構成相比,樞軸之支持位置之尺寸誤差變大。
又,除了製作車體骨架以外,還需要製作支持構件之工序及將支持構件嵌入至車體骨架之支持孔之工序,因此,實際上難以降低複數種機車之製造成本。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其能夠低成本且高精度地製造彼此具有不同騎乘體驗之複數種跨坐型車輛。
(1)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製作可共通地使用於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之複數個主骨架構件;及於各主骨架構件形成可供安裝樞軸之樞軸孔;且各主骨架構件包含:可形成孔之部分,其可形成樞軸孔,且具有大於樞軸之頭部之面積;及旋轉限制部分,其限制插入至樞軸孔之樞軸之頭部之旋轉;且於各主骨架構件形成樞軸孔之步驟包括如下操作:於各主骨架構件之可形成孔之部分中根據跨坐型車輛之種類預先規定之位置形成樞軸孔;且根據跨坐型車輛之種類預先規定之複數個主骨架構件之複數個樞軸孔之位置互不相同。
於該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中,製作共通地使用於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之複數個主骨架構件。製得之各主骨架構件中包含可形成孔之部分及旋轉限制部分。
此處,可形成孔之部分具有大於樞軸之頭部之面積。因此,於可形成孔之部分,可根據跨坐型車輛之種類於互不相同之複數個位置形成樞軸孔。藉此,對各主骨架構件,於可形成孔之部分中根據跨坐型車輛之種類預先規定之位置形成樞軸孔。於該情形時,可對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使用共通之主骨架構件,因此,可降低對複數種跨坐型車輛製作複數個車體骨架所需之成本。
又,為了將樞軸配置於車體骨架上之所需位置,無須準備間隔件等其他構件。藉此,可減少樞軸之支持位置之尺寸誤差變大之情況。
進而,根據上述之各主骨架構件之構成,當將樞軸安裝於主骨架構件時,樞軸之頭部之旋轉因旋轉限制部分而受到限制,因此,容易將樞軸安裝於樞軸孔。
該等結果為,能夠低成本且高精度地製造彼此具有不同騎乘體驗之複數種跨坐型車輛。
(2)亦可為,各主骨架構件包含左右一對主樑,該等主樑構成頭管,並且自頭管向左右擴展並向後方且下方延伸,可形成孔之部分分別形成於左右主樑之彼此對向之部分,且旋轉限制部分形成於左右主樑中之一者之可形成孔之部分。
於該情形時,於左右主樑之彼此對向之部分分別形成有可形成孔之部分。因此,可於左右主樑之彼此對向之部分之間配置後臂,且以通過左右之樞軸孔及後臂之方式將樞軸安裝於車體骨架。又,於該安裝時,樞軸之旋轉因形成於左右主樑中之一者之可形成孔之部分的旋轉限制部分而受到限制。藉此,可容易地將後臂安裝於車體骨架。
(3)亦可為,樞軸之頭部具有橢圓形狀,旋轉限制部分形成為可供樞軸之頭部嵌入且於第1方向上延伸,旋轉限制部分於第1方向上之長度大於樞軸之頭部之最大尺寸,且旋轉限制部分於與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上之長度小於樞軸之頭部之最大尺寸。
於該情形時,可將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旋轉限制部分之複數個位置規定為用以形成樞軸孔之位置。
(4)各主骨架構件亦可進而包含補強部,該補強部包圍可形成孔之部分且朝向該主骨架構件之側方突出。
於該情形時,於各主骨架構件,樞軸孔周邊之剛性藉由補強部而提高。因此,使樞軸相對於車體骨架之安裝狀態更穩定。
(5)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亦可進而包括如下步驟:於製得之各主骨架構件安裝後骨架構件;及於安裝後骨架構件之步驟之後,對主骨架構件及後骨架構件進行塗裝。
於該情形時,無須個別地進行主骨架構件之塗裝與後骨架構件之塗裝。因此,可減少跨坐型車輛之製造工序數,且可進一步降低跨坐型車輛之製造成本。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之車體骨架係使用於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之車體骨架。於該車體骨架形成有樞軸孔,該樞軸孔可供安裝支持後臂(擺臂)之樞軸。
[1]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之概況 圖1係用以對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之概況進行說明之圖。本實施方式之車體骨架使用於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例之機車,且主要包括主骨架構件1M及下述之後骨架構件1R(圖8)。主骨架構件1M可共通地使用於複數種機車。
首先,為了製作主骨架構件1M,如圖1之上段左側之區域所示,分別個別地製作左右一對主樑1ML、1MR。左側之主樑1ML係彎曲並且朝一方向延伸之金屬製之單一構件,具有第1端部L1及第2端部L2。第1端部L1以構成車體骨架中之下述頭管HP之左部分之方式形成。於主樑1ML之第2端部L2之附近形成有樞軸支持部90L。樞軸支持部90L之詳情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右側之主樑1MR係以基本上相對於主樑1ML呈面對稱之方式形成之金屬製之單一構件。主樑1MR具有分別與主樑1ML之第1端部L1及第2端部L2對應之第3端部R1及第4端部R2。第3端部R1以構成車體骨架中之下述頭管HP之右部分之方式形成。於主樑1MR之第4端部R2之附近形成有樞軸支持部90R。樞軸支持部90R之詳情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其次,如圖1之上段右側之區域所示,左側之主樑1ML之第1端部L1與右側之主樑1MR之第3端部R1使用未圖示之複數個螺栓及複數個螺帽而彼此連接。於該情形時,由左側之主樑1ML之第1端部L1與右側之主樑1MR之第3端部R1形成頭管HP,從而製得主骨架構件1M。藉由複數個主樑1ML及複數個主樑1MR分別連接,而依次製得複數個主骨架構件1M。
於圖1及其之後之各圖中,適當以箭頭表示主骨架構件1M之前後方向FB、左右方向LR及上下方向UD。將前後方向FB上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前方,將其相反之方向稱為後方。又,將左右方向LR上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左方,將其相反之方向稱為右方。進而,將上下方向UD上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上方,將其相反之方向稱為下方。於圖1及其之後之各圖中,前方、後方、左方、右方、上方及下方分別由符號F、B、L、R、U、D表示。再者,主骨架構件1M之前後方向FB、左右方向LR及上下方向UD分別等同於該主骨架構件1M設置於機車時之該機車之前後方向FB、左右方向LR及上下方向UD(參照圖6~圖8)。
各主骨架構件1M之左右之主樑1ML、1MR自頭管HP向左右方向LR擴展並且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主骨架構件1M中,樞軸支持部90L與樞軸支持部90R於左右方向LR上彼此對向。
製得複數個主骨架構件1M之後,於各主骨架構件1M之左右之樞軸支持部90L、90R形成樞軸孔91。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形成於各主骨架構件1M之左右之樞軸孔91之位置會對使用該主骨架構件1M之機車之騎乘體驗造成影響。因此,於本實施方式中,形成於各主骨架構件1M之左右之樞軸孔91之形成位置根據使用該主骨架構件1M之機車之種類而規定。因此,於複數個主骨架構件1M分別使用於複數種機車之情形時,如圖1之下段之區域所示,在複數個(本例中為2個)主骨架構件1M之間,側視下之樞軸孔91之位置有可能不同。
再者,於上述例中,各主骨架構件1M之左右之樞軸孔91係於左右之主樑1ML、1MR彼此連接之後、即製得主骨架構件1M之後形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各主骨架構件1M之左右之樞軸孔91亦可於左右之主樑1ML、1MR彼此連接之前形成,即,分別個別地形成於彼此連接之前之左右之主樑1ML、1MR。
[2]樞軸 圖2係用以對安裝於圖1之各主骨架構件1M之左右之樞軸孔91之樞軸之一例進行說明之外觀立體圖,圖3係表示圖2之樞軸PV之頭部P1之形狀之俯視圖。
本例之樞軸PV係中空軸,如圖2所示,具有頭部P1、軸部P2及螺紋部P3。軸部P2具有與樞軸孔91之內徑對應之固定之外徑,以能夠插入至樞軸孔91。又,軸部P2具有與左右之樞軸支持部90L、90R間之距離對應之長度,以能夠將左右之樞軸支持部90L、90R連結。頭部P1形成於軸部P2之一端部,螺紋部P3形成於軸部P2之另一端部。螺紋部P3構成能夠安裝下述之螺帽PN之公螺紋。再者,樞軸PV亦可為實心軸。
如圖3所示,樞軸PV之頭部P1於自該樞軸PV之軸向上觀察之情形時具有橢圓形狀。此處,將圖3之樞軸PV之頭部P1之外緣中呈直線狀地延伸且隔著樞軸PV之軸心彼此對向之2個部分稱為被限制部分111a、111b。又,將圖3之樞軸PV之頭部P1之外緣中呈圓弧狀地延伸且隔著樞軸PV之軸心彼此對向之2個部分稱為圓弧部分112a、112b。
於該情形時,通過圓弧部分112a、112b之直線之最大長度(頭部P1之最大尺寸)LD1較通過被限制部分111a、111b之直線之最小長度LD2大。
當對主骨架構件1M安裝樞軸PV時,以螺紋部P3朝向樞軸支持部90R之方式將樞軸PV配置於主骨架構件1M之右方。又,如圖2中粗單點鏈線之箭頭a1所示,樞軸PV自主骨架構件1M之右方依次插入至右側之樞軸孔91及左側之樞軸孔91。此時,樞軸PV之螺紋部P3向左側之樞軸孔91之左方突出。因此,如圖2中粗虛線之箭頭a2所示,於樞軸PV之螺紋部P3安裝螺帽PN。藉此,樞軸PV固定於主骨架構件1M。螺帽PN具有與樞軸PV之頭部P1幾乎相同之尺寸之外形。
再者,樞軸PV亦可藉由在以圖2之主骨架構件1M為基準於左右方向LR上反轉之狀態下依次插入至左側之樞軸孔91及右側之樞軸孔91,而安裝於主骨架構件1M。於該情形時,樞軸PV之頭部P1固定於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樞軸PV之螺紋部P3藉由螺帽PN固定於右側之樞軸支持部90R。因此,樞軸支持部90L、90R之下述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參照圖4及圖5)之構造彼此相反。
[3]樞軸支持部90L、90R之詳情 圖4及圖5係用以對樞軸支持部90L、90R之詳情進行說明之圖。圖4中,示出圖1之下段左側之區域中所記載之主骨架構件1M之外觀立體圖。又,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之左側視圖及右側之樞軸支持部90R之右側視圖示於分別與樞軸支持部90L、90R對應之圖框內。圖5中,示出圖1之下段右側之區域中所記載之主骨架構件1M之外觀立體圖。又,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之左側視圖及右側之樞軸支持部90R之右側視圖示於分別與樞軸支持部90L、90R對應之圖框內。
以下之說明中,將左側之主樑1ML之左側面中位於第2端部L2之附近且與樞軸支持部90L相鄰之部分稱為左基準面LS。又,將右側之主樑1MR之右側面中位於第4端部R2之附近且與樞軸支持部90R相鄰之部分稱為右基準面RS。又,將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主樑1ML自相較於第2端部L2及第4端部R2而言特定距離上方之位置朝向第2端部L2及第4端部R2延伸之方向稱為第1方向dr1。進而,將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與第1方向dr1正交之方向稱為第2方向dr2。
如圖4及圖5所示,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包含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及補強部93。圖4及圖5中,為了容易理解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及補強部93之形狀,對可形成孔之部分92附加較深之陰影,對補強部93附加較淺之陰影。
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具有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面積,且具有於第1方向dr1上延伸之橢圓形狀。可形成孔之部分92於第1方向dr1上之長度LD11充分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最大長度LD1(圖3)。另一方面,可形成孔之部分92於第2方向dr2上之長度LD12略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最大長度LD1(圖3)。進而,左側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中,朝向主骨架構件1M之左方之面係平坦地形成。
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之補強部93形成為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包圍可形成孔之部分92且自該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及左基準面LS向左方突出。藉此,補強部93作為提高左側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之剛性之肋條發揮功能。又,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中,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及補強部93形成為能夠於該補強部93之內側之空間內收容圖2之螺帽PN之至少一部分。再者,左側之補強部93亦可未必形成為向左方突出。左側之補強部93之朝向左方之部分與左基準面LS亦可為同一平面。
右側之樞軸支持部90R以基本上關於在前後方向FB上延伸之鉛直面與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對稱之方式形成。因此,樞軸支持部90R與樞軸支持部90L同樣地具有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及補強部93。
具體而言,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右側之樞軸支持部90R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具有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面積,且具有於第1方向dr1上延伸之橢圓形狀。又,右側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中,朝向主骨架構件1M之右方之面係平坦地形成。進而,右側之樞軸支持部90R之補強部93形成為包圍可形成孔之部分92且自該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及右基準面RS向右方突出。再者,右側之補強部93與左側之補強部93同樣地亦可未必形成為向右方突出。右側之補強部93之朝向右方之部分與右基準面RS亦可為同一平面。
此處,於右側之樞軸支持部90R進而設置有旋轉限制部分94。旋轉限制部分94形成為於右側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之內側朝向右方凹陷,具有於第1方向dr1上延伸之橢圓形狀。圖4及圖5中,為了容易理解旋轉限制部分94之形狀,對旋轉限制部分94附加點圖案。
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旋轉限制部分94具有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面積。旋轉限制部分94於第1方向dr1上之長度LD21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最大長度LD1(圖3),且小於可形成孔之部分92於第1方向dr1上之長度LD11。另一方面,旋轉限制部分94於第2方向dr2上之長度LD22略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最小長度LD2(圖3),且小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最大長度LD1(圖3)。
此處,將旋轉限制部分94之內緣中與第1方向dr1平行地呈直線狀延伸且彼此對向之2個部分稱為限制部分113a、113b。上述長度LD22相當於2個限制部分113a、113b之間之距離。
於旋轉限制部分94,如圖2所示,藉由樞軸PV插入至左右之樞軸孔91,而使該樞軸PV之頭部P1嵌入至旋轉限制部分94。於該情形時,根據旋轉限制部分94之尺寸與頭部P1之尺寸之關係,圖3之頭部P1之被限制部分111a、111b分別接近於旋轉限制部分94之限制部分113a、113b。
藉此,即便於將螺帽PN安裝於樞軸PV時對樞軸PV施加旋轉力之情形時,藉由頭部P1之被限制部分111a、111b抵接於旋轉限制部分94之限制部分113a、113b,樞軸PV之旋轉亦得到限制。因此,對於主骨架構件1M之樞軸PV之安裝作業變得容易。
將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通過可形成孔之部分92之中心部92C且與第1方向dr1平行地延伸之直線稱為假想線VL1。如上所述,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及旋轉限制部分94均形成為具有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面積,且於第1方向dr1上延伸。根據此種構成,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能夠於可形成孔之部分92內之假想線VL1上之所需位置形成樞軸孔91。圖4之例中,左右之主樑1ML、1MR中,樞軸孔91形成為其中心位於相較可形成孔之部分92之中心部92C略靠上方之位置。另一方面,圖5之例中,樞軸孔91形成為其中心位於相較可形成孔之部分92之中心部92C略靠下方之位置。
[4]與車輛之種類對應之各種設定例 圖6係用以對與使用圖4之主骨架構件1M之機車之騎乘體驗有關之一設定例進行說明之側視圖,圖7係用以對與使用圖5之主骨架構件1M之機車之騎乘體驗有關之另一設定例進行說明之側視圖。圖6及圖7中,示出機車之複數種構成要素中之一部分。具體而言,圖6及圖7中,示出機車所具備之複數種構成要素中之前叉2、前輪3、把手4、引擎5、後臂6及後輪7。
前叉2係能夠於左右方向LR上擺動地安裝於主骨架構件1M之頭管HP。前輪3係能夠旋轉地支持於前叉2之下端部。把手4安裝於前叉2之上端部。引擎5於相較頭管HP更下方之位置由主骨架構件1M支持。後臂6使用樞軸PV連接於主骨架構件1M之後端部,且向後方延伸。後輪7係能夠旋轉地支持於後臂6之後端部。
作為會對機車之騎乘體驗造成影響之要素,可列舉後傾角。後傾角係指與路面之垂線VL與由主骨架構件1M之頭管HP支持之轉向軸ss之軸心2ax之間之角度。圖6及圖7中,後傾角由符號A11表示。
又,作為會對機車之騎乘體驗造成影響之要素,可列舉後臂6之軸心6ax相對於水平面HS之傾斜角度(以下,稱為臂傾斜角)。圖6及圖7中,臂傾斜角由符號A12表示。臂傾斜角A12主要根據形成於主骨架構件1M之樞軸孔91之位置而決定。以能夠獲得對機車所追求之騎乘體驗及運動特性等之方式規定臂傾斜角A12。臂傾斜角A12於圖6及圖7中箭頭所示之臂傾斜角容許範圍A13內設定。
圖6之機車中,後傾角A11設定為相對較大。於該狀態下,為了將臂傾斜角A12保持在臂傾斜角容許範圍A13內,而如圖4之例所示般設定樞軸孔91之位置。圖6之後傾角A11之設定重視車輛之直進穩定性之提高及自路面傳遞至騎乘者之衝擊之緩和。因此,圖6之機車主要適合於旅行等長距離行駛。
另一方面,圖7之機車中,後傾角A11設定為相對較小。於該狀態下,為了將臂傾斜角A12保持在臂傾斜角容許範圍A13內,而如圖5之例所示般設定樞軸孔91之位置。圖7之後傾角A11之設定重視車輛對於把手4之操作之響應性之提高及騎乘者對車輪之接地狀態之易掌握性。因此,圖7之機車主要適合於競賽等短距離行駛。
[5]機車之具體例 圖8係表示具備圖4之主骨架構件1M之機車之具體構成之側視圖。圖8之機車100中,除了圖6中所記載之複數種構成要素以外,進而具備頭燈單元200、燃料箱8、座部9及後骨架構件1R。
頭燈單元200設置於主骨架構件1M之頭管HP之前方。後骨架構件1R係以自主骨架構件1M之後端部及該後端部附近向後方且略上方延伸之方式安裝於主骨架構件1M。
燃料箱8以位於引擎5之上方且頭管HP之後方之方式設置。於燃料箱8之後方設置有座部9。燃料箱8由主骨架構件1M支持,座部9由後骨架構件1R支持。本實施方式之機車100中,藉由主骨架構件1M與後骨架構件1R彼此連接而形成車體骨架1。圖8之機車100中,後輪7藉由自引擎5產生之動力而作為驅動輪旋轉。藉此,機車100前進。
關於具備圖5之主骨架構件1M之機車,亦與圖8之例同樣地,除了圖7中所記載之複數種構成要素以外,還設置有頭燈單元200、燃料箱8、座部9及後骨架構件1R。再者,具備圖7之主骨架構件1M之機車中,亦可進而設置有用以減少車輛行駛時所產生之空氣阻力之各種外殼構件(罩)。
[6]藉由樞軸PV進行之主骨架構件1M與後臂6之連接 對藉由樞軸PV進行之主骨架構件1M與後臂6之連接之具體例進行說明。圖9係圖8之Q-Q線剖視圖。再者,圖9中,省略設置於樞軸PV之下方之下述之連結構件40(圖10)之圖示。
如圖9所示,樞軸PV自右方插入至右側之主樑1MR之樞軸孔91及左側之主樑1ML之樞軸孔91。樞軸PV之頭部P1嵌入至右側之主樑1MR之旋轉限制部分94。另一方面,樞軸PV之螺紋部P3位於左側之主樑1ML之補強部93內。於該狀態下,於螺紋部P3安裝有螺帽PN。
於樞軸PV之軸部P2中位於左右之主樑1ML、1MR之間之部分,以覆蓋整個該部分之方式安裝有筒狀之第1軸環構件81。於該狀態下,第1軸環構件81固定於樞軸PV。
於第1軸環構件81,以進而覆蓋該第1軸環構件81之方式,使用2個滾針軸承82安裝有筒狀之第2軸環構件83。2個滾針軸承82分別設置於第1軸環構件81之兩端部之外周面與第2軸環構件83之兩端部之內周面之間。於該狀態下,第2軸環構件83可藉由2個滾針軸承82繞樞軸PV旋轉。
於第1軸環構件81、左側之滾針軸承82及第2軸環構件83之左端部與左側之主樑1ML之間設置有蓋構件84,該蓋構件84用以將例如滾針軸承82所使用之潤滑劑密封於第2軸環構件83之內側。又,於第1軸環構件81、右側之滾針軸承82及第2軸環構件83之右端部與右側之主樑1MR之間亦設置有蓋構件84,該蓋構件84用以將滾針軸承82所使用之潤滑劑密封於第2軸環構件83之內側。
於第2軸環構件83藉由熔接連接有後臂6之前端部。根據上述之構成,後臂6之前端部以能夠繞樞軸PV旋轉之方式由樞軸PV支持。
[7]車體骨架1之塗裝方法 本實施方式之車體骨架1之製造方法包括對車體骨架1進行塗裝之工序。圖10係表示車體骨架1之塗裝方法之一例之外觀立體圖。如圖10之上段所示,於塗裝前之主骨架構件1M設置有用以確保該主骨架構件1M之各部之剛性的複數個連結構件20、30、40及左右之引擎托架60。
連結構件20將左右之主樑1ML、1MR於前後方向FB上之前部分連結。連結構件30將左右之主樑1ML、1MR於前後方向FB上之中間部分連結。左右之引擎托架60安裝於左右之主樑1ML、1MR於前後方向FB上之中間部分。連結構件40將左右之主樑1ML、1MR於前後方向FB上之後端下部連結。
又,於上述塗裝前之主骨架構件1M安裝有塗裝前之後骨架構件1R。具體而言,後骨架構件1R包括左右一對上部樑71及左右一對下部樑72。左右之上部樑71形成為沿左右方向LR排列並且於前後方向FB上延伸,且後端部彼此連接。另一方面,左右之下部樑72形成為自左右之上部樑71之後端部附近向下方且前方延伸。根據此種構成,後骨架構件1R於俯視車輛時具有大致U字形狀。
於左右之主樑1ML、1MR分別形成有與後骨架構件1R之左右之上部樑71對應之2個骨架連接部12S。又,於左右之主樑1ML、1MR分別形成有與後骨架構件1R之左右之下部樑72對應之2個骨架連接部13S。藉由左右之上部樑71分別連接於2個骨架連接部12S,且左右之下部樑72分別連接於2個骨架連接部12S,而將後骨架構件1R安裝於主骨架構件1M。
如圖10之下段所示,於主骨架構件1M安裝有後骨架構件1R之後,對主骨架構件1M及後骨架構件1R進行塗裝。於該情形時,無須個別地進行主骨架構件1M之塗裝與後骨架構件1R之塗裝。因此,亦無須對主骨架構件1M與後骨架構件1R之連接部實施遮蔽。因此,能夠減少機車100之製造工序數,且可降低機車100之製造成本。
再者,圖10之例中,連結構件20、30、40及左右之引擎托架60中之一部分或全部亦可於對車體骨架1進行塗裝後安裝於車體骨架1。
[8]效果 (1)本實施方式之車體骨架1之製造方法中,製作共通地使用於複數種機車100之複數個主骨架構件1M。各主骨架構件1M之左右之主樑1ML、1MR分別包含樞軸支持部90L、90R。於左側之樞軸支持部90L形成有可形成孔之部分92,於右側之樞軸支持部90R形成有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及旋轉限制部分94。
此處,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可形成孔之部分92具有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面積。因此,於左右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可根據機車100之種類於互不相同之複數個位置形成樞軸孔91。藉此,於各主骨架構件1M之可形成孔之部分92,在與使用該主骨架構件1M之機車100之種類對應之位置形成樞軸孔91。於該情形時,可對複數種機車100使用共通之主骨架構件1M,因此,可降低對複數種機車100製作複數個車體骨架1所需之成本。
又,根據上述之製造方法,為了將樞軸PV配置於車體骨架1上之所需位置,無須準備間隔件等其他構件。藉此,可減少樞軸PV之支持位置之尺寸誤差變大之情況。
進而,根據上述之各主骨架構件1M之構成,當將樞軸PV安裝於主骨架構件1M時,樞軸PV之頭部P1之旋轉因旋轉限制部分94而受到限制。藉此,容易將樞軸PV安裝於左右之樞軸孔91。
該等結果為,能夠低成本且高精度地製造彼此具有不同之騎乘體驗之複數種機車100。
(2)各可形成孔之部分92形成為沿著與第1方向dr1平行之假想線VL1延伸。可形成孔之部分92於第1方向dr1上之長度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最大長度LD1。又,旋轉限制部分94形成為可供樞軸PV之頭部P1嵌入且於第1方向dr1上延伸。進而,旋轉限制部分94於第1方向dr1上之長度LD21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最大長度LD1,且旋轉限制部分94於第2方向dr2上之長度LD22小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最大長度LD1。
於該情形時,可將旋轉限制部分94內於第1方向dr1上延伸之假想線VL1上之複數個位置規定為樞軸孔91之形成位置。如此,可將樞軸孔91之形成位置規定於預先規定之假想線VL1上,因此,容易設定與機車100之種類對應之樞軸孔91。
(3)於左右之樞軸支持部90L、90R之各者中,以包圍可形成孔之部分92之方式形成有補強部93。於該情形時,各主骨架構件1M中,樞軸孔91周邊之剛性藉由補強部93而提高。因此,使樞軸PV相對於車體骨架1之安裝狀態更穩定。
[9]其他實施方式 (1)上述實施方式之機車100中,藉由使用複數個螺栓及螺帽將左右一對主樑1ML、1MR連接而形成主骨架構件1M,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主骨架構件1M亦可藉由利用熔接將主樑1ML、1MR連接而形成。或者,主骨架構件1M亦可藉由例如利用熔接將左右一對樑構件連接於包含頭管HP之單一構件而形成。
(2)上述實施方式之主骨架構件1M中,可形成孔之部分92具有橢圓形狀,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只要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可形成孔之部分92具有大於樞軸PV之頭部P1之面積即可,亦可具有真圓形狀。或者,於主骨架構件1M之側視下,可形成孔之部分92亦可具有三角形或四邊形等多邊形。
(3)上述實施方式之主骨架構件1M中,旋轉限制部分94具有橢圓形狀,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旋轉限制部分94只要以限制樞軸PV之頭部P1之旋轉之方式形成即可,例如亦可呈具有上述之限制部分113a、113b中之任一者之多邊形。
(4)上述實施方式之樞軸支持部90L、90R中,以包圍可形成孔之部分92之方式形成補強部93,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不形成補強部93。
(5)上述實施方式之車體骨架1之製造方法中,於主骨架構件1M安裝後骨架構件1R之後,對主骨架構件1M及後骨架構件1R之表面進行塗裝,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個別地進行主骨架構件1M之塗裝及後骨架構件1R之塗裝。
(6)上述實施方式係將本發明應用於機車之製造方法之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四輪機車、三輪機車或者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車輛)等其他跨坐型車輛之製造方法。
[10]實施方式之各部與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之對應 以下,對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與實施方式之各構成要素之對應之例進行說明。上述之實施方式中,機車100係跨坐型車輛之例,主骨架構件1M係主骨架構件之例,樞軸PV係樞軸之例,樞軸孔91係樞軸孔之例,可形成孔之部分92係可形成孔之部分之例,旋轉限制部分94係旋轉限制部分之例。
又,頭管HP係頭管之例,左右之主樑1ML、1MR係左右一對主樑之例,樞軸PV之頭部P1係樞軸之頭部之例,補強部93係補強部之例,後骨架構件1R係後骨架構件之例。
亦可使用具有請求項中所記載之構成或功能之其他各種構成要素作為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
1:車體骨架 1M:主骨架構件 1R:後骨架構件 1ML:主樑 1MR:主樑 2:前叉 2ax:軸心 3:前輪 4:把手 5:引擎 6:後臂 6ax:軸心 7:後輪 8:燃料箱 9:座部 12S:骨架連接部 13S:骨架連接部 20:連結構件 30:連結構件 40:連結構件 60:連結構件 71:上部樑 72:下部樑 81:第1軸環構件 82:滾針軸承 83:第2軸環構件 84:蓋構件 90L:樞軸支持部 90R:樞軸支持部 91:樞軸孔 92:可形成孔之部分 92C:中心部 93:補強部 94:旋轉限制部分 100:機車 111a:被限制部分 111b:被限制部分 112a:圓弧部分 112b:圓弧部分 113a:限制部分 113b:限制部分 200:頭燈單元 A11:後傾角 A12:臂傾斜角 A13:臂傾斜角容許範圍 a1:箭頭 a2:箭頭 B:後方 D:下方 dr1:第1方向 dr2:第2方向 F:前方 FB:前後方向 HP:頭管 HS:水平面 L:左方 L1:第1端部 L2:第2端部 LD1:最大長度 LD2:最小長度 LD11:長度 LD12:長度 LD21:長度 LD22:長度 LR:左右方向 LS:左基準面 P1:頭部 P2:軸部 P3:螺紋部 PN:螺帽 PV:樞軸 R:右方 R1:第3端部 R2:第4端部 RS:右基準面 ss:轉向軸 U:上方 UD:上下方向 VL:垂直線 VL1:假想線
圖1係用以對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之概況進行說明之圖。 圖2係用以對安裝於圖1之各主骨架構件之左右之樞軸孔之樞軸之一例進行說明之外觀立體圖。 圖3係表示圖2之樞軸之頭部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4係用以對樞軸支持部之詳情進行說明之圖。 圖5係用以對樞軸支持部之詳情進行說明之圖。 圖6係用以對與使用圖4之主骨架構件之機車之騎乘體驗有關之一設定例進行說明之側視圖。 圖7係用以對與使用圖5之主骨架構件之機車之騎乘體驗有關之另一設定例進行說明之側視圖。 圖8係表示具備圖4之主骨架構件之機車之具體構成之側視圖。 圖9係圖8之Q-Q線剖視圖。 圖10係表示車體骨架之塗裝方法之一例之外觀立體圖。
1M:主骨架構件
1ML:主樑
1MR:主樑
90L:樞軸支持部
90R:樞軸支持部
91:樞軸孔
B:後方
D:下方
F:前方
FB:前後方向
HP:頭管
L:左方
L1:第1端部
L2:第2端部
LR:左右方向
R:右方
R1:第3端部
R2:第4端部
U:上方
UD:上下方向

Claims (5)

  1. 一種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製作可共通地使用於複數種跨坐型車輛之複數個主骨架構件;及 於各主骨架構件形成可供安裝樞軸之樞軸孔;且 各主骨架構件包含: 可形成孔之部分,其可形成上述樞軸孔,且具有大於上述樞軸之頭部之面積;及 旋轉限制部分,其限制插入至上述樞軸孔之上述樞軸之上述頭部之旋轉; 於各主骨架構件形成樞軸孔之步驟包括如下操作: 於各主骨架構件之上述可形成孔之部分中根據跨坐型車輛之種類預先規定之位置形成樞軸孔;且 上述根據跨坐型車輛之種類預先規定之複數個主骨架構件之複數個樞軸孔之位置互不相同。
  2. 如請求項1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其中各主骨架構件包含左右一對主樑,該等主樑構成頭管,並且自上述頭管向左右擴展並向後方且下方延伸, 上述可形成孔之部分分別形成於上述左右之主樑之彼此對向之部分,且 上述旋轉限制部分形成於上述左右之主樑中之一者之上述可形成孔之部分。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樞軸之上述頭部具有橢圓形狀, 上述旋轉限制部分形成為可供上述樞軸之上述頭部嵌入且於第1方向上延伸, 上述旋轉限制部分於上述第1方向上之長度大於上述樞軸之頭部之最大尺寸,且 上述旋轉限制部分於與上述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上之長度小於上述樞軸之頭部之最大尺寸。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其中各主骨架構件進而包含補強部,該補強部包圍上述可形成孔之部分且朝向該主骨架構件之側方突出。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其進而包括如下步驟: 於上述製得之各主骨架構件安裝後骨架構件;及 於上述安裝後骨架構件之步驟之後,對上述主骨架構件及上述後骨架構件進行塗裝。
TW109131711A 2019-10-11 2020-09-15 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 TWI7526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7975 2019-10-11
JP2019187975A JP2021062716A (ja) 2019-10-11 2019-10-11 車体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6599A true TW202116599A (zh) 2021-05-01
TWI752631B TWI752631B (zh) 2022-01-11

Family

ID=7281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1711A TWI752631B (zh) 2019-10-11 2020-09-15 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0986B2 (zh)
EP (1) EP3805087B1 (zh)
JP (1) JP2021062716A (zh)
CN (1) CN112644624B (zh)
AR (1) AR120178A1 (zh)
BR (1) BR102020020633A2 (zh)
CA (1) CA3095650C (zh)
PH (1) PH12020050382A1 (zh)
TW (1) TWI752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62724A (ja) * 2019-10-11 2021-04-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8276A (ja) 1985-01-31 1986-08-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ム
JP2570820Y2 (ja) 1991-10-21 1998-05-1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ピボットシャフトの支持構造
JP2886809B2 (ja) * 1995-09-11 1999-04-2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2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JP4015265B2 (ja) * 1998-03-31 2007-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3933314B2 (ja) * 1998-08-10 2007-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72796A (ja) * 1999-12-13 2001-06-26 Yamaha Motor Co Ltd アルミ合金製構造部材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モータサイクル
JP2002053087A (ja) * 2000-08-11 2002-02-1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後輪支持装置
JP4648529B2 (ja) * 2000-09-21 2011-03-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2002337780A (ja) 2001-05-15 2002-11-27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折り畳み式車体構造
JP2003072647A (ja) * 2001-09-07 2003-03-12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04099013A (ja) 2002-07-19 2004-04-02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フレームの緩衝構造
JP3789906B2 (ja) * 2003-05-23 2006-06-28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自動二輪車のサドルバッグ取付装置
JP4154401B2 (ja) * 2005-03-31 2008-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JP4640970B2 (ja) * 2005-08-31 2011-03-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US20080073139A1 (en) * 2006-07-20 2008-03-27 Conrad Joseph F Struts and methods for installing a wide sized rear tire on a smaller sized tire motorcycle frame
JP5145586B2 (ja) 2007-11-16 2013-02-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及び自動二輪車用ピボット位置調節部品
JP5461272B2 (ja) * 2010-03-30 2014-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5459554B2 (ja) * 2010-09-15 2014-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センサデバイス
JP2014237362A (ja) * 2013-06-07 2014-12-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459554B2 (ja) * 2015-01-26 2019-01-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ボディの塗装乾燥方法
JP6118836B2 (ja) 2015-03-31 2017-04-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WO2017125803A1 (en) * 2016-01-18 2017-07-27 Ather Energy Pvt. Ltd Modular frame structure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WO2017158817A1 (ja) 2016-03-18 2017-09-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2631B (zh) 2022-01-11
US20210107586A1 (en) 2021-04-15
CN112644624A (zh) 2021-04-13
AR120178A1 (es) 2022-02-02
EP3805087A1 (en) 2021-04-14
JP2021062716A (ja) 2021-04-22
US11110986B2 (en) 2021-09-07
CA3095650A1 (en) 2021-04-11
CA3095650C (en) 2023-08-15
EP3805087B1 (en) 2022-06-15
PH12020050382A1 (en) 2021-04-19
BR102020020633A2 (pt) 2021-04-27
CN112644624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54835B2 (en) Front wheel suspension structur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JP5595623B1 (ja) 車両
US7661689B2 (en) All terrain vehicle
JP2007153299A (ja) 独立懸架型のホイールと車体の傾斜構造
JP2010052666A (ja) 前二輪自動三輪車の前輪操舵機構及び前二輪自動三輪車
JP6134586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1246917A (ja) 前輪懸架装置
JP4519632B2 (ja) 二輪車用のフレーム
WO1999035028A1 (en) Motorcycle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hub
CN102039968B (zh) 骑跨型轮式车辆及其框架
US4723785A (en) Front suspension for a vehicle
TWI752631B (zh) 車體骨架之製造方法
JP2002302086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
CN101472787B (zh) 骑跨型轮式车辆及其框架
KR100489773B1 (ko) 자동 이륜차용 차체 프레임 구조
CN101544183B (zh) 消音器固定支架和包括该消音器固定支架的跨乘式车辆
CN1607144B (zh) 转向手柄的手柄罩构造
CN112644634B (zh) 骑乘式车辆
JP2018111409A (ja) 車両の操舵輪支持構造
EP2500251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3183084B (zh) 骑乘型车辆
CN215475512U (zh) 跨骑型车辆
JP59050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ットペダル構造
WO2023170701A1 (en) A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