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2480A -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2480A
TW201932480A TW108101678A TW108101678A TW201932480A TW 201932480 A TW201932480 A TW 201932480A TW 108101678 A TW108101678 A TW 108101678A TW 108101678 A TW108101678 A TW 108101678A TW 201932480 A TW201932480 A TW 2019324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q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
amino acid
mut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1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6402B (zh
Inventor
安娜麗沙 安德森
羅伯特 當那德
麥可 佛林特
凱薩琳 傑森
那倫德 卡雅恩
泰利 米尼尼
賈斯汀 莫倫
馬克 羅朋
曼尼德 希胡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惠氏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惠氏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惠氏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2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4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19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bacteria
    • C07K14/33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bacteria from Clostridium (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02Bacterial antigens
    • A61K39/08Clostridium, e.g. Clostridium tetan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02Bacterial antigens
    • A61K39/085Staphylococc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40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bac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 C07K16/1267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 C07K16/128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from Clostridium (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4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karyotic hosts other than E. coli, e.g. Lactobacillus, Micromonospor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0Transferases (2.)
    • C12N9/1048Glycosyltransferases (2.4)
    • C12N9/1051Hexosyltransferases (2.4.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99Enzyme inactivation by chemical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3Crossreactivity, e.g. for species or epitope, or lack of said crossre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及/或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各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包含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該等突變毒素可另包含至少一個經化學交聯之胺基酸。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與該免疫原性組成物結合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關於編碼前述任一者之經分離之核苷酸序列,及使用前述組成物之任一者之方法。

Description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相關申請案的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1年4月22日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號61/478,474及2011年4月25日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號61/478,899之權益。前述申請案之完整內容藉此以參照方式整體納入本文。
本發明關於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難養芽胞梭菌(C.difficile)係一種革蘭氏陽性厭氧細菌,其與人類胃腸疾病有關。當自然腸道菌叢因為抗生素之治療而減少時,難養芽胞梭菌之定殖通常發生於結腸。經由分泌難養芽胞梭菌之主要毒性因子糖基化毒素A及毒素B(分子量分別為308及270kDa),此感染可導致抗生 素相關性下痢及有時導致偽膜性結腸炎。
毒素A及毒素B係分別由位於19kb之致病性基因座(PaLoc)內之基因tcdAtcdB 編碼。非致病性難養芽胞梭菌株之此基因座則由替代性115鹼基對之序列取代。
毒素A及毒素B二者皆為強力之細胞毒素。這些蛋白質係失活Rho/Rac/Ras家族之小GTP酶的同源性糖基轉移酶。該產生之傳訊擾亂造成細胞-細胞連接喪失、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失調及/或細胞凋亡,導致與難養芽胞梭菌感染(CDI)有關之嚴重分泌性腹瀉。
過去十年間,醫院、養護院及其他長期照護機構爆發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次數及嚴重性大幅增加。疫情升溫之關鍵因素包括出現超級毒性致病株、增加使用抗生素、偵測方法進步及健康照護機構增加氣載孢子之暴露。
咪唑尼達(metronidazole)及萬古黴素代表目前接受之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CDAD)之標準抗生素治療。然而,大約20%接受該治療之病患在第一次CDI發病後經歷感染復發,高達大約50%之該些病患經歷另外多次復發。治療復發係非常困難之挑戰,大部分復發通常發生在前次發病之一個月內。
因此,有需要能防備難養芽胞梭菌之免疫原性及/或治療性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本發明提供以下及其他目標。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A包含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在一實施態樣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包含至少一個經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甲醛、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或EDC與NHS之組合化學交聯。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係由各自之抗毒素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識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展現降低之細胞毒性。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A包含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該糖基轉移酶 結構域包含SEQ ID NO:29且在位置285及287具有胺基酸取代,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2且在位置158具有胺基酸取代,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該突變毒素A包括SEQ ID NO:4,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免疫原性組成物,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或SEQ ID NO:8。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B包含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包含經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B包含糖基 轉移酶結構域及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1且在位置286及288具有胺基酸取代,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3且在位置155具有胺基酸取代,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該突變毒素B包括SEQ ID NO:6,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及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該突變毒素A包括SEQ ID NO:4,該突變毒素B包括SEQ ID NO:6,其中該等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關於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該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包括編碼前述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任一者之多核苷酸,其中該細胞缺乏編碼毒素之內源性多核苷酸。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該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對包含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對該哺乳動物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 A及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B,該突變毒素A包括SEQ ID NO:4,該突變毒素B包括SEQ ID NO:6,其中該等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甲醛交聯。
在另一態樣中,治療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方法包含對該哺乳動物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A及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B,該突變毒素A包括SEQ ID NO:4,該突變毒素B包括SEQ ID NO:6,其中該等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及/或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交聯。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誘導哺乳動物之抗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免疫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對該哺乳動物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A及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B,該突變毒素A包括SEQ ID NO:4,該突變毒素B包括SEQ ID NO:6,其中該等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甲醛交聯。
在另一態樣中,誘導免疫反應以對抗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方法包含對該哺乳動物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A及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B,該突變毒素A包括SEQ ID NO:4,該突變毒素B包括SEQ ID NO:6,其中該等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1-乙基-3- (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及/或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交聯。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治療方法或誘導免疫反應之方法係於有需要治療或誘導免疫反應之哺乳動物實施。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治療方法或誘導免疫反應之方法包括具有復發性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哺乳動物。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治療方法或誘導免疫反應之方法包括非經腸投予該組成物。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治療方法或誘導免疫反應之方法包括免疫原性組成物,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另包含佐劑。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佐劑包括氫氧化鋁膠及CpG寡核苷酸。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佐劑包括ISCOMATRIX。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至少一個側鏈或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至少一個側鏈係經甘胺酸化學修飾。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括: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括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β-丙胺酸基團。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含與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與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 甘胺酸基團。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含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之第二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甘胺酸基團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具有至少約100μg/ml之EC50
在一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經分離之多肽,及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等多肽具有至少一個經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含下列之至少一者:a)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至少一個β-丙胺酸基團,b)在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與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c)在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與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具有至少約100μg/ml之EC50
在一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經分離之多肽,及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經分離之多肽,且a)其中SEQ ID NO:4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及b)其中SEQ ID NO:6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中之SEQ ID NO:4之第二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且其中SEQ ID NO:6之第二離胺酸殘基係與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中之該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多肽的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甘胺酸基團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中之該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多肽的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甘胺酸基團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具有至少約100μg/ml之EC50
在一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具有如SEQ ID NO:8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肽及具有如SEQ ID NO:8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肽,其中各多肽包含:a)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b)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c)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β-丙胺酸基團,及d)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甘胺酸基團。
序列簡單說明
SEQ ID NO: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630野生型毒素A(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630野生型毒素B(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闡述突變TcdA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1在位置285及287具有突變。
SEQ ID NO:4闡述突變TcdA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1在位置285、287及700具有突變。
SEQ ID NO:5闡述突變TcdB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2在位置286及288具有突變。
SEQ ID NO:6闡述突變TcdB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2在位置286、288及698具有突變。
SEQ ID NO:7闡述突變TcdA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1在位置269、272、285、287、460、462及700具有突變。
SEQ ID NO:8闡述突變TcdB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2在位置270、273、286、288、461、463及698具有突變。
SEQ ID NO:9闡述編碼難養芽胞梭菌630野生型毒素A(TcdA)之DNA序列。
SEQ ID NO:10闡述編碼難養芽胞梭菌630野生型毒素B(TcdB)之DNA序列。
SEQ ID NO:11闡述編碼SEQ ID NO:3之DNA序列。
SEQ ID NO:12闡述編碼SEQ ID NO:4之DNA序列。
SEQ ID NO:13闡述編碼SEQ ID NO:5之DNA序列。
SEQ ID NO:14闡述編碼SEQ ID NO:6之DNA序列。
SEQ ID NO:1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R20291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闡述編碼SEQ ID NO:15之DNA序列。
SEQ ID NO:1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CD196野生型TcdA之 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8闡述編碼SEQ ID NO:17之DNA序列。
SEQ ID NO:1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0闡述編碼SEQ ID NO:19之DNA序列。
SEQ ID NO:2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R20291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2闡述編碼SEQ ID NO:21之DNA序列。
SEQ ID NO:2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CD196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4闡述編碼SEQ ID NO:23之DNA序列。
SEQ ID NO:2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6闡述編碼SEQ ID NO:25之DNA序列。
SEQ ID NO:27闡述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之致病性基因座之DNA序列。
SEQ ID NO:28闡述SEQ ID NO:1之殘基101至29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9闡述SEQ ID NO:1之殘基1至54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0闡述SEQ ID NO:2之殘基101至29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1闡述SEQ ID NO:2之殘基1至54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2闡述SEQ ID NO:1之殘基543至809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3闡述SEQ ID NO:2之殘基544至767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4闡述突變TcdA之胺基酸序列,其中殘基101、269、272、285、287、460、462、541、542、543、589、655及700可為任何胺基酸。
SEQ ID NO:35闡述突變TcdB之胺基酸序列,其中殘基102、270、273、286、288、384、461、463、520、543、544、587、600、653、698及751可為任何胺基酸。
SEQ ID NO:3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A3-25 mAb)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A3-25 mAb)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A3-25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1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3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A3-25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4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A3-25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4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A3-25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1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4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A3-25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4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A3-25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44闡述編碼SEQ ID NO:3之DNA序列。
SEQ ID NO:45闡述編碼SEQ ID NO:4之DNA序列。
SEQ ID NO:46闡述編碼SEQ ID NO:5之DNA序列。
SEQ ID NO:47闡述編碼SEQ ID NO:6之DNA序列。
SEQ ID NO:48闡述免疫刺激性寡核苷酸ODN CpG 24555之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信號肽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1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恆定區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信號肽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1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信號肽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1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恆定區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信號肽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1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信號肽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1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CDR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重鏈可變區的恆定區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信號肽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1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8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2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8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輕鏈可變區的CDR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82闡述突變TcdB之胺基酸序列,其中在位置102、270、273、286、288、384、461、463、520、543、544、587、600、653、698及751之殘基可為任何胺基酸。
SEQ ID NO:83闡述突變TcdA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1在位置269、272、285、287、460、462及700具有突變,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係不存在。
SEQ ID NO:8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1在位置285、287及700具有突變,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係不存在。
SEQ ID NO:8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2在位置270、273、286、288、461、463及698具有突變,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係不存在。
SEQ ID NO:8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胺基酸序列,其相較於SEQ ID NO:2在位置286、288及698具有突變,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係不存在。
SEQ ID NO:8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013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8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111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8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118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205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206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022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088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283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325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359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6017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070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9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217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302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816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838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858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886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8222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9078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9087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9141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0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9292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013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111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118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205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4206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022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088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283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325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1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5359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6017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6376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070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217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302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816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838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858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7886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8222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9078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9087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9141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2009292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14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15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20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23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27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29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46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14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15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20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23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27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29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46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01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02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03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04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70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75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77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81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117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131野生型TcdA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8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01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59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02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0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03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1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04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2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70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3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75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4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77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5闡述難養芽胞梭菌081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6闡述難養芽胞梭菌117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67闡述難養芽胞梭菌131野生型TcdB之胺基酸序列。
本發明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發明人意外發現(除其它者外)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及毒素B及彼等之方法。該等突變毒素之部分特徵在於彼等相較於個別毒素之野生形式具有免疫原性及展現減少之細胞毒性。本發明亦關於彼等之免疫原性部分、彼等之生物相等物及包括編碼任何前述物之核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核苷酸。
此處描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未預期地顯示誘導防備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新穎中和抗體之能力,它們可能具有授予主動及/或被動保護以防備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能力。該等新穎抗體以毒素A及毒素B之不同表位為目標。本發明人進一步發現至少二種該等中和單株抗體之組合可展現未預期之協同效應以分別於試管內中和毒素A及毒素B。
相較於未投予此處所述之發明組成物之哺乳動物,該組成物可被用於哺乳動物以治療、預防、降低風險、降低發生率、降低嚴重性及/或延緩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CDAD)、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之發生。
另外,本發明人發現可穩定表現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及毒素B之重組不生孢子之難養芽胞梭菌細胞及用於產製該細胞之新穎方法。
免疫原性組成物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 素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包含在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具有至少一個突變及在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胺基酸序列。
此處使用之用語「野生型」係指在天然發現之形式。舉例來說,野生型多肽或多核苷酸序列係存在於可自天然來源分離之有機體中之序列,該序列尚未經人為操作之故意改質。本發明亦關於包括編碼任何前述物之核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核苷酸。此外,本發明關於使用任何前述之組成物以治療、預防、降低風險、降低嚴重性、降低發生率及/或延緩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之發生(相較於未投予此處所述之發明組成物之哺乳動物),同時關於製備該等組成物之方法。
此處使用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或「免疫原」係指在投予該組成物之哺乳動物體內誘發免疫反應之組成物。
「免疫反應」係指在接受者病患體內發展出對抗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有益體液性(抗體媒介性)及/或細胞性(由抗原特異性T細胞或彼等之分泌產物媒介)之反應。該免疫反應可為體液性、細胞性或二者兼具。
該免疫反應可為藉由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免疫原)所誘導之主動反應。或者,該免疫反應可為藉由投予抗體或經初免之T細胞所誘導之被動反應。
體液性(抗體媒介性)免疫反應之存在可藉由例如該領 域已知之細胞基底試驗測定,諸如中和抗體試驗、ELISA等。
細胞性免疫反應通常係由多肽表位聯合第一型或第二型MHC分子之表現誘導,以活化抗原特異性CD4+T輔助細胞及/或CD8+細胞毒性T細胞。該反應亦可能涉及單核球、巨噬細胞、NK細胞、嗜鹼性球、樹突細胞、星狀細胞、小神經膠質細胞、嗜酸性球或先天免疫之其他成份之活化。細胞媒介性免疫反應之存在可藉由該領域已知之增生試驗(CD4+T細胞)或CTL(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試驗測定。
在一實施態樣中,免疫原性組成物係疫苗組成物。此處使用之「疫苗組成物」係指在投予該組成物之哺乳動物體內誘發免疫反應之組成物。該疫苗組成物可能保護該經免疫之哺乳動物以防備後續藉由免疫劑或免疫性交叉反應劑之挑戰。保護可為完全或部分,相較於在相同條件下未經疫苗接種之哺乳動物在症狀或感染方面之減少。
此處描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係交叉反應性,意指具有能誘發對另一種與該組成物之來源菌株不同之難養芽胞梭菌菌株所產生之毒素有效之免疫反應(例如體液性免疫反應)之特性。舉例來說,此處所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例如源自難養芽胞梭菌630)可能誘發可與多種難養芽胞梭菌菌株產生之毒素(例如由難養芽胞梭菌R20291及VPI10463產生之毒素)結合之交叉反應性抗體。見例如實施例37。交叉反應性表示細菌免疫原之交叉保護性,反之亦然。
此處使用之用語「交叉保護性」係指由免疫原性組成物誘導免疫反應以預防或減弱該相同屬中之不同細菌菌株或菌種感染之能力。舉例來說,此處所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例如源自難養芽胞梭菌630)可能誘導哺乳動物之有效免疫反應,以減弱由其他非630之菌株(例如難養芽胞梭菌R20291)於該哺乳動物造成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及/或難養芽胞梭菌疾病。
可被免疫原性組成物或免疫原誘發免疫反應之示範性哺乳動物包括任何哺乳動物,諸如舉例來說小鼠、倉鼠、靈長動物及人。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或免疫原誘發經投予該組成物之人的免疫反應。
如上所述,毒素A(TcdA)及毒素B(TcdB)係失活Rho/Rac/Ras家族之小GTP酶的同源性糖基轉移酶。TcdA及TcdB對哺乳動物標靶細胞之作用依賴多步驟機轉,包括受體媒介性胞飲作用、膜轉位、自體蛋白水解處理及GTP酶之單糖基化。許多這些功能活性已被歸因於該等毒素之一級序列中之不同區域,且這些毒素已被造影以顯示這些分子在結構上之相似性。
TcdA之野生型基因具有大約8130個核苷酸,其編碼推導分子量大約308kDa,具有約2710個胺基酸之蛋白質。此處使用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源自任何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菌株之難養芽胞梭菌TcdA。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可能包括與SEQ ID NO:1(全長)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 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一致性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胺基酸序列,其中二者藉由諸如程式GAP或BESTFIT使用預設缺口權重進行最佳排比。
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630之TcdA的野生型胺基酸序列(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YP_001087137.1及/或CAJ67494.1)。難養芽胞梭菌630係該領域中已知之PCR核糖型012株。SEQ ID NO:9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630之TcdA的野生型基因,其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NC_009089.1。
另一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實例包括如SEQ ID NO:15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R20291之TcdA的野生型胺基酸序列(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YP_003217088.1)。難養芽胞梭菌R20291係該領域中已知之超毒性株及PCR核糖型027株。源自難養芽胞梭菌R20291之TcdA的胺基酸序列與SEQ ID NO:1具有大約98%之一致性。SEQ ID NO:16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R20291之TcdA的野生型基因,其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NC_013316.1。
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其他實例包括如SEQ ID NO:17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CD196之TcdA的野生型胺基酸序列(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CBA61156.1)。CD196係源自最近加拿大爆發之菌 株,其係該領域已知之PCR核糖型027株。源自難養芽胞梭菌CD196之TcdA的胺基酸序列與SEQ ID NO:1具有大約98%之一致性,且與源自難養芽胞梭菌R20291之TcdA具有大約100%之一致性。SEQ ID NO:18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CD196之TcdA的野生型基因,其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FN538970.1。
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胺基酸序列的其他實例包括SEQ ID NO:19,其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之TcdA的野生型胺基酸序列(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CAA63564.1)。源自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之TcdA的胺基酸序列與SEQ ID NO:1具有大約100%(99.8%)之一致性。SEQ ID NO:20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之TcdA的野生型基因,其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X92982.1。
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其他實例包括得自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菌株的TcdA。本發明之發明人發現,得自CDC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的TcdA之胺基酸序列當與SEQ ID NO:1(源自難養芽胞梭菌630之TcdA)最佳排比時,包括與SEQ ID NO:1之胺基酸殘基1至821至少約99.3%至100%之一致性。見表1。
本發明之發明人亦發現,源自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TcdA之胺基酸序列當與SEQ ID NO:1最佳排比時(例如全長序列與SEQ ID NO:1最佳排比),可能包括至少約 90%、91%、92%、93%、94%、95%、96%、97%、98%、99%至約100%之一致性。
表1:得自CDC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及源自各別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TcdA的胺基酸殘基1至821與SEQ ID NO:1之胺基酸殘基1至821最佳排比時之一致性百分比。
因此,在一實施態樣中,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胺基酸序列包括至少約500、600、700或800個連續殘基之序列,當藉由諸如程式GAP或BESTFIT使用預設缺口 權重進行最佳排比時,其與SEQ ID NO:1之殘基1至900之間相同長度之序列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之一致性。實例包括上述菌株(例如R20291、CD196等)及該些表1所列之菌株。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當最佳排比時,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胺基酸序列包括與選自SEQ ID NO:87至109之任何序列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較佳約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一致性之序列。見表1-a。
TcdB之野生型基因具有大約7098個核苷酸,其編碼推導分子量大約270kDa,具有約2366個胺基酸之蛋白 質。此處使用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源自任何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菌株之難養芽胞梭菌TcdB。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可能包括與SEQ ID NO:2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一致性之野生型胺基酸序列,其中二者藉由諸如程式GAP或BESTFIT使用預設缺口權重進行最佳排比。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如SEQ ID NO:2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630之TcdB的野生型胺基酸序列(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YP_001087135.1及/或CAJ67492)。SEQ ID NO:10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630之TcdB的野生型基因,其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NC_009089.1。
另一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實例包括如SEQ ID NO:21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R20291之TcdB的野生型胺基酸序列(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YP_003217086.1及/或CBE02479.1)。源自難養芽胞梭菌R20291之TcdB的胺基酸序列與SEQ ID NO:2具有大約92%之一致性。SEQ ID NO:22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R20291之TcdB的野生型基因,其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NC_013316.1。
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其他實例包括如SEQ ID NO:23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CD196之TcdB的野生型胺基酸序列(亦揭示於GenBank 編號YP_003213639.1及/或CBA61153.1)。SEQ ID NO:24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CD196之TcdB的野生型基因,其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NC_013315.1。源自難養芽胞梭菌CD196之TcdB的胺基酸序列與SEQ ID NO:2具有大約92%之一致性。
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胺基酸序列的其他實例包括SEQ ID NO:25,其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之TcdB的野生型胺基酸序列(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P18177及/或CAA37298)。源自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之TcdB的胺基酸序列與SEQ ID NO:2具有100%之一致性。SEQ ID NO:26描述源自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之TcdB的野生型基因,其亦揭示於GenBank編號X53138.1。
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其他實例包括得自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菌株的TcdB。本發明之發明人發現,得自CDC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的TcdB之胺基酸序列當與SEQ ID NO:2(源自難養芽胞梭菌630之TcdB)最佳排比時,包括與SEQ ID NO:2之胺基酸殘基1至821至少約96%至100%之一致性。見表2。
表2:得自CDC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及源自各別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TcdB的胺基酸殘基1至821與SEQ ID NO:2之胺基酸殘基1至821最佳排比時之一致性%。
因此,在一實施態樣中,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胺基酸序列包括至少約500、600、700或800個連續殘基之序列,當藉由諸如程式GAP或BESTFIT使用預設缺口權重進行最佳排比時,其與SEQ ID NO:2之殘基1至900之間相同長度之序列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較佳約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之一致性。實例包括上述菌株(例如R20291、CD196等)及該些表2所列之菌株。在另一實施態樣中,當最佳排比時,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胺基酸序列包括與選自SEQ ID NO:110至133之任 何序列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較佳約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一致性之序列。見表2-a。
毒素A及B之基因(tcdAtcdB )係19.6-kb基因座(致病性基因座,PaLoc)之一部分,該基因座包括3個其他小開放閱讀框(ORF)tcdDtcdEtcdC ,可能被認為與毒性有關。已知PaLoc在產毒性菌株中穩定且具有保守性。其存在於到目前為止所分析之所有產毒性毒株中之相同染色體嵌入位點。在非產毒性菌株中,該致病性基因座(PaLoc)並不存在。因此,此處所述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特徵係致病性基因座之存在。此處所述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另一較佳特徵係產製TcdA及TcdB二者。
在一實施態樣中,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係具有致病性基因座之菌株,該致病性基因座與難養芽胞梭菌630或VPI10463之致病性基因座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之一致性。難養芽胞梭菌VPI10463之總致病性基因座序列係以序列編號X92982登記於EMBL資料庫,亦如SEQ ID NO:26所示。與參考菌株VPI10463具有相同PaLoc之菌株被稱為毒素型0。毒素型I-VII、IX、XII-XV及XVIII-XXIV之菌株產製TcdA及TcdB二者,雖然彼等之毒素基因有所不同。
該等毒素之N端係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之所在位置。該等毒素之糖基轉移酶活性係與該等毒素之細胞毒性功能有關。雖然不受機轉或理論之束縛,但一般認為二種毒素之糖基轉移酶活性催化Rho/Rac/Ras超家族之小GTP結合蛋白質之單糖基化。在糖基化這些GTP結合蛋白後,細胞生理學被劇烈改變,導致受到該等毒素感染之宿主細胞的結構完整性喪失及擾亂必要傳訊途徑。Asp-Xaa-Asp(DXD)模體涉及錳、尿苷二磷酸(UDP)及葡萄糖之結合,其係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之典型特徵。雖然不受機轉或理論之束縛,一般認為對酶催化活性重要之殘基(諸如DXD模體)在源自已知之「歷史」菌株諸如630之TcdB與源自超毒性菌株諸如R20291之TcdB之間並無差異。該DXD模體係位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殘基285至287(根據SEQ ID NO:1之標號)及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殘基 286至288(根據SEQ ID NO:2之編號)。
整體排比演算法(例如序列分析程式)係該領域已知,可被用於最佳排比二或多個胺基酸毒素序列以決定該毒素是否包括特定特徵模體(例如在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中之DXD、在下述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中之DHC等)。該經最佳排比之序列係與各別參考序列比較(例如TcdA之SEQ ID NO:1或TcdB之SEQ ID NO:2)以決定特徵模體之存在。「最佳排比」係指給予最高一致性百分比分數之排比。該排比可利用已知之序列分析程式進行。在一實施態樣中,在預設參數下之CLUSTAL排比(諸如CLUSTALW)係藉由比較查詢序列與參考序列以用於識別適當之野生型毒素。保守性胺基酸殘基之相對編號係根據該參考胺基酸序列之殘基編號以了解該經排比之序列中之小插入或刪除(舉例來說五個胺基酸或更少)。
此處所使用之用語「根據...編號」係指當給定胺基酸或多核苷酸序列與參考序列比較時該參考序列之殘基之編號。換言之,給定聚合物之編號或殘基位置係依照參考序列命名,而非依照該殘基在該給定胺基酸或多核苷酸序列內之實際數字位置。
舉例來說,給定胺基酸序列(諸如超毒性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胺基酸序列)若有需要可藉由導入缺口以與參考序列(例如舉例來說歷史性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例如630之胺基酸序列)排比,以最佳化該二個序列間之殘基匹配。在這些情況下,雖然缺口存在,該給定胺基酸或 多核苷酸序列中之殘基的編號係依照其所排比之參考序列編號。此處所使用之「參考序列」係指用來作為序列比較基準之已經定義之序列。
除非另外聲明,所有此處對於TcdA之胺基酸位置之指涉係指SEQ ID NO:1之編號。除非另外聲明,所有此處對於TcdB之胺基酸位置之指涉係指SEQ ID NO:2之編號。
此處所使用之TcdA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可能始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例如SEQ ID NO:1之示範性殘基1、101或102,且可能終於示範性殘基542、516或293。任何最小殘基位置可與介於TcdA之殘基1至542之間的最大殘基位置組合以定義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之序列,只要其中包含DXD模體區域。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該TcdA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括SEQ ID NO:27,該序列與SEQ ID NO:1之殘基101至293一致,且其包括DXD模體區域。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TcdA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括SEQ ID NO:28,該序列與SEQ ID NO:1之殘基1至542一致。
此處所使用之TcdB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可能始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例如SEQ ID NO:2之示範性殘基1、101或102,且可能終於示範性殘基543、516或293。任何最小殘基位置可與介於TcdB之殘基1至543之間的最大殘基位置組合以定義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之序列,只要其中包含DXD模體區域。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 中,該TcdB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括SEQ ID NO:29,該序列與SEQ ID NO:2之殘基101至293一致,且其包括DXD模體區域。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TcdB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括SEQ ID NO:30,該序列與SEQ ID NO:2之殘基1至543一致。
雖然不受理論或機轉之限制,一般認為TcdA及/或TcdB之N端係藉由自體蛋白水解處理切割以使糖基轉移酶結構域被轉位及釋放至宿主細胞之胞質,在該處其與Rac/Ras/Rho GTP酶交互作用。研究顯示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在L542及S543之間被切割。研究顯示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在L543及G544之間被切割。
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係與毒素之自催化性蛋白水解活性有關。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係位於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之下游,其特徵為酶催化性三體天冬胺酸、組胺酸及半胱胺酸(DHC),例如野生型TcdA之D589、H655及C700,野生型TcdB之D587、H653及C698。雖然不受機轉或理論之束縛,一般認為該酶催化性三體在源自「歷史」菌株諸如630之毒素與源自超毒性菌株諸如R20291之TcdB之間具有保守性。
此處所使用之TcdA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可能始於野生型TcdA例如SEQ ID NO:1之示範性殘基543,且可能終於示範性殘基809、769、768或767。任何最小殘基位置可與介於野生型TcdA之殘基543至809之間的最大殘基位置組合以定義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之序列,只 要其中包含酶催化性三體DHC模體區域。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TcdA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括SEQ ID NO:32,其具有位於SEQ ID NO:32之殘基47、113及158之DHC模體區域,其分別對應根據SEQ ID NO:1編號之野生型TcdA之D589、H655及C700。SEQ ID NO:32係與TcdA SEQ ID NO:1之殘基543至809一致。
此處所使用之TcdB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可能始於野生型TcdB例如SEQ ID NO:2之示範性殘基544,且可能終於示範性殘基801、767、755或700。任何最小殘基位置可與介於野生型TcdB之殘基544至801之間的最大殘基位置組合以定義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之序列,只要其中包含酶催化性三體DHC模體區域。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TcdB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括SEQ ID NO:33,其包括位於SEQ ID NO:33之殘基44、110及115之DHC模體區域,其分別對應根據SEQ ID NO:2編號之野生型TcdB之D587、H653及C698。SEQ ID NO:33係與TcdB SEQ ID NO:2之殘基544至767一致。在另一實施態樣中,TcdB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括TcdB SEQ ID NO:2之殘基544至801。
在本發明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此處所使用之用語「突變」係指展現與對應之野生型結構或序列不同之結構或序列之分子,例如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結構具有交聯,及/或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序列具有至少一個突變,其中序列藉由諸如程式GAP或 BESTFIT使用預設缺口權重進行最佳排比。此處使用之用語「突變」另包括展現與對應之野生型分子不同之功能特性(例如廢除糖基轉移酶及/或廢除半胱胺酸蛋白酶活性)之分子。
源自上述任何野生型菌株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可被用來做為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產製來源。較佳地,難養芽胞梭菌630係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產製來源。
突變可能涉及取代、刪除、截短或修飾通常位於該位置之野生型胺基酸殘基。較佳地,突變係非保守性胺基酸取代。本發明亦考慮包括編碼此處所述之任何突變毒素之核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核苷酸。
此處所使用之「非保守性」胺基酸取代係指利用下表3所示之一種類型的胺基酸交換另一種類型之胺基酸:
非保守性胺基酸取代之實例包括其中天冬胺酸殘基(Asp,D)被丙胺酸殘基(Ala,A)替代之取代。其他實例包括以天冬醯胺酸殘基(Asn,N)取代天冬胺酸殘基(Asp,D), 以丙胺酸殘基(Ala,A)取代精胺酸(Arg,R)、麩胺酸(Glu,E)、離胺酸(Lys,K)及/或組胺酸(His,H)殘基。
保守性取代係指利用例如表3所示之同類型之胺基酸之間的交換。
本發明之突變毒素可藉由該領域已知之用於製備突變之技術製備,諸如舉例來說定點突變形成、利用致突變原(例如UV光)之突變形成等。較佳地,使用定點突變形成。或者,可直接合成具有主題序列之核酸分子。該化學合成方法係該領域已知。
在本發明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包括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中之至少一個突變。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括至少二個突變。較佳地,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糖基轉移酶活性,該突變降低或廢除該毒素之糖基轉移酶活性。
TcdA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中可能發生突變之示範性胺基酸殘基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根據SEQ ID NO:1之編號包括下列至少一者或彼等之任何組合:W101、D269、R272、D285、D287、E460、R462、S541及L542。
TcdA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中之示範性突變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下列至少一者或彼等之任何組合:W101A、D269A、R272A、D285A、D287A、E460A、R462A、S541A及L542G。在較佳之實施態樣 中,TcdA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L542G突變。在另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TcdA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D285A及D287A突變。
TcdB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中可能發生突變之示範性胺基酸殘基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B根據SEQ ID NO:2之編號包括下列至少一者或彼等之任何組合:W102、D270、R273、D286、D288、N384、D461、K463、W520及L543。
TcdB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中之示範性突變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下列至少一者或彼等之任何組合:W102A、D270A、D270N、R273A、D286A、D288A、N384A、D461A、D461R、K463A、K463E、W520A及L543A。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TcdB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L543A。在另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TcdB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D286A及D288A突變。
上述之任何突變可能與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中之突變組合。在本發明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包括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中之至少一個突變。較佳地,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半胱胺酸蛋白酶活性,該突變降低或廢除該毒素之半胱胺酸蛋白酶活性。
TcdA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中可能發生突變之示範性胺基酸殘基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根據SEQ ID NO:1之編號包括下列至少一者或彼等之任何組合:S543、D589、H655及C700。TcdA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中之示範性突變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下列至少一者或彼等之任何組合:S543A、D589A、D589N、H655A及C700A。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TcdA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C700A突變。
TcdB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中可能發生突變之示範性胺基酸殘基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根據SEQ ID NO:2之編號包括下列至少一者或彼等之任何組合:G544、D587、H653及C698。TcdB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中之示範性突變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下列至少一者或彼等之任何組合:G544A、D587A、D587N、H653A及C698A。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TcdB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C698A突變。TcdB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中可能發生突變之額外胺基酸殘基相較於野生型TcdB包括:K600及/或R751。示範性突變包括K600E及/或R751E。
因此,本發明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包含具有突變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具有突變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
示範性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包括:包含在位置285及287具有胺基酸取代之SEQ ID NO:29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包含在位置158具有胺基酸取代之SEQ ID NO:32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舉例來說,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該起始之甲硫胺酸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包括如SEQ ID NO:8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
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的其他實例包括如SEQ ID NO:7所示之胺基酸序列,該序列相較於SEQ ID NO:1具有D269A、R272A、D285A、D287A、E460A、R462A及C700A突變,其中該起始之甲硫胺酸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包括如SEQ ID NO:83所示之胺基酸序列。
另一示範性突變TcdA包括SEQ ID NO:34,其中在位置101、269、272、285、287、460、462、541、542、543、589、655及700之殘基可為任何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展現減少或廢除之自體蛋白水解處理。舉例來說,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可能包括下列殘基中之一者之突變或任何彼等之組合:S541、L542及/或S543。較佳地,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 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下列突變中之至少一者或任何彼等之組合:S541A、L542G及S543A。
另一示範性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A包括S541A、L542、S543及C700突變。
示範性突變難養芽胞梭菌毒素B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B包括:包含在位置286及288具有胺基酸取代之SEQ ID NO:31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包含在位置155具有胺基酸取代之SEQ ID NO:33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舉例來說,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該起始之甲硫胺酸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包括如SEQ ID NO:8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
難養芽胞梭菌之TcdB的其他實例包括如SEQ ID NO:8所示之胺基酸序列,該序列相較於SEQ ID NO:2具有D270A、R273A、D286A、D288A、D461A、K463A及C698A突變。該SEQ ID NO:8中之初始甲硫胺酸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包括如SEQ ID NO:85所示之胺基酸序列。
另一示範性突變TcdB包括SEQ ID NO:35,其中在位置101、269、272、285、287、460、462、541、542、543、589、655及700之殘基可為任何胺基酸。
另一實例中,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相較於對應之 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可能包括在位置543及/或544之突變。較佳地,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L543及/或G544突變。更佳地,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L543G及/或G544A突變。
另一示範性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包括L543G、G544A及C698突變。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經分離之多肽,該經分離之多肽在如SEQ ID NO:2所定義之示範性突變難養芽胞梭菌毒素B之胺基酸殘基編號1至1500中之任何位置具有突變。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括介於SEQ ID NO:2之胺基酸殘基830至990之突變。示範性突變之位置包括如SEQ ID NO:2之編號之位置970及976。較佳地,介於殘基830至990之突變係取代。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突變係非保守性取代,其中天冬胺酸(D)及/或麩胺酸(E)胺基酸殘基係由在酸化時不被中和之胺基酸殘基取代,諸如舉例來說離胺酸(K)、精胺酸(R)及組胺酸(H)。示範性突變包括如定義突變難養芽胞梭菌毒素B之SEQ ID NO:2中之E970K、E970R、E970H、E976K、E976R及E976H。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經分離之多肽,該經分離之多肽在如SEQ ID NO:1所定義之示範性突變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之胺基酸殘基編號1至1500中之任何位置具有 突變。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括介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殘基832至992之突變。示範性突變之位置包括如SEQ ID NO:1之編號之位置972及978。較佳地,介於殘基832至992之突變係取代。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突變係非保守性取代,其中天冬胺酸(D)及/或麩胺酸(E)胺基酸殘基係由在酸化時不被中和之胺基酸殘基取代,諸如舉例來說離胺酸(K)、精胺酸(R)及組胺酸(H)。示範性突變包括如定義突變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之SEQ ID NO:1中之D972K、D972R、D972H、D978K、D978R及D978H。
本發明之多肽可能包括初始之甲硫胺酸殘基,在一些情況中其係宿主細胞媒介性過程之結果。根據例如在重組製備過程中使用之宿主細胞及/或宿主細胞之醱酵或生長條件,該領域已知的是由轉譯起始密碼子所編碼知N端甲硫胺酸可在轉譯後於細胞中自多肽移除,或者該N端甲硫胺酸可維持存在於該經分離之多肽。
因此,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一實施態樣中,SEQ ID NO:4之初始甲硫胺酸係不存在。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如SEQ ID NO:8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肽,該SEQ ID NO:84係與SEQ ID NO:4一致,但缺乏初始甲硫胺酸。
在另一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含如SEQ ID NO:6 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一實施態樣中,SEQ ID NO:6之初始甲硫胺酸係不存在。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如SEQ ID NO:8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肽,該SEQ ID NO:84係與SEQ ID NO:6一致,但缺乏初始甲硫胺酸。
在其他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含如SEQ ID NO:7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一實施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如SEQ ID NO:83所示之胺基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肽,該SEQ ID NO:83係與SEQ ID NO:7一致,但缺乏初始甲硫胺酸。在又一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含如SEQ ID NO:8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經分離之多肽包含如SEQ ID NO:85所示之胺基酸序列,該SEQ ID NO:85係與SEQ ID NO:8一致,但缺乏初始甲硫胺酸。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SEQ ID NO:4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SEQ ID NO: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SEQ ID NO:7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SEQ ID NO:8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 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SEQ ID NO:83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SEQ ID NO:84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SEQ ID NO:85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包含SEQ ID NO:8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
除了在哺乳動物產生免疫反應之外,此處描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亦具有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減少之細胞毒性。較佳地,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可安全地用於投予哺乳動物,且相較於各別野生型毒素之細胞毒性具有最小(例如減少約6-8 log10 )至無細胞毒性。
此處所使用之用語「細胞毒性」係該領域熟悉之用語,其係指相較於在相同狀況但細胞毒性劑不存在之相同細胞,出現細胞凋亡性細胞死亡及/或其中細胞之一或多種常見之生化或生物功能被異常破壞之狀態。毒性可為劑在例如細胞中或哺乳動物中造成50%細胞死亡所需之量(分別為EC50 或ED50 )或藉由該領域已知之其他方法定量。
顯示細胞毒性之試驗係該領域所知,諸如細胞變圓試驗(見例如Kuehne et al.Nature.2010 Oct 7;467(7316):711-3)。TcdA及TcdB之作用造成細胞變圓(例如喪失形態)及死亡,該現象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見到。見例如圖9。
該領域已知之其他示範性細胞毒性試驗包括關於經[14 C]葡萄萄標示之Ras的磷光影像之糖基化試驗(如 Busch et al.,J Biol Chem.1998 Jul 31;273(31):19566-72所述)及較佳地在以下實施例中描述之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其中EC50 係指免疫原性組成物之濃度,相較於該毒素不存在之相同條件下之相同細胞,該濃度對該細胞展現至少約50%之致細胞病變效應(CPE),該細胞較佳係人雙倍體纖維母細胞(例如IMR90細胞(ATCC CCL-186TM )。該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亦可能被用於評估組成物之濃度,相較於該毒素不存在之相同條件下之相同細胞,該濃度對該細胞抑制至少約50%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誘導之致細胞病變效應(CPE),該細胞較佳係人雙倍體纖維母細胞(例如IMR90細胞(ATCC CCL-186TM )。其他示範性細胞毒性試驗包括該些於Doern et al.,J Clin Microbiol.1992 Aug;30(8):2042-6中描述者。細胞毒性亦可藉由測量經毒素處理之細胞中之ATP量測定。舉例來說,可使用螢光素酶基底受質諸如CELLTITERGLO®(普羅麥加(Promega)公司),其發射之光以相對光單位(RLU)測量。在該試驗中,細胞存活性可能與細胞中之ATP量或RLU值成正比。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之細胞毒性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係減少至少約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倍或更多。見例如表20。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之細胞毒性相 較於在相同條件下之對應野生型毒素係減少至少約2-log10 、更佳約3-log10 、最佳約4-log10 或更多。舉例來說,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可能具有在標準致細胞病變效應試驗(CPE)中測量到約10-9 g/ml之EC50 值,相較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可能具有至少約10-12 g/ml之EC50 值。見例如以下實施例中之表7A、7B、8A及8B。
在又一實施態樣中,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細胞毒性具有藉由例如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如此處所述者)測量之至少約50μg/ml、100μg/ml、200μg/ml、300μg/ml、400μg/ml、500μg/ml、600μg/ml、700μg/ml、800μg/ml、900μg/ml、1000μg/ml或更高之EC50 。因此,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及突變毒素係生物安全地用於投予哺乳動物。
雖然不受機轉或理論之束縛,預期具有D285及D287突變之TcdA(相較於野生型TcdA)及具有D286及D288突變之TcdB(相較於野生型TcdB)的糖基轉移酶活性有所缺陷,因此無法誘導細胞病變效應。此外,在DHC模體具有突變之毒素被預期具有缺陷之自催化處理,因此不具有任何細胞毒性效應。
然而,本發明之發明人意外發現(除其它者外),具有SEQ ID NO:4之示範性突變TcdA及具有SEQ ID NO:6之示範性突變TcdB不預期地展現細胞毒性(儘管顯著低於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630毒素),雖然展現功能失調之糖基轉移酶活性及功能失調之半胱胺酸蛋白酶活性。不受機轉 或理論之束縛,該突變毒素被認為係經由新穎之機轉造成細胞毒性。然而,該具有SEQ ID NO:4之示範性突變TcdA及具有SEQ ID NO:6之示範性突變TcdB令人意外地具有免疫原性。見以下之實施例。
雖然野生型毒素之化學交聯可能造成無法使該毒素失活,但本發明人進一步發現,相較於缺乏化學交聯之相同突變毒素及相較於該對應之野生型毒素,化學交聯該突變毒素之至少一個胺基酸額外減少該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較佳地,該突變毒素在與化學交聯劑接觸前先經純化。
另外,雖然化學交聯劑可能會改變有用之表位,本發明之發明人意外發現,具有至少一個經化學交聯之胺基酸的經基因改質之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導致能誘發多重中和抗體或彼等之結合片段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因此,與中和抗體分子有關之表位在化學交聯後不預期地被保留。
化學交聯(此處亦稱為「化學失活」或「失活」)係一種藉由共價鍵化學聯結二或多個分子之過程。用語「交聯劑(crosslinking reagent、crosslinking agent及crosslinker)」係指能與肽、多肽及/或蛋白質上之特定官能基(一級胺、氫硫基、羧基、羰基等)反應及/或化學附著之分子。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分子可能包含二或多個反應端,該等反應端能與肽、多肽及/或蛋白質上之特定官能基(一級胺、氫硫基、羧基、羰基等)反應及/或化學附著。較佳地,該化學交聯劑係水溶性。在另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化學交聯劑係雜雙官能性交聯劑。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化學交 聯劑不是雙官能性交聯劑。化學交聯劑為該領域所知。
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交聯劑係零長度之交聯劑。「零長度」交聯劑係指將在二個分子之官能基之間媒介或產生直接交聯之交聯劑。舉例來說,在交聯二個多肽時,零長度交聯劑將導致在一多肽之胺基酸側鏈的羧基與另一多肽的胺基之間形成架橋或交聯,無外在物質之嵌入。零長度交聯劑可催化例如羥基與羧基基團之間的酯鍵形成及/或羧基與一級胺基基團之間的醯胺鍵形成。
適當之示範性化學交聯劑包括甲醛、福馬林、乙醛、丙醛、水溶性碳二醯亞胺(RN=C=NR’)(包括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鹽酸鹽、1-環己基-3-(2-嗎啉基-(4-乙基)碳二醯亞胺甲基對甲苯磺酸鹽(CMC)、N,N′-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DCC)、N,N′-二異丙基碳二醯亞胺(DIC)及彼等之衍生物)、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苯基乙二醛及/或UDP-二醛。
較佳地,該交聯劑係EDC。當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係經EDC化學修飾時(例如藉由使該多肽與EDC接觸),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a)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b)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c)在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與該多肽之N端之胺基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 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d)在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e)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f)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g)在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N端之胺基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h)在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見例如圖24及圖25。
「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係指存在於EDC反應期間之任何經分離之多肽。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係與該第一經分離之多肽具有相同序列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係與該第一經分離之多肽具有不同序列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選自(a)至(d)修飾中之至少二個修飾。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a)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b)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選自(a)至(d)修飾中之至少三個修飾。在仍其他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括(a)、(b)、(c) 及(d)修飾。
當超過一個突變多肽存在於EDC化學修飾期間,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形成之組成物包括任何(a)至(h)修飾中之至少一者。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選自(a)至(h)修飾中之至少二個修飾。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選自(a)至(h)修飾中之至少三個修飾。在又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選自(a)至(h)修飾中之至少四個修飾。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選自(a)至(h)修飾中各者之至少一者。
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形成之組成物包括(a)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b)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另包括(c)在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與該多肽之N端之胺基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d)在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
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形成之組成物包括(e)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f)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g)在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N端之胺基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h)在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 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
在其他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形成之組成物包括(a)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b)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e)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f)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第二經分離之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
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化學交聯劑包括甲醛,更佳地在無離胺酸存在下包含甲醛之劑。甘胺酸或其他具有一級胺之適當化合物可被用來做為交聯反應之淬熄劑。因此,在另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化學劑包括甲醛及使用甘胺酸。
在又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化學交聯劑包括EDC及NHS。如該領域所知,NHS可被包括於EDC偶合程序。然而,本發明之發明人意外地發現,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毒素、相較於經基因改質之突變毒素及相較於經EDC化學交聯之經基因改質之突變毒素,NHS可能有利於進一步降低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細胞毒性。見例如實施例22。因此,在不受機轉或理論之束縛下,具有與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β-丙胺酸基團之突變毒素多肽(例如由該突變毒素多肽、EDC及NHS之反應形成)可能有利於進一步降低該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相 較於例如其中β-丙胺酸基團不存在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野生型或突變)。
使用EDC及/或NHS亦可能包括使用甘胺酸或其他具有一級胺之適當化合物作為淬熄劑。任何具有一級胺之化合物可被用來做為淬熄劑,諸如甘胺酸甲基酯及丙胺酸。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淬熄化合物係非聚合性親水性一級胺。非聚合性親水性一級胺之實例包括例如胺基糖、胺基醇及胺基多元醇。非聚合性親水性一級胺之特定實例包括甘胺酸、乙醇胺、還原葡糖胺、胺功能化聚乙二醇及胺功能化乙二醇寡聚體。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具有至少一個經EDC及非聚合性親水性一級胺較佳地甘胺酸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的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該形成之甘胺酸加成物(例如源自經EDC、NHS處理及以甘胺酸淬熄之三個突變毒素之反應)可能有利於降低該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野生型毒素之細胞毒性。
在一實施態樣中,當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係經EDC及甘胺酸化學修飾時,該多肽包括至少一個修飾當該多肽係經EDC修飾(例如上述任何(a)至(h)修飾中之至少一者),及下列示範性修飾之至少一者:(i)與該多肽之C端之羧基連接之甘胺酸基團,(j)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甘胺酸基團,及(k)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甘胺酸基團。見例如圖24及圖25。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及/或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在另一實施態樣中,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7及/或SEQ ID NO:8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舉例來說,該至少一個胺基酸可藉由包括碳二醯亞胺之劑諸如EDC化學交聯。碳二醯亞胺可能在游離羧基(例如自天冬胺酸及/或麩胺酸之側鏈)與胺基(例如在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形成共價鍵以形成穩定之醯胺鍵。
在另一例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可藉由包括NHS之劑化學交聯。NHS酯活化之交聯劑可能與一級胺(例如各多肽鏈之N端及/或離胺酸殘基之側鏈)反應以產生醯胺鍵。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可藉由包括EDC及NHS之劑化學交聯。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包含至少一個經EDC及NHS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在另一實施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包含至少一個經EDC及NHS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在又一實施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具有如SEQ ID NO:84、SEQ ID NO:86、SEQ ID NO:83、SEQ ID NO:85、SEQ ID NO:7或SEQ ID NO:8所示之胺基酸序列。該多肽係經修飾,藉由使該多肽與EDC及NHS接觸。見例如圖24及圖25。
當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係藉由(例如接觸)EDC及NHS化學修飾時,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含至少一個修飾當該多肽係經EDC修飾(例如上述任何(a)至(h)修飾中之至少一者),及(l)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β-丙胺酸基團。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其中該多肽包括至少一個經EDC、NHS及非聚合性親水性一級胺較佳地甘胺酸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包含至少一個修飾當該多肽係經EDC修飾(例如上述任何(a)至(h)修飾中之至少一者)、至少一個修飾當該多肽係經甘胺酸修飾(例如上述任何(i)至(k)修飾中之至少一者),及(l)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β-丙胺酸基團。見例如圖24及圖25。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其中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之第二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及/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該多肽之「第二」離胺酸殘基包括不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之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該第二離胺酸殘基所連接之天冬胺酸之側鏈及/或麩胺酸之側鏈可能是該多肽之 天冬胺酸之側鏈及/或麩胺酸之側鏈以形成分子內交聯,或第二多肽之天冬胺酸之側鏈及/或麩胺酸之側鏈以形成分子間交聯。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多肽之至少一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及/或至少一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甘胺酸基團連接。與甘胺酸基團連接之天冬胺酸殘基及/或麩胺酸殘基不同時與離胺酸殘基連接。
在經化學交聯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的又一實例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可能藉由包括甲醛之劑化學交聯。甲醛可能與N端胺基酸殘基之胺基及精胺酸、半胱胺酸、組胺酸及離胺酸之側鏈反應。甲醛及甘胺酸可能形成希夫鹼加成物,該希夫鹼加成物可能與一級N端胺基、精胺酸及酪胺酸殘基連接,及以較低程度與天冬醯胺酸、麩醯胺酸、組胺酸及色胺酸殘基連接。
若經化學交聯劑處理之毒素相較於在相同條件下未經處理之毒素具有以例如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或動物毒性所測量之較低毒性(例如減少約100%、99%、95%、90%、80%、75%、60%、50%、25%或10%之毒性),則該化學交聯劑被稱為減少該毒素之細胞毒性。
較佳地,該化學交聯劑減少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相較於在相同條件但無該化學交聯劑存在下之該突變毒素的細胞毒性至少減少約2-log10 、更佳地減少約3-log10 、最佳地減少約4-log10 或更多。若與野生型毒素比較,該化學交聯劑較佳地減少該突變毒素至少約5-log10 、約6-log10 、約7-log10 、約8-log10 或更多之細胞毒性。
在另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經化學失活之突變難養芽胞梭菌毒素展現藉由例如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諸如此處所述者)測量之高於或至少約50μg/ml、100μg/ml、200μg/ml、300μg/ml、400μg/ml、500μg/ml、600μg/ml、700μg/ml、800μg/ml、900μg/ml、1000μg/ml或更高之EC50 值。
使突變毒素與化學交聯劑接觸之反應條件係屬於該領域之技藝人士的專業範圍內,且該等條件可能視所使用之劑而異。然而,本發明之發明人意外發現用於使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多肽與化學交聯劑接觸之最佳反應條件,同時相較於該對應之野生型毒素保留該突變毒素之功能表位及降低細胞毒性。
較佳地,該反應條件係經選擇以用於使突變毒素與交聯劑接觸,其中該突變毒素具有最低濃度約0.5、0.75、1.0、1.25、1.5、1.75、2.0mg/ml至最高約3.0、2.5、2.0、1.5或1.25mg/ml。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用於該反應之突變毒素之適當濃度範圍。最佳地,該突變毒素具有約1.0至1.25mg/ml之反應濃度。
在一實施態樣中,用於反應中之劑具有最低濃度約1mM、2mM、3mM、4mM、5mM、10mM、15mM、20mM、30mM、40mM或50mM,及最高濃度約100mM、90mM、80mM、70mM、60mM或50mM。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用於該反應之化學劑之適當濃度範圍。
在其中該劑包括甲醛之較佳實施態樣中,該使用之濃度係較佳地介於約2mM至80mM之任何濃度,最佳約40mM。在其中該劑包括EDC之另一較佳實施態樣中,該使用之濃度係較佳地介於約1.3mM至約13mM之任何濃度,更佳約2mM至3mM,最佳約2.6mM。
該突變毒素與化學交聯劑接觸之示範性反應時間包括最短約0.5、1、2、3、4、5、6、12、24、36、48或60小時,最長約14天、12天、10天、7天、5天、3天、2天、1天或12小時。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之反應時間範圍。
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突變毒素與該化學交聯劑接觸之步驟發生一段足以使該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減少之時間,相較於當該交聯劑不存在時之相同突變毒素,該於標準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中之適當人細胞(例如IMR-90細胞)中測定之細胞毒性係經減少到至少約1000μg/ml之EC50 值。更佳地,該反應步驟之實施時間係該足以在適當人細胞中使該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減少到至少約1000μg/ml之EC50 值的時間之至少二倍,最佳地至少三倍或更長。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反應時間不超過約168小時(或7天)。
舉例來說,在其中該劑包括甲醛之實施態樣中,該突變毒素係較佳地與該劑接觸約12小時,該段時間係顯示為足以使該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減少之示範時間期間,相較於當該交聯劑不存在時之相同突變毒素, 該於標準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中之適當人細胞(例如IMR-90細胞)中測定之細胞毒性係經減少到至少約1000μg/ml之EC50 值。在更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反應進行約48小時,其為該足夠反應時間期間之至少約三倍。在該實施態樣中,該反應時間較佳地不超過約72小時。
在其中該劑包括EDC之另一實施態樣中,該突變毒素係較佳地與該劑接觸約0.5小時、更佳地至少約1小時或最佳地約2小時。在該實施態樣中,該反應時間較佳地不超過約6小時。
該突變毒素與化學交聯劑接觸時之示範性pH包括最低約pH 5.5、6.0、6.5、7.0或7.5,及最高約pH 8.5、8.0、7.5、7.0或6.5。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之pH範圍。較佳地,該反應發生於pH 6.5至7.5,最佳於pH 7.0。
該突變毒素與化學交聯劑接觸時之示範性溫度包括最低約2℃、4℃、10℃、20℃、25℃或37℃,及最高溫度約40℃、37℃、30℃、27℃、25℃或20℃。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之反應溫度範圍。較佳地,該反應發生於約20℃至30℃,最佳於約25℃。
上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能包括一種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A或B)。因此,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被盛裝於製劑或套組中之分開小瓶(例如一瓶用於盛裝包括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組成物,另一瓶用於盛裝包括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組成物)。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被 用於同時、依序或分開之用途。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上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能包括二種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A及B)。此處所述之任何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及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可能經組合成為免疫原性組成物。因此,該等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被組合在單一小瓶(例如包括含有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組成物及含有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組成物二者的單一小瓶)。較佳地,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及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
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SEQ ID NO:4及SEQ ID NO:6,其中SEQ ID NO:4及SEQ ID NO:6之各者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在另一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及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該突變毒素A包括SEQ ID NO:4或SEQ ID NO:7,該突變毒素B包括SEQ ID NO:6或SEQ ID NO:8,其中該等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選自SEQ ID NO:4、SEQ ID NO:84或SEQ ID NO:83之任何序列及選自SEQ ID NO:6、SEQ ID NO:86或SEQ ID NO:85之任何序列。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SEQ ID NO:84及包括SEQ ID NO:8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SEQ ID NO:83及包括SEQ ID NO:85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在另一實施態樣 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SEQ ID NO:84、SEQ ID NO:83、SEQ ID NO:86及SEQ ID NO:85。
應了解的是,任何本發明之組成物例如包括突變毒素A及/或突變毒素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可以不同比例或量組合以達治療效應。舉例來說,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及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可以介於0.1:10至10:0.1(A:B)之比例範圍存在於免疫原性組成物。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舉例來說,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及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可以介於0.1:10至10:0.1(B:A)之比例範圍存在於免疫原性組成物。在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比例係使該組成物包含突變TcdB之總量高於突變TcdA之總量。
在一態樣中,免疫原性組成物係能與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結合。較佳地,該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係如下描述者。在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免疫原性組成物係能與抗毒素A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結合,其中該抗毒素A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包含輕鏈可變區及重鏈可變區,該輕鏈可變區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6且該重鏈可變區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7。舉例來說,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能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SEQ ID NO:4或SEQ ID NO:7)。在另一例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能包括SEQ ID NO:84或SEQ ID NO:83。
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免疫原性組成物係能與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結合,其中該抗毒素B抗體 或彼之結合片段包含B8-26之輕鏈可變區及B8-26之重鏈可變區。舉例來說,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能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SEQ ID NO:6或SEQ ID NO:8)。在另一例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可能包括SEQ ID NO:86或SEQ ID NO:85。
重組細胞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細胞或彼之後代包括編碼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及/或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多核苷酸。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包括編碼多肽之核酸序列,當藉由諸如程式GAP或BESTFIT使用預設缺口權重進行最佳排比時,該多肽與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7或SEQ ID NO:8之任一者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之一致性。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包括編碼多肽之核酸序列,當藉由諸如程式GAP或BESTFIT使用預設缺口權重進行最佳排比時,該多肽與SEQ ID NO:84、SEQ ID NO:86、SEQ ID NO:83或SEQ ID NO:85之任一者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之一致性。
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包括核酸序列,當藉由諸如程式GAP或BESTFIT使用預設缺口權重進行最佳排比時,該核酸序列與SEQ ID NO:11、SEQ ID NO:12、SEQ ID NO:13、SEQ ID NO:14、SEQ ID NO:44、SEQ ID NO:45、SEQ ID NO:46或SEQ ID NO:47之任一者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之一致性。
該重組細胞可源自任何可用於重組產製本發明之多肽之細胞,例如原核細胞或真核細胞。較佳地,該重組細胞係源自任何適合用於表現超過約5000個、6000個、較佳約7000個及更佳約8000個核苷酸或更多個核苷酸之異源性核酸序列之細胞。該原核宿主細胞可為任何革蘭氏陰性或革蘭氏陽性細菌。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原核宿主細胞缺乏編碼毒素及/或孢子之內源性多核苷酸。
革蘭氏陰性細菌包括但不限於曲桿菌(Campylobacter)、大腸桿菌(E.coli)、黃桿菌屬(Flavobacterium)、細梭菌屬(Fusobacterium)、螺旋桿菌(Helicobacter)、泥桿菌(Ilyobacter)、奈瑟菌(Neisseria)、假單胞菌(Pseudomonas)、沙門氏菌(Salmonella)及尿黴漿菌(Ureaplasma)。舉例來說,該重組細胞可源自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10013762第[0201]至[0230]段所述之螢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細胞,其係以參照方式納入此處。
革蘭氏陽性細菌包括但不限於桿菌、芽胞梭菌、腸球菌、土芽胞桿菌(Geobacillus)、乳桿菌、乳球菌、海洋芽胞桿菌(Oceanobacillus)、葡萄球菌、鏈球菌及鏈黴菌屬。較佳地,該細胞係源自難養芽胞梭菌細胞。
本發明人識別缺乏編碼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內源性多核苷酸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缺乏內源性毒素A及B基因之菌株包括下列可得自美國菌種保存中心(ATCC)(維吉尼亞州馬納薩斯市(Manassas,VA))之菌株:難養芽胞梭菌1351(ATCC 43593TM )、難養芽胞梭菌3232(ATCC BAA-1801TM )、難養芽胞梭菌7322(ATCC 43601TM )、難養芽胞梭菌5036(ATCC 43603TM )、難養芽胞梭菌4811(ATCC 43602TM )及難養芽胞梭菌VPI 11186(ATCC 700057TM )。
因此,在一實施態樣中,該重組難養芽胞梭菌細胞係源自此處所述之菌株。較佳地,該重組難養芽胞梭菌細胞或彼之後代係源自難養芽胞梭菌1351、難養芽胞梭菌5036或難養芽胞梭菌VPI 11186。更佳地,該重組難養芽胞梭菌細胞或彼之後代係源自難養芽胞梭菌VPI 11186細胞。
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重組難養芽胞梭菌細胞或彼之後代的孢子形成基因係經失活。孢子可能具感染性、高度抗藥性且有助於難養芽胞梭菌於宿主體外之有氧環境中持續存活。孢子亦可能導致難養芽胞梭菌在抗微生物劑治療期間於宿主體內存活。因此,缺乏孢子形成基因之難養 芽胞梭菌細胞可用於生產安全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以供投予至哺乳動物。此外,使用該等細胞有利於製造期間之安全性,例如保護機構、未來產品及職員之安全性。
用於定向失活之孢子形成基因之實例包括尤其是spo0AspoIIEσ E σ G σ K 。較佳地,該spo0A 基因係經失活。
失活難養芽胞梭菌孢子形成基因之方法係該領域已知。舉例來說,孢子形成基因可藉由定向插入可選擇之標記(諸如抗生素抗藥性標記)加以失活。見例如Heap et al.,J Microbiol Methods.2010 Jan;80(1):49-55;Heap et al.,J.Microbiol.Methods,2007 Sept;70(3):452-464及Underwood et al.,J Bacteriol.2009 Dec;191(23):7296-305。亦見例如Minton et al.,WO2007/148091,標題名為「DNA分子及方法」之第33至66頁(其以參照方式整體納入此處),或對應之美國公開資料US 20110124109 A1第[00137]至[0227]段。
產製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方法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產製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方法。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方法包括在表現多肽之適當條件下培養如上所述之任何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方法包括在適當條件下培養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以表現編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多核苷酸,其中該細胞包含編碼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 素之多核苷酸,且其中該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包含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細胞缺乏編碼毒素之內源性多核苷酸。
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方法包括在適當條件下培養重組難養芽胞梭菌細胞或彼之後代以表現編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多核苷酸,其中該細胞包含編碼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多核苷酸,且該細胞缺乏編碼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內源性多核苷酸。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產製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使難養芽胞梭菌細胞與重組大腸桿菌細胞接觸,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細胞缺乏編碼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內源性多核苷酸且該大腸桿菌細胞包含編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多核苷酸;(b)在適當條件下培養該難養芽胞梭菌細胞及大腸桿菌細胞,以將該多核苷酸自該大腸桿菌轉移至該難養芽胞梭菌細胞;(c)篩選包含編碼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多核苷酸之難養芽胞梭菌細胞;(d)在表現該多核苷酸之適當條件下培養步驟(c)之難養芽胞梭菌細胞;及(e)分離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
在本發明之方法中,該重組大腸桿菌細胞包含編碼此處所述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異源性多核苷酸。該多核苷酸可為DNA或RNA。在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編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多核苷酸係經密碼子最佳 化以符合大腸桿菌之密碼子使用。用於密碼子最佳化多核苷酸之方法係該領域所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多核苷酸包括與如上述之編碼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多核苷酸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核酸序列。編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示範性多核苷酸包括SEQ ID NO:11、SEQ ID NO:12、SEQ ID NO:44及SEQ ID NO:45。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多核苷酸包括與如上述之編碼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多核苷酸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核酸序列。編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示範性多核苷酸包括SEQ ID NO:13、SEQ ID NO:14、SEQ ID NO:46及SEQ ID NO:47。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多核苷酸編碼SEQ ID NO:83、SEQ ID NO:84、SEQ ID NO:85或SEQ ID NO:86。
在一實施態樣中,包含異源性多核苷酸之大腸桿菌細胞係穩定包含該編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異源性多核苷酸的大腸桿菌細胞。示範性大腸桿菌細胞包括選自MAX Efficiency® Stb12TM 大腸桿菌勝任細胞(英維特基(Invitrogen)公司,加州卡斯巴德市(Carlsbad,CA))、One Shot® Stb13化學勝任大腸桿菌(Invitrogen,Carlsbad, CA)、ElectroMAXTM Stb14TM 大腸桿菌勝任細胞(Invitrogen)或大腸桿菌CA434之細胞。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大腸桿菌選殖宿主細胞不是DH5 α。更佳地,該大腸桿菌選殖宿主細胞係MAX Efficiency® Stb12TM E.coli勝任細胞。
本發明之方法另包含在適當條件下培養該難養芽胞梭菌細胞與該大腸桿菌細胞,以自該大腸桿菌細胞轉移該多核苷酸至該難養芽胞梭菌細胞,形成重組難養芽胞梭菌細胞之步驟。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培養條件係適合用於自該大腸桿菌細胞(捐贈者細胞)轉移該多核苷酸至該難養芽胞梭菌細胞(接受者細胞)且形成基因穩定之遺傳性。
最佳地,該培養條件係適合用於細菌接合,其係該領域所知。「接合」係指轉移多核苷酸之特定過程,其中多核苷酸(例如源自細菌性質體)之單方向性轉移發生在一個細菌細胞(即「捐贈者」)至另一細菌細胞(即「接受者」)。該接合過程涉及捐贈者細胞至接受者細胞之接觸。較佳地,該捐贈者大腸桿菌細胞係大腸桿菌CA434細胞。
用於自大腸桿菌細胞轉移多核苷酸至難養芽胞梭菌細胞之示範性適當(接合)條件包括在腦心浸液(BHI;歐克歐德(Oxoid)公司)或先德勒氏(Schaedlers)厭氧肉湯(SAB;Oxoid)中培養液態難養芽胞梭菌。在另一實施態樣中,固態難養芽胞梭菌培養可生長於新鮮血液洋菜膠(FBA)或BHI洋菜膠上。較佳地,難養芽胞梭菌係生長於37℃之厭氧環境(例如80% N2 ,10% CO2 及10% H2 [體積/體積])。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適當之條件包括使大腸桿菌在37℃有氧環境中生長於盧里亞-貝爾塔尼(Luria-Bertani)(LB)肉汁中或LB洋菜膠上。為了接合轉移至難養芽胞梭菌,示範性適當條件包括使大腸桿菌厭氧生長於FBA上。可包含抗生素於該液體及固體培養基如該領域所知。該等抗生素之實例包括環絲胺酸(250μg/ml)、頭孢甲氧黴素(cefoxitin)(8μg/ml)、氯黴素(12.5μg/ml)、甲碸氯黴素(thiamphenicol)(15μg/ml)及紅黴素(5μg/ml)。
本發明之方法另包含篩選該形成之包括編碼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多核苷酸之重組難養芽胞梭菌細胞之步驟。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重組難養芽胞梭菌細胞係源自該重組大腸桿菌細胞之編碼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多核苷酸經由接合之接受者。
本發明之方法包括在適當條件下培養該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以表現編碼該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多核苷酸之步驟,導致產製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供重組細胞表現該多核苷酸之適當條件包括適合用於生長難養芽胞梭菌細胞之培養條件,其係該領域所知。舉例來說,適當條件可能包括於腦心浸液(BHI,Oxoid)或Schaedlers厭氧肉湯(SAB,Oxoid)培養該難養芽胞梭菌轉形物。在另一實施態樣中,固態難養芽胞梭菌培養可生長於FBA或BHI洋菜膠上。較佳地,難養芽胞梭菌係生長於37℃之厭氧環境(例如80% N2 ,10% CO2 及10% H2 [體積/體積])。
在一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分離該形成之難 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步驟。自難養芽胞梭菌分離蛋白質之方法係該領域已知。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純化該形成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步驟。純化多肽之方法諸如層析係該領域已知。
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方法另包含使該經分離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與上述之化學交聯劑接觸之步驟。較佳地,該劑包括甲醛、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或EDC與NHS之組合。示範性反應條件係說明於上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中。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包括如此處所述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係由任何方法產製,較佳地由上述之任何方法產製。
抗體
令人意外地,上述之本發明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於活體內誘發新穎之抗體,顯示該等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各別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經保留之天然結構(例如經保留之抗原性表位)且該等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表為。經產製以拮抗源自一難養芽胞梭菌株之毒素的抗體可能能夠與另一難養芽胞梭菌株所產製之對應毒素結合。也就是說,該等抗體及彼等之結合片段可能具有「交叉反應性」,此用語係指與多種難養芽胞梭菌株所產製之毒素上的類似抗原性 部位反應之能力。交叉反應性亦包括抗體與不刺激彼之生產之抗原反應或結合之能力,即抗原與經產製以拮抗不同但類似之抗原的抗體之間的反應。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發明人意外發現對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具有中和效應之單株抗體及產製該單株抗體之方法。本發明之抗體可於試管內中和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細胞毒性、抑制難養芽胞梭菌毒素與哺乳動物細胞之結合及/或可中和難養芽胞梭菌毒素於活體內之腸毒性。本發明亦關於包括編碼任何前述物之核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核苷酸。此外,本發明關於使用任何前述之組成物以治療、預防、降低風險、降低嚴重性、降低發生率及/或延緩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之發生(相較於未投予此處所述之發明組成物之哺乳動物),同時關於製備該等組成物之方法。
本發明人進一步發現至少二種該等中和單株抗體之組合可展現未預期之協同效應以分別中和TcdA或TcdB。抗毒素抗體或彼等之結合片段可被用於抑制難養芽胞梭菌感染。
「抗體」係一種包括至少一個或二個重(H)鏈可變區(此處縮寫為VH)及至少一個或二個輕(L)鏈可變區(此處縮寫為VL)之蛋白質。該等VH及VL區可進一步再分成稱為「互補決定區(CDR)」之超變異區域,該等超變異區域之間係由較具保守性之稱為「架構區(FR)」之區域相隔。該架構區 及CDR之範圍係經精確定義(見Kabat,E.A.,et al.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Fifth Edition,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NIH Publication No.91-3242,1991,and Chothia,C.et al.,J.Mol.Biol.196:901-917,1987)。用語「抗體」包括IgA、IgG、IgE、IgD及IgM類型之完整免疫球蛋白(以及彼等之亞型),其中該等免疫球蛋白之輕鏈可為κ或λ類型。
抗體分子可為全長(例如IgG1或IgG4抗體)。該等抗體可為不同之同型,包括:IgG(例如IgG1、IgG2、IgG3、IgG4)、IgM、IgA1、IgA2、IgD或IgE。在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抗體係IgG同型,例如IgG1。在另一較佳實施態樣中,該抗體係IgE抗體。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分子包括此處使用之「抗原結合片段」或「結合片段」,該等用語係指可與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例如毒素A)特異性結合之抗體之部分。該結合片段舉例來說係其中一或多個免疫球蛋白鏈不是全長但與毒素特異性結合之分子。
由抗體之「結合片段」用語所涵蓋之結合部分之實例包括(i)Fab片段,由VL、VH、CL及CH1結構域組成之單價片段,(ii)F(ab′)2 片段,包含二個由絞鏈區之雙硫鍵連接之Fab片段的雙價片段,(iii)由VH及CH1結構域組成之Fd片段,(iv)由抗體之單臂的VL及VH結構域組成之Fv片段,(v)dAb片段(Ward et al.,Nature 341:544-546,1989),其係由VH結構域組成,及(vi)具有足夠之架 構以特異性結合之經分離之互補決定區(CDR),例如可變區之抗原結合部位。
輕鏈可變區之結合片段及重鏈可變區之結合片段(例如Fv片段之二個結構域VL及VH)可利用藉由使二者能形成單一蛋白鏈之合成性連接子之重組方法連接,其中該VL及VH區配對以形成單價分子(稱為單鏈Fv(scFv),見例如Bird et al.(1988)Science 242:423-426及Huston et al.(1988)Proc.Natl.Acad.Sci.USA 85:5879-5883)。該等單鏈抗體亦包含於該用語抗體之「結合片段」之內。這些抗體部分係利用該領域已知之技術獲得,且該些部分係經篩選以用於和完整抗體相同之用途。
此處所使用之與特定多肽或特定多肽上之表位「特異性結合」或對彼等具有「特異性」之抗體係指與該特定多肽或特定多肽上之表位結合而不與任何其他多肽或多肽表位實質上結合之抗體。舉例來說,當提及與標靶「特異性結合」之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質、核酸、抗體等),該生物分子在特定條件(例如以抗體為例之免疫測定條件)下測量時與彼之標靶分子結合且不與包括該標靶之異質性分子族群中之其他分子以顯著之量結合。抗體與彼之標靶之間的結合反應係由該標靶於異質性分子族群中之存在與否決定。舉例來說,「特異性結合(specific binding或specifically binds)」係指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以至少高出彼對於非特異性抗原之親和性二倍之親和性與難養芽胞梭菌之野生型及/或突變毒素結合之能力。
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抗體係嵌合抗體。嵌合抗體可利用該領域已知之重組DNA技術製備。舉例來說,編碼小鼠(或其他物種)之單株抗體分子之Fc恆定區的基因可利用限制酶消化以移除編碼該小鼠Fc之區域,且利用編碼人Fc恆定區之基因的相等部分取代。嵌合抗體亦可藉由重組DNA技術產製,其中編碼小鼠可變區之DNA可與編碼人恆定區之DNA連接。
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係藉由該領域已知之方法人化。舉例來說,一旦獲得小鼠抗體,該抗體之CDR可利用人CDR之至少一部分取代。人化抗體亦可藉由將不與抗原結合直接相關之小鼠Fv可變區之序列以源自人Fv可變區之相等序列替換產製。製備人化抗體之一般方法係該領域所知。
舉例來說,拮抗難養芽胞梭菌TcdA或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單株抗體亦可藉由標準技術諸如雜交瘤技術產製(見例如Kohler and Milstein,1975,Nature,256:495-497)。簡言之,永生化細胞系係與源自哺乳動物之淋巴細胞融合,該哺乳動物經難養芽胞梭菌TcdA、難養芽胞梭菌TcdB或此處所述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免疫,篩選該形成之雜交瘤細胞之培養上清液以識別產製可與難養芽胞梭菌TcdA或難養芽胞梭菌TcdB結合之單株抗體之雜交瘤。通常,該永生化細胞系係源自與該淋巴細胞來源相同之哺乳動物物種。產製本發明之單株抗體之雜交瘤細胞係藉由篩選該雜交瘤之培養上清液加以偵測,利用測試 (諸如ELISA)找出與難養芽胞梭菌TcdA或難養芽胞梭菌TcdB結合之抗體。人雜交瘤可以類似方法製備。
作為藉由免疫及篩選以製備抗體之替代方案,本發明之抗體亦可藉由以難養芽胞梭菌TcdA、難養芽胞梭菌TcdB或此處所述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篩選重組組合式免疫球蛋白庫加以識別。該重組抗體庫舉例來說可為scFv庫或Fab庫。另外,此處所述之本發明之抗體可被用於競爭性結合試驗以識別其他抗TcdA或抗TcdB抗體及彼等之結合片段。舉例來說,其他抗TcdA或抗TcdB抗體及彼等之結合片段可藉由篩選人抗體庫且於競爭性結合試驗中識別該庫中與此處所述之本發明之抗體競爭之分子加以識別。
此外,本發明所涵蓋之抗體包括可利用該領域已知之噬菌體展示方法製備之重組抗體。在噬菌體展示方法中,噬菌體可被用於展示由貯庫或抗體分子庫(例如人或小鼠)所表現之抗原結合結構域。表現與此處所述之免疫原(例如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結合之抗原結合結構域的噬菌體可利用抗原(例如經標記之抗原)篩選或識別。
本發明之範圍亦涵蓋其中特定胺基酸已被取代、刪除或添加之抗體及彼之結合片段。特別是,較佳之抗體具有架構區之胺基酸取代,以改善與抗原之結合。舉例來說,該免疫球蛋白鏈中經選擇之少數接受者架構殘基可被對應之捐贈者胺基酸取代。較佳之取代位置包括鄰近CDR之胺基酸殘基,或能與CDR交互作用之胺基酸殘基。自捐 贈者選擇胺基酸之標準係描述於美國專利第5,585,089號(例如管柱12至16)。接受者架構可為成熟人抗體架構序列或一致序列。
此處所使用之「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係指在哺乳動物體內及/或細胞培養中與病原體(例如難養芽胞梭菌TcdA或TcdB)結合且減少該病原體之感染性及/或活性(例如減少細胞毒性)之各別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該減少係相較於在無該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存在之相同條件下的病原體之感染性及/或活性。在一實施態樣中,該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係能中和該病原體之生物活性的至少約70%、75%、80%、85%、90%、95%、99%或更多,相較於該病原體在無該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存在之相同條件下之生物活性。
此處所使用之用語「抗毒素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係指與各別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例如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或毒素B)結合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舉例來說,抗毒素A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係指與TcdA結合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
此處所述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可於任何哺乳動物(野生型及/或基因轉殖哺乳動物)產製,包括例如小鼠、人、兔及山羊。
當上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係先前已被投予至族群諸如疫苗接種時,其在個體體內產生之抗體反應可被用於中和源自該相同菌株及源自未刺激該抗體之生產之菌株的毒 素。見例如實施例37,其顯示由該免疫原性組成物所產生之對630菌株毒素與各種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毒素之間的交叉反應性之試驗。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對難養芽胞梭菌TcdA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TcdA特異性結合之單株抗體包括A65-33、A60-22、A80-29及/或較佳地A3-25。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對源自任何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TcdA(諸如該些於上描述者例如SEQ ID NO:1)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對上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對包括SEQ ID NO:4或SEQ ID NO:7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對包括SEQ ID NO:4或SEQ ID NO:7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其中SEQ ID NO:4或SEQ ID NO:7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EDC、NHS或EDC與NHS之組合交聯。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對包括SEQ ID NO:84或SEQ ID NO:83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
包括與A65-33、A60-22、A80-29及/或較佳地A3-25之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一致性之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 的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亦可與TcdA結合。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37所示之A3-25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輕鏈可變區,該輕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36所示之A3-25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37所示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36所示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具有A65-33、A60-22、A80-29 及/或較佳地A3-25之重鏈可變區及/或輕鏈可變區之互補決定區(CDR)的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亦可與TcdA結合。A3-25之重鏈可變區之CDR係如下表4所示。
A3-25之輕鏈可變區之CDR係如下表5所示。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包含如SEQ ID NO:41(CDR H1)、42(CDR H2)及43(CDR H3)所示之重鏈互補決定區(CDR)之胺基酸序列,及/或如SEQ ID NO:38(CDR L1)、39(CDR L2)及40(CDR L3)所示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對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A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TcdA之N端區域內之表 位特異性結合,例如介於TcdA之根據SEQ ID NO:1之編號的胺基酸1至1256之間的表位。
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對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A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毒素A之C端區域內之表位特異性結合,例如介於TcdA之根據SEQ ID NO:1之編號的胺基酸1832至2710之間的表位。實例包括A3-25、A65-33、A60-22及A80-29。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對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A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之「轉位」區域內之表位特異性結合,例如較佳地包括TcdA之根據SEQ ID NO:1之編號的殘基956至1128之表位,諸如介於TcdA之根據SEQ ID NO:1之編號的胺基酸659至1832之間的表位。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對難養芽胞梭菌TcdB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舉例來說,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可能對源自任何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TcdB(諸如該些於上描述者例如SEQ ID NO:2)具特異性。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對上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對包括SEQ ID NO:6或SEQ ID NO:8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對包括SEQ ID NO:6或SEQ ID NO:8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其中SEQ ID NO:6或SEQ ID NO:8之至少一個胺基 酸係藉由甲醛、EDC、NHS或EDC與NHS之組合交聯。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對包括SEQ ID NO:86或SEQ ID NO:85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
與TcdB特異性結合之單株抗體由此處所述之B2-31、B5-40、B70-2、B6-30、B9-30、B59-3、B60-2、B56-6及/或較佳地B8-26克隆產製之抗體。
亦可與TcdB結合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包括該些與B2-31、B5-40、B70-2、B6-30、B9-30、B59-3、B60-2、B56-6、較佳地B8-26、B59-3及/或B9-30之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一致性之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者。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49所示之A3-25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60所示之A3-25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71所示之A3-25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輕鏈可變區,該輕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55所示之A3-25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輕鏈可變區,該輕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66所示之A3-25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輕鏈可變區,該輕鏈可變區包括與如SEQ ID NO:77所示之A3-25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係如SEQ ID NO:49所示。見表25-a。
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8-26 mAb)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係如SEQ ID NO:55所示。見表25-b。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包含如SEQ ID NO:51(CDR H1)、52(CDR H2)及53(CDR H3)所示之重鏈CDR之胺基酸序列,及/或如SEQ ID NO:57(CDR L1)、58(CDR L2)及59(CDR L3)所示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係如SEQ ID NO:60所示。見表26-a。
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59-3 mAb)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係如SEQ ID NO:66所示。見表26-b。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包含如SEQ ID NO:62(CDR H1)、63(CDR H2)及64(CDR H3)所示之重鏈CDR之胺基酸序列,及/或如SEQ ID NO:68(CDR L1)、69(CDR L2)及70(CDR L3)所示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係如SEQ ID NO:71所示。見表27-a。
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中和抗體(B9-30 mAb)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係如SEQ ID NO:77所示。見表27-b。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包含如SEQ ID NO:73(CDR H1)、74(CDR H2)及75(CDR H3)所示之重鏈CDR之胺基酸序列,及/或如SEQ ID NO:79 (CDR L1)、80(CDR L2)及81(CDR L3)所示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對源自任何難養芽胞梭菌株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諸如該些於上描述者例如SEQ ID NO:2)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對上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舉例來說,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對包括SEQ ID NO:6或SEQ ID NO:8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對包括SEQ ID NO:6或SEQ ID NO:8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其中SEQ ID NO:6或SEQ ID NO:8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EDC、NHS或EDC與NHS之組合交聯。
包括與B2-31、B5-40、B70-2、B6-30、B9-30、B59-3、B60-2、B56-6及/或較佳地B8-26之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較佳約98%、更佳約99%或最佳約100%一致性之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的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亦可與TcdB結合。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括與B8-26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 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輕鏈可變區,該輕鏈可變區包括與B8-26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5)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包括與B8-26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區包括與B8-26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5)具有至少約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具有B2-31、B5-40、B70-2、B6-30、B9-30、B59-3、B60-2、B56-6及/或較佳地B8-26之重鏈可變區及/或輕鏈可變區之CDR的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亦可與TcdB結合。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包括B8-26之重鏈互補決定區(CDR)之胺基酸序列及/或B8-26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對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B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毒素B之N端區域內之表位特異性結合,例如介於TcdB之根據SEQ ID NO:2之編號的胺基酸1至1256之間的表位。實例包括B2-31、B5-40、B8-26、B70-2、B6-30及B9-30。
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對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B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毒素B之C端區域內之表位特異性結合,例如介於TcdB之根據SEQ ID NO:2之編號的胺基酸1832至2710之間的表位。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對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B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難養芽胞梭菌毒素B之「轉位」區域內之表位特異性結合,例如較佳地包括TcdB之根據SEQ ID NO:2之編號的殘基956至1128之表位,諸如介於TcdB之胺基酸659至1832之間的表位。實例包括B59-3、B60-2及B56-6。
抗體之組合
該抗毒素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可與其他抗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抗體(例如其他單株抗體、多株γ-球蛋白)或彼之結合片段組合投予。可被使用之組合包括抗毒素A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組合包括抗毒素A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另一抗毒素A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較佳地,該組合包括中和性抗毒素A單株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另一 中和性抗毒素A單株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本發明之發明人意外發現該組合導致中和毒素A之細胞毒性的協同效應。舉例來說,該組合包括下列中和性抗毒素A單株抗體中至少二者之組合:A3-25、A65-33、A60-22或A80-29。更佳地,該組合包括A3-25抗體與下列中和性抗毒素A單株抗體中之至少一者:A65-33、A60-22或A80-29。最佳地,該組合包括所有四種抗體:A3-25、A65-a33、A60-22及A80-29。
在其他實施態樣中,組合包括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另一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較佳地,該組合包括中和性抗毒素B單株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另一中和性抗毒素B單株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本發明之發明人意外發現該組合導致中和毒素B之細胞毒性的協同效應。更佳地,該組合包括下列中和性抗毒素B單株抗體中至少二者之組合:B8-26、B9-30或B59-3。最佳地,該組合包括所有三種抗體:B8-26、B9-30及B59-3。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組合包括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與另一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如前所述,本發明之發明人發現至少二種該等中和單株抗體之組合可展現未預期之協同效應以分別中和毒素A及毒素B。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劑可被調製成混合物,或利用該領域之已知技術經化學或基因連接藉以形成共價連接之抗體(或共價連接之抗體片段),以同時具有抗毒素A及抗毒素B之結合特性。該經組合之調製劑可藉由測定 一或多個參數引導,諸如該劑單獨或與另一劑組合時之親和性、親合力或生物療效。
該等組合療法在例如抑制、預防(例如預防復發)及/或治療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或病狀上較佳地具有加成性及/或協同性治療活性。投予該等組合療法可降低欲達成希望效應所需之治療劑之劑量(例如抗體或抗體片段混合物,或經交聯或基因融合之雙特異性抗體或抗體片段)。
應了解的是,任何本發明之組成物例如抗毒素A及/或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可以不同比例或量組合以達治療效應。舉例來說,該抗毒素A及抗毒素B抗體或彼等之各別結合片段可以介於0.1:10至10:0.1(A:B)之比例範圍存在於組成物。在另一實施態樣中,該抗毒素A及抗毒素B抗體或彼等之各別結合片段可以介於0.1:10至10:0.1(B:A)之比例範圍存在於組成物。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產製拮抗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中和抗體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投予如上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哺乳動物,並自該哺乳動物回收抗體。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具有SEQ ID NO:4之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其中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較佳地藉由甲醛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可被產製之拮抗TcdA之示範性中和抗體包括A65-33、A60-22、A80-29及/或A3-25。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產製拮抗難養芽胞梭 菌TcdB之中和抗體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投予如上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哺乳動物,並自該哺乳動物回收抗體。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具有SEQ ID NO:6之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其中該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較佳地藉由甲醛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可被產製之拮抗TcdB之示範性中和抗體包括B2-31、B5-40、B70-2、B6-30、B9-30、B59-3、B60-2、B56-6及/或B8-26。
調製劑
本發明之組成物(諸如舉例來說此處所述之包括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組成物、免疫原性組成物、抗體及/或彼等之抗體結合片段)可呈現各種形式。這些形式包括例如半固體及固體劑型、栓劑、液體形式諸如液體溶液(例如注射型及輸注型溶液)、分散液或懸浮液、脂質體及/或乾燥形式,諸如舉例來說經凍乾之散劑形式、冷凍乾燥形式、噴霧乾燥形式及/或泡沫乾燥形式。以栓劑而言,結合劑及載劑包括例如聚烷撐二醇或三酸甘油脂,該等栓劑可自含有本發明之組成物的混合物形成。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係呈現適合用於注射前之液體載具中之溶液或懸浮液之形式。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係經乳化或包封於脂質體或微粒中,諸如聚交酯、聚乙交酯或共聚物。
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係經冷凍乾燥,並在 使用前經即時重構。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醫藥組成物,該醫藥組成物包括與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一起調製之此處所述之任何組成物(諸如舉例來說此處所述之包括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組成物、免疫原性組成物、抗體及/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任何生理上適合之溶劑、分散介質、穩定劑、稀釋劑及/或緩衝劑。
示範性穩定劑包括碳水化合物諸如山梨醇、甘露醇、澱粉、葡聚糖、蔗糖、海藻糖、乳糖及/或葡萄糖;惰性蛋白質諸如白蛋白及/或酪蛋白;及/或其他大型、代謝緩慢之巨分子諸如多醣像是聚葡萄胺糖、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共聚物(諸如乳膠功能化SEPHAROSETM 洋菜糖、洋菜糖、纖維素等)、胺基酸、聚合物性胺基酸、胺基酸共聚物及脂質聚集物(諸如油滴或脂質體)。此外,這些載劑可能被當作免疫刺激劑(即佐劑)。
較佳地,該組成物包括海藻糖。海藻糖之較佳量(重量%)包括自最低約1%、2%、3%或4%至最高約10%、9%、8%、7%、6%或5%。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範圍。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在例如每0.5mL劑量中包括約3%至6%之海藻糖,最佳4.5%之海藻糖。
適當稀釋劑之實例包括蒸餾水、食鹽水、生理性磷酸緩衝鹽水、甘油、醇(諸如乙醇)、林格氏液、葡萄糖溶液、漢氏(Hanks’s)平衡鹽溶液及/或冷凍乾燥賦形劑。
示範性緩衝劑包括磷酸鹽(諸如磷酸鉀、磷酸鈉)、醋酸鹽(諸如醋酸鈉)、琥珀酸鹽(諸如琥珀酸鈉)、甘胺酸、組胺酸、碳酸鹽、Tris(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及/或碳酸氫鹽(諸如碳酸氫銨)緩衝劑。較佳地,該組成物包括tris緩衝劑。Tris緩衝劑之較佳量包括自最低約1mM、5mM、6mM、7mM、8mM、9mM或10mM至最高約100mM、50mM、20mM、19mM、18mM、17mM、16mM、15mM、14mM、13mM、12mM或11mM。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範圍。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例如每0.5mL劑量約8mM至12mM之tris緩衝劑,最佳10mM之tris緩衝劑。
在另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組胺酸緩衝劑。組胺酸緩衝劑之較佳量包括自最低約1mM、5mM、6mM、7mM、8mM、9mM或10mM至最高約100mM、50mM、20mM、19mM、18mM、17mM、16mM、15mM、14mM、13mM、12mM或11mM。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範圍。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例如每0.5mL劑量約8mM至12mM之組胺酸緩衝劑,最佳10mM之組胺酸緩衝劑。
在又一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磷酸鹽緩衝劑。磷酸鹽衝劑之較佳量包括自最低約1mM、5mM、6mM、7mM、8mM、9mM或10mM至最高約100mM、50mM、20mM、19mM、18mM、17mM、16mM、15mM、14mM、13mM、12mM或11mM。任何最低值可 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範圍。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例如每0.5mL劑量約8mM至12mM之磷酸鹽緩衝劑,最佳10mM之磷酸鹽緩衝劑。
該緩衝劑之pH通常將被選擇以穩定該主要活性物質,且可由該領域之技藝人士藉由已知方法確定。較佳地,該緩衝劑之pH將在生理性pH之範圍內。因此,較佳之pH範圍係自約3至約8、更佳自約6.0至約8.0、仍更佳自約6.5至約7.5且最佳自約7.0至約7.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醫藥組成物可包括界面活性劑。任何界面活性劑皆適合,不論其係兩性、非離子性、陽離子性或陰離子性。示範性界面活性劑包括聚氧乙烯去水山梨糖醇酯界面活性劑(例如TWEEN ®)像是聚山梨醇酯20及/或聚山梨醇酯80;衍生自月桂基、鯨臘基、硬脂基及油基醇之聚氧乙烯脂肪酯(稱為Brij界面活性劑),像是三伸乙基甘醇一月桂基醚(Brij 30)、氚核X 100或t-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及去水山梨糖醇酯(通常被稱為SPAN),像是去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Span 85)及去水山梨糖醇一月桂酸酯及彼等之組合。較佳之界面活性劑包括聚山梨醇酯80(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一油酸酯)。
聚山梨醇酯80之較佳量(重量%)包括自最低約0.001%、0.005%或0.01%至最高約0.010%、0.015%、0.025%或1.0%。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範圍。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包括約0.005%至0.015%之聚山梨醇酯80,最佳0.01%之聚山梨醇酯80。
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海藻糖及磷酸鹽80。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tris緩衝劑及聚山梨醇酯80。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組胺酸緩衝劑及聚山梨醇酯80。在又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磷酸鹽緩衝劑及聚山梨醇酯80。
在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海藻糖、tris緩衝劑及聚山梨醇酯80。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海藻糖、組胺酸緩衝劑及聚山梨醇酯80。在又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海藻糖、磷酸鹽緩衝劑及聚山梨醇酯80。
此處所述之組成物可另包括石油、動物、植物或合成性來源之成份,例如花生油、大豆油及/或礦物油。實例包括乙二醇諸如丙二醇或聚乙二醇。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醫藥組成物另包括甲醛。舉例來說,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另包括甲醛之醫藥組成物具有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係與包括甲醛之化學交聯劑接觸。存在於醫藥組成物中之甲醛量可能自最低約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10%、0.013%或0.015%,至最高約0.020%、0.019%、0.018%、0.017%、0.016%、0.015%、0.014%、0.013%、0.012%、0.011%或0.010%。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範圍。在一實施態樣中,該醫藥 組成物包括約0.010%之甲醛。
在一些選擇性實施態樣中,此處所述之醫藥組成物不包括甲醛。舉例來說,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不包括甲醛之醫藥組成物具有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包括EDC之劑化學交聯。更佳地,在該實施態樣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係未與包括甲醛之化學交聯劑接觸。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呈冷凍乾燥形式之醫藥組成物不包括甲醛。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此處所述之組成物可包括如下說明之佐劑。較佳之佐劑放大對免疫原之原有免疫反應,而不需造成可能影響該免疫反應之定性形式之免疫原的構形改變。
示範性佐劑包括3去-O-醯化單磷醯脂A(MPLTM )(見GB 2220211(GSK));氫氧化鋁膠諸如AlhydrogelTM (Brenntag Biosector,Denmark);鋁鹽(諸如氫氧化鋁、磷酸鋁、硫酸鋁),其可能搭配或不搭配免疫刺激劑諸如MPL或3-DMP、QS-21、聚合性或單體胺基酸諸如聚麩胺酸或聚離胺酸一起使用。
另一示範性佐劑係免疫刺激性寡核苷酸諸如CpG寡核苷酸(見例如WO 1998/040100、WO2010/067262),或皂素及免疫刺激性寡核苷酸諸如CpG寡核苷酸(見例如WO 00/062800)。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佐劑係CpG寡核苷酸,最佳為CpG寡去氧核苷酸(CpG ODN)。較佳之CpG ODN係優先活化B細胞之B類型。在本發明之態樣中, 該CpG ODN具有核酸序列5’T*C*G*T*C*G*T*T*T*T*T*C*G*G*T*G*C*T*T*T*T 3’(SEQ ID NO:48),其中*表示硫磷酸酯鍵接。此序列之CpG ODN被稱為CpG 24555,其係於WO2010/067262中描述。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CpG 24555係與氫氧化鋁鹽諸如鋁膠(Alhydrogel)一起使用。
其他類型之示範性佐劑包括皂素佐劑,諸如StimulonTM (QS-21,其係三萜烯糖苷或皂素,拉奎拉(Aquila)公司,麻州夫拉明罕(Framingham,Mass.))或自其產製之顆粒諸如ISCOM(免疫刺激複合物)及ISCOMATRIX ®佐劑。因此,本發明之組成物可能以ISCOM、含有CTB之ISCOM、脂質體或包封於化合物諸如丙烯酸酯或聚(DL-乳交酯-共-糖苷)以形成適合吸收大小之微粒之形式遞送。通常,用語「ISCOM」係指在糖苷諸如三萜式皂苷(特別是Quil A)與含有疏水區之抗原之間形成之免疫原性複合物。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佐劑係ISCOMATRIX佐劑。
其他示範性佐劑包括RC-529、GM-CSF及完全弗氏(Freund’s)佐劑(CFA)及不完全弗氏佐劑(IFA)。
另一類型之示範性佐劑係糖脂類似物包括N-糖基醯胺、N-糖基尿素及N-糖基胺基甲酸酯,其中各者之糖殘基係由胺基酸取代。
可任意選擇地,該醫藥組成物包括二或多種不同佐劑。較佳之佐劑組合包括佐劑之任何組合,例如下列佐劑 之至少二者:明礬、MPL、QS-21、ISCOMATRIX、CpG及鋁膠。佐劑之示範性組合包括CpG與鋁膠之組合。
或者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係於佐劑不存在時投予至哺乳動物。
此處所述之組成物可藉由任何投予途徑投予,諸如舉例來說非經腸、局部、靜脈內、黏膜、經口、皮下、動脈內、顱內、脊椎鞘內、腹膜內、鼻內、肌肉內、皮內、輸注、經直腸及/或經皮途徑以供預防性及/或治療性應用。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組成物之投予途徑係非經腸,更佳地肌肉內投予。典型肌肉內投予係於手臂或腿部肌肉實施。
此處所述之組成物可與至少部分有效地預防及/或治療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治療組合投予。舉例來說,本發明之組成物可在生物治療、益生菌治療、糞便植入、免疫療法(諸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及/或接受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CDAD)之抗生素治療像是咪唑尼達(metronidazole)及/或萬古黴素之標準處理之前、之同時或之後投予。
本發明之關於毒素A及毒素B之組成物可以任何組合投予至哺乳動物。舉例來說,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可在投予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之前、之同時或之後投予至該哺乳動物。相反地,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可在投予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之前、之同時或之後投予至該哺乳動物。
在另一實施態樣中,包括抗毒素A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之組成物可在投予包括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之組成物之前、之同時或之後投予至哺乳動物。相反地,包括抗毒素B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之組成物可在投予包括抗毒素A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之組成物之前、之同時或之後投予至哺乳動物。
在其他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組成物可在投予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之前、之同時或之後投予至哺乳動物。舉例來說,佐劑可能在投予包括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組成物之前、之同時或之後投予。因此,本發明之組成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可被包裝於相同小瓶,或可被包裝於分開之小瓶並在使用前混合。該等組成物可經調製以供單劑投予及/或多劑投予。
預防及/或治療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方法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誘導哺乳動物之抗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免疫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此處所述之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舉例來說,該方法可能包括對哺乳動物投予能有效產生抗各別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之免疫反應之量。
在示範性實施態樣中,本發明關於一種誘導哺乳動物之抗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免疫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在另一示範性實施態樣中,本發明關 於一種誘導哺乳動物之抗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免疫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
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及有效量之包括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在其他態樣中,相較於未投予此處所述之組成物之哺乳動物,該組成物可被用於哺乳動物以治療、預防、降低風險、降低嚴重性、降低發生率及/或延緩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之發生。該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該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
由難養芽胞梭菌感染所造成之臨床症候群係根據該感染之嚴重性被分成三種。最嚴重之形式係偽膜性結腸炎(PMC),其特徵為嚴重腹瀉、腹痛、生病之系統性徵候及獨特之結腸內視鏡病變。
抗生素相關性結腸炎(AAC)之特徵亦為嚴重腹瀉、腹痛、腹觸痛、系統性徵候(例如發燒)及白血球增多。AAC中之小腸傷害較不似PMC嚴重,其並無PMC中之特徵性結腸內視鏡病變且死亡率低。
最後,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AD,亦稱為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腹瀉(CDAD))係相對輕微之症候群,其特徵為輕微至中度腹瀉、缺乏大腸發炎(症狀為例如腹痛及腹觸痛)及感染之系統性徵候(例如發燒)。
這三種不同症候群通常以漸增之頻率發生。也就是說,PMC之發生頻率通常低於AAC,且AAD係最常見之難養芽胞梭菌疾病之臨床表現。
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常見併發症係疾病復發,其發生於高達20%之所有自難養芽胞梭菌疾病回復之個體。復發可能經臨床特徵化為AAD、AAC或PMC。復發一次之病患比較可能再次復發。
如此處所使用,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狀況包括例如輕微、輕微至中度、中度及嚴重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狀況可能視該感染之症狀之存在及/或嚴重性而異。
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症狀可能包括生理性、生化性、組織學性及/或行為學症狀,像是例如腹瀉;結腸炎;伴隨抽筋、發燒、糞便白血球及結腸活體檢查發炎之結腸炎;偽膜性結腸炎;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腫;白血球增多症;敗毒症(sepsis);腹痛;無症狀之帶原;及/或在該感染發生期間出現之併發症及中間病狀表型及彼等之組合等。因此,舉例來說,相較於未投予有效量之此處所述之組成物之哺乳動物,投予有效量之該組成物可能治療、預防、降低風險、降低嚴重性、降低發生率及/或延緩腹瀉、腹痛、抽筋、發燒、結腸活體檢查發炎、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腫、白血球增多症、敗毒症及/或無症狀之帶原等之發生。
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風險因子可能包括例如目前或未 來即將使用抗微生物劑(包含任何具有抗厭氧細菌之抗菌作用及/或活性之抗微生物劑,包括例如造成擾亂正常結腸微生物相之抗生素,例如氯林可黴素(clindamycin)、頭孢菌素、咪唑尼達(metronidazole)、萬古黴素、氟喹諾酮類(包括左氟沙星(levo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及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利奈唑胺(linezolid)等);目前或未來即將停用處方藥物咪唑尼達或萬古黴素;目前或未來即將入住健康照護機構(諸如醫院、慢性照護機構等)及身為醫護工作人員;目前或未來即將接受質子幫浦抑制劑、H2拮抗劑及/或甲胺喋呤或彼等之組合之治療;目前罹患或具有胃腸道疾病之風險,諸如發炎性腸疾病;過去、目前或未來即將接受哺乳動物之胃腸手術或胃腸檢查程序;過去或目前有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及/或CDAD之復發,例如曾經罹患一次或超過一次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及/或CDAD之病患;及年齡至少約65歲及65歲以上之人。
在此處所述之方法中,該哺乳動物可為任何哺乳動物,諸如舉例來說小鼠、倉鼠、靈長動物及人。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哺乳動物係人。根據本發明,該人可包括曾經顯現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之個體;目前顯現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之個體;及具有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 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之風險之個體。
顯現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症狀的個體之實例包括曾經顯現或目前顯現上述症狀之個體;曾經罹患或目前罹患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及/或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CDAD)之個體;及具有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及/或CDAD復發之個體。
具有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風險的病患之實例包括有可能或目前正接受計畫性抗微生物劑使用之個體;有可能或目前正停用處方藥物咪唑尼達或萬古黴素之個體;有可能或目前正計畫性入住健康照護機構(諸如醫院、慢性照護機構等)之個體及醫護工作人員;及/或有可能或目前正接受質子幫浦抑制劑、H2拮抗劑及/或甲胺喋呤或彼等之組合之計畫性治療之個體;曾經罹患或目前罹患胃腸道疾病諸如發炎性腸疾病之個體;曾經接受或目前接受胃腸手術或胃腸檢查程序之個體;曾經發生或目前發生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及/或CDAD復發之個體,例如曾經罹患一次或超過一次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及/或CDAD之病患;及年齡約65歲或65歲以上之個體。該等具有風險之病患目前可能顯現或不顯現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症狀。
對於無症狀之病患,預防及/或治療可始於任何年齡(例如約10、20或30歲)。然而在一實施態樣中,治療無須開始除非病患至少約45、55、65、75或85歲。舉例來說,此處所述之組成物可被投予至年齡50至85歲之無症狀之人。
在一實施態樣中,預防、降低風險、降低嚴重性、降低發生率及/或延緩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之發生的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此處所述之組成物至有這些需要之哺乳動物、有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風險之哺乳動物及/或易受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哺乳動物。有效量包括例如相較於未投予該組成物之哺乳動物,足以預防、降低風險、降低嚴重性、降低發生率及/或延緩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於哺乳動物發生之量。相較於未投予有效量之此處所述之組成物之哺乳動物,投予有效量之該組成物可能舉例來說預防、降低風險、降低嚴重性、降低發生率及/或延緩腹瀉、腹痛、抽筋、發燒、結腸活體檢查發炎、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腫、白血球增多症、敗毒症及/或無症狀之帶原等之發生。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此處所述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有這些需要之哺乳動物、有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風險之哺乳動物及/或易受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哺乳動物。
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治療、降低嚴重性及/或延緩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發生之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此處所述之組成物至易受難養芽胞梭菌感染或目前受到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哺乳動物。有效量包括例如相較於未投予該組成物之哺乳動物,足以治療、降 低嚴重性及/或延緩難養芽胞梭菌感染、難養芽胞梭菌相關性疾病、症候群、狀況、症狀及/或彼等之併發症於哺乳動物發生之量。
投予有效量之組成物可能改善該個體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至少一種徵候或症狀,諸如該些於下所述者。相較於未投予有效量之此處所述之組成物之哺乳動物,投予有效量之該組成物可能舉例來說降低腹瀉之嚴重性及/或發生率;降低腹痛、抽筋、發燒、結腸活體檢查發炎、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腫、白血球增多症、敗毒症及/或無症狀之帶原等之嚴重性及/或發生率。可任意選擇地,感染之症狀、徵候及/或風險因子之存在係於開始治療前決定。在較佳之實施態樣中,該方法包括投予有效量之此處所述之抗體及/或彼之結合片段至疑似罹患或目前罹患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哺乳動物。
因此,該組成物之有效量係指在本發明之方法中足以達到所欲效應(例如預防性及/或治療性效應)之量。舉例來說,用於投予之免疫原之量可能自每次注射最低約1μg、5μg、25μg、50μg、75μg、100μg、200μg、500μg或1mg至最高約2mg、1mg、500μg或200μg。任何最低值可與任何最高值組合以界定適當範圍。通常約10、20、50或100μg之免疫原係用於每次人注射。
經投予至個體之本發明之組成物之量可能視感染之種類及嚴重性及/或個體之特性而定,諸如健康狀況、年齡、性別、體重及對藥物之耐受性。其亦可能取決於疾病 之程度、嚴重性及種類。有效量亦可能依下列因子而異,諸如投予途徑、標靶部位、病患之生理狀態、病患年齡、病患是人或動物、經投予之其他治療及治療係屬預防性或治療性。該領域之技藝人士將能依照這些及其他因素以決定適當量。
有效量可能包括用於此處之方法中之一劑有效劑量或多劑有效劑量(諸如2、3或4劑或更多劑)。有效劑量可能需要經過調整以最佳化安全性及療效。
能適當達成預防性及/或治療性用途之劑量的量及頻率之組合係經定義為預防性或治療性有效配方。在預防性及/或治療性配方中,該組成物通常係以超過一次劑量投予直到達成足夠之免疫反應。通常,該免疫反應係經監測,若該免疫反應開始消退則給予重複劑量。
該組成物可能在一段期間以多次劑量投予。治療可藉由測量抗體或經活化之T細胞或B細胞對該治療劑(例如包括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免疫原性組成物)隨時間之反應加以監測。若該反應下降,表示需要加強劑量。
圖1:源自菌株630、VPI10463、R20291及CD196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與具有SEQ ID NO:4之突變毒素A的序列排比,利用CLUSTALW排比預設參數。
圖2:源自菌株630、VPI10463、R20291及CD196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毒素B與具有SEQ ID NO:6之突 變毒素B的序列排比,利用CLUSTALW排比預設參數。
圖3:此圖顯示野生型毒素陰性之難養芽胞梭菌株之識別。13株難養芽胞梭菌之培養基係藉由ELISA以測試毒素A。如圖所示,7株表現毒素A,6株不表現(菌株1351、3232、7322、5036、4811及VPI 11186)。
圖4A及B:SDS-PAGE結果顯示三突變體A(SEQ ID NO:4)、二突變體B(SEQ ID NO:5)及三突變體B(SEQ ID NO:6)於使用UDP-14 C-葡萄糖之試管內糖基化試驗中不使Rac1或RhoA GTP酶糖基化,然而10μg至1ng之野生型毒素B可糖基化Rac1。
圖5:西方墨點分析顯示相較於對野生型毒素A及B之切割片段(分別為SEQ ID NO:1及2)之觀察,突變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之半胱胺酸蛋白酶活性被廢除。見實施例13。
圖6:此圖顯示三突變體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以高濃度(例如約100μg/ml)於IMR-90細胞之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測試時展現殘餘細胞毒性。
圖7:此圖顯示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與七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8)之EC50 值類似。
圖8:代表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之結果,其中以ATP量(RLU)對漸增濃度之三突變體TcdA(SEQ ID NO:4)(上圖)及三突變體TcdB(SEQ ID NO:6)(下圖)作圖。突變毒素A及B之殘餘細胞毒性可被對突變毒素A具特異性之中和抗體(上圖中之pAb A及mAbs A3-25+A60-22)及對 突變毒素B具特異性之中和抗體(下圖中之pAb B)完全廢除。
圖9:IMR-90細胞處理後72小時之形態學。圖A顯示經mock處理之對照細胞。圖B顯示以經甲醛失活之突變TcdB(SEQ ID NO:6)處理後之細胞形態學。圖C顯示以經EDC失活之突變TcdB(SEQ ID NO:6)處理後之細胞形態學。圖D顯示以野生型毒素B(SEQ ID NO:2)處理後之細胞形態學。圖E顯示以三突變體TcdB(SEQ ID NO:6)處理後之細胞形態學。類似結果亦於TcdA處理後觀察到。
圖10:顯示如實施例25中所述之中和抗體力價(試驗muCdiff2010-06)。
圖11:顯示如實施例26中所述之中和抗體力價(試驗muCdiff2010-07)。
圖12:顯示如實施例27中所述之倉鼠在四次免疫後之抗毒素A及B之中和抗體反應(試驗hamC.difficile2010-02)。
圖13:顯示倉鼠在以化學失活之基因突變毒素及李斯特生物製劑(List Biologicals)類毒素免疫後之中和抗體反應,如實施例27所述(試驗hamC.difficile2010-02)。
圖14:倉鼠之三個免疫組相較於未免疫對照組之存活曲線,如實施例28所述(試驗hamC.difficile2010-02,接上)。
圖15:顯示倉鼠對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的不同 調製劑之相對中和抗體反應(試驗hamC.difficile2010-03),如實施例29所述。
圖16A至B:顯示長尾獼猴之抗經化學失活之基因突變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之強烈相對中和抗體反應,如實施例30所述。
圖17:A3-25單株抗體IgE之輕鏈可變區(VL)及重鏈可變區(HL)之胺基酸序列。信號肽-螢光標示;CDR-斜體畫底線;恆定區-粗體畫底線(完整序列未顯示)。
圖18:顯示各種毒素A單株抗體於毒素中和試驗中之滴定,利用ATP量(以相對光單位(RLU)定量)作為細胞存活性之指標。相較於毒素(4xEC50 )對照,單株抗體A80-29、A65-33、A60-22及A3-25具有隨濃度增加之對毒素A之中和效應,但未達陽性兔抗毒素A對照之量。單株抗體A50-10、A56-33及A58-46不中和毒素A。僅細胞之對照組係1-1.5×106 RLU。
圖19:藉由BiaCore定位毒素B單株抗體之8個表位群。
圖20A至C:毒素A單株抗體之組合的協同中和活性:添加不同稀釋比例之中和抗體A60-22、A65-33及A80-29至增加濃度之A3-25單株抗體協同性增加對毒素A之中和,不論稀釋倍數為何。僅毒素A(4x EC50 )對照之RLU係經顯示(<0.3×106 ),僅細胞對照係如圖20B及圖20C中所示之2-2.5×106 RLU。
圖21:毒素B單株抗體之協同中和活性:圖21A顯 示單株抗體8-26、B60-2及B59-3對毒素B之中和。對毒素B之中和在組合B8-26與B59-3之稀釋液後係呈協同性增加(圖21B)。
圖22:西方墨點分析顯示Rac1 GTP酶之表現在自24至96小時之基因突變毒素B(SEQ ID NO:6)萃取物中係經減少,但經野生型毒素B(SEQ ID NO:2)處理之萃取物則否。該墨點亦顯示在毒素B處理之萃取物中的Rac1係經糖基化,但在基因突變毒素B處理之萃取物中則否。
圖23A至K:顯示試管內細胞毒性測試之結果,其中ATP量(RLU)係對漸增濃度之下列物質作圖:難養芽胞梭菌培養基及倉鼠集合血清(■)、來自各別菌株之粗製毒素(培養收集物)及倉鼠集合血清(●)、經純化之毒素(得自List Biologicals之商用毒素)及倉鼠集合血清(▲)、對照粗製毒素(▼)及對照純化毒素(◆)。源自各別菌株之毒素係以4倍EC50 之量添加至細胞。圖23顯示,包括突變TcdA(SEQ ID NO:4)及突變TcdB(SEQ ID NO: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誘發中和抗體,其中該等突變毒素係經EDC失活(根據例如此處所述之實施例29、表15),且該中和抗體展現對源自至少下列16種不同的難養芽胞梭菌CDC菌株之毒素的中和活性(相較於僅各別毒素之對照組):2007886(圖23A)、2006017(圖23B)、2007070(圖23C)、2007302(圖23D)、2007838(圖23E)、2007886(圖23F)、2009292(圖23G)、2004013(圖23H)、2009141(圖23I)、2005022(圖23J)及2006376(圖23K)。
圖24:說明EDC/NHS對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示範性失活,其導致至少三種可能類型之修飾:交聯、甘胺酸加成物及β-丙胺酸加成物。圖A表示交聯。三突變體毒素之羧酸殘基係藉由添加EDC及NHS活化。該活化酯與一級胺反應以形成穩定之醯胺鍵,導致分子內及分子間交聯。圖B說明甘胺酸加成物之形成。在失活後,殘基活化酯係藉由添加甘胺酸淬熄以形成穩定之醯胺鍵。圖C說明β-丙胺酸加成物之形成。三莫耳之NHS可與一莫耳之EDC反應以形成經活化之β-丙胺酸。此接著與一級胺反應以形成穩定之醯胺鍵。
圖25:說明示範性EDC/NHS失活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導致下列修飾類型之至少一者:(A)交聯、(B)甘胺酸加成物及(C)β-丙胺酸加成物。
實施例1:識別毒素陰性之難養芽胞梭菌株
為了識別缺乏毒素(A及B)基因及毒素表現之難養芽胞梭菌株,測試13株難養芽胞梭菌。13株難養芽胞梭菌之培養基係藉由ELISA以測試毒素A。有七株表現毒素A:難養芽胞梭菌14797-2、難養芽胞梭菌630、難養芽胞梭菌BDMS、難養芽胞梭菌W1194、難養芽胞梭菌870、難養芽胞梭菌1253及難養芽胞梭菌2149。見圖3。
六株未表現毒素A且缺乏完整之致病性基因座:難養芽胞梭菌1351(ATCC 43593TM )、難養芽胞梭菌3232 (ATCC BAA-1801TM )、難養芽胞梭菌7322(ATCC 43601TM )、難養芽胞梭菌5036(ATCC 43603TM )、難養芽胞梭菌4811(4 ATCC 3602TM )及難養芽胞梭菌VPI 11186(ATCC 700057TM )。根據藉由接合作用獲得質體DNA之有效性而選擇VPI 11186。
該相同之13株係於利用致病性基因座(PaLoc)以外之引子進行之多重PCR中測試(Braun et al.,Gene.1996 Nov 28;181(1-2):29-38)。該PCR之結果顯示源自該6個經ELISA測定為毒素A陰性株之DNA不擴增PaLoc(tcdAtcdE )之任何基因。該PaLoc毗鄰序列(cdd3及cdu2)係存在(資料未顯示)。
實施例2:失活難養芽胞梭菌VPI 11186中之孢子形成途徑
基因剔除該難養芽胞梭菌生產株之孢子形成功能有利於安全生產環境中進行大規模醱酵。使用ClosTron系統以創造不生孢子之難養芽胞梭菌株。見Heap et al.,J Microbiol Methods.2009 Jul;78(1):79-85。該ClosTron系統允許定向基因失活,利用第II群內含子之定點插入以失活spo0A1 芽胞梭菌基因。該不表現毒素之生產菌株VPI11186係經ClosTron技術處理以失活孢子形成。紅黴素抗藥性突變株係經選擇,該插入卡匣之存在係經PCR確認(未顯示)。二個獨立克隆無法形成孢子係經證實。
實施例3:毒素A及B基因之基因修飾以失活細胞毒性功能
以菌株630△基因組序列為基底之全長突變毒素A及B開放閱讀框(ORF)係於藍鷺生物科技(Blue Heron Biotech)公司經設計以客製合成。見例如SEQ ID NO:9至14。負責細胞毒性之糖基轉移酶活性之活性位點被二個等位基因取代改變:毒素A之D285A/D287A(見SEQ ID NO:3)及毒素B之D286A/D288A(見SEQ ID NO:5)。在各天冬胺酸(D)密碼子中之二個核苷酸係經突變以產生丙胺酸(A)之密碼子。見例如SEQ ID NO:9至14。此外,表現缺乏半胱胺酸殘基之突變毒素的一對載體係於藍鷺生物科技(Blue Heron Biotech)公司建構,然後客製合成。源自突變毒素A之7個半胱胺酸殘基及源自突變毒素B之9個半胱胺酸殘基係經丙胺酸取代。該等取代包括該毒素A及B之自催化蛋白酶之酶催化性半胱胺酸。同樣地,靜默突變在需要時係經導入以消除用於載體建構之限制酶位點。
實施例4:pMTL84121fdx表現載體
用於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抗原表現之質體穿梭載體係自明頓實驗室(Minton lab)發展之pMTL8000系列模組系統選擇(見Heap et al.,J Microbiol Methods.2009 Jul;78(1):79-85)。該經選擇之載體pMTL84121fdx 包含難養芽胞梭菌質體pCD6 Gram+複製子、catP (氯黴素/甲碸氯黴素)可選擇之標記、p15a Gram-複製子及tra 功能及產 芽胞芽胞梭菌(C.sporogenes)鐵氧化還原蛋白啟動子(fdx )及遠端多克隆位點(MCS)。經驗資料顯示低複製數p15a複製子相較於可供選擇之ColE1授予大腸桿菌更高之穩定性。該fdx 啟動子係經選擇,因為其相較於在CAT報告子建構體之試驗中測試之其他啟動子產生更高之表現(例如tcdAtcdB 或異源性tetR或xylR)(資料未顯示)。
實施例5:將經修飾之毒素ORF選殖至pMTL84121fdx
以菌株630△基因組序列為基底之全長突變毒素A及B開放閱讀框(ORF)係利用標準分子生物學技術使用pMTL84121fdx 載體多克隆Nde I及Bgl II位點加以次選殖。為了有助於選殖,該等ORF之旁側係連接包含起始密碼子之近端NdeI 位點及緊接終止密碼子下游之BglII 位點。
實施例6:TcdA之定點突變形成以產生三突變體
在SEQ ID NO:3及5之各「二突變體」中之自催化性蛋白酶結構域之催化性半胱胺酸殘基係經取代(即TcdA之C700A及TcdB之C698A)。為了使突變毒素A之突變形成,2.48kb之源自TcdA D285A/D287A表現質體之Nde I-Hind III片段係經次選殖至pUC19(以該相同限制酶切割)且於此模板上實施定點突變形成。一旦該新的等位基因係經DNA序列分析證實後,該經修飾之Nde I-Hind III片段被重新導入該表現載體pMTL84121fdx 以產生「三突變體 」,即SEQ ID NO:4及SEQ ID NO:6。
實施例7:TcdB之定點突變形成以產生三突變體
為了使突變毒素B之突變形成,3.29kb之源自突變毒素B質體之Nde I-Eco NI片段係經修飾及再導入。由於Eco NI位點不存在於可用之選殖載體,因此稍微較大之3.5kb之Nde I-Eco RV片段係經次選殖至pUC19(利用NdeI-SmaI製備)。在突變形成之後,該經修飾之內部3.3kbNde I-Eco NI片段被切割及用於取代該對應之突變毒素B表現載體pMTL84121fdx 片段。由於發現此定性策略之選殖效率相當低,因此同時嘗試涉及取代1.5kb之Dra III以導入該C698A等位基因之替代性策略。這二種策略分別產生該所欲之重組物。
實施例8:藉由定點突變形成產製其他突變毒素變異體
至少12個不同的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變異體係經建構。等位基因取代係藉由定點突變形成被導入N端突變毒素基因片段(Quickchange®套組)。重組毒素亦經工程化為參考對照物,以評估此質體基底系統產製與自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株純化之天然毒素具有定量相等生物活性之蛋白質之能力。在此情況中,等位基因取代係經導入以回復該原始之糖基轉移酶取代。此外,一對缺乏半胱胺酸之突變毒素的載體係於藍鷺生物科技(Blue Heron Biotech)公司建構,然後客製合成。
該12個毒素變異體包括(1)具有D285A/D287A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SEQ ID NO:3);(2)具有D286A/D288A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SEQ ID NO:5);(3)具有D285A/D287A C700A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SEQ ID NO:4);(4)具有D286A/D288A C698A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SEQ ID NO:6);(5)具有SEQ ID NO:1之重組毒素A;(6)具有SEQ ID NO:2之重組毒素B;(7)具有C700A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8)具有C698A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9)具有C700A、C597S、C1169S、C1407S、C1623S、C2023S及C2236S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10)具有C698A、C395S、C595S、C824S、C870S、C1167S、C1625S、C1687S及C2232S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11)具有D285A、D287A、C700A、D269A、R272A、E460A及R462A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SEQ ID NO:7);及(12)具有D270A、R273A、D286A、D288A、D461A、K463A及C698A突變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SEQ ID NO:8)。
實施例9:轉形物之穩定性
經重排之質體係自經常使用之DH5大腸桿菌實驗室株獲得。相反地,使用英維特基(Invitrogen)公司之Stb12TM 大腸桿菌宿主之轉形物於30℃在LB氯黴素(25μg/ml) 培養板上培養三天後產生緩慢生長之全長突變毒素重組株。當使用相關之Stb13TM 及Stb14TM 大腸桿菌株得到更低之選殖效率,雖然發現這些菌株能穩定地維持質體。轉形物接著在30℃之氯黴素選擇下於洋菜膠或液體培養基中增殖。亦發現使用LB(米勒(Miller’s)公司)培養基相較於無動物成分之胰蛋白胨大豆基底培養基可改善轉形物之回收及生長。
實施例10:以編碼野生型或基因突變毒素基因之pMTL84121fdx轉形難養芽胞梭菌
藉由大腸桿菌接合轉移以轉形難養芽胞梭菌實質上係如Heap et al.,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2009.78(1):p.79-85所述進行。大腸桿菌宿主CA434係經編碼野生型或變異性突變毒素基因之pMTL84121fdx 轉形。大腸桿菌宿主CA434係欲將表現質體移動至難養芽胞梭菌生產菌株VPI 11186 spo0A1中之中間宿主。CA434係大腸桿菌HB101之衍生株。此菌株具有Tra+Mob+R702接合質體,其授予對Km、Tc、Su、Sm/Spe及Hg之抗藥性(因為Tn1831)。化學勝任或電勝任CA434細胞係經製備,且表現載體轉形物係於30℃之Miller’s LB CAM板上選擇。採集在3天後出現之緩慢生長菌落,並於3mL之LB氯黴素培養基中擴增直到對數中期(約24h,225rpm迴轉式振盪器於30℃)。大腸桿菌培養物係藉由慢速(5,000g)離心收集以避免破壞菌毛,利用大口徑轉移微量 吸管以1mL PBS輕柔重懸細胞團塊。藉由低速離心濃縮細胞。將試管倒轉以移除大部分PBS,該瀝乾之團塊被轉移至厭氧室並以0.2mL之難養芽胞梭菌培養液重懸,該液被接種至BHIS洋菜膠板上,使之生長8h或隔夜。在突變毒素A轉形物之例中,較佳之結果係由隔夜接合達成。細胞菌落被刮起放入0.5mL PBS中,取0.1mL以接種至添加15μg/mL甲碸氯黴素(更強效之氯黴素類似物)及D-環絲胺酸/頭孢甲氧黴素之BHIS選擇培養基以殺死大腸桿菌捐贈者細胞。在16至24小時之後出現之轉形物係藉由再劃線至新的BHIS板(添加補充物)上加以純化,並測試後續之培養物表現重組毒素或突變毒素之情況。自顯示良好表現之菌株製備甘油永存株及菌株保存液。亦利用改良之凱杰(Qiagen)公司套組方法自2mL之培養液製備微量質體,其中細胞係經溶菌酶前處理(非必要)。該經微量製備之難養芽胞梭菌DNA被用來作為PCR定序之模板以確認菌株之完整性。或者,自大腸桿菌Stb12TM 轉形物大量製備質體DNA並加以定序。
實施例11:難養芽胞梭菌之毒素A及B之三突變體(分別為SEQ ID NO:4及6)及毒素B之七突變體(SEQ ID NO:8)之表現分析
轉形物係於2mL之培養液(例行分析)或通氣孔加蓋之角瓶(時間進程實驗)中生長。樣本(2mL)經短暫離心(10,000rpm,30秒)以濃縮細胞:上清液被倒出及濃縮10 倍(Amicon-ultra 30k);細胞團塊被瀝乾及於-80℃冷凍。細胞團塊於冰上解凍,重懸於1mL溶胞緩衝液(Tris-HCl pH7.5;1mM EDTA,15%甘油)並經超音波震盪(利用微尖端1次20秒爆破)。該溶解物係於4℃離心,上清液經濃縮5倍。上清液及溶解物之樣本係與樣本緩衝液組合並經熱處理(10分鐘,80℃),然後裝載至雙份之3至8% Tris醋酸酯SDS-PAGE膠片(英維特基(Invitrogen)公司)。一膠片係以考馬斯染色,第二膠片係經電印跡以進行西方墨點分析。具有毒素A特異性及毒素B特異性之兔抗血清(費茲傑拉(Fitgerald)公司;生物設計(Biodesign)公司)被用於偵測突變毒素A及B變異體。毒素B之七突變體(SEQ ID NO:8)之表現亦由西方墨點雜交證實。
實施例12:廢除突變毒素之糖基轉移酶活性
在試管內之糖基化試驗中,毒素A及B之基因二突變體(DM)(分別為SEQ ID NO:3及5)及毒素A及B之三突變體(TM)(分別為SEQ ID NO:4及6)不轉移14 C-葡萄糖至10μg之RhoA、Rac1及Cdc42 GTP酶,其中UDP-14 C-葡萄糖[30μM]、50mM HEPES pH 7.2、100mM KCl、4mM MgCl2 、2mM MnCl2 、1mM DTT及0.1μg/μL BSA係存在。然而,野生型毒素A及B之對照物(分別具有SEQ ID NO:1及2)在各者之10及1ng之低劑量(及更低劑量,資料未顯示)時有效轉移14 C-葡萄糖至GTP酶(圖4A及4B),甚至在100μg之突變毒素存在時(圖4B)顯示相 較於各別之野生型毒素減少至少100,000倍。類似結果亦見於Cdc42 GTP酶(資料未顯示)。
特別以圖4B而言,野生型毒素A及毒素B(1ng)或三突變體毒素A及三突變體毒素B(100μg)係於UDP-14 C-葡萄糖存在下,與RhoA GTP酶於30℃培養2小時。如圖所示,1ng之野生型TcdA及TcdB轉移14 C-葡萄糖至RhoA,但100μg之三突變體毒素A及三突變體毒素B則否。當1ng之野生型TcdA或TcdB被加至分別含有100μg之三突變體毒素A或三突變體毒素B之反應時,RhoA之糖基化被偵測到,顯示缺乏糖基化抑制劑。偵測糖基化活性之敏感性係經建立為1ng之野生型毒素於100μg突變毒素之背景中(1:100,000之比)。結果顯示在三突變體毒素A及三突變體毒素B中之糖基轉移酶的活性位點中之突變減少任何可測量之(低於100,000倍之相較於各別野生型毒素之活性之較低活性)糖基轉移酶活性。類似測試亦經發展以藉由糖基化之GTP酶之TCA沉澱量化糖基轉移酶之活性。
實施例13:廢除自催化性半胱胺酸蛋白酶之活性
當三突變體毒素A及B(TM)之半胱胺酸蛋白酶切割位點係經突變時(分別為SEQ ID NO:4及6),彼等之自催化性切割功能被廢除。如圖5所示,野生型(wt)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3及5)係於肌醇-6-磷酸酯存在時切割。該二突變體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3及5)亦 於肌醇-6-磷酸酯存在時切割(資料未顯示),與野生型毒素類似。毒素A(SEQ ID NO:3)從308kDa被切割成245及60kDa之二個片段。毒素B(SEQ ID NO:5)從270kDa被切割成207及63kDa之二個片段。該三突變體毒素A及B(TM)(分別為SEQ ID NO:4及6)維持不變,仍分別為308及270kDa,即使有肌醇-6-磷酸酯之存在。見圖5。因此,該半胱胺酸蛋白酶之活性係經基因修飾而失活。
更特別地,在圖5中,1μg之三突變體毒素A及三突變體毒素B係於室溫中(21±5℃)與來自李斯特生物製劑(List Biologicals)之野生型TcdA及TcdB同時培養90分鐘。該切割反應係於20μL體積之Tris-HCl pH 7.5,2mM DTT中,在肌醇-6-磷酸酯(10mM用於TcdA及0.1mM用於Tcd B)存在或不存在時進行。該全部之反應體積接著被裝載至3至8%之SDS/PAGE膠片上,該蛋白質帶係藉由銀染色可視化。如圖所示,wt Tcd A及TcdB在肌醇-6-磷酸酯存在時被分別切割成二個245kD及60kD和207kD及63kD之蛋白質帶。該三突變體毒素A及三突變體毒素B不經切割,因此證實在三突變體毒素A中之C700A突變及在三突變體毒素B中之C698A突變阻斷切割。
實施例14:三突變體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之殘餘細胞毒性
基因突變毒素係於IMR90細胞之試管內細胞毒性試 驗中評估彼等之細胞毒性,IMR90細胞係人雙倍體肺纖維母細胞系。這些細胞對毒素A及B二者皆敏感。在可供選擇之較佳實施態樣中,源自草原猴(Cercopithecus aethiops)之維洛(Vero)正常腎細胞可被用於細胞毒性試驗,因為據觀察彼等對毒素A及B具有合理之敏感性。較佳地,HT-29人結直腸腺癌細胞不被用於細胞毒性試驗,因為它們相較於維洛及IMR90細胞系顯示對該些毒素顯著降低之敏感性。見例如下表6。
經連續稀釋之基因突變毒素或wt毒素樣本被添加至生長於96孔組織培養盤之單層細胞中。於37℃培養72小時後,藉由測量該盤中之細胞性ATP量以評估代謝活性細胞,添加以螢光素酶為基底之產光CellTiterGlo®試劑(普羅麥加(Promega)公司,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Madison,WI)),該活性以相對發光單位(RLU)表示。高 RLU顯示該等細胞係活的,低RLU顯示該等細胞不具代謝活性而正在死亡。以EC50 表示之細胞毒性之量係定義為誘發RLU相較於細胞培養對照中之量減少50%之野生型毒素或基因突變毒素之量(此試驗之詳細資料提供於下)。如圖6、表7A及表8A所示,TcdA及TcdB之EC50 值分別約為0.92ng/mL及0.009ng/mL。三突變體毒素A及三突變體毒素B之EC50 值係分別約8600ng/mL及74ng/mL。雖然二種基因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相較於野生型毒素大約減少10,000倍,該二者仍顯示低殘餘量之細胞毒性。此殘餘之細胞毒性可被中和性抗毒素單株抗體阻斷,顯示該毒性可能為該三突變體毒素所特有,但可能不與該野生型毒素之已知酶活性有關(糖基化或自體蛋白水解)。
二種野生型毒素皆展現強力之試管內細胞毒性,藉由少量毒素即足以在哺乳動物細胞造成各種效應諸如細胞變圓(細胞病變效應或CPE)及缺乏代謝活性(藉由ATP量測量)。因此,二種試管內試驗(CPE或細胞變圓試驗及ATP試驗)已被發展以證實該突變毒素藥物物質中並無殘餘細胞毒性。該結果係以EC50 表示,其為造成1)50%之細胞發展CPE,或2)減少50%之ATP量(以相對發光單位測量)之毒素或突變毒素之量。
在CPE試驗中,藥物物質之樣本係經連續稀釋並與IMR90細胞一起培養,以觀察可能之細胞病變效應。該CPE試驗係以0分(正常細胞)至4分(約100%細胞變圓) 之量表計分,2分(約50%之細胞變圓)被定義為該測試樣本之EC50 值。此方法係用於測定濃度為1000μg/mL之突變毒素藥物物質,該濃度為可在此試驗中測試而無基質干擾之最大可耐受濃度。因此,不會有可偵測之細胞毒性被報告為EC50 >1000μg/ml。
該ATP試驗係基於測量由ATP產生之發光信號之量,該量係與代謝活性細胞之數量呈正比。可於此試驗中測試而無試驗干擾之最大可耐受濃度係約200μg/mL。因此,此試驗中不會有可偵測之細胞毒性被報告為EC50 >200μg/ml。
不同濃度之突變毒素A及B與毒素對照物被平行添加至細胞。該試驗之終點係利用CellTiter-Glo®(Promega)之由細胞性ATP量決定之細胞存活性。發光程度係與ATP之量或存活細胞數量呈正比。
野生型(wt)毒素A之試管內細胞毒性(EC50 )係920pg/mL,毒素B係9pg/mL。突變毒素A(SEQ ID NO:4)之試管內細胞毒性(EC50 )係8600ng/mL,突變毒素B(SEQ ID NO:6)係74ng/mL。雖然這些值表示細胞毒性分別減少9348及8222倍,但二種突變毒素仍偵測到殘餘之細胞毒性。
換言之,該三突變體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於IMR-90細胞之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中之細胞毒性相較於野生型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1及2)之細胞毒性係經顯著減少。如圖6所示,雖然二種三突 變體毒素相較於野生型毒素展現顯著減少之細胞毒性(104 倍),在較高濃度之二種三突變體毒素仍觀察到殘餘細胞毒性。
另外,各三突變體毒素之殘餘細胞毒性可被毒素特異性抗體完全中和(例如相較於野生型毒素之毒性,其毒性至少減少6至8 log10 )。見以下之實施例16。
細胞培養試驗相較於活體內動物模型對於偵測細胞毒性更為敏感。當以i.p.或i.v途徑遞送至小鼠致死性攻毒模型時,野生型TcdA具有每隻小鼠約50ng之LD50 ,而野生型TcdB之毒性更強,其LD50 為每隻小鼠約5ng。相反地,在以細胞培養為基底之上述試管內試驗中,野生型TcdA具有每孔100pg之EC50 值,野生型TcdB則為每孔2pg。
實施例15:七基因突變體毒素B之殘餘細胞毒性(SEQ ID NO:8)
如圖7所示,該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20.78ng/mL)與七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8)(35.9ng/mL)之EC50 值類似,顯示該四個另外修飾該糖基轉移酶活性位點及GTP酶受質結合部位之額外突變無法進一步減少該基因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該二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5)亦具有與該三及七突變體毒素類似之EC50 值(資料未顯示)。此觀察顯示該等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的機轉令人意外地與該糖基轉移酶及受質辨識機轉無關。
實施例16:三突變體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之殘餘細胞毒性
為了進一步評估該殘餘細胞毒性之性質,先將該等突變毒素(SEQ ID NO:4及6)混合並與彼等之各別中和抗體一起培養,然後將該混合物添加至IMR90細胞單層。
結果(圖8)顯示突變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之殘餘細胞毒性可被對突變毒素A具特異性之中和抗體(圖8上圖)及對突變毒素B具特異性之中和抗體(圖8下圖)完全廢除。增加濃度之突變毒素A(上圖)及毒素B(下圖)在被添加至IMR90細胞之前係與兔抗毒素多株抗體(pAb,1:10稀釋)或小鼠單株抗體(1:50稀釋,原液含有3.0mg IgG/mL)一起培養。在與IMR90細胞於37℃培養72小時之後,添加CellTiter-Glo®受質,並於分光光度計利用發光軟體測量相對發光單位(RLU)以測量ATP之量。該測得之ATP量越低,該毒性越高。對照組包括以4倍彼等之對應EC50 值添加之TcdA及TcdB。
已發表之報告指出在該等毒素之糖基轉移酶或自催化蛋白酶結構域中之突變導致毒性之完全失活。然而,我們的資料並不同意該些已發表之報告,此可能是因為在我們的試驗中增加該些經高度純化之突變毒素之測試濃度,而非已發表報告中使用之粗製培養溶解物;相較於在不到12小時之觀察,我們在增長之時間點(例如24小時、48小時、72小時或96小時)觀察經突變毒素處理之細胞的細 胞變圓;我們在此細胞毒性試驗中使用展現顯著較高之對毒素敏感性之細胞系,相較於在已發表之報告所揭示之細胞毒性試驗中使用之HT-29人結直腸腺癌細胞;及/或除了糖基化以外有可能導致該突變毒素之殘餘毒性的未知活性或過程。
實施例17:基因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之新穎機轉
為了探討基因突變毒素之殘餘細胞毒性的機轉,IMR-90細胞係經野生型毒素B(SEQ ID NO:2)或基因突變毒素B(SEQ ID NO:6)之處理,並於不同之處理時間研究Rac1 GTP酶之糖基化。樣本係自24至96小時收集,並製備細胞萃取物。經糖基化之Rac1係藉由使用二種抗Rac1抗體之西方墨點法以與非糖基化之Rac1區別。一抗體辨識二種形式之Rac1(23A8),另一種抗體(102)僅辨識非糖基化之Rac1。如圖22所示,以野生型毒素B而言,Rac1之總量不隨時間改變,顯示大部分之Rac1係經糖基化。另一方面,經基因突變毒素B(SEQ ID NO:6)處理導致Rac1總量顯著減少,然而,該Rac1在所有時間點皆未經糖基化。這表示Rac1之量受到基因突變毒素之處理的反向影響,但不受野生型毒素之影響。如圖22所示,肌動蛋白之量在所示之時間點在毒素及基因突變毒素B處理細胞中類似,且與經mock處理之細胞類似。這顯示基因突變毒素藉由與野生型毒素驅動之糖基化途徑不同之機轉展現細胞毒性。
實施例18:基因突變毒素之化學處理
雖然經基因修飾之突變毒素係較佳地顯示減少4-log之細胞毒性活性,但仍考慮進一步減少(2至4個對數)之細胞毒性活性。因此評估二種化學失活策略。
第一種方法利用甲醛及甘胺酸失活該等突變毒素。甲醛失活係藉由在甲醛與蛋白質上之一級胺之間形成希夫鹼(亞胺)發生。該希夫鹼接著可與一些胺基酸殘基(精胺酸(Arg)、組胺酸(His)、色胺酸(Trp)、酪胺酸(Tyr)、麩醯胺酸(Gln)、天冬醯胺酸(Asn))反應以形成分子內或分子間交聯。此交聯固定該蛋白質之結構而使其失活。此外,甲醛可與甘胺酸反應以形成希夫鹼。該甘胺醯基希夫鹼接著可與胺基酸殘基反應以形成分子間蛋白質-甘胺酸交聯。甲醛減少基因突變毒素之細胞毒性活性至低於可偵測之極限(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之細胞毒性減少>8 log10 ,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減少>6 log10 )。然而,當該經甲醛失活(FI)之三突變體毒素係於25℃培養,經過一段時間可觀察到回復。該細胞毒性回復可藉由添加低量之甲醛(0.01至0.02%)至FI-三突變體毒素儲存溶液以預防。見實施例23。
另一方法利用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處理以產製失活之突變毒素。在此方法中,EDC/NHS與蛋白質上之羧基反應以形成活化之酯。該活化之酯接著與蛋白質上之一級胺反應 以形成穩定之醯胺鍵。和甲醛反應相同,此反應導致分子內及分子間之交聯。藉由EDC/NHS處理形成之醯胺鍵相較於甲醛失活形成之不穩定亞胺鍵更為穩定且不會回復。除了藉由經活化之酯與多肽上之一級胺反應所形成之交聯之外,甘胺酸及β-丙胺酸加成物二者皆可被形成。雖不受機轉或理論之限制,甘胺酸加成物係於添加甘胺酸以淬熄不反應之活化酯時產生。甘胺酸之胺與多肽上之活化酯反應以形成穩定之醯胺鍵。雖不受機轉或理論之限制,β-丙胺酸加成物係藉由經活化之β-丙胺酸與多肽上之一級胺反應形成。此反應導致穩定之醯胺鍵。經活化之β-丙胺酸係藉由三分子之NHS與一分子EDC反應產生。
為了達到相較於基因修飾之突變毒素(相較於天然毒素減少6至8對數)減少2至4對數之細胞毒性活性,該經化學失活之突變毒素應具有1000μg/mL之EC50 值。除了減少細胞毒性活性之外,保留藉由圓點墨點分析測定之關鍵表位將具有好處。到目前為止,已經知道一些反應條件可同時減少細胞毒性及符合表位辨識標準。數批經失活之突變毒素被製備以用於動物試驗,幾個代表性批次之分析資料係如表7A及7B、表8A及8B所示。
List=List生物製劑實驗室;CPE=細胞病變效應試驗;EC50 =當50%之細胞顯示細胞毒性之最低濃度;mAbs=單株抗體;neut=中和性;ND=未進行;TM=活性位點及切割突變體(「三突變體」)
List=List生物製劑實驗室;CPE=細胞病變效應試驗;EC50 =當50%之細胞顯示細胞毒性之濃度;mAbs=單株抗體;neut=中和性;ND=未進行;TM=活性位點及切割突變體(「三突變體」)
實施例19:純化
在醱酵結束時,醱酵器係經冷卻。細胞漿液藉由連續離心回收,並重懸於適當之緩衝液。細胞懸浮液之溶胞係藉由高壓均質化達成。為了得到突變毒素A,該均質液係經絮凝,使該經絮凝之溶液進行連續離心。此溶液經過過濾,然後轉移以進行下游處理。要得到突變毒素B,該均質液係藉由連續離心澄清化,然後轉移至下游處理。
突變毒素A(SEQ ID NO:4)係利用二個層析步驟純化,然後進行最終緩衝液交換。經澄清化之溶解物被裝載至疏水交互作用層析(HIC)管柱,該經結合之突變毒素利用檸檬酸鈉梯度洗脫。來自HIC管柱之集合產物接著被裝載至陽離子交換(CEX)管柱,利用氯化鈉梯度洗脫該結合之突變毒素A。含有經純化之突變毒素A之CEX集合物藉由滲濾被交換至最終緩衝液。該經純化之突變毒素A藉由滲濾被交換至最終藥物物質中間緩衝液。在滲濾後,該滯留物係經0.2微米之過濾器過濾,然後經化學失活成為最終藥物物質。該蛋白質濃度目標係1至3mg/mL。
突變毒素B(SEQ ID NO:6)係利用二個層析步驟純化,然後進行最終緩衝液交換。經澄清化之溶解物被裝載至陰離子交換(AEX)管柱,該經結合之突變毒素利用氯化鈉梯度洗脫。檸檬酸鈉被添加至來自AEX管柱之集合產物,並裝載於疏水交互作用層析(HIC)管柱。該經結合之突變毒素係利用檸檬酸鈉梯度洗脫。含有經純化之突變毒素多肽(SEQ ID NO:6)之HIC集合物藉由滲濾被交換至最 終緩衝液。該經純化之突變毒素B藉由滲濾交換至最終藥物物質中間緩衝液。在滲濾後,該滯留物係經0.2微米之過濾器過濾,然後經化學失活成為最終藥物物質。該蛋白質濃度目標係1至3mg/mL。
實施例20:甲醛/甘胺酸失活
在純化後,該基因突變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係利用40mM(1.2mg/ml)之甲醛於25℃失活48小時。該失活係於pH 7.0±0.5之含有40mM(3mg/ml)甘胺酸之10mM磷酸鹽、150mM氯化鈉緩衝液中進行。該失活時間係設定為減少於IMR90細胞中之EC50 至超過1000ug/mL所需時間之三倍以上。經48小時後,該生物活性相較於天然毒素係減少7至8 log10 。在培養48小時後,該經失活之突變毒素藉由滲濾被交換至最終藥物物質緩衝液。舉例來說,利用100kD再生纖維素醋酸酯超過濾卡匣,該經失活之毒素被濃縮至1至2mg/mL且經緩衝液交換。
實施例21:N-(3-二甲基胺基丙基)-N’-乙基碳二醯亞胺(EDC)/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失活
在純化後,該基因突變毒素(SEQ ID NO:4及SEQ ID NO:6)係於25℃失活2小時,每毫克之經純化之基因突變毒素A及B(分別約為2.6mM及4.4mM)使用0.5mg之EDC及0.5mg之NHS。此反應藉由添加甘胺酸至最終濃 度100mM淬熄,使該反應於25℃再培養2小時。該失活係於pH 7.0±0.5之10mM磷酸鹽、150mM氯化鈉緩衝液中進行。該失活時間係設定為減少於IMR90細胞中之EC50 至超過1000ug/mL所需時間之三倍以上。經2小時後,該生物活性相較於天然毒素係減少7至8 log10 。在培養4小時後,該經失活之突變毒素藉由滲濾被交換至最終藥物物質緩衝液。舉例來說,利用100kD再生纖維素醋酸酯超過濾卡匣,該經失活之毒素被濃縮至1至2mg/mL且經緩衝液交換。
除非另外說明,在實施方式中使用之下列用語係指根據本實施例21之說明產製之組成物:「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經EDC失活之突變毒素」、「突變毒素[A/B]藥物物質」、「EI突變毒素」及「EDC/NHS-三突變體毒素」。舉例來說,下列用語為同義詞:「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A」、「經EDC失活之突變毒素A」、「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EI突變毒素A」及「EDC/NHS-三突變體毒素A」。在另一例中,下列用語為同義詞:「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B」、「經EDC失活之突變毒素B」、「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EI突變毒素B」及「EDC/NHS-三突變體毒素B」。
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係各自利用批次程序製造,該程序包括(1)醱酵含有編碼各自之基因三突變體毒素多肽之質體的毒素陰性難養芽胞梭菌株(VPI 11186)(於包括大豆水解物、酵母菌萃取物HY YESTTM 412(雪菲爾德生技(Sheffield Bioscience)公司)、葡萄糖及甲碸氯黴素之培養基中),(2)利用離子交換及疏水交互作用層析方法自該無細胞溶解物純化該基因突變毒素(該「藥物物質中間物」)至至少高於95%之純度,(3)以EDC/NHS處理化學失活,然後利用甘胺酸淬熄/加蓋,及(4)交換至最終緩衝液基質。
實施例22:失活及調製之試驗支持條件
為了最佳化該基因突變毒素之化學失活,實施統計實驗設計(DOE)。在DOE中檢測之因子包括溫度、甲醛/甘胺酸濃度、EDC/NHS濃度及時間(表9及10)。為了監測生物活性之喪失,在IMR90細胞中之EC50 值係經測定。此外,亦觀察在處理後不同時間點之IMR-90細胞之細胞形態學。見圖9,其顯示處理後72小時之形態學。為了測定對蛋白質結構之影響,表位辨識係利用點漬分析監測,使用一群抗該毒素之不同結構域所培養之單株抗體。
在以甲醛/甘胺酸失活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中,最終反應條件係經選擇以使所欲之細胞毒性活性之減少量(7至8 log10 )能夠達成同時最大化表位辨識。見上述之實施例20。
在以EDC/NHS失活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中,最終反應條件係經選擇以使所欲之細胞毒性活性之減少量(7至8 log10 )能夠達成同時最大化表位辨識。見上述之實施例21。
在選擇性實施態樣中,該EDC-NHS反應係藉由添加足以淬熄該反應之丙胺酸加以淬熄。使用丙胺酸可能導致突變毒素蛋白質上之修飾類似當該反應由甘胺酸淬熄時之修飾。舉例來說,藉由添加丙胺酸淬熄可能導致該突變毒素之麩胺酸及/或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上的丙胺酸基團。在另一選擇性實施態樣中,該EDC-NHS反應係藉由添加足以淬熄該反應之甘胺酸甲酯加以淬熄。
在最佳化條件下產製經化學失活之三突變體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及毒素B導致進一步減少殘餘之細胞毒性至不可偵測之量(>1000μg/mL,經由CPE試驗測試之最高濃 度),同時維持藉由彼等對毒素特異性中和抗體之反應所測得之抗原性。表28顯示之結果說明自野生型毒素經由EDC/NHS處理至三突變體毒素所逐步減少之細胞毒性。免疫螢光標記證實三突變體毒素(SEQ ID NO:4及6)與突變毒素藥物物質展現相同之與IMR-90細胞之結合,顯示細胞毒性喪失並不是因為與該些細胞之結合減少所致(資料未顯示)。相較於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該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達到減少較高倍數之細胞毒性,此與TcdB相較於TcdA約高出600倍強度之觀察一致。
亦評估單由EDC或藉由EDC及磺基NHS修飾之突變毒素B的細胞毒性試驗結果。見表29。
條件:三突變體毒素B(「TM TcdB」)(SEQ ID NO:6)係以突變毒素B:EDC:磺基NHS=1:0.5:0.94之重量比修飾。此比例係與實施例21所述之標準EDC/NHS反應的莫耳比相同(經校正磺基NHS之較高分子量)。為了測定磺基NHS之作用,該磺基NHS之比例係標準比之0.5倍至2倍。雙份反應係於1 x PBS pH 7.0,25℃中實施,藉由添加EDC溶液開始。在2小時後,反應係藉由添加1M甘胺酸pH 7.0(0.1M最終濃度)淬熄,並繼續培養2小時。經淬熄之反應係經去鹽,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TM TcdB-EDC」)係利用Vivaspin 20裝置濃縮,並經無菌過濾至無菌小瓶及進行細胞毒性試驗評估。
在相同之莫耳比下,磺基NHS減少EC50 至約250ug/mL,相較於NHS減少至>1000ug/mL。即使在二倍莫耳比下,磺基NHS似乎無法像NHS那麼有效地降低細胞毒性。見表30。
為了測定修飾之數量及種類,肽定位係於經EDC/NHS失活及經EDC/磺基NHS失活之三突變體毒素B樣本中實施。在二個樣本中皆觀察到類似量之甘胺酸加成物、交聯及去氫丙胺酸修飾。然而在磺基NHS樣本中,並未觀察到β-丙胺酸。
野生型毒素B(SEQ ID NO:2)係利用標準程序失活(見實施例21);毒素B:EDC:NHS之比為1:0.5:0.5,於25℃之1 x PBS pH 7.0中反應2小時,接著利用1M甘胺酸(0.1M終濃度)淬熄且繼續培養2小時。該樣本係經去鹽、濃縮並進行細胞毒性試驗。此樣本之EC50 係<244 ng/mL。
實施例23:回復試驗
要決定經甲醛/甘胺酸或EDC/NHS失活之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是否發生回復,經失活之突變毒素(1mg/mL)之樣本係於25℃培養五至六週。每週取出等分樣本,並於IMR90細胞中測定EC50 值。一個經甲醛/甘胺酸失活之樣本不包含甲醛,一樣本包含0.01%之甲醛。該EC50 係藉由CPE試驗測量。
在25℃無殘餘甲醛存在時,觀察到部分回復(表11)。經過五週後,該細胞毒性活性增加大約3倍。雖然該細胞毒性活性係經增加,在五週後相較於天然毒素仍減少7 log10 。藉由包含濃度0.010%之甲醛可完全預防回復。在經EDC/NHS失活之樣本中無觀察到回復。在6週之培養期間,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及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的所有四個批次之EC50 值維持在起始量>1000μg/mL。相反地,經FI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及經FI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之EC50 值並不穩定,且下降至不可接受的低EC50 值,顯示增加細胞毒性或失活之效應被倒轉。見表11。
除了穩定減少細胞毒性至不可偵測之量(>1000μg/mL,藉由CPE試驗測量),利用EDC/NHS失活之突變毒素保留作為毒素中和單株抗體之標靶的重要表位。見表31。FI突變毒素顯示喪失相同的抗原決定簇。
a 細胞毒性係利用IMR90細胞之CPE試驗測量
b 藉由使用多重中和性單株抗體之BiacoreTM 分析 所測定之值,該等中和性單株抗體係以不同的非重複性毒素表位為目標
c 數值係二個試驗之平均值
d 前三列之中和單株抗體1、2及3係分別指抗毒素A之單株抗體A60-22、A80-29及A65-33。後三列之中和單株抗體1、2及3係分別指抗毒素B之單株抗體B8-26、B59-3及B-56-15。
實施例24:臨床前免疫原性試驗
主要臨床前目標包括於小動物及非人靈長動物(NHP)測試包括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及B之組成物。小鼠及倉鼠係經免疫以測定(除其它者外)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組成物是否能誘發抗該突變毒素A及B之中和抗體。測試該等抗原在連續免疫小鼠、倉鼠及長尾獼猴之後誘導之血清中和抗體反應。該經基因及/或化學失活之突變毒素係調製於中性緩衝液、磷酸鋁緩衝液或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作為佐劑之含有ISCOMATRIX之緩衝液。中和抗體反應通常在每次增強免疫或最終劑量投予後約二至四週測定。
該毒素中和試驗顯示抗血清中和由難養芽胞梭菌TcdA或TcdB所媒介之細胞毒性效應之能力,因此能測量存在於樣本內之抗體的功能活性。毒素中和試驗係於人肺纖維母細胞系IMR-90上進行,該細胞系對TcdA及TcdB二者皆敏感。簡言之,在96孔微量板接種IMR-90細胞以作為毒素媒介性細胞毒性之標靶。各測試血清樣本係分開 分析中和TcdA及TcdB之能力。測試抗血清之適當連續稀釋液係與固定濃度之TcdA或TcdB混合,並於37℃之增濕培養器(37℃/5% CO2 )中培養90分鐘以允許毒素之中和發生。在品質管理方面,所有板包括參照標準及對照物,其包含已知力價之抗毒素抗體。在90分鐘後,該毒素-抗血清混合物被添加至IMR-90細胞單層,使該些板繼續培養72小時。接著,添加CellTiter-Glo®受質至測試板以測定存在於代謝活性細胞中之腺苷三磷酸(ATP)之量,其係以相對發光單位(RLU)測量。高量之ATP顯示高細胞存活性,且該ATP量係與該毒素被存在於樣本內之抗體中和的量成正比。以臨床前資料而言,該RLU資料係相對於該測試抗血清樣本之稀釋值作圖,以產生四參數對數(4-PL)回歸反應擬合曲線。中和力價係表現為展現減少50%細胞毒性之樣本的稀釋值。
實施例25:小鼠免疫原性試驗:muC.difficile2010-06
此試驗之目的在於評估二種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B(SEQ ID NO:6)之免疫原性,各者係藉由不同方法化學失活。在此試驗中,未經處理之突變毒素B(SEQ ID NO:6)(經基因失活但未經化學失活)連同佐劑或不含佐劑被用來做為對照。
各含10隻小鼠之組別利用如表12所示之10μg免疫原經肌肉免疫接種。
結果:每次投予疫苗候選物至小鼠後並未出現不良事件。如圖10所示,各組小鼠在經各別之突變毒素第三次免疫後產生顯著升高之抗毒素B中和抗體。
根據第12週之力價,藉由經EDC失活之突變毒素B(第2組)及經甲醛失活之突變毒素(第1組)免疫之小鼠似乎產生有效之中和反應。
在未經化學失活時,基因突變毒素B(SEQ ID NO:6)在兩劑免疫後產生中和反應(第3及4組,第8週),該中和反應在第三劑免疫後大幅升高(第3及4組,第12週)。
實施例26:小鼠免疫原性試驗:muC.difficile2010-07
此試驗之目的係評估經化學失活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 變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單獨或組合)之免疫原性。所有組別之免疫原係以磷酸鋁作為佐劑調製。
各含5隻小鼠之組別利用如表13所示之10μg免疫原經肌肉免疫接種。
結果:每次投予疫苗候選物至小鼠後並未出現不良事件。如圖11所示,在投予兩劑經化學失活之基因突變毒素之後,該抗毒素A中和抗體(第3至5組)之力價係升高至介於3至4log10 ,然而抗毒素B之中和抗體(第1、2及5組)維持低力價至無法偵測,此係與上述小鼠試驗之資料一致(圖10)。第1、2及5組之抗毒素B中和抗體在 投予第3劑之後升高至2至3 log10 (第12週力價),且於投予第4劑之後兩週達到高峰(第14週力價)。第3至5組之抗毒素A中和抗體力價在第三次(第12週力價)及第四次免疫(第14週力價)之後稍微增加。
實施例27:倉鼠免疫原性試驗:hamC.difficile2010-02
本試驗之目的係評估難養芽胞梭菌三突變體及經化學失活之突變毒素A及B於敘利亞金毛倉鼠模型中之免疫原性及保護潛力。敘利亞金毛倉鼠模型係模擬人CDAD之最佳可用攻毒模型。此試驗使用與小鼠試驗muC.difficile2010-07中相同批次之突變毒素A及B。一組動物給予突變毒素不伴隨含鋁佐劑以作為對照組。
各含5隻敘利亞金毛倉鼠之組別利用如表14所示之10μg免疫原經肌肉免疫接種。
結果:以該等突變毒素免疫接種後並未出現不良事件。如圖12所示,在投予單一劑量之突變毒素之後,該經甲醛失活之突變毒素(第1及2組)的抗毒素A中和反應係介於2至3 log10 ,且該經EDC失活之突變毒素(第3組)係介於3至4 log10 。在投予第二劑之後,所有三組之抗毒素A抗體皆升高。所有三組之抗毒素A抗體在第三劑之後似乎不再升高。第四劑免疫接種後觀察到類似結果,其中在不包含鋁佐劑之經甲醛失活組(第2組)觀察到力價增加。
在第一劑之後,抗毒素B中和反應無法在經甲醛失活 之突變毒素組(第1及2組)中偵測到,在經EDC失活之突變毒素組(第3組)之反應僅超過2 log10 。在第二劑之後,兩個甲醛失活組(第1及2組)之抗毒素B中和抗體力價增加至3至4log10 ,然而EDC失活組(第3組)之反應增加至4至5 log10 。這三組之抗毒素B中和抗體力價的增加在第三及/或第四劑之後觀察到,所有組皆在第16週(最終劑之後)達到最高力價。見圖12。
在圖13中,拮抗經化學失活之基因突變毒素的中和抗體反應量(圖12)係與該些由李斯特生物製劑(List Biological)實驗室公司(加州坎寶市(Campbell,California))(在此處亦稱為「List Bio」或「List Biologicals」)之類毒素(即購自List Biological實驗室之類毒素係藉由甲醛失活野生型毒素製備;用於建立倉鼠攻毒模型之對照試劑)誘發之反應量比較。
此處之圖表中的「FI」係指利用甲醛/甘胺酸於25℃處理毒素2天,除非另外說明。此處之圖表中的「EI」係指利用EDC/NHS於30℃處理毒素4小時,除非另外說明。在圖13中,5隻倉鼠動物係經各自之突變毒素組成物處理,然而11隻倉鼠動物係利用購自List Biological之類毒素處理。
圖13之資料顯示,在根據表14投予之倉鼠中,由包含EDC失活突變毒素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在兩次劑量後所誘導之抗毒素A(圖13A)及毒素B(圖13B)之各別中和抗體力價係高於由List Biologicals類毒素所誘導之各別中 和抗體力價。
實施例28:倉鼠免疫原性試驗:C.difficile ham2010-02(接上)
為了評估該等突變毒素之保護效果,首先給予經免疫之倉鼠與一未經免疫之動物的對照組口服劑量之氯林可黴素抗生素(30mg/kg)以干擾正常小腸菌叢。經過五天後,給予倉鼠口服劑量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孢子(630菌株,每隻動物100cfu)以攻毒。在攻毒後11天每天觀察動物之CDAD徵候,該徵候於倉鼠已知係濕尾症。使用一些不同參數之臨床評分系統,經評定為具有嚴重CDAD之動物被安樂死。該些參數包括該領域所知之刺激後活性、脫水、糞便、體溫及體重等。
在第11天該試驗終止,所有存活之動物皆被安樂死。圖14顯示三個經免疫組(第1至3組,根據表14)之各者相較於未經免疫對照組之存活曲線。可見的是,該未經免疫之動物皆發展嚴重之CDAD,且需要在攻毒後1至3天安樂死(0%存活)。投予經甲醛失活之突變毒素之兩組具有60%之存活曲線,動物直到第3天(第1組)或第4天(第2組)才需要安樂死。投予經EDC失活之突變毒素之組具有80%之存活曲線,(5隻動物中之)1隻動物在第7天需要安樂死。因此,倉鼠係受到保護而免於難養芽胞梭菌孢子之致死攻毒。
實施例29:倉鼠免疫原性試驗:hamC.difficile2010-03:經基因及化學失活之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之免疫原性
本試驗之目的係評估不加佐劑之難養芽胞梭菌三突變體及經化學失活之突變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於敘利亞金毛倉鼠模型中之免疫原性。此試驗使用與小鼠試驗muC.difficile2010-07中相同批次之突變毒素A及B(分別為SEQ ID NO:4及6)。以對照組而言,一組(第1組)係給予磷酸鹽緩衝鹽水作為安慰劑。
含有5隻或10隻敘利亞金毛倉鼠之組別係如表15所述經免疫原免疫。給予動物三次劑量。此外,每二週給予動物一次劑量。
結果:見圖15。在安慰劑對照組中未發現抗毒素A或B之抗體。在一劑之後,觀察到經甲醛失活組(第2組)及基因突變毒素組(第4組)之抗毒素A中和抗體係介於2至3 log10 ,經EDC失活組(第3組)係介於3至4log10 。各組(第2至4組)在以相關之突變毒素第二次免疫之後的抗毒素A中和抗體增加(比較圖15中第2週與第3週之抗體)。在第三劑之突變毒素(於第4週給予)之後,第2至4組之抗毒素A中和抗體力價相較於彼等於第4週之力價增加。
抗毒素B中和抗體可於第二劑之後偵測到,其中經甲醛失活組(第2組)及經EDC失活組(第3組)之抗毒素B中和抗體增加至介於3至4 log10 ,且基因三突變體組(第4組)增加至介於2至3 log10 。在第三次免疫(第4週)之後,經甲醛失活之突變毒素組(第2組)及基因突變毒素(第4組)之抗毒素B中和抗體力價上升至介於3至4 log10 ,且經EDC失活之突變毒素組(第3組)上升至介於4至5 log10
以抗毒素A及抗毒素B中和抗體而言,所有免疫接種組(第2至4組)之二者的最高力價出現在第6週(第3劑之後)。
評估以鋁膠/CpG或ISCOMATRIX作為佐劑之免疫原性組成物
以免疫原性組成物免疫倉鼠產生強健之中和抗毒素抗 血清,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括以鋁膠、ISCOMATRIX或鋁膠/CpG24555(Alh/CpG)調製之經化學失活之突變毒素。觀察到使用經Alh/CpG或ISCOMATRIX調製之突變毒素免疫之組,相較於僅經鋁膠調製之疫苗免疫組得到高出2至3倍且具統計顯著性之最高抗毒素A及抗毒素B反應。見表32,顯示50%中和力價。倉鼠(n=10/組)係於第0、2及4週經肌肉內免疫接種各10μg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該等毒素係經100μg之鋁膠、200μg之CpG 24555+100μg之鋁膠或10U之ISCOMATRIX調製。在各個時間點收集血清,並於毒素中和試驗中分析功能性抗毒素活性。幾何平均力價提供於表32。星號(*)表示相較於鋁膠組之力價具有統計顯著性(p<0.05)。
包括突變毒素藥物物質且經該些佐劑調製之免疫原性組成物的保護療效係經測試。倉鼠係經免疫接種並於第5週給予口服氯林可黴素(30mg/kg),根據上述方法加以攻毒。一組未經免疫之倉鼠(n=5)被包括以作為對照組。觀察到經Alh/CpG或ISCOMATRIX佐劑化(100%存活)相較於僅經鋁膠佐劑化(70%存活)之突變毒素藥物物質增加對於經免疫之倉鼠的療效。因此,倉鼠係受到保護而免於難養芽胞梭菌孢子之致死攻毒。
實施例30:於長尾獼猴中之難養芽胞梭菌疫苗接種
本試驗之目的係測試低及高劑量之經EDC失活及經甲醛失活之難養芽胞梭菌突變毒素於長尾獼猴之免疫原性。所有突變毒素皆調製於作為佐劑之ISCOMATRIX®中,但有一組除外以作為未佐劑化對照組(第5組)。
結果:圖16顯示這些動物於第0、2、3、4、6、8及12週之抗毒素中和抗體反應。這五組在單一劑之後的抗毒素A力價(第2週力價)皆介於2至3 log10 。這些力價在各組接受各自之後續劑量之後上升。在這些動物中,第3至4週之間的力價並未下降。所有組別的尖峰力價係介於4至5 log10 。在所有時間點,不含ISCOMATRIX佐劑之組(第5組)具有最低力價,顯示使用ISCOMATRIX可增 強免疫反應。無佐劑之對照組(第5組)在第12週達到尖峰力價,如同經高劑量之EDC失活免疫毒素免疫之組(第4組);所有其他組在第6週達到力價高峰,即最後一劑之後兩週。所有組別之力價在第二劑之後增強(第3週時間點)。和抗毒素A反應相同,抗毒素B反應在第3至4週之間並不下降。在第3劑之後(第6週時間點),所有組別中之抗毒素B中和抗體力價係介於3至4 log10 ,除了低劑量甲醛失活組(第1組)及高劑量EDC失活組(第4組),這二組之力價剛好>4 log10 。所有組別之尖峰力價皆出現在第12週,除了低劑量EDC失活組(第3組),該組之尖峰力價出現在第8週。所有組別之尖峰力價>4 log10
實施例31:產製單株抗體
雖然毒素A及B共享許多結構同源性,但發現抗體之中和活性具有毒素特異性。在本發明中,識別出一些對各別毒素具特異性、以不同之表位及功能性結構域為目標且對天然毒素具高親和性及有效中和活性之抗體。抗體係自經免疫之小鼠分離,使用自商業途徑獲得之甲醛失活(FI)突變毒素或藉由導入特定突變至彼之酶催化位點以使之不具毒性之重組全突變毒素(SEQ ID NO:4及6)以分別產製毒素A及B之單株抗體(mAb)。抗體之表位定位顯示大部分抗毒素A之單株抗體(52株中之49株)係以該毒素之非酶催化性C端結構域為目標。
抗毒素B之單株抗體係以該蛋白質之三個結構域為目 標。在總共17株毒素B特異性單株抗體中,6株對N端具特異性(例如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諸如630之胺基酸1至543)、6株對C端具特異性(例如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諸如630之胺基酸1834至2366)及5株對中段轉位結構域具特異性(例如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TcdB諸如630之胺基酸799至1833)。利用突變難養芽胞梭菌毒素(例如SEQ ID NO:4及6)作為免疫抗原之策略提供呈現大部分(若非全部)抗原性表位之優點,相較之下甲醛失活之方法可能不良地影響該突變毒素之抗原性結構。
實施例32:毒素A單株抗體A3-25之特徵,其包括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6之輕鏈可變區及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7之重鏈可變區
單株抗體A3-25特別受到關注,因為此抗體無法利用所有常用之IgG、IgM及IgA定型套組定義彼之免疫球蛋白(Ig)同型。進一步利用Ig重鏈特異性抗血清進行西方墨點分析顯示該A3-25係IgE同型,此同型罕見於單株抗體產製。此進一步藉由以核苷酸定序自A3-25雜交瘤細胞分離之mRNA證實。由A3-25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之核苷酸序列推導出之胺基酸序列顯示於圖17。
為了進一步於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及疾病之動物模型中評估A3-25單株抗體,彼之Ig同型係根據公開之方法將ε重鏈之可變區分子移接至小鼠γ重鏈上以將其改變成小鼠IgG1。
實施例33:毒素特異性抗體之中和能力及表位定位
另外,為了識別功能性/中和抗體,所有單株抗體皆於標準細胞病變效應(CPE)試驗或以測量ATP作為細胞存活指標為基底之更嚴謹及定量化試驗中評估彼等中和野生型毒素之能力。
在總共52個毒素A特異性抗體中,四個單株抗體(A3-25、A65-33、A60-22及A80-29)(表17及圖18)展現不同程度之中和活性。BiaCore競爭性結合測定及血球凝集抑制(HI)試驗係經實施以定位抗體表位。結果顯示這些抗體可能以毒素A蛋白質中之不同表位為目標(表17)。為了進一步識別該蛋白質上之結合位點之位置,抗體係於西方墨點試驗或點漬試驗中使用已知序列之毒素片段各別評估。發現所有4株中和單株抗體皆以該毒素之C端區域為目標。
自總共17株毒素B特異性抗體中,9株被發現具有中和能力。在9株中和單株抗體中,有6株係以N端為目標,另外3株則以毒素B之轉位結構域為目標(表18)。根據Biacore競爭性結合測定,該9株中和單株抗體可能如圖19所示被分成四個表位群。
實施例34:識別具有顯著提升之中和活性之新穎的毒素A抗體組合
該四株毒素A單株抗體(A3-25、A65-33、A60-22及A80-29)當分別於ATP基底之中和試驗中測試時,顯示不完全或部分之毒素A之中和。單株抗體A3-25係中和活性最強之抗體,另外三株之中和活性較低,A80-29僅稍高於背景值(圖18)。然而,當A3-25與另外三株mAb中之任一者組合時,在所有三個組合中皆觀察到中和之協同效應,該效應遠大於各別抗體之中和活性的總和,如圖20A-C所示。此外,所有三個組合展現通常如抗毒素A多株抗體可見之完全中和能力。
實施例35:識別顯示顯著提升之中和活性之新穎的毒素B抗體組合
我們也觀察到藉由BiaCore分析所識別之不同表位群中之毒素B單株抗體的協同中和效應。毒素B單株抗體B8-26(第1群中最強效之單株抗體)係與第3群之多種單株抗體組合。該等組合係於毒素B特異性中和試驗中評估,結果顯示於圖21及表19。
當B8-26係與第3表位群之單株抗體組合時觀察到協同中和效應(圖21B),但與其他任何單株抗體組合則無此效應(資料未顯示)。
實施例36:藉由單株抗體實施試管內篩選安全且有效之突變毒素組成物
經由基因工程化產製之難養芽胞梭菌之基因突變毒素A及B(例如SEQ ID NO:4及6)於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中顯示殘餘細胞毒性。雖然我們已經將難養芽胞梭菌之各突變毒素的細胞毒性降低約4 log(表20),進一步化學失活該些突變毒素諸如藉由甲醛處理係為較佳。然而,化學失活處理可能困難而且可能不良地影響這些毒素或突變毒素之關鍵抗原性表位。
為了最佳化生物程序,實施使用甲醛及EDC/NHS處理以化學失活三突變體Tcd A及B(1mg/mL)之統計實驗設計(DOE)。為了最佳化經甲醛失活之三突變體TcdA,我們使用不同之甲醛/甘胺酸濃度(20至40mM)、pH(6.5至7.5)及溫度(25至40℃)。以三突變體TcdB而言,我們使用自2至80mM之甲醛/甘胺酸濃度及分別為25℃及7.0之溫度及pH值。所有甲醛處理之培養時間為24小時。以甲醛失活而言,表21及23中之「40/40」代表用於該反應中之甲醛及甘胺酸之濃度。以EDC/NHS處理而言,我們在三突變體TcdA使用自0.25至2.5mg/mg及三突變體TcdB使用自0.125至2.5mg/mg之不同的EDC/NHS濃度,並於25℃培養4小時。在反應結束時,所有樣本皆於10mM磷酸鹽pH 7.0中去鹽。純化後分析該經處理之Tcd的殘餘細胞毒性,並藉由圓點墨點分析以單株抗體辨識表位。目標係識別減少細胞毒性至所欲程度(EC50 > 1000μg/mL),且不負向影響由中和單株抗體辨識之表位(++++或+++)之處理條件。該處理條件(在表21至24中以打勾標誌“”標示)產生可能安全且有效之免疫原性組成物,相較於各自之野生型毒素之細胞毒性,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保留與至少四種中和單株抗體之反應性,同時展現減少6至8 log10 之細胞毒性。選擇結果係如表21至24所示。其他各種三突變體毒素處理條件之資料及試管內細胞毒性及毒素中和試驗之資料係顯示於表33及表34。亦見例如上述實施例20及21,彼等進一步提供有關突變毒素之較佳交聯處理條件之細節。
表33中描述之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樣本之化學交聯反應條件
樣本1至4係經EDC/NHS修飾。條件:30℃,20mM MES/150mM NaCl pH 6.5。反應係藉由添加EDC開始。經2小時反應後,樣本A、B及C添加1M甘胺酸使甘胺酸之終濃度成為50mM。樣本D不添加甘胺酸。該反應係設定為如下顯示之不同的突變毒素A(SEQ ID NO:4):EDC:NHS之重量比。
1 L44166-157A 1:0.25:0.25 w:w:w
2 L44166-157B 1:1.25:1.25
3 L44166-157C 1:2.5:2.5
4 L44166-157D 1:2.5:2.5
樣本5 L44905-160A 80mM HCHO,80mM甘胺酸,80mM NaPO4 pH 7,1mg/mL突變毒素A(SEQ ID NO:4)蛋白質,於25℃反應48小時。
樣本6 L44166-166於25℃、20mM MES/150mM NaCl pH 6.5中,以EDC/NHS修飾突變毒素A(SEQ ID NO:4)。突變毒素A(SEQ ID NO:4):EDC:NHS=1:0.5:0.5。反應係藉由添加EDC開始。在2小時之反應後,添加1M甘胺酸至甘胺酸終濃度成為0.1M,繼續培養2小時。在此之後,於Sephadex G25上將反應緩衝液交換為1 X PBS。
樣本7 L44905-170A 80mM HCHO,80mM甘胺酸,80mM NaPO4 pH 7,1mg/mL突變毒素A(SEQ ID NO:4)蛋白質,於35C反應48小時。此甲醛反應之目標係產生過度交聯以使抗原結合被嚴重降低。
樣本8 L44897-61 32mM HCHO/80mM甘胺酸,於25℃反應72小時。
樣本9 L44897-63 80mM HCHO/80mM甘胺酸,於25℃反應72小時。
下列反應皆具有24小時之反應時間。
樣本10 L44897-72試管#1 25℃,80mM NaPi pH 6.5,20mM HCHO/20mM甘胺酸
樣本11 L44897-72試管#2 25℃,80mM NaPi pH 6.5,40mM HCHO/40mM甘胺酸
樣本12 L44897-72試管#3 32.5℃,80mM NaPi pH 7.0,30mM HCHO/30mM甘胺酸
樣本13 L44897-72試管#4 32.5℃,80mM NaPi pH 7.0,30mM HCHO/30mM甘胺酸
樣本14 L44897-72試管#5 32.5℃,80mM NaPi pH 7.0,30mM HCHO/30mM甘胺酸
樣本15 L44897-75試管#6 25℃,80mM NaPi pH 7.5,20mM HCHO/20mM甘胺酸
樣本16 L44897-75試管#7 25℃,80mM NaPi pH 7.5,40mM HCHO/40mM甘胺酸
樣本17 L44897-75試管#8 40℃,80mM NaPi pH 6.5,20mM HCHO/20mM甘胺酸
樣本18 L44897-75試管#9 40℃,80mM NaPi pH 6.5,40mM HCHO/40mM甘胺酸
樣本19 L44897-75試管#10 40℃,80mM NaPi pH 7.5,20mM HCHO/20mM甘胺酸
樣本20 L44897-75試管#11 40℃,80mM NaPi pH 7.5,40mM HCHO/40mM甘胺酸
下列8個樣本係於25℃、包含78mM HCHO及76mM甘胺酸之80mM NaPi pH 7.0中反應所示時間。
樣本21 L44897-101(修飾前)TxA對照,時間零之對照樣本,未經修飾或暴露於HCHO/甘胺酸
樣本22 L44897-101,2小時
樣本23 L44897-101,4小時
樣本24 L44897-101,6小時
樣本25 L44897 102,24小時
樣本26 L44897-103,51小時
樣本27 L44897-104,74小時
樣本28 L44897-105,120小時
樣本29 (L44980-004)係經EDC/NHS修飾之突變毒素A(SEQ ID NO:4)(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EDC)。反應條件為:25℃,緩衝液為20mM MES/150mM NaCl pH 6.6。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EDC:NHS=1:0.5:0.5 w:w:w。反應係藉由添加EDC開始。在2小時之反應後,添加甘胺酸至終濃度0.1M,繼續於25C反應2小時。反應藉由在Sephadex G25上去鹽終止。
下列12個樣本及2個對照係回復實驗,其中樣本係於25℃及37℃培養。
反應1=25℃,80mM NaPi pH 7.0,僅40mM HCHO(不含甘胺酸),24小時反應。
反應2=25℃,80mM NaPi pH 7.0,40mM HCHO/40mM甘胺酸,24小時反應。
下面4個樣本係藉由於25℃、80mM NaPi pH 7.0、40mM HCHO/40mM甘胺酸中反應所示時間產製。
44 L44897-116-6 29.5小時
45 L44897-116-7 57.5小時
46 L44897-116-8 79.5小時
47 L44897-116-9 123.5小時
樣本48L44897-139於25℃,80mM NaPi pH 7.0,40mM HCHO/40mM甘胺酸中反應48小時。
樣本49L44166-204係經EDC/NHS修飾之突變毒素A(SEQ ID NO:4)。25C,緩衝液1 x PBS pH7.0。突變毒素A(SEQ ID NO:4):EDC:NHS=1:0.5:0.5 w:w:w。與EDC/NHS反應2小時,然後添加1M甘胺酸至0.1M終濃度,繼續反應2小時。緩衝液於Sephadex G25上交換成20mM L-組胺酸/100mM NaCl pH 6.5。
表34中之突變體毒素B樣本之化學交聯反應條件
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係根據下列反應條件化學交聯及測試。該些L44905-86樣本係於涉及三種甲醛反應變數及二種培養溫度之實驗中測試。每天測試6個樣本,共18個樣本。在該表中之第一個樣本係未經處理之對照(因此總共19個樣本)。該未經處理之對照包括未經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B多肽(SEQ ID NO:6)。
第1反應(「反應1」)=80mM HCHO,80mM甘胺酸,80mM NaPO4 pH 7,1mg/mL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蛋白質
第2反應(「反應2」)=80mM HCHO,無甘胺酸,80mM NaPO4 pH 7,1mg/mL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蛋白質
第3反應(「反應3」)=80mM HCHO,無甘胺酸,80mM NaPO4 pH 7,1mg/mL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蛋白質+氰基硼氫化物加蓋。氰基硼氫化物加蓋涉及 添加80mM CNBrH4 至去鹽終反應,於36℃培養24小時。
樣本L34346-30A:每克之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添加0.5g EDC及NHS,於30℃、20mM MES、150mM NaCl pH 6.5中培養4小時。
樣本L34346-30B:每克之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添加0.5g EDC及NHS於30℃反應2小時,然後添加甘胺酸(終濃度g/L)並於30℃、20mM MES、150mM NaCl pH 6.5中再培養2小時。L34346-30A及L34346-30B之兩個反應的唯一差異係添加甘胺酸至L34346-30B反應。
實施例37:由免疫原性組成物誘導之抗體能中和源自多種難養芽胞梭菌株之毒素
為了評估由包括突變毒素藥物物質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所誘導之抗體是否能中和廣泛多變之毒素序列,多種核糖型及毒素型之菌株係經定序,以識別各種菌株相較於該突變毒素藥物物質之間的基因多變性之程度。含有源自不同菌株之分泌毒素的培養上清液接著於試管內中和試驗中測試,使用來自經免疫之倉鼠的血清以測定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之涵蓋範圍及測定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保護對抗源自臨床流通傳播菌株之多變毒素之能力。
HT-29細胞(結腸癌細胞系)及IMR-90細胞被用來測試由CDC菌株表現之毒素之中和。HT-29細胞對TcdA較 為敏感;經純化之TcdA於這些細胞中之EC50 係100pg/mL,相較於TcdB之3.3ng/mL。相反地,IMR-90細胞對TcdB較為敏感;經純化之TcdB於這些細胞中之EC50 係介於9至30pg/mL,相較於TcdA之0.92至1.5ng/mL。TcdA及TcdB於這些細胞系中之測試特異性係利用多株及單株毒素特異性抗體加以證實。為了測試正常化,24個CDC分離株之培養過濾液係分別以彼等之EC50 值的四倍濃度測試。其中三株的毒素量過低,無法於該中和試驗測試。
代表涵蓋超過95%於美國及加拿大流動傳播之難養芽胞梭菌株的各種核糖型/毒素型之24個菌株係得自CDC。這些分離株係代表核糖型027、001及078之菌株,此三型係在美國、加拿大及英國的三個CDAD流行株。菌株2004013及2004118代表核糖型027,菌株2004111代表核糖型001,且菌株2005088、2005325及2007816代表核糖型078。為了識別致病性臨床分離株與630菌株之間的基因變異程度,源自這些臨床菌株的毒素基因(tcdAtcdB )係經完全定序。見表35。該些毒素之胺基酸序列係利用邁佳來(MegalignTM )程式(DNASTAR® Lasergene®)中之ClustalW排比,並分析序列一致性。以tcdA 而言,基因組排比分析顯示所有臨床分離株與630株共享整體約98至100%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該tcdA 基因之C端部分稍微較為多變。相同分析係於tcdB 基因實施,結果顯示較高之序列多變性。值得注意的是,菌株 2007838/NAP7/126及2007858/NAP1/unk5在N端(79至100%)及C端結構域(88至100%)展現與630株相差最多之模式(資料未顯示)。
倉鼠集合血清(HS)係自經免疫原免疫之敘利亞金毛倉鼠收集,該免疫原包括突變TcdA(SEQ ID NO:4)及突變TcdB(SEQ ID NO:6),其中該突變毒素係經EDC失活(如上述例如實施例29、表15中所述)且經磷酸鋁調製。表35之結果顯示在試管內中和試驗中,源自各別培養上清液之至少毒素B被源自免疫倉鼠之血清中和。
b 毒素量過低以致無法實施中和試驗
圖23說明中和試驗之結果,該試驗於IMR-90細胞中使用源自各種難養芽胞梭菌株之毒素製劑。資料顯示於倉鼠抗血清中之TcdB中和抗體能夠中和源自所有21株測試分離株之毒素,包括超毒性菌株及TcdA陰性、TcdB陽性菌株。至少16株不同的難養芽胞梭菌株係得自CDC(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Atlanta,GA))(先前描述)且於該領域已知及上述之適當條件下於難養芽胞梭菌之培養基中培養。含有該分泌毒素之培養上清液係經分析以測定彼等於IMR-90細胞單層之細胞毒性(EC50 ),接著於標準試管內中和試驗中使用源自經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以磷酸鋁調製)免疫之倉鼠血清的各種稀釋液測試4倍EC50 。自各菌株之培養上清液獲得之粗製毒素及經純化之毒素(購自List Biologicals之商用毒素)(非自各別上清液純化)係利用上述之試管內細胞毒性試驗測試對IMR-90細胞之細胞毒性。
在圖23A至K中,該些圖形顯示(先前描述之)試管內細胞毒性測試之結果,其中ATP量(RLU)係對漸增濃度之下列物質作圖:難養芽胞梭菌培養基及倉鼠集合血清(■)、粗製毒素及倉鼠集合血清(●)、經純化之毒素及倉鼠集合血清(▲)、對照粗製毒素(▼)及對照純化毒素(◆)。源自各別菌株之毒素係以4倍EC50 之量添加至細胞。
如圖23A至K所示,接受該所述之免疫原免疫的倉鼠意外地發展出展現對源自至少下列16種不同的難養芽 胞梭菌CDC菌株之毒素具有中和活性之中和抗體(相較於僅各別毒素之對照組):2007886(圖23A)、2006017(圖23B)、2007070(圖23C)、2007302(圖23D)、2007838(圖23E)、2007886(圖23F)、2009292(圖23G)、2004013(圖23H)、2009141(圖23I)、2005022(圖23J)及2006376(圖23K)。亦見表35中之其他難養芽胞梭菌株,其中彼等之毒素係經測試,並由包括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經磷酸鋁調製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中和。
在另一試驗中,含有各種難養芽胞梭菌株(得自CDC及英國利茲醫院(Leeds Hospital))之分泌毒素的培養上清液係於試管內中和試驗測試,該試驗使用經投予以鋁膠調製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之倉鼠的血清。實驗設計見表36。結果顯示於表37及表38。
實施例38:EDC/NHS三突變體毒素之肽定位
為了特徵化經EDC/NHS失活之三突變體毒素,在四批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及四批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實施肽定位實驗。在以胰蛋白酶消化該些突變毒素之後,該形成之肽片段係利用逆相HPLC分離。質譜分析係用於識別因失活過程而發生之修飾。在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二者中,超過95%之理論胰蛋白酶肽係經識別。交聯及甘胺酸加成物(甘胺酸被用來作為加蓋劑)係經識別。在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二者中亦可見β-丙胺酸加成物。雖然不受機轉或理論之束縛,β-丙胺酸加成物似乎來自三莫耳NHS與一莫耳EDC之反應,該反應形成經NHS活化之β-丙胺酸。此分子接著可與離胺酸基團反應以形成β-丙胺酸加成物(+70Da)。在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B樣本中,亦觀察到低量(0.07莫耳/莫耳蛋白)之去氫丙胺酸(-34Da)。去氫丙胺酸係半胱胺酸殘基去磺化之結果。相同類型及程度之修飾係見於所有四批之各突變毒素,表示該過程產生一致產物。肽定位(超過95%之序列長度)證實修飾之存在。修飾概要係於表39顯示。亦見圖24至25。此外,該三突變體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B藥物物質之大小及電荷異質性相較於未經化學失活之各別三突變體毒素A及三突變體毒素B之大小及電荷異質性增加。因此,大小排除層析(SEC)及陰離子交換層析(AEX)資料具有 相對寬峰(資料未顯示)。
實施例39:藥物製品產製
難養芽胞梭菌免疫原性組成物(藥物製品)包含二種活性醫藥成分(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示範性藥物製品係包括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各者的凍乾調製劑,該凍乾調製劑包含10mM Tris緩衝液pH 7.4、4.5%(w/w)二水海藻糖及0.01%(w/v)聚山梨醇酯80。見表40。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係藉由稀釋劑或含鋁膠之稀釋劑重懸該經凍乾之疫苗以製備用於注射。安慰劑將包括注射用之無菌生理鹽水溶液(0.9%氯化鈉)。
緩衝液製備
添加注射用水(WFI)至複合容器。當混合時,賦形劑被添加直到溶解於溶液中。測量pH值。若需要,以HCl調整pH至7.4±0.1。該溶液用WFI稀釋至終重量,然後利用0.22μm Millipore Express SHC XL150過濾器過濾。在過濾前先取過濾前生物負載減少樣本。該經過濾之緩衝液係經取樣以測量滲透壓及pH。
調製劑製備
經解凍之突變毒素藥物物質根據預先計算之量按照下列操作順序被集中於調製容器:首先添加欲達到0.6mg/mL之目標稀釋緩衝液體積之50%至容器,接著添加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以100rpm混合5分鐘。接著添加突 變毒素B藥物物質至該容器,繼續稀釋該溶液以達0.6mg/mL稀釋點,然後以100rpm再混合5分鐘。採樣測試總突變毒素濃度。該溶液係根據過程中之突變毒素濃度值以稀釋至100%體積,然後以100rpm混合15分鐘。該經調製之藥物製品係經採樣以測定pH及過濾前生物負載。該經調製之藥物製品接著利用Millipore Express SHC XL150過濾器過濾後隔夜儲存,或輸送至裝填線以供無菌過濾。
該經調製之原液被運送至裝填區,採樣測定生物負載,然後經二個串聯之Millipore Express SHC XL150過濾器無菌過濾。該調製原液被填充至滅菌玻璃小瓶,目標填充體積為0.73mL。該經填充之小瓶被部分加塞,然後被移至冷凍乾燥器中。冷凍乾燥週期係如表41所示執行。在完成該週期時,以0.8大氣壓之氮氣重填該冷凍乾燥室以使塞子完全蓋上。小瓶自該室移出後利用掀開式密封蓋封閉。
表42簡述藥物製品之穩定性資料。該資料顯示該藥物製品儲存於2至8℃可保持物理及化學穩定至少3個月,或儲存於25°或40℃至少1個月。在二種儲存條件下,藉由大小排除層析(SEC)檢測之雜質之量不會改變,在最遲之時間點測試試管內抗原性亦不改變。
實施例40:疫苗稀釋劑
以鹽水而言,60mM NaCl係用來作為不含任何佐劑之凍乾藥物製品之稀釋劑以確保重構後之等滲性溶液。
鋁膠: 鋁膠85 2%(Brenntag)係自商業途徑獲得之優良製造規範(GMP)級產品,成分為氫氧化鋁之八面晶體摺板。示範性鋁膠稀釋劑調製劑係如表43所示。該示範性調製劑可與上述之藥物製品組合使用。
鋁膠佐劑之試驗顯示100%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與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與1mg Al/mL鋁膠自pH 6.0至7.5結合。兩種藥物物質之最高結合係見於最高蛋白質測試濃度(各為300μg/mL)。
蛋白質與鋁膠之結合亦利用含有各200μg/mL之藥物物質之凍乾藥物製品調製劑與自0.25至1.5mg/ml之鋁膠測試。該藥物製品係利用含有各種濃度之鋁膠之稀釋劑重構,各突變毒素之百分比係經測量。所有測試濃度之鋁膠顯示100%之抗原結合。
亦測定蛋白質與鋁膠於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目標劑量(各200μg/mL)時之結合動力學。該結果顯示100%之突變毒素藥物物質係於24小時RT時間進程中與鋁膠結合。
CpG 24555及鋁膠: CpG 24555係合成性21-聚體寡去氧核苷酸(ODN),其具有序列5-TCG TCG TTTTTC GGT GCT TTT-3(SEQ ID NO:48)。CpG 24555與鋁膠稀釋劑之組合的示範性調製劑係顯示於表44。該示範性調製劑可與上述之藥物製品組合使用。
ISCOMATRIX®: ISCOMATRIX®佐劑係該領域已知之以皂素為基底之佐劑。ISCOMATRIX®佐劑調製劑之示範性調製劑係如表45所示。該示範性調製劑可與上述之藥物製品組合使用。
實施例41:經鋁膠佐劑化之突變毒素藥物物質組成物於 NHP模型中之免疫原性及臨床前概念驗證
經鋁膠佐劑化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組成物於NHP之免疫原性係經評估,特別是長尾獼猴。經每劑量各10μg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組成物(以鋁膠調製)以二週間隔(第0、2及4週)免疫的NHP發展出強健之中和抗毒素反應。見表46。抗毒素A及抗毒素B之二種中和反應在第三次免疫後達到保護範圍,且至少到第33週(試驗之最後時間點)維持在保護範圍之內或保護範圍以上。
長尾獼猴(n=8)係於第0、2及4週以調製於250μg之鋁膠的各10μg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經肌肉內免疫。在各個時間點收集血清,並於毒素中和試驗中分析功能性抗毒素活性。表46提供幾何平均力價(GMT)。該表中提供之保護性力價範圍說明在Merck單株抗體治療試驗中與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復發之顯著減少有關之中和抗體力價範圍。
來自Merck單株抗體治療試驗之人保護性抗體力價與輝瑞之疫苗候選物於NHP所誘發之力價之間的相關性
Merck/Medarex單株抗體之第2期療效試驗(Lowy et al.,N Engl J Med.2010 Jan 21;362(3):197-205)似乎顯示中和性抗毒素單株抗體於血清中之量與預防CDAD復發之間的相關性。在投予毒素特異性單株抗體至人之後,人接受者中自10至100μg/mL之血清抗體量似乎能防止復發(減少70%之CDAD復發)。
包括該些突變毒素藥物物質之免疫原性組成物係經測試,藉由比較來自Merck/Medarex第2期試驗之公開資料與該些免疫原性組成物於NHP模型中所誘導之抗體之量,以評估該些免疫原性組成物是否能於人誘導可能有效之中和抗體反應。此係利用先前發表之Merck/Medarex單株抗體之特徵,將這些得自無顯示復發症狀之個體的單株抗體血清範圍(10至100μg/mL)轉換成50%中和力價,並比較這些力價(「保護性力價範圍」)與在此處所述之臨床前模型中觀察到之力價加以評估。如表46所示,包括經鋁膠佐劑化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在第三劑之後於NHP中產生達到該「保護範圍」之免疫反應,並維持在此範圍內或範圍上直到第33週。由本發明之難養芽胞梭菌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於NHP所誘發之毒素中和性抗體之量係與該Merck/Medarex試驗中似乎受到保護而免於CDAD復發之個體的血清抗體量相等。
實施例42:經ISCOMATRIX或鋁膠/CpG 24555(Alh/CpG)佐劑化之突變毒素藥物物質組成物於NHP模型中之免疫原性
在NHP中,當與僅經鋁膠佐劑化之疫苗比較時,ISCOMATRIX及Alh/CpG二者皆統計顯著性增進抗毒素A及B之中和力價(表47)。與Alh/CpG或ISCOMATRIX投予之疫苗在較早之時間點(第2至4週)誘發背景值以上之抗毒素反應(相較於僅與鋁膠投予之疫苗(第4至6週)),這可能對於保護人免於復發CDAD上具有重要影響。相較於鋁膠,經Alh/CpG或ISCOMATRIX佐劑化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更快速地產生達到保護範圍(亦見實施例41)之抗毒素中和力價,且該力價直到第33週皆維持在此範圍之內或之上。
如表47所示,長尾獼猴係於第0、2及4週以各10μg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經肌肉內免疫,該等藥物物質係經250μg之鋁膠(n=8)、500μg之CpG+250μg之鋁膠(n=10)或45U之ISCOMATRIX(n=10)調製。在各個時間點收集血清,並於上述之毒素中和試驗中分析功能性抗毒素活性。GMT係列於表中。星號(*)表示相較於鋁膠組之力價具有統計顯著性(p<0.05)。該保護性力價範圍代表根據Merck/Medarex單株抗體治療試驗中與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復發之顯著減少有關之中和抗體力價範圍。
亦評估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在ISCOMATRIX或Alh/CpG佐劑存在時)之投予劑量對於NHP所產生之中和抗毒素抗體力價之影響。在一試驗中,NHP係投予經ISCOMATRIX調製之低(10μg)或高(100μg)劑量之各突變毒素藥物物質。在免疫後之各個時間點比較反應。如表48所示,兩個治療組皆有強健之抗毒素中和力價。抗毒素A力價在低劑量與高劑量組之間的大部分時間點幾乎相等,然而抗毒素B力價在高劑量組有 較高之趨勢。
如表48所示,長尾獼猴(n=5)係於第0、2及4週接受經45U之ISCOMATRIX調製之各10μg或100μg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的肌肉內免疫。在各個時間點收集血清,並於毒素中和試驗中分析功能性抗毒素活性。GMT係列於表中。該保護性力價範圍代表在Merck/Medarex單株抗體治療試驗中與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復發之顯著減少有關之中和抗體力價範圍。
為了增進抗毒素B反應之動力學,NHP係經固定劑 量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10μg)與漸增劑量之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10、50或100μg)之混合物(含有ISCOMATRIX或Alh/CpG佐劑)免疫。不論何種佐劑,接受較高劑量之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50或100μg)之組相較於接受10μg劑量之突變毒素B藥物之組具有誘發較高之抗毒素B中和反應之趨勢(表50,以*標示表示統計顯著增加)。此趨勢在最終免疫後之大部分時間點皆可觀察到。然而,在一些情況中,當突變毒素B之量增加時,抗毒素A中和反應顯示統計顯著性降低(表49中以^標示)。
如表49及表50所示,NHP(每組10隻)係於第0、2及4週接受不同比例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10μg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加上10、50或100μg之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在表49及表50中分別以10A:10B、10A:50B及10A:100B表示)之肌肉內免疫,該等突變毒素藥物物質係以ISCOMATRIX(每劑45U)或Alh/CpG(每劑250μg/500μg)調製。表49顯示抗毒素A力價。表50顯示抗毒素B力價。GMT係列於表中。該保護性力價範圍代表在Merck單株抗體治療試驗中與難養芽胞梭菌感染復發之顯著減少有關之中和抗體力價範圍。符號^表示中和力價相較於10A:10B組呈現統計顯著性降低(p<0.05)。星號符號*表示中和力價相較於10A:10B組呈現統計顯著性增加(p<0.05)。
實施例43:五週重複肌肉內劑量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加4週恢復期)於長尾獼猴之毒性試驗
在長尾獼猴進行PF-06425095(包括三突變體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B藥物物質與佐劑氫氧化鋁及CpG 24555之組合的免疫原性組成物)之五週肌肉內重複劑量毒性試驗,以評估難養芽胞梭菌之三突變體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B藥物物質與佐劑氫氧化鋁及CpG 24555之組合(PF-06425095)的潛在毒性及免疫原性。每劑包括0.2或0.4mg之三突變體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B藥物物質(分別為低及高劑量之免疫原性組成物 組)、0.5mg之氫氧化鋁中之鋁及1mg CpG 24555之PF-06425095與僅佐劑之組合(氫氧化鋁+CpG 24555;PF-06376915)係經肌肉內投予至長尾獼猴(6/性別/組)以作為初免劑量,接著投予3次增強免疫劑量(第1、8、22及36天)。另一組動物(6/性別)接受pH大約7.0之0.9%等滲鹽水。該免疫原性組成物之載具係由10mM Tris緩衝液pH 7.4、4.5%二水海藻糖及0.1%聚山梨醇酯80組成。該佐劑對照之載具係由10mM組胺酸緩衝液與60nM NaCl pH 6.5組成。總劑量體積係每次注射0.5mL。所有劑量係經投予至左及/或右四頭肌。在4週不投藥之觀察期觀察測試動物,以評估在該試驗之投藥期觀察到之任何反應之可逆性。
在此試驗中未觀察到不良反應。PF-06425095之耐受性良好,僅產生局部發炎反應,無系統性毒性之證據。在投藥期間,在免疫原性組成物處理組中觀察到下列參數具有相較於試驗前之劑量依賴性增加:第4及38天之纖維蛋白原(23.1%至2.3x)、第4天(2.1x至27.5x)及第38天(2.3x至101.5x)之C反應性蛋白及第36及/或38天之球蛋白(11.1%至24.1%),且與投予佐劑化免疫原性組成物之預期發炎反應一致。
在第4天觀察到之纖維蛋白原及C反應性蛋白之增加到第8天已部分恢復,僅在高劑量免疫原性組成物組中有纖維蛋白原(25.6%至65.5%)及C反應性蛋白(4.5x及5.6x)之增加。介白素(IL)-6之增加係見於低及高劑量免疫原性 組成物組於第1天第3小時(8.3x至127.2x各別值第1天第0小時,劑量反應性)及第36天第3小時(9.4x至39.5x各別值第36天第0小時)。其他細胞介素未觀察到改變(IL-10、IL-12、干擾素誘導蛋白質(IP-10)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這些急性期蛋白質與細胞介素之增加係投予外來抗原之預期正常生理反應之一部分。在恢復期中這些臨床病理學參數並無PF 06425095相關性或佐劑相關性改變(細胞介素並未在恢復期評估)。此外注射部位出現局部變化,此於佐劑對照組及低及高劑量免疫原性組成物組當中具有類似之發生率及嚴重性,因此與PF-06425095無直接相關性。在投藥期間,該變化包括輕微至中度慢性活性發炎,其特徵為肌肉纖維被巨噬細胞(通常包含嗜鹼性顆粒物質(被判讀為含鋁佐劑))之浸潤、淋巴細胞、漿細胞、嗜中性球、嗜酸性球、壞死碎片及水腫分開。該嗜鹼性顆粒物質亦存在於這些慢性活性發炎部位之細胞外區域。在恢復期結束時,有輕微至中度慢性發炎及單核細胞浸潤及輕微纖維化。在這些注射部位之發現代表對佐劑之局部發炎反應。其他顯微變化包括腸骨(引流)淋巴結之淋巴細胞輕微至中度增加及脾臟生發中心之細胞輕微增加,這些變化在佐劑對照組及低及高劑量免疫原性組成物組之投藥期間被注意到。在恢復期結束時,這些顯微變化之嚴重性降低。這些效應代表對抗原性刺激之免疫反應,且係對佐劑或PF-06425095之藥效學反應。抗DNA抗體無測試物品相關性增加。
由於不良反應不存在,因此本試驗中之無觀察危害反應劑量(NOAEL)係高劑量免疫原性組成物組(0.4mg之三突變體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B藥物物質/每劑PF-06425095)所投予之四劑二次0.5mL注射。
實施例44:血清陽性NHP血清被動轉移至倉鼠之療效
每組5隻敘利亞金毛倉鼠之組別被投予口服劑量之氯林可黴素抗生素(30mg/kg)以擾亂正常小腸菌叢。經過五天後,給予倉鼠口服劑量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孢子(630菌株,每隻動物100cfu)攻毒,並經腹腔內(IP)投予如表51所述之NHP血清。雖然不受理論或機轉之限制,但孢子攻毒後之疾病症狀顯現通常始於攻毒後大約30至48小時。
要投予至倉鼠之NHP血清係自經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10:10、10:50及10:100A:B比)(以ISCOMATRIX調製)三次免疫後顯示最高力價(抗毒素A血清及抗毒素B血清)之NHP血清樣本集合(見實施例42,表49及表50)。該NHP血清係於第5、6及8週之時間點收集(免疫發生於第0、2及4週),如實施例42所述。結果顯示於下表52至54。符號「+」表示在括弧中之幾何平均數(GM)不包括無反應性3號動物之資料。「*TB」代表終末採血,動物於該天被安樂死,所有動物不一定相同。
在另一試驗中,敘利亞金毛倉鼠被投予口服劑量之氯林可黴素抗生素(30mg/kg)以擾亂正常小腸菌叢。經過五天後,給予倉鼠口服劑量之野生型難養芽胞梭菌孢子(630 菌株,每隻動物100cfu)攻毒,並經腹腔內(IP)投予如表55所述之NHP血清。雖然不受理論或機轉之限制,但孢子攻毒後之疾病症狀顯現通常始於攻毒後大約30至48小時。
要投予至倉鼠之NHP血清係自經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10:10、10:50及10:100 A:B比)(以鋁膠及CpG 24555調製)三次免疫後收集之NHP血清樣本集合(見實施例42,表49及表50)。該NHP血清係於第5、6、8及12週之時間點收集,如實施例42所述(NHP係於第0、2及4週免疫)。結果顯示於下表56至59。自倉鼠收集之血清被進一步研究,以測定抑制濃度(IC50 )值,其係利用如上述之毒素中和試驗測定。由本發明之難養芽胞梭菌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於倉鼠所誘發之毒素中和性抗體之量係與該Merck/Medarex試驗中似乎受到保護而免於CDAD復發之個體的血清抗體量相等。
實施例45:突變毒素藥物物質之特徵
三突變體毒素A之一級結構係顯示於SEQ ID NO:4。在SEQ ID NO:4之位置1的NH2 -端甲硫胺酸(Met)殘基係 源自SEQ ID NO:12之起始密碼子,不存在於經分離之蛋白質(例如見SEQ ID NO:84)。因此,在實施例12至實施例45中,「SEQ ID NO:4」係指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不存在之SEQ ID NO:4。經純化之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藥物物質中間體-批號L44993-132)及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批號L44898-012)皆顯示始於SLISKEELIKLAYSI(SEQ ID NO:4之位置2至16)之單一NH2 -端序列。
三突變體毒素B之一級結構係顯示於SEQ ID NO:6。在SEQ ID NO:6之位置1的NH2 -端甲硫胺酸(Met)殘基係源自起始密碼子,不存在於經分離之蛋白質(例如見SEQ ID NO:86)。因此,在實施例12至實施例45中,「SEQ ID NO:6」係指其中該初始甲硫胺酸(位置1)不存在之SEQ ID NO:6。經純化之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藥物物質中間體-批號010)及經EDC/NHS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批號L44906-153)皆顯示始於SLVNRKQLEKMANVR(SEQ ID NO:6之位置2至16)之單一NH2 -端序列。
圓偏光二色性(CD)光譜分析被用於評估三突變體毒素A(SEQ ID NO:4)及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之二級和三級結構。CD光譜分析亦被用於評估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二級和三級結構。CD光譜分析亦用於評估pH對結構之可能影響。EDC處理對三 突變體毒素A之影響係藉由比較得自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之CD資料與得自三突變體毒素A之資料加以分析。EDC處理對三突變體毒素B(SEQ ID NO:6)之影響係藉由比較得自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CD資料與得自三突變體毒素B之資料加以分析。
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之遠紫外線CD資料係於不同pH下獲得。在pH 5.0至7.0記錄之光譜顯示二級結構中有高比例之α-螺旋,表示該蛋白質之多肽骨架採用以α-螺旋為主之清楚定義構形。
亦獲得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之近紫外線CD光譜。介於260及300nm之間的強負橢圓率顯示芳香族側鏈係處於獨特之堅硬環境,即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具有三級結構。事實上,由各種芳香族側鏈類型所產生之特徵可在光譜內區別:在~290nm之肩峰及在~283nm之最大負峰係因有序色胺酸側鏈吸收偏振光所致,在276nm之負峰係來自酪胺酸側鏈,在262及268nm之較小肩峰表示苯丙胺酸殘基參與三級接觸。遠及近紫外線結果提供之證據顯示,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在生理性pH下保留緊密摺疊結構。在pH 5.0至7.0觀察到之幾乎相同之遠及近紫外線CD光譜表示在此pH範圍內並未發生可偵測之結構改變。CD資料不可於pH 3.0及4.0收集,因為該蛋白質在這些pH值不溶解。比較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與三突變體毒素A之遠及近紫外線CD光譜,兩種蛋白質之光譜在所有測試之實驗條件下實質上相同,表示EDC處理對於三 突變體毒素A之二級和三級結構並無可偵測之影響。此發現係與膠體過濾及分析性超離心之結果一致,該些結果分別顯示分子半徑及沉積/摩擦係數無可偵測之變化。
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以及三突變體毒素A)包含25個分散於一級序列中之色胺酸殘基,可作為方便的內在螢光探針。獲得隨溫度改變之介於300至400nm之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之螢光發射光譜。在6.8℃,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在以280nm激發時顯示特徵性色胺酸螢光發射光譜。螢光發射最大值係見於~335nm,顯示色胺酸殘基係位於非極性環境,通常是在蛋白質內部而不是極性水性環境。該螢光發射光譜之結果與在此報告中呈現之CD實驗之結果共同證實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保留緊密折疊結構。
外源探針8-苯胺基-1-萘磺酸(ANS)之螢光被用來特徵化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A在pH改變時可能發生之構形變化。由結果可以發現,當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或三突變體毒素A在pH 7.0以探針滴定時,ANS螢光強度並無實質增加,顯示在這些條件下沒有疏水性表面被暴露於蛋白質上。改變pH至2.6導致ANS螢光量子產率隨著探針濃度增加而大幅增加,直到螢光量子產率達到明顯飽和。此ANS螢光量子產率之增加表示在低pH(2.6)時,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A兩者皆發生暴露疏水性表面之pH誘發性構形變化。該構形變化顯示由EDC誘導三突變體毒素A之修飾及失活不限制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DS)之構形可塑性。
EDC處理對三突變體毒素A之流體動力學性質之影響係利用大小排除層析於G4000 SWXL管柱上評估。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A係經注射至於pH 7.0、6.0及5.0經平衡之G4000 SWXL管柱。該資料顯示,利用大小排除層析無法偵測到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與三突變體毒素A之間有分子半徑之差異。因此,EDC處理並未顯著影響三突變體毒素A之流體動力學性質及對應之整體分子形狀。
其他對三突變體毒素A及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之分析係利用多角度雷射光散射(MALLS)技術實施。以EDC處理三突變體毒素A導致產生由多種多聚體及單體組成之異質性混合物。該異質性反應出導入大量由EDC誘導之在該蛋白質之羧基與一級胺之間的分子間及分子內共價鍵。
獲得之資料提供三突變體毒素A及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經EDC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A)之物理及化學特性,並說明彼等之一級、二級和三級結構之重要特色。產生之資料顯示利用EDC處理三突變體毒素A導致彼之多肽鏈之共價修飾,但不影響該蛋白質之二級和三級結構。利用EDC處理導致分子內及分子間交聯。自突變毒素A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A)獲得之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參數係列於表60。
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遠紫外線CD資料係於不同pH下獲得。在pH 5.0至7.0記錄之光譜顯示二級結構中有高比例之α-螺旋,表示該蛋白質之多肽骨架採用以α-螺旋為主之清楚定義構形。
亦獲得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近紫外線CD光譜。介於260及300nm之間的強負橢圓率顯示芳香族側鏈係處於獨特之堅硬環境,即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具有三級結構。事實上,由各種芳香族側鏈類型所產生之特徵可在光譜內區別:在~290nm之肩峰及在~283nm之最大負峰係因有序色胺酸側鏈吸收偏振光所致,在276nm之負峰係來自酪胺酸側鏈,在262及268nm之較小肩峰表示苯丙胺酸殘基參與三級接觸。遠及近紫外線CD光譜結果提供之證據顯示,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在生理性pH下保留緊密摺疊結構。在pH 5.0至7.0觀察到之非常類似之遠及近紫外線CD光譜表示在此pH範圍內並未發生可偵測之二級或三級結構改變。CD資料不可於pH 3.0及4.0收集,因為該蛋白質在這些pH值不溶解。
比較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與三突變體毒素B之遠及近紫外線CD光譜,兩種蛋白質之光譜在pH 5.0及7.0之間非常類似,表示EDC處理對於該蛋白質之二級和三級結構並無可偵測之影響。
三突變體毒素B包含16個分散於一級序列中之色胺酸殘基,可作為方便的內在螢光探針。獲得隨溫度改變之介於300至400nm之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螢光發射光譜。在7℃,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在以280nm激發時顯示特徵性色胺酸螢光發射光譜。螢光發射最大值係見於~335nm,顯示色胺酸殘基係位於非極性環境,通常是在蛋白質內部而不是極性水性環境。此結果與CD實驗之結 果(見上)共同證實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保留緊密折疊結構。
外源探針8-苯胺基-1-萘磺酸(ANS)之螢光被用來特徵化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B在pH改變時可能發生之構形變化。由結果可以發現,當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或三突變體毒素B在pH 7.0以探針滴定時,ANS螢光強度並無實質增加,顯示在這些條件下沒有疏水性表面被暴露於蛋白質上。改變pH至2.6導致ANS螢光量子產率在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存在時隨著探針濃度增加而大幅增加,直到螢光量子產率達到明顯飽和。此ANS螢光量子產率之增加表示在低pH(2.6)時,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發生暴露疏水性表面之pH誘發性構形變化。該構形變化顯示由EDC誘導三突變體毒素B之修飾及失活不限制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DS)之構形可塑性。
EDC處理對三突變體毒素B之流體動力學性質之影響係利用大小排除層析於G4000 SWXL管柱上評估。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B係經注射至於pH 7.0、6.0及5.0經平衡之G4000 SWXL管柱。該資料顯示利用大小排除層析無法偵測到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與三突變體毒素B之間有分子半徑之差異,因此EDC處理並未顯著影響該蛋白質之流體動力學性質及對應之整體分子形狀。
其他對三突變體毒素B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之分析係利用多角度雷射光散射(MALLS)技術實施。以EDC 處理三突變體毒素B導致產生由多種多聚體及單體組成之更為異質性之混合物。該異質性反應出導入大量由EDC誘導之在該蛋白質之羧基與一級胺之間的分子間及分子內共價鍵。
獲得之資料提供三突變體毒素B及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經EDC處理之三突變體毒素B)之物理及化學特性,並說明彼等之一級、二級和三級結構之重要特色。產生之資料顯示利用EDC處理三突變體毒素B導致彼之多肽鏈之共價修飾,但不影響該蛋白質之二級和三級結構。利用EDC處理導致分子內及分子間交聯。自突變毒素B藥物物質(及三突變體毒素B)獲得之主要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參數係列於表61。
本發明之態樣
下列條款說明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態樣:
C1.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包含至少一個經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
C2.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如SEQ ID NO:6所示 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包含一個經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
C3.如條款C1或C2之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至少一個側鏈或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至少一個側鏈係經甘胺酸化學修飾。
C4.如條款C1至C3之任何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多肽包含:a)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b)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
C5.如條款C1至C4之任何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多肽包含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β-丙胺酸基團。
C6.如條款C4之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多肽包含與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與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甘胺酸基團。
C7.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
C8.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如SEQ ID NO:6所示 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且其中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
C9.如條款C7或C8之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多肽之第二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
C10.如條款C7至C9之任何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甘胺酸基團連接。
C11.如條款C1至C10之任何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多肽具有至少約100μg/ml之EC50。
C12.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經分離之多肽,及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經分離之多肽,其中該等多肽具有至少一個經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EDC)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NHS)化學修飾之胺基酸側鏈。
C13.如條款C12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多肽包含下列之至少一者:a)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至少一個β-丙胺酸基團,b)在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與天冬胺酸殘基之 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及c)在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與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
C14.如條款C12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等多肽具有至少約100μg/ml之EC50。
C15.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經分離之多肽,及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經分離之多肽,且a)其中SEQ ID NO:4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及b)其中SEQ ID NO:6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β-丙胺酸基團連接。
C16.如條款C15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SEQ ID NO:4之第二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且其中SEQ ID NO:6之第二離胺酸殘基係與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
C17.如條款C12至C16之任何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多肽的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甘胺酸基團連接。
C18.如條款C12至C16之任何免疫原性組成物,其 中該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之多肽的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麩胺酸殘基之側鏈係與甘胺酸基團連接。
C19.如條款C12至C18之任何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中該多肽具有至少約100μg/ml之EC50。
C20.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具有如SEQ ID NO:8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肽及具有如SEQ ID NO:8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的經分離之多肽,其中各多肽包含:a)在該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b)在該多肽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與該多肽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之間的至少一個交聯,c)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離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β-丙胺酸基團,及d)與該多肽之至少一個天冬胺酸殘基之側鏈或該多肽之至少一個麩胺酸殘基之側鏈連接之甘胺酸基團。
C21.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A,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A包含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
C22.如條款C21之組成物,其中該突變係非保守性胺基酸取代。
C23.如條款C22之組成物,其中該取代包含丙胺酸取代。
C24.如條款C21至C23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A包含與SEQ ID NO:1具有至少95%一致性之序列。
C25.如條款C24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A包含與SEQ ID NO:1具有至少98%一致性之序列。
C26.如條款C25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A包含SEQ ID NO:1。
C27.如條款C21至C26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至少二個突變。
C28.如條款C27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二個突變存在於如SEQ ID NO:1之編號的胺基酸位置101、269、272、285、287、269、272、460、462、541或542。
C29.如條款C21至C26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29。
C30.如條款C29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至少二個存在於SEQ ID NO:29之胺基酸位置101、269、272、285、287、269、272、460、462、541或542或彼等之任何組合之非保守性突變。
C31.如條款C21至C26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存在於如SEQ ID NO:1之編號的位置700、589、655或543或彼等之任何組合之突變。
C32.如條款C21至C26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2。
C33.如條款C32項之組成物,其中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存在於SEQ ID NO:32之位置1、47、113或158或彼等之任何組合之非保守性突變。
C34.如條款C21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包含SEQ ID NO:4。
C35.如條款C21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包含SEQ ID NO:84。
C36.如條款C21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包含SEQ ID NO:7。
C37.如條款C21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包含SEQ ID NO:83。
C38.如條款C21至C33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39.如條款C38之組成物,其中該胺基酸係藉由甲醛化學交聯。
C40.如條款C38之組成物,其中該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化學交聯。
C41.如條款C38或C40之組成物,其中該胺基酸係藉由N-羥基琥珀醯亞胺化學交聯。
C42.如條款C21至C41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係由抗毒素A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辨識。
C43.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 變毒素A,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A包含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29且在位置285及287具有胺基酸取代,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2且在位置158具有胺基酸取代,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A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44.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7,其中SEQ ID NO:4或SEQ ID NO:7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45.如條款C43或C44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交聯。
C46.如條款C43或C44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交聯。
C47.如條款C43、C44或C46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N-羥基琥珀醯亞胺交聯。
C48.如條款C43或C44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係由抗毒素A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辨識。
C49.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4。
C50.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84。
C51.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7。
C52.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83。
C53.如條款C49至C52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至少一 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54.如條款C21至C51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A展現降低之細胞毒性。
C55.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SEQ ID NO:84。
C56.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SEQ ID NO:86。
C57.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SEQ ID NO:83。
C58.一種經分離之多肽,其包含SEQ ID NO:85。
C59.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B,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B包含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
C60.如條款C59之組成物,其中該突變係非保守性胺基酸取代。
C61.如條款C60之組成物,其中該取代包含丙胺酸取代。
C62.如條款C59至C61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B包含與SEQ ID NO:2具有至少95%一致性之序列。
C63.如條款C62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B包含與SEQ ID NO:2具有至少98%一致性之序列。
C64.如條款C63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野生 型毒素B包含SEQ ID NO:2。
C65.如條款C59至C64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至少二個突變。
C66.如條款C65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二個突變存在於如SEQ ID NO:2之編號的胺基酸位置102、286、288、270、273、384、461、463、520或543。
C67.如條款C59至C64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1。
C68.如條款C67之組成物,其中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至少二個存在於SEQ ID NO:31之胺基酸位置102、286、288、270、273、384、461、463、520或543之非保守性突變。
C69.如條款C59至C64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存在於如SEQ ID NO:2之編號的位置698、653、587或544或彼等之任何組合之突變。
C70.如條款C59至C64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3。
C71.如條款C70項之組成物,其中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存在於SEQ ID NO:33之位置1、44、110或155或彼等之任何組合之非保守性突變。
C72.如條款C59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包含SEQ ID NO:6。
C73.如條款C59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包含SEQ ID NO:86。
C74.如條款C59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包含SEQ ID NO:8。
C75.如條款C59之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包含SEQ ID NO:85。
C76.如條款C59至C71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77.如條款C76之組成物,其中該胺基酸係藉由甲醛化學交聯。
C78.如條款C76之組成物,其中該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化學交聯。
C79.如條款C76或C78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N-羥基琥珀醯亞胺交聯。
C80.如條款C59至C79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係由抗毒素B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辨識。
C81.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B包含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該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1且在位置286及288具有胺基酸取代,該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3且在位置155具有胺基酸取代,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B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82.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8,其中SEQ ID NO:6或SEQ ID NO:8之至少 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83.如條款C81或C82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交聯。
C84.如條款C81或C82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交聯。
C85.如條款C81、C82或C84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N-羥基琥珀醯亞胺交聯。
C86.如條款C81或C82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係由抗毒素B中和抗體或彼之結合片段辨識。
C87.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6。
C88.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86。
C89.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8。
C90.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85。
C91.如條款C59至C89之任何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B展現降低之細胞毒性。
C92.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4及SEQ ID NO:6,其中SEQ ID NO:4及6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93.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包含SEQ ID NO:84及SEQ ID NO:86,其中SEQ ID NO:84及86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經化學交聯。
C94.如條款C92或C93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 胺基酸係藉由甲醛交聯。
C95.如條款C92或C93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交聯。
C96.如條款C92、C93或C95之組成物,其中該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N-羥基琥珀醯亞胺交聯。
C97.一種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其包含SEQ ID NO:11、SEQ ID NO:12、SEQ ID NO:13、SEQ ID NO:14、SEQ ID NO:44、SEQ ID NO:45、SEQ ID NO:46或SEQ ID NO:47。
C98.一種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其包含編碼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7或SEQ ID NO:8之核酸序列。
C99.一種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其包含編碼SEQ ID NO:84之核酸序列。
C100.一種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其包含編碼SEQ ID NO:86之核酸序列。
C101.一種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其包含編碼SEQ ID NO:83之核酸序列。
C102.一種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其包含編碼SEQ ID NO:85之核酸序列。
C103.如條款C97或C98之重組細胞,其中該細胞係源自革蘭氏陽性細菌細胞。
C104.如條款C97、C98或C99之重組細胞,其中 該細胞係源自難養芽胞梭菌細胞。
C105.如條款C97至C104中之任何重組細胞,其中該細胞缺乏編碼毒素之內源性多核苷酸。
C106.如條款C104或C105之任何細胞,其中該細胞係源自選自難養芽胞梭菌1351、難養芽胞梭菌3232、難養芽胞梭菌7322、難養芽胞梭菌5036、難養芽胞梭菌4811或難養芽胞梭菌VPI 11186之難養芽胞梭菌細胞。
C107.如條款C106之細胞,其中該細胞係難養芽胞梭菌VPI 11186細胞。
C108.如條款C106或C107之細胞,其中該難養芽胞梭菌細胞之孢子形成基因係未經活化。
C109.如條款C108之細胞,其中該孢子形成基因包含spo0A基因或spoIIE基因。
C110.一種產製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適當條件下培養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以表現編碼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多核苷酸,其中該細胞包含編碼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之多核苷酸,且其中該突變毒素相較於對應之難養芽胞梭菌野生型毒素包含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糖基轉移酶結構域及具有至少一個突變之半胱胺酸蛋白酶結構域。
C111.如條款C110之方法,其中該細胞缺乏編碼毒素之內源性多核苷酸。
C112.如條款C110之方法,其中該重組細胞或彼之後代包含如條款C97至C111中之任何細胞。
C113.如條款C110之方法,其另包含分離該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
C114.如條款C113之方法,其另包含使該經分離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與甲醛接觸。
C115.如條款C114之方法,其中該接觸時間至多14天。
C116.如條款C115之方法,其中該接觸時間至多48小時。
C117.如條款C114之方法,其中該接觸發生在約25℃。
C118.如條款C113之方法,其另包含使該經分離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與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接觸。
C119.如條款C118之方法,其中該接觸時間至多24小時。
C120.如條款C120之方法,其中該接觸時間至多4小時。
C121.如條款C118之方法,其中該接觸發生在約25℃。
C122.如條款C118之方法,其另包含使該經分離之難養芽胞梭菌之突變毒素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接觸。
C123.一種免疫原性組成物,其係由如條款C110 至C122中之任何方法產製。
C124.一種產製抗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之中和抗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至哺乳動物及自該哺乳動物回收抗體,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SEQ ID NO:4,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4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之組合交聯。
C125.一種產製抗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之中和抗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至哺乳動物及自該哺乳動物回收抗體,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SEQ ID NO:84,其中SEQ ID NO:84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之組合交聯。
C126.一種產製抗難養芽胞梭菌毒素B之中和抗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至哺乳動物及自該哺乳動物回收抗體,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SEQ ID NO:6,其中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6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之組合交聯。
C127.一種產製抗難養芽胞梭菌毒素A之中和抗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免疫原性組成物至哺乳動物及自該哺乳動物回收抗體,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SEQ ID NO:86,其中SEQ ID NO:86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之組合交聯。
C128.一種對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7,其中SEQ ID NO:4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7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
C129.如條款C128之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其中SEQ ID NO:4或SEQ ID NO:7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之組合交聯,其中SEQ ID NO:4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7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
C130.一種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其包含如SEQ ID NO:41(CDR H1)、SEQ ID NO:42(CDR H2)及SEQ ID NO:43(CDR H3)所示之重鏈互補決定區(CDR)之胺基酸序列,及如SEQ ID NO:38(CDR L1)、SEQ ID NO:39(CDR L2)及SEQ ID NO:40(CDR L3)所示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C131.如條款C128、C129或C130之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及輕鏈,該重鏈包含如SEQ ID NO:37所示之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包含如SEQ ID NO:3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
C132.一種組成物,其包含二或多種選自如條款C128至C131中之任何抗體或彼等之抗體結合片段之組合。
C133.一種對免疫原性組成物具特異性之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該免疫原性組成物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8,其中SEQ ID NO:6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8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
C134.如條款C133之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其中SEQ ID NO:6或SEQ ID NO:8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之組合交聯,其中SEQ ID NO:6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8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
C135.一種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其包含如SEQ ID NO:51(CDR H1)、SEQ ID NO:52(CDR H2)及 SEQ ID NO:53(CDR H3)所示之重鏈互補決定區(CDR)之胺基酸序列,及如SEQ ID NO:57(CDR L1)、SEQ ID NO:58(CDR L2)及SEQ ID NO:59(CDR L3)所示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C136.一種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其包含如SEQ ID NO:61(CDR H1)、SEQ ID NO:62(CDR H2)及SEQ ID NO:63(CDR H3)所示之重鏈互補決定區(CDR)之胺基酸序列,及如SEQ ID NO:68(CDR L1)、SEQ ID NO:69(CDR L2)及SEQ ID NO:70(CDR L3)所示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C137.一種抗體或彼之抗體結合片段,其包含如SEQ ID NO:73(CDR H1)、SEQ ID NO:74(CDR H2)及SEQ ID NO:75(CDR H3)所示之重鏈互補決定區(CDR)之胺基酸序列,及如SEQ ID NO:79(CDR L1)、SEQ ID NO:80(CDR L2)及SEQ ID NO:81(CDR L3)所示之輕鏈CDR之胺基酸序列。
C138.一種組成物,其包含二或多種選自如條款C133至C137中之任何抗體或彼等之抗體結合片段之組合。
C139.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包含SEQ ID NO:4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及包含SEQ ID NO: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其中SEQ ID NO:4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6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 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4及6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交聯。
C140.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包含SEQ ID NO:4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及包含SEQ ID NO: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其中SEQ ID NO:4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6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4及SEQ ID NO:6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之組合交聯。
C141.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難養芽胞梭菌感染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包含SEQ ID NO:84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及包含SEQ ID NO:8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其中SEQ ID NO:84及SEQ ID NO:86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交聯。
C142.一種誘導哺乳動物對難養芽胞梭菌之免疫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包含SEQ ID NO:4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及包含SEQ ID NO: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其中SEQ ID NO:4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6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4及SEQ ID NO:6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甲醛交聯。
C143.一種誘導哺乳動物對難養芽胞梭菌之免疫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包含SEQ ID NO:4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及包含SEQ ID NO: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其中SEQ ID NO:4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6之位置1的甲硫胺酸殘基係可任意選擇地不存在,其中SEQ ID NO:4及SEQ ID NO:6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N-羥基琥珀醯亞胺、或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與N-羥基琥珀醯亞胺之組合交聯。
C144.一種誘導哺乳動物對難養芽胞梭菌之免疫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包含SEQ ID NO:84之免疫原性組成物及包含SEQ ID NO:86之免疫原性組成物至該哺乳動物,其中SEQ ID NO:84及SEQ ID NO:86各者之至少一個胺基酸係藉由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及N-羥基琥珀醯亞胺交聯。
C145.如條款C139至C144之任何方法,其中該哺乳動物係需要此方法之哺乳動物。
C146.如條款C139至C144之任何方法,其中該哺乳動物具有復發性難養芽胞梭菌感染。
C147.如條款C139至C144之任何方法,其中該組成物係非經腸投予。
C148.如條款C139至C144之任何方法,其中該 組成物另包含佐劑。
C149.如條款C148之方法,其中該佐劑包含鋁。
C150.如條款C148之方法,其中該佐劑包含氫氧化鋁膠及CpG寡核苷酸。
C151.如條款C148之方法,其中該佐劑包含ISCOMATRIX®。
<110> 美商惠氏有限責任公司(WYETH LLC)
<1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140> TW 108101678
<141> 2012-04-20
<150> US 61/478,474
<151> 2011-04-22
<150> US 61/478,899
<151> 2011-04-25
<160> 167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
<210> 2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
<210> 3
<211> 2710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TcdA(D285A D287A突變)
<400> 3
<210> 4
<211> 2710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TcdA(D285A D287A C700A突變)
<400> 4
<210> 5
<211> 2366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TcdB(D286A D288A突變)
<400> 5
<210> 6
<211> 2366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TcdB(D286A D288A C698A突變)
<400> 6
<210> 7
<211> 2710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TcdA(D269A、R272A、D285A、D287A、E460A、R462A及C700A突變)
<400> 7
<210> 8
<211> 2366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TcdB(D270A、R273A、D286A、D288A、D461A、K463A及C698A突變)
<400> 8
<210> 9
<211> 8133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
<210> 10
<211> 7101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
<210> 11
<211> 8133
<212> DNA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核苷酸序列:TcdA基因(D285A D287A突變)
<400> 11
<210> 12
<211> 8133
<212> DNA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核苷酸序列:TcdA基因(D285A D287A C700A突變)
<400> 12
<210> 13
<211> 7101
<212> DNA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核苷酸序列:TcdB(D286A D288A突變)
<400> 13
<210> 14
<211> 7101
<212> DNA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核苷酸序列:TcdB(D286A D288A C698A突變)
<400> 14
<210> 15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
<210> 16
<211> 8133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
<210> 17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7
<210> 18
<211> 8133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8
<210> 19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9
<210> 20
<211> 8133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0
<210> 21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1
<210> 22
<211> 7101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2
<210> 23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3
<210> 24
<211> 7101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4
<210> 25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5
<210> 26
<211> 7101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6
<210> 27
<211> 26039
<212> DNA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7
<210> 28
<211> 193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8
<210> 29
<211> 542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29
<210> 30
<211> 193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30
<210> 31
<211> 543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31
<210> 32
<211> 267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32
<210> 33
<211> 224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33
<210> 34
<211> 2710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A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01)..(101)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69)..(269)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72)..(272)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85)..(285)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87)..(287)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460)..(460)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462)..(462)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41)..(541)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42)..(542)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43)..(543)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89)..(589)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655)..(655)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700)..(700)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400> 34
<210> 35
<211> 2366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突變難養芽胞梭菌TcdB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02)..(102)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70)..(270)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73)..(273)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86)..(286)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88)..(288)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384)..(384)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20)..(520)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43)..(543)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44)..(544)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87)..(587)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600)..(600)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653)..(653)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698)..(698)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751)..(751)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400> 35
<210> 36
<211> 146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A3-25 mAb IgE之輕鏈可變區
<400> 36
<210> 37
<211> 189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A3-25 mAb IgE之重鏈可變區
<400> 37
<210> 38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A3-25 mAb之輕鏈可變區之CDR1
<400> 38
<210> 39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A3-25 mAb之輕鏈可變區之CDR2
<400> 39
<210> 40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A3-25 mAb之輕鏈可變區之CDR3
<400> 40
<210> 41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A3-25 mAb之重鏈可變區之CDR1
<400> 41
<210> 42
<211> 19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A3-25 mAb之重鏈可變區之CDR2
<400> 42
<210> 43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A3-25 mAb之重鏈可變區之CDR3
<400> 43
<210> 44
<211> 8142
<212> DNA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核苷酸序列:TcdA基因(D285A D287A突變)
<400> 44
<210> 45
<211> 8136
<212> DNA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核苷酸序列:TcdA基因(D285A D287A C700A突變)
<400> 45
<210> 46
<211> 7110
<212> DNA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核苷酸序列:TcdB(D286A D288A突變)
<400> 46
<210> 47
<211> 7104
<212> DNA
<213> 人工
<220>
<223> 合成性核苷酸序列:TcdB(D286A D288A C698A突變)
<400> 47
<210> 48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核酸序列
<400> 48
<210> 49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49
<210> 50
<211> 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0
<210> 51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1
<210> 52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2
<210> 53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3
<210> 54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4
<210> 55
<211> 1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5
<210> 56
<211> 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6
<210> 57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7
<210> 58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8
<210> 59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59
<210> 60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0
<210> 61
<211> 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1
<210> 62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2
<210> 63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3
<210> 64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4
<210> 65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5
<210> 66
<211> 1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6
<210> 67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7
<210> 68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8
<210> 69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69
<210> 70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0
<210> 71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1
<210> 72
<211> 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2
<210> 73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3
<210> 74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4
<210> 75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5
<210> 76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6
<210> 77
<211> 1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7
<210> 78
<211> 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8
<210> 79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79
<210> 80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80
<210> 81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81
<210> 82
<211> 236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02)..(102)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70)..(270)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73)..(273)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86)..(286)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88)..(288)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384)..(384)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461)..(461)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463)..(463)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20)..(520)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43)..(543)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44)..(544)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587)..(587)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600)..(600)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653)..(653)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698)..(698)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751)..(751)
<223> Xaa係任何胺基酸
<400> 82
<210> 83
<211> 270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83
<210> 84
<211> 236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84
<210> 85
<211> 270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85
<210> 86
<211> 236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性胺基酸序列
<400> 86
<210> 87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87
<210> 88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88
<210> 89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89
<210> 90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0
<210> 91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1
<210> 92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2
<210> 93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3
<210> 94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4
<210> 95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5
<210> 96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6
<210> 97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7
<210> 98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8
<210> 99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99
<210> 100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0
<210> 101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1
<210> 102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2
<210> 103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3
<210> 104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4
<210> 105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5
<210> 106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6
<210> 107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7
<210> 108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8
<210> 109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09
<210> 110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0
<210> 111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1
<210> 112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2
<210> 113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3
<210> 114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4
<210> 115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5
<210> 116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6
<210> 117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7
<210> 118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8
<210> 119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19
<210> 120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0
<210> 121
<211> 2367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1
<210> 122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2
<210> 123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3
<210> 124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4
<210> 125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5
<210> 126
<211> 2367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6
<210> 127
<211> 2367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7
<210> 128
<211> 2367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8
<210> 129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29
<210> 130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0
<210> 131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1
<210> 132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2
<210> 133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3
<210> 134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4
<210> 135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5
<210> 136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6
<210> 137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7
<210> 138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8
<210> 139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39
<210> 140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0
<210> 141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1
<210> 142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2
<210> 143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3
<210> 144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4
<210> 145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5
<210> 146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6
<210> 147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7
<210> 148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8
<210> 149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49
<210> 150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0
<210> 151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1
<210> 152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2
<210> 153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3
<210> 154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4
<210> 155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5
<210> 156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6
<210> 157
<211> 2710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7
<210> 158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8
<210> 159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59
<210> 160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0
<210> 161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1
<210> 162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2
<210> 163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3
<210> 164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4
<210> 165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5
<210> 166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6
<210> 167
<211> 2366
<212> PRT
<213> 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400> 167

Claims (20)

  1. 一種組成物,其包含(a)第一多肽,該第一多肽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於SEQ ID NO:4的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不存在,其中該第一多肽之離胺酸殘基的側鏈與β-丙胺酸基團交聯,且其中該第一多肽另包含該第一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的側鏈與甘胺酸基團之間的交聯和該第一多肽之麩胺酸殘基的側鏈與甘胺酸基團之間的交聯;和(b)第二多肽,該第二多肽包含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於SEQ ID NO:6的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不存在,其中該第二多肽之離胺酸殘基的側鏈與β-丙胺酸基團交聯,且其中該第二多肽另包含該第二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的側鏈與甘胺酸基團之間的交聯和該第二多肽之麩胺酸殘基的側鏈與甘胺酸基團之間的交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第二多肽另包含去氫丙胺酸基團。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具免疫原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包含免疫有效量之該第一多肽和免疫有效量之該第二多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係經冷凍乾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另包含佐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另包含氫氧化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不另包含佐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另包含海藻糖。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另包含聚山梨醇酯80。
  11. 一種組成物,其包含(a)第一多肽,該第一多肽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於SEQ ID NO:4的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不存在,其中該第一多肽之第一離胺酸殘基的側鏈與β-丙胺酸基團交聯,且其中該第一多肽之第二離胺酸殘基與該第一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或麩胺酸殘基交聯;和(b)第二多肽,該第二多肽包含如SEQ ID NO:6所示之胺基酸序列,其中位於SEQ ID NO:6的位置1之甲硫胺酸殘基不存在,其中該第二多肽之離胺酸殘基的側鏈與β-丙胺酸基團交聯,且其中該第二多肽之第二離胺酸殘基與該第二多肽之天冬胺酸殘基或麩胺酸殘基交聯。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第二多肽另包含去氫丙胺酸基團。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具免疫原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 包含免疫有效量之該第一多肽和免疫有效量之該第二多肽。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係經冷凍乾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另包含佐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另包含氫氧化鋁。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不另包含佐劑。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另包含海藻糖。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另包含聚山梨醇酯80。
TW108101678A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I6864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78474P 2011-04-22 2011-04-22
US61/478,474 2011-04-22
US201161478899P 2011-04-25 2011-04-25
US61/478,899 2011-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480A true TW201932480A (zh) 2019-08-16
TWI686402B TWI686402B (zh) 2020-03-01

Family

ID=46085103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031A TWI671313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09107042A TWI804717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08114747A TWI701257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01114168A TWI650329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11129989A TWI815599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08101678A TWI686402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031A TWI671313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09107042A TWI804717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08114747A TWI701257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01114168A TWI650329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TW111129989A TWI815599B (zh) 2011-04-22 2012-04-20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29)

Country Link
US (13) US8481692B2 (zh)
EP (4) EP3505531B1 (zh)
JP (8) JP5917682B2 (zh)
KR (1) KR101667837B1 (zh)
CN (3) CN107022532B (zh)
AR (1) AR086199A1 (zh)
AU (6) AU2012245904B2 (zh)
BR (2) BR112013027229B1 (zh)
CA (1) CA2832712C (zh)
CO (1) CO6801643A2 (zh)
DK (2) DK3549949T5 (zh)
ES (3) ES2968629T3 (zh)
FI (1) FI3549949T3 (zh)
HR (2) HRP20231631T1 (zh)
HU (2) HUE047085T2 (zh)
IL (8) IL270779B2 (zh)
MX (1) MX347521B (zh)
MY (2) MY168205A (zh)
NZ (1) NZ616035A (zh)
PE (2) PE20141029A1 (zh)
PL (3) PL3505531T3 (zh)
PT (2) PT2699587T (zh)
RU (2) RU2754446C2 (zh)
SA (3) SA112330472B1 (zh)
SG (3) SG10201602668VA (zh)
SI (3) SI3549949T1 (zh)
TW (6) TWI671313B (zh)
WO (1) WO2012143902A1 (zh)
ZA (1) ZA2013078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07553T3 (es) * 2006-08-02 2014-10-15 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 Fármaco contra intoxicaciones por LCT
PE20110998A1 (es) * 2008-12-09 2012-02-10 Coley Pharm Group Inc Oligonucleotidos inmunoestimuladores
LT2753352T (lt) 2010-09-03 2017-05-25 Valneva Austria Gmbh Išskirtas toksino a ir toksino b baltymų polipeptidas iš c. difficile ir jo panaudojimas
DK3549949T5 (da) 2011-04-22 2024-09-02 Wyeth Llc Sammensætninger vedrørende et mutant Clostridium-difficile-toksin og fremgangsmåder dertil
RU2014127714A (ru) 2011-12-08 2016-01-27 Новартис Аг ВАКЦИНА НА ОСНОВЕ ТОКСИНОВ Clostridium difficile
AR089797A1 (es) 2012-01-27 2014-09-17 Merck Sharp & Dohme Vacunas contra clostridum difficile que comprenden toxinas recombinantes
CN104662044B (zh) 2012-08-24 2018-10-30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用于治疗ror1癌症并抑制转移的抗体和疫苗
US20140081659A1 (en) 2012-09-17 2014-03-20 Depuy Orthopaed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planning, support, post-operative follow-up,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tracking
BR122016023101B1 (pt) * 2012-10-21 2022-03-22 Pfizer Inc Polipeptídeo, composição imunogênica que o compreende, bem como célula recombinante derivada de clostridium difficile
WO2014072277A1 (de) * 2012-11-06 2014-05-15 Bayer Pharma Aktiengesellschaft Formulierung für bispecific t-cell-engangers (bites)
US9493518B2 (en) * 2013-03-14 2016-11-15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seases
WO2014144292A2 (en) 2013-03-15 2014-09-18 Sanofi Pasteur Biologics , Llc Antibodies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5451762A (zh) * 2013-04-22 2016-03-30 俄克拉荷马州大学评议会 艰难梭菌疫苗及使用方法
CA2915279A1 (en) 2013-06-14 2014-12-18 Sanofi Pasteur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immunizing against c. difficile
US9717711B2 (en) 2014-06-16 2017-08-01 The Lauridsen Group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sease
CN106659799B (zh) * 2014-07-25 2020-07-17 碧奥辛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备针对因肠致病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的广谱疫苗的包含表达内置的多个表位的分子构建体的基本单元的糖缀合物疫苗
EP3256855B1 (en) * 2015-02-13 2020-10-07 Quanterix Corporation Immunoassays for diffrential detec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US11185555B2 (en) 2016-04-11 2021-11-30 Noah James Harrison Method to kill pathogenic microbes in a patient
IL299099A (en) 2016-06-27 2023-02-01 Univ California Combinations of cancer treatments
US20190211377A1 (en) * 2016-12-22 2019-07-11 Roche Molecular Systems, Inc. Cobra probes to detect a marker for epidemic ribotypes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WO2019064115A1 (en) 2017-09-28 2019-04-04 Pfizer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DIFFICULT CLOSTRIDIUM IMMUNE RESPONSE
EP3946444A1 (en) 2019-04-01 2022-02-09 Pfizer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liciting an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US20220313809A1 (en) * 2019-05-10 2022-10-06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tcdb variants, vaccine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220226430A1 (en) * 2019-05-11 2022-07-21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Protein inhibitors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 b
KR102376876B1 (ko) 2020-04-09 2022-03-21 대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독성의 클로스트리디움 디피실 독소단백질-단편 및 이의 용도
WO2021226330A1 (en) * 2020-05-06 2021-11-11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Agents to prevent tissue damage from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s by inhibition of the gut-damaging bacterial toxins tcda and tcdb
US20230218735A1 (en) 2020-06-19 2023-07-13 Pfizer Inc.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against clostridioides (clostridium) difficil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1755068B (zh) * 2020-06-19 2021-02-19 深圳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 基于测序数据识别肿瘤纯度和绝对拷贝数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175454A1 (en) 2022-03-14 2023-09-21 Pfizer Inc. Methods for producing an adjuvant
WO2023232901A1 (en) 2022-06-01 2023-12-07 Valneva Austria Gmbh Clostridium difficile vaccine
WO2024127215A2 (en) 2022-12-13 2024-06-20 Pfizer Inc.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liciting an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clostridioides (clostridium) difficile
WO2024160901A1 (en) 2023-02-02 2024-08-08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Immunogenic com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6123A (ja) 1982-06-10 1983-12-15 Kazue Ueno 抗血清
US4689299A (en) 1982-09-30 1987-08-25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bacterial toxins
US4713240A (en) 1985-04-04 1987-12-15 Research Corporation Vaccines based on insoluble supports
US5358868A (en) 1987-11-24 1994-10-25 Connaught Laboratories Limited Genetic detoxification of pertussis toxin
US4912094B1 (en) 1988-06-29 1994-02-15 Ribi Immunochem Research Inc. Modified lipopolysaccharides and process of preparation
US5530101A (en) 1988-12-28 1996-06-25 Protein Design Labs, Inc. Humanized immunoglobulins
US5599539A (en) 1989-10-31 1997-02-04 Ophidian Pharmaceuticals, Inc. Therapy for clostridial botulinum toxin
US5919665A (en) 1989-10-31 1999-07-06 Ophidian Pharmaceuticals, Inc. Vaccine for clostridium botulinum neurotoxin
US5601823A (en) 1989-10-31 1997-02-11 Ophidian Pharmaceuticals, Inc. Avian antitoxins to clostridium difficle toxin A
US5578308A (en) 1990-02-12 1996-11-26 Capiau; Carine Glutaraldehyde and formalin detoxified bordetella toxin vaccine
US5231003A (en) 1990-05-11 1993-07-27 Cambridge Bioscience Corporation Monoclonal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toxin b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AU668092B2 (en) 1991-04-22 1996-04-26 Massachusetts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Inc. Process of screening plasma samples for effective antibody titers against respiratory viruses
US6221363B1 (en) 1991-07-11 2001-04-24 Baxter Aktiengesellschaft Vacc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lyme disease
DE69432665T3 (de) 1993-03-29 2007-12-06 Pfizer Inc. Multikomponentenimpfstoff aus clostridien, der saponin als adjuvans benutzt
JPH10505358A (ja) 1994-09-06 1998-05-26 ギャラゲン・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クロストリジウム・ディフィシル関連疾患の治療処置
EP1041149B8 (en) 1994-10-24 2007-10-03 Allergan, Inc. Vaccine and antitoxin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 difficile disease
US6743430B1 (en) 1995-03-29 2004-06-01 Richard E. Parizek Multicomponent vaccine containing clostridial and non-clostridial organisms in a low dose
US5610023A (en) 1995-03-31 1997-03-11 Lee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of purifica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 A and production of mono-specific antibodies
US5919463A (en) 1995-07-07 1999-07-06 Oravax, Inc. Clostridium difficle toxins as mucosal adjuvants
NZ312502A (en) 1995-07-07 1999-03-29 Oravax Inc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s as mucosal adjuvants
WO1997002835A1 (en) 1995-07-07 1997-01-30 Oravax, Inc. Intranasal vaccination against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CA2232001C (en) * 1995-09-15 2002-12-10 Dale N. Gerding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seases
CA2260836A1 (en) 1996-07-12 1998-01-22 Edwin C. Iliff Computerized medical diagnostic system utilizing list-based processing
DE69730152T2 (de) 1996-09-30 2005-11-03 University Of Arkansas, Fayetteville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aktiver immunität durch vakzinkonjugate
US20100267012A1 (en) 1997-11-04 2010-10-21 Bergeron Michel G Highly conserved genes and their use to generate probes and primers for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AU753688B2 (en) 1997-03-10 2002-10-24 Ottawa Civic Loeb Research Institute Use of nucleic acids containing unmethylated CpG dinucleotide as an adjuvant
US6299881B1 (en) 1997-03-24 2001-10-09 Henry M. Jackson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ilitary Medicine Uronium salts for activating hydroxyls, carboxyls, and polysaccharides, and conjugate vaccines, immunogens, and other useful immunological reagents produced using uronium salts
US20050106157A1 (en) 1997-05-27 2005-05-19 Deckers Harm M. Immunogenic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oil bodies
WO1998059053A1 (en) 1997-06-20 1998-12-30 Queen Mary & Westfield College Immonogenic fragments of toxin a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DE19739685A1 (de) 1997-09-10 1999-03-11 Eichel Streiber Christoph Von Monoklonale Antikörper zur Therapie und Prophylaxe von Erkrankungen durch Clostridium difficile
US6214341B1 (en) 1997-10-20 2001-04-10 Oravax Passive immunization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disease
US6969520B2 (en) 1997-10-20 2005-11-29 Acambis Inc. Active immunization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disease
EP1568378B1 (en) 1997-10-20 2016-03-16 Sanofi Pasteur Biologics, LLC Immunization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disease
EP2502998A3 (en) 1999-04-09 2013-02-27 Intercell USA, Inc. Recombinant toxin A/ToxinB vaccine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CA2365914A1 (en) 1999-04-09 2000-10-19 Techlab, Inc. Recombinant clostridium toxin a protein carrier for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s
US6733760B1 (en) 1999-04-09 2004-05-11 Techlab, Inc. Recombinant toxin A/toxin B vaccine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PT1187629E (pt) 1999-04-19 2005-02-28 Glaxosmithkline Biolog Sa Composicao adjuvante que compreende saponina e um oligonucleotido imunoestimulador
US20030118598A1 (en) * 2000-02-08 2003-06-26 Allergan, Inc. Clostridial toxi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GB0008682D0 (en) 2000-04-07 2000-05-31 Microbiological Res Authority Transforma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L152553A0 (en) * 2000-05-04 2003-05-29 Harvard Colleg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bacterial infection
ATE349468T1 (de) * 2001-06-20 2007-01-15 Univ Ramot Mehrantigenisches peptid enthaltend mehrere kopien eines epitopes von einem ablagerungsformenden polypeptid und dessen verwendung
US20040029129A1 (en) * 2001-10-25 2004-02-12 Liangsu Wang 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 genes in microorganisms
WO2003104453A1 (ja) 2002-06-05 2003-12-18 中外製薬株式会社 抗体作製方法
WO2004041857A2 (en) * 2002-06-17 2004-05-21 Ballard Jimmy D Mutant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 b and methods of use
US20040235139A1 (en) 2002-12-23 2004-11-25 Demain Arnold L. Clostridium difficile culture and toxin production methods
DE602004010376T2 (de) * 2003-03-13 2008-10-23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bakteriellem cytolysin
US20050020506A1 (en) 2003-07-25 2005-01-27 Drapeau Susan J. Crosslinke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ollagen and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methods of making and methods of use
ES2707786T3 (es) 2004-01-16 2019-04-05 Pfenex Inc Expresión de proteínas de mamífero e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NZ530709A (en) 2004-01-21 2006-07-28 Agres Ltd Improved IGA production method
DK2270045T3 (en) 2004-02-06 2015-04-07 Univ Massachusetts ANTIBODIES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GB0421083D0 (en) * 2004-09-22 2004-10-27 Glaxosmithkline Biolog Sa Purification process
US20090087478A1 (en) * 2004-12-27 2009-04-02 Progenics Pharmaceuticals (Nevada), Inc. Orally Deliverable and Anti-Toxin Antibodi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WO2006130925A1 (en) 2005-06-10 2006-12-14 Monash University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GB0512751D0 (en) 2005-06-22 2005-07-27 Glaxo Group Ltd New adjuvant
EP1987361A4 (en) * 2006-01-30 2009-03-04 Invitrogen Corp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TOXIC SUBSTANCES IN DISEASE STATES
WO2007126816A2 (en) * 2006-03-30 2007-11-08 Embrex,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vaccination of poultry
CN101500581B (zh) * 2006-06-08 2013-10-30 科内尔研究基金会 编码艰难梭菌毒素a和毒素b受体结合域的密码子优化dna分子及其使用方法
GB0612301D0 (en) 2006-06-21 2006-08-02 Morvus Technology Ltd DNA molecules and methods
WO2008024769A2 (en) 2006-08-21 2008-02-28 Raven Biotechnologies, Inc. Intensified perfusion production method
US7775167B2 (en) 2006-08-22 2010-08-17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Custom planter and method of custom planting
SI2124556T1 (sl) 2006-10-09 2015-01-30 Charleston Laboratories, Inc. Farmacevtske sestave
US9023352B2 (en) * 2007-02-20 2015-05-05 Tufts University Methods, compositions and kits for treating a subject using a recombinant heteromultimeric neutralizing binding protein
CN101617362B (zh) * 2007-03-02 2012-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语音解码装置和语音解码方法
EP2014760A1 (en) 2007-06-13 2009-01-14 CMC Biopharmaceuticals A/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iopolymer (e.g. polypeptide) in a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process
US9096638B2 (en) 2007-09-06 2015-08-04 Geneohm Sciences Canada, Inc. Detection of toxigenic strains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CA2699435A1 (en) * 2007-09-14 2009-03-19 Sanofi Pasteur Biologics Co.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oids a and b
WO2009132082A2 (en) * 2008-04-22 2009-10-29 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 Research Institute, Inc.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eramid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P2288719A4 (en) 2008-05-15 2012-01-11 Univ Tufts DIFFICULT CLOSTRIDIUM DIAGNOSTIC METHODS AND METHODS AND VECTORS FOR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TOXINS
WO2009156852A1 (en) 2008-06-25 2009-12-30 Novartis Ag Rapid responses to delayed booster immunisations
EP2146490A1 (en) 2008-07-18 2010-01-20 Alcatel, Lucent User device for gesture base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methods for gesture base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 plurality of user device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systems
US20120020996A1 (en) 2008-08-06 2012-01-26 Jonathan Lewis Telfer Vaccines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and methods of use
EP3067426A3 (en) 2008-09-24 2016-12-07 Sanofi Pasteur Biologics,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ncreasing toxin production
CN102264381B (zh) 2008-10-01 2014-07-09 美国政府(由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的部长所代表) 提供对疟原虫的长效免疫应答的用于疟疾的多组分疫苗
WO2010037402A1 (en) * 2008-10-02 2010-04-08 Dako Denmark A/S Molecular vaccines for infectious disease
WO2010063693A1 (en) 2008-12-03 2010-06-10 Boehringer Ingelheim Vetmedica Gmbh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vaccines
PE20110998A1 (es) 2008-12-09 2012-02-10 Coley Pharm Group Inc Oligonucleotidos inmunoestimuladores
GB0901001D0 (en) * 2009-01-22 2009-03-04 Univ Nottingham Methods
CN102365097A (zh) * 2009-02-20 2012-02-29 卫生防护机构 艰难梭菌毒素的抗体
JP2013503198A (ja) * 2009-08-27 2013-01-31 シナプティック リサーチ,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人工多能性幹(iPS)細胞または組織特異的細胞を誘導するための新規タンパク質送達系
WO2011060431A2 (en) * 2009-11-16 2011-05-19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Multivalent live vector vaccine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sease
JP2013512916A (ja) * 2009-12-02 2013-04-18 タフツ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 免疫原としてのClostridiumdifficileの無毒の組換えホロトキシン
GB0921288D0 (en) * 2009-12-04 2010-01-20 Health Prot Agency Therapie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TW201136603A (en) * 2010-02-09 2011-11-01 Merck Sharp & Amp Dohme Corp 15-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protein conjugate vaccine composition
CN101870978A (zh) * 2010-03-23 2010-10-27 王世霞 密码子优化的艰难梭菌外毒素a羧基端基因序列及其核酸疫苗
NZ602958A (en) 2010-03-30 2014-07-25 Pfenex Inc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toxin proteins
US8765399B2 (en) 2010-05-18 2014-07-01 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 Cultures and protocols for diagnosis of toxigenic Clostridium difficile
LT2753352T (lt) * 2010-09-03 2017-05-25 Valneva Austria Gmbh Išskirtas toksino a ir toksino b baltymų polipeptidas iš c. difficile ir jo panaudojimas
GB201016742D0 (en) 2010-10-05 2010-11-17 Health Prot Agency Clostridium difficile antigens
EP2638063A4 (en) * 2010-11-12 2014-04-23 Reflexion Pharmaceuticals Inc GB 1 PEPTIDE BANKS AND ASSOCIATED COMPOUNDS, AND SCREENING METHODS THEREOF
DK3549949T5 (da) 2011-04-22 2024-09-02 Wyeth Llc Sammensætninger vedrørende et mutant Clostridium-difficile-toksin og fremgangsmåder dertil
ES2743442T3 (es) 2011-05-27 2020-02-19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Composición inmunogénica
WO2012166991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em S-nitrosylation of glucosylating toxins and uses therefor
RU2014127714A (ru) * 2011-12-08 2016-01-27 Новартис Аг ВАКЦИНА НА ОСНОВЕ ТОКСИНОВ Clostridium difficile
AR089797A1 (es) 2012-01-27 2014-09-17 Merck Sharp & Dohme Vacunas contra clostridum difficile que comprenden toxinas recombinantes
WO2014045226A1 (en) 2012-09-19 2014-03-27 Novartis Ag Clostridium difficile polypeptides as vaccine
BR122016023101B1 (pt) 2012-10-21 2022-03-22 Pfizer Inc Polipeptídeo, composição imunogênica que o compreende, bem como célula recombinante derivada de clostridium difficile
AU2013352034B2 (en) 2012-11-28 2018-08-02 Emergent Biosolutions Canada Inc. Antibodies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EP3513806B1 (en) 2012-12-05 2023-01-25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Immunogenic composition
GB201223342D0 (en) 2012-12-23 2013-02-06 Glaxosmithkline Biolog Sa Immunogenic composition
WO2014144292A2 (en) 2013-03-15 2014-09-18 Sanofi Pasteur Biologics , Llc Antibodies against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WO2014144567A2 (en) 2013-03-15 2014-09-18 Sanofi Pasteur, Inc. Toxoid, composi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4165608A1 (en) 2013-04-02 2014-10-09 Stc. Unm Antibiotic protocells and relate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CA2915279A1 (en) 2013-06-14 2014-12-18 Sanofi Pasteur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immunizing against c. difficile
WO2015061529A1 (en) 2013-10-23 2015-04-30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ophylaxis and therapy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US11160855B2 (en) 2014-01-21 2021-11-02 Pfizer Inc.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onjugated capsular saccharide antigens and uses thereof
AU2016357567B2 (en) 2015-11-17 2020-05-07 Pfizer Inc. Media and fermentation methods for producing polysaccharides in bacterial cell culture
CN117244049A (zh) 2016-02-16 2023-12-19 哈佛学院院长等 病原体疫苗及其生产和使用方法
KR102640722B1 (ko) 2017-03-15 2024-02-26 노바백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클로스트리듐 디피실에 대한 면역 반응을 유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조성물
US10577665B2 (en) 2017-09-05 2020-03-03 Mcmaster University Aptamers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detection
WO2019064115A1 (en) 2017-09-28 2019-04-04 Pfizer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DIFFICULT CLOSTRIDIUM IMMUNE RESPONSE
JP6704173B2 (ja) 2019-09-26 2020-06-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開閉器及び分電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52938A (ja) 2018-04-05
CN107022532A (zh) 2017-08-08
JP2018135345A (ja) 2018-08-30
AU2012245904A1 (en) 2013-10-17
US10774117B2 (en) 2020-09-15
US20130244307A1 (en) 2013-09-19
IL270779A (en) 2020-01-30
US10597428B2 (en) 2020-03-24
US20200095290A1 (en) 2020-03-26
EP4365196A2 (en) 2024-05-08
HUE065594T2 (hu) 2024-06-28
IL273231A (en) 2020-04-30
ZA201307818B (en) 2014-06-25
IL273231B (en) 2021-08-31
IL265510B (en) 2021-05-31
SG10201602668VA (en) 2016-05-30
HUE047085T2 (hu) 2020-04-28
MX347521B (es) 2017-04-27
USRE46376E1 (en) 2017-04-25
PL2699587T3 (pl) 2019-12-31
US8481692B2 (en) 2013-07-09
HRP20240042T1 (hr) 2024-03-29
EP2699587B1 (en) 2019-07-03
MY168205A (en) 2018-10-15
PT2699587T (pt) 2019-09-05
AU2017261465B2 (en) 2018-10-04
TWI671313B (zh) 2019-09-11
JP6892425B2 (ja) 2021-06-23
SA115360698B1 (ar) 2016-04-27
PE20181334A1 (es) 2018-08-21
RU2592686C2 (ru) 2016-07-27
JP7097478B2 (ja) 2022-07-07
TW201806967A (zh) 2018-03-01
ES2742823T3 (es) 2020-02-17
DK2699587T3 (da) 2019-08-05
TWI815599B (zh) 2023-09-11
TW202041525A (zh) 2020-11-16
IL265510A (en) 2019-05-30
EP3505531B1 (en) 2023-11-15
TW201932481A (zh) 2019-08-16
JP6735784B2 (ja) 2020-08-05
USRE46518E1 (en) 2017-08-22
CN107022532B (zh) 2021-05-04
CN111647059A (zh) 2020-09-11
SG194132A1 (en) 2013-11-29
US8900597B2 (en) 2014-12-02
US20130330371A1 (en) 2013-12-12
NZ616035A (en) 2016-03-31
EP3505531A1 (en) 2019-07-03
CA2832712A1 (en) 2012-10-26
JP2017125030A (ja) 2017-07-20
AU2018201296A1 (en) 2018-03-15
MY182429A (en) 2021-01-25
TWI804717B (zh) 2023-06-11
FI3549949T3 (fi) 2024-01-30
IL254440B (en) 2019-12-31
AR086199A1 (es) 2013-11-27
TW201302780A (zh) 2013-01-16
CN103619871A (zh) 2014-03-05
BR122019017005B1 (pt) 2022-03-29
JP6097853B2 (ja) 2017-03-15
HRP20231631T1 (hr) 2024-03-15
IL255345A0 (en) 2017-12-31
IL228944A (en) 2017-11-30
US20150125927A1 (en) 2015-05-07
RU2013145170A (ru) 2015-06-27
US20230391835A1 (en) 2023-12-07
IL270779B2 (en) 2024-09-01
BR112013027229B1 (pt) 2020-10-27
DK3549949T3 (da) 2023-12-18
JP2019052149A (ja) 2019-04-04
AU2019246878B2 (en) 2020-09-10
AU2016202903A1 (en) 2016-05-26
IL228944A0 (en) 2013-12-31
KR101667837B1 (ko) 2016-10-20
JP5917682B2 (ja) 2016-05-18
TWI701257B (zh) 2020-08-11
JP2014514318A (ja) 2014-06-19
EP4365196A3 (en) 2024-08-07
ES2968629T3 (es) 2024-05-13
BR112013027229A2 (pt) 2016-11-29
JP2021130692A (ja) 2021-09-09
US11535652B2 (en) 2022-12-27
SI3505531T1 (sl) 2024-02-29
AU2012245904B2 (en) 2016-04-21
RU2015154443A (ru) 2019-01-17
US8557548B2 (en) 2013-10-15
USRE48863E1 (en) 2021-12-28
JP2022126822A (ja) 2022-08-30
IL254418A0 (en) 2017-11-30
DK3549949T5 (da) 2024-09-02
AU2019246878A1 (en) 2019-10-31
IL255345B (en) 2021-05-31
IL245047A0 (en) 2016-05-31
RU2015154443A3 (zh) 2019-05-22
US20150307563A1 (en) 2015-10-29
SA115360697B1 (ar) 2016-04-05
CO6801643A2 (es) 2013-11-29
USRE48862E1 (en) 2021-12-28
CN111647059B (zh) 2023-11-28
US20120269841A1 (en) 2012-10-25
CN103619871B (zh) 2016-12-14
US9745354B2 (en) 2017-08-29
IL254440A0 (en) 2017-11-30
IL270779B1 (en) 2024-05-01
PL3505531T3 (pl) 2024-03-11
SI3549949T1 (sl) 2024-02-29
TWI686402B (zh) 2020-03-01
WO2012143902A1 (en) 2012-10-26
KR20130140206A (ko) 2013-12-23
JP2016117745A (ja) 2016-06-30
JP6321239B2 (ja) 2018-05-09
CA2832712C (en) 2018-08-28
PE20141029A1 (es) 2014-09-04
PL3549949T3 (pl) 2024-04-08
RU2754446C2 (ru) 2021-09-02
PT3549949T (pt) 2024-02-02
MX2013012344A (es) 2013-11-20
EP3549949B1 (en) 2023-11-29
SI2699587T1 (sl) 2019-08-30
SA112330472B1 (ar) 2015-11-02
IL254418B (en) 2019-12-31
AU2016202903B2 (en) 2017-11-30
AU2017261465A1 (en) 2017-11-30
US20190202873A1 (en) 2019-07-04
TW202320843A (zh) 2023-06-01
EP2699587A1 (en) 2014-02-26
AU2020230248A1 (en) 2020-10-01
AU2020230248B2 (en) 2022-12-01
US20170313749A1 (en) 2017-11-02
ES2969952T3 (es) 2024-05-23
SG10201911993UA (en) 2020-02-27
US9187536B1 (en) 2015-11-17
EP3549949A1 (en) 2019-10-09
TWI650329B (zh) 201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1313B (zh) 與難養芽胞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之突變毒素有關之組成物及彼之方法
JP2019150045A (ja) 突然変異クロストリジウム・ディフィシル(Clostridium difficile)毒素に関する組成物およ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