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5116A -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 - Google Patents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5116A
TW201905116A TW107119520A TW107119520A TW201905116A TW 201905116 A TW201905116 A TW 201905116A TW 107119520 A TW107119520 A TW 107119520A TW 107119520 A TW107119520 A TW 107119520A TW 201905116 A TW201905116 A TW 2019051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able composition
main agent
inkjet
hardener
pig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9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2433B (zh
Inventor
伊藤秀之
佐藤和也
荒井康昭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太陽油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太陽油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太陽油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5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5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2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24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4Inks based on two liquids, one liquid being the ink, the other liquid being a reaction solution, a fixer or a treatment solution for the in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12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29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carb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31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For Printed Circuits (AREA)
  • Ink Jet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Abstract

[課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對應高精細圖型、不會剝落、適合作為擬晶圓(Pseudo wafer)之翹曲矯正,且具有優良的耐熱性外,也具有優良的吐出性或保存安定性的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   [解決手段]其為由主劑與硬化劑所成之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其特徵為,前述主劑包含熱交聯成份,前述硬化劑包含熱硬化觸媒成份,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皆包含以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成份。

Description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
本發明為有關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更詳細而言,為有關由主劑與硬化劑所成之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又,本發明亦有關由前述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所形成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具有前述硬化物的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的晶圓級封裝。
近年來,於半導體線路等的領域中,小型化的要求已日漸提高,配合該需求,半導體線路已經實際開始趨近該晶片尺寸的封裝(Chip Size Package)。實現晶片尺寸封裝的手段之一,已有提出使用稱為晶圓級的接合斷片化的晶圓級封裝(Wafer Level Package,以下,亦簡稱為WLP)之封裝方法。WLP,因可期待為低費用化、小型化等,故受到極大注目。WLP為,於形成電極的線路基板上進行覆晶方式之裝設。
但,伴隨半導體晶片之小型化、高集積化,於半導體晶片的外部連接用之電極(端子、凸點)的數目會有增加之傾向,因此,半導體晶片的外部連接用之電極的間距會有縮短的傾向。但,於微細的間距見,將形成凸點的半導體晶片直接裝設於線路基板上仍為一不容易的工程。
對於上述問題,已有於半導體晶片的外緣形成半導體用密封材之區域,並設置連接電極的導線重佈層的半導體用密封材之區域,以增大凸點間距之提案。該些WLP,因相對於半導體晶片的尺寸而言,其凸點的配置區域尺寸為更大,故亦稱為扇出型的晶圓級封裝(以下,亦簡稱為FO-WLP)。
FO-WLP中,半導體晶片為被半導體用密封材所埋入。半導體晶片的線路面向外側露出,而形成半導體晶片與半導體用密封材之境界。埋入半導體晶片的半導體用密封材之區域中,也設有連接半導體晶片的電極之導線重佈層,使凸點介由導線重佈層與半導體晶片的電極形成電路連接。該凸點之間距,相對於半導體晶片的電極之間距,為設定為更大之距離。
又,不僅半導體晶片,複數的電子零件亦配置於1個封裝內,亦可考慮將複數的半導體晶片埋入半導體用密封材而形成1個半導體零件。該封裝中,複數的電子零件為被半導體用密封材所埋入。埋入有複數的電子零件的半導體用密封材中,設置有連接電子零件的電極之導線重佈層,且,凸點為介由導線重佈層而與電子零件的電極形成電路連接。該情形中,因相對於半導體晶片的尺寸,凸點的配置區域的尺寸為更大,故稱為FO-WLP。
該些封裝中,一般為於支撐體上設置一定的間隔,而配置半導體晶片或電子零件,使用半導體用密封材將其埋入,使密封材加熱硬化後,再由支撐體剝離而製得擬晶圓(Pseudo wafer)。隨後,經由擬晶圓的半導體晶片線路面擴張而得的半導體用密封材料區域,形成導線重佈層。如此,可將凸點的間距,設置至相對於半導體晶片的電極之間距為更大。
導線重佈層之形成,一般為將正型的感應性樹脂,塗佈於擬晶圓的半導體晶片線路面,進行預燒焙,並介由光遮罩等將UV光線等活性光線照射於進行開口的區域,隨後,使用TMAH(氫氧化四甲基銨)等顯影液進行顯影,並進行加熱固化、氧電漿處理等,對金屬電極進行濺鍍,再將形成光阻劑層的配線進行圖型形成(Patterning),而形成導線重佈層(例如,專利文獻1等)。
WLP或FO-WLP中,於半導體晶片線路面形成導線重佈層時,主要因配線間的感光性聚醯亞胺等的絕緣膜於固化時的收縮,會使線路面(即,形成絕緣膜之面)產生凹陷而發生翹曲變形。就降低該翹曲量時,已有提出於由晶圓狀的半導體所形成的基板之一面上形成樹脂層,使該樹脂層全面以膨出為球面狀之方式維持反向之後,再使樹脂層硬化之提案(例如,專利文獻2)。
矯正翹曲所使用的樹脂層,雖可於基材全面塗佈樹脂塗覆液之方式形成,但就可與塗佈於半導體晶片等微小區域區別的塗佈方法,亦可使用噴墨方式。噴墨方式為使用噴嘴將微量液滴附著於塗佈面進行塗佈之方式,但就容易對應於區隔微小的部份性塗佈時,以對半導體晶片等進行塗佈為最佳者。噴墨方式中,就容易由噴墨頭吐出之觀點,以於加熱至50℃左右之後,再由噴嘴吐出。又,目前為止,亦有提出就確保該溫度下的塗料之安定性,熱硬化成份為使用嵌段異氰酸酯之提案(例如,專利文獻3)。
但,因異氰酸酯所得之熱硬化物會降低該玻璃轉移溫度,故於隨後步驟進行加熱時,將會發生無法不剝落,且於實際裝設DRAM時,容易黏附於搬運機器之問題。
就製造即使於高溫下也不剝落的翹曲矯正材之目的,一般就反應速度、玻璃轉移溫度、費用面等觀點,以環氧系的交聯為最佳者。但是,環氧系的硬化性組成物中,若環氧化合物與硬化觸媒為1液型之情形,其保存壽命較短,即使於50℃左右長時間使用時,會因凝膠化而容易造成噴嘴或溶液槽的通孔阻塞。又,其亦具有保存安定性較短之缺點。
目前就解決該些問題,亦有提出2液型的硬化性組成物,而利用2液型的環氧系之硬化性組成物的焊料阻劑之提案(例如,專利文獻4)。又,亦有提出使用2液型的環氧系硬化性組成物使用於噴墨方式之提案(例如,專利文獻5、6)。但,其因未考慮液滴附著時液體之擴散,故並不推薦使用於形成高精細的圖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13-3827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12-178422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WO2013/146706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WO2004/048434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開2016-149488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2007-229705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其中,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可對應高精細圖型,不會剝落、且適合矯正擬晶圓之翹曲,亦具有優良耐熱性的同時,也具有優良的吐出性或保存安定性的2液型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又,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提供由前述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所形成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具有前述硬化物的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的晶圓級封裝。 [解決問題之方法]
本發明者等,發現將環狀醚化合物等的熱交聯成份作為主劑,以熱硬化觸媒成份作為硬化劑的2液型硬化性組成物利用噴墨方式,將主劑與硬化劑由各別的噴嘴吐出,使其附著於同一位置下,使熱交聯成份與熱硬化觸媒成份混合,而形成可熱硬化的塗膜之際,於主劑及硬化劑等二者中,經由含有2官能(甲基)丙烯酸系單體成份等的可被活性能量線硬化的成份時,於兩者附著之際將更容易形成混合狀態。又,於主劑與硬化劑混合後,立即照射活性能量線時,即可使主劑與硬化劑的混合比例保持一定,且可抑制附著的液滴發生擴散之現象。
即,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為由主劑與硬化劑所成之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特徵為   前述主劑包含熱交聯成份,   前述硬化劑包含熱硬化觸媒成份,   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皆包含以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成份。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中,前述熱交聯成份包含環狀醚化合物,前述熱硬化觸媒成份可包含由鹼性觸媒及酸性觸媒所選出的至少1種。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中,前述以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成份可為2官能(甲基)丙烯酸系單體。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中,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任一者皆可包含光聚合起始劑。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中,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任一者皆可包含相同官能基數的(甲基)丙烯酸系單體。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中,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之50℃之黏度各自可為5~100mPa・s之範圍。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中,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皆可包含自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鈦、氫氧化鋁、氧化鋅、氧化鋯、氧化鎂、雲母、氧氯化鉍、滑石、高嶺土、硫酸鋇、無水矽酸、碳酸鈣、碳酸鎂、矽酸鎂、矽酸鋁、及矽酸鋁鎂所成之群中選出的至少1種之無機填料。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可為作為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用翹曲矯正材。
又,本發明之其他的實施態樣之硬化物,係上述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之前述主劑與前述硬化劑的混合物之硬化物。
又,本發明之使用其他實施態樣的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之硬化物的製造方法,為包含將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由個別的噴嘴吐出使其附著於被塗佈物的幾乎同一位置上而混合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   對附著於前述被塗佈物上之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照射活性能量線,   使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硬化而獲得硬化物者。
本發明之硬化物的製造方法中,前述被塗佈物可為印刷配線板。
又,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態樣的印刷配線板,為具有上述硬化物者。
又,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態樣的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為具有上述硬化物者。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為一可實現對應於具有與DRAM連接所必要的高精細的貫通孔(through hole)等的高精細圖型,且不會剝落,適用於擬晶圓之翹曲矯正,且具有優良的耐熱性的同時,亦具有優良的吐出性或保存安定性的2液型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又,依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則可提供一種使用前述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所形成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具有前述硬化物的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 [實施發明之形態]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為由主劑與硬化劑所成之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中,主劑包含熱交聯成份,硬化劑為包含熱硬化觸媒成份者,且由主劑與硬化劑組合而形成一個之套組。構成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之主劑中,至少含有熱交聯成份與可經活性能量線而硬化之成份。又,構成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硬化劑中,至少含有熱硬化觸媒成份與可經活性能量線而硬化之成份。又,本發明中,「主劑」係指,含有熱交聯成份,但不含熱硬化觸媒之組成物之意,「硬化劑」係指可促進主劑的熱交聯成份進行交聯之組成物之意。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中,主劑及硬化劑等二者包含可以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成份(以下,亦有稱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份之情形)。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份,具有容易混合主劑與硬化劑,此外,於主劑與硬化劑混合之際,可經活性能量而暫時硬化,而抑制因主劑與硬化劑混合而形成的液滴因濕潤而擴大之現象,而使混合比保持一定之機能。就使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份得以有效地發揮其機能之觀點,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份,以經由自由基性加成聚合反應而得的硬化性成份者為佳。
經自由基性的加成聚合反應而得的硬化性成份,可列舉如,分子中具有1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合基的自由基性之加成聚合反應性成份,其具體例,例如,常用的公知的(甲基)丙烯酸聚酯、(甲基)丙烯酸聚醚酯、(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環氧酯等。具體而言,例如,乙二醇、甲氧基四甘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等的二醇之二丙烯酸酯類;N,N-二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胺丙基丙烯醯胺等的丙烯醯胺類;N,N-二甲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胺丙基丙烯酸酯等的胺烷基丙烯酸酯類;己烷二醇、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羥乙基異三聚氰酸酯等的多元醇或該些之乙氧化物加成物、環氧丙烷加成物,或ε-己內內酯加成物等的多價丙烯酸酯類;苯氧基丙烯酸酯、雙酚A二丙烯酸酯,及該些的酚類之環氧乙烷加成物或環氧丙烷加成物等的多價丙烯酸酯類;丙三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三醇三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三縮水甘油異三聚氰酸酯等的縮水甘油醚之多價丙烯酸酯類;不僅前述內容,其尚包含聚醚聚醇、聚碳酸酯二醇、羥基末端聚丁二烯、聚酯聚醇等的聚醇直接丙烯酸酯化,或,介由二異氰酸酯形成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化而得的丙烯酸酯類及三聚氰胺丙烯酸酯,及對應於前述丙烯酸酯的各種甲基丙烯酸酯類等。該些可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亦可。
上述內容中,又就主劑及硬化劑的黏度調整或主劑及硬化劑中所含各成份的相溶性之觀點,特別是以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為佳。又,主劑及硬化劑所含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份,分別以相同官能基數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為佳。相同官能基數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包含於主劑及硬化劑時,其二者將更容易進行混合。
上述以外,主劑及硬化劑所包含的經自由基性的加成聚合反應而硬化的硬化性成份,亦可使用以下(1)~(11)之化合物。   可使用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或合併下述分子中具有1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合基之單體者:   (1)使1分子中具有複數個酚性羥基之化合物與環氧烷進行反應而得之反應生成物,再與含有不飽合基的單羧酸進行反應而得的反應產物,再與多鹽基酸酐進行反應而得的含有不飽合基的聚合物、   (2)使2官能或其以上的多官能環氧樹脂與(甲基)丙烯酸進行反應,使存在於側鏈的羥基附加2鹽基酸酐而得的含有丙烯酸基之聚合物、   (3)使2官能環氧樹脂的羥基再經環氧氯丙烷環氧化而得的多官能環氧樹脂,再與(甲基)丙烯酸進行反應所生成的羥基上,附加2鹽基酸酐而得的含有丙烯酸基之聚合物、   (4)使1分子中具有複數個酚性羥基之化合物與環狀碳酸酯化合物進行反應而得的反應產物,再與含有不飽合基的單羧酸進行反應而得的反應產物,再與多鹽基酸酐進行反應而得的含有不飽合基的聚合物、   (5)使二異氰酸酯,與2官能環氧樹脂的(甲基)丙烯酸酯或其部份酸酐改質物、含有羧基的二醇化合物及二醇化合物進行聚加成反應而得的含有丙烯酸基之胺基甲酸酯樹脂、   (6)使不飽合羧酸,與含有不飽合基的化合物進行共聚而得的含有不飽合基的聚合物、   (7)使二異氰酸酯,與含有羧基的二醇化合物及二醇化合物進行聚加成反應而製得樹脂的合成過程中,加入分子內具有1個的羥基與1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而形成末端(甲基)丙烯酸化的含有丙烯酸基之胺基甲酸酯樹脂、   (8)使二異氰酸酯,與含有羧基的二醇化合物及二醇化合物進行聚加成反應而製得樹脂的合成過程中,加入分子內具有1個的異氰酸酯基與1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而形成末端(甲基)丙烯酸化的含有丙烯酸基之胺基甲酸酯樹脂、   (9)於前述(5)的樹脂之合成中,加入分子內具有1個的羥基與1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而形成末端(甲基)丙烯酸化的含有丙烯酸基之胺基甲酸酯樹脂、   (10)於前述(5)的樹脂之合成中,加入分子內具有1個的異氰酸酯基與1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而形成末端(甲基)丙烯酸化的含有丙烯酸基之胺基甲酸酯樹脂、及   (11)於上述(1)~(10)的樹脂中,再附加1分子內具有1個的環氧基與1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的化合物而形成的含有丙烯酸基之聚合物。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份,於主劑中以含有10質量%~90質量%,於硬化劑中以含有10質量%~90質量%者為佳。於10質量%~90質量%之範圍時,使用活性能量線可形成良好的硬化情形。
本發明之構成噴墨組成物套組的主劑及硬化劑,以再含有上述可經由活性能量線使活性能量硬化性成份引起聚合反應的光聚合起始劑為佳。光聚合起始劑、例如,雙-(2,6-二氯苯甲醯基)苯基次膦(phosphine)氧化物、雙-(2,6-二氯苯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次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苯甲醯基)-4-丙基苯基次膦氧化物、雙-(2,6-二氯苯醯基)-1-萘基次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苯基次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次膦氧化物、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次膦氧化物(IGM Resins公司製Omnirad 819)、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次膦氧化物、2,6-二氯苯甲醯基二苯基次膦氧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次膦酸甲酯、2-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次膦氧化物、三甲基乙醯基苯基次膦酸異丙酯、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次膦氧化物(IGM Resins公司製Omnirad TPO)等的醯基次膦氧化物類;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等的羥基苯乙酮類;苯偶因、苄基、苯醯甲醚、苯醯乙醚、苯醯n-丙醚、苯醯異丙醚、苯醯n-丁醚等的苯醯類;苯醯烷醚類;二苯甲酮、p-甲基二苯甲酮、米勒(Michler’s)酮、甲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4,4’-雙二乙胺基二苯甲酮等的二苯甲酮類;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1,1-二氯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基硫基)苯基]-2-嗎啉基-1-丙酮、2-苄基-2-二甲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2-(二甲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嗎啉基(morpholinyl))苯基]-1-丁酮、N,N-二甲胺基苯乙酮等的苯乙酮類;9-氧硫 、2-乙基9-氧硫 、2-異丙基9-氧硫 、2,4-二甲基9-氧硫 、2,4-二乙基9-氧硫 、2-氯9-氧硫 、2,4-二異丙基9-氧硫 等的9-氧硫 類;蒽醌、氯蒽醌、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tert-丁基蒽醌、1-氯蒽醌、2-醯基蒽醌、2-胺基蒽醌等的蒽醌類;苯乙酮二甲基縮酮、苄基二甲基縮酮等的縮酮類;乙基-4-二甲胺基苯甲酸酯、2-(二甲胺基)乙基苯甲酸酯、p-二甲基安息香酸乙酯等的安息香酸酯類;1,2-辛烷二酮,1-[4-(苯基硫基)-,2-(O-苯甲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等的肟酯類;雙(η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酸酯、雙(環戊二二烯基)-雙[2,6-二氟-3-(2-(1-乙烯-1-基)乙基)苯基]鈦酸酯等的二茂鈦類;苯基二硫醚2-硝基茀、丁偶因、茴香醯乙醚、偶氮雙異丁腈、四甲基秋蘭姆二硫醚等。該些光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亦可。
上述光聚合起始劑中,又以使用由肟酯類(以下,亦稱為「肟酯系光聚合起始劑」)、苯乙酮類之1的α-胺基苯乙酮類(以下,亦稱為「α-胺基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及醯基次膦氧化物類(以下,亦稱為「醯基次膦氧化物系光聚合起始劑」)所成之群所選出之1種以上的光聚合起始劑為佳。
肟酯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市售品之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之CGI-325、IRGACURE OXE01、IRGACURE OXE02、ADEKA股份有限公司製N-1919等。又,亦適合使用分子內具有2個肟酯基之光聚合起始劑。
α-胺基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具體而言,例如2-甲基-1-[4-(甲基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酮-1、2-苄基-2-二甲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烷-1-酮、2-(二甲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嗎啉基(morpholinyl))苯基]-1-丁酮、N,N-二甲胺基苯乙酮等。市售品,例如,IGM Resins公司製之Omnirad 907、Omnirad 369、Omnirad 379等。
醯基次膦氧化物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上述之化合物等。市售品,例如,IGM Resins公司製之OmniradTPO、Omnirad 819等。
使用活性能量線進行自由基性的加成聚合反應的光聚合起始劑,於使用肟酯系光聚合起始劑時,不僅於使用少量時即可得到充份的感度以外,且於添加熱硬化性成份時之熱硬化時,及實際裝設之際的熱步驟中,因可降低光聚合起始劑之揮發,而會降低乾燥爐等的裝置的污染。
又,使用醯基次膦氧化物系光聚合起始劑時,於光反應時可提高深部硬化性,故於解析性中,可得到良好的開口(貫通孔(through hole))形狀。
使用肟酯系光聚合起始劑、醯基次膦氧化物系光聚合起始劑中之任一者皆具有相當之效果,但如上述般,於阻劑的線路形狀及開口的均衡性、光硬化性之觀點,以合併使用肟酯系光聚合起始劑與醯基次膦氧化物系光聚合起始劑為更佳。
又,活性能量線進行自由基性的加成聚合反應時的光聚合起始劑,可使用市售品,例如,Yueyang Kimoutain Sci-tech Co.,Ltd.製之JMT-784亦可適當地使用。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主劑中,含有熱交聯成份。熱交聯成份,例如,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環狀醚基及環狀硫醚基中所選出的至少任1種(以下,簡稱為環狀(硫)醚基)的熱硬化性成份等。其中,又以環狀醚化合物可進行熱交聯反應,可提高玻璃轉移溫度(以下,亦簡稱為Tg),且可製得不會剝落的塗膜之觀點而為特佳。
該些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環狀(硫)醚基的熱硬化性成份,為分子中具有3、4或5員環的環狀醚基,或環狀硫醚基中之任一者或2個以上的2種類之基的化合物,例如,分子內至少具有2個以上的環氧基之化合物,即多官能環氧化合物、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以上的氧環丁烷基之化合物,即多官能氧環丁烷化合物、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的硫醚基之化合物,即環硫醚樹脂等。該些之中,又以多官能環氧化合物容易進行交聯之觀點,而為較佳。
多官能環氧化合物,例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jER828、jER834、jER1001、jER1004、DIC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ICLON 840、EPICLON 850、EPICLON 1050、EPICLON 2055、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OTOTO YD-011、YD-013、YD-127、YD-128、陶氏・化學公司製之D.E.R.317、D.E.R.331、D.E.R.661、D.E.R.664、住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UMI-EPOXY ESA-011、ESA-014、ELA-115、ELA-128、旭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A.E.R.330、A.E.R.331、A.E.R.661、A.E.R.664等(皆為商品名)之雙酚A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jERYL903、DIC公司製之EPICLON 152、EPICLON 165、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OTOTO YDB-400、YDB-500、陶氏・化學公司製之D.E.R.542、住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UMI-EPOXY ESB-400、ESB-700、旭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A.E.R.711、A.E.R.714等(皆為商品名)的溴化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jER152、jER154、陶氏・化學公司製之D.E.N.431、D.E.N.438、DIC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ICLON N-730、EPICLON N-770、EPICLON N-865、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OTOTO YDCN-701、YDCN-704、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PN-201、EOCN-1025、EOCN-1020、EOCN-104S、RE-306、住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UMI-EPOXY ESCN-195X、ESCN-220、旭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A.E.R.ECN-235、ECN-299等(皆為商品名)之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DIC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ICLON 830、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jER807、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OTOTO YDF-170、YDF-175、YDF-2004等(皆為商品名)之雙酚F型環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OTOTO ST-2004、ST-2007、ST-3000(商品名)等的氫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jER604、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OTOTO YH-434、住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UMI-EPOXY ELM-120等(皆為商品名)之縮水甘油胺型環氧樹脂;乙內醯脲型環氧樹脂;DAICEL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EROKISIDE 2021P、等(商品名)之脂環式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YL-933、陶氏・化學公司製之T.E.N.、EPPN-501、EPPN-502等(皆為商品名)之三羥基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YL-6056、YX-4000、YL-6121(皆為商品名)等的雙二甲酚型或雙酚型環氧樹脂或該些之混合物;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EBPS-200、旭電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EPX-30、DIC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XA-1514(商品名)等的雙酚S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jER157S(商品名)等的雙酚A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jERYL-931等(皆為商品名)之四苯酚乙烷型環氧樹脂;日產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TEPIC等(商品名)之雜環式環氧樹脂;日本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BLEMMER DGT等的二縮水甘油鄰苯二甲酸酯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ZX-1063等的四縮水甘油二甲苯基乙烷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ESN-190、ESN-360、DIC股份有限公司製HP-4032、EXA-4750、EXA-4700等的含有萘基之環氧樹脂;DIC股份有限公司製HP-7200、HP-7200H等的具有二環戊二烯骨架之環氧樹脂;日本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CP-50S、CP-50M等的縮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系環氧樹脂;此外,又如環己基馬來醯亞胺與縮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之共聚環氧樹脂;環氧改質的聚丁二烯橡膠衍生物(例如DAICEL股份有限公司製PB-3600等)、CTBN改質環氧樹脂(例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YR-102、YR-450等)等,但並不僅限定於該些內容。該些之環氧樹脂,可單獨或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該些之中,特別是以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雜環式環氧樹脂、雙酚A型環氧樹脂或該些之混合物為佳。
多官能氧環丁烷化合物,例如,雙[(3-甲基-3-氧雜環丁烷甲氧基)甲基]醚、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甲氧基)甲基]醚、1,4-雙[(3-甲基-3-氧雜環丁烷甲氧基)甲基]苯、1,4-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甲氧基)甲基]苯、(3-甲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丙烯酸酯、(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丙烯酸酯、(3-甲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該些之低聚物或共聚物等的多官能氧環丁烷類以外,又如,氧環丁烷醇與酚醛清漆樹脂、聚(p-羥基苯乙烯)、軸節型雙酚類、杯芳烴類、杯間苯二酚芳烴類,或倍半矽氧烷等之具有羥基的樹脂之醚化物等。其他,又如具有氧環丁烷環的不飽合單體與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之共聚物等。
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環狀(硫)醚基之化合物的環硫醚樹脂,例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雙酚A型環硫醚樹脂YL7000等。又,亦可使用依相同的合成方法,將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的環氧基中之氧原子以硫原子取代的環硫醚樹脂等。
其他的熱硬化性成份,亦包含異氰酸酯化合物、嵌段異氰酸酯化合物、環碳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環氧化合物、多官能氧環丁烷化合物、聚醯亞胺化合物、環硫醚樹脂等公知常用的熱硬化性樹脂。
熱交聯成份,於主劑中以含有1質量%~70質量%者為佳。於含有1質量%~50質量%之範圍的熱交聯成份時,具有可降低黏度且具有良好的吐出性之情形。
本發明之構成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硬化劑,為包含熱硬化觸媒成份。熱硬化觸媒成份,可使用上述與主劑混合、加熱,以進行硬化反應的化合物。又,熱硬化觸媒成份中,又以含有鹼性觸媒及酸性觸媒中至少任何1種時,就可快速地進行熱交聯之觀點,而為較佳。又,該些之中,又以含有鹼性觸媒時,可容易進行交聯等,而為更佳。鹼性觸媒,例如,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4-苯基咪唑、1-氰乙基-2-苯基咪唑、1-(2-氰乙基)-2-乙基-4-甲基咪唑等的咪唑衍生物;二氰二醯胺、三聚氰胺、苄基二甲胺、4-(二甲胺基)-N,N-二甲基苄胺、4-甲氧基-N,N-二甲基苄胺、4-甲基-N,N-二甲基苄胺等的胺化合物、三丁基次膦、三苯基次膦等的次膦化合物、己二酸二醯肼、癸二酸二醯肼等的肼化合物等。又,市售品,例如,四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2MZ-A、2MZ-OK、2PHZ、2P4BHZ、2P4MHZ(皆為咪唑系化合物之商品名)、DBU、DBN、U-CATSA102、U-CAT5002(皆為二環式脒化合物及其鹽)等。該些鹼性觸媒,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或將2種以上適當組合使用亦可。
熱硬化觸媒的酸性觸媒,例如,酚醛清漆樹脂系或酸酐系等。酚醛清漆樹脂系,例如,酚-酚醛清漆樹脂、甲酚-酚醛清漆樹脂、雙酚-酚醛清漆樹脂、聚p-乙烯酚等。該些酚醛清漆樹脂系酸性觸媒,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或將2種以上適當組合使用亦可。
又,酸酐系酸性觸媒,例如,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苯均四酸酐、六氫苯二甲酸酐、四氫苯二甲酸酐、3-氯苯二甲酸酐、4-氯苯二甲酸酐、二苯甲酮四羧酸酐、琥珀酸酐、甲基琥珀酸酐、二甲基琥珀酸酐、二氯琥珀酸酐、甲基納迪克酸(Nadic acid) 酐、十二烷基琥珀酸酐、氯橋酸酐、馬來酸酐、3,6-橋聯亞甲基四氫苯二甲酸酐、六氯橋聯亞甲基四氫苯二甲酸酐、甲基-3,6-橋聯亞甲基四氫苯二甲酸酐、5-(2,5-二氧雜四氫-3-呋喃基)-3-甲基-3-環己烯-1,2-二羧酸酐、乙二醇雙脫水偏苯三酸酐、丙三醇雙(脫水偏苯三酸酯)單乙酸酐等。該些酸酐系酸性觸媒,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或將2種以上適當組合使用亦可。
本發明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因含有熱交聯成份之主劑,與含有熱硬化觸媒之硬化劑為具有由個別的組成物方式之構成,故與1液硬化型者相比較時,顯示具有優良的保存安定性。
本發明之構成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主劑及硬化劑,為包含無機填料成份,其就控制塗膜物性之觀點為較佳。無機填料成份,只要為以往公知之成份時,並未有特別之限制,皆可使用,例如,作為無機填料之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鈦、氫氧化鋁、氧化鋅、氧化鋯、氧化鎂、雲母、氧氯化鉍、滑石、高嶺土、硫酸鋇、無水矽酸、碳酸鈣、碳酸鎂、矽酸鎂、矽酸鋁、矽酸鋁鎂、碳化矽、氮化矽、氮化硼、玻璃粉末、金屬氧化物、金屬粉末等,其可單獨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又,無機填料成份,並非必須包含主劑及硬化劑等二者,其可包含其中任一者亦可。
無機填料成份中,平均粒徑以使用較佳為0.01~5μm、更佳為0.02~2μm者為佳。又,本說明書中,平均粒徑為使用電子顯微鏡依無作為方式選擇20個無機填料並測定其長軸徑,算出其算術平均值作為個數平均粒徑。
本發明之構成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主劑及硬化劑,以含有著色劑成份者為佳。經包含著色劑成份時,於將使用配置有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所形成的硬化物之半導體晶片組裝入機器之際,可防止因周圍裝置所發生的紅外線等所造成的半導體裝置之誤動。又,使用雷射標誌等的手段對硬化物進行刻印時,也使文字、記號等標示之辨識變得更容易。即,由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硬化物作為保護膜所形成的半導體晶片,於使用通常的雷射標誌法(使用雷射光削取保護膜表面以進行印字之方法)於保護膜表面列印品號等時,因主劑及硬化劑含有著色劑,故保護膜於被雷射光削取之部份與未被削取的部份,可得到充份的對比差異,而可提高辨視性。又,著色劑成份,並非需包含主劑及硬化劑等二者,亦可包含其中任一者即可。
著色劑成份,可單獨使用1種有機或無機之顏料及染料,或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皆可,該些之中,就電磁波或紅外線遮蔽性之觀點,以使用黑色顏料為佳。黑色顏料,例如,可使用碳黑、苝黑、氧化鐵、二氧化錳、苯胺黑、活性碳等,但並不僅限定於該些內容。就防止半導體裝置之誤動的觀點,以碳黑為特佳。又,除碳黑以外,亦可使用混合紅、藍、綠、黃色等之顏料或染料,而形成黑色或趨近黑色系之顏色者亦可。
紅色著色劑,例如,單偶氮系、二偶氮系、偶氮色澱系、苯併咪唑酮系、苝系、二酮吡咯吡咯系、縮合偶氮系、蒽醌系、喹吖啶酮系等,具體而言,例如以下所列舉之內容。Pigment Red 1,2,3,4,5,6,8,9,12,14,15,16, 17,21,22,23,31,32,112,114,146,147,151,170,184,187,188,193,210,245,253,258,266,267,268,269等的單偶氮系紅色著色劑、Pigment Red37,38,41等的二偶氮系紅色著色劑、Pigment Red48:1,48:2,48:3,48:4,49:1,49:2,50:1,52:1,52:2,53:1,53:2,57:1,58:4,63:1,63:2,64:1,68等的單偶氮色澱系紅色著色劑、Pigment Red171、Pigment Red175、Pigment Red176、Pigment Red185、Pigment Red208等的苯併咪唑酮系紅色著色劑、Solvent Red135、Solvent Red179、Pigment Red123、Pigment Red149、Pigment Red166、Pigment Red178、Pigment Red179、Pigment Red190、Pigment Red194、Pigment Red224等的苝系紅色著色劑、Pigment Red254、Pigment Red255、Pigment Red264、Pigment Red270、Pigment Red272等的二酮吡咯吡咯系紅色著色劑、Pigment Red220、Pigment Red144、Pigment Red166、Pigment Red214、Pigment Red220、Pigment Red221、Pigment Red242等的縮合偶氮系紅色著色劑、Pigment Red168、Pigment Red177、Pigment Red216、Solvent Red149、Solvent Red150、Solvent Red52、Solvent Red207等的蒽醌系紅色著色劑、Pigment Red122、Pigment Red202、Pigment Red206、Pigment Red207、Pigment Red209等的喹吖啶酮系紅色著色劑等。
藍色著色劑,例如,酞青系、蒽醌系等,顏料系為分類為Pigment之化合物,具體而言,例如,Pigment Blue15、Pigment Blue15:1、Pigment Blue15:2、Pigment Blue15:3、Pigment Blue15:4、Pigment Blue15:6、Pigment Blue16、Pigment Blue60等。染料系,例如,可Solvent Blue35、Solvent Blue63、Solvent Blue68、Solvent Blue70、Solvent Blue83、Solvent Blue87、Solvent Blue94、Solvent Blue97、Solvent Blue122、Solvent Blue136、Solvent Blue67、Solvent Blue70等。又,該些以外,亦可使用被金屬取代或無取代的酞青化合物。
綠色著色劑,同樣地,可列舉如,酞青系、蒽醌系、苝系等,具體而言,例如,可使用Pigment Green7、Pigment Green36、Solvent Green3、Solvent Green5、Solvent Green20、Solvent Green28等。上述以外,亦可使用被金屬取代或無取代的酞青化合物。
綠色著色劑,同樣地可使用酞青系、蒽醌系、苝系等,具體而言,例如,可使用Pigment Green7、Pigment Green36、Solvent Green3、Solvent Green5、Solvent Green20、Solvent Green28等。上述以外,亦可使用被金屬取代或無取代的酞青化合物。
黃色著色劑,例如有單偶氮系、二偶氮系、縮合偶氮系、苯併咪唑酮系、異吲哚二酮 系、蒽醌系等,具體而言,例如,以下所列舉之內容。其可使用Solvent Yellow163、Pigment Yellow24、Pigment Yellow108、Pigment Yellow193、Pigment Yellow147、Pigment Yellow199、Pigment Yellow202等的蒽醌系黃色著色劑、Pigment Yellow110、Pigment Yellow109、Pigment Yellow139、Pigment Yellow179、Pigment Yellow185等的異吲哚二酮系黃色著色劑、Pigment Yellow93、Pigment Yellow94、Pigment Yellow95、Pigment Yellow128、Pigment Yellow155、Pigment Yellow166、Pigment Yellow180等的縮合偶氮系黃色著色劑、Pigment Yellow120、Pigment Yellow151、Pigment Yellow154、Pigment Yellow156、Pigment Yellow175、Pigment Yellow 181等的苯併咪唑酮系黃色著色劑、Pigment Yellow 1,2,3,4,5,6,9,10,12,61,62,62:1,65,73,74,75,97,100,104,105,111,116,167,168,169,182,183 等的單偶氮系黃色著色劑、Pigment Yellow 12,13,14,16,17,55,63,81,83,87,126,127,152,170,172,174,176,188,198等的二偶氮系黃色著色劑等。
又,就調整色調之目的,可加入紫、橙色、茶色、黑等之著色劑。具體的例示,例如,Pigment Violet19、23、29、32、36、38、42、Solvent Violet13、36、C.I.Pigment Orange1、C.I.Pigment Orange5、C.I.Pigment Orange13、C.I.Pigment Orange14、C.I.Pigment Orange16、C.I.Pigment Orange17、C.I.Pigment Orange24、C.I.Pigment Orange34、C.I.Pigment Orange36、C.I.Pigment Orange38、C.I.Pigment Orange40、C.I.Pigment Orange43、C.I.Pigment Orange46、C.I.Pigment Orange49、C.I.Pigment Orange51、C.I.Pigment Orange61、C.I.Pigment Orange63、C.I.Pigment Orange64、C.I.Pigment Orange71、C.I.Pigment Orange73、C.I.Pigment Brown23、C.I.Pigment Brown25、C.I.Pigment Black1、C.I.Pigment Black7等。
本發明之構成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主劑及硬化劑中,可含有可與無機物進行反應之官能基及可與有機官能基進行反應之官能基的耦合劑成份。使用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於FO-WLP設置翹曲矯正層時,翹曲矯正層相對於被著體(擬晶圓),可提高對於接著性、密著性及翹曲矯正層的凝集性中之至少任何一能力。又,包含耦合劑成份時,於FO-WLP中形成由主劑及硬化劑所形成的混合物之塗膜,並使該混合物硬化而形成翹曲矯正層時,不但無損翹曲矯正層之耐熱性,且可提高其耐水性。該耦合劑,可列舉如,鈦酸酯系耦合劑、鋁酸酯系耦合劑、矽烷耦合劑等。該些之中,又以矽烷耦合劑為佳。又,耦合劑,並非必須包含主劑及硬化劑等二者,其亦可包含其中任一者。
矽烷耦合劑所包含的有機基,例如,乙烯基、環氧基、苯乙烯基、甲基丙烯醯氧基、丙烯氧基、胺基、脲基、氯丙基、氫硫基、聚硫醚基、異氰酸酯基。矽烷耦合劑,亦可使用市售品,例如,KA-1003、KBM-1003、KBE-1003、KBM-303、KBM-403、KBE-402、KBE-403、KBM-1403、KBM-502、KBM-503、KBE-502、KBE-503、KBM-5103、KBM-602、KBM-603、KBE-603、KBM-903、KBE-903、KBE-9103、KBM-9103、KBM-573、KBM-575、KBM-6123、KBE-585、KBM-703、KBM-802、KBM-803、KBE-846、KBE-9007(皆為商品名;信越聚矽氧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等。該些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2種以上合併使用。
本發明之構成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主劑及硬化劑中,除上述成份以外,必要時,可添加各種添加劑。各種添加劑,例如,可含有均染劑、可塑劑、抗氧化劑、離子捕捉劑、吸收劑、連鏈移動劑、剝離劑、防鏽劑、密著促進劑、紫外線吸收劑、熱聚合阻礙劑、增黏劑、消泡劑等的電子材料領域中公知常用的添加劑。又,該些添加劑,並非必須包含主劑及硬化劑等二者,亦可包含其中任一者。
本發明之構成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主劑及硬化劑,可含有有機溶劑。有機溶劑,為使用於使分子中含有乙烯性不飽合基的聚醚化合物之合成、各成份之混合,及將所得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基板或支撐體薄膜之際的黏度調整時。
有機溶劑,例如,酮類、芳香族烴類、二醇醚類、二醇醚乙酸酯類、酯類、醇類、脂肪族烴、石油系溶劑等。更具體而言,例如,甲乙基酮、環己酮等的酮類、甲苯、二甲苯、四甲基苯等的芳香族烴類、溶纖劑、甲基溶纖劑、丁基溶纖劑、卡必醇、甲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丙二醇單甲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二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單乙醚等的二醇醚類、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丙二醇乙醚乙酸酯、丙二醇丁醚乙酸酯等的酯類、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等的醇類、辛烷、癸烷等的脂肪族烴、石油醚、石油腦、氫化石油腦、溶劑石油腦等的石油系溶劑等。有機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亦可。
<使用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的硬化物的製造方法>   含有上述各成份的主劑及硬化劑,經使用噴墨方式,塗佈於高精細度的所期待之圖型,再使塗膜硬化,而可製得硬化物。就使用噴墨方式之觀點,主劑及硬化劑,以50℃下之黏度為5~100mPa・s、特別是5~50mPa・s為佳。如此,將不會對噴墨印刷機給予不必要之負荷,而可進行順暢的印刷。主劑及硬化劑之黏度,主要可依上述2官能(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等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份的含量予以調整。
使用噴墨方式將主劑及硬化劑附著於被塗佈物之方法,雖未有特別之限制,但就高精細度的圖型形成與塗膜物性之觀點,以由噴墨印刷機個別的噴嘴分別吐出主劑及硬化劑,再附著於被塗佈物上的幾乎相同位置者為佳。於被塗佈物上的幾乎相同位置上,使附著的主劑及硬化劑兩者混合。又,「幾乎相同位置」係指,由個別的噴墨噴嘴所吐出的液滴附著於被塗佈物上之際,兩液滴形成重合狀,而使主劑與硬化劑形成混合狀態之意,非指液滴必須於完全附著於相同位置之意。
如上所述般,於主劑及硬化劑附著於被塗佈物上的幾乎相同位置後,再照射活性能量線。經照射活性能量線時,可使主劑及硬化劑中所含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份硬化,而使主劑及硬化劑混合而得之塗膜硬化或提高塗膜黏度,而可抑制附著於被塗佈物的塗膜因濕潤而擴散。因此,活性能量線之照射,以於主劑及硬化劑附著於被塗佈物後,儘速地進行為佳。例如,由噴墨印刷機的噴嘴吐出主劑及硬化劑之後,較佳為1.0秒以內、更佳為0.5秒以內進行活性能量線之照射。吐出後迅速地照射活性能量線時,可進行高精細度的圖型形成。活性能量線對於附著主劑及硬化劑的塗膜之照射方向並未有特別之限制,其可由被塗佈物的側面斜向,或被塗佈物為透明之情形時,可疑被塗佈物的內面方向照射活性能量線。
活性能量線之照射光源,以LED、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氙氣燈、金屬鹵化物燈等為佳。其他,亦可使用電子線、α線、β線、γ線、X線、中性子線等。又,照射光源可為1個或2個以上,於2個以上時,亦可將不同波長的光源予以組合使用。
活性能量線之照射量,依塗膜之膜厚而有所差異,一般為10~10000mJ/cm2 、較佳為20~2000mJ /cm2 、更佳為100~2000mJ/cm2 之範圍內。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為使用本發明之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依上述噴墨方式,而形成設置於FO-WLP之設有導線重佈層之面的相反面的形成翹曲矯正層。又,其他實施形態中,可依上述噴墨方式,形成作為焊料阻劑的印刷配線板。又,經照射活性能量線之塗膜,最後可形成進行熱硬化的硬化物。熱硬化之際的條件(溫度或時間等),依使用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所形成的硬化物之用途而有所差異。以下,將舉扇出型的晶圓級封裝之一例說明。
<扇出型的晶圓級封裝之製造方法>   使用本發明之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形成FO-WLP的翹曲矯正層之情形,將列舉製造設有翹曲矯正層的FO-WLP之擬晶圓之例進行說明。
首先,準備半導體晶圓,於一側之面上進行線路形成。半導體晶圓可為矽晶圓,亦可為鎵・砷(GaAs)等之化合物半導體晶圓。於晶圓表面形成線路之方法,可使用包含蝕刻法、Lift-Off(掀離)法等之廣泛使用的各種方法進行。半導體晶圓可經由切割步驟,切割為個別的半導體晶片。
將依上述方法所得的半導體晶片,介由黏著層載置於表面為平滑板狀的載體。載體,並未有特別之限定,其可使用圓形或四角形的矽晶圓或金屬板。又,黏著層,可使用可暫時固定半導體晶片,於擬晶圓製作後可以剝離者。該黏著層材料,可使用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苯乙烯・共軛二烯嵌段共聚物等。
又,黏著層材料,可含有具有乙烯性不飽合基的含有羧基的樹脂,與上述般的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於含有該些樹脂時,經加熱或活性能量線之照射,即可使黏著層的黏著性產生變化。
黏著層上載置半導體晶片之際,可將複數的半導體晶片間隔方式載置。載置後的半導體晶片於平視時,於縱橫方向的配置數可為相同亦可、相異亦可,又,就提高密度或確保每單位半導體晶片的端子面積等的各種觀點,可使用點狀對稱或格子狀等配置。鄰接的半導體晶片間之間隔距離,並未有特別之限定,但就形成最後所得的FO-WLP之連接端子的觀點,以配置為可形成必要的扇出型(Fan-Out)(FO)區域之配置為佳。
隨後,使用密封材將板狀的載體上介由黏著層載置的半導體晶片密封。經使用密封材密封半導體晶片的側壁面及上面之方式,貼合於未塗佈密封材的載置半導體晶片的載體上。此時,半導體晶片間的間隔部亦以埋入密封材之方式成形。使用該密封材的密封步驟,為使用液狀、顆粒、薄片狀的公知半導體密封用樹脂組成物,以進行壓縮成形之方式形成。公知的半導體密封用樹脂組成物,主要可使用環氧樹脂、環氧樹脂之硬化觸媒、硬化促進劑、球狀填料等。
使密封材硬化後,將板狀載體剝離。剝離,為於密封材及半導體晶片與黏著層之間進行。剝離方法,例如,進行加熱處理,使黏著層的黏著力產生變化(降低)後剝離之方法、先進行板狀的載體與黏著層之間的剝離,隨後對黏著層進行加熱處理或進行電子線或紫外線等之照射處理後,隨即剝離之方法等。
依此方式所製得的擬晶圓,亦可實施後固化處理。後固化處理,例如,於150~200℃之溫度範圍,進行10分鐘~8小時之範圍。隨後,亦可對埋入有製得的擬晶圓之半導體之面的相反側進行研磨,使擬晶圓薄化。研削之方法並未有特別之限定,其可使用研磨機等公知的手段進行研削。擬晶圓研削後的厚度並未有特別之限定,通常為50~500μm左右。
隨後,於露出擬晶圓的半導體晶片之線路的面側,形成導線重佈層。首先,使用選轉塗佈法將導線重佈用絕緣樹脂塗佈於露出擬晶圓的半導體晶片之線路之面的全面,再進行100℃左右的預燒焙,形成導線重佈用絕緣樹脂層。其次,使用光微影蝕刻法等,於導線重佈用絕緣樹脂層上,進行形成圖型的加熱處理(固化),以於半導體晶片的連接墊形成開口。加熱處理之條件,例如,於150~250℃之溫度範圍,進行10分鐘~5小時之範圍。導線重佈用絕緣樹脂,並未有特別之限定,就耐熱性及信賴性之觀點,可使用聚醯亞胺樹脂、聚氧苯醯樹脂、苯併環丁烯樹脂等。如上所述般,對導線重佈用絕緣樹脂進行加熱處理時,因絕緣樹脂的加熱收縮而會有於擬晶圓產生翹曲之情形。
於擬晶圓的導線重佈層面之全面,以濺鍍等的方法形成供電層,其次,於供電層上形成阻劑層,對特定的圖型進行曝光、顯影後,使用電解銅鍍敷而形成孔洞及導線重佈線路。導線重佈線路形成後,將劑層剝離,對供電層進行蝕刻。
隨後,於設置導線重佈線路上的平面塗佈助熔劑,於搭載焊球後隨即進行加熱熔融之方式,將焊球裝設於平面上。又,亦可將導線重佈線路及焊球的一部份以覆蓋方式形成焊料阻劑層。所塗佈的助熔劑,可使用樹脂系或水溶系等。加熱熔融方法,可使用回焊、加熱板等。依此方式而製得FO-WLP之擬晶圓。
隨後,經由切割等的方法,將FO-WLP之擬晶圓個片化,而製得FO-WLP。
於依此方式所得的擬晶圓的形成導線重佈層之面的相反側之面,形成翹曲矯正層。翹曲矯正層之形成,可使用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以噴墨方式進行。即,將主劑及硬化劑由噴墨噴嘴吐出,使其附著於幾乎相同位置而形成塗膜,再照射活性能量線使塗膜硬化。隨後,如後所述般進行加熱處理,再使塗膜硬化而形成翹曲矯正層。此時,可於擬晶圓形成導線重佈層之面的相反側之面的全面上,形成翹曲矯正層,或進行所期待的圖型形成方式形成翹曲矯正層皆可。以噴墨方式進行時,可進行微細且部份性的印刷,其可順暢地對應於封裝的翹曲之處或大小區域。
翹曲矯正材之塗佈量,以調整至形成硬化後的翹曲矯正層之際的翹曲矯正層之厚度為15~50μm之範圍者為佳。翹曲矯正層之厚度為15μm以上時,可使翹曲容易平滑化。又,為50μm以下時,會有損及FO-WLP優點之一的薄度。
本發明中,翹曲矯正材之塗佈量,即,可配合翹曲矯正材硬化後的翹曲矯正層之膜厚調整、活性能量線之照射量,及全面照射與部份照射之選擇,適當地調整擬晶圓的翹曲矯正層之硬化度,而可以配合FO-WLP的翹曲程度簡便地調整矯正量。
本發明中,於經由熱進行硬化之際,可經由進行對溫度或時間的調整,或以一階段方式直接將溫度上升至目標溫度之方法,或經過中間溫度再加熱至最後溫度的階段性加熱之方式,而適當地調整擬晶圓的翹曲矯正層之硬化度,配合FO-WLP之翹曲程度,簡便地調整矯正量。以加熱進行硬化之溫度為100℃~300℃、更佳為120℃~180℃。以加熱進行硬化之時間以30秒~3小時為佳。較佳為30分鐘~2小時。
本發明,可使用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於印刷配線板上形成硬化被膜,該情形中,以加熱方式進行硬化之溫度為120℃~180℃。以加熱方式進行硬化之時間為30分鐘~2小時為佳。
實施例
以下,本發明將使用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些實施例所限定。又,於無特別限定下,「部」、「%」皆為質量份之意。
<擬晶圓之準備>   將形成於CANONSIS股份有限公司製之一側面的100nm之SiO2 膜的4inch、厚度150μm的P型矽晶圓,使用切割裝置進行切割,而製得10mm×10mm四方之半導體晶片。於SUS製平面基板上配置暫時固定薄膜,使上述半導體晶片的SiO2 面與暫時固定薄膜接觸,並以半導體晶片之間的上下左右為10mm間隔之方式縱橫配置5×5個。將100mm×100mm四方的薄片狀半導體用密封材以中心位置約略一致之方式層合於其上,使用加熱式加壓壓著機,於150℃下進行1小時壓縮成形。半導體用密封材,為使用將具有下述組成的混練物使用2片50μm的覆蓋薄膜(帝人PUREX薄膜)以挾夾方式配置,再使用平板加壓法使混練物形成薄片狀,所形成的厚度200μm的薄片狀材料。
<半導體用密封材組成物之製造>   將以下的成份摻合,使用滾筒混練機進行70℃、4分鐘,隨後120℃、6分鐘之加熱,總計進行10分鐘,於減壓(0.01kg/cm2 )中進行熔融混練,而製得混練物。   ・萘型環氧樹脂   (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NC-7000) 30質量份   ・雙酚型環氧樹脂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YX-4000) 10質量份   ・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   (陶氏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D.E.N.431) 10質量份   ・蒽醌 2質量份   ・碳黑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Carban MA-100) 10質量份   ・球狀二氧化矽 (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製ADMAFANE SO-E2)    500質量份   ・矽烷耦合劑   (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KBM-403) 2質量份   ・2-苯基咪唑   (四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2PZ) 2質量份
其次,將所得層合體由暫時固定薄膜剝離,對內側進行研磨,製得100mm×100mm四方、厚度200μm之擬晶圓。
將具有下述組成的正型之導線重佈用樹脂組成物,使用旋轉塗佈機塗佈於所得的擬晶圓之半導體線路面之側,於100℃進行20分鐘加熱,進行預燒焙。預燒焙後於擬晶圓上形成的感光性導線重佈用樹脂層之厚度為10μm。
<導線重佈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   首先,使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丙烷,溶解於N-甲基吡咯啶酮中,於滴入4,4’-二苯醚二羧酸氯化物的N-甲基吡咯啶酮溶液過程中,使其於0~5℃間進行反應,合成重量平均分子量1.3×104 之聚羥基醯胺(聚苯併噁唑前驅體)樹脂。   其次,添加含有聚羥基醯胺樹脂的下述成份,將該混合溶液使用孔徑3μm的鐵氟龍(註冊商標)過濾器進行加壓過濾,製得導線重佈用樹脂組成物。   ・聚羥基醯胺樹脂(Z2) 100質量份   ・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   (陶氏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D.E.N.431) 10質量份   ・1-萘醌-2-二疊氮-5-磺酸酯   (AZ TOKYO ELECTRONIC MATERIALS公司製商品名TPPA528) 10質量份   ・Y-X-Y型嵌段共聚物   (ARKEMA 公司製NANOSTRENGTH M52N) 5質量份   ・矽烷耦合劑   (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KBM-403) 2質量份   ・γ-丁內酯 30質量份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 120質量份
隨後,使用ORC公司製之HMW680GW(金屬鹵化物燈),以曝光量500mJ/cm2 ,介由間距400μm且縱橫連續形成的光遮罩,對具有100μm的圓形之開口圖型,以正型圖型狀進行光照射,再使用TMAH2.38wt%水溶液,於25℃下進行2分鐘顯影,而形成具有形成圓型開口圖型之導線重佈樹脂層。隨後,於200℃下進行1小時燒焙處理後,冷卻至室溫。依此方式製得的擬晶圓,發生導線重佈樹脂層側形成凹陷的翹曲現象。該翹曲量,依100mm×100mm四方的周邊部為基準時,中央部為呈現6mm凹陷之狀態。
<翹曲矯正層之製作>   使用壓電型噴墨印刷機,油墨匣為使用吐出量10pl(1次之吐出量)者。將具有下述組成的主劑及硬化劑分別填充於各別的匣內,將主劑與硬化劑之吐出量設定為相同,其附著位置亦設定為相同。曝光為由側部的高壓水銀燈於附著後後0.5秒以內進行。曝光量為600mJ/cm2 ,使照射後的塗膜於BOX式乾燥爐,於160℃下進行60分鐘加熱,而製得翹曲矯正層。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之製造> [主劑1之製造]   將下述成份摻合,使用顆粒研磨機進行混合分散後,再使用孔徑1μm的玻璃纖維過濾器過濾,而製得主劑1。   ・雙酚A型環氧樹脂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EPIKOTE 828) 40質量份   ・HDDA:1,6-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   (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 10質量份   ・D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50質量份   ・Omnirad 369:2-苄基-2-二甲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IGM Resins公司製) 8質量份   ・MA-100:碳黑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1質量份   ・BYK-307:矽系添加劑   (BIGCHEMY・日本公司製) 0.1質量份
[硬化劑1之製造]   將下述成份摻合,使用顆粒研磨機進行混合分散後,再使用孔徑1μm的玻璃纖維過濾器過濾,而製得硬化劑1。   ・HDDA:1,6-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   (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 10質量份   ・D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50質量份   ・DICY7:DICY7 二氰二醯胺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3質量份   ・Omnirad 369:2-苄基-2-二甲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IGM Resins公司製) 8質量份   ・MA-100:碳黑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1質量份   ・BYK-307:矽系添加劑   (BIGCHEMY・日本公司製) 0.1質量份
[主劑2之製造]   將下述成份摻合,使用顆粒研磨機進行混合分散後,再使用孔徑1μm的玻璃纖維過濾器過濾,而製得主劑2。   ・雙酚A型環氧樹脂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EPIKOTE 828) 40質量份   ・HDDA:1,6-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   (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 10質量份   ・D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50質量份   ・DAROCUR 1173: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1質量份   ・2-乙基AQ:2-乙基蒽醌   (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2質量份   ・Omnirad 819: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次膦氧化物(IGM Resin公司製) 2質量份   ・SO-E2:球狀二氧化矽   (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製) 10質量份   ・BYK-307:矽系添加劑   (BIGCHEMY・日本公司製) 0.1質量份
[硬化劑2之製造]   將下述成份摻合,使用顆粒研磨機進行混合分散後,再使用孔徑1μm的玻璃纖維過濾器過濾,而製得硬化劑2。   ・DICY7:DICY7 二氰二醯胺(三菱化學製) 3質量份   ・HDDA:1,6-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   (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 20質量份   ・D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50質量份   ・DAROCUR 1173: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1質量份   ・2-乙基AQ:2-乙基蒽醌   (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2質量份   ・Omnirad 819: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次膦氧化物(IGM Resin公司製) 2質量份   ・SO-E2:球狀二氧化矽   (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製) 10質量份   ・BYK-307:矽系添加劑   (BIGCHEMY・日本公司製) 0.1質量份
[主劑3及硬化劑3之製造]   除將主劑1及硬化劑1所個別包含的HDDA及DPGDA,替代為γ-丁內酯(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50質量份以外,其他皆依相同方法,製得主劑3及硬化劑3。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4之製造>   將下述成份摻合,使用顆粒研磨機進行混合分散後,再使用孔徑1μm的玻璃纖維過濾器過濾,而製得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4。   ・7982:嵌段異氰酸酯(Baxenden公司製) 20質量份   ・4HBA: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   (日本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 3質量份   ・HDDA:1,6-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   (DAICEL・ALLNEX公司製) 10質量份   ・D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 50質量份   ・Omnirad 369:2-苄基-2-二甲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IGM Resins公司製) 8質量份   ・MA-100:碳黑(三菱化學公司製) 1質量份   ・BYK-307:矽系添加劑   (BIGCHEMY・日本公司製) 0.1質量份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5之製造>   將依上述方式製得的主劑1與硬化劑1,依質量基準為1:1之比例混合,使用直立式攪拌機(DISSOLVER)攪拌5分鐘,製得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5。
<吐出性之評估>   將依上述方式所製得的各組成物,即,主劑1及硬化劑1,個別填充於噴墨印刷機的油墨匣中,將主劑及硬化劑由個別的噴嘴吐出於擬晶圓上的凸側,使主劑及硬化劑附著於擬晶圓上的幾乎相同之位置。並於主劑及硬化劑附著後0.5秒以內進行曝光。吐出及曝光,係依上述<翹曲矯正層之製作>為相同條件進行實施。其係對20片的擬晶圓進行重複,並確認噴墨印刷機之噴嘴是否發生阻塞等情形。主劑2及硬化劑3之套組,及主劑3及硬化劑3的套組,亦同樣地進行吐出性之評估。又,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4及5為,將其填充於其中之一的油墨匣,再進行相同的吐出性評估。評估基準係如以下所示。   ○:噴嘴無阻塞   ×:噴嘴發生阻塞
<解析性之評估>   又,與上述<吐出性之評估>相同方法,使主劑1~3、硬化劑1~3,及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4~5進行吐出及曝光,於擬晶圓上的凸側形成150μm直徑之貫通孔後,觀察貫通孔之形狀。解析性之評估基準係如以下所示。   ○:形成150μm之貫通孔   ×:因貫通孔周圍發生滲漏而使開口變小,或使開口被掩埋
<擬晶圓之翹曲測定>   使用測微器測定依上述<翹曲矯正層之製作>為相同方法形成的翹曲矯正層之膜厚結果,為30μm。另,並測定形成翹曲矯正層的擬晶圓之翹曲量。翹曲量為於25℃下,使用測距器測定。其係以晶圓周邊部的任意2點為基準,依以下基準進行評估。   ○:中心部之翹曲為±2mm以下   ×:中心部之翹曲大於±2mm
<耐熱性之評估>   將依上述方式所形成的翹曲矯正層,依JIS C6481-1996之方法為基準,將其浸漬於260℃之焊料槽中10秒鐘後,使用思高黏著膠布進行剝離試驗後,以目視方式觀察翹曲矯正層的表面狀態,並依以下基準進行評估。   ○:表面未剝離   ×:表面發生剝離
<黏著性之確認>   使用25mm的雙夾具(KOKUYO股份有限公司製、KREY-34)夾住依上述方式形成翹曲矯正層的擬晶圓,於130℃下加熱10分鐘後,回復至室溫,將雙夾具取下,確認翹曲矯正層於加熱時是否出現黏著痕跡。   ○:無出現黏著痕跡   ×:出現黏著痕跡
<保存安定性>   將主劑1~3、硬化劑1~3、及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4~5,依JIS K2283為基準,於50℃下,使用圓錐平板型黏度計(東機產業公司製TVH-33H)分別測定其個別於100rpm下之黏度(初期黏度)。其結果得知,確認任一組成物之初期黏度皆為5~50mPa・s。   又,將主劑1~3、硬化劑1~3、及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4~5,保存於50℃下的密閉容器中1週,再度測定其黏度,並依下述式計算黏度變化率(%)。   黏度變化率(%)=|{(保存1週後的黏度-初期黏度)/初期黏度}×100|   基於所算出的黏度變化率,依以下基準為基礎評估保存安定性。   ○:黏度變化率為10%以內   ×:黏度變化超過10%,或固化而無法測定   評估結果,係如下述表1所示。
由上述表1結果得知,本發明之由主劑與硬化劑所形成的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於主劑中包含熱交聯成份,硬化劑中包含熱硬化觸媒成份,且主劑與硬化劑中之任一者皆包含以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成份的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實施例1、2),確認其無論於吐出性、擬晶圓之翹曲矯正(基於確認擬晶圓之翹曲結果)、耐熱性、不剝落性(基於確認黏著性之結果)、保存安定性等皆為良好。且解析性亦為良好等,而確認其亦可對應高精細圖型。
相對於此,於1液型的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比較例1、2),及由主劑與硬化劑所形成的2液型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其於主劑中雖包含熱交聯成份、硬化劑中包含熱硬化觸媒成份,但其為主劑與硬化劑中任一者中皆不包含以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成份的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比較例3),故其對於要兼具吐出性、解析性、擬晶圓之翹曲矯正、耐熱性、不剝落性、保存安定性等特性為困難者。

Claims (13)

  1. 一種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係由主劑與硬化劑所成之2液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特徵係   前述主劑包含熱交聯成份,   前述硬化劑包含熱硬化觸媒成份,   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皆包含以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成份。
  2. 如請求項1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中   前述熱交聯成份包含環狀醚化合物,   前述熱硬化觸媒成份包含自鹼性觸媒及酸性觸媒選出的至少任何1種。
  3.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中   前述以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之成份係2官能(甲基)丙烯酸系單體。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中   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皆包含光聚合起始劑。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中,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皆包含相同官能基數之(甲基)丙烯酸系單體。
  6. 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中   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之50℃之黏度各自為5~100mPa・s之範圍。
  7.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中   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皆包含自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鈦、氫氧化鋁、氧化鋅、氧化鋯、氧化鎂、雲母、氧氯化鉍、滑石、高嶺土、硫酸鋇、無水矽酸、碳酸鈣、碳酸鎂、矽酸鎂、矽酸鋁及矽酸鋁鎂所成之群中選出的至少1種無機填料。
  8. 如請求項1~7中任一項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其係使用作為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用翹曲矯正材。
  9. 一種硬化物,其特徵係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之前述主劑與前述硬化劑的混合物之硬化物。
  10. 一種製造方法,其係使用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之硬化物的製造方法,其特徵係包含下數步驟:   將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由個別的噴嘴吐出使其附著於被塗佈物的幾乎同一位置上而混合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   對附著於前述被塗佈物上之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照射活性能量線,   使前述主劑及前述硬化劑硬化而獲得硬化物。
  11. 如請求項10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被塗佈物係印刷配線板。
  12. 一種印刷配線板,其特徵係具有如請求項9之硬化物者。
  13. 一種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其特徵係具有如請求項9之硬化物。
TW107119520A 2017-06-06 2018-06-06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 TWI7724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2032 2017-06-06
JP2017112032A JP6416327B1 (ja) 2017-06-06 2017-06-06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硬化性組成物セット、硬化物、その製造方法、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ファンアウト型のウェハレベルパッケー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5116A true TW201905116A (zh) 2019-02-01
TWI772433B TWI772433B (zh) 2022-08-01

Family

ID=6401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9520A TWI772433B (zh) 2017-06-06 2018-06-06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16327B1 (zh)
KR (1) KR102235435B1 (zh)
CN (1) CN110494510A (zh)
TW (1) TWI772433B (zh)
WO (1) WO2018225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6552B2 (ja) * 2019-02-06 2023-10-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付き反射防止フィルム、自発光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25038B2 (ja) * 2019-07-12 2023-08-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金属張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JP7372090B2 (ja) * 2019-09-13 2023-10-3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0457A (ja) * 1989-03-10 1991-02-21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の実装構造
JP3678301B2 (ja) * 1998-11-24 2005-08-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樹脂硬化型の二液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TW200417294A (en) 2002-11-28 2004-09-01 Taiyo Ink Mfg Co Ltd Photo- and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inted wiring boards made by using the same
JP2006159746A (ja) 2004-12-09 2006-06-2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光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911349B2 (ja) 2006-01-31 2012-04-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金属酸化物膜の形成方法
JP2007238648A (ja) * 2006-03-03 2007-09-20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記録方法
JP5137315B2 (ja) * 2006-03-31 2013-02-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8174713A (ja) * 2006-12-19 2008-07-31 Seiko Epson Corp 2液型光硬化インク組成物セット、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印刷物
KR100986287B1 (ko) * 2008-05-09 2010-10-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잉크젯 토출장치
JP2010109244A (ja) * 2008-10-31 2010-05-13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61242B2 (ja) * 2009-03-23 2013-08-14 太陽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ドライフィルム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EP2620479B1 (en) * 2010-09-22 2016-06-22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Curable composition for inkj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2178422A (ja) * 2011-02-25 2012-09-13 Fujikura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装置並びに基板保持治具
CN103403106B (zh) * 2011-03-31 2015-07-08 太阳控股株式会社 喷墨用光固化性热固化性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印刷电路板
JP6019550B2 (ja) 2011-08-09 2016-1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042090A (ja) * 2011-08-19 2013-02-28 Fujifilm Corp 導電パターン、その形成方法、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453137B2 (en) * 2012-03-30 2016-09-27 Taiyo Holdings Co., Ltd. Photo-curable/thermally curable composi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ured product thereof, cured product, and printed wiring board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3157271A1 (ja) 2012-04-18 2013-10-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6359814B2 (ja) * 2013-09-17 2018-07-18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ドライフィルム、硬化物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JP6339346B2 (ja) * 2013-11-05 2018-06-06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硬化型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硬化塗膜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JP5756841B2 (ja) * 2013-11-06 2015-07-29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物膜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KR102325678B1 (ko) * 2014-11-17 2021-11-12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잉크젯용 광 및 열경화성 접착제,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부품
JP5986701B1 (ja) * 2015-02-12 2016-09-0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硬化性組成物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6149488A (ja) 2015-02-13 2016-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路素子の接続方法
JP6788372B2 (ja) * 2015-06-05 2020-11-25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アルカリ現像可能な樹脂組成物、ドライフィルム、硬化物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WO2017056663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硬化性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硬化塗膜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2433B (zh) 2022-08-01
KR20190120361A (ko) 2019-10-23
KR102235435B1 (ko) 2021-04-02
CN110494510A (zh) 2019-11-22
JP2018203912A (ja) 2018-12-27
WO2018225779A1 (ja) 2018-12-13
JP6416327B1 (ja) 201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3859B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CN101846882B (zh) 光固化性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干膜、固化物、印刷电路板
CN102906867B (zh) 包括底部填充用围堰的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689780B (zh) 硬化性組成物、乾膜、硬化物、印刷配線板及印刷配線板的製造方法
CN104010815A (zh) 干膜及使用其的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倒装芯片安装基板
CN103554433A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TWI724105B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及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
TW201809027A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乾膜、硬化物及印刷配線板
CN104808436A (zh) 碱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干膜和固化物、以及印刷电路板
CN103969947A (zh) 碱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干膜及其固化物以及使用其而形成的印刷电路板
TWI772433B (zh) 噴墨用硬化性組成物套組、硬化物、其製造方法、印刷配線板及扇出型之晶圓級封裝
JP2020148815A (j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そのドライフィルムおよび硬化物、これを有する電子部品並びに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の硬化物の製造方法
TWI735437B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乾膜、硬化物及印刷配線板
KR102339968B1 (ko) 휨 교정재 및 팬아웃형 웨이퍼 레벨 패키지의 제조 방법
JP6779719B2 (ja) ファンアウト型のウエハレベルパッケージ用反り矯正材
CN105093828A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干膜以及印刷电路板
CN109388020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干膜、固化物和印刷电路板
JP6423119B2 (ja) 反り矯正材およびファンアウト型ウェハレベル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TWI770369B (zh) 鹼顯像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乾膜、硬化物,及印刷配線板
TW202136404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乾膜、硬化物及電子零件
TW202034072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乾膜、硬化物及電子零件
CN114521247A (zh) 光固化性黑色组合物、光固化性黑色组合物的固化物和黑色覆盖基材
WO2020194885A1 (ja) 硬化性組成物、ドライフィルム、硬化物および電子部品
JP2020166211A (j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ドライフィルム、硬化物、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電子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