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4678A - 端子 - Google Patents

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4678A
TW201804678A TW106121959A TW106121959A TW201804678A TW 201804678 A TW201804678 A TW 201804678A TW 106121959 A TW106121959 A TW 106121959A TW 106121959 A TW106121959 A TW 106121959A TW 201804678 A TW201804678 A TW 2018046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act member
fixing portion
electric wir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7507B (zh
Inventor
寺島桂太
武正英一郎
鳥越章良
Original Assignee
太谷電子日本合同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太谷電子日本合同公司 filed Critical 太谷電子日本合同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4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4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7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75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0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 G01K7/023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provided with specially adapted conn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0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3Contact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pl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s
    • H01R13/035Plated dielectr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2Connections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aluminium or steel-core aluminium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1/00One 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端子,具備:端子本體,具有不引起複數個電流路徑匯合的電線固定部;以及接觸部件,與端子本體成不同體。端子20具備:端子本體30,具有固定有電線W1的電線固定部39;以及接觸部件50,與端子本體30成不同體,連接於電線W1同時接觸相對端子。在接觸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50的部分設有絕緣層40。

Description

端子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端子,具備:端子本體,具有電線固定部;以及接觸部件,與端子本體成不同體。
使用於電端子的端子之中,有具有電線固定部的端子本體與片(tab)等接觸部件以不同體構成者。
以往,做為這種端子,已知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者。
專利文獻1所示的端子具備:端子本體,具有電線固定部;以及以片構成的接觸部件,與端子本體成不同體。然後,接觸部件的後端部被可導通地結合於端子本體的前端部。又,在端子本體及接觸部件,形成有嚙止部,嚙止部藉由彼此嚙止,來限制接觸部件相對於端子本體向前方脫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50998號公報
但是,將以往的專利文獻1所示的端子使用在利用熱電堆的溫度測量時,有以下問題點。
也就是說,存在有從熱電堆用的材料製造的芯線流至片的第一電流路徑與從前述芯線經過端子本體流至片的第二電流路徑。因此,會有在應測量的熱電動勢產生誤差,使溫度測量的精確度降低的問題。
但是,在成板狀的導軌的表背具有滑動面,滑座可對該表背的滑動面滑接型的窗調整器,即使如專利文獻1在滑座形成貫穿孔,僅從貫穿孔注入潤滑油,會有無法塗布潤滑油於導軌中的向著貫穿孔側與相反側(背側)的滑動面的問題。因此,與從貫穿孔注入潤滑油不同,需要在導軌的背側 的滑動面塗布潤滑油的工序,導致作業工作量增加或潤滑油塗布用的裝置複雜化。
因此,本發明有鑑於以往問題點,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端子,具備:不引起複數個電流路徑匯合的端子本體;以及接觸部件,與端子本體成不同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關於本發明的一態樣的端子,其要旨在於具備:端子本體,具有固定有電線的電線固定部;以及接觸部件,與該端子本體成不同體,連接於前述電線並接觸相對端子,其中在接觸前述端子本體的前述接觸部件的部分,設有絕緣層。
根據關於本發明的端子,在接觸端子本體的接觸部件的部分設有絕緣體,所以可絕緣接觸部件與端子本體。因此,可提供一種端子,具備:端子本體,具有不引起複數個電流路徑匯合的電線固定部;以及接觸部件,與端子本體成不同體。
1‧‧‧第一接頭
10、110‧‧‧外殼
11‧‧‧第一端子收容孔腔
11a、13a‧‧‧開口
11b、13b‧‧‧鎖定用凹部
11c‧‧‧穩定器用凹部
12、14‧‧‧外殼矛
13‧‧‧第二端子收容孔腔
20、20'‧‧‧第一端子
30、70、130‧‧‧端子本體
31、131‧‧‧基部
31a、131a‧‧‧基板部
31b、32b、131b、132b‧‧‧右側壁
31c、32c、131c、132c‧‧‧左側壁
32、72、132‧‧‧接觸部件固定部
32a、132a‧‧‧上壁
32d、39aa、39ba、132d、139aa、139ba‧‧‧底板
33a、133a‧‧‧第一壓入部
33b、133b‧‧‧第二壓入部
34a、134a‧‧‧第一按壓部
34b、134b‧‧‧第二按壓部
35a、135a‧‧‧第一限制片
35b、135b‧‧‧第二限制片
36、76‧‧‧嚙止用開口
37、77、137‧‧‧穩定器
38、138‧‧‧缺口
39、139‧‧‧電線固定部
39a‧‧‧芯線筒
39b‧‧‧絕緣筒
39c、139c‧‧‧第一延出部
39d、139d‧‧‧第一彎曲部
39e、139e‧‧‧第二延出部
39f、139f‧‧‧第二彎曲部
39g、139g‧‧‧第三延出部
39h、139h‧‧‧開口
39i、139i‧‧‧第四延出部
40‧‧‧絕緣層
50、90、150‧‧‧接觸部件
51、151‧‧‧固定部
52、152‧‧‧延長部
53、93‧‧‧接觸部
54a、54b、154a、154b‧‧‧停止器
55、155‧‧‧鎖定部
56、156‧‧‧側溝
60‧‧‧第二端子
101‧‧‧第二接頭
120、120'‧‧‧第三端子
136‧‧‧彈性接觸片
160‧‧‧第四端子
200‧‧‧腔
300‧‧‧資料記錄器
A‧‧‧接合點
I1、I11‧‧‧絕緣被覆
M1、M2、M11、M12‧‧‧芯線
W1、W2、W11、W12‧‧‧電線
第一圖是關於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溫度測量裝置的概略結構圖,溫度測量裝置使用具備第一及第二端子的第一接頭與具備第三及第四端子的第二接頭。
第二圖是電線連接第一圖的第一端子的狀態的斜視圖。
第三圖是第一圖的第一端子的正面圖。
第四圖是第一圖的第一端子的右側面圖。但是在第四圖,表示與第一端子連接前的電線。
第五圖表示第四圖的第一端子,(A)是沿著第四圖的5A-5A線的剖面圖,(B)是沿著第四圖的5B-5B線的剖面圖,(C)是沿著第四圖的5C-5C線的剖面圖。
第六圖是電線連接第一圖的第一端子的狀態的平面圖。
第七圖是電線連接第一圖的第一端子的狀態的右側面圖。但是,在第 七圖,表示絕緣筒的片側的安裝片在途中被切斷的狀態。
第八圖是沿著第六圖的8-8線的剖面圖。
第九圖表示第七圖的第一端子,(A)是沿著第七圖的的9A-9A線的剖面圖,(B)是沿著第七圖的9B-9B線的剖面圖。
第十圖表示將第一圖的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收容於外殼內的第一接頭,(A)為平面圖,(B)為正面圖。
第十一圖表示第十圖的第一接頭,(A)是左側面圖,(B)是沿著第十(B)圖的11B-11B線的剖面圖。
第十二圖是背面側來看第十圖所示的第一接頭的分解斜視圖。
第十三圖是電線連接於用於第一圖的第二接頭的第三端子的狀態的斜視圖。
第十四圖是用於第一圖的第二接頭的第三端子的平面圖。但是在第十四圖,表示與第三端子連接前的電線。
第十五圖是用於第一圖的第二接頭的第三端子的右側面圖。但是在第十五圖,表示與第三端子連接前的電線。
第十六圖是沿著第十四圖的16-16線的剖面圖。
第十七圖表示第一端子的變形例,(A)是斜視圖,(B)是在前後方向切斷的剖面圖。
第十八圖表示第三端子的變形例,(A)是斜視圖,(B)是在前後方向切斷的剖面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在第一圖表示關於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溫度測量裝置的概略結構圖,溫度測量裝置使用具備第一及第二端子的第一接頭與具備第三及第四端子的第二接頭。
在此,溫度測量裝置S為例如利用熱電堆來測量收容半導體製造裝置的矽晶圓的腔200內的溫度。
也就是說,準備電線W1與電線W2,電線W1具有以熱電堆用的金屬材料所構成的芯線M1,電線W2具有以熱電堆用的異種金屬材 料構成的芯線M2。芯線M1的材質為例如鎳鉻合金,芯線M2的材質為例如鎳鋁合金。
然後,將電線W1的芯線M1的一端與電線W2的芯線M2的一端的接合點A配置於腔200內。又,將電線W1的芯線M1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接頭1的第一端子20,將電線W2的芯線M2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接頭1的第二端子60。在此,第一接頭1具備:複數個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60;以及外殼10,收容這些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60。
又,準備與前述的電線W1同樣的電線W11,以及與前述的電線W2同樣的電線W12,將此電線W11的芯線M11的一端與電線W12的芯線M12的一端連接於資料記錄器300。又,將此電線W11的芯線M11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接頭101的第三端子120,將電線W12的芯線M12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接頭101的第四端子160。在此,第二接頭101具備:複數個第三端子120及第四端子160;以及外殼110,收容這些第三端子120及第四端子160。
然後,將第一接頭1嵌合於第二接頭101,使第一端子20與第三端子120接觸來電連接,使第二端子60與第四端子160接觸來電連接。
藉此,電線W1的芯線M1與電線W11的芯線M11被連接,電線W2的芯線M2與電線W12的芯線M12被連接。藉此,對應接合點A產生的熱電動勢,資料記錄器300檢測腔200內的溫度,並記錄其溫度。又,在資料記錄器300的維修時等,可解除第一接頭1與第二接頭101的嵌合狀態。
接下來,關於用於溫度測量裝置S的第一接頭1的第一端子20,參照第二~九圖來詳細說明。又,以後,在本說明書中,雖然用「前」、「後」、「左」、「右」、「上」及「下」來表示方向,但在第三圖的左是「左」、右是「右」、上是「上」、下是「下」,在第四圖的左是「前」、右是「後」來說明。此方向的定義即使在第十~十八圖也一樣。
第一端子20具備:端子本體30;以及與端子本體30成不同體的接觸部件50。
端子本體30如第二至四圖所示,具備:基部31;接觸部件固定部32,配置於基部31的前側;電線固定部39,配置於基部31的後側。端子本體30是藉由沖壓及彎曲加工庾芯線M1不同種的金屬材料的導電性金屬板(例如不銹鋼板)來形成。
在此,基部31如第二、四及六圖所示,具備:平板狀基板部31a,在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右側壁31b,從基板部31a的右緣向上直立;以及左側壁31c,基板部31a的左緣向上直立。
又,接觸部件固定部32被形成為接觸部件50可從前方插入的大致箱型,如第二及三圖所示,具備:上壁32a、右側壁32b、左側壁32c及底板32d。底板32d如第八圖所示,從基部31的基板部31a向前方延伸成大致矩形平板狀。又,右側壁32b從底板32d的右緣向上方延伸成大致矩形平板狀。又,左側壁32c是從底板32d的左緣向上方延伸成大致矩形平板狀。再者,上壁32a是從各右側壁32b及左側壁32c向內方向延伸,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會合。
然後,在右側壁32b的前端,如第二圖所示,設有第一壓入部33a,當接觸部件50從前方被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32內時,與底板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接觸部件50。又,在左側壁32c的前端,設有第二壓入部33b,當接觸部件50從前方被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32內時,與底板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接觸部件50。又,在右側壁32b的靠近後方部分,如第二圖所示,形成有缺口38,在左側壁32c的靠近後方部分,也形成有缺口38(參照第八圖)。然後,如第二及四圖所示,設有從右側壁32b的缺口38的前緣向內方傾斜的第一按壓部34a。又,同樣地,設有從左側壁32c的缺口38的前緣向內方傾斜的第二按壓部34b。第一按壓部34a及第二按壓部34b在接觸部件50從前方被插入至接觸部件固定部32內之後,分別向著內部彎曲,從上方按壓接觸部件50。再者,在第一按壓部34a,如第四及五圖所示,第一限制片35a被設成向下方延伸,在第二按壓部34b,如第五圖所示,第二限制片35b被設成向下方延伸。第一限制片35a如第四圖所示,在第一按壓部34a向內方彎曲時,進入形成於接觸部件50的後述的右側側溝56,限制接觸部件50往前方的移動。又,第二限制片35b在第 二按壓部34b向內方彎曲時,進入形成於接觸部件50的左側側溝(圖未顯示),限制接觸部件50往前方的移動。
又,在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上壁32a,如第二圖所示,形成有嚙止用開口36,嚙止於後述的外殼矛12。又,在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右側壁32b及左側壁32c的各下緣,設有一對穩定器37向下方突出。
接下來,電線固定部39是以壓接電線W1的壓接部構成,是由在前側配置的芯線筒39a及後側配置的絕緣筒39b所構成。芯線筒39a如第五(B)圖及第八圖所示,底板39aa連續於基部341的基板部31a。又,絕緣筒39b如第八圖所示,底板39ba連續於芯線筒39a的底板39aa。
然後,在端子本體30的,包含接觸部件50所接觸的部分的內面整體、外面整體及沖壓導電性金屬板時形成的剪斷面整體,設有絕緣層40。在第八圖表示在接觸部件50所接觸的部分的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底板32d的上面、基部31的基板部31a的上面、芯線筒39a的底板39aa的上面、絕緣筒39b的底板39ba的上面、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底板32d的下面、基部31的基板部31a的下面、芯線筒39a的底板39aa的下面、絕緣筒39b的底板39ba的下面及剪斷面設有絕緣層40的狀態。又,因為絕緣層40也被設於端子本體30的剪斷面,所以除了接觸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50的部分以外,也設在接觸芯線筒39a的芯線M1的部分。又,絕緣層40是在成為端子本體的母材的不銹鋼產生黑色氧化皮膜者。但是,絕緣層40若為可絕緣端子本體30與接觸部件50者,也可以是薄膜、膠帶等的貼附、氟系樹脂的塗層、以無電解電鍍進行的皮膜處理、以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沉積)進行的皮膜處理。
接下來,接觸部件50具備:固定部51,固定於接觸部件固定部32;延長部52,從固定部51的後端向後方延伸至電線固定部39的芯線筒39a為止;以及片狀接觸部53,從固定部5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接觸部件50是藉由沖壓加工與芯線M1同種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例如鎳鉻合金)構成的金屬板來形成。因為接觸部件50的材料是與芯線M1同種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所以與端子本體30的金屬材料是不同種的金屬材料。
接觸部件50的固定部51被形成為在前後方向細長地延伸的 大致矩形板狀,具有可插入在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右側壁32b與左側壁32c之間的左右寬度。然後,在固定部51的前端,如第二圖所示,設有一對停止器54a、54b,從固定部51的左右側緣分別向左右方向突出。右側的停止器54a,在將接觸部件50從前方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32內時,進入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第一壓入部33a的下側所形成的開口,抵接於右側壁32b,限制接觸部件50的行進。又,左側的停止器54b,在將接觸部件50從前方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32內時,進入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第二壓入部33b的下側所形成的開口,抵接於左側壁32c,限制接觸部件50的行進。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第一壓入部33a與底板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右側的停止器54a,第二壓入部33b與底板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左側的停止器54b。又,固定部51的後方部的左右側緣,如第二圖所示,形成有一對側溝56(在第二圖僅圖示右側的側溝56)。如前述,第一限制片35a進入右側的側溝56,第二限制片35b進入左側的側溝,藉此,限制接觸部件50往前方移動。
又,右側的停止器54a與左側的停止器54b的,從固定部51的左右側緣的突出量,如第二圖所示,左側的停止器54b大。左側的停止器54b比左側壁32c更往左方向突出,構成鎖定部55。
又,接觸部件50的的延長部52,被形成為大致矩形板狀,從固定部51的後端向後方延伸,具有可插入基部31的右側壁31b與左側壁31c之間及芯線筒39a內的左右寬度,在前後方向細長地延伸。
再者,接觸部件50的接觸部53,被形成為從固定部5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的片狀,在固定接觸部件50於接觸部件固定部32時,從接觸部件固定部32突出。此接觸部53收容於構成為雌型的第三端子120(參照第十三圖)來接觸。
接下來,說明關於第一端子20的組裝方法。
在第一端子20組裝時,將接觸部件50的延長部52側做為前頭,將接觸部件50插入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固定部32內。在此插入時,使接觸部件50的右側的停止器54a,進入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第一壓入部33a的下側所形成的開口,抵接於右側壁32b。又,使接觸部件50的 左側的停止器54b,進入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第二壓入部33b的下側所形成的開口,抵接於左側壁32c。藉此,接觸部件50的插入(往後方的移動)被限制。此時,接觸部件50的延長部52在端子本體30的芯線筒39a的底板39aa的上側及基部31的基板部31a上延伸,固定部51在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底板32d上延伸。又,接觸部53從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固定部32向前方突出。在此,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第一壓入部33a與底板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右側的停止器54a,第二壓入部33ba與底板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左側的停止器54b。藉此,接觸部件50的上下方向的移動被限制。
接下來,形成在接觸部件固定部32的第一按壓部34a及第二按壓部34b,分別向內方彎曲並從上方按壓接觸部件50的固定部51。再者,此時,使第一限制片35a及第二限制片35b分別進入形成在固定部51的右側側溝56及左側側溝。藉由第一按壓部34a及第二按壓部34b從上方按壓接觸部件50的固定部51,與底板32d一起運作來限制接觸部件50的上下方向的移動。又,藉由使第一限制片35a及第二限制片35b分別進入形成在固定部51的右側側溝56及左側側溝,來限制接觸部件50向前方移動。
接下來,若完成第一端子20的組裝,則如第四、五(B)及五(C)圖所示,將電線W1的芯線M1配置於接觸部件50的延長部52上,並配置絕緣被覆I1於絕緣筒39b內。
然後,如第二、六及九圖所示,以芯線筒39a壓接電線W1的芯線M1,並以絕緣筒39b壓接電線W1的絕緣被覆I1。藉此,在電線W1的芯線M1電連接於接觸部件50的延長部52的狀態下,電線W1被連接於端子本體30。
在此,因為在接觸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50的部分設有絕緣層40,所以可絕緣接觸部件50與端子本體30。因此,因為複數個電流路徑不匯合,所以可以高精確度測量電動勢。
又,絕緣層40除了在接觸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50的部分以外,也設在接觸電線固定部39(芯線筒39a)的電線W1的芯線M1的部分。因此, 可絕緣端子本體30與電線W1的芯線M1。
又,電線W1的芯線M1與接觸部件50,是以同種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例如鎳鉻合金)構成,端子本體30與接觸部件50是以不同種金屬材料構成。在此情況下,當端子本體30與接觸部件50及芯線M1導通,則端子本體30與接觸部件50及芯線M1之間產生電動勢,在做為熱電堆來使用的情況成為測量信賴性降低的原因。但是,在本實施形態,在接觸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50的部分設有絕緣層,接觸部件50與端子本體30絕緣。又,絕緣層40除了在接觸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50的部分以外,也設在電線固定部39(芯線筒39a)的電線W1的芯線M1的部分,端子本體30與電線W1的芯線M1絕緣。因此,因為端子本體30與接觸部件50及芯線M1之間不產生電動勢,所以可將本實施形態的第一端子20做為熱電堆用端子來良好地使用。
如以上組裝的第一端子20,如第十至十二圖所示,被收容於第一接頭1的外殼10。
在此,外殼10成為在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直方體形狀,藉由成形絕緣性的合成樹脂來形成。外殼10,如第十一及十二圖所示,具備:複數個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及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從外殼10的後面向前方延伸。複數個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如第十二圖所示,在外殼10的上側部分沿著左右方向以特定間距設成一列狀。又,複數個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是在比外殼10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更下側部分沿著左右方向以特定間距設成一列狀。
然後,在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的前端,形成有開口11a,開口11a用來導出第一端子20的接觸部53。又,在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的前端也一樣,形成有開口13a,開口13a用來導出第二端子60的後述的接觸部93。
又,在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的後端,如第十二圖所示,形成有鎖定用凹部11b,鎖定用凹部11b收容各第一端子20的鎖定部55。此鎖定用凹部11b被形成為在形成為矩形狀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的端子插入側開口的左緣下端部向左方凹陷。又,從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的後端向前方, 如第十二圖所示,形成有一對穩定器用凹部11c,穩定器用凹部11c收容各第一端子20的穩定器37。這些一對的穩定器用凹部11c被形成為從形成為矩形狀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的端子插入側開口的下面的左右兩端向下方凹陷。
又,在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的後端,如第十二圖所示,形成有鎖定用凹部13b,鎖定用凹部13b收容各第二端子60的後述的鎖定部(圖未顯示)。此鎖定用凹部13b被形成為在形成為矩形狀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的端子插入側開口的右緣下端部向右方凹陷。又,從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的後端向前方,如第十二圖所示,形成有一對穩定器用凹部13c,穩定器用凹部13c收容各第二端子60的後述的穩定器77。這些一對的穩定器用凹部13c被形成為在形成為矩形狀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的端子插入側開口的下面的左右兩端向下方凹陷。
又,在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如第十一(B)圖所示,設有外殼矛12,外殼矛12用來嚙止第一端子30的嚙止用開口36。又,在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設有外殼矛14,外殼矛14用來嚙止第二端子60的後述的嚙止用開口76。
在此,雖然第二端子60關於基本結構與第一端子20一樣,但鎖定部(圖未顯示)的位置與第一端子20的鎖定部55不同。又,在第二端子60的接觸部件90的材質與第一端子20的接觸部件50的材質不同。
也就是說,第一端子20的鎖定部55是接觸部件50的左側的停止器54b比左側壁32c更靠左方向突出來構成。對此,第二端子60的鎖定部與第一端子20的鎖定部55相反,接觸部件90的右側的停止器(圖未顯示)比右側壁更靠右方向突出來構成。又,在第二端子60的接觸部件90的材質是與以熱電堆用金屬材料構成的芯線M2相同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例如鎳鋁合金)。因此,不同於以與芯線M1同種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例如鎳鉻合金)構成的接觸部件50的材質。
然後,在第二端子60的端子本體70的電線固定部,連接有具有芯線M2的電線W2,芯線M2連接於接觸部件90的延長部。
又,在第十~十二圖中,符號72是第二端子60的接觸部件固定部, 符號76是第二端子60的嚙止用開口,符號77是第二端子60的穩定器,符號90是第二端子60的接觸部件,符號93是第二端子60的片狀接觸部。
然後,各第一端子20如第十一(B)及十二圖所示,從外殼10的後方將接觸部53做為前頭,來插入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當各第一端子20插入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內時,外殼矛12嚙止於嚙止用開口36,進行各第一端子20的保持。在此各第一端子20插入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內時,各第一端子20的穩定器37被收容於穩定器用凹部11c,控制各第一端子20的姿勢。
又,當各第一端子20插入各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內時,鎖定部55被收容於鎖定用凹部11b。此時,當欲錯誤地將第一端子20插入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內時,第一端子20的鎖定部55抵接於外殼10的後面。因此,阻止第一端子20插入第二子收容孔腔13內。收容第二端子60的鎖定部的鎖定用凹部13b與收容鎖定部55的鎖定用凹部11b相反,是因為形成於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的端子插入側開口的右緣下端部。
然後,各第二端子60如第十一(B)及十二圖所示,從外殼10的後方將接觸部93做為前頭,來插入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當各第二端子60插入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內時,外殼矛14嚙止於嚙止用開口76,進行各第二端子60的保持。在此各第二端子60插入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內時,各第二端子60的穩定器77被收容於穩定器用凹部13c,控制各第二端子60的姿勢。
又,當各第二端子60插入各第二端子收容孔腔13內時,鎖定部(圖未顯示)被收容於鎖定用凹部13b。此時,當欲錯誤地將第二端子60插入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內時,第二端子60的鎖定部抵接於外殼10的後面。因此,阻止第二端子60插入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內。收容第一端子20的鎖定部的鎖定用凹部11b與收容第二端子60的鎖定部的鎖定用凹部13b相反,是因為形成於第一端子收容孔腔11的端子插入側開口的左緣下端部。
接下來,在與第一接頭1嵌合的第二接頭101,關於與第一端子20接觸的第三端子120,參照第十三至十六圖來說明。
第三端子120被構成為收容第一端子20的片狀接觸部53來接觸的雌型,如第十三圖所示,具備:端子本體130;以及與端子本體130成不同體的接觸部件150。
端子本體130如第十三圖所示,具備:基部131;接觸部件固定部132,配置於基部131的前側;以及電線固定部139,配置於基部131的後側。端子本體130是藉由沖壓及彎曲加工與芯線M11不同種金屬材料的導電性金屬板(例如不銹鋼板)來形成。
在此,基部131如第十三至十六圖所示,具備:平板狀基板部131a,在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右側壁131b,從基板部131a的右緣向上直立:以及左側壁131c,從基板部131a的左緣向上直立。
又,接觸部件固定部132被形成為接觸部件150及第一端子20的接觸部53可從前方插入的大致箱型,具備上壁132a、右側壁132b、左側壁132c以及底板132d。底板132d從基部131的基板部131a向前方延伸成大致矩形平板狀。又,右側壁132b從底板132d的右緣向上方延伸成大致矩形平板狀。又,左側壁132c從底板132d的左緣向上方延伸成大致矩形平板狀。再者,上壁132a分別從右側壁132b及左側壁132c向內方向延伸並在左右方向中央部會合,同時從右側壁132b延伸的部分位於左側壁132c的前側,延伸至左側壁132c為止。
又,在上壁132a設有彈性接觸片136,彈性接觸片136向著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接觸部件150的固定部151往斜下方延伸。第一端子20與第三端子120嵌合時,第一端子20的接觸部53被收容於接觸部件150的固定部151與彈性接觸片136之間來接觸固定部151。
然後,在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右側壁132b的前端,如第十三圖所示,設有第一壓入部133a,第一壓入部133a在接觸部件150從前方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內時,與底板1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接觸部件150。又,在左側壁132c的前端,設有第二壓入部133b,第二壓入部133b在接觸部件150從前方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內時,與底板1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接觸部件150。
又,在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右側壁132b的靠近後方部分, 如第十三圖所示,形成有缺口138,在左側壁132c的靠近後方部分,如第十六圖所示,也形成有缺口138。然後,如第十三及十五圖所示,設有從右側壁132b的缺口138的前緣向內方傾斜的第一按壓部134a。又,同樣地,如第十六圖所示,設有從左側壁132c的缺口138的前緣向內方傾斜的第二按壓部134b。
第一按壓部134a及第二按壓部134b在接觸部件150被插入至接觸部件固定部132內之後,分別向著內方彎曲,從上方按壓接觸部件150。再者,在第一按壓部134a,如第十五圖所示,第一限制片135a被設成向下方延伸,在第二按壓部134b,雖然圖未顯示,第二限制片被設成向下方延伸。第一限制片135a如第十三及十五圖所示,在第一按壓部134a向內方彎曲時,進入形成於接觸部件150的後述的右側側溝156,限制接觸部件150往前方的移動。又,第二限制片在第二按壓部134b向內方彎曲時,進入形成於接觸部件150的左側側溝(圖未顯示),限制接觸部件150往前方的移動。
又,在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右側壁132b及左側壁132c的各下緣,設成一對穩定器137向下方突出。
接下來,電線固定部139與第一端子20的電線固定部39一樣,是由壓接電線W11的壓接部構成,由配置在前側的芯線筒139a及配置在後側的絕緣筒139b組成。芯線筒139a如第十六圖所示,是底板139aa連續於基部131的基板部131a。又,絕緣筒139b是底板139ba連續於芯線筒139a的底板139aa。
然後,在沖壓端子本體130的,包含接觸部件150所接觸的部分的內面整體、外面整體及導電性金屬板時所形成的剪斷面整體,與第一端子20的端子本體30一樣,設有絕緣層(圖未顯示)。因為此絕緣層被端子本體130的剪斷面接受,所以除了在接觸端子本體130的接觸部件150的部分以外,也設在接觸芯線筒139a的芯線M11的部分。又,因為絕緣層被設在包含接觸部件150所接觸的部分的端子本體130的內面整體,所以也設在接觸固定部151的彈性接觸片136的面。又,絕緣層與設在第一端子20的端子本體30的絕緣層40一樣,是在成為端子本體130的母材的不 銹鋼產生黑色氧化皮膜者。但是絕緣層若為可絕緣端子本體130與接觸部件150者,則也可以是薄膜、膠帶等的貼附、氟系樹脂的塗層、以無電解電鍍進行的皮膜處理、以CVD進行的皮膜處理。
再者,接觸部件150具備:固定部151,固定於接觸部件固定部132;以及延長部152,從固定部151的後端在後方延伸至電線固定部139的芯線139a為止。接觸部件150是藉由沖壓加工由庾芯線M11同種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例如鎳鉻合金)所構成的金屬板來形成。因為接觸部件150的材料是與芯線M11同種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所以與端子本體130的金屬材料成為不同種的金屬材料。
接觸部件150的固定部151被形成為大致矩形板狀,該大致矩形板狀具有可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右側壁132b與左側壁132c之間的左右寬度,在前後方向細長地延伸。然後,在固定部151的前端,如第十三圖所示,設有一對停止器154a、154b,從固定部151的左右側緣分別在左右方向突出。右側的停止器154a在將接觸部件150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內時,進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第一壓入部133a的下側所形成的開口,抵接於右側壁132b,限制接觸部件150的行進。又,左側的停止器154b在將接觸部件150從前方插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內時,進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第二壓入部133b的下側所形成的開口,抵接於左側壁132c,限制接觸部件150的行進。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第一壓入部133a與底板1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右側停止器154a,第二壓入部133b與底板1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左側停止器154b。又,在固定部151的後方部的左右側緣,如第十三圖所示,形成有一對側溝156(在第十三圖僅圖示右側側溝156)。在右側的側溝156,如前述,進入有第一限制片135a,在左側的側溝,進入有第二限制片135b,藉此,限制接觸部件150往前方移動。
又,右側的停止器154a與左側的停止器154b的,從固定部151的左右側緣的突出量,如第十三圖所示,右側的停止器154a的突出量大。右側的停止器154a比右側壁132b更往右方向突出,構成鎖定部155。
又,接觸部件150的延長部152形成為大致矩形板狀,該大致矩形板狀從固定部151的後端向後方延伸,具有可插入基部131的右側壁131b與 左側壁131c之間及芯線筒139a內的左右寬度,在前後方向細長地延伸。
在如此構成的第三端子120組裝時,將接觸部件150的延長部152側做為前頭,將接觸部件插入端子本體130的接觸部件固定部132內。在此插入時,使接觸部件150的右側的停止器154a,進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第一壓入部133a的下側所形成的開口,抵接於右側壁132b。又,使接觸部件150的左側的停止器154b,進入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第二壓入部133b的下側所形成的開口,抵接於左側壁132c。藉此,接觸部件150的插入(往後方的移動)被限制。此時,接觸部件150的延長部152在芯線筒139a的底板139aa的上側及基部131的基板部131a上延伸,固定部151在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底板132d上延伸。在此,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第一壓入部133a與底板1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右側的停止器154a,第二壓入部133ba與底板132d一起運作來壓入固定左側的停止器154b。藉此,接觸部件150的上下方向的移動被限制。
接下來,形成在接觸部件固定部132的第一按壓部134a及第二按壓部134b,分別向內方彎曲並從上方按壓接觸部件150的固定部151。再者,此時,使第一限制片135a及第二限制片135b分別進入形成在固定部151的右側側溝156及左側側溝。
接下來,若第三端子120的組裝完成,則如第十四至十六圖所示,將電線W11的芯線M11配置於接觸部件150的延長部152上,同時將絕緣被覆I11配置於絕緣筒139b內。
然後,如第十三圖所示,以芯線筒139a壓接電線W11的芯線M11,並以絕緣筒139b壓接電線W11的絕緣被覆I11。藉此,在電線W11的芯線M11電連接於接觸部件150的延長部152的狀態下,電線W11被連接於端子本體130。
在此,因為在接觸端子本體130的接觸部件150的部分設有絕緣層(圖未顯示),所以可絕緣接觸部件150與端子本體130。因此,因為電流路徑不產生匯合,可以高精確度測量電動勢。
又,絕緣層除了在接觸端子本體130的接觸部件150的部分以外,也設在電線固定部139(芯線筒139a)的接觸電線W11的芯線M11 的部分。因此,可絕緣端子本體130與電線W11的芯線M11。
又,電線W11的芯線M11與接觸部件150是以同種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鎳鉻合金)構成,同時端子本體130與接觸部件150是以不同種的金屬材料構成。在此情況下,當端子本體130與接觸部件150及芯線M11導通時,端子本體130與接觸部件150及芯線M11之間產生電動勢,做為熱電堆使用的情況下,成為測量信賴性降低的原因。但是,在本實施型態,在接觸端子本體130的接觸部件150的部分設有絕緣層,來絕緣接觸部件150與端子本體130。又,絕緣層除了在接觸端子本體130的接觸部件150的部分以外,也設在電線固定部139(芯線筒139a)的接觸電線W11的芯線M11的部分,來絕緣端子本子130與電線W11的芯線M11。因此,因為端子本體130與接觸部件150及芯線M1之間產生電動勢,所以可將本實施型態的第三端子1201作為熱電堆用連接器來離良好地使用。
然後,第三端子120被收容在第二接頭101的外殼110的第三端子收容孔腔(圖未顯示)內。
再者,雖然在第二接頭101的外殼110的第四端子收容孔腔(圖未顯示)內,收容有第四端子160,但此第四端子160的基本結構與第三端子一樣。但是,第四端子160是鎖定部(圖未顯示)的位置與第三端子120的鎖定部155不同。
因此,阻止第三端子120錯誤插入第四端子收容孔腔內與第四端子160錯誤插入第三端子收容孔腔內。
又,第四端子160的接觸部件的材質,與芯線M12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一樣,不同於芯線M11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的第三端子120的接觸部件150。
然後,當嵌合收容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60的第一接頭1與收容第三端子120及第四端子160的第二接頭101時,第一端子20及第三端子120、第二端子60及第四端子160被電連接。藉此,從接合點A向著資料記錄器300,電線W1的芯線M1、第一端子20的接觸部件50、第三端子120的接觸部件150及電線W11的芯線M11被電連接。又,從接合點A向著資料記錄器300,電線W2的芯線M2、第二端子60的接觸部件 90、第四端子160的接觸部件(圖未顯示)及電線W12的芯線M12被電連接。
此時,第一端子20的端子本體30與接觸部件50及芯線M1之間被絕緣。同樣地,第三端子120的端子本體130與接觸部件150及芯線M11之間被絕緣。又,第二端子60的端子本體70與接觸部件90及芯線M2之間被絕緣。同樣地,第四端子160的端子本體(圖未顯示)與接觸部件(圖未顯示)及芯線M12之間被絕緣。
因此,在溫度測量裝置S,可對應在接合點A產生的電動勢,資料記錄器300信賴性提高,檢測腔200內的溫度。
接下來,參照第十七(A)、十七(B)圖來說明第一端子20的變形例。在第十七(A)、十七(B)圖中,關於與第二至九圖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第十七(A)、十七(B)圖所示的第一端子20',基本結構與如第二至九圖所示的第一端子20一樣,但電線固定部39的結構不同。
也就是說,第十七(A)、十七(B)圖所示的第一端子20'的電線固定部39是以與端子本體30不同體的彈性片所組成的彈簧夾所構成。也就是說,電線固定部39具備:直線狀的第一延出部39c,沿著端子本體30的基部31的基板部31a的下面在前後方向延伸;以及剖面山形狀的第二延出部39e,從第一延出部39c的前端經由第一彎曲部39d折回,在前後方向延伸。又,電線固定部39具備:第三延出部39g,從第二延出部39e的後端經由第二彎曲部39f向上方延伸;以及第四延出部39i,從第三延出部39g的上端向斜前方延伸。然後,在第三延出部39g的第四延出部39i側的端部,形成有開口39h,開口39h收容端子本體30的基部31的基板部31a的後側的端部及接觸部件50的延長部52的後側的端部。然後,電線固定部39在第一延出部39c的上面與第四延出部39i的下緣之間,彈性地夾持端子本體30的基板部31a及延長部52的後側的端部。電線固定部39是藉由沖壓及彎曲加工具有彈性的金屬板來形成。
以此彈簧夾構成的電線固定部39來連接電線W1時,第二延出部39e對抗電線固定部39的彈力而推上,打開延長部52的上面與第 四延出部39i的下緣之間。然後,將電線W1的芯線M1,插入延長部52的上面與第四延出部39i的下緣之間的開口39h,將抵抗電線固定部39的彈力的壓下力解除。藉此,電線W1的芯線M1在電連接於接觸部件50的延長部52的狀態下,電線W1被固定於電線固定部39。
此時,因為在接觸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50的部分設有絕緣層(圖未顯示),所以可絕緣接觸部件50與端子本體30。因此,因為電流路徑不產生匯合,可以高精確度測量電動勢。又,可將第一端子20'作為熱電堆用端子來良好地使用。再者,雖然在第四延出部39i的下緣不設絕緣層,直接接觸芯線M1,但電線固定部39沒有接觸接觸部件50之處。因此,因為未形成其他電路徑(電路),所以不影響電動勢的測量精確度。
又,參照第十八(A)、十八(B)圖來說明第三端子120的變形例。在第十八(A)、十八(B)圖中,關於與第十三至十六圖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第十八(A)、十八(B)圖所示的第三端子120',基本結構與如第十三至十六圖所示的第三端子120一樣,但電線固定部139的結構不同。
也就是說,第十八(A)、十八(B)圖所示的第三端子120'的電線固定部139,與第十七(A)、十七(B)圖所示的電線固定部39一樣,是以與端子本體130不同體的彈性片所組成的彈簧夾所構成。也就是說,電線固定部139具備:直線狀的第一延出部139c,沿著端子本體130的基板部131a的下面在前後方向延伸;以及剖面山形狀的第二延出部139e,從第一延出部139c的前端經由第一彎曲部139d折回,在前後方向延伸。又,電線固定部139具備:第三延出部139g,從第二延出部139e的後端經由第二彎曲部139f向上方延伸;以及第四延出部139i,從第三延出部139g的上端向斜前方延伸。然後,在第三延出部139g的第四延出部139i側的端部,形成有開口139h,開口139h收容端子本體130的基板部131a的後側的端部及接觸部件150的延長部152的後側的端部。然後,電線固定部139在第一延出部139c的上面與第四延出部139i的下緣之間,彈性地夾持端子本體130的基板部131a及延長部152的後側的端部。
然後,以彈簧夾構成的電線固定部139來連接電線W11時, 與第十七(A)、十七(B)圖所示的電線固定部39一樣。
再者,因為在接觸端子本體130的接觸部件150的部分設有絕緣層(圖未顯示),所以可絕緣接觸部件150與端子本體130。因此,在端子本體130與接觸部件150及芯線M11之間不產生電動勢,可將第三端子120作為熱電堆用端子來良好地使用。又,雖然在第四延出部39i的下緣不設有絕緣層,但不會產生與第十七(A)、十七(B)圖所示的電線固定部39同樣的問題。
以上,雖然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型態,但本發明並非受限於此,可進行各種變更、改良。
例如,第一端子20、20'、第二端子60、第三端子120、120'及第四端子160也可以不做為熱電堆來使用。
因此,電線W1、W11的芯線M1、M11與接觸部件50、150是以同種的金屬材料構成,同時端子30、130與接觸部件50、150並不一定需要以不同種金屬材料構成。
又,電線W1、W11的芯線M1、M11及接觸部件50、150並不一定需要以熱電堆用金屬材料構成。
又,在第一端子中(即使在第二端子60、第三端子120、120'及第四端子160中),絕緣層40也可以被設在至少端子本體30的接觸部件50所接觸的部分。因此,絕緣層40並不一定需要設在端子本體30的內面整體、外面整體及在沖壓導電性金屬板時所形成的剪斷面整體。
又,雖然以鎳鉻合金例示做為芯線M1、M11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以鎳鋁合金例示做為芯線M2、M12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但這些也可以是鎳鉻合金、鎳鋁合金以外的熱電堆用金屬材料,也可以是例如銅鎳合金(Constantan)、鐵、銅、鉑等。
又,本發明的端子並非受限於熱電堆用,也可以用單一端子獨立的兩個電路徑使用於需要的用途。
20‧‧‧第一端子
30‧‧‧端子本體
31‧‧‧基部
31a‧‧‧基板部
31c、32c‧‧‧左側壁
32‧‧‧接觸部件固定部
32d、39aa、39ba‧‧‧底板
33b‧‧‧第二壓入部
34b‧‧‧第二按壓部
35a、135a‧‧‧第一限制片
35b、135b‧‧‧第二限制片
37‧‧‧穩定器
38‧‧‧缺口
31a‧‧‧基板部
37‧‧‧穩定器
39‧‧‧電線固定部
39a‧‧‧芯線筒
39b‧‧‧絕緣筒
40‧‧‧絕緣層
50‧‧‧接觸部件
51‧‧‧固定部
52‧‧‧延長部
53‧‧‧接觸部
I1‧‧‧絕緣被覆
M1‧‧‧芯線
W1‧‧‧電線

Claims (9)

  1. 一種端子,其特徵在於具備:端子本體,具有固定有電線的電線固定部;接觸部件,與該端子本體成不同體,連接前述電線並接觸相對端子,其中在接觸前述端子本體的前述接觸部件的部分,設有絕緣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端子,其中前述端子本體具備:基部;接觸部件固定部,配置於該基部的前側,固定前述接觸部件;以及前述電線固定部,配置於前述基部的後側;前述接觸部件具備:固定部,固定於前述接觸部件固定部;以及延長部,從該固定部向後方延伸至前述電線固定部為止;前述電線的芯線配置於前述延長部上,被前述電線固定部連接於前述延長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端子,其中前述絕緣層在除了接觸前述端子本體的前述接觸部件的部分以外,也設在接觸前述電線固定部的前述電線的芯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端子,其中前述電線的芯線與前述接觸部件是以同種金屬材料構成,且前述端子本體與前述接觸部件是以不同種金屬材料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端子,其中前述電線的芯線及前述接觸部件是以熱電堆用的金屬材料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端子,其中前述接觸部件具備:片狀的接觸部,從前述固定部向前方延伸,接觸前述相對端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端子,其中前述接觸部件固定部具備:彈性接觸片,形成為收容相對端子的大致箱型,並從前述接觸部件固定部的上壁像前述接觸部件的前述固定部延伸;前述相對端子被收容於前述固定部與前述彈性接觸片之間,來接觸前述固定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端子,其中前述電線固定部是以壓接電線的壓接部所構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端子,其中前述電線固定部是以彈簧夾構成。
TW106121959A 2016-07-19 2017-06-30 端子 TWI707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1591 2016-07-19
JP2016141591A JP6666211B2 (ja) 2016-07-19 2016-07-19 コンタク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4678A true TW201804678A (zh) 2018-02-01
TWI707507B TWI707507B (zh) 2020-10-11

Family

ID=5936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959A TWI707507B (zh) 2016-07-19 2017-06-30 端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7290B2 (zh)
EP (1) EP3273541B1 (zh)
JP (1) JP6666211B2 (zh)
KR (1) KR102456763B1 (zh)
CN (1) CN107634361B (zh)
TW (1) TWI707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66211B2 (ja) * 2016-07-19 2020-03-13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ンタクト
JP1587158S (zh) * 2017-03-09 2017-10-02
CN109900377A (zh) * 2019-03-27 2019-06-18 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 温度传感器、燃气灶及其温度监控和控火的方法
TWI734244B (zh) * 2019-11-04 2021-07-21 大陸商東莞訊滔電子有限公司 電性端子以及電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0720A (en) * 1961-04-28 1965-10-05 James C Julian Cable connectors
US3568137A (en) * 1969-02-24 1971-03-02 Maurice E Youngblut Adapter for contact with crimp tail
US3656092A (en) * 1970-08-07 1972-04-11 Amp Inc Terminal device for welded termination of electrical leads
US4031614A (en) * 1975-11-19 1977-06-28 Gte Sylvania Incorporated Method of making two-piece electrical contact
US4269469A (en) * 1978-04-21 1981-05-26 Souriau & Cie Contact terminal connector
US4645278A (en) * 1985-09-09 1987-02-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ircuit panel connector, panel system using th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panel system
US4944686A (en) * 1989-05-01 1990-07-31 Audio Authority Corporation Solderless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035655A (en) * 1989-07-18 1991-07-30 Phoenix Lighting Products Corporation Light bulb receptacl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NL9101246A (nl) 1991-07-16 1993-02-16 Burndy Electra Nv Contactsamenstel.
US5315065A (en) * 1992-08-21 1994-05-24 Donovan James P O Versatile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waterproof connectors
US5252088A (en) * 1992-10-05 1993-10-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aled pass through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399110A (en) * 1994-02-04 1995-03-2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wo piece male pin terminal
US5603637A (en) * 1994-08-04 1997-02-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aterproof plug structure
DE9417197U1 (de) * 1994-10-26 1995-03-02 Siemens Ag Kontaktorgan für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en
US5519192A (en) * 1995-01-17 1996-05-21 Cardel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uctively solde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ments
CN2290121Y (zh) * 1996-03-12 1998-09-02 林肇聪 电脑连接器端子
US5846093A (en) * 1997-05-21 1998-12-08 Cooper Industries, Inc. Separable connector with a reinforcing member
US6004172A (en) * 1998-04-01 1999-12-21 Tri-Star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Inc. Two piece pin/socket contact
US5888107A (en) * 1998-04-22 1999-03-30 Osram Sylvania Inc. Male contact
JP3670495B2 (ja) * 1998-11-09 2005-07-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
AU737947B2 (en) * 1998-12-01 2001-09-06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Improved two-piece male pin terminal connector
CN2384326Y (zh) * 1999-07-06 2000-06-21 黄志雄 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
US6328615B1 (en) * 2000-03-02 2001-12-11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Contact formed of joined pieces
KR100370115B1 (ko) * 2000-06-30 2003-01-29 홍희기 열전대 결선용 단자대
JP2005056603A (ja) 2003-08-06 2005-03-03 D D K Ltd コンタクト及び該コンタクトを使用したコネクタ
US20050106916A1 (en) * 2003-10-27 2005-05-1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nector
DE102004045025B3 (de) * 2004-09-15 2006-02-16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Anschluß- oder Verbindungsklemme
DE102006009035A1 (de) * 2005-02-28 2006-09-07 Yazaki Corp.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etallklemme und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Metallklemme
US7976353B2 (en) * 2006-09-29 2011-07-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wo-piece electrical terminal
US7422494B2 (en) * 2006-09-29 2008-09-0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wo-piece electrical terminal
US7556541B2 (en) * 2006-10-06 2009-07-0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high conductivity core
US7371133B1 (en) * 2007-01-18 2008-05-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socket terminal having a contact stabilizer
JP4818151B2 (ja) * 2007-02-14 2011-11-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導体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01199581Y (zh) * 2008-05-22 2009-02-25 黄杰锋 一种电连接器
US8398442B2 (en) * 2009-09-08 2013-03-19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fitting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1656081U (zh) * 2010-03-15 2010-11-24 亮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芯棒可重复使用的连接器
JP5523154B2 (ja) * 2010-03-18 2014-06-1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533414B2 (ja) * 2010-08-06 2014-06-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金具および端子金具の製造方法
US8979602B2 (en) * 2010-08-20 2015-03-17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Electrical male terminal
EP2442403B1 (de) * 2010-10-12 2014-06-11 Bals Elektrotechnik GmbH & Co. Kg Schraubenlose Anschlussklemme
JP2012150998A (ja) * 2011-01-19 2012-08-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CN202363637U (zh) * 2011-07-12 2012-08-01 灿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4170168B (zh) * 2012-03-15 2016-08-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端子以及带端子的电线
JP5817700B2 (ja) * 2012-04-23 2015-1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2014044844A (ja) * 2012-08-27 2014-03-13 Yazaki Corp 導体接続構造
JP5965265B2 (ja) * 2012-09-24 2016-08-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
US8926361B2 (en) * 2013-03-13 2015-01-06 Carlisle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Inc. Environmentally sealed contact
JP6130722B2 (ja) * 2013-04-26 2017-05-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構造
DE102013223570B4 (de) 2013-11-19 2021-06-24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tiftkontakt mit einem als Stanzbiegeteil gefertigten Kontaktkörper und einem massiven Kontaktstift
JP6439388B2 (ja) * 2014-11-05 2018-12-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金具
JP6634210B2 (ja) * 2014-12-25 2020-01-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コネクタ
JP6532160B2 (ja) * 2015-08-04 2019-06-19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端子
JP6563272B2 (ja) * 2015-08-04 2019-08-2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端子
JP6666211B2 (ja) * 2016-07-19 2020-03-13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ンタク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7507B (zh) 2020-10-11
EP3273541B1 (en) 2024-02-21
KR102456763B1 (ko) 2022-10-19
CN107634361B (zh) 2022-08-02
US20180024012A1 (en) 2018-01-25
JP6666211B2 (ja) 2020-03-13
US10317290B2 (en) 2019-06-11
CN107634361A (zh) 2018-01-26
JP2018014182A (ja) 2018-01-25
KR20180009697A (ko) 2018-01-29
EP3273541A1 (en)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4678A (zh) 端子
US9039429B2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US70145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37521B2 (en) Terminal reducing a large insertion force
US7527517B2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JP6909148B2 (ja) 回路基板用l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10222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10587057B2 (en)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6189329A (ja) 分岐コネクタ
TWI606645B (zh) 電連接器
JP7339018B2 (ja) 圧接端子、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コネクタ
US20060116020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7216556B2 (ja) 被覆導線の接続方法、被覆導線の接続構造および被覆導線の接続部材
US744551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9003906A (ja) コネクタ
WO2017204313A1 (ja) 分岐コネクタ
JP7267214B2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995781B2 (ja) コネクタ
US10804625B2 (en) Terminal, method of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 to terminal, and jig
JP4243579B2 (ja) 立設型コネクタ
JP710609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3282716B2 (ja) 圧接端子の電線圧接方法及び装置
JP4600277B2 (ja) 雌端子構造
JP2023139572A (ja) センサ付きケーブル
WO2014126045A1 (ja) 電線圧接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