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5281A - 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5281A
TW201625281A TW104110062A TW104110062A TW201625281A TW 201625281 A TW201625281 A TW 201625281A TW 104110062 A TW104110062 A TW 104110062A TW 104110062 A TW104110062 A TW 104110062A TW 201625281 A TW201625281 A TW 2016252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sition
diabetes
fatty liver
fermen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0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4970B (zh
Inventor
Motoni Kadowaki
Masatoshi Kubota
Takashi Kondo
Tomoko Kawakami
Original Assignee
Nat University Corp Niigata University
Miyatou Yasou Kenkyuj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 University Corp Niigata University, Miyatou Yasou Kenkyuj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 University Corp Niigata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TW201625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5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4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49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62Leeches; Worms, e.g. cestodes, tapeworms, nematodes, roundworms, earth worms, ascarids, filarias, hookworms, trichinella or taen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63Arthrop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6Ginkgophyta, e.g. Ginkgoaceae (Ginkgo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8Panax (ginse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1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kidne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6Antihyperlipid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61K2236/19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involving fermentation using yeast, bacteria or both; enzymatic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300/00Mixtures or combination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at least one active ingredient is fully defined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iabet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Obesit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以提案一種藉由含有蚯蚓作為有效成分,抑制因糖尿病引發的可能性極高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為目的。本發明係有關藉由於蔬果萃取物中接種酵母後所得之發酵液中,混入蚯蚓並使該蚯蚓發酵而獲得發酵蚯蚓,再將該發酵蚯蚓與三七混合後使其發酵乾燥,獲得發酵混合物,將該發酵混合物與螞蟻及銀杏葉混合後,所獲得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

Description

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抑制因糖尿病引發的脂肪肝及腎肥大之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在東亞地區,自古以來即使用蚯蚓作為解熱鎮痛劑等生藥,另外近年來,亦已提案有以蚯蚓成分為有效成分之糖尿病治療劑(專利文件1)、抗高脂血症劑(專利文件2)、血壓調整劑(專利文件3)等。
[先前技術文件] [專利文件]
[專利文件1]日本特公平07-080778號公報
[專利文件2]日本特公平07-080777號公報
[專利文件3]日本特公平07-039349號公報
如上所述,考慮蚯蚓所具有的各種功效,本申請案團隊針對該蚯蚓所具有的更進一步的效能進行研究後,發現蚯蚓成分係具有抑制因糖尿病引發的脂肪肝及腎肥大之發症此新穎之效果。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案一種藉由含有蚯蚓為有效成分,可抑制因糖尿病引發的可能性極高之脂肪肝及腎肥大之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於此參照附件圖面說明本發明之要旨。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特徵為含有蚯蚓為有效成分,可抑制因糖尿病引發的脂肪肝及腎肥大之組成物。
另外,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1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蚯蚓係使藉由於蔬果萃取物中接種酵母後所得之發酵液進行發酵後的發酵蚯蚓。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1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蚯蚓係赤子愛勝蚓。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2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蚯蚓係赤子愛勝蚓。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係含有三七、螞蟻、銀杏葉之至少一種。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係含有三七、螞蟻及 銀杏葉。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5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螞蟻係經使其發酵之發酵螞蟻。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6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螞蟻係經使其發酵之發酵螞蟻。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5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銀杏葉係使自該銀杏葉萃取的萃取物發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6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銀杏葉係使自該銀杏葉萃取的萃取物發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7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銀杏葉係使自該銀杏葉萃取的萃取物發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本發明係有關如請求項8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銀杏葉係使自該銀杏葉萃取的萃取物發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係藉由於蔬果萃取物中接種酵母後所得之發酵液中,混入蚯蚓並使該蚯蚓發酵而獲得發酵蚯蚓,再將該發酵蚯蚓與三七混合後使其發酵乾燥,獲得發酵混合物,將該發酵混合物與螞蟻及銀杏葉混合後,獲 得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
由於本發明之構成係如上所述,因此可藉由攝取本發明,抑制因糖尿病引發的可能性極高之脂肪肝及腎肥大之發症。
[圖1]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肝臟、腎臟、心臟等各臟器重量以及腎周圍脂肪、副睪九周圍脂肪重量之測定結果。
[圖2]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每100g體重之肝臟重量。
[圖3]圖1中腎臟重量之擴大圖。
[圖4]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肝臟所含總脂質之比例。
[圖5]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肝臟所含總膽固醇之重量。
[圖6]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尿中白蛋白之測定結果。
[圖7]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血漿纖維原活化劑抑制物第一型(PAI-1)之測定結果。
[圖8]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優球蛋白凝塊溶解時間(ECLT)之測定結果。
[圖9]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表示血糖值之演變。
[圖10]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糖化血色素(HbA1c)之測定結果。
[圖11]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胰島素之測定結果。
[圖12]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澱粉酶之測定結果。
[圖13]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尿酸之測定結果。
[圖14]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麩胺酸草乙酸轉胺酶(GOT)之測定結果。
[圖15]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鹼性磷酸酶(ALP)之測定結果。
[圖16]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乳酸脫氫酶(LD)之測定結果。
[圖17]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進行腎臟切片組織觀察後之組織影像。
[圖18]自圖17之組織影像,數值化腎絲球中環間質基質所佔比例之圖表。
[圖19]本實施例之試驗1中,進行大動脈弓組織觀察後之組織影像。
[圖20]自圖19之組織影像,數值化大動脈弓的血管壁厚度之圖表。
[圖21]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體重變化圖。
[圖22]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糖化血色素(HbA1c)之測定結果。
[圖23]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胰島素之測定結果。
[圖24]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脂聯素之測定結果。
[圖25]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麩胺酸草乙酸轉胺酶(GOT)之測定結果。
[圖26]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鹼性磷酸酶(ALP)之測定結果。
[圖27]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白胺酸胺肽酶(LAP)之測定結果。
[圖28]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血中總膽固醇之測定結果。
[圖29]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血中尿素氮之測定結果。
[圖30]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肌酸酐廓清率(Ccr)之測定結果。
[圖31]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尿中白蛋白之測定結果。
[圖32]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肝臟重量之測定結果。
[圖33]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肝臟所含總脂質之比例。
[圖34]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肝臟所含三酸甘油脂之比例。
[圖35]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肝臟所含總膽固醇之重量。
[圖36]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優球蛋白凝塊溶解時 間(ECLT)之測定結果。
[圖37]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血漿纖維原活化劑抑制物第一型(PAI-1)之測定結果。
[圖38]本實施例之試驗2中,表示腎絲球中環間質基質所佔比例。
以被認為較適合的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揭示本發明之作用並簡單加以說明。
將本發明之抑制因糖尿病引發的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藉由例如經口攝取,可改善因糖尿病而下降的脂質代謝功能,另外亦可抑制因糖尿病而導致的脂質代謝功能降低。
進一步,可改善因糖尿病所產生之細小血管障礙,且,可抑制因糖尿病所引發之細小血管障礙之發症(自經使用II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之ZDF大鼠(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之確認試驗結果得知)。
因此,可抑制因糖尿病引發的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發症或進行。
[實施例]
針對本發明具體的實施例以圖面為基礎說明。
本發明係有關以蚯蚓為有效成分,可抑制II型糖尿病發病時容易發症為合併症的脂肪肝及腎肥大之組成物, 具體而言,係由蚯蚓、發酵液、三七(又名:田七,學名:Panax motoginseng Berk)、螞蟻、銀杏葉所構成。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以下稱為本組成物),係藉由於蔬果萃取物中接種酵母後所得之發酵液中,混入蚯蚓並使該蚯蚓發酵而獲得發酵蚯蚓,再將該發酵蚯蚓與三七混合後使其發酵乾燥,獲得發酵混合物,將該發酵混合物與螞蟻及銀杏葉混合後可得。
以下,針對本組成物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中使用的蚯蚓係赤子愛勝蚓(學名:Eisenia fetida)。
另外,發酵液係於萃取自蔬菜以及水果等蔬果之蔬果萃取物中,接種酵母菌(於本實施例中係使用複數種酵母菌,例如日和見菌及假絲酵母菌)後使其發酵者,具體而言係將5kg綠豆芽、1.8kg高麗菜、0.5kg白菜、0.5kg波菜、0.5kg小松菜、0.6kg蓮藕、0.5kg巴西利、10kg馬鈴薯、2kg小黃瓜、0.6kg牛蒡、45kg木瓜、15kg鳳梨、2kg香蕉、5kg蘋果、1kg檸檬,切斷成適當的大小,再於其中加入81kg無水葡萄糖、9kg含水葡萄糖以及0.21酵母並攪拌混合,於室溫21℃使其發酵約1星期,以榨汁機壓榨該經發酵的發酵物,並過濾榨出之該發酵液(濾網為120目)者。
且,並未限制為了獲取蔬果萃取物所使用的蔬菜及水果為上述之蔬果,亦可使用上述之外的蔬菜、水果。
另外,三七係經粉末狀加工後的三七。
螞蟻係擬黑多刺蟻(學名:Polyrhachisviva Roger)與黑山蟻(學名:Formica japonica)此二種螞蟻,具體而言,該等螞蟻係經使其發酵後之螞蟻。
更具體而言,該發酵螞蟻係混合木瓜粉末、製成粉末狀的擬黑多刺蟻(以下稱作擬黑多刺蟻粉末)、製成粉末狀的黑山蟻(以下稱作黑山蟻粉末)及水,再於其中接種酵母(生酵母)後使其發酵,之後乾燥此經使發酵者並製成粉末狀。
更詳細說明係於室溫設定為28℃的作業室內,混合38.2kg木瓜粉末、1.82kg擬黑多刺蟻粉末狀、7.28kg黑山蟻粉末及(40℃)44l之水,再於其中接種7.7g酵母(生酵母)後,靜置24小時使其發酵,之後再於25℃乾燥此經使發酵者72小時,再於21℃使水份乾燥至10%以下,將該使其乾燥成為水份為10%以下者以2mm篩網進行粗粉碎後,再以0.2mm篩網進行粉碎製成粉末狀。
且,前述木瓜粉末之製造方法係將木瓜削成絲或以攪碎機使其細碎化後,加入糖類萃取出木瓜酵素,於該木瓜萃取液中加入酵母菌,使該酵母菌與原本附著於該木瓜上的野生酵母菌發酵增殖,再加入乳酸菌,區分該使用前述酵母菌、野生酵母菌及乳酸菌進行共生培養後所得之液體成分,於該液體成分中進一步加入酵母菌以及乳酸菌使其發酵熟成後乾燥所得者(參照近藤等人之專利3370302號)。
銀杏葉係自銀杏葉所萃取之銀杏葉萃取物,具體而言,係使該銀杏葉萃取物進行發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更具體而言,該發酵銀杏葉萃取物係烹煮銀杏葉萃取出萃取物,再加熱濃縮該經萃取之萃取物,將該濃縮萃取物與無水葡萄糖及發酵鈣混合後,接種酵母使其發酵,最後乾燥該經使發酵者並製成粉末。
更詳細說明係將50kg銀杏葉與500l之水置入混練機中,使其加熱沸騰1小時,萃取出萃取物,將該萃取之萃取物以#350以及#500的濾網過濾,加熱該經過濾之萃取物,濃縮至60l,且於該濃縮萃取物的液溫尚高時與17.5kg無水葡萄糖混合,進而使液溫降至30℃並與5kg發酵鈣混合後,接種酵母,於室溫設定為28℃的作業室內進行好氣發酵24小時,發酵後,維持室溫為23~24℃使其乾燥,乾燥時途中將經製成粉末狀的5kg糙米與22.5kg澱粉(本實施例中係使用手粉澱粉)分作2天各以一半量進行混合,完成混合作業後自第二天將室溫降至20℃,乾燥使水份降至5%以下,以2mm篩網粗粉碎該經使其乾燥者,再以0.2mm篩網進行粉碎製成粉末狀。
前述發酵鈣係於前述發酵液,使用發酵期間為2週之發酵液,相對於1l之該發酵液,以0.3kg的比例加入鈣粉末(由70wt%北陸貝化石、28wt%貝鈣、2wt%魚鈣組成者),攪拌約2星期,再以相對於1l發酵液使用5.5ml昆布萃取物之比例,及以相對於1l發酵液加入0.2l水之比 例(本實施例中係將昆布萃取物與水之混合物加入發酵液中),加入該昆布萃取物與水後的第二天,將室溫升高至25℃,第二天,再度將室溫降低至21℃,乾燥使水份降低至8%以下,以2mm篩網粗粉碎該經使其乾燥者,再以0.2mm篩網進行粉碎製成粉末狀。
其次,針對本組成物之製造方法詳細說明。且以下的說明中,係使用1kg赤子愛勝蚓(乾燥後為100g,摻合比例為15wt%)。
首先,清除赤子愛勝蚓體內沙泥,進行清洗,之後,粉碎為2mm以下之粒狀。
具體而言,於攪拌機中清除赤子愛勝蚓體內沙泥,再將洗淨後之赤子愛勝蚓與水(相對於1kg赤子愛勝蚓重量係加入3.5l之水),以攪拌機進行粉碎處理40~80分鐘,亦即獲得泥狀的赤子愛勝蚓。且,粉碎處理中液溫會上升,因該上昇液溫超過30℃時可能使赤子愛勝蚓的有效成分變質或被破壞,粉碎處理中以使溫度不超過30℃,加入的水的溫度以15℃以下為佳。
其次,將該粉碎為泥狀的赤子愛勝蚓與215ml發酵液(摻合比例係20wt%)、125ml乳酸菌進行混合,靜置於25℃、17~21小時,獲得使其發酵之赤子愛勝蚓。且,本實施例中乳酸菌係使用制菌效果良好的K-1菌或腸膜白念珠菌,使用之乳酸菌種類,若可抑制大腸菌、大腸菌群的增殖,於發酵、乾燥過程中可使其被殺滅者則無特別限制。
其次,混合該發酵的赤子愛勝蚓與180g三七粉末(摻合比例係27wt%),使該混合之第一混合物進行發酵的同時乾燥至無水氣的程度。
具體而言係將室溫保持於23℃,對第一混合物送風的同時,使其發酵乾燥48~72小時(於該發酵乾燥的階段,利用製作發酵蚯蚓時混合的乳酸菌的作用,對大腸菌、大腸菌群進行殺菌),進而,該發酵乾燥完成後,將室溫保持於20~28℃,濕度18%以下約2星期,進行送風乾燥,使前述之第一混合物的水份量乾燥至5%以下。
接著,於該乾燥後之第一混合物中,混合製成粉末狀的20g發酵螞蟻(摻合比例係3wt%)與233g發酵銀杏葉萃取物(摻合比例係35wt%),獲得第二混合物。
最後,將第二混合物以2mm篩網粗粉碎該經使其乾燥者,再以0.2mm篩網進行粉碎製成粉末狀,將該粉末裝入膠囊後完成製作。且最終形態並未僅限於膠囊形態,亦可維持粉末狀或製成錠劑狀。
另外,本實施例中,可依前述之摻合比例摻合各成分(材料),亦可進而適當變更發酵赤子愛勝蚓為12~18wt%、三七粉末為22~32wt%、發酵螞蟻為2~4wt%、發酵銀杏葉萃取物為28~42wt%、發酵液為16~24wt%之範圍。
其次,說明本組成物之效果。
本實施例中,進行了試驗1與試驗2此二次之確認效果試驗。試驗1係單純進行確認本組成物之效果,試驗2 中係確認於試驗例1中未能確認之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及其以外成分的效果與對於早期症狀的效果。首先詳細敘述試驗1。
<<試驗1>>
本試驗係使用II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之ZDF大鼠(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比較經給予未含有上述之本組成物的一般飼料的ZDF大鼠,與經給予含有本組成物的飼料的ZDF大鼠狀態之差異,確認本組成物效果。
具體而言,準備7週齡雄性ZDF大鼠20隻,使該等大鼠體重、血糖值的平均幾乎相同分為2群,一群10隻,將其中一群為給予未含有本組成物的一般飼料(控制組飼料)的Control群(以下稱作C群),而另一群則為給予含有本組成物的飼料的Eisenia fetida群(以下稱作EF群)。
給予該C群的一般飼料係依據AIN-93G,以酪蛋白為蛋白質來源的經調整飼料,另外,給予EF群的飼料,係將給予C群的一般飼料中所含玉米澱粉的5%(重量)以本組成物取代之飼料。
另外,餵食方法係分別給予各群各飼料於12週期間(7週齡至19週齡),藉由對飼育使大鼠攝食。且可自由攝取水份,另外,由於每週進行空腹血糖之測定,於測定前18小時禁食。
對經依據上述條件飼育的C群、EF群之各ZDF大 鼠,測定血糖值、糖化血色素(以下稱作HbA1c)、胰島素、臟器重量(腎臟、肝臟、心臟、腎周圍脂肪、副睪丸周圍脂肪)、優球蛋白凝塊溶解時間(以下稱作ECLT)、血中成分同時,亦觀察腎臟切片以及大動脈弓的組織,比較C群與EF群間的差異並確認效果。
圖1~3係表示腎臟、肝臟、心臟各臟器重量以及腎周圍脂肪、副睪丸周圍脂肪各重量的測定結果之圖表。
該臟器等重量的測定中,如圖1所示,腎臟及肝臟的相關係呈現有意義的差異(t檢定,p<0.01)(心臟、腎周圍脂肪以及副睪九周圍脂肪的相關,C群與EF群間並未存在有意義的差異)。
詳細而言,自圖2所示之肝臟重量測定結果以及圖3所示之腎臟重量測定結果可明確得知,各別C群與EF群間存在有意義的差異(t檢定,p<0.01),相較於C群以EF群,肝臟重量、腎臟重量均顯示較低值之結果。
圖4係表示肝臟所含總脂質之重量的圖表,圖5係表示肝臟所含總膽固醇(T-cho)之重量的圖表。
於該肝臟所含之總脂質及總膽固醇之重量的測定中,總脂質、總膽固醇均呈現C群與EF群間存在有意義的差異(t檢定,p<0.01),相較於C群以EF群,總脂質、總膽固醇均顯示較低值之結果。另外,作為參考值一般的大鼠(健康的大鼠)相對於肝臟總重量,肝臟的總脂質約4%,總膽固醇約0.4%。
自圖2所示之肝臟重量測定結果、圖4所示肝臟的總 脂質重量測定結果,以及圖5所示肝臟的總膽固醇重量之測定結果,計算出C群與EF群各自的相對於肝臟重量的總脂質及總膽固醇之比例,C群與一般的大鼠相比,相對於肝臟重量的總脂質及總膽固醇之比例均顯示高值,但EF群之相對於肝臟重量的總脂質及總膽固醇之比例,與一般大鼠為同等之值。
自該結果,EF群的ZDF大鼠的肝臟重量,較C群的ZDF大鼠的肝臟重量為有意義的低值的重要原因,認為係因該肝臟的總脂質及總膽固醇之差異所造成。
亦即,認為EF群的ZDF大鼠藉由攝取本組成物,使糖尿病所致之脂質代謝功能降低被改善,進行接近正常狀態的脂質代謝,或者,藉由攝取本組成物抑制了糖尿病所致之脂質代謝功能降低,進行如正常般的脂質代謝,抑制對肝臟的脂肪蓄積,肝臟的總脂質及總膽固醇並未增加,獲得肝臟重量與一般大鼠幾乎為相同值之結果。
圖6係尿中白蛋白之測定結果圖。
該尿中白蛋白測定中,自試驗開始(7週齡)至第6週(13週齡)為止C群與EF群間並未存在有意義的差異,但試驗開始後第8週(15週齡),C群與EF群間存在有意義的差異(t檢定,p<0.05),相較於C群,以EF群的尿中白蛋白質顯示為低值,另外,試驗開始後第10週(17週齡)之後,有意義的差異消失。然而,在試驗開始後約第4週至試驗結束時,相較於C群,以EF群的尿中白蛋白質之值為低值,可見有抑制白蛋白排泄之傾 向。
一般而言,糖尿病的病程進行時,多可見合併症之糖尿病腎症的發症,已知當該糖尿病性腎症發症時,會漏出原本幾乎不會出現在尿中的白蛋白,可有效判定為初期的糖尿病性腎症,另外,該白蛋白於尿中的漏出,認為係起因於糖尿病對細小血管造成傷害。
亦即,認為EF群的ZDF大鼠藉由攝取本組成物,藉由纖維蛋白溶解反應的亢進,及對細小血管傷害之改善效果,較C群的尿中白蛋白質量為低。
另外,攝取本組成物之EF群的ZDF大鼠其腎臟重量,較未攝取本組成物之C群的ZDF大鼠的腎臟重量,為有意義的低值的重要原因,認為係藉由該纖維蛋白溶解反應的亢進而抑制了因糖尿病對細小血管傷害之發症,未造成腎臟功能降低,進而改善或抑制了腎肥大之症狀。
圖7係血液中血漿纖維原活化劑抑制物第一型(以下稱作PAI-1)之測定結果圖。
於該PAI-1之測定中,C群與EF群間存在有意義的差異(t檢定,p<0.05),獲得相較於C群,以EF群的PAI-1之值為低值之結果。
該PAI-1因糖尿病而降低的脂質代謝,及因該脂質代謝降低造成內臟脂肪蓄積所伴隨的脂肪細胞肥大化,而增加其釋出量,當PAI-1釋出量增加時,已知纖維蛋白溶解反應降低而容易形成血栓。
亦即,自該PAI-1之測定結果亦可得知,本組成物可 改善因糖尿病導致的之值代謝降低,暗示其具有抑制糖尿病所引起之纖維蛋白溶解反應降低之效果。
圖8係ECLT測定結果圖。且,該ECLT測定中係使用C群與EF群的ZDF大鼠以外的未發症糖尿病的健康大鼠,具體而言係使用SD大鼠,並以該SD大鼠的ECLT值作為基準點,比較該SD大鼠的ECLT值,及C群、EF群各自的ECLT值。
該ECLT,加上優球蛋白凝塊溶解時間測定中血液的凝固因子之凝血酶,製作人工血栓,藉由測定該凝塊的溶解的時間而評價纖維蛋白溶解反應,ECLT愈長表示纖維蛋白溶解反應愈降低。
本試驗中如圖8所示,C群與EF群間存在有意義的差異(t檢定,p<0.01),顯示相較於C群,給予本組成物之EF群的ECLT為低值之結果,同時確認了給予本組成物之EF群的ZDF大鼠之ECLT值,與健康SD大鼠的ECLT值為同等之值。
自該ECLT測定結果,確認本組成物具有改善因糖尿病所致之纖維蛋白溶解反應降低之效果,或者,具有抑制因糖尿病所致之纖維蛋白溶解反應降低效果之可能性。
亦即,一般而言糖尿病發症時,併發症之血栓症的發症是一大問題,然而本組成物,經確認具有發揮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血栓症發症效果之可能性。
圖9係表示空腹時血糖值演變之圖,圖10係HbA1c測定結果圖。
HbA1c一般而言由於血糖值愈高愈容易形成,於糖尿病發症時隨血糖值增加同時顯著地增加。
本試驗中,血糖值及HbA1c在C群與EF群間並未存在有意義的差異,兩群均顯示血糖值及HbA1c均為高值。且一般ZDF大鼠的HbA1c值在18週齡約為9.4%(參照日本Charles River數據),本試驗中與其相比顯示獲得稍低值之結果,但由於自血糖值測定結果已確認維持於高血糖狀態,判斷HbA1c值並無疑問。
圖11係胰島素測定結果。
ZDF大鼠在糖尿病初期階段會引起胰島素分泌過剩,但可知於18週齡附近分泌能力逐漸消失,胰島素濃度降低。
本試驗中,如圖11所示般,以攝取本組成物之EF群顯示些許胰島素分泌能力較高之傾向,但C群與EF群並未存在有意義的差異。
自該血糖值、HbA1c、胰島素測定結果,可得知本組成物未直接作用於血糖值改善機轉。
亦即,本組成物並非藉由改善高血糖症狀,而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與腎肥大之發症,而是直接作用於肝臟、腎臟的功能,具有改善糖尿病所致降低的脂質代謝功能降低與腎功能之效果,或者,認為係具有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肝臟的脂質代謝功能降低及腎功能降低之效果。
另外,本試驗中針對總蛋白質(TP)、白蛋白(Alb)、硫酸鋅濁度試驗(ZTT)、瑞香草酚濁度試驗 (TTT)、總膽紅素(T-BIL)、麩胺酸草乙酸轉胺酶(GOT)、麩胺酸丙酮酸轉胺酶(GPT)、鹼性磷酸酶(ALP)、乳酸脫氫酶(LD)、麩胺醯轉移酶(γ-GT)、白胺酸胺肽酶(LAP)、膽鹼酯酶(CHE)、肌酸激酶(CK)、酸性磷酸酶(ACP)、澱粉酶(AMY)、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酸酐(Cre)、血清鐵(Fe)、總膽固醇(T-cho)、中性脂肪(TG)、HDL膽固醇(HDL)、動脈硬化指數(AI)、LDL膽固醇(LDL)等24個項目,藉由血液檢查進行測定、分析。
該24個項目中,澱粉酶與尿酸此2項目,C群與EF群間存在有意義的差異(t檢定,p<0.01)。
澱粉酶係糖尿病及腎功能不全時呈現高值傾向的項目,但本試驗中,如圖12所示般,以EF群顯示有意義的低值,自該結果亦可推測,本組成物具有抑制糖尿病性腎症的發症或延遲其進程之效果,或具有改善糖尿病性腎症的症狀之效果。
另外,尿酸值係於代謝症候群等呈現高值的項目,但本試驗中,如圖13所示般,以EF群顯示有意義的低值,自該結果認為,本組成物顯示具有對尿酸的代謝系統造成何種影響之可能性。
另外,雖未存在有意義的差異,如圖14~16所示般,在麩胺酸草乙酸轉胺酶(GOT)、鹼性磷酸酶(ALP)、乳酸脫氫酶(LD)此3個項目,以EF群顯示良好值之結果。認為係暗示本組成物具有可抑制肝功能降 低之可能性,或者,具有改善已降低的肝功能之可能性。
圖17係顯示進行腎臟切片組織觀察後之結果的組織影像,圖18係將該組織影像數值化之圖表。
於觀察該腎臟切片組織,如圖17所示般,攝取本組成物的EF群,觀察到環間質基質增加的抑制。
另外,比較該將觀察所得之組織影像進行數值化者,其結果發現C群與EF群間存在有意義的差異(t檢定,p<0.05),相較於C群,以EF群其環間質基質佔有的腎絲球面積的比例為小,亦即,顯示環間質基質的增加被抑制之結果。
該環間質基質係於腎臟擔負著支持腎絲球的責任,已知糖尿病時因高血糖等原因而使環間質基質肥大化,而壓迫到周圍的腎絲球的毛細血管,在未攝取本組成物之C群,也發現到該傾向,但攝取本組成物之EF群,該環間質基質的增加被抑制,未發現腎絲球的毛細血管受壓迫症狀。
另外,因環間質基質而被壓迫的毛細血管,內腔(血液的流通管道)變窄而使血流不順暢,由於腎絲球可過濾通過的血液,因血流不順暢而降低過濾功能,進而,毛細血管管壁上過濾血液的孔係擔負著如濾網般的責任,管壁愈厚孔洞愈大時,大量的蛋白質流失,其結果,出現蛋白尿的症狀。
本試驗中EF群可抑制白蛋白尿,被認為係由於抑制了該環間質基質的肥大所致。
另外,圖19係顯示觀察大動脈弓組織之結果的組織影像,圖20係自該組織影像數值化動脈弓血管壁厚之圖。
於觀察大動脈弓組織時,如圖19所示般,攝取本組成物之EF群,觀察到抑制大動脈弓血管壁的肥大係呈現有意義之傾向之結果。
且,比較該將觀察所得之組織影像進行數值化者,其結果發現相較於C群,以EF群其血管壁厚較薄,雖未存在有意義的差異,但數值係有意義的傾向確認可抑制肥大。
其次,詳述試驗2。
<<試驗2>>
本試驗目的係確認本組成物中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之效果,與蚯蚓(赤子愛勝蚓)以外的成分之效果,進一步,將試驗期間設定為短期間,確認對於早期症狀的效果。
具體而言係與試驗1相同,使用ZDF大鼠,比較經給予未含有本組成物的一般飼料的ZDF大鼠,與經給予含有本組成物的飼料的ZDF大鼠,以及給予含有本組成物的飼料,但於本組成物中未放入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之非含有蚯蚓組成物之飼料的ZDF大鼠狀態之差異,確認本組成物中蚯蚓成分與蚯蚓成分以外的成分之效果。且前述之非含有蚯蚓組成物,係單純去除本組成物中的蚯 蚓(赤子愛勝蚓)成分,其他成分的摻合比例係與本組成物相同。
具體而言,ZDF大鼠係與試驗1相同,準備7週齡雄性大鼠,使該等大鼠體重、血糖值的平均幾乎相同,與試驗1相同的組成物,分為給予未含有本組成物的一般飼料(控制組飼料)的C群,給予含有本組成物的飼料的EF群,以及給予非含有蚯蚓組成物飼料的Non-Eisenia fetida群(以下稱作NE群)。
給予該C群及EF群的飼料,係與試驗1相同,另外,給予NE群的飼料,係將給予C群的一般飼料中所含玉米澱粉的4.25%(重量)以非含有蚯蚓之組成物取代之飼料。
另外,餵食方法除了將試驗期間定為10週期間(7週齡至17週齡)之外,全部以與試驗1相同條件進行。
對依據上述條件飼育的C群、EF群、NE群之各ZDF大鼠,測定體重變化、HbA1c、胰島素、脂聯素、肝功能標記(血液中)、血中總膽固醇、肝臟脂質、ECLT、PAI-1、環間質基質比例,比較C群、EF群與NE群間之差異,確認本組成物中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之效果,與蚯蚓以外的成分之效果的同時,亦確認對於早期症狀的效果。
圖21係表示體重的演變圖。如圖21所示般,C群於第5週(12週齡)附近開始體重幾乎未增加,自第6週(13週齡)以後,與EF群、NE群在體重方面出現有意 義的差異(LSD檢定,p<0.01),在成長下降出現有意義的差異(EF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
圖22係HbA1c測定結果圖。試驗例1中,C群與EF群間並無有意義的差異,但本試驗中,C群與EF群,C群與NE群間係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EF群與NE群間為有意義的HbA1c值被抑制之結果(EF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認為該結果係本試驗係於糖尿病早期階段觀察HbA1c值之緣故。
另外,由於即使未含有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的NE群,亦發現HbA1c值被抑制,確認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以外的成分具有抑制HbA1c值之效果。
圖23係測定胰島素結果圖。與試驗1相同C群與EF群間並無有意義的差異,另外C群與NE群間,EF群與NE群間,同樣係無有意義的差異之結果。
圖24係測定脂聯素(試驗例1中未測定的新穎項目)之結果圖。如圖24所示,C群與EF群、NE群間係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EF群與NE群間,係有意義的脂聯素值高之結果(EF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
該脂聯素已知於糖尿病時會減少係好的脂肪素,與抗胰島素性等有關,具有降低血糖值之作用,另外,一般亦認為脂聯素降低會引起動脈硬化。
由於即使未含有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的NE群,亦發現脂聯素之值為高,確認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以 外的成分具有抑制脂聯素減少之效果。且上述之抑制HbA1c值之效果,認為係藉由該脂聯素減少被抑制,而改善了胰島素抗性所產生之結果。
圖25~27係肝功能標記(血中)之測定結果,具體而言,圖25係在麩胺酸草乙酸轉胺酶(GOT)、圖26係鹼性磷酸酶(ALP)、圖27係白胺酸胺肽酶(LAP)之測定結果。圖28係血中總膽固醇之測定結果。
該肝功能標記之一之白胺酸胺肽酶,已知於肝臟疾病時其值會上升,另外亦已知脂肪肝時係亦會上升的項目,另外,已知血中總膽固醇會因為糖尿病進程亦為會上升之項目。
試驗1中各項目均無有意義的差異(麩胺酸草乙酸轉胺酶、鹼性磷酸酶發現有意義的傾向)之結果,但本試驗中如圖25~28所示般,各項目均呈現C群與EF群、與NE群間係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
亦即本試驗中,EF群與NE群中,有意義地抑制了肝功能標記之麩胺酸草乙酸轉胺酶、鹼性磷酸酶、白胺酸胺肽酶的上升,同時亦有意義地抑制血中總膽固醇的上升,EF群與NE群係有意義的抑制肝功能降低,暗示改善脂質代謝之結果(EF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
由於即使未含有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的NE群,在各項目與C群相比為有意義的差異,確認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以外的成分具有抑制肝功能降低之效果,以及改善脂質代謝之效果。
圖29、30係腎功能標記測定結果,具體而言,圖29係血中尿素氮(BUN),圖30係肌酸酐廓清率(Ccr)之測定結果。
該腎功能標記之血中尿素氮、肌酸酐廓清率係共同使用為糖尿病時腎功能指標的項目,已知血中尿素氮在腎臟過濾功能降低時,該值會增加,另外由於肌酸酐廓清率係代表腎臟的過濾能力,已知在糖尿病性腎症進程時係會降低之項目。
試驗1中,血中尿素氮之測定結果並無有意義的差異,本試驗中,C群與EF群、與NE群間係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有關肌酸酐廓清率雖未存在有意義的差異,但C群與EF群、與NE群間係有意義的傾向。
亦即,本試驗中EF群與NE群,有意義地抑制腎功能標記之血中尿素氮之上升,同時具有抑制肌酸酐廓清率降低之傾向,暗示EF群與NE群具有抑制腎功能降低之效果(EF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
圖31係尿中白蛋白測定結果。
試驗1中,於試驗開始8週後發現有意義的差異,但本試驗中,自試驗開始第6週(13週齡),C群與EF群、與NE群間產生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最終(試驗開始10週後),各群間分別呈現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之結果。
具體而言,相較於C群以EF群可有意義地抑制尿中 白蛋白之漏出量,進一步,相較於EF群以NE群可有意義地抑制尿中白蛋白之漏出量。自該結果,確認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以外的成分具有抑制尿中白蛋白漏出之效果。
圖32~35係有關肝臟脂質之測定結果,圖32係肝臟重量的測定結果,圖33係肝臟總脂質測定結果,圖34係肝臟中三酸甘油脂的重量測定結果,圖35係肝臟中總膽固醇的重量測定結果。
肝臟重量的測定中,C群與EF群、與NE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EF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肝臟總脂質的測定中,C群、NE群與EF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C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
肝臟中三酸酐油脂重量的測定中,C群、NE群與EF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C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總膽固醇重量的測定中,各群間係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之結果。
具體而言,相較於C群以NE群顯示總膽固醇為有意義的低值,進而,相較於NE群以EF群顯示總膽固醇為有意義的低值之結果。
自該結果確認了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具有抑制對肝臟的脂肪蓄積之效果。
圖36係ECLT測定結果,圖37係PAI-1測定結果。
與試驗1相同,在本試驗中ECLT測定結果,C群與 EF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相較於C群以EF群顯示ECLT為低值之結果。且,NE群係相對於C群、EF群之任一群均無有意義的差異。
另外有關PAI-1,與試驗1相同,C群與EF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1),相較於C群以EF群顯示較低之PAI-1值,另外,有關NE群,與EF群同樣的,與C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1),相較於C群顯示較低之PAI-1值(EF群與NE群間則無有意義的差異)。
自該ECLT與PAI-1測定結果,確認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具有有意義地抑制糖尿病時之纖維蛋白溶解反應降低之效果,另外亦確認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以外的成分,具有抑制纖維蛋白溶解阻礙因子(PAI-1)之效果。
圖38係腎絲球中環間質基質所佔比例。
與試驗1相同,C群與EF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相較於C群以EF群顯示腎絲球面積中,環間質基質所佔比例較少,亦即顯示環間質基質的增加被抑制之結果。
另外,本試驗中,C群與NE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進而,該NE群與EF群間為有意義的差異(LSD檢定,p<0.05)。亦即,EF群可見最多的環間質基質的增加被抑制,其次為NE群的環間質基質的增加被抑制之結果。由該結果得知,於腎臟組織構造 變化抑制方面,蚯蚓成分具極大貢獻。
自上述試驗1及試驗2的結果,確認本組成物具有抑制糖尿病併發症作用(改善脂質代謝、抑制糖尿病性腎症的進程)。
另外,有關肝臟的脂質代謝改善效果,纖維蛋白溶解反應的亢進效果,腎臟組織構造變化之抑制效果,確認本組成物中之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具有極大作用,而腎功能改善效果,係蚯蚓(赤子愛勝蚓)成分以外的成分(三七、發酵螞蟻、發酵銀杏葉萃取物、發酵液)具有極大作用。
綜上所述,本組成物係藉由蚯蚓(赤子愛勝蚓)、三七、發酵螞蟻、發酵銀杏葉萃取物、發酵液各成分之作用,對於抑制因II型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係先前未有過的劃時代性的組成物。
且本組成物除上述效果之外,可藉由發酵螞蟻的作用發揮抗發炎效果與鎮痛作用,亦可期待緩和糖尿病所產生的各種疾病之效果。
且,本發明未被限定於本實施例,可適當設計各構成要件的具體構成而得。

Claims (13)

  1. 一種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係含有蚯蚓作為有效成分。
  2. 如請求項1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蚯蚓係使藉由於蔬果萃取物中接種酵母後所得之發酵液進行發酵後的發酵蚯蚓。
  3. 如請求項1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蚯蚓係赤子愛勝蚓。
  4. 如請求項2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蚯蚓係赤子愛勝蚓。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係含有三七、螞蟻、銀杏葉之至少一種。
  6.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係含有三七、螞蟻及銀杏葉。
  7. 如請求項5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螞蟻係經使其發酵之發酵螞蟻。
  8. 如請求項6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螞蟻係經使其發酵之發酵螞蟻。
  9. 如請求項5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銀杏葉係使自該銀杏葉萃取的萃取物發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10. 如請求項6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銀杏葉係使自該銀杏葉萃取的萃取物發 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11. 如請求項7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銀杏葉係使自該銀杏葉萃取的萃取物發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12. 如請求項8之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其中該銀杏葉係使自該銀杏葉萃取的萃取物發酵後之發酵銀杏葉萃取物。
  13. 一種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係藉由於蔬果萃取物中接種酵母後所得之發酵液中,混入蚯蚓並使該蚯蚓發酵而獲得發酵蚯蚓,再將該發酵蚯蚓與三七混合後使其發酵乾燥,獲得發酵混合物,將該發酵混合物與螞蟻及銀杏葉混合後,獲得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
TW104110062A 2014-03-29 2015-03-27 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TWI664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0644 2014-03-29
JP2014-070644 2014-03-29
JP2015058547A JP6047609B2 (ja) 2014-03-29 2015-03-20 糖尿病による脂肪肝及び腎肥大を抑制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58547 2015-03-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5281A true TW201625281A (zh) 2016-07-16
TWI664970B TWI664970B (zh) 2019-07-11

Family

ID=542403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0062A TWI664970B (zh) 2014-03-29 2015-03-27 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TW108114756A TWI721407B (zh) 2014-03-29 2015-03-27 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4756A TWI721407B (zh) 2014-03-29 2015-03-27 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047609B2 (zh)
KR (1) KR101873141B1 (zh)
CN (1) CN106470692B (zh)
SG (2) SG11201606837XA (zh)
TW (2) TWI664970B (zh)
WO (1) WO20151520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4939B1 (ko) * 2016-10-24 2018-08-03 안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지방축적을 억제하는 효과가 있는 구인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조성물
KR102283127B1 (ko) * 2018-06-19 2021-07-29 주식회사 엠디헬스케어 류코노스톡속 균주를 포함하는 간 기능 개선용 조성물
CN111208041A (zh) * 2020-01-10 2020-05-29 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滴丸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4844A (en) * 1987-08-18 1991-06-18 Eimei Company, Lt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ried earthworm powder and antihyperlipemic, antidiabetic, antihypertensive and antihypotensive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dried earthworm powder as active ingredient
JPH0780778B2 (ja) * 1987-08-18 1995-08-30 株式会社エイメイ 糖尿病治療剤
JPH02193929A (ja) * 1989-01-23 1990-07-31 Eimei:Kk 糖尿病治療剤
JPH02215726A (ja) * 1989-02-15 1990-08-28 Eimei:Kk 糖尿病治療剤
JP3390052B2 (ja) 1993-07-30 2003-03-24 ニシハツ産業株式会社 海苔原藻中の異物検出及び除去装置
JP2763482B2 (ja) 1993-09-16 1998-06-11 ニスコ建設株式会社 組立治具
JPH0780778A (ja) 1993-09-17 1995-03-2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レール締結ボルトのトルク管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3267878A (ja) * 2002-03-12 2003-09-25 Nihon Yamaninjin Kenkyusho:Kk 糖尿病性合併症の予防又は治療剤及び健康食品
CN1218032C (zh) * 2002-10-11 2005-09-07 王凯 蚂蚁发酵酒及其发酵工艺
JP3896338B2 (ja) * 2003-03-26 2007-03-22 暁酵素産業株式会社 甘味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21087A (ja) * 2003-04-25 2004-11-18 Kinkado:Kk 健康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84952B2 (ja) * 2003-12-26 2007-10-03 堯 近藤 健康食品の製造方法
JP2006193489A (ja) * 2005-01-14 2006-07-27 Toyo Shinyaku:Kk 体脂肪蓄積抑制剤
JPWO2006093164A1 (ja) * 2005-02-28 2008-08-07 大阪府 ミミズ由来の成分を含むウイルス感染及び増殖阻害剤
JP4521447B2 (ja) * 2008-01-30 2010-08-11 株式会社 ミヤトウ野草研究所 酵素含有の健康食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健康食品
JP5390589B2 (ja) * 2011-12-27 2014-01-15 農業生産法人株式会社 熱帯資源植物研究所 血管新生阻害剤
CN115067419A (zh) * 2016-04-25 2022-09-20 中润丰禾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和蚯蚓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73141B1 (ko) 2018-06-29
CN106470692B (zh) 2019-12-03
TWI721407B (zh) 2021-03-11
JP6047609B2 (ja) 2016-12-21
SG10201707707XA (en) 2017-10-30
TW201932127A (zh) 2019-08-16
SG11201606837XA (en) 2016-09-29
JP2015199707A (ja) 2015-11-12
WO2015152045A1 (ja) 2015-10-08
CN106470692A (zh) 2017-03-01
KR20170004977A (ko) 2017-01-11
TWI664970B (zh) 2019-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7278A (zh) 一种糖尿病人专用保健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1826B (zh) 一种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2519A (zh) 一种降血糖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488733B (zh) 一种促进人参、西洋参皂苷转化的加工方法
TW201625281A (zh) 抑制糖尿病所致之脂肪肝及腎肥大的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KR100821713B1 (ko) 차가버섯을 함유한 막걸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3040001A1 (zh) 一种含有桑叶 dnj 和桑叶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7504A (zh) 一种黄酒的生产方法
CN105494634A (zh) 一种搅拌型老鹰茶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1095A (zh) 一种石榴红枣复合压片糖果的制备方法
CN107446749A (zh) 一种半干板栗糯米黄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5753A (zh) 一种海参肽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09846038A (zh) 一种降三高复方小分子肽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8152A (zh) 虫草固体保健药酒的制备方法
CN101307277B (zh) 用红葡萄酿造白酒的方法
CN108420837A (zh) 一种高活性灵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917A (zh) 柠檬酵素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99527A (ko) 알코올성 지방간 예방 효능이 있는 돌나물 타정 캔디의 개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279286A (ja) ブドウ発酵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57208A (ja) 糖尿病による脂肪肝を抑制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糖尿病による腎肥大を抑制するための組成物
CN110547415A (zh) 裙带菜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88270B (zh) 三七蜂蜜酒的制作方法
CN104872298B (zh) 一种添加灵芝切片及灵芝提取物的油炸臭豆腐卤汁的制备方法
CN110559400A (zh) 一种降低人体血液中血脂粘度的纯植物浸提液及制备方法
CN108719969A (zh) 一种糖尿病人服用的酵素及其二次发酵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