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2201A - 具備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及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備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及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2201A
TW201502201A TW103123048A TW103123048A TW201502201A TW 201502201 A TW201502201 A TW 201502201A TW 103123048 A TW103123048 A TW 103123048A TW 103123048 A TW103123048 A TW 103123048A TW 201502201 A TW201502201 A TW 2015022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arts
resin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3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8135B (zh
Inventor
Hiroyuki Kono
Kazuyuki Ogata
Tadayuki Ishii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02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2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8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81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3/02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C08L53/025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modifi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C08L71/123Polyphenylene oxide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2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polyesters; polyethers; polyacetals
    • H01B3/427Polyeth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4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 H01B3/441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from alke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7Flameproof c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08L2203/206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use in coating or encapsulating of electronic pa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4Thermoplastic elasto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6Polystyre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電氣零件係具備活電部、與接於該活電部之作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絕緣樹脂成形體者,且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B)氫化嵌段共聚物、(C)阻燃劑、及(D)氧化鈦,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0~80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9~25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1~3質量份,且包含如下長度之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上述長度係上述活電部與藉由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而與該活電部電性隔開之上述電氣零件之外表部之間沿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Description

具備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及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老化特性得以穩定化之絕緣樹脂成形體的電氣零件及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
近年來,因電氣能源利用之增加,而於各種用途中要求具備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
尤其是於需要以耐電痕性能為代表之電氣絕緣特性的電氣零件所使用之絕緣樹脂成形體中,要求具有優異之絕緣性,且亦具有優異之阻燃性、機械特性、衝擊特性、耐水性、耐化學品性及尺寸穩定性等。
作為先前之面向各種電氣、電子零件用途之樹脂材料,例如可列舉聚酯樹脂或聚醯胺樹脂。
又,作為對耐電痕性能及阻燃性進行過改良之樹脂組合物,例如提出有包含基礎樹脂、鹵素系阻燃劑及含氧酸成分之樹脂組合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進而,提出有含有磷系阻燃劑作為非鹵素系阻燃劑之樹脂組合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進而又提出有包含聚碳酸酯-聚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有機磺酸之鹼金屬鹽、聚四氟乙烯及具有被覆層之二氧化鈦粒子的樹脂組合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另一方面,作為面向尺寸精度優異、含有非鹵素系阻燃劑之用 途之材料,提出有聚碳酸酯(以下亦記為「PC」)或改性聚苯醚(以下亦記為「改性PPE」)。
該等樹脂材料充分利用其特徵,用於電氣、電子零件之殼體或底盤零件等。
進而又提出有包含聚苯醚樹脂、碳黑及鹼土金屬之碳酸鹽及/或硫酸鹽,使耐電痕性能得以改善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26553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3-40288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2/063652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12/035976號說明書
然而,聚酯樹脂或聚醯胺樹脂雖然機械特性、耐化學品性優異,但有難以同時具備該等特性與尺寸穩定性或耐水性等之問題。
又,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樹脂組合物由於使用鹵化阻燃劑,故而有無法認為其可充分滿足近年來之旨在環境安全之問題。
進而,專利文獻2中揭示之樹脂組合物有無法充分確保耐熱老化後之阻燃性之問題。
進而又,專利文獻3中揭示之樹脂組合物為將聚碳酸酯與經特殊表面處理之氧化鈦進行組合而成者,就機械特性、耐水性、尺寸穩定性之觀點而言存在應改善之餘地。
進而又,關於專利文獻4中揭示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僅於250V及275V下對電痕進行評價,因而存在應用較高電壓之零件要求更長 之沿面距離的可能性,從而有零件難以小型化之問題。又,以碳黑為必需成分,從而有向黑色以外之零件之擴展存在制約之問題。
近年來,於電氣能源領域中之電氣零件所使用之絕緣樹脂成形體之使用形態正多方面地擴展為如太陽電池、燃料電池或蓄電池、電動汽車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照明、智慧型電錶(Smart meter)。
並且,對該等絕緣樹脂成形體要求電氣零件之小型化、多功能化。
因此,關於組入至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難以確保用以避免由電痕引起之作動不良之活電部間及活電部與該絕緣樹脂成形體之外表部之間的充分之絕緣距離。
進而,尤其是於小型化之電氣零件中,絕緣樹脂成形體容易受到活電部之發熱之影響,因此強烈要求耐熱老化後亦保持阻燃性等物性。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般,先前於就旨在環境安全之觀點而言使用例如磷系阻燃劑作為非鹵素系阻燃劑之樹脂組合物中,有耐熱老化後阻燃性下降之問題。
因此,於本發明中,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問題點,業界關注一併滿足阻燃性、機械特性、耐水性及尺寸穩定性之聚苯醚系樹脂,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可實現高性能化及小型化且包含聚苯醚系樹脂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電氣零件。
即,於本發明中,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如下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該絕緣樹脂成形體具有可實現絕緣距離縮短化之耐電痕性,耐衝擊性及剛性之平衡性優異,且即便於使用磷系阻燃劑之情形時耐熱老化後亦可維持穩定之阻燃性。
本發明者等人為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努力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使用於聚苯醚系樹脂(以下亦稱為「PPE系樹脂」)中添加有氫化嵌段共聚物、阻燃劑及氧化鈦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作為接於活電部之絕緣樹脂成形體,除具有先前之優異之樹脂性能以外,亦具有較高之耐電痕性,且耐衝擊性及剛性優異,耐熱老化後亦可維持穩定之阻燃性,從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如下所示。
[1]一種電氣零件,其係包含活電部、與接於該活電部之作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絕緣樹脂成形體者,且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B)氫化嵌段共聚物、(C)阻燃劑、及(D)氧化鈦,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0~80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9~25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1~3質量份,且包含如下長度之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上述長度係上述活電部與藉由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而與該活電部電性隔開之上述電氣零件之外表部之間沿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2]如上述[1]之電氣零件,其中上述(C)阻燃劑為磷酸系阻燃劑。
[3]如上述[1]或[2]之電氣零件,其中上述(B)氫化嵌段共聚物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分散成粒子狀,且該分散之(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粒子之平均粒徑為0.2~1.0μm。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用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kJ/m2)除以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23℃下之彎曲模數(GPa)所得之值(夏比衝擊強度/彎曲模數)為10以上,且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厚度1.5mm)之基於UL94垂直燃燒試驗所測得之燃燒等級為V-0。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進而包含(E)鹼土金屬之碳酸鹽及/或硫酸鹽0.01~1質量份。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5~75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10~25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10~20質量份。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7~2.0質量份。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上述(A)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包含上述苯乙烯系樹脂20質量%以下。
[9]一種電氣零件,其係包含活電部、與接於該活電部之作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絕緣樹脂成 形體者,且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與(B)氫化嵌段共聚物,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厚度1.5mm)之基於UL94垂直燃燒試驗所測得之燃燒等級為V-0,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30mm×30mm之試片)於依據IEC60112之耐電痕性試驗中在300V、400V、500V、600V下直至產生電痕為止之滴下量均為80滴以上,且包含如下長度之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上述長度係上述活電部與藉由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而與該活電部電性隔開之上述電氣零件之外表部之間沿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使用於太陽電池用連接器。
[11]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使用於太陽電池用接線盒。
[12]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使用於電源轉接器。
[13]一種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其係於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B)氫化嵌段共聚物、及(C)阻燃劑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 使(D)氧化鈦共存。
[14]如上述[13]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其中上述(C)為磷酸系阻燃劑。
[15]如上述[13]或[14]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其中上述[13]或[14]中之阻燃性為耐熱老化後(150℃、500小時後)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
[16]如上述[13]至[15]中任一項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係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0~80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9~25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1~3質量份。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備耐電痕性、耐衝擊性及剛性之平衡性優異、即便於耐熱老化後亦可維持穩定之阻燃性之絕緣樹脂成形體的電氣零件。
10‧‧‧公側構件
11‧‧‧公側端子
12‧‧‧電纜
13‧‧‧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
14‧‧‧帽
15‧‧‧狹縫
20‧‧‧母側構件
21‧‧‧母側端子
22‧‧‧電纜
23‧‧‧母側絕緣樹脂成形體
24‧‧‧帽
25‧‧‧爪部
26‧‧‧開口部
AB、CD、EF‧‧‧沿面距離
圖1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一例之概略剖面圖。
圖2表示使用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一例的沿面距離之說明圖。
以下,參照圖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以下稱為「本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之記載,可於其主旨之範圍內實施各種變化。
再者,於圖式中對相同要素標記同一元件符號,省略重複之說明。
又,上下左右等位置關係只要無特別規定,則設為基於圖式所示之位置關係者,圖式之尺寸比率並不限於圖示之比率。
[電氣零件]
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具備活電部、與接於上述活電部之作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絕緣樹脂成形體。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以下有時記為(A)成分)、(B)氫化嵌段共聚物(以下有時記為(B)成分)、(C)阻燃劑(以下有時記為(C)成分)、及(D)氧化鈦(以下有時記為(D)成分)。
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0~80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9~25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1~3質量份。
包含如下長度之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上述長度係上述活電部與藉由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而與該活電部電性隔開之上述電氣零件之外表部之間沿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如上所述,具備活電部、與接於該電部之作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絕緣樹脂成形體。
上述所謂活電部,係指電氣零件所含之各種導電性構件且使用時被通電之部分,例如包含金屬端子、導線等。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中,包含如下長度之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上述長度係上述活電部與藉由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而與該活電部電性隔開之電氣零件之外表部之間沿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再者,上述所謂「電氣零件之外表部」,意指電氣零件於使用時、即通電狀態下之該電氣零件之外表部。
此處,所謂「沿面距離」,例如於JIS 6950-1中,定義為沿絕緣物之表面對不同之兩個活電部相互間、或活電部與電氣設備之邊界表面之間進行測定的情形時之最短距離。
又,根據該JIS標準,上述所謂「邊界表面」,定義為「視作於可接入之絕緣物表面壓抵有金屬箔者的電性外殼之外側表面」。
即,所謂「可接入之絕緣物表面」,係「不施加那般程度之力地可以手指觸摸之部分」,於對該可接入之絕緣物表面壓抵金屬箔而使之成為具有電氣導電性之表面之情形時,「原本之活電部與該金屬箔之間存在之沿絕緣物之表面所形成的距離」成為沿面距離。或者定義為沿絕緣物之表面測定活電部與電氣設備之邊界表面之間的情形時之最短距離。於存在2個以上之連通兩個不同之活電部相互間或活電部與電氣設備之邊界表面之間的路徑之情形時,係指通過較短路徑之最短距離。
以下以應用連接器作為電氣零件之情形為例,參照圖對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沿面距離」進行具體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例如連接器係由公側構件 10與母側構件20構成。
公側構件10係於作為活電部之公側端子11連結特定之電纜12,上述公側端子11具有被筒狀之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13包圍之構成。
上述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13與上述電纜12係藉由帽14而固定。
母側構件20係於作為活電部之母側端子21連結特定之電纜22,上述母側端子21具有被筒狀之母側絕緣樹脂成形體23包圍之構成。
上述母側絕緣樹脂成形體23與上述電纜22係藉由帽24而固定。
上述母側絕緣樹脂成形體23具備用以使公側構件10與母側構件20對合之爪部25,上述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13具備供上述爪部25插入之狹縫15。
又,上述母側端子21具備開口部26。
如圖2所示,若使上述公側構件10與母側構件20對合,則爪部25被插入至圖1所示之狹縫15,且公側端子11被插入至圖1所示之開口部26,藉此於兩構件10及20間形成通電狀態。
如圖2所示,作為活電部之公側端子11及母側端子21分別藉由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13及母側絕緣樹脂成形體23而與電氣零件之外表部電性隔開。
具體而言,包含如下長度之最短距離、即虛線AB之長度成為沿面距離之一例,上述長度係母側構件20之帽24之外表部與母側端子21之間沿母側絕緣樹脂成形體23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同樣地,包含如下長度之最短距離、即虛線CD之長度成為沿面距離之另一例,上述長度係已對合之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13與母側絕緣樹脂成形體23之邊界部分、和同樣對合之公側端子11與母側端子21之邊界部分間沿兩絕緣樹脂成形體13及23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又,同樣地,包含如下長度之最短距離、即虛線EF之長度成為沿面距離之另一例,上述長度係帽14與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13之邊界 部分、和電纜12與公側端子11之邊界部分間沿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13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如上所述,於具備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中,由於將複數個零件加以組合,故而有可能存在複數個沿面距離。
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可較佳地用作汽車、電氣、電子、住設、能源等各種產業中之電氣、力、熱、光傳遞零件或各種絕緣零件,及用以收納或保持上述零件之筐體或軀體,或者片狀/膜狀成形體。
其中,本實施形態之具備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適於太陽電池用連接器、太陽電池用接線盒等太陽電池模組用途、電源轉接器或反相器零件用途。
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耐電痕性就於電氣零件中維持長期安全之方面上較為重要。尤其是於近年來之不斷推進小型化、薄型化之電氣零件中,存在導通部彼此之距離變短之傾向,因此需要更高之耐電痕性。
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係使特定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成形而獲得,絕緣性與耐衝擊性優異。
關於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擊性,可藉由後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評價。
作為該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射出成形(包含嵌入成形、中空成形、多色成形等)、吹塑成形、壓縮成形、擠出成形、熱成形、由厚板之切削加工等。
其中,就量產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射出成形,就耐熱性、尺寸穩定性、剛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多色成形或金屬嵌入成形。
尤其是進行與彈性體之2色成形等之情形時,較佳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對因長期使用而不斷滲出之彈性體之添加劑具有耐性。
用以獲得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藉由具有上述組成,而具有針對彈性體之添加劑之耐化學品性。
為了提高針對彈性體之添加劑之耐化學品性,有效的是例如增加(A)聚苯醚系樹脂之含量。
再者,有無針對彈性體之添加劑之耐化學品性可藉由後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評價。
又,用以獲得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電痕性優異。
具體而言,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較佳為於依據IEC60112之電痕試驗中,於施加400V電壓之情況下直至產生電痕為止之電解液(氯化銨0.1質量%水溶液)之滴下數於實施5次之試驗中,於全部試驗中均為50滴以上,更佳為60滴以上,進而較佳為80滴以上。
更佳為於施加600V電壓之情況下直至產生電痕為止之電解液滴下數於實施5次之試驗中,於全部試驗中均為80滴以上。
此處,於上述電痕試驗中,電解液之滴下數變多表示變得難以產生電痕。
又,上述所謂電痕,係因導通部間發生放電而使絕緣性緩慢受損,最終引起通電、著火之現象。
因此,為了防止上述電痕,較佳為於具備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中,於活電部與絕緣樹脂成形體之外表面之間確保充分之沿面距離。上述沿面距離越長,越易於防止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痕火災,但另一方面,必須增大絕緣樹脂成形體之尺寸或增加凸條等設計上之對策。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中,將用以獲得構成該電氣零件之絕 緣樹脂成形體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設為含有(A)聚苯醚系樹脂、(B)氫化嵌段共聚物、(C)阻燃劑及(D)氧化鈦者,且將該等之含量特定於適宜之範圍,藉此可表現出良好之耐電痕性,可縮短上述沿面距離。
於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中,上述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藉由將沿面距離設為上述數值範圍,可表現出良好之耐電痕性。較佳為20mm以上且40mm以下,更佳為20mm以上且30mm以下。
若沿面距離超過40mm,則即便不使用本實施形態所利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亦可維持良好之絕緣性能,但存在因上述設計上之對策而使製造步驟複雜化之虞,又,存在無法實現電氣零件之小型化之虞。
藉由使上述沿面距離處於上述範圍,可獲得具備用以防止電痕火災之形狀設計制約較少之絕緣樹脂成形體的電氣零件。
關於使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成形而成之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耐電痕性,可藉由後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評價。
於本實施形態之具備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中,重要的是用於形成絕緣樹脂成形體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具有良好之耐衝擊性及剛性。
本實施形態之具備絕緣樹脂成形體之電氣零件除一般家庭用以外,亦設想於工廠或室外等非常嚴酷環境條件下使用。因此,亦重要的是具有於存在因雜亂之操作導致之掉落或於室外之飛來物等之情形時之耐衝擊性,或者具有於使用扣合(snap-fit)特性進行對合或藉由螺絲安裝金屬零件之情形時所需之剛性,或者具有充分之耐熱性以防止內部零件因發熱而變形,尤其是要求耐衝擊性與剛性具有良好之平衡性。
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不僅具有較高之 耐衝擊性,亦具有作為筐體或構造體所要求之充分之剛性。
一般而言,剛性與耐衝擊性存在相反之關係,但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絕緣樹脂成形體如下所述,其藉由使用對夏比衝擊強度與彎曲模數之比率特定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平衡性良好地提高剛性與耐衝擊性。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較佳為用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單位:kJ/m2)除以23℃下之彎曲模數(單位:GPa)所得之值(夏比衝擊強度/彎曲模數)為10以上,更佳為12以上,進而較佳為14以上。
於該關係中,夏比衝擊強度之上限值並無特別限定,彎曲模數之下限值較佳為1.5GPa以上,更佳為1.8GPa以上。
藉由使彎曲模數為1.5GPa以上,而可獲得作為成形體之優異之熱時剛性。
夏比衝擊強度/彎曲模數之上限值並無特別限定,就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耐衝擊性、與表現包含絕緣樹脂成形體之構件與其他構件對合時確實地對合之剛性感的平衡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40以下,更佳為30以下,進而較佳為20以下。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將(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與(B)氫化嵌段共聚物的含量設為相對於(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將(A)成分之含量設為60~80質量份,(B)成分之含量設為5~30質量份,並藉由例如後述製造方法、即將各成分利用擠出機熔融混練而獲得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將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彎曲模數控制於上述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擊性優異。例如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較佳為9kJ/m2以上,更佳為15kJ/m2以上,進而較佳為20kJ/m2以上。
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就維持作為電氣零件之剛性或阻燃性之觀點而言,為100kJ/m2以下。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及23℃下之彎曲模數可利用後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較佳為使用厚度1.5mm之試片並基於UL-94垂直燃燒試驗所測得之燃燒等級為V-0。更佳為尤其是即便於未達1.5mm之較薄之試片之情形時,燃燒等級亦為V-0。
於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為了實現上述燃燒等級,有效的是藉由後述製造方法製造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構成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B)氫化嵌段共聚物、(C)阻燃劑及(D)氧化鈦。
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0~80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9~25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1~3質量份。
以下對構成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各成分進行詳細說明。
<(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
構成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的聚苯醚系樹脂較佳為具有下述通式(1)及/或通式(2)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之均聚物或者共聚物。
再者,如後所述,亦可應用具有特定改性基之改性體。
[化1]
(通式(1)及(2)中,R1、R2、R3、R4、R5、R6各自獨立表示氫原子、碳數1~4之烷基、碳數6~9之芳基、或鹵素原子。其中,R5、R6不同時為氫)
作為聚苯醚之均聚物,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乙基-1,4-伸苯基)醚、聚(2,6-二乙基-1,4-伸苯基)醚、聚(2-乙基-6-正丙基-1,4-伸苯基)醚、聚(2,6-二-正丙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正丁基-1,4-伸苯基)醚、聚(2-乙基-6-異丙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氯乙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羥基乙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氯乙基-1,4-伸苯基)醚等。
所謂聚苯醚共聚物,係以通式(1)及/或通式(2)所表示之重複單元為主要重複單元之共聚物。
所謂「主要」,係指於聚苯醚共聚物中,含有通式(1)及/或通式(2)所表示之重複單元60質量%以上。
作為該聚苯醚共聚物,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2,6-二甲基苯酚與2,3,6-三甲基苯酚之共聚物、2,6-二甲基苯酚與鄰甲酚之共聚物、及2,6-二甲基苯酚與2,3,6-三甲基苯酚及鄰甲酚之共聚物等。
作為上述聚苯醚系樹脂,就熱穩定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
又,日本專利特開昭63-301222號公報等中記載之包含2-(二烷基胺基甲基)-6-甲基苯醚單元或2-(N-烷基-N-苯基胺基甲基)-6-甲基苯醚單元等作為部分結構之聚苯醚就上述聚苯醚系樹脂之熱穩定性改善之觀點而言更佳。
聚苯醚系樹脂之對比黏度(單位dl/g、氯仿溶液、30℃測定)就流動性、韌性、耐化學品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25~0.6之範圍,更佳為0.35~0.55之範圍。
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上述聚苯醚系樹脂,可使用將聚苯醚之一部分或全部利用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進行改性所得之改性聚苯醚。
該改性聚苯醚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平2-276823號公報(美國專利第5159027號、35695號)、日本專利特開昭63-108059號公報(美國專利第5214109號、5216089號)、日本專利特開昭59-59724號公報等。
改性聚苯醚例如可藉由於自由基起始劑之存在下或非存在下,於聚苯醚中熔融混練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並使其等反應而製造。或者可藉由使聚苯醚與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於自由基起始劑存在下或非存在下溶解於有機溶劑中,於溶液中進行反應而製造。
作為上述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伊康酸、鹵化順丁烯二酸、順式4-環己烯-1,2-二羧酸、內-順式二環(2,2,1)-5-庚烯-2,3-二羧酸等,或者該等二羧酸之酸酐、酯、醯胺、醯亞胺等,進而可列舉丙烯酸、甲基 丙烯酸,或者該等單羧酸之酯、醯胺等。
又,除上述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以外,亦可使用如下飽和羧酸,該飽和羧酸於製造改性聚苯醚時之反應溫度下其自身發生熱分解而可成為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A)聚苯醚系樹脂即改性聚苯醚之衍生物。具體而言可列舉蘋果酸、檸檬酸等。
該等可僅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上述聚苯醚系樹脂一般而言可以粉體之形式獲得。
上述聚苯醚系樹脂之粒子尺寸較佳為平均粒徑為1~1000μm,更佳為10~700μm,進而較佳為100~500μm。
就加工時之操作性之觀點而言,聚苯醚系樹脂之粉體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μm以上,就抑制於熔融混練時產生未熔融物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00μm以下。
再者,聚苯醚系樹脂之粉體之平均粒徑例如可藉由雷射粒度計進行測定。
作為上述(A)成分,亦可使用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
所謂苯乙烯系樹脂,係指使苯乙烯系化合物於膠質聚合物存在下或非存在下聚合所得之聚合物,或使苯乙烯系化合物與可對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合之化合物於膠質聚合物存在下或非存在下聚合所得之聚合物。
作為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單氯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對第三丁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等,較佳為苯乙烯。
又,作為可與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合之化合物,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飽和腈化合物類,順丁烯二酸酐等酸 酐等,將其與苯乙烯系化合物一起使用。可與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合之化合物之使用量較佳為相對於與苯乙烯系化合物之合計量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
又,作為上述膠質聚合物,可列舉:共軛二烯系橡膠、或共軛二烯與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之共聚物、或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膠等。具體而言,較佳為聚丁二烯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又,作為膠質聚合物,更佳為使用經部分氫化之不飽和度80~20%之聚丁二烯、或含有1,4-順式鍵90%以上之聚丁二烯。
作為上述苯乙烯系樹脂,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聚苯乙烯、橡膠補強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樹脂)、橡膠補強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BS樹脂)、其他苯乙烯系共聚物等。尤佳為聚苯乙烯及使用經部分氫化之不飽和度80~20%之聚丁二烯之橡膠補強聚苯乙烯的組合。
作為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構成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A)成分中之苯乙烯系樹脂,較佳為均聚苯乙烯,亦可使用無規聚苯乙烯、間規聚苯乙烯中之任意者。
於(A)成分為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之情形時,於將該(A)成分設為100質量%之情況下,苯乙烯系樹脂較佳為含有20質量%以下,更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含有5質量%以下。
此處,上述苯乙烯系樹脂係以置換(A)成分中之聚苯醚系樹脂之一部分的形式使用,並減去相當於苯乙烯系樹脂之含量的(A)成分中之聚苯醚系樹脂之量。
若(A)成分中之苯乙烯系樹脂之含量增加,則流動性提高,就耐熱性及阻燃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設為20質量%以下。藉由將苯乙烯系樹脂之含量設為20質量%以下,可獲得耐熱性及阻燃性優異之熱塑 性樹脂組合物,於無添加之情形時可獲得尤其是耐熱性及耐熱老化性優異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於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A)成分之含量根據其他成分而任意變動,於將(A)成分、(B)成分及(C)成分之合計量設為100質量份時,將(A)成分之含量設為60~80質量份之範圍,較佳為設為65~80質量份,更佳為設為65~75質量份。
若(A)成分之含量為60質量份以上,則耐熱溫度較高,耐熱老化特性優異。又,若(A)成分之含量為80質量份以下,則流動性變得良好。
又,若於上述範圍內減少(A)成分之含量並增多後述(B)成分之含量,則可獲得耐衝擊性優異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B)氫化嵌段共聚物>
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B)氫化嵌段共聚物。
作為(B)氫化嵌段共聚物,可較佳地使用使苯乙烯與共軛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即包含聚苯乙烯嵌段與共軛二烯化合物聚合物嵌段之嵌段共聚物氫化所獲得的氫化嵌段共聚物。
(B)成分中之利用氫化之源自共軛二烯化合物之不飽和鍵之氫化率較佳為60%以上,更佳為80%以上,進而較佳為95%以上。
關於(B)成分之氫化前之嵌段共聚物之結構,於該(B)成分為使苯乙烯與共軛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氫化而成之氫化嵌段共聚物之情形時,若將苯乙烯嵌段鏈表示為S、二烯化合物嵌段鏈表示為B,則可列舉具有S-B-S、S-B-S-B、(S-B-)4-Si、S-B-S-B-S等之結構。
又,二烯化合物聚合物嵌段之微結構可任意選擇。
乙烯鍵量(1,2-乙烯鍵與3,4-乙烯鍵之合計)較佳為相對於二烯化合物聚合物之鍵整體(1,2-乙烯鍵與3,4-乙烯鍵及1,4-鍵之合計)為2~60% 之範圍,更佳為8~40%之範圍。
作為(B)氫化嵌段共聚物,較佳為選用至少1種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50,000~350,000、更佳為200,000~300,000之氫化嵌段共聚物。
若(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50,000以上,則存在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擊性優異之傾向。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擊性係與(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成正比地提高,藉由為150,000以上,可獲得實用上充分之耐衝擊性,藉由為350,000以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熔融擠出時之負荷變低,可獲得優異之加工流動性,可使(B)成分充分地分散於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
於上述(B)氫化嵌段共聚物為使苯乙烯與共軛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氫化而成之氫化嵌段共聚物之情形時,較佳為至少1個苯乙烯聚合物嵌段鏈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5,000以上,更佳為20,000以上且50,000以下。進而較佳為全部苯乙烯聚合物嵌段鏈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5,000以上。
再者,上述數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進行測定。
關於(B)氫化嵌段共聚物為使苯乙烯與共軛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氫化而成之氫化嵌段共聚物之情形時的苯乙烯聚合物嵌段於(B)氫化嵌段共聚物中所占之範圍,若苯乙烯聚合物嵌段鏈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上述範圍則並無特別限制,就流動性與耐衝擊性之平衡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70質量%之範圍,更佳為20~50質量%之範圍。
作為(B)氫化嵌段共聚物,亦可將組成或結構不同之2種以上之氫化嵌段共聚物併用。
例如可併用鍵結苯乙烯聚合物嵌段含量50質量%以上之氫化嵌段 共聚物與鍵結苯乙烯聚合物嵌段含量30質量%以下之氫化嵌段共聚物,或併用分子量不同之氫化嵌段共聚物,或亦可併用使含有苯乙烯與共軛二烯之無規共聚物嵌段之嵌段共聚物氫化所得之氫化無規嵌段共聚物。
於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含量於將(A)成分、(B)成分及後述(C)成分之合計設為100質量份時,為5~30質量份之範圍,較佳為10~25質量份,更佳為10~20質量份。
藉由將(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含量設為5質量份以上,可獲得耐衝擊性與耐電痕性優異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藉由設為30質量份以下,可獲得彎曲模數、阻燃性及耐熱老化後之阻燃性之穩定化優異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又,若(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含量為30質量份以下,則上述(A)成分與(B)成分之相溶性變得良好,可防止於成形體中發生層狀剝離。
於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B)氫化嵌段共聚物分散成粒子狀。
分散於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之(B)成分之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0.2~1.0μm,更佳為0.3~1.0μm,進而較佳為0.3~0.6μm。
若(B)成分之粒子之平均粒徑為0.2~1.0μm,則可獲得耐衝擊性、耐衝擊性與彎曲模數之平衡性、耐電痕性優異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如上所述般將(A)成分與(B)成分之含量設為相對於(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將(A)成分之含量設為60~80質量份,(B)成分之含量設為5~30質量份,並使用後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方法,藉此可將(B)之粒子之平均粒徑控制於上述範圍內。
再者,分散於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之(B)成分之粒子之平均粒徑 可藉由後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進而,於自電氣零件所具備之成形品測定平均粒徑之情形時,為了減小由成形對配向造成之影響,較佳為於距離流動末端5mm以內之位置進行測定。
<(C)阻燃劑>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C)阻燃劑。
作為(C)阻燃劑,作為較佳者,可列舉選自由無機阻燃劑、聚矽氧化合物及有機磷化合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作為上述無機阻燃劑,並不限定於以下者,可列舉:一般用作合成樹脂之阻燃劑的含有結晶水之氫氧化鎂或氫氧化鋁等鹼金屬氫氧化物或鹼土金屬氫氧化物、硼酸鋅化合物、錫酸鋅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聚矽氧化合物,可列舉有機聚矽氧烷或包含有機聚矽氧烷之改性物。聚矽氧化合物於常溫下可為液狀,亦可為固體狀。有機聚矽氧烷之骨架結構可為線狀結構、分支結構中之任意者,較佳為分子中包含由具有三官能性或四官能性結構所形成之分支結構、進而立體結構。作為聚矽氧化合物之主鏈或分支之側鏈的鍵結基,可列舉氫或烴基,較佳為苯基、甲基、乙基及丙基,亦可具有其他烴基作為鍵結基。作為聚矽氧化合物之末端鍵結基,可為-OH基、烷氧基或烴基中之任意者。
作為一般用作阻燃劑之聚矽氧化合物,可列舉使4種矽氧烷單元(M單元:R3SiO0.5、D單元:R2SiO1.0、T單元:RSiO1.5、Q單元:SiO2.0)中之任意者聚合而成之聚合物。
於本實施形態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用作(C)阻燃劑之聚矽氧化合物中,作為較佳之有機聚矽氧烷,為如下者:於上述4種矽氧烷單元之合計量中,具有式RSiO1.5所表示之矽氧烷單元(T單元)較佳為60莫耳%以上、更佳為90莫耳%以上、進而較佳為100莫耳%,且於所 使用之全部聚矽氧化合物中,上述R所表示之全部矽氧烷單元中之鍵結烴基之較佳為至少60莫耳%、更佳為80莫耳%以上為具有苯基者。
作為上述(C)阻燃劑即有機聚矽氧烷,亦可使用鍵結基經胺基、環氧基、巰基、其他改性基取代之改性聚矽氧。
又,亦可使用使二氧化矽或碳酸鈣等無機填充劑化學吸附或物理吸附有機聚矽氧烷而成之改性物。
作為上述(C)阻燃劑即有機磷化合物,並不限定於以下者,可列舉:磷酸系阻燃劑、磷腈化合物等。
藉由有機磷化合物之添加可實現阻燃性之提高,只要為一般用作阻燃劑之有機磷化合物,則可使用任意者。
就可獲得特別高之阻燃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磷酸系阻燃劑。作為磷酸系阻燃劑,尤佳為使用磷酸酯化合物。
作為該磷酸酯化合物,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磷酸三苯酯、磷酸三壬基苯酯、間苯二酚雙(磷酸二苯酯)、間苯二酚雙[磷酸二(2,6-二甲基苯基)酯]、2,2-雙{4-[雙(苯氧基)磷酸基氧基]苯基}丙烷、2,2-雙{4-[雙(甲基苯氧基)磷酸基氧基]苯基}丙烷等。
進而,作為上述以外之磷系阻燃劑,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基苯酯、磷酸辛基二苯酯、磷酸二異丙基苯酯等磷酸酯系阻燃劑;二苯基-4-羥基-2,3,5,6-四溴苄基磷酸酯、二甲基-4-羥基-3,5-二溴苄基磷酸酯、二苯基-4-羥基-3,5-二溴苄基磷酸酯、磷酸三(氯乙基)酯、磷酸三(二氯丙基)酯、磷酸三(氯丙基)酯、雙(2,3-二溴丙基)-2,3-二氯丙基磷酸酯、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及磷酸雙(氯丙基)單辛酯、對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苯基壬基苯基對苯二酚磷酸酯、苯基二(壬基苯基)磷酸酯等單磷酸酯化合物及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等。
該等之中,就加工時氣體產生較少、熱穩定性等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
上述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一般而言有市售,例如可使用大八化學工業(股)之CR741、CR733S、PX200,ADEKA(股)之FP600、FP700、FP800等。
作為上述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較佳為下述式(I)、或式(II)所表示之縮合磷酸酯。
(通式(I)及(II)中,Q1、Q2、Q3及Q4分別為取代基,各自獨立表示碳數1~6之烷基。R11及R12分別表示甲基。
R13及R14各自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為1以上之整數,n1及n2各自獨立表示0~2之整數。m1、m2、m3及m4各自獨立表示0~3之 整數)
上述式(I)及(II)所表示之縮合磷酸酯各自之分子如上所述,n為1以上之整數,較佳為1~3之整數。
其中,作為較佳之縮合磷酸酯,可列舉式(I)中之m1、m2、m3、m4、n1及n2為0且R13及R14為甲基的縮合磷酸酯,又,作為較佳者,可列舉如下者:其係式(I)中之Q1、Q2、Q3、Q4、R13及R14為甲基,n1、n2為0,m1、m2、m3及m4為1~3之整數之縮合磷酸酯,且含有n之範圍為1~3、尤其是n為1之磷酸酯50質量%以上。
作為上述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中之尤佳者,就耐熱老化性之觀點而言,可列舉酸值為0.1以下(依據JIS K2501所得之值)之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
又,作為上述(C)阻燃劑即磷腈化合物,較佳為苯氧基磷腈及其交聯體,就耐熱老化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酸值為0.1以下(依據JIS K2501所得之值)之苯氧基磷腈化合物。
於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C)阻燃劑之含量根據所需之阻燃性等級而不同,於將(A)成分、(B)成分及(C)成分之合計量設為100質量份之情形時,為9~25質量份之範圍,較佳為9~20質量份之範圍,更佳為10~20質量份之範圍。
藉由將(C)阻燃劑之含量設為9質量份以上,可獲得優異之阻燃性與耐電痕性,藉由設為25質量份以下,獲得可維持較高之耐衝擊性、另外耐衝擊性與彎曲模數之平衡性優異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D)氧化鈦>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D)氧化鈦。
原料階段中之(D)氧化鈦之1次粒徑就分散性與製造時之操作性的平衡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1~0.5μm,更佳為0.05~0.4μm,進而較佳為0.15~0.3μm。
(D)氧化鈦亦可包含鋁、鎂、氧化鋯鈦、錫等之水合氧化物及/或氧化物或硬脂酸等之高級脂肪酸鹽或者有機矽化合物中之至少一種作為表面處理劑。
(D)氧化鈦可藉由乾式法或濕式法進行製造。又,(D)氧化鈦之晶體結構可為金紅石型、銳鈦礦型中之任意者,就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熱穩定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金紅石型。
(D)氧化鈦之調配量於將(A)成分、(B)成分及(C)成分之合計量設為100質量份時,為0.1~3.0質量份,較佳為0.5~2.5質量份,更佳為0.7~2.0質量份。
藉由將(D)成分之調配量設為相對於(A)、(B)及(C)之合計量100質量份為0.1質量份以上,而提高耐電痕性,藉由設為3.0質量份以下,可確保低溫衝擊強度,使衝擊強度與彎曲模數之平衡性變得良好。
進而,藉由使包含上述成分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D)氧化鈦,如下所述般可使耐(A)、(B)及(C)熱老化後之阻燃性穩定化。
[使氧化鈦共存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如下所述:於包含上述(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上述(B)氫化嵌段共聚物、及上述(C)阻燃劑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使上述(D)氧化鈦共存。
藉由實施該方法,可獲得即便於耐熱老化後亦獲得穩定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阻燃性(UL94垂直燃燒試驗)的效果。
尤其是於上述(C)阻燃劑為磷酸系阻燃劑之情形時,提高阻燃性 之穩定化之效果較大,從而較佳。
再者,上述所謂「耐熱老化後」,作為一例,例如可列舉實施150℃、500小時之老化試驗後之條件。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中,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含有上述(A)之含量為60~80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9~25質量份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相對於該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將上述(D)之添加量設為0.1~3質量份,於該情形時,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阻燃性(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穩定化之效果較高,從而較佳。
(其他成分)
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除含上述(A)~(D)成分以外,亦可含有後述特定之材料。
<(E)鹼土金屬之碳酸鹽及/或硫酸鹽>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除含有上述(A)~(D)成分以外,亦可進而含有(E)鹼土金屬之碳酸鹽及/或硫酸鹽(以下有時記為(E)成分)。
(E)成分中之鹼土金屬為週期表第IIa族所包含之元素中之至少1種,較佳為鈣、鋇、鍶、鎂,更佳為鈣、鋇。
(E)成分之平均粒徑並無特別限定,平均粒徑較佳為0.05~3μm,更佳為0.05~1μm。
(E)成分之平均粒徑可藉由在電子顯微鏡之2萬倍下觀察該(E)成分之處於原料階段之粒子而求出算術平均值而獲得。
(E)成分可僅單獨使用1種,亦可混合2種以上使用。
關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之(E)成分之含量,於將(A)成分、(B)成分及(C)成分之合計量設為100質量份時,較佳為0.01~1.0質量份,更佳為0.01~0.5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01~0.1質量份。
藉由使(E)成分之含量為0.01質量份以上,可謀求耐電痕性之穩定化,藉由為1.0質量份以下,可獲得實用上良好之耐衝擊性。
<其他添加劑>
為了對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賦予所需之特性,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其他添加劑。
作為其他添加劑,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熱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光吸收劑、塑化劑、抗氧化劑、各種穩定劑、抗靜電劑、脫模劑、染顏料、環氧化合物、(A)成分以外之樹脂例如聚乙烯等。
於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較佳用途的太陽電池用連接器、太陽電池用接線盒等太陽電池模組用途中,大多在室外使用,故而較佳為黑色。因此較佳為包含碳黑作為染顏料。
作為碳黑之較佳含量,相對於上述(A)~(D)成分之合計量100質量份,較佳為0.1~3.0質量份,更佳為0.1~1.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2~0.6質量份。若為0.1~3.0質量份,則可獲得外觀良好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又,即便於含有氧化鈦之情形時,亦可獲得呈充分黑色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又,亦可調配先前公知之上述(C)成分以外之其他阻燃劑及阻燃助劑,藉此亦可進一步提高阻燃性。
作為上述(C)成分以外之其他阻燃劑及阻燃助劑,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高嶺黏土、滑石等無機矽化合物等。
此外,亦可調配玻璃纖維、玻璃碎片等無機填充劑、其他纖維 狀補強劑等,藉此可獲得尺寸精度或耐熱性更優異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又,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亦可進而含有其他聚合物或低聚物。作為該其他聚合物或低聚物,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作為流動性改良劑之石油樹脂、萜烯樹脂及其氫化樹脂、香豆酮樹脂、香豆酮-茚樹脂、或用以改善阻燃性之聚矽氧樹脂或酚樹脂等。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藉由將上述各成分利用擠出機進行熔融混練而獲得。
作為擠出機,較佳為雙軸擠出機。
作為雙軸擠出機,並不限定於以下者,例如可列舉:螺桿直徑58mm、料筒數13、附減壓通氣口之雙軸擠出機。
對使用該雙軸擠出機製造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例如於熔融混練時,自相對於上述雙軸擠出機之行進方向位於上游側之料筒1的第1供給口供給(A)成分、(B)成分、(D)成分及視需要之(E)成分。
其後,自較第1供給口而位於下游側之第2(液體)供給口,使用齒輪泵將(C)成分自注入噴嘴進料至擠出機之側部而擠出。
上述雙軸擠出機之螺桿構成較佳為於將料筒全長設為100%時,將未熔融混合區域設為自料筒之上游側起之45~75%,更佳為設為60~70%。
於上述雙軸擠出機中之熔融混練區域,較佳為使用相位45度之捏合元件(通常表示為R)、相位90度之捏合元件(通常表示為N)、負相位45度之捏合元件(通常表示為L),於上述未熔融混合區域,較佳為 於自第2供給口進料(C)阻燃劑後使用相位45度之捏合元件(通常表示為R)。
關於上述熔融混練區域之螺桿,並不限定於以下者,較佳為具有例如將捏合盤R(將3~7個盤以扭轉角度15~75度進行組合且L(螺桿長度)/D(螺桿直徑)為0.5~2.0之正螺旋螺桿元件)、捏合盤N(將3~7個盤以扭轉角度90度進行組合且L/D為0.5~2.0之中性(neutral)螺桿元件)、捏合盤L(將3~7個盤以扭轉角度15~75度進行組合且L/D為0.5~1.0之逆螺旋螺桿元件)等適當組合之螺桿構成,亦可將逆螺旋螺桿(L/D為0.5~1.0之兩根逆螺旋螺桿元件)、SME螺桿(對正螺旋螺桿賦予缺口而使混練性良好且L/D為0.5~1.5之螺桿元件)、ZME螺桿(對逆螺旋螺桿賦予缺口而提高混練性且L/D為0.5~1.5之螺桿元件)等螺桿元件適當組入螺桿構成中而進行混練。
於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步驟中之熔融混練中,較佳為進而進行減壓脫氣。
又,熔融混練時之樹脂溫度較佳為設為290~350℃之範圍。具體而言,較佳為將雙軸擠出機之前段溫度設為150~250℃之範圍,較佳為將後段溫度設為250~330℃之範圍,模嘴出口樹脂溫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設為290~350℃之範圍。
雙軸擠出機之螺桿轉數較佳為150~600rpm之範圍。
藉由根據上述製造方法製造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獲得(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粒子分散於0.2~1.0μm之數值範圍內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藉此,可獲得耐電痕性、耐衝擊性、阻燃性優異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電氣零件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可藉由如下方式製造:根據用途將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成形為特定之形狀而獲得絕緣樹脂成形體,並對其 組合根據用途之特定之活電部。
作為成形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射出成形(包含嵌入成形、中空成形、多色成形等)、吹塑成形、壓縮成形、擠出成形、熱成形、由厚板之切削加工等。
其中,就量產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射出成形,就耐熱性、尺寸穩定性、剛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多色成形或金屬嵌入成形。
尤其是若為與彈性體之2色成形等,則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對因長期使用而不斷滲出之彈性體之添加劑具有耐性,因而較佳。
作為上述活電部,可根據電氣零件之用途進行各種選擇,例如可列舉:金屬端子、導線等。
(電氣零件之其他形態)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之其他一形態,可列舉如下電氣零件,其係具備活電部、與接於該活電部之作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絕緣樹脂成形體者,且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上述(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與上述(B)氫化嵌段共聚物,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厚度1.5mm)之基於UL94垂直燃燒試驗所測得之燃燒等級為V-0,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30mm×30mm之試片)於依據IEC60112之耐電痕性試驗中在300V、400V、500V、600V下直至產生電痕為止之滴下量均為80滴以上,且包含如下長度之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 下,上述長度係上述活電部與藉由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而與該活電部電性隔開之上述電氣零件之外表部之間沿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藉由將上述(A)成分、(B)成分及視需要之其他成分進行熔融混練而製造。
絕緣樹脂成形體可藉由將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成形為特定之形狀而製造。
電氣零件可藉由將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與根據用途之特定之活電部進行組合而製造。
關於上述UL94垂直燃燒試驗,可藉由後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而實施。
關於上述電痕性試驗,可藉由後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而實施。
[用途]
本實施形態之電氣零件可用作:作為產業用機器之辦公機器、計測器、底盤、電氣設備之內部配件零件、家電相關機器等之電源轉接器、記錄媒體或其驅動器、感測機器、端子台、能源‧環境領域中之二次電池、燃料電池或太陽電池、太陽熱發電、地熱發電、風力發電、智慧型電錶等所使用之電氣電子零件、構成送電設備之電氣零件、電纜終端、汽車零件、太陽電池用連接器、太陽電池用接線盒、油電混合車‧電動汽車用零件。尤佳為用於太陽電池用連接器、太陽電池用接線盒、電源轉接器。
[實施例]
以下列舉具體之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所使用之成分如下所述。
[(A)成分]
(PPE:聚苯醚系樹脂)
聚2,6-二甲基-1,4-苯醚:Asahi Kasei(股)製造,商品名「Zylon S201A」。
(PS:聚苯乙烯)
均聚苯乙烯:PS Japan(股)製造,商品名「PSJ-Polystyrene 685」。
(HIPS:耐衝擊性聚苯乙烯)
耐衝擊性聚苯乙烯:PS Japan(股)製造,商品名「PSJ-Polystyrene H9302」。
[(B)氫化嵌段共聚物]
使用使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之鍵結結構)氫化所獲得之以下之氫化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之鍵結結構)。
(SEBS-1)
數量平均分子量250,000、苯乙烯聚合物嵌段33質量%、丁二烯單元之氫化率98%以上之氫化嵌段共聚物:Kraton Polymers LLC製造,商品名「Kraton G1651」。
(SEBS-2)
數量平均分子量80,000、苯乙烯聚合物嵌段60質量%、丁二烯單元之氫化率98%以上之氫化嵌段共聚物:Kuraray(股)製造,商品名「Septon 8104」。
(SEBS-3)
數量平均分子量80,000、苯乙烯聚合物嵌段30質量%、丁二烯單元之氫化率98%以上之氫化嵌段共聚物:Kraton Polymers LLC製造,註冊商標「Kraton G1650」。
再者,於本實施例中,數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進行測定,苯乙烯聚合物嵌段量係藉由四氧化鋨分解法進行測定,丁二烯單元之氫化率係藉由紅外線光譜分析或核磁共振分析進行測定。
[(C)阻燃劑]
使用以下之磷酸酯阻燃劑。
(FR-1)
雙酚A系縮合磷酸酯:大八化學(股)製造,商品名「CR-741」
[(D)氧化鈦]
(D-1)
平均粒徑0.2μm之二氧化鈦
(D-2)
平均粒徑0.05μm之二氧化鈦
關於上述平均粒徑,使用電子顯微鏡於2萬倍下觀察(D)成分之粒子,算出由20個粒子之最大直徑所求出之算術平均值,將其設為平均粒徑。
[(E)鹼土金屬之碳酸鹽及/或硫酸鹽]
(E-1)
平均粒徑0.8μm之硫酸鋇
(E-2)
平均粒徑0.15μm之碳酸鈣
關於上述平均粒徑,使用電子顯微鏡於2萬倍下觀察(E)成分之粒子,算出由20個粒子之最大直徑所求出之算術平均值,將其設為平均粒徑。
[(F)碳黑]
使用以下之碳黑。
(F-1)三菱化學(股)製造,商品名「Mitsubishi Carbon Black#52」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特性評價方法]
利用以下之方法及條件對後述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特性進行評價。
(試片之製造)
將後述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造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顆粒於100℃下乾燥2小時後,使用東芝機械(股)製造之IS-100GN型射出成形機(將氣缸溫度設定為280℃,將模具溫度設定為80℃),製造依據ISO-15103之試片及150mm×150mm×3mm之平板。
(平均粒徑之測定)
依據以下內容對於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分散成粒子狀之(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平均粒徑進行測定。
使用上述(試片之製造)所製造之依據ISO-15103之試片,選擇該試片之流動末端部而製造超薄切片。
繼而,利用四氧化釕將該超薄切片染色後,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拍攝照片。
使用20000倍之照片(視野15cm×12cm),測定(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各粒徑,算出平均粒徑。
此時,分散粒子之形狀不規則,因此各自之分散粒徑係使用圖像分析軟體(Nippon Roper公司製造之Image-Pro Plus)進行測定。
各粒徑係使用軟體之程式,投影所相當之橢圓而讀取粒子之長軸作為直徑,藉此代用。
平均粒徑係以視野中之150個為標本,設為其平均值。
(電痕性能:直至產生電痕為止之滴下數之評價)
使用後述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造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顆粒,將端子台成形品射出成形。
將該端子台成形品之平面部切割出30mm×30mm,利用依據IEC60112之試驗裝置,對分別施加有300V、400V、500V、600V電壓之狀態下之試片每隔30秒滴下氯化銨0.1質量%水溶液,測定直至產生電痕為止之滴下數。
滴下數之測定試驗進行5次。
將於實施5次之試驗中在3次以上之試驗中為80滴以上之情形記為A(極良好)、50滴以上之情形記為B(實用上良好),於實施5次之試驗中有1次未達50滴之情形記為C(不良)。
(夏比衝擊強度)
使用上述(試片之製造)所製造之依據ISO-15103之試片,依據作為夏比衝擊試驗標準之ISO179/1eA,對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23℃與-40℃下之夏比衝擊強度進行測定。
(彎曲模數)
使用上述(試片之製造)所製造之依據ISO-15103之試片(厚度4mm),依據ISO178,對於23℃之條件下樹脂組合物之彎曲模數(FM)進行測定。
(夏比衝擊強度/彎曲模數:夏比/FM比)
根據上述夏比衝擊強度及彎曲模數之測定值,算出夏比衝擊強度/彎曲模數。
若該值為10以上,則據此作出耐衝擊性與剛性之平衡性良好之評價。
(阻燃性)
基於UL94燃燒試驗,採用使用後述實施例及比較例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之試片(厚度1.5mm之短條形狀試片)進行垂直燃燒試驗。
使用上述厚度1.5mm之短條形狀試片,根據UL94-V試驗,對5個 樣品各進行2次使之接於火焰,合計進行10次,測定火焰熄滅時間之平均秒數及最大秒數,基於UL94燃燒試驗之基準而劃分等級。
(耐熱老化後之阻燃性)
採用使用後述實施例及比較例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之試片(厚度1.5之短條狀試片),於設定為150℃之空氣循環烘箱內實施500小時之耐熱老化,其後,與上述(阻燃性)同樣地根據UL94-V試驗,對5個樣品各進行2次使之接觸火焰,合計進行10次,測定火焰熄滅時間之平均秒數及最大秒數,基於UL94燃燒試驗之基準而劃分等級。
(耐化學品性)
對與彈性體接觸時之耐化學品性進行評價。
使用後述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顆粒,藉由上述(試片之製造)所記載之方法進行射出成形,獲得150mm×150mm×3mm之平板,由該平板以長度方向與樹脂之流動方向呈直角之方式切割出10mm×50mm之短條,獲得試片。
將該試片安裝於彎曲撬棒(Bending Bar),給予1.5%之變形,其後,於短條之表面塗佈Beijing TONSAN Adhesive Co.,Ltd公司製造之Silicone 1527,48小時後觀察短條之表面是否產生龜裂。
將該龜裂之產生狀況作為耐化學品性之尺度,根據以下之基準進行評價。
<耐化學品性之評價基準>
○:目視下無龜裂之產生。
△:目視下確認到微小龜裂之產生。
[實施例1]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製造)
依據下述表1之熔融擠出條件及下述表2所示之調配量,調配上述成分並以下述方式製造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使用螺桿直徑58mm、料筒數13、附減壓通氣口之雙軸擠出機(TEM58SS:東芝機械公司製造),將各成分熔融混練。
於上述熔融混練時,自相對於擠出機之行進方向位於上游側之料筒1的第1供給口供給(A)聚苯醚(PPE)及聚苯乙烯(PS)、(B)氫化嵌段共聚物(SEBS-1)、(D)二氧化鈦(上述D-1)。
其後,自較第1供給口而位於下游側之第2(液體)供給口,使用齒輪泵將(C)阻燃劑(上述FR-1)自注入噴嘴進料至擠出機之側部,擠出股線。
將所擠出之股線冷卻裁斷而獲得熱塑性樹脂組合物顆粒。
擠出機之螺桿構成係將未熔融混合區域設為料筒全長之70%。
於熔融混練區域使用相位45度之捏合元件(表示為R)、相位90度之捏合元件(表示為N)、負相位45度之捏合元件(表示為L)。
進而於未熔融混合區域,於自第2供給口進料(C)阻燃劑(上述FR-1)後使用相位45度之捏合元件(表示為R)。
將真空脫氣區域設置於料筒11,於-900hPa下進行減壓脫氣。
將供給(C)阻燃劑(FR-1)之第2供給口設置於料筒5。
將料筒設定溫度設為料筒1:水冷、料筒2:100℃、料筒3~6:200℃、料筒7:250℃、料筒8:270℃、料筒9~13:280℃,將模嘴設為290℃,於螺桿轉數350rpm、噴出量400kg/hr之條件下擠出。
依據上述方法對如上述般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之特性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實施例2~13]、[比較例1~6]
設為下述表2所示之調配。其他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而製造熱塑性樹脂組合物顆粒,評價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之特性。將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2。
於實施例1~13中,獲得耐電痕性優異、且耐衝擊性與剛性之平衡性優異、且即便於耐熱老化後亦可維持穩定之阻燃性的成形體。因此,得知藉由使用該絕緣樹脂成形體,即便為至少1個沿面距離較短而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之電氣零件,亦可用作具有優異之耐電痕性之電氣零件。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3年7月5日向日本專利廳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日本專利特願2013-142097)者,將其內容以參照之形式組入本說明書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電氣零件作為如下者而具有產業上之可利用性,即作為產業用機器之辦公機器、計測器、底盤、電氣設備之內部配件零件、家電相關機器等之電源轉接器、記錄媒體或其驅動器、感測機器、端子台、能源‧環境領域中之二次電池、燃料電池或太陽電池、太陽熱發電、地熱發電、風力發電、智慧型電錶等所使用之電氣電子零件、構成送電設備之電氣零件、電纜終端、汽車零件、尤其是太陽電池用連接器、太陽電池用接線盒、油電混合車‧電動汽車用零件。
10‧‧‧公側構件
11‧‧‧公側端子
12‧‧‧電纜
13‧‧‧公側絕緣樹脂成形體
14‧‧‧帽
15‧‧‧狹縫
20‧‧‧母側構件
21‧‧‧母側端子
22‧‧‧電纜
23‧‧‧母側絕緣樹脂成形體
24‧‧‧帽
25‧‧‧爪部
26‧‧‧開口部

Claims (16)

  1. 一種電氣零件,其係包含活電部、與接於該活電部之作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絕緣樹脂成形體者,且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B)氫化嵌段共聚物、(C)阻燃劑、及(D)氧化鈦,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0~80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9~25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1~3質量份,且包含如下長度之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上述長度係上述活電部與藉由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而與該活電部電性隔開之上述電氣零件之外表部之間沿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2. 如請求項1之電氣零件,其中上述(C)阻燃劑為磷酸系阻燃劑。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電氣零件,其中上述(B)氫化嵌段共聚物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分散成粒子狀,且該分散之(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粒子之平均粒徑為0.2~1.0μm。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用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kJ/m2)除以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23℃下之彎曲模數(GPa)所得之值(夏比衝擊強度/彎曲模數)為10以上,且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厚度1.5mm)之基於UL94垂直燃燒試驗所測得之燃燒等級為V-0。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進而包含(E)鹼土金屬之碳酸鹽及/或硫酸鹽0.01~1質量份。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5~75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10~25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10~20質量份。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7~2.0質量份。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中上述(A)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包含上述苯乙烯系樹脂20質量%以下。
  9. 一種電氣零件,其係包含活電部、與接於該活電部之作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的絕緣樹脂成形體者,且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 脂、與(B)氫化嵌段共聚物,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厚度1.5mm)之基於UL94垂直燃燒試驗所測得之燃燒等級為V-0,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30mm×30mm之試片)於依據IEC60112之耐電痕性試驗中在300V、400V、500V、600V下直至產生電痕為止之滴下量均為80滴以上,且包含如下長度之沿面距離中之至少一個為15mm以上且40mm以下,上述長度係上述活電部與藉由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而與該活電部電性隔開之上述電氣零件之外表部之間沿上述絕緣樹脂成形體之表面所形成的長度。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使用於太陽電池用連接器。
  11.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使用於太陽電池用接線盒。
  12.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電氣零件,其使用於電源轉接器。
  13. 一種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其係於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或聚苯醚系樹脂與苯乙烯系樹脂之混合樹脂、(B)氫化嵌段共聚物、及(C)阻燃劑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使(D)氧化鈦共存。
  14. 如請求項13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其中 上述(C)為磷酸系阻燃劑。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其中請求項13或14中之阻燃性為耐熱老化後(150℃、500小時後)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根據UL94垂直燃燒試驗之阻燃性之穩定化方法,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係相對於上述(A)、(B)及(C)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60~80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9~25質量份,上述(D)之含量為0.1~3質量份。
TW103123048A 2013-07-05 2014-07-03 And a method of stabilizing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a flame retardant of an insulating resin molded product TWI518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2097 2013-07-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2201A true TW201502201A (zh) 2015-01-16
TWI518135B TWI518135B (zh) 2016-01-21

Family

ID=5214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3048A TWI518135B (zh) 2013-07-05 2014-07-03 And a method of stabilizing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a flame retardant of an insulating resin molded produc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91622B2 (zh)
JP (1) JP6120965B2 (zh)
CN (1) CN105340024B (zh)
DE (1) DE112014003158B4 (zh)
TW (1) TWI518135B (zh)
WO (1) WO20150021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6362B2 (ja) * 2015-12-15 2019-10-02 旭化成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US10707531B1 (en) 2016-09-27 2020-07-07 New Dominion Enterprises Inc. All-inorganic solvents for electrolytes
DE102016221063B4 (de) 2016-10-26 2021-09-16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erät mit zumindest einem Steck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Verbindung
DE102017208650A1 (de) 2017-05-22 2018-11-22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erät mit zumindest einem Steck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Verbindung
JP6981164B2 (ja) * 2017-10-13 2021-12-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正極板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7062546B2 (ja) * 2018-07-23 2022-05-06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並びに燃焼時間のバラツキの改善方法
JP7259455B2 (ja) * 2019-03-22 2023-04-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ス、コネクタ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エンジン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CN111072313A (zh) * 2019-12-31 2020-04-28 李爱军 一种应用于电力绝缘模塑料的陶瓷化阻燃材料
MX2023005735A (es) * 2020-11-17 2023-05-25 Asahi Chemical Ind Componente para aparato de telecomunicacion.
DE102022205874A1 (de) 2022-06-09 2023-12-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auteil für ein elektrisches Gerät und elektrischer Schalter mit solch einem Baute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95A (en) 1862-06-24 Improvement in machines for upsetting tires
US5216089A (en) 1986-08-28 1993-06-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s having improved processability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US5214109A (en) 1986-08-28 1993-05-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s having improved processability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EP0257486A1 (en) 1986-08-28 1988-03-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s having improved processability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JP2523322B2 (ja) 1987-06-01 1996-08-07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テル共重合体
WO1990008794A1 (en) 1989-01-27 1990-08-09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abilized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FR2815038B1 (fr) 2000-10-09 2003-01-17 Cit Alcatel Composition de vernis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la composition , fil de bobinage revetu et bobine resultante
JP4474134B2 (ja) * 2003-08-26 2010-06-02 日本ユニカー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碍子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ポリマー碍子
JP2006143761A (ja) * 2004-11-16 2006-06-08 Nippon Unicar Co Ltd ポリマー碍子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ポリマー碍子
JP5006554B2 (ja) 2005-02-23 2012-08-22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JP2010189517A (ja) * 2009-02-17 2010-09-02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の成形体
JP5197463B2 (ja) * 2009-03-27 2013-05-15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WO2011090023A1 (ja) * 2010-01-20 2011-07-28 東レ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封止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818903B1 (ko) 2010-09-16 2018-01-16 미쓰비시 엔지니어링-플라스틱스 코포레이션 폴리페닐렌에테르계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품
JP5706667B2 (ja) 2010-11-08 2015-04-2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太陽光発電用構造部材
JP5875225B2 (ja) 2010-12-22 2016-03-0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CN103348494B (zh) * 2011-02-14 2016-09-07 旭化成株式会社 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JP5905877B2 (ja) * 2011-05-20 2016-04-20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難燃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バックシート
JP2013040288A (ja) 2011-08-17 2013-02-28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耐薬品性と低温衝撃に優れた熱可塑性樹脂からなる成形体
CN103044894B (zh) * 2011-10-14 2016-05-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5840482B2 (ja) * 2011-12-26 2016-01-06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絶縁樹脂成形体
JP2013182805A (ja) * 2012-03-02 2013-09-12 Hitachi Cable Ltd 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KR101417274B1 (ko) 2012-05-23 2014-07-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연마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4003158T5 (de) 2016-03-31
CN105340024A (zh) 2016-02-17
WO2015002145A1 (ja) 2015-01-08
US9991622B2 (en) 2018-06-05
DE112014003158B4 (de) 2022-12-15
US20160372853A1 (en) 2016-12-22
JP6120965B2 (ja) 2017-04-26
JPWO2015002145A1 (ja) 2017-02-23
TWI518135B (zh) 2016-01-21
CN105340024B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8135B (zh) And a method of stabilizing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a flame retardant of an insulating resin molded product
TWI617618B (zh) Flame-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JP6392940B2 (ja)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JP5840482B2 (ja) 絶縁樹脂成形体
US8367755B2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and sheet comprising the composition
WO2010047122A1 (ja)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JP7097167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JP6586362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JP2016520702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組成物および物品
JP2013040288A (ja) 耐薬品性と低温衝撃に優れた熱可塑性樹脂からなる成形体
JP5558146B2 (ja) 樹脂組成物
JP2016110796A (ja) 供受給電部品
JP2015127357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JP5794863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15218285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を含む成形体
JPWO2019026689A1 (ja) 樹脂組成物、成形品および電線
JP2017014321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及び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コネクタ
JP2021188017A (ja) 樹脂組成物
WO2022210593A1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