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2740A -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2740A
TW201342740A TW101150752A TW101150752A TW201342740A TW 201342740 A TW201342740 A TW 201342740A TW 101150752 A TW101150752 A TW 101150752A TW 101150752 A TW101150752 A TW 101150752A TW 201342740 A TW201342740 A TW 2013427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astic beam
bent
switch
fix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0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3127B (zh
Inventor
Takeshi Hirakawa
Yoichi Hashimoto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42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2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3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31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42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comprising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g. filters or switches
    • H01R24/4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comprising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g. filters or switches comprising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01R13/7033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making use of elastic extensions of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能以簡易之構成,避免大型化同時防止接點之塑性變形,並且可良好地防止因塵埃導致之電連接不良之產生。其係成為如下之構成者:於在絕緣殼體11內懸臂狀地延伸之一方之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以於與固定基部12b之連結部分即根本部分成為彎曲形狀之方式,彎折形成使該彈性梁狀構件12a之跨距長實質地擴大之彎折狀延伸部12a1,並且於包含該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至少一部分之區域形成貫通孔12a3,且提高接點12之彈性同時確保可撓性而防止接點12之永久變形,另一方面,使侵入至機內之內部之塵埃通過貫通孔12a3落下,藉此良好地確保電導通性。

Description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有藉由嵌合對象連接器而成為分離狀態之一對接點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一般而言,於如行動電話等之電子機器或電機器中使用有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該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例如,係被使用作為用以檢查設置於機器內之高頻電路等各種電子電路之狀態或性能的小型電路檢查開關等,但於下述之專利文獻1及2等所揭示之電路檢查開關,係由以切斷機器本體之電子電路之方式構裝於電路基板上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所構成者,並成為如下之構成:通過設置於該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之對象插入孔,將檢查用插頭連接器之探針(檢查針)作為對象連接器,從上方側插入內部。
於如此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中,係成為如下之構成:於絕緣殼體之外側,安裝有接地連接用之導電性外殼,且從該導電性外殼一體地突出之複數個基板連接部,藉由熔接於省略圖示之配線基板上之導電路而進行構裝並使用。此時之於該絕緣殼體之內部,安裝有由信號傳輸用之可動接點與固定接點所構成之接點對,該等一對可動接點及固定接點,分別連接於設置在機器本體之電子電路(省略圖示)之一側及另一側。
而且,從上方側插入之檢查用插頭連接器之探針(檢查針)之前端部分,以推開在大致水平面內進行擺動之該可動接點之自由端部分 之方式,對該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進行壓接,藉此,可動接點進行擺動並與固定接點分離,而切斷原來之電子電路。此外,與此同時地,可動接點1與探針之下端部分接觸,藉此,於機器本體之其他之電子電路中探針成為導通狀態,通過該探針而將來自電子電路之電信號擷取至外部,藉此,例如可執行適當之檢查。
然而,於如此之習知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中,於插入檢查 用插頭連接器之探針(檢查針)時,尤其於反覆插入之情形,恐有於接點產生塑性(永久)變形,且存在有於電連接性中產生問題之情況。為了防止如此之塑性變形,亦考量有使接點之跨距延長而提高彈性之手段,但僅以延長接點之方式將導致連接器整體之大型化,而成為違背近年來之小型化或低背化之要求。此外,亦存在如下問題:存在於使用環境中之微小灰塵或絕緣物等之塵埃,通過檢查用插頭連接器之探針(檢查針)之插入孔侵入至內部,而恐有產生電連接不良之情況。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9-24590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359039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以簡易之構成,避免大型化同時良好地防止接點之塑性變形,並且可良好地防止因侵入至內部之塵埃導致之電連接不良之產生的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於本發明中,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係以如下方式構成者:於絕緣殼體中以相互對向之方式安裝之一對接點之端部彼此配置成接觸,且藉由通過設置於上述絕緣殼體之插入孔而插入之對象連接器之抵接按壓力,上述一對接點之中之一方之接點於上述抵接按壓方向移動,並從另一接點分離;在上述一方之接點具有卡止於上述絕緣殼體 之固定基部、及從該固定基部形成懸臂狀而一體地延伸之彈性樑狀構件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中,採用如下之構成:於上述一方之接點之彈性梁狀構件中,彎折形成有從該彈性梁狀構件之根本部分即與上述固定基部之連結部分形成彎曲形狀而延伸之彎折狀延伸部,並且於該彈性梁狀構件中,於包含上述彎折狀延伸部之至少一部分之區域形成有貫通孔。
根據具有如此之構成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該彈性梁狀構件 之路徑僅以設置於彈性梁狀構件之彎折狀延伸部之彎曲形狀相應地延伸而實質地擴大跨距長,且充分地確保接點之彈性而防止接點之塑性變形之產生。此外,由於在彈性梁狀構件之彈性位移之根本部分設置有彎折狀延伸部,因此,欲於彈性梁狀構件之根本部分產生之彈性位移之應力集中,成為沿著彎折狀延伸部擴散,且接點整體之應力分佈以更均勻化之方式改善。
此時,於彎折狀延伸部之至少一部分形成有貫通孔,因此, 更佳地進行應力集中之擴散,藉此亦防止接點之塑性變形之產生,並且從機外侵入至內部之塵埃通過貫通孔落下,而良好地確保電導通性。
此外,於本發明中,較佳為:上述接點,以收容於形成在上 述絕緣殼體之接點插入通路之內部之方式安裝,且上述彎折狀延伸部中之彎曲形狀之頂部,以相對於上述接點插入通路之內壁面接近或者接觸之方式配置。
根據由如此之構成所構成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接點插入通 路之內壁面與接點之間隙,藉由彎折狀延伸部之彎曲頂部而變窄,因此,欲通過接點插入通路而侵入之灰塵等之塵埃,於彎折狀延伸部被阻擋而良好地維持接點部之功能。
此外,於本發明中,較佳為:上述貫通孔,以成為從上述彎 折狀延伸部中之彎曲形狀之頂部沿著上述彈性梁狀構件之長邊方向延伸之長孔形狀之方式形成。
根據由如此之構成所構成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由於貫通孔 從彎折狀延伸部中之彎曲形狀之頂部延伸,因此可有效地進行上述之集中應力之擴散。
此外,於本發明中,較佳為:於上述固定基部,設置有於該 固定基部之兩側延伸之固定延設片,且該等之兩固定延設片,以往上述彈性梁狀構件之長邊方向突出之方式形成。
根據由如此之構成所構成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由固定延設 片產生之固定力施加於固定基部,藉此,彈性梁狀構件之整體更穩定地保持,且良好地維持接點部之功能。
如以上所述般,本發明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係成為如下之 構成者:於在絕緣殼體內懸臂狀地延伸之一方之接點之彈性梁狀構件,以於與固定基部之連結部分即根本部分成為彎曲形狀之方式彎折形成使該彈性梁狀構件之跨距長實質地擴大之彎折狀延伸部,並且於包含該彎折狀延伸部之至少一部分之區域形成貫通孔,提高了接點之彈性同時確保可撓性而防止接點之永久變形,另一方面,使從機外侵入至內部之塵埃通過貫通孔落下,藉此良好地確保電導通性,因此,可以簡易之構成,避免大型化同時良好地防止接點之塑性變形,並且可良好地防止因塵埃導致之電連接不良之產生,且可便宜地且大幅度地提高附開關同軸連接器之可靠性。
10‧‧‧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11‧‧‧絕緣殼體
11a‧‧‧基座框體部
11b‧‧‧插入導引部
11c‧‧‧探針插入孔(對象插入孔)
11d‧‧‧傾斜導引面
11e‧‧‧接點插入通路
12‧‧‧第1接點
12a‧‧‧彈性梁狀構件
12a1‧‧‧彎折狀延伸部
12a2‧‧‧直線狀延伸部
12a3‧‧‧貫通孔
12b‧‧‧固定基部
12c‧‧‧固定延設片
12d‧‧‧缺口部
12e‧‧‧基板連接部
13‧‧‧第2接點
13a‧‧‧固定梁狀構件
13b‧‧‧固定基部
13c‧‧‧固定延設片
13d‧‧‧缺口部
13e‧‧‧基板連接部
13f‧‧‧接點部
14‧‧‧導電性外殼
14a‧‧‧上面基板
14b‧‧‧接地端子部
14c‧‧‧固定卡止槽
14d‧‧‧基板連接部
14f‧‧‧熔接片
20‧‧‧檢查用插頭連接器(對象連接器)
20a‧‧‧探針
20b‧‧‧卡合突部
P1‧‧‧前方側缺口部之槽端
P2‧‧‧後方側缺口部之槽端
P3‧‧‧彎折狀延伸部之頂點
L‧‧‧固定基板之實心厚度區域
圖1:係從前視上方側觀察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構成電路檢查開關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之整體構造時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係從前視下方側觀察圖1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之整體構造時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係圖1及圖2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 器之俯視說明圖。
圖4:係圖1至圖3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之前視說明圖。
圖5:係圖1至圖4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之仰視說明圖。
圖6:係圖1至圖5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之後視說明圖。
圖7:係圖1至圖6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之側視說明圖。
圖8:係沿圖4中之VIII-VIII線之縱剖面說明圖。
圖9:係從前視上方側觀察用於圖1至圖8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之雙方之接點彼此之配置關係時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0:係從前視下方側觀察圖9所示之接點彼此之配置關係時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1:係從後方側之上方觀察用於圖1至圖8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之一方之接點時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2:係從後方側之下方觀察圖11所示之一方之接點時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3:係圖11及圖12所示之一方之接點之俯視說明圖。
圖14:係圖11及圖12所示之一方之接點之側視說明圖。
圖15:係圖11及圖12所示之一方之接點之仰視說明圖。
圖16:係圖11及圖12所示之一方之接點之從前方側之說明圖。
圖17:係圖11及圖12所示之一方之接點之從後方側之說明圖。
圖18:係從前方側之上方觀察用於圖1至圖8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 形態之附開關同軸連接器之另一方接點時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9:係從前方側之下方觀察圖18所示之另一方接點時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0:係圖18及圖19所示之另一方接點之俯視說明圖。
圖21:係圖18及圖19所示之另一方接點之側視說明圖。
圖22:係圖18及圖19所示之另一方接點之仰視說明圖。
圖23:係圖18及圖19所示之另一方接點之從後方側之說明圖。
圖24:係圖18及圖19所示之另一方接點之從前方側之說明圖。
圖25:係相當於圖8之位置之剖面,並表示將對象連接器(檢查用插頭連接器)插入之前一刻之狀態之縱剖面說明圖。
圖26:係表示從圖25之狀態將對象連接器(檢查用插頭連接器)往下方插入並抵接於第1接點之狀態之縱剖面說明圖。
圖27:係表示從圖26之狀態完成對象連接器(檢查用插頭連接器)之往下方插入之狀態之縱剖面說明圖。
以下,依據圖式對採用本發明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作為電路檢查開關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
[關於電路檢查開關之整體構造]首先,圖1~圖8所示之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10,係構裝於省略圖示之配線基板上者,並成為如下之構成:對該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10,從上方側嵌合作為對象連接器之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參照圖25~圖27),或者朝向上方側拔出。亦即,將配置於該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10之上方側之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一邊由作業者之手握持,一邊朝向下方側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10以適當之力壓入,藉此,成為兩連接器彼此嵌合之裝附狀態。此外,若從該兩連接器之裝附狀態握持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並以適當之力往上方 側提起,則該檢查用插頭連接器從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10往上方脫離而進行拔出。另外,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並不限於由作業者之手插拔,亦可藉由機械而自動地插拔。以下,將該檢查用插頭連接器之插入方向及拔出方向分別設為「下方向」及「上方向」。
構成如此之電路檢查開關之組裝體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10,例如藉由熔接於設置在行動電話等電子機器之電子電路基板(省略圖示)上而進行構裝並使用,且例如以分斷或連接機器本體側及天線側之方式配置設置於該電子機器之電子電路。
[關於絕緣殼體]如圖25~圖27所示,構成上述附開關之同 軸連接器10之本體部之絕緣殼體11,係使用塑膠等樹脂材料例如經模具成形者,並一體地具有由平面大致矩形狀之板狀構件構成之基座框體部11a、及配置於該基座框體部11a之上面中央部分之插入導引部11b。
插入導引部11b,係以從上述基座框體部11a之上側表面成 為大致圓筒狀並往上方立起之方式形成。該插入導引部11b之內周側表面,以成為大致研鉢狀之方式形成,且形成有從形成於該插入導引部11b之上端緣部分之圓環狀外緣部,朝向作為對象插入孔而設置於中心部分之探針插入孔11c之上面側開口部往斜下方延伸之傾斜導引面11d。該傾斜導引面11d,係具有將設置於上述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朝向探針插入孔11c引導之功能者,即使是未將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配置於探針插入孔11c之正上方之情形,亦成為若探針之前端部抵接於傾斜導引面11d之傾斜面上,則探針20a之前端部以沿著傾斜導引面11d往下方滑落之方式移動,並順利地被引導至探針插入孔11c。
作為對象插入孔而設置之探針插入孔11c,如上述般從插入 導引部11b之上端開口部沿著基座框體部11a之中心軸往下方延伸,且以相對於以貫通絕緣殼體11之正面與背面之間之方式設置之接點插入通路11e 從上方側開口之方式設置。該探針插入孔11c,以位於下述之一方之接點12之頂上之方式配置,並以成為具有能夠插入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之內徑之大小之平面大致圓形狀之方式形成。此外,於該探針插入孔11c之上面側開口部之周圍,上述插入導引部11b以成為大致同心狀之方式配置。
[關於接點]另一方面,亦如圖9~圖24所示般,信號傳輸 用第1接點(一方之接點)12、及第2接點(另一方接點)13,於相對於上述檢查用插頭連接器(對象連接器)20之插入、拔出之方向(上下方向)大致正交之水平方向,以相互對向之方式插入並安裝於設置在絕緣殼體11之基座框體部11a之接點插入通路11e之內部。以下,將該等之第1接點12及第2接點13彼此對向之方向簡稱為「接點對向方向」,此外,於各接點12、13之各者中,將朝向對象側之方向設為「前方」,將其相反方向設為「後方」。
該等之第1接點12及第2接點13,係構成所謂的接點對者, 並從絕緣殼體11之正面、背面之兩端面側以相對面之方式插入接點插入通路11e之內部,且該等之兩接點12、13彼此以成為相互彈性接觸之狀態之方式安裝於絕緣殼體11。此時之兩接點12、13彼此之接觸狀態,如下述般,藉由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嵌合而解除並成為分離狀態。
此處,上述第1接點12,雖具有具有可撓性之彈性梁狀構 件12a,但第2接點13具有成為固定狀態之固定梁狀構件13a。該等之彈性梁狀構件12a及固定梁狀構件13a,如下述般,於絕緣殼體11,從保持成大致固定狀態之固定基板12b、13b,朝向接點對向方向即前方懸臂狀地延伸。針對該等之彈性梁狀構件12a及固定梁狀構件13a之具體之構造,將於下段中詳細地進行說明。
[關於固定基板]固定基板12b、13b,由大致水平地延伸之 板狀構件形成,且作為相對於絕緣殼體11之固定部之固定延設片12c、13c,從該固定基板12b、13b之兩側緣部,亦即與接點對向方向正交之板寬方向之兩端部,朝向兩側外方大致水平地延伸。該等之固定延設片12c、13c,於固定基板12b、13b之兩側外方,以沿著下述之彈性梁狀構件12a及固定梁狀構件13a於前後方向大致水平地突出之方式形成,且對在絕緣殼體11之壁面以成為槽狀之方式凹設之固定槽部壓入。而且,藉由該等之固定延設片12c、13c之對絕緣殼體11之卡合力進行第1接點12及第2接點13之整體之保持。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保持固定基部12b、13b之固定延 設片12c、13c,於固定基部12b、13b之兩側以往彈性梁狀構件12a及固定梁狀構件13a之長邊方向突出之方式形成,因此,藉由該固定延設片12c、13c之固定力而牢固地支持固定基部12b、13b,藉此,提高對彈性梁狀構件12a及固定梁狀構件13a之下述之彈性位移及保持性之支持力,且更穩定地保持彈性梁狀構件12a及固定梁狀構件13a之整體,而良好地維持接點部之功能。
此外,於各固定延設片12c、13c與固定基板12b、13b連結 之兩構件彼此之連結邊界部分,分別形成有沿接點對向方向延伸之缺口部12d、13d。該等之缺口部12d、13d,以構成形成平面大致U字形狀之寬度較小之槽形狀之方式形成,彈性梁狀構件12a側之缺口部12d,係以將該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根本部分從前方側及後方側朝向後方側及前方側以既定之長度切入之方式形成。此外,固定梁狀構件13a側之缺口部13d,係以將該彈性梁狀構件13a之後方側之根本部分從後方側朝向前方側以既定之長度切入之方式形成。
其中,設置於彈性梁狀構件12a之前方側之缺口部12d,決 定成為懸臂狀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根本位置。亦即,該彈性梁狀構件12a, 以設置於前方側之缺口部12d之內側(後端側)槽端P1為起點,並從固定基板12b朝向前方側以成為懸臂狀之方式一體地延伸,且前方側之缺口部12d之槽端P1、與後方側之缺口部12d之槽端P2之間部分L,成為固定基板12b之前後方向中之實心厚度區域。構成該固定基板12b之實心厚度區域中之前後方向之尺寸L,係以具備能夠抵抗上述檢查用插頭連接器(對象連接器)20之按壓力並良好地保持第1接點12之整體之剛性之方式決定。
進一步地,於各固定基板12b、13b中,與彈性梁狀構件12a 及固定梁狀構件13a突出之端緣部為相反之相反側之端緣部分,亦即第1接點12之固定基板12b及第2接點13之固定基板13b中之後端緣部分之各者,彎折形成為下方大致直角,且基板連接部12e、13e從該大致直角下方彎折部分之下端部分,朝向連接器對向方向即前方側大致水平地延伸。而且,藉由將該等之基板連接部12e、13e之下面熔接於設置在上述配線基板上之信號傳輸用之導電路而進行構裝。
[關於彈性梁狀構件及固定梁狀構件]另一方面,上述第1 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及第2接點13之固定梁狀構件13a,由以相互接近之方式突出之懸臂狀之帶狀彈簧構件形成。其中之第2接點13之固定梁狀構件13a,成為從上述固定基板13b之前端緣部,朝向對象側之第1接點12直接地延伸之構成。與此相對,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成為如下之構成:彎折狀延伸部12a1從固定基板12b之前端緣部一體地延伸,並且傾斜狀延伸部12a2從該彎折狀延伸部12a1朝向前方側,也就是對象側之第2接點13側一體地延伸。
此處,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之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 構件12a,成為以前方側之缺口部12d中之內側(後端側)槽端P1為起點,於對象側之第2接點13側懸臂狀地延伸之構成;且由該懸臂狀構件所構成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根本部分中之延伸起點即槽端P1之位置,如上述般 以固定基板12b具有充分之剛性之方式決定,但相對於該槽端P1之位置,彈性梁狀構件12a以具有具備充分之彈性之程度之跨距長之方式構成。
亦即,從前方側缺口部12d之槽端P1懸臂狀地延伸之彈性 梁狀構件12a,以如下之方式構成:從前方側之缺口部12d之槽端P1至該彈性梁狀構件12a之前端部為止之懸臂之跨距長,藉由設置有上述彎折狀延伸部12a1而實質地擴大。更具體地說明,係成為如下之構成:於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中,於與上述固定基板12b之前端部之連結部分,也就是以缺口部12d之內側(後端側)槽端P1為起點懸臂狀地延伸之根本部分,設置有彎折狀延伸部12a1,並且於該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前方側一體地連設之直線狀延伸部12a2,朝向對象側之第2接點13側往上方傾斜同時直線狀地延伸。
其中之彎折狀延伸部12a1,以成為側面大致圓弧狀之方式 彎折形成,且於從固定基板12b之前端部以往斜上方成為彎曲形狀之方式往前方側延伸之後,到達該彎曲形狀之頂點P3,接著再次以往斜下方成為連續之彎曲形狀之方式延伸,且該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前端部,與直線狀延伸部12a2一體地連接。如此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整體,成為如下之構成:具有以與固定基板12b之連結部分即彎折狀延伸部12a1為根本部分,更具體地係以懸臂之起點即缺口部12d之內側(後端側)槽端P1或者其附近為支點之彈性之可撓性,且能夠於以該支點為中心之上下方向擺動。
此外,此時之第1接點12,如上所述般,以收容於形成在 絕緣殼體11之接點插入通路11e之內部之方式安裝,但上述之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彎曲形狀之頂點P3,以相對於接點插入通路11e之內壁面接近或者接觸之方式配置。如此,若接點插入通路11e之內壁面與第1接點12之間隙,藉由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彎曲形狀之頂點P3而變窄,則使得欲通過接點插入通路11e而從外部侵入之灰塵等之塵埃於彎折狀延伸部12a1被阻 擋,其結果為,能夠良好地維持下述之接點部之功能。
此外,構成彈性梁狀構件12a之前端側部分之直線狀延伸部 12a2,如上述般,從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延伸端朝向前方側上方大致直線狀地、傾斜地延伸,但於該直線狀延伸部12a2之延伸側之前端部分設置有接點部。設置於該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接點部,相對於設置於下述之第2接點13之固定梁狀構件13a之接點部從下方側接觸,該等之兩接點部,藉由彈性梁狀構件12a之彈性彈壓力而進行彈性之接觸、分離。
如此之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以於上述之探針插 入孔11c之正下方位置延伸之方式配置,且成為該探針插入孔11c之下端開口部從上方側面向彈性梁狀構件12a之中途部分之位置關係。而且,尤其是如圖25所示般,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配置於上方側,一旦該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通過探針插入孔11c插入連接器內部,則如圖26所示,從探針插入孔11c往下方突出之探針20a,從上方側抵接於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之中途部分。進一步地,如圖27所示,一旦將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往下方壓下,則設置於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接點部,藉由探針20a之按壓力而從設置於第2接點13之彈性梁狀構件13a之接點部往下方分離。
此時,於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之中途位置,亦 即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抵接之位置,以成為狹縫狀之方式形成有該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從上方側進行接觸之貫通孔12a3。該貫通孔12a3,由沿著彈性梁狀構件12a之長邊方向細長狀地延伸之長孔形成,且以從上述探針插入孔11c之正下方位置往前後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
若以如此方式於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設置有貫 通孔12a3,則於未嵌合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時,通過處於開放狀態下之探針插入孔(對象插入孔)11c而進入內部之灰塵等之塵埃,尤其是沿著彈性 梁狀構件12a之傾斜面被往下方引導,藉由通過貫通孔12a3往下方落下而排出。其結果為,不會於第1接點12或第2接點13之上蓄積塵埃,且減少第1接點12與第2接點13之電導通性因塵埃而被妨礙之情況。
此外,於上述貫通孔12a3之開口緣部,設置有與檢查用插 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接觸之傾斜面,該貫通孔12a3之開口緣部,相對於形成在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之前端側部分之彎曲面於大致切線方向進行接觸,且從該貫通孔12a3之對角線方向之兩側與探針20a多點抵接。
此時,設置於本實施形態中之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 12a之貫通孔12a3,從上述探針插入孔(對象插入孔)11c之正下位置往後方側延伸,並延伸至包含上述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至少一部分之區域。更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中之貫通孔12a3之後端側(圖8之左端側)部分,延伸至到達直線狀延伸部12a2所具有之彎曲形狀之頂點P3為止。如此設置於本實施形態中之第1接點12之貫通孔12a3,以成為從彎折狀延伸部12a1中之頂部P3沿著彈性梁狀構件12a之長邊方向延伸之長孔形狀之方式形成。
相對於具有如此之構成之第1接點12,第2接點13之固定 梁狀構件13a,成為從固定基板13b之前端緣部朝向對象側之第1接點12直接地延伸之構成,因此成為具有剛性之構件。亦即,該第2接點13之固定梁狀構件13a,尤其是如圖18~圖24所示,從固定基板13b之前端緣部往朝向對象側之第1接點12之連接器對向方向之前方側大致水平地延伸,但該固定梁狀構件13a之整體,藉由寬度較寬廣且短長地形成而成為不擺動之構成。
於該第2接點13中之固定梁狀構件13a之前端部分,設置 有朝向下方突出之接點部13f,該第2接點13之接點部13f,如上所述,成為相對於設置在第1接點12之固定梁狀構件12a之接點部從上方側進行接 觸之配置關係。該等之兩接點部,藉由彈性梁狀部材12a之彈性彈壓力而進行彈性接觸,且成為如下之構成:構成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接點部,相對於構成第2接點13之固定梁狀構件13a之接點部13f,以從下方側提起之方式進行接觸。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 件12a設置有彎折狀延伸部12a1,因此彈性梁狀構件12a之路徑僅以與該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彎曲形狀相應地延伸而實質地擴大跨距長,藉此,充分地確保第1接點12之彈性,且防止第1接點12之塑性變形之產生。其結果為,即使於進行連接器之小型化、低背化之情形,亦防止兩接點12、13之永久變形。
此外,彎折狀延伸部12a1,設置於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根本 部分,因此,使得欲於該彈性梁狀構件12a之根本部分產生之應力集中,朝向彎折狀延伸部12a1擴散,而將第1接點12之應力分佈往更均勻之方向改善。尤其是,於對象連接器即檢查用連接器20之探針20a與第1接點12之彈性梁狀構件12a接觸時之應力,在未集中於第1接點12之固定延設片12c之一部分之情況下分散,因此良好地防止第1接點12之塑性變形。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以到達至彎折狀延伸部12a1之至 少一部分之方式形成有貫通孔12a3,因此,應力集中之擴散以沿著貫通孔12a3之方式而良好地進行,且藉此亦確實地防止第1接點12之塑性變形之產生。
另一方面,從機外侵入至內部之塵埃,通過貫通孔12a3而往下方落下,因此,能夠良好地確保電導通性。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於第1及第2接點12、13之雙方之固定延設片12c、13c,在於大致水平方向延伸之狀態下固定於絕緣殼體11,因此提高設置於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探針20a之插入方向中之 第1及第2接點12、13之支持性,且提高電接觸部中之位置精度,改善兩接點12、13之擺動穩定性,並且相對於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及兩接點12、13彼此之按壓力,防止第1及第2接點12、13之位置偏移。
[關於導電性外殼]另一方面,於上述絕緣殼體11之上面側 表面,由薄板狀之導電性構件所構成之導電性外殼14以從上方側覆蓋之方式裝附。雖該導電性外殼14以從絕緣殼體11之上面側覆蓋插入導引部11b之外周面之一部分之方式裝附,但該導電性外殼14覆蓋絕緣殼體11之上面側表面之上面基板14a以成為俯視大致矩形狀之方式形成。
於該導電性外殼14中之成為大致矩形狀之上面基板14a之 中央部分,以成為大致中空圓筒狀之方式一體地設置有從外側覆蓋上述絕緣殼體11之插入導引部11b之接地端子部14b。於該接地端子部14b之外周表面,凹設有成為圓環狀之固定卡止槽14c,且對該固定卡止槽14c,嵌入設置於上述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導電性外殼之卡止突部20b,藉此成為維持於在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10以適當之嵌合力連結有檢查用插頭連接器20之狀態。
此外,於上述導電性外殼14之上面基板14a中之大致矩形狀之四角部分,分別連設有以朝向下方垂下之方式延伸之基板連接部14d。該等之各基板連接部14d,從上述之上面基板14a之端緣朝向下方,以向外側稍微擴開之方式傾斜地延伸,且具有以從上述之上面基板14a之端緣朝向連接器外側往斜下方伸出之方式延伸之錐(taper)狀之傾斜壁面,並且連設有由從該傾斜壁面之下端部朝向連接器內側大致水平地突出之水平壁面所構成之基板連接部14f。
該等4個之形成有基板連接部14d之前端部分之熔接片14f之中,於上述接點對向方向相鄰之2個之熔接片14f、14f彼此一體地連結,各基板連接部14d藉由熔接於省略圖示之配線基板上之接地用導電路而進 行接地連接,並且進行附開關同軸連接器10之整體之保持。
以上,已依據實施形態具體地說明了由本發明者所完成之發明,但本實施形態當然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者,在不脫離其要旨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置於彈性梁狀構件12a之貫通孔12a3,延伸至直線狀延伸部12a之彎曲形狀之頂點P3,但亦可考慮彈性梁狀構件12a所必要之彈性,而以延伸至直線狀延伸部12a之彎曲形狀之頂點P3之近前或者超越其之位置之方式形成。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第1接點設置有貫通孔,但亦可根據整體之配置關係而於第2接點設置貫通孔。
進一步地,本發明亦可同樣地應用於被用於如上述實施形態般之電路檢查開關以外之用途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可廣泛地應用於使用在各種電子、電機器中之各式各樣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12‧‧‧第1接點
12a‧‧‧彈性梁狀構件
12a3‧‧‧貫通孔
12c‧‧‧固定延設片
12e‧‧‧基板連接部
13‧‧‧第2接點
13a‧‧‧固定梁狀構件
13c‧‧‧固定延設片
13e‧‧‧基板連接部

Claims (4)

  1. 一種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係於絕緣殼體以相互對向之方式安裝之一對接點之端部彼此配置成接觸;藉由通過設置於該絕緣殼體之插入孔而插入之對象連接器之抵接按壓力,使該一對接點中之一方的接點於該抵接按壓方向移動,並與另一方接點分離;且該一方之接點,具有卡止於該絕緣殼體之固定基部、以及從該固定基部形成懸臂狀並一體地延伸之彈性梁狀構件;其特徵在於:於該一方之接點之彈性梁狀構件,彎折形成有從該彈性梁狀構件之根本部分即與該固定基部之連結部分形成彎曲形狀並延伸之彎折狀延伸部;並且於該彈性梁狀構件,於包含該彎折狀延伸部之至少一部分之區域形成有貫通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中,該接點安裝成收容於形成在該絕緣殼體之接點插入通路之內部;在該彎折狀延伸部中之彎曲形狀之頂部,配置成相對於該接點插入通路之內壁面接近或接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中,該貫通孔,以成為從該彎折狀延伸部之彎曲形狀之頂部沿著該彈性梁狀構件之長邊方向延伸之長孔形狀之方式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中,於該固定基部,設置有於該固定基部之兩側延伸之固定延設片;該等之兩固定延設片,形成為往該彈性梁狀構件之長邊方向突出。
TW101150752A 2012-02-23 2012-12-28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TWI5131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8022A JP5979407B2 (ja) 2012-02-23 2012-02-23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2740A true TW201342740A (zh) 2013-10-16
TWI513127B TWI513127B (zh) 2015-12-11

Family

ID=47713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0752A TWI513127B (zh) 2012-02-23 2012-12-28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86043B2 (zh)
EP (1) EP2631997A1 (zh)
JP (1) JP5979407B2 (zh)
KR (1) KR101421878B1 (zh)
CN (1) CN103296545B (zh)
TW (1) TWI5131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9303B2 (ja) * 2013-12-09 2018-02-1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同軸コネクタ
JP6274844B2 (ja) * 2013-12-09 2018-02-0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同軸コネクタ
CN103915703B (zh) * 2014-03-05 2019-09-20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微型射频连接器
KR101685603B1 (ko) * 2015-02-03 2016-12-12 몰렉스 엘엘씨 동축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방법
US9887478B2 (en) * 2015-04-21 2018-02-06 Vari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ssociates, Inc. Thermally insulating electrical contact probe
JP6399492B2 (ja) * 2015-06-02 2018-10-0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EP3402001B1 (en) * 2017-05-10 2021-02-17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urrent transformers
CN109066230A (zh) * 2018-08-22 2018-12-21 东莞市联晨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JP6780689B2 (ja) * 2018-11-21 2020-11-04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10350355A (zh) * 2019-07-12 2019-10-18 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开关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7243860B2 (ja) * 2020-07-14 2023-03-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検査用プローブ装置及びコネクタ検査方法
JP7476705B2 (ja) * 2020-07-27 2024-05-01 I-Pex株式会社 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コネクタ
CN213484020U (zh) * 2020-10-27 2021-06-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
CN113972521B (zh) * 2021-12-27 2022-03-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中心接触件、连接器及连接器中心接触件压接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2193B2 (ja) * 2000-03-31 2010-06-1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用レセプタクル
JPS5817783U (ja) * 1981-07-28 1983-02-03 エスエムケ−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付ピンジヤツク
JP3554948B2 (ja) 1996-02-29 2004-08-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同軸コネクタ
JP3551770B2 (ja) * 1998-01-13 2004-08-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同軸コネクタ
TW488116B (en) * 2000-03-31 2002-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Receptacle for coaxial plug connector
JP3711002B2 (ja) * 2000-08-31 2005-10-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2002359039A (ja) 2001-03-27 2002-12-13 Murata Mfg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通信装置
GB2390756A (en) * 2002-07-11 2004-01-14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PCB-mounted switch of a connector
JP4152242B2 (ja) * 2003-04-15 2008-09-17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US6843673B1 (en) * 2004-04-30 2005-01-18 Speed Tech Corp. Coaxial connector structure
US6939152B1 (en) * 2004-07-20 2005-09-06 Su-Lien Chen Microswitch connector
JP4424519B2 (ja) * 2007-08-09 2010-03-0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JP5147563B2 (ja) * 2008-06-24 2013-02-20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電気コネクタ
JP4945596B2 (ja) * 2009-03-31 2012-06-0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TWM366202U (en) * 2009-06-03 2009-10-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Miniature RF connector
JP5370276B2 (ja) * 2009-08-25 2013-12-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同軸コネクタ用レセプタクル
CN202076457U (zh) * 2010-12-20 2011-12-14 深圳市电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改进的高频信号连接器
JP5720408B2 (ja) * 2011-05-11 2015-05-2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5720409B2 (ja) * 2011-05-11 2015-05-2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5532041B2 (ja) * 2011-10-21 2014-06-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USD700891S1 (en) * 2012-02-17 2014-03-11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JP5497836B2 (ja) * 2012-05-11 2014-05-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75310A (ja) 2013-09-05
CN103296545B (zh) 2015-08-26
JP5979407B2 (ja) 2016-08-24
KR20130097095A (ko) 2013-09-02
US8986043B2 (en) 2015-03-24
KR101421878B1 (ko) 2014-07-22
CN103296545A (zh) 2013-09-11
US20130224992A1 (en) 2013-08-29
EP2631997A1 (en) 2013-08-28
TWI513127B (zh) 2015-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3127B (zh)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TWI483491B (zh)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CN101854013B (zh)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TWI462404B (zh)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TWI462410B (zh) 附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TWI492458B (zh) 電纜總成、連接器及半導體測試器
KR101223515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TWM463449U (zh) 電子訊號開關連接器之結構
JP2017076499A (ja)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6281418B2 (ja)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518232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078991B2 (ja)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514650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16213073A (ja)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2003203727A (ja)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2014007118A (ja)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