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1507A - 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 - Google Patents

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1507A
TW201311507A TW101126927A TW101126927A TW201311507A TW 201311507 A TW201311507 A TW 201311507A TW 101126927 A TW101126927 A TW 101126927A TW 101126927 A TW101126927 A TW 101126927A TW 201311507 A TW201311507 A TW 2013115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ub
pair
frames
rear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6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6719B (zh
Inventor
shi-wei Li
Rui Ma
Fu-Ying Huang
Yun Jiang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11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1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6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67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80Accessories, e.g. power sourc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M6/90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4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e.g. article carriers, 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儘可能降低電池重心,並實現電池容量增大的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其具備:電池(38),其對驅動車輛的行駛用馬達(34)供電;車架,其具有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24)和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該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24)在座管(18)和後輪(WR)之間收納電池(38),且其前端連接於座管(18)的上方,後端連接於後輪支承部(22),該後輪支承部(22)可旋轉地支承後輪(WR),該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其前端連接於座管(18)的下方,後端連接於後輪支承部(22);電池固定座(40),其將電池(38)固定在車架(12)上;以及驅動控制裝置(170),其根據駕駛員的要求對行駛用馬達(34)供電,該電裝品配置構造進一步具備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其具有:收納部(172),其設在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間,朝第二副車架(26)的下方鼓出,在其內部收納驅動控制裝置(170);以及蓋部(174),其用以從上方覆蓋收納部(172),且在收納部(172)的上方固定電池固定座(40)。

Description

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在電動自行車上所搭載的電裝品之電裝品配置構造。
在日本專利特開平10-230881公報中,記載一種將電池部配置在電動自行車的立管和後輪之間,並將具備有用以裝卸自如地鎖定電池部之鎖定機構的鑰匙單元設置在豎管前方的技術。
但是,在習知的技術中,電池部由於具有電池單元、在電池單元下方所設置的端子單元、以及收納電池部及端子單元的電池殼體,所以需要端子單元用的空間,因此使電池部的重心位置變高。另外,進一步為了防止與座墊的干涉,電池部由於受到高度方向的限制,所以電池容量會變小。
於是,本發明是鑒於上述習知的問題點所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儘可能降低電池的重心,實現電池容量的增大的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技術方案1的發明是一種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其具備:電池,其對驅動車輛的行駛用馬達供電;車架,其具有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和左右一對的第二副 車架,該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在座管和後輪之間收納上述電池,且其前端連接於上述座管的上方,後端連接於後輪支承部,該後輪支承部可以旋轉地支承上述後輪,該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其前端連接於上述座管的下方,後端連接於上述後輪支承部;電池固定座,其將上述電池固定在車架上;以及驅動控制裝置,其根據駕駛員的要求對上述行駛用馬達供電,該電裝品配置構造之特徵在於,其進一步具備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該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具有:收納部,其設置在左右一對的上述第二副車架間,朝上述第二副車架的下方鼓出,在其內部收納上述驅動控制裝置;以及蓋部,其用以從上方覆蓋上述收納部,且在上述收納部的上方固定上述電池固定座。
技術方案2的發明,其特徵在於,在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中,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在左右一對的上述第二副車架的前後,進一步具備前後一對的第三副車架,其懸架在左右一對的上述第二副車架間,並在前後固定上述蓋部。
技術方案3的發明,其特徵在於,在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 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中,上述電池係複數個電池模組收納在殼體中的結構,電池沿上述座管向後傾,在上述電池的殼體內的前側配置有結合上述電池模組的電力線。
技術方案4的發明,其特徵在於,在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中,在上述電池的後表面具有嵌合於電池固定座的導軌部的導引部,上述導引部的下端呈朝末端逐漸變寬的錐形。
技術方案5的發明,其特徵在於,在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中,在上述蓋部上設有與電池的連接器連接的電力線的連接端子。
根據技術方案1的發明,由於能夠將驅動控制裝置配置在較第二副車架的更下方,因此電池的重心位置下降,而使行駛穩定性提高。另外,由於亦可降低電池的位置,所以使電池的拆卸變容易,也可以增加電池的容量。
根據技術方案2的發明,由於收納驅動控制裝置的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在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的前後進一步具備第三副車架,該第三副車架懸架在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間,並在前後固定蓋部,因此能夠將蓋部牢固地固定在車架上,由於能夠以第二副車架和第三副車架支承蓋部,因此可使蓋部本身具備剛性,而可以載置重量物的電池。
根據技術方案3的發明,由於電池在殼體內具有複數個電池模組,且電池沿座管向後傾,在電池殼體內的前側配置有 結合電池模組的電力線,因此可以防止因電池模組的重力所造成電力線的斷線。另外,若在電池殼體的後側配置電力線,則雖然殼體必須是包含重力而留有裕度的空間或構造,但是藉由將電力線設置於前側,與在後側配置電力線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餘裕之寬度,從而容易確保相對於該寬度之電池的容量。
根據技術方案4的發明,由於在電池的後表面具有嵌合於電池固定座的導軌部的導引部,該導引部的下端呈朝末端逐漸變寬的錐形(推拔形),因此可將電池可滑動地固定於電池固定座的導軌部,並且可以容易地將電池安裝在電池固定座上。尤其在安裝時,藉由錐形的導引部,可不必如習知為了使重量物的電池容易裝卸而保留較大的空間,而可一邊使空間小型化一邊使裝配性提高。
根據技術方案5的發明,由於不需要額外設置用以連接電池和電線的端子台,所以可使成本降低。由於蓋部本身具有剛性,因此即使在該蓋部上直接安裝連接端子,也可以使蓋部具有在與電池的裝卸時作為端子台的功能,而不需要額外設置端子台。
從結合隨附圖式所進行以下的較佳實施方式的說明中,可使上述目的、特徵以及優點更為明確。
對於本發明的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揭示較佳之 實施方式並一邊參考隨附圖式一邊如下詳細說明。
圖1是電動自行車10的左側視圖。而且,為了容易理解發明,在沒有特別限定的情況下,以圖1所示的箭頭方向為基準,說明前後及上下的方向,並且以就坐在車體上的駕駛員所看到的方向為基準,說明左右的方向。
電動自行車10的車架12具有:頭管14,其位於車體前方;主車架16,其從該頭管14朝後方且朝下方延伸;座管18,其與主車架16的後端連接,並向上方立起;加強管20,其從主車架16朝後方延伸並與座管18連結;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24,其前端連接於座管18的上方,後端連接於後輪支承部22,該後輪支承部22可以旋轉地支承後輪(驅動輪)WR;以及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其前端連接於座管18的下方,後端連接於後輪支承部22。在後輪支承部22安裝有使電動自行車10可自己豎立的腳架28、以及保護後輪WR的車軸的左右端部的一對保護罩30。另外,在頭管14上設有對電動自行車10的前方進行照射的輔助燈32。對行人發出警報聲的輔助蜂鳴器33係內置於輔助燈32中。
行駛用馬達34是輪內(In-wheel)型的馬達,其設置於後輪WR的輪轂36內,而成為此行駛用馬達34的電源的36V、12Ah的電池38係藉由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24和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收納在座管18和後輪WR之間。詳細而言,在座管18和後輪WR之間,且在左右一對的第一副 車架24間和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間設有電池固定座40,藉由該電池固定座40電池38係固定於車架12。藉由此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24和第二副車架26,可以保護電池38。
另外,在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24固定電池固定座40,並且設有用於鎖定從車架12拆卸電池38的電池鎖定裝置42。電池鎖定裝置42亦可作為藉由鑰匙260(參考圖16~圖18)的操作來切換電動自行車10的電源的接通、斷開的複合開關(combination switch)而發揮功能。在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設有收納藉由根據駕駛員的要求供給電力來對行駛用馬達34進行驅動控制的電裝品即驅動控制裝置170(參考圖9)的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電池固定座40係設置於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的上表面。驅動控制裝置170具備驅動行駛用馬達34的PDU(power drive unit;動力驅動單元)、具有控制該PDU等的CPU(center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及記憶體等的電腦、以及記錄媒體(圖示省略)。上述PDU將電池38的電力轉換為三相的交流電並供給至行駛用馬達34,藉此驅動行駛用馬達34。上述電腦按照在該記錄媒體所記錄的既定的程式執行既定的控制。收納部罩45是保護驅動控制裝置170的罩體。
在座管(seat pipe)18上可調整座椅50的上下位置地安裝有座椅部46的座桿(seat post)48。在轉向軸52的上部設有 車把54,藉由頭管14可旋轉自如地保持轉向軸52的大致中間部。前輪(轉向輪)WF係設置於車體前方,由從轉向軸52的下端側延伸的左右一對的前叉56可以旋轉地軸支。
車架12在其中間附近,可以旋轉地軸支朝左右方向延伸的曲柄軸58,在曲柄軸58的兩側連接具有腳踏板60的曲柄62,並且在曲柄軸58的右側連接有前鏈輪64。藉由駕駛員踩踏腳踏板60對曲柄軸58賦予動力,而使前鏈輪64旋轉,該前鏈輪64的旋轉係經由鏈條66,並經由設於後輪WR的後鏈輪68傳遞至後輪WR,而使後輪WR旋轉。前鏈輪64及鏈條66可受到外罩70的保護。
在左右一對的前叉56設有用以停止前輪WF旋轉的前輪用懸臂煞車72,在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上設有用以停止後輪WR旋轉的後輪用懸臂煞車74。前輪用懸臂煞車72及後輪用懸臂煞車74是用以對電動自行車10進行制動的煞車裝置。
在車把54上設有左右一對的握把76、以及左右一對的煞車桿(煞車指示手段)78,藉由操作右側的煞車桿78使前輪用懸臂煞車72動作,藉由操作左側的煞車桿78使後輪用懸臂煞車74動作。
圖2是表示車把54的右側握把(以下,稱為右握把)76的細部圖。而且,在圖2中,省略煞車桿78的圖示。在右握把76上設有要求對行駛用馬達34的驅動力的可旋轉的節流 閥握把80、檢測節流閥握把80的旋轉角度(位置)的節流閥位置感測器(旋轉角度檢測手段)82、以及檢測是否已操作右側的煞車桿78的煞車感測器(煞車操作檢測手段)83。驅動控制裝置170根據節流閥位置感測器82所檢測出的節流閥握把80的旋轉角度對行駛用馬達34進行驅動控制。詳細而言,驅動控制裝置170係以節流閥握把80的旋轉角度越大,電動自行車10的行駛速度越快之方式對行駛用馬達34供電,從而對行駛用馬達34進行驅動控制。
另外,在右握把76的左側設有表示電池38的剩餘量的顯示部84。顯示部84具有顯示電池38的剩餘量的複數個發光區域86a、86b、86c、86d、86e,該發光區域86a、86b、86c、86d、86e,是藉由未圖示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等的發光元件發光而發光。驅動控制裝置170藉由控制上述發光元件的發光,使顯示部84可以顯示電池38的剩餘量。例如,在電池38的剩餘量為大於87.5%且在100%以下的情形時使發光區域86a、86b、86c、86d發光,在電池38的剩餘量為大於62.5%且在87.5%以下的情形時使發光區域86a、86b、86c發光,在電池38的剩餘量為大於37.5%且在62.5%以下的情形時使發光區域86a、86b發光,在電池38的剩餘量為大於12.5%且在37.5%以下的情形時使發光區域86a發光。另外,在電池38的剩餘量為12.5%以下的情形時使發光區域86e發光。
圖3是表示車把54的左側握把(以下,稱為左握把)76的細部圖。而且,在圖3中,省略煞車桿78的圖示。在左握把76上設有指示輔助燈32的點燈的點燈開關88、指示藉由輔助蜂鳴器33進行警報聲的播放的警報聲開關90、以及對是否已操作左側的煞車桿78進行檢測的煞車感測器(煞車操作檢測手段)92。驅動控制裝置170若操作點燈開關88,就會使輔助燈32點燈,若操作警報聲開關90,就會從輔助蜂鳴器33播放警報聲。
如圖1所示,連接於右側的煞車桿78的金屬線100係以沿頭管14的方式配線而連接於前輪用懸臂煞車72。另外,連接於左側的煞車桿78的金屬線102和具有連接於節流閥位置或測器82、顯示部84、煞車感測器83、煞車感測器92、點燈開關88及警報聲開關90的複數個電線的電纜104係沿著頭管14延伸,並通過在主車架16的前端側及下側面設置的護孔環(grommet)106朝主車架16內延伸。另外,具有連接於輔助燈32及輔助蜂鳴器33的電線的電纜108也通過護孔環106朝主車架16內延伸。金屬線102、以及電纜104、108通過主車架16內從在主車架16的後端側及下側面設置的護孔環110朝外部延伸,並導引到收納部罩45內。導引到收納部罩45內的電纜104、108係導引到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內,與驅動控制裝置170相連接。另外,導引到收納部罩45內的金屬線102係以沿著驅動控制裝置170的下 方左側面的方式配線,其後,連接於後輪用懸臂煞車74。如此,由於金屬線102、電纜104、108通過主車架16內,因此可以保護金屬線102、電纜104、108。另外,連接於電池鎖定裝置42的電線111朝下方延伸而被導引到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內,並連接於驅動控制裝置170。
圖4是表示在車架12上所安裝電池38的內部構造的概略圖。如圖4所示,電池38是將三個電池模組112收納在殼體114中的結構。電池模組112是12V、12Ah,三個電池模組112係串聯地連接。將各電池模組112相連接的電力線116在將電池38安裝在車架12上時,以位於較電池模組112更靠前方側的位置上之方式配線。在將電池38安裝到車架12上時,由於電池38沿著座管18傾向後方,因此電池模組112的重力朝斜後下方施加。藉此,電力線116不會因電池模組112的重力而加重,可以防止因電池模組112的重力所造成電力線116的斷線。另外,若將電力線116配置在電池38的殼體114的後側,則雖然殼體114必須是包含重力而留有裕度的空間或構造,但是藉由將電力線116設置於前側,與在後側配置電力線116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餘裕之寬度,從而容易確保相對於該寬度之電池38的容量。電力線116係連接於設置在電池38下部的連接器118。
圖5是表示座椅部46的細部圖。座椅部46具有座椅主48、座椅50、以及將座椅50可相對於座桿48轉動地固定 的座椅支承部120。座椅支承部120能夠以軸122為中心折疊。詳細而言,座椅支承部120具有緊固於座桿48的第一緊固構件124、以及緊固於座椅50的第二緊固構件126,第一緊固構件124和第二緊固構件126能夠以軸122為中心轉動。在第二緊固構件126上,當第一緊固構件124和第二緊固構件126重合時(折疊座椅支承部120時)可以軸130為中心地轉動的方式設有用以將第二緊固構件126安裝在第一緊固構件124上的安裝構件128。安裝構件128具有座椅槓桿132和卡合部134,藉由將卡合部134卡掛於設置在第一緊固構件124的卡合棒136,使卡合部134和卡合棒136卡合,從而能夠將第二緊固構件126重合安裝於第一緊固構件124。在折疊座椅支承部120時,如圖1所示,為駕駛員可以就坐在座椅50上的狀態。在圖1所示的狀態下,若駕駛員使座椅槓桿132朝箭頭A方向移動,則由於卡合部134也會朝箭頭A方向移動,因此可解除卡合部134對卡合棒136的卡合,而能夠以軸122為中心使座椅50朝前方傾倒。在圖1所示的狀態下,即使想要藉由朝箭頭B方向抽拉出電池38而將電池38從車架12上取下,雖然由於與座椅50干涉,所以無法取下電池38,但藉由朝箭頭A方向操作座椅槓桿132並以軸122為中心將座椅50朝前方傾倒,可解除電池38和座椅50的干涉,從而可以取下電池38。
圖6是圖1的區域C的放大圖,圖7是在圖6所示的放 大圖中卸下保護罩30及腳架28時的圖,圖8是圖6的VIII-VIII線箭視剖面圖。此外,在圖8中,省略保護罩30的圖示。
後輪支承部22係將後輪WR的車軸即行駛用馬達34的馬達軸140固定在車架12者。馬達軸140的端部具有相互平行的一對緊固面142、142,後輪支承部22具有配合於一對緊固面142、142而限制馬達軸140的旋轉,並朝向車體後方開放的卡合口144(參考圖7)。卡合口144的寬度與一對緊固面142、142間的距離大致相等。藉由此卡合口144,後輪支承部22能夠承受馬達軸140的旋轉反作用力,能夠維持緊固馬達軸140端部的螺帽B1的緊固力。
如圖8所示,馬達軸140具有凸緣部146,藉由在止動保持部148的開口部150插入馬達軸140的端部,可配置為使止動保持部148抵接於凸緣部146。而且,藉由在後輪支承部22的卡合口144插入馬達軸140,可配置為使後輪支承部22抵接於止動保持部148。在後輪支承部22設有卡合孔152,在使朝腳架28的卡合孔152方向突出的卡合部154卡合於卡合孔152後(參考圖6),在腳架28的開口部156插入馬達軸140。如此,從凸緣部146朝向外側方向並按照腳架保持部148、後輪支承部22、腳架28的順序在將其等插入馬達軸140後,緊固螺帽B1,藉此可以將行駛用馬達34固定在車架12上。另外,藉由在後輪支承部22的卡合 孔152卡合腳架28的卡合部154,並緊固螺帽B1,可以以既定的姿勢固定腳架28,即使在螺帽B1鬆動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腳架28的姿勢偏移。
止動保持部148具有:緊固部位158,其具有開口部150並由螺帽B1所緊固;彎曲部160,其從緊固部位158向後輪支承部22的卡合口144彎曲;以及延伸部162,其從彎曲部160通過後輪支承部22的卡合口144之內部並朝車體後方延伸,且在其端部形成有螺紋。在延伸部162的後端部,插入有從後方覆蓋後輪支承部22的卡合口144的截面為「」字狀的止動部164,並緊固螺帽B2。藉此,即使在螺帽B1鬆動的情況下,馬達軸140的移動也會由止動保持部148及止動部164所限制。
此外,從馬達軸140的左端部起設有用以對行駛用馬達34供給三相電力的電力線166,左側的保護罩30係由螺帽B3、B3安裝在後輪支承部22上。藉此,可以保護馬達軸140的左側端部及電力線166不受來自外部的衝擊。另外,電動自行車10的左側也同樣,在左側的後輪支承部22安裝有腳架28、止動保持部148、止動部164、及保護罩30。此保護罩30亦可發揮作為同乘者放置腳的腳踏板之功能。
圖9是表示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及電池固定座40的分解立體圖,圖10是圖1所示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及電池固定座40的放大左側視圖。此外,在圖9、圖10中,省略 收納部罩45的圖示。
如圖9、圖10所示,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具有:收納部172,其設置於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26間,並朝第二副車架26、26的下方鼓出,在其內部收納有驅動控制行駛用馬達34的驅動控制裝置170;蓋部174,其用以從上方覆蓋收納部172,在收納部172的上方固定電池固定座40;以及前後一對的第三副車架176(參考圖10),其在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26的前後,懸架在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26間,在前後固定蓋部174。在前後一對的第三副車架176、176上設有使緊固左右一對第三副車架176、176與蓋部174的螺栓插入的孔178、178、178、178,在蓋部174的前後,在對應於該孔178、178、178、178的位置設有孔180、180、180、180。藉由利用上述螺栓對前後一對的第三副車架176與蓋部174進行緊固,蓋部174能夠從上方覆蓋收納部172。此外,在設置於蓋部後側的孔180、180載置套環(collar)181、181。
蓋部174在左側的前部及後部,設有缺口部182、184,在該缺口部182、184設有護孔環186、188。從主車架16的護孔環110朝外延伸的金屬線102、電纜104、108係導引到收納部罩45內,電纜104、108係經由護孔環186進入收納部172內,電纜104、108連接於驅動控制裝置170(參考圖10)。藉此,由於使電纜104、108通過收納部的上側 而導引至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內,因此可以簡單地將電纜104、108連接於驅動控制裝置170。
導引到收納部罩45內的金屬線102係以沿著驅動控制裝置170的下方左側面的方式配線,其後伸出收納部罩45連接於後輪用懸臂煞車74。藉此,能夠保護金屬線102。另外,連接於行駛用馬達34並從馬達軸140的左端部延伸的電力線166,沿著左側的第二副車架26朝前方延伸,並且通過設置在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上的橫連管(cross pipe)190的上側,導引到收納部罩45內,並經由護孔環188進入收納部172內而連接於驅動控制裝置170。另外,連接於電池鎖定裝置42的電線111係導引到收納部罩45內,經由護孔環188進入收納部172內而連接於驅動控制裝置170。
在蓋部174藉由螺釘安裝有通過連接於驅動控制裝置170的電力線192的連接端子194的護孔環196。藉由從蓋部174的下方將電力線192的連接端子194朝向上方插入護孔環196,成為電力線192的連接端子194從蓋部174的上表面突出的狀態。蓋部174由於由第二副車架26和第三副車架176包圍而固定,因此可使蓋部174本身具有剛性,可在蓋部174上載置電池38及電池固定座40。因此,即使在蓋部設置連接端子194也可以使蓋部具備在與電池的裝卸時作為端子台的功能,而不需要額外設置端子台。
電池固定座40具有上方開放的保持電池38的箱部198、 以及保持電池38並且用以導引電池38的導軌部200,藉由未圖示的螺栓在蓋部174的上表面安裝電池固定座40的箱部198。在箱部198的底面設有四個孔202、202、202、202,在蓋部174上,對應於箱部198的底面的孔202、202、202、202的位置上,設有孔204、204、204、204。藉由以使上述孔202、202、202、202與孔204、204、204、204重合的方式,將電池固定座40重合於蓋部174並由上述螺栓緊固,可將電池固定座40安裝在蓋部174的上表面。另外,在將電池固定座40安裝於蓋部174的上表面時,為了不使電池固定座40的箱部198的底面與電力線192的連接端子194相干涉,在箱部198的底面設有開口部206。
如圖11所示,電池38的殼體114具有:電池本體部210,其收納三個電池模組112;把持部212,其安裝在電池本體部210的上部;導引部218,其安裝在電池38本體的後方側面,並具有溝槽部216、216;以及嵌合部220,其安裝在電池本體部210的下部,並與電池固定座40的箱部198相嵌合。在把持部212設有與未圖示的充電器的連接器連接的連接器222。導引部218係與電池固定座40的導軌部200相嵌合者,如圖12所示,藉由使導引部218嵌合於導軌部200,使電池38沿著電池固定座40的導軌部200滑動。詳細而言,藉由導軌部200的突出部224、224和導引部218的溝槽部216、216相嵌合,使電池38沿著導軌部200滑動。 藉由使電池38向下滑動,使電池38的嵌合部220與電池固定座40的箱部198相嵌合。藉此,電池固定座40能夠保持電池38。此外,在導引部218的旁邊設有供電池鎖定裝置42的鎖定銷262(參考圖16~圖18)插入的孔洞226。
導引部218的下端具有朝末端逐漸變寬的錐形的錐部228。亦即,錐部228具有溝槽部216、216間的距離朝末端逐漸變寬的錐形。導軌部200的上端具有朝末端逐漸變寬的錐形的錐部230。亦即,在錐部228的突出部224、224設有傾斜面,錐部230具有突出部224、224的外側兩端間的距離朝末端逐漸變寬的錐形。藉此,可容易地將導引部218嵌合在導軌部200,可容易將電池38安裝在電池固定座40上。在電池38的嵌合部220的底面,設有供電力線的連接端子194插入的連接器118。此外,導引部218及導軌部200之中的任一方也可以具有錐部228、230。即使於此情形時,也可容易地將導引部218嵌合在導軌部200。
在電池固定座40的箱部198的長度方向側面,為了牢固保持電池38,在上下方向設有複數個夾持電池38的肋232(參考圖9)。此肋232如圖13所示,具有其上端的厚度越往下方在電池38方向變得越厚的傾斜面232a。藉此,可使電池38的嵌合部容易嵌合於箱部198,並且可以牢固地保持電池38。
圖14是從前視、左側視側表示圖1的收納部罩45的外觀 的外觀立體圖。收納部罩45具有左罩240和右罩242,藉由從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的左右安裝左罩240和右罩242,保護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在左罩240的前方表面設有缺口部244,在該缺口部244,使從在主車架16的後端及下面側所設置的護孔環110朝外部延伸的金屬線102、電纜104、108從左罩240的缺口部244引導到收納部罩45的內部。
圖15是從俯視、左側視側表示設有圖1的收納部罩45的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的外觀的外觀立體圖。左罩240及右罩242在前後分別具備具有孔250的緊固部位252,藉由將未圖示的螺栓螺入緊固部位252的孔250、蓋部174的孔180、及第三副車架176的孔178中,可以將收納部罩45安裝在車架12上。在此,在左罩240及右罩242的後方的緊固部位252、252的孔250、250與蓋部174的後方的孔180、180之間設有套環181、181。後方的第三副車架176,由於位於高度低於前方的第三副車架176的位置,因此為了使左罩240及右罩242的前後的緊固部位252的高度大致相同,在左罩240及右罩242的後方的緊固部位252的孔250的下方設有套環181、181。
圖16~圖18是藉由鑰匙260操作說明電池鎖定裝置42的鎖定銷262的動作的說明圖,圖16是表示第一狀態的鎖定銷262的圖,圖17是表示第二狀態的鎖定銷262的圖,圖 18是表示第三狀態的鎖定銷262的圖。此外,電池固定座40的導軌部200係藉由螺釘264安裝在電池鎖定裝置42上。
在第一狀態時,是能夠將鑰匙260從電池鎖定裝置42的鑰匙孔拔出的狀態,是電動自行車10的電源斷開的狀態。在第一狀態時,是鎖定銷262不從電池鎖定裝置42突出的狀態(參考圖16)。因此,在第一狀態時,能夠將電池38從車架12取下。在第一狀態下,若將鑰匙260以1階段向右轉動操作,就會成為第二狀態,成為鎖定銷262從電池鎖定裝置42突出1階段的狀態(參考圖17)。藉此,在第二狀態時,由於成為鎖定銷262插入到電池38的孔洞226(參考圖11、圖12)的狀態,因此能夠鎖定電池38,無法將電池38從車架12上取下。在第二狀態時,電動自行車10的電源也保持斷開的狀態,因此可將鑰匙260從電池鎖定裝置42的鑰匙孔中拔出。在第二狀態下,若將鑰匙260進一步以1階段向右轉動操作,就會成為第三狀態,成為鎖定銷262從電池鎖定裝置42突出2階段的狀態(參考圖18)。藉此,在第三狀態時,由於成為鎖定銷262進一步插入到電池38的孔洞226的狀態,因此在第三狀態時,電池38也成為鎖定狀態,無法將電池38從車架12取下。在第三狀態時,電動自行車10的電源接通,因此無法將鑰匙260從電池鎖定裝置42的鑰匙孔中拔出。
接著,對駕駛員騎在電動自行車10上時的動作進行說 明。在鎖定銷262是第一狀態時,朝箭頭A方向操作座椅槓桿132,在將座椅50向前方傾倒後,將電池38安裝在電池固定座40上,使傾倒到前方的座椅50恢復到圖1所示的原本的位置。其後,若將插入在電池鎖定裝置42的鑰匙孔的鑰匙260以1階段向右轉動操作,則鎖定銷262就會成為第二狀態,成為鎖定電池38的狀態。其後,若進一步將鑰匙260以1階段向右轉操作,則鎖定銷262就會成為第三狀態,並且電動自行車10的電源接通,使電動自行車10成為可行駛狀態。然後,駕駛員坐在座椅50上,藉由轉動節流閥握把80,使行駛用馬達34驅動,從而使電動自行車10行駛。此時,藉由駕駛員腳踏腳踏板60,由於可減輕行駛用馬達34的負荷,因此可使電池38的持久性變長,可以延長行駛距離、及行駛時間。
另外,若對右側的煞車桿78及左側的煞車桿78的任一方進行操作,則驅動控制裝置170就會停止對行駛用馬達34供電。若供電停止,則行駛用馬達34就會因慣性而旋轉。因此,在藉由煞車桿78、78的操作使得前輪用懸臂煞車72及(或)後輪用懸臂煞車74動作時,電動自行車10並不會產生基於行駛用馬達34的推進力,可以使電動自行車10有效率地減速。是否已操作煞車桿78、78的判斷是根據煞車感測器83、92的檢測信號進行判斷。
其後,若行駛結束,駕駛員藉由腳架28使電動自行車10 自己豎立,藉由將鑰匙260向左轉動而將電動自行車10的電源斷開。此時,駕駛員藉由將鑰匙260以1階段向左轉動,可在使銷定銷262成為第二狀態後拔出鑰匙260,也可以藉由將鑰匙260以2階段向左轉動,在使鎖定銷262成為第一狀態後拔出鑰匙260。在第一狀態時,由於電池38是處於未鎖定的狀態,所以為了防盜,較佳為將電池38從電動自行車10上取下。
以上,雖然已使用較佳之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所記載的範圍。對於上述實施方式可以施加多樣地變更或改良係對本領域技術人員為眾所皆知。經施加此一變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這從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可明確得知。另外,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附有括號的符號是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仿照附圖中的元件符號所標示,不應解釋為本發明限定於該元件符號的要素。
10‧‧‧電動自行車
12‧‧‧車架
14‧‧‧頭管
16‧‧‧主車架
18‧‧‧座管
20‧‧‧加強管
22‧‧‧後輪支承部
24‧‧‧第一副車架
26‧‧‧第二副車架
28‧‧‧腳架
30‧‧‧保護罩
32‧‧‧輔助燈
33‧‧‧輔助蜂鳴器
34‧‧‧行駛用馬達
36‧‧‧輪轂
38‧‧‧電池
40‧‧‧電池固定座
42‧‧‧電池鎖定裝置
44‧‧‧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
45‧‧‧收納部罩
46‧‧‧座椅部
48‧‧‧座桿
50‧‧‧座椅
52‧‧‧轉向軸
54‧‧‧車把
56‧‧‧前叉
58‧‧‧曲柄軸
60‧‧‧腳踏板
62‧‧‧曲柄
64‧‧‧前鏈輪
66‧‧‧鏈條
68‧‧‧後鏈輪
70‧‧‧外罩
72‧‧‧前輪用懸臂煞車
74‧‧‧後輪用懸臂煞車
76‧‧‧握把(右握把)
78‧‧‧煞車桿
80‧‧‧節流閥握把
82‧‧‧節流閥位置感測器
83‧‧‧煞車感測器
84‧‧‧顯示部
86a‧‧‧發光區域
86b‧‧‧發光區域
86c‧‧‧發光區域
86d‧‧‧發光區域
86e‧‧‧發光區域
88‧‧‧點燈開關
90‧‧‧警報聲開關
92‧‧‧煞車感測器
100‧‧‧金屬線
102‧‧‧金屬線
104‧‧‧電纜
106‧‧‧護孔環
108‧‧‧電纜
110‧‧‧護孔環
111‧‧‧電線
112‧‧‧電池模組
114‧‧‧殼體
116‧‧‧電力線
118‧‧‧連接器
120‧‧‧座椅支承部
122‧‧‧軸
124‧‧‧第一緊固構件
126‧‧‧第二緊固構件
128‧‧‧安裝構件
130‧‧‧軸
132‧‧‧座椅槓桿
134‧‧‧卡合部
136‧‧‧卡合棒
140‧‧‧馬達軸
142‧‧‧緊固面
144‧‧‧卡合口
146‧‧‧凸緣部
148‧‧‧止動保持部
150‧‧‧開口部
152‧‧‧卡合孔
154‧‧‧卡合部
156‧‧‧開口部
158‧‧‧緊固部位
160‧‧‧彎曲部
162‧‧‧延伸部
164‧‧‧止動部
166‧‧‧電力線
170‧‧‧驅動控制裝置
172‧‧‧收納部
174‧‧‧蓋部
176‧‧‧第三副車架
178‧‧‧孔
180‧‧‧孔
181‧‧‧套環
182‧‧‧缺口部
184‧‧‧缺口部
186‧‧‧護孔環
188‧‧‧護孔環
190‧‧‧橫連管
192‧‧‧電力線
194‧‧‧連接端子
196‧‧‧護孔環
198‧‧‧箱部
200‧‧‧導軌部
202‧‧‧孔
204‧‧‧孔
206‧‧‧開口部
210‧‧‧電池本體部
212‧‧‧把持部
216‧‧‧溝槽部
218‧‧‧導引部
220‧‧‧嵌合部
222‧‧‧連接器
224‧‧‧突出部
226‧‧‧孔洞
228‧‧‧錐部
230‧‧‧錐部
232‧‧‧肋
232a‧‧‧傾斜面
240‧‧‧左罩
242‧‧‧右罩
244‧‧‧缺口部
250‧‧‧孔
252‧‧‧緊固部位
260‧‧‧鑰匙
262‧‧‧鎖定銷
264‧‧‧螺釘
A‧‧‧箭頭
B‧‧‧箭頭
B1‧‧‧螺帽
B2‧‧‧螺帽
B3‧‧‧螺帽
C‧‧‧區域
WF‧‧‧前輪
WR‧‧‧後輪
圖1是電動自行車的左側視圖。
圖2是表示車把的右側握把的細部圖。
圖3是表示車把的左側握把的細部圖。
圖4是表示在車架上所安裝電池的內部構造的概略圖。
圖5是表示座椅部的細部圖。
圖6是圖1的區域C的放大圖。
圖7是在圖6所示的放大圖中將保護罩及腳架卸下時的圖。
圖8是圖6的VIII-VIII線箭視剖面圖。
圖9是表示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及電池固定座的分解立體圖。
圖10是圖1所示的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以及電池固定座的放大左側視圖。
圖11是圖1的電池的外觀立體圖。
圖12是說明將電池安裝至電池固定座的說明圖。
圖13是說明電池固定座的肋的說明圖。
圖14是從前視、左側視側表示圖1的收納部罩的外觀的外觀立體圖。
圖15是從俯視、左側視側表示設有圖1的收納部罩的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的外觀的外觀立體圖。
圖16是藉由鑰匙操作說明電池鎖定裝置的鎖定銷的動作的說明圖,是表示第一狀態的鎖定銷的圖。
圖17是藉由鑰匙操作說明電池鎖定裝置的銷定銷的動作的說明圖,是表示第二狀態的鎖定銷的圖。
圖18是藉由鑰匙操作說明電池鎖定裝置的銷定銷的動作的說明圖,是表示第三狀態的鎖定銷的圖。
16‧‧‧主車架
18‧‧‧座管
26‧‧‧第二副車架
40‧‧‧電池固定座
44‧‧‧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
58‧‧‧曲柄軸
62‧‧‧曲柄
170‧‧‧驅動控制裝置
172‧‧‧收納部
174‧‧‧蓋部
176‧‧‧第三副車架
178‧‧‧孔
180‧‧‧孔
181‧‧‧套環
182‧‧‧缺口部
184‧‧‧缺口部
190‧‧‧橫連管
192‧‧‧電力線
194‧‧‧連接端子
196‧‧‧護孔環
198‧‧‧箱部
200‧‧‧導軌部
202‧‧‧孔
204‧‧‧孔
206‧‧‧開口部
232‧‧‧肋

Claims (5)

  1. 一種電動自行車(10)之電裝品配置構造,其具備:電池(38),其對驅動車輛的行駛用馬達(34)供電;車架(12),其具有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24)和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該左右一對的第一副車架(24)在座管(18)和後輪(WR)之間收納上述電池(38),且其前端連接於上述座管(18)的上方,後端連接於後輪支承部(22),該後輪支承部(22)可以旋轉地支承上述後輪(WR);該左右一對的第二副車架(26),其前端連接於上述座管(18)的下方,後端連接於上述後輪支承部(22);電池固定座(40),其將上述電池(38)固定在上述車架(12)上;以及驅動控制裝置(170),其根據駕駛員的要求對上述行駛用馬達(34)供電,該電裝品配置構造之特徵在於,其進一步具備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該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具有:收納部(172),其設置在左右一對的上述第二副車架(26)間,朝上述第二副車架(26)的下方鼓出,在其內部收納上述驅動控制裝置(170);以及蓋部(174),其用以從上方覆蓋上述收納部(172),且在上述收納部(172)的上方固定上述電池固定座(4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動自行車(10)之電裝品配置構造,其中,上述驅動控制裝置收納部(44)在左右一對的上述第二副車架(26)的前後,進一步具備前後一對的第三副車架(176),其懸架在左右一對的上述第二副車架(26)間,並在前後固定上述蓋部(17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動自行車(10)之電裝品配置構造,其中,上述電池(38)係複數個電池模組(112)收納在殼體(114)中的結構,上述電池(38)沿上述座管(18)向後傾,在上述電池(38)的上述殼體(114)內的前側配置有結合上述電池模組(112)的電力線(116)。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動自行車(10)之電裝品配置構造,其中,在上述電池(38)的後表面具有嵌合於上述電池固定座(40)的導軌部(200)的導引部(218),上述導引部(218)的下端呈朝末端逐漸變寬的錐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動自行車(10)之電裝品配置構造,其中,在上述蓋部(174)上設有與上述電池(38)的連接器(118)連接的電力線(192)的連接端子(194)。
TW101126927A 2011-07-28 2012-07-26 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 TWI496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3506.7A CN102897278B (zh) 2011-07-28 2011-07-28 电动自行车的电装件配置构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507A true TW201311507A (zh) 2013-03-16
TWI496719B TWI496719B (zh) 2015-08-21

Family

ID=4756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6927A TWI496719B (zh) 2011-07-28 2012-07-26 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2738080B1 (zh)
JP (1) JP5564619B2 (zh)
KR (1) KR101590738B1 (zh)
CN (1) CN102897278B (zh)
ES (1) ES2593625T3 (zh)
TW (1) TWI496719B (zh)
WO (1) WO201301519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8419A (zh) * 2017-05-23 2018-12-04 睿能创意公司 车辆
CN109552544A (zh) * 2019-01-30 2019-04-02 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车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9089B2 (ja) * 2013-06-20 2017-09-20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CN107074321A (zh) * 2014-08-22 2017-08-18 新时代技研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助力移动体的蓄电池用支架、蓄电池组件、电动助力组件及电动助力移动体
JP6367739B2 (ja) * 2015-02-27 2018-08-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バッテリホルダ、自転車用バッテリ、および、自転車用バッテリの保持部材
DE102015210234B4 (de) * 2015-06-03 2023-06-15 Vitesco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Gehäuse für einen Zellblock für ein elektrisch antreibbares Fahrzeug
TWI602738B (zh) 2015-12-18 2017-10-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自行車及其電池承載裝置
JP6720034B2 (ja) * 2016-09-15 2020-07-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6874144B2 (ja) * 2017-09-29 2021-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収納装置
DE102017125812A1 (de) * 2017-11-06 2019-05-09 e-bility GmbH Entnehmbares Akkumulatorpaket für ein elektrisch antreibbares Fahrzeug und elektrisch antreibbares Fahrzeug
CN107985494A (zh) * 2017-12-14 2018-05-04 天津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CN108706063B (zh) * 2018-08-02 2023-05-30 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及电动自行车
EP3660942B1 (de) 2018-11-28 2021-04-07 BMZ Batterien-Montage-Zentrum GmbH Energiespeicher, der an einem transportvehikel wie einem lastenfahrrad, einer sackkarre oder dergleichen anbaubar ist, und akkumulator hierfür
CN109677557A (zh) * 2019-01-25 2019-04-26 南京奥特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助力装置及助力自行车
CN113423635B (zh) * 2019-03-19 2022-10-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收纳装置以及电动车辆
TW202110699A (zh) 2019-07-16 2021-03-16 美商哈雷機車公司 電動腳踏車
USD929268S1 (en) 2019-08-20 2021-08-31 Serial 1 Cycle Company, Llc Bicycle
JP7119017B2 (ja) * 2020-03-13 2022-08-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1222A (ja) * 1989-07-28 1991-03-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給紙カセットの用紙載置板押上げ機構
US5196330A (en) * 1991-06-03 1993-03-23 New England Biolabs, Inc.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pme i, obtainable from pseudomonas mendocina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H05278670A (ja) * 1992-03-31 1993-10-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自転車
JPH0995291A (ja) * 1995-10-02 1997-04-08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バッテリ収納装置
JP3622020B2 (ja) * 1996-07-31 2005-02-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自転車のバッテリボックス脱着構造
JPH10230881A (ja) * 1997-02-21 1998-09-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自転車
JPH11321748A (ja) * 1998-05-11 1999-11-24 Miyata Ind Co Ltd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用車載式充電装置
JP3061222U (ja) * 1998-11-06 1999-09-17 振和 楊 電気自転車
JP2002145148A (ja) * 2000-11-09 2002-05-22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2002326595A (ja) * 2001-05-07 2002-11-12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自転車
CN101353076B (zh) * 2008-09-18 2012-07-18 李平 小型电动车中置电机驱动器
CH701675B1 (de) * 2009-08-20 2014-09-15 Fairly Bike Mfg Co Ltd Batteriehalterung.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8419A (zh) * 2017-05-23 2018-12-04 睿能创意公司 车辆
TWI705014B (zh) * 2017-05-23 2020-09-2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車輛
TWI735283B (zh) * 2017-05-23 2021-08-0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車輛
US11084364B2 (en) 2017-05-23 2021-08-10 Gogoro Inc. Vehicle
CN109552544A (zh) * 2019-01-30 2019-04-02 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车架
CN109552544B (zh) * 2019-01-30 2023-09-08 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6719B (zh) 2015-08-21
ES2593625T3 (es) 2016-12-12
EP2738080A4 (en) 2015-03-25
JP5564619B2 (ja) 2014-07-30
KR20140040845A (ko) 2014-04-03
CN102897278B (zh) 2014-11-05
CN102897278A (zh) 2013-01-30
EP2738080B1 (en) 2016-09-14
KR101590738B1 (ko) 2016-02-01
EP2738080A1 (en) 2014-06-04
WO2013015196A1 (ja) 2013-01-31
JPWO2013015196A1 (ja) 201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6719B (zh) 電動自行車之電裝品配置構造
AU2012258440B2 (en) Terminal base of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TWI488770B (zh) 電動式跨坐型車輛裝置
CA2798658C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US7870921B2 (en) Electric bicycle having a front cover unit
JP5627154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WO2010109969A1 (ja) 電動式鞍乗型車両
US8505666B2 (en) Motor-assisted bicycle
JP5202070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2007015641A (ja) 電動自転車
TW202108433A (zh) 傾斜車輛
US20120280475A1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696172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収納ボックス給電構造
WO201815901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ー取付構造
JP5393352B2 (ja) 電動二輪車
JP6970148B2 (ja) スクータ型電動二輪車
JP4391795B2 (ja) 二輪車両及び三輪車両用パーキングレバーの配置構造
JP3182706B2 (ja) 電動スクータ
JP7098667B2 (ja) 電動車両及び駆動ユニット
WO202405826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1084570A (ja) 鞍乗型車両
JP4090540B2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のバッテリ取付構造
WO2020183500A1 (en) Modular vehicle
JP2007076477A (ja) 小型電動車両の充電器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