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6335A - 熱電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熱電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6335A
TW201306335A TW101125937A TW101125937A TW201306335A TW 201306335 A TW201306335 A TW 201306335A TW 101125937 A TW101125937 A TW 101125937A TW 101125937 A TW101125937 A TW 101125937A TW 201306335 A TW201306335 A TW 2013063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hermoelectric device
thermoelectric
holes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kram I Boukai
Anish Tuteja
Duck-Hyun Lee
Original Assignee
Univ Michig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Michigan filed Critical Univ Michigan
Publication of TW201306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633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04Chemical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25With simultaneous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chanico-chemical polis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105After-treatment
    • H01L21/31051Planaris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s
    • H01L21/31053Planaris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s involving a dielectric removal step
    • H01L21/31055Planaris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s involving a dielectric removal step the removal being a chemical etching step, e.g. dry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205Deposition of non-insulating-, e.g. conductive- or resistive-, layers on insulating layers; After-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 H01L21/321After treatment
    • H01L21/3213Physical or chemical etching of the layers, e.g. to produce a patterned layer from a pre-deposited extensive layer
    • H01L21/32133Physical or chemical etching of the layers, e.g. to produce a patterned layer from a pre-deposited extensive layer by chemical means only
    • H01L21/32135Physical or chemical etching of the layers, e.g. to produce a patterned layer from a pre-deposited extensive layer by chemical means only by vapour etching onl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10/00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 H10N1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10/00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 H10N10/10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operating with only the Peltier or Seebeck effects
    • H10N10/17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operating with only the Peltier or Seebeck eff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configuration of the cell or thermocouple forming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10/00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 H10N1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10/85Therm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s
    • H10N10/851Therm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s comprising inorganic compositions
    • H10N10/855Therm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s comprising inorgan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boron, carbon, oxygen or nitroge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10/00Thermoelectric devices comprising a junc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i.e. devices exhibiting Seebeck or Peltier effects
    • H10N1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10/85Therm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s
    • H10N10/851Therm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s comprising inorganic compositions
    • H10N10/8556Therm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s comprising inorgan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germanium or silic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002Preparing wafers
    • H01L21/02005Preparing bulk and homogeneous wafers
    • H01L21/02008Multistep processes
    • H01L21/0201Specific process step
    • H01L21/02019Chemical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3Electrolytic e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Wet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熱電裝置中使用的一熱電元件之形成方法,包含相鄰於一基板形成一遮罩,遮罩能夠包含在一聚合基體中相分離的三維結構。能夠去除這些三維結構以在聚合基體中提供複數個孔。這些孔能夠暴露基板之部份。一金屬材料之層能夠相鄰於遮罩及基板之暴露部份沉積。然後去除此遮罩。然後此金屬材料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用以在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或線。

Description

熱電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關於熱電裝置及具有熱電裝置之系統,以及熱電裝置的製造方法。
每年全世界超過15兆兆瓦的熱量透過需要石油作為其主燃料源的熱引擎浪費於環境中。這是因為這些引擎僅將石油之化學能的大約30%至40%轉換成有用功。餘熱產生為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避免的結果。
用語「熱電效應」包含賽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珀爾帖效應(Peltier effect)以及湯姆遜效應(Thomson effect)。基於熱電效應的固態冷卻及發電通常採用賽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或珀爾帖效應(Peltier effect)用於發電及熱泵。然而,這種傳統的電熱轉置的效用通常受限於它們的低性能係數(COP)(對於製冷應用)或低效率(對於發電應用)。
熱電裝置之性能可透過所謂的熱電品質因數獲得,Z=S2 σ/k,其中「S」係為賽貝克係數,「σ」係為電導率,以及「k」係為熱導率。Z通常用作低性能係數(COP)與熱電裝置之效率的指示-也就是說,低性能係數(COP)與Z成比例。在一些情況下,使用一無量綱的品質因數ZT,其中「T」能夠為本裝置的熱及冷側的一平均溫度。
由於品質因數,傳統的半導體熱電冷卻器的應用相當有限,儘管它們可比其他製冷技術提供許多的優點。在冷卻中,由具有 一小品質因數的傳統熱電材料製成的熱電裝置的低效率限制它們在提供有效熱電冷卻中的應用。
在此意識到需要提高熱電材料,及其製造方法。更特別地,需要一種表現出提高的品質因子的熱電材料。
一熱電裝置可包含一半導體基板,此半導體基板具有位於熱電裝置之電極之間的一網目(例如,複數個孔)。網目之這些孔能夠奈米(nm)級別的尺寸。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孔能夠使用一金屬材料、半導體、或絕緣體填充以提供加雜物。這些加雜物能夠具有奈米(nm)級別的尺寸。
在一些情況下,一熱電裝置能夠包含一半導體基板以及一奈米機構,例如線或孔之陣列。這些線或孔可具有奈米(nm)級別的尺寸,例如奈米線或奈米孔。這些奈米結構能夠具有一高縱橫比且能夠為單分散。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奈米結構能夠固定於一半導體基板,例如一矽基板。
本發明之一熱電裝置的性能可與此裝置的熱電元件之孔與/或線之性能及特徵相關。在一些情況下,一單個孔或線具有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位於0.1奈米(nm)與50奈米(nm)、或1奈米(nm)與20奈米(nm)、或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的一粗糙度時,可獲得具有孔或線的一元件的最優之裝置性能。在一些情況下,一熱電元件可具有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的至少0.000001%至25%之間的一金屬含量。如此之一金屬可吸收於這些熱電元件之一表面,例如此熱電元件的孔或 線之暴露表面上。
在一方面中,提供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此種方法包含形成相鄰於一基板的一遮罩,此遮罩具有分佈或提供於一聚合基體中的三維結構。在一些情況下,熱電裝置能夠包含位於遮罩與基板之間的一個或多個介入層(例如,氧化層)。在一些情況下,這些三維結構可在聚合基體中相分離。然後去除這些三維結構及聚合基體以暴露基板的部份。然後,一蝕刻層相鄰於基板的暴露部份沉積。此蝕刻層可包含一蝕刻材料,例如一金屬材料。然後使用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催化地蝕刻此基板。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三維結構關於聚合基體選擇性地去除。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地蝕刻基板以在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在沉積蝕刻層之前,一蝕刻阻礙層沉積於基板的暴露部份上,以及去除此遮罩。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蝕刻阻礙層包含減少相鄰於此蝕刻阻礙層的基板部份之蝕刻速率的一材料。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蝕刻阻礙層包含鉻、鉬、鎢、鈦、鈮、及其組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地蝕刻基板以在此基板中形成複數個線。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地蝕刻基板以在此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蝕刻層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與/或其他貴金屬。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層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與/或其他貴金屬的任何組合或合金。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這些三維結構係由一聚合材料形成。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這些三維結構係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 例中,去除遮罩以暴露基板之部份。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基板。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之層以及相鄰於此層的一個或多個介入層。
在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中,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包含:提供相鄰於一基板的一聚合基體,聚合基體其中具有相分離的三維結構;然後,三維結構與聚合基體的一個關於關於另一個選擇性地去除以提供一遮罩,此遮罩包含(i)聚合基體中的複數個孔或(ii)相鄰於基板的三維結構。遮罩暴露基板之部份。遮罩具有一圖案,此圖案之特徵在於分佈這些孔或三維結構。然後,催化地將圖案轉移至基板。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圖案包含複數個孔,以及催化地將此圖案轉移至基板以在基板中產生複數個孔。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圖案包含複數個三維圖案,以及催化地將此圖案轉移至基板以在基板中產生複數個線。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地將此圖案轉移至基板包含相鄰於基板至暴露部份沉積一蝕刻材料層,以及在此蝕刻材料的幫助下,使用一氧化劑或一蝕刻劑蝕刻此基板。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種方法更包含在沉積此蝕刻材料層之前,相鄰於此基板沉積一蝕刻阻礙材料之層。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相鄰於蝕刻材料的基板之部份之蝕刻速率相比較於相鄰於蝕刻阻礙材料的基板部份之一蝕刻速率更大。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蝕刻阻礙材料包含鉻、鉬、鎢、鈦、鈮、及其組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地蝕刻基板自此基板中形成複數個線。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 地蝕刻基板自此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蝕刻材料之層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與/或其他貴金屬。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此金屬材料可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與/或其他貴金屬的任何組合或合金。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這些三維結構係由一聚合材料形成。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這些三維結構係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地將圖案轉移至基板包含去除此遮罩。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
在本發明之再一方面中,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包含相鄰於一基板提供孔或線之一圖案。然後,催化地蝕刻基板用以將圖案轉移至基板以在基板中形成複數個線或孔。每一線或孔可具有一至少大約20:1的縱橫比。基板之蝕刻速率隨意地在25oC下至少大約每秒0.1奈米(nm)。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例如,矽)。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蝕刻速率在25oC下至少大約每秒1奈米(nm)。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蝕刻速率在25oC下至少大約每秒10奈米(nm)。
在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此種方法包含相鄰於一基板形成一遮罩。此遮罩包含分佈或提供於一聚合基體中的三維結構。然後去除此聚合基體以提供相鄰於基板的複數個自立的三維結構及基板的暴露部份。然後一金屬材料之層相鄰於基板及基板的暴露部份沉積。然後去除這些自立的三維結構。然後此金屬材料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用以自基板形成圓柱體。此金屬材料當暴露於氧化劑及蝕刻劑時催化基板的蝕刻。
在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包含相鄰於一基板形成一遮罩,此遮罩具有在一聚合基體中相分離的三維結構。然後去除這些三維結構以在聚合基體中形成暴露基板之部份的複數個孔。然後,一蝕刻阻礙材料之層相鄰於遮罩及基板的暴露部份沉積。然後去除此遮罩。接下來,一金屬材料層沉積於基板及蝕刻阻礙材料層上。然後此金屬材料層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用以自基板形成圓柱體。
在本方面之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包含相鄰於一基板提供一聚合基體,此聚合基體具有分佈或提供於其中的三維結構。然後去除聚合基體或三維結構之一個以提供一遮罩,此遮罩具有相鄰於基板的孔或三維結構之一圖案。在一些情況下,聚合基體或三維結構之一個關於此另一個選擇性地去除。遮罩可暴露基板之部份。然後一蝕刻材料之層相鄰於基板沉積。蝕刻材料之層沉積於遮罩及基板之暴露部份上。此基板在蝕刻材料的幫助下催化地蝕刻。此基板可透過將蝕刻材料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蝕刻而蝕刻。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此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三維結構在聚合基體中為相分離。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聚合基體關於三維結構選擇性地去除。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地蝕刻此基板以在基板中形成孔。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在沉積蝕刻材料之層之前,一蝕刻阻礙之層相鄰於基板沉積。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三維結構關於聚合基體選擇性地去除以提供一孔之圖案,以及其中第二層沉積於這些孔的一單個孔中。在本發明之另 一實施例中,催化地蝕刻基板在基板中形成線。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催化地蝕刻基板在基板中形成孔。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蝕刻材料之層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與/或其他貴金屬。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蝕刻材料可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與/或其他貴金屬的任何組合或合金。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蝕刻阻礙材料之層包含鉻、鉬、鎢、鈦、鈮、或其組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這些三維結構係由一聚合材料形成。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這些三維結構係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
在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中,一熱電裝置包含與一第二熱電元件電結合的一第一熱電元件。第一及第二熱電元件之每一個包含p型或n型摻雜的一半導體基板。第一及第二熱電元件之每一個的半導體基板包含一孔之圖案,此圖案的一單個孔具有至少大約20:1的縱橫比。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這些孔之定向關於與基板相結合的一電極反向平行。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這些孔之定向關於此電極相垂直。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之圖案為單分散。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單個孔具有之一表面具有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的至少0.000001%的一金屬含量。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一單個孔具有的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一表面粗糙度位於0.5奈米(nm)與50奈米(nm)之間。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表面粗糙度位於1奈米(nm)與20奈米(nm)之間。透過該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該表面粗糙度位於 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的暴露表面包含半導體基板的一氧化物。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氧化物係為一本質氧化物。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半導體基板包含矽。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1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1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5,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10,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100,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100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10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2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一單個孔填充有一介電材料。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熱電元件與第二熱電元件相反地摻雜n型或p型。
在本發明之又一方面,一種熱電裝置包含:一第一熱電元件,係由一n型或p型半導體基板形成,以及一第二熱電元件,與第一熱電元件電結合且由一n型或p型半導體基板形成。第一熱電元件及第二熱電元件之每一個的半導體基板包含孔或線之一圖案。此圖案之一單個孔或線任意地具有至少大約20:1的一縱橫比及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位於大約0.5奈米(nm)與50奈米(nm)之間的一表面粗糙度。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孔或線的圖案係為單分散。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一單個孔或線具有之一表面具有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的至少 大約0.000001%的一金屬含量。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此表面粗糙度位於大約1奈米(nm)與20奈米(nm)之間。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此表面粗糙度位於大約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半導體基板的暴露表面包含半導體基板的一氧化物。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氧化物係為一本質氧化物。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半導體基板包含矽。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5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1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1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5,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10,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為至少大約100,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或線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100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或線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10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或線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2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熱電元件的至少一個具有一孔之圖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熱電元件分別具有一孔之圖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之圖案的一單個孔填充有一介電材料。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熱電元件的至少一個具有一線之圖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熱電元件分別具有一線之圖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線之圖案的單獨線透過一介電材料橫向相分離。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熱電元件與第二熱電元件相反地摻雜n型或p型。
在本發明之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種熱電元件,此種熱電元件包含係為p型或n型摻雜且包含一孔或線之圖案的半導體基板。此圖案的一單個孔或線能夠具有至少大約20:1的一縱橫比及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位於大約0.5奈米(nm)與50奈米(nm)之間的一表面粗糙度。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孔或線的圖案係為單分散。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一單個孔或線具有之一表面具有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的至少大約0.001%的一金屬含量。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此表面粗糙度位於大約1奈米(nm)與20奈米(nm)之間。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此表面粗糙度位於大約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半導體基板之暴露表面包含半導體基板的一氧化物。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氧化物係為一本質氧化物。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此半導體基板包含矽。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係為至少大約5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係為至少大約1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係為至少大約1,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係為至少大約5,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係為至少大約10,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縱橫比係為至少大約100,00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或線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100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 實施例中,孔或線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10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或線之圖案具有小於大約20奈米(nm)之一節距。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熱電元件具有孔之一圖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孔之圖案之一單個孔填充有一介電材料。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熱電元件具有線之一圖案。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線之圖案的單個線透過一介電材料橫向分離。
本發明的其他方面及優點將自下面的詳細說明中,對本領域之技術人員顯而易見,其中僅表示及描述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可意識到,本發明能夠為其他或不同的實施例,並且不脫離本發明情況下,一些細節能夠在不同的明顯的方面修改。因此,圖式及說明本質上為示例性的,而非作為限制。
援引併入
在本說明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專利以及專利申請在此完全納入參考與每一出版物、專利、或專利申請特別地及單獨表示納入參考的程度相同。
雖然在這裡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已經說明和描述,然而對於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明顯的是這些實施例僅以舉例的方式提供。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情況下進行許多的變化、改變、以及替換。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發明的實踐中,可使用在此所述的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
這裏所揭露的範圍包含的公開內容的所有值及在該全部範圍 內的近一步劃分的範圍,包含這些範圍的端點。
用語「奈米結構」,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具有沿一第一軸的一第一尺寸(例如,寬度)小於1微米(mincron)大小的結構。沿與該第一軸正交的一第二軸,這樣的奈米結構能夠具有自奈米或更小至微米、毫米或更大的第二尺寸。在某些情況下,第一尺寸(例如,寬度)小於大約1000奈米(「nm」)、或500奈米(nm)、或100奈米(nm)、或50奈米(nm)、或更小。奈米結構可包含形成於基板材料中的孔。這些孔能夠一起形成具有一孔陣列的網孔。在其他情況下,奈米結構能夠包含桿狀結構,例如線、柱或類箱結構。這些桿狀結構能夠具有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方形、矩形、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八邊形或九邊形,或者其他截面形狀。
用語「奈米孔」,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填充的或未填充的一孔,具有小於大約1000奈米(nm)、或500奈米(nm)、或100奈米(nm)、或50奈米(nm),或更小的寬度或直徑。使用一金屬的、半導體、或絕緣材料填充的奈米孔可稱作為一「奈米夾雜物」。
用語「n型」,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使用一n型摻雜劑摻雜的化學摻雜(摻雜)之材料。例如,矽能夠使用使用磷或砷n型摻雜。
用語「p型」,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使用一p型摻雜劑摻雜的材料。例如,矽能夠使用硼或鋁p型摻雜。
用語「金屬的」,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表現出一金屬特性的 物質。一金屬材料可包含一種或多種基本金屬。
用語「單分散」,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具有彼此類似的形狀、大小(例如,寬度、橫截面、體積)或分佈(例如,最近相鄰間距,中心至中心間距)的特性。在一些實例中,單分散特性(例如,孔、線)具有彼此偏離最多大約20%、15%、10%、5%、4%、3%、2%、1%、0.5%、或0.1%的形狀或大小。在某些情況下,單分散特性大致為單分散的。
用語「蝕刻材料」,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有利於蝕刻靠近該蝕刻材料的基板(例如,半導體基板)的一材料。在一些實例中,一蝕刻材料當該蝕刻材料暴露至一氧化劑及一化學蝕刻劑時,催化一基板的蝕刻。用語「蝕刻層」,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包含一蝕刻材料之層。
用語「蝕刻阻礙材料」,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阻礙或另外阻止與該蝕刻阻礙材料相鄰的一基板之蝕刻的材料。一蝕刻阻礙材料關於與一蝕刻材料相關的一基板蝕刻速率,可提供一降低,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大致降低的基板蝕刻速率。用語「蝕刻阻礙層」,如在此所用,通常係指包含一蝕刻阻礙材料之層。
用語「相鄰」或「相鄰於」,如在此所用,包含「緊接」、「鄰接」、「相接觸」、「接近於」。在某些情況下,相鄰元件透過一個或多個插入層彼此相隔離。該一個或多個中間層可具有小於大約10微米(um)、1微米(um)、500奈米(nm)、100奈米(nm)、50奈米(nm)、10奈米(nm)、1奈米(nm)、0.5奈米(nm)或更小的厚度。舉例而言,與一第二層相鄰的一第一層可與第二層直 接相接觸。作為另一實例,與一第二層相鄰的一第一層能夠透過至少一第三層與該第二層相間隔。
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提供具有熱電元件的熱電裝置,每一元件具有一奈米結構之陣列。單個熱電元件能夠彼此電連接。奈米結構之列陣透過將一模板中提供的圖案轉移給相鄰於該模板的一基板以形成具有奈米結構列陣的一熱電元件形成。該奈米結構之列陣可包含複數個孔(例如,奈米孔)或拉長結構,例如線(例如,奈米線)。
熱電裝置
「第1圖」表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熱電裝置100。熱電裝置100包含位於熱電裝置100的第一組電極103與第二組電極104之間的n型101及p型102熱電元件(這裡也為「元件」)。如圖所示,第一組電極103的連接相鄰的n型101及p型元件。
第一及第二組電極103及104分別與一熱側材料105及冷側材料106相接觸。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熱側材料105與冷側材料106電絕緣但是熱傳導。向第一及第二組電極103及104應用一電勢產生電流,該電流產生跨過熱電裝置100產生一溫度梯度(T)。溫度梯度(T)自在熱側材料105的一第一溫度(平均)T1延伸至冷側材料106的一第二溫度(平均)T2,其中T1>T2。溫度梯度可用於加熱及冷卻之目的。
熱電裝置100之n型101及p型102元件可包含或由奈米結構組成。在某些情況中,該奈米結構為孔或能夠提供於孔陣列(例如,網孔)中的夾雜物。在其他情形中,奈米結構係為桿狀結構, 例如奈米線。在一些情況中,該類桿狀結構橫向彼此相間隔。
在某些情況下,n型101與/或p型102元件係由沿溫度梯度之方向定向的線或孔的一列陣形成。也就是說,這些線自第一組電極103延伸至第二組電極104。另外的情況下,n型101與/或p型102元件係由沿關於溫度梯度成0o與90o之間夾角的方向的孔列陣形成。在一實例中,孔列陣與溫度梯度相垂直。
「第2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具有孔列陣201(選擇圓孔)的熱電元件200之透視圖。該孔列陣這裡可稱為「奈米網」。「第3圖」及「第4圖」係分別為熱電元件200的頂部及側透視圖。熱電元件200能夠為一n型或p型元件,如這裡其他地方所述。孔列陣201包含獨立的孔201a,孔201a之寬度可自幾奈米或更小至微米、毫米或更大。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孔具有1奈米(nm)與500奈米(nm)之間、或5奈米(nm)與100奈米(nm)之間、或10奈米(nm)與30奈米(nm)之間的寬度(如果為圓形,或直徑)(「d」)。這些孔能夠具有自大約幾奈米或更小至微米、毫米或更大的長度(「L」)。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孔具有自大約0.5微米與1釐米(cm)之間、或1微米與500毫米之間、或10微米與1毫米之間的長度。
這些孔201a形成於基板200a中。在某些情況中,基板200a係為一固態物質,例如,碳、矽、鍺、砷化鎵、鋁鎵砷化物、矽化物合金、矽鍺合金、碲化鉍、碲化鉛、氧化物(如氧化矽SiOx,其中「x」係為大於零之數字)、氮化鎵以及包含合金的碲銀鍺銻(TAGS)。基板200a可由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的半導體材料形 成。該半導體材料能夠分別對於n型或p型元件n型或p型摻雜。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孔201a使用一氣體,例如氦、氖,氬、氮氣、氫氣、二氧化碳、氧氣,或其組合填充。在其他情況下,這些孔201a處於真空狀態。或者,孔可使用一半導體材料、一絕緣體(或電介質)材料、或一氣體(例如,氦、氬、氫氣、氮氣)填充(例如,部份或全部填充)。
熱電元件200的一第一端202及一第二端203能夠與具有一半導體容納材料,例如矽或矽化物的基板相接觸。該基板能夠幫助為第一端202及第二端203的每一個上的一電極提供電接觸。或者,能夠排除基板,並且第一端202與第二端203能夠分別與一第一電極(圖未示)及一第二電極(圖未示)相接觸。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孔201a大致為單分散。單分散孔可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形狀與/或分佈(例如,橫截面分佈)。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孔201a分佈於不同大小的域中,以使得孔201a不必需為單分散。例如,孔201a可為多分散。在某些情況下,熱電元件200包含具有一第一直徑的第一組孔以及具有一第二直徑的第二組孔。第一直徑相比較於第二直徑為大。在其他情況下,熱電元件200包含具有不同直徑的兩組或多組孔。
孔201a可具有不同的緊束排列。在某些情況下,孔201a,當自頂部觀看時(如「第3圖」所示),具有一六邊形密排之排列。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孔列陣201中的這些孔201a具有大約1奈米(nm)與500奈米(nm)之間、或5奈米(nm)與100奈米(nm)之間、或10奈米(nm)與30奈米(nm)之間的 一中心至中心的間距。在一些情況下,該中心至中心之間距為相同的,這可為單分散孔201a的情況。在其他情況下,中心至中心的間距對於具有不同直徑與/或排列的組孔能夠不相同。
孔201的尺寸(長度、寬度)及緊束排列,以及熱電元件200的材料及摻雜配置(例如,摻雜濃度)能夠選擇以影響熱電元件200,以及具有熱電元件200的熱電裝置的預設之導電率及導熱率。例如,孔201的直徑及緊束結構能夠選擇為最小化該導熱率,以及該摻雜濃度能夠選擇為最大化熱電元件200的導電率。
孔列陣201能夠具有至少大約1.5:1、或2:1、或5:1、或10:1、或20:1、或50:1、或100:1、或1,000:1、或5,000:1、或10,000:1,或100,000:1、或1,000,000:1、或10,000,000:1、或100,000,000:1,或更高的一縱橫比(例如,熱電元件200的長度除以單個孔201a之寬度)。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這些熱電元件能夠包含一線陣列。該線陣列能夠包含例如桿狀結構的單個線。
「第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熱電元件500之頂部透視圖。「第6圖」係為熱電元件500之頂部透視圖。熱電元件500可與在此提供的裝置、系統以及方法一起使用。熱電元件500包含具有單個線501a的線陣列501。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線具有大約1奈米(nm)與500奈米(nm)之間、或5奈米(nm)與100奈米(nm)之間、或10奈米(nm)與30奈米(nm)之間的寬度(如為圓形,或直徑)(「d」)。這些線能夠具有自大約幾奈米(nm)或更少至微米、毫米或更高的長度(「L」)。在本發明之 一些實施例中,這些線能夠具有自大約0.5微米與1釐米之間、或1微米與500毫米之間、或10微米與1毫米之間的長度。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線501a係為大致單分散。單分散之線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形狀與/或分佈(例如,橫截面分佈)。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線501a分佈於不同大小的線域中,以使得線501a不必需為單分散。舉例而言,線501a可為多分散。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線陣列501中的線501a具有大約1奈米(nm)至500奈米(nm)之間、或5奈米(nm)至100奈米(nm)之間、或10奈米(nm)至30奈米(nm)之間的一中心之中心的間距。在一些情況下,該中心至中心間距為相同的,這可為單分散的線陣列501的情況。在其他情況下,該中心至中心的間距對於具有不同直徑與/或排列的線組可為不相同。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線501a係由一半導體材料,例如,矽、鍺、砷化鎵、鋁鎵砷化物、矽化物合金、矽鍺合金、碲化鉍、碲化鉛、氧化物(例如,SiOx,其中「x」係為大於零之數目)、氮化鎵以及包含合金的碲銀鍺銻(TAGS)形成。線501a能夠使用一n型摻雜劑或一p型摻雜劑摻雜。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線501a在熱電元件500的一第一端502及第二端503附加至半導體基板。這些半導體基板能夠具有單個線501a的該n型或p型摻雜結構。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在第一端502及第二端503的線501a不附加至半導體基板,而是能夠附加至電極。例如,一第一電極(圖未示)能夠與第一端502電接觸且一第二電極能夠與第二端503電接觸。
請參閱「第6圖」,線501a之間的間隔504可利用真空或不同的材料填充。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這些線使用例如,化學氣相沉積或原子層沉積,透過一電絕緣材料,例如二氧化矽、二氧化鍺、鎵砷氧化物、旋轉玻璃(Spin On Glass,SOG)、以及其他絕緣體彼此橫向相間隔。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這些線透過真空或氣體,例如氦、氖、氬、氮氣、氫氣、二氧化碳、氧氣,或者其組合彼此橫向相間隔。
線陣列501能夠具有一縱橫比-熱電元件500的長度除以一單個線501a之寬度-為至少1.5:1、或2:1、或5:1、或10:1、或20:1、或50:1、或100:1、或1,000:1、或5,000:1、或10,000:1、或100,000:1、或1,000,000:1、或10,000,000:1、或100,000,000:1、或更大。在某些情況下,熱電元件500之長度與單個線501a之長度大致相同。
這裏所提供的熱電元件能夠納入至熱電裝置中用於冷卻與/或加熱以及,在某些情況下,用於發電。在一些實例中,熱電裝置100可用作一發電裝置。在一實例中,熱電裝置100透過提供跨熱電裝置100的電極及熱電元件的溫度梯度用以發電。
「第7圖」表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具有n型元件701及p型元件702的一熱電裝置700。n型元件701與p型元件702分別包含一線陣列,例如奈米線。一線陣列能夠包含複數個線。n型元件701包含n型(或n摻雜)線並且p型元件702包含p型線。這些線能夠為奈米線或其他桿狀結構。
相鄰的n型元件701與p型元件702使用用電極703及704 在其端點彼此電連接。熱電裝置700在n型元件701及p型元件702的相對端包含第一熱傳導的電絕緣層705以及第二熱傳導的電絕緣層706。
熱電裝置700包含與電極703及704電聯繫的終端707及708。跨終端707及終端708的電勢應用分別在n型元件701及p型元件702中的產生電子及電洞之流動,這樣可產生跨n型元件701及p型元件702的溫度梯度。該第一熱傳導的電絕緣層705係為熱電裝置700的一冷側。該第二熱傳導的電絕緣層706係為熱電裝置700的一熱側。該冷側(例如,具有一較低作業溫度)相比較於該熱側更冷。
「第8圖」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具有n型元件801及p型元件802的一熱電裝置800。n型元件801與p型元件802分別形成於n型及p型半導體基板中。每一基板能夠包含一電洞陣列,例如奈米孔。孔陣列分別包含複數個孔。一單個孔能夠跨越一n型或p型元件的長度。這些孔能夠為單分散,這種情況下孔尺寸與中心至中心之間距可大致不變。在一些情況下,該電洞陣列可包含中心至中心之間距和孔尺寸(例如,寬度或直徑)不同的孔。在如此的情況下,這些孔可不為單分散。
選擇的n型元件801及p型元件802在其端部透過電極803及804彼此電連接。熱電裝置800包含位於n型元件801與p型元件802之相對端的一第一熱傳導的電絕緣層(「第一層」)805以及一第二熱傳導的電絕緣層(「第二層」)806。
熱電裝置800包含與電極803及804電聯繫的終端807及 808。跨終端807及終端808的電勢應用分別在n型元件801及p型元件802中的產生電子及電洞之流動,這樣可產生跨n型元件801及p型元件802的一溫度梯度。該第一熱傳導的電絕緣層805係為熱電裝置800的一冷側。該第二熱傳導的電絕緣層806係為熱電裝置800的一熱側。該冷側(例如,具有一較低作業溫度)相比較於該熱側更冷。
熱電裝置800自第二熱傳導的電絕緣層806至第一熱傳導的電絕緣層805具有一溫度梯度。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孔與自第一熱傳導的電絕緣層805至第二熱傳導的電絕緣層806導向的一向量相平行。在其他情況下,這些孔與該向量的一夾角大於0o。例如,這些孔與該向量至少具有1o、10o、20o、30o、40o、50o、60o、70o、80o、或90o的角度。
「第9圖」表示具有n型元件901及p型元件902的一熱電裝置900,這些元件具有形成於n型及p型元件的基板中的孔。這些孔之定向垂直於與熱電裝置900的電極903及904正交的一向量(「V」)。
在此提供的熱電元件之線或孔可形成於一基板中且大致與一支撐結構,例如一電極反平行。在一些實例中,這些線或孔在關於該支撐結構成大於0o、或10o、或20o、或30o、或40o、或50o、或60o、或70o、或80o、或85o的一角度定位。在一實例中,這些線或洞在關於該支撐結構為大約90度的一角度定向。該電極可為一熱電裝置的一電極。在某些情況下,線或孔大致與該電極相平行定向。
熱電裝置的形成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個方面提供在基板中形成孔或自基板形成線的方法。在一些情況下,這些方法包含使用一金屬材料的幫助,定義轉移至一基板的圖案,以及催化性地蝕刻該基板以在該基板中定義該圖案。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具有複數個孔或線的熱電裝置的方法包含形成鄰近於一基板的一遮罩(或模板),該遮罩包含分佈或提供於其中的具有三維結構的一聚合基體。在一些實例中,這些三維結構在該聚合基體中相分離。在一些實例中,在聚合基體中相分離的三維結構在該聚合基體中不混溶。此種情況下,三維結構可在該聚合基體中聚集(或結合)。這些三維結構可由與包含該聚合基體的材料不相同的聚合材料形成。在一些情況下,這些三維結構係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三維結構可分別由嵌段共聚物形成。一單獨的三維結構,在某些實例中,包含三維控制桿或圓柱。這些桿或圓柱能夠通過該遮罩延伸。
然後,去除這些三維結構以提供暴露該基板部份的複數個孔。基板的暴露部份能夠直接將該基板暴露於一反應空間,或者暴露該基板與該反應空間之間的一個或多個介入層,舉例而言,例如,包含該基板的該材料的一氧化物(例如,本質氧化物)。一些情況下,這些三維結構透過關於該聚合基體選擇性地蝕刻三維結構被去除。這些孔定義一圖案。然後,一蝕刻層相鄰於該遮罩沉積且暴露該基板的部份。蝕刻層包含便於蝕刻該基板的一蝕刻材料。該蝕刻層能夠使用氣相沉積技術,舉例而言,例如,物理 氣相沉積(例如,噴鍍)而沉積。然後去除遮罩以留下該蝕刻層。蝕刻層可包含鄰近於該基板的蝕刻材料的微粒(例如,金屬微粒)。這些微粒可根據該圖案分佈。該蝕刻層然後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化學蝕刻劑(在此也稱為「蝕刻劑」)以在基板中形成孔。這些孔可具有如在此其他地方所述的形狀、大小以及分佈。這些孔,在某些情況下,具有奈米至微米數量級的尺寸。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孔係為奈米孔或奈米夾雜物。這些孔可定義一奈米網。
作為一替代的方法,該圖案可反轉以在基板中形成線。在一些實例中,在沉積該蝕刻層之前,一蝕刻阻礙層通過遮罩中的孔沉積於暴露的基板之部份上。該蝕刻阻礙層包含一蝕刻阻礙材料,該蝕刻阻礙材料不明顯地蝕刻該基板或者,在某些情況下,關於該蝕刻材料蝕刻該基板的速率,以更低或大致降低的一蝕刻速率蝕刻基板。在一些實例中,該蝕刻阻礙層防止蝕刻基板。然後,去除該聚合基體以暴露該基板之部份。基板的暴露部份之上可具有一個或多個介入層,舉例而言,例如,一氧化物之層(例如,該基板之一氧化物)。然後蝕刻層沉積於基板之暴露部份上。該蝕刻層還可沉積於蝕刻阻礙層上。該蝕刻層之部份可至少部份地與蝕刻阻礙層對齊(或反之亦然)。在某些實例中,然後例如利用對該蝕刻阻礙層具有選擇性的蝕刻化學的幫助,該蝕刻阻礙層連同該重疊的適合層被去除。接下來,該蝕刻層暴露於氧化劑及蝕刻劑以自該基板形成線。蝕刻材料可作為形成這些線的催化劑。這些線可為圓柱形。在一些情況下,這些線可具有奈米至微米數量級的寬度(或直徑)。這些線可為奈米線。
該蝕刻層能夠包含具有一個或多個基本金屬的一金屬材料。例如,蝕刻層能夠包含具有自金、銀、鉑、鈀、以及其他貴金屬中選擇的一個或多個金屬的金屬材料。在一些實例中,該蝕刻材料能夠自金、銀、鉑、鈀、以及其他貴金屬中選擇。如在此其他地方所討論的,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蝕刻層能夠包含可具有金、銀、鉑、鉻、鉬、鎢、鈀、與/或其他貴金屬任何組合或合金的一金屬材料。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蝕刻材料促進該半導體基板之蝕刻。例如,該蝕刻材料能夠催化地促進該半導體基板之蝕刻(參閱,例如,「第14圖」及「第15圖」)。該半導體基板的蝕刻能夠為各向異性,具有沿與該基板之一表面正交之軸的蝕刻速率大於與該基板之表面相平行的一軸的蝕刻速率。在一些實例中,該蝕刻材料可催化一半導體基板之氧化成為該半導體之一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矽)。
該蝕刻層可在一相比較於該蝕刻阻礙層蝕刻該基板(例如,半導體基板)之速率更高的一速率,促進蝕刻該基板。在一些情況下,當例如,該蝕刻阻礙材料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時,相鄰於蝕刻阻礙材料的該基板的部份大致很少或不明顯蝕刻。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蝕刻阻礙材料能夠自基本金屬、非金屬、聚合體、以及其組合物中選擇。用作蝕刻阻礙材料層的基本金屬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鉻、鉬、鎢、鈦、鈮、及其組合。可用作蝕刻阻礙材料的非金屬包含碳、半導體(例如,矽、鍺、砷化鎵)、複合材料,其衍生物(例如,氧化物、氮化物)、或者 其組合物。非金屬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二氧化矽、氮化矽、碳化矽、氧化鎵、氮化鎵、砷化鎵、其衍生物(例如,矽化物)及其組合。用作蝕刻阻礙材料的非金屬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硼、矽、鍺、砷、銻、碲及其組合。用作蝕刻阻礙材料的聚合體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聚醯亞胺、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及其組合物。
蝕刻阻礙層的蝕刻阻礙材料與蝕刻層的蝕刻材料能夠選擇為以使得,當該蝕刻阻礙層與該蝕刻層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化學蝕刻劑時,該蝕刻層有助於該半導體基板在相比較於關於蝕刻阻礙層的基板蝕刻速率更大的一蝕刻速度(基板蝕刻速度)下蝕刻。在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中,鄰近於該蝕刻層的基板部份關於鄰近於該蝕刻阻礙層的基板部份的蝕刻速率係為至少大約為1:2:1、1.3:1、1.4:1、1:5:1、2:1、3:1、4:1、5:1、10:1、100:1、500:1、1,000:1、5,000:1、10,000:1、100,000:1、1,000,000:1。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具有複數個孔或線的熱電裝置的形成方法包含形成鄰近於一基板的一遮罩(或模板),該遮罩在一聚合基體中具有三維結構。該三維結構可在聚合基體中相分離。在一些情況下,該三維結構係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三維結構可分別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接下來,去除該聚合物基體(例如,透過關於該三維結構蝕刻該聚合物基體),因此暴露基板之部份且提供鄰近於該基板的複數個自立的三維結構。可以使用對該聚合基體具有選擇性的一蝕刻化學-例如,提供該聚合基體之一蝕刻速率大於三維結構的蝕刻速率的化學之幫助去除該基體。該遮罩 的複數個自立三維結構可定義用於轉移至該基板的一圖像。然後一蝕刻層相鄰於該遮罩沉積且暴露該基板之部份。如在此其他地方所述,基板的暴露部份能夠直接將該基板暴露於一反應空間,或者暴露該基板與該反應空間之間的一個或多個介入層,舉例而言,例如,包含該基板的該材料的一氧化物(例如,本質氧化物)。然後去除該自立的三維結構且該蝕刻層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用以自該基板形成線。蝕刻層的材料可用作催化劑以形成這些線。這些線可為圓柱形。在一些情況下,這些線可具有自奈米至微米數量級的寬度(或直徑)。這些線可為奈米線。
作為一替代,該圖案可轉化以在基板中形成孔。在某些實例中,在沉積該蝕刻層之前,一蝕刻阻礙層鄰近於該基板及自立的三維結構沉積。該蝕刻阻礙層係由蝕刻阻礙材料形成,該蝕刻阻礙材料蝕刻該基板之速率相比較於關於該蝕刻層蝕刻該基板的蝕刻材料之速率更低或大致降低。在一些情況下,該蝕刻阻礙層防止蝕刻該基板。然後,去除這些自立的三維結構用以暴露該基板之部份。在化學蝕刻與/或機械蝕刻,舉例而言,例如化學機械研磨或平坦化(CMP)的幫助下可去除這些自立的三維結構。基板的暴露部份可具有其上形成的一層,例如一本質氧化物。然後該蝕刻層沉積於基板的暴露部份上。蝕刻層還可沉積於蝕刻阻礙層上。接下來,蝕刻層暴露於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以在基板中形成孔。蝕刻層的材料可用作催化劑以形成這些孔。這些孔可為圓柱形。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孔具有奈米至微米數量級的寬度(或直徑)。這些孔可為奈米孔。
在一些情況下,模板(或遮罩)係由一第一聚合材料形成且定義該圖案的三維結構係由一第二聚合材料形成。第二聚合材料嵌入於由第一聚合材料組成的基體中。
第一聚合材料能夠由具有一分子量為至少大約1千道爾頓(kDa)、或2千道爾頓(kDa)、或3千道爾頓(kDa)、或4千道爾頓(kDa)、或5千道爾頓(kDa)、或6千道爾頓(kDa)、或7千道爾頓(kDa)、或8千道爾頓(kDa)、或9千道爾頓(kDa)、或10千道爾頓(kDa)、或20千道爾頓(kDa)、或30千道爾頓(kDa)、或40千道爾頓(kDa)、或50千道爾頓(kDa)、或100千道爾頓(kDa)、或200千道爾頓(kDa)、或更高的一材料形成。在一些情況下,該第一聚合材料具有在大約10千道爾頓(kDa)與80千道爾頓(kDa)之間、或20千道爾頓(kDa)與60千道爾頓(kDa)之間、或30千道爾頓(kDa)與50千道爾頓(kDa)之間的一分子量。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聚合材料係為聚苯乙烯。
第二聚合材料能夠由具有一分子量為至少大約1千道爾頓(kDa)、或2千道爾頓(kDa)、或3千道爾頓(kDa)、或4千道爾頓(kDa)、或5千道爾頓(kDa)、或6千道爾頓(kDa)、或7千道爾頓(kDa)、或8千道爾頓(kDa)、或9千道爾頓(kDa)、或10千道爾頓(kDa)、或20千道爾頓(kDa)、或30千道爾頓(kDa)、或40千道爾頓(kDa)、或50千道爾頓(kDa)、或100千道爾頓(kDa)、或更高的一材料形成。在一些情況下,該第二聚合材料具有在大約5千道爾頓(kDa)與40千道爾頓(kDa)之 間、或10千道爾頓(kDa)與30千道爾頓(kDa)之間、或15千道爾頓(kDa)與25千道爾頓(kDa)之間的一分子量。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聚合材料係為一嵌段共聚物。在一些情況下,第二聚合材料能夠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styrene-b-dimethylsiloxane))(PS-b-PDMS)、聚苯乙烯-聚環氧乙烷(poly(styrene-b-ethylene oxide))(PS-b-PEO)、聚苯乙烯聚4-乙烯吡啶(poly(styrene-b-4-vinylpyridine))(PS-b-P4VP)、poly(styrene-block-.2-vinylpyridine)(PS-b-P2VP)、或其組合物中選擇。
第二聚合材料能夠在一蝕刻化學的幫助下去除,其中該蝕刻化學可基於包含第二聚合材料,在一些情況下包含第一聚合材料的該材料可選擇。舉例而言,由PS-b-PDMS形成的一第二聚合材料能夠使用氟化氫蝕刻。作為另一實例,由PS-b-PEO形成的一第二聚合材料能夠使用碘化氫蝕刻。PMMA能夠使用醋酸蝕刻。對於不同聚合材料的蝕刻化學能夠在例如,Silverstein,M.S、Cameron,N.R、與Hillmyer,M.A(2011年),《多孔聚合物》,新澤西州:約翰威立出版社(John Wiley & Sons,Inc.)中發現。該內容可在此全部納入作為參考。
該模板能夠用於形成孔或桿狀結構之一圖案。一孔陣列能夠透過在模板之孔中提供一金屬材料以定義相鄰該基板的微粒(例如,奈米微粒)陣列而形成。在該金屬材料的幫助下,能夠蝕刻該基板以形成具有一孔陣列的一熱電元件。或者,桿狀結構之一 陣列能夠透過在一金屬材料之幫助下,關於相鄰於該基板的金屬微粒蝕刻該基板由該基板形成,以形成具有一桿(或線)陣列的熱電元件。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熱電元件透過相鄰於一基板,例如一半導體(例如矽)基板提供一模板形成。模板能夠由一聚合材料,例如一共聚物(例如,嵌段共聚物)形成。在一實例中,一模板透過提供一嵌段共聚物且在該嵌段共聚物中形成一柱狀陣列以定義該模板形成。
在一些情況下,一模板(或遮罩)透過提供具有一第一聚合材料及一第二聚合材料的一聚合混合物,以及在一半導體基板上旋塗好聚合混合物形成。當旋塗及加熱退火時,該第二聚合混合物相分離為在該模板中定義一圖案的三維結構(例如,圓柱結構)的域。如此的相分離能夠包含聚合成塊的三維結構。三維結構位於具有第一聚合材料的一聚合基體中。然後,為了在該基板中形成一孔陣列(如「第2圖」所示),這些三維結構能夠蝕刻以展現該基板,以及該孔陣列能夠催化地轉移至該基板以在基板中提供一孔(或夾雜物)陣列。
或者,為了自該基板形成一線(或桿)陣列(參見例如「第5圖」),能夠蝕刻聚合基體以在該基板上提供一三維結構陣列。透過該三維結構之陣列定義的一圖案然後能夠催化地轉移至該基板以提供由該基板形成的一線之陣列。
作為另一選擇,為了自該基板形成一線(或桿)之陣列(參見例如「第5圖」),能夠蝕刻該三維結構以顯露該基板(參見例 如「第16圖」)。一蝕刻阻礙材料之第一層沉積於其中形成有孔的該聚合基體上。然後去除聚合基體,自相鄰於半導體基板的第一層留下一微粒陣列。該微粒陣列定義一圖案。一蝕刻材料的一第二層然後沉積於半導體基板上。蝕刻阻礙材料用作一遮罩以限制或防止透過蝕刻材料促進的該半導體基板的蝕刻。透過該微粒陣列定義的一圖案然後催化地轉移至該基板以提供自該半導體基板形成的一線之陣列。
「第10圖」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熱電裝置之形成過程1000。在一第一作業1001中,具有三維結構1001b的一遮罩(或模板)1001a提供於一基板1001c之上。基板1001c能夠為一半導體基板,例如一矽基板(例如,n型或p型矽)。三維結構1001b能夠為圓柱形(或桿形)。或者,三維結構1001b能夠具有其他形狀,舉例而言,例如,三角形、方形、或矩形。三維結構1001b能夠具有不同的尺寸及分佈。在一些情況下,三維結構1001b具有大約1奈米(nm)與500奈米(nm)、或5奈米(nm)與100奈米(nm)、或10奈米(nm)與30奈米(nm)之間的寬度(或直徑)。三維結構1001b能夠具有大約1奈米(nm)與500奈米(nm)、或5奈米(nm)與100奈米(nm)、或10奈米(nm)與30奈米(nm)之間的一中心至中心的間距。在一些情況下,三維結構1001b分佈於三維機構的一陣列中。在一些實例中,該陣列中的三維結構1001b係為單分散。
在一些情況下,三維結構1001b係為一緊束排列,例如一六邊形密排之排列。在其他情況下,三維結構1001b為一隨機之排 列。在一些情況下,三維結構1001b排列成組。每一組能夠具有該等三維結構的一預定分佈。三維結構1001b能夠為具有長度相比較於它們的寬度(或直徑)更長的不對襯。
遮罩1001a能夠由一第一聚合材料,例如聚苯乙烯形成,以及三維結構1001b能夠由一第二聚合材料,例如PMMA形成。遮罩1001a透過提供具有第一及第二聚合材料的一混合物,以及使用例如,一旋塗器或可在半導體製造中使用的其他系統及裝置,舉例而言,例如浸塗器、噴磨列印、噴塗、液滴塗覆、使用該LB槽(Langmuir-Blodgett trough)的逐層塗覆,在基板1001c上塗覆該混合物形成。在一些情況下,一旋塗器能夠在大約100每分鐘轉數(PRM)與10,000每分鐘轉數(PRM)之間、或1000與4000每分鐘轉數(PRM)之間、或2000與3000每分鐘轉數(PRM)之間,時間段為至少大約1秒、2秒、3秒、4秒、5秒、10秒、15秒、20秒、25秒、30秒、35秒、40秒、45秒、50秒、55秒、1分鐘、5分鐘、10分鐘、30分鐘、1小時、12小時、24小時、或更長之下作業。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聚合材料在該第一聚合材料的一基體中相分離以形成三維結構。遮罩1001a能夠由具有該第一聚合材料及該第二聚合材料的一嵌段共聚物形成。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在混合物作用於(例如,旋塗)基板1001c上之後,該基板能夠在大約100oC至300oC之間、或150oC至250oC之間、或180oC至210oC之間的一溫度,退火至少大約1秒、或10秒、或30秒、或1分鐘、或10分鐘、或20 分鐘、或30分鐘、或1小時、或2小時、或3小時、或4小時、或5小時、或6小時、或12小時、24小時、或48小時。該基板然後使用紫外線(例如,254奈米(nm)的紫外光)照射至少大約或1分鐘、或2分鐘、或3分鐘、或4分鐘、或5分鐘、或10分鐘、或15分鐘、或20分鐘、或25分鐘、或30分鐘的時段。
然後,在一第二作業1002中,相對於第一聚合材料蝕刻第二聚合材料(包含三維結構1001b)。第二聚合材料能夠在一酸,舉例而言,例如硝酸、醋酸、氫氟酸(HF)、氫氯酸(HCl)、氫溴酸(HBr)、或碘化氫(HI),或其他蝕刻化學,例如臭氧或氫氧化鈉(NaOH)的幫助下被蝕刻。在一實例中,如果第二聚合材料係由PMMA形成,則能夠使用醋酸蝕刻第二聚合材料。或者,能夠舉例而言,例如使用氧氣(O2)、四氟化碳(CF4)、三氟甲烷(CHF3)或其組合執行氣相蝕刻。蝕刻該聚合材料在遮罩中產生孔。這些孔能夠暴露相鄰於遮罩1001a的基板1001c的一表面。如果基板1001c係由矽形成時,該暴露的表面能夠包含一氧化物之層(本質或熱生長),例如一氧化矽(例如,二氧化矽)。透過將該光罩及基板1001c的暴露部份暴露於一氧化蝕刻劑,去除該氧化層。在一實例中,該遮罩與基板1001c的暴露部份暴露於CF4/O2與/或一緩衝氧化蝕刻(或一緩衝氟化氫蝕刻,「BHF」)。
緩衝氧化蝕刻(BHF)能夠為一緩衝劑,例如氟化銨(NH4F)、以及氫氟酸(HF)之混合物。在一些情況下,氫氯酸(HCl)添加至一緩衝氧化蝕刻(BHF)溶液用以溶解不溶製品。在一實例中,一緩衝氧化蝕刻溶液包含6:1體積比的大約水中40%的氟化 銨(NH4F)對水中49%的氫氟酸(HF)。該溶液能夠在25oC至少大約0.1奈米/秒(nm/s)、0.5奈米/秒(nm/s)、1奈米/秒(nm/s)、2奈米/秒(nm/s)、3奈米/秒(nm/s)、4奈米/秒(nm/s)、5奈米/秒(nm/s)、6奈米/秒(nm/s)、7奈米/秒(nm/s)、8奈米/秒(nm/s)、9奈米/秒(nm/s)、10奈米/秒(nm/s)、20奈米/秒(nm/s)、30奈米/秒(nm/s)、40奈米/秒(nm/s)、50奈米/秒(nm/s)、100奈米/秒(nm/s)、1000奈米/秒(nm/s)、或10,000奈米/秒(nm/s)的速率下蝕刻熱生長的氧化物。對一氧化劑暴露該遮罩及基板1001c的暴露部份能夠自基板1001c的暴露部份去除該氧化層。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二作業1002期間,該基板能夠使用一酸(例如,醋酸、氫氟酸(HF)、碘化氫(HI))沖洗至少大約1分鐘、或2分鐘、或3分鐘、或4分鐘、或5分鐘、或10分鐘、或15分鐘、或20分鐘、或25分鐘、或30分鐘的時間段,以及水沖洗至少大約1秒、或10秒、或30秒、或1分鐘、或2分鐘、或3分鐘、或4分鐘、或5分鐘的時間段,用以去除第二聚合材料(例如,PMMA)及交聯具有該第一聚合材料的一基體。
然後,在一第三作業1003中,一金屬材料層沉積於遮罩1001a及基板1001c的暴露部份上。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該金屬材料層包含一個或多個基本金屬。舉例而言,該金屬材料層能夠包含自金、銀、鉑、鉻、鉬、鎢、鈀、以及其他金屬(例如,貴金屬)中選擇的一種或多種金屬,以及其任何組合物。該金屬材料層能夠在不同的沉積技術,例如物理氣相沉積(例如,噴鍍、 蒸鍍)、化學氣相沉積(CVD)、原子層沉積(ALD)、或電鍍的幫助下沉積。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該金屬材料層形成為具有大約1奈米(nm)至大約500奈米(nm)、或5奈米(nm)至大約100奈米(nm)、或10奈米(nm)至大約30奈米(nm)之間的一厚度。該金屬材料層形成於遮罩及基板1001c的暴露部份上。
然後,在一第四作業1004中,去除遮罩1001a以在基板1001c上留下一金屬材料1004a之陣列(或圖案)。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該金屬材料層係為單分散。然後,在一第五作業1005中,金屬材料1004a與基板1001c暴露於一氧化劑(例如,臭氧、二氧化氮(NO2)、過氧化氫(H2O2))及一蝕刻劑(例如氫氟酸(HF))。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金屬材料1004a促進在金屬基板界面的基板1001c的一催化氧化,由此在金屬材料1004a與基板1001c之間形成一氧化物。然後一蝕刻劑去除該氧化物。該基板隨後的氧化以及金屬材料與基板之間形成的一氧化物的去除在該基板中產生孔。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孔1005a具有之長度相比較於孔1005a之寬度(或直徑)更長(即,這些孔1005a為各向異性)。然後在一蝕刻劑的幫助下能夠去除該金屬材料以在基板1001c中留下孔。
或者,在第三作業1003中,一第一金屬材料層能夠沉積於遮罩1001a及基板1001c的暴露部份上。該第一材料能夠為一蝕刻阻礙層。在一些情況下,第一金屬材料層包含自鉑、鉬以及鎢中選擇的一種或多種金屬。在第四作業1004中,如上所述,能夠去除遮罩1001a以暴露基板1001c。然後,一第二金屬材料層能夠沉 積於第一金屬材料層及基板1001c上。該第二材料能夠包含一蝕刻材料。然後該第二金屬材料層能夠暴露於一氧化劑(例如,臭氧、二氧化氮(NO2)、過氧化氫(H2O2))及一蝕刻劑(例如氫氟酸(HF))以在基板1001c中形成圓柱體。然後去除這些圓柱體上的第一及第二金屬材料層以留下自基板1001c形成的圓柱體(例如,自立的圓柱體)。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圓柱體的基底附加至基板1001c。
「第14A圖」至「第14C圖」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催化地蝕刻一矽基板之過程。圖示的過程能夠應用至不同的半導體材料。在「第14A圖」中,使用一銀催化劑沉積於一矽基板上,該矽基板與該催化劑暴露於一氧化劑,例如過氧化氫(H2O2),用以形成二氧化矽,然後二氧化矽與一化學蝕刻劑相接觸,例如氫氟酸(HF),用以去除該二氧化矽(「第14B圖」)。如「第14C圖」所示,矽基板與催化劑進一步暴露於該氧化劑及該化學蝕刻劑在該矽基板中形成孔陣列。在一些情況下,該矽基板與催化劑同時與該氧化劑及化學蝕刻劑相接觸,而在其他情況下,該矽基板與催化劑相交替且順次與該氧化劑及化學蝕刻劑相接觸。
「第14A圖」至「第14C圖」之過程可用於在一基板,例如一半導體、絕緣或金屬基板中形成孔或線之一圖案。
「第15圖」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用於催化地將一圖案轉移至一基板1501的過程。基板1501可由一種或多種半導體材料形成。該圖案之特徵在於分佈一金屬材料之微粒於基板1501上。該金屬材料可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以及其他貴金屬 中選擇的一種或多種,以及其任何組合物或合金。這些微粒1502可如這裡其他地方所述,舉例而言,例如透過形成具有一孔(例如,奈米孔)圖案的遮罩,沉積該金屬及去除遮罩形成。微粒1502可直接位於基板1501上,或者,可選擇地,位於基板1501的一個或多個介入層,例如一氧化層上。然後微粒1502與基板1501暴露於一化學蝕刻劑及一氧化劑以各向異性地蝕刻基板1501,用以在基板1501中提供一孔之圖案。然後在對該金屬材料具有選擇性的一蝕刻化學的幫助下,去除微粒1502。然後孔1503可使用一第二材料,例如一半導體或介電材料形成,用以形成加雜物。
孔1503之圖案可具有一節距1504(例如,相鄰的孔之間的中心至中心間距),節距1504可小於或等於大約5000奈米(nm)、或1000奈米(nm)、或500奈米(nm)、或400奈米(nm)、或300 nm奈米(nm)、或200 nm奈米(nm)、或100奈米(nm)、或50奈米(nm)、或40奈米(nm)、或30奈米(nm)、或20奈米(nm)、或15奈米(nm)、或10奈米(nm)、或5奈米(nm)或更小。每一孔1503的暴露之表面可具有如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測量的,位於0.5奈米(nm)與50奈米(nm)、或1奈米(nm)與20奈米(nm)、或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的一粗糙度。
來自微粒1502的金屬材料的至少一部份可沉積於孔1503的暴露之表面上。這可為如果,例如在去除微粒1502之後保留金屬材料的剩餘量的情況。在一些情況下,孔1503的暴露表面上吸收的金屬材料之部份,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測量,對暴露之表面上的表面原子數目係為至少大約0.000001%、0.00001%、0.0001%、0.001%、0.01%、0.1%、1%、5%、10%、15%、或20%。然而,在其他情況下,孔1503的暴露表面上吸收的金屬材料之部份,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對暴露之表面上的表面原子數目係為至多大約0.000001%、0.00001%、0.0001%、0.001%、0.01%、0.1%、1%、5%、10%、15%、20%、或25%。在一些情況下,孔1503的暴露表面上吸收的金屬材料之部份,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對暴露之表面上的表面原子數目係為至多大約0.000001%與25%之間。
「第16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將一圖案轉移至基板1601的過程之示意圖。在一第一步驟中,如在此其他地方所述,具有一蝕刻阻礙材料的微粒的一第一層1602,舉例而言,例如透過形成具有一孔圖案的遮罩,沉積第一層1602以及去除該遮罩,形成於基板1601上。第一層1602能夠包含複數個微粒。第一層1602之材料能夠包含一個或多個鉻、鉬、鎢。第一層1602之微粒可直接位於基板1601上,或者,可選擇地,位於基板1601上的一個或多個介入層,例如一氧化層(例如,一本質氧化層)上。然後,如在此其他地方所述,具有一金屬材料的一第二層1603沉積於第一層1602上。第二層1603之材料可與第一層1602之材料不相同。第二層1603之金屬材料能夠包含金、銀、鉑、鈀以及其他貴金屬中的一種或多種。然後,第一層1602與第二層1603暴露於一化學蝕刻劑及一氧化劑。使用該第一層作為一遮罩(或蝕 刻阻礙層),第二層1603之金屬材料蝕刻與第二層1603相接觸的基板1601之部份。可不蝕刻與第一層1602相接觸的基板1601之部份。這樣在基板1601中提供線(例如,奈米線)1604之圖案。然後例如在對該金屬材料具有選擇性且不對包含基板1601之材料具有選擇性的一蝕刻化學的幫助下,可去除包含第一層1602及第二層1603的該材料。
線1604之圖案可具有一節距1605,該節距1605可小於或等於大約5000奈米(nm)、或1000奈米(nm)、或500奈米(nm)、或400奈米(nm)、或300 nm奈米(nm)、或200 nm奈米(nm)、或100奈米(nm)、或50奈米(nm)、或40奈米(nm)、或30奈米(nm)、或20奈米(nm)、或15奈米(nm)、或10奈米(nm)、或5奈米(nm)或更小。每一線1604的暴露之表面可具有如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位於0.5奈米(nm)與50奈米(nm)、或1奈米(nm)與20奈米(nm)、或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的一粗糙度。
來自第一層1602與/或第二層1603的該金屬材料之至少一小部份可沉積於線1604之暴露的表面。這可為如果,例如在去除第一層1602及第二層1603之後該等金屬材料的一或兩者的剩餘量保留於線1604之暴露表面上的情況。在一些情況下,線1604的暴露表面上吸收的金屬材料之小部份,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對暴露之表面上的表面原子數目係為至少大約0.000001%、0.00001%、0.0001%、0.001%、0.01%、0.1%、1%、5%、10%、15%、或20%。然而,在其他情況下,線1604的暴露 表面上吸收的金屬材料之小部份,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對暴露之表面上的表面原子數目係為至多大約0.000001%、0.00001%、0.0001%、0.001%、0.01%、0.1%、1%、5%、10%、15%、20%、或25%。在一些情況下,線1604的暴露表面上吸收的金屬材料之小部份,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對暴露之表面上的表面原子數目係為至多大約0.000001%與25%之間。
本發明之一孔或線可具有適合於最優化熱電裝置性能的一表面粗糙度。在一些情況下,一孔或線的均方根粗糙度係為大約0.5奈米(nm)與50奈米(nm)、或1奈米(nm)與20奈米(nm)、或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該粗糙度能夠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或其他表面分析技術,例如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或掃描穿隧式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確定。該表面粗糙度的特徵在於一表面起縐。
孔或線的暴露之表面可使用一氧化物,例如一半導體氧化物、金屬氧化物、或一半導體及金屬氧化物之層。在一些情況下,該氧化物係為一本質氧化物,例如一本質氧化物或矽(例如,二氧化矽)。
本發明之熱電元件之摻雜結構可選擇為控制具有該等熱電元件的裝置之熱導率及熱電功率。熱導率及熱電功率可透過分別控制熱電元件的尺寸規格及摻雜,控制為大致與1熱電元件的電導率無關。作為一實例,包含孔或線的熱電元件的摻雜p型或n型摻雜濃度可與熱電元件的尺寸(例如,長度、孔或線直徑)無關 而控制。半導體奈米線的熱導率及熱電功率的不同控制方法在美國公開專利No.2009/0020148(「用於控制半導體奈米線的熱導率及熱電功率之方法及裝置」)中有描述。該內容可在此全部納入作為參考。
在此描述的方法能夠使用在超高真空、高真空、真空、低壓、環境壓力或高壓的系統實現。在一些情況下,熱電元件在低壓,例如使用一真空腔形成。在其他情況下,熱電元件在空氣中形成。 或者,熱電元件能夠在一惰性氣體(例如,氮氣、氬(Ar)、氦(He))環境中形成。
在此所描述的方法能夠在具有實現這裡提供方法之機器可執行代碼的儲存單元,以及用於執行該機器可執行代碼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的電腦系統之幫助下自動化。
實例1
嵌段共聚物模板形成。 高摻雜的p型及n型矽(Si)晶片(厚度:對於奈米線550微米,對於奈米網90微米)使用爐管前清洗過程清洗,以及分別再使用硼(1100oC,6小時)及磷(900oC,4小時)摻雜。這些摻雜的晶片使用緩衝氧化蝕刻(BHF)清洗大約15秒(「sec」)及食人魚洗液(piranha solution)清洗大約10分鐘(「min」),以及該矽表面透過一無規則共聚物刷(1 wt.%,1000 rpm,20秒)中性地處理。一不對襯嵌段共聚物之薄膜(2 wt.%,2500 rpm,20秒,100奈米),以及形成圓柱形奈米結構(分子量:PS/PMMA-46.1k/21k,PMMA圓柱體直徑:20奈米,相鄰的圓柱體之間的中心至中心距離:34奈米)的團鏈共聚物 (polystyrene-block-poly(methyl methacrylate)P(S-b-MMA))旋塗於該晶片(基板)表面上。在大約190oC的一溫度下大約6小時的高溫退火之後,使用紫外線(254奈米)照射該基板30分鐘,以及隨後使用醋酸(30分鐘)及水(5分鐘)沖洗以去除PMMA圓柱核及交聯該PS基體。
實例2
矽奈米線熱電裝置之製造。 實例1的具有孔陣列模板之基板進一步在氧電漿(氧氣在40 sccm、20 mTorr、50 W、15秒)中處理,用以去除任何剩餘之圓柱核。具有大約20奈米(nm)之一厚度的鉻的一薄膜沉積於該模板上方及矽晶片之暴露的部份上。在該沉積過程之後,保留的PS奈米孔隙模板透過在一食人魚洗液(piranha solution)中聲處理大約20分鐘而升起剝離。該樣本使用強去離子水槍沖洗且通常使用棉紗刷摩擦。通過該步驟,具有均勻尺寸及沿奈米模板的六角晶格排列的鉻奈米微粒形成於該矽表面上,以及它們用作金催化的矽蝕刻之蝕刻遮罩。為了防止金薄膜的連續層,暴露的矽表面透過抵抗性的離子蝕刻(resistive ion etching)(SF6/C4F8=10 sccm/20 sccm、100 W/100 W、5 mTorr、20秒)輕微地蝕刻(~20奈米(nm)),以及該蝕刻的矽表面分別使用一食人魚洗液(piranha solution)及緩衝氧化蝕刻(BHF)大約10分鐘及20秒,順次地清洗。然後,一具有大約8奈米(nm)厚度的一薄膜沉積於該矽表面上。這些準備的樣本浸入至HF/H2O2水溶液(DI水/HF/H2O2=120 ml/30 ml/10 ml)中大約20分鐘。該金催化劑膜蝕刻的矽晶片與鉻蝕刻光罩提供密集的垂 直矽奈米線陣列。這些矽奈米線樣本使用一具有去離子(DI)水/甲醇含量自大約100/0、75/25、50/50、25/75、0/100 vol.%的去離子(DI)水/甲醇溶液分別沖洗大約10分鐘,以及使用臨界乾燥器乾燥。
實例3
矽奈米網裝置之製造。 按照實例1準備的一矽晶片在CF4/O2電漿(O2/CF4=20 sccm/20 sccm、20 mTorr、50W、15秒)中處理,用以去除該殘留的圓柱核且稍微蝕刻該矽基板。該晶片使用緩衝氧化蝕刻(BHF)清洗大約10秒鐘且使用去離子(DI)水清洗以去除暴露的矽表面上的任何氧化層。具有大約20奈米(mn)之一厚度的一金(Au)膜沉積於該PS模板上。以及剩餘的PS奈米孔隙模板透過在一甲苯中聲處理大約3小時而升起剝離,用以在該矽晶片上產生一金(Au)奈米微粒。根據該方法準備的樣本浸入至一HF/H2O2(DI水/HF/H2O2=120 ml/30 ml/10 ml)水溶液中大約100分鐘以產生一奈米孔隙的矽奈米孔陣列。產生的矽奈米網樣本使用去離子(DI)水清洗20分鐘且在環境條件下(空氣乾燥,25oC)乾燥。
實例4
熱電加熱/冷卻的測量。 請參閱「第11圖」,對於矽奈米線及奈米網樣本的體積測量,薄電極層(Au/Ni=400 nm/20 nm)沉積於根據實例1-3的情況下上述的方法準備的p型1101及n型1102晶片之兩側面上。兩個銅線與兩個不同的銅塊1103及1104相連接且在一銀糊劑/焊料之幫助下附加在一起。準備的樣本的一個側 面位於該兩個銅塊上且使用銀糊劑/焊料附加。銅塊用作一散熱器。這些樣本的另一側面在一銅條(Alfa Aesar)之幫助下附加,以及兩個熱電偶(Omega)附加於這些樣本的側面上用於溫度測量。在該加熱測量的情況下,一熱流感測器(Omega)與一陶瓷加熱器(Watlow Inc)放置於該銅條上且使用Kapton tape膠帶牢固地固定。一直流(DC)電源(Agilent,6543A)與該陶瓷加熱器相連接以控制(或調節)該作用的熱流。熱及冷側的熱電電壓及溫度使用兩個測量奈米伏特表(Keithley,2182A)測量,以及該輸出功率使用一電源電表(sourcemeter)測量。
實例5
冷卻測量在根據實例4準備的一熱電裝置的幫助下進行。在冷卻測量期間,該矽奈米結構裝置的熱側(Th)與冷側(Tc)之間的溫度差(T)表示於「第12圖」中。作用該熱電裝置的一接近300毫安(mA)之電流產生一大約15oC的溫度差。由Tc曲線表示的該冷側得到的溫度係為大約10oC。
實例6
冷卻測量在根據實例4準備的一熱電裝置的幫助下進行。在冷卻測量期間,該矽奈米結構裝置的熱側(Th)與冷側(Tc)之間的溫度差(T)表示於「第13圖」中。作用該熱電裝置的一接近350毫安(mA)之電流產生一大約26oC的溫度差。由Tc曲線表示的該冷側得到的溫度係為大約5oC。
雖然在此所述的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提及半導體基板,但是在此描述的方法可使用於其他類型的基板,例如由金屬或絕緣(介 電)材料形成的基板。
在此提供的裝置、系統以及方法可與其他裝置、系統及方法相結合或透過其修改,例如在美國專利No.7,309,830,Zhang等人,以及美國專利公開No.2006/0032526 Fukutani等人的裝置與/或方法。
從以上應該理解的是,雖然已經說明和描述了具體之實現,但是可預期到進行各種修改。也不傾向於本發明限制於該說明書提供的具體實例。雖然本發明以上述的說明書進行描述,但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描述和說明並不意味著在一限制的意義解釋。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之所有方面不局限於在此闡述的具體的描述、配置或相對比例而是取決於各種條件和變化。本領域之一技術人員顯然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形式及細節的不同的修改。 因此,可設想本發明將還覆蓋任何這樣的修改、變更及等同。
100‧‧‧熱電裝置
101‧‧‧n型
102‧‧‧p型
103‧‧‧第一組電極
104‧‧‧第二組電極
105‧‧‧熱側材料
106‧‧‧冷側材料
200‧‧‧熱電元件
200a‧‧‧基板
201‧‧‧孔列陣
201a‧‧‧孔
202‧‧‧第一端
203‧‧‧第二端
500‧‧‧熱電元件
501‧‧‧線陣列
501a‧‧‧線
502‧‧‧第一端
503‧‧‧第二端
504‧‧‧間隔
700‧‧‧熱電裝置
701‧‧‧n型元件
702‧‧‧p型元件
703‧‧‧電極
704‧‧‧電極
705‧‧‧第一熱傳導的電絕緣層
706‧‧‧第二熱傳導的電絕緣層
707‧‧‧終端
708‧‧‧終端
800‧‧‧熱電裝置
801‧‧‧n型元件
802‧‧‧p型元件
803‧‧‧電極
804‧‧‧電極
805‧‧‧第一熱傳導的電絕緣層
806‧‧‧第二熱傳導的電絕緣層
807‧‧‧終端
808‧‧‧終端
900‧‧‧熱電裝置
901‧‧‧n型元件
902‧‧‧p型元件
903‧‧‧電極
904‧‧‧電極
1000‧‧‧熱電裝置之形成過程
1001‧‧‧第一作業
1001a‧‧‧遮罩
1001b‧‧‧三維結構
1001c‧‧‧基板
1002‧‧‧第二作業
1003‧‧‧第三作業
1004‧‧‧第四作業
1004a‧‧‧金屬材料
1005‧‧‧第五作業
1005a‧‧‧孔
1101‧‧‧p型
1102‧‧‧n型
1103‧‧‧銅塊
1104‧‧‧銅塊
1501‧‧‧基板
1502‧‧‧微粒
1503‧‧‧孔
1504‧‧‧節距
1601‧‧‧基板
1602‧‧‧第一層
1603‧‧‧第二層
1604‧‧‧線
1605‧‧‧節距
L‧‧‧長度
V‧‧‧向量
d‧‧‧寬度
△T‧‧‧溫度梯度
Th‧‧‧熱側
Tc‧‧‧冷側
第1圖係為一熱電裝置之示意圖;第2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熱電元件之透視圖;第3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2圖的熱電元件之俯視圖;第4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2圖及第3圖的熱電元件之側視圖;第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熱電元件之頂部透視圖; 第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5圖的熱電元件之頂部透視圖;第7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包含具有一線陣列之元件的一熱電裝置之透視圖;第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包含具有一孔陣列之元件的一熱電裝置之透視圖;第9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包含具有關於向量V垂直定向的一孔陣列之元件的一熱電裝置之透視圖;第10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熱電裝置之形成過程之示意圖;第1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進行一熱電裝置之體積測量的一實驗裝置之示意圖;第12圖係為作為作用於一熱電裝置之電流函數的,熱側(Th)冷側(Tc)以及溫度差(△T)之曲線圖;第13圖係為作為作用於一熱電裝置之電流函數的,熱側(Th)冷側(Tc)以及溫度差(△T)之曲線圖;第14A圖至第14C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催化地形成一孔陣列之過程之示意圖;第15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形成一孔圖案之過程之示意圖;以及第16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形成一線圖案之過程之 示意圖。
1000‧‧‧熱電裝置之形成過程
1001‧‧‧第一作業
1001a‧‧‧遮罩
1001b‧‧‧三維結構
1001c‧‧‧基板
1002‧‧‧第二作業
1003‧‧‧第三作業
1004‧‧‧第四作業
1004a‧‧‧金屬材料
1005‧‧‧第五作業
1005a‧‧‧孔

Claims (106)

  1. 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係包含以下步驟:(a)形成相鄰於一基板的遮罩,該遮罩具有在一聚合基體中相分離的三維結構;(b)去除該等三維結構或該聚合基體以暴露該基板之部份;(c)沉積相鄰於該基板之暴露部份的一蝕刻層;以及(d)使用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催化地蝕刻該基板。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該等三維結構關於該聚合基體選擇性地去除。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d)中,該催化地蝕刻該基板在該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與該步驟(c)之間,一蝕刻阻礙層沉積於該基板之暴露部份上,以及去除該遮罩。
  5.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蝕刻阻礙層包含一材料,該材料減少相鄰於該蝕刻阻礙層的該基板之部份的一蝕刻速率。
  6.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d)中,催化地蝕刻該基板在該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蝕刻層包 含金、銀、鉑、鉻、鉬、鎢、鈀、其他貴金屬、與/或其中的組合。
  8.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等三維結構係由一聚合材料形成。
  9.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等三維結構係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
  10.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之後,去除該遮罩一暴露該基板之部份。
  11.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
  12. 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係包含:提供相鄰於一基板的一聚合基體,該聚合基體其中具有相分離的三維結構;關於該等三維結構或該聚合基體中之一個選擇性地去除該另一個以提供一遮罩,該遮罩包含(i)該聚合基體中的複數個孔或(ii)相鄰於該基板的該等三維結構,其中該遮罩暴露該基板之部份,以及其中該遮罩具有一圖案,該圖案之特徵在於分佈該等孔或三維結構;以及催化地將該圖案轉移至該基板。
  13.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圖案包含該等孔,以及該催化地將該圖案轉移至該基板在該基板中產 生複數個孔。
  14.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圖案包含該等三維結構,以及該催化地將該圖案轉移至該基板在該基板中產生複數個線。
  15.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催化地將該圖案轉移至該基板包含:相鄰於該基板之暴露部份沉積一蝕刻材料層;以及在該蝕刻材料之幫助下,使用一氧化劑及一蝕刻劑催化地蝕刻該基板。
  16.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更包含在沉積該蝕刻材料層之前,相鄰於該基板沉積一蝕刻阻礙材料層。
  17. 如請求項第16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相鄰於該蝕刻材料的該基板之部份的一蝕刻速率相比較於相鄰於該蝕刻阻礙材料的該基板之部份的一蝕刻速率為大。
  18. 如請求項第16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催化地蝕刻該基板在該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
  19.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催化地蝕刻該基板在該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
  20.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蝕刻材料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其他貴金屬、與/或其中的組合。
  21.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等三維結構係由一聚合材料形成。
  22. 如請求項第21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等三維結構係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
  23.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催化地將該圖案轉移至該基板包含去除該遮罩。
  24.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
  25. 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係包含:提供相鄰於一基板的孔或線之圖案;以及催化地蝕刻該基板用以將該圖案轉移至該基板以在該基板中形成線及孔,其中每一該等線及該等孔具有至少20:1之一縱橫比,以及其中該基板之一蝕刻速率在25℃下為至少每秒0.1奈米(nm)。
  26. 如請求項第25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
  27. 如請求項第25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蝕刻速率在25℃下為至少每秒1奈米(nm)。
  28. 如請求項第25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蝕刻速率在25℃下為至少每秒10奈米(nm)。
  29. 一種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係包含以下步驟:(a)提供相鄰於一基板的一聚合基體,該聚合基體具有分佈於其中的三維結構;(b)關於該聚合基體或該等三維結構的一個選擇性地去除該另一個,由此提供相鄰於該基板的具有孔或該等三維結構之圖案的一遮罩;(c)沉積相鄰於該基板的一蝕刻材料層;以及(d)使用該蝕刻材料之幫助,催化地蝕刻該基板。
  30. 如請求項第29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基板包含一個或多個半導體。
  31. 如請求項第29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a)中,該等三維結構在該聚合基體中為相分離。
  32. 如請求項第29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關於該等三維結構選擇性地去除該聚合基體。
  33. 如請求項第29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d)中,催化地蝕刻該基板在該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
  34. 如請求項第29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之前,一蝕刻阻礙材料之一第二層相鄰於該基板沉積。
  35. 如請求項第34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該等三維結構關於該聚合基體選擇性地去除以提供一孔之圖案,以及其中該第二層沉積於該等孔之一單個孔中。
  36. 如請求項第34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在該步驟(d)中,該催化地蝕刻該基板在該基板中形成複數個孔。
  37. 如請求項第29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蝕刻材料之該層包含金、銀、鉑、鉻、鉬、鎢、鈀、其他貴金屬、與/或其中的組合。
  38. 如請求項第29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等三維結構係由一聚合材料形成。
  39. 如請求項第38項所述之熱電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該等三維結構係由一嵌段共聚物形成。
  40. 一種熱電裝置,係包含與一第二熱電元件電結合的一第一熱電元件,該第一熱電元件與該第二熱電元件分別具有p型或n型摻雜的一半導體基板,其中每一該第一熱電元件與該第二熱電的該半導體基板包含一孔之圖案,該圖案之一單個孔具有至少20:1的一縱橫比。
  41.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等孔之定向關於與該基板相結合的一電極反向平行。
  42. 如請求項第41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等孔之定向關於該基板相垂直。
  43.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圖案之該等孔係為單分散。
  44.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單個孔具有之一表 面具有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的至少0.000001%的一金屬含量。
  45.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單個孔具有的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一表面粗糙度位於0.5奈米(nm)與50奈米(nm)之間。
  46. 如請求項第45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透過該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該表面粗糙度位於1奈米(nm)與20奈米(nm)之間。
  47. 如請求項第46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透過該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該表面粗糙度位於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
  48.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孔之暴露的表面包含該半導體基板的一氧化物。
  49. 如請求項第48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氧化物係為一本質氧化物。
  50.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半導體基板包含矽。
  51.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50:1。
  52.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1。
  53.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 1,000:1。
  54.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5,000:1。
  55.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00:1。
  56.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000:1。
  57.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孔之該圖案具有小於1000奈米(nm)之一節距。
  58. 如請求項第57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孔之該圖案具有小於100奈米(nm)之一節距。
  59. 如請求項第58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孔之該圖案具有小於20奈米(nm)之一節距。
  60.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一單個孔填充有一介電材料。
  61. 如請求項第4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第一熱電元件與該第二熱電元件相反地摻雜n型或p型。
  62. 一種熱電裝置,係包含:一第一熱電元件,係由一n型或p型半導體基板形成;以及一第二熱電元件,係與該第一熱電元件電結合且由一n型 或p型半導體基板形成,其中該第一熱電元件及該第二熱電元件之每一個的該半導體基板包含孔或線之一圖案,該圖案之一單個孔或線具有至少20:1的一縱橫比及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位於0.5奈米(nm)與50奈米(nm)之間的一表面粗糙度。
  63.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圖案包含係為單分散的複數個孔或線。
  64.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一單個孔或線具有之一表面具有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的至少0.000001%的一金屬含量。
  65.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透過該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該表面粗糙度位於1奈米(nm)與20奈米(nm)之間。
  66.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透過該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該表面粗糙度位於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
  67.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半導體基板之暴露表面包含該半導體基板的一氧化物。
  68. 如請求項第67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氧化物係為一本質氧化物。
  69.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半導體基板包含矽。
  70.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50:1。
  71.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1。
  72.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0:1。
  73.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5,000:1。
  74.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00:1。
  75.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000:1。
  76.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孔或線之該圖案具有小於1000奈米(nm)之一節距。
  77. 如請求項第76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孔或線之該圖案具有小於100奈米(nm)之一節距。
  78. 如請求項第77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孔或線之該圖案具有小於20奈米(nm)之一節距。
  79.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第一熱電元件與該第二熱電元件之至少一個具有孔之一圖案。
  80.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第一熱電元件與該 第二熱電元件分別具有孔之一圖案。
  81. 如請求項第79項或第80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孔之該圖案之一單個孔填充有一介電材料。
  82.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第一熱電元件與該第二熱電元件之至少一個具有線之一圖案。
  83.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第一熱電元件與該第二熱電元件分別具有線之一圖案。
  84. 如請求項第82項或第83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線之該圖案的單個線透過一介電材料橫向分離。
  85. 如請求項第62項所述之熱電裝置,其中該第一熱電元件與該第二熱電元件相反地摻雜n型或p型。
  86. 一種熱電元件,係包含一半導體基板,該半導體基板係為p型或n型摻雜且具有孔或線之一圖案,該圖案之一單個孔或線具有至少20:1的一縱橫比及透過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位於0.5奈米(nm)與50奈米(nm)之間的一表面粗糙度。
  87.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圖案包含係為單分散的複數個孔或線。
  88.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一單個孔或線具有之一表面具有透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測量的至少0.001%的一金屬含量。
  89.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透過該透射電子顯微 術(TEM)測量的該表面粗糙度位於1奈米(nm)與20奈米(nm)之間。
  90.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透過該透射電子顯微術(TEM)測量的該表面粗糙度位於1奈米(nm)與10奈米(nm)之間。
  91.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半導體基板之暴露表面包含該半導體基板的一氧化物。
  92. 如請求項第91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氧化物係為一本質氧化物。
  93.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半導體基板包含矽。
  94.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50:1。
  95.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1。
  96.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0:1。
  97.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5,000:1。
  98.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10,000:1。
  99.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縱橫比係為至少 100,000:1。
  100.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孔或線之該圖案具有小於1000奈米(nm)之一節距。
  101. 如請求項第100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孔或線之該圖案具有小於100奈米(nm)之一節距。
  102. 如請求項第101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孔或線之該圖案具有小於20奈米(nm)之一節距。
  103.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熱電元件具有孔之一圖案。
  104. 如請求項第103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孔之該圖案之一單個孔填充有一介電材料。
  105. 如請求項第86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該熱電元件具有線之一圖案。
  106. 如請求項第105項所述之熱電元件,其中線之該圖案的單個線透過一介電材料橫向分離。
TW101125937A 2011-07-18 2012-07-18 熱電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TW2013063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08798P 2011-07-18 2011-07-18
US201161565440P 2011-11-30 2011-11-30
US13/550,424 US20130019918A1 (en) 2011-07-18 2012-07-16 Thermoelectri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335A true TW201306335A (zh) 2013-02-01

Family

ID=4755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5937A TW201306335A (zh) 2011-07-18 2012-07-18 熱電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019918A1 (zh)
TW (1) TW201306335A (zh)
WO (1) WO201301284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916B (en) * 2014-07-31 2016-12-01 Univ Nat Tsing Hu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TWI578584B (zh) * 2016-01-22 2017-04-11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N型碲化鉛熱電材料之製備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1043B1 (ko) 2007-08-21 2016-06-24 더 리전트 오브 더 유니버시티 오브 캘리포니아 고성능 열전 속성을 갖는 나노구조체
US8741163B2 (en) * 2009-12-29 2014-06-03 Werner Suedes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body having a self-supporting surface
EP2630669A4 (en) 2010-10-22 2014-04-23 California Inst Of Techn PHONO STRUCTURES IN NANOMAILLE FOR MATERIALS WITH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CONVERSION OF THERMOELECTRIC ENERGY
US9240328B2 (en) 2010-11-19 2016-01-19 Alphabet Energy, Inc. Arrays of long nanostructures in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reof
US8736011B2 (en) 2010-12-03 2014-05-27 Alphabet Energy, Inc.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matrices with embedded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thereof
US9362015B2 (en) 2010-12-16 2016-06-0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ilicon-based solar cell with eutectic composition
US20130019918A1 (en) 2011-07-18 2013-01-2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hermoelectri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595653B2 (en) 2011-10-20 2017-03-1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hononic structure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10205080B2 (en) * 2012-01-17 2019-02-12 Matrix Indust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electric devices
US9051175B2 (en) 2012-03-07 2015-06-09 Alphabet Energy, Inc. Bulk nano-ribbon and/or nano-porous structures for thermoelectr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9257627B2 (en) 2012-07-23 2016-02-09 Alphabet Energy, Inc.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thermoelectric unicouple assembly
EP2885823B1 (en) * 2012-08-17 2018-05-02 Matrix Industries,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electric devices
US9082930B1 (en) * 2012-10-25 2015-07-14 Alphabet Energy, Inc. Nanostructured thermolectric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FR2997551B1 (fr) * 2012-10-26 2015-12-2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structure semiconductrice et composant semiconducteur comportant une telle structure
WO2014070795A1 (en) 2012-10-31 2014-05-08 Silicium Energy,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JP5998078B2 (ja) * 2013-02-27 2016-09-2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熱電変換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熱電変換モジュール
CN104347790B (zh) * 2013-08-05 2017-01-25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平面型薄膜热电器件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DE102013219541B4 (de) * 2013-09-27 2019-05-09 Evonik Degussa Gmbh Verbessertes Verfahren zur pulvermetallurgischen Herstellung thermoelektrischer Bauelemente
WO2015148554A1 (en) 2014-03-25 2015-10-01 Silicium Energy, Inc. Thermoelectric devices and systems
US9691849B2 (en) 2014-04-10 2017-06-27 Alphabet Energy, Inc. Ultra-long silicon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same
ES2704132T3 (es) 2016-01-21 2019-03-14 Evonik Degussa Gmbh Procedimiento racional para la producción pulvimetalúrgica de componentes termoeléctricos
CN109219780A (zh) 2016-05-03 2019-01-15 美特瑞克斯实业公司 热电设备和系统
USD819627S1 (en) 2016-11-11 2018-06-05 Matrix Industries, Inc. Thermoelectric smartwatch
US10161898B2 (en) * 2017-01-30 2018-12-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anopatterned biosensor electrode for enhanced sensor signal and sensitivity
WO2019021703A1 (ja) * 2017-07-27 2019-01-31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校正用熱電発電モジュール
PT3875248T (pt) * 2018-10-31 2024-03-25 BARBERAN LATORRE JESAºS FRANCISCO Método para produzir uma estrutura tridimensional numa superfície de um substrato plano
CN113169261A (zh) * 2019-02-28 2021-07-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热电转换元件和热电转换装置
JPWO2021079733A1 (zh) * 2019-10-25 2021-04-29
WO2021079732A1 (ja) * 2019-10-25 2021-04-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電変換装置、熱電変換装置の制御方法、熱電変換装置を用いて対象物を冷却及び/又は加熱する方法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990A (en) 1887-07-05 Watch-case
US3653989A (en) 1970-04-02 1972-04-04 Rca Corp Zn DIFFUSION INTO GAP
CH587975A4 (zh) 1975-05-07 1977-05-31
JPS6027179B2 (ja) 1975-11-05 1985-06-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多孔質シリコンの形成方法
US4070821A (en) 1976-03-22 1978-01-31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Electric watch battery contact spring
US4078945A (en) 1976-05-03 1978-03-14 Mobil Tyco Solar Energy Corporation Anti-reflective coating for silicon solar cells
US4261049A (en) 1977-11-16 1981-04-07 Citizen Watch Co., Ltd. Wristwatch with solar cells
US5089293A (en) 1984-07-31 1992-02-18 Rosemount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
US4681657A (en) 1985-10-31 1987-07-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ferential chemical etch for doped silicon
JPS63266829A (ja) 1987-04-24 1988-11-02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cvd膜の形成方法
KR970003907B1 (ko) 1988-02-12 1997-03-22 도오교오 에레구토론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기판처리 장치 및 기판처리 방법
USD332408S (en) 1989-02-01 1993-01-12 PLD Private Label Development SA Wristwatch
US5139624A (en) 1990-12-06 1992-08-18 Sri International Method for making porous semiconductor membranes
EP1347505A3 (en) 1991-02-15 2004-10-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eparing semiconductor member using an etching solution
US5206523A (en) 1991-08-29 1993-04-27 Goesele Ulrich M Microporous crystalline silicon of increased band-gap for semiconductor applications
EP0534474B1 (en) 1991-09-27 2002-01-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ocessing a silicon substrate
JP3352118B2 (ja) 1992-08-25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9330709T2 (de) 1992-12-28 2002-07-11 Canon K.K., Tokio/Tokyo Blickrichtungsdetektor und Kamera mit diesem Detektor
USD365767S (en) 1993-03-03 1996-01-02 Sportime Watches AG(Sportime Watches SA)(Sportime Watches Ltd.) Combined watch and bracelet
DE4328997C2 (de) 1993-08-28 1998-07-02 Voith Gmbh J M Naßpartie eines Doppelsieb-GAP-Formers
US6093941A (en) 1993-09-09 2000-07-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hotonic silicon on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US6017811A (en) 1993-09-09 2000-01-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of making improved electrical contact to porous silicon
TW330313B (en) 1993-12-28 1998-04-21 Canon Kk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US5510633A (en) 1994-06-08 1996-04-23 Xerox Corporation Porous silicon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US5837929A (en) 1994-07-05 1998-11-17 Mantron, Inc. Microelectronic thermoelectric device and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device
JP3544827B2 (ja) 1996-10-16 2004-07-2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熱電式腕時計
US5990605A (en) 1997-03-25 1999-11-2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50215063A1 (en) 1997-05-09 2005-09-29 Bergman Eric J System and methods for etching a silicon wafer using HF and ozone
US5981400A (en) 1997-09-18 1999-11-09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mpliant universal substrate for epitaxial growth
US6407965B1 (en) 1997-10-14 2002-06-18 Seiko Instruments Inc. Timepiece having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unit
US5895223A (en) 1997-12-10 1999-04-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etching nitride
USD409097S (en) 1998-01-23 1999-05-04 Omega S.A. Wristwatch
JP2967410B2 (ja) 1998-02-20 1999-10-2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腕携帯機器
JP3032826B2 (ja) 1998-03-05 2000-04-17 工業技術院長 熱電変換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304520B1 (en) 1998-10-22 2001-10-16 Citizen Watch Co., Ltd. Wrist watch having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JP2000206272A (ja) 1998-11-13 2000-07-28 Seiko Instruments Inc 熱発電器付き電子時計
US6194323B1 (en) 1998-12-16 2001-02-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eep sub-micron metal etch with in-situ hard mask etch
JP2000259577A (ja) 1999-03-12 2000-09-22 Hitachi Ltd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US6313015B1 (en) 1999-06-08 2001-11-06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Growth method for silicon nanowires and nanoparticle chains from silicon monoxide
WO2001002556A2 (de) 1999-06-30 2001-01-11 Max-Delbrück-Centrum für Molekulare Medizin Mittel zur diagnose, prognose und therapie maligner erkrankungen
CA2404296A1 (en) 2000-03-22 2001-09-27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Nanocylinder arrays
JP3859199B2 (ja) 2000-07-18 2006-12-2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水平成長方法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
US6790785B1 (en) 2000-09-15 2004-09-1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Metal-assisted chemical etch porous silicon formation method
US6762134B2 (en) 2000-11-27 2004-07-1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Metal-assisted chemical etch to produce porous group III-V materials
EP1364175B1 (en) 2001-03-01 2009-08-12 Revolutionary Cooling Systems, Inc. Rapid fluid cooling and heating device and method
WO2002073699A2 (en) 2001-03-14 2002-09-19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Nanofabrication
US6882051B2 (en) 2001-03-30 2005-04-1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anowires, nanostructures and devices fabricated therefrom
US20080257395A1 (en) 2001-12-12 2008-10-23 Hi-Z Corporation Miniature quantum well thermoelectric device
JP2003234653A (ja) 2002-02-07 2003-08-22 Fujitsu Ltd 発振制御装置及び原子発振装置
US6775164B2 (en) 2002-03-14 2004-08-1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hree-terminal, low 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ler IC
CN1150128C (zh) 2002-03-15 2004-05-19 清华大学 一种合成纳米硅线阵列的方法
US7161168B2 (en) 2002-07-30 2007-01-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uperlattice nanopatterning of wires and complex patterns
US7135728B2 (en) 2002-09-30 2006-11-14 Nanosys, Inc. Large-area nanoenabled macroelectronic substrates and uses therefor
JP4434575B2 (ja) 2002-12-13 2010-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熱電変換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152240A1 (en) 2003-01-24 2004-08-05 Carlos Dangel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use of self-assembled nanowires for the removal of heat from integrated circuits
CA108038S (en) 2003-02-21 2004-09-07 Montblanc Simplo Gmbh Wristwatch
US7629531B2 (en) 2003-05-19 2009-12-08 Digital Angel Corporation Low power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US7075161B2 (en) 2003-10-23 2006-07-11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low capacitance artificial nanopore
US7181836B2 (en) 2003-12-19 2007-02-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an electrode structure
US20050193742A1 (en) 2004-02-10 2005-09-08 Its Kool, Llc Personal heat control devicee and method
TW200526824A (en) 2004-02-11 2005-08-16 Ind Tech Res Inst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ilicon nanowire
US20050205883A1 (en) 2004-03-19 2005-09-22 Wierer Jonathan J Jr Photonic crystal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115971B2 (en) 2004-03-23 2006-10-03 Nanosys, Inc. Nanowire varactor diode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KR100553317B1 (ko) 2004-04-23 2006-02-20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실리콘 나노선을 이용한 실리콘 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7465871B2 (en) 2004-10-29 2008-12-1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ocomposites with high thermoelectric figures of merit
US9865790B2 (en) 2004-12-07 2018-01-0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Nanostructured bulk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US7309830B2 (en) * 2005-05-03 2007-12-1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Nanostructured bulk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US7254953B2 (en) 2005-01-06 2007-08-14 Caterpillar Inc Thermoelectric heat exchange element
US8044293B2 (en) 2005-02-18 2011-10-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igh performance thermoelectric nanocomposite device
US7291282B2 (en) 2005-03-01 2007-11-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mold for imprinting a structure
JP2006261451A (ja) 2005-03-17 2006-09-28 Sony Corp エッチング方法
USD536994S1 (en) 2005-05-31 2007-02-20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Wrist watch
US8048371B1 (en) 2006-10-23 2011-11-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ail-closed adaptive membrane structure
TWI284734B (en) 2005-12-20 2007-08-01 Nat Univ Chung Cheng Sensing apparatus containing noble metal and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7273746A (ja) 2006-03-31 2007-10-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固体表面の微細加工方法および発光素子
US7369410B2 (en) 2006-05-03 2008-05-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for dissipating heat from semiconductor devices
DE102006020823B4 (de) 2006-05-04 2008-04-03 Siltronic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polierten Halbleiterscheibe
US20070261730A1 (en) 2006-05-12 2007-11-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w dimensional thermoelectrics fabricated by semiconductor wafer etching
US20070277866A1 (en) 2006-05-31 2007-12-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hermoelectric nanotube arrays
US20100065810A1 (en) 2006-09-07 2010-03-18 Max-Planck-Ges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Method Of Synthesizing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And Nanostructures Synthesized By The Method
US7515790B2 (en) 2006-11-09 2009-04-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wo-dimensional planar photonic crystal superprism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101449B2 (en) 2007-01-03 2012-01-24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Process for altering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a material
US20080314429A1 (en) 2007-02-09 2008-12-25 Stichting Imec Nederland Method for Thermal Matching of a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ith a Heat Source Having High Thermal Resistance and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hus Obtained
EP1976034A3 (en) 2007-03-29 2011-11-09 Stichting IMEC Nederl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hermopile, the thermopile thus obtrained and a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comprising such thermopiles
US8641912B2 (en) 2007-05-23 2014-02-0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for fabricating monolithic two-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JP5422383B2 (ja) 2007-07-09 2014-02-19 株式会社東芝 熱電変換モジュールと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熱電温度調節装置および熱電発電装置
US9209375B2 (en) 2007-07-20 2015-12-08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oelectric power of semiconductor nanowires
US8227681B2 (en) 2007-07-20 2012-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material apparatus with activating thermoelectric device thereo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KR101631043B1 (ko) * 2007-08-21 2016-06-24 더 리전트 오브 더 유니버시티 오브 캘리포니아 고성능 열전 속성을 갖는 나노구조체
TW200913653A (en) 2007-09-12 2009-03-16 da-peng Zheng Watch-type body-temperature-charged interruption-free mobile phone device
US7855153B2 (en) 2008-02-08 2010-12-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W200935635A (en) 2008-02-15 2009-08-16 Univ Nat Chiao Tung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nanometer-scale thermoelectric device
EP2131406A1 (en) 2008-06-02 2009-12-09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a weara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and a garment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0003629A2 (en) * 2008-07-08 2010-01-14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 E. V. Thermo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318386B2 (en) 2008-08-07 2012-11-27 Rolith Inc. 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ed devices
US8486843B2 (en) 2008-09-04 2013-07-16 The Board Of Trustr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Method of forming nanoscale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s in a porous material
KR100882240B1 (ko) 2008-09-11 2009-02-25 (주)플러스텍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제조방법
CN102210034A (zh) 2008-11-06 2011-10-05 开利公司 极化对准和极化渐变热电材料及其形成方法
KR101249292B1 (ko) 2008-11-26 2013-04-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열전소자, 열전소자 모듈, 및 그 열전 소자의 형성 방법
TWI380487B (en) 2008-12-12 2012-12-21 Ind Tech Res Inst Thermoelectric device
JP5282598B2 (ja) 2009-02-17 2013-09-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熱電変換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0114887A1 (en) * 2009-03-31 2010-10-07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Metal-assisted chemical etching of substrates
BRPI1008160A2 (pt) 2009-05-28 2016-03-08 Gmz Energy Inc aparelho, gerador elétrico solar e método
US20120174956A1 (en) 2009-08-06 2012-07-12 Laird Technologies, Inc. Thermoelectric Modules, Thermoelectric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1031959A1 (en) 2009-09-11 2011-03-17 Jp Laboratories, Inc. Monitoring devices and processes based on transformation, destruction and conversion of nanostructures
US20110088739A1 (en) 2009-10-20 2011-04-2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thermoelectric converter
WO2011049804A2 (en) 2009-10-21 2011-04-2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Method of forming an array of high aspect ratio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US20110114146A1 (en) 2009-11-13 2011-05-19 Alphabet Energy, Inc. Uniwafer thermoelectric modules
USD646183S1 (en) 2009-12-09 2011-10-04 Montres DeWitt SA Watch case
US8569740B2 (en) 2010-01-12 2013-10-29 MicroXact Inc. High efficiency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JP2011153776A (ja) 2010-01-28 2011-08-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却装置
TWI472477B (zh) 2010-03-02 2015-02-11 Univ Nat Taiwan 矽奈米結構與其製造方法及應用
CN103081107B (zh) 2010-03-09 2017-02-08 得克萨斯州大学系统董事会 多孔和非多孔纳米结构
WO2011119149A1 (en) 2010-03-23 2011-09-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Thermoelectric device
EP2630669A4 (en) 2010-10-22 2014-04-23 California Inst Of Techn PHONO STRUCTURES IN NANOMAILLE FOR MATERIALS WITH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CONVERSION OF THERMOELECTRIC ENERGY
US20150083180A1 (en) 2010-11-16 2015-03-26 Electron Holding, Llc Systems, methods and/or apparatus for thermoelectric energy generation
US9240328B2 (en) 2010-11-19 2016-01-19 Alphabet Energy, Inc. Arrays of long nanostructures in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reof
US8736011B2 (en) 2010-12-03 2014-05-27 Alphabet Energy, Inc.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matrices with embedded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thereof
US9048004B2 (en) 2010-12-20 2015-06-02 Gmz Energy, Inc. Half-heusler alloys with enhanced figure of merit and methods of making
JP2014508395A (ja) 2010-12-20 2014-04-03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ボストン カレッジ 強化された性能指数を備えるハーフホイスラー合金および製造方法
US20120152295A1 (en) 2010-12-21 2012-06-21 Alphabet Energy, Inc. Arrays of filled nanostructures with protruding segments and methods thereof
KR101864211B1 (ko) 2010-12-30 2018-06-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실리콘 나노선 기반의 열전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580100B2 (en) 2011-02-24 2013-11-1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al deposition using seed layers
US20120282435A1 (en) 2011-03-24 2012-11-08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Nanostructured Silicon with Useful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US9238133B2 (en) 2011-05-09 2016-01-19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odulating an activity of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a vertebrate subject
CN103636103B (zh) 2011-06-30 2015-07-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旋转电机
US20130019918A1 (en) 2011-07-18 2013-01-2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hermoelectri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30087180A1 (en) 2011-10-10 2013-04-11 Perpetua Power Source Technologies, Inc. Weara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system
US20130117380A1 (en) 2011-11-03 2013-05-09 Ebay Inc. Dynamic content generation in email messages
WO2013082537A1 (en) 2011-12-01 2013-06-06 Quarkstar Llc Solid-state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419202B (zh) 2011-12-06 2013-12-11 Univ Nat Taiwan 大面積薄型單晶矽之製作技術
US10205080B2 (en) 2012-01-17 2019-02-12 Matrix Indust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electric devices
CN104205382A (zh) 2012-01-25 2014-12-10 阿尔法贝特能源公司 用于热回收系统的模块化热电单元及其方法
AT512799B1 (de) 2012-04-19 2017-12-15 Wild Johannes Kühlvorrichtung für Getränke
DE102012105086B4 (de) 2012-06-13 2014-02-13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Gewickeltes und gefaltetes thermoelektr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20150216718A1 (en) 2012-08-03 2015-08-06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moelectric heating and cooling of mammalian tissue
EP2885823B1 (en) 2012-08-17 2018-05-02 Matrix Industries,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electric devices
DE202012009919U1 (de) 2012-10-17 2012-11-07 Dillex Immobilien Gmbh Flyback-Converter-Schaltung
US9018639B2 (en) 2012-10-26 2015-04-28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Flat SiC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WO2014070795A1 (en) 2012-10-31 2014-05-08 Silicium Energy,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D736103S1 (en) 2013-01-11 2015-08-11 Lvmh Swiss Manufactures Sa Watch case
JP2016518707A (ja) 2013-03-14 2016-06-23 ウェイク フォレスト ユニバーシティ 熱電装置及び物品並びにその応用
US20140299169A1 (en) 2013-04-09 2014-10-09 Perpetua Power Source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weara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USD744866S1 (en) 2013-04-17 2015-12-08 LVHM Swiss Manufactures SA Watch case and dial
US20140326287A1 (en) 2013-05-02 2014-11-06 Perpetua Power Source Technologies, Inc. Weara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10182937B2 (en) 2013-10-11 2019-01-22 Embr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nipulating temperature
KR101493797B1 (ko) 2013-10-18 2015-02-17 한국과학기술원 메쉬형 기판을 이용한 플랙시블 열전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50162517A1 (en) 2013-12-06 2015-06-11 Sridhar Kasichainula Voltage generation across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s through a flexible thin film thermoelectric device
JP1526348S (zh) 2014-02-19 2018-06-04
US9210991B2 (en) 2014-02-28 2015-12-15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keeping mobile devices warm in cold climates
EP3113736A4 (en) 2014-03-03 2018-01-10 Physiocue, Inc.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other headaches
WO2015148554A1 (en) 2014-03-25 2015-10-01 Silicium Energy, Inc. Thermoelectric devices and systems
WO2015180034A1 (zh) 2014-05-27 2015-12-03 浙江大学 一种高优值的P型FeNbTiSb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1532690S (zh) 2014-06-05 2015-09-07
US10386117B2 (en) 2015-01-15 2019-08-20 Pepsico, Inc. Quick-chill beverage cooler with post-chill storage chamber
WO2016118083A1 (en) 2015-01-21 2016-07-28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ergy harvesting using a self-oscillating power-on-reset start-up circuit with auto-disabling function
WO2017096094A1 (en) 2015-12-01 2017-06-08 Silicium Energy, Inc. Thermoelectric devices and systems
CN109219780A (zh) 2016-05-03 2019-01-15 美特瑞克斯实业公司 热电设备和系统
USD819627S1 (en) 2016-11-11 2018-06-05 Matrix Industries, Inc. Thermoelectric smartwatc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916B (en) * 2014-07-31 2016-12-01 Univ Nat Tsing Hu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TWI578584B (zh) * 2016-01-22 2017-04-11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N型碲化鉛熱電材料之製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49094B2 (en) 2020-08-18
WO2013012842A1 (en) 2013-01-24
US20130019918A1 (en) 2013-01-24
US20170162776A1 (en)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9094B2 (en) Thermoelectri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10210670A1 (en)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95152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rmoelectric devices
US9242855B2 (en) Bulk nano-ribbon and/or nano-porous structures for thermoelectr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9735022B2 (en) Arrays of long nanostructures in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reof
TW202105559A (zh) 用於異向性化學蝕刻之大面積計量和製程控制
JP5677713B2 (ja) ナノ構造を必要とせず半導体材料製の処理済層を利用したセーベック/ペルティ効果を利用した熱−電気変換装置
JP6470422B2 (ja) 熱電変換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825888A1 (en) Electrode structures for arrays of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thereof
KR20150017422A (ko) 그래핀/실리콘 나노선 분자 센서 또는 이의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분자 확인 방법
US10147789B2 (e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vertically-aligned gallium arsenide semiconductor nanowire array of large area
WO2015157501A1 (en) Ultra-long silicon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same
Curtin et al.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silicon nanowire array and spin-on glass composites fabricated with CMOS-compatible techniques
US9349794B2 (en) Layer arran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