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0346A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10346A
TW201110346A TW099110739A TW99110739A TW201110346A TW 201110346 A TW201110346 A TW 201110346A TW 099110739 A TW099110739 A TW 099110739A TW 99110739 A TW99110739 A TW 99110739A TW 201110346 A TW201110346 A TW 2011103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semiconductor
electrode
semiconductor layer
layer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0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9800B (zh
Inventor
Hiromichi Godo
Takayuki Inoue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Publication of TW201110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0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9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98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 H01L27/08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 H01L27/08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7/09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complementary MIS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2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 H01L27/122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with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not belonging to the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e.g. InGaZnO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1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comprising TFTs having a different architecture, e.g. top- and bottom gate TF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9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hav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comprising an oxide semiconductor material, e.g. zinc oxide, copper aluminium oxide, cadmium stannate

Description

20111034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所揭示的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關於一種半導體裝置及 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金屬氧化物的種類繁多且用途廣泛。氧化銦爲較普遍 的材料’其被用作液晶顯示器等所需要的透明電極材料。 —些金屬氧化物呈現半導體特性。作爲呈現半導體特 性的金屬氧化物,例如有氧化鎢、氧化錫、氧化銦、氧化 鋅等’並且將這些呈現半導體特性的金屬氧化物用作通道 形成區的薄膜電晶體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例如,參照專利 文獻1至4、非專利文獻1 )。 另外,已知金屬氧化物不僅有一元金屬氧化物(一元 氧化物)還有多元金屬氧化物(多元氧化物)。例如,作 爲包含In、Ga及Zn的多元氧化物半導體,包含同系物 (homologous series )的 InGa03 ( ZnO) m ( m:自然數) 是周知的(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2至4 )。 並且,已經確認到可以將上述那樣的由In-Ga-Zn類 氧化物構成的氧化物半導體用於薄膜電晶體的通道層(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5、非專利文獻5以及6 )。 [專利檔案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3604 98 86 1號公報 [專利檔案2]日本專利申請公開H8-264794號公報 [專利檔案3]日本PCT國際申請翻譯H11-505377號<
L 201110346 公報 [專利檔案4]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0-150900號公報 [專利檔案5]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4-1 03957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1]1^.1\¥.?1^113,1<:.0.〇1*0836-^1〇12,0· Muller, J. F. M. Cillessen, J. B. Giesbers, R. P. Weening, and R. M. Wolf, "A ferroelectric transparent thin-film transistor"(透明鐵電薄膜電晶體),Appl. Phys. Lett., 17 June 1 996,Vol. 68 p. 3 65 0-3 652 [非專利文獻 2] M. Nakamura,N. Kimizuka,and T· Mohri, "The Phase Relations in the In2〇3-Ga2Zn〇4-ZnO System at 1 350 °C" ( In203-Ga2Zn04-Zn0 類在 1 3 50°C 時 的相位關係),J. Solid State Chem.,1991,Vol. 93,p. 29 8-3 1 5 [非專利文獻 3] N. Kimizuka,M. Isobe,and Μ· Nakamura, "Syntheses and Single-Crystal Data of Homologous Compounds, In2〇3(ZnO)m (m = 3, 4, and 5),
In G a O 3 (Z η O) 3,and Ga2〇3 (ZnO)m (m = 7 , 8,9,and 16) in the In2O3-ZnGa204-Zn0 System”(同系物的合成和單晶資 料,In203-ZnGa204-ZnO 類的 In203(Zn0)m (m = 3,4,and 5),In G a〇3 (ZnO) 3,and G a2 〇3 (ZnO )m (m = 7,8,9,and 16)), J. Solid State Chem·,1 99 5,Vol. 116, p. 170-178 [非專利文獻 4] M. Nakamura, N. Kimizuka, T. Mohri, and M. Isobe, “Synthese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new homologous compound, indium iron zinc oxides 201110346 (InFe03(Zn0)m (m:nature number) and related compounds” (新同系物、銦鐵鋅氧化物(InFe03(ZnO)m) ( m爲自然 數)及其同型化合物的合成以及晶體結構),KOTAI BUTSURI 固體物理(SOLID STATE PHYSICS), 1993,Vol. 28, No. 5, p. 3 17-327 [非專利文獻 5] K. Nomura, H. Ohta, K. Ueda, T. Kamiya, M. Hirano,and H. Hosono,"Thin-film transistor fabricated in single-crystalline transparent oxide semiconductor"(由單晶透明氧化物半導體製造的薄膜電 晶體),SCIENCE, 2003,Vol. 300,ρ· 1 269-1 272 [非專利文獻 6] K. Nomura, H. Ohta,A. Takagi,Τ· K a m i y a, M. ilirano, and Η. Η o s ο η o, "Room-temperature fabrication of transparent flexible thin-film transistors using amorphous oxide semiconductors"(室溫下的使用非 晶氧化物半導體的透明撓性薄膜電晶體的製造), NATURE, 2004, Vol. 432 p. 488-492 上述那樣的由In-Ga-Zn類氧化物構成的薄膜電晶體 一般是以電子爲載子的η通道型電晶體。另一方面,從積 體電路的筒速工作、耗電量的降低等的觀點來看,作爲邏 輯電路的基礎結構需要使用CMOS電路。換言之,必須要 在與η通道型電晶體相同的基板上形成以電洞爲載子的p 通道型電晶體。 所謂的氧化物半導體由於其傳導機構與常規使用的矽 不同’所以使用同一材料分別製造η通道型電晶體和ρ通 201110346 道型電晶體是困難的。因此,當在同一基板上分別製造r 通道型電晶體和p通道型電晶體時,有可能產生至今無法 設想的各種問題。 【發明內容】 鑒於上述問題,本說明書等(至少包括說明書、申請 專利範圍及附圖)所揭示的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目的之一 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較佳結構的η通道型電 晶體及Ρ通道型電晶體。並且,其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 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η通道型電晶體及Ρ通道型電晶體的 較佳的製造方法。 本說明書等所揭示的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特徵在於使 η通道型電晶體的結構和ρ通道型電晶體的結構不同。由 此,由於可以在同一基板上適當地製造η通道型電晶體和 Ρ通道型電晶體,所以半導體裝置的生產率得到提高。或 者,使η通道型電晶體和ρ通道型電晶體的源極電極或汲 極電極的材料不同。由此,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特性的η通 道型電晶體及ρ通道型電晶體。 例如,本說明書等所揭示的發明之一的半導體裝置包 括:基板上的第一閘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極;覆蓋第一閘 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極的閘極絕緣層:設置在閘極絕緣層 上並與第一閘極電極重疊的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設置在 閘極絕緣層上並與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 層;與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電連接並由包含第一材料的第 -8 - 201110346 一導電層和包含第二材料的第二導電層的疊層結構形成的 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以及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電 連接並由包含第一材料的第三導電層和包含第二材料的第 四導電層的疊層結構形成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其 中’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與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的第 一導電層接觸’並且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的一部分存 在於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上方,並且,第二氧化物半導 體層與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的第三導電層及第四導電 層接觸,並且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一部分存在於第二源 極電極或汲極電極的上方。 此外’本說明書等所揭示的發明之一的半導體裝置, 包括:基板上的第一閘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極;覆蓋第一 閘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極的閘極絕緣層;設置在閘極絕緣 層上並與第一閘極電極重疊的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設置 在閘極絕緣層上並與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第二氧化物半導 體層;與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電連接並由包含第一材料的 第一導電層和包含第二材料的第二導電層的疊層結構形成 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以及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電連接並由包含桌一材料的第三導電層形成的第二源極電 極或汲極電極,其中,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與第一源極電 極或汲極電極的第一導電層接觸,並且第一源極電極或汲 極電極的一部分存在於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上方,並 且,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與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的第 三導電層接觸,並且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一部分存在於 [ -9- 201110346 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的上方。 另外’在上述結構中’較佳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一 部分用作P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第二氧化物半 導體層的一部分用作η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在 此’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較佳例如使用包含氧化錫、氧化 鋅、氧化鎳、銅銘氧化物、氧化緦銅等的材料來形成。 此外,在上述結構中,較佳第一材料是與第一氧化物 半導體層之間的肖特基勢壘爲〇.5eV或以下的材料,第二 材料是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間的肖特基勢壘爲〇5 eV 或以下的材料。此外’較佳第一材料是其功函數大於 5.0eV的材料,第二材料是其功函數小於4_8eV的材料》 此外,上述半導體裝置也可以構成CMOS電路。換言 之,也可以採用如下結構:第一閘極電極和第二閘極電極 電連接,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與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 電極電連接。 此外,本說明書等所揭示的發明之一的半導體裝置的 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基板上形成第一閘極電極及 第二閘極電極;形成閘極絕緣層,以覆蓋第一閘極電極及 第二閘極電極;在閘極絕緣層上的與第一閘極電極重疊的 區域上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在基板的整個面上形成 第一導電層,以覆蓋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在基板的整個 面上形成第二導電層,以覆蓋第一導電層;選擇性地蝕刻 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來形成與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電 連接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並同時形成其一部分與 -10- 201110346 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以及在閘 極絕緣層上的與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區域上形成與第二源 極電極或汲極電極電連接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此外’本說明書等所揭示的發明之一的半導體裝置的 製ia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基板上形成第一闊極電極及 第二閘極電極;形成閘極絕緣層,以覆蓋第一閘極電極及 第二閘極電極;在閘極絕緣層上的與第一閘極電極重疊的 區域上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在基板的整個面上形成 第一導電層,以覆蓋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選擇性地除去 與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區域及存在於其周圍的第一導電 層;在基板的整個面上形成第二導電層,以覆蓋第一導電 層;選擇性地蝕刻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由第一導電 層和第二導電層的疊層結構形成與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電 連接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並且同時由第二導電層 形成其一部分與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 電極;以及在閘極絕緣層上的與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區域 上形成與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電連接的第二氧化物半 導體層。 另外,在上述製造方法中,較佳作爲第一氧化物半導 體層形成用作P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的氧化物半 導體層,作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形成用作η通道型電晶 體的通道形成區域的氧化物半導體層。在此,第一氧化物 半導體層適宜使用例如包含氧化錫、氧化鋅、氧化鎳、銅 鋁氧化物、氧化緦銅等的材料來形成。 -11 - 201110346 此外’在上述製造方法中’較佳第一導電層包含與第 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間的肖特基勢壘爲0 5eV或以下的材 料’第二導電層包含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間的肯特基 勢壘爲0_5eV或以下的材料。此外,較佳第—導電層包含 其功函數大於5.0eV的材料,第二導電層包含其功函數小 於4.8eV的材料。 此外’上述半導體裝置也可以以構成CMOS電路的方 式形成。換言之,也可以形成第一閘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 極,以使第一閘極電極和第二閘極電極電連接,形成第一 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和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以使第 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和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電連 接。 另外,在本說明書等中,半導體裝置是指能夠藉由利 用半導體特性而工作的所有裝置,顯示裝置、半導體電路 及電子設備都是半導體裝置。 在所揭示的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藉由改進電極材料 及結構,可以提供一種充分發揮η通道型電晶體及p通道 型電晶體的特性的半導體裝置》換言之,可以提高半導體 裝置的特性。並且,藉由採用上述結構,可以抑制掩模的 使用數量的增加而降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成本。並且,可 以減少步驟數目而提高半導體裝置的生產率。 像這樣,在所揭示的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可以提供 —種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較佳結構的η通道型電晶體及ρ 通道型電晶體,或者可以提供一種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η -12- 201110346 通道型電晶體及P通道型電晶體的較佳的製造方法。 【實施方式】 下面,關於本發明的實施例將參照附圖給予詳細的說 明。但是,本發明不侷限於以下所示的實施例的記載內 容,所屬[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很容易理 解:本發明的方式和細節可以在不脫離本說明書等所揭示 的發明的宗旨的條件下作各種各樣的變換。此外,可以適 當地組合根據不同的實施例的結構而實施。另外,在以下 說明的發明的結構中,對相同的部分或具有同樣的功能的 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其重複說明。 實施例1 在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A和1B說明半導體裝置的 結構例子,並且參照圖2A至2D、圖3 A至3D及圖4A至 4D說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例子。 〈半導體裝置的結構的例子〉 圖1 A和1 B表示根據本實施例1的半導體裝置的結 構的一個例子。圖1A是截面圖,圖1B是俯視圖。圖1A 表示沿圖1B的線A-B的截面。另外,在俯視圖中,爲方 便起見,省略部分結構。 圖1A和1B所示的半導體裝置關於使用氧化物半導 體的第一電晶體154及第二電晶體156,其包括:基板 (例如,具有絕緣表面的基板)1 00 ;基板1 00上的第一 ί -13- 201110346 閘極電極108及第二閘極電極110:覆蓋第一閘極電極 108及第二閘極電極110的閘極絕緣層112;設置在閘極 絕緣層112上且與第一閘極電極108重疊的第一氧化物半 導體層118;設置在閘極絕緣層112上且與第二閘極電極 110重疊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與第一氧化物半導 體層118電連接且由第一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 疊層結構構成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38(及第一源 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0):以及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150電連接且由第一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疊層 結構構成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2 (及第二源極電 極或汲極電極144)(參照圖1A和1B)。 另外,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只與第一導電層126 和第二導電層128中的第一導電層126接觸,並且第一源 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38(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0) 的一部分存在於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上方。此外,第 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與第一導電層126及第二導電層 128接觸,並且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的一部分存在於 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2 (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144 )上方。 在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 1 8上形成有用作蝕刻第一導 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時的蝕刻停止層的保護層 124。此外,形成有絕緣層152,以覆蓋第一電晶體154 及第二電晶體1 5 6。 在上述記載中,每個電晶體中的源極電極和汲極電極 -14- 201110346 根據載子流過的方向切換其功能,因此,源極電極和汲極 電極的名稱是爲了方便而起的名稱。換言之,每個電極的 功能不應該被解釋爲僅限於其名稱。此外,每個電極也可 以具有佈線的功能。 在此,較佳的是,第一電晶體是p通道型電晶體而第 二電晶體是η通道型電晶體。在此情況下,第一氧化物半 導體層的一部分用作ρ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而 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一部分用作η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 形成區域。另外,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適宜使用例如包含 氧化錫、氧化鋅、氧化鎳、銅鋁氧化物、氧化緦銅等的材 料來形成。 另外,在第一電晶體154及第二電晶體156中,第一 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38 (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140)與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2 (第二源極電極或 汲極電極144)由使用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疊層結構構成。 並且,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和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 極138(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0)的連接關係與第 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和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2 (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4)的連接關係不同。更明 確而言,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〇與第一導電層126及第 二導電層128接觸,而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只與第一 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中的第一導電層126接觸。 由此能夠充分發揮與η通道型電晶體相比起因於電極 的特性劣化的問題嚴重的Ρ通道型電晶體的特性。另外, -15- 201110346 爲了充分發揮P通道型電晶體的特性,較佳使用其功函數 滿足指定的條件的材料作爲用於第—導電層126的第一材 料及用於第二導電層128的第二材料。例如,在p通道型 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154中,作爲用於與第一氧化物半導 體層118接觸的第—導電層126的材料(第一材料),可 以根據其與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的價電子帶的關係而 決疋。明確而g,較佳使用形成在與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H8的價電子帶之間的肖特基勢壘爲〇 5eV或以下的材 料。此外’例如’在n通道型電晶體的第二電晶體156 中,作爲用於主要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〇接觸的第二 導電層128的材料(第二材料),可以根據其與第二氧化 物半導體層150的傳導帶的關係。明確而言,較佳使用形 成在與第—氧化物半導體層15〇的傳導帶之間的肖特基勢 壘爲〇.5eV或以下的材料。更明確而言,例如,較佳使用 其功函數大於5.〇ev (較佳大於5.2eV)的材料作爲用於 第導電層I26的第一材料,並且使用其功函數小於 4.8eV (較佳小於4.5eV)的材料作爲用於第二導電層128 的第二材料。 藉由使用上述材料形成第—導電層1Z6及第二導電層 128,可以充分確保p通道型電晶體的電洞植入性。由 此,即使在將η通道型電晶體和p通道型電晶體形成在同 一基板上的情況(包栝藉由同一製程形成的情況)下,也 可以防止p通道型電晶體的特性劣化。換言之,可以提高 半導體裝置的特性。 -16- 201110346 此外,當採用如上述那樣的結構時’由於不 每個電晶體形成不同的電極,所以可以抑制掩模 量的增加而降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成本。並且’ 步驟數目而提高半導體裝置的生產率。 另外,也可以使用上述電晶體構成CMOS電 情況下,將如下結構用於CMOS電路的一部分中 一閘極電極1 〇 8和第二閘極電極1 1 0電連接,並 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 3 8 (或者第一源極電極或 M0)與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2 (或者第 極或汲極電極144)電連接。 〈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例子〉 接下來,參照圖2A至2D、圖3A至30及 4D說明上述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 首先,在基板1〇〇(例如,具有絕緣表面的 形成導電層102 (參照圖2A)。 作爲基板1〇〇,只要採用具有絕緣表面的基 例如可以採用玻璃基板。玻璃基板較佳爲無驗玻 作爲無鹼玻璃基板,例如使用錫砂酸鹽玻璃、金呂 玻璃、鎖砸砂酸鹽玻璃等玻璃材料。另外,彳 100,還可以採用:陶瓷基板、石英基板、藍寶 由絕緣體構成的絕緣基板;利用絕緣材料覆蓋由 體材料構成的半導體基板的表面而成的基板;利 料覆蓋由金屬或不鏽鋼等導電體構成的導電基板 成的基板。此外’只要能夠承受製造製程的熱處 需要根據 的使用數 可以減少 路。在此 即可:第 且第一源 及極電極 二源極電 圖4 A至 基板)上 板即可, 璃基板。 硼砂酸鹽 有爲基板 石基板等 砂等半導 用絕緣材 的表面而 理,就也^ -17- 201110346 可以採用塑膠基板等。 導電層102較佳由鋁(A1)、銅 (Mo )、鎢(W )、鈦(Ti )等導電材料形 方法,可以舉出濺射法、真空蒸鍍法等。 (或銅)用於導電層102的情況下,因爲銘 質)有耐熱性低並且容易腐蝕等的問題,所 耐熱導電材料組合而使用。 耐熱導電材料可以使用如下材料: (Ti)、鉬(Ta)、鎢(W)、鉬(Mo)、 (Nd )、銃(Sc)中的元素的金屬:以上 的合金;組合上述元素而成的合金;或者以 分的氮化物等。層疊這些耐熱導電材料和鋁 成導電層102即可。 雖然未圖示,但是也可以在基板100上 基底層具有防止來自基板100的雜質擴散 之,藉由設置基底層,可以解決半導體裝置 的課題。基底層藉由使用氮化矽、氧化矽等 以單層結構或疊層結構形成即可。明確而言 採用從基板1 〇〇 —側按順序層疊氮化矽和氧 另外,氮化矽對雜質具有非常高的阻擋效果 接下來,在導電層102上選擇性地形 1 04及抗蝕劑掩模1 06,使用這些抗蝕劑掩 刻導電層102,來形成閘極電極108及閘極 照圖2B )。 (Cu )、鉬 成。作爲形成 另外,在將鋁 單質(或銅單 以較佳將其和 包含選自鈦 鉻(Cr )、鈸 述元素爲成分 上述元素爲成 (或銅)來形 設置基底層。 的功能。換言 的可靠性提高 各種絕緣材料 ,例如,適宜 化矽的結構。 〇 成抗蝕劑掩模 模選擇性地蝕 電極1 1 0 (參 -18 - 201110346 抗蝕劑掩模1 04及抗蝕劑掩模1 06經過抗蝕 Μ敷、利用光掩模的曝光及顯影等步驟而形成。 ίί劑材料時,可以使用旋塗法等方法。另外,抗 1 〇4及抗蝕劑掩模1〇6也可以藉由液滴噴射法、 法等選擇性地形成。在此情況下,由於不需要使 的步驟’所以可以解決生產率的提高的課題。另 劑掩模104及抗蝕劑掩模106在藉由導電層102 成第一閘極電極108及第二閘極電極110之後被 當進行上述蝕刻時,既可使用乾蝕刻,又可 刻°此外,爲了提高後面要形成的閘極絕緣層等 且防止斷開’也可以進行使第一閘極電極108及 電極1 1 0呈錐形的蝕刻。在此情況下,例如,該 呈具有2 0 °或以上且小於9 0。的錐角的形狀。在 角’是指由具有錐形的層的側面和底面形成的角 接下來’形成閘極絕緣層1 1 2,以覆蓋第一 1 0 8及第二閘極電極1 1 〇 (參照圖2 c )。閘極絕 可以使用氧化矽 '氧氮化矽、氮化矽、氮氧化 鋁、氧化鉬等材料來形成。此外,也可以層疊由 構成的膜來形成。這些膜較佳藉由濺射法等各種 成爲5nm或以上且25〇nm或以下的厚度。例如 極絕緣層1 1 2,可以藉由濺射法形成丨〇 〇 n m厚 膜。不言而喻,也可以藉由其他方法如CVD法 極絕緣層1 1 2。 此外’也可以組合濺射法和C V D法(電漿 劑材料的 當塗敷抗 蝕劑掩模 絲網印刷 用光掩模 外,抗蝕 的蝕刻形 除去。 使用濕蝕 的覆蓋性 第二閘極 端部較佳 此,‘錐 〇 閘極電極 緣層1 1 2 砂、氧化 上述材料 成膜法形 ,作爲閘 的氧化矽 等形成閘 CVD 法^ -19- 201110346 等)而形成疊層結構的閘極絕緣層i 1 2。例如,可以藉由 電漿CVD法形成閘極絕緣層i丨2的下層(與第一閘極電 極1 〇8及第二閘極電極丨丨〇接觸的部位),並且藉由濺射 法形成閘極絕緣層112的上層。由於藉由電漿CVD法很 容易形成具有良好臺階覆蓋性的膜,因此其適合用作形成 第一閘極電極108及第二閘極電極11〇的正上方的膜的方 法。此外,與電漿CVD法相比,由於藉由濺射法很容易 減小膜中的氫濃度,因此在與半導體層接觸的區域設置用 濺射法形成的膜,可以防止閘極絕緣層1 1 2中的氫擴散到 半導體層中。特別地,在使用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形成半導 體層的情況下,由於氫對特性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採用 此類結構是有效的。 另外,在本說明書等中,氧氮化物是指在其組成方面 氧的含量(原子數)比氮的含量多的物質,例如,氧氮化 矽是指包含50原子%至70原子%的氧、0.5原子%至15 原子%的氮、25原子%至35原子%的矽、0.1原子%至10 原子%的氫的物質。另外,氮氧化物是指在其組成方面氮 的含量(原子數)比氧的含量多的物質,例如,氮氧化矽 是指包含5原子%或以上且30原子%或以下的氧、20原 子%或以上且5 5原子%或以下的氮、2 5原子%或以上且 35原子%或以下的矽、1〇原子%或以上且25原子%或以 下的氫的物質。注意’上述範圍是使用盧瑟福背散射光譜 學法(RBS,即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ry) 以及氫前方散射法(HFS ,即 Hydrogen Forward -20- 201110346
Scattering )測量而得到的。此外,構成元素的含有比率 的總計不超過100原子%。 接下來,形成氧化物半導體層1 1 4,以覆蓋閘極絕緣 層1 1 2 (參照圖2 D )。在本實施例1中,作爲氧化物半 導體層114形成能夠用作p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 的氧化物半導體層。明確而言,例如,形成氧化物半導體 層11 4,以包含氧化錫、氧化鋅、氧化鎳、銅鋁氧化物、 氧化緦銅中的任何一種物質。作爲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 可以舉出使用含有上述材料的靶材的濺射法等。作爲上述 濺射法,可以採用將高頻電源用於濺射電源的RF濺射 法、使用直流電源的DC濺射法、以脈衝方式施加直流偏 壓的脈衝DC濺射法等。另外,只要能夠實現p通道型電 晶體,就不需要限定於使用上述材料及方法形成氧化物半 導體層114。此外,氧化物半導體層114的厚度形成爲 5nm至200nm左右即可。 雖然在本實施例1中示出以單層形成氧化物半導體層 1 1 4的情況,但是也可以形成疊層結構的氧化物半導體層 1 1 4。例如,可以只在後面要形成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 電極138 (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0)與第一氧化物 半導體層1 1 8接觸的區域上形成導電性提高的氧化物半導 體層。導電性提高的氧化物半導體層可以藉由使其構成元 素的比率不同來實現。藉由採用上述那樣的結構,可以改 善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與氧化物半導體層的電連接,並且 提高元件特性。 -21 - 201110346 接下來,在氧化物半導體層1 1 4上選擇性地形成抗蝕 劑掩模1 1 6,使用該抗蝕劑掩模1 1 6選擇性地蝕刻氧化物 半導體層114,來形成島狀的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 (參照圖3 A )。在此,抗蝕劑掩模1 1 6可以藉由與形成 抗蝕劑掩模1 04及抗蝕劑掩模1 06相同的方法形成。此 外,抗蝕劑掩模1 1 6在藉由氧化物半導體層1 1 4的蝕刻形 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之後被除去。 作爲氧化物半導體層1 1 4的蝕刻方法,可以使用濕蝕 刻或乾蝕刻。用於濕蝕刻的蝕刻劑(蝕刻液)或用於乾蝕 刻的蝕刻氣體沒有特別的限制,而是只要能夠蝕刻氧化物 半導體層1 1 4即可。例如,當使用濕蝕刻時,可以使用乙 酸、硝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此外,當進行乾蝕刻時,例 如,較佳使用含有氯的氣體、對含有氯的氣體添加有氧的 氣體。 另外,當進行乾蝕刻時,可以使用如下裝置:使用反 應性離子蝕刻法(RIE法)的蝕刻裝置、使用 ECR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即電子迴旋共振)或 ICP(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艮 感應親合電漿)等 高密度電漿源的乾蝕刻裝置。此外,還可以使用如下蝕刻 裝置,即與ICP蝕刻裝置相比,容易獲得在較廣的面積上 的均勻的放電的 ECCP(Enhanced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即增大電容耦合電漿)模式的蝕刻裝置。若採用 ECCP模式的蝕刻裝置,還容易對應使用第十代或以後的 基板作爲基板的情況。 -22- 201110346 接下來,形成絕緣層120 ’以覆蓋第—氧化物半導體 層1 1 8 (參照圖3 B )。絕緣層1 2 〇由於是成爲後面形成的 蝕刻停止層的基礎的絕緣層’所以較佳使用在與後面形成 的導電層之間可以獲得選擇比的材料來形成。絕緣層1 2 0 例如可以使用氧化矽、氧氮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氧 化鋁及氧化鉬等材料來形成。此外,絕緣層1 2 0可以利用 各種成膜法如濺射法和CVD法等來形成。另外,在採用 不設置蝕刻停止層的結構的情況下,也可以不形成該絕緣 層 1 2 0 〇 接下來’在絕緣層1 20上選擇性地形成抗蝕劑掩模 1 22 ’使用該抗蝕劑掩模1 22選擇性地蝕刻絕緣層1 20, 來形成保護層1 2 4 (參照圖3 C )。在此,抗蝕劑掩模1 2 2 可以藉由與形成抗蝕劑掩模1 04等相同的方法形成。此 外’抗蝕劑掩模1 2 2在藉由絕緣層1 2 0的蝕刻形成保護層 124之後被除去。 接下來’形成第一導電層126及第二導電層128,以 覆蓋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保護層124及閘極絕緣層 112(參照圖3D)。在此,第一導電層〗26和第二導電層 128較佳使用不同的材料來形成。明確而言,使用適宜p 通道型電晶體的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的材料來形成第一導 電層126’並且使用適宜11通道型電晶體的源極電極或汲 極電極的材料來形成第二導電層128。由此可以充分確保 要形成的電晶體的特性。 例如’較佳使用其功函數大於5.〇eV (較佳大於f
L -23- 201110346 1 2 6的第一材料,並
肖特基勢壘爲〇.5eV或以下的材料作爲第—材料,並且使 用形成在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的傳導帶之間的肯特基勢 5.2eV)的材料作爲用於第—導電層 且使用其功函數小於4.8eV (較佳/ 爲用於第二導電層128的第二材彩 藉由選擇上述那 壘爲〇.5eV或以下的材料作爲第二材料 樣的材料,可以抑制由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8和第一導 電層126之間的肖特基勢壘而導致的對第—氧化物半導體 層的電洞植入性降低。此外,與此同樣,可以抑制對構成 後面形成的π通道型電晶體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ο的 電子植入性降低。 作爲用於第一導電層1 2 6的第一材料,例如可以舉出 金、鉛、鎳、銘、銦錫氧化物等。此外,作爲用於第二導 電層12 8的第二材料,例如可以舉出鈦 '鋁、鉬' 鎢等。 藉由濺射法或真空蒸鍍法等成膜方法形成由上述材料構成 的第一導電層126及第二導電層128即可。 雖然P型氧化物半導體材料的價電子帶的能量的詳細 內容還不清楚,但是,在是氧化錫的情況下,已確認到當 使用功函數大於5.0eV (較佳大於5.2eV)的電極材料時 能夠獲得良好的電晶體特性,可以說這對於其他p型氧化 物半導體材料也是同樣的。另一方面,n型氧化物半導體 材料的傳導帶的能量例如在In-Ga-Zn類氧化物中爲4.3eV 左右,已確認到在使用功函數小於4.8eV (較佳小於 -24- 201110346 4.5 eV )的電極材料的情況下能夠獲得良好的電 性。另外,已知在η型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中傳導帶 爲3eV至5eV左右。 接下來,在第二導電層128上選擇性地形成抗 模1 3 0、抗蝕劑掩模1 3 2、抗蝕劑掩模1 3 4及抗蝕 1 3 6,使用該抗蝕劑掩模選擇性地蝕刻第一導電層 第二導電層1 2 8,來形成連接到第一氧化物半導體 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38及第一源極電極或汲 1 40 '以及後面連接到n通道型電晶體的氧化物半 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2及第二源極電極或 極1 44 (參照圖4A )。上述抗蝕劑掩模可以藉由 抗蝕劑掩模1 04等相同的方法形成。此外,上述抗 模在第一導電層126及第二導電層128被蝕刻之 去。 接下來,形成氧化物半導體層1 46,以覆蓋由 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疊層結構構成的第二 極或汲極電極142及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4 圖4B)。在本實施例1中,作爲氧化物半導體層 成能夠用作η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的氧化 體層。明確而言,例如,較佳使用以inM〇3 ( Ζ (m>0 )表示的氧化物半導體形成氧化物半導體層 在此,Μ是指選自鎵(Ga ) '鐵(Fe )、鎳(Ni (Μη)及鈷(Co)中的一種金屬元素或者多種: 素。例如,選擇Ga作爲Μ的情況除了包括只選擇 晶體特 的能量 蝕劑掩 劑掩模 126及 層的第 極電極 導體層 汲極電 與形成 蝕劑掩 後被除 第一導 源極電 (參照 146形 物半導 'η Ο ) m 146 ° )、錳 金屬元 Ga的 r -25- 201110346 情況以外,還包括選擇Ga和Ni、Ga和Fe的情況等選擇 Ga以外的上述金屬元素的情況。此外,除了作爲μ包含 的金屬元素之外,上述氧化物半導體還可以包含作爲雜質 元素的Fe或Ni、其他過渡金屬元素或該過渡金屬的氧化 物。不言而喻,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不侷限於上述材料,還 可以使用各種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如氧化鋅或氧化銦。氧化 物半導體層M6的製造方法與氧化物半導體層114的情況 相同,因此對於氧化物半導體層146的詳細內容可以參照 氧化物半導體層114的製造方法。 另外,雖然在本實施例1中示出以單層形成氧化物半 導體層146的情況,但是也可以形成疊層結構的氧化物半 導體層146。例如,可以只在與稍後將形成的第二源極電 極或汲極電極142 (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4)接觸 的區域上形成導電性提高的氧化物半導體層。導電性提高 的氧化物半導體層可以藉由使其構成元素的比率不同來實 現。藉由採用上述那樣的結構,可以改善源極電極或汲極 電極與氧化物半導體層的電連接,並且提高元件特性。 接下來,在氧化物半導體層146上選擇性地形成抗蝕 劑掩模I48,使用該抗蝕劑掩模148選擇性地蝕刻氧化物 半導體層146,來形成島狀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 (參照圖4C )。在此,抗蝕劑掩模148可以藉由與形成 抗蝕劑掩模1 04等相同的方法形成。此外,抗蝕劑掩模 148在藉由氧化物半導體層146的蝕刻形成第二氧化物半 導體層150之後被除去。另外,對於該蝕刻的詳細內容, -26 - 201110346 可以參照氧化物半導體層1 1 4的蝕刻的詳細內容。 接下來,形成絕緣層152’以覆蓋第一源極電極或汲 極電極138、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〇、第二源極電 極或汲極電極142、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4、第― 氧化物半導體層118及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等(參照 圖4D)。由此完成包括第一電晶體I54和第二電晶體 1 5 6的半導體裝置。在此,絕緣層1 5 2相當於所謂的層間 絕緣層。絕緣層1 5 2可以使用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鉬等 的材料來形成。此外,也可以層疊由上述材料構成的膜來 形成。 在本實施例1所揭示的結構中,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都由第一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疊層結構形成。 由此’ P通道型電晶體和η通道型電晶體分別具有不同的 結構。換言之,在ρ通道型電晶體中,形成第一源極電極 或汲極電極138及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40,以接觸 於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上方(或側面),另一方面, 在η通道型電晶體中,形成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 42 及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1 4 4,以接觸於第二氧化物半 導體層150下方(或側面)。 這裏,在將第二材料用於第一導電層1 26且將第一材 料用於第二導電層1 28的情況下,可以調換ρ通道型電晶 體和η通道型電晶體的結構(在此情況下,將第二材料用 於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形成η通道型電晶體,並且將 第—材料用於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 50形成ρ通道型電晶 f -27- 201110346 體)。但是,在此情況下,第一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 128都與p通道型電晶體的氧化物半導體層接觸,而這有 可能使對半導體裝置的特性影響大的P通道型電晶體的特 性惡化,因此較佳盡可能地採用上方所述的結構。 另外,在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或第二氧化物 半導體層之後,較佳進行10(TC至500°C,典型的是 200°C至400°C的熱處理。藉由該熱處理,可以提高半導 體元件的特性,並且降低特性的不均勻性。熱處理的氣圍 例如可以使用空氣氣圍、氮氣氣圍、氧氣氣圍、水蒸氣氣 圍等。此外,熱處理進行0.1小時至5小時左右即可。熱 處理在時機上沒有特定限制,只要在形成成爲第一氧化物 半導體層118的基礎的氧化物半導體層114之後,或在形 成成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〇的基礎的氧化物半導體層 146之後進行熱處理即可。 此外,本實施例1所利用的掩模都可以使用多色調掩 模形成。在此,多色調掩模是指能夠以多步驟的光量進行 曝光的掩模。藉由使用該多色調掩模,可以以一次曝光及 顯影步驟形成具有多種(典型的是兩種)厚度的抗蝕劑掩 模。換言之,藉由使用多色調掩模,可以抑制步驟數目的 增加。 以上,藉由採用本實施例1所示的電極材料及結構, 可以充分發揮η通道型電晶體及p通道型電晶體的特性。 由此可以提高半導體裝置的特性。另外,藉由採用上述結 構,可以抑制掩模的使用數量的增加而降低半導體裝置的 -28- 201110346 製造成本。並且,可以減少步驟數目而提高半導體裝置的 生產率。 像這樣’所揭示的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從如下方面看是 極爲有用的:可以提供一種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較佳結構 的η通道型電晶體及p通道型電晶體,或者可以提供一種 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η通道型電晶體及ρ通道型電晶體的 較佳的製造方法。 實施例2 在本實施例2中,參照圖5Α和5Β說明半導體裝置 的另一結構例子,並且參照圖6Α至6Ε說明半導體裝置 的製造方法的另一例子。另外,本實施例2所說明的半導 體裝置的結構在很多部分上與上述實施例1所說明的半導 體裝置的結構相同。因此,以下主要說明其不同的部分。 〈半導體裝置的結構的例子〉 圖5Α和5Β表示關於本實施例2的半導體裝置的結 構的一個例子。圖5Α是截面圖,圖5Β是俯視圖。圖5Α 表示沿圖5Β的線Α-Β的截面。另外,在俯視圖中,爲方 便起見,省略部分結構。 圖5Α和5Β所示的半導體裝置關於使用氧化物半導 體的第一電晶體2W及第二電晶體23 0,其包括:基板 (例如,具有絕緣表面的基板)1 0 〇 ;基板1 〇 〇上的第一 閘極電極108及第二閘極電極110;覆蓋第一閘極電極 1 0 8及第二閘極電極1 1 〇的閘極絕緣層1 1 2 ;設置在閘極 . ί -29- 201110346 絕緣層1 12上且與第一閘極電極108重疊的第一氧化物半 導體層212;設置在閘極絕緣層112上且與第二閘極電極 110重疊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222;與第一氧化物半導 體層212電連接且由第一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 疊層結構構成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4(及第一源 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6);以及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222電連接且由第一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疊層 結構構成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8 (及第二源極電 極或汲極電極220 )(參照圖5A和5B )。 在此,上述半導體裝置和前面的實施例1所說明的半 導體裝置不同之處在於是否有用作蝕刻停止層的保護層 124。換言之,在本實施例2所說明的半導體裝置中,保 護層124不存在。此外,由於保護層124不存在而第一氧 化物半導體層118的一部分被蝕刻除去,而形成第一氧化 物半導體層212。並且,根據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222、 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4 (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216)及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8 (第二源極電極或 汲極電極220 )的形成製程的關係,在第一源極電極或汲 極電極214(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6)上存在有氧 化物半導體層224及氧化物半導體層226,第二氧化物半 導體層的形狀也與前面的實施例1有很大不同。 如本實施例2所示那樣,在不形成用作蝕刻停止層的 保護層124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降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 成本。並且,可以減少步驟數目而提高半導體裝置的生產 -30- 201110346 率。 〈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例子〉 接著,參照圖6A至6E說明上述半導體裝置的製造 方法的一個例子。另外,由於直到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 層1 1 8的步驟與前面的實施例1相同,對於其詳細內容可 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參照圖2A至2D及圖3 A )。 在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之後,形成第一導電 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以覆蓋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1 1 8及閘極絕緣層1 1 2 (參照圖6 A )。對於第一導電層 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 1 ° 接下來,在第二導電層1 2 8上選擇性地形成抗蝕劑掩 模2 00、抗蝕劑掩模202及抗蝕劑掩模204,使用該抗蝕 劑掩模選擇性地蝕刻第一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 (參照圖6B )。由此,閘極絕緣層1 1 2的一部分在與閘 極電極110重疊的區域上暴露。對於抗蝕劑掩模及蝕刻的 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接下來,形成氧化物半導體層146,以覆蓋第一導電 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疊層結構及閘極絕緣層112 (參照圖6C )。對於氧化物半導體層1 46的詳細內容可 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接下來,在氧化物半導體層146上選擇性地形成抗蝕 劑掩模206、抗蝕劑掩模208及抗蝕劑掩模210,使用該 抗蝕劑掩模選擇性地蝕刻第一導電層1 26、第二導電層 -31 - 201110346 128及氧化物半導體層146,來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118的一部分被蝕刻的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212、與此連 接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4及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 電極216、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8及第二源極電極 或汲極電極220、與此連接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222 (參照圖6D )。對於抗蝕劑掩模及蝕刻的詳細內容可以 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另外,雖然由於氧化物半導體層146的蝕刻而氧化物 半導體層224及氧化物半導體層226殘留在第一源極電極 或汲極電極214及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6上方,但 是這不會導致電晶體的特性發生大的波動。 然後,形成絕緣層1 52,以覆蓋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 電極214、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16、第二源極電極 或汲極電極218、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220、第一氧 化物半導體層212及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222等(參照圖 6E )。由此完成包括第一電晶體228及第二電晶體230的 半導體裝置。在此,絕緣層1 52相當於所謂的層間絕緣 層。對於其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以上,藉由採用本實施例2所示的電極材料及結構, 可以充分發揮η通道型電晶體及p通道型電晶體的特性。 由此可以提高半導體裝置的特性。並且,藉由採用上述結 構,可以抑制掩模的使用數量的增加而降低半導體裝置的 製造成本。並且,可以減少步驟數目而提高半導體裝置的 生產率。 -32- 201110346 再者,在本實施例2中’由於不形成用作蝕刻停止層 的保護層,可以進一步降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成本。並 且,可以減少步驟數目而提高半導體裝置的生產率。 另外,本實施例2可以與前面的實施例1適當地組合 而使用。 實施例3 在本實施例3中,參照圖7A和7B說明半導體裝置 的另一結構例子,並且參照圖8A至8D及圖9A至9C說 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另一例子。另外’本實施例3 所說明的半導體裝置的結構在很多部分上與前面的實施例 1與2所說明的半導體裝置的結構相同。因此’以下主要 說明其與實施例1與2不同的部分。 〈半導體裝置的結構的例子〉 圖7A和7B表示關於本實施例3的半導體裝置的結 構的一個例子。圖7A是截面圖,圖7B是俯視圖。圖7A 表示沿圖7B的線A-B的截面。另外,在俯視圖中,爲方 便起見,省略部分結構。 圖7A和7B所示的半導體裝置關於使用氧化物半導 體的第一電晶體322及第二電晶體3 24,其包括:基板 (例如’具有絕緣表面的基板)1 0 0 ;基板1 0 0上的第一 閘極電極108及第二閘極電極1 10 ;覆蓋第一閘極電極 108及第二閘極電極11〇的閘極絕緣層112;設置在閘極 絕緣層112上且與第一閘極電極1〇8重疊的第一氧化物半 -33- 201110346 導體層1 1 8 ;設置在閘極絕緣層Π 2上且與第二閘極電極 110重疊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與第一氧化物半導 體層118電連接且由第一導電層126和第二導電層128的 疊層結構構成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312(第一源極 電極或汲極電極314);以及與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 電連接且由第二導電層128構成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 極316(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318)(參照圖7Α和 7Β ) ° 在此,上述實施例3之半導體裝置和前面的實施例1 與2所說明的半導體裝置不同之處在於第二源極電極或汲 極電極的結構。換言之,在本實施例3所說明的半導體裝 置中,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只由第二導電層128形 成。由此,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和第一導電層126不 會接觸。 如本實施例3所示那樣,藉由只由第二導電層128形 成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可以只使使用了適宜η通道 型電晶體的電極的材料(第二材料)的導電層接觸於第二 氧化物半導體層150。因此,與第—導電層〖26和第二氧 化物半導體層1 50接觸的情況相比,可以提高電晶體特 性。 〈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例子) 接著’參照圖8Α至8D及圖9Α至9C說明上述半導 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另外,由於直到形成保護 層124的步驟與前面的實施例1相同,對於其詳細內容可 -34- 201110346 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參照圖2A至2D 3 C )。 在形成保護層124之後,形成第一導電層 蓋保護層124、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18及 112(參照圖8A)。對於第一導電層126的詳 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接下來,在第一導電層126上選擇性地形 模300,使用該抗蝕劑掩模300選擇性地蝕刻 126,來形成第一導電層302 (參照圖8B)。 閘極電極110重疊的區域及其周圍的區域上 1 26被除去。對於抗蝕劑掩模及蝕刻的詳細內 前面的實施例1。 接下來,形成第二導電層128,以覆蓋 3 0 2及閘極絕緣層1 1 2 (參照圖8 C )»由此, 極110重疊的區域及其周圍的區域上,第二導 成在閘極絕緣層1 1 2上。對於第二導電層1 28 可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接下來,在第二導電層128上選擇性地形 模304、抗蝕劑掩模3 06、抗蝕劑掩模3 08及 3 1 〇,使用該抗蝕劑掩模選擇性地蝕刻第一導i 第二導電層128,來形成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 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3 1 4、第二源極電極 316及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318(參照圖 抗蝕劑掩模及蝕刻的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前面的 及圖3A至 F 1 2 6,以覆 閘極絕緣層 :細內容可以 成抗蝕劑掩 第一導電層 由此,在與 第一導電層 容可以參照 第一導電層 在與閘極電 電層1 2 8形 的詳細內容 成抗蝕劑掩 抗蝕劑掩模 霞層302及 電極3 1 2及 或汲極電極 8D)。對於 實施例1。 -35- 201110346 接下來,形成氧化物半導體層146,以覆蓋由第二導 電層128構成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316及第二源極 電極或汲極電極318(參照圖9A)。對於氧化物半導體 層1 46的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接下來,在氧化物半導體層146上選擇性地形成抗蝕 劑掩模320,使用該抗蝕劑掩模選擇性地蝕刻氧化物半導 體層 H6,來形成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15〇 (參照圖 9B )»對於抗鈾劑掩模及蝕刻的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前面的 實施例1。 然後,形成絕緣層152,以覆蓋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 電極312、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314、第二源極電極 或汲極電極316、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318、第一氧 化物半導體層118及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50等(參照圖 9C)。由此完成包括第一電晶體322及第二電晶體324的 半導體裝置。在此,絕緣層1 52相當於所謂的層間絕緣 層。對於其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前面的實施例1。 以上,藉由採用本實施例3所示的電極材料及結構, 可以充分發揮η通道型電晶體及p通道型電晶體的特性。 由此可以提高半導體裝置的特性。並且,藉由採用上述結 構,可以抑制掩模的使用數量的增加而降低半導體裝置的 製造成本。並且,可以減少步驟數目而提高半導體裝置的 生產率。 再者,藉由只由第二導電層形成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 電極,可以只使使用了適宜η通道型電晶體的電極的材料 -36- 201110346 (第二材料)的導電層接觸於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因 此,與第一導電層和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接觸的情況相 比,可以提高電晶體特性。 另外,本實施例3可以與前面的實施例1與2適當地 組合而使用。 實施例4 對於當使用前面的實施例1至3所說明的電晶體構成 CMSOS電路時的電路特性,利用電腦模擬實驗進行確 認。在本實施例4中,說明其結果。 使用Silvaco公司製造的裝置模擬器“ATLAS”進行 電腦模擬實驗。另外,在本實施例 4中,爲了檢驗 CMSOS電路的特性,對使用CMOS電路的環形振盪器進 行電腦模擬實驗。另外,環形振盪器藉由將奇數段CMOS 反相電路串聯連接而構成。換言之,構成環形振盪器的n 通道型電晶體和Ρ通道型電晶體的數量相同。此外,可以 將環形振盪器的振盪頻率用作裝置性能的基準。 圖10示出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η通道型電晶體的闊 極電壓(Vg )-汲極電流(Id )曲線。此外,圖u示出使 用氧化物半導體的P通道型電晶體的閘極電壓(Vg > _ & 極電流(Id)曲線。在圖10及11中,橫軸表示鬧極電ρ (yg) ’縱軸表示汲極電流(Id )。此外,實線表示汲極 電壓是0.25 (V)時的曲線’虛線表示汲極電摩是 (V )時的曲線。這裏,將n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長度 -37- 201110346 (L)和通道寬度(W)都設定爲ι〇μιη,並且將p通道槊 電晶體的通道長度(L)和通道寬度(W)分別設定爲 ΙΟμπι和20μιη。此外’將閘極絕緣層的厚度設定爲 lOOnm’將介電常數設定爲4.丨,將半導體層的厚度設定 爲 5 Onm。 將η通道型電晶體的半導體層設定爲如下:帶隙爲 3_05eV,電子親和勢爲4.3eV,功函數爲4.3eV,電子邊 移率爲1 5 c m 2 / V · s,電洞遷移率爲〇 . 1 c m 2 / V . s。並且,將 p通道型電晶體的半導體層設定爲如下:帶隙爲3.0eV, 電子親和勢爲2.8 eV,功函數爲5.5 eV,電子遷移率爲 0.1cm2/V.s,電洞遷移率爲1.0cm2/V.s,並進行計算。此 外,當計算截止電流時,假定由帶間隧道導致汲極電流。 另外’在上述p通道型電晶體中,導通截止比大約爲二位 數。 對於將使用上述η通道型電晶體及p通道型電晶體的 CMOS反相電路串聯連接三段而構成的環形振盪器確認了 振盪狀況。圖1 2示出其結果。橫軸表示時間(S ),縱軸 表示電壓(V)。這裏,電源電壓爲15(V)。由圖12笱 知,一週期爲5ns左右,振盪頻率爲200MHz左右。 如以上所述那樣,確認到了使用所揭示的發明之一的 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構成的CMOS電路的工作。在本實施 例4中使用的P通道型電晶體的導通截止比大約爲二位 數,這雖然很難說是充分的特性,但是作爲CMOS電路的 工作並沒有很大的問題。藉由進行P通道型氧化物半導體 -38- 201110346 材料的改良及發展,可以進一步提高CMOS電路的特性。 另外,所揭示的發明之一的電晶體的結構對於實現這 樣的CMOS電路極爲有效。 本說明書根據2009年4月10日在日本專利局申請的 日本專利申請編號2009-095 73 9而製作,所述申請內容包 括在本說明書中。 【圖式簡單說明】 在附圖中: 圖1A和1B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截面圖及俯視圖; 圖2A至2D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截面 圖, 圖3A至3D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截面 圖; 圖4A至4D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截面 圖; 圖5A和5B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截面圖及俯視圖; 圖6A至6E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截面 圖, 圖7A和7B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截面圖及俯視圖; 圖8A至8D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截面 圖; 圖9A至9C是說明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的截面 圖, •39- 201110346 圖10是示出η通道型電晶體的閘極電壓(Vg )-汲極 電流(Id)曲線的圖; 圖11是示出P通道型電晶體的閘極電壓(Vg )-汲極 電流(I d )曲線的圖; 圖1 2是示出環形振盪器的振盪狀態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 0 :基板 1 02 :導電層 104 :抗蝕劑掩模 106 :抗蝕劑掩模 1 0 8 :閘極電極 1 1 〇 :閘極電極 1 1 2 :閘極絕緣膜 1 1 4 :氧化物半導體層 1 1 6 :抗蝕劑掩模 1 1 8 :氧化物半導體層 1 2 0 :絕緣層 122 :抗蝕劑掩模 124 :保護層 1 26 :導電層 1 28 :導電層 1 3 0 :抗蝕劑掩模 1 3 2 :抗蝕劑掩模 40- 201110346 1 3 4 :抗蝕劑掩模 1 3 6 :抗蝕劑掩模 138: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140: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142: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144: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146 :氧化物半導體層 1 4 8 :抗蝕劑掩模 150 :氧化物半導體層 1 5 2 :絕緣層 1 5 4 :電晶體 1 5 6 :電晶體 200 :抗蝕劑掩模 202 :抗蝕劑掩模 2 04 :抗蝕劑掩模 206 :抗蝕劑掩模 208 :抗蝕劑掩模 2 1 0 :抗蝕劑掩模 2 1 2 :氧化物半導體層 214: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216: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218: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220 :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222 :氧化物半導體層 -41 - 201110346 224 :氧化物半導體層 226 :氧化物半導體層 2 2 8 :電晶體 2 3 0 :電晶體 3 00 :抗蝕劑掩模 3 02 :導電層 3 04 :抗蝕劑掩模 3 06 :抗蝕劑掩模 3 08 :抗蝕劑掩模 3 1 0 :抗蝕劑掩模 312: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314: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316: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3 1 8 :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3 2 0 :抗蝕劑掩模 3 2 2 :電晶體 3 24 :電晶體 -42-

Claims (1)

  1. 201110346 七、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括: 基板上的第一閘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極; 覆蓋該第一閘極電極及該第二閘極電極的閘極絕緣 層; 設置在該閘極絕緣層上並與該第一閘極電極重疊的第 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設置在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上並與該第一氧化物半 導體層電連接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其中該第一源 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包括包含第一材料的第一導電層和該第 一導電層上的包含第二材料的第二導電層; 設置在該閘極絕緣層上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其中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包括包含該第一材料的第 三導電層和該第三導電層上的包含該第二材料的第四導電 層;以及 設置在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上並與該第二源極 電極或汲極電極電連接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該第二氧 化物半導體層與該第二閘極電極重疊。 2. —種半導體裝置,包括: 基板上的第一閘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極; 覆蓋該第一閘極電極及該第二閘極電極的閘極絕緣 層; 設置在該閘極絕緣層上並與該第一閘極電極重疊的第 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43- 201110346 設置在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上並與該第一氧化物半 導體層電連接的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其中該第一源 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包括包含第一材料的第一導電層和該第 一導電層上的包含第二材料的第二導電層; 設置在該閘極絕緣層上的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其中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包括包含該第二材料的第 三導電層;以及 設置在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上並與該第二源極 電極或汲極電極電連接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該第二氧 化物半導體層與該第二鬧極電極重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 一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一部分用作p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 成區域,並且,其中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的—部分用作 η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 一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一部分用作Ρ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 成區域’並且’其中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的一部分用作 η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墳的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 一材料是該第一材料與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間的肯特 基勢堅爲0.5 eV或以下的材料,並且,其中該第二材料是 該弟—材料與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間的肯特基勢壘爲 〇-5eV或以下的材料。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 -44- 201110346 一材料是該第一材料與該第一氣 基勢曼爲G.5eV或以下的材料物半導體層之間的肖特 該第二材料與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髀且,其中該第-材料是 0W材料。 _之間的肖特基勢II爲 其中,該第 其中該第二 其中,該第 其中該第二 其中,該第 其中該第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 」+導體裝置 一材料是其功函數大於5.0eV的#、, 付料,並且 材料是其功函數小於4.8eV的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 % $町牛導體裝置 一材料是其功函數大於5.0eV的;^ ^ J衍料,並且 材料是其功函數小於4_8eV的材料。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半導體裝置 一閘極電極和該第二閘極電極電連接,並且 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與該第: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電$ 接。 1 0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半導體裝置,其中,該 第一閘極電極和該第二閘極電極電連接,並且,其中該第 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與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電連 接。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半導體裝置,其中,該 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與該第一.導電層接觸,並且,該第二 氧化物半導體層與該第三導電層及第四導電層接觸。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半導體裝置,其中,該 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與該第一導電層接觸,並且,該第二 氧化物半導體層與該第三導電層接觸。 -45- 201110346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半 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包括選自氧f七錢 銅鋁氧化物、及氧化緦銅中的材g。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半 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包括選自氧化^錫 銅鋁氧化物 '及氧化緦銅中的材料。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j頁的半 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包括以InM〇3 質’其中m大於0’ Μ是選自鎵、鐵 種或多種金屬元素。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頁的半 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包括以ΙηΜ〇3 質’其中m大於〇’ Μ是選自鎵、鐵 種或多種金屬元素。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半 第一材料是選自金、鉑、鎳 '銅、銘 材料。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半 第一材料是選自金、鉑、鎳、銅、銘 材料。 1 9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半 第二材料是選自鈦 '鋁、鉬、及鎢中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半 第二材料是選自鈦、鋁、鉬、及鎢中 導體裝置,其中,該 、氧化鋅、氧化鎳、 導體裝置,其中,該 、氧化鋅、氧化鎳、 導體裝置,其中,該 C ΖηΟ ) „.表示的物 '鎳、錳及鈷中的一 導體裝置,其中,該 C Zn〇 ) m表示的物 鎮、猛及銘中的一' 導體裝置,其中,該 '及銦錫氧化物中的 導體裝置,其中,該 '及銦錫氧化物中的 _體裝置,其中,該 的材料。 導體裝置,其中,該 的材料。 -46- 201110346 21.—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基板上形成第一閘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極; 形成閘極絕緣層,以覆蓋該第一閘極電極及該第二閘 極電極; 在該閘極絕緣層上並與該第一閘極電極重疊的區域中 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在該基板的整個面上形成第一導電層,以覆蓋該第一 氧化物半導體層: 在該基板的整個面上形成第二導電層,以覆蓋該第一 導電層; 選擇性地蝕刻該第一導電層和該第二導電層來形成第 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及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以使 該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與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電連 接,且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的一部分與該第二閘極 電極重疊;以及 在該閘極絕緣層和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上並與 該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區域中形成與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 極電極電連接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2 2.—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基板上形成第一聞極電極及第二閘極電極; 形成閘極絕緣層,以覆蓋該第一閘極電極及該第二閘 極電極; 在該閘極絕緣層上並與該第一聞極電極重疊的區域中 形成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47- 201110346 在該基板的整個面上形成第一導電層,以覆蓋該 氧化物半導體層; 在與該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區域及其周圍中選擇 除去該第一導電層; 在選擇性地除去該第一導電層之後,在該基板的 面上形成第二導電層,以覆蓋該第一導電層; 選擇性地蝕刻該第一導電層和該第二導電層來形 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及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 該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包括該第一導電層和該第 電層並與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電連接,並使該第二 電極或汲極電極包括該第二導電層且其一部分與該第 極電極重疊;以及 在該閘極絕緣層和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上 該第二閘極電極重疊的區域中形成與該第二源極電極 極電極電連接的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 法’其還包括以下步驟:作爲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成用作P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的氧化物半 層;並且,作爲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形成用作n 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的氧化物半導體層。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 法’其還包括以下步驟:作爲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成用作Ρ通道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的氧化物半 層;並且’作爲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形成用作η 第一 性地 整個 成第 以使 二導 源極 二閘 並與 或汲 造方 ,形 導體 通道 造方 ,形 導體 通道 -48- 201110346 型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的氧化物半導體層。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 法,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包含其與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之間的肖特基勢壘爲0.5 eV或以下的材料,並且,其中該 第二導電層包含其與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間的肯特基 勢壘爲o.5ev或以下的材料。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 法,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包含其與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之間的肖特基勢壘爲0.5eV或以下的材料,並且,其中該 第一導電層包a其與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之間的肯特基 勢壘爲0.5eV或以下的材料。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 法,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包含其功函數大於5. 〇eV的材 料’並且’其中该第—導電層包含其功函數小於4.8eV的 材料。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μ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 法’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包含其功函數大於5. 〇eV的材 料’並且’其中該第—導電層包含其功函數小於4 8eV的 材料。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 法’其中’形成該第~閛極電極及該第二閘極電極,以互 相電連接,並且,其中形成該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和 該桌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以互相電連接。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 -49- 201110346 法,其中,形成該第一閘極電極及該第二閘極電極,以互 相電連接,並且,其中形成該第一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和 該第二源極電極或汲極電極,以互相電連接。 -50-
TW099110739A 2009-04-10 2010-04-07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5098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5739 2009-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0346A true TW201110346A (en) 2011-03-16
TWI509800B TWI509800B (zh) 2015-11-21

Family

ID=42933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0739A TWI509800B (zh) 2009-04-10 2010-04-07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41047B2 (zh)
JP (4) JP5615018B2 (zh)
KR (1) KR101688399B1 (zh)
CN (1) CN101859710B (zh)
TW (1) TWI5098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1573B (zh) * 2011-03-17 2014-09-01 E Ink Holdings Inc 顯示裝置及其薄膜電晶體結構
US9634029B2 (en) 2011-03-17 2017-04-25 E Ink Holdings Inc.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01538B1 (ko) 2009-10-16 2017-11-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논리 회로 및 반도체 장치
WO2011068016A1 (en) * 2009-12-04 2011-06-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1863941B1 (ko) * 2010-06-08 2018-06-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오프셋 구조의 박막 트랜지스터
JP5908263B2 (ja) * 2010-12-03 2016-04-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Dc−dcコンバータ
JP2012256020A (ja) * 2010-12-15 2012-12-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9443984B2 (en) 2010-12-28 2016-09-1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799773B2 (en) 2011-02-02 2017-10-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ransistor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534956B (zh) * 2011-05-27 2016-05-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調整電路及驅動調整電路之方法
US9099885B2 (en) * 2011-06-17 2015-08-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Wireless power feeding system
US20160315196A1 (en) * 2012-04-13 2016-10-27 The Govern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Buried source schottky barrier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WO2015081416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The Govern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Buried source schottky barrier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6013084B2 (ja) * 2012-08-24 2016-10-25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226985B1 (ko) 2013-08-19 2021-03-11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산화물 반도체 기판 및 쇼트키 배리어 다이오드
JP6072858B2 (ja) * 2015-06-22 2017-02-01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8004009A1 (ja) * 2016-06-30 2018-01-04 株式会社Flosfia p型酸化物半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172625B (zh) * 2016-12-07 2020-09-29 清华大学 一种逻辑电路
KR20180078665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CN110692125B (zh) 2017-05-31 2023-10-27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2605252B1 (ko) * 2018-02-27 2023-11-24 송 아이민 프로프 쇼트키 배리어 박막트랜지스터 및 방법
JP6997990B2 (ja) * 2018-04-27 2022-01-18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pチャンネル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増幅回路用半導体素子
KR102469187B1 (ko) * 2018-09-04 2022-11-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8861A (ja) 1984-03-23 1985-10-08 Fujitsu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3479375B2 (ja) 1995-03-27 2003-12-15 科学技術振興事業団 亜酸化銅等の金属酸化物半導体による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とpn接合を形成した金属酸化物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WO1997006554A2 (en) 1995-08-03 1997-02-20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vided with transparent switching element
JP3625598B2 (ja) 1995-12-30 2005-03-02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612228A (en) * 1996-04-24 1997-03-18 Motorola Method of making CMOS with organic and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region
JP3597468B2 (ja) * 1998-06-19 2004-12-08 シン フイルム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イエスエイ 集積無機/有機相補型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回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70454B2 (ja) 1998-07-24 2008-10-22 Hoya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酸化物薄膜を有する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150861A (ja) 1998-11-16 2000-05-30 Tdk Corp 酸化物薄膜
JP3276930B2 (ja) 1998-11-17 2002-04-22 科学技術振興事業団 トランジスタ及び半導体装置
TW460731B (en) 1999-09-03 2001-10-21 Ind Tech Res Inst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wide viewing angle LCD
JP4089858B2 (ja) 2000-09-01 2008-05-28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半導体デバイス
KR20020038482A (ko) 2000-11-15 2002-05-23 모리시타 요이찌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표시패널
JP3997731B2 (ja) 2001-03-19 2007-10-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基材上に結晶性半導体薄膜を形成する方法
JP2002289859A (ja) 2001-03-23 2002-10-04 Minolta Co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3925839B2 (ja) 2001-09-10 2007-06-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試験方法
JP4090716B2 (ja) 2001-09-10 2008-05-28 雅司 川崎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JP4164562B2 (ja) 2002-09-11 2008-10-15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ホモロガス薄膜を活性層として用いる透明薄膜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
WO2003040441A1 (en) 2001-11-05 2003-05-15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Natural superlattice homologous single crystal thin film,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device using said single crystal thin film
JP4083486B2 (ja) 2002-02-21 2008-04-30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LnCuO(S,Se,Te)単結晶薄膜の製造方法
US7049190B2 (en) 2002-03-15 2006-05-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Method for forming ZnO film, method for forming ZnO semiconductor layer,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3933591B2 (ja) 2002-03-26 2007-06-20 淳二 城戸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素子
US7339187B2 (en) 2002-05-21 2008-03-04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Oregon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Transistor structures
JP2004022625A (ja) 2002-06-13 2004-01-22 Murata Mfg Co Ltd 半導体デバイス及び該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7105868B2 (en) 2002-06-24 2006-09-12 Cermet, Inc. High-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with zinc oxide
US7067843B2 (en) 2002-10-11 2006-06-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ransparent oxide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transistors
JP4166105B2 (ja) 2003-03-06 2008-10-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73732A (ja) 2003-03-07 2004-09-30 Sharp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08633B2 (ja) 2003-06-20 2008-06-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デバイス
US7262463B2 (en) 2003-07-25 2007-08-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nsistor including a deposited channel region having a doped portion
US7282782B2 (en) 2004-03-12 2007-10-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bined binary ox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297977B2 (en) 2004-03-12 2007-11-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145174B2 (en) 2004-03-12 2006-12-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1078509B1 (ko) 2004-03-12 2011-10-31 도꾸리쯔교세이호징 가가꾸 기쥬쯔 신꼬 기꼬 박막 트랜지스터의 제조 방법
US7211825B2 (en) 2004-06-14 2007-05-01 Yi-Chi Shih Indium oxide-based thin film transistors and circuits
JP2006100760A (ja) 2004-09-02 2006-04-13 Casio Comput Co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85501B2 (en) 2004-09-17 2007-10-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forming a solution processed device
US7298084B2 (en) 2004-11-02 2007-11-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and displays utilizing integrated zinc oxide row and column drivers in conjunction with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7863611B2 (en) 2004-11-10 2011-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tegrated circuits utilizing amorphous oxides
US7453065B2 (en) 2004-11-10 2008-1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nsor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US7791072B2 (en) 2004-11-10 2010-09-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A2585071A1 (en) 2004-11-10 2006-05-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employing an amorphous oxide
CN102938420B (zh) 2004-11-10 2015-12-02 佳能株式会社 无定形氧化物和场效应晶体管
WO2006051994A2 (en) 2004-11-10 2006-05-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device
US7829444B2 (en) 2004-11-10 2010-11-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579224B2 (en) 2005-01-21 2009-08-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hin film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569441B (zh) 2005-01-28 2017-02-0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電子裝置,和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TWI472037B (zh) 2005-01-28 2015-02-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半導體裝置,電子裝置,和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US7858451B2 (en) 2005-02-03 2010-12-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948171B2 (en) 2005-02-18 2011-05-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20060197092A1 (en) 2005-03-03 2006-09-07 Randy Hoff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nductive material on a substrate
US8681077B2 (en) 2005-03-18 2014-03-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of
WO2006105077A2 (en) 2005-03-28 2006-10-0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ow voltage thin film transistor with high-k dielectric material
US7645478B2 (en) 2005-03-31 2010-01-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of making displays
US8300031B2 (en) 2005-04-20 2012-10-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prising transistor having gate and drain connected through a current-voltage conversion element
JP2006344849A (ja) 2005-06-10 2006-12-21 Casio Comput Co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US7691666B2 (en) 2005-06-16 2010-04-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s of making thin film transistors comprising zinc-oxide-bas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transistors made thereby
US7402506B2 (en) 2005-06-16 2008-07-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s of making thin film transistors comprising zinc-oxide-bas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transistors made thereby
US7507618B2 (en) 2005-06-27 2009-03-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KR100711890B1 (ko) 2005-07-28 2007-04-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7059128A (ja) 2005-08-23 2007-03-08 Canon Inc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50457B2 (ja) 2005-09-06 2012-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薄膜ダイオード
JP5116225B2 (ja) 2005-09-06 2013-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酸化物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4280736B2 (ja) 2005-09-06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
JP2007073705A (ja) 2005-09-06 2007-03-22 Canon Inc 酸化物半導体チャネル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78246B2 (ja) * 2005-09-29 2012-11-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EP1995787A3 (en) 2005-09-29 2012-01-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oxide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of
JP5037808B2 (ja) 2005-10-20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モルファス酸化物を用いた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及び該トランジスタ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1707212B (zh) 2005-11-15 2012-07-1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292281B (en) 2005-12-29 2008-01-01 Ind Tech Res Inst Pixel structure of activ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867636B2 (en) 2006-01-11 2011-01-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977478B2 (ja) 2006-01-21 2012-07-1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ZnO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TFTの製造方法
US7576394B2 (en) 2006-02-02 2009-08-18 Kochi Industrial Promotion Center Thin film transistor including low resistance conductive thin film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977169B2 (en) 2006-02-15 2011-07-12 Kochi Industrial Promotion Center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active layer made of zinc oxide with controlled orientatio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070101595A (ko) 2006-04-11 2007-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ZnO TFT
JP2007286150A (ja) * 2006-04-13 2007-11-01 Idemitsu Kosan Co Ltd 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流制御用tft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60139A (zh) * 2006-04-17 2007-10-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非晶氧化锌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252928A1 (en) 2006-04-28 2007-11-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Structure, transmiss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reflection type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028033B2 (ja) 2006-06-13 2012-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酸化物半導体膜のドライエッチング方法
JP4609797B2 (ja) 2006-08-09 2011-01-12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薄膜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99400B2 (ja) 2006-08-09 2012-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酸化物半導体膜のドライエッチング方法
JP2008060201A (ja) * 2006-08-30 2008-03-13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とそ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4332545B2 (ja) 2006-09-15 2009-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74219B2 (ja) 2006-09-27 2009-06-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有機薄膜半導体装置
JP5164357B2 (ja) 2006-09-27 2013-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622371B2 (en) 2006-10-10 2009-1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used nanocrystal thin film semiconductor and method
US8031312B2 (en) * 2006-11-28 2011-10-04 Lg Displa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772021B2 (en) 2006-11-29 2010-08-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s comprising a thin-film transistor having a semiconductive oxide in its channel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for use in flat panel displays
JP2008140684A (ja) 2006-12-04 2008-06-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03578B1 (ko) 2007-01-05 2013-09-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식각 방법
US8207063B2 (en) 2007-01-26 2012-06-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ocess for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KR20080073944A (ko) * 2007-02-07 2008-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910779B2 (ja) * 2007-03-02 2012-04-0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51215B1 (ko) 2007-03-14 2008-08-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US7795613B2 (en) 2007-04-17 2010-09-1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Structure with transistor
KR101325053B1 (ko) 2007-04-18 2013-1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080094300A (ko) * 2007-04-19 2008-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박막 트랜지스터를포함하는 평판 디스플레이
KR101334181B1 (ko) 2007-04-20 2013-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선택적으로 결정화된 채널층을 갖는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그제조 방법
CN101663762B (zh) 2007-04-25 2011-09-21 佳能株式会社 氧氮化物半导体
KR101345376B1 (ko) 2007-05-29 2013-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ZnO 계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202365B2 (en) 2007-12-17 2012-06-19 Fujifilm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oriented inorganic crystalline film,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the oriented inorganic crystalline film
JP4623179B2 (ja) 2008-09-18 2011-02-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51280B2 (ja) 2008-10-09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ウルツ鉱型結晶成長用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半導体装置
US8384439B2 (en) * 2008-11-28 2013-0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1840936B (zh) * 2009-02-13 2014-10-0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包括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1573B (zh) * 2011-03-17 2014-09-01 E Ink Holdings Inc 顯示裝置及其薄膜電晶體結構
US9087810B2 (en) 2011-03-17 2015-07-21 E Ink Holdings Inc. Thin film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US9634029B2 (en) 2011-03-17 2017-04-25 E Ink Holdings Inc.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46362B2 (ja) 2018-06-20
CN101859710B (zh) 2015-04-08
JP2015008327A (ja) 2015-01-15
KR20100113039A (ko) 2010-10-20
KR101688399B1 (ko) 2016-12-21
JP5852718B2 (ja) 2016-02-03
CN101859710A (zh) 2010-10-13
TWI509800B (zh) 2015-11-21
US20100258802A1 (en) 2010-10-14
JP2010263195A (ja) 2010-11-18
JP2017199941A (ja) 2017-11-02
JP2016029749A (ja) 2016-03-03
JP5615018B2 (ja) 2014-10-29
US8441047B2 (en) 2013-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6362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JP7165796B2 (ja) 半導体装置
US915370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power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JP6768048B2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を含む表示装置
JP2007123702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38763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im et al. Role of MoTi diffusion barrier in amorphous indium-gallium-zinc-oxide thin-film transistors with a copper source/drain electrode
TW201347177A (zh) 具有閘極間隔件之增強模式氮化鎵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2015005672A (ja) 酸化物トランジスタ
JP6173246B2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61125B2 (ja) 酸化物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