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6996A - Dispersion stabilizer f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 Google Patents

Dispersion stabilizer f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6996A
TW201036996A TW099105617A TW99105617A TW201036996A TW 201036996 A TW201036996 A TW 201036996A TW 099105617 A TW099105617 A TW 099105617A TW 99105617 A TW99105617 A TW 99105617A TW 201036996 A TW201036996 A TW 2010369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ization
vinyl
group
poa
degre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5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ta Taoka
Shinsuke Nii
Masato Nakamae
Original Assignee
Kurara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aray Co filed Critical Kuraray Co
Publication of TW201036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699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12Polymerisation in non-solvents
    • C08F2/16Aqueous medium
    • C08F2/20Aqueous medium with the aid of macromolecular disper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20103699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乙烯系化合物之懸浮聚合用分散安 定劑。更詳言之,本發明係以少量之添加而能夠安定性佳 地進行懸浮聚合,故能夠製造體比重高的乙烯系聚合物粒 子。 【先前技術】 習知,乙烯醇系聚合物已被泛用於作爲乙烯系化合物 的懸浮聚合用與乳化聚合用之分散安定劑。尤其,作爲聚 氯乙烯樹脂(以下,也簡稱爲PVC樹脂)之懸浮聚合用係 有用的。 PVC樹脂係具優越之耐藥品性、電絕緣性等之外,由 於也具優越之加工性,可以成爲硬質或軟質,已作爲各種 成型材料而使用於廣泛的用途。 一般而言,PVC樹脂係藉由使用油溶性之聚合引發 Q 劑,於水性介質中、分散安定劑之存在下,聚合氯乙烯等 之單體(以下,將氯乙烯系單體也簡稱爲氯乙烯)的懸浮 聚合法而以工業規模所製造。 利用懸浮聚合法而製造PVC樹脂之情形,控制PVC樹 脂品質之因子,可列舉:PVC樹脂之聚合率、聚合反應系 中之水與氯乙烯的比率、聚合溫度、聚合引發劑之種類與 量、聚合槽之型式、聚合反應液之攪拌速度、分散安定劑 之種類等,其中,受分散安定劑種類之影響爲大的。 可用於氯乙烯之懸浮聚合的分散安定劑,許多情形 -4- 201036996 下,乙烯醇系聚合物(以下,也簡稱爲PVA) 以使氯乙烯聚合時之安定性(聚合安定性)提高 有人提案將含有氧伸烷基之乙烯醇系樹脂用尤 (專利文獻1、2、3)。然而,使用此等習知, 劑而進行氯乙烯的懸浮聚合之情形下,未必可」 足之聚合安定性。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昭6 0 - 5 8 4 0 2號公報 專利文獻^日本特開平11-1505號公報 〇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4-7587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乙烯系化合物; 用分散安定劑’其係以少量之添加而能夠安定;丨 懸浮聚〇’故能夠製造體比重高的乙嫌系聚合物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〇 本發明人等不斷鑽硏之結果,發現解決上: 散安定劑而完成本發明。該安定劑爲一種含聚! 乙嫌醇系聚合物(A)之乙烯系化合物之懸浮聚. 定劑’其中該聚氧伸烷改性乙烯醇系聚合物(A 上含有下列通式(D所示之聚氧伸烷基之乙} 物’乙嫌醇系聚合物之黏度平均聚合度爲6〇〇 化度爲6 0莫耳%以上、聚氧伸烷基改性量爲〇 3被重用, 作爲目的, t懸浮聚合 1分散安定 乂得到應滿 懸浮聚合 佳地進行 粒子。 課題之分 伸烷改性 用分散安 係在側鏈 醇系聚合 5000 、皂 〜1 0莫耳 201036996 R1 m c2h5 c-c-o h2 h -R2 ( η 表示氫原子或 烷單位之重複 重複單位數m 示之單位稱爲 規狀、嵌段狀 物懸浮聚合之 性。藉此,起 ,同時也可以 體比重高的乙 c—c_o
H2 H 式中,R1係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2係 碳數1〜8之烷基;111與η係表示各個的氧伸 ^ 單位數,KmSlO、3^1^20。於此,設定將以 所示之單位稱爲單位1、以重複單位數n所 單位2。單位1與單位2之配置可以成爲無 中任一形態。 發明之效果 將本發明之分散安定劑用於乙烯系化合 情形下,以少量之添加而賦予高的聚合安定 因於聚合不安定之結塊化或積垢附著將減低 得到粗大粒子爲少的、具有狹窄粒度分布之 烯系聚合物粒子。 【實施方式】 發明之實施形態 本發明所用之聚氧伸烷基改性乙烯醇系聚合物(A) (以下,將聚氧伸烷基改性乙烯醇系聚合物也簡稱爲P〇A 改性PVA ) ’其係在側鏈上含有上式通式(I )所示之聚氧 201036996 伸烷基》 POA改性PVA ( A )係聚氧伸烷基(poa )基改性量必 須爲0.1〜10莫耳%。若P〇A基改性量超過1〇莫耳%時, 具有每一分子之POA改性PVA ( A)中所含之疏水基的比 例將變高、該PVA之水溶性將降低之情形。poa基改性量 較佳爲5莫耳%以下、2莫耳%以下爲特別理想。另一方 面’ P ◦ A基改性量低於〇. 1莫耳%之情形,雖然p 〇 a改性 0 PVA ( A )之水溶性係優異的,但是具有該PVA中所含之 Ρ Ο A基的數目爲少的、未發現基於Ρ 〇 A改性之物性之情形。 所謂POA基改性量係以POA基對PVA之主鏈亞甲基 的莫耳分率表示。POA改性PVA ( A )之POA基改性量, 例如能夠由爲該P V A前驅物之P 〇 A改性聚乙烯酯,具體之 ~例係由PO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以下,將聚醋酸乙烯酯 也簡稱爲PVAc )之質子NMR而求出。具體而言,利用正 己烷/丙酮而充分地進行3次以上POA改性PV Ac之再沉澱 〇 精製之後,於5 0 °c之減壓下進行2天的乾燥,作成分析用 之 POA改性 PVAc。使該 PVAc溶解於 CDC13中,使用 5 00MHz之質子NMR ( JEOL GX-5 00 )而於室溫下進行測 定。由源自乙烯酯之主鏈亞甲基的波峰α(4.7〜5.2ppm) 與源自單位2之末端甲基的波峰β(0.8〜l.Oppm) ’利用 下式而算出POA基改性量: POA基改性量(莫耳%) = {( /5之質子數/3n) / ( α 之質子數+ (召之質子數/3η) ) }χ100。 201036996 η係單位2之重複單位數。 遵照 製之 式所 若聚 的; 性將 A) 上, 無特 PV A 有, 定所 必須 賦予 分布 I 1.5 1 (聚 ΡΟΑ改性PVA (Α)之黏度平均聚合度(ρ)係 JIS-K6726所測出。亦即,進行該PVA之再皂化、精 後’由在30°C之水中所測出的極限黏度〔η〕,藉由下 求出: Ρ=([η]χ103/8.29)(1/062)。 還有,黏度平均聚合度也簡稱爲聚合度。 ΡΟΑ改性PVA(A)之聚合度必須爲600〜5000。 〇 合度超過5000時,該PVA之生產性將降低而非實用 聚合度低於600之情形,由於作爲聚合物之PVA的物 變得無法發現而不佳。 基於水溶性、水分散性之觀點,POA改性PVA ( 之皂化度必須爲60莫耳%以上。較佳爲65莫耳%以 進一步更佳爲70莫耳%以上,針對皂化度之上限,並 別之限制。皂化度低於60莫耳%之情形下,POA改性 Q ( A )之水溶性將降低,調製PV A水溶液爲困難的。還 POA改性PVA ( A)之皂化度係遵照JIS-K6726而測 得之値。 通式(1)所示之P0A基的單位1之重複單位m 爲1 0。m爲如此範圍之情形下,以少量之添加而 高的聚合安定性,粗大粒子爲少的而具有狹窄的粒度 之體比重高的乙烯系聚合物粒子將可以得到。m較佳1 以上。m較佳爲5以下、更佳爲3以下。另外,單位: 201036996 氧伸丁基)之重複單位數η必須爲3SnS20。η小於3之情 形,具有ΡΟΑ基彼此之相互作用未被發現、ΡΟΑ改性PVA 水溶液之黏度爲低的情形。η較佳爲5以上' 8以上則特別 理想。η超過20之情形’具有ΡΟΑ基之疏水性將變高、POA 改性PVA ( A )的水溶性將降低之情形。η較佳爲1 8以下、 更佳爲1 5以下。 於本發明中,針對製造ΡΟΑ改性PVA ( A ),較佳於 醇性溶劑中或以無溶劑方式而進行具有通式(I )所示之 〇 PO A基的不飽和單體與乙烯酯系單體之共聚合,皂化所得 之POA改性乙烯酯系共聚物之方法。進行具有POA基之不 飽和單體與乙烯酯系單體的共聚合之際所採用的溫度較佳 爲0〜20CTC、更佳爲30〜140°C。進行共聚合之溫度較0 °C爲低之情形,由於無法得到充分之聚合速度而不佳。另 外,進行聚合之溫度較2 0 0 °C爲高之情形,由於得到具有 作爲目的之POA基改性量的POA改性PVA ( A )將變得困 〇 難而不佳。將進行共聚合之際所採用的溫度控制於0〜200 °C之方法,例如,可列舉:藉由控制聚合速度而取得經由 聚合所生成的放熱與從反應器表面之散熱的均衡性之方 法;或是藉由使用適當熱媒之外部夾套而進行控制之方法 等,基於安全性方面,較佳爲後者之方法。 針對進行具有PO A基的不飽和單體與乙烯酯系單體之 共聚合所用之聚合方式可以爲分批聚合、半分批聚合、連 續聚合、半連續聚合中任一種。聚合方法能夠使用塊狀聚 201036996 合法、溶液聚合法、懸浮聚合法、乳化聚合 胃$ & 〇其中’於無溶劑或醇系溶劑中進行 合法或溶液聚合法係適合被採用;以高聚合 造作爲目的之情形,乳化聚合法將被採用。 使用甲醇、乙醇、丙醇等,但是並不受此等 定°另外,此等之溶劑能夠混合2種或2種 使用。 0 共聚合所使用的引發劑係按照聚合方法 知之偶氮系引發劑、過氧化物系引發劑、氧 劑等。偶氮系引發劑可列舉:2,2,-偶氮二異 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4-甲基戊腈)等。過氧化物系引發劑可列舉: 二碳酸酯、二-2-乙基己基過氧二碳酸酯、二 二碳酸酯等之過碳酸酯化合物;三級丁基過 茴香過氧新癸酯、三級丁基過氧癸酯等之過 Q 醯基環己基過氧化磺醯;2,4,4-三甲基戊基· 醋酸酯等。再者,也能夠將過硫酸鉀、過硫 氫等與上述引發劑相組合而作爲引發劑。另 系引發劑可列舉:組合上述之過氧化物與亞 酸氫鈉、酒石酸、L-抗壞血酸、雕白粉等之 另外,於高溫下進行具有POA基之不飽 酯系單體的共聚合之情形,由於觀察到起因 體分解之PVA著色等,此情形下,以防止著 法等習知之任 聚合之塊狀聚 度之共聚物製 醇系溶劑能夠 醇系溶劑所限 以上之種類而 而適當選擇習 化還原系引發 丁腈、2,2’-偶 甲氧基-2,4-二 二異丙基過氧 乙氧乙基過氧 氧新癸酯、α· 酯化合物;乙 .2-過氧苯氧基 酸銨、過氧化 外,氧化還原 硫酸氫鈉、碳 還原劑。 和單體與乙烯 於乙烯酯系單 色之目的下, -ίΰ- 201036996 將約1〜lOOppm (相對於乙烯酯系單體而言)如酒石酸的 抗氧化劑添加於聚合系中也無妨。 乙烯酯系單體’可列舉:甲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 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異丁酸乙烯酯、三甲基乙酸乙 烯酯、費沙酸(versatic acid)乙烯酯、己酸乙烯酯、辛酸 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棕櫚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 油酸乙烯酯、安息香酸乙烯酯等,其中,最好爲醋酸乙烯 酯。
G 於具有POA基之不飽和單體與乙烯酯系單體的共聚合 之際,於不損害本發明的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其他單體之 共聚合也無妨。作爲可使用之單體,例如,可列舉:乙烯、 丙烯、正丁烯、異丁烯等之α-烯烴;丙烯酸及其鹽;丙烯 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 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三級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二烷酯、丙烯酸十八烷酯等之丙烯酸 Q 酯類;甲基丙烯酸及其鹽;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 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三級丁酯、甲 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 十八烷酯等之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醯胺;Ν-甲基丙烯醯 胺、Ν-乙基丙烯醯胺、Ν,Ν-二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丙烯 醯胺、丙烯醯胺丙烷磺酸及其鹽、丙烯醯胺丙基二甲基胺 及其鹽或其4級鹽、Ν-羥甲基丙烯醯胺及其衍生物等之丙 -11 - 201036996 烯醯胺衍生物;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丙烷磺酸及其鹽、甲基 丙烯醯胺丙基二甲基胺及其鹽或其4級鹽、N-羥甲基甲基 丙烯醯胺及其衍生物等之甲基丙烯醯胺衍生物;甲基乙烯 醚、乙基乙烯醚、正丙基乙烯醚、異丙基乙烯醚、正丁基 乙烯醚、異丁基乙烯醚、三級丁基乙烯醚、十二烷基乙烯 醚、硬脂醯基乙烯醚等之乙烯醚類;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等之腈類;氯乙烯、氟化乙烯等之鹵化乙烯類;偏氯乙烯、 〇 偏氟乙烯等之偏鹵乙烯類;醋酸烯丙酯、氯丙烯等之烯丙 基化合物;順丁烯二酸、衣康酸、反丁烯二酸等之不飽和 二羧酸及其鹽或其酯;乙烯三甲氧基矽烷等之乙烯矽基化 合物;異丙烯醋酸酯等。 於本發明中所用之POA改性PVA ( A)也可以在末端 具有離子性官能基。針對此等之離子性官能基可列舉:羧 基、磺酸基等,此等離子性基之中,較佳爲羧基。於此等 Q 離子性基中也包含其鹽,基於POA改性PVA ( A )較佳爲 水分散性之觀點,更佳爲鹼金屬鹽。將離子性官能基導入 POA改性PVA (A)之末端部的手法,能夠利用如下之方 法:於硫醇醋酸、锍基丙酸、3-锍基-1-丙烷谲酸鈉鹽等之 硫醇化合物的存在下,使醋酸乙烯酯等之乙烯酯系單體聚 合、再皂化所得之聚合物等。 另外,於具有P〇 A基之不飽和單體與乙烯酯系單體的 共聚合之際,以調節所得之共聚物的聚合度等作爲目的’ -12- 201036996 於不損害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即使於鏈轉移劑之存在 下進行共聚合也無妨。鏈轉移劑可列舉:乙醛、丙醛等之 醛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等之酮類;2-羥基乙烷硫醇等之 硫醇類;三氯乙烯、過氯乙烯等之鹵化烴類,其中,適合 使用醛類與酮類。鏈轉移劑之添加量係按照所添加的鏈轉 移劑之鏈轉移常數及作爲目的之乙烯酯系聚合物的聚合度 所決定,一般而言,相對於乙烯酯系單體而言,鏈轉移劑 ^ 之添加量期望爲0.1〜10重量%。 〇 共聚合具有PO A基之不飽和單體與乙烯酯系單體而所 得之POA改性PVAc的皂化反應中,能夠採行使用習知之 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甲醇鈉等之鹼性觸媒或對甲苯擴酸 等之酸性觸媒的醇解反應或水解反應。可使用於此反應之 溶劑,可列舉:甲醇、乙醇等之醇類;醋酸甲酯、醋酸乙 酯等之酯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等之酮類;苯、甲苯等之 芳香族烴等,此等溶劑能夠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 〇 用。其中’較佳將甲醇或是甲醇/醋酸甲酯混合溶液作爲溶 劑’並將氫氧化鈉用於觸媒而進行皂化反應爲簡便的。 具有通式(I)所示之POA基的不飽和單體,可列舉: 下列通式(II )所示之不飽和單體: -13- (II) 201036996 Γ ?2Η5 -c-c-o——R2 L H2 H Jn R4 R1 I i HC=C——X--C-C-0
I L H H R3 R1係氫原子或甲基’ R2係氫原子或碳數1〜8之烷 基,R3係氫原子或一 COOM。於此,Μ係氫原子、鹼金屬 或錢基。R4係氯原子、甲基或一 CH2— COOM,於此,Μ係 如上述定義所示’ X係—〇-、- CH2—0—、- CO—、一 C0—0 -或_CO - NR5— ’於此,R5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 〇 1〜4之飽和烷基。m與η係表示各個的氧伸烷單位之重複 單位數,1 <m< 1 0 ' 3 幺nS20。 通式(II)所示之不飽和單體R2較佳爲氫原子、甲基 或丁基,更佳爲氫原子或甲基。再者,通式(II)所示之 不飽和單體R1爲氫原子,R2爲氫原子或甲基,R3爲氫原 子特別理想。 例如,通式(II )之R1爲氫原子、R2爲氫原子、R3 ^ 爲氫原子之情形,通式(II)所示之不飽和單體,具體而 〇 言’適合使用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丙烯酸酯、聚氧伸 乙基聚氧伸丁基單甲基丙烯酸酯、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 單丙烯酸醯胺、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甲基丙烯酸醯 胺、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烯丙基醚、聚氧伸乙基聚氧 伸丁基單甲基烯丙基醚、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乙烯醚 等。其中,適合使用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丙烯酸醯胺、 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甲基丙烯酸醯胺、聚氧伸乙基聚 氧伸丁基單乙烯醚;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甲基丙烯酸 -14- 201036996 醯胺、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乙烯醚特別適合使用。 通式(II)之R2爲碳數1〜8之烷基之情形’作爲通 式(II)所示之不飽和單體,具體而言,以通式(Π)之 R1爲氫原子、R2爲氫原子、R3爲氫原子之情形爲例’可 列舉:上述所例示的不飽和單體末端之OH基被碳數1〜8 之烷氧基所取代之物。其中,適合使用聚氧伸乙基聚氧伸 丁基單甲基丙烯酸醯胺、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乙烯醚 之末端的OH基被甲氧基所取代的不飽和單體,特別適合 〇 使用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丁基單甲基丙烯酸醯胺之末端的 OH基被甲氧基所取代的不飽和單體。 本發明之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特別適用於乙烯系化 合物之懸浮聚合。乙烯系化合物,可列舉:氯乙烯等之鹵 乙烯;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之乙烯酯;丙烯酸、甲 基丙烯酸、此等之酯及鹽;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此 等之酯及酸酐;苯乙烯、丙烯腈、偏氯乙烯、乙烯醚等。 〇 此等之中’本發明之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特別適合使用 於單獨懸浮聚合氯乙烯,或是氯乙烯及與氯乙烯可進行共 聚合的單體一倂進行懸浮聚合之際。能夠與氯乙烯進行共 聚合之單體,可列舉··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之乙烯 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之(甲 基)丙烯酸酯;乙烯、丙烯等之α_烯烴;順丁烯二酸酐、 衣康酸等之不飽和二羧酸類;丙烯腈、苯乙烯、偏氯乙烯、 乙烯醚等。 15- 201036996 於乙烯系化合物之懸浮聚合中,能夠使用習知氯乙烯 單體等之聚合所使用的油溶性或水溶性之聚合引發劑。油 溶性之聚合引發劑可列舉:例如二異丙基過氧二碳酸酯、 二-2-乙基己基過氧二碳酸酯、二乙氧基乙基過氧二碳酸酯 等之過碳酸酯化合物;三級丁基過氧新癸酯、三級丁基過 氧三甲基乙酯、三級己基過氧三甲基乙酯、α-茴香過氧新 癸酯等之過酯化合物;過氧化乙醯基環己基磺醯、2,4,4-三甲基戊基-2-過氧苯氧基醋酸酯、過氧化-3,5, 5·三甲基己 〇 醯、過氧化月桂醯等之過氧化物;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 偶氮二(4-2,4-二甲基戊腈)等之偶氮化合物等。水溶性之 聚合引發劑可列舉:例如過硫酸鉀、過硫酸銨、過氧化氫、 氫過氧化枯烯等。此等油溶性或水溶性之聚合引發劑能夠 單獨使用或是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於乙烯系化合物的懸浮聚合之際,必要時,能夠將其 他之各種添加劑加入聚合反應系中。添加劑可列舉:例如 Q 醛類、鹵化烴類、硫醇類等之聚合調節劑;酚化物、硫化 物、Ν -氧化物等之聚合抑制劑等。另外,也能夠任意添加 pH調整劑、交聯劑等。 於乙烯系化合物懸浮聚合之際’聚合溫度並無特別之 限制,原本約20°C之低溫,也能夠調整至超過9(TC之高 溫。另外,爲了提高聚合反應系之除熱效率,使用附回流 冷卻管之聚合器也爲較佳的實施形態之一。 本發明之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必要時能夠接合懸浮 -16 - .201036996 聚合所通常使用之防腐劑、防黴劑、抗結塊劑、消泡劑等 之添加劑。 雖然本發明之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可以單獨使用, 也能夠與下列化合物一倂使用: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 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之水溶性纖維素 醚;聚乙烯醇、明膠等之水溶性聚合物;山梨醇酐單月桂 酸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環氧乙烷環 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等之油溶性乳化劑;聚氧伸乙基山梨醇 〇 酐單月桂酸酯、聚氧伸乙基甘油油酸酯、月桂酸鈉等之水 溶性乳化劑等。 再者,使用本發明之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而進行懸 浮聚合之情形下,能夠倂用水溶性或水分散性之分散安定 助劑。如此之分散安定助劑係適用皂化度低於65莫耳%、 聚合度50〜750;較佳使用皂化度30〜60莫耳%、聚合度 180〜650之部分皂化PVA。另外,分散安定助劑也可以爲 Q 藉由導入如羧酸或磺酸之離子性基等而賦予自我乳化性。 併用本發明之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與分散安定助劑 之情形的分散安定劑與分散安定助劑之添加量的重量比 (分散安定劑/分散安定助劑)係根據所用之分散安定劑的 種類等而改變。藉此,無法一律規定此重量比,通常較佳 爲95/5〜20/80之範圍、尤以90/10〜30/70特別理想,分 散安定劑與分散安定助劑可以於聚合之初期一倂進料,或 是也可以於聚合之中途分開進料。 -1 / - 201036996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而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以下之實施 例與比較例中,無特別申明之情形,份及%分別表示各自 的重量份及重量%。 實施例1 (POA改性PVA(A)之製造) 於具備攪拌機、回流冷卻管、氮氣導入管、共單體滴 定口與引發劑添加口的3L反應器中,進料醋酸乙烯酯 〇 550g、甲醇450g、含有POA基之單體(單體A) 3.3g,一 面冒氮氣氣泡,一面以氮氣取代系統內30分鐘。另外,將 作爲減速溶液之含有P〇A基的單體(單體A)溶解於甲醇 中而調製成濃度20%之共單體溶液,藉由冒氮氣氣泡而進 行氮氣取代。開始反應器之升溫,於內溫成爲60°C時,添 加2,2’-偶氮二異丁腈(AIBN) 0.25g而開始聚合。一面滴 下減速溶液而使聚合溶液中之單體組成(醋酸乙烯酯與單 Q 體1之比率)成爲一定的方式,一面於60°C聚合3小時之 後,冷卻而停止聚合,直到停止聚合爲止所添加的共聚物 溶液之總量爲75ml。另外聚合停止時之固體成分濃度爲 24.4%。接著,於30°C、減壓下,一面隨時添加甲醇,一 面進行未反應的醋酸乙烯酯單體之去除,得到POA改性 PV Ac之甲醇溶液(濃度35%)。進一步將甲醇加入此溶 液中,而在所調製的POA改性PVAc之甲醇溶液453.4g(溶 液中之POA改性PVAc 100_0g)中,添加3,6g之鹼溶液(氫 -is - 201036996 氧化鈉之10%甲醇溶液)而進行皂化(皂化溶液之P〇A改 性PVAC濃度20%、POA改性PVAc中之氫氧化鈉對醋酸 乙烯酯單位之莫耳比0.0065 )。因爲於添加鹼溶液之後約 15分鐘生成凝膠狀物,利用粉碎器而粉碎此凝膠狀物,於 4 〇°C放置1小時而使皂化進行之後,添加醋酸甲酯5 00 g而 中和所殘存的鹼。使用酚酞指示劑而確認中和結束之後, 過濾而得到白色固體,將甲醇2000g添加於此固體中而於 室溫下放置3小時後洗淨。重複3次上述之洗淨操作之後, 〇 進行離心脫液後,將所得之白色固體放置於65°C之乾燥機 中2天之後,得到POA改性PVA( A )。POA改性PVA( A ) 之聚合度爲1030、皂化度爲80莫耳%、POA基改性量爲 0.4莫耳%。 (氯乙烯之懸浮聚合) 以相對於氯乙烯相當於600ppm之量而使上述所得之 P0A改性PVA (A)溶解於去離子水中,調製分散安定劑。 ❹ 將進行如此方式所得之分散安定劑1150g進料於容量5L之 玻璃內襯製高壓釜中。接著,將二異丙基過氧二碳酸酯之 70%甲苯溶液l.5g進料於玻璃內襯製高壓釜中,使高壓釜 內之壓力成爲0.0067MPa爲止,進行脫氣而去除氧之後, 進料氯乙烯1000g,將高壓釜內之內容物升溫至57。(:,攪 拌下而開始聚合。聚合開始時之高壓釜內的壓力爲 0 · 8 3 Μ P a。從開始聚合起經過7小時,使高壓釜內之壓力成 爲0.4 4MP a之時點而停止聚合,去除未反應的氯乙烯之 -19- 201036996 後’取出聚合漿液’於6 5 °C進行一晚之乾燥,得到氯乙烯 聚合物粒子。 (氯乙烯聚合物粒子之評估) 針對氯乙烯聚合物粒子,依照以下之方法而測定平均 粒徑、粒度分布與積垢附著量。將評估結果顯示於表1。 (1) 氯乙烯聚合物粒子之平均粒徑 使用泰勒(Tyler )篩基準之金屬絲網,藉由乾式篩分 析而測定粒度分布,求出平均粒徑。 (2) 氯乙烯聚合物粒子之粒度分布 以重量%表示nS標準篩42篩孔上之含量。 A :少於 0.5 %。 B : 0 · 5 %以上、少於1 %。 C : 1 %以上。 以重量%表示JIS標準篩80篩孔上之含量。 A :少於5 %。 B: 5%以上、少於10%。 C : 1 0 %以上。 數字越小,表示粗大粒子越少、粒度分布越爲狹窄而 具優越之聚合安定性。 (3 )積垢附著量(魚眼) 於150 °C,利用輥而7分鐘丨昆攪氯乙烯聚合物粒子100 份、鄰苯二酸二辛酯(DOP) 50份、三鹼式硫酸給5份與 硬脂酸鉛1份而製作5片之厚度0.1 mm、1400mmx 140〇mm 201036996 薄片,測定魚眼之數目。換算成每1 000cm2之魚眼個數, 利用下列之基準加以評估: A: 0〜3個,極少。 B: 4〜10個,少。 C : 11個以上,多。 (4 )體比重 遵照JIS K672 1而進行測定。 實施例2〜1 6 〇 使用顯示於表2之PVA,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而進 行氯乙烯之懸浮聚合,得到氯乙烯聚合物粒子。將氯乙烯 聚合物粒子之評估結果顯示於表1。 比較例1 除了將無改性之PVA系聚合物(聚合度1 000、皂化度 80莫耳% )作爲分散安定劑使用以取代POA改性PVA( A ) 以外,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而進行氯乙烯之懸浮聚合。 Q 此情形下,由於使氯乙烯結塊化而無法進行聚合,故無法 得到氯乙烯聚合物粒子。 比較例2 除了 POA改性PVA (A)係合成聚合度爲500之物而 使用以外’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而進行氯乙烯之懸浮聚 合,得到氯乙烯聚合物粒子。將評估結果顯示於表1。具 有粗大粒子而無法得到均一之聚合物粒子,體比重也低而 無法進行安定之聚合。 201036996 比較例3 除了 POA改性PVA(A)係合成皂化度爲50莫耳%之 物而使用以外,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而進行氯乙烯之懸 浮聚合,得到氯乙烯聚合物粒子。將評估結果顯示於表1。 具有粗大粒子而無法得到均一之聚合物粒子,積垢附著量 也多、體比重也低而無法進行安定之聚合。 比較例4 除了 POA改性PVA(A)係合成POA基改性量爲0.005 〇 ^ 莫耳%之物而使用以外,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而進行氯 乙烯之懸浮聚合,得到氯乙烯聚合物粒子。將評估結果顯 示於表1。具有粗大粒子而無法得到均一之聚合物粒子, 積垢附著量也多而無法進行安定之聚合。 比較例5、6 除了 P0A改性PVA(A)係使用表2中所示之POA共 單體種類以外,相同於實施例1之方式而進行氯乙烯之懸 Q 浮聚合,得到氯乙烯聚合物粒子。將評估結果顯示於表1。 具有粗大粒子而無法得到均一之聚合物粒子,積垢附著量 也多而無法進行安定之聚合。 -厶Z · 201036996 〇 ο 【I嗽】 氯乙烯聚合物 體比重 (g/cc) 0.575 0.560 0.580 0.568 0.555 0.565 0.574 0.564 0.573 0.570 0.565 丨 0.578 0.569 0.573 0.579 0.564 0.550 0.545 0.541 0.551 0.532 積垢附 著量 < < < < < < < < < < < < < < i CQ U U CQ 〇 粒度分布 80篩孔上 < < < 03 < CQ < <; 0Q < P3 < < < < 1 Ο u U 〇 42篩孔上 < < < < < < < < < < < < < < < < 1 CQ u o CQ o 平均粒徑 μιη 137.1 140.2 158.4 152.7 165.0 134.0 122.0 ; 112.0 ! 188.0 143.0 167.8 Γ 164.0 135.0 153.9 144.1 1 145.9 196.5 194.0 190.0 190.3 210.3 < > CL. 皂化度 莫耳%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聚合度 1 1 ! i 1 1 1 1 1 t 1 i 1 1 1 1 1000 1 1 i 1 1 POA 改性 PVA(A) ΡΟΑ基改性量 莫耳% 〇 d 寸 〇 寸 〇 〇 〇 〇 寸 〇 〇 对 d 寸 ο 寸 ο 寸 d 寸 〇 寸 ο 呀 ο 1 呀 ο 寸 o 0.005 寸 o d 共單體 型式 < < < < < < CQ U Ω ω Ρ-ι Ο t-H >—» 丨 < < < -1 s 皂化度 莫耳% , § 98.5 § g g g g § g g g s g I § 聚合度 1030 1 2000 1030 1030 , 〇 卜 1030 1030 1030 1030 1030 1030 1030 1030 1030 1030 I 1030 1 500 ! 1030 1030 1030 1030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比較仿ΤΤΊ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 ίζ- 201036996 [表2 單體 R1 R2 R3 R4 X m n A 一 Η -Η 一 Η -CH3 -CO-NH- 2 13 B —Η 一 Η 一 Η 一 ch3 -CO—NH- 2 9 C -Η -Η —Η -ch3 -CO-NH- 2 6 D —Η -Η -Η -ch3 —CO一NH— 2 4 E -Η -Η 一 Η -ch3 -CO-NH- 2 3 F -Η -Η -Η -ch3 —CO-NH— 2 16 G -Η -Η 一 Η -ch3 一 CO 一 NH 一 2 19 Η -Η -Η 一 Η -ch3 -CO-NH- 2 20 I 一 Η -Η -Η -H 2 10 J -Η -Η -Η -CH2 — COONa —CO-NH- 2 12 K -Η 一 Η -COONa 一 H -CO-NH- 2 13 L —Η 一 Η -Η -ch3 -CO—NH- 12 0 Μ 挑 -Η -Η -ch3 —CONH_ 0 17 如實施例中所示,由於本發明之分散安定劑用於懸浮聚 〇 合時之情形下係具優越之聚合安定性,以少量之添加而能 夠安定性佳地進行懸浮聚合,減低起因於聚合不安定之結 塊化或積垢附著’能夠得到粗大粒子少而具有狹窄粒度分 布之體比重高的乙烯系聚合物粒子,工業上極爲有用。 【圖式簡單說明】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24-

Claims (1)

  1. 201036996 ♦ 七、申請專利範圍: 係包括 改性乙 )所示 物之黏 以上、 1· 一種乙燦系化合物之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其 聚氧伸燒改性乙嫌醇系聚合物(A),該聚氧伸院 嫌醇系聚合物(A)係在側鏈上含有下列通式(] 之聚氧伸烷基的乙烯醇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 度平均聚合度爲600〜5000、皂化度爲60莫耳% 聚氧伸烷基改性量爲0 · 1〜1 〇莫耳% ;
    R1 I 一C—C—0 L η2 η c2h5 Jm ❻―0 R2 (I) (式中’ R1係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R2係表示氫原子或碳 數1〜8之烷基;m與η係表示各個的氧伸烷單位之重複 單位數,KmSlO、3SnS20)。 201036996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無。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R1 Ic-c-o η2 η ?2Η5--—^c-c-oJm L H2 H R2
TW099105617A 2009-04-01 2010-02-26 Dispersion stabilizer f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W20103699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9130 2009-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6996A true TW201036996A (en) 2010-10-16

Family

ID=4282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5617A TW201036996A (en) 2009-04-01 2010-02-26 Dispersion stabilizer f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548677B2 (zh)
TW (1) TW201036996A (zh)
WO (1) WO201011356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6753A (zh) * 2012-01-30 2014-09-24 株式会社可乐丽 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
CN109790262A (zh) * 2016-08-25 2019-05-21 电化株式会社 改性乙烯醇系聚合物及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1748B2 (ja) * 2009-12-15 2014-05-28 株式会社クラレ 分散液および感熱記録材料
JP5943822B2 (ja) * 2012-12-05 2016-07-05 株式会社クラレ 高分子系界面活性剤
WO2018199158A1 (ja) * 2017-04-27 2018-11-01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ビニル化合物の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ビニ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SG11202003752UA (en) * 2018-02-08 2020-05-28 Denka Company Ltd Modified vinyl alcohol-based polymer and dispersion stabilizer f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CN112218902B (zh) * 2018-04-11 2023-05-09 株式会社可乐丽 聚乙烯醇组合物和其用途、以及乙烯基系树脂的制备方法
WO2021006016A1 (ja) 2019-07-09 2021-01-14 デンカ株式会社 変性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及び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
CN114555696B (zh) * 2019-12-17 2024-03-05 电化株式会社 聚乙烯醇系树脂组合物、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以及乙烯基系树脂的制造方法
US20230174683A1 (en) 2020-04-07 2023-06-08 Denka Company Limited Modified vinyl alcohol-based polymer, dispersion stabilizer f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and method for polymerizing vinyl-based compou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8402A (ja) * 1983-09-07 1985-04-04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分散安定剤
JP3799136B2 (ja) * 1997-06-11 2006-07-19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分散安定剤
JP2004075870A (ja) * 2002-08-20 2004-03-11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分散安定剤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6753A (zh) * 2012-01-30 2014-09-24 株式会社可乐丽 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
CN104066753B (zh) * 2012-01-30 2016-05-04 株式会社可乐丽 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
CN109790262A (zh) * 2016-08-25 2019-05-21 电化株式会社 改性乙烯醇系聚合物及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
TWI741011B (zh) * 2016-08-25 2021-10-01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改質乙烯醇系聚合物及懸浮聚合用分散穩定劑
CN109790262B (zh) * 2016-08-25 2021-12-31 电化株式会社 改性乙烯醇系聚合物及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13569A1 (ja) 2010-10-07
JP5548677B2 (ja) 2014-07-16
JPWO2010113569A1 (ja)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36996A (en) Dispersion stabilizer f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JP6257629B2 (ja) 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およびビニ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TWI582115B (zh) 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及乙烯系樹脂之製造方法
JP6541036B2 (ja) 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28213B2 (ja) 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およびビニ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TWI606067B (zh) 懸浮聚合用分散安定劑及乙烯系樹脂之製造方法
TWI647242B (zh) 乙烯樹脂之製造方法
JP6830554B2 (ja) 変性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及び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
JPH08259609A (ja) ビニル系化合物の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
JP6906528B2 (ja) 変性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及び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
JP4611157B2 (ja) 変性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09206A (ja) ビニル系化合物の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
TW201036995A (en) Dispersion stabilizer f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JP3995584B2 (ja) ビニル系化合物の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の製造法
JP3441258B2 (ja) ビニル系化合物の懸濁重合用分散助剤及び分散安定剤
JP3742182B2 (ja) ビニ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JP5548678B2 (ja) ビニ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WO2023162603A1 (ja) 変性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並びにビニ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JP3563176B2 (ja) ビニル系化合物の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
JP6163130B2 (ja) 懸濁重合用安定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203994A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懸濁重合用分散剤、塩化ビニル系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56128A (ja) 変性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0925307A (ja) ビニル系化合物の懸濁重合用分散安定剤
JP2004131592A (ja) ビニル系化合物の懸濁重合用分散剤
JP2009051932A (ja) 塩化ビニ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