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8569A - Sewing machine with wire-cut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wing machine with wire-cut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8569A
TW200848569A TW097107808A TW97107808A TW200848569A TW 200848569 A TW200848569 A TW 200848569A TW 097107808 A TW097107808 A TW 097107808A TW 97107808 A TW97107808 A TW 97107808A TW 200848569 A TW200848569 A TW 2008485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wire
line
hook
bar link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7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10546B (zh
Inventor
Seiji Hasimoto
Akio Iyanaga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Misin Seizo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Misin Seizou Kk filed Critical Yamato Misin Seizou Kk
Publication of TW200848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8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0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05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4Cutting devices
    • D05B37/06Cutting devices with oscillating too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D05B63/02Loop-taker thread take-up lev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205/00Interface between the operator and the machine
    • D05D2205/32Safety devices; Security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305/00Operations on the work before or after sewing
    • D05D2305/32Measuring
    • D05D2305/36Quality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Description

20084856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缝初機之切線裝置,其係使用於例 如平縫縫匆機或雙重環缝初機在完成既定縫製動作後,、用 以切斷針線及鉤線。更詳言之,係關於由具備可動刀刀 來回擺動式驅動桿、岐刀刀、及線钳板所構成之縫切機 之切線裝置’該可動刀刃係於前端部具有捕捉針線及釣線 之線捕捉部’㈣捕捉料來回移動錢人至針板與線釣 間的别進位置,與退避至該線鉤之運動軌跡之後方側的後 退位置之間;該來回擺動式驅動桿,可在該兩位置間來回 驅動移動該可動刀刀;㈣定刀刀,係在既定縫製動作結 束後°亥可動刀刀由前進位置驅動移動返回後退位置時, 赭由與3亥可動刀刀之協同動作,切斷被該線捕捉部所捕捉 之針,及鉤線;該線钳板,係將已切斷之針線及鉤線的端 ^ ’彈性挾持在與該可動刀刃之前端部之間。 【先前技術】 以上述方式構成之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中,在縫製動作 結束後之線切斷時,為縮短被縫製物之針線及鉤線的殘留 長度,必須使可動刀刃、固定刀刃、及線鉗板移動至往接 近針板及線鉤之前方的進入位置,且在線切斷後之下一缝 製動作時’為避免固定刀刃等對線鉤之動作造成干涉,必 須使该固定刀刃、可動刀刃、及線钳板,移動至較該線切 斷時之進入位置更後方的退避位置。 6 200848569 種在線切斷後往後方退避位置之移動機構,以往, 例如日本特開鳩―168563號公報或日本實公昭63- 1〇149號公報所揭示’係以使保持可動刀刃、固定刀刃、 j、’泉鉗板之刀刀保持台,沿供該可動刀刃進行線切斷而在 珂進/後退位置間來回驅動移動路徑的延長線,以直線或大 致直線後退移動至退避位置。 ' 士以上所述,在採用直線或大致直線之後退移 動機構的習知切線裝置中,即使在移動至後方退避位置 訏如圖7所不,可動刀刀50、固定刀刀5卜及線钳板52(以 下,有時稱為可動刀刀等)之前端部(左端部),亦處於與線 釣53之左右來回運動執跡(箭頭54所示)非f接近的位置, 又,由於切斷端部被彈性挾持於可動刀77 50 <前端部與 、泉钳板52之間的鉤線L,係在重疊於線釣之大致上方 近,的狀態下伸展’因此待以鉤、線L形成之三角區域變成 非系小依所使用之線的種類在下一縫製動作開始時,會 有針(圖U省略圖示)不下降至釣線L之三角區域,而產 生跳針的可能。 又,在可動刀刀50等後退移動至退避位置之狀態下, 在使、、泉鉤53如圖8所不停止在其左右來回運動執跡54之 最右鳊,以將鉤線L穿過線鉤前端附近之線孔時,由 於該線孔53a係存在於可動刀刃5〇等之前端部與針板% 間之左右、上下皆非常狹小且受束缚的部位,因此亦會有 可動刀刃5G等之$端部或針板%變成障礙物,而難以進 行對線孔53a之穿線作業的問題。 200848569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實情所構成,目的在於提供—種 缝勿機之切線裝置,其在後退移動至退避位置時,能以釣 線確實形成較大三角區域,並可在下一縫製動作開始時, 使針確實下降至該三角區域,以防止跳針之產生並使釣線 對線孔之穿線作業容易進行,且可消除搖晃之產生或對局 部之負冑負荷所造成之破損變形並亦可謀求耐久性 升。 為達成上述目的而提出之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 之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係具備:可動刀刀,其係於前端部 具有捕捉針線及鉤線之線捕捉部,該線捕捉部可來回移動 在進入至針板與線鉤之間的前進位置,與退避至該線鉤之 運動軌跡之後方側的後退位置之間;來回擺動式驅動桿, 其可在該兩位置間來回驅動移動該可動刀刀;固定刀刃, 其係在既定缝製動作結束後,該可動刀刀由前進^置=動 移動返回至後退位置時,藉由與該可動刀刀之協同動作, 切辦被該線捕捉部所捕捉之針線及鉤線;以及線鉗板,其 係將已切斷之針線及鉤線的端部彈性挾持在與該可 /、 之鈾端部之間’其特徵在於: 連===’設有由長短兩支擺動連桿所構成的四 連才干钱構,其可在使保持該可動刀刃、固 之刀刀保持台,往接近該針板及線鉤之前 及線鉗板 往其斜後方的退避位置之間擺動移位 ^入位置與 甘邊可動刀刃與固 200848569 :刀刀協同動作將線切斷後’該驅動桿進一步返回擺動 :’該驅動桿即抵接於該四連桿機構之較長擺動連桿,使 =料機構同步動作,以使該刀刃保持台由該進入位置 柄動移位至退避位置。 根據具有上述構成特徵之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 之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可發揮以下效果。 、 運亦2,在既定、縫製動作後,透過來回擺動式驅動桿之 -動’稭由自前進位置被驅動移動而返回後退位置之可動 刀刃舁固疋刀刃之協同動作切斷針線及鉤線後,使四連桿 機構與該驅動桿進—步之返回擺㈣步動作,藉此透過: 刃保持台,可使線切斷後之可動刀刃、固定刀刃、及線鉗 板,擺動移位至相對針板及線鉤位於斜後方之退避位置, 亦即,可偏置在相對針板及線鉤之斜後方位置。是以,由 於線切斷後端部被彈性挾持於可動刀刃之前端部與線鉗板 巧勺鉤、、泉,不會重璺於線鉤之大致上方近處,而呈斜向 伸展在線鉤與線钳板之間的狀態,因此能以鉤線確實形成 車乂大之二角區域,並與所使用之線的種類無關,可使針在 :一縫製動作開始時,確實下降至鉤線之三角區域,以確 貝防止跳針之產生,來進行既定之良好縫製。 又,由於該可動刀刃、固定刀刃、及線鉗板之前端部 係相對針板及線鉤偏置,而可在線鉤之線孔周邊於左右、 上下確保足夠寬廣之空間,因此不會受到針板或可動刀刀 等妨礙’能非常容易進行鉤線對該線孔之穿線作業。 再者’由於將由長短兩支擺動連桿構成之四連桿機構, 200848569 使用於使刀刀保捭A #翁接t & 一 符D彺斜後方偏置移動至退避位置,因此 與藉由長孔與卡合於該長孔 滑動產生的導引作用 末偏置私動之構成相較,搖晃之產生非常少,且過負載集 :施加於螺絲等滑動導引構件而造成其破損或變形等的: 慮亦變得非常少,因此可發揮提升包含可動構成元件之裝 置整體的耐久性並穩定切斷後之線端的彈性挟持功能。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幼機之切線褒置中, 於該四連桿機構之較長擺動連桿之中間部位與該刀刀保持 台之間’設有可停止該刀刀保持台往進入位置之擺動移 位,且能調整該停止位置的止進機構時(申請專利範圍第3 員)即可確貝界疋出進入位置令該可動刀刀等對線釣之位 置,且容易地進行當摩耗等產生時的調整。 又,在附有本發明之勒機之切線裝置的縫匆機中, 當於該四連桿機構之較短擺動連桿對刀刀保持台之轴部, 以能在其軸心周圍旋轉自如之方式,設有可微調該刀刃保 持台對針板及線鉤之進入位置及退避位置的偏心間隔件時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即可簡單調整可動刀刃等之前端 部對針板及線鉤之進入位置及退避位置,並能在經常確實 且很穩定發揮既定線切斷功能及線端挾持功能之狀態下進 行使用。 其他效果,在以下實施例之說明中應能清楚了解。 【實施方式】 圖1係構成本發明L機之⑽裝置40之構成零件 10 200848569 =立體圖,目2係相同切線裝置4〇之構成零件完成 該犬態的要部俯視圖,由縫製作業者側來觀看時, 丨固/ W #配置於線鉤33之右側並透過裝置安震a =縫_座部(省略圖示)之内部,該線鉤Μ係在: H31之針板(因屬公知故省略圖權該針板下方, 32(參照圖5)。 在俯柄A狀之運動執跡 ^切線裝置40,係具備:可動刀刃2,係於前端部呈 捕捉立ΓΓ了及才釣、線L(參照圖5)之釣狀線捕捉部2a,該線 a在進人至針板與線釣33間之圖 退避至該線釣33之運動軌跡32之右方(後二 :圖所示的後退位置之間,沿箭頭a—b所示之左右方向 “口私動,來回擺動式驅動桿4,係透過圓頭螺絲3使長 W向中間部軸支於該裝置安裝纟卜透過連結於其長邊 方向-端部之汽缸等伸縮驅動源(省略圖示),以該圓頭螺 之軸心為支點沿箭頭c—d所示左右方向來回驅動擺 力’亚錯由該來回驅動擺動,使該可動刀刃2來回驅動移 動在該兩位置間;固定刀刀5 ’係在既定縫製動作結束後, 该可動刀刃2由圖3所示前進位置被驅動移動而返回圖2 所不後退位置時,藉由與可動刀刃2之協同動作,切斷被 δ亥線捕捉部2a捕捉之針線及鉤線L ;線鉗板6,係將已切 斷之針線及鉤線L的端部彈性挾持在與該可動刀刃2之前 =部之間’·線鉗板壓簧7,係將該線钳板6之前端部彈性 按壓於該可動刀刀2側;及線鉗板壓簧調節片8,係配置 11 200848569 於該線鉗板壓簧7之下部。 於該可動刀刃2之右端部下面,透過螺絲9固定有可 動刀刃台1〇。該可動刀刃$ 10,係以下述方式構成,亦 即以可滑動方式抵接支撐於透過圓頭螺絲u及螺絲12固 定於該裝置安裝台1之刀刃保持台13的上面,且該可動 刀刀台10《中間部,係透過由下方插通於形成在該驅動 桿4之長邊方向另一端部之長孔4a、及沿左右方向直線形 成在該刀刃保持台13之長槽13a的圓頭螺絲14,連接= 該驅動桿4之長邊方向另一端部,並與驅動桿4往該左右 方向c—d之來回驅動擺動連動’使該可動刀刀2沿長槽工 往該左右方向a — b直線來回驅動移動。 前述固定刀刃5係配置於可動刀刀2之上部,透過貫 通形成在該固定刀刃5及前述線鉗板6之左右方向之長I h及6a的左右2支螺絲16,支撐在固定保持於前述刀^刃 保持台之固定刀刃導引件15上。於該左右2支螺絲μ 之中間部,設有貫通該長孔5a、6a及刀刀保持台η並往 下方突出、且該突出下端部螺合連結於該線鉗板壓箬 片8之大致中間部的調節螺絲17,藉由調節該調節螺絲= 之鎖入量,即可調節該線鉗板壓簧調節片8(基端呷支持於 貫通該刀刀保持台13並往下方突出的螺絲18)之遊端部往 ^下移動’所產生之該線鉗板壓簧7對線鉗板6的按壓力, 並進而可調節以線钳板6與可動刀刀2之前端部 切斷線端部的彈性挾持力。又,於該線鉗板壓簧7之 和形成左右方向之長孔7a,透過貫通該長孔^之螺絲1 而9 12 200848569 使線钳板壓簧安裝板20固定保持於該刀刀保持台Η,藉 由鬆放該螺絲1 9,即可調整該線鉗板壓簧7之前後位置。 此外,在該裝置安裝台丨,於該驅動桿4之左右配置 有長短兩支擺動連桿21、22。該等長短兩支擺動連桿21、 22之長邊方向一端部,透過圓頭螺絲23、,能以左右 擺動在該等螺絲軸心周圍之方式軸支於裝置安裝台1,且 該等長短兩支擺動連桿21、22之長邊方向另一端部,係 L k 亥圓頭螺絲11及螺絲丨2軸支連接於該刀刃保持台^ 3 之前後兩部位,以構成四連桿機構,並藉由構成該四連桿 機構之長短兩支擺動連# 21、22的左右擺動,構成可使 保持該可動刀刃2、固定刀刀5、固定^導引件15、線 鉗板6線鉗板壓黃7、及線射板壓菁調節片8的保持台^, k動移位在如圖2、圖3所示往接近針板及線鉤33之前方 (左幻的進入位置,與如圖4〜圖6所示往該進入位置之 斜後方(斜向右後方)的退避位置之間。 於構成該四連桿機構之較長擺動連桿21之中間部位的 f側邊部分’形成有往驅動# 4側突出之突出部W,在 =該可動刀2與固定刀刀5之協同動作使線切斷後, 當驅動桿4進一步往右太& j A ^ ^ 4右方向d返回擺動時,藉由該驅動桿 抵接於較長擺動連桿2 01 、 之犬出部21b以推動該擺動連桿 四連桿機構之兩支擺動造★曰 牛杬動連杯2丨、22便與驅動桿4同 v杬動,該刀刃保持台 ^ m ^ ^ 即由圖2、圖3所示進入位置, 、、工圖月,】碩e 一 f所示路徑,#動孩& ^ 避位置,且在下一縫製動作:動移位至圖4、®5所示退 動作後之線切斷時,隨著驅動桿4 13 200848569 / 向c之擺動,經圖6箭頭e — f所示路徑,擺動歸位 至圖2、圖3所示進入位置。 又,於構成該四連桿機構之較長擺動連桿2〗之中間部 位’形成有以該圓頭螺絲23之軸心為中心之長孔2ι &,透 過螺絲25、墊圈26固定於裝置安裝台j之段差間隔件27 之例如偏心狀段部,係嵌合於該長孔21a内,藉由該段部 抵接於長孔21a之右端緣部,以停止該刀刃保持台13往進 入位置之擺動移位,且藉由使該段差間隔件27在螺絲乃 之軸心周圍旋轉,構成能以該偏心狀段部調整進入停止位 置的止進機構。 再者,於構成該四連桿機構之較短擺動連桿22與裝置 安裝台1之間,張設有使該刀刀保持台13彈壓擺動至該 進入位置的螺旋彈簧29,並在用以將較短擺動連桿22二 另一端部轴支連接於刀刀保持# 13 _絲12與刀刀保持 台13之間’設置偏心間隔件28,藉由使該偏心間隔件μ 在螺絲12之轴心周圍旋轉’便可微調該刀刀保持台η對 針板及線鉤33之進入位置及退避位置。 其-人,針對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切線裝置4〇的切線動 作、其後之退㈣作、及下_縫製動作作說明。 在結束既定縫製動作後,即如圖2所示,保持可動刀 刃2、固疋刀刃5、及線鉗板6等之刀刃保持台η 移動至往接近針板及線鉤33之前方(左方)的以位置:在 該狀恶下,隨著驅動桿4往左方肖c前進驅動擺動,可動 刀刃台Π)亦沿刀刀保持台13之長槽⑴往左方向&直線 14 200848569 移動,可動刀刃2即如圖3所示, ,,.^ 引進辛夕動至其前端之線 •捉。"a進入針板與線鉤33間的前進位置。之後 該驅動桿4往右方d返回擺動 通 、+、乂〜 乂」動刀刃2亦通過與前 =移動時之相同軌跡,往右方向b返回移動,在歸位 =2所示之進入位置前-刻,藉由與固定刀刀5之協同 動作,切斷該線捕捉部2a所捕捉之針線及釣線l,並將該 已切斷之各線端部彈性挾持 , 靭刀刀2之W端部與線钳 之間。在該線切斷時,由於可動 』初刀刀2、固定刀刃5、 及線鉗板6係位在接近於線鉤33之隹 制‘ μ A 之進入位置,因此被縫 衣物之針線及鉤線L的殘留長度 丄 罕乂姐可完成良好之縫製 力口工。 —在上述線切斷及線端挾持動作後,該驅動桿4繼續進 二步往右$ d返回擺動。於該返回擺動時,藉由該驅動桿 4抵接於較長擺動連桿2 1之突 大出邛21b亚推動該擺動連桿 21,四連桿機構之兩支連捍 ^ 又埂枰21、22便抵抗螺旋彈簧29之 推擠,往右方向擺動,該刀刀保持台13便經圖6所示路 ^ Μ’如K、4所示’擺動移位至相對於針板及線鉤33 斜右後方之退避位置,亦即偏置 直在相對於針板及線鉤3 3 之斜右後方位置。 在退避至该偏置位置之狀能 丄± 直之狀恶下,下—縫製動作即開始。 此打,可動刀刀2、固定 — 、及線鉗板ό等之前端部, ^圖5所示,由於相對於線釣33之運動軌跡32係離開至 二右後方’因此該等完全無與線鉤33等之動作干涉的顧 慮0 15 200848569 此外,隨著前述線切斷,端部彈性挾持於可動刀刀 之則端部與線鉗板6之間的鉤線L,如 刀2 y ^ rJJ 7]\ , 不合各 疊於線鉤33之大致上部’由於呈斜向伸展在線鉤μ: 由可動刀刃2之前端部與線钳板6所挟持的線端之間1 此能以鉤線L確實形成較大之三角區域E。是以,鱼 狀鉤線L的種類等無關,可使在下—縫製 始= 洛針部31下降之針,確實移人鉤線[之三角區域E,^ 止跳針之產生,以進行既定之良好縫製。 ”又’在該可動刀刀2、固定刀刀5、及線钳板6 ^相對針板及線们3偏置之狀態下,由於可在線釣Μ之 線孔周邊,於左右、上下確保足夠寬廣之空間,因此不合 ”針板:刀刃2、5等妨礙,能非常容易進行鉤線L; β亥線孔之穿線作業。 再者’當欲將刀刀保持台1 3值罢必 狩口 13偏置移動至斜右後方之退 避位置時,由於使用由長短兩支 m又擺動連桿21、22構成之 四連桿機構’因此與以葬由具 一以猎由長孔與卡合於此之螺絲之滑動 的導引作用來偏置移動之方式播 構成時相較,可堅實支持刀 刃保持口 1 3以大幅減少搖晃之產座 ^ A 尤之產纟’並能極端降低因過 負載木中%加於螺絲等滑動導引 μ w〜 構件而造成其破損或變形 寺的顧慮,所以可謀求提升切線 开刀綠放置4〇整體之耐久性並 穩定切斷後之線端的彈性挾持功能。 此外’本發明之切線裝置雖 ,^ ^ ^ 直雖特別有效應用作為平縫縫 紉機或雙重壞縫紉機之切後參 L ,At 刀綠衣置,但當然亦可應用於其以 外之σ種形恶之縫紉機的切線裝置。 16 200848569 又,上述實施形態、巾,雖說明以在構成四連桿機構之 較長擺動連桿21 <中間部位的左側邊部分,形成往驅動 桿4側突出之突出部21b,且驅動桿4係抵接於該突出部 川以推動較長擺動連桿21的方式所構成者,但突出部m 未必需要,可使驅動桿4直接抵接於擺動連桿Η之左側 邊部,或亦可在驅動桿4側設置抵接於擺動連桿Η 部或銷等。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構成本發明之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之構成零件的 分解立體圖。 圖2係該切線裝置之構成零件組裝後之狀態的要部 視圖。 圖3係表示該切線裝置之可動刀刃進入至前進位置之 狀態之要部的俯視圖。 圖4係表示該切線裝置之可動刀刃後退至退避位置之 狀悲之要部的俯視圖。 圖5係表示該切線裝置之可動刀刃後退至退避位置時 之釣線之張設狀態等之要部的俯視圖。 固6係δ兒明该切線裝置之刀刃保持台及可動刀刃之進 退路彳f之要部的俯視圖。 圖7係表示習知切線裝置之可動刀刃後退至退避位置 寸之可動刀刀等與線鉤之位置關係之要部的俯視圖。 圖8係表示習知切線裝置之可動刀刃等在後退至退避 17 200848569 等與線鉤之 位置之狀態且線鉤移動至最右端時,可動刀 位置關係之要部的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 50 2a 3,1 1,14, 23, 24 4 4a,5a,6a,7a,2 1 a 5, 51 6, 52 7 8 9,12,16, 18, 19, 25 10 13 13a 15 17 20 21,22 21b 26 裝置安裝台 可動刀刃 線捕捉部 圓頭螺絲 驅動桿 長孔 固定刀刃 線鉗板 線鉗板壓簧 線鉗板壓簧調節片 螺絲 可動刀刃台 刀刃保持台 長槽 固定刀刃導引件 調節螺絲 線鉗板壓簣安裝板 擺動連桿 突出部 墊圈 18 200848569 27 段差間隔件 28 偏心間隔件 29 螺旋彈簧 31 落針部 32, 54 運動軌跡 33, 53 線鉤 40 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53a 線孔 56 針板 L 鉤線 19

Claims (1)

  1. 200848569 十、申請專利範面: 1、一種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其具備: 可動刀刃’其係於前端部具有捕捉針線及鉤線之線捕 j部’該㈣捉料來回移動錢人至針板與線鉤之間的 前進位置,與退避至該線鉤之運動執跡之後方側的後退位 置之間, 來回擺動式驅動桿,其可在該兩位置間來回驅動移動 該可動刀刃; 一固定刀刃,其係在既定縫製動作結束後,該可動刀刃 由則進位置驅動移動返回至後退位置時,藉由與該可動刀 刃之協同動作,切斷被該線捕捉部所捕捉之針線 以及 -在钳板#係將已切斷之針線及釣線的端部彈性& H 在與該可動刀刃之前端部之間,其特徵在於: 於1置女裝台’言免有由長短兩支擺動連桿所構成的四 桿機構’其可在使保持該可動刀刃、固定刀77及線钳板 之刀刀保持台’往接近該針板及線鉤之前方的進入位置斑 t其斜後方的退避位置之間擺動移位;在該可動刀刃與固 =刀^協同動作將線切斷後,該驅動桿進—步返回擺動 4 ’該驅動桿即抵接於該四連桿機構之較長擺動連桿,使 =四連桿機構同步動作,以使該刀刀保持台由該進入位置 擺動移位至退避位置。 二2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其係 方…亥四連桿機構之較短擺動連桿與該裝置安裝台之間,張 20 200848569 設有將該刀刃保持台彈壓 下一縫製動作後之驅動桿 復原力,使四連桿機構自 置。 擺動至該進入位置的彈簧,隨著 之蝻進擺動,藉由該彈簧之彈性 動擺動歸位至往前方之進入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之縫、、刃機之切線裝置,其係 於該四連桿機構之較長擺動連 干 < 中間部位與該刀刃保持 台之間’設有可停止該刀刃保持A 符口彺進入位置之擺動移 位’且能調節該停止位置的止動機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赤3馆 A 3項之縫紉機之切線裝 置,其係於該四連桿機構之較短擺動連 轴部’以能在其轴心周圍旋轉自如之方式,設有=該 刀刀保持台對針板及線鉤之進人位置及退㈣置的偏心間 隔件。 Η^一、圈式: 如次頁。 21
TW097107808A 2007-03-15 2008-03-06 Sewing machine tangent device TWI410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6527A JP5041284B2 (ja) 2007-03-15 2007-03-15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8569A true TW200848569A (en) 2008-12-16
TWI410546B TWI410546B (zh) 2013-10-01

Family

ID=39840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7808A TWI410546B (zh) 2007-03-15 2008-03-06 Sewing machine tangent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041284B2 (zh)
KR (1) KR101446050B1 (zh)
CN (1) CN101265643B (zh)
TW (1) TWI410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2472A2 (de) * 2009-12-18 2011-06-30 Laesser Ag Mehrnadelkopf-Stickmaschine, Mehrnadelkopf für eine solche, sowie Fadenschneiderelement und Fadenschneider für eine solche.
CN208201321U (zh) * 2018-04-02 2018-12-07 强信机械科技(莱州)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用防鸟巢装置
CN108385291B (zh) * 2018-05-15 2020-06-30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切刀结构
KR102296620B1 (ko) * 2021-03-10 2021-09-02 주식회사 피앤비무역 솔기의 풀림을 방지하는 2중 매듭을 형성하는 재봉틀과 솔기방법
CN116495567B (zh) * 2023-05-11 2023-11-21 诸暨市通运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用防跳线导丝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0977U (ja) * 1983-09-14 1985-04-10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JPH0632072Y2 (ja) * 1990-03-27 1994-08-24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JPH0542284A (ja) * 1991-08-09 1993-02-23 Morimoto Mfg Co Ltd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JP3527835B2 (ja) * 1997-08-29 2004-05-17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縫目ほつれ防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505499Y (zh) * 2001-11-19 2002-08-14 卓瑞荣 三本横筒型缝纫机下切刀自动推动装置
JP2005168563A (ja) * 2003-12-08 2005-06-30 Juki Corp 糸切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84639A (ko) 2008-09-19
CN101265643A (zh) 2008-09-17
TWI410546B (zh) 2013-10-01
JP2008220915A (ja) 2008-09-25
KR101446050B1 (ko) 2014-10-01
CN101265643B (zh) 2012-05-30
JP5041284B2 (ja)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5101B2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DE102007045598B4 (de) Nähmaschine
TWI515346B (zh) A stitch relief prevention method, a stitch relief preventing device, and a stitch structure
JP5321938B2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CN109234925B (zh) 一种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TW200848569A (en) Sewing machine with wire-cutting device
CN105862276B (zh) 缝纫机
JP5777035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及び糸切り方法
TWI698561B (zh) 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CN103668806B (zh) 卷边缝纫机
JP2008068001A (ja) ミシン
TWI585260B (zh) Sewing of the fabric and double girth sewing machine
JP4940799B2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441034B2 (ja) 玉縁縫い装置の上糸切断装置。
JP2010246706A (ja) ミシン
TW567265B (en) Thread cutt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JP3798051B2 (ja) ミシンの自動糸切り装置
US6205941B1 (en) Chain stitch sewing machine including a needle-thread pushing member
JP2005288169A (ja) 目穴型ボタン穴ミシン
TWI523987B (zh) Sewing machine
JP2000300885A (ja) ミシンの下糸切り装置
JP2001170387A (ja) ミシンのワイパー装置
TWI650460B (zh) 雙環縫合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JPH0343919B2 (zh)
CN115161899A (zh) 缝纫机的缝线切断装置及其活动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