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8561B - 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8561B
TWI698561B TW105113937A TW105113937A TWI698561B TW I698561 B TWI698561 B TW I698561B TW 105113937 A TW105113937 A TW 105113937A TW 105113937 A TW105113937 A TW 105113937A TW I698561 B TWI698561 B TW I6985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needle
looper
needle thread
bla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3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2183A (zh
Inventor
木下竜一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2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2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8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856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於可動切刀之前端側緣部形成有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於較之該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更靠可動切刀之基端的側緣部的、可動切刀之往復驅動移動方向之前後位置,形成有無刃之針線捕捉部及針線部切斷刃部,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係鉤掛且捕捉當可動切刀之返行移動時突出於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針線部且將其移送至超過固定切刀之刃部的位置,該針線部切斷刃部係藉由其與固定切刀之刃部之滑接而將藉由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移送至超過固定切刀之刃部之位置的針線部切斷。

Description

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例如於扁平縫合縫紉機等雙環縫合縫紉機之既定的縫製動作結束後,切斷突出於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針線部及彎針線部的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例如,若以雙針雙環縫合縫紉機為例進行說明,則該雙針雙環縫合縫紉機係如圖16(A)、(B)及圖17所示,具備:左右之針1a、1b,其保持左右之針線NTa、NTb而相對於針板2上下往復運動;彎針3,其保持彎針線LT且可於與上述針1a、1b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方向進行進退動作,當其進行前進動作時上述針1a、1b捕捉形成於針板2下方之環狀針線NTa、NTb;及切線裝置4,其可於朝向接近上述針板2及彎針3之左前方的前進位置P1與較之該前進位置P1靠右後方之退避位置P2之間往復驅動移動,且當既定的縫製動作結束後、即縫製結束時,自上述退避位置P2移動至上述前進位置P1;利用上述彎針3所保持之彎針線LT環套上述環狀針線NTa、NTb,藉此,如圖18所示,於縫製布料W形成既定長度之雙環縫合線跡M。
上述切線裝置4係,當於縫製布料W形成既定長度之雙環縫合線跡M即縫製結束時,切斷如圖18所示突出於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針線部NTa1、NTb1及彎針線部LT1者,該切線裝置4具有可動切刀5、固定切刀6、配置於上述可動切刀5之下部且與上述可動切刀5間彈性卡夾 保持被切斷之彎針線部LT之端部的板彈簧製之彎針線卡夾構件7、及用於調整該彎針線卡夾構件7之卡夾保持力的線卡夾輔助彈簧8。而且具備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該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使由上述可動切刀5、固定切刀6、彎針線卡夾構件7及線卡夾輔助彈簧8構成之切線裝置4於上述退避位置P2與上述前進位置P1之間往復驅動移動,且當切線裝置4移動至上述前進位置P1之後,僅使可動切刀5於靠落針位置之一側之外部位置(前進位置)與靠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之間往復驅動移動。
再者,上述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係與後述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之往復驅動移動機構的構成相同,故而,對於對應之構成構件標註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之往復驅動移動機構相同的符號。
作為具有如上所述之基本構成的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4,先前以來,已知有日本實公平6-32072號公報中公開之構成的切線裝置。該先前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4係如圖16(A)、(B)及圖17所示,於可動切刀5前端之側緣部形成有彎針線捕捉部10,該彎針線捕捉部10係當該可動切刀5自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向靠一側之外部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時、鉤掛且捕捉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之彎針線部LT1,於較之該彎針線捕捉部10更靠上述可動切刀5之基端的側緣部形成有針線捕捉部11,該針線捕捉部11係當該可動切刀5自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向靠一側之外部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時、依序鉤掛且捕捉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
繼而,對於上述先前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4的切線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17(a)所示,縫製結束時切線裝置4移動至靠落針位置之一側之外部位置即上述前進位置P1,之後,如圖17(b)所示,僅可動切刀5沿箭頭所示之X方向自上述前進位置P1向靠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進行往行驅動移動。藉由該往行驅動移動,從而,如圖17(c)所示,當可動切刀5前端側之彎針線捕捉部10剛超過跨及彎針3之前端附近與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之間的彎針線部LT1後,可動切刀5之移動方向立即反轉,由上述彎針線捕捉部10鉤掛且捕捉彎針線部LT1。之後,如圖17(d)所示,可動切刀5沿箭頭所示之Y方向自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向上述前進位置P1進行返行驅動移動,當進行該返行驅動移動時由針線捕捉部11鉤掛且捕捉突出於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然後,可動切刀5進一步沿箭頭所示之Y方向進行返行驅動移動,藉此,如圖17(e)所示,上述針線捕捉部11所捕捉之針線部NTa1、NTb1及彎針線捕捉部10所捕捉之彎針線部LT1藉由各捕捉部11、10與固定切刀6之滑接而切斷。此後,如圖17(f)所示,針1a、1b向針板2之上方移動,且保持於彎針3之彎針線LT之端部彈性卡夾保持於可動切刀5與彎針線卡夾構件7之間,準備進行下一次縫製。
於具有上述之構成、且進行上述之切線動作的先前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中,縫製結束時突出於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之針線部NTa1、NTb1及彎針線部LT1係藉由可動切刀5與固定切刀6之滑接而於既定的位置切斷,藉此,能使該等各線部NTa1、NTb1及LT1之長度保持一 致為大致平均而無差異。
然而,於先前之切線裝置4中,由形成於可動切刀5之前端之側緣部的彎針線捕捉部10及較之該彎針線捕捉部10而形成於更靠可動切刀5之基端之側緣部的針線捕捉部11所鉤掛捕捉的彎針線部LT1及針線部NTa1、NTb1係被移送至配置有固定切刀6之切斷位置而被切斷,又,各線捕捉部10及11係以帶刃之方式形成,以能藉由與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之滑接而確實地切斷線。故而,於以與縫製布料W相連之狀態突出於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針線部NTa1、NTb1,當自藉由針線捕捉部11鉤掛捕捉之位置移送至配置有固定切刀6之切斷位置時會受到相當大的拉伸力。故而,根據針線之種類(材料、支數等),於將針線部NTa1、NTb1移送至既定的切斷位置的途中、即於既定的切斷位置近前,會被針線捕捉部11之刃扯去且切斷,或於移送至既定的切斷位置後被切斷,或使以與縫製布料W相連地垂下之狀態殘留的針線之長度產生不均,結果,存在縫紉終端部分之品質狀況、外觀不均一的間題。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論線之種類如何,皆能將縫製結束時突出於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針線部確實地移送至既定的切斷位置,且能以無差異的穩定的殘留線長進行切斷,從而能使縫紉終端部分之品質、外觀均一、良好的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具備:1根或複數根針,其保持針線且上下往復運動;彎針,其保持彎針線且可沿與上述針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大致正交之方向進退動作且當進行前進 動作時由上述針捕捉形成於針板下之針線線環;及切線裝置,其於利用該彎針所保持之彎針線環套藉由上述彎針之前進動作而捕捉之上述針線線環從而於在上述針板上送給移動之縫製布料形成雙環縫合線跡的既定的縫製動作後,切斷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針線部及彎針線部;上述切線裝置係由可動切刀、固定切刀及彎針線卡夾構件構成,該可動切刀可於上述針板之靠落針位置之一側之外部位置與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位置之間往復驅動移動,該固定切刀係於並非上述針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內之範圍內配置於靠上述落針位置之一側的外部位置,該彎針線卡夾構件將切斷後之彎針線之端部彈性地卡夾保持於其與上述可動切刀之間;該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之特徵在於:於上述可動切刀之前端側緣部,形成有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其係當該可動切刀自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位置向靠上述一側之外部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時,鉤掛捕捉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彎針線部且將其移送至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之位置,藉由與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之滑接而切斷上述彎針線;於較之上述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更靠上述可動切刀之基端之側緣部的、可動切刀之往復驅動移動方向之前後位置,形成有無刃之針線部捕捉部及針線部切斷刃部,該無刃之針線部捕捉部係當上述可動切刀之上述返行移動時鉤掛捕捉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針線部、同時將其移送至超過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的位置,該針線部切斷刃部係利用其與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的滑接而將已藉由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移送至超過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之位置的上述針線部切斷。
根據具有如上所述之特徵的本發明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 線裝置,於既定的縫製動作後(縫製完成後),當可動切刀自靠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向靠一側之外部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時,突出於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彎針線部係藉由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鉤掛捕捉,且,突出於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針線部係藉由無刃之針線捕捉部鉤掛捕捉、之後向配置於較之靠上述一側之外部位置更靠另一側的位置的固定切刀移送。然後,被無刃之針線捕捉部捕捉之針線部係於未藉由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與固定切刀之刃部的滑接而切斷的情況下被移送至超過固定切刀之刃部的位置,之後,藉由移動來之針線切斷部與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的滑接,使被移送至超過該刃部之位置的針線部於既定的切斷位置切斷,且藉由上述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與固定切刀之刃部的滑接,使藉由該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捕捉且移送來之彎針線部於既定的切斷位置切斷,且該被切斷之彎針線之端部被彈性卡夾保持於上述可動切刀與彎針線卡夾構件之間。
如上所述,當對縫製結束時突出於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彎針線部及針線部進行鉤掛捕捉且使其移送至固定切刀所在之切斷位置後進行切斷時,因處於與縫製布料W相連之狀態,故而,作為對於隨著移送而受到很強的拉伸力之針線部的切斷處理功能部,將其功能分配至與並不滑接於固定切刀之刃部而專門進行捕捉移送之無刃之針線捕捉部、及滑接於固定切刀之刃部而專門進行切斷之針線部切斷刃部而形成,藉此,能防止針線部於較之既定的切斷位置靠近前的位置被誤切斷,始終能於針線部被確實地移送至既定的切斷位置後予以切斷。藉此,不論線之種類等如何,皆能使以於縫製布料之縫紉終端部分垂下之狀態殘留的針線之長度統一為無 差異的穩定長度,結果,具有能使縫紉終端部分之品質狀況、外觀均一且良好的效果。
於本發明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可動切刀之、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與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之間的可動切刀之側緣部分形成有凹狀段部,該凹狀段部係用於防止因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與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之滑接而將上述無刃之針線部捕捉部所鉤掛捕捉之針線部切斷。該情況下,無須利用不同之板材形成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與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且使兩板材貼合從而形成段部此種繁瑣且耗費成本之製作加工,僅須使用一塊板材且對其側緣部分加工出凹狀段部,便可分別形成為發揮捕捉移送及切斷之專用作用的針線捕捉部及針線部切斷刃部,從而變得易於進行可動切刀整體之製作加工,且能將製作成本抑制得較低。
又,本發明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可動切刀之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與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係其等之前端成為相同或大致相同之突出高度的方式形成。該情況下,能同時確實且穩定地實現無刃之針線捕捉部對針線部之捕捉移送作用及針線部切斷刃部之針切線斷作用。
1a、1b:針
2:針板
3:彎針
4:切線裝置
5:可動切刀
5e:刃部
5d:凹狀段部
6:固定切刀
6e:刃部
7:彎針線卡夾構件
10: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
11:無刃之針線捕捉部
12:針線部切斷刃部
NTa、NTb:針線
NTa1、NTb1:突出且待切斷之針線部
LT:彎針線
LT1:突出且待切斷之彎針線部
W:縫製布料
M:雙環縫合線跡
圖1係以卸除縫紉機縫台部之上罩之狀態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雙環縫合縫紉機全體的外觀立體圖。
圖2係圖1之主要部分之放大立體圖。
圖3係針對上述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中的往復驅動移動機構之構成進行說明的分解立體圖。
圖4係表示藉由上述往復驅動移動機構使切線裝置後退至退避位置的狀態,(A)為主要部分之俯視圖,(B)為沿圖4(A)之A-A線之縱剖面圖。
圖5係表示藉由上述往復驅動移動機構使切線裝置前進至前進位置、可動切刀往行驅動移動至最左方的狀態,(A)為主要部分之俯視圖,(B)為沿圖5(A)之B-B線之縱剖面圖。
圖6係切線裝置中之可動切刀之放大俯視圖。
圖7係沿圖6之C-C線之縱剖面圖。
圖8係表示切線裝置已移動至前進位置之狀態的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9係表示切線裝置之可動切刀往行驅動移動之狀態的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10係表示切線裝置之可動切刀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已移動至超過彎針線部之位置的狀態的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11係表示切線裝置之可動切刀向前進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而將要切斷針線部之前的狀態的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12係表示藉由切線裝置之可動切刀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與固定切刀剛切斷彎針線部後之狀態的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13係表示利用切線裝置切斷針線部及彎針線部後之狀態的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14係自縫製布料之背面側觀察縫完及切斷線之後的線跡構造的圖。
圖15係自縫製行進方向之下游側觀察切線裝置之可動切刀之動作的主 要部分之放大正面圖,(A)表示無刃之針線捕捉部捕捉到針線部且向固定切刀進行移送之狀態,(B)表示無刃之針線捕捉部已移動至超過固定切刀之刃部之位置的狀態,(C)表示藉由針線切斷部與固定切刀之刃部之滑接而切斷針線部之狀態。
圖16表示先前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全體已前進至前進位置的狀態,(A)為主要部分之俯視圖,(B)為沿圖11(A)之C-C線之縱剖面圖。
圖17(a)~(f)係針對先前之切線裝置之切線動作依序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之立體圖。
圖18係自縫製布料之背面側觀察先前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的縫完及切斷線後的線跡構造的圖。
以下,基於圖式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對於本實施形態中的與先前之雙環縫合縫紉機相同的構成要素標註相同符號進行說明。
圖1係以卸除縫紉機縫台部之上罩之狀態而表示本發明之雙針雙環縫合縫紉機全體的外觀立體圖,圖2係圖1之主要部分之放大立體圖。該雙針雙環縫合縫紉機中,縫紉機臂部21與縫紉機縫台部22彼此大致平行地自縫紉機本體20之上部及下部向左側方延設。於縫紉機臂部21之內部,組裝有縫紉機主軸、使左右之針1a、1b(後述)上下往復運動之針驅動機構、使壓布構件(省略圖示)上下往復運動之按壓驅動機構或針對該等各驅動機構之動力傳輸機構等,但因該等驅動機構或動力傳輸機構 係周知者,故省略說明。
於縫紉機縫台部22之上表面部,固定有具有形成落針位置之落針槽部的針板2。於該針板2之下方部之縫紉機縫台部22內組裝有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等,該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等使保持彎針線LT且於與上述針1a、1b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左右方向進行進退動作的彎針3、切線裝置4及該切線裝置4之固定切刀6之刃部6e在前進位置P1與退避位置P2之間往復驅動移動,該前進位置P1係如圖4(A)、(B)所示般接近上述針板2及彎針3、且後述之擋止構件34抵接於後述之限位構件33的朝左前方的位置,該退避位置P2係如圖5(A)、(B)所示較之上述前進位置P1位於右後方的位置,且於切線裝置4已移動至上述前進位置P1之狀態下僅使後述之可動切刀5沿X-Y方向在靠落針位置之一側(右側)之外部位置與靠另一側(左側)之外部位置之間線性地往復驅動移動。
上述構成之雙針雙環縫合縫紉機中,上述針1a、1b將形成於針板2下之環狀針線NTa、NTb利用上述彎針3所保持之彎針線LT進行環套,藉此,如圖14所示,於縫製布料W形成既定長度之雙環縫合線跡M。
上述切線裝置4係以該切線裝置4可經由上述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而於接近上述針板2及彎針3之上述前進位置P1與較之該前進位置P1位於右後方之退避位置P2之間往復驅動移動的方式構成。然後,切線裝置4具有:線切斷用之可動切刀5,其對於既定的縫製動作結束後、即縫製結束時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及彎針線部LT1進行捕捉、移送且予以切斷;固定切刀6,其於上述前進位置P1下的不處於上述左右之針1a、1b中之右針1b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內的 範圍內的、接近落針位置的位置,配置有刃部6e;板彈簧製之彎針線卡夾構件7,其配置於上述可動切刀5之下部,且與上述可動切刀5之間彈性卡夾保持已被切斷之彎針線部LT之端部;及線卡夾輔助彈簧8,其用於調整該彎針線卡夾構件7之卡夾保持力。
上述可動切刀5係如圖6及圖7所示,於左右方向由較長之帶狀板材構成,於由該較長之帶狀板材構成之可動切刀5之前端側緣部形成有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該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係當該可動切刀5自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左側)之外部位置向靠一側(右側)之外部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時,鉤掛且捕捉突出於上述針板2上之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彎針線部LT1。構成為,使由該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所捕捉之彎針線部LT1移動至較之靠上述落針位置之一側(右側)之外部位置更靠另一側(右側)的位置為止,且利用該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之刃部10e與上述固定刃6之刃部6e的滑接而進行切斷。
又,於較之上述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更靠可動切刀5之基端的側緣部的、在可動切刀5之往復驅動移動方向上前後分離的位置,形成有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及針線部切斷刃部12,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係當該可動切刀5自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左側)之外部位置向靠一側(右側)之外部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時、鉤掛捕捉突出於上述針板2上之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右左之針線部NTb1、NTa1且將其等移送至較之靠上述落針位置之一側(右側)之外部位置更靠另一側(右側)的位置為止,該針線部切斷刃部12係藉由與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滑接而切斷由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所捕捉的針線部NTb1、NTa1。
於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與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12之間的可動切刀5(帶狀板材)之側緣部分,形成有凹狀段部5d。因存在該凹狀段部5d,從而,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構成為,不會因與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6e的滑接而切斷所捕捉之針線部NTb1、NTa1,且將其等移送至超過該刃部6e之位置為止。
又,上述可動切刀5之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與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12係以其等之前端自可動切刀5之往復驅動移動路徑之中心線c成為相同或大致相同之突出高度的方式形成。該突出高度係考慮到如下方面而決定,即,能使由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所鉤掛捕捉之針線部NTb1、NTa1於移送途中不會鬆脫而確實地移送至超過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6e的位置為止,及,能藉由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12確實地切斷已被移送至超過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位置的針線部NTb1、NTa1。
再者,當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之突出高度形成為滿足不會使針線部NTb1、NTa1於移送途中鬆脫而能將其確實地移送至超過固定切刀6之刃部6e的位置為止這一既定的捕捉移送功能的高度時,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12之突出高度亦可並非與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之突出高度相同或大致相同,而是與其存在少許差異。
關於使上述切線裝置4於上述前進位置P1與上述退避位置P2.之間往復驅動移動、且於切線裝置4已移動至上述前進位置P1之狀態下僅使上述可動切刀5於靠落針位置之一側(右側)之外部位置與靠另一側(左側)之外部位置之間沿X-Y方向線性地往復驅動移動的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係如圖3、圖4(A)、(B)及圖5(A)、(B)所示般構成。
即,上述可動切刀5係使其右端部下表面經由螺釘23而固定於可動切刀台24。於該可動切刀台24之長度方向(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部形成有U字狀之缺口部25,且於夾著該缺口部25之左右位置形成有沿可動切刀台24之長度方向較長的左右一對狹縫26a、26b。
上述固定切刀6係配置於上述可動切刀5之上表面,於該固定切刀6之右端部下表面,切刀台導引件27及上述彎針線卡夾構件7之右端部重合配置,該等固定切刀6、切刀台導引件27及彎針線卡夾構件7經由螺釘28而固定於固定切刀台29之左端部。上述可動切刀台24係藉由插通於上述固定切刀台29之背面(下表面)之帶頭螺栓48、及自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之上表面側插入至該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之一端部的附凸緣之圓柱狀螺母31a、31b,以上述附凸緣之圓柱狀螺母31a、31b容許上述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之一端部之轉動的狀態、且可於上述可動切刀台24之左右一對狹縫26a、26b之長度範圍內滑動移動的狀態而夾持。
於上述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之另一端部,使自該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之上表面側插入且容許於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之另一端部內轉動的附凸緣之套管41a、41b經由沉頭螺釘42a、42b而螺固於裝置安裝台30。藉此,上述可動切刀台24及固定切刀台29可伴隨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之搖擺運動,以可於左右方向往復移動之狀態支撐於裝置安裝台30。
再者,附凸緣之套管41a、41b中之、右側之附凸緣之套管41b係形成為偏心凸輪狀,此係為了能藉由變更右側之連桿40b之兩端孔之間距,而以左側之連桿40a之附凸緣之套管41a作為支點來對於處於切線裝 置4之上述前進位置P1時之可動切刀5相對於落針部及彎針3的於布料送給方向上之進入移動起點的位置進行微調整。
於上述固定切刀台29,在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中之左側之連桿40a之下方位置形成有擋止構件34,該擋止構件34抵接於限位構件33,該限位構件33螺固於上述裝置安裝台30。
又,於上述固定切刀台29之長度方向中央部之後部,形成有自較之上述可動切刀台24之左端略靠右之位置向後方突出、且與突起35抵接或分離的卡合突起36,且構成為,藉由使該卡合突起36抵接於上述突起35而使可動切刀台24無法單獨地進一步向右方向移動。進而,上述可動切刀台24係螺固於上述裝置安裝台30,且經由一端部彈性接觸於上述擋止構件34之右端面之彈簧37而始終以向左方向移動之方式受到彈性施壓。
於上述裝置安裝台30,形成有供上述固定切刀台29以可於左右方向自如滑動之方式嵌入的槽46,且該裝置安裝台30藉由配置於周圍之複數個螺釘47而固定於縫紉機縫台部22。又,於裝置安裝台30安裝有驅動桿45,該驅動桿45係經由台階螺釘43而樞支連結於氣缸(省略圖示)之活塞48之前端部、且可於裝置安裝台30上以軸44為中心而在箭頭所示之a-b方向上驅動搖擺,該驅動桿45之前端之尖細圓形部45a卡合於形成於上述可動切刀台24之大致中央部的U字狀之缺口部25。
根據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如圖4(A)、(B)所示,當藉由活塞48之伸長而使驅動桿45向b方向驅動搖擺時,切線裝置4抵抗彈簧37之彈性施力而向右方移動從而成為卡合突起36與突起35抵接的狀態,且左右一對連桿40、41之圓柱狀螺母31a、31b移動至靠左 右一對狹縫26a、26b內之最左側的狀態,固定切刀台29之擋止構件34之左端面與限位構件33分離。該狀態下,切線裝置4處於退避位置P2,以不妨礙彎針3之移動的傾斜姿勢待機。
繼而,如圖5(A)、(B)所示,若藉由上述活塞48之收縮而使驅動桿45向a方向驅動搖擺,則固定切刀台29之擋止構件34藉由彈簧37之彈性施力而向左方移動。隨之,於上述卡合突起36與突起35抵接之情況下,切線裝置4藉由左右一對連桿40、41之搖擺而減小上述傾斜姿勢之傾斜角度,同時,固定切刀台29之擋止構件34之左端面向左方移動直至抵接於限位構件33為止。藉此,切線裝置4移動至前進位置P1為止,成為相對於縫製行進方向大致正交的姿勢。
若活塞48自該狀態進一步收縮而使上述驅動桿45向a方向驅動搖擺,則固定切刀台29保持於上述前進位置P1,同時,可動切刀台24經過針板2之落針位置而向左方向(x方向)移動。即,僅使固定於可動切刀台24之可動切刀5於針板2與彎針3之間左進(往行移動)。此時,上述可動切刀台24及固定切刀台29隨著左右一對連桿40a、40b之搖擺運動而以可於左右方向往復移動之狀態支撐於裝置安裝台30,故而,可動切刀5藉由左右一對連桿40、41而以線性移動之方式受到控制。
繼而,因活塞48伸長,故而上述驅動桿45向b方向驅動搖擺,隨之,可動切刀5自最左進之位置向右方向(y方向)移動,且右退(返行移動)至處於上述前進位置P1之待機中之固定切刀6之下部為止。藉由使活塞48自該狀態進一步收縮,而使切線裝置4後退移動至如圖4(A)、(B)所示之退避位置P2。
繼而,基於圖8至圖13,對於以上述方式構成的本實施形態之雙針雙環縫合縫紉機中切線裝置4之線切斷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8所示,縫製結束時切線裝置4移動至靠落針位置之一側之外部位置即上述前進位置P1為止之後,如圖9所示,僅可動切刀5沿箭頭所示之x方向自上述前進位置P1向靠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進行往行驅動移動(左進)。
繼而,如圖10所示,可動切刀5前端側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剛超過跨及彎針3之前端附近與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之間的彎針線部LT1之後,可動切刀5之移動方向立即反轉。之後,如圖11所示,可動切刀5沿箭頭所示之y方向自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向上述前進位置P1進行返行驅動移動(右退)。該返行驅動移動時,突出於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彎針線部LT1藉由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鉤掛捕捉且向固定切刀6移送,並且,突出於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亦如圖15(A)所示般藉由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鉤掛捕捉且與彎針線部LT1同樣地向固定切刀6移送。
該狀態下,可動切刀5進一步沿箭頭所示之y方向進行返行驅動移動,藉此,如圖12及圖15(B)所示,藉由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捕捉的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被移送至超過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6e的位置。此時,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成為穿過凹狀段部5d而輕輕地接觸於固定切刀6之刃部6e的狀態,該狀態下,繼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之後針線部切斷刃部12向固定切刀6驅動移動,藉此,如圖15(C)所示,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藉由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12與固定切刀 6之刃部6e之滑接而被切斷。之後,被上述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捕捉之彎針線部LT1藉由該捕捉切斷部10之刃部10e與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滑接而被切斷。
此後,如圖13所示,針1a、1b向針板2之上方移動,並且保持於彎針3之彎針線LT之端部彈性卡夾保持於可動切刀5與彎針線卡夾構件7之間,進而,切線裝置4經由往復驅動移動機構9而移動至如圖4(A)、(B)所示之退避位置P2且以不妨礙彎針3之移動的傾斜姿勢等待下一次縫製。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4,於既定的縫製動作後(縫製完成後),當使可動切刀5自靠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外部位置向靠一側之外部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時,利用形成於該可動切刀5之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10鉤掛捕捉突出於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之彎針線部LT1,並且利用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鉤掛捕捉突出於縫製布料W之背面側的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之後,將其等一同向固定切刀6移送之後,藉由固定切刀6切斷。
其中,被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捕捉的左右之針線部NTa1、NTb1係以於未藉由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與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滑接而切斷的情況下移動至超過固定切刀6之刃部6e的位置為止,繼而,藉由繼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後移動來之針線切斷部12與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滑接而被切斷的方式,成為與縫製布料W相連的狀態,故而,使對於隨著移送而施加有很強的拉伸力的針線部NTa1、NTb1的處理功能分割為利用不滑接於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的線捕捉移送專用 功能、及利用滑接於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針線部切斷刃部12的線切斷專用功能,藉此,能防止針線部NTa1、NTb1於較之既定的切斷位置靠近前的移送途中被誤切斷,從而始終能於將針線部確實地移送至既定的切斷位置後進行切斷。藉此,不論線之種類等如何,皆能使以於縫製布料W終端部分垂下之狀態殘留的針線之長度統一為無差異的穩定長度。故而,能使縫紉終端部分之品質狀況、外觀均一且良好。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構成為,藉由在上述可動切刀5(一塊帶狀板材)之側緣部分形成凹狀段部5d,從而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捕捉且移送來之針線部NTb1、NTa1於未因與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滑接而切斷的情況下,被移送至超過該刃部6e之位置為止,但亦可藉由使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11與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12形成為不同之板材且將兩板材貼合,從而形成可於針線部NTb1、NTa1未因與上述固定切刀6之刃部6e之滑接而切斷的情況下移動至超過刃部6e之位置為止的段部。
又,本發明之切線裝置尤其可有效地應用為扁平縫合縫紉機等雙針雙環縫合縫紉機中之切線裝置,但當然亦可應用為單針或三針以上之複數針雙環縫合縫紉機或除此以外之各種形態之縫紉機中的切線裝置。
2:針板
4:切線裝置
9:往復驅動移動機構
20:縫紉機本體
21:縫紉機臂部
22:縫紉機縫台部
30:裝置安裝台

Claims (3)

  1. 一種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其具備:1根或複數根針,其保持針線且上下往復運動;彎針,其保持彎針線且可沿與上述針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大致正交之方向進退動作,且當進行前進動作時由上述針捕捉形成於針板下之針線線環;及切線裝置,其於利用該彎針所保持之彎針線環套藉由上述彎針之前進動作而捕捉之上述針線線環從而於在上述針板上送給移動之縫製布料形成雙環縫合線跡的既定的縫製動作後,切斷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針線部及彎針線部;上述切線裝置係由可動切刀、固定切刀及彎針線卡夾構件構成,該可動切刀可於上述針板之靠落針位置之一側之外部位置與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位置之間往復驅動移動,該固定切刀係於並非上述針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內之範圍內配置於靠上述落針位置之一側的外部位置,該彎針線卡夾構件將切斷後之彎針線之端部彈性地卡夾保持於其與上述可動切刀之間;該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之特徵在於:於上述可動切刀之前端側緣部形成有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其係當該可動切刀自靠上述落針位置之另一側之位置向靠上述一側之外部位置進行返行驅動移動時,鉤掛捕捉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彎針線部且將其移送至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之位置,藉由與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之滑接而切斷上述彎針線,於較之上述帶刃之彎針線捕捉切斷部更靠上述可動切刀之基端之側緣部的、可動切刀之往復驅動移動方向之前後位置,形成有無刃之針線部捕捉部及針線部切斷刃部,該無刃之針線部捕捉部係當上述可動切刀之上述 返行移動時鉤掛捕捉突出於上述縫製布料之背面側的針線部、同時將其移送至超過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的位置,該針線部切斷刃部係利用其與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的滑接而將已藉由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移送至超過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之位置的上述針線部切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其中,於上述可動切刀之上述無刃之針線捕捉部與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之間的可動切刀之側緣部分形成有凹狀段部,該凹狀段部係用於防止因該無刃之針線捕捉部與上述固定切刀之刃部之滑接而將上述無刃之針線部捕捉部所鉤掛捕捉之針線部切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其中,上述可動切刀之上述針線部捕捉部與上述針線部切斷刃部係以其等之前端成為相同或大致相同之突出高度的方式形成。
TW105113937A 2015-05-08 2016-05-05 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TWI6985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6840A JP6395136B2 (ja) 2015-05-08 2015-05-08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JP2015-106840 2015-05-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2183A TW201712183A (zh) 2017-04-01
TWI698561B true TWI698561B (zh) 2020-07-11

Family

ID=5724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3937A TWI698561B (zh) 2015-05-08 2016-05-05 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95136B2 (zh)
CN (1) CN107709648B (zh)
TW (1) TWI698561B (zh)
WO (1) WO20161820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1004A (zh) * 2017-08-11 2017-11-28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剪线刀盘
CN109112733B (zh) * 2018-09-26 2020-11-2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线毛刀盘及缝纫机
TWI748217B (zh) * 2019-08-02 2021-12-01 陳瑞文 縫紉機的切線機構
CN112323273B (zh) * 2019-08-05 2022-08-16 陈瑞文 缝纫机的切线机构
TWI815099B (zh) * 2021-03-26 2023-09-11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縫紉機之縫線切斷裝置及其活動刀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072Y2 (ja) * 1990-03-27 1994-08-24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TW200938682A (en) * 2007-10-17 2009-09-16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Thread cutt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53819Y2 (zh) * 1971-07-13 1976-12-22
JPS61148277U (zh) * 1986-02-14 1986-09-12
JP3570764B2 (ja) * 1995-01-10 2004-09-29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CN1811039A (zh) * 2005-01-27 2006-08-02 重机公司 切线装置
JP2008068001A (ja) * 2006-09-15 2008-03-27 Juki Corp ミシン
CN201495387U (zh) * 2009-09-02 2010-06-02 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 存折自动断线装置
JP5777035B2 (ja) * 2013-08-08 2015-09-09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及び糸切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072Y2 (ja) * 1990-03-27 1994-08-24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TW200938682A (en) * 2007-10-17 2009-09-16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Thread cutt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2088A1 (ja) 2016-11-17
JP2016209501A (ja) 2016-12-15
CN107709648A (zh) 2018-02-16
TW201712183A (zh) 2017-04-01
CN107709648B (zh) 2020-02-28
JP6395136B2 (ja)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8561B (zh) 雙環縫合縫紉機之切線裝置
JP5777035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及び糸切り方法
JP5073272B2 (ja) ミシン
TWI411716B (zh) Sewing machine yarn breaking device
CN105862276B (zh) 缝纫机
TWI412642B (zh)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thread blooming
TWI410546B (zh) Sewing machine tangent device
JP2008178455A (ja)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TWI391547B (zh) Sewing machine tangent device
JP4337063B2 (ja) 糸切り装置付きミシン
TWI727017B (zh) 布料之縫製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JP5312130B2 (ja)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JP2006075552A (ja) 糸切り装置付きミシン
JP2008220915A5 (zh)
TWI734685B (zh) 附有線跡綻線防止裝置之雙環縫合縫紉機
JPH0515680A (ja) ミシンの下糸把持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6327425B2 (ja)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JP6785439B2 (ja)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JPH0736636Y2 (ja) 多列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5850439B2 (ja) 二重環縫い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