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9648B - 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9648B
CN107709648B CN201680002951.XA CN201680002951A CN107709648B CN 107709648 B CN107709648 B CN 107709648B CN 201680002951 A CN201680002951 A CN 201680002951A CN 107709648 B CN107709648 B CN 107709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needle
cutting
needle thread
lo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29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9648A (zh
Inventor
木下竜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09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9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9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9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其在可动切刀的前端侧缘部形成有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并且在可动切刀的靠基端的侧缘部的、可动切刀的往复驱动移动方向上的前后位置形成有:无刃机针线抓取部,其在可动切刀向后移动时将从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钩住而抓取,并将其移送到越过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以及机针线切断刃部,其通过与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来切断由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移送到越过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的机针线部。由此,能够在缝制结束时将从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可靠地移送到规定位置进行切断,形成没有偏差的稳定的线残余长度,并且能够使缝制结束部分的完成状态及外观良好。

Description

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例如平式连锁缝缝纫机等双线锁缝缝纫机的规定缝制动作结束后将从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及弯针线部切断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以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6(A)、(B)及图17所示,该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包括:左右机针1a、1b,其保持左右机针线NTa、NTb相对于针板2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弯针3,其能够保持弯针线LT在与上述机针1a、1b的上下往复运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在前进动作时抓取上述机针1a、1b形成在针板2下方的环状机针线NTa、NTb;以及切线装置4,其能够在靠近上述针板2和弯针3的朝左前方的前进位置P1与比该前进位置P1靠右后方的退避位置P2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在规定的缝制动作结束后、也就是说缝制结束时从上述退避位置P2移动到上述前进位置P1,其中,通过用由上述弯针3保持的弯针线LT对上述环状机针线NTa、NTb进行绕环,能够如图18所示那样在缝制面料W上形成规定长度的双线锁缝线迹M。
上述切线装置4用于在缝制面料W上形成规定长度的双线锁缝线迹M的缝制结束时,如图18所示那样将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NTa1、NTb1及弯针线部LT1切断,该切线装置4包括:可动切刀5;固定切刀6;板簧制的弯针线夹持部件7,其配置在上述可动切刀5的下部,与上述可动切刀5之间弹性地夹持被切断的弯针线部LT的端部;以及线夹持辅助弹簧8,其用于调整该弯针线夹持部件7的夹持力。还具备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其使由上述可动切刀5、固定切刀6、弯针线夹持部件7和线夹持辅助弹簧8构成的切线装置4在上述退避位置P2与上述前进位置P1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并且在切线装置4移动到上述前进位置P1之后仅使可动切刀5在靠落针位置的一侧的外部位置(前进位置)和靠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
另外,上述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的结构与后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往复驱动移动机构的结构相同,因此将对应的结构部件标注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往复驱动移动机构相同的附图标记。
作为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4,以往已知有日本实公平6-32072号公报中公开的下述结构的切线装置。该现有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4如图16(A)、图16(B)及图17所示,在可动切刀5前端的侧缘部形成有弯针线抓取部10,在该可动切刀5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朝向靠一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弯针线抓取部10将从上述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LT1钩住而抓取,并且在上述可动切刀5的比该弯针线抓取部10靠基端的侧缘部形成有机针线抓取部11,在该可动切刀5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朝向靠一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机针线抓取部11将从上述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依次钩住而抓取。
下面,对上述现有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4的切线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7(a)所示,在缝制结束时切线装置4移动到靠落针位置的一侧的外部位置即上述前进位置P1之后,如图17(b)所示,仅可动切刀5从上述前进位置P1朝向靠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沿着箭头X方向进行向前驱动移动。如图17(c)所示,通过该向前驱动移动使可动切刀5前端侧的弯针线抓取部10越过挂在弯针3的前端附近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之间的弯针线部LT1之后,立即使可动切刀5的移动方向反向,从而弯针线部LT1被上述弯针线抓取部10钩住而抓取。接着,如图17(d)所示,可动切刀5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朝向上述前进位置P1沿着箭头Y方向进行向后驱动移动,在该向后驱动移动时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被机针线抓取部11钩住而抓取。然后,如图17(e)所示,通过可动切刀5进一步沿着箭头Y方向进行向后驱动移动,被上述机针线抓取部11抓取的机针线部NTa1、NTb1以及被弯针线抓取部10抓取的弯针线部LT1因各抓取部11、10与固定切刀6的滑动接触而被切断。然后,如图17(f)所示,机针1a、1b向针板2的上方移动,并且由弯针3保持的弯针线LT的端部被弹性地夹持在可动切刀5与弯针线夹持部件7之间,以用于下次缝制。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32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具有上述结构并且进行上述切线动作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中,在缝制结束时通过可动切刀5与固定切刀6的滑动接触将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NTa1、NTb1及弯针线部LT1在规定的位置切断,由此能够使上述各线部NTa1、NTb1及LT1以长度没有偏差的方式一致化为大致平均的长度。
然而,现有的切线装置4中,由在可动切刀5的前端的侧缘部以及可动切刀5的比其靠基端的侧缘部形成的弯针线抓取部10及机针线抓取部11钩住而抓取的弯针线部LT1及机针线部NTa1、NTb1被移送到配置有固定切刀6的切断位置来切断,并且各线抓取部10和11形成有刃,以能够通过与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的滑动接触进行可靠的线切断。因此,在从由机针线抓取部11钩住而抓取的位置移送到配置有固定切刀6的切断位置时,对以与缝制面料W相连的状态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NTa1、NTb1会施加很大的拉伸力。因此,在根据机针线的种类(材料、支数等)将机针线部NTa1、NTb1移送到规定的切断位置的中途、也就是说在到达规定的切断位置之前,或者被机针线抓取部11的刃撕裂切断,或者被移送到规定的切断位置切断,使得以与缝制面料W相连而垂下的状态残余的机针线的长度产生偏差,其结果,产生缝制结束部分的完成状态、外观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能够与线的种类无关地,在缝制结束时将从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可靠地移送到规定的切断位置进行切断而形成没有偏差的稳定的线残余长度,使缝制结束部分的完成状态、外观都均匀且良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该双线锁缝缝纫机包括:一个或多个机针,其保持机针线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弯针,其能够保持弯针线在与上述机针的上下往复运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在前进动作时抓取由上述机针形成于针板下的机针线环;以及切线装置,其用该弯针保持的弯针线对通过上述弯针的前进动作抓取的上述机针线环进行绕环,由此在上述针板上输送移动的缝制面料上形成双线锁缝线迹的规定的缝制动作之后将从上述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及弯针线部切断,上述切线装置包括:可动切刀,其能够在靠上述针板上的落针位置的一侧的外部位置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位置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固定切刀,其在不落入上述机针的上下往复运动路径内的范围内配置在靠上述落针位置的一侧的外部位置;以及弯针线夹持部件,其与上述可动切刀之间弹性地夹持切断后的弯针线的端部,其中,在上述可动切刀的前端侧缘部形成有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该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在该可动切刀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位置朝向靠上述一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将从上述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钩住而抓取并移送到上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通过上述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与上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来切断上述弯针线,并且在上述可动切刀的比上述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靠基端的侧缘部的、可动切刀的往复驱动移动方向上的前后位置形成有:无刃机针线抓取部,其在上述可动切刀的上述向后移动时将从上述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钩住而抓取,并在该状态下将其移送到越过上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以及机针线切断刃部,其通过与上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来切断由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移送到越过上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的上述机针线部。
发明效果
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涉及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在规定的缝制动作之后(缝制结束后可动切刀从靠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朝向靠一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从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被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钩住而抓取,并且从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被无刃机针线抓取部钩住而抓取,然后将它们朝向配置在比靠上述一侧的外部位置更靠另一侧的位置的固定切刀移送。然后,在由无刃机针线抓取部抓取的机针线部不会因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与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而被切断的状态下,被移送到越过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接着,通过移动来的机针线切断部与上述固定切刀的刃部滑动接触,将被移送到越过该刃部的位置的机针线部在规定的切断位置切断,并且通过上述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与固定切刀的刃部滑动接触,将由该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抓取并移送来的弯针线部在规定的切断位置切断,该切断的弯针线的端部被弹性地夹持在上述可动切刀与弯针线夹持部件之间。
如上所述,在缝制结束时将从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及机针线部钩住而抓取并移送到固定切刀所在的切断位置进行切断时,由于处于与缝制面料相连的状态,所以将针对伴随移送而施加有很大拉伸力的机针线部的切断处理功能部进行功能分离,形成不与固定切刀的刃部滑动接触专门进行抓取移送的无刃机针线抓取部和与固定切刀的刃部滑动接触专门进行切断的机针线切断刃部,由此能够防止机针线部在到达规定的切断位置之前不慎被切断,而始终能够可靠地移送到规定的切断位置进行切断。由此,能够与线的种类等无关地使以在缝制面料的缝制结束部分垂下的状态残余的机针线的长度统一为没有偏差的稳定的长度。其结果,起到能够使缝制结束部分的完成状态及外观均匀且良好的效果。
在本发明涉及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可动切刀中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与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之间的可动切刀的侧缘部分形成有凹状台阶部,用于使由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钩住而抓取的机针线部不因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与上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而被进行线切断。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通过将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和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形成于不同的板材并将两板材粘合来形成台阶部这样的麻烦且成本较高的制作加工,仅通过使用1块板材并且在其侧缘部分加工出凹状台阶部,就能够形成分别进行抓取移送和切断这样的专用作用的机针线抓取部和机针线切断刃部,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可动切刀整体的制作加工,并且将制作成本抑制得较低。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中,优选上述可动切刀的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和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形成为它们的前端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突出高度。在这种情况下,无刃机针线抓取部的机针线部的抓取移送作用以及机针线切断刃部的机针线切断作用均能够可靠且稳定性良好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卸下缝纫机底座部的上盖的状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双线锁缝缝纫机整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上述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的往复驱动移动机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表示通过上述往复驱动移动机构使切线装置后退到退避位置的状态,(A)是主要部分的俯视图,(B)是沿着图4(A)的A-A线的纵截面图。
图5表示通过上述往复驱动移动机构使切线装置前进到前进位置,可动切刀被向前驱动移动到最左侧的状态,(A)是主要部分的俯视图,(B)是沿着图5(A)的B-B线的纵截面图。
图6是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沿着图6的C-C线的纵截面图。
图8是表示切线装置移动到前进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9是表示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被向前驱动移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的弯针线抓取切断部移动到越过弯针线部的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朝向前进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而即将切断机针线部之前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2是表示通过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的弯针线抓取切断部和固定切刀刚刚切断弯针线部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通过切线装置切断机针线部及弯针线部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4是从缝制面料的背面侧观察缝完及切断线后的缝线构造的图。
图15是从缝制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观察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的动作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A)表示无刃机针线抓取部抓取机针线部后朝向固定切刀移送的状态,(B)表示无刃机针线抓取部移动到越过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的状态,(C)表示通过机针线切断部与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来切断机针线部的状态。
图16表示现有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整体前进到前进位置的状态,(A)是主要部分的俯视图,(B)是沿着图16(A)的C-C线的纵截面图。
图17(a)~(f)是按顺序说明现有的切线装置的切线动作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8是从缝制面料的背面侧观察现有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的缝完及切断线后的缝线构造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 机针
2 针板
3 弯针
4 切线装置
5 可动切刀
5e 刃部
5d 凹状台阶部
6 固定切刀
6e 刃部
7 弯针线夹持部件
10 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
11 无刃机针线抓取部
12 机针线切断刃部
NTa、NTb 机针线
NTa1、NTb1 突出切断的机针线部
LT 弯针线
LT1 突出切断的弯针线部
W 缝制面料
M 双线锁缝线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现有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图1是以卸下缝纫机底座部的上盖的状态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整体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该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的缝纫机机臂部21和缝纫机底座部22从缝纫机主体20的上部及下部朝向左侧方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在缝纫机机臂部21的内部组装有缝纫机主轴、使左右机针1a、1b(后述)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机针驱动机构、使压脚(省略图示)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压脚驱动机构、以及向上述各驱动机构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等,由于上述驱动机构和动力传递机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说明。
在缝纫机底座部22的上表面部固定有针板2,该针板2具有形成落针位置的落针槽部。在该针板2的下方部的缝纫机底座部22内组装有弯针3、切线装置4和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等,其中,上述弯针3保持弯针线LT在与上述机针1a、1b的上下往复运动路径大致正交的左右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上述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使该切线装置4的固定切刀6的刃部6e在前进位置P1与退避位置P2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并在切线装置4移动到上述前进位置P1的状态下仅使后述的可动切刀5在靠落针位置的一侧(右侧)的外部位置与靠另一侧(左侧)的外部位置之间沿着X-Y方向呈直线地往复驱动移动,其中,如图4(A)、图4(B)所示,上述前进位置P1是靠近上述针板2及弯针3且后述的抵接部件34与后述的限位部件33抵接的朝左前方的位置,如图5(A)、图5(B)所示,上述退避位置P2是比上述前进位置P1靠右后方的位置。
上述结构的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通过用上述弯针3保持的弯针线LT对上述机针1a、1b形成于针板2下的环状机针线NTa、NTb进行绕环,如图14所示那样在缝制面料W上形成规定长度的双线锁缝线迹M。
上述切线装置4构成为:通过上述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能够使该切线装置4在靠近上述针板2及弯针3的上述前进位置P1与比该前进位置P1靠右后方的退避位置P2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并且,切线装置4包括:线切断用可动切刀5,其在规定的缝制动作结束之后、也就是说在缝制结束时,抓取并移送从上述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及弯针线部LT1进行切断;固定切刀6,其刃部6e配置于在上述前进位置P1处不落入上述左右机针1a、1b中的右机针1b的上下往复运动路径内的范围内靠近落针位置的位置;板簧制的弯针线夹持部件7,其配置在上述可动切刀5的下部,与上述可动切刀5之间弹性地夹持被切断后的弯针线部LT的端部;以及线夹持辅助弹簧8,其用于调整该弯针线夹持部件7的夹持力。
如图6及图7所示,上述可动切刀5由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带状板材构成,在该由较长的带状板材构成的可动切刀5的前端侧缘部形成有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该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在该可动切刀5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左侧)的外部位置朝向靠一侧(右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将从上述针板3上的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LT1钩住而抓取。将由该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抓取的弯针线部LT1移送到比靠上述落针位置的一侧(右侧)的外部位置更靠另一侧(右侧)的位置,通过该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的刃部10e与上述固定刃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来进行切断。
此外,在可动切刀5的比上述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靠基端的侧缘部的、可动切刀5的往复驱动移动方向上的前后分离的位置,形成有: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其在该可动切刀5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左侧)的外部位置朝向靠一侧(右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将从上述针板3上的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右左机针线部NTb1、NTa1钩住而抓取后移送到比靠上述落针位置的一侧(右侧)的外部位置更靠另一侧(右侧)的位置;以及机针线切断刃部12,其通过与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来切断由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抓取的机针线部NTb1、NTa1。
在可动切刀5(带状板材)的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与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12之间的侧缘部分形成有凹状台阶部5d。由于存在有该凹状台阶部5d,所以不会因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与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而切断所抓取的机针线部NTb1、NTa1,而是由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将所抓取的机针线部NTb1、NTa1移送到越过该刃部6e的位置。
此外,上述可动切刀5中的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和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12形成为它们的前端基于可动切刀5的往复驱动移动路径的中心线c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突出高度。该突出高度是考虑下述情况而决定的:在移送由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钩住而抓取的机针线部NTb1、NTa1的中途不会脱落而能够可靠地移送到越过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位置,并且能够通过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12可靠地切断被移送到越过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位置的机针线部NTb1、NTa1。
另外,在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的突出高度形成为可满足在移送机针线部NTb1、NTa1的中途不会脱落而能够可靠地移送到越过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位置这样的规定的抓取移送功能的高度的情况下,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12的突出高度也可以不与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的突出高度相同或大致相同,而采用稍稍存在差异的高度。
使上述切线装置4在上述前进位置P1与上述退避位置P2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并且在切线装置4移动到上述前进位置P1的状态下仅使上述可动切刀5在靠落针位置的一侧(右侧)的外部位置与靠另一侧(左侧)的外部位置之间沿着X-Y方向呈直线地进行往复驱动移动的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如图3、图4(A)、图4(B)及图5(A)、图5(B)所示那样构成。
即,上述可动切刀5将其右端部下表面通过螺钉23固定于可动切刀台24。在该可动切刀台24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U形的缺口部25,并且在隔着该缺口部25的左右位置沿着可动切刀台24的长度方向形成有较长的左右一对缝隙26a、26b。
上述固定切刀6配置在上述可动切刀5的上表面,在该固定切刀6的右端部下表面重合配置有切刀台引导件27及上述弯针线夹持部件7的右端部,上述固定切刀6、切刀台引导件27和弯针线夹持部件7通过螺钉28固定于固定切刀台29的左端部。上述可动切刀台24被插通于上述固定切刀台29的背面(下表面)的带头螺栓48和在左右一对连杆40a、40b的一端部从其上表面侧插入的带凸缘圆柱状螺母31a、31b夹持成,上述带凸缘圆柱状螺母31a、31b容许上述左右一对连杆40a、40b的一端部转动的状态、以及能够在上述可动切刀台24中的左右一对缝隙26a、26b的长度范围内滑动的状态。
将从上述左右一对连杆40a、40b的另一端部的上表面侧插入并允许在左右一对连杆40a、40b的另一端部内的转动的带凸缘套筒41a、41b通过平头螺钉42a、42b螺合固定于装置安装台30。由此,上述可动切刀台24和固定切刀台29以能够随着左右一对连杆40a、40b的摆动运动而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状态支承于装置安装台30。
另外,带凸缘套筒41a、41b中的右侧的带凸缘套筒41b形成为偏心凸轮状,从而通过改变右侧连杆40b的两端孔的间距,能够以左侧的连杆40a的带凸缘套筒41a为支点,对切线装置4的上述前进位置P1处的可动切刀5相对于落针部及弯针3的面料移送方向上的前进移动起点的位置进行微调整。
在上述固定切刀台29形成有抵接部件34,该抵接部件34在左右一对连杆40a、40b中的左侧连杆40a的下方位置与螺合固定于上述装置安装台30的限位部件33抵接。
此外,在上述固定切刀台29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后部形成有卡合突起36,该卡合突起36与从比上述可动切刀台24的左端稍稍靠右的位置向后方突出的突起35抵接、分离,通过该卡合突起36与上述突起35抵接,可动切刀台24无法单独地进一步向右侧方向移动。并且,上述可动切刀台24螺合固定于上述装置安装台30且一端部被与上述抵接部件34的右端面弹性接触的弹簧37始终以使其向左侧方向移动的方式弹性地施力。
在上述装置安装台30形成有供上述固定切刀台29以沿着左右方向自由滑动的方式嵌入的槽46,通过配置在周围的多个螺钉47固定于缝纫机底座部22。此外,在装置安装台30安装有驱动杆45,该驱动杆45通过带台阶的螺钉43枢轴支承地连结到气缸(省略图示)的活塞48的前端部,能够在装置安装台30以轴44为中心沿着箭头a-b方向进行驱动摆动,该驱动杆45的前端的较细的圆形部45a与形成于上述可动切刀台24的大致中央部的U形缺口部25卡合。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如图4(A)、图4(B)所示,在因活塞48的伸长而使驱动杆45向b方向驱动摆动时,切线装置4克服弹簧37的弹性作用力向右方移动而处于卡合突起36与突起35抵接的状态,并且左右一对连杆40、41的圆柱状螺母31a、31b移动成靠近左右一对缝隙26a、26b内的最左侧的状态,固定切刀台29的抵接部件34的左端面与限位部件33分离。在这种状态下,切线装置4位于退避位置P2,并以不阻碍弯针3的移动这样的倾斜姿态等待。
接着,如图5(A)、图5(B)所示,在通过上述活塞48的收缩使驱动杆45向a方向驱动摆动时,固定切刀台29的抵接部件34因弹簧37的弹性作用力而向左侧移动。随之,在上述卡合突起36与突起35抵接的状态下,切线装置4因左右一对连杆40、41的摆动而减小上述倾斜姿态的倾斜角度,并且向左侧移动直至固定切刀台29的抵接部件34的左端面与限位部件33抵接为止。由此,切线装置4移动到前进位置P1,成为与缝制行进方向大致正交的姿态。
在活塞48从该状态进一步收缩而驱动上述驱动杆45向a方向摆动时,固定切刀台29保持在上述前进位置P1不变,可动切刀台24通过针板2的落针位置向左侧方向(x方向)移动。即,仅固定于可动切刀台24的可动切刀5在针板3与弯针3之间左进(向前移动)。此时,上述可动切刀台24及固定切刀台29以能够随着左右一对连杆40a、40b的摆动运动而沿着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支承于装置安装台30,因此可动切刀5被控制成能够通过左右一对连杆40、41呈直线地移动。
接着,通过活塞48伸长,驱动上述驱动杆45向b方向摆动,随之,可动切刀5从最左进的位置向右侧方向(y方向)移动,右退(向后移动)到在上述前进位置P1等待的固定切刀6的下部。通过活塞48从该状态进一步收缩,切线装置4后退移动到图4(A)、图4(B)所示的退避位置P2。
下面,基于图8至图13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中切线装置4的线切断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8所示,在缝制结束时,切线装置4移动到靠落针位置的一侧的外部位置即上述前进位置P1之后,如图9所示,仅可动切刀5从上述前进位置P1朝向靠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沿着箭头x方向进行向前驱动移动(左进)。
然后,如图10所示,在可动切刀5前端侧的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刚越过挂在弯针3的前端附近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之间的弯针线部LT1之后,使可动切刀5的移动方向反向。接着,如图11所示,可动切刀5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朝向上述前进位置P1沿着箭头y方向进行向后驱动移动(右退)。在该向后驱动移动时,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LT1被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钩住而抓取,朝向固定切刀6移送,并且还如图15(A)所示,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被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钩住而抓取,与弯针线部LT1同样地朝向固定切刀6移送。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2及图15(B)所示,通过可动切刀5进一步沿着箭头y方向进行向后驱动移动,将由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抓取的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移送到越过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位置。此时,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处于穿过凹状台阶部5d与固定切刀6的刃部6e轻轻地接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在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之后将机针线切断刃部12朝向固定切刀6驱动移动,由此如图15(C)所示那样,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通过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12与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而被切断。接着,由上述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抓取的弯针线部LT1通过该抓取切断部10的刃部10e与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而被切断。
然后,如图13所示,机针1a、1b向针板2的上方移动,由弯针3保持的弯针线LT的端部在可动切刀5与弯针线夹持部件7之间被弹性地夹持,并且切线装置4通过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而移动到如图4(A)、图4(B)所示的退避位置P2,以不阻碍弯针3的移动这样的倾斜姿态等待下次缝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4,在规定的缝制动作之后(缝制结束后),使可动切刀5从靠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朝向靠一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LT1由形成于该可动切刀5的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10钩住而抓取,并且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由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钩住而抓取之后,将它们均朝向固定切刀6移送,然后由固定切刀6切断。
其中,由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抓取的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以不会因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与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而被切断的状态被移送到越过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位置,然后通过在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之后移动来的机针线切断部12与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而被切断。这样,将对从处于与缝制面料W相连的状态开始伴随移送而施加有很大拉伸力的机针线部NTa1、NTb1进行的处理功能分离成:由不与固定切刀6的刃部6e滑动接触的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进行的线抓取移送专用功能、以及由与固定切刀6的刃部6e滑动接触的机针线切断刃部12进行的线切断专用功能,由此能够防止机针线部NTa1、NTb1在到达规定的切断位置之前的移送中途不慎被切断,而始终能够可靠地移送到规定的切断位置进行切断。由此,能够与线的种类等无关地使以在缝制面料W的缝制结束部分垂下的状态残余的机针线的长度统一为没有偏差的稳定的长度。因此,能够使缝制结束部分的完成状态及外观均匀且良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述可动切刀5(一片带状板材)的侧缘部分形成凹状台阶部5d,由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抓取并移送的机针线部NTb1、NTa1不会因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与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而被切断,而是被移送到越过该刃部6e的位置,但是也可以形成如下这样的台阶部:将上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和上述机针线切断刃部12形成于不同的板材并将两板材粘合,由此机针线部NTb1、NTa1不会因无刃机针线抓取部11与上述固定切刀6的刃部6e的滑动接触而被切断,能够被移送到越过刃部6e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的切线装置作为平式连锁缝缝纫机等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能够特别有效地适用,当然也可以适用于一针或三针以上的多针双线锁缝缝纫机以及除此以外的各种形态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laims (3)

1.一种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该双线锁缝缝纫机包括:一个或多个机针,其保持机针线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弯针,其能够保持弯针线在与所述机针的上下往复运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在前进动作时抓取由所述机针形成于针板下的机针线环;以及切线装置,其在规定的缝制动作之后将从所述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及弯针线部切断,所述规定的缝制动作是指,用该弯针保持的弯针线对通过所述弯针的前进动作抓取的所述机针线环进行绕环,由此在所述针板上输送移动的缝制面料上形成双线锁缝线迹,
所述切线装置包括:可动切刀,其能够在靠所述针板的落针位置的一侧的外部位置与靠所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位置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固定切刀,其配置在不落入所述机针的上下往复运动路径内的范围内且靠所述落针位置的一侧的外部位置;以及弯针线夹持部件,其与所述可动切刀之间弹性地夹持切断后的弯针线的端部,
所述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切刀的前端侧缘部形成有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该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在该可动切刀从靠所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位置朝向靠所述一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将从所述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钩住而抓取并移送到所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通过所述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与所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来切断所述弯针线,并且
在所述可动切刀的比所述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靠基端的侧缘部的、可动切刀的往复驱动移动方向上的前后位置形成有:无刃机针线抓取部,其在所述可动切刀的所述向后移动时将从所述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钩住而抓取,并在该状态下将其移送到越过所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以及机针线切断刃部,其通过与所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来切断由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移送到越过所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的所述机针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切刀中所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与所述机针线切断刃部之间的可动切刀的侧缘部分形成有凹状台阶部,所述凹状台阶部用于使由所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钩住而抓取的机针线部不因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与所述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而被进行线切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切刀的所述无刃机针线抓取部和所述机针线切断刃部形成为它们的前端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突出高度。
CN201680002951.XA 2015-05-08 2016-05-02 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Active CN107709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6840A JP6395136B2 (ja) 2015-05-08 2015-05-08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2015-106840 2015-05-08
PCT/JP2016/065107 WO2016182088A1 (ja) 2015-05-08 2016-05-02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9648A CN107709648A (zh) 2018-02-16
CN107709648B true CN107709648B (zh) 2020-02-28

Family

ID=5724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2951.XA Active CN107709648B (zh) 2015-05-08 2016-05-02 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95136B2 (zh)
CN (1) CN107709648B (zh)
TW (1) TWI698561B (zh)
WO (1) WO20161820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1004A (zh) * 2017-08-11 2017-11-28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剪线刀盘
CN109112733B (zh) * 2018-09-26 2020-11-2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线毛刀盘及缝纫机
TWI748217B (zh) * 2019-08-02 2021-12-01 陳瑞文 縫紉機的切線機構
CN112323273B (zh) * 2019-08-05 2022-08-16 陈瑞文 缝纫机的切线机构
TWI815099B (zh) * 2021-03-26 2023-09-11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縫紉機之縫線切斷裝置及其活動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8277U (zh) * 1986-02-14 1986-09-12
JP3570764B2 (ja) * 1995-01-10 2004-09-29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CN1811039A (zh) * 2005-01-27 2006-08-02 重机公司 切线装置
CN101144229A (zh) * 2006-09-15 2008-03-1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201495387U (zh) * 2009-09-02 2010-06-02 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 存折自动断线装置
CN104342858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双链环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及切线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53819Y2 (zh) * 1971-07-13 1976-12-22
JPH0632072Y2 (ja) * 1990-03-27 1994-08-24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JP5557126B2 (ja) * 2007-10-17 2014-07-23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8277U (zh) * 1986-02-14 1986-09-12
JP3570764B2 (ja) * 1995-01-10 2004-09-29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CN1811039A (zh) * 2005-01-27 2006-08-02 重机公司 切线装置
CN101144229A (zh) * 2006-09-15 2008-03-1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201495387U (zh) * 2009-09-02 2010-06-02 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 存折自动断线装置
CN104342858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双链环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及切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8561B (zh) 2020-07-11
CN107709648A (zh) 2018-02-16
JP6395136B2 (ja) 2018-10-03
JP2016209501A (ja) 2016-12-15
TW201712183A (zh) 2017-04-01
WO2016182088A1 (ja) 2016-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9648B (zh) 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JP5073272B2 (ja) ミシン
JP5777035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及び糸切り方法
RU2555807C1 (ru)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распускания ш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распускания шва и тип шва
TWI411716B (zh) Sewing machine yarn breaking device
CN105862276B (zh) 缝纫机
KR950012454B1 (ko) 지그재그식 재봉틀용 절사장치
CN107201602B (zh) 面料的缝制方法及双线锁缝缝纫机
JP2008178455A (ja)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JP2010188106A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TWI391547B (zh) Sewing machine tangent device
JP6441221B2 (ja) ミシン
CN107532358B (zh) 带防线迹开线装置的双线锁缝缝纫机
JP6059917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JP5446014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6785439B2 (ja)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JP6327425B2 (ja)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CN108360163B (zh) 制造线缝开头面线的方法和配置成实施这种方法的缝纫机
EP2508664B1 (en) Sewing machine thread-cutting device
JP6374745B2 (ja) ミシン
JPS6310147Y2 (zh)
GB116193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read Cutting and Thread-end Holding Devices for Embroidery Sewing Machines.
JPS63145696A (ja) 多列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WO2015004469A1 (en) Sewing machine throat plate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