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3987B - Sew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Sewing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3987B
TWI523987B TW101103733A TW101103733A TWI523987B TW I523987 B TWI523987 B TW I523987B TW 101103733 A TW101103733 A TW 101103733A TW 101103733 A TW101103733 A TW 101103733A TW I523987 B TWI523987 B TW I5239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needle
knife
thread
sew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1261A (en
Inventor
橫山隆一
田中一裕
Original Assignee
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和縫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41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1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3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39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12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fastening articles by sewing
    • D05B3/14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fastening articles by sewing perforated or press butt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Description

縫扣機之切線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其包含於將平扣或大理石扣等各種扣縫合至例如男士、女士用衣服等之布料上之縫扣機中,且包括刀機構,該刀機構於縫扣步驟及/或將線捲繞至藉由縫扣步驟而縫至布料上之紐扣與布料之間的縫扣線之外周以補強縫扣線之繞線結步驟結束後,將在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與線鉤之間被架設保持成隨著越靠近上部越窄幅之大致三角形之環狀之兩根針線部分中的與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切斷。
作為此種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先前一般而言,通常使用以如下方式構成者:藉由使可動刀沿針板下部之水平面直線性地往復驅動移動,將被架設保持成大致三角形之環狀之兩根針線部分中的與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切斷。
然而,於先前一般通用之利用較薄之可動刀的切斷型之切線裝置之情形時,為對較強之張力不起作用而處於漂動狀態之針線部分發揮出確實之鋒利度,而必需使用如切刀般之較鋒利且較薄之可動刀。因此,可動刀之刀緣容易因短期間之使用而造成崩刃或破損等,從而使鋒利度急速下降。而且,若鋒利度下降,則受到可動刀之推力而應切斷之針線部分於針板之下方最近部被推彎,故而,針線部分之切斷位置自縫扣線之端部偏移至遠離下方之位置,其結果,線殘餘長度變長,該殘餘得較長之針線部分露出至 布料之表面,且較為明顯,從而外觀容易變差。
又,為使線殘餘長度變短,而使可動刀之往復驅動移動路徑儘量靠近針板之下表面進行設定,但若如此設定,則如切刀般之較鋒利且較薄之可動刀對被架設保持成大致三角形環狀之兩根針線部分之環上部之窄幅部位發揮切斷作用,其結果,容易產生包括插入保持於針孔中之側之無需切斷之針線部分與形成環之兩根針線部分一併被切斷之問題。
為消除如上所述之問題,如日本專利公開公報之特開2010-188106號所揭示般,本案申請人已申請了包括刀機構之切線裝置,該刀機構包括在針板之下方位置與針板之側方部位置之間而沿水平面可往復驅動擺動之可動刀、及固定(形成)於針板上且相對於上述可動刀可滑動接觸之固定刀。
上述日本專利特開2010-188106號公報所記載之刀機構以如下方式構成:於可動刀自針板之側方部位置朝針板之下方位置進行往行驅動擺動時,進入至由兩根針線部分形成的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下方之較寬之部分,相對地朝上方拉升導引兩根針線部分中的與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藉由可動刀與固定刀之滑動接觸作用,而切斷如此般經拉升導引之針線部分。
然而,上述日本專利特開2010-188106號公報所揭示之切線裝置係如將可動刀安裝於往復驅動移動構件上,另一 方面,使固定刀固定(形成)於針板上般,使可動刀與固定刀分離,又,分別安裝於不同之構件上。因此,以兩個刀之刀緣部彼此無間隙、且刀緣部亦彼此不產生碰撞等相互干擾地順暢地滑動接觸動作之方式適當地進行搭接調整非常困難。為使兩個刀之刀緣部彼此之搭接適當化,而不僅對兩個刀之製作加工精度,亦對安裝兩個刀之構件之製作及組裝精度要求極高之精度。假設兩個刀之製作加工精度或該等之安裝構件之製作及組裝精度產生微小之誤差,則兩個刀之刀緣部彼此之搭接性能劣化,從而容易招致於既定之切線上產生錯誤,或兩個刀之刀緣部彼此相撞而造成損傷等不良事態。
進而,於組裝初期之階段,即便可適當地調整搭接性能,由於切線之反覆,於兩個刀之刀緣部磨耗,或因刀安裝構件之磨耗等而產生晃動等之情形時,亦存在搭接性能逐漸劣化,且於早期產生如上所述之不良事態之問題。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縫扣機之切線裝置,該縫扣機之切線裝置易於適當地調整可動刀與固定刀之刀緣部彼此之搭接性能,並且,可長期持續而維持適當之搭接性能,可確實地僅切斷既定之針線部分,且切斷成線殘餘長度較短、外觀較好之狀態。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之特徵在於包括刀機構,該刀機構於藉由針之上下運動與線鉤之旋轉運動之協動作用而形成針跡並將紐扣縫合至布料上之 縫扣步驟結束後及/或於縫扣線之外周部之左右位置交替地落針且將繞線結線捲繞至縫扣線上進行補強之繞線結步驟結束後,將在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與線鉤之間被架設保持成隨著越靠近上部越窄幅之大致三角形之環狀之兩根針線部分中的與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切斷;且上述刀機構構成為可使固定刀及可動刀開閉,該固定刀具有前端尖銳之針線鈎掛導引部,其在針板之下方位置與針板之側方部位置之間可往復移動,於自針板之側方部位置朝針板之下方位置進行往行移動時,進入至由上述兩根針線部分形成之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部分,將與上述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鈎掛而導引至刀緣部,該可動刀於該固定刀之基端側經由支點軸而可擺動地被樞支,藉由與固定刀之刀緣部之滑動接觸作用而將鈎掛至上述針線鈎掛導引部而被導引至刀緣部之針線部分切斷;且包括:致動器,其使上述刀機構整體在上述兩個位置間進行往復驅動移動;及可動刀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其於藉由該致動器而使上述刀機構往行移動至往復驅動移動路徑之末端附近時,以使上述可動刀相對於上述固定刀之刀緣部滑動接觸之方式繞上述支點軸朝一方向進行閉擺動,並且,於藉由上述致動器而使上述刀機構返行移動至往復驅動移動路徑之始端附近時,以使上述可動刀自上述固定刀之刀緣部進行解除滑動接觸之方式繞上述支點軸朝另一方向進行開擺動。
根據具有如上所述之特徵構成的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 線裝置,於縫扣步驟結束後及/或繞線結步驟結束後,經由致動器而使刀機構整體自針板之側方部位置朝針板之下方位置進行往行驅動移動。伴隨該刀機構之往行驅動移動,固定刀所具有之針線鈎掛導引構件進入至由兩根針線部分形成的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下方之較寬之部分,將應切斷之側之一根針線部分、即與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捕捉且導引至固定刀之刀緣部。而且,於刀機構整體到達往行驅動移動路徑之末端附近時,經由擺動控制機構而使可動刀繞固定刀之基端側之支點軸朝一方向進行閉擺動,從而與使手持剪刀進行閉合操作時同樣地,相對於固定刀之刀緣部進行滑動接觸作用。藉此,將導引至固定刀之刀緣部之針線部分於上述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之窄幅部位切斷。因此,可確實地僅切斷需要切斷之側之針線部分,而且,可切斷成線殘餘長度較短之狀態,從而使縫扣後之外觀較好。
又,由於藉由可動刀及固定刀之刀緣部彼此之滑動接觸作用,而非僅利用可動刀之切斷,將針線部分剪斷,故而無需使用如切刀般之較鋒利且較薄者作為可動刀。因此,崩刃或破損等非常少,且即便在長時間地連續使用,亦可確保既定之線切斷性能。
而且,如於固定刀之基端側經由支點軸而將可動刀可擺動地樞支般,並非使固定刀與可動刀分離而分別安裝於不同部位,而是一面使將固定刀及可動刀一體地安裝成可開閉之狀態的刀機構整體往復驅動移動,一面剪斷導引至 兩個刀間之針線部分,因此,易於將可動刀及固定刀之刀緣部彼此於組裝階段調整為適當之搭接性能,並且,可抑制該經調整之適當之搭接性能隨著使用而降低,可長期持續地維持適當之搭接性能。
因此,可發揮以下效果:可確保刀機構之鋒利度始終良好,且可使刀之替換或維護之週期非常長期化,相應地,可減少用以進行維持管理之麻煩,並且,可謀求運轉成本之降低,而且,可確實地僅切斷既定之針線部分,且可切斷成線殘餘長度較短、外觀較好之狀態。
於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刀機構包括彈簧,其將上述可動刀自上述支點軸之軸方向彈性地推壓至固定刀,而使兩個刀之刀緣部彼此保持為彈接狀態。
於該情形時,可藉由彈簧之彈性力而使固定刀及可動刀之刀緣部彼此保持為彈接狀態,可穩定性佳地維持於組裝初期之階段經調整之適當之搭接性能,且即便於長時間之使用後,亦可確實地發揮既定之切線性能。
又,於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可動刀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構成為包括:突片部,其自該可動刀之基端部朝刀機構之往復移動路徑之側方一體地突出;及一對抵接部,其於上述刀機構之往復移動路徑之末端附近及始端附近自上述針板朝下方固定垂下;且藉由隨著上述刀機構整體之往復移動,上述突片部抵接至上述一對抵接部,而進行使上述可動刀繞支點軸朝上述一方向及上述另一方向開閉擺動之控制。
於該情形時,亦可不為進行刀機構之兩個刀之滑動接觸及解除滑動接觸而使用特別之致動器等。因此,可謀求組入刀機構之縫扣機床部之結構之簡化、小型化及切線裝置整體之製作成本之降低化。
又,於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刀機構構成為:於在配置於縫扣機床部之內部之集線軸上以該集線軸之軸心為中心,擺動自如地被支承之擺動臂之前端部安裝有固定刀,於該固定刀之基端側將可動刀可擺動地樞支,使上述擺動臂經由上述致動器且以上述集線軸之軸心為中心進行驅動擺動,藉此,使刀機構整體在上述兩個位置間可往復驅動擺動。
於該情形時,可有效利用現有之集線軸,作為用以將刀機構組入至縫扣機床部之內部且使其沿一定路徑穩定性佳地往復驅動移動之支承構件,藉此,可簡化用於刀機構之組入、動作之穩定化之結構。
又,於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進而包括撥線器,其相對於上述針之上下運動路徑可突出退入移動,且於上述縫扣步驟結束後,將由上述刀機構切斷之針線部分朝斜後上方拂去。
於該情形時,於縫扣步驟結束後,可將垂下之切斷針部分朝斜後上方拂去,以使其不妨礙刀機構之移動。因此,可順利地進行朝縫扣步驟後之繞線結步驟之轉移動作。
又,於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刀機構構成為經由上述致動器且在上述兩個位置間沿水平面 或大致水平面可直線性地往復移動。
於該情形時,可使刀機構往復移動所需之空間、尤其上下方向上之所需空間(厚度)止於最小限,藉此,亦無需為確保刀機構之設置空間而使縫扣機床部大型化等特別之改良,從而易於謀求裝置整體之製作成本之進一步之降低化、小型化。
又,於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固定刀包括沿與該固定刀之刀緣部正交之方向延伸之安裝板部,經由形成於該安裝板部之長孔及固定螺栓,該固定刀相對於上述擺動臂之前端部可進行位置調整地安裝於上述集線軸之軸線方向。
於該情形時,不論成為縫合對象之紐扣之厚度或線之粗度(支數)等如何,亦可確實地捕捉應切斷之針線部分,從而可確實、良好地進行線殘餘長度較短之狀態下之線切斷。
進而,於本發明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集線軸上以將被架設保持於布料與線鉤之間之兩根針線部分之中途部分靠近、而使其退離上述針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之方式安裝有繞該集線軸之軸心往復旋轉運動之集線具。
其他之本發明之特徵構成及伴隨其之效果於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中可得以明確。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繞線結縫扣機之概略整體立體圖。圖2係作為該繞線結縫扣機之主要部分的切線裝置整體之分解立體圖。圖3係表示該切線裝置之組裝狀態之重要部分之前視圖。圖4(a)、(b)係該繞線結縫扣機之縫扣步驟之動作說明圖。圖5(a)、(b)係該繞線結縫扣機之繞線結步驟之動作說明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繞線結縫扣機1構成為設置有經由設置於縫扣機臂2內之升降驅動機構(未圖示)而於一定路徑中上下往復運動之針3,並且,於該針3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之前方部配設有於將應縫合紐扣B(參照圖4~圖6、圖8)之布料W(參照圖4~圖6、圖8)折成兩折之狀態下安裝於針3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中的布料夾持具4、對經安裝之折成兩折之布料W沿水平面朝左右橫方向進行移動導引之布料導引5、將紐扣B自其直徑方向兩側夾持並保持之紐扣夾持具6、於縫扣時自斜上方推壓布料W之布料按壓構件47、及相對於上述針3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可突出退入移動且於縫扣步驟結束後將經切線之針線部分12b(參照圖7)朝斜後上方拂去之撥線器7等。該等各構成要素眾所周知,故而省略該等之詳細說明。
於配設於上述縫扣機臂2之下方部的縫扣機床部8之內部,設置有藉由具有與上述針3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正交之軸心的線鉤軸9A而往復驅動旋轉之線鉤9、切線裝置13、及集線軸33。線鉤9係進行如圖4(b)所示,藉由上述針3之上下往復運動與該線鉤9之旋轉運動之協動作 用,而形成針跡並進行將紐扣B縫合至布料W上之縫扣步驟,並且,如圖5(b)所示,於縫扣步驟後,藉由針3與線鉤9之協動作用,而於縫扣線10之外周部之左右兩側位置交替地使針3落下,且將繞線結線37捲繞至縫扣線10上進行補強之繞線結步驟。
切線裝置13係將於如圖4(a)(b)所示之縫扣步驟結束後,在縫扣線10與線鉤9之間被架設保持成隨著靠近上部而逐漸窄幅之大致三角形之環狀之兩根針線部分12a、12b中的與縫扣線10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12a,及於如圖5(a)(b)所示之繞線結步驟後,在繞線結線37與線鉤9之間被架設保持成隨著靠近上部而逐漸窄幅之大致三角形之環狀之兩根針線部分37a、37b中的與繞線結線37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37a切斷。
上述切線裝置13包括:由固定刀16及可動刀14所構成之刀機構21、使該刀機構21整體在具有落針部15a之針板15之側方部位置與針板15之下方位置之間且沿圖3之箭線方向x-y往復驅動擺動的作為致動器之氣缸22、切換使上述刀機構21之可動刀14相對於固定刀16之刀緣部16a朝線切斷方向滑動接觸擺動之閉狀態與自固定刀16之刀緣部16a朝非切斷方向解除滑動接觸擺動之開狀態的可動刀擺動控制機構23。
若進行詳細敍述,則如圖2及圖3所示,上述刀機構21可開閉地包括固定刀16、於該固定刀16之基端側經由支點軸19而可擺動地被樞支之可動刀14、及自上下方向彈 性地推壓兩個刀16、14並使其保持為彈接狀態之彈簧20。固定刀16上形成有前端尖銳之針線鈎掛導引部16b,該針線鈎掛導引部16b於刀機構21整體自針板15之側方部位置朝針板15之下方位置沿圖3之箭線y方向進行往行擺動移動時,進入至由上述兩根針線部分12a、12b、或37a、37b形成之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部分S,鈎掛一針線部分12a、或37a,並且用以將其依序移動導引至固定刀16之刀緣部16a。
上述氣缸22以朝縫扣機床部8之側方外部突出之方式配置,且被支承於在針板15之延長部15b經由螺栓25而被固定之安裝台24上。該氣缸22之可動桿22a伴隨氣缸22之伸縮動作而於縫扣機床部8之側方外部沿與上述線鉤軸9A及集線軸33之軸線正交之方向直線性地往復移動。
於配置於上述縫扣機床部8內之上述集線軸33上樞支保持有以該集線軸33之軸心為中心擺動自如之擺動臂(刀台)26。於該擺動臂26上形成有貫穿集線軸33之軸心方向之兩側面間的長槽27。
再者,於集線軸33上安裝有使被架設保持於布料W與線鉤9之間之兩根針線部分12a、12b之中途部分靠近且以使其退離針3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之方式繞該集線軸33之軸心進行往復旋轉運動之集線具(未圖示),但由於該集線具之構成及作用眾所周知,故而省略其詳細說明及圖示。
於上述氣缸22之可動桿22a之前端固定連結有刀台推動構件28。該刀台推動構件28係伴隨氣缸22之伸縮動作 而沿上述針板15之延長部15b之下表面於縫扣機床部8之寬度方向上可往復滑動移動地構成。於位於上述縫扣機床部8內之刀台推動構件28之前端部,保持有於對形成於上述擺動臂26中之長槽27沿該長槽27之長度方向可相對移動之狀態下被插入之銷29。
上述刀機構21之固定刀16具有沿與刀緣部16a正交之方向延伸之安裝板部16c。固定刀16係經由形成於上述安裝板部16c之長孔16d及固定螺栓30而於上述集線軸23之軸線方向上可進行位置調整地安裝於上述擺動臂26之前端部。藉由以上構成,於氣缸22伸縮動作時,刀台推動構件28直線性地往復驅動移動,並且該刀台推動構件28之往復驅動移動力經由銷29及長槽27而傳遞至擺動臂26,該擺動臂26以集線軸33之軸心為中心進行往復驅動擺動,藉由該擺動臂26之往復驅動擺動,刀機構21整體構成為在針板15之側方部位置與針板15之下方位置之間可往復驅動擺動。
又,於上述刀機構21之可動刀14上一體地形成有與其刀緣部14a大致正交且朝刀機構21整體之往復擺動路徑之側方突出之突片部14b,另一方面,於上述刀機構21之往復擺動路徑之末端附近及始端附近,自上述針板15之下表面朝下方固定垂下有一對作為抵接部之抵接構件31a、31b,藉由該等突片部14b及一對抵接構件31a、31b,而構成上述刀機構21中之可動刀14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23。再者,一對抵接構件31a、31b中的一抵接構件31a亦可於 針板15之下表面部形成段部,且將該段部之端面作為抵接部。
圖6(a)~(f)係說明上述可動刀14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23之開閉動作之圖。於上述可動刀14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23中,於上述一對抵接構件31a、31b中的一抵接構件31a上,如圖6(a)、(b)所示,於使上述刀機構21往行擺動至往復驅動擺動路徑之末端附近時,抵接著上述可動刀14之突片部14b。該抵接後,藉由進而使刀機構21繼續擺動至往復驅動擺動路徑之末端,如圖6(d)所示,可動刀14受到繞支點軸19朝一方向閉擺動之控制,而使刀機構21之兩個刀14、16之刀緣部14a、16a彼此滑動接觸,將針線部分12a或37a切斷(剪斷)。
又,於另一抵接構件31b上,如圖6(e)所示,於上述刀機構21返行擺動至往復驅動擺動路徑之始端附近時,抵接著上述可動刀14之突片部14b。該抵接後,藉由進而使刀機構21繼續擺動至往復驅動擺動路徑之始端,如圖6(f)所示,可動刀14受到繞支點軸19朝另一方向開擺動之控制,而使刀機構21之兩個刀14、16之刀緣部14a、16a彼此解除滑動接觸,從而恢復至後續之切斷待機狀態。
其次,對以如上所述般構成之實施形態之繞線結縫扣機1的縫扣步驟及繞線結步驟為1週期之縫扣動作、以及縫扣步驟結束後及繞線結步驟結束後的切線裝置13之線切斷動作進行說明。
於該繞線結縫扣機1之作動後之縫扣步驟中,如圖4 (a)、(b)所示,藉由針3之上下往復運動與線鉤9之旋轉運動之協動作用而形成針跡,從而將紐扣B縫合至折成兩折之布料W上。而且,於既定之運針數之縫扣步驟結束之時間點,切線裝置13之作動開始。
該切線裝置13之線切斷動作係如圖7(a)~(d)所示。即,於縫扣步驟結束後,如圖7(a)所示,於縫扣線10與線鉤9之間,與縫扣線10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12a及插入保持於針3前端部之針孔中之針線部分12b架設成隨著靠近上部而逐漸窄幅之大致三角形之環狀被保持,並且,切線裝置13中之刀機構21係如圖6(a)所示,於使兩個刀14、16之刀緣部14a、16a彼此解除滑動接觸之開狀態下,於形成於上述針板15下方的大致三角形環狀之兩根針線部分12a、12b之側方部位置待機。
其次,使氣缸22進行伸張驅動,該可動桿22a之伸張驅動力經由刀台推動構件28及銷29而傳遞至擺動臂26,該擺動臂26及刀機構21以集線軸33之軸心為中心而自上述側方部位置朝針板15之下方位置進行往行驅動擺動。伴隨該刀機構21之往行驅動擺動,固定刀16之前端尖銳之針線鈎掛導引構件16b如圖7(b)所示,進入至由兩根針線部分12a、12b形成的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S之下方之較寬之部分,捕捉應切斷之側之一根針線部分、即與縫扣線10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12a,且將該捕捉之針線部分12a誘導導引至刀緣部16a。於成為該狀態之前,如圖6(b)、(c)所示,固定刀16及可動刀14之刀緣部14a、 16a彼此一直為經解除滑動接觸之開狀態。
其次,於刀機構21到達往行驅動擺動路徑之末端附近時,如圖6(c)所示,可動刀14之突片部14b抵接於一抵接構件31a。而且,該抵接後,藉由進而使刀機構21繼續擺動至往復驅動擺動路徑之末端,如圖6(d)及圖7(c)所示,可動刀14受到繞支點軸19朝一方向閉擺動之控制,而使刀機構21之兩個刀14、16之刀緣部14a、16a彼此滑動接觸,於上述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S之窄幅之部位,將上述針線部分12a切斷(剪斷)。
然後(線切斷後),使上述氣缸22進行收縮驅動,該驅動力藉由可動桿22a且經由刀台推動構件28及銷29而傳遞至擺動臂26,該擺動臂26係如圖6(d)所示,以集線軸33之軸心為中心自針板15之下方位置朝側方部進行往行驅動擺動。藉此,刀機構21如圖6(e)及圖7(d)所示退離針線部分12a、12b。此時,藉由切斷而被切掉之另一針線部分12b由撥線器7保持且拂去至上述針3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之後方側方。
其次,於上述刀機構21到達往行驅動擺動路徑之始端附近時,上述可動刀14之突片部14b抵接於另一抵接構件31b。而且,該抵接後,藉由進而使刀機構21繼續擺動至往行驅動擺動路徑之始端,如圖6(f)所示,可動刀14受到繞支點軸19朝另一方向擺動之控制,而使刀機構21之兩個刀14、16之刀緣部14a、16a彼此解除滑動接觸,從而恢復至開狀態。
而且,若既定運針數之縫扣步驟及線切斷動作結束,則使紐扣夾持具6轉換大致90°,而將紐扣B切換為相對於布料W於進行繞線結步驟時之垂直姿勢,從而轉移至繞線結步驟。
於該繞線結步驟中,如圖5(a)、(b)所示,藉由於縫扣線10之外周部之左右位置交替使針3落下,且使其與線鉤9之旋轉運動進行協動作用,而依序將繞線結線37捲繞至縫扣線10上,以補強縫扣線10。
之後,於既定運針數之繞線結步驟結束時,上述切線裝置13再次開始作動,進行藉由刀機構21之固定刀16及可動刀14之刀緣部16a、14a彼此之滑動接觸作用,而將與繞線結線37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37a切斷之線切斷動作,但由於該繞線結步驟結束後之線切斷動作係與上述縫扣步驟結束後之線切斷動作完全相同地進行,故省略詳細說明及圖示。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切線裝置13,於縫扣步驟結束後及繞線結步驟結束後,伴隨使刀機構21整體以針板15之側方部之支軸為中心而朝針板15之下方位置進行往行驅動擺動,刀機構21之固定刀16所具有之針線鈎掛導引部16b進入至由兩根針線部分12a、12b形成的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S下方之較寬之部分,捕捉應切斷之側之一根針線部分、即與縫扣線10及繞線結線37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12a,且將其誘導導引至固定刀16之刀緣部16a。而且,伴隨後續之刀機構21之往行驅動擺動,藉由可動刀 14對固定刀16之刀緣部16a的滑動接觸作用,而於上述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S之窄幅之部位將導引至刀緣部16a之針線部分12a切斷(剪斷)。因此,可無誤且確實地僅切斷需要切斷之側之針線部分12a。
又,例如若於繞線結步驟後之狀態下進行觀察,則如圖8所示,僅將與繞線結線37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37a以露出於布料W之表面之長度非常短之狀態進行切斷,故而線殘餘不怎麼明顯,可使縫扣後之外觀較好。
又,藉由可動刀14及固定刀16之刀緣部14a、16a彼此之滑動接觸作用,而非僅利用可動刀14之切斷,將針線部分12a及37a剪斷,故而,無需使用如切刀般之較鋒利且較薄者作為可動刀14。因此,崩刃或破損等非常少,即便在長時間地連續使用,亦可確保既定之線切斷性能。
進而,刀機構21係於固定刀16之基端側經由支點軸19而將可動刀14可開閉擺動地樞支,而非如先行文獻1般使固定刀與可動刀分離而分別安裝於不同部位,從而一面使將固定刀16與可動刀14組裝成一體之刀機構21整體往復驅動擺動,一面將導引至兩個刀16、14間之針線部分12a及37a剪斷,因此,可易於將兩個刀16、14之刀緣部彼此於組入至縫扣機床部8之內部前的刀機構21之組裝階段調整為適當之搭接性能,並且,抑制該經調整之適當之搭接性能隨著使用而降低,且可長期持續地維持適當之搭接性能。
因此,可確保刀機構21之鋒利度始終良好,且可使可 動刀14之替換或維護之週期非常長期化,相應地,可減少用以進行維持管理之麻煩,並且,可謀求運轉成本之降低,而且,可確實地僅切斷既定之針線部分,且可切斷成線殘餘長度較短、外觀較好之狀態。
尤其,如上述實施形態所示,藉由包括自可動刀14一體地突出之突片部14b、自針板15朝下方固定垂下之一對抵接構件31a、31b,作為可動刀14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23,而無需組入特別之致動器等,便可實現刀機構21之兩個刀14、16之滑動接觸及解除滑動接觸,從而可謀求組入刀機構21之縫扣機床部8之結構之簡化、小型化及切線裝置整體之製作成本之降低化。
又,如上述實施形態般,於在針板15之側方部位置與針板15之下方位置間可往復驅動移動地構成刀機構21時,藉由將其安裝於以設置於縫扣機床部8之內部的集線軸33之軸心為中心進行擺動之擺動臂26之前端部,且以集線軸33之軸心為中心可進行往復驅動擺動地構成刀機構21整體,而可有效利用現有之集線軸33作為將刀機構21組入至縫扣機床部8之內部時之支承構件,藉此,可使用於刀機構21之組入、動作之穩定化的結構進一步簡化。
又,藉由相對擺動臂26可進行位置調整地安裝刀機構21之固定刀16,而不論成為縫合對象之紐扣B之厚度或線之支數等如何,亦可進行線殘餘長度較短之狀態下之線切斷。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在以集線軸33之軸心為 中心而擺動自如之擺動臂26之前端部安裝刀機構21,將該刀機構21設為以集線軸33之軸心為中心可往復驅動擺動者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
例如,亦可構成為於縫扣機床部8內,經由如旋轉凸輪般之致動器使刀機構21沿水平面或大致水平面可直線性地往復驅動移動。
於該情形時,可使用以使刀機構21往復驅動移動所需之空間、尤其上下方向上之所需空間止於最小限,藉此,無需為確保刀機構21之設置空間而使縫扣機床部8大型化等特別之改良,從而易於謀求裝置整體之製作成本之進一步之降低化、小型化。
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在縫扣步驟結束後及繞線結步驟結束後之任一者之後使切線裝置13作動而進行線切斷動作者進行了說明,但例如,於無繞線結步驟之縫扣機中,於僅於縫扣步驟結束後進行線切斷動作之情形時,亦可與上述同樣地進行作用,發揮相同之效果。
1‧‧‧繞線結縫扣機
2‧‧‧縫扣機臂
3‧‧‧針
4‧‧‧布料夾持具
5‧‧‧布料導引
6‧‧‧紐扣夾持具
7‧‧‧撥線器
8‧‧‧縫扣機床部
9‧‧‧線鉤
9A‧‧‧線鉤軸
10‧‧‧縫扣線
12a、12b、37a、37b‧‧‧針線部分
13‧‧‧切線裝置
14‧‧‧可動刀
14a‧‧‧刀緣部
14b‧‧‧突片部
15‧‧‧針板
15a‧‧‧落針部
15b‧‧‧延長部
16‧‧‧固定刀
16a‧‧‧刀緣部
16b‧‧‧針線鈎掛導引部
16c‧‧‧安裝板部
16d‧‧‧長孔
19‧‧‧支點軸
20‧‧‧彈簧
21‧‧‧刀機構
22‧‧‧氣缸(致動器)
22a‧‧‧可動桿
23‧‧‧可動刀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
24‧‧‧安裝台
25‧‧‧螺栓
26‧‧‧擺動臂
27‧‧‧長槽
28‧‧‧刀台推動構件
29‧‧‧銷
30‧‧‧固定螺栓
31a、31b‧‧‧一對抵接構件(抵接部)
33‧‧‧集線軸
37‧‧‧繞線結線
47‧‧‧布料按壓構件
B‧‧‧紐扣
W‧‧‧布料
S‧‧‧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
x-y‧‧‧箭線方向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繞線結縫扣機之概略整體立體圖。
圖2係作為該繞線結縫扣機之主要部分的切線裝置整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表示該切線裝置之組裝狀態之重要部分之前視圖。
圖4(a)、(b)係該繞線結縫扣機之縫扣步驟之動作 說明圖。
圖5(a)、(b)係該繞線結縫扣機之繞線結步驟之動作說明圖。
圖6(a)~(f)係說明可動刀之擺動控制機構之動作之圖。
圖7(a)~(d)係依序說明實施形態之繞線結縫扣機之切線裝置之線切斷動作的重要部分之放大立體圖。
圖8係表示於該繞線結縫扣機之繞線結步驟結束後藉由切線裝置進行線切斷後之狀態的重要部分之放大立體圖。
1‧‧‧繞線結縫扣機
2‧‧‧縫扣機臂
3‧‧‧針
4‧‧‧布料夾持具
5‧‧‧布料導引
6‧‧‧紐扣夾持具
7‧‧‧撥線器
8‧‧‧縫扣機床部
47‧‧‧布料按壓構件

Claims (7)

  1. 一種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包括刀機構,該刀機構於藉由針之上下運動與線鉤之旋轉運動之協動作用而形成針跡並將紐扣縫合至布料上之縫扣步驟結束後及/或縫扣步驟後之縫扣線之外周部之左右位置交替地落針且將繞線結線捲繞至縫扣線上進行補強之繞線結步驟結束後,將在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與線鉤之間被架設保持成隨著越靠近上部越窄幅之大致三角形之環狀之兩根針線部分中,與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切斷,其特徵在於:上述刀機構構成為可使固定刀及可動刀開閉,該固定刀具有前端尖銳之針線鈎掛導引部,能在針板之下方位置與針板之側方部位置之間往復移動,在從針板之側方部位置朝針板之下方位置進行往行移動時,進入至由上述兩根針線部分形成之大致三角形之閉路空間部分,將與上述縫扣線及/或繞線結線之端部連接之側之針線部分鈎掛導引至刀緣部,該可動刀於該固定刀之基端側經由支點軸被樞支成可擺動,藉由與固定刀之刀緣部之滑動接觸作用而將鈎掛至上述針線鈎掛導引部而被導引至刀緣部之針線部分切斷;且具備致動器,用以使上述刀機構整體在上述兩個位置間進行往復驅動移動;以及可動刀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於藉由該致動器而使上述刀機構往行移動至往復驅動移動路徑之末端附近時,以 使上述可動刀相對於上述固定刀之刀緣部滑動接觸之方式繞上述支點軸朝一方向進行閉擺動,並且,於藉由上述致動器使上述刀機構返行移動至往復驅動移動路徑之始端附近時,以使上述可動刀自上述固定刀之刀緣部解除滑動接觸之方式繞上述支點軸朝另一方向進行開擺動;上述可動刀之開閉擺動控制機構具有自該可動刀之基端部朝刀機構之往復移動路徑之側方一體突出的突片部、以及於上述刀機構之往復移動路徑之末端附近及始端附近自上述針板朝下方固定垂下的一對抵接部,藉由隨著上述刀機構整體之往復移動,上述突片部抵接至上述一對抵接部,據以進行使上述可動刀繞支點軸朝上述一方向及上述另一方向開閉擺動之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其中,上述刀機構包括彈簧,用以將上述可動刀自上述支點軸之軸方向彈性地推壓至固定刀,而使兩個刀之刀緣部彼此保持為彈接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其中,上述刀機構係在配置於縫扣機床部內部之集線軸上以該集線軸之軸心為中心,擺動自如地被支承之擺動臂之前端部安裝有固定刀,於該固定刀之基端側將可動刀可擺動地樞支,使上述擺動臂經由上述致動器且以上述集線軸之軸心為中心進行驅動擺動,藉此,使刀機構整體可在上述兩個位置間往復驅動擺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其中, 上述固定刀具有沿與該固定刀之刀緣部正交之方向延伸之安裝板部,透過形成於該安裝板部之長孔及固定螺栓,該固定刀被安裝成可相對上述擺動臂之前端部於上述集線軸之軸線方向進行位置調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其中,於上述集線軸上以將被架設保持於布料與線鉤之間之兩根針線部分之中途部分靠近、而使其退離上述針之上下往復運動路徑之方式,安裝有繞該集線軸之軸心往復旋轉運動之集線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其進一步具備撥線器,其能相對上述針之上下運動路徑突出退入移動,且於上述縫扣步驟結束後將被上述刀機構切斷之針線部分朝斜後上方拂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縫扣機之切線裝置,其中,上述刀機構可透過上述致動器且在上述兩個位置間沿水平面或大致水平面直線性地往復移動。
TW101103733A 2011-02-14 2012-02-06 Sewing machine TWI523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6957A JP5446014B2 (ja) 2011-02-14 2011-02-14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1261A TW201241261A (en) 2012-10-16
TWI523987B true TWI523987B (zh) 2016-03-01

Family

ID=4657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3733A TWI523987B (zh) 2011-02-14 2012-02-06 Sew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46014B2 (zh)
CN (1) CN102634939B (zh)
DE (1) DE102012202096A1 (zh)
TR (1) TR201201489A2 (zh)
TW (1) TWI523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8553A (zh) * 2017-06-19 2017-08-18 阜宁县鑫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钉扣机制造的切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6453B2 (ja) * 1991-06-01 1996-10-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払い兼保持装置
JPH05269284A (ja) * 1992-03-24 1993-10-19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2002346266A (ja) * 2001-05-23 2002-12-03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2010188106A (ja) * 2009-02-18 2010-09-02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1261A (en) 2012-10-16
CN102634939B (zh) 2015-08-19
JP2012166000A (ja) 2012-09-06
TR201201489A2 (tr) 2012-06-21
DE102012202096A1 (de) 2012-08-16
JP5446014B2 (ja) 2014-03-19
CN102634939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73272B2 (ja) ミシン
JP5777035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及び糸切り方法
EP2034074B1 (en) Thread cutting apparatus for sewing machine
JP6395136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2006102400A (ja) ミシン
TWI585260B (zh) Sewing of the fabric and double girth sewing machine
TWI523987B (zh) Sewing machine
JP4707489B2 (ja) ミシンの釜機構
JP4645886B2 (ja) 糸切り装置付きミシン
JP2010188106A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TWI727017B (zh) 布料之縫製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JP4782526B2 (ja) ミシン
JP2006263185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10227374A (ja) ミシン
JP2006075219A (ja)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JP3969574B2 (ja) ミシン
JPH1170281A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縫目ほつれ防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9195382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6099378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JP6785439B2 (ja) 生地の縫製方法及び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JPH11333175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H11221391A (ja) ミシン
JP2010063571A (ja) ミシン
JP2005118091A (ja) ミシン
JP2007082896A (ja) ミシンのワイパ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