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5713U - 清洁器 - Google Patents

清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5713U
CN212165713U CN202020080789.7U CN202020080789U CN212165713U CN 212165713 U CN212165713 U CN 212165713U CN 202020080789 U CN202020080789 U CN 202020080789U CN 212165713 U CN212165713 U CN 212165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an
cleaner
disposed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07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上润一
田原隆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5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5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2Mountings for motor fan assembl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81Means for exhaust-air diffusion; Means for sound or vibration dam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4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6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of vacuum cleaners or the accessories thereof
    • A47L9/2884Details of 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or their insta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抑制噪声产生的清洁器。清洁器具备:壳体,其收容风扇和产生使风扇旋转的动力的马达;排气口,其设置于壳体的至少局部;以及吸声构件,其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以面向排气口的方式配置并具有贯通孔。

Description

清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器。
背景技术
清洁器具备风扇和产生使风扇旋转的动力的马达。通过风扇旋转,从而,从清洁器的吸入口将空气与灰尘一起吸入。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清洁器的内部空间流通之后,被从排气口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61674号公报
若从清洁器产生噪声,则对清洁器的使用者给予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方式目的在于抑制噪声的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式,提供清洁器,其具备:壳体,其收容风扇和产生使上述风扇旋转的动力的马达;排气口,其设置于上述壳体的至少局部;以及吸声构件,其在上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以面向上述排气口的方式配置并具有贯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器的侧视图。
图2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器的局部进行剖切的图。
图3是表示设置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左壳体的吸声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的吸声率的图。
图8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与排气口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构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分解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隔振橡胶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隔振橡胶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1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凹部配置有线缆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构造的侧视图。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构造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防止机构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清洁器;2…壳体;3…吸入口;5…电池;6…电池安装部;7…风扇;8…马达;10…排气口;11…开口;12…把手;13…触发开关;14…树脂肋;15…滤芯;16…马达座;17…风扇罩;18…隔振橡胶;19…螺钉;21…前壳体;22…后壳体;22L…左壳体;22R…右壳体;22T…筒部;30…吸声构件;31…第1面;32…第2面;33…贯通孔;33A…贯通孔;33B…贯通孔;33F…贯通孔;34…气泡;35…第1开口;36…第2开口;38…支承构件;38A…杆部;38B…钩部;40…驱动单元;51…开关元件;52…控制基板;53…线缆;53A…导线;53B…管;60…划分壁;61…第1划分壁;62…第2划分壁;62L…左划分壁;62R…右划分壁;63…凹部;71A…前板;71B…后板;72…叶片;73…吸入口;74…排出口;75…插入孔;81…输出轴;82…轴承;83…螺纹孔;84…机体;90…旋转防止机构;91…第1凸部;92…第2凸部;100…壳体;101…脚轮;102…保护构件;161…基座板;162…整流构件;163…插入孔;162A…内侧壁部;162B…倾斜部;162C…外侧壁部;162D…止挡部;164…突起部;165…孔;166…固定肋;171…吸入口;172…前板部;173…圆筒部;174…外筒部;175…突起部;176…圆筒部;177…肋;178…突起部;179…孔;181…被覆部;182…突出部;182R…肋;183…槽;184…连结肋;185…凹部;300…吸声构件;AX…旋转轴线;CX…中心轴线;DX…中心轴线;LX…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中,规定XYZ正交坐标系并参照XYZ正交坐标系对各部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将规定面内的与X轴平行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将与X轴正交的规定面内的与Y轴平行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与规定面正交并与Z轴平行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X轴方向是前后方向。Y轴方向是左右方向。Z轴方向是上下方向。+X方向是前方,-X方向是后方。+Y方向是左方,-Y方向是右方。+Z方向是上方,-Z方向是下方。
[清洁器的概要]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器1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清洁器1具备:壳体2,其具有吸入口3和排气口10;电池安装部6,其安装有电动工具用的电池5;以及驱动单元40,其包括风扇7和产生使风扇7旋转的动力的马达8。
壳体2收容包括风扇7和马达8的驱动单元40。壳体2包括:具有吸入口3的前壳体21和具有排气口10的后壳体22。壳体2的外部空间的空气被与灰尘一起吸入吸入口3。从吸入口3吸入的空气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流通之后,从排气口10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排出。吸入口3设置于前壳体21的至少局部。前壳体21包括筒状的吸入嘴部4。吸入口3设置于吸入嘴部4。排气口10设置于后壳体22的至少局部。排气口10设置于后壳体22的Y轴方向的侧面。
前壳体21具有供后壳体22的至少局部插入的开口11。后壳体22的前部插入在前壳体21的后部设置的开口11。通过将后壳体22的前部插入开口11,从而将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连接。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能够拆装。
后壳体22包括:左壳体22L和与左壳体22L连接的右壳体22R。左壳体22L与右壳体22R通过螺钉那样的固定件而固定。
后壳体22具有把手12。把手12可由清洁器1的使用者保持。在把手12设置有触发开关13。触发开关13供使用者操作。使用者能够以保持了把手12的状态操作触发开关13。若操作触发开关13,则马达8驱动。若触发开关13的操作解除,则马达8停止。
使用者以保持了把手12的状态下操作触发开关13而实施清洁作业。清洁器1是能够在使用者保持了把手12的状态下实施清洁作业的便携式吸尘器。
电动工具用的电池5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马达8由从电池5供给的电力驱动。电池安装部6配置于把手12的下部。
电池安装部6具有:引导电池5的一对导轨和配置于一对导轨之间的连接端子。
电池5是充电式的电池。电池5具有:一对滑动导轨和配置于一对滑动导轨之间的电池端子。
在电池5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情况下,使用者一边使电池安装部6的导轨引导电池5的滑动导轨,一边使电池5向前方滑动。通过电池5向前方滑动,从而将电池5与电池安装部6固定,将电池5的电池端子与电池安装部6的连接端子连接。由此,电池5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
在从电池安装部6移除电池5的情况下,使用者对设置于电池5的固定解除按钮进行操作。通过操作固定解除按钮,从而将电池5与电池安装部6间的固定解除。通过在将电池5与电池安装部6间的固定解除之后,使电池5向后方滑动,从而将电池5从电池安装部6拔除。由此,从电池安装部6移除电池5。
图2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器1的局部进行了剖切的图。如图2所示,清洁器1具备:多个树脂肋14和配置于树脂肋14的周围的滤芯15。树脂肋14对滤芯15进行支承。树脂肋14和滤芯15配置于前壳体21的内部空间中,吸入口3与风扇7之间的位置。
驱动单元40具有:能够以与X轴平行的旋转轴线AX为中心旋转的风扇7、产生使风扇7旋转的动力的马达8、支承马达8的马达座16、以及收容风扇7和马达座16的风扇罩17。风扇罩17的至少局部由隔振橡胶18覆盖。驱动单元40配置于后壳体22的内部空间。
风扇7通过以旋转轴线AX为中心旋转,从而使吸入口3产生吸入力。马达8产生使风扇7以旋转轴线AX为中心旋转的动力。
马达座16配置于马达8四周,并固定于马达8。
风扇罩17配置于风扇7和马达座16四周,并固定于马达座16。马达座16经由风扇罩17固定于后壳体22。马达8经由马达座16和风扇罩17而固定于后壳体22。风扇7在风扇罩17的内侧旋转。
隔振橡胶18覆盖风扇罩17的至少局部。隔振橡胶18的至少局部配置于风扇罩17与后壳体22之间。隔振橡胶18配置为分别与风扇罩17和后壳体22接触。隔振橡胶18抑制由马达8产生的振动向后壳体22传递。
排气口10分别设置于左壳体22L和右壳体22R。排气口10分别设置于后壳体22的+Y侧的侧面和-Y侧的侧面。排气口10将后壳体22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连接。
若操作触发开关13,使马达8驱动,则风扇7旋转。通过风扇7旋转,从而在吸入口3处产生吸入力。通过在吸入口3处产生吸入力,从而壳体2的外部空间的空气被与灰尘一起吸入吸入口3。从吸入口3吸入的空气向前壳体21的内部空间流入。流入至前壳体21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在滤芯15通过。滤芯15对空气所含的灰尘进行捕集。通过了滤芯15的空气在通过了包括风扇7和马达8的驱动单元40之后,从排气口10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排出。
[吸声构件]
清洁器1具备吸声构件30,上述吸声构件30配置为在后壳体22的内部空间中面向排气口10。吸声构件30是连续气泡的多孔构件。吸声构件30吸收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而抑制噪声的产生。作为清洁器1产生的噪声,例示出由于空气的流通而产生的风噪声和由于风扇7的旋转而产生的NZ音。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左壳体22L设置的吸声构件30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30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30的剖视图。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吸声构件30具有:第1面31、朝向第1面31的相反方向的第2面32、以及将第1面31与第2面32连结的贯通孔33。贯通孔33的一端的第1开口35配置于第1面31。贯通孔33的另一端的第2开口36配置于第2面32。吸声构件30以第1开口35的至少局部面向排气口10、第2开口36面向后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中央的方式配置于后壳体22的内部空间。
贯通孔33设置于吸声构件30,有多个。多个贯通孔33实质上平行。
图6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30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吸声构件30是连续气泡的多孔构件。吸声构件30具有很多微小的气泡34。连续气泡是指相互连起来的多个气泡34。贯通孔33的内径大于一个气泡34的大小。作为连续气泡的多孔构件,例示出软质聚氨酯海绵、玻璃棉、岩棉和毛毡的至少一个。
连续气泡具有吸声功能。声音向吸声构件30的表面的气泡34入射。入射至吸声构件30的表面的气泡34的声音向相邻的气泡34传播。声音撞到气泡34的内表面。多个气泡34相连。声音一边在气泡34的内表面反射一边在多个气泡34中传播。声音的能量由于多次碰撞于气泡34的内表面而受到衰减。由此,噪声减少。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30的吸声率的图。图7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吸声率。可以说风噪声的频率约为2000Hz左右。如图7所示,通过使用连续气泡的多孔构件作为吸声构件30,从而有效地减少2000Hz以上的高频噪声。
图8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声构件30与排气口10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排气口10是在X轴方向上细长的狭缝状。排气口10的长边方向是X轴方向。排气口10的短边方向是Z轴方向。
排气口10沿Z轴方向设置多个。多个排气口10沿Z轴方向以恒定间隔设置。在实施方式中,排气口10沿Z轴方向上设置有6个。
贯通孔33分别沿Z轴方向和X轴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贯通孔33分别沿Z轴方向和X轴方向以恒定间隔设置。
贯通孔33包括:多个贯通孔33F、2个贯通孔33A以及2个贯通孔33B。
贯通孔33F是设置于吸声构件30的多个贯通孔33中的除贯通孔33A和贯通孔33B以外的贯通孔33。
贯通孔33F的第1开口35和第2开口36分别实质上为正圆形。贯通孔33F的第1开口35的大小与贯通孔33F的第2开口36的大小实质上相等。
贯通孔33F的第1开口35的内径D大于排气口10的Z轴方向的尺寸W。
贯通孔33F的第1开口35的内径D大于Z轴方向上的排气口10的间隔G。
贯通孔33F的第1开口35的在Z轴方向上的间隔H与排气口10的在Z轴方向上的间隔G实质上相等。此外,间隔H可以大于间隔G,也可以小于间隔G。
2个贯通孔33A在吸声构件30的前部(+X侧)沿Z轴方向配置。贯通孔33A的第1开口35和第2开口36分别实质上为长圆形。贯通孔33A的第1开口35和第2开口36分别在X轴方向上较长。贯通孔33A的第1开口35的大小与贯通孔33A的第2开口36的大小实质上相等。在Z轴方向上,贯通孔33A的尺寸小于贯通孔33F的尺寸。
2个贯通孔33B在吸声构件30的后部(-X侧)沿Z轴方向配置。贯通孔33B的第1开口35和第2开口36分别实质上为正圆形。贯通孔33B的第1开口35的大小与贯通孔33B的第2开口36的大小实质上相等。贯通孔33B的内径小于贯通孔33F的内径。
[支承构件]
图9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构件38进行说明的图。支承构件38对吸声构件30进行支承。如图9所示,清洁器1具备:从后壳体22的内表面突出并配置于贯通孔33的支承构件38。支承构件38从后壳体22的朝向Y轴方向的内表面向后壳体22的内部空间的在Y轴方向上的中央突出。支承构件38设置于后壳体22的内表面中排气口10四周的至少局部。
支承构件38设置有多个。在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38设置有4个。2个支承构件38在沿Z轴方向配置的多个排气口10中的最靠+Z侧配置的排气口10的附近处沿X轴方向配置。2个支承构件38在沿Z轴方向配置的多个排气口10中的最靠-Z侧配置的排气口10的附近处沿X轴方向配置。
此外,也可以是,支承构件38的至少一个设置于后壳体22的在相邻的排气口10之间的内表面。
支承构件38插入吸声构件30的贯通孔33。在实施方式中,配置于+X侧的2个支承构件38插入贯通孔33A。配置于-X侧的2个支承构件38插入贯通孔33B。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构件38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支持构件38具有:在后壳体22的内表面固定的杆部38A、和在杆部38A的顶端配置的钩部38B。杆部38A的中心线LX实质上与Y轴平行。在与Y轴正交的XZ平面内,钩部38B的外形大于杆部38A的外形。另外,在XZ平面内,钩部38B的在Z轴方向的尺寸大于钩部38B的在X轴方向的尺寸。
通过支承构件38插入贯通孔33A和贯通孔33B,吸声构件30固定于后壳体22。支承构件38以在杆部38A四周配置贯通孔33(33A、33B)的内表面的方式插入贯通孔33(33A、33B)。通过在杆部38A四周配置贯通孔33(33A、33B)的内表面,从而如图10所示,钩部38B从第2面32突出。第2面32的至少局部钩挂于钩部38B。由此,吸声构件30由支承构件38支承,并固定于后壳体22。
在XZ平面内,钩部38B的在Z轴方向的尺寸大于钩部38B的在X轴方向的尺寸。在XZ平面内,贯通孔33A的在Z轴方向的尺寸小于贯通孔33A的在X轴方向的尺寸。钩部38B的在Z轴方向的尺寸大于贯通孔33A的在Z轴方向的尺寸。由此,在支承构件38插入到贯通孔33A的状态下,钩部38B钩挂于第2面32。另外,在XZ平面内,钩部38B的在Z轴方向的尺寸大于贯通孔33B的尺寸。由此,在支承部材38插入到贯通孔33B的状态下,钩部38B钩挂于第2面32。在吸声构件30为海绵那样的柔软的多孔构件的情况下,支承构件38分别顺利地插入贯通孔33A和贯通孔33B。
[驱动单元]
图1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40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40的分解剖视图。图1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40的剖视图。图1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40的立体图。
驱动单元40具有风扇7、马达8、马达座16和风扇罩17。
风扇7以旋转轴线AX为中心旋转。风扇7是离心风扇。风扇7具有:具有吸入口73的前板71A、配置得比前板71A靠后方的后板71B、以及配置于前板71A与后板71B之间的叶片72。多个叶片72绕着旋转轴线AX配置有多个。在相邻的叶片72之间设置有排出口74。
马达8由从电池5供给的电力驱动。马达8配置得比风扇7靠后方。马达8具有输出轴81和将输出轴8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82。
风扇7具有供马达8的输出轴81插入的插入孔75。通过将输出轴81插入插入孔75,从而将马达8与风扇7连结。若通过输出轴81的旋转使风扇7旋转,则空气被吸入吸入口73。从吸入口73吸入的空气被从排出口74向旋转轴线AX的放射方向排出。
马达座16对马达8和后壳体22进行固定。马达座16的中心轴线CX与风扇7的旋转轴线AX对齐。马达座16具有基座板161和整流构件162。
基座板161是圆板状。基座板161与风扇7的后板71B对置。在基座板161的中央部设置有插入孔163。马达8的输出轴81和轴承82插入插入孔163。
整流构件162将从风扇7的排出口74排出的空气向后方引导。整流构件162绕着中心轴线CX配置有多个。在实施方式中,整流构件162配置有10个。整流构件162设置于基座板161的后表面。整流构件162具有内侧壁部162A、倾斜部162B、外侧壁部162C和止挡部162D。
内侧壁部162A固定于基座板161的后表面。内侧壁部162A从基座板161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倾斜部162B从内侧壁部162A的外表面的后端部向中心轴线CX的放射方向外侧延伸。外侧壁部162C从倾斜部162B的周缘部向后方突出。止挡部162D从外侧壁部162C的外表面的后端部向中心轴线CX的放射方向外侧突出。
在外侧壁部162C设置有突起部164。突起部164从外侧壁部162C的外表面向中心轴线CX的放射方向外侧突出。
马达座16具有对马达8进行固定的固定肋166。固定肋166设置于基座板161的后表面。固定肋166从基座板161向后方突出。固定肋166绕着中心轴线CX设置有多个。在马达8的输出轴81和轴承82插入了插入孔163的状态下,固定肋166配置于包括定子的马达8的机体84四周。机体84被多个固定肋166夹着。多个固定肋166配置于机体84四周,由此将马达8与马达座16定位。固定肋166以与机体84接触的状态向中心轴线CX的放射方向外侧突出。通过固定肋166,使机体84散热,可抑制马达8的温度过度上升。
在机体84四周配置有多个固定肋166的状态下,马达8和马达座16通过螺钉19固定。在马达座16设置有供螺钉19配置的孔165。在马达8设置有与螺钉19的螺纹牙结合的螺纹孔83。
风扇罩17收容风扇7和马达座16。风扇罩17对马达座16和后壳体22进行固定。风扇罩17具有:具有吸入口171的前板部172、包围吸入口171地配置且从前板部172向前方突出的圆筒部173、与前板部172的周缘部连接的外筒部174、以及设置于外筒部174的突起部175。
前板部172为圆板状。吸入口171设置于前板部172的中央。圆筒部173从前板部172向前方突出。在圆筒部173的内侧设置有吸入口171。在圆筒部173的内侧配置有圆筒部176和肋177。肋177分别固定于圆筒部173和圆筒部176。外筒部174从前板部172的周缘部向后方突出。在外筒部174的后端部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突起部178。在外筒部174的局部设置有供突起部164配置的孔179。
风扇7和马达座16配置于风扇罩17的内侧。风扇罩17的外筒部174在风扇7和马达座16四周配置。马达座16的突起部164在设置于外筒部174的孔179配置。通过将突起部164配置于孔179,从而将马达座16与风扇罩17定位。
外筒部174的后端部与马达座16的止挡部162D接触。通过外筒部174的后端部与止挡部162D接触,从而将马达座16与风扇罩17定位。外筒部174的突起部178配置于相邻的止挡部162D之间。
外筒部174的内表面与马达座16的整流构件162对置。外筒部174的内表面与外侧壁部162C的外表面对置。
风扇罩17的吸入口171面向滤芯15。通过了滤芯15的空气被从吸入口171吸入。通过了吸入口171的空气被风扇7的吸入口73吸入。通过了吸入口73的空气从排出口74向旋转轴线AX的放射方向排出。
从排出口74排出的空气被整流构件162向马达座16的后方引导。从排出口74排出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在由内侧壁部162A、倾斜部162B和风扇罩17的外筒部174的内表面规定出的流路中流动。通过了马达座16的空气在通过了吸声构件30之后,经由排气口10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排出。
在马达8的机体84四周配置有吸声构件300。吸声构件300对马达8产生的噪声进行吸收。吸声构件300是连续气泡的多孔构件。作为连续气泡的多孔构件,例示出软质聚氨酯海绵、玻璃棉、岩棉和毛毡中至少之一。
吸声构件300是圆筒状。在吸声构件300的内侧插入机体84的至少局部。吸声构件300在机体84四周以与固定肋166接触的方式配置。固定肋166以与机体84接触了的状态向中心轴线CX的放射方向外侧突出。吸声构件300配置为覆盖机体84和固定肋166。吸声构件300固定于固定肋166。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隔振橡胶18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隔振橡胶18的主视图。图15图示出风扇罩17和隔振橡胶18,省略风扇7、马达8和马达座16的图示。
如图15和图16所示,隔振橡胶18具有:被覆外筒部174的被覆部181、和以被覆前板部172的至少局部的方式配置的突出部182。突出部182设置为从前板部172向前方突出。突出部182配置为包围圆筒部173。突出部182是包围风扇罩17的中心轴线DX的圆筒状。在与中心轴线DX平行的方向上,突出部182的尺寸T大于被覆部181的厚度U。如图2所示那样,突出部182的前端面与后壳体22的至少局部接触。
隔振橡胶18具有在突出部182的前端面设置的槽183。如图16所示那样,在与中心轴线DX正交的面内,槽183为圆环状。槽183以双层在中心轴线DX的放射方向上设置。
通过槽183,在突出部182设置有肋182R。肋182R在中心轴线DX的放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如图16所示,以将在中心轴线DX的放射方向上配置的多个肋182R连结的方式在槽183的内侧设置有连结肋184。
在风扇罩17的外筒部174设置的突起部175,从外筒部174的外表面向风扇罩17的中心轴线DX的放射方向外侧突出。被覆部181具有供突起部175配置的凹部185。通过突起部175配置于凹部185,从而将风扇罩17与隔振橡胶18定位。
此外,隔振橡胶18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来制造。
隔振橡胶18的硬度例如为Hs30以下。突出部182的尺寸T充分大并设置有肋182R,由此隔振橡胶18容易挠曲。由此,隔振橡胶18能够发挥充分的隔振效果。
[密封构造]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2的内部空间的图。图17表示从后壳体22移除了右壳体22R的状态。如图17所示,清洁器1具有:因触发开关13的操作而工作的开关元件51、控制清洁器1的控制基板52、以及将开关元件51与控制基板52连接的线缆53。若由使用者操作触发开关13,则开关元件51输出操作信号。操作信号经由线缆53向控制基板52输入。控制基板52基于操作信号驱动马达8。
壳体2的内部空间包括:供包括风扇7和马达8的驱动单元40配置的第1空间SP1、和借助划分壁60而与第1空间SP1划分开的第2空间SP2。
第2空间SP2包括把手12的内部空间。划分壁60包括:对第2空间SP2的前部与第1空间SP1进行划分的第1划分壁61、和对第2空间SP2的后部与第1空间SP1进行划分的第2划分壁62。
触发开关13设置于把手12。开关元件51设置于第2空间SP2。控制基板52和驱动单元40设置于第1空间SP1。
第1划分壁61设置于左壳体22L。此外,第1划分壁61也可以设置于右壳体22R,也可以设置于左壳体22L和右壳体22R双方。
第2划分壁62包括:设置于左壳体22L的左划分壁62L和设置于右壳体22R的右划分壁62R。
左划分壁62L具有供线缆53配置的凹部63。线缆53的一端部与开关元件51连接。线缆53的另一端部与控制基板52接续。线缆53的至少局部配置于凹部63。
图1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凹部63配置有线缆53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第2划分壁62的左划分壁62L具有供线缆53配置的凹部63。
线缆53包括:导线53A、和由弹性构件形成且被覆导线53A的管53B。导线53A包括:导电性构件和覆盖导电性构件的被覆体。导线53A的导电性构件是铜那样的金属制。管53B是橡胶那样的弹性构件。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构造的侧视图。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密封构造的剖视图。
设置于右壳体22R的右划分壁62R包括:对配置于凹部63的线缆53进行按压的凸部。左划分壁62L从左壳体22L的内表面向-Y方向突出。右划分壁62R从右壳体22R的内表面向+Y方向突出。
左壳体22L与右壳体22R由螺钉那样的固定件固定。在由固定件形成的左壳体22L与右壳体22R的固定解除的状态下,在凹部63配置线缆53。在凹部63配置有线缆53的状态下,左壳体22L与右壳体22R固定。在凹部63配置有线缆53的状态下,将左壳体22L与右壳体22R固定,由此右划分壁62R将配置于凹部63的线缆53压扁。
线缆53的管53B能够弹性变形。线缆53在配置于凹部63的状态下被右划分壁62R压扁,由此管53B以紧贴于凹部63的内表面的方式变形。由此,管53B对凹部63的第1空间SP1与第2空间SP2间的边界进行密封。
如图20所示,左划分壁62L为板状。右划分壁62R为板状。在XZ平面内,左划分壁62L的位置与右划分壁62R的位置不同。通过将左壳体22L与右壳体22R固定,从而左划分壁62L的表面与右划分壁62R的表面的局部对置。通过将左壳体22L与右壳体22R固定,从而左划分壁62L的表面与右划分壁62R的表面的局部接触。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在左划分壁62L设置有凹部63,右划分壁62R是对配置于凹部63的线缆53进行按压的凸部。也可以是,在右划分壁62R设置有凹部63,左划分壁62L是对配置于凹部63的线缆53进行按压的凸部。
[旋转防止机构]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防止机构90的图。在后壳体22的至少局部插入前壳体21的开口11的状态下,旋转防止机构90对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间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旋转防止机构90具有:设置于前壳体21的第1凸部91、和设置于后壳体22并能够与第1凸部91接触的第2凸部92。
在后壳体22的前部设置有筒部22T。在前壳体21的后部设置有开口11。筒部22T的外径小于开口11的内径。通过筒部22T插入开口11,从而将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连接。
第1凸部91设置于前壳体21的后部的内表面。第1凸部91从前壳体21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第2凸部92从后壳体22的筒部22T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在筒部22T插入开口11的状态下,第2凸部92进入前壳体21的内部空间。在筒部22T插入开口11的状态下,第1凸部91的X轴方向的位置与第2凸部92的至少局部的X轴方向的位置对齐。由此,即便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欲绕以X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相对旋转,也可通过第1凸部91与第2凸部92接触来限制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间的相对旋转。
此外,也可以在前壳体21的后端部设置有插入后壳体22的筒部。也可以是,第1凸部91设置于后壳体22,第2凸部92设置于前壳体21。
[动作]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若由使用者操作触发开关13,则马达8起动。马达8被从电池5供给的电力驱动。通过马达8驱动,由此风扇7旋转。通过风扇7旋转,从而在吸入口3产生吸入力。通过在吸入口3产生吸入力,由此壳体2的外部空间的空气被从吸入口3吸入,流入前壳体21的内部空间。
流入至前壳体21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所含的灰尘被滤芯15捕集。通过了滤芯15的空气被吸入风扇7的吸入口73之后,从排出口74排出。从排出口74排出的空气一边被马达座16的整流部材162引导一边向后方流通。将通过了马达座16的空气向吸声构件30输送。输送至吸声构件30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在贯通孔33流通之后,经由排气口10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排出。
可能由于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或者在排气口10流通的空气,产生风噪声那样的噪声。另外,可能由于风扇7的旋转而产生NZ音那样的噪音。吸声构件30配置为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中面向排气口10。噪声的至少一部分被吸声构件30吸收。由此,可抑制噪声的产生。
[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中以面向排气口10的方式配置有吸声构件30。吸声构件30是连续气泡的多孔构件。如参照图6说明的那样,吸声构件30能够吸收声音。由此,可抑制噪声的产生。另外,吸声构件30具有贯通孔33。从壳体2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排出的空气在贯通孔33通过。通过在吸声构件30设置有贯通孔33,由此,空气从壳体2的内部空间顺利地向外部空间排出。通过具有贯通孔33的吸声构件30,可抑制排气阻力的增加,并且抑制噪声的产生。由于空气顺利地流动,所以可抑制清洁器1的吸入力的降低。
贯通孔33设置于吸声构件30,有多个。由此,空气在吸声构件30的贯通孔33顺利地流动。另外,通过设置有多个贯通孔33,从而吸声构件30的表面积变大。因此,吸声构件30的吸声效果提高。
多个贯通孔33实质上平行。由此,空气能够在贯通孔33顺利地流动。
吸声构件30配置为,贯通孔33的一端的第1开口35的至少局部面向排气口10,贯通孔33的另一端的第2开口36面向壳体2的内部空间的中央。由此,从第2开口36流入贯通孔33的空气,在从第1开口35排出之后,经由排气口10顺利地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排出。
排气口10是在X轴方向上细长的狭缝状。由此,可抑制壳体2的外部空间的异物经由排气口10向壳体2的内部空间侵入这种情况。第1开口35的内径D大于排气口10的短边方向的尺寸W。由此,在贯通孔33流通并从第1开口35流出的空气,被经由排气口10顺利地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排出。
排气口10沿排气口10的短边方向设置有多个。由此,空气经由多个排气口10而顺利地排出。第1开口35的内径D大于在排气口10的短边方向上的排气口10的间隔G。由此,第1开口35与排气口10的至少局部重复。即,可抑制第1开口35被排气口10之间的壳体2的内表面阻塞。因此,在贯通孔33流通并从第1开口35流出的空气,被经由排气口10顺利地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排出。
贯通孔33分别沿排气口10的短边方向和长边方向设置有多个。由此,壳体2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分别在多个贯通孔33流通之后,被经由排气口10向壳体2的外部空间顺利地排出。
吸声构件30被从壳体2的内表面突出的支承构件38支承。支承部材38配置于贯通孔33。仅通过在贯通孔33中插入支承构件38,就简单地将吸声构件30安装于壳体2。因此,可抑制将吸声构件30安装于壳体2时的操作性的降低。另外,可抑制将吸声构件30从壳体2移除时的操作性的降低。
支承构件38具有:在壳体2的内表面固定的杆部38A和在杆部38A的顶端配置的钩部38B。在支承构件38插入到贯通孔33A的状态下,钩部38B钩挂于吸声构件30的第2面32。由此,支持构件38稳定地安装于壳体2。
马达8固定于马达座16,并经由风扇罩17固定于后壳体22。通过设置有覆盖风扇罩17至少局部的隔振橡胶18,从而可抑制由马达8产生的振动向后壳体22传递。
隔振橡胶18包括:以包围风扇罩17的圆筒部173的方式配置的突出部182。突出部182的尺寸T大于被覆部181的厚度U。由此,可充分抑制振动的传递。另外,通过突出部182可减少噪声。
在突出部182的前端面设置有槽183。通过槽183,突出部182能够充分挠曲。由此,充分抑制振动的传递,噪声减少。
壳体2的内部空间由划分壁60划分为供包括风扇7和马达8的驱动单元40配置的第1空间SP1、和供触发开关13配置的第2空间SP2。划分壁60分别设置于左壳体22L和右壳体22R。设置于左壳体22L和右壳体22R中一者的划分壁60具有供线缆53配置的凹部63。设置于左壳体22L和右壳体22R中另一者的划分壁60包括:在左壳体22L与右壳体22R连接起来的状态下,将配置于凹部63的线缆53压扁的凸部。由此,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配设有线缆53的状态下,划分出第1空间SP1和第2空间SP2。线缆53的管53B是弹性构件,通过被凸部压扁,从而对第1空间SP1与第2空间SP2间的边界进行密封。由此,即便风扇7旋转,也可抑制第1空间SP1的空气向第2空间SP2流通。在第2空间SP2设置有触发开关13。在触发开关13与把手12(后壳体22)之间设置有间隙。即便风扇7旋转,也由于第1空间SP1与第2空间SP2间的边界被密封,所以可抑制空气在触发开关13与把手12间的间隙流通。由此,可抑制对使用者给予不适感组织情况。另外,可抑制第1空间SP1的空气向第2空间SP2泄漏,因此可抑制由灰尘引起的清洁器1的故障等。
设置有包括第1凸部91和第2凸部92的旋转防止机构90。由此,可抑制前壳体21与后壳体22间的相对旋转。
马达8被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动工具用的电池5供给的电力驱动。由此,省略与商业电源(交流电源)连接的线缆,因此使用者能够顺利地实施清洁作业。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声构件30设置于便携式吸尘器。吸声构件30也可以设置于具备脚轮的清洁器。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1B的图。吸尘器1B是一种清洁器。吸尘器1B具备:收容包括风扇和马达的驱动单元的壳体100、和将壳体100支承为能够移动的脚轮101。马达被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5供给的电力驱动。电池5由与壳体100连接的保护构件102保护。在壳体100设置有排气口10。在壳体100的内部空间配置有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过的吸声构件30。在图22所示的吸尘器1B中,也可抑制噪声的产生。

Claims (14)

1.一种清洁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收容风扇和产生使所述风扇旋转的动力的马达;
排气口,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至少局部;以及
吸声构件,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面向所述排气口的方式配置,并具有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声构件是连续气泡的多孔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在所述吸声构件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贯通孔实质上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声构件配置为,所述贯通孔的一端的第1开口的至少局部面向所述排气口,所述贯通孔的另一端的第2开口面向所述内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口细长,
所述第1开口比所述排气口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口沿所述排气口的短边方向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1开口比所述排气口的在所述短边方向上的间隔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分别沿所述排气口的短边方向和长边方向设置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突出并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支承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的杆部、和在所述杆部的顶端配置的钩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座,其支承所述马达;
风扇罩,其配置于所述风扇和所述马达座四周;以及
隔振橡胶,其覆盖所述风扇罩的至少局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罩包括:具有吸入口的前板部、和配置于所述吸入口四周且从所述前板部向前方突出的圆筒部,
所述隔振橡胶包括:以包围所述圆筒部的方式配置的突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于所述突出部的前端面的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供电动工具用的电池安装的电池安装部,
所述马达由从所述电池供给的电力驱动。
CN202020080789.7U 2019-02-06 2020-01-14 清洁器 Active CN2121657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9872 2019-02-06
JP2019019872A JP7198104B2 (ja) 2019-02-06 2019-02-06 クリー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5713U true CN212165713U (zh) 2020-12-18

Family

ID=69725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0789.7U Active CN212165713U (zh) 2019-02-06 2020-01-14 清洁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1405B2 (zh)
JP (1) JP7198104B2 (zh)
CN (1) CN212165713U (zh)
DE (1) DE202020100596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40419S (zh) * 2018-12-27 2019-09-02
JP2021065463A (ja) * 2019-10-24 2021-04-3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
USD961867S1 (en) * 2020-09-21 2022-08-23 Fuzhou Huod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Handheld vacuum
DE102020134579A1 (de) * 2020-12-22 2022-06-23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m Gebläse und einem Strömungskanal
EP4066627A1 (en) * 2021-03-23 2022-10-05 Techtronic Cordless GP Electric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28497A1 (de) 1963-03-09 1969-03-27 Reima Reinigungsmaschinen Gmbh Staubsauger,insbesondere Industriestaubsauger
US3328820A (en) 1965-09-13 1967-07-04 Gen Electric Illuminated floor polisher
US4334337A (en) * 1980-03-28 1982-06-15 Shop-Vac Corporation Compact wet-dry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US4435877A (en) * 1982-09-30 1984-03-13 Shop-Vac Corporation Noise reducing means for vacuum cleaner
US4586214A (en) * 1983-12-08 1986-05-06 Shop Vac Corporation Compact vacuum cleaner
US4594807A (en) 1985-05-31 1986-06-17 Mcqueen Robert Crawling pest eliminator system and method
JPS63311923A (ja) 1987-06-16 1988-1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自走式掃除機
JPH02241423A (ja) 1989-03-15 1990-09-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走式掃除機
JP2782923B2 (ja) 1990-06-21 1998-08-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自走式掃除機
US5109566A (en) 1990-06-28 1992-05-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lf-running cleaning apparatus
US5274878A (en) 1991-07-23 1994-01-04 Cen-Tec Systems Inc.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central vacuum systems
JP2594810Y2 (ja) 1991-08-22 1999-05-10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自走掃除機
JPH0670872A (ja) 1992-08-27 1994-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3132256B2 (ja) 1993-08-13 2001-0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US5995884A (en) 1997-03-07 1999-11-30 Allen; Timothy P. Computer peripheral floor cleaning system and navigation method
JPH11285158A (ja) 1998-03-30 1999-10-15 Canon Inc バッテリ制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GB9827773D0 (en) 1998-12-18 1999-02-10 Notetry Ltd An electrical appliance
GB2344751B (en) 1998-12-18 2002-01-09 Notetry Ltd Vacuum cleaner
GB2344745B (en) 1998-12-18 2002-06-05 Notetry Ltd Vacuum cleaner
US6151749A (en) 1999-10-22 2000-11-28 Shop Vac Corporation User-carried vacuum cleaner
JP2001137158A (ja) 1999-11-10 2001-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セントラルクリーナ
JP2001146059A (ja) 1999-11-19 2001-05-29 Toshiba Tec Corp 吸音材支持装置及びインパクトドットプリンタ
JP3115875B1 (ja) 1999-12-20 2000-12-11 喜代子 田野倉 可搬掃除機
US6295692B1 (en) 2000-05-10 2001-10-02 Pro-Team, Inc. Convertible vacuum cleaner
JP4021625B2 (ja) 2001-02-01 2007-12-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及び電動工具
JP2002320579A (ja) 2001-04-25 2002-11-05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320573A (ja) 2001-04-25 2002-11-05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3356170B1 (ja) 2001-06-05 2002-12-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掃除ロボット
JP3412623B2 (ja) 2001-06-05 2003-06-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自走式掃除機
AU2002341358A1 (en) 2001-09-26 2003-04-07 Friendly Robotics Ltd. Robotic vacuum cleaner
IL145680A0 (en) 2001-09-26 2002-06-30 Friendly Robotics Ltd Robotic vacuum cleaner
US6568026B2 (en) 2001-10-01 2003-05-27 Lawrence Michael Roy Portable back pack vacuum
JP3950832B2 (ja) 2002-10-08 2007-08-0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
US7157882B2 (en) 2002-11-22 2007-01-0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ttery protection employing a selectively-actuated switch
DE602004025846D1 (de) 2003-12-08 2010-04-15 Shop Vac Corp Staubsauger mit wieder aufladbarer batterie
JP2005313657A (ja) 2004-04-26 2005-11-10 Makita Corp 搬送装置
US7287300B2 (en) 2004-07-09 2007-10-30 Nss Enterprises, Inc. Portable vacuum system
JP2006043302A (ja) 2004-08-06 2006-02-16 Sharp Corp 電気掃除機
DE102005007923B4 (de) 2005-02-11 2006-10-19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Reinigungsgerät
JP2006247094A (ja) 2005-03-10 2006-09-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6305248A (ja) 2005-04-27 2006-11-09 Akio Sekido 電気掃除機用l字型背負い具
US20070174992A1 (en) * 2005-09-30 2007-08-02 Murray Christopher W Quiet vacuum cleaner
JP4955332B2 (ja) 2006-08-01 2012-06-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の連動システム
JP2008061674A (ja) 2006-09-05 2008-03-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DE602007007026D1 (de) 2006-09-05 2010-07-22 Lg Electronics Inc Reinigungsroboter
JP4981392B2 (ja) 2006-09-20 2012-07-1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アダプタ、アダプタと電池パックの組み合わせ、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た電動工具
EP2574264B1 (en) 2007-05-09 2016-03-02 iRobot Corporation Compact autonomous coverage robot
JP5011145B2 (ja) 2008-02-04 2012-08-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走式掃除機用充電装置
US8607405B2 (en) 2008-03-14 2013-12-17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powered cordless cleaning system
US7950103B2 (en) 2008-06-12 2011-05-31 Nilfisk-A/S Portable cleaning system
DE102008040061A1 (de) 2008-07-02 2010-01-07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US8128775B2 (en) * 2008-12-30 2012-03-06 Mra Systems, In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structures
JP2010178768A (ja) 2009-02-03 2010-08-19 Panasonic Corp 電気掃除機
JP2010178773A (ja) 2009-02-03 2010-08-19 Makita Corp ハンディクリーナ
AU2010279504B2 (en) * 2009-08-04 2015-09-24 Hearing Components, Inc. Foam compositions with enhanced sound attenuation
JP5520095B2 (ja) 2010-03-16 2014-06-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システム
JP2011233409A (ja) 2010-04-28 2011-11-17 Makita Corp 電気機器システム
JP5776139B2 (ja) 2010-05-26 2015-09-0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背負式作業機械及び作業機械
JP2011244780A (ja) 2010-05-31 2011-12-08 Hitachi Koki Co Ltd 背負式エンジン作業機
DE102010043582A1 (de) 2010-11-08 2012-05-10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Mobiles Elektrogerät mit Ladezustandsanzeige und Akkumulator hierfür
DE102011004319A1 (de) 2011-02-17 2012-08-23 Robert Bosch Gmbh Reinigungsroboter
US20120251229A1 (en) 2011-04-01 2012-10-04 De Poan Pneumatic Corp. Latching mechanism for battery pack of electrical tool
EP3954505A1 (en) 2011-07-24 2022-02-16 Makita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power tools
JP2013094108A (ja) 2011-10-31 2013-05-20 Makita Corp 背負式送風作業機
JP5880189B2 (ja) 2012-03-22 2016-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5956245B2 (ja) 2012-05-11 2016-07-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電動機器システム
JP2014008303A (ja) 2012-07-02 2014-01-20 Hitachi Appliances Inc 電気掃除機
JP2014083241A (ja) 2012-10-24 2014-05-12 Makita Corp ハンディクリーナ
WO2014021116A1 (ja) 2012-08-01 2014-02-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ディクリーナおよび電気機器
JP2014030484A (ja) 2012-08-01 2014-02-20 Makita Corp 電気機器
JP2014036750A (ja) 2012-08-16 2014-02-27 Makita Corp クリーナ
TWI498711B (zh) 2012-09-17 2015-09-01 Wistron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電池卡固機構
JP6315541B2 (ja) 2013-02-01 2018-04-25 株式会社マキタ 刈払機
JP2014147904A (ja) 2013-02-01 2014-08-21 Makita Corp 集塵機
JP2014180501A (ja) 2013-03-21 2014-09-29 Sharp Corp 自走式掃除機
JP6103392B2 (ja) 2013-03-29 2017-03-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池パック、電気機器、通信制御方法
JP6038715B2 (ja) 2013-04-10 2016-12-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の連動システム
EP3028810B2 (en) 2013-08-02 2023-12-27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MX347585B (es) 2013-08-13 2017-05-03 Emerson Electric Co Aspiradora de mochila.
JP6313953B2 (ja) 2013-10-28 2018-04-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6152044B2 (ja) 2013-11-28 2017-06-21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クリーナ
US9980618B2 (en) * 2014-02-13 2018-05-29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ing device
JP2014155862A (ja) 2014-04-03 2014-08-28 Makita Corp 集塵機
NO337032B1 (no) * 2014-04-29 2016-01-04 Deamp As Lydabsorberende film
US10463219B2 (en) 2014-10-03 2019-11-05 Makita Corporation Self-propelled, dust-collecting robot
US9532688B1 (en) 2014-10-07 2017-01-03 Bobsweep, Inc. Spherical or ovoid robotic vacuum
CN204049516U (zh) * 2014-10-09 2014-12-31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CN107251264B (zh) 2014-11-26 2020-10-13 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电池组
JP6408371B2 (ja) 2014-12-17 2018-10-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及び集塵機
JP6127077B2 (ja) 2015-02-17 2017-05-1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2017000196A (ja) 2015-06-04 2017-01-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充電式クリーナ
US10383493B2 (en) 2015-07-09 2019-08-20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JP6697885B2 (ja) 2016-01-06 2020-05-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作業機システム
JP2018007849A (ja) 2016-07-14 2018-01-1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6808450B2 (ja) 2016-11-04 2021-01-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通信アダプタ装着装置及び電動作業機
DE102017123102A1 (de) 2016-11-04 2018-05-09 Makita Corporation Kraftwerkzeug
JP2018141838A (ja) * 2017-02-27 2018-09-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吸音材
JP6878166B2 (ja) 2017-06-16 2021-05-26 株式会社マキタ 通信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作業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98104B2 (ja) 2022-12-28
DE202020100596U1 (de) 2020-02-19
JP2020124432A (ja) 2020-08-20
US11191405B2 (en) 2021-12-07
US20200245835A1 (en)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65713U (zh) 清洁器
JP5373103B2 (ja) 高圧洗浄装置
JP7452601B2 (ja) クリーナ
CN214480046U (zh) 一种用于干手器的电机减振结构及干手器
CN114515120A (zh) 吸尘器及吸尘器的设定方法
CN108697288B (zh) 机器人清洁器
JP7102277B2 (ja) クリーナ
JP5039575B2 (ja) 電動工具
CN111657783A (zh) 背负式集尘器
TWI581748B (zh) 吸塵器
CN113925387A (zh) 吸尘器
KR100349292B1 (ko) 전기 청소기
JP2023552436A (ja) 真空掃除機
JP2022112929A (ja) 集じん機
KR100767118B1 (ko) 진공청소기
JPH07116088A (ja) 電気掃除機
CN112081763A (zh) 鼓风机
CN212318334U (zh) 鼓风机
CN211408865U (zh) 一种可防电池过热的真空吸尘器
CN219388148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液泵组件以及窗式空调器
CN211408866U (zh) 一种真空吸尘器
KR20030075698A (ko) 공기 청정기
JPH08219095A (ja) 電気掃除機及びこれに内蔵される電動送風機
JP2020092909A (ja) クリーナ
CN115281868A (zh) 一种冲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