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8467A -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8467A
CN1918467A CNA2005800047492A CN200580004749A CN1918467A CN 1918467 A CN1918467 A CN 1918467A CN A2005800047492 A CNA2005800047492 A CN A2005800047492A CN 200580004749 A CN200580004749 A CN 200580004749A CN 1918467 A CN1918467 A CN 1918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metal level
surface plasma
resonance sensor
plasma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47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0336C (zh
Inventor
西川武男
松下智彦
青山茂
乗冈茂巳
和沢铁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18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8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03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03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5Specular reflectivity
    • G01N21/552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 G01N21/553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and using surface plasmons
    • G01N21/554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and using surface plasmons detecting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f nanostructured metals, e.g. localis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具有基板(102)和金属层(103)的芯片、棱镜(104)、作为光源的光学系统(105)、和光检测器(106),其中,金属层(103)由形成为薄膜状的平坦部(109)、和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由金属微粒(110)等形成的凸部构成。在向这种结构的金属层(103)入射光时,可以得到分别由平坦部(109)和凸部引起的共振角。根据该共振角可以检测金属层所接触的介质的折射率变化。

Description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等离子共振(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传感器,更具体讲涉及适合于检测蛋白质和DNA这种活体分子的相互作用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检测活体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有无或程度的传感器,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图1表示以往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1。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1具有:由玻璃等构成的基板2;形成于基板2上的金属薄膜3;配置在基板2的没有形成金属薄膜3的一侧的棱镜4;能够以各种角度向金属薄膜3和基板2的界面入射光的光学系统5;测定在金属薄膜3和基板2的界面反射的光的强度的光检测器6。金属薄膜3与试料溶液接触,试料溶液中的抗原等配体8,与被固定在金属薄膜3的表面上的抗体等受体7相互作用。
将来自光学系统5的光入射到棱镜4上,以在金属薄膜3和基板2的界面全反射时,在金属薄膜3的表面产生具有电场分布的衰减波(evanescent-wave)。在衰减光的波数和频率与表面等离子的波数和频率一致时,两者共振,入射光的能量转入表面等离子中,所以反射光减少。
此处,用于引起共振的入射角度(共振角)取决于金属薄膜3的表面的折射率。在被固定在金属薄膜3上的受体7与试料溶液中的配体8相互作用时,表面的折射率发生变化,所以共振角发生变化。通过测定其角度变化,检测活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图2表示在受体7与配体8的反应前后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1测定的反射率的变化的示例。
另外,还提出局域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其向不是固定金属薄膜而将金属微粒固定成膜状的基板照射光,测定透过金属微粒的光的吸光度,由此检测金属微粒表面附近的折射率的变化(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452837号公报
但是,在图1所示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1中,受距金属薄膜约200nm的折射率变化影响,所以存在以下问题:不仅对于基于被固定在金属薄膜上的活体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折射率的变化,而且对于基于溶液部的浓度、pH、温度等变化的折射率的变化,也作为噪声而检测。
并且,专利文献1公开的局域等离子共振传感器,通过使用金属微粒膜代替金属薄膜,使将要产生的电场在金属微粒表面附近局域化,减小溶液部的折射率的变化的影响,但是并未排除溶液部的影响,而存在不知道溶液部的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有多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技术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分别检测金属表面上的基于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折射率变化、和基于溶剂部的变化的折射率变化。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特征在于,具有透光性基板和金属层,该金属层形成为在表面具有凹部或凸部、及位于所述凹部或凸部之间的平坦部,并覆盖所述基板的表面。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某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具有平坦的表面的基板,所述凸部是在所述平坦部即金属薄膜上相互隔开间隔固定的多个金属微粒。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具有平坦的表面的基板,所述凹部或凸部是在所述金属层即金属薄膜上相互隔开间隔形成的多个微小的凹部或凸部,所述凹部不贯通所述金属薄膜。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微小凸部或微小凹部,所述金属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以反映所述微小凸部或微小凹部的形状。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质是金或银。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溅射或蒸镀在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步骤;对所述金属薄膜的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的步骤;以及将所述化学修饰后的基板浸渍于金属微粒溶液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基板的一侧表面浸渍于氨硅烷耦合剂溶液中的步骤;将所述基板浸渍于金属微粒溶液中的步骤;清洗所述基板的步骤;以及通过溅射或蒸镀在所述一侧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步骤。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配置在所述芯片的没有形成所述金属层的一侧的棱镜;通过所述棱镜向所述芯片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测定所述金属层的光的反射率的光检测器。
本发明的活体分子的测定方法,从光学系统向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照射光,使光在所述芯片的金属层和基板的界面上全反射,利用光检测器测定反射光的强度,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反射光的强度相对于所述照射光的频率变化的变化,测定活体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有无或程度。
本发明的折射率变化的检测方法,从光学系统向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照射光,使光在所述芯片的金属层和基板的界面上全反射,利用光检测器测定反射光的强度,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所述反射光的共振角的变化,分别检测所述金属层表面上的基于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折射率变化、和所述金属层附近的基于与溶剂的相互作用的折射率变化。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中,形成于棱镜的一面的金属层包括:形成为薄膜状的平坦部;和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由金属微粒等构成的凸部,在向这种结构的金属层入射光时,可以得到分别因平坦部和凸部引起的共振角。通过利用该特征,可以分别检测金属表面上的基于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折射率变化、和基于溶剂部的变化的折射率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概要侧视图。
图2是表示以往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度和反射率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概要侧视图。
图4是概念地表示产生于金属层表面的电场的图。
图5是表示表面等离子和入射光的方差关系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混合模式的表面等离子和入射光的方差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测定的反射率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图8是将图3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概要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概要侧视图。
符号说明
1、101、201、301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2、102基板;3、103金属层;4、104棱镜;5、105光学系统;6、106光检测器;7、107受体;8、108配体;109平坦部;110金属微粒;111试料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101的概要侧视图。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101具有:由玻璃等构成的基板102;形成于基板102上的金属层103;配置在基板102的没有形成金属层103的一侧的棱镜104;向金属层103和基板102的界面入射光的光学系统105;测定在金属层103和基板102的界面反射的光的强度的光检测器106。光学系统105可以是以各种入射角度入射某种波长的光的结构,也可以是以一定的入射角度入射各种波长的光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层103由形成为薄膜状的平坦部109、和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金属微粒110构成,平坦部109露出于相邻的金属微粒110之间。平坦部109的厚度优选20~60nm,金属微粒110的直径优选20~150nm。代表性地,金属层103由金或银构成,但不限于此。在金属层103的表面固定有抗体等受体107。金属层103与包括抗原等配体108的试料溶液111接触,配体108与金属层103表面的受体107相互作用。
在这种结构中,将来自光学系统105的光入射到棱镜104上,以在金属层103和基板102的界面全反射时,在金属层103的表面产生衰减波。在衰减光的波数和频率与表面等离子的波数和频率一致时,两者共振,反射光减少。利用光检测器106测定该反射光的反射率。
此处,说明在金属层103的表面激励的表面等离子的电场。图4是概念性地表示利用双箭头表示产生于金属层103表面的电场状态的图。图4(a)表示局域化到金属微粒110的表面附近(约为金属微粒的半径(几十微米)范围)的电场(局域模式)。图4(b)表示存在于距平坦部109的表面约几百nm范围内的电场(传播模式)。即,局域模式是由金属微粒110引起的,传播模式是由平坦部109引起的,在图4(a)(b)中分别表示两个模式,但两个模式同时生成并混合。图5是表示表面等离子的各个模式和入射光的关系的曲线图,纵轴表示角频率(ω),横轴表示波数(k=2π/λ,其中,λ为波长)。图5(a)表示局域模式的表面等离子和入射光的关系,图5(b)表示传播模式的表面等离子和入射光的关系,可知两种模式均在一点与入射光共振。
像本实施方式这样混合局域模式和传播模式时,表面等离子的模式成为图5(c)所示的利用方差函数表示的混合模式(a-d、c-d)。其中,在图5(c)中,Q表示局域模式和传播模式的交点,c-Q-d是局域模式,a-P-Q-b是传播模式。图6表示这种混合模式和入射光的关系的曲线图。根据图6可知,形成混合模式的表面等离子在两点(A、B)与入射光共振。其中,在把基板102的折射率设为n,把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设为c时,入射光利用ω=(c/n)k表示,在基板102的入射角度一定的情况下,入射到基板102的光的波长是对应于A点的较短侧的共振波长时,在金属微粒110的附近产生局域型的共振,在入射到基板102的光的波长是对应于B点的较长侧的共振波长时,在平坦部109产生传播型的共振。
但是,在以一定入射角度入射各种波长的光并测定反射率时,如图7(a)所示,可以得到两个共振峰(A、B)。虚线表示受体107和配体108反应之前的测定结果,实线表示反应后的测定结果。峰A是由局域模式的电场引起的,对应于图6中的点A处的共振。峰B是由传播模式的电场引起的,对应于图6中的点B处的共振。
并且,在以各种入射角度入射不同的两个波长的光并测定反射率时,如图7(b)所示,分别可以得到一个共振峰(A、B)。虚线表示受体107和配体108反应之前的测定结果,实线表示反应后的测定结果。较短的波长(波长λ1)的峰A是由局域模式的电场引起的,对应于图6中的点A处的共振。较长的波长(波长λ2)的峰B是由传播模式的电场引起的,对应于图6中的点B处的共振。
如图8所示,在以一定入射角度入射各种波长的光并在反应前后测定反射率的变化时(图7(a))得到的共振峰的变化(Δλ1、Δλ2),分别受到金属层103表面的基于受体107和配体108的相互作用的折射率变化(Δn1)、和溶剂部(试料溶液111)的折射率变化(Δn2)双方的影响。如果把Δλ1和Δλ2分别作为Δn1、Δn2的函数求解,则通过求解两个式可以算出Δn1和Δn2。因此,可以严密地只测定将溶剂部变化排除后的金属层表面的变化。
具体讲,共振峰的变化Δλ1由金属膜附近的折射率变化Δn1和溶剂部的折射率变化Δn2来确定,所以如果已知金属微粒层的厚度,则可以利用下述函数表示。
Δλ1=F(Δn1、Δn2)    …(1)
同样,共振峰的变化Δλ2也由折射率变化Δn1和Δn2来确定,所以可以利用下述函数表示。
Δλ2=G(Δn1、Δn2)    …(2)
其中,函数F和G可以预先通过实验求出。在混合模式中,可以测定这两种波长变化Δλ1、Δλ2,所以通过求解上述式(1)、式(2),可以从波长变化Δλ1、Δλ2求出折射率变化Δn1、Δn2。
下面,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金属层103的制造方法。
第1制造方法包括:清洗由玻璃或树脂构成的基板的步骤;通过蒸镀或溅射在该基板上形成金属薄膜的步骤;在该金属薄膜上形成二醇(例如,1,10-癸二醇)的单分子层的步骤;将该基板浸渍于金属微粒溶液中的步骤。根据该制造方法,可以通过二醇将金微粒固定在金薄膜上。
第2制造方法包括:清洗由玻璃或树脂构成的基板的步骤;将该基板的一侧表面浸渍于氨硅烷耦合剂(例如,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液中的步骤;将该一侧表面浸渍于金微粒溶液中的步骤;清洗该基板的步骤;通过溅射或蒸镀在该一侧表面上形成金属薄膜的步骤。在该制造方法中,首先将金颗粒固定在基板上,然后在金颗粒之间形成由金薄膜构成的平坦部109。
(实施例2)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201的概要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层103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层103在基板102的平坦的面上形成金属薄膜,通过蚀刻等在该金属薄膜上形成微小凹凸。其中,凹部形成为不贯通金属薄膜。在使用这种金属层103的情况下,电场局域化于凹部或凸部附近,所以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微小凹凸的形状和配置间隔不限于图9所示方式,可以适当选择。
(实施例3)
图10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301的概要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基板102和金属层103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102的表面隔开间隔形成多个微小凸部或微小凹部,在基板102上形成金属层103,以反映该微小凸部或微小凹部的形状。在使用这种金属层103的情况下,电场也仍局域化于凹部或凸部附近,所以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表面形成有微小凹凸的基板102,可以通过获取金属微粒或蛋白质等的活体分子的模型来作成和复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基于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对抗原抗体反应中的相互作用的有无和程度的检测是很有用的,不仅如此,当然可以应用于各种生化反应的分析中。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具有透明性基板和金属层,该金属层形成为在表面具有凹部或凸部、及位于所述凹部或凸部之间的平坦部,并覆盖所述基板的表面,
所述凹部的深度和宽度、或者所述凸部的高度和宽度为大于等于20nm且小于等于15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具有平坦的表面的基板,所述凸部是在所述平坦部即金属薄膜上相互隔开间隔固定的多个金属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具有平坦的表面的基板,所述凹部或凸部是在所述金属层即金属薄膜上相互隔开间隔形成的多个微小的凹部或凸部,所述凹部不贯通所述金属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微小凸部或微小凹部,所述金属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以反映所述微小凸部或微小凹部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其中,所述金属层的材质是金或银。
6.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溅射或蒸镀在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步骤;
对所述金属薄膜的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化学修饰后的基板浸渍于金属微粒的溶液中的步骤。
7.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基板的一侧表面浸渍于氨硅烷耦合剂溶液中的步骤;
将所述基板浸渍于金属微粒的溶液中的步骤;
清洗所述基板的步骤;以及
通过溅射或蒸镀在所述一侧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步骤。
8.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具有: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配置在所述芯片的没有形成所述金属层的一侧的棱镜;通过所述棱镜向所述芯片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测定所述金属层的光的反射率的光检测器。
9.一种测定方法,使用了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试料溶液接触到所述传感器芯片的所述金属层侧的步骤;
从光学系统向所述芯片照射光的步骤,该光是从所述芯片的没有形成金属层的一侧照射的,且频率或入射角度不同;
利用光检测器检测在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基板的界面上全反射的光的步骤;
根据由所述光检测器检测出的全反射光的强度求出至少两个共振频率或共振角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两个共振频率或共振角的变化,同时测定基于一个共振频率或共振角的变化的所述金属层的表面附近的试料溶液的折射率的变化、和基于另一个共振频率或共振角的变化的所述金属层的表面附近外的试料溶液的折射率的变化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料溶液包含活体分子,
所述测定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传感器芯片的所述金属层上固定受体的步骤,
所述测定方法基于所述金属层的表面附近的试料溶液的折射率的变化,求出所述活体分子和所述受体的相互作用的有无或程度。

Claims (10)

1.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具有透光性基板和金属层,该金属层形成为在表面具有凹部或凸部、及位于所述凹部或凸部之间的平坦部,并覆盖所述基板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具有平坦的表面的基板,所述凸部是在所述平坦部即金属薄膜上相互隔开间隔固定的多个金属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具有平坦的表面的基板,所述凹部或凸部是在所述金属层即金属薄膜上相互隔开间隔形成的多个微小的凹部或凸部,所述凹部不贯通所述金属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微小凸部或微小凹部,所述金属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以反映所述微小凸部或微小凹部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其中,所述金属层的材质是金或银。
6.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溅射或蒸镀在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步骤;
对所述金属薄膜的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化学修饰后的基板浸渍于金属微粒的溶液中的步骤。
7.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基板的一侧表面浸渍于氨硅烷耦合剂溶液中的步骤;
将所述基板浸渍于金属微粒的溶液中的步骤;
清洗所述基板的步骤;以及
通过溅射或蒸镀在所述一侧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步骤。
8.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具有: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芯片;配置在所述芯片的没有形成所述金属层的一侧的棱镜;通过所述棱镜向所述芯片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测定所述金属层的光的反射率的光检测器。
9.一种活体分子的测定方法,从光学系统向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照射光,使光在所述芯片的金属层和基板的界面上全反射,利用光检测器测定反射光的强度,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反射光的强度相对于所述照射光的频率变化的变化,测定活体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有无或程度。
10.一种折射率变化的检测方法,从光学系统向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照射光,使光在所述芯片的金属层和基板的界面上全反射,利用光检测器测定反射光的强度,其中,
通过测定所述反射光的共振角的变化,分别检测所述金属层表面上的基于分子的相互作用的折射率的变化、和所述金属层附近的基于与溶剂的相互作用的折射率的变化。
CNB2005800047492A 2004-02-13 2005-02-10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用芯片、其制造方法以及测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3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36424 2004-02-13
JP036424/2004 2004-0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8467A true CN1918467A (zh) 2007-02-21
CN100570336C CN100570336C (zh) 2009-12-16

Family

ID=3485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474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336C (zh) 2004-02-13 2005-02-10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用芯片、其制造方法以及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37022A1 (zh)
JP (1) JPWO2005078415A1 (zh)
CN (1) CN100570336C (zh)
WO (1) WO2005078415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0071A1 (fr) * 2007-09-06 2009-03-12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Puce de capteur spr de couplage entre guide d'ondes et réseau de puces de capteur correspondant
CN102033052A (zh) * 2010-10-12 2011-04-27 浙江大学 一种相位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CN101726470B (zh) * 2008-10-21 2011-08-17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干涉的折射率传感器及其探测方法
CN101660997B (zh) * 2009-03-31 2011-11-0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降低背景干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CN101842692B (zh) * 2007-09-04 2012-09-12 贝斯4创新公司 设备和方法
CN103109178A (zh) * 2010-09-17 2013-05-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利用光电场增强设备的光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3534579A (zh) * 2011-05-17 2014-01-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拉曼光谱测定方法以及装置
CN103543128A (zh) * 2012-07-10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基于自支撑光栅结构的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4775A (zh) * 2013-07-04 2014-02-26 丹阳聚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流体芯片的微生物检测仪器及其spr检测方法
CN103712954A (zh) * 2013-12-27 2014-04-0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筛选抗肿瘤药物的spr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
CN105717071A (zh) * 2016-02-19 2016-06-29 清华大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及细胞响应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5865525A (zh) * 2016-05-11 2016-08-17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多层介质-金属-介质波导温湿度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装置
CN110100171A (zh) * 2017-01-16 2019-08-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高选择性腐蚀传感器系统
CN110702646A (zh) * 2018-07-10 2020-01-17 精準基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装置
CN113167727A (zh) * 2019-10-18 2021-07-23 Imra日本公司 电测定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传感器、电测定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传感器芯片和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变化的检测方法
CN114324232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厦门大学 基于角度复用的痕量太赫兹指纹检测的倒置光栅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6044B (en) * 2005-11-03 2008-04-21 Ind Tech Res Inst Coupled waveguide-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JP4762702B2 (ja) * 2005-12-08 2011-08-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メッキ厚モニタ装置およびメッキ停止装置
JP4955993B2 (ja) * 2005-12-19 2012-06-20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ー素子
JP4802309B2 (ja) * 2006-03-10 2011-10-26 国立大学法人 鹿児島大学 支持体に対する金属微粒子膜の形成方法及び局在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
JP5397577B2 (ja) * 2007-03-05 2014-01-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及び当該センサ用チップ
EP2108938A1 (en) * 2008-04-09 2009-10-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carrier for optical detection in small sample volumes
JP5450993B2 (ja) * 2008-07-14 2014-03-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検出方法、検出用試料セルおよび検出用キット
US20100053623A1 (en) * 2008-08-27 2010-03-04 Sunghoon Kwon Membran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00053610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Kwangyeol Le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molecules
WO2010087142A1 (ja) * 2009-01-27 2010-08-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局在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07030B2 (ja) * 2009-04-02 2015-04-2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核酸分析デバイス、及び核酸分析装置
US9372283B2 (en) * 2009-11-13 2016-06-21 Babak NIKOOBAKHT Nanoengineered devices based on electro-optical modulation of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plasmonic nanoparticles
JP5544836B2 (ja) * 2009-11-19 2014-07-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チップ
JP5552007B2 (ja) * 2010-09-17 2014-07-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電場増強デバイス
JP5467403B2 (ja) * 2010-10-29 2014-04-09 農工大ティー・エル・オー株式会社 結露検出装置、結露促進装置および結露検出方法
JP5848013B2 (ja) * 2011-03-22 2016-01-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電場増強デバイスおよび該デバイスを備えた測定装置
EP2823287B1 (en) * 2012-03-05 2017-08-23 Biosurfit, S.A. Enhanc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method
KR101454271B1 (ko) 2012-07-09 2014-10-27 한국전기연구원 반사광 검출형 피부 형광 측정 장치
GB201212135D0 (en) 2012-07-09 2012-08-22 Base4 Innovation Ltd Improved sequencing apparatus
JP6145861B2 (ja) * 2012-08-15 2017-06-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電場増強デバイス、光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180425B2 (en) 2014-09-10 2019-01-15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SPFS biosensor based on nucleic acid ligand structural change
GB2545157B8 (en) * 2015-10-06 2022-03-23 Causeway Sensors Ltd Plasmonic sensor with nanostructured surface
CN105486665B (zh) * 2016-01-26 2018-07-31 深圳大学 一种spr检测方法
DE102017104379A1 (de) 2017-03-02 2018-09-06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r partikelsensor
CN108132232A (zh) * 2017-12-28 2018-06-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TWI644800B (zh) * 2018-01-15 2018-12-2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含有二硫化鉬之生物感測晶片以及應用該生物感測晶片之檢測裝置
US10620122B2 (en) * 2018-04-05 2020-04-14 Picoyune, Llc Equilibrium plasmonic mercury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4544557A (zh) * 2022-03-03 2022-05-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宽光谱高灵敏度高通量生物化学传感器及其传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9907A (en) * 1995-02-09 1997-03-11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Self-assembled metal colloid monolayers
AT403961B (de) * 1995-03-17 1998-07-27 Avl Verbrennungskraft Messtech Optochemisches messsystem mit einem fluoreszenzsensor
JPH10160737A (ja) * 1996-12-03 1998-06-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的分析装置用測定チ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80744B2 (ja) * 1998-05-19 2003-0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ンサ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測定装置
JP2003511666A (ja) * 1999-10-06 2003-03-25 サーロメッド・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新規な表面強化されたラマン散乱(sers)−活性基体及びラマン分光とキャピラリー電気泳動(ce)を接続する方法
JP3989148B2 (ja) * 1999-12-01 2007-10-10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金属微粒子の光固定化方法
JP2002357537A (ja) * 2001-06-01 2002-12-1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分析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分析素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試料の分析方法
JP2002357543A (ja) * 2001-06-01 2002-12-1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分析素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試料の分析方法
JP2002365210A (ja) * 2001-06-11 2002-12-18 Hitachi Ltd 生体分子検出方法
JP2003014622A (ja) * 2001-06-27 2003-01-1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チッ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試料の分析方法
JP2003014765A (ja) * 2001-07-02 2003-01-15 Inst Of Physical & Chemical Res センサ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物質の反応の検出方法
JP2003042947A (ja) * 2001-07-31 2003-02-1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ル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試料流体の分析方法
JP4072018B2 (ja) * 2001-08-07 2008-04-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チップ、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試料の分析方法及び分析装置
JP4035016B2 (ja) * 2001-08-07 2008-01-1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チップ、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試料の分析方法及び分析装置
JP2003057173A (ja) * 2001-08-09 2003-02-26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を利用した試料の分析方法及び分析装置、並びに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チップ
US6778316B2 (en) * 2001-10-24 2004-08-17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Nanoparticle-based all-optical sensors
US7399445B2 (en) * 2002-01-11 2008-07-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hemical sensor
JP3897703B2 (ja) * 2002-01-11 2007-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検査方法
JP3885017B2 (ja) * 2002-09-26 2007-0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面プラズモン励起装置とそれを含む顕微鏡
JP4245931B2 (ja) * 2003-01-30 2009-04-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微細構造体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並びにセンサ
JP3923436B2 (ja) * 2003-02-12 2007-05-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センサチッ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ンサ並びにセンサチップの作製方法
EP1445601A3 (en) * 2003-01-30 2004-09-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sensor chips,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sensors using the same
JP2004239664A (ja) * 2003-02-04 2004-08-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気泳動装置
JP3903432B2 (ja) * 2003-02-05 2007-04-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
JP2004309416A (ja) * 2003-04-10 2004-11-04 Sony Corp センサ装置、センシング方法、生体物質のセンサ装置、生体物質のセンシング方法、分泌物のセンサ装置、分泌物のセンシング方法、感情センサ装置および感情センシング方法
JP4054718B2 (ja) * 2003-05-28 2008-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
JP2005016963A (ja) * 2003-06-23 2005-01-20 Canon Inc 化学センサ、化学センサ装置
JP2005024483A (ja) * 2003-07-01 2005-01-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バイオセンサー
JP2005030905A (ja) * 2003-07-11 2005-02-0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分析用チップ
JP2005030906A (ja) * 2003-07-11 2005-02-0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分析用チップ及び分析方法
JP2005049297A (ja) * 2003-07-31 2005-02-24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光検出用バイオ素子とバイオ検出方法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692B (zh) * 2007-09-04 2012-09-12 贝斯4创新公司 设备和方法
CN103087904A (zh) * 2007-09-04 2013-05-08 贝斯4创新公司 用于研究分子的设备和方法
WO2009030071A1 (fr) * 2007-09-06 2009-03-12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Puce de capteur spr de couplage entre guide d'ondes et réseau de puces de capteur correspondant
CN101726470B (zh) * 2008-10-21 2011-08-17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干涉的折射率传感器及其探测方法
CN101660997B (zh) * 2009-03-31 2011-11-0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降低背景干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US9140652B2 (en) 2010-09-17 2015-09-22 Fujifilm Corporation Light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easurement apparatus using an optical field enhancement device
CN103109178A (zh) * 2010-09-17 2013-05-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利用光电场增强设备的光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2033052A (zh) * 2010-10-12 2011-04-27 浙江大学 一种相位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CN102033052B (zh) * 2010-10-12 2012-06-27 浙江大学 一种相位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CN103534579A (zh) * 2011-05-17 2014-01-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拉曼光谱测定方法以及装置
CN103543128A (zh) * 2012-07-10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基于自支撑光栅结构的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4775B (zh) * 2013-07-04 2016-08-10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基于微流体芯片的微生物检测仪器及其spr检测方法
CN103604775A (zh) * 2013-07-04 2014-02-26 丹阳聚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流体芯片的微生物检测仪器及其spr检测方法
CN103712954A (zh) * 2013-12-27 2014-04-0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筛选抗肿瘤药物的spr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
CN103712954B (zh) * 2013-12-27 2016-02-03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筛选抗肿瘤药物的spr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
CN105717071A (zh) * 2016-02-19 2016-06-29 清华大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及细胞响应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5717071B (zh) * 2016-02-19 2018-08-17 清华大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及细胞响应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5865525A (zh) * 2016-05-11 2016-08-17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多层介质-金属-介质波导温湿度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装置
CN105865525B (zh) * 2016-05-11 2018-07-06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多层介质-金属-介质波导温湿度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装置
CN110100171A (zh) * 2017-01-16 2019-08-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高选择性腐蚀传感器系统
CN110702646A (zh) * 2018-07-10 2020-01-17 精準基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装置
CN113167727A (zh) * 2019-10-18 2021-07-23 Imra日本公司 电测定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传感器、电测定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传感器芯片和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变化的检测方法
CN114324232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厦门大学 基于角度复用的痕量太赫兹指纹检测的倒置光栅传感器
CN114324232B (zh) * 2021-12-31 2024-03-26 厦门大学 基于角度复用的痕量太赫兹指纹检测的倒置光栅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0336C (zh) 2009-12-16
US20080037022A1 (en) 2008-02-14
JPWO2005078415A1 (ja) 2007-10-18
WO2005078415A1 (ja) 2005-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8467A (zh)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Estevez et al. Integrated optical devices for lab‐on‐a‐chip biosensing applications
EP2294227B1 (en) Concentration assay
US4931384A (en) Optical assay technique
US20190017105A1 (en) Digital lspr for enhanced assay sensitivity
CN101548211B (zh) 导向模式共振过滤器及光学生物传感器
US11448580B2 (en) Biodetector based on interference effect of thin film with ordered porous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to detect biomolecules
US200702912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pening a Laser Image
US8508742B2 (en) Integrated shear-vertical surface acoustic wave an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WO2005033680A1 (en) Differential surface plasmon sensor using opposite light propagation in grating-coupled waveguide
WO1999066330A1 (en) Optical sensor having optimized surface profile
CN1922486A (zh) 使用多孔生物传感器和拉曼光谱法检测生物分子
US20070047088A1 (en) Optical sensor based on surface electromagnetic wave resonance in photonic band gap materials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EP1602917A2 (en) Evanescent wave sensor containing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120038926A1 (en) Optical sens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etection method using optical sensor
US20060197952A1 (e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with high sensitivity
WO2007072986A1 (en) Substrate for target substance detecting device, target substance detecting device, target substance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kit therefor
Chen et al. Real-time multicolor antigen detection with chemoresponsive diffraction gratings of silicon oxide nanopillar arrays
CN1930463A (zh) 包括放大层的椭偏测量生物传感器
US8932880B2 (en) Method for the direct measure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s by detection of light reflected from multilayered functionalized dielectrics
US6870237B1 (en) Repeated structure of nanometer thin films with symmetric or asymmetric configuration for SPR signal modulation
TW201305549A (zh) 具金屬緩衝層之波導共振生物感測器
CN101825629A (zh) 波导耦合金属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CN2758753Y (zh) 多通道表面等离子共振影像传感器
US20070212257A1 (en) In-line quadrature and anti-reflection enhanced phase quadrature interferometric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